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人工降雨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降雨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工降雨概念

第1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河海大学的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属于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一大批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门人才,建有大型试验厅4座,玻璃水槽20余条,可以观测记录水位、流速流向、含沙量、颗粒级配、淤积地形以及具有先进的多边界潮汐非恒定流数据采集、控制、监视系统和ADV三维流速测量系统。多年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对水库、河道、流域、水利枢纽、工矿企业、河口海岸等方面的泥沙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后承担了“七五”、“八五”国家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取得了一批成果,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名。

随着河海大学首批进入“211工程”,给本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自1996年以来,学校逐步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学科和实验室建设,至2000年,将建成一批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1降雨特性及雨蚀模拟

通过分析雨滴降落过程中的力学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了雨滴降落在任一高度时的速度计算公式,进而导出了雨滴的终速公式。该公式由陈国祥、姚文艺研究完成,提出了雨滴变形的概念,用于描述直径大于0.3mm的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形状因子对落速的影响。得到的终速公式与国内外同类公式比较,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形式简单,与实测资料吻合好,计算精度高。可用于计算雨滴终速,确定雨滴动能和设计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汤立群在分析雨滴溅蚀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出雨滴对土粒的撞击力表达式和雨滴溅蚀量计算公式。该研究与以往成果相比,具有力学概念清楚,理论性强,又能反映影响雨蚀主要影响因素等特点,可用来计算天然降雨的溅蚀量。

因“211工程”建设,目前正在改造大型人工降雨水槽试验装置,使其成为能够模拟降雨溅蚀、坡面径流侵蚀和重力侵蚀的室内人工降雨装置,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2坡面流水力学

陈国祥等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人工降雨水槽试验,研究了坡面浅层均匀流和降雨产生的沿程变量流的流态和阻力规律,研究表明,坡面浅层流与通常的明渠流不同,降雨、坡度及床面糙度对水流阻力都有一定影响。降雨条件下的沿程变量流不存在通常意义的层流,而是“伪层流”。坡面浅层水流无论是均匀流还是沿程变量流的“层流”,其临界雷诺数均比天然河道水流的大。

在室内人工降雨水槽试验基础上,得到了降雨作用下坡面流的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关系式,成果具有坡度大,糙度高和雨强大等特点,公式的适用范围更广;李杰友等采用一维浅水波方程描述坡面流运动,并用运动波近似,通过四点隐式差分求其数值解,较好地解决了坡面流的模拟问题。

2.3流域侵蚀产沙模型

汤立群、陈国祥运用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地理学、地貌学、土力学及水文学等学科知识,建立了具有物理过程基础的小流域产流产沙数学模型。该模型可模拟流域上任意时空分布的水流泥沙过程,为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针对黄河中游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径流泥沙过程,通过力学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了适用于大中流域长系列径流泥沙模拟的物理概念模型,突破了物理概念模型难以在大中流域上应用的难点。该模型在“八五”攻关研究中被用来模拟大理河流域长系列的产流产沙过程,在水保效益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另外,包为民提出了简单的概念性坡面汇沙、沟道汇沙模式,与坡面、沟道产沙公式一起构成了流域产汇流、产输沙的耦合模拟物理概念模型。该模型已在黄河中游地区十多个流域上得到应用。

2.4水土保持减水减沙计算方法研究

传统的水保效益计算方法有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在指导我国水土保持规划与效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在“八五”攻关项目的研究中,我校汤立群等建立并提出了用模型法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沙变化之原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模型法属于总量评价,不能区分各项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今后的研究是如何应用模型法对水保效益进行分离评估,以便切实有效地指导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设计。

3泥沙基本理论研究

3.1推移质对流速分布和阻力的影响研究

陈国祥在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推移质对流速分布和阻力的影响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动床输送推移质水流的流速分布受床面粗糙程度、床沙中孔隙流、推移质运动及推移质运动后床面边界条件变化的综合影响。推移质的存在使水流流速分布在整个水深范围内卡门常数减小,水流底部流速偏小于对数规律;而床沙中孔隙流及推移质运动后床面边界条件的变化则使底部流速偏大于对数规律。通过试验和一定理论推导,提出了可反映推移质运动影响的定床输沙水流、动床输沙水流的流速分布和阻力公式。

3.2明渠紊流结构及其对泥沙输运的作用研究

卞华等在水利水电基金的资助下,分别采用不同单元断面如方形、半圆柱形和三角形的人工加糙,对明渠二维加糙水流的阻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随着加糙间距的增大阻力增大,至λ/Ks=8时,阻力达最大值,其后,随λ/Ks的增大而减小,并总结出水流阻力因子的表达式。

毛野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明渠紊流拟序结构对泥沙输运的作用研究,该课题尚属泥沙研究的前沿,以试验研究为主,将定床和动床相结合,采用图象显示技术与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全流场测试系统,研究床面形态不同时紊流拟序结构的特点和对泥沙输运的作用,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4泥沙数学模拟

我校泥沙数学模型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研究对象主要有河流、航道、水库、港口、码头、河口海岸等,求解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分析法等,其中有限差分解法有ADI法、控制体积法、破开算子法等几种。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用来解决长河段长时段的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问题,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成熟,可以取代实体模型试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汤立群、陈界仁运用一维模型对白沙水库泥沙淤积和取水方案进行了计算,在长河段的赣江航道整治工程一维计算中,也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发展迅速,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能较好地模拟水流结构和泥沙运动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经常与实体模型耦合运用,相互印证,相互提供边界,在某些场合下,部分地取代了实体模型,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泥沙基本理论的研究。比如,汤立群、金忠青等用拟合坐标生成了正交曲线网格,运用“露滩冻结”技术解决动边界问题,考虑了床沙级配的分层记忆和床沙质与冲泻质的划分,通过分组解决非均匀沙的挟沙能力表达式,在水流输运及分组含沙量输运方程的离散过程中,采用守衡性较好的控制体积法和SIMPLEC计算程式,建立了k-ε双方程紊流泥沙数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内河恒定流和潮汐河口非恒定流过程以及河床的冲淤变化,特别在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优化计算中取得良好效果。张长宽、张东生等基于长期波浪序列的沙质海岸,建立了河床演变数学模型,对海区波浪、潮流和海岸演变进行了模拟计算。

三维泥沙数模中,要以水流数值模拟研究为多,成果也相对成熟些,同时,三维泥沙数值模拟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比如,刘子龙、王船海等利用破开算子法对长江口三维水流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模拟。严恺、周华君对长江口浑浊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拟合坐标下的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陈国祥、陈界仁对国内外三维泥沙数模研究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综述,提出三维泥沙数模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5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5.1水利枢纽泥沙

我校7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本课题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近十年的研究主要包括:库区淤积对防洪、发电和航运的影响;坝前淤积与枢纽布置的关系;引航道和取水口淤积及防淤措施;坝下游河道冲刷演变及对航道的影响;水工枢纽如引水枢纽、地涵泥沙问题等,代表性的课题有“新疆乌鲁瓦提水库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废黄河地涵整体泥沙模型试验”等近十项。

5.2河道泥沙

主要针对河道治理、河床演变、港口航道、河口泥沙、码头抗冲防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在航道整治中,多年来结合生产需要对丁、顺坝等整治建筑物作用下的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包括实体丁坝及网坝的不同坝长、坝高、坝间距、坝与水流交角等情况下的水面形态和平面流场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我国东南各省的水利工程及航道整治作出了贡献,受到工程单位的好评,代表性的课题有“珠江莲沙容水道八塘尾航道整治模型试检研究”,“赣江南昌河段航道整治动床模型试验研究”,“闽江围垦航道整治”等十余项。

5.3工业取排水口泥沙防治

近10年来,我校与华东、西北等多家电力设计院合作,通过现场调查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等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线河床式取水口,充分利用山区河流上常见的卡口、矶头附近的深潭河段,准确地确定取水口位置。与此同时,对下游河口段也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掌握主流变化规律,根据河势避开暗沙运动范围,利用深水区,配合合理的进出水口平面布置等措施取得成功。由于在河口、海湾等取水口的选址和防沙问题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而能在大亚湾核电站取水口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上海石洞口电厂排水口动床物模研究”,“漳平电厂扩建工程取水口局部动床模型试验研究”和“黄埔电厂浪沙回淤试验研究”等。

6量测技术及测控系统研究

近10年来,我校不仅在泥沙基础理论及生产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通过多年泥沙研究工作的实践,还开发研制成功诸多用于泥沙研究的仪器设备,如:NSY-1型光电颗分仪;NSY-2型宽域粒度分析仪;光电反射式地形仪;自动往复推移质加沙机;大型实体模型试验计算机全流场图象测速分析系统;多边界潮汐非恒定流数据自动采集、控制、监视系统。这些仪器及系统的研制为研究课题成果质量提供了保证,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6.1光电反射式地形仪

针对已有地形仪(光电对射式、电阻式、超声波式、测针或钢尺)会破坏测点地形,产生的误差大等问题,唐洪武、李瑾等研制出光电反射式地形仪,该仪器在测量过程中探头不必插入泥沙界面,也能对1mm厚度以下的淤积层进行测量,光电反射式传感器自身理论控制精度可达0.01mm,不受外界光的干扰,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测压管水位的测量,尤其在微压变化情况下使用,更显其优越性。

6.2大型实体模型计算机全流场图象测速分析系统

近10年来,先后开发出CCD氢泡低流速测量系统、粒子图象测量系统和用于大型实体模型研究的图象测速分析系统。CCD氢泡低流速测量系统是在传统的氢泡测量的基础上,引入CCD面阵摄象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氢泡图象自动采集、处理与分析,做到准实时,减少了人工工作量;粒子图象测量系统的特点是操作方便,设备成本低,约为国外进口设备的1/10,工作环境要求不高,独创之处是将微光象增强技术和声光调制技术引用至该系统,使该系统实现在低功率连续激光照明条件下,满足高清晰度、测速变化范围大的要求,已用于多项国家基金、纵向、横向科研课题中,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实体模型图象测速分析系统,则是针对工程模型的特点,特别是浑水泥沙模型中流速场的测量困难而提出的,其特点是可实现记录整个模型现场,不需要录象机参与就可以实现多幅画面的拼接,流速测量精度高(5‰级),系统的分析软件功能强。代表性成果有唐洪武等完成的“数字图象技术在双射流混合流场中的应用”和“数字图象测速技术及在进水口漩涡流场中的应用研究”等。

6.3多边界潮汐非恒定流数据自动采集、控制、监视系统

多年来通过河工模型工作实践,在学校“211工程”建设资助下,徐夕荣,周汝盛等完成了多边界潮汐非恒定流数据自动采集、控制、监视系统。该系统运用PID原理自动调节尾门,能准确模拟各边界的水位和流量过程,同时检测64个测量流速,32个测站水位和32路模拟量输入(如含沙量等)。各测量数据可随时从计算机显示器上观看,并打印输出。为配合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还在该系统上配上监视系统,工作人员可在与模型现场隔离的控制室内对模型的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录象,遇有紧急情况还可随时通过话筒通知模型现场工作人员,因此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模型试验成果的质量,还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6.4河流泥沙颗分仪

卢永生等自1977年开始研究河流泥沙颗分仪,先后研制出(1)GDY-1型光电颗分仪;(2)NSY-1型光电颗分仪;(3)NSY-2型宽域粒度分析仪。三种仪器共推广约150台。NSY-2型宽域粒度分析仪于1990年通过水利部鉴定,创新之处在于:(1)使用长管浑匀沉降原理进行颗粒分选,使仪器和传统的水沉法具有可比性;(3)用IBM计算机完成采样、绘图任务,实现量测自动化。

7水流泥沙运动的多媒体动态演示

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过程贯穿于一个动字,特别适合于用多媒体进行动态和过程的描述。但如何把水流泥沙模拟过程中大量枯燥的数据、图表以生动、活泼、直观、友好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不是一件易事,这是泥沙研究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

7.1水流泥沙运动过程动态演示系统

该系统就是把水流泥沙运动状况或河床边界的变化过程,在计算机屏幕上逼真地表现出来。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纪元、张东生研制完成了南中国海潮波传播的动态变化,污染物质扩散过程的动态变化,热污染温度场的动态变化;金忠青、王玲玲等研制出三峡库区三维地形俯视动态系统,汤立群、王加虎等完成了潮汐河口潮位动态变化和潮流仿真动态演示系统等。

第2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一、 有计划的补充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九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化学科,对于这一未知领域,学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往往需要补充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化学实验,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讲《绪言》教学中,我除了做好教材中的几个演示实验外,还补充了几个趣味实验,如:“磨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铁树开花”等。这样使学生感觉到化学是一门其乐无穷的学科,又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如:讲到“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探讨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以直接把排在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时我们可以用金属钠和某些盐(如CuSO4溶液)反应,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同时有无色气体放出。并不是我们事先猜想的有红色固体铜析出。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因为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以至能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2Na +2H2O = 2NaOH+H2),而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我们看到的蓝色氢氧化铜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

经常使用这种探究性实验,就会引导学生学会探索一些未知领域,激发兴趣、扩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利用生活常识,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探究情境。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归宿,探究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问题的设计。课堂中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但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起点低,学习兴趣不高,一但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低下头,没有思考很怕老师叫到自己,甚至有些同学装作睡觉,这时我们只有自问自答,课堂气氛不活跃。针对这种情况,我发现利用生活常识设计启发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学习CO2的性质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根据近年来天气越来越热,为什么?有没有解决的方法?(2)、这几年来广东很多地方出现旱情,很多地方都进行了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有人在天空中撒水吗?由于这两个探究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思维。然后我再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原来是人们生活、生产中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地球上CO2气体越来越多气温不断上升,而产生了“温室效应”,随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也就可探究而知了。然后再进一步归纳人工降雨的原理,这样学生便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教学效果显著,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随之学生探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农村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再创造空间,特别是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更有利于营造自然、和谐、轻松的愉快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我先要求学生点燃CO时要检验其纯度,这时有很多学生问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同学们在家里都烧过开水,有时不小心水开时会溢出来,水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没有熄灭,反而“呼”地一声蹿出很同的火苗来,这是为什么?我看到很多学生都在思考,因为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并且他们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为什么到了这里又不行呢?看着他们疑惑的眼光,我进行解释,原来是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如果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发生爆炸,特别是CO和H2混有空气后点燃更容易爆炸,听到这里很多同学都知道为何要检验其纯度了。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认识,掌握新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得到了乐趣,增强学习信心,又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能力。

四、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分析能力。

第3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技术,包括录音音像技术、高清晰度大屏幕视频投影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其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核心,因为它可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嘴”的状况。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化学课堂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笔者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凭借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中学生刚接触到化学实验,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却死气沉沉。原因很简单,枯燥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完全违背了化学本身的教学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改变了这一现状。化学课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实验、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幅幅生动画面,一个个让人惊奇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兴奋不已。如一些有趣的实验,因为学生初学,概念生疏,缺乏空间意识和空间想象力,化学教师就可以把这个实验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CAI课件,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放映“干冰人工降雨”、“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等视频画面,然后设置问题:干冰为什么可以人工降雨?泡沫灭火器怎样产生灭火气体的?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效果自然好。

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在化学教学中,总会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突破了知识难点,这堂课就是成功的。一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理解接受起来很困难。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动画模拟、反复试验、局部放大、实验过程演示等手段,就可以把抽象的改变,难以理解的现象变得直观形象具体,这样以来不仅降低了实验的难度,也突破了难点。例如在讲授“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时,可设计氯化钠、二氧化碳、金刚石、石墨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三、信息技术――增加信息来源,扩展学生化学知识

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点、化学实验是不能够满足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要求的,因为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这就给化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搜集、积累更多的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化学常识呢?这就要借助于信息技术了。利用因特网来搜集化学信息,扩大信息的来源。对于热爱化学的学生来说,除了课堂讲解外,课下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观看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增加更多的知识。对于参加中考的学生来时,及时的搜集中考信息,全国各地的历年真题进行强化训练是很重要的。但是购买成套的真题集、模拟真题,不仅仅经济上不划算,还存在着题型单调、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网络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可以搜集到最新的优质教学资源,下载下来供学生强化练习,这样不仅启发了思维,开阔学生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和训练机会。

四、信息技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受种种原因的限制,化学实现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多媒体技术有以下作用:

1.可以增强实验的可视程度

运用视频实物投影仪能明显生动地反映某些实验现象,直观形象地表现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如制取二氧化碳时,把石灰石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放在小培养皿中,再放在展台上,使用视频摄像头和液晶显示投影仪,调节好焦距,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种情况下起跑产生的多少和快慢,从而比较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佳材料组合。

2.可以调控实验教学和复习

进行化学实验复习时,我们不可能再把所有的实验重新做一遍。这时我们可以将有关的重点化学实验的视频片段进行剪辑职称小专题的形式进行集中播放,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综合,整理出知识网络,从而达到省时、快捷、高效的效果。

3.可以模拟化学实验

第4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分组实验的探究性。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二、开放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学科渗透。如《乐音的特征》教学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乐器来进行音调的教学,改变二胡、小提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振动发声,判断音调的高低;通过学生吹奏长笛、箫等乐器,让学生思考,音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决定音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响度的教学,通过改变敲击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纸屑、粉笔头跳动的幅度,让学生领会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音色的教学,采用分别敲击鼓、锣,吹奏笛子,让学生闭着眼睛猜是哪种乐器发声,掌握音色的概念。这样,一堂枯燥的讲授课变成了一节声情并茂的欣赏课,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2.利用网络学习。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成了人们学习的另一个阵地。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特点,适当引导,让网络辅助教学。如在讲授《升华和凝华》时,提问电冰箱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上网搜索无霜冰箱是如何自动除霜的,并观看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视频。

3.加强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的深化,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探索学习。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发动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懂得了杠杆的原理后,回家自制杆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联系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使课堂教学具备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结语

第5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设问

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导入新课,猜想

a.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b.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c.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

3、设计实验

①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问:给碘加热,碘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会变吗?停止加热,又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又会变吗?让学生猜想,将有代表性的发言写在一边。

②由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器材。

对学生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共同筛选出较优的方案。

4、学生实验探究

让一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其余学生注意观察,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儿,让学生观察。

问:你看到烧瓶中有什么现象?

(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

问:此时有没有液态的碘产生?你如何验证?

演示:将瓶塞取下,烧瓶倒立,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有紫色气体逸出,无液体流下)

移去酒精灯,盖上瓶塞,烧瓶倒立,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的冰粒形成,无液体流下)

演示人造“雪景”:在封闭烧瓶中插有小树枝,内放一些卫生球粉末,微微加热后停止加热,让学生观察树枝上出现了什么?是如何形成的?

5、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用酒精灯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用酒精灯加热,而是对外放热。

6、学生举例,交流,评估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留心身边的物理现象(如雪、霜、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卫生球逐渐变小、消失、有气味等)

7、知识应用

让学生解释“生活物理社会”中讲的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指出干冰易升华吸热还可用来给食品降温,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

8、巩固练习,创新迁移。

①用久了日光灯管(或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②“潮湿的衣服干了”与“寒冬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否一样?

第6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近年来土地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2004年以来开展的全国土地市场秩序整顿,使耕地保护工作开始出现新局面。但应该看到,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如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耕地的质量与污染、耕地质量中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耕地质量自身因素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等。

耕地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与数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与统一,促进着事物的发展。耕地的质量与数量也不例外,只有统筹好它们的关系,才能促进耕地的保护。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是重数量轻质量。人们在理解耕地总量平衡时往往想到的就是保证耕地在数量上的平衡,占一补一。这使我想起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句名言:“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意思是指一年种三季,每季产三百斤,不如一年种两季,每季产五百斤。前者劳民伤财,后者省力又多产。耕地也是同样,有时种三亩劣质田不如种两亩优质田,可见耕地质量的重要。

其实,绝对的数量上的平衡也是不可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不断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需要占用土地,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土地,人类生产生活也会污染土地甚至使其丧失生产功能。这一切都表明在相当长时期内完全意义上的数量平衡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应该看到耕地质量有着很大的潜力。耕地保护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又取决于数量与质量两个因素,充分发挥耕地质量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是当前耕地保护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既要发挥耕地数量在耕地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耕地质量在耕地保护中的保障作用,只有统筹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管理,耕地保护的国策才能全面、正确地落到实处。

保护耕地与防治耕地污染。耕地污染给耕地保护造成很大障碍,污染了的耕地必然会导致耕地质量的降低,甚至还会使耕地丧失生产功能。因此,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必须注重耕地污染的防治。土地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所致。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土地大量倾倒废弃物,废弃物中的许多有害化学元素直接进入土壤中,使土地受到污染。另一种是指土地形成过程中自身就含有超量的有害元素,它们有的游离在土地中形成了土地的污染,有的则固化在土地结构中,在某种外部条件的激发下游离出来,造成土地污染,如土地的酸碱度变化。我们常称前者为次生污染,称后者为本底污染。中国地质调查局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资料显示,我国上述两类土地的污染已相当严重。第一种类型的污染主要在大城镇附近或工业发达地区,主要有毒元素为一些重金属元素,有的局部地区还出现有毒的有机物,例如多氯联笨等。第二种类型的污染连片出现,形成了大面积的本底污染,主要有毒元素是镉、铀等。无论是哪种污染,其后果都是造成在其上种植的农作物中的有毒元素含量严重超标。研究证明,上述地区的农作物中一些有毒元素超标率可达20%~50%。所以,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就应该把防治土地的污染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耕地的质量不仅是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作物安全的源头保证。劣质耕地不可能有高的生产能力,质量差并且受到污染的耕地会生产出不安全的农产品。耕地质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耕地内在因素,二是外部条件。前者是耕地形成时固有的内在因素,例如耕地的成分,耕地所含的各种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含量,耕地的腐殖层厚度及肥力,耕地的颗粒度及平整程度,耕地的酸碱度等。这些因素都是耕地土壤形成时固有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人们也可以采取科学的办法对其适当改善,例如通过施肥提高肥力,通过平整土地来改善其平整度及松散度等,也可能由于不适当的耕作方式而使其遭受破坏,但是都不可能完全改变耕地的固有特性。后者是耕地自身以外的条件,例如降雨、水量、温度及日照等。这些不是耕地固有的,而是与周围的区域环境有关。这些条件很多在现代科学技术下都可以改善或改变。例如人工降雨、水利灌溉、塑料膜覆盖等,有的也可能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得以实现。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工降雨可以增加土壤的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雨量过大,会造成水土流失?鸦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但过量就会破坏耕地成分与肥力;水利灌溉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农作物成长,但灌溉不当反而会使耕地板结或造成盐碱化;耕地平整可以松散土壤,但过度就会破坏腐殖层等。由此可见,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它们可以得到改善与改变,但必须注意力度,否则不仅不会提高耕地质量,反而会降低质量甚至还会破坏耕地。

注意发挥耕地质量内在因素中诸要素的作用。耕地质量内在因素包含多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在耕地质量中起一定的作用,耕地质量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但是,人们在分析耕地质量时往往忽略耕地中各种元素及化合物的作用。其实他们是耕地成分的重要组成,是由于成土母质及成土作用所致,母质不同或者成土作用的不同,自然会造成耕地中的元素及其含量上的差异。一般耕地中有两种类型的元素,一类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一类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有害元素,人们有时也按耕地生长的农作物对人体是否有害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都说明耕地的质量与元素及其含量有关。一般来讲,营养元素越丰富,有害元素越少,耕地的质量越高。因此考虑耕地质量一定要考虑耕地土壤的成分,尤其是各种元素、化合物及其含量。弄清这一点,就可以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适应性的农作物或者科学地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保护耕地就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耕地的生产能力不仅取决于耕地的数量,而且还取决于耕地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增加耕地数量的空间已经很小,虽然我们不断地提倡节约耕地,千万百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但由于种种原因,耕地减少仍是一种趋势。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耕地质量提高的空间还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耕地质量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农作物的最佳方案也成为可能。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潜力还很大。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正确地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有必要在现有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耕地质量的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成果,按耕地生产能力重新划定耕地等级。耕地质量调查曾多次进行过,但由于各种原因,调查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质量调查中对耕地成土机理与耕地元素的组成以及耕地的污染程度注意不够,谈“标”的多,论“本”的少。耕地质量包含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要统筹兼顾。耕地的调查必须要全面反映出耕地质量的各种内在因素、外部条件、已被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被污染的趋势,综合它们的内在联系,制定确实能反映耕地质量的耕地分级标准。应注意到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提高耕地质量就是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因此,以耕地的生产能力来反映耕地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构建新的指标体系,改进现有管理办法。保护耕地的目的就在于保护耕地生产能力,从这一新观念出发,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与管理办法。新体系要以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平衡为总目标,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可表示为:

耕地生产能力总量=单位面积耕地生产能力×耕地数量

其中,单位面积的耕地生产能力反映了耕地质量状况,耕地生产能力是质量与数量的双变量函数,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变量来保证生产能力总量的平衡。按这个理念,新指标体系应包括:调查结果确定的某地块的生产能力,这个地块的数量以及这个区域的耕地总生产能力。通过建立这个指标体系,就可以改进现有管理办法来落实保护耕地的国策。

举例说明:某地区有耕地一百万亩,其中生产能力超过八百公斤的优质耕地二十万亩,生产能力超过六百公斤的优良耕地三十万亩,生产能力超过四百公斤的一般耕地三十万亩,生产能力为二百公斤的劣质耕地二十万亩,可以计算出这个地区耕地的总生产能力大于五亿公斤。若建设需要占用优质耕地五千亩、优良耕地五千亩,按现有办法则必须补充一万亩耕地,但新补耕地生产能力较占用的土地低,因此虽然达到了占一补一的要求,但这个地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将低于原来水平。在新的指标体系下,我们可以改造五千亩优良地为优质地、一万亩一般地为优良地、一万亩劣质地为一般地,虽然耕地减少了一万亩,但这个地区的耕地生产能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提高了。

在全国范围或在全省范围内,要利用各种政策,鼓励人们应用科学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允许合理的易地补偿,以达到全国或全省范围内耕地生产能力的总量平衡或稳步提高。这里有个概念必须弄清,这就是耕地的生产能力与播种面积,前者关系着耕地的产能,是由耕地的质量与数量决定的,后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应该由政策来引导与调节。要通过政策的引导,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促进耕地生产能力得到最大利用。

第7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一、设计思路

物质的分类很多:有从组成上进行分类、有从常见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有通过不同种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类…….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罗列了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11种物质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创设情境、知识递进、师生互动、共同拓展,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从而达成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

引课:首先老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洁厕灵、食用纯碱、“威猛先生”炉具清洁剂,同时通过投影放大,让学生分析每一用品的说明书,从中寻找有用信息:三者的有效成分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问题: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相互之间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进行研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复习话题:物质的分类及相互反应.

活动单一: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实验室常见的燃料;2.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3.胃酸的主要成分;4. 能供给呼吸的物质;5.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6.炉具清洁剂中的碱;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8.侯氏制碱法中的“碱”; 9.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10.一种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蓝色溶液;11.氯化钙.

设计意图活动单一要求学生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仅是复习,更主要是为后面物质的分类及相互反应设下伏笔.本节课就围绕这11种物质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归类.力图将学生心目中感觉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串联成有序的体系.

本题的选择意图是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和体会,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有少数学生选择了D选项,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区别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活动单四:请根据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在(活动单二)物质间进行连线

总结这部分总结是本专题的重中之重,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感到较为抽象,笔者和学生一起想了一个好办法,比如将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写入活动二中,再以几种典型物质为例,比如以铁为例,寻找活动三中的化学方程式,就发现跟铁相关的反应有三种,从而总结出铁有三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总结出大多数金属有三个常见的化学性质,以此类推,学生以盐酸为例总结出了大多数酸的通性,不用我提醒,学生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例也将碱和盐的一些通性总结出来了.与以往的教学程序相比,学生先由具体实例入手,再由此分类、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显得更加扎实和实用.

①乙物质是,它的一种用途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填标号)

本题是一道中考题,第一个图所涉及的物质正好是刚上课时拿出的三种物质,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图2完全可以用本节所学得内容解决.此时活动四的连线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正确完成这道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联系前面的几个活动,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8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化学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下面我就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作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和依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认为运用多媒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因此,执教者不管是否需要,只是一味追求多媒体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看似精彩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多样的空架子。比如,在介绍化学知识成果、金属材料、水、空气等资源时,因学生对这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采用录像、录音等光盘教学手段就可以完成对于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但不利于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过犹不及,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无益处。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成了录像、课件的演示课,往往只需动动鼠标就能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了传统教学中如语言、板书和直观教具等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尤其在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时,采用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如,在讲述有机化学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使用动画模拟甲烷分子和氯气分子如何断键,如何形成新的键,乙烯分子碳碳双键如何断裂,氯原子如何接上去,直观地将这两个反应机理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2.教师对多媒体的设计欠佳。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工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师主导,以人机交互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呈现方式多采用线性播放,一堂课下来,就像是放了一场“电影”,以致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作业做出这样评价:“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产生的印象不深,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3.滥用多媒体技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课主要以实验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许多教师注重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实验,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模拟演示。如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人工降雨的原理,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和有机实验中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气挥发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展示这个实验,也不会污染教室环境。

二、解决方法

1.教师应该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可以吸收其他学校、教师制作的课件的精华,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教学效果。

2.不能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比如对公式推导等内容,笔者认为还是采用在黑板上推导的方法较易为学生所接受,即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合适的方式或者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综合运用。

3.课堂上所讲授知识内容应适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可能很复杂,耗时较长,其播放过程可能很短。因而,容易产生一个问题,有的教师为了多给学生传授一些知识,讲授内容太多,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学生不知道教师想讲什么,效果反而事倍功半。虽然教师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笔记。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应注意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从头讲到尾。

5.不能用课件演示取代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学中不能盲目用多媒体等手段代替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无论做得多么逼真,毕竟只是化学现象的模拟,缺乏真实性、可信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第9篇:人工降雨概念范文

关键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彻底解决在学生心目中化学是"话"学或"画"学的误区,以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完善的实验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长期深入探索的。

长期以来,由于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实验功能认识的局限性,特别关注化学实验的知识验证功能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书面笔答的考试形式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认识和方法上的某些误区:(1)以培养兴趣、获得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的多,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多种科学素质品质的少。(2)验证性的实验多,探究性的实验少。(3) "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和"电脑模拟实验"的多,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少。(4)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学生参与的少;或者是,学生看热闹的多,积极思考的少。(5)教师约束的多,学生自主发挥的少;或者是,学生"照方抓药"的多,设计、评价的少。以上误区都严重妨碍了学生全面、完善的实验能力品质的形成。

为此,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实验内涵,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是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效性、实现实验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内涵,针对实验的每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多设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和总结,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饱和溶液"的概念时,下面的教学方案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同时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方法:1、展示: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硝酸钾溶液A;2、演示实验(1):取少量A溶液,再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3、观察并思考(1):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吗?4、问题(1):有什么方法能使不再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5、演示实验(2):将实验(1)最后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一份加水,振荡;另一份加热。6、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吗?7、问题(2):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的A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质呢?8、演示实验(3):取少量A溶液,再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振荡。9、观察与思考(3):溶液的颜色,为什么?10、问题(3):综合以上现象,你能对A溶液的特征做一准确的描述吗?

二、学生分组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用"头脑"去做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时,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不放心,怕学生不会做,怕做错出事故、怕浪费药品等等,因而采用了"讲解-示范-严格模仿"等"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模式,使得多数学生是在用"手"做实验,而不是用"头脑"做实验,严格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形成。而更有效的方法则是(以"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为例):

 

(1)先组织好学生课前预习(1、自然界中哪些场合存在二氧化碳?2、你都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知识?可查阅资料)(2)上课伊始,激趣提问:现在,我们想通过实验来显示二氧化碳能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能不能弄到二氧化碳呀?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同学们兴致很高:呼出的气体中有;灭火器中取;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汽水;查资料获悉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继而教师引导,由于条件限制,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②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实验;③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点燃的高度不等的蜡烛的烧杯中;④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⑤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再加热;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热;⑦将少量醋倒入石蕊溶液中,再加热。(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汇报后的实验效果也许不尽如意。比如出现蜡烛不灭火上方蜡烛先灭的现象;也有小组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甚至有的小组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加热仍是红色。(4)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找到原因,必要时课后再补做实验验证。

如此,同学们亲手实验,观察、思考,探究,最直接的感受了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也体验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无穷乐趣。

三、课外实验:开放实验的时间、空间以及实验内容,让学生爱上实验。达到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学习状态: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快乐,轻松......

面对现今各中学,课时安排紧,实验条件不足(一个年级十五六个班,只拥有一两个实验室),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很难实现的,学生仅靠老师的演示实验一饱眼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家庭实验可弥补以上不足。实践证明,只要好好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的乐趣,学生会喜欢上家庭小实验,而且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学习状态: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快乐,轻松......

第一,依据家庭条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不仅有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问题,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能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二,努力设计出在家庭中可以进行的简单实验,使学生能在家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孜孜不倦地去探究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有效方法。如在家中用玻璃茶杯或碗,纯碱,白醋(或食醋),蜡烛等完成"传说中神奇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用带色的方糖溶解于水来体验微粒的特征(提示观察:一昼夜后液体的颜色,液面的变化情况及方糖的变化);讲"燃烧"时,除了可以在家中做和观察一些最常见的燃烧现象外,还可以让学生用面粉,家用漏斗,长软吸管,蜡烛等做"面粉燃烧实验",体验面粉粉尘的可燃性。

第三,化学实验的功能并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通过让学生在家庭中做实验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