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们在坚定信心、积极应对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做好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始终,真正做到求准、抓早、管用、有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才能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化解来自外部的挑战。一方面,要立足我们自身的实际,在资金投向和项目摆放上对接国家的产业政策,紧紧抓住对我省发展有利的各种因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加大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力度,抓紧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坚持科学发展,力争“扩内需、保增长”取得实效,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组织领导,从思想上确立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信念,在制定政策时善于捕捉机会,趋利避害。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和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关系,在应对挑战中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而不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坚持不懈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必将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由此可见,我们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之时,要秉持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的实事求是的哲学宗旨,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
总而言之,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无根之木,不能昌茂,无翼之鸟,不能高飞。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引导下,我们才能成为参天大树,展翅之鹏。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现状 长效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谋求发展,造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无疑成为加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既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大学生一个锻炼平台;也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利于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改善基层干部结构,为国家培养人才。本文中的“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一、“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村民眼中的“大学生村官”为他们传播了新知识,带来了新思想;推广了新技术,带来了新方法;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在农村中不断地磨练自己,不仅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找到了事业的舞台。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打造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的新链条,增强农村基层的组织活力,使广阔的农村成为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探索与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意见》,“大学生村官”属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人员。这表明,“大学生村官”不是工人、农民、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这种模糊的定位使得大学生缺乏对工作的归属感,从而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
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认识不足。“大学生村官”这个新事物一出现反应最大的要数村干部,他们长时间当村干部,突然村里来了个大学生,而且还要在村里任职,虽然村官工资由财政拨款,但住宿是村里自行解决。一些明事理的书记还会乐意接受这个“新助理”,一些不懂政策的书记自然是敷衍了事。很多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他们是来抢饭碗的,并且忽视了对“大学生村官”处理村务能力的培养。
从村民角度来说,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世俗眼光的影响,“大学生村官”可能并不被当地的村民所认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要成为真正的村官,必须经过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产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重,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感性往往战胜理性,从而不能理性地选择真正能给农村带来发展的人选。
(二)“大学生村官”实践能力不足
在高等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一直以城市为指向,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建设和产业而服务的特点,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高校毕业生并不适合,也不愿意在农村就业。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文科大学生重视不够,加上学校的资金紧张和人员安排不足,导致大学生缺乏与专业相应的社会锻炼,实践能力不足。
在大学生自身方面,高校专业城市导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使得大学生不具备基层工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大学生当村官态度不端正,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对农业和农村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多。处理农村日常事务经验缺乏,问题暴露得比较突出。在处理农村及农民的各种矛盾时,特别是涉及农村家族矛盾、遗留问题和时,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有时实难适应,往往感到无从着手难以应对,缺乏相应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工作不敢放开手脚,工作魄力也不够大。
在农村方面,因为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当代大学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欠缺,再加上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等原因,使得大学生在角色的转换与适应上出现困难。“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从事的工作较为单一,而所学的知识用不上,这必然会降低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无所事事。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大学生村官”被乡镇领导“借调”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村官常年在乡镇或村里为领导从事打字、整理文件、写材料等日杂事物,或者把农村当成复习公务员考试的教室,而很少深入农村,为“三农”服务的热情不高,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机制尚待完善。据调查,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更多的是乡镇领导的“授意”,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被评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都是经常在乡镇为领导服务的大学生,基层民众参与的热情并不高,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村官”能否扎根农村为“三农”服务。
再者,“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仍需健全。根据《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长效机制的意见》,“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出路有五种:继续担任村干部、考取乡镇公务员和其他党政机关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在调查中,目前“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比较迷茫,“大学生村官”的五条出路里有四条直接地鼓励了大学生期满后离开农村,这不利于“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开展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思考
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其优越性,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对促进大学生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的两面性也决定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
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勇敢面对困难,真正“扎根”农村;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农村基层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实绩;如何实现对“大学生村官”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帮助其合理规划成长成才道路,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宏观设计和统一考虑,更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农村基层组织和大学生自身等积极配合,发挥作用。
(一)稳步实施“大学生村官”引导工程
各地农村应该着重使本村的大学生回乡担任“村官”,着力培养“本土化”的“大学生村官”。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还有利于他们长久地扎根农村。其次,要将工作放手交给“大学生村官”去做,让他们有事可做,能够从完成工作中得到满足感。最后,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仅着眼于使用和培养,也要监督和考核,还要相应地建立淘汰机制和评价机制,增加“大学生村官”的干劲。
当地政府多管齐下,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村官工作,做好本职事情。一要率先引导大学生了解农村、农事和农民,给他们创造与农民接触的机会,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农村的现状。二要建立“导师制”,由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具有农业耕作经验的农民和党务工作者结对帮助“大学生村官”,使他们能够从工作方法、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等各方面不断成长。三要实施“大学生村官”团队组合,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原则的前提下,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大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作用。
广大村民,尤其是村干部,要提供包括村情村貌、村规民约在内的各种信息,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经验丰富的村干部要对“大学生村官”细心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村干部不太擅长的事务方面,要与“大学生村官”进行商量,并采纳“大学生村官”的合理化建议。不能在村民当中煽动情绪,要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和谐、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村领导班子。
(二)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保障工程
就高校而言,作为向农村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娘家”,首先要把握好“大学生村官”的源头,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家调整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完善高校类型结构,推动高校布局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各类院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改革与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办出深受村民欢迎的特色专业。
高校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注重引入实践环节。首先,在坚持务实、弹性、自主选择等课程设置的原则下,结合农村的实际状况,设置有关适应农村管理的选修性专业,培训一批能应对农村管理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重实践环节。同时也可以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尝试“模拟管理”,让有志服务于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与农民有更广泛的接触、交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农村优秀干部或专家来校讲座,使大学生借鉴成功经验。
在促进大学生积极投身“村官”工作方面,高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保障工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同时,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任职。比如可以通过设置有关奖贷学金、降分录取或者减免学费等方法,鼓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返回农村工作。
“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工作尤为重要。适时适宜、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尽早实现从在校学生向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和熟悉基层的工作环境,做好心理和业务上的准备,便于其顺利开展工作。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完成后,应以丰富的培训内容,活跃的培训形式,从思想和业务能力上加强对即将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毕业生的培训工作。
在“大学生村官”投身农村建设工作后,应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了解“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状态及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其次,高校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与技术优势,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在职培训,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智力支持,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再次,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总之,政府应该从源头抓起,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并成为其坚强后盾,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于农村,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三)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激励工程
一方面,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明确选聘工作程序和选聘条件,做到层层选拔、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确保向基层推荐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在组织上应成立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名、选拔、统筹分派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程序选拔“大学生村官”,使村官政策有章可循。大学生可以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的形式,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层层筛选环节,成为村委会的成员。
在现实国情下,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不佳,大学生对“村官”待遇不满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或通过募捐的方式设立“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基金”,支持在农村就业急需资金支持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当地实际状况,从财政上保证“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地方政府或者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在财政上拨出一定款项,保证“大学生村官”的薪金,并享受所在村干部相应待遇,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使“大学生村官”在经济上具备更好的保障。
在法律和行政上鼓励大学生担任村官。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有关法律的规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合法选民地位,在村委会中保证大学生行政编制地位,保护“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权益。完善“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通过监督,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吸纳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对于基层领导必须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一方面,对于目前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基层领导看来,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主要是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并不指望能做出多少事情,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服从领导。这种观念必须加以改变。作为领导,应当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任务,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农村事务中,给以实权,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摆设。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农村,带来的不一定是技术,甚至可能仅仅是一腔热忱。作为基层的领导者,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不应怀有大学生到村带来的就是资金、就是技术、就是发展。“大学生村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高校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发展完善,更需要大学毕业生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兆萍,罗文映.大学生村官政策建立的理论基础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12(2).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5).
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明确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方向。制定出台《年市大学生村官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举措、流动目标,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气质特点、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将他分为社会管理型、创业富民型、服务三农型、党政后备型等四种类型,实施分类培养,强化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与任职地产业优势、潜能素质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热情得到更好发挥。
二是突出培训提升。夯实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基础。坚持按需施教、差别培训,一方面是开展纵向分层培训。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主体和责任。市级重点培训担任村“两委”正职和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县(区)重点开展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乡镇重点做好大学生村官日常帮带和阶段性工作培训。另一方面是开展横向分类培训。先后举办16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科学发展能力培训班,帮助社会管理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综合协调和处理村级复杂事务能力;先后举办23期SYBIYB等创业培训班,组织三批大学生村官到雨润集团开展体验式培训,帮助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升创业能力;举办56期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班、科技知识普及班,引导服务三农型大学生村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实用技术推广、送戏下乡、扶弱助残等活动;帮助综合素质全面、具有一定领导潜能的党政后备型大学生村官,提升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
三是突出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能力。努力创设锻炼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能力。一是结对跟班锻炼。安排4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官结对,提高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探索大学生村官互助成长机制,安排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与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帮助他尽快融入农村、开展工作。二是上挂学习锻炼。大力推行“1+X以村为主、上挂锻炼培养模式,分期分批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轮岗”进修”、治安、拆迁安置、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岗位接受历练,让大学生村官直接负责一件实事,独立解决一件难事,牵头完成一件大事,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拓岗复合锻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设岗定责的同时,村级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岗”积极引导他发挥有知识、懂法律等优势,结合农民群众需求开展社会服务行动,引导当好远程教育管理员、关爱留守陪护员、民事调解员。
四是突出竞争择优。构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机制。按照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要求,构建流得动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是公推公选—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选拔上去。采取公推公选的方式将在创业富民中涌现出来的带头致富强、带领致富强,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选进村(居)两委”班子,乡镇干部补缺优先选用大学生村官。二是定向招录—把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输送出去。协调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同时,积极与大型国企、民企联系,举行面向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三是倾斜政策—把懂经营、善管理的大学生村官留下来。采取多予、少取、放宽、放活的工作方针,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单体创业、抱团创业或者联合创业。
市在拓宽大学生村官流动通道方面创新了路径:一是培养了一批“双强型”村干部。136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居)两委”正职,通过五年来的实践。640人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二是培养了一批乡镇党政后备干部。结合乡镇党委换届,81名大学生“村官”选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纪委班子,有5人担任县直群团部门班子成员,另有135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三是培养了一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全市有110多名大学生村官先后进入市委农工办农村经济管理站、市接待中心、县城管局等市县区事业单位工作。四是培养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创建大学生“村官”资源市场和“村官”人才体系,先后向江苏雨润集团、江苏洋河集团、民丰银行等非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输送了85名大学生“村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流失;交互决定论;对策建议
大学生村官,是指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由政府选派或培养的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干部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和国家近年来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项政策不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是一项纵观全局着眼未来的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及广泛关注。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以来,我国预计有20多万在岗的大学生村官,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变革了农村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可否认,这些效果是显著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严重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了大学生村官流失现状的基础上,以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为理论框架,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状
自2008年全国大学生村官选拔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大学生村官的群体日益庞大,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法琛(2010)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任期满后,75%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考公务员,17%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自主择业,3%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考研,而仅有5%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续聘继续担任村官。苏文苹(2011)对云南省农村干部学院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学员进行任期满后打算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88%的人想续签,其他94.12%的人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自主创业等。程毅(2009)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上海市金山区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发现上海市金山区有38.3%的大学生村官把村官工作视为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等的过渡和跳板,不愿意在工作业务和与村民沟通上花时间和精力,也不愿长期扎根农村。根据郑强(2011)对威海市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截至2011年底,威海市三年内选聘的354名大学生村官,136名已离开村官岗位,而且还有许多思想不稳定、有所动摇的“村官”,隐性流失多于显性流失,隐性流失率达到60%左右,隐性流失表现在人常常不在村里,或者待在家里或者做别的兼职工作。据统计,目前威海在岗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10%愿意继续留任,71%选择报考公务员,3.9%选择考研深造,4%选择自主创业,11.1%感到不知所措。这与张强等人(2010)对河南省新乡市和信阳市的研究相一致。
以上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长效性,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交互决定论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的诠释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的产生,既不单独由个体内部力量驱使(人本主义、认知学派),也不单独由环境刺激掌控(行为主义),更不是个体与环境简单互动的结果,而是个体、行为、环境三者之间连续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决定,三者构成一种互动的关系。结合交互决定论分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问题,就是个体自身、客观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一)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班杜拉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和他人行为结果的观察而习得自己的行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中,普遍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确、工资偏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策缺乏长远规划、前景不明朗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了他们出现上述隐性流失和显性流失的行为,流失的行为反过来又为其他村官提供了榜样示范,通过替代强化的作用获得了村官工作不利于个人长期发展的认知图示,为任期满后重新选择出路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参考因素。
(二)自我认知在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动机和调节的作用
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替代强化、示范等作用接受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并非被动的接受环境信息,而是在已有认知水平和基础上,有选择地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注意方向和范围。认知因素在其中起媒介作用对人的选择和行为产生影响,一般的认知因素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人格类型、需要和价值观等。若被选拔为村官的大学生思想态度本身就不够端正,存有过多物质化需要和享受的价值观,综合素质能力不高,人格具有有恒度低、坚韧性低、适应性差等特点,加之不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更易出现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更容易放弃具有艰苦性和挑战性的工作环境转而选择其他工作。
(三)行为激活环境因素,转而对个体自我调节系统的建立产生影响
通过行为,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个体独特的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个人认知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个体的行为连接着环境与自我认知,起着一定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大学生村官离开村官岗位选择其他出路的行为(考公务员、考研、自主创业等),一方面对公众和自身传达了通过村官工作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正面信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项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仅仅是就业压力的缓冲或是将来找到更好工作岗位的过渡形式,并不适合长期的发展等。由此一来,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消极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一种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的社会氛围,随之影响那些即将从事或者已经从事村官工作的大学生的有关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调研
1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
经过我们整理资料研究发现,虽然许多村官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这些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诸多社会因素。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在毕业的时候希望在理想的职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我价值,而大学生村官工作充满新鲜与挑战,正是他们一展宏图的好机会。例如10届村官王磊,大学里已经与某大型集团签订就业合同,但是发现公司发展比较窄,没有什么前途,认为自己在基层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毅然辞去苏南的工作,回到基层。一些大学生也坦言,现在的村官工作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政策,如大学生村官享有补贴、津贴并按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将来考取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的时候都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应聘村官产生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工作期满还要考虑就业问题,但是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使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官表示,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也是他们选择回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城市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交际消费等方面,核心是住房消费,房价逐步增长,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在城市购房是有很大的经济困难的,而村官工作收入较为稳定,政府也提供了各种福利待遇,所以这也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
2 大学生村官调查的资料及分析
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开展选聘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共选聘了1.6万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仅我县就有村官百余人。在做这个报告之前,我们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乡镇机关人员、村两委会成员以及村民及大学生代表三类人群进行调研。进行整理后可将问卷中主要问题归纳为一下几个:“三个不容乐观、三个不可低估和三种最大担忧”。
2.1 三个不容乐观
大学生村官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村官是从学校进入农村,对农村的认识及农村政策了解都不足。
大学生村官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村官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往往有些盲目和眼高手低,这就直接导致他们认识问题存在一些偏差。
大学生村官能否长期驻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深入农村基层,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分村官一直借用于乡镇机关,这与中央政策精神相违背。
2.2 三个不可低估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不可低估。有相当一部分村官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热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大学生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都入了党,或者担任团支书、班长等职务,都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工作能力较强,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这也是很多村官被乡镇机关借用的很大原因。
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对锻炼人才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发展大有作为。近两年,国家号召选拔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去农村任职恰恰响应了这一政策要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对大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利的。
2.3 三种最大担忧
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招入,在三年的任职期间内大学生村官很可能会考取某一职位。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还是否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有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的出路已经成为压在大学生村官内心里的一座大山,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但是渺茫的前途让他们忧虑万分。有很多大学生机会从进村的那天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考试,为期满后的出路做准备。尽管公务员招录已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倾斜,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来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毕竟有限。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队伍日趋饱和,村官考取公务员无异于重新挤上“独木桥”,难度不低。
3 对策与建议
1. 要从源头上解决村官的出路问题,首先需要改变他们“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农门”、“进了编制就有了铁饭碗”等狭隘观念。农村大有可为,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会对农业专业人才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多地尝试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给农村带去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新的机制,用积极的力量激活了农村发展。所以,政府和社会也应为他们的出路提供便利和服务,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对策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对于缓冲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基层政权,起到了双赢的效果。2001年以来,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进行了大学生村官实践探索。国家于200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2010年6月,国家将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列入重大人才工程,计划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核心环节,其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调研基本情况
2013年12月,课题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调查研究,主要的调研对象是各高校就业服务中心村官选聘工作负责同志。根据大学生村官政策在高校层面所涉及的基本面,课题组重点从高校的政策认识、工作评价、执行状况、政策配套、项目比较和满意度测评等6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组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有效率96.8%,在155个高校样本中,涵盖了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等类型,在地域分布上,从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份抽选了81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52.3%;从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等6个省份抽选了41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26.5%;从西部地区的四川、广西、等8个省份抽选了33所高校,占样本总量的21.3%。(见表1)
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
60%的受访高校开设有农业相关、或者基层管理服务相关专业。89.7%的高校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十
表1 样本高校抽样情况
地区 抽样个数 比例(%) 省份 抽样个数 比例(%)
东部 81 52.3 北京 20 12.9
辽宁 7 4.5
福建 4 2.6
浙江 3 2.6
山东 10 1.9
河北 8 9.7
广东 3 6.5
江苏 9 5.2
上海 10 3.2
天津 4 1.9
海南 3 5.8
中部 41 26.5 山西 15 1.9
吉林 5 6.5
江西 4 2.6
河南 4 2.6
黑龙江 8 2.6
湖北 5 2.6
西部 33 21.3 重庆 4 4.5
广西 3 3.2
陕西 4 1.9
甘肃 7 1.9
四川 5 5.2
内蒙古 3 1.9
新疆 3 2.6
云南 4 3.2
分重视或比较重视。78.1%的高校对国家和各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认识程度高;在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的二次调查中,受访者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省市层面和任职单位层面政策的解读。
2.大学生村官政策吸引力调查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认为现行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吸引力比较好(42.6%)或者一般(40%);认为现行政策“非常吸引人,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的仅有13.5%。高校认为,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村官”项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到基层锻炼自我”(72.9%)、“考研、考公务员等相关优惠政策”(66.5%)和“工作不好找”(45.2%),说明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大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引导和激励作用不突出。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到农村任村官,更多的是出于“就业的压力”及“任职期满后的优惠政策”。大学生村官选聘受地缘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学生选择“家乡所在地”(63.2%)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偏远地区存在“选人难、留人难”的现象。
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评价
在高校对大学生村官面临主要问题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自身定位不明确”,占61.9%,说明高校判断大学生对于村官角色认同感偏弱。“后续发展乏力”,排在第二位,占60.6%;“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排在第三位,占56.8%。这表明经过几年的政策实践,大学生在选择应聘村官的过程中趋于理性,更加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角色定位及村官职业的后期发展方向,并对于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保障机制政策评价不高。超过半数的高校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应该在工作考核、工资待遇、法律保障、社会宣传、培养培训、监督落实等方面尽快完善实施。
4.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情况
在受访高校中,每年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数量多在50人以下,仅13所高校每年村官人数超过100人。目前而言,60.6%的高校仅承担1个~2个省份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同时承担7个以上省份村官选聘工作的仅为11.6%,且集中在“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高校。接近半数高校大学生村官的报名比例占毕业生人数的5%以下,仅有9所高校报名比例能够超过20%。81.9%的高校认为,参与大学生村官项目的毕业生整体素质要高于同届整体水平。
高校认为,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专业设置与农村基层实际需求有差距”(56.1%)、“政策吸引力有限”(49.7%)、“学生参与热情不高”(49.7%)。78.7%的高校认为,大学生不愿参与大学生村官项目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的保障力度不够,村官的再次就业存在问题”;41.9%的高校认为“选聘时间太晚,错过了就业黄金期”。(见图1)
图1:高校认为开展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主要困难
在政策配套方面,21.9%的高校制定了本校大学生村官选聘的工作制度;在后续跟踪与服务方面,有43.9%的高校落实较好,主要涉及“村官间的交流”“培训讲座”等方面。
5.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其他基层就业项目的比较
调查显示,除大学生村官项目外,在基层就业项目中,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高校最多,约为27%;三支一扶项目位列第二,约为24%;各省市的选调生项目位列第三,约为19%。基层就业项目的比较中,高校认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选调生项目,其次是大学生村官项目,第三位的是西部计划项目,最后是社区工作者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特岗计划”项目。这表明,同是基层就业项目,具备稳定就业机遇和后续发展渠道且拥有“国家干部”身份的选调生项目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国家政策宣传和配套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政策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6.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非常满意的仅占1.9%,多数高校选择比较满意(62.6%)和一般(27.1%)。这一情况与在岗大学生群体对工作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基本吻合。在对大学生村官培训的建议上,41%的高校认为,应加强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30%的高校认为,应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0%的高校认为,文字写作能力在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对策与建议
1.因地制宜是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关键所在,应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校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有限,报名比例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关注、选择村官是因为就业困难。调查同时显示,多数高校只承担1省~2省的村官选拔工作,且大学生通常会选择家乡所在地、或者高校所在地从事村官工作。因而,各高校应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政策宣讲和就业引导,与各市、县、乡等服务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有效对接;与省、市组织、人事部门进行政策对接,共同选拔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官办建立协同培养和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
2.高校的配套政策和跟踪服务亟待加强,应建立健全培训和引导制度
调查表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在各级各类高校得到了良好的贯彻执行,每年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工作顺利开展,村官素质高于同届毕业生整体水平。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多数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未形成自身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对本校大学生村官的跟踪服务上,高校的主动性不高,且多局限在村官交流和培训讲座方面,不能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人才等优势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提供足够的保障,没有形成“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工作局面。针对多数大学生直接从校园到农村,缺少农村生产劳动经历,对农村的政策法规和民俗村情知之甚少的状况,建议各高校对大学生村官做好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工作。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帮带引导”制度,结对培养;三级领导为大学生村官传授经验、现场指导,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尽快实现心态和角色适应。建议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强化培训,将培训教育情况作为考核指标计入大学生村官的考核评价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保障政策兑现的重要依据之一。
3.选聘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
调查中,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整体评价不高,认为目前本校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工作状况一般,不是毕业生就业的最佳选项。应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强化工作纪律,实现规范管理。应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量化管理,建立服务村民和工作业绩档案,督促大学生村官进入角色,努力工作,敬业奉献。在生活和工作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工作,消除由于生活上的不习惯、不适应产生的消极情绪;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表彰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4.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存有疑虑,需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高校对村官选聘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且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业务熟练。高校期望,能够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二、三级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存有疑虑,认为目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着自身定位不明确、保障不健全、发展后续乏力等问题,亟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需要在岗位定性、工资待遇、后续发展等政策优惠上加快落实并实施。高校在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专业的不对口、政策的不完善、选聘节点的不适宜等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选择,而且也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中,政策的保障力度、村官的再就业问题、选聘时间的调整成为高校十分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建立完善大学生选聘的保障制度可以从财政投入支持、引导创业激情、提升政治地位、优惠政策兑现四方面着手。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及补贴实行年度递增的政策;参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参照公务员标准,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空间和支持,让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施展抱负,体现自我价值;各省组织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灵活的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机制,对于部分政治素质高、工作业绩好、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实行破格提拔,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潜能和内在动力。
5.探讨“定向大学生村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调查显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逐步拓宽,呈现多元蓬勃发展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能否通过政策扶植和完善实现其预期目标和工作初衷,成为高校关心的问题。高校就业负责同志认为,就受欢迎程度而言,相较于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项目凭借其政策优势、待遇优势和就业身份的优势,得到了更多毕业生的青睐。为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性,可考虑在广大偏远农村招收定向村官,通过高考加分政策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者,并针对定向大学生村官开设专门课程,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校专业设置与农村基层实际需求有差距的根本矛盾,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农村的实际工作中找准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问题 对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47-01
大学生村官,是指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基层担任村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了一批年轻后备干部,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瓶颈导致角色模糊
身份不定,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户籍并不在工作村,严格来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也没有事业或者行政编制,缺少选入村委会的合法资格,不少村庄规定,村里两委委员必须同时满足拥有党员身份和是本村村民两个条件,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村里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身份的界定不清,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地位不确定,岗位职责模糊,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两委成员,导致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和组织管理权。这样,许多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比较被动,多方受制。
(二)组织部门不重视,后续管理制度缺失
组织部门工作不到位,重引入轻培养、重政策轻落实、重安排轻关怀,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保障、跟踪培养、激励、流动制度,导致大学生村官进村后就处于放任状态,生活无保障、遇困无人帮、在村无事做、工作无人教,创业困难多,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三)待遇偏低
工资待遇好坏是能否留得住大学生村官的关键。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经济待遇并不满意,他们的收入多为补贴性质,数量有限,与期望有一定差距,而且很多地方在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承诺都没有兑现。
(四)专业错位
目前,农村最需要的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专业背景太宽泛,多是文科出身,有农学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少,出现“来的不需要,需要的不来”“学的用不上”等现象,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
(五)动机不纯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动机比较复杂。有一部分大学生是真心想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在就业压力或者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作出的权宜选择,并没有扎根农村的愿望,他们对工作大多持观望、应付、浮躁等消极态度。
(六)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应付复杂的农村事务
二、稳定与发展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 构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工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个集选拔、中期培养、后续管理与期满再就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紧密联系各环节,将其制度系统化、全面化,实现这一工程的良性循环。
第二、加强农村软硬件建设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硬件环境落后,国家应积极创造和优化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工作的软硬环境,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提高待遇水平,留住大学生村官。
第三、加强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对基层干部思想的教育
地方领导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和帮助,对其进行全方位培养,使他们成为能为农村办实事的村官;同时加强大学生、基层干部、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学习,形成和谐的舆论环境。
第四、加强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对大学生村官的行为和作风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措施取得实效、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责任负责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
(二)社会和家庭应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去农村
对社会来说,应该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赞扬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奉献精神,使到基层工作成为社会新时尚;对于家庭来说,父母应该抛弃对农村的偏见,鼓励孩子到基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要适应农村的环境
大学生村官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农村实践紧密结合,真正融入农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处处留心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作风面貌,端正态度,处处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向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17-02
什么是大学生“村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定义。通常认为,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为农村带去新的观念和技术,以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国家定期从各高校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入农村,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协助当地村干部,帮助和带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效地灌输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而这部分驻扎农村的高校毕业生,被称为大学生“村官”。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村官”面临着现实的流向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了“五条出路”:一是鼓励留任村干部;二是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另行择业;五是支持继续学习深造。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政策和措施显得过于宏观。因此,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流向问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流向现状
第一,通过假期的实地调查,我们得知: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流向主要是考公务员,其次是政府推荐工作(主要是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另行择业,继续留任或提拔为村主任或村支部书记等职位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而考研和创业的比重很小。显然,这与我们国家提供的“五条出路”基本相吻合。
第二,我们小组的实地调查数据如下:
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找到足够的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因此,我们主要对在职的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意向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在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主要选择考公务员,其次是自主择业。
第三,我们通过网络资源查询到的一份2009年服务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的去向调查表:
二、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现象严重
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存在着明显的流失。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的隐性流失(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失职现象)较为严重,服务期后,大学生“村官”则存在很大比例的显性流失。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以河南信阳市商城县为例,该县共计88名大学生“村官”,其中隐性流失55人,流失率高达63%,他们经常待在家里或从事其他的兼职,根本没有从事大学生“村官”应该做的实际事务;显性流失为15人,占17%,在服务期满后,他们都选择“另行择业”。此外,续签、继续留在原岗位或者被提拔的比例很小,很多大学生“村官”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
(二)服务期满后,大学生“村官”的流向比例不协调
1.两年或三年的服务期满后,考公务员的人数比较多,这成为期满后流向的“主流”。其中,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起初选择这项“职业”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他们以后顺利考取公务员的一个有利跳板。很显然,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考取公务员的一些优惠政策对某些大学生“村官”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2.大学生“村官”进行自主创业(包括在服务期间创业和期满后创业两种情况),以此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所占的比重很小。由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缺乏一定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加之,相对落后的农村缺少强大的创业物资条件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这都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3.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自主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占有一小部分的比例,同时,他们面临着较大的“瓶颈”——没有显著的就业竞争的优势和学习深造的优势。
三、制约因素
(一)不留任的原因
1.角色认知模糊。一是大学生“村官”的动机不纯、态度不正,一些人把大学生“村官”当成了自己将来就业的一个“跳板”,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无法正确把握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而导致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学生“村官”“隐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期满后则会选择不再留任。二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容易受到当地村干部的排挤和当地村民的轻视,进而导致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他们会在期满后选择离开农村。三是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得知: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得不到周围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常常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误解甚至是蔑视,这就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更不会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留任。
2.培训措施不完善。一是当地政府没有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使得大学生“村官”对本职工作认识不清,对当地农村的基本事宜了解甚少,工作的顺利展开存在一些阻力。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没与农村的实际治理要求完全吻合,加之缺乏必要的培训。因此,在实际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往往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初衷脱节,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会被逐步消减。三是一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帮扶机制,使一些有经验的干部积极地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关的乡村管理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
3.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缺乏明确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不能和当地的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不能协助当地的村干部处理乡村事务,整天无所事事,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当地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外在约束措施,这使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存在着严重的“隐性流失”——“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激励措施不到位。一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差一点,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备,加之,当地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基本生活的保障措施做得不够完备,这使得在大城市生活习惯了的他们一时难以较快地适应乡村生活,进而无法安心继续在农村工作。二是各地的工资待遇不是很完善,一些当地政府没有很好地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各项保障措施与优惠政策,这导致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因此也就缺乏足够的留任动力。
(二)其他出路不畅通的原因
1.考公务员。虽然担任大学生“村官”使得他们拥有了2—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因此,任职期满后,很多大学生“村官”选择考公务员。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期间经常从事一些冗杂的事务,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试,相比之下,他们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此外,由于农村的环境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他们缺乏一些相关的考试培训和及时的考试信息。
2.创业。尽管国家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扶持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在职创业,进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地政府的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扶持资金不到位和创业项目缺乏,信息渠道不畅通;此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创业必要的启动资金,存在融资难、担保难,而通过当地农信社贷款、政府创业基金支持等方式,他们筹得的资金也大多在5万元以下,创业本金不足直接导致“村官”们不得不选择投资规模较小的基础农业项目,有时即便有很好的机会也只能选择放弃。加之,一些大学生“村官”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及当地村民不能积极地配合他们的创业行动,因此,大学生“村官”无法真正带领当地村民致富。
3.考研。与考公务员相类似,由于大学生“村官”要再当地农村从事2—3年的基层工作,在此期间,他们缺少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并且缺乏一些相关的考试培训和指导,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这使得他们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考研的比例很少,即便是选择考研,他们能成功考取的几率也比较小。
4.另行择业。国家和当地政府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流出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再就业”问题,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期满后的“另行择业”存在很大的阻力;此外,尽管2—3年的服务期让大学生“村官”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一些社会成员以及工作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认知不正确,在招收员工的过程中会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这就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的“另行择业”。
参考文献
[1]郭淑敏.北京大学生村官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3]林善炜.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9,(01).
[4]米寸美.“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滑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5]林善炜.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2).
[6]吉蕾蕾,吴国清.引导大学生“村官”走创业路[J].江苏高教,2010,(06).
[7]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2009,(05).
[8]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2008,(04).
[9]翟纯纯,庄建国.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O10(08).
[10]申建军,周永华.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退出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03).
在已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践活动中,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村干部与村民的欢迎与配合态度,女大学生待遇的落实程度,专业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与村发展实际的对接状况,村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给女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提供的空间,凡此种种,这些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影响和决定女大学生村官取得成功与否的多种因素。
在某一个现实的实践场中,常常会由于某一制胜规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个节点或某一环节的变化,山重水复而后柳暗花明,从而锁定成功的路径。比如,一个好的人缘和处事态度,一种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农用技术,一次用努力和韧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机会,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一次有理有据、依纪依法排解的邻间纠纷,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成功的种子。
自身基础与各种困难间的比例关系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影响事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使女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顺利推进成为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可能存在于人们将可能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努力之中。
在调查和接触中,女村官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也非常值得深思。
近年,各地区着眼于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构建城乡人才帮扶新机制,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实施多种形式,选派大学生到相对后进的农村任职,注意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虚心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较好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使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因为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方式简单、积极性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一直伴随着这支队伍。女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为广大农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尽管女大学生村官在经验等方面有不利的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有利于农村干部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等方面的整体进步。
三是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女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较高,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保障缺失,她们往往能敏锐地察觉,也常常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
四是发挥了到村任职女大学生村官的优势。思想观念新、文化水平高、文艺表演能力强等优势,在农村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中,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起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创建文明家庭、争做文明村民,促进农村和谐建设的作用。
五是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许多毕业于农业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她们在农村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了她们的专业特长,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到农村,在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等实际问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广泛赞誉。
女大学生村官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亲和力更好,富有同情心,更善于和人沟通等优势,便于与农民沟通,能更有效的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她们能歌善舞,有文化,有文艺专长,也有利于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
但调查中,也不难发现当前女“村官”们刚进村都会面临一些困惑:如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情况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三难”:异地环境融入难、岗位作用发挥难、农村工作安心难。很多当地部门不给予充分重视和及时帮助,也就形成了一种“轰轰烈烈招进来,无声无息流出去”的局面。
首先是部分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关心、支持不够,村官截留现象很严重。女大学生村官变“乡镇临时工”,有违国家招聘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初衷,不利于农村一线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农村工作的推进。对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过来还造成人才浪费。
其次是后期政策不定性,造成女村官们工作不安心、不稳定。第一,性别的差别,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村书记也大多是中年男性,为了自身名誉、讲究作风,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性别的歧视仍然存在。第二,待遇的差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各地村官的待遇也不一样。贫富不均的现象,使得很多村官在农村工作很难安下心来。第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挂职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大学生村官都对自己期满后的出路表示担心和迷茫,这就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造成村官工作水平难以提高。这里所讲的传统观念及世俗的眼光主要是指:第一,广大农村在渴望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人才到来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方负责人目光短浅,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害怕或拒绝新型人才的进入甚至可能通过一些理由来裁撤大学生村官;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多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村民在选举过程中,多数情况下理性是不能战胜感性的,从而带着感性的思维来选择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发展的人选,所以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真正去竞选村干部时,会被当作“外姓人”而受到排斥,就连在村委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孤立。
四是女村官们自身思想上的不到位。部分到村任职的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
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鉴于目前女村官们的现状,为了使这一政策能够有效的得以实行,能够使大学生短期的服务产生长远的效益,使农村发展有良性循环。建议应做出以下的努力:
1、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一项好的政策出台后,必须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政策的落实。否则,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通过与村民的接触,许多村民还不知道村子里来了大学生村官,许多镇没有将村官真正放到农村去,这说明村官政策还有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正是该项政策最棘手的问题,理论体系、政策法规逐步完善的同时,缺少行之有效的基层实施监督机制来监督具体政策的落实。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而不是权宜之计。所以,第一,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得配套实施,诸如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大学生村官过于频繁的流动;第二,要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待遇,比如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增长工资、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后,对于优秀分子,可以选拔进入镇公务员系列,或者是选拔进入镇领导班子等,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这样可以保证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工作后,能感觉有所收获,而不是虚度光阴,对于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当是进行定期的培训,以达到在弥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基础上提高其服务的能力。
2、加强镇、村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解,打破传统的旧思想。在与大学生村官的交流中,发现许多村官都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村子的管理事务中去,尤其是女性,村干部大部分认为女孩子在村里没有什么能干的,只能做些端茶倒水的活,所以镇里把她们借用上来,她们还有点工作上的满足感。还有一些领导者看来,当村官,主要是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不必指望他们做什么事情。大学生村官到了工作岗位上,只能服从他们的上级领导、听从领导的安排,至于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到村里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缺乏实质性考虑和安排。因此,这种观念必须加以改变,作为领导,应当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应当明确或制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一方面能让他们明确工作的方向,同时也感觉到了肩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基层工作中,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摆设。这样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和村子的长期发展。
3、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担当好村官这一职务,必须要做到认识和素质上的提升。第一,转变就业观念。要激发自己服务农村的热情与责任感,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形成一种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要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不能把“村官”作为“跳板”。第二,做好到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多关注“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重视实践环节,培养自己与村干部、村民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学习的心态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接物。运用女性独有的特性,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应当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第四,做好到农村工作的思想准备。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就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学生气,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为农民办好每一件实事,要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否则不仅得不到村民的和村干部的信任,更严重的是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和热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女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摆正好心态,做好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综上所述,镇妇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明确了具体分管领导、具体责任部室,形成了各级妇女组织关心服务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体系。近日,镇看望女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调研,征求女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建议,结合镇实际,创建三大工作机制,真诚服务女大学生”村官”。
镇高度重视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建立一个日常联系制度。给每个女大学生“村官”建立移动电话、网络,做到随时了解和掌握她们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及时找到关爱、服务的具体办法;二是建立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镇妇联每月召开一次女大学生“村官”交流座谈会,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三是建立一个生日关爱活动制度。我镇妇联以电话、短信、贺卡、聚会等方式给每个女大学生“村官”以生日的祝福,让她们在村工作期间也一样感到有娘家的温馨;四是建立一个关爱帮扶的对子。我镇妇联在全镇各村妇代会中建立联系女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制度,让女大学生尽快熟悉和了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