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小学教育的走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的走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预习设置;教与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62-01

就目前的课堂来看,很多教师对预习环节不够重视,要么停留在读读课文、抄抄词语的机械层面,要么就任由学生自主完成,毫无反馈,致使预习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预习要求,强化对学生预习效果的反馈,为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反馈资料。

一、调整先后顺序,在教学流程中明确预习任务

很多教师对预习存在一个较大的认知误区,将预习要求与任务在教学环节设计之前就提出,不少教师自己还没有对文本进行解读,就已经进行了预习。这样的预习仅仅停留在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起到为教学奠基、蓄力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自己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洞察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点、探寻学生认知与文本之间的差距,从而设置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然后针对具体的教学设计,选出可能需要先学生做哪些准备,最后敲定教案的设计过程,提升预习环节的有效性。

例如,《船长》一文描述哈尔威船长在面对灾难之际,沉着指挥,成功营救所有旅客与船员,自己却英勇牺牲了。由于课文的情节与新闻报道《最后的姿势》性质相似,教师则将教学定位于:相同的事件,小说的写法与新闻报道的写法存在着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基于这种教学思想,教师在预习要求中就提出:认真对比阅读《最后的姿势》与《船长》两篇课文,尝试找出两篇文章在写作内容上有哪些共性之处?这就为课堂教学施行整合理念、推进对比阅读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学生预习任务的设置是基于自身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对教学的整合设计。学生在深入预习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悟,更为课堂教学中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预习反馈,在预习成果中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在以往的生活经历和课外阅读中,他们已经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阅读教学如果忽视学生已经形成的储备经验,随意展开教学,势必会造成很多环节的重复,导致教学行为无效运用。因此,教师要强化预习信息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程度,从而为科学制订适切的教学起点提供信息支撑。

例如,教学《最后的姿势》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关注生字词之外,还向学生提出了“感知结构、概括段意”的预习要求,并尝试结合新闻报道的特征,概括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个性。通过对预习单的检查反馈,学生已经较为准确地感受到文本的整体结构,并对课文“正常上班、实施救援、他人评述、点评总结”的创作思路理解得较为准确。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并没有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文本大意的提炼与段落的划分上,而是引领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细节的核心语句,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本前提下,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学情,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将更多的教学实践聚焦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内容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注预习过程,在习得路径中构建课堂框架

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预习环节中必然会停留在基础层面,或者形成以偏概全的格局,使得整个教学变得简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学生在预习中的思维习惯,并探寻其内在的认知规律,不仅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预习成果,更要展现自己的认知方式,如“我是怎么看出来的”“我的感受从哪里可以体会到的”等,从而为生生互动中生成精彩提供支撑。

例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示儿》这两首古诗时,教师为学生设置了预习单并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两位诗人内心一“悲”一“喜”的巨大反差,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的。在反馈交流中,学生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预习成果,更指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有的紧扣诗歌的文字;有的则借助了网络上的评述;有的采访了自己的家人,向他们了解了古诗的内在意蕴……无论学生感知的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但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则引领学生将自己形成感知的过程与全班学生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第2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一、我们是怎样想到将游戏引入体育课堂的

其实这并不算一个新鲜的问题,因为根据有关体育专家的研究,体育原本就诞生于游戏,因此将游戏引入课堂也应该是体育课的应有之义。同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注意到,小学生对游戏是十分热爱的,在课间的很多游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体育的影子,而在体育课上的一些自主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恰恰又是游戏的影子。因此有人说,小学体育与游戏本来不不分家;更有人说,没有经历过游戏的小学生就不是真正的小学生。如果我们再注意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小学生生性喜动不喜静,尤其是男孩子(也包括部分女孩子),“疯玩儿”常常成为其他学科的老师评价他们课间行为的一个热词。再加上我们注意到相当多的小学生都具有一种好胜心理,还都有一定的团队意识,这些儿童的天性都为游戏进入体育课堂奠定了基础。

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常常跟我们说,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喜欢游戏的天性,在教学中多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达成体育训练的相关目的。也许这些观点有所偏颇,但作为一种经验性的描述,我们认为还是有其道理的。甚至是翻阅有关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也能找到证明这些观点的论据。基于这些客观情况和主观需要,我们就坚定了将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决心。

二、在体育课堂上渗透游戏的价值浅述

作为教学,我们有必要追问一项措施在教学中存在的价值。游戏引入体育课堂也不例外!根据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将游戏引入体育课堂,具有以下的一些作用与价值:

一是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牵强的观点,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体育只是培养健壮身体的,与智力培养没有关系。应该说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中引入游戏,对于学生的智力培养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发现智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更多的是靠身体的感受及主观的兴趣。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某个信息通过学生的感知系统进入了学生的思维,则学生最有可能对其高效加工。

而当游戏进入体育课之后,恰恰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游戏往往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说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进行,当它们在课堂上重新出现时,学生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滋味,参与的兴趣与投入的思维也与课外大不相同。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进入角色,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如果我们的老师还有印象的话,那应该记得我们小时候在玩过的“丢手绢”“老鹰抓小鸡”之类的游戏。为什么我们对这个小游戏的印象这么深,是因为游戏有趣,因为我们记得了当初游戏中同学们紧张、兴奋的笑脸,而至今记忆犹新不正是记忆力的一种体现吗!

所以在今天的体育课上我们向学生呈现具有时代气息的小游戏时,也能深深得到学生的喜欢。比如笔者曾经将电视中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陀螺战神”等改编成小游戏之后,在课堂上就得到了学生的充分喜欢。女孩子们争当美羊羊,男孩子们一句“我还会回来的”则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兴趣,而学生动脑筋去尽情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过程,正是学生动脑思维的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是有助于学生的体格成长。游戏最终是靠身体的运动来完成的,如果说学生想做好游戏需要动脑的话,那为了做好游戏,他们就必须身体力行,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可以促进自身体格的成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曾在体育课上举行了一个“玩陀螺”比赛,要求学生必须用鞭子将陀螺运到25米之外的地方去。这里既有游戏的成分,又有体育运动的成分;既有体力付出的成分,又有技巧训练的成分。一个月3~4次的这种游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体力和耐力——如果单纯地锻炼耐力,学生肯定会厌烦,但如果让他们将陀螺带到远处,他们则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巧——陀螺不是时时都听话的,怎样才能让陀螺更快地按自己的意思跑呢?他们能够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法,这些办法可能没有谁能说出来,但在其余的运动项目如短跑等中却也能有所体现。因此可以说,游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操作的注意点

游戏毕竟不是体育运动,由于其往往决定于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选择,因此不同的老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游戏。在看到游戏多样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安全。因为不是所有游戏都适宜进入我们的小学体育课堂,这就需要我们智慧地选择,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笔者以为,选择的关键应当是先去研究我们的教材,看在某个阶段应该教给学生哪些运动能力。然后结合我们的教学目的,去寻找或改编有关游戏,这样既能满足服务于体育教学的要求,又不至于出现安全之类的问题。

二是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游戏之所以好玩,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觉得好玩,因此将游戏引入课堂时,要防止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7岁~12岁左右的小学生,他们喜欢的往往是简单有趣的游戏。比如很多二三年级的学生说喜欢足球,那我们是不是真的要让他们进行足球之类的比赛游戏呢?当然不是,但我们可以以足球为载体,让他们跑五十米去抢足球,50米的锻炼也落到实处了。

三是要发掘一项游戏的多种不同功能。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我们毕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让学生去做游戏,因此发掘一个游戏具有的多个功能就成为考验我们教学本领的一件事情。事实上,一个很简单的游戏往往也隐藏着多种功能,运动的技巧、力量的训练,甚至是德育的功能,这些往往因不同的游戏而异。此处不再赘述。

第3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的分层走班教学,无论在理论框架的建构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可能都称不上最先进。但是,也正是因为位于城乡结合部,德清县新市镇初级中学的分层走班教学颇具自己的特色,如“在同一教学班子的两个班之间流动”的走班模式,又如“上午进行分层走班,下午回原行政班上课”的走班策略,等等。这些都根植于学校的实际,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教学,正在一些学校实施。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也初步尝试了分层走班教学。现就我校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基础、实施内容和形式、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取得的效果等作一介绍和分析。

一、学校的基础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生源主要来自城镇、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后进生面较广。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上课感觉没兴趣;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听不懂。“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出现厌学情绪。通过调查摸底,学校发现:学生家长有拔优扶差的要求;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师也认为有必要开展分层教学。为了拔优扶差,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校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决定开展以分层教学为切入点、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分层走班教学。

二、实施内容和形式

(一)制定、完善科学的制度

1.确定切实的走班形式

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的分层走班教学限制在两个行政班之间流动,即将两个同一教学班子的班级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层,设置为A班(基础班)和B班(提高班),学生上午进行分层走班,下午回原行政班上课。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由学校根据主要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成绩的摸底结果,按照学生学业成绩总分确定。这种走班模式,有利于学校的“大稳定”,毕竟改革需要勇气,要更好地迈出“分层走班”的一大步,必须首先能好小范围走班的一小步。

2.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学校成立分层教学领导小组,搞好分层教学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必要性。领导小组要求各学科教研组确定难教、难学的内容,把教学内容分成两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并在走班前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自我选择。

3.制订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1)由于上午进行走班,因此上午班级纪律的管理以学生上课教室班级的班主任为主;下午不走班,由行政班班主任管理。遇到集会、升旗、大课间等活动,学生以行政班为单位参加。

(2)班主任要统一好学生的座位,按照一排原自己班级学生、一排另一班级学生的形式来安排。学生座位确定下来后就要固定,同时要教育学生:不准破坏公共财物;中午回到原班级时不准大声喧哗。

(3)教室卫生的打扫由行政班负责,包干区照旧。

(4)学校对两个班级的管理进行捆绑式考核。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教师只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和喜悦,学生才会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体会更深、动力更足。因此,在分层走班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1.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

钻研教材、备课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备课时,教师先要对教材进行阶段性的归纳,然后再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来进行分层。简单地说,就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相对要求高,作业难度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对要求低,作业难度小。对备课进行分层,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他们有失败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种分层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提问分层、组织讨论分层、练习作业分层等。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凡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反之未设定学习目标者,其成绩较差,而且行动迟缓,缺乏学习兴趣。因此,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引起冲动、激发热情、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

2.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布置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便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学生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作业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等级,对学生的要求是: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

(3)完成作业的时间分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的分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比如语文课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完不成的学生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学优生第二天就得交的作业,对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可以保证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其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三、取得的效果

(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分层教学,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们能够用“阳光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学习状况,上课不再睡觉,下课不再乱跑。每个学生都能有较好的自我定位,在课堂中找到想学的、能学的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

(二)推研促教,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分层教学,知识难度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教师的解题能力,教师必须去钻研难题才能教好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这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4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点基地,其具有鲜明的就业性教育目标,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素质人才的重任。而琵琶演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其成为了一门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艺术学科,其能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促进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艺术普及教育中,更具有其不可替代性,这是一种国际通例。结合当前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现有的琵琶演奏教学就业导向性不强“学难致用”、“学不致用”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需要,学校的琵琶演奏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对琵琶演奏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发现、挖掘、研究,琵琶演奏教学改革的研究也正在悄然蔓延。

1 高校琵琶演奏教学现状

琵琶演奏是琵琶音乐创作的源泉,它是华人作曲家和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而琵琶演奏教学应是建立在基础性训练之上的,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琵琶演奏的动作、风格和表演,更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术技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琵琶演奏教学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基本定位于“琵琶演奏能力”的发展方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可以有效保证了琵琶演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但是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高校来说却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再加上,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在延续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这种“口传身授”的师徒传承式教学方法沿袭至今,并逐步演变成为了琵琶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跟随老师的步伐,机械性地进行重复学习和模仿,毫无个性可言,琵琶演奏教学也因此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

2 基于就业导向视角下高校琵琶演奏教学的基本条件

为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高校应把重心落实到全方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对于琵琶演奏专业课程来说,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就必须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优化等环节入手,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当然,由于琵琶演奏学科与常规的音乐学科存在一定的专业发展差异性,使得其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发展,高校必须要在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中形成突破:

第一,坚持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的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高校琵琶演奏教师应根据就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生为主体、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第二,充分认识到创新实践教育的艰巨性。实现琵琶演奏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需要经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以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第三,根据学生就业发展实际需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教师应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3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琵琶演奏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3.1 深化艺术指导,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

“声情并茂”是琵琶演奏的标准之一,但是纵观我国高校琵琶演奏教学实际,“有情无声,有声无情”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不俗,所取得的综合测评成绩也较为突出,但是当他们需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就会出现“有情无声”或“有声无情”的问题,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归根究底,其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琵琶演奏技巧并不扎实,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或者上台锻炼经验不够丰富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艺术指导教学时,应抓住“以声促情,以情带声”的技巧,让学生先找准每个乐段的内在情绪,并通过反复试唱,把乐曲的音乐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艺术指导,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音乐情感,尝试演奏乐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情感的渲染中,进入琵琶演奏歌曲的情景之中,融入歌曲形象之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以情带声”的目的,那么学生的演唱技巧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演奏《草原小姐妹》乐曲时,通过事先对乐曲的试唱,学生在大脑中已初步形成了乐曲的形象,那么学生就能够跟随着音乐的延伸和发展,感受蓝天、草原、羊群、白云向疾风暴雪的转变,而小姐妹们为保护羊群与疾风暴雪作斗争的动人场面也会随之嵌入学生的情感之中。在找准了音乐情感后,学生自然而言就能演奏出生动感人、跌宕起伏、声情并茂、富有灵性的乐曲,琵琶演奏曲所蕴藏的艺术感染力也会随之迸发出来,给欣赏者带来强烈的情感震撼。

3.2 执行多元模式,满足学生就业发展需求

就当前的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音乐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为了顺应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趋势,高校在进行琵琶弹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就业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执行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首先,教师需要加大力度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依托琵琶演奏课程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的演奏技巧,以突显出理论性课程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课堂活动,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琵琶弹奏学习中获益。例如,教师可以时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琵琶演奏项目的比赛,并邀请主要任课老师和学校领导观看,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丰富学生的演奏经验,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技巧教学,提升学生的琵琶演奏能力

琵琶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的重要标准,它要求参与舞台演奏的人员不仅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充分把握到作品自身所蕴含的情感,还要对歌曲旋律、歌曲音准、歌曲节奏等都有足够的把握,才能够通过演奏技巧塑造出全新的音乐形象,才能够用精湛的技巧把作品表现出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立足琵琶演奏学科的本质属性,采用专业化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相关的训练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舞台演奏素质。譬如说:轮指训练的难度较大,教师在进行轮指训练时,应循序渐渐、逐层深入,从慢轮开始,这是由于日后学习的密轮是以慢轮为基础的。尤其是无名指、小指这两个轮指无力,在进行训练时不够均匀,通过严格、细致的慢轮练习,能够逐步增强它们的指力。此外,在进行轮指训练时,教师还可以把肩、臂、腕等组成等组成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琵琶演奏中去,使学生能够通过手指的力点以及触弦的深度,把乐曲情绪表现出来。

3.4 构筑实践平台,在体验中提升学生实力

实践经验表明,学生舞台演奏能力的培养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无数次实践登台演(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奏的洗礼,才能够逐步形成富有个人表现力和个人演奏风格的素质。但是,要想丰富自身的舞台演奏经验,仅仅依靠课堂上所提供的舞台演出机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舞台演奏锻炼。首先,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由学校所举办的琵琶演奏节目外,还要建议学生积极参与由学校社团、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演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考验自己,以进一步增强舞台演奏能力。除此以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社会宣传这一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团体及个人进行项目赞助,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琵琶弹奏、文艺汇演等活动。相信随着学生实践经验的与日丰富,学生的舞台演奏技能和琵琶演奏能力等也能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

4 结语

高等教育体系架构逐步调整与完善的大环境背景下,琵琶演奏作为一门极受高校学子青睐和喜爱的音乐艺术专业,能否跟上时代的列车,推进教学的改革创新,(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已成了有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高校有关教学工作者,应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导向,在教学中体现“实用为主”原则,致力于学生演奏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健.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分析[J].戏剧之家,2015(03).

[2] 魏薇.琵琶曲的新发展――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入[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第5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一、 教育的人文意蕴与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重新解读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人之天”(人化世界)来化育“天之天”(荒蛮世界),最终实现人性向善、天下秩序。可见,“人文”的根本旨趣在于“化育”。因此,人文与教育之间自古至今都存在紧密的内在勾连,人文意蕴是教育的本体属性。

首先,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坚定以“立人”为本的本体使命(在笔者看来,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存在,即human being,而以立人为本则强调人的生存,即being human)。教育最本质的价值就在于“立人”,在于由“自在之人”向“自为之人”的引领和深度关怀,在于“使人作为‘人’而成为真正的‘人’”的全程呵护与陪伴。不过,教育所立之人,不能偏执于抽象的人、逻辑的人、知识的人,而应是鲜活的人、完整的人、博雅的人。教育的人文使命不仅要塑造“工具性”的“外在安身”意义上的人,更要关照“终极性”的“内在立命”意义上的人,要追求人性的丰富与完满、人格的完整与卓越、精神旨趣的高尚与纯粹。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重视人的外在结构形塑,更要重视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完善。同时,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育必须关涉人的本真幸福。诺丁斯指出:“幸福与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1]。总之,教育的人文意蕴要求教育将“立人”作为其本体使命,将造就具有完善人性、完满人格、崇高精神境界的会生存、会交往、会做事的人作为其核心诉求。

其次,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过程上,要求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实现教育“立人”的使命。生活世界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是相对于抽象的理性世界、科学世界而言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素朴的真实世界,即胡塞尔所言的未被提纯的、原初的、前科学的世界,是“在我们的具体的世界生活中不断作为实际的东西给予我们的世界”[2]。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不是抽象逻辑的客观物,教育只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我们是置身于人的世界之中来探求其奥秘的,我们不可能把自己从人的世界中剥离开来,使自身成为一个纯客观冷静的他者,涌动的生活世界乃是人文研究者的内驱力。”[3]因此,在生活世界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只有通过交往、对话、沟通、关怀,才能建立情感丰富、伦理明晰、德性沉厚的适宜人性发展、人格成长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在爱中学会爱、在理解中学会理解、在包容中学会包容,从而获得人性的充分发展,实现教育“立人”的终极目的与核心旨趣。

概言之,教育的人文意蕴,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行动,既是一个结构又是一个过程。那么,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又有怎样的独特涵义呢?

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既具有教育人文意蕴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小学教育阶段是“立人”之启蒙阶段,是生命个体的人文性亟待引导又易于引导的重要阶段;同时,小学生活又是思想无邪、情感畅盈、精神朴素、德性初萌的纯真时期。因此,其人文意蕴有特殊的内涵。

首先,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在“立人”之本体使命统摄下,更要注重对儿童人性的解放与养育,注重对儿童人格的陶冶与引导。人性初始展开阶段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得到积极有效的呵护与养育,就为人性后续健康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可能性与基础,并为其人格的提升与完满创设了价值依据和意义空间。小学教育面对的是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个体,彰显“人文性”的小学教育关爱人、化育人、陶冶人、完善人,让孩子自幼就能感受到来自“人文”的情感关怀,并在其中形成“人文”的品性。而“功利性”的小学教育则将孩子过度抽象化、控制化、知识化、工具化,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戕害。

其次,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体现在教育过程上,就要研究和尊重儿童生活世界的特殊性,以情感的呵护为中心,以爱为原则,以对话与交往为途径,来实现教育“立人”的本真目的。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纯粹且真实的,生活中的儿童情感丰富而脆弱,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与指导,因为“在生命早期,如果有恰当的情感应答关系,儿童的正当情感需求得以顺畅表达,这种顺畅的情感经验带来的安全感、自我悦纳感和惬意感,对于人形成诚实、善良、宽容、敦厚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基础”[4]。因此,小学教育应当在情感舒畅、心灵温暖的教育氛围中,通过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从而实现儿童人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担当起启蒙教育的神圣使命。

总之,小学教育的人文意蕴与小学生个体的心理特性、小学生群体的生活世界以及小学生特殊的成长规律相一致,“人文性”是小学教育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然而,现实的小学教育其境遇却不尽如人意。

二、 小学教育中的“去人文化”:现实批判

第6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聋儿童;小学教育;启蒙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41-01

每年都会有一些有关校园暴力或者是自杀事件的报道,而且这种趋势呈每年递增趋势。这些健康的孩子都存在种种心理问题,更何况那些身体存在缺陷的孩子呢?学生们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外界因素可能是因为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内部因素可能就要归根于学生本身的思想问题。所以,针对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反思,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并将这些教育方式移植到残疾儿童教育中。

一、如何让聋儿童正视生活

小学教育对于孩子来讲,是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对于聋儿童而言。进入小学之前,这些孩子能够接受的正规教育很少,所以进入校园,才是他们真正学习的开始。这些残疾儿童出生到接触社会前是没有明显心理障碍的,也许是他们生活比较闭塞,也许是他们没有对比。所以,在懵懂期,教育孩子正视生活、正视自己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身体的缺憾并不是他们愿意的,也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最重要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就存在耳聋的问题,但是这一缺陷并没有停止他进步和创新。励志故事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更是应该拉他们一把。例如,有一个学生,他存在耳聋的问题。他自己觉得社会看不起他,所以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所以他们都会产生一些极端思想,这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都是不利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育残疾儿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他们的心态变化,适当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对于聋儿童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他们将来是有希望成为正常孩子一样。不能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和普通孩子不一样,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他们适度照顾,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只有这样,将来他们走出校门后,才能很快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介绍一些成功的学生案例,让这些学生多接触一些积极的因素,会对他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帮助。

二、提高聋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很多有残疾的孩子,因为家庭的不重视,很有可能会走向社会对立面。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进步,提高他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品格魅力。如何让聋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因为自身听力的缺陷,他们很有可能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好好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随心所欲,认命。对于前者,我们是鼓励的,这些学生除了需要心理疏导外,不需要教师再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对于后者,我们必须要足够重视,小学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活动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尽量多的让一些学习优秀的人或者是事业有成的人参与。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们现阶段只能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提升自我。在21世纪,掌握知识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同时,注重孩子感恩反馈社会的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受到社会救济的人,未必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恩教育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跟学生交流,告诉他们今天受到了别人的帮助,以后要时刻记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努力回报社会。这样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文章从聋小学教育作为分析点,讨论了如何教育和培养残疾儿童,让他们在小学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黎娥.浅谈如何在聋学校低段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4,(5):174.

[2]刘潋.一位情绪不良的心理个案分析:让你不再失控[J].中国教师,2010,(S1):150-151.

[3]沈秋兰.浅析聋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164.

第7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人本主义;科学主义

所谓教育管理即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财力、物力、人力等多重功能协调控制教育系统,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实施管理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帮助学校在外树立高口碑形象,扩大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因此,分析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取向对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提高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成为人们生活领域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在教育界人们充分意识到管理工作无论在什么组织机构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成为实施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小学教育管理走向全新领域的重点。所谓人本主义并非在20世纪形成的,其历史悠久。古希腊和罗马常常运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对人开展教育,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和人文主义运动结合后形成人的价值。学校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程序、规则活动任务、目标并要以实现上述目标而相互联系、依赖的组织,其自身无法脱离管理活动。因此,要求小学教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管理的最终价值为学生,只有树立人本思想,坚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应转变以往的管理价值观,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的以人为本思想,逐渐将呆板僵硬的应试教育w制过渡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方向。教师还要考虑和学生相关的利益与可能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虚心接受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的管理建议。此外,对于学校教育领导来说,要将教师、学生、家长等聚集在一起探讨各自的价值需求,争取满足各方,促使教师在教育育人中获得成长,学生能在接受教育中充实知识体系,实现共同发展。

二、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

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是小学管理近年来兴起的管理理念。在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和德国的相关管理学家就分别创设了科学管理学科和社会科学组织理论,两者相同的目的都是强调组织的重要性。即在实施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活动计划,完善组织体系,采用严谨的管理制度对整个过程进行约束,明确各方责任,从而提升管理效果。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将工作进行量化有利于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可以说量化标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作用重大,通过调查和统计教育管理工作能促使管理者在科学的数据辅助下制定可行性管理策略。此外,管理者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获得相对准确的量化资料后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政策,使学校中参与教育管理人员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合理分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为了避免教育管理单一化,可在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管理中引入辩证法,进而实现灵活化管理。

三、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本与科学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小学教育管理者的主要角色还是教师,之后才是领导者,所以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除了要灌输给学生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自觉能力。当前小学生正处于信息化环境下,尤其部分学生也有了独立人格和思想,然而价值观和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教师需积极接触互联网及社会上的现代信息经筛选后传递给学生,才能保证学生得到的信息是积极的,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还要正确引导学生情绪和心理,采用宽严并济的管理模式,密切关注学生品德和人文知识,教育时不可太过严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未来教育中以理服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管理者是相同的,但评估学生和教育就存有较大差异,其中家长会因为孩子是独生子而过度溺爱,放松管理。相反班主任会用理性的角度评价和管理学生,所以教育管理者要和家长深入交流,双方达成共识一起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小学教育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取代的影响,良好的管理有利于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就需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提高自身效率。但不能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过于机械化,应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实施人性化管理,同时也不能抛弃科学主义基础,因为人本主义只有在科学主义的基础上才更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规律,最后将两者结合进一步实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朝猛.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讨[J].科学导报,2015(6):55-56.

第8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实践导向;小学教育;课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对实践性要求很高,小学教师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实践方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场所,只有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实践导向的课程,才能提升小教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加强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以实践导向为依据的重要性

在实践性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也对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毕业生,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时期,小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教育创新的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正是侧重于对小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基于实践导向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将教学重心向学生方向转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对今后学生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阶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在课程设置中也加强了对实践导向的运用。但是由于对实践课程理解程度低,在课程设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定位不准确。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教学模式定位中,主要要求学生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将实践教学作为了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降低了实践教学的作用。而实际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认识,在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以实践导向的教学还处于被动局面,学校更加倾向于文化课程教学。第二,课程形式过于单一。高校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简单的理解为主,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指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积攒更多的学分,学习内容实践性偏弱,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执教生涯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实践与理论脱节。很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了对立面,认为实践与理论是对立的,两者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然而,实际上两者存在必然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的进行必须以理论为依据,同时也能够对理论进行验证。

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设置策略

3.1找准定位,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在设置教学课程前,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白通过教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培养结果为目标,保证实践导向教学设置的合理性。另外,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保证实践导向贯穿于整个理论知识教学中,确保理论教学中包含有实践操作,而实践教学中也贯穿有理论讲解,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导向课程教学。

3.2加强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课程的规划与设计

传统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体现学生小学教育理论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走向教学工作岗位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通过前沿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在小学本科教学中的比例,增加课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培养还要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保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被学生接受,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需求,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以实践为导向,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或见习实习、或技能培训、或微课教学等,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教学能力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3不断完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支持体系

为了保证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导向教学更好地开展,就必须建立足够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保持与各类实习小学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利用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基地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得以相互促进,综合提升学生素质。广泛建立高校与小学的合作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对未来工作意向选择不同类型小学进行实习,通过比较,找出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例如有的学生多才多艺,可以在偏重文艺培养的小学得到锻炼和才能的发挥,通过实践基地与小学实习比较,还能总结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与风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更新,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以实践为导向,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王华刚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教育的走向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优秀人才,从而使得我们的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求。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管理概念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每个学生负责。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是囊括了教育改革信念,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师生关系平等,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更好地推动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在此过程中,汲取更好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深入的教学历练,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优秀人才。

二、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管理模式片面、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资源匮乏等。只有将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理念改善,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

(一)教学管理模式片面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通常教师会将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以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的心态在授课,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理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完全是规范化的,较为单一、片面,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必须全力完成学校的教学成绩要求,并且必须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具备一定的规模化,这些教学管理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还是有部分的教师无法适应,从而在教学的日常管理中,无法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育工作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从而影响到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广泛运用。

(三)教学管理资源的匮乏

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模式较为庞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了教学模式的资源发展有限,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创新。随着近年来教育模式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管理资源更加的匮乏,再加上区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生源导向也更偏向发展较好的地区,这种情况下更加重了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平衡。并且,教育人员的水平各有不同,导致教育的专业培训不完善,从而无法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模式分析

在新课改广泛实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育背景,深入了解新课改的实质和内涵,明确小学教育理念。了解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学人员所存在的不足,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一)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改善教育管理模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培养,根据新课改的核心教育思想,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延续或发展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吸收创新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丢掉老旧教学思维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加强学生知识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多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性培养。以此培养创新型优质人才,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二)改善教学管理模式,吸收优质教学管理资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育看得越来越重,从而促使人们对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教学素质以及校方的教学设施、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因素使得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既要具备高质量的教学经验,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改善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时代需求为目的,让能力强、素质高的教育人员走上管理岗位,统一规划教学管理模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频率,有效综合各方力量来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人员的素质水平,改善教育管理理念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组成,而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提高素质教育,如何将素质教育运用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运用出来,是当下每位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要想充分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当提升整个教育体系和整个体系中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接受更前卫的教学思想,改变老旧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热情,主动对教育的创新进行探索,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使得小学教学管理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多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行,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较大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于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应对当下更高要求的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武晋挽 单位:山西省襄垣县王村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刘昱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家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探索[J].知识文库,2016(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