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的价值,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而且,一些学校的体育课都只是停留在课表上,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也没有学习体育的兴趣,导致肥胖症的比例越来越大,学生的免疫力越来越差。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体育教材的价值,以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做好带头作用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集各种爱为一身,他们灵活性强,创新能力强,但是,自控能力差、意志力差、嫌脏、嫌累,导致学生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做好带头作用,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体育活动当中,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比赛活动
对于80、90后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团结意识较差,这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我经常会组织一些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由于篮球比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拼搏精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友谊赛,放松学生受压抑的心,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得到精神上的释放,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体育锻炼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摘 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职业素养、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开展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生;心理健康;职业;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7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编号: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编号: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4JGA328)的科研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具有应用特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属性。多年以来,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行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恰逢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那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作用。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学生未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职业导向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是把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的课程特点在于:课程规划结合本地企业、行业需求,专业设计结合企业、行业发展,育人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社会的需要。
高职教育更多的关注点是聚焦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心理品质、人格成长关注不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对学生的“全人”培养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岗位需求”。然而,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包括创造性思维、风险决策、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学习方式、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效能感、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养成主要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等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要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形式,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意识教学理念陈旧。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高职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方法,对有自杀倾向个体的危机干预也颇受重视,因而没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没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给学生灌注希望与力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和理论化。内容较为抽象空泛,与行业实践联系较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也没有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多无所用,停留在表面上,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和问题应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堂灌输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只注重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设计上没有创新和突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比较落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一样,采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写论文或考试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是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按照协同育人的观点,在当前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对协调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而进行的,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应当贯穿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不断思考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课教学与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将来从事行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思考
1.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立足高职生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建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建立符合高职教育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2.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视角,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聚合交叉设计探索和建构合理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旨在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发展,以适应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活动体系。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文献梳理和心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职业心理素质的需求并制定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接着,对高职生实施以心理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行为干预。最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对教育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最终有效的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教育教学体系。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采用现有或编制的测评工具,深入企业、行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考察企业对人才的职业心理素质需求;开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技术,探讨以职业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对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加以评估。
4.研究要有创新。在理论层面上,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可以对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检验,进而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通过职业导向教育培养高职生过硬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的就业和生涯发展相契合,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质性访谈、心理测量、行为干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的进行研究,符合现代心理学多质多法模型对研究结论可靠性促进的要求,并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性。在实践层面上,项目的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能够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可以帮助高职生突破对学历与择业关系的刻板理解,发挥其择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选择职业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与自我和谐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汉芳.试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与两级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沈绮云,肖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导向改革——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9).
[3]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6).
[4]叶晓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5]柳波.从适应到就业:心理健康教学改革的就业导向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8).
方法:以我院12例夫妻间活体肾移植手术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结果显示:本组肾移植出院后病人总均分为230.64分,总得分率为60.69%。其4个维度中,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得分率较低,分别为48.56%和58.23%,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率较高,分别为62.18%和61.67%。
结论:通过良好的健康教育指导,并强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夫妻间活体肾移植供受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夫妻生活质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6-01
肾移植能给病人带来许多益处,但它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这些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夫妻活体供肾肾移植有术前等待时间短、术前准备充分、肾缺血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广大病人及家属所接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存活率不再是衡量肾移植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1]。同时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的目标,不只是保存生命与改善器官功能,病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另一个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2]。因此对肾移植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根据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具有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4年5月—2012年3月共行夫妻间活体肾移植12例,其中移植受体男7例,女5例;年龄27-52岁,平均33岁,均为首次肾移植,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右侧髂窝移植。术后常规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骁悉或硫唑嘌呤+环孢霉素或普乐可复)治疗方案,无延迟肾功能恢复。
1.2生活质量测评工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条目。该问卷分为20个因子,共74个条目,其中第1—第19个因子归属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第20个因子为受试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1.3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根据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并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肾移植专家进行指导,制定了我院《肾移植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标准》,包括肾移植手术常规知识、免疫抑制剂、器官排斥反应、感染、饮食、锻炼、自我护理、随诊等方面的内容,并给予建议,指导解决肾移植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1.4调查方法。专人负责组织问卷发放,讲解一对一完成,并请受试者真实回答问卷,对回收问卷仔细检查,确认回答正确完整,问卷方可收回。GQOLI-74作为自评问卷,表内有涉及到个人隐私或非常敏感问题,为使受试者主观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由受过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并与病人及家属交谈、解释,问卷不填姓名,以便受试者感到非常放心的情况下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保护受试者隐私,保证测试者私下独立完成。
1.5护理方法。
1.5.1心理护理。夫妻间活体肾移植非同于一般亲属肾移植它涉及到夫妻双方亲属的态度,应当尊重他们的意见。术前成立特别医护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的医生和护士成,专门负责该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任务。
1.5.2术前准备。供者准备:首先进行血常规、血型、检查,尽量选择血型一致,至少也应当符合输血的血型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尿便常规、PT、APTT、肝、肾功能生化等检查,心肺功能和输血前常规检查,同时行腹部B超、同位素肾图、双侧肾动脉造影、供肾血管CT等检查。排除高血压和恶性肿瘤等疾患,重点了解肾脏功能及肾血管分布、走行、数目以及有无畸形,供肾切取及移植提供参考。
受者准备:除血、尿、便、心、肝、肾功能的常规检查外还应注意潜在病变可能诱发致命的危险,特别是口腔、腹膜透析管、血液插管或动静脉瘘处有无炎症现象,如有炎症必须应用2周抗生素,感染控制后方可考虑手术。女性还应做常规妇科检查,40岁以上行X线摄片,排除相应疾患。本组有1例患者,术前营养不良、贫血、血红蛋白60g/L,给予对症处理,增加营养,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1个月后调整指标符合要求行肾移植术。
1.5.3供者术后疼痛的护理。通过对活体供肾的观察发现,供者术后疼痛明显高于普通病肾切除术。夫妻间供肾也不例外,可能与供肾切取时周围组织创伤较大和心理作用有关,单纯心理护理不明显。采用术后立即通过外周血管液路连接止痛泵,连续缓慢向体内释放止痛剂而缓解疼痛,一般于术后24h撤去止痛泵,效果良好,未发现不良反应。
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自1954年美国成功的进行同卵双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后,肾移植工作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供肾短缺日益加剧的今天,亲属活体肾移植重新成为移植界关注的焦点。
在活体肾移植中,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本组资料来看,肾移植病人得到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了解术后常规信息,掌握自我护理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识别器官排斥反应和感染的症状,预防感染和应对药物的副作用,并能维持促进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和参加适当的锻炼等。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夫妻之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并不是理想的肾移植对象。但从临床实际来看,手术效果仅次于同卵双生兄弟。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医学解释,有人认为可能与夫妻长期在一起生活产生一定的免疫耐受有关[1]。夫妻活体肾移植益处颇多,医患双方术前准备充分,能选择理想的手术时机;移植肾热缺血时间短,再灌注损伤轻,肾功能恢复快;免疫耐受性好;解决肾源短缺的供求矛盾,挽救患者生命。从本院的治疗来看,通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鱿业是民生之本,提高就业率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两大任务.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鱿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紧紧围烧高职办学的培养目标,密切高职教育与市场、扰业、岗位能力的联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到2004年,我国各类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已达1 400多所,在校生规模超过1 001)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0%以上.2004年7月走出校门的280万名内地高校毕业生中,有147万是高职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总的形势是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的毕业生总供需比为1:1.02,比2002年略有下降,但2004年的总供需比仅为1:0.85,出现大幅下滑,特别是高职(专科)生的供需比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 %,本科生84%,高职(专科)生仅为6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1准确定位,坚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准确定位,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准确把握高职教学特点的前提和基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目前存在三对矛盾—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由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度提高,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出现了许多要求劳动者既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蓝领、灰领岗位.资料显示,中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高级技师仅占0.41%、技师占3.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一40%.也就是说,中国至少还缺三、四千万灰领.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115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调查显示,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技师、技师,分别为2.59和1.84.白领、蓝领与灰领的比例将成“菱形”,即白领和蓝领的比例逐渐减少,灰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成为吃香的“银领”.
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动力.高职院校只有定位于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吃得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四得”人才,定位于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高级蓝领、灰领,才会有生机与活力.
2加强考核.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周济部长在2004年的一次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就业状况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要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不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要予以撤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院校教育质量良秀不齐,因此有必要由权威部门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已经逐步走上正轨,每五年一个循环,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档.合格高校将限制招生,不得超过去年的招生指标.不合格的高校将停止招生,限期整顿.每年由教育部负责向全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有效地促进和规范了本科院校扩招以后的教学质量.最近几年,一些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相继升格为高职学院,这既给高职教育增添了不少活力,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一定的混乱.因此有必要以某一评估体系为标准,对所有的高职院校进行一次大检阅,优胜劣汰.对现有的高职院校队伍排排队,也给考生一个报考的参考.依据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就业率及改善就业状况,准确评价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应该是高职院校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
3校企合作,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企业,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切人点.目前许多地方出现了一面是高职生就业难,另一面却是某些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暴露出高职教育与岗位需求的不相匹配.
校企合作要根据区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要求选择恰当的模式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求异、创新.可以是经济开发区和职业院校合作,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共建家电培训中心;可以是学校和行业、社区或企业群合作,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协会联合办学.同时,为适应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要求,通过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共建,使高职院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岗位培训的基地,成为企业员工学习培训的平台.
如某铁路职业院校在铁道部实行主副分离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敏锐地捕捉到我国地方铁路的蓬勃发展,如三茂、广梅汕、金温等地方铁路急需大量的铁路专业技术人才.于是他们在2000年铁道部取消定向招生计划后,先后和广西沿海地铁公司、泉州地铁公司、淮北矿业集团等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计划,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二年级之后,按企业实际需求编班,最后一学期在企业实习,通过了企业的专业技能考核后,直接到企业报到.目前他们又瞄准了大城市的地铁热,又与广州城铁、上海城铁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城市轻轨和地铁的专业技术人才.
高职学院与地方政府或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与服务合作协议,开展人才配送、“订单培养”等系列合作与服务,使学生的在校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紧密衔接,有利于院校推进开放式办学,也有利于企业获得自己急需的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双烹.
4增设第二课堂学分,积极推行双(多)证书制度
截止到2003年,我国已对92个技术性强的职业实行就业准人制度,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现场上告示,需双证上岗.市场向求职者发出了明确信号,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成为职业准入的又一道门槛.
推行双(多)证书制度,势在必行.要改变过去单工种的技能鉴定为面向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将行业准人标准同高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了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综合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将“双(多)证制”纳人职业院校的正常教学计划,是高职教育全面推行双(多)证书制度的必然趋势.规定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几个第二课堂学分,其中包括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小发明、小设计,省、市、国家级竞赛获奖等等.学校要把毕业实习和专业技能鉴定合理地组合起来,为学生的技能鉴定提供必要的机会和场所.校企合作成功的高校,一般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组织专业技能鉴定.事实证明,就业率高、就业状况好的院校也正是双(多)证书工作走在前列的院校.
5加强职业规划.全程指导学生就业理念
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就业能否实现.全程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学生充分就业的前提.
哈佛大学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内容的指导.对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尽量熟悉了解学校的全貌,尤其是各个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为以后选专业和选课做准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兴趣的测试,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以实现兴趣、价值、个性和职业的匹配;为三年级考研的同学提供美国各研究生院的咨询服务;对于准备工作的另一部分学生,职业中心根据他们的职业意向,为他们提供兼职工作信息,为以后求职、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和经历.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职业指导中心从职业的选择、求职的准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确保学生从心态到行为都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设有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造成当前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定位不准、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议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必修课,它是帮助学生加强职业规划的重要手段.所谓职业规划就是确定聊业发展的大方向.它应解决的问题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适合选择什么目标和道路?我有哪些优势,还需要弥补什么?以我的能力,我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有的院校在二年级的学生中普遍实行职业能力测试,它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每一位同学的职业能力以及从业适应范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规划.
【关键词】 胰岛素笔;规范化;个体化;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1.18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1]。胰岛素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操作简单、注射时疼痛较轻、携带方便的胰岛素笔普遍使用, 使胰岛素治疗也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但患者对胰岛素笔的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关系到胰岛素治疗方案能否正确执行及执行效果, 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能起到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正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胰岛素治疗的102例患者, 语言和思维沟通正常, 患者自行或家属协助完成注射, 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 不排斥胰岛素治疗, 自愿接受调查。其中男46例, 女56例, 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59±7)岁。
1. 2 调查方法
1. 2. 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使用情况及胰岛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该表是根据有关文献、临床经验、专家意见等设计的,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糖尿病分型、使用胰岛素的时间、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和胰岛素笔注射的注意事项及胰岛素的相关知识共19题。
1. 2. 2 资料的收集方法 由责任护士于入院当天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在此后的住院期间, 护士根据患者入院时对问卷的掌握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干预, 并于出院的前1 d对患者再次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将2份问卷进行整理比较。本调查分2次共发放问卷204份, 有效回收204分, 有效回收率100%。
1. 2. 3 健康教育实施 ①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年龄、文化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属的支持度、入院时问卷的解答情况等, 并根据评估情况给患者分组。②针对患者的评估, 进行灵活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一对一的讨论、书面资料、多媒体材料、实物演示、成立患者互助组等, 并组织3次/周的小组教育。强调健康教育穿插在日常护理治疗工作中, 要保证30 min/d的健康教育时间。最后,在出院的前2 d确定患者能正确完成胰岛素注射过程, 对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较圆满完成问卷调查。对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要登记在册, 作为出院1个月后重点随访对象。
2 结果
2. 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2. 2 教育前后患者胰岛素笔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对比见表2。
表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n,%)
项目 例数 构成比
年龄 <60岁
≥60岁 55
47 54
46
性别 男
女 46
56 45
55
文化
程度 小学
小学以上 22
80 22
78
病程 <5年
≥5年 72
30 71
29
分型 Ⅰ型
Ⅱ型 27
75 26
74
使用胰岛素
年限 <1年
≥1年 36
76 35
65
表2 教育前后102例患者胰岛素笔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对比[n (%)]
项目 入院时 出院前
随身携带急救卡 26(25) 98(96)
针头一次性使用 25(25) 86(84)
外出携带胰岛素笔时注意事项 56(55) 99(97)
BD针头适用于哪种胰岛素笔 78(76) 99(97)
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 80(78) 101(99)
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57(56) 102(100)
两次注射部位间距距离 51(50) 98(96)
皮肤消毒的范围 20(20) 85(83)
注射预混胰岛素前摇匀 80(78) 102 (100)
胰岛素的储存温度 42(41) 99(97)
注射前洗手 33(32) 89(87)
如何正确安装笔芯 72(71) 102(100)
注射前排气 56(55) 100(98)
注射完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 25(25) 96(94)
按时进餐 89(87) 101(99)
规律更换注射部位 25(25) 88 (86)
皮肤消毒剂种类 92(90) 102(100)
知道检查胰岛素的剂型和有效期 55(54) 102(100)
用后针头的处理 20(20) 98(96)
3 讨论
3. 1 影响患者规范化进行胰岛素治疗的关键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经济状况 年龄越小, 受教育程度越高, 家庭的经济状况越好, 患者就越能正确地执行胰岛素治疗方案, 执行效果也就越好。反之, 对于年龄比较大、知识层次低、家境贫寒的患者、依从性较差、执行力也低。因此, 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 要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 选择对患者有效且最易接受和掌握的。
3. 2 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掌握不足 特别是对随身携带急救卡和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认识不够。90%以上的患者无携带急救卡的习惯, 85%以上未每次更换针头, 84%患者不知道注射前要排气。住院期间要大力加强患者胰岛素笔注射实践训练, 强化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 保证其出院后胰岛素治疗的安全和疗效[2],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其生活质量。
3. 3 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患者更易接受, 掌握的程度越高 根据对患者的评估, 对于不同的患者侧重点不同, 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在重复教育, 对于患者还未掌握的知识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强化干预。这样, 不仅优化了健康教育的流程, 简化工作内容, 节约护士的工作时间, 患者的知晓率也明显提高。
3. 4 加强对在职护士的健康教育培训 健康教育实施者知识水平和沟通技巧, 影响着患者教育的效果。近几年糖尿病研究发展较快, 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治疗方法、检测手段都有较大的重新认识和提高[3], 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涌现, 都对临床护士有着较高的要求, 因此, 不断对护士进行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 对一个科室护理水平的提高,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14.
[2] 周秋红, 李映兰, 李强翔.不同等级医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岛素笔使用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 2009, 4(12):588-589.
关键词 政策 中小学 心理辅导室 装备
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2015年,《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台。各省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相继制定心理辅导室装备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从政策上明确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的重要意义,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建设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因此,对其装备特点进行梳理,可以把握下一步的发展走向,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装备特点
1.发展与矫治相结合
心理辅导的对象不仅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应包括全体学生,要注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问题的矫治相结合。《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的功能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天津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对心理辅导室的功能界定与《指南》表述基本一致:“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及心理训练;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则用一句话概括:“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又要加强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各个省市承袭教育部指导思想,使心理辅导室的装备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场所,又能提供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适应了各种学生的需求。
2.生理与心理安全相结合
心理辅导室的装备要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内部环境应温馨、整洁、舒适,以清新、淡雅、柔和的暖色调为主,合理运用色彩、灯光和装饰物,光线适中,自然光、灯光强度合理。个别辅导室要充分保障学生隐私性要求”。这就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强调了心理辅导装备的安全性。各个省市的文件更加细化,如《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规定,“宜采用3300k-5500k色温的三基色荧光灯;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宜在35%~75%;室内环境噪声应不高于50db,隔音效果应小于40db”。《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则强调,“墙面:采用淡色涂料,使室内光线柔和;照明: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团体心理辅导区可安装亮度可调的灯具。电源:配置适量220V电源插座;个别心理辅导区所处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配置标准》明确指出,“凡是进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器械设备,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或相关心理专业机构认证。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杜绝使用危害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的器械设备。”
3.柔性政策特点显著
心理辅导室装备的相关政策多以“指导意见”、“参考标准”为名下发,缺乏硬性规定,柔性特点显著,容易造成各省市中小学校在执行装备建设中偷工减料,导致心理辅导室装备流于形式,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装备的功用。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装备趋势
1.装备专业化
(1)经费
《指南》规定,“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同样提出,“学校每年要给予一定经费投入,以保证心理辅导室的正常使用和师资培训需要。”心理辅导室装备专项经费投入是专业化实现的前提,为学校购置心理设备、引进专业心理人才、打造专业化心理辅导场所提供资金保障。
(2)人员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员担任[1],心理辅导室的人员装备从配备比例到任职资格条件都要达到专业水准。《指南》规定,“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需要心理学类本科学历和相关资格证书,再经过专业培训方可胜任心理辅导室工作。《陕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建议,“省、市示范性高中、示范性初中和示范性小学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和1名以上的兼职心理教师”,普通中小学则按需设置。《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提出,“千人以上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工作”,除了学历、资格证书的要求外,心理健康教师还需“取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合格证”。《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试行)》则提出了配备的具体比例:“心理辅导室按照师生比为1:800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超过800名学生的学校,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应配备至少1名专职教师、数名兼职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直接要求每所中小学每学校至少应有1~2名心理咨询教师,并且获得市教委颁发的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证书。
(3)设备
心理辅导室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除了常见的沙盘、宣泄器材、音乐放松椅、心理测评系统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还建议引进注意力集中仪、身心反馈训练系统。《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配置标准(试行)》更是突出强调引用心理专用仪器:动作稳定测试仪、皮肤电测试仪、注意力集中测试仪、速示测试仪、综合反应时仪、手指灵活性测试仪、双手调节仪、迷宫、镜画仪、叶克斯选择器、河内塔、棒框仪。《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解决方案》建议引进的仪器设备更加智能化: 智能心理多功能减压舱、全智能化身心反馈训练系统、智能击打宣泄放松系统、智能呐喊宣泄放松系统、智能拥抱引导仪、智能自信训练引导仪。
(4)制度
普及、巩固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2]。《指南》提出对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指出,“心理辅导室应制定各项专业制度,包括心理辅导章程、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值班制度、心理档案管理规定等各项工作制度等”。《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还要求把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咨询程序挂在显要位置。这就从制度装备上确立了心理辅导室的工作规范,使心理辅导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又加强了对心理辅导人员的约束管理。
可见,心理辅导室装备从软件、硬件方面都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越来越符合心理学科特色,为心理辅导的开展提供科学保障。
2.装备等级化
心理辅导室装备要因地制宜展开,符合各地学生实际心理发展状况、师资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有区别、分等级地展开心理辅导室装备工作。《指南》提出,心理辅导室基本功能区域应设置“个别辅导室、团体活动室和办公接待区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单独设置心理测量区、放松室、自主自助活动区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区域”,每个功能区域配置又有基本配置和选配之分。各个省市政策文件与此保持一致,列出了心理辅导室装备详单,配备类型分为必配和选配,各学校根据需要合理装备。
一些省份更是将装备等级明确化,如《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试行)》将心理辅导室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等级站评估指标(修订)》将心理辅导室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试行)》将心理辅导室分为简易型、标准型、示范型三种类型;《连云港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将心理辅导室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四种等级。不同等级包含不同的装备标准,各学校可在实现基本装备的基础上考虑实际需求,酌情引进更高一级的装备,同时也有利于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心理辅导室。
3.装备指标化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从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科学发展四个维度规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应达到的标准,其中对心理辅导室装备有明确指示,各中小学以争创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为契机,掀起了心理辅导室装备的热潮。各省市以此为依据,建立心理辅导装备的指标体系,按照百分等级评分,对中小学心理辅导装备进行量化打分。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指标体系》以四个维度设立4个一级指标,下设18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90分以上方可认定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具体从工作机制、规章制度、教师配备、阵地建设、经费投入、心理辅导这六个指标层面规定心理辅导装备标准。《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从设施配置、组织领导、人员要求、工作职责与实绩四个指标层面对心理辅导室建设量化打分,并附加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下列情况有一项未达标即视为装备不合格:心理辅导场地没有达到30m2且没有分区域、人员配备数量及资格不够和违反《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陕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建立的评估指标则从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展开,并附评分要点。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246例,男712例,女534例,5岁以下1150例,5岁以上96例。临床诊断标准:根据2009版、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为依据,普通病例1035例,重型209例,危重型2例。
健康教育与整体基础护理:⑴健康教育指导:①患儿入院及门诊就诊后,立即召集家长培训,使其家长提高对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方式、诊疗原则知晓率,同时要求家长掌握防治措施,居家隔离治疗注意要点和重症早期识别能力;②经培训后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要点;手足口病是怎样在人群中传播的;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家长是防治手足口病第一关;③出院、居家隔离治疗,大小便、分泌物及污染物处理措施给予指导意见和温馨提示告知书。⑵整体基础护理:①皮疹及口腔疱疹护理,体表皮疹用中药液清洗,保持干洁,避免破损和二重感染,口腔黏膜、咽峡部疱疹用金喉健喷雾剂雾吸保持洁净;②呼吸道护理,清除咽喉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神经精神护理,对抽搐、惊厥、烦躁、神差、无力,肢体抖动者,予以吸氧,脱水降压,镇静止惊,保持安静,预防呼吸抑制窒息;④生命体征护理,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将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⑤大小便及分泌物处理,保持大小便通畅,患儿大小便及分泌物及污染物使用0.2%次氯酸消毒处理,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和再次污染。
结 果
1246例患儿,经中西药和及早的健康教育和整体基础护理,全部治愈,未出现危重病和死亡,并无后遗症。
一、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分类指导东中西部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推进解决超大班额问题。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定期通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推动项目省份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学区制管理工作调研,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对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情况开展过程性调研。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搭建工作推进平台,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图书馆、条件装备标准制定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二、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
印发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组织升学、规范办理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管理水平。印发进一步做好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和帮助大城市明确总体要求、细化阶段目标、规范招生行为、加强监督查处,全力做好中心城区、热点学校、主要时段、关键环节工作,加快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坚持实事求是,区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指导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深化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
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印发减负工作规定,推动各地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部署各地减负自查;开展减负工作督查巡视,及时查处和通报不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抽查每个地市的一些学校予以施测,并将开展减负工作的情况加权考虑,得出合理结果,适时公布。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积极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科学理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出一批轻负优质先进案例,加以培育和推广。
四、深化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开展管办评分离工作调研。探索发挥家委会作用的有效机制。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督促各地制定实施细则,抓好系统培训,部署系统运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实验区工作。指导各地按照备案的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制定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指导,落实岗位职责。将人防、物防、技防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研制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创新方式方法,举办好第19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指导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开展以消防、安全防范、校车管理等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召开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总结交流和积极推广校车试点运营地区经验。推动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工作的意见》,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形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8-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在生产后为选择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而纠结。特别是近年来乳制品问题的反复出现,更使得如何喂养下一代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如何将母乳喂养的优势深植人心,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话题。现代医学证实: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的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但维护食物与营养的均衡,增强婴儿免疫力及抵病能力,更是促进婴儿大脑和智力健康发育的保证。母乳喂养还可以减少女性乳腺、卵巢肿瘤及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是女性追求健康权的体现。我院根据多年来母乳喂养工作经验和全程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母乳喂养情况一般现状
0-6个月母乳喂养率为分娩率的60%,6个月以上的母乳喂养率下降至40%以下;母乳喂养率的持续低下和产妇在生产后的诸多因素有关:①早接触早吸允宣教不到位②开奶次数不足导致乳涨和新生儿吸允费力③哺乳姿势不正确导致皲裂影响正常授乳④剖腹产切口或会阴切口疼痛引起产妇注意力转移,无法积极授乳。⑤母乳喂养知识匮乏导致家庭人员对母乳喂养执行力不强。⑥职场女性因为工作关系放弃母乳喂养。⑦产妇营养、睡眠、情绪等主管因素导致婴儿吸允时间和次数的降低。
以上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产妇在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放弃母乳喂养。
2 方 法
全程健康教育是通过缜密有计划的系统流程,针对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宣教指导,最终达到母乳喂养成功的目的。
首先在婚前检查门诊通过设立宣传栏、板报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开展孕妇课堂,认真做好产前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适时对每一位孕产妇实行产前、产时、产后宣教工作。孕妇学校严格按要求确保环境温馨舒适,并不断拓宽授课内容,滚动循环,授课以成功母乳喂养的产妇亲历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为主,声像结合。并融入角色扮演,汇总喂养的知识和常识以及常见问题。并开展小组讨论、有奖问答、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
并在婚前检查门诊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把全程宣教工作从婚检工作当作宣教的第一站。
孕期由产检医生随时对不良发育进行保健指导。并把在婚检处初始建立的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个体提出适当的指导。
2.1 分娩前保健指导 这是孕妇在孕期检查的最后一站,门诊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提出指导意见后的小结部分。住院医师在收治该产妇时会再院内局域网上看到该孕妇的详细情况。不必重复询问病史和再费力通过查体了解情况。
入院宣教时发放母乳喂养宣传小册,保证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100%。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计划的同时,将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路径一并根据产妇特点制定出来,由护理小组统一安排和执行。产前保持坚韧适合哺乳,每日用温水擦拭和,必要时去除痂垢。产前饮食营养指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确保产后乳汁充足。产后根据顺产和剖宫产制定饮食。适当添加富含营养食物,促进乳汁分泌。实行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允、按需喂哺。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随时指导哺乳要点、姿势和手法。协助产妇做好保健。针对产妇因睡眠不良、抵触新生儿吸允、切口疼痛等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合理的心理疏导。保证早开奶的进行。产后72小时左右是初乳形成的高峰期,此时多数产妇会出现胀奶感,专科护理人员在此时要对产妇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讲解胀奶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必要时通过穴位按摩消除乳涨。
2.2 入户健康教育 产妇在办理出院前会收到护理站提供的一份复式母乳喂养跟踪电话随访单。上面会将该产妇有关母乳喂养现状的详细情况做一整体描述。住院部保留一份。住院部会再医院定制的随访日内寻访母乳喂养情况。社区产后访视医生也可根据此单详细了解到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