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水上交通安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上交通安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上交通安全方案

第1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为加强我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船舶和船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船舶管理的意见》和县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制定我乡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全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积极预防和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成员由组成,负责日常具体指导、协调、督查工作。

整治内容

(一)整治时间: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6月15日止。

(二)整治内容:

各村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做好负责辖区内船舶的统一管理、检查以及船舶修造的源头管理工作。

乡安监站负责综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

乡交管站负责对营业性客、货运输船舶技术归口管理;负责内河渡口、渡船的监督检查;

乡兽医站负责渔业及辅助船的技术归口管理和安全监管;

乡派出所负责船舶的治安保卫工作。

2、对内河和库区的船舶进行重新分类确认。根据各部门职责对船舶进行摸底调查,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上报有关部门给予登记、挂牌、发证,对未参加检验登记和检验不合格未取得船舶证书的,一律当作“三无”船舶上报有关部门予以取缔销毁。

3、开展船员持证情况普查。让所有船舶驾驶人员根据船舶性质参加船舶驾驶培训,取得地方海事或渔政部门颁发的船员适任证书后才允许驾驶船舶。

4、全面开展采砂船检验登记,发证整治工作。未取得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的,电力部门应予切断电源供给,禁止采砂船在通航水域施工作业;严禁捞砂船在桥梁,渡口码头上下游200米内乱采砂石。

整治步骤

为保证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1月1日—2012年1月10日)

主要任务:各村要对本辖区内的船舶现状开展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调查工作要求全面准确地重新认定船舶使用性质,并按附表1要求填报,各村于2012年1月11日前报乡交管站。

2、自查自改阶段(2012年1月12日—2月1日)

主要任务:对本辖区内调查摸底所掌握的船舶情况,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全面整“三无”船舶行动,消除安全隐患。

3、检查整治阶段(2012年2月2日—5月10日)

主要任务:整治后仍存在“三无”船舶的,上报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各村按附表2要求于2012年5月10日前报乡交管站。

4、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5月—6月10日)

主要任务:检查整治结束后,乡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进行初验,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以迎接县验收检查。

工作要求

第2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管理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作用越来越重要。水上交通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水上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到水上交通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使得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安全威胁对于我国的水上交通来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风险源的辨识、风险的评估、风险的控制、应急处理以及持续改进等等。

风险源的辨识:主要是通过日常工作以及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来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进行初步的判断;

风险的评估:风险评估就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某种风险可能会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测评,目的在于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分级,从而可以进行重点的管理。此阶段是判断风险的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工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区分的等级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出不可接受的风险源进行重点管理。

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对风险源进行监控以及管理。此过程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确定出控制的风险源、找到风险因素、制定出风险管控措施、指定负责组织、现场进行跟踪监控、进行周期性的排查、风险源的时时更新。

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是控制风险非常重要的环节。应急处理不单单是处理现场发生的风险情况,还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出应急方案、准备好应急救援资源等。对于应急方案要经常性培训、演练并改进,并且要利用现代科技将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专家资源以及地理信息资源等等。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风险源管理的最终环节,主要包括对于造成险情原因的调查以及处理、整改实施的跟踪、最终检查验收以及隐患的消耗等等。此过程是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向上发展的关键环节。

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因素

1、水文以及气象条件

全国每个地区的水文以及气象条件都是有差异的,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水上交通的安全。例如在南方地区的水域,在春夏季节处于暖湿且多雨的气象条件,在冬春季节则会出现频繁的雾天,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视线。并且风向以及风力都是随季节性变化的,潮汐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很难掌握水域的风流压差情况,给航行造成困难。

2、通航的条件以及港口的建设情况

随着水上交通行业的逐渐发展,我国的港口以及水域开放程度不断增加,使得进行安全管理的水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特种船舶的种类及数量的不断增多,港口的航道越来越多,很多的水域都不满暗礁,对于水上交通情况稍有不熟悉者就会造成一定的航行风险。

3、船舶的种类及交通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上运行的船舶种类会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客货运输类船舶、旅游类船舶、农用类船舶、渔业类船舶、渡口类船舶以及采砂采金类船舶等等。不单单是船舶种类得到了快速的增加,船舶的数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船舶的种类以及数量的增加使得交通量大幅提升,交通安全管理难度逐渐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大。

4、违章船舶的影响

很多船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常常会违章操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吸沙船和运沙船,这些船舶常常会超载运行、冒险运行,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船舶之间的碰撞和沉船的事故。并且这些船舶的违章操作常常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对于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外个体的渔运船舶也常常出现违章的问题。包括:没有营运许可证便进行商业运营,违章搭客、冒险航行、违章运输危险物品等等,使得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5、船舶的质量以及船员的素质相对较差

很多的私营渔船以及运输船舶质量较差,船员的整体素质也较低,这些对水上交通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这些船舶的整体结构、操纵的性能以及助航仪器等状况都较差,有的船员甚至对水上交通的相关规定及法律一无所知,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船舶操纵,很大程度的扰乱了水上交通的协调性,极大的增加了水上交通事故的概率。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大对老旧船舶的管理力度

老旧船舶严重影响水上交通安全,应加大管理力度,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相关管理部门应严格监督水运企业按照交通部的《老旧船舶的管理规定》进行执行,需要维修的进行维修,到期该报废的报废;第二,船舶的相关检验部门要严格控制船舶的质量情况,不合格船舶禁止运营;第三,对于船舶的进口渠道要严格控制,防止劣质船舶入境;第四,对于运营国际航线或者航行距离较远的船舶,在航行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2、加强危险品船舶的安全管理

载有危险品的船舶(包括油轮、化工品船舶以及液化气船舶等)需要进行重点的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船舶进出港口时停靠离开时的安全以及危险品装卸时的安全两方面,对于其是否严格按照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管理要严格的监督,特别要注意的是船舶的防火、防爆、防止污染以及防止撞击等方面。

3、加强对于个体船舶的安全管理

第一,要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的通知内容进行管理,管理部门要从县、乡直到船舶的管理者逐级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第二,对于从事跨海域运输作业的船舶进行严格管理,对其运输许可证按照年审的制度进行严格审查,对于船舶的管理情况要严格审查;第三,对于个体船舶进行危险品运输不予审批,对于其出现的违章搭客以及超载等现象进行重罚,并停止其运输资格。对于吸沙船以及运沙船要建立档案制度,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性教育。对于其作业过程加大监管力度,要划定特定的吸沙作业区域,以确保水域的航道顺畅以及船舶通行的安全。

4、管理部门要促进航运企业加强船员培训,特别是对于船舶的驾驶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

船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水上交通安全情况的好坏。所以,航运企业要制定船员培训计划及制度,定期的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管理部门有责任对其进行监督,推动航运企业正常实施。

对于普通的船员要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在甲板以及机舱等区域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船舶出现碰撞情况、出现漏油、发生火灾以及搁浅时的快速反应;船舶防止污染的教育(例如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MARPOL73/78公约;船员的自我保护教育(例如海上的急救、海上求生等)。对于船舶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来说,除需要进行上述的教育之外,还要定期的对自身业务知识进行考核培训,例如对于国内相关壁碰撞法律法规理解掌握的情况、对于海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等,从而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5、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加强管理的效能

通过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统(VTS系统)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提升船舶交通管理的效能。整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一整套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等。

此系统可以对船舶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评估,并进行决策;可以对船舶、船舶的拥有者以及相关的港航单位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可以对航道、港口等进行时时监督;可以进行时时的监控以及跟踪管理等。此系统对于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之后,对于船舶的交通运行情况可以实施相关的监督、管理以及控制,从而提升对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的管理效率,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第3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推动了全系统及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车站、渡口春运安全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春运工作任务。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尽快进入春运工作状态,切实加强全系统,特别是各职能部门的组织领导,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我局于1月1日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的春运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全局春运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方案,下设办公室(交通局安办),指定专人负责,以加强对全系统及运输企业、水上交通等各项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组织协调。

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营造春运安全工作氛围 三、科学组织,精心做好春运准备工作

我局根据有关权威部门对全县春运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即:今年春运(从1月30日开始,3月10日结束,为期40天)全县道路旅客运输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 。认真分析今年春运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在坚持“重点是客运、兼顾货运、点面结合”的原则下,研究制定了全系统春运实施方案。同时,根据行业管理要求和本县的实际,安排落实局各科室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各运输企业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两套春运预案(一套是没有发生甲流感的春运预案,另一套是出现甲流感时的春运预案)。

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县运管所、局工程路政等职能科室,认真结合行业工作特点,进行春运各项工作部署。县运管所在对全县道路、水路客运运力进行了多次详细统计和预测的基础上,按经营资质条件要求,对参加春运的客运班次和班期进行密度调整,放宽加班车和包车的限制,以确保充裕的春运运力;同时安排运管执法人员到车站值勤,加强对车站运输秩序的管理。为做好春运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尤其是全县七个渡口、七艘渡船的安全渡运工作,局安办、县运管所多次开展春运前渡口、渡船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了多处事故隐患,同时在加大投入资金配齐配足渡船的设备救生器材的基础上,指定有关海事执法人员协助有渡口的乡镇、村做好春运安全检查和值班工作。局工程路政股从“确保春运公路畅通”的思想出发,开展了县乡公路路况专项安全检查,投入资金,及时清理路障和设置公路警示标志或临时隔离栏。

四、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春运安全管理 另据有关部门统计,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实现安全运送旅客109955人次,水路完成安全运送旅客14200人次。

第4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1 传统的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海事监管方式采用“望远镜+对讲机”的监管方式对港区内的船舶进行监管,通过海事巡逻船在在航的船舶进行抽查。这种通过人工现场监管的方式存在的以下问题:

1.1 通航环境掌握困难

内河水域复杂的航道情况成为影响船舶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海事监管方式难以快速有效地对辖区内的通航情况进行了解,不利于开展高效的水上交通管理。

1.2 船舶信息查询困难

内河船舶构成复杂,船舶流动性大,离靠港频繁,难以一一进行登船检查,使得海事监管人员难以掌握船舶的相关信息。对船舶当前所处位置、速度和航行轨迹等情况更是无从了解。

1.3 船舶违章处罚困难

内河航道狭窄,通航船舶航速不一,违章驾驶常有发生。船舶违章航行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内河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海事监管人员只能采用驾驶巡逻船进行抽查的方式制止违章,对可能发生的违章情况也常因难以取证而不能处罚,因此不能有效遏制违章航行情况的发生。

1.4 事故原因调查困难

现场调查取证是进行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但是内河上交通事故由于发生在流动的水面上,船舶的航行轨迹、碰撞点、所处航道位置等信息都难以保留和取证。由于事故现场难以取证,导致事故责任者故意提供虚假材料,人为地为事故调查增加困难,使调查者很难直接认定事故责任[1]。

1.5 搜救行动开展困难

由于缺乏对船舶位置、所在位置的水文气象情况、周边应急救助力量等信息的掌握,在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时,海事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不能及时掌握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效的救援工作。在开展救援工作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来确定准确的事故船位置,是最为消耗时间的工作,很可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进一步损失。

综上,海事局急需借助信息化的监管手段来提高海事监管能力。

2 常规的海事信息化监管手段

近年来,为提高我国各级海事机构的监管能力,多种信息化监管手段已经被应用于沿海及内河的各主要通航水域的海事监管工作中。通过这些系统互相作用来发挥系统效能,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提高海事监管效率,改善一线海事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成为海事监管的“力量倍增器”,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水上应急搜救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VTS是目前我国水域实施海事监管的主要手段,VTS中心是海事监管的信息枢纽和协调中心。我国VTS的主要作用是: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降低水上交通事故率;有效组织和监管船舶,防止险情发生;打击水上交通肇事逃逸;为事故调查提供现场证据等[2]。

目前,我国沿海水域已经普遍设立了采用雷达标会水上交通管理系统的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船舶交通服务),基本实现了对全国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水道和长江干线南京以下重点水域的全方位覆盖,实现海事监管远程“可视、可听、可控”,且绝大部分VTS设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沿海VTS模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水域的海事监管。以雷达为主要定位手段的沿海VTS系统覆盖范围小、定位精度低,加之其成本高,目前仅应用于沿海港口水域[3]。功能和成本的因素限制了沿海VTS系统在内河中使用,所以必须根据内河航运本身的特点,考虑技术和成本等诸多因素,吸收海运VT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发展综合化、智能化的内河智能交通系统,使其具有交通管理、助航、搜救与安全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等功能[4]。

3 黑龙江海事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黑龙江海事局辖区广阔、机构分散,日常海事工作量大,面临着机构及人员不足的困难。全局海事执法人员不足四百人,但却要负责辖区5528公里干线通航里程和124个市县区、农垦局非通航水域的海事管理工作。由于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一线执法人员工作十分繁重,限制了安全与防污染检查、辖区巡航和应急救助工作的开展[5]。

鉴于此,黑龙江海事局于2005年开始分期建设了部分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安全通信系统和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解决了部分重点水域海事通讯和现场画面监控的问题,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安排下又建设了覆盖辖区高等级航道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管压力。同时,为了解决黑龙江水域面临的内河狭长低密度水域的水上交通管理问题,自2010年起与北京金交信息通信导航设计院共同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确定了利用AIS作为船舶定位手段,开发标会跟踪系统,同时将相关海事监管信息集成在海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智能海事监管的设计思路。

从2011年起,黑龙江海事局整合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岸线专题数据、水域专题数据、海事专题数据、AIS实时监控信息、动态位置信息等多源数据,采用BS架构,以GIS技术为基础,实现动静态信息的融合,搭建了统一的海事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基于丰富的数据,实现了对通航环境展示、专题信息查询、水上交通实时监查,为海事管理工作突出现场、全程监控、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通过对船舶航行历史数据的提取和回放,可以再现海事事故的现场航行事态,能够为海事事故调查提供一种科学、公正、精准的佐证手段。通过对现有海事监管系统、海事信息系统数据的接入和展现,实现对辖区及重点航段的船舶交通管理、移动执法和移动指挥的信息化管理,进而提高黑龙江海事局的海事监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该系统配合AIS使用后,将全面提升海事部门的海事管理、航路规划、搜救指挥、危管防污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该系统还将实现了水上交通管理、海事移动指挥、移动执法取证等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海事信息化监管平台。

4 黑龙江海事局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效益

4.1 提升海事监管水平

该系统可有效地加强水系内客运船舶交通管理,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增进客运船舶交通安全,防止客运船舶交通事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船舶和货物损失。

4.2 提升海事执法能力

系统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提升了黑龙江海事局的执法取证能力,对打击违法行为、维护航行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3 减少海事监管工作人力、物力的消耗

该系统可以对重点航行区域进行监控管理并自动化预警预控,减少监督人员和巡逻艇的消耗,节约人力、物力开支。

4.4 提高了应急救助能力

该系统具有快速定位能力,在发生应急情况时,可以精确确定事故船舶位置,同时搜索附近救助力量,便于决策者制定科学、高效的救助方案,节约宝贵的救助时间,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4.5 对外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黑龙江海事局地理信息系统对辖区船舶动静态信息能够进行全面掌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有关单位及行政相对人提供信息服务,提高港口的运输和生产效率。

5 结语

黑龙江海事局地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对黑龙江海事局海事监管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全面提升了黑龙江海事局在海事监管、执法取证、事故调查、应急救助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系统投入使用后,经使用单位反馈,效果良好,达到预期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金娥.内河运输安全预警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0-21.

[2]张治源,李文华.浅谈VTS在我国海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海事,2008(2):49-50.

[3]胡青,张淑芳.VTS、AIS和公网监控系统信息共享技术研究[J].中国海事,2010(11):24.

第5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十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作为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国内最大经济类执法监管力量之一,广东海事局面临新命题。同时看到,面对改革开放35年后的社会经济转型要求,如何在新一轮国民经济发展中焕发海事活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服务创新,广东海事又面临新挑战。

为此,本刊通过对广东海事近两年的盘点,发出广东海事的年度“冷思考”,以期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供建议。

广东海事发展成效与体系建设

近年来广东海化最大的不是管理手段和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而是管理理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海事系统尤其是基层海事工作人员把监管与服务的理念根植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将管理融入到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优化服务,提升水平,已初步形成一种制度文化。

理念文化的孕育,带动了职能的变化

记者在广州港珠澳大桥海事处采访时看到的“统一对外”监管模式,体现了有效监管与服务协调处置的问题。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跨区域的工程施工,每天有大量的施工许可证办理及通航协调等事项,而传统模式涉及深圳、珠海、广州三地辖区。在广东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建立起“统一筹划、统一窗口和统筹实施”的综合管理机构,而且窗口前移至海上。在这种情况下,海事完全可算作是勇于作为与敢于创新:在确保依法行政的情况下,能够简化办事程序与流程。据了解,这样的协调性工作还大量体现在诸多专项治理的活动中,例如砂石船的跨部门联合治理、跨海区联合巡航、防范商渔船碰撞联合行动等,约占广东海事局实际工作的百分之三十。这本身就是一种理念的变化,进而推动了职能的转变。

另外,港口通航环境变化对海事监管能力要求提升。珠海港大建设大发展的一个结果是,港口的规模和等级不断扩大,大型化专业化的泊位在不断增多,海事监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大型船舶的数量增多,航道布局复杂,监管对象也在多样化,通航环境也在复杂化,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需要及时转变管理观念,通过主动服务促进有效监管。管理观念转变还需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将服务融入到监管之中,将监管嵌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之中。

佛山海事局借“3+1”模式提升现代化海事管理水平,变“汗水监管”为“智慧监管”,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中山海事局智能渡口的安全可控理念也是一大创新。水上安全可控就是指与水上安全相关的要素处于可控状态,处于预期范围之内,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围绕“水上安全可控”这一发展愿景,确定水上安全监管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关键性指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行动方案。中山海事局局长程锦潮举例来说明水上安全可控的愿景驱动所确定目标和采取的措施:消除信息孤岛,要整合VTS、AIS、CCTV信息化系统,融合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危防管理、通航管理等数据库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航运方面,港口、船舶逐步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以珠海港为例,10年前,港口吞吐量只有1千万吨,2013年直逼亿吨。航道深度由7米变为目前的近20米。所以,对于海事部门来说,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随之带来服务的变化,这就要求海事部门不断提升水上安全服务保障的水平。

从监管型到服务型职能转变,管理理念是核心生产力。在如何实现监管模式与服务模式的有效统一面前,最需要的是这种理念文化的变革,从而带动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的创新。

内部制度机制的完善,焕发了体制活力

在海事管理体制的变革过程中,海事管理机构加强了各项海事管理工作,产生了许多可贵的制度性成果。改进管理方法,进行船员、船舶和海上设施分类管理的制度构建;积累管理经验,建立了海上安全、航海保障、海上防污和海上秩序科学管理的制度框架;整合管理资源,开展了协调海事内部运作和内部管理的制度探索。其中,新时期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立法与创新机制的突破。

据了解,我国海事立法相对滞后,作为海事监管母法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自 1983年颁布后一直未能修订,已明显不适应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海洋权益维护的需要,以及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但地方立法显现出新气象。如广东海事局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引导船员劳务市场健康发展,保障船员合法权益。

机制创新一方面弥补了体制改革以来的缺陷,一方面为体制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同样以港珠澳大桥施工监管为例,许多制度均属首创,前所未有。

服务是海事工作的本质属性,而融入地方经济的服务,成为促发展的生力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海事作为水上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需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育海事服务理念,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建立海事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彰显海事社会价值。

中国海事局局长陈爱平认为,作为国家重要的一支经济类执法队伍,海事必须把“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力以赴解决好水上客运安全、水域污染防治、船舶节能减排等具体问题外,还要促进航运经济加快复苏进程,增强航运业竞争力;要利用专业技能服务地方港口及城市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他指出,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既要服务涉水经济发展,助推国家沿海、沿江发展战略实施,又要把服务扩展到船舶保安、海洋权益、航运金融、保险等非传统领域,推动服务升级。

近年来,广东海事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东莞海事局参与虎门港的开发建设就是较典型的案例。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东莞海事局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在积极参与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规划的同时,主动介入虎门港邮轮码头、盛源石化码头等项目的安全评审。广东海事局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促进航运业发展,其工作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帮助船公司通过船舶抵押融资近3500万元等。

通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海事执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得到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土地、岸线、资金、装备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为海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和保障,更重要的是与地方形成共建合力,增强了海事职能的影响力,有助于海事社会地位的全面树立。

湛江海事局局长王建华表示,他们在做一些尝试,为地方提供重大决策参考。比如,湛江市为理清沿海港口产业布局的乱相,花了3年多时间、3个多亿进行治理,之后实施了钢铁、石油等四大重大“稳增长”项目,打造临港工业园。在这一过程中,湛江海事局提前介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海事的效益不但有直接性,间接的经济效益更明显。比如直接效益方面,通过简化手续、提高通行效率,一天就可以为船方节约几万美元费用等,这只是很小的方面。更大的效益是,推动了航运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临港经济发发展。具体而言,通过推动水运经济、港口经济,直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越是外向型经济明显的地方,海事的地位就越突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海事部门还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更需要提高相应的服务能力。从欧洲、美国海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优于内陆经济,由于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宗货物空间位移向沿海地区集中。在沿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海事部门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支撑。

服务地方经济和海事社会地位构成正比关系,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越大,海事的社会地位会越高。服务地方经济必须提高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是真正检验海事管理理念现代化、应用化的标志,也是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的核心与目标。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强了国家软实力

21世纪以来,人类发展开始进入海洋世纪,支撑人类发展的陆地资源渐近枯竭,海洋渐成世界政治的中心,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管理执法。党的十也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广东海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更加突出。同时,海事工作承担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义务,又天然具有很强的涉外性。

广东海事通过拓展双边多边交流大大增强影响力。2012年9月4日至9日,大型公务执法船“海巡31”成功访问美国夏威夷,中美双方围绕两国海事管理专业技术领域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并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举行了大规模跨区域海上应急与搜救联合操演。此次出访促进了中国海事局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之间海事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是落实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有关成果的具体行动。该次出访改写了我国海事公务船舶最远距离出访和最大跨度联合操演的纪录。我大型海事巡逻艇出访美国,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和自信,也为太平洋地区多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与和平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2012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在粤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双方围绕国际海事热点、难点及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深入交流了各方在海事监管方面的有益经验,拓展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海事领域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为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广东海事一直严格履行国际法规定的船旗国、沿岸国、港口国权利和义务,切实维护国家海洋利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建设海洋强省,需要不断提高认知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的能力,提高公信力,增强软实力。

系统化应用体系,织就了独一无二的“水上执勤网 ”

广东海事作为我国海洋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体系:百余艘执法船艇实现对广东辖区水域的巡逻值守,VHF通信覆盖广东沿海近岸水域,VTS对广东沿海主要港口和水道的船舶实施动态监管和服务,AIS岸基网络规模全国最大,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监管范围达1000海里以上。通过这些监管手段,能够实时、全面掌控海上交通动态,这是海事参与海洋事务管理的核心优势。据调研,广东海事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构造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海网工程”。比如在立体巡航方面,建立以“海巡31”为主的巡航力量,在重点水域开展空中、水上立体巡航。

尤其被业内所称道的是,在船舶信息服务方面,数字显示,2012年全国30个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组织船舶进出港50余万艘次,向船舶提供信息服务40余万次。在珠江通密集区实施了船舶定线制。通过完善船舶通信与监控网络,初步实现了对船舶的跟踪;通过完善助航体系建设,广东沿海近岸水域基本形成甚高频(VHF)通信连续覆盖,广东沿海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基本实现对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水道进行船舶动态监视和服务,建成了覆盖全国沿海近岸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设置的各类航标(视觉航标、音响航标和无线电航标)达3000多座,基本覆盖了南海水域;发行了涉及南海海域的交通电子海图、所有通航港口和航道。

全省20余万船员的信息库建设,通过完成海船船员管理系统改造和海船船员卡建设工程实施,各系统全面启动,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船员基础数据库,发放船员卡;实施船舶协同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基本建成海事协同管理平台框架和部海事局二级数据交换体系;实施全省海事信息网二期和内河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在前期实现水网地区船舶动态信息的共享交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地市系统与广东海事局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水平;实施船舶电子标签系统工程,发放船舶电子标签,全面实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

第6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一)认真组织,科学谋划,强力推进交通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徐州市交通运输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加快实施、拉开框架”的原则,全市交通计划投资13亿元,重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城市道路建设、交通为民惠民实事、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等四大类20项重点工程。截止6月底,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

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270省道邳州东南绕越公路工程,总投资9亿元,5月22日正式开工。其节点工程张楼运河特大桥目前完成投资1.6亿元,占整个工程量的67%。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图审查结束,预计7月份进场施工。270省道邳州北段工程,全长31.5公里,总投资约12.5亿元。目前,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查,洪评、环评、能评、土地等行政许可手续正在办理中。250与251省道连接线工程,全长13公里,总投资1.2亿元。目前立项、环评、地灾、压覆矿产报告、施工图审查等已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邳州港搬迁一期工程,包括邳州作业区新港建设、铁路专用线建设、疏港公路及桥梁等3个部分,总投资约30亿元。目前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作业区调整规划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复,搬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工可研技术方案、航道通行标准设计方案等通过审查,土地预审手续完成过半,徐塘电厂三期选址确定,其他审批程序正有序进展。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工程,总投资1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完工并通过验收,二期工程本月底将主体完工,整个工程计划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黄河故道二次开发工程,包括干线公路建设(270省道邳州东南绕越公路新河段、344省道邳州段、张楼京杭运河特大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危桥改造(改造农路93公里、危桥23座)等项目。目前,270省道邳州东南绕越公路新河段拆迁工作已启动,344省道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张楼运河特大桥进入主墩施工,农路占王线、刘集闸连接线、高南线、陈卢线已完工,运新线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完成投资8356万元。

在城市道路重点工程建设上,南京路北延工程,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道路建设工程,自南京路北延至邹庄镇北,向西接S250,长28.5公里,一级公路标准,路面宽26米,双向四车道,预算总投资8亿元。解放路东延路工程,总投资786万元,长1020米,沥青混凝土面层,目前完成投资450万元,项目西段拆迁清障正在进行,待具备施工条件后立即开展施工。世纪大道东延六保河以西段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全长1.752公里。目前,拆迁、清障未到位,暂不具备施工条件。艾山风景区连接线工程,全长4.3公里,路面宽9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二灰土完成1400米四层,石灰土完成1200米三层,300米底基层,1道圆管涵、2道盖板涵已经完成,沟塘清淤完成1000米,沟塘回填完成2万方,老路破除完成1000米,完成投资1280万元。古栗园沂河生态长廊连接线工程,总投资330万元,全长2.1公里,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宽7米,工程已完工。

在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上,农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工程全市农村公路计划新建改造49.8公里,提档升级182.2公里,改造农桥63座,计划投资1.78亿元。目前,农路已完成16条25.2公里,农桥竣工26座,37座桥梁正在施工中,县道211线“县道网达标”工程、县道305修补工程全部完成,完成投资5947万元。援建占城镇“三路、二村部、一桥、一学校”,除一村部、一桥外全面完工。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在城市公交建设上,完成了城市公交5年发展规划。今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建设一批公交基础设施,包括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含保养场)1座、首末站6个,站台64座,新上环保燃气公交车20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条,稳步推进公交车公车公营。目前,站场建设用地、规划已通过土地、规划部门审查,待规委会审查;站台、站牌建设方案已经上报运管部门,待批复后即开工建设。在镇村公交建设上,去年配套建设公交站亭42个、站牌350个,购置公交车24辆,计划开通的7个镇镇村公交目前已开通5个,近期拟开通2个;今年计划开通3个。在城市客运出租市场上,在继续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全市已更新出租车69辆,出租车机打发票的安装使用已在交运出租公司133台车辆上全面实施。基层交管所规范化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对官湖、赵墩等5个交管所实施了新建和改造,预计7月底全部完成,年底前全市12个乡镇交管所全面达到“四统一”规范化要求。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逐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一是顺应形势,积极引导,加快运力结构调整。按照省、市要求,坚持以政策引导、市场需求为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引导鼓励采用高效环保车型,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货运业户14904家,拥有营运性车辆17883辆/110508载重吨,同比增长31.02%。其中栏板货车8315辆、增长9.16%;厢式车1709辆、增长5.75%;集装箱145辆、增长20.83%;大型物件运输车110辆、增长42.86%。督促客运 企业对超过6年的客车实施更新,对超过8年的客车不予延续班线经营权。在高速直达和省市际旅游客运中推广高级客车,在国省干线客运中发展中高级客车,在城乡短途客运中利用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的开展,引导和支持道路运输企业使用LNG能源的节能环保公交车,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二是完善机制,强化监管,不断优化运输市场环境。今年以来,针对客、货、维、驾及运输服务等行业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春运、“五一”等特定时段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全方位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

----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徐州市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治超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加强部门联动,持续保持治超的高压态势。特别是5月中旬新一轮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全市组织了公路、运管、公安3家50人的执法队伍,对辖区内超限超载重点路段、绕行路口、苏鲁交界区域,采取守点与流动、源头治理与路面稽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24小时不间断的集中整治。到6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3920人次,执法车1156辆次,查处超限车850辆,卸驳载737辆11300吨。

-——客运市场集中整治。与相关部门配合,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出租车的查处力度。截至6月中旬,共检查出租车、公交车等20__余辆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610辆次,处理各类出租车乘客投诉320多起,查处公交车违规经营行为35起。目前,城区交通运营秩序已渐趋好转,非法营运车辆明显减少,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改善,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运输服务业专项整治。对城区及周边乡镇的道路运输服务业进行摸底调查。其中运输服务业摸底登记53家,现场下发催告通知书20份,限期办理经营许可手续;汽车租赁业户40余家,租赁车辆580余辆,发放宣传小册子80份,宣传单1000份。组织稽查大队、汽修所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对维修业进行整治,截至6月10日,共查处非法维修业户 30家,罚没金额近6万元。

----水上交通运输持续稳定。以船舶标志标识整治活动为契机,突出现场监管,加大巡航检查力度,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据统计,半年来累计巡航检查4859人次,出动海巡艇1613艘次,2031小时,巡航里程27355公里,实施现场检查29645艘次,纠正违章18257艘次,实施船舶建造检验62艘,营运检验970艘,完成港务费收入744万元。我市辖区没有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没有出现航道堵塞现象,辖区内国控断面水质达标。

(三)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确保交通安全持续稳定。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安全重点工作,以开展深化“三化三整治”活动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平安交通”创建工作,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月”和安全文化建设“十个一”等活动,推进公路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三项行动”、“打非治违”、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及“三超一无”船舶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广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认真扎实地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全市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同时,圆满完成了雨雪霜冻等恶劣天气下道路、桥梁的安全保障、春运保障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交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实现交通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在建工程资金缺口较大。主要是省市重点工程和农村路桥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二是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增大。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影响整体工程进展。三是影响稳定因素亟待化解。主要有沥青库改制和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两个突出问题。四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五是部分干部破解困难能力、抓落实本领需要增强。

三、下步工作计划

——持续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一着不让加快在建工程推进速度,张楼运河特大桥工程确保年底前主体工程完工;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工程确保8月底完工;年内实施270省道邳州东南绕越公路、250与251省道连接线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确保年底前全部结束。同时,加快推进邳州港、270省道邳州北段、250与251省道连接线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此外,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的关系,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切实做好运输服务和市场监管。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协调,优化运输组织结构,调整运力结构,引导营运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多层次运输服务网络体系。强化运输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城市客运出租、公交行业管理,提高驾驶员遵纪守法、依法经营和服务水平。加强公路路政管理,探索建立长效路政管理机制,继续保持“双超”治理的高压态势,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内。

第7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上半年全市交通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刚才,局领导就分管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要求,我完全赞成,请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对上半年全市交通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就下半年的工作重点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环*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改善民生为已任,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交通各项目标任务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一)主动融入环*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在充分调研、认真听取县(市、区)及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未来五年规划内的六大主攻方向,实施20个引领交通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同时主动与国省对接,积极争取政策扶助,并做好项目推介相关筹备工作。

(二)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加快提升四省交界区域地理中心的地位,把*打造成为真正的交通枢纽,重点是抓好三条高速建设前期工作。一是*至*高速公路,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内预审并报国家发改委;建设用地、征占用林地已通过省厅预(初)审;环评报告文本通过省内初审,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和工可报告所需的必备文件已齐备,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开工;二是*至德兴高速公路,根据4月26日市委书记蔡晓明在*风景名胜区调研工作时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发展水平,发挥*对*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市局认真贯彻落实蔡书记讲话精神,通过纸上定线、实地踏勘、调查分析、座谈讨论等形式,积极主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调研,现已完成项目建设调研情况并上报市政府,力争2009年开工建设;三是德兴至南昌高速公路,积极主动配合省交通厅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预审,预计2010年底前开工。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1—5月,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462.3公里,占年计划29.6%,完成投资1.47亿元(受季节因素影响)。完成渡改桥项目投资503万元,开工项目8个。完成站场建设投资1440万元,其中,农村客运站建设投资720万元,候车亭建设投资达420万元,其他站场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农村客运站12个,占计划的26.1%,已开工在建34个;我市农客网试点工作以来,开工建设候车亭900个、竣工800个,其中今年竣工420个。320国道路面修复工程目前施工图设计文件已编制完毕且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已进入招投标程序。上乐线由于资金严重短缺,进展缓慢。龙津大桥完成桩基56根、墩(台)身25个、预制梁138片、安装梁127片,开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额2129.34万元,占总额81.9%。市养公路养护管理:市养公路国省道好路率:86.7%,综合好路率76.5%。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25万元。市养公路水毁经济损失达764万元,目前,对各项水毁工程正组织实施抢修。

(四)交通规费征收任务完成良好。1-5月,全市完成各类交通规费21900.57万元,占年计划的51.4%,其中:省管交通规费14469.8万元,占年计划的55.6%(养路三费13917.5万元,占年计划57.5%,省管通行费完成552.3万元,占年计划的30%);市管交通规费7430.77万元,占年计划44.7%(运管费完成822.68万元,占年计划的51%,养路三费完成1718.16万元,占年计划的61%,摩托车养路费完成征缴1646.95万元,占年计划的63%,通行费完成3242.98万元,占年计划的33.7%)。

(五)交通运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道路运输方面,全市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59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9914人公里、货运量2764万吨、货运周转量205526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8%、7.5%、18.7%、27.1%。全市拥有运输车辆18453辆,其中客车2430辆/51114座,货车16023辆/122549吨,同比分别增长24.4%、9.4%、15.1%、27.1%、26.5%。其中招商引车8649台,92077吨。全市道路运输经济收入达9亿元。城市公交方面:以人为本,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新购置36辆车,新开辟了13路和22路公交线路,将3路车全部更换成新车,将10路车延伸到沙坵,解决了居民乘车难问题。出租车管理方面:出台了《*市出租汽车运力投放审批工作流程》,规范出租车运力投放程序。对出租汽车的经营成本进行了全面测算,提出了计程运价调整方案。强化行业管理手段,制定《*市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水路运输方面,全市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6.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29人公里、货运量55.3万吨、货运周转量9802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9.8%、-22.3%、3.4%、3.1%。

(六)交通建设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了农村公路和部分渡改桥项目的交工检测工作,共检测农村公路727.49公里。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按照省交通厅的统一部署,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目前活动正在扎实有序开展。

(七)交通安全态势保持平稳。以春运、“两会”等重要时段的安全监管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全市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均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深入开展全市交通行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道路运输方面已排查330家企业,共排查出隐患41项,其中重大隐患2项,已列入治理计划,累计落实治理资金2300万元;取缔非法经营29起。水路运输方面12家运输企业已全部进行排查,取缔“三无”船舶3艘,打击非法载客行为4起。省厅督办的我市17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市县两级已逐一进行核实和整改,对一些重点、难点已采取责任落实、严密监控的措施,并采取疏导的办法,将其列入治理计划,防止反弹。

第8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该中心主要负责人何开全表示,2 013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测绘中心将按照《南海海区海事测绘“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实好年度测绘任务分解,同时结合航海保障新定位修订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工作不断不乱,实现海事测绘发展的平稳过渡。该中心将结合“四型海事”建设需要,扎实推进基础和基层建设,以人才、科技、质量战略将华南海事测绘队伍做大做强,以安全为底线,增强测绘服务辐射范围,提高服务效能,推进海事测绘事业新发展,为港航单位和海图用户提供卓越的航海保障服务。

立足华南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测绘服务范围涵盖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水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上测绘服务保障。

据介绍,2012年,该中心对外提供测量工程服务80多项、200多次,共启动海事测绘应急反应预案6次,应急扫测面积24.4平方公里,扫获沉船5艘,及时确定沉船、沉物的准确位置,保证了辖区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全年共发行了航海图书资料40578份,海图小改正累计134173张次,小改正共272项。

该中心2012年全年为广州、珠海、北海等地海事部门提供了《广州海事局南沙海事工作船码头港池、航道水深测量》、《珠海高栏海巡基地港池水深测量》、《北海航标基地码头港池扫测》等20项扫海测量服务;为巡查执法支队、港珠澳大桥管理办公室等海事管理机构制作了《海事直升机巡航监管航线示意图》、《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公告示意图》等12幅海事专题图;为佛山、汕头、惠州等地海事机构提供了电子海图等数字产品10余批次。在海事系统内派发了海图5858份、资料165份。

该中心不断增强海事测绘服务力度,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测绘技术支持,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深圳大铲湾一期码头港池、西沙永兴岛渔业补给基地港池等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水上测绘保障服务。组织中心测绘技术骨干研究编制了南海海区海上公共管理专题图制作方案,并对南海海区40余个海事、口岸、边防及渔业等单位和机构进行了专访调研,充分了解水运经济发展的专题海图用图需求,为扎实开展专题海图服务打牢基础。先后完成了《广东水上绿道专题示意图》、《汕尾港口岸海丰港区开放水域示意图》、《虎门港主要泊位图》等多个专题海图项目。此外,该中心还承担了全国内河电子航道示意图更新及要素检查和处理、琼州海峡定线制扫海测量、组织编写《港口航道图保密技术规定》及《海事测绘生产管理规定》、承办了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主题为“推进测绘科技进步、引领航海保障工作新发展”的学术交流会议等。

着力提升 推进海事测绘新发展

“尽管我们近年来都能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测绘任务,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十报告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给我们今后中长期发展中带来压力和挑战。”何开全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取长补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形势发展需求。”

他介绍,2012年,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建成立,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作为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于2013年1月7日正式挂牌,以新的身份正式运行,全面履行南海海事测绘服务职能,担负华南航运经济水上测绘保障责任。

第9篇:水上交通安全方案范文

*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凡的一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安全生产战线的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紧紧抓住抗凝冻、保民生、抓重建、保奥运等重点工作,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强化监管措施,大力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75起,同比减少89起,下降9.2%;死亡384人,同比减少13人,下降3.3%。发生较大事故7起,同比减少5起,下降41.7%,有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亿元GDP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及从业人员十万职工死亡率等各项控制指标均在省下达控制数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再次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一等奖,连续七年名列第一。回顾去年,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将市安监局工作情况报告批转市四大班子及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并亲自带队检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及重点工程施工安全,有力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袁周市长多次在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全体会议上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问题。在烟花爆竹“禁改限”实施工作中,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深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检查指导,每逢重要节假日,都亲临矿山、工厂、工地等场所检查安全生产,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市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分析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市组通[*]108号),把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作为考核评价依据之一,切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四是在凝冻灾害和奥运会等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筑委厅字[*]47号)、《在抗凝冻保民生抓重建中加强道路交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筑府办发[*]46号)等多份文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两个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及时将省下达控制指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市政府与11个区(市、县)政府和20个有关行业(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并对完成情况采取月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等措施加强过程控制,有效落实责任制。二是严格目标考核,兑现奖罚。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拿出280多万元进行表彰,对突破控制指标的7家单位收缴安全生产责任金60万元,切实落实监管责任。三是把安全生产工作列为市国资委管理的16户重点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1100多家企业推行法定代表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持续推进专项整治,不断强化安全监管。

在煤矿安全方面。一是继续巩固关闭整顿成果,加快资源整合和技改矿建设进度。到*年底,21家整合煤矿的开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均获通过并已开工建设;66家独立技改矿,有45家开采设计方案已获批准,31家安全专篇已评审,20家开工建设。二是制订《规范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意见》,以瓦斯防治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实现了全市产煤区(市、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县级联网。三是大矿带小矿取得突破,成功协调乌当区小茶山煤矿托管省监狱管理局金西煤矿西苗井,为大矿带小矿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四是开展雨季“三防”、节后复产等安全大检查和专项督查,及时消除了大量事故隐患。*年全市煤矿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7%。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按照“五整顿”、“三加强”及整脏治乱、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保安全,降事故”、排查治理危险路段等一系列行动,成效显著。一是开展了“冬防春运”、“打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打击二轮摩托交通违法”、“百日会战”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客货运输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加大改造交通设施投入。采取改造地下通道、新建人行天桥、清理占用停车场、拆除环岛等措施,减少事故隐患。同时增加执勤警力,强化路面管控,加大处罚力度,取缔马路发车点和停车场等措施消除重大隐患,全力压事故。三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五进”主题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市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全年纠正违法行为32.88万人次,道路交通事故同比起数下降10.7%,死亡人数下降10.1%,其中较大事故下降33.3%。

在非煤矿山方面。严格行政许可审查,严把安全准入关,全市砂石矿山从650家减少到484家。认真吸取山西襄汾“9.8”特大溃坝事故教训,以尾矿库安全监控和隐患治理为重点,对全市12家尾矿库建立安全档案,完善防汛责任制,开展专项检查,查处事故隐患,督促企业整改治理。*年汛期至今,全市尾矿库运行安全正常,未发生溃坝等事故。同时,积极在地下矿山推广机械通风等技术,不断提高矿山安全保障水平。

在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认真开展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已普查危化重大危险源284个,建档数达到100%,督促企业制订并落实安全监管措施。同时,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强化源头管理。针对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放14年后缺乏管理经验和防范体系的实际,成立了*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袁周市长任组长,4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切实加强领导。同时建立应急指挥部,靠前指挥,严阵以待,通过明确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各环节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许可证总量控制、统一配送、严打非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严密监管,确保“禁改限”期间未发生烟花爆竹死亡事故,实现了首战告捷。

另外,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水上交通、民爆器材、特种设备、建筑施工、农机安全等方面专项整治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年是隐患治理年,全市上下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分4个阶段在煤矿、道路交通等17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并狠抓督促检查,确保工作深入推进。各区(市、县)和市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工作。全市有15358家单位进行隐患排查,累计查出事故隐患26758条,已整改26631条,整改率为99.5%,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加大打击“三非”力度,共掌握“三非”企业或项目2157个,已取缔1744个,正在查处413个。同时,建立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制度,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经常化、制度化。

(五)积极开展百日督查,自加压力务求实效。

一是扩大督查范围,全面开展督查行动。市政府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指挥部,制定了《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把煤矿、道路交通等13个行业(领域)作为百日督点,并突破上级关于督查面不少于30%的规定,明确市对各区(市、县)的督查面不少于50%,县对乡(镇)办事处的督查面不少于50%,自加压力,促进工作。各区(市、县)也成立工作机构,积极开展督查工作,全力除隐患、保安全、迎奥运。二是强化督促检查,深入推进百日行动。市安委会成立了7个督查组,分三轮对11个区(市、县)和部份重点行业督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行动期间,共督查政府、行业、企业总数达34139家(次),查出各类隐患32345条,整改29963条,整改率92.63%,成效明显。三是狠抓整改,务求实效。对国家、省、市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坚持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如对贵州水晶集团存在的重大隐患,列入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市、县两级安监、国土等部门组成现场督导组,取消国庆休假,进驻现场督促和帮助企业完成整改,恢复生产。

(六)加强基础管理,切实推动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年,全市共编制各类事故应急预案2292个,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组织2万余人(次)开展各类事故抢险演练50多次。成立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用房及装备已基本落实。同时认真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积极落实应急管理措施,初步建成了“一案三制”为重点的应急救援体系。

二是依法查处事故,利用教训推动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全年发生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立案调查,到期应结案300起,实际结案276起,结案率92%;较大事故7起,到期应结案5起,已结案5起,结案率100%。对事故罚款518万元,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7人受到经济处罚。

三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开展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出发仪式等活动,重点突出,贴近群众,再次获得“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参加“除隐患,迎奥运”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名列全省前茅;开展“送法规到企业,服务到基层”活动,深受企业欢迎,取得圆满成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一些重点行业事故居高不下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如道路交通,全年发生7起较大事故,有6起是道路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6%;其它如火灾事故起数、金属与非金属矿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建筑业事故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