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

第1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科研 问题 解决对策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①。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当然,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经典的言论:“如果你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艺术,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过程中,“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一方面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当多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亡[J].人民教育,2007,(6):49-52.

参考文献:

[1]杨占苍.一个教育函数方程式的解读[J].中国教育报,2002,(9).

第2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科研发展;课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63-03

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于小学、普通高中而言,初中教育整体薄弱成为一种共识。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通过教育科研推动初中教育整体发展,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自2009年以后,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增加“初中教育专项”。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共申报课题7137项,其中基础教育3807项,职成教育1257项,高等教育1046项,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599项,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专项417项,教师教育专项11项。基础教育中有申报初中教育专项的课题337项,共有87项通过专家组评审,确定为立项,占到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总数的26%。其中有初中专项重点资助11项,初中专项重点自筹25项,初中专项立项51项,分别占到初中课题立项总数的12.7%、28.7%、58.6%。

一、初中教育科研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特征

基于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初中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从主题看,初中教育科研较为关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等。在申报的337项课题中,关于课堂教学和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项目201项,占到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总数的59.6%,其他主题主要有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办学理念哲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利用、学生素养提高、小班化教学、薄弱初中发展、初中教育发展的区域推进、“苏派”教育名师思想研究、家校互动等,如此众多主题的项目只占到初中专项申报总数的40.4%。

2.从方法看,初中教育科研中形成了以实践研究、策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为主的局面。337项初中教育课题申报中,直接标明“实践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课题90项,占到初中专项申报课题总数的26.7%;标明“策略研究”的课题52项,占到初中专项申报课题总数的15.4%;标明“行动研究”的课题11项,占到初中专项申报课题总数的3.3%;标明“个案研究”或者“课例研究”、“调查研究”、“应用研究”的课题18项,占到初中专项申报课题总数的5.3%。

3.从视域取向看,初中教育科研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研究取向。尽管在337项课题中,只有15项课题体现了校外研究取向,主要涉及到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教材运用,家校合作,区域推进初中教育发展,“苏派”教学专家研究,“准工作体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教育等,意味着322项课题都是以学校为本进行研究的,占到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数的95.5%。在以校为本研究取向中,学科教学为主的研究思路占据了重要部分,占到校本取向研究课题的61%,其他诸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交往关系、班级建设与管理、学校文化等,只占到校本取向研究课题的39%。

4.从研究类型看,实践研究是初中教育科研的主要研究类型,理论研究或政策研究很少得到体现。337项课题中,只有少数6项课题涉及诸如“初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文化标准化管理”、“平民学校建设的‘慢教育’”、“尊重教育”、“非正式群体”、“阳光语文”等理论研究,涉及到初中教育政策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失,其他331项课题都是实践研究,占到初中专项课题总数的98.2%。

二、初中教育科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情况的分析,初中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研究优势,如关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凸显了初中教育的实践研究定位,采用了初中教师较容易掌握的研究方法等,也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

1.“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没有在初中教育科研中得到充分体现,带来了初中教育科研的方向性偏差。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成为初中教育科研的应有主题,但是在337项课题中,只有29项课题研究体现了学生为本,占到初中专项申报课题总数的8.6%,具体体现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学生学科素养形成、学生自我学习品质养成、学生自主反思、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身心健康等内容。对“学生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忽视,意味着初中教育科研缺乏正确学生观的引领,没有把促进学生发展当成教育科研的中心主题和内容,从而带来初中教育科研发展中的方向性偏差。

2.过度的实践导向带来了初中教育科研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限制了科研课题意义的凸显。尽管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一再倡导,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要以实践为导向,关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初中教育科研不需要理论指导和支撑,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初中专项”课题申报来看,不仅出现了初中教育科研理论研究的缺失,而且呈现出初中教育科研实践课题缺少理性思考成分,从而造成初中教育阶段的大部分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如很多研究都成为教学工作汇报或教学案例堆积,研究者没有对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规律或逻辑做进一步思考。这也使得初中教育的许多研究只局限于个人研究层面,无法在更大范围推广课题研究成果,限制了课题研究意义的更深层次发挥。

3.学校或教师为研究主体,无法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发展任务在初中教育科研中得到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为未来十年初中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初中教育科研必须体现均衡发展这一重要使命。尽管均衡发展理念可以在中、微观层面的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得到体现,但是中宏观层面的区域之间、校级之间等均衡发展也必须成为研究主题,而这种研究必须以区县或以上组织(个人)为研究主体,从更大范围关注均衡发展问题。但是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初中专项”申报的337项课题中,有323项课题由学校或教师个人申报,而以县(区)等名义申报的课题只有14项。区县主体研究行为缺少使得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很难在更大程度上实现。

4.初中教育科研中以校为本的视域研究取向,忽视了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相关者在学校办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了校内外交往关系的建立。学校办学是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他们从不同方面对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初中专项”申报的337项课题中,校外取向的研究课题只占到初中课题申报总数的4.5%。初中教育科研的校本取向排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相关者参与学校办学过程,他们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校外力量参与学校办学主体作用的缺失,导致学校办学主体单一化,不仅增加了学校办学的负担,也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同时还影响着校内外互动关系的建立,使学校办学缺少他者的支持和监督。

三、为促进初中教育科研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根据初中教育科研发展中呈现出的特征,为解决初中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1.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初中教育科研中严格遵循“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应成为初中教育科研的主导性观念,不管是学校办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都必须以其为导向,“学生”成为研究中的主要关键词,使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成为研究的最重要目的。

2.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初中教师理论素养,为初中教育科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任何没有理论的实践研究都是不科学的。初中教育科研在面向实践、关注实践问题的同时,务必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为此,初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研究中的理性思考成分,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最佳集合。

3.强化中宏观层面研究,发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初中教育科研中的主体作用。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等对学校发展的专业指导作用,必须提升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指导力,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是发挥他们专业指导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必须发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科研中的主体作用。

4.拓宽研究视域,使初中教育科研视野扩充至校内外。鼓励学校和教师在关注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发展的同时,把研究视野拓宽到校外,与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为丰富研究主题、争取校外支持,宣传学校发展提供可能。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ZHOU Ying-jun

(Jiangsu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Nanjing 210013, China)

第3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 师范学院 能力培养 成才工程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学校,是贵州小学教师的摇篮。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分院立足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启动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成才工程”。这是一个很少有高校搞过的工程,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主要靠自己摸索。

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良心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所谓良心工程,是从上学期起,在几乎没有任何报酬情况下,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的一项长期活动。分院的办学思路和模式是:学生学习继续推行“2+1”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广东顶岗实习,开阔视野。为了搞好这一工作,分院实行导师制,即每一个老师带十多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负责,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实践证明,成才工程效果很好,学生成长很快。那么,在学生成才成人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其能力呢?

一、成才工程启动

2010年9月7日南白分院党政联席会在胡院长办公室召开。研究决定2010年9月上旬正式启动“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会议讨论制定了学生成才工程启动工作总体方案:成立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启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南白分院学生成才执行办公室,成立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启动工作指挥部。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誓词是:

今天,作为遵义师院的一名学生,我以青春的名义,郑重宣誓:

志存高远,谨记校训;

做人为先,求知为本;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自律自强,立己立人;

德才兼备,求实守信;

囊萤映雪,克难奋进;

苦练五好,提高才能;

薪火相传,不辱使命。

2010年9月28日下午14时30分,遵义师院党委中心学习组在南白分院举行2010年第二次集中学习,遵义师院党委书记袁利民、副书记王爱华、副院长娄胜霞、副院长王刚、学院各党总支、分院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31人及2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了此次中心学习,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王爱华同志主持。

在会上,南白分院院长胡贵勇作成才工程工作汇报。他在汇报中分十一个部分介绍了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的方案、管理情况、下一步工作的打算等。

最后,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袁利民同志作大会交流总结。他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大家一是对纲要中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重新理解,加深认识;二是全面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力争使遵义师范学院上一新台阶。

南白分院围绕学生成才工程,召开学生成才思想讨论班主任座谈会、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暨教学工作会、学生座谈会,各班开展学生成才工程思想大讨论。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师生报名参加汽车驾驶员培训,开展了学生成才工程系列活动。还组织了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篮球运动会;全校学生英语讲故事比赛;“闪亮青春”2011迎春晚会;“学生全能工程项目”和“学生成才工程乐器项目”;大学生文学创新创作大赛;课堂板书设计比赛;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成就有用人才,纪念“五・四”学生运动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艺术教育开新花,成才工程见成果”合唱比赛等各种重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内容健康、促人奋进的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所以我们提出“语数通识,淡化专业”的新观点,要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作风正派、勇于创新、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吹拉弹唱、三字两话(画)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

二、团委开展志愿者活动

在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义工活动的倡导下,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各班迅速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及时为需要服务的地方尽一份自己的爱心。

在这期间,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的同学们争先打扫了学校的卫生死角,使校园更加洁净优美。有的服务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清捡南白镇公园和象山公园的白色垃圾,为南白公园无偿挂上宣传标志。此外,分院还成立了爱心理事会。这些成员经常到定点帮扶的三合镇长丰村去家教、捐助图书、衣服等;到学校老教师家属院、南白敬老院、南白特殊学校去服务。他们的这些服务,每次都得到了社会人士的一致称赞,也让同学们的爱心在需要的地方得以奉献。

每年南白分院都会组织一次无偿献血,近期在团委的宣传、爱心理事会的协助下,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又组织了一次无偿献血,这次献血的总人数有149人,总献血量41200ML。

三、教师发展及教学管理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提高师生素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五个好”(上好每一堂课、管好每一个学生、出好每一份试卷、改好每一份作业、选好一个研究方向)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五个好”(订好一份成才规划、学好一门外语、练好一套职业技能、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份作业)活动。

在学院培养高素质“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指导下,以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为目标,立足市场需求,着力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重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了较大进步。

(一)教师发展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更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提升的前提。为此,南白分院领导班子很重视教师发展工作,努力从多渠道推进教师发展。

1.采取鼓励政策,通过组织考研培训,促使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研究生考试。以期提升教师学历结构,完善教师专业素质。到目前为止,已有16名教师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正在进行脱产或不脱产式的研究生学习。

2.克服各种困难,让一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大学读访学或者单科进修。其目的是让教师自身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尽快成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为建设南白分院的教学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有5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完成了外出访学,有1位教师正在进行单科进修学习。

3.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院、省级、国家级的各类科研课题。分院通过奖励、与职称评定挂钩等形式,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并请专家进行科研课题申报专题讲座,作科研课题申报指导。使南白分院教师对课题申报有了一定认识,克服了畏难情绪。有59名教师获得了贵州省省级社科课题和贵州省省级基础教育课题立项。而且,其中有2个省级重点课题。

4.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科研、教改论文,要求教师在国家正规刊物上,并通过奖惩制度来保障。以此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智慧型转变。一年多来,通过宣传、鼓励,统一了教师的认识,确立了南白分院一年一度的科研工作日:每年的6月30日;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少论文能够在核心期刊发表。

5.配合南白分院的学生成才工作,要求教师定时定量阅读教育名著、专业名著及文学名著,以此拓宽教师的文化广度,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并通过承担学生的导师工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学生成才工作。学生成才,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南白分院始终立足于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思考、规划学生的成才工作,一年多来,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了系列工作。

1.创造性地提出“2+1”办学模式。所谓“2+1”办学,即用两年时间在学校完成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这是以分院培养应用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而提出的,突出了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了使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吸收更多的先进教育理念,适应社会需求,分院还通过反复的考察、论证,大胆地将学生一年的教育实习推到了广东珠三角地区进行,让学生吸收更多的先进理念,提前适应就业需要。这开创了全日制师范专科教育实习的先河。

2.配合“2+1”办学模式,进行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分院领导集体为更好地落实“2+1”办学模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2008级专科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并经过2009级学生的培养实践,最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2010级各专业学生培养计划。新的培养计划总体表现为:(1)在确保国家专科教育规定学习时数的前提下,将三年的课程压缩为两年完成;(2)课程的设置淡化了专业性,强化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3)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为学生获得小学教育需求的各种技能搭建了广泛平台;(4)重视了学生的教育见习,强化了学生的教育实习。

3.制定了学生成才的详细规划,为学生成才明确了二十多项具体的学习内容,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学生成才记录簿。学生成才记录簿既是学生在校成才学习活动和学校成才教育活动的记录,更是督促学校和学生开展成才教育教学的指南。

4.实行了学生的导师制。南白分院从2009级学生开始,按专业的不同,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学生一进校就进行了导师分配,每一个教师带几个至十几个不等的学生。学校要求导师结合学校学生成才工作要求,帮助学生制定成才规划,提出学习要求,跟踪学生成才过程,并定时组织检查和交流。要求导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良师、生活益友,不仅要引导学生成才,而且要引导学生成人。

5.完善了学生成才机制。分院为确保学生成才工作的有序进行,着力进行了机构调整和制度建设。先后成立了分院学生成才工作领导小组、教学监督领导小组、学生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成立了学生成才办公室。并制定了系列配套的学生成才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学生成才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6.搭建活动平台,拓展技能培训项目。分院以学生成才规划内容为指导,从2010年9月起,每学期组织开展了系列技能竞赛、学生学习汇报演出等活动;成立了类型丰富的学生社团,并在有关科室和教学工作部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社团活动;开设技能训练培训班,等等,为学生成才丰富了内容,搭建了学习平台。

7.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学校为顶岗实习学生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养成教育,开设实习前礼仪培训课,进行礼仪培训。

第4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双向渗透;卓越教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教师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高师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衡阳师范学院在对传统教育实践理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双向渗透式”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的理念,将该理念落实到卓越教师的培养实践中,即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学校间互相参与、渗透、影响,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在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引领、经费倾斜与监督调控下,高师院校通过加强与中小学校间的深度合作,变阶段性教育实习管理为一体化教育实践管理,变单向性教育实践管理为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管理,建立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机制。

一、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机制

高师院校要加强与中小学的互动交流,建立双向协同培养机制,形成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的机制。高师院校要遴选基础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作为合作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与中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创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崭新局面。

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深度合作贯穿于卓越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师队伍建设等,共同实现“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第一,开展教学合作。双方互派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工作。高师院校选派一定科目、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教师到联盟的中小学担任任课教师,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高师院校承担教学法课程教学;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高师院校选派教学论教师、卓越班学生参加中小学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师培训,中小学选派教师参加高师院校的有关教学活动。第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合作:高师院校与联盟中小学合作,合作申报教研教改项目,共同开展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共同参与教研室活动、教改实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可开辟“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坛,为双方师生提供学术研讨的平台。高师院校组织专家到基础教育学校开展讲学、讲座活动,帮助联盟中小学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到论坛主讲,帮助高师院校更好地开展对接研究。建立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

二、制订双向渗透式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改革的理念和实践环节具体落实到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建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等作为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同时,广泛调研基础教育学校的需求,并组织基础教育专家开展充分论证。在与地方政府和中学教师协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订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科学设置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突出育人为先、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指导思想,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课程应能凸显卓越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对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在人文素养、沟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课程,强化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能力;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要强调与中学教学的对接,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诉求,加大中学课程标准、中学教材分析等课程的课时量;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新设“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务”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实践教育模块应结合专业特点,科学构建由“德育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文体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实践”六项实践组成的全程化实践育人体系,切实反映教师教育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建立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双资源”教育环境

高师院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共建教师培训、网络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优质课程培训资源,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享,用以指导教学、研究教学。建设卓越教师培养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拓宽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借助网络平台,让卓越班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提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通过集中教师教育联盟单位等优质教学资源,对卓越班学生进行精英化重点培养。通过对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协同建设教育资源,实现高校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四、实施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名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是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卓越教师的机制。实施“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教学导师,强化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二者分别承担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高师院校要大力支持缺乏中小学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到中小学进行实践锻炼,参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实践研究工作。选拔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卓越教师班培养,担任在校学生专业发展导师,增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保障。

第5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质量

Abstrac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had taken on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multimillions of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s and innovating talents, in carrying out the stratagems of building our country by science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our country by talents, and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country,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 This paper makes the advanced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as the cut-in point,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ng talents, quality

西南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其经验值得探讨。

一、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从2006级开始,各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强调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修定了培养方案。

1.调整学分、学时,建构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为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设定为150-180,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具体设定。其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要求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0学分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25%,并将过去每学分20学时的对应关系调整为每学分18学时,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2.整合五类课程模块,构筑新的课程体系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将全校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构成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在科学的设置基础上,同属一级学科的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相同,同一学科群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修读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夯实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逐步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通识培养。此外,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定量的选修课程,保证四年教学不断线。

3.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7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一,足见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号)则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在培养方案总学分内对实践教学环节作了学分比例要求外,还在总学分外另设10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学习。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可替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其中,科研学分和技能学分可以替代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得由学校根据《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统一认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坚持个性化与综合化培养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坚持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实习支农”计划,形成以创新实验班教学、实习支教、实习支农等教育教学模式为一体的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开设创新实验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如何培养精英人才的问题,学校从2006级开始在化学化工、历史文化、数学与统计和物理科学与技术4个学院试点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是以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侯光炯教授命名的人才培养“光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班在使用同一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通过集中优质教学资源,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计划和实验教学改革计划为重点,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精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能;创新实验班试行学业导师制,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创业计划、申报“本科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向创新实验班学生开放,以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实行滚动竞争机制,通过动态的考核与评价,部分学生会被淘汰进入普通班学习,普通班优秀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导师推荐和考核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2.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针对我国农村尤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问题,我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顶岗实习为基本模式,积极探索培育教师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在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派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全面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让农村中小学被顶岗出来的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系统培训,以此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这项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贫乏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我校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这项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3.探索实习支农计划

在党和国家更加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的传统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率先在重庆石柱县取得了明显实效,也被称作“石柱模式”。一方面,学校将石柱县作为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把部分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带到石柱地方开展,并将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极大地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柱县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也是科技支农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题调研和研究之中,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石柱模式”极大地密切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格,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1.实施课程精品化战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按照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近年来,配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抓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机会,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构建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达标课程为骨架的、覆盖本科教学基本环节的三级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大力推进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公共课和基础课程多是大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的课程,对刚刚进校、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低年级大学生做好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和大学专业发展的衔接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解决大众化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吃不饱、吃不好”和部分学生“吃不消”的两难问题,我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在大学计算机、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植物学等公共课、基础课程群中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改革。通过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课程级别,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量体裁衣,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能。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通过体制创新和教学过程监控,创设宽严适度的成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在严格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成长发展创设了更宽阔的空间和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严格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与学双边行为

为了维护教学正常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维护学生学习的权益,我们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课、教学事故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包含一系列科学指标体系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我们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电话(教学110),并派专人职守,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保证了教学过程监控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规范教师学与学的双边行为。

2.积极实施“2+1”学期制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面对资源不足尤其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阔的平台,我校创设并实施了“2+1”学期改革,在原来的春秋两个学期之间增设一个短学期,构成“19周+19周+6周”的“2+1”学期模式。“2+1”学期制的实施,为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增加空间,为资源的释放和丰富提供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拓宽平台。经过一年的试行,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在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吴启迪.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3、14期.

郭霄鹏.整体优化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陈羽白,罗锡文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教探索2004年4期.

第6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特色学校创建所追求的目标到底是学校的特色还是特色的学校?显然,学校是本,特色是末。特色学校应该从学校的视角去理解,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是育人。特色学校的本源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学校的功能,即培育人才,因此特色学校创建应该是“为育人而特色”而非“为特色而特色”。特色形成过程就是学校完成育人目标的过程,是学校依据学校历史、学生实际、学校社会环境实际等,按照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培养优质人才的过程。

一.特色学校的形成机理

通过对特色学校的实际考察,静态的特色学校结构,主要包括特色学校载体和特色学校灵魂。从动态的特色学校形成过程来看,特色学校形成还必须要有诸如人力、物力及智力等动力系统。

灵魂体系。特色学校灵魂是指学校的价值理念,就是学校的精神体系,包括学校核心理念、教育目标、办学目标等。提炼特色学校灵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学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学校发展的历史事件中挖掘精神闪光点;学校或者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现实需求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能加速学校发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应该是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等教育利益相关方共同的教育理想信念。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特色学校灵魂的最直观的体现。在创建学校教育环境时,每所学校应根据具体校情,设计出体现学校独特个性和文化精神的校园环境。要符合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体现朴实、自然、和谐和美观的要求,避免华丽和过分雕琢。要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如定期更换)留给由本校师生创作的文化作品,用来呈现他们的生存状态。

学校课程。课程是特色学校创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有用的资源;要清醒认识课程资源的多元形态,努力把蕴涵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学校特色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要强化课程意识,做到精心策划、要素齐全,有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或活动设计方案),有课时安排和评价办法。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核心。要聚焦课堂,立足区域、学校实际,创造具有区域印记、区域特色的先进教学方法,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加强德育,加强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特色建设。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及管理行为,有效地整合和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反映特色学校灵魂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是课堂以外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也是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的有益补充。人是活动着的个体,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一切影响都只能通过活动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因此,活动是学校进行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选择。

研究力量。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着手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没有多少现成的版本可以模仿,更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按照研究的范式,加强对学校实际的研究。

师资条件。学校要努力形成一个以校长为首的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与学校特色创建相适应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特色建设凝聚合力和提供人才支撑。

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保障条件,无论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都要对特色学校创建提供者资金支持。

二.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创建模式

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相关方面形成合力,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创建。在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政府、学校、科研机构是重要推动力量,三者之间在特色创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深圳市龙岗区在实践中探索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研究助力”的推进模式。

政府主导。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是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创建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资金导向和评估导向。1、政策导向。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学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充分调动学校主体的积极性。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在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颁发了《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以及配套的评审方案等,详细规定了特色学校创建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等,把对特色学校的抽象理解分解为操作性强的工作要求。2、资金导向。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资金来引导学校创建特色,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资金支持。3、评估导向。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评估来引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龙岗区先通过学校申报,经过专家评审确定创建特色学校的资格单位,最后由区教育局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予以确认。创建期间,区教育局不定期到学校督导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科学的符合龙岗区实际的特色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第7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95-03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在2001年被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将整合一词明确地提出来了。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就像粉笔、黑板一样是一种常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适宜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呢?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很有研究价值。

二 概念界定

初中化学中实验教学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课题研究不是简单地用一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来替代化学实验教学,而是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设施、资源来辅助实验教学,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指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设施、网络资源等手段辅助完成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

三 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途径,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第一,通过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课本中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借助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二,在信息化环境下有效、合理、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研究内容

化学教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完成化学实验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教材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不能替代化学实验;用计算机模拟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时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使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表达出来的抽象概念更易于展现,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试验,缓解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验经费不足、实验条件欠缺和环境污染等矛盾同时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优势,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运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 研究方法

课题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同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量研究等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个案试验相结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师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及时总结、发现规律。并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科学素养进行个案研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及总结再通过一年验证,最后对课题进行总结。

六 研究过程

对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实践研究。首先,以本镇初中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其所属的信息化环境,适合运用什么样的信息化环境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其次,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哪些实验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研究的实践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理论、实验、小结、验证、总结,不同的阶段有其主导的方法和行动,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展开调查、参与互动、收集数据、开展研究,并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再对其效果进行新一轮的再实验以进一步检测前期成果,进而得出研究结论,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

准备阶段(2013.5~2013.9):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组建课题组,对课题相关内容进行理论学习,申报课题。

开始阶段(2013.9~2013.11):课题立项后,按照课题组成员分工展开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初步实践阶段(2013.11~2014.1):根据开题方案,完成初期的调查与实验分类工作。(1)对本镇三所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学校具备的信息化环境进行调查。(2)对课本的实验进行分类,探讨哪些实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实践阶段(2014.2~2014.6):(1)将初步的实验分类结果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检验分类的正确性。(2)完成部分成果的整理。

中期总结阶段(2014.7~2014.9)整理课题资料,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验证完善阶段(2014.9~2015.6):根据开题方案以及前期研究的成果和中期研究报告,对成果进行验证以及完善,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总结阶段(2015.7~2015.9):总结课题。(1)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七 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较多的资料,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的分类总结

课题组通过对实验的分类,总结出哪些实验利用信息化环境更有利于教学:

第一,化学微观概念和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的模型介绍、分子运动的学习,这些都是微观的概念,无法形象化。而计算机模拟能够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第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或者反应速度较快或较慢的实验。如铁生锈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会很耽误时间,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以将“现象”放大,还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第三,错误的实验操作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氢气的制取与验证是个很危险的实验,如果误将导气管放人集气瓶下面,会导致爆炸。如果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让学生看到这种危险的后果,以说明科学操作的严谨性。

第四,严重污染、较危险或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如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而且在一般的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浓硫酸、氨气等的生产,这些过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模拟进行展示。

例如:微粒的运动──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的问题情景?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下述实验。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每个同学都看到溶液是无色的。向烧杯B中加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可以发现烧杯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学生对上述现象提出几种假设。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假设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结论:(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B烧杯的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粒逸出,一些微粒进入烧杯A的溶液中,溶液成分发生改变,无色溶液变红。

对此内容的教学,光靠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操作,无法感受到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印象还是不很深刻,所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模拟演示分子运动,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构建一整套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第一,依托“班班通”、网络互动课堂等基础设施,开展课题研究。我校于2012年开始逐步配备“班班通”设备,2014年所有班级配备“电子白板”。网络互动课堂于2014年7月完成安装调试,预计同年10月交付使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此类设施,课题组采取多种形式,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其熟练操作设施的技能。发挥校外专家、校内骨干、微机教师等作用,不断学习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再者利用这些设施积极完成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论文、录像课等。

第二,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资源整合与。课题组成员积极利用校园网、安徽基础教育应用平台、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等进行资源的整合与。

第三,积极引导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类信息化教育评比。为了检验课题组研究成果,课题组积极引导组员将部分研究成果参加各类信息化评比,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课题组研究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课件、论文被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推荐。积极参加本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应用学术作品评比活动,课题组成员均获一、二、三等奖。同时建立个人空间,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此空间还荣获合肥市个人空间评比三等奖。总之,课题组成员都在不懈的努力,力争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八 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本课题研究借助的教育设施主要是“班班通”、电子白板等,后期又加入了网络互动课题这样的形式,所以课题组要与时俱进,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设施与化学中实验教育的有效整合。但是在具体的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课题组成员开始研究课题时积极性很高,能按时参加课题的研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性开始减弱,有时不能参加课题研讨;(2)由于我们课题组成员大多数都是毕业班教师,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教师精力有限、课题研究时间紧等问题较为突出。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会积极面对,我们也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会尽力处理好生活、教学、课题研究的关系,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小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时代(理论),2012(1)

[3]王格梅.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2(5)

第8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关键词:实新课堂;课堂文化;建设措施

教育应面向未来,课堂文化建设也应具有发展的眼光。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深化发展的阶段。重庆市先后提出了“减负十条”“提质十条”以及建设“卓越课堂”的文化呼唤,为此,我校积极探索具有石新路小学文化特色的课堂建设之路。

一、实新课堂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实新课堂的概念

一个学校的课堂一定是基于它的学校文化。实新课堂是基于石新路小学“崇实立新”的学校文化,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打造“真实、朴实、扎实”的高效课堂。实新课堂让学生拥有会学的能力,学到扎实的知识,培养创新的意识,使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成为身心健康、个性和谐的个体。实新课堂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三实”和“三新”。“实”主要是指通过实际问题,基于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实际效果,即“实际、实践、实效”。“新”则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思维上产生新变化,教师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用新的方式学习,进而师生能获得新发现、新成长、新进步。[1]

(二)实新课堂的理论基础

1.生命教育哲学生命哲学家认为,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正是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郭诗乐曾经指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2]2.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坚持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其次,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最后,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3]。因此,课堂教学的展开应该以“人”为出发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从而使教育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同时,人本主义学习观更是强调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不可分割,应该彼此融合[4]。“实新课堂”特别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力求培养会创新有思想的学生。3.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5]。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学习[6]。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是真实的,因而他们就更具有学习兴趣和动机,更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更能够张扬人的个性。

二、实新课堂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实新课堂文化的概念

1.课堂文化的概念课堂文化,就字面理解是课堂中存在的文化,是在课堂这一特殊环境下产生和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学者认为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7]。也有学者认为,课堂文化就是在课堂的师生活动包括环境中所传达的所有价值观,它同时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影响[8]。总体来说,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课堂氛围和人的精神气象,并且要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2.实新课堂文化的概念根据课堂文化的概念,我们认为,“实新课堂文化”是石新路小学在课堂中倡导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鼓励教师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等角色,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实新课堂文化”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和专注意识的“五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为价值导向的。通过“实新课堂文化”的建设,我们希望课堂能够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知识到技能、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希望教师能发现学生所具有的内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实新”课堂中快乐地成长、不断地发展。3.实新课堂文化的内涵明确了实新课堂文化的概念后,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关于实新课堂文化的内涵特征的调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全校教师的描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校教师对有效课堂核心内涵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三实”与“三新”。“实新课堂”的“三实”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实际问题,基于操作实践,达到实际效果,即“实际、实践、实效”。“实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了解教学主体的实际也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实际。“实践”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着眼于过程,注重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效”着眼于教学效果:学懂、会学、能应用,是指通过实际问题、基于实践操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实新课堂”的“三新”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有新思维,教学过程要有新方式,得到更多的新收获。“新思维”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新教学思维与学生的新学习思维。“新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不断地创新,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新发现”则主要是指通过教师所采用的多种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方面的新收获。

三、实新课堂文化的建设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树立实新课堂的价值追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的主阵地,如何将学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根据现代教学论和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出了“实”与“新”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全校教师与专家一起反复论证实新课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环节,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重点展示,实新结合”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其后,在多次讨论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新课堂要完成“从讲堂到学堂、从学会到会学、从知识到思维、从紧张到轻松、从单反到多反”的教学方式变革。明确了教学理念之后,老师们就开始探索实新课堂的教学环节。我们分成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学组,围绕着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实新课堂中“实”与“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环节、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进行了多方位的开放式探讨,初步构建了基于实新课堂的教学操作模式,然后每组推荐一人上课实践,最后再与教师和专家对话、研讨,进一步体会、明确“导课定向、激情引趣—尝试学习、多种方式—点拨提炼,应用升华—思考内化,领悟成长”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反复研讨,不停追问,如在课堂中如何体现我们的教学理念?可不可以省略掉一些环节?环节之间可不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哪个环节实现了从讲堂到学堂的彻底转变?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等等。在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不断追问中,共同探索和内化着实新课堂的文化理念,形成了对实新课堂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开展读书论坛,内化实新课堂文化

学习是思想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航标。为了加强老师们对实新课堂的理解,实现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暑假,我们推荐并指导老师积极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特别推荐阅读了《我的教育理想》《爱与智慧》《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等书籍,结合理论阅读,让每个老师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理想和追求,并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研讨:高效课堂特征———我理想的课堂状态,课堂教学新理念———我的教学理想,有效教学的教师素质———我能为实现理想的课堂状态做些什么。在做好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请全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实新课堂文化”进行自我解读和相互交流。通过读书论坛,教师们明确了实新课堂的“新”主要集中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角色要“新”:从“前台”到“后台”定位;其次,教学内容要“新”:从教材本位到学生本位;最后,学习方式要“新”:从“他主”向“自主”发展。教师的发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通过读书论坛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在实新课堂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创新思维及优秀的品质”这一育人目标,为此,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开始思考如何建设“实新课堂文化”的问题,就这一选题申报并获准了今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老师们真实、生态的课堂教学实践行动来探究实新课堂文化建设方略,深化老师们对实新课堂文化追求的理解,丰富老师们建设实新课堂文化的实践行为。

(三)创设民主、信任、宽容的教学环境,建立基本的课堂价值导向

课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追求与引领、教师的文化自觉,以致形成课堂文化的生命力[8]。因此教师怎么样能锻造优秀的课堂文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价值观念问题。由于前期我们对实新课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讨和扎实的实践探索,在建设实新课堂文化时,老师们已经初步具有了实新课堂的价值取向,开始了自觉的课堂文化建设实践。例如,在区进修学院课改评价小组,我校的一节推门数学课上,一个学生给汇报学生提问为什么是A而不是B,小组展示了思维的推理过程,老师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认为还可有另外的理解。在实新课堂上,“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想法吗”已成为老师们课堂常用的提问语句,这些语言,营造了一种民主、信任和宽容的教学心理氛围;这些教学语言背后,不光培养着学生的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还为学生指引着科学、公正、开放、多元的价值导向。因此,我们认为实新课堂就是要创造让学生感觉到安全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学会倾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大胆实践、勇于探究,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的价值,让教师发现、相信、肯定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从而自觉地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

(四)建立“问题导向”的校本教研机制,让教师演绎课堂文化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校本教研机制,以课题为载体,教师团队设立小课题开展研究。“问题导向”一方面是指选题的问题导向。在实新课堂文化的教研中,各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选择要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困惑。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是指教研方式上的追问、辨析。教研会上,教师们常常就实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问题进行多次追问和讨论。我校的校本教研特别强调培育教师学习共同体,使得“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合作性实践成为可能。因此我校要求各个研究团队定期召开研讨会、学习交流会,分享教学及学习的体会;要求讨论、撰写实施计划,收集整理案例,建立专业成长记录等。教师团队研究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他们践行实新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行为,演绎课堂文化,形成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

(五)完善课程体系,更好地彰显实新课堂文化

现在我校正在积极完善课程体系以更好彰显实新课堂文化。例如,如何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力、学习习惯、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特点,如何建设有实新课堂理念的校本课程等。我校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习惯养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科学校本课程和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我们希望通过将课堂与课外、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让课堂文化得以顺利培育和创生。实新课堂是我校课堂改革的一种探索。虽然对于实新课堂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才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只要抓住“实”与“新”这个核心,只要真正做到把讲堂变学堂,由学会到会学,我校的实新课堂就会提升品质,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宋开亮,徐光燕等.基于新课改的实新课堂理论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7(32),21-25.

[2]郭诗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208-209.

[4]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27(1):90-93.

[5]钟志贤,徐建洪.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157):17-19.

[6]吴楠.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学改革的启发[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7(4):69-70.

[7]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2):56-59.

第9篇:小学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师培训工作,紧密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海南省小学教师培训标准,分类培训、分层管理,抓住重点、倾斜农村,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创新模式、服务课堂,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和谐、有效地实施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一)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教师加深对新时期教师职业特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提升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激发教师工作潜能,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标准。依法培训、分层培训、科学施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台阶和目标要求,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自觉学习、提高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海南省小学骨干校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建立城乡联动、研训一体、共建共享的教师培训平台。改善农村教师的学习环境,创建良好的研训氛围,城乡教师能公平享受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城乡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均衡发展。

(五)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六)继续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试工作。至2013年底全省在职小学教师基本上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初级的考试认证,并在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和考试。

二、主要项目

(一)教师全员培训

海南省2009-2013年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将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分学科、分层次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1.培训层次与对象

(1)新教师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准备上岗或上岗不足1年,以及尚未评聘职称的小学教师。

(2)初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二级职称(含二级以下职称)教师。

(3)中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一级职称的教师。

(4)高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高级职称(含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

2.培训标准

海南省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标准,是不同岗位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培训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模块:(1)思想品德修养;(2)教育教学理论;(3)学科知识与技能;(4)学科教学与研究;(5)教育科研能力;(6)教育技术能力;(7)班主任工作理论与方法。

3.培训课程

海南省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按学科、岗位设置不同的内容模块和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1)必修课。各培训层次的必修课,是相应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学习的课程,课程培训的要求按学科培训标准规定。

(2)选修课。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个性需求,由市县培训机构或学校选定的培训课程。

4.主要形式

海南省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采取基地脱产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校本研训等培训方式。

5.有关要求与措施

(1)全省统一全员培训必修课程及教材,选修课程及教材由市县或学校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需求自主选定。鼓励各市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有特色的培训课程,开展菜单式培训。

(2)省级培训机构应根据全员培训的需求认真做好市县级培训者、课程辅导教师的培训,提升培训者队伍的业务素质,保证全员培训的顺利实施和质量。

(3)各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学校要切实抓好校本研训的管理和专业引领工作,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家引领、骨干辅导、同伴研讨等活动,以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二)教师专项培训

1.名师培养工程

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切实抓好新一轮各级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通过高级研修(网络研修)、课题研究(专题研究)、课堂教学展示、专业引领等形式,既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2.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教师脱产提高培训班,每年选拔160名优秀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省级培训,培养当地学校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2)各市县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选派农村小学有培养前途的年青教师到城区先进学校跟班学习。

(3)省、市县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村学校送训、送教活动的力度,支持农村学校教师完成全员培训学习任务,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校本培训的专业指导。

(4)鼓励和支持城区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友好关系,通过“结对子”“手拉手”、跟岗实践、跟班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

(5)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小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与研究等区域教研的常规制度,定期开展区域教研活动,为当地农村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3.城乡教师同步课堂网络研修

本项目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放大传统的集体备课功能,在优秀教师率先上研究课的基础上,组织城乡学校教师在线观课,共同开展课例评析和研究,并组织专家进行专业引领,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获得高水平的专家引领,改善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重视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继续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网络技术的培训与应用,在完成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和考试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和考试。

5.班主任培训

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通过开展提高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培训活动,不断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从整体上提高海南省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同时,重视优秀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建立和丰富班主任培训的优质资源。

6.薄弱学科教师培训

针对海南省部分小学学科(如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师人数少、专业不对口、优质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效益低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教师培训工作。

(1)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重视和加强研训资源的整合,通过学科教研、校本研训活动和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作用,促进这些薄弱学科的教师培训工作。

(2)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将定期开展薄弱学科教师培训活动,除省级培训对象外,同时面向市县级培训对象,分享优质资源,提高培训效益,为市县薄弱学科教师培训提供支持。

7.小学学科教研员培训

以乡镇中心学校学科教研员为培训对象开展教研员培训,加强海南省小学教研员队伍的建设和校本研训的专业引领工作,促进农村学校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小学教研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8学时,其中脱产培训学习不少于24学时。

(三)教育干部培训

海南省小学教育干部培训包括小学校长培训和小学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其中,小学校长培训包括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骨干培训三个层次;小学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主要针对小学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以及科组长(年级组长)等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

三、培训管理与考核

(一)海南省2009-2013年度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海南省2009-2013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琼教师〔2009〕46号)的要求,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实行全省统筹规划,分省、市(县)、学校三级组织和管理。

(二)以培训学时为依据、培训学分为杠杆,认真做好各类型培训项目的安排和管理工作。

全员培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各市县应针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实际或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种专项培训,并鼓励教师在完成全员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参加学习。

按年度确定全员培训各个层次的培训对象,保证培训对象的相对稳定,以便做好培训管理。新教师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并取得合格证后,应继续参加初级培训;若教师在培训期间岗位职称发生变化,当年内应按原培训层次继续参加全员培训,第二年再由个人或学校向市县培训机构申报调整培训层次。

校本研训活动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不要求分培训层次进行。

(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考核,按全员培训、专项培训、校本研训,由承办培训项目的机构负责。

1.全员培训课程的考核主要由市县培训机构负责(除省统一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课程外),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定期对全员培训必修课程进行统一抽查和质量检测。

2.教师专项培训的考核,由承办培训的机构根据项目培训方案自行组织。

3.校本研训活动的考核,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市县培训机构审核。

(四)继续实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培训学分为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海南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体系和学分年审制度。

(五)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档案的管理,试行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课程管理和学分登记、验证、审核制度,并逐步完成从纸质文本管理向电子文本远程管理的过渡。

四、保障措施

(一)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本省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标准,做好必修课程的建设,选定或编写必修课教材,并指导各市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与培训教材,开展菜单式培训。

(二)加强培训者及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结合课程培训和管理的需要,举办专门的培训者或培训管理者培训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求每年参加脱产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4学时;重视兼职培训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省、市县学科教研员以及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建优秀的兼职培训者队伍。

(三)加强海南省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的建设。由省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针对培训课程的设置,在全省统一建立课程培训专家资源库,为培训力量薄弱、资源不足的市县提供师资支持,确保各项培训工作的实施,保证培训的质量。

(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教师远程网络培训的实践和探索,以实现全面、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和区域教研,创建良好的研训氛围,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引领,促进城乡教师培训工作的均衡发展。

(五)坚持基地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海南省中小学校校本研训制度。同时,按照《海南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管理规定(试行)》(琼教师〔2007〕26号),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的作用,促进全省校本研训制度的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