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社会环境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会环境氛围 道德内化 外在条件
道德内化生成的社会环境氛围指的是借助社会舆论和各种利益机制,营造一个有利的道德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道德主体进行道德实践。积极营造良好的道德内化生成的社会环境氛围,让道德主体在“润物细无声” 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实现道德内化。
一、社会环境氛围: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外在条件
道德主体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被其感染并受其影响。如果社会道德环境氛围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相冲突,那么道德主体就会产生心理矛盾,产生心理阻隔。但是如果我们主动创设环境,使现实社会环境氛围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相协调,那么,就可以凭借社会环境的力量对道德主体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道德内化的实现。由此可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是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可以使道德主体的“义”与“利”统一。[1]我国传统思想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如孔子所言孔子:“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一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几乎使所有人不敢轻易言利。然而,在我国社会深度变革的转型时期,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重利轻义的倾向,滋生了“一切向钱看” 的思想,逐利弃义的不义之举逐渐增多。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道德主体自身的合法利益,在全社会营造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辩证统一起来的社会氛围,讲利,保障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讲义,保障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不受损害。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可以使人们在对待“义”与“利”的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标准,使道德主体走出自我奋斗的小圈子里, 不跌入个人主义的范围之中。
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可以使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统一。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的前提,然而如果道德主体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氛围与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相冲突,那么道德主体就会产生心理矛盾,道德主体的行为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积极的、主流的道德价值理念受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也从一元化变为多元化。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的形成有助于道德主体道德认知的巩固和内化,在道德认知上真正从心底认同当今社会的主流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并在实践中践行,让道德主体在“润物细无声” 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实现道德内化,真正实现道德主体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二、 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
价值导向属于道德领域,它作为道德信念发挥作用,表达的是“ 应当” 怎样的智慧,实现的是道德底线和高尚价值信念的统一,将引导社会发展走向和谐。舆论导向是社会文的反映,其通过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者某些人的思想、行为的评述,造成一种氛围,直接影响到道德主体道德内化的生成。[2]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是良好的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因素。
道德主体的价值观决定着其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对道德内化的生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将金钱的聚敛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手段,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将享受荣华富贵、追求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行为,直接影响着道德内化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传统的价值理念正在逐步消退,而新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价值观尚未想成,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严重,严重影响了道德内化的生成。我们应当坚持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追求的原则,将道德底线和高尚的价值信念有效结合起来,消除道德主体价值观念上的不和谐因素,塑造健康、文明和完善的价值观,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为道德内化的生成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
舆论是指社会上人们的意见、议论,其通过宣扬不同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的问题的态度和对社会上某些事件或者某些人的思想、行为的评述,造成一种氛围,进而直接影响道德主体道德内化的生成。[3]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培养要高度重视。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和引导,同时保障宣传的统一性和导向性,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让道德主体知道应该践行那些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习惯,排斥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
三、营造积极践行道德的社会氛围
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道德内化的终极目的在于道德主体将自己已经形成的道德认知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外在行为,并养成践行道德实践的习惯。积极践行道德的社会氛围能起到同化的作用,有利于道德内化的生成和道德内化终极目的的实现。
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实践表现出来。道德主体在实践中认识道德规则,实现道德内化,形成道德品质,并在社会实践和履行义务中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检验和进一步的提高。[4]我国的道德具有知行统一、实践性强的特点,社会实践是造就道德主体道德品质的真正熔炉,应营造有利于积极践行道德的社会氛围,促使道德主体践行道德的积极性,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
在我国现阶段,道德主体“知行”还没有得到有机统一,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应积极优化道德践行的软环境,使道德主体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和强化自己的道德认知,自觉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进而促使道德内化的生成。例如,对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践行道德的主体进行激励、表彰,树立道德榜样或榜样群,这样不仅被表彰的道德主体会被社会肯定,其他道德主体行动标准也会有所依,事事加以模仿、学习,即使榜样不在身边,也能从积极的方面(希望被肯定或称为英雄)遵循道德规则,参照榜样的标准行事。总之,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给道德主体践行道德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实践中,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预测后果、做出并执行道德决策的能力,强化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践行道德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关娜.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商业时代,2011,(21).
[2]郭聪惠. 论耻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J].前沿,2008,(9).
关健词:网络 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一趋势对高校内的大学生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要减少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就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一.网络舆论环境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舆论环境是现代计算机科技发展的产物,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是指人们对于所处环境及所出现的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若干意见。对于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予了人们一个发表意见的全新平台。公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于所看到言论、现象、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态度在持续的传播过程中会逐渐累积形成一股力量。舆论既包括正面、积极的舆论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舆论。网络舆论环境就是在相对集中的社会空间内的网络上形成的众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舆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网络舆论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环境产生于社会环境,是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反映,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调节着社会环境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在高校内的普及,网络平台与校园师生学习、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及普及更是极大地转变了校园师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校园师生可以自由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对某一问题、现象的看法和意见。与其他社会空间相比,校园网络舆论氛围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从主体来说,作为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都具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且思维视野都比较开阔。与其他主体相比,这一主体更容易主动去关注外界发生的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做出比较理性、准确的评价判断、同时,由于高校师生多在校内共同居住,更方便主体之间对网络舆论进行分享与交流,形成更全面的观点,同时提高事件的关注程度,无形中再次扩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从客体来说,高校师生更加关注与高校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对于社会现象发表的观点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伴随着网络在校园师生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扩大,校园网络舆论在校园舆论中的比重在逐渐增加,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为目的,高校教育者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模式对其采取的一切非暴力性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内进行,因此这项工作往往要根据校园实际情况进行开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重视校园网络舆论力量、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高校的领导没有重视网络舆论环境的作用,忽略了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影响。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教育者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思维当中,缺乏对网络舆论环境力量的正确认识,认为网络舆论是无关紧要的事物,不需要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高校学生因网络舆论引起的思想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不考虑高校网络舆论的教学计划是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在高校网络舆论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出现教学研究不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部分高校没有适应网络舆论环境的发展及时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依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课堂教学、讲座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网络上可以供给大学生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非常少,且学生上课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主观能动性较差。这样此消彼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必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的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近年来高校的网络环境发展迅速,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都非常快。而开展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学的高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还习惯用已经过时的网络舆论教学理论来作为授课内容。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无法紧跟网络文化发展潮流,对于新出现的高校学生网络思想、行为问题不能有效、及时地进行干预和解决。
关键词:影响;教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60-02
一直以来,人们谈到教学效果,都把注意集中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最关键是教师授课情况,当然我们不否认教师的授课会影响教学效果。但不要否认一个问题,教学是一个系统,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据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影响这一系统正常运作因素:
一、校长因素
校长的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办什么样的学校,怎呀那般学校的问题,他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一定要于丹当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要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与时俱进,要有超前意识,这样才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让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病因领教是实现目标,是学校越来越好,办出成效。
相反,如果在旧有观念的支配下,办学延续过去的老做法,凭经验解决问题,最终往往是脚疼医脚,头疼医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样学校就失去了活力,缺乏生机。
因此,作为校长,要想改变陈旧的办学模式,首先要积极学习,在西乡意识上更新观念,紧密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替身管理水平。
二、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
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念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更被封建家长奉为圣言。然而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一些农村这一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教育者,许多家庭教育者仍然不愿意将太多的金钱投入到女性受教育者身上。
引用龚继红,钟涨宝的“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直接投资的影响”调查资料就能清楚的看到家庭在各项事务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家庭男孩的教育。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农村长期以来积淀的思想观念是不无关系的,以男为重、重男轻女的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发生的。
“教育平等观”与之相对立,许多城市家庭是独生女,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男女平等观,并且在教育中实践了教育平等观。
3、家庭教育者自身状况
家庭教育需要通过家庭教育者来实施。因此家庭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地位等因素也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家庭教育者自身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职业因素
家庭教育者的职业背景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上直接发生,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经验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还需要从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各类刊物中汲取经验教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而很多农村家庭教育者文化素养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3)与学校合作态度
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及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合作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家庭教育者与学校不合作,就不能得到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进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社会因素
搞好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教师对此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是关于社会环境因素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涉及的并不多,依我看,实施教育不但离不开社会环境,而且社会环境对教育方式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推广教育就缺乏足够的动力。具体来说,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影响着教育的人才标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和社会用人单位构成了一种直接的“人才供求”关系,学生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学校做为这种“商品”的生产者,社会用人单位最欢迎什么样的“商品”,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然会关注社会的需求,而逐渐形成与整个社会相一致的人才标准。
比如:封建社会中举的范进、应试教育方式下产生的“高分低能”学生,都是受当时社会条件所制约的产物。因此,社会环境因素是对人才标准认识作用于教育的必然结果。
2、社会环境影响教育的育人方式东西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别,形成了各自的社会环境
在西方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它强调的“自我独立”的个性意识渗透到教育中,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提倡学生有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
四、教师因素
体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
1、观念的变化
(1)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发生变化
从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永远是对的,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的转变热烈、信任、情趣盎然是今天的课堂环境。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带着疑问走向学生并与之商讨。
(2)从严遵教材,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到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变化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会给自己、给大家一个惊喜。学到《白杨》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项活动:“说出具有‘杨树’品格的植物?”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太阳花”、“松树”、“柏树”、“梅花”、“仙人掌”、“”、“荷花”、“落地就生根”(我没想到)、“老师还有‘小草’呢”(从来不发言的鲁建龙补充到)。
2、语言的变化
(1)称呼上由“老师”改成“我”,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由站在讲台上走向同学中间并参与讨论,时时处处体现老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如:“我的看法”、“我的观点”、“我同意大家的意见”、“这一点我怎么没想到”、“我也说两句”……
(2)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用鼓励与欣赏的评价方式
如:“试着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要紧,说错了没关系”、“很好,继续努力”、“换个角度思考”、“知识面很广,阐述的也很棒”、“提出的问题很有见解”、“说的真不错”……
3、方法的变化
(1)由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我告诉你记忆,我划重点你记忆,到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沟通的变化。
关键词:学生党员廉洁修身调查分析对策
一、大学生党员党员生活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党员日常行为基本现状
1.大学生党员吃喝宴请问题严重
在大学生党员寝室集体聚餐频率的调查中发现,有11.5%的大学生党员选择自己所在寝室基本每月有一次集体聚餐,79.7%的大学生党员选择自己所在寝室基本每半月会有一次集体聚餐,另有8.8%的大学生党员选择了“每周一次”。在关于大学生党员多久会邀请一次参加聚餐活动的调查中,有19.6%的同学选择了每月一次,65.4%的同学选择每半个月一次,15%的同学选择了每周一次。
2.浪费现象严重
针对大学生党员浪费现象调查发现,近似一半的同学承认自己做不到光盘行动。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将剩菜打包会被同学们瞧不起,认为这是一种丢脸的行为。殊不知如果他真的付诸行动,他的朋友会以他为荣,节约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也大,分布在我国各个角落又会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可我们却在太阳的光环下心安理得的大尺度浪费,而在这种奢华浪费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渴望而无辜的眼神。当被问及是否有过丢弃小块肥皂、喝剩下的矿泉水、过时但完好的旧衣物时,也有29.6%的同学选择了是。
3.讲究排场、攀比现象突显
针对此项内容,我们在大学生党员中进行了关于“过生日送礼”、“大学生党员购物水平”等一系列问题的调研。最终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22.2%的同学表示如果好友过生日,自己会送价值超过200元的生日礼物;56.4%的同学选择了100~200元之间;21.4%的同学选择了100元以下。在关于大学生党员是否有过购买超过自己承受水平物品经历的调查中显示,有过购买的同学占74.1%,经常购买的同学占11.3%,基本没有购买的同学占14.6%。
(二)大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的原因分析
1.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人是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校园环境作为影响大学生党员成为优秀人才的首要外在条件之一,不可避免的表现其重要作用[2]。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党员的潜在课堂,对大学生党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党员思想、素养、品格和道德至关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党员思维灵活、知识文化较高、学习悟性强,在校园环境熏染下,见闻习染着学校的种种,导致大学生党员的想法和见解也随着校园环境产生改变。在校园环境良好的大学氛围下,大学生党员可养成信念坚决、学习目标分明、勇于担负重任等好品质,而且能够主动拒绝错误思想观念,不受学校里存在的极少部分的自我主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影响,让大学生党员培养积极向上的“三观”。校园环境是锻炼大学生党员思想品质、树立良好品行的首当其冲的外在条件,在校园环境耳濡目染的同化下使大学生党员认可其看法和升华其精神[3]。
2.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从一般情况和规律上来看,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造成家庭环境的改变。从近期来看,我国的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留守儿童、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模式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少。家庭模式的改变对大学生党员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家庭成员的相处形式、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庭环境和思想观念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大学生党员个人成长与思想观念形成产生重要作用。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可促进大学生党员养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4]。
3.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基础上,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对自然物质进行改变和加工,建立出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类的活动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人类的活动起着的前进作用。人创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人也有着督促作用,社会环境推动了人类的工作活动。社会环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党员的心理与行为,它引导和感染着大学生党员,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延展性,比起强制性的灌输教育,社会环境更易于大学生党员学习和接受。如今的社会环境变化非常之大之快,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党员的道德人格构建有利也有弊。
二、大学生党员廉洁成长对策建议
(一)信仰教育
信仰不仅是人类思想范畴的超越形态,而且还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是人自我存在和人生成长意义上的最终关注,它树立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人的品德修养境界[5]。青年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其信仰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国家兴旺发达。对于现在大学生党员的信仰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教育和引导:
1.着重社会主流信仰的引导作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信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信仰教育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环境影响信仰教育的生成。而我国目前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两点,即个人人生和社会理想信仰危机。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正确、积极和有效的主流信仰,并发挥其对大学生党员的引导和感染作用,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2.加强社会活动实践,让大学生党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大学生党员的认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的核心之一,是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将“两课”的实践教学实施到大学生党员的学习中去,带领大学生党员感受社会环境,让其在社会环境的熏染下,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经过这些实践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党员全面的了解和学习,而且信仰教育与的结合使得大学生党员对其信仰有着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改善其信仰。
(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其核心问题主要为大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得大学生党员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栋梁之材。
首先,大学生党员的品德教养是从人类发展史根本所演化形成的一种进步思维的实践纲领,它表现了人在思维状态下所产生的优越感,让大学生党员以反思的形式,对现实从实践理性层次进行分辨,认识到理想与现实所存在的差距,从而引起大学生党员的主观革新需求。其次,大学生党员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党员精神层次和思想觉悟,也可以让大学生党员从美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变化,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实现自我,成就自我,使大学生党员主动接近创新实行这一高级心理活动和高素质才能显露的组合体,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创新思想的进步。最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可通过英雄事迹或身边的好人好事来进行分析和阐述,让大学生党员将别人的所拥有的美德与好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的标准来提升自身的人格,做一个拥有着良好品德和高度思想的人,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坚韧不拔、自主创新、发奋图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勇于竞争、公正公平等优秀的品质精神,在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层次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三)纪律教育
在高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但也有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无视校纪校规,甚至违反校纪校规,延误了学业、自毁了美好前程而抱憾终身。良好的纪律修养不仅能促进学生本人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业进步,而且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差的甚至恶劣的纪律修养不仅延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学业,辜负了父母的期望,造成了家庭经济的损失,而且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因此,纪律教育在大学教育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廉洁修身教育不仅与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优思想人才有关,也是确保各高校可成功开展教学教育、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及其他工作主要条件。大学生党员可主动地将廉洁修身教育与自我思维观念培养相结合,积极主动参与廉洁修身教育中,做一个有着高思想道德,高知识文化的社会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各高校应主动大力开展大学生党员的廉洁修身培养教育,各大学生党员应该积极参与廉洁修身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成为廉洁自律修养的典范[7]。
参考文献
[1] 刘文奇,汪秀云,彭名勇,刘军辉,黄洪波,王睿琪,欧阳丽桃,等.大学生党员培养与廉洁教育[J].求知导刊,2014(10):133- 135.
[2] 丁三姐.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34):237- 238.
[3] 王玺威.浅议高校校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52- 53.
[4] 马金保.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44.
[5] 张京京,王艳玲.高校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N].陕西教育报刊社,2013:07- 08(7).
[6]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06- 01.
【摘 要】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对我们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家庭是一个人受教育的主要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和主要的教育者,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加以重视。接下来,本人就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经验,浅谈环境对孩子成长和学习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环境;成长;学习
由于孩童阶段正是孩子的性格养成时期,对新奇事物都比较好奇,他们喜欢去探索和模仿,而环境是实际的,立体化的指导教材,它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孩童阶段,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的影响比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大,年纪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环境是孩子生存生活的重要条件,作为成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与阳光、适宜成长和学习的环境。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也有所提升,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难以比拟的重要性。在中国,我们有“家法”一词,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而且一直很重视,故而古代两个人在一起成亲必须门当户对。一天的时间中,孩子会在家中待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只会待在家里,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甚至住房的装修布局都会时时刻刻都会影响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的家庭成员、有感染力的住房布局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三观,反之,很有可能会使孩子有极端思维,做出足以毁掉他们一生的事情。我国目前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由于家长自身作风不良或者不负责任,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注,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而且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况,书香世家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受到很高的教育,那么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给予孩子的教育资源更多;而父母受到极少的教育,可能意识不到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加以关注,甚至不让孩子去上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就是最重要的一站,家长要把握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二、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就是开始了它自己的社会交际,学校里面有很多性格各异的学生和教师,孩子在学校遇见的人和接受的信息都会影响他。所有孩子刚进学校的时候都是很敬佩教师的、很听教师的话的好孩子,孩子极力想在教师面前得到表扬,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把握说话的分寸,既要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约束,也要保证不伤害到他们脆弱的心灵。学校里与孩子交流最多的人就是同学,孩子们都不喜欢孤单一个人,他们渴望加入大集体。有时候,孩子为了融入大集体,会模仿他们的一些行为,包括不良行为。而且孩子间的小团体之间的小摩擦,经常会产生矛盾,“校园霸凌”就是这样产生的,受到伤害的孩子不仅是身体受伤,更重要的是心理受伤,“校园霸凌”给予他们心理的伤害有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校园环境是孩子不得不体验的一个环境,很多时候需要孩子更多的精力去应付,深深影着孩子。
三、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孟母多次搬家就是想帮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健康成长,所以最后她把家定在了一个私塾旁边。我们也听过“狼孩”的故事,一个人类却像一匹狼一样活着。这些故事应该可以让我们清楚地明白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多么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住在私塾旁边的孩子即使不会考中状元,但是他的行为举止绝对会比从小混迹在市井且与作风不良的人为伍的孩子要更好。一个有良好风气的社会环境,可以对孩子形成约束和规范,为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生活在战火纷纷的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区的孩子的命运比不上生活在和平社会的我们的命运,他们没有足够的事物生存,没有稳定的住所,也没有教育,他们对明天没有期待,动荡的社会给予他们的只有无尽的惶恐和不安。很幸运,我们的社会安稳、资源充沛、全民素质在不断提高,国家给予我们强大的生活和教育保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让我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幸福地生活。
虽然环境只是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外在因素,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是我们还是不可磨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家庭的继承者,我们有必要抵制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为孩子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组织文化作为一个管理学概念,其研究的兴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管理学界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研究。关于组织文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阐释,但在核心要义的理解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组织文化为组织提供价值观和基本信念等精神动力,而且特别强调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虽然组织文化研究的本体是企业管理,但组织文化理论的研究对企业、单位、机构、政党等集体性组织的文化培育、精神激励、价值观塑造等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和借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社会化也趋向于凸显个性化特征,个体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现自身的个性,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竞争力。这也给集体性组织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既能有效维护集体的权威和规范,又能充分调动差异化集体成员的积极性,塑造个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只能依靠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集体性目标、共同的行为方式、共同的集体形象等。组织文化的集体意蕴给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这里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与社会,也可以是集体。集体是个体到社会的过渡,社会价值的实现不能单靠个体力量的发挥,它总是要在一定的集体环境下形成合力从而达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目标。正如涂尔干所说:“如果在政府与个人之间没有一系列次级群体的存在,那么国家也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这些次级群体与个人的联系非常紧密,那么它们就会强劲地把个人吸收到群体活动里,并以此把个人纳入到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可见,集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范畴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它的吸引力在于其浓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实现并非天然产生,其中必然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逻辑,通过知、情、意、信、行的转化而逐步形成,这是一个持续的矛盾转化过程。因此,集体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对集体成员的动员、集体凝聚力的促进以及集体目标的确立等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就是通过建立集体文化、塑造集体价值观、激励和引导集体成员等方式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这与组织文化强调组织通过文化的营造完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一致的,只不过,组织文化理论从实然层面给我们提供了清晰的集体价值观塑造的路径和架构。
二、集体文化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实现
组织文化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特伦斯·迪尔(Deal)和艾伦·肯尼迪(Kennedy)提出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他们认为组织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组成,五个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1](P53)企业环境即组织所处的外部影响因素,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典型模范人物,习俗和仪式是集体活动的程序和惯例,文化网络则是传播组织基本信念的沟通渠道,如信息宣讲者、小道消息传播者等。根据组织文化因素理论,我们可以将集体环境、集体价值观、榜样示范、集体仪式、信息传播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并非只是集体的内部环境,而是集体所处的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业务环境。社会环境是集体面临的最为广泛和复杂的外部因素,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运行范式都会对集体产生重要影响;业务环境是集体功能运行时所面临的最为直接的环境要素,业务的程序、规则、对象等等都会对集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集体所处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环境,一方面,应充分发掘社会环境中的自觉因素和积极因素,大力培育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要素引入集体中来,形成对集体成员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工作的凝聚作用,业务工作是最能够体现集体共识的方式,在业务工作中集体更容易形成凝聚力,更能有效地倡导集体目标、集体价值观并形成集体文化。
2.集体价值观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关键。价值观是一个集体的基本信念和信仰,构成了集体文化的核心。集体价值观的塑造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关键。由于传统文化的基因以及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影响,集体主义本身即是中国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事逻辑内涵了个体的集体主义目标。因此,对集体价值观的认可和信仰在我国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整个社会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集体都要蕴育本单位、机构的价值观,集体价值观既表现于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行事规则等正式的显文化,也表现于集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集体内部的小团体间的关系以及领导者的个人好恶等非正式的潜文化。
3.榜样示范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重要方法。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家庭、单位、企业往往都会以榜样的作用激励个体按照集体的目标行事,因为榜样是集体价值观精髓的集中表现,榜样人物是集体价值观的化身。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榜样人物,他们都强化了集体文化中最为基本的价值观准则。榜样人物对集体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集体成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激励成员按照榜样的精神行事;二是榜样可以对外展示集体的形象和精神,体现集体价值观最为集中的成果;三是榜样还可以为集体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为评价考核标准,成为考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集体仪式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实现的有效载体。仪式是集体日常活动过程中一些系统化合程序化的惯例,集体通过仪式来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激励成员融入集体的话题讨论和实践活动中,鼓励成员自觉认同集体价值观并形成集体主义精神等等。对于集体来说,仪式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仪式和庆典,没有集体游戏和联欢、缺乏富有表现力的集体事件等,那么集体文化就会有消亡的可能,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就会大幅度下降。
1、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包括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两部分
1930年,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展成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1)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2)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3)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
1、直接技巧:非反思和反思
(1)非反思: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的反应。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p142)
(2)反思:互动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分析实际状况)、心理动力反映(分析内心世界)、人格发展反映(评价以往经历)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考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三阶段
一、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二、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动态诊断(人格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评估)、
2、缘由评估(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3、分类诊断(判断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三、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p143
1、减轻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适应能力;
4、开发潜在能力;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考点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源于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涉及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治疗技巧
一、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在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人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之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改变,环境的改变状况又反过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产生。(班杜拉)
这三种理论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
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二、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获取、储存、利用
2、信仰系统:想法、态度、他人的期望、个人经验等
3、自我表述
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三、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是与系统脱敏相反的治疗策略
4、厌恶疗法
5、模仿:榜样示范和模仿练习
6、果敢训练:五个步骤-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无效行为、分析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挑战和改变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寻找有效行为、扩充有效行为的储存库
7、代币管制:用一种替代币的方式计算服务对象做出正确行为后获得的报酬。五个步骤:确定行为修正计划(包括目标行为、测量标准、修正时间)、选择强化物、建立代币管制(类型、方法、人员)、执行计划、逐渐取消代币管制
考点5、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既有认知又有行为,既有内在又有外在
考点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由艾利斯提出,他与哈帕合作,于1955年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ABC理论
A: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非理性信念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绝对化p148-要求过高,希望完美无缺
普遍化-把某些看法概括为普遍特性
抽象化-把具体场景的经验抽象为一般准则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
(2)理性功课
(3)放弃自我评价
(4)自我表露
(5)示范
(6)替代性选择
(7)去灾难化
(8)想象
考点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考点8、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为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
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具体讲述了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
3、介入服务简要
4、服务效果明显
5、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把沟通视为工具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p152
沟通需要达到五种功能: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承担的任务、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2、组织: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3、意识水平的提高
4、鼓励
5、方向引导
考点9、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一、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2、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也是可行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考点10、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介入理论
1、危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二、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时间: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考点1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考点12、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开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心理适应不良: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服务对象借助曲解和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的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适应失调: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服务对象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考点1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二、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三、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考点14、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由米纽秦(S. Minuchin)提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形成的组织化系统
2、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p160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观察视角
9、强调优点
考点15、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二、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p162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三、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完成三个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
2、改善家庭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考点16、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阶段
工作要求
其他相关知识点
接案或转介
一、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意愿
二、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三、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
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关于转介服务的概念、注意事项、转介的条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p164
收集资料
一、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需要确定三方面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问题;2、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3、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
*在确定问题过程中需坚持:1、个别化视角;2、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3、警惕自己的价值偏向;4、避免简单归因;5、了解自己的判断标准
制订计划
一、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三、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四、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五、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计划的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三、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五、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
社会工作者需做好4项工作:
1、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2、 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改变和进步
3、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目标达成;2、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4、服务对象出现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解决;5、因不可预测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评估
评估的内容
1、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2、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的方法
1、 由服务对象评估
2、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 由机构评估
追踪
追踪的任务
1、 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取得的进步
2、 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对其支持
3、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考点17、个案工作的技巧
工作阶段
技巧
会谈
1、支持: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领: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收集资料
1、会谈运用 2、调查表的使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效果评估;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服务对象影响评估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考点18、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英国,在90年代后发展出“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概念,强调提供一套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服务,目标是管理案主处境和提供支持。
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工作技巧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方法,也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的含义、特点
1、含义:个案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体系取向和过程取向
体系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用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顾的需求”
过程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一种协调的过程,通过协调和获得各种资源,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并在资源取得和使用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
2、工作方法: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
3、功能:具有双重功能:(1)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2)展示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社会问责、强调效率)
二、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1、服务对象参与
2、服务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生理、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
评估分为:初始评估、需求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
3、照顾协调
4、资源整合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6、服务的监督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
(一)个案发掘与转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技术: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角色
2、引出服务对象问题的信息
3、把握服务对象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可能带有的负面感觉
4、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5、厘清角色期待
(二)评估(assessment,预估)与选择
(三)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在服务计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个案管理者必须确保能有适当的资源来提供给机构服务使用者,满足其需求;2、个案管理者必须对使用昂贵和稀少的资源负责
(四)监督和评估
服务结束后评估的主要指标:
1、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求
2、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结果是否满意
3、目标是否实现
(五)结案:p180
考点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方法。(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
2、人格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3、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实务原则:个别化;签订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基本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倾听、感受、支持、接纳、理解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协议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治疗计划、时间表)、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
2、治疗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3、治疗性对话:p114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阐释过程
考点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2、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3、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思维定势、不假思索p115
4、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p116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习得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更是认知的结果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社会工作实务应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认知、不切实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建立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次数、见面主题、目标确定)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
三、服务步骤p118
1、确认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1、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时,应进入结案阶段
2、社会工作者应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作为结案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提供帮助应注意的几点:
1、应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改变是相联的,服务对象的自主意志和信念非常重要
2、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错误
3、服务过程首先要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逐步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鼓励合作,逐步使服务对象成为自我帮助者
考点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p125
1、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2、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概念
3、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
4、系统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将人与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社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系统的干预。
5、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6、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p126
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知识
1、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2、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惠、互调
2、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障碍是个人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要从相关系统分析入手
(3)服务对象与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考点4、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相信人性本善,恶是环境的派生现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进行选择
基本原则(临床社会工作者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提出):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p129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
1、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差别,差别应该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个人的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130
考点5、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基本知识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点: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彼此理解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实践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4、受助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存在主义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
1、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有意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考点6、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点:
增能(empowerment)
1、巴巴拉·索罗门(Barbare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
2、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p132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
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三、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
1、干预认可:p133是指来自各个方面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
2、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理论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
3、助人过程的注意方面:
(1)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5)以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巴巴拉·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他们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词 心理调适 自我调节 “9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多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自我意识显著。自我意识一方面让“90后”大学生充满激情,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内心脆弱,缺乏交际能力。本文将结合自我理论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1 关于“自我”
关于“自我”,弗洛伊德、米德、库利和哈贝马斯都进行了分析。在弗洛伊德关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划分的三区域里,“自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是本我与现实世界打交道的中介。与此相比,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客我”,主我表征着自我的创造性,客我表征着自我的社会性,体现了互动在自我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库利也强调“自我”的社会性,儿童靠观察别人的脸色来确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即“镜像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哈贝马斯在米德和库利的自我观基础上提到“任何人都不可能单独地自由存在,没有与他人的关联,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哈贝马斯的自我观里,继承了米德和库利关于自我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出自我对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动意义。
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在社会适应中形成,社会是自我受压抑的主要因素。在对付使人烦恼和焦虑的种种威胁和危险时,自我一方面采取积极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会否认和歪曲现实的方法,阻碍社会适应。米德认为人从外部世界获取实践经验形成意识,自我是人的意识的对象。自我产生于社会互动,在人与社会中他人的交流互动中承担着各自的任务。库利的“镜像自我”强调自我的社会性。社会中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哈贝马斯认为个人惟有融入一个主体间共有的生活世界,才能通过语言和行为能力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并保持个体和集体的同一性。
2 “90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自我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92.5%的心理问题集中在适应性问题(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①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行为、个人和环境存在交互作用,并提出了“自我调节”的概念,“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弗洛伊德、米德、库利和哈贝马斯的“自我”理论里,都体现了自我与社会环境适应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的自我对社会的适应体现在自我积极现实地解决问题避免自我防御的发生,米德从语言沟通互动而来的自我社会适应体现在自我反省与他人对自己实际的看法的一致性,库利提出的“镜像自我”强调自我社会适应表现在循环系统中自我与他人评价的协调一致,哈贝马斯认为在主体间共有的生活世界里,自我存在自由发展的空间。以上论述,结合班杜拉自我调节理论,“90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可以从其自我认知入手。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自我调节过程及其伴随的信念可分为三个循环的阶段:预测、操作或意志控制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循环既有阶段性,也有过程的连续性,是自我与社会环境自然而然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
3 “90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的对策
“90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在于让他们在各种适应性问题中获得自我调节的技能。
3.1 家庭和学校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90后”大学生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之间的差距往往使他们在一开始时产生许多消极的自我防御。自我调节是生活技能习得的内在动力,处理自我角色转换、环境改变后的适应,需要从认知上调整自我意识,即在任务目标、策略、期望、评价、归因等方面再认识与分析,并通过反馈内化为新的自我意识。
3.2 人际交往的适应性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要避免自我与他我关系的断裂(即自我疏离),认清自己在真实社会中的真实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认识到自我对社会关系的依赖性,同伴模仿、理解与尊重将跨越自我防御(如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社交恐惧心理等)的障碍,促进个人改善自我融入团体。
3.3 学业的适应性问题
学业适应表现为专业适应和学习动力调用。专业适应需要自我调整学业取向和态度,改变认知策略。学习动力调用需要自我提高自制力,通过自我奖赏提高自信。此外,专业适应和学习动力建立在劳逸结合基础上。
3.4 恋爱的适应性问题
“90后”在校大学生生理成熟早,心理尚未成熟,恋爱现象却十分普遍。恋爱问题会增加心理紧张和焦虑,产生心理失调。恋爱适应的自我调节,可以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能支配和影响行为,也能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3.5 就业的适应性问题
论文摘要:当传播主义盛行于德语国家时,法国则成了社会学思想的堡垒,涂尔干开创的法国社会学派因其理论思想和社会学方法上的贡献而成为后来英国结构功能学派的当然先驱者之一。
Key words:French Sociology School; Emile Durkheim; social facts
Abstract: While diffusionism was very popular in German-speaking countries. France became thestronghold of sociological ideas.Emile Durkheim ,who founded French sociology School, is inevitablyone of the pioneeres of Structura-functionism in U.K because of his achievements in sociologicaltheory and method.
几乎在传播学派诞生的同时,从19世纪末起,西欧大陆文化学中又出现另一个学派,即社会学派。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是这一学派的开创者,他的《社会学方法论》(1895)一书可说是该学派的宣传书,涂尔干培养了一批门生,并于1896年创办了《社会学年刊》,故此派也被称为“涂尔干学派”或“社会学年刊”学派。
古典进化学派认为民族学的主要对象是人,传播主义者认为是文化,而社会学派的代表,则把人类社会置于自己的注意中心。总体上说,法国社会学派是属于进化论派的一个支派,他们并不反对摩尔根,同样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他们却反对进化论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论。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译作迪尔凯姆或杜尔干,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早年求学于巴黎,受过良好的哲学训练,并深受实证思潮影响,后在波尔多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他利用民族学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看法,同时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民族学资料,主要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所谓社会事实,就是所有可能对个体施加一种外在约束的行动方式,而不论这种方式是否限定不变;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可能普遍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同时又独立于在个体身上的显现而自主存在的行动方式。”[1]这个定义包括三点要素。之所以认定一个社会事实,首先是因为它外在于个体,即社会事实存在的原因外在于我们自身,因为它们是以前的世代传承给我们的。但它们存在的原因不能通过我们的内省来揭示。相反,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通过一种科学研究或经验研究来确立。第二,社会事实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它们对个体施加约束。通常,如果一个人想要否定一种社会事实的存在,那么他就会遇到一些强制性或劝服性的实践,正是这些实践切实地确立了社会事实的实在。第三,社会事实独立于任何单一个体的行动,普遍渗透于一个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但这不意味着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加入到某个社会事实中,这一社会事实才算是实在的。
涂尔干坚持认为,对社会事实的说明,必须分别探索产生此一现象的有效原因及此一现象所发挥的功能。功能有别于原因,原因是现象存在的理由,功能是现象存在的作用。同时有些现象虽然存在,却已无作用。因此研究者不能拿现在存在的作用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此外,一种功能是可以由多种事物来完成的。功能也不同于目的,功能可能只是由于现象存在而产生的,未必是基于预先存在的目的而存在。因此“要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决定原因应该看在这一社会事实之前的社会事实,而不是看个体意识的现有状态。”[2]他批评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理论,虽然把社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还是用心理因素来说明社会事实。前者假定人性有追求进步的倾向,后者认为人的本性会追求更大的快乐,借以说明社会的进步。他认为这是倒果为因,人并不是天生就知道追求进步,也不是天生就知道组织社会借以获得更大的幸福。相反,是先有社会才使人有了多种知识与追求更大的快乐。更进一步,涂尔干又指出对社会事实原因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去寻找,这个社会环境有两个层面,而被认定具有较高水平的因果效力:一是组成社会的社会单位数量,即社会环境的规模;二是群体的集中程度,即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度和深度。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变迁的根源,因为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存在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才能真正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剩余法是从众多原因中削剩一个原因;相同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同情形;相异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异情况。在各种方法中,共变法是最适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它只需把两种性质虽然不同,但在某一时期中有共变价值的现象找出来,就可以做为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的证据。《自杀论》一书,是运用比较法从社会内部去解释社会事实的最突出的例子。
涂尔干还从生物学借来功能观念,提出功能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社会团结和宗教问题的研究上。在涂氏看来,社会团结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动的条件下,是什么社会事实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这里的社会环境基本变迁就是上文提及的两个层面,即社会规模和道德密度的增长。随着这种增长,社会因在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连接纽带的确立而变得更为统一。同时,随着不同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有可能发生交易和交换,各社会单位的专门化程度也趋于上升。劳动分工的增长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相似性大大减小,但相互依赖性却逐渐增加。因此,为了维护整个系统的持续存在,他们以集体良知瓦解后所提供的新的团结形式——有机团结而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宗教研究上,涂尔干考察了宗教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他把宗教定义为“一种与神圣事物(即被分离出来的带禁忌性的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体,这些信仰和实践把所有的信奉者团结为一个叫作教会的道德团体。”[3]他排除了泛灵论者把宗教定位于信仰、迷信之类的思维之中的做法,而首先确定宗教兴起于一个社会环境之中,以证明其社会真实性,再提出宗教实质是一种力量体系,而宗教力量就是道德力量,它赋予了人超越自身的力量,以战胜本性并对其进行控制,而这种力量在个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行动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社会结构的理解上,涂尔干坚持认为,每个社会是由实质更简单的社会各个部分构成的,所以应把最简单的社会作为分类基础,这就是“原始群”。这种纯粹的“原始群”如今已不复存在,当“原始群”进入更复杂的社会时,它就成为“氏族”,这是不可再分的单位。氏族的联合和各种结合形成了“部落”,氏族组合成“胞族”、“一般多元社会”和“一般复杂多元社会”,这些社会又形成了“加倍复杂多元社会”,所以在涂氏看来,任何社会的结构都只是同一原始社会的一定组合。
总体而论,涂尔干以其开创性工作建立起法国社会学派,他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特殊对象,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和制约性。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认为只能通过其它客观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坚决反对进化论者在个体主观和心理层面上进行解释。他区分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认为不能混淆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用社会环境的决定因素来解释因果关系,而要用比较法来证明社会中的因果关系,并身体力行,对社会团结和宗教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的功能分析直接影响到英国结构功能学派,例如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1881-1995)一直把涂氏的理论奉为圭臬,始终想把这一理论应用到民族志的发现上。布朗认为,所谓社会结构就是指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是科学探索的最根本之处;要研究社会实际上就是要考察社会结构,建立起结构的模式,再用这种模式去帮助理解社会关系。在他看来,“功能”指的是社会上标准的行为方式或思想方式的作用。[4]
涂尔干的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第一,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他认为社会现象或制度的功能使社会整体的要求一致,获得协调,而看不到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他赋予了集体意识独立自主性质,没有提到它是某一个社会某一个时代的产物,更看不到统治阶级意识的强大的约束力。第二,方法上虽坚持严格的客观研究态度和整体优于局部的思想并强调用集体状态去解释个人现象,而不是用个人现象解释集体状态,但他对社会结构的理解是机械的,他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且每个联合体互不依赖、相互独立。既然互不关联,就无所谓进步,仅仅简单分类而已。另外,在功能分析时只注重功能维护秩序的一面,看不到负功能也看不到功能替代的可能。
随涂尔干之后的法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还有莫斯(Marce Mauss,1872-1950)和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y-Bruhl,1857-1936)等人,他们的理论是对涂尔干理论某一方面的侧重和发挥。我国留学法国的著名民族学家杨曾概括了法国社会学派的传统和特点,不仿也以此作为行文的一个小结:一是法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关系甚为密切;二是偏重理论研究;三是以社会进化说进行民族研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一支,他的社会分析法比起进化学派的人类心理一致说还是有可取之处。[5]
参考文献:
[1]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4.
[2]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各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9.
[3] 迪尔凯姆论宗教[M].贺志雄,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47.
[4] 和少英.社会一文化人类学初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