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

第1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口才充电”:为自己增值

充电背景:这是一个越来越注重“说”的时代:竞争职位需要演说,应聘面试需要演讲,推销要有说服力……在国外,口才训练已是企管界颇为流行的培训项目之一,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的口才培训也应运而生,一出现便颇受白领一族的追捧。

充电目标:

1.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增强自己的表现能力,改善职场人际关系。

2.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竞聘新职位。

3.因为晋升到了更高的管理层面,学习与上下级更好交流沟通的技巧

4.业务员或推销员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

5.“老板级”的人物,为了让自己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充电个案:吴先生是国企一位中层领导,由于自身的性格问题,在口头表达上有些欠缺,甚至影响到他的职位升迁。

后来,吴先生看到了一个口才培训班的信息,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培训过程中,吴先生和其他学员一起,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如开会、演讲、晚会等,身临其境,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第一次在培训班上演讲时,吴先生结结巴巴、手足无措。事后,培训老师对他上台的录像进行了评点指正,并对他的演讲心态进行了指导,吴先生受益匪浅。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吴先生上台时表现自如了许多,他对自己的职业也充满了信心。

评:人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单独当众讲话。21世纪的优秀人才需要三大战略武器:金钱、电脑和舌头!改善口才其实也就是在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是在为你的职业发展而充电。“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要想成才先练口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职场的流行口号。

评:并不是所有的口才训练班都适合每个人,因此在考虑是否报读这种培训班时,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培训师的风格。在众多的口才培训班中,学员们应该怎样选择,重要的一个依据是看讲师的水平如何。

“休闲充电”:生命在于运动

充电背景: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感受到工作、生活的压力。一位伟人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如何在休息中迅速调整自己的身心,为明天的职场冲刺保持良好的动力,是目前摆在职场白领面前的一个课题。于是“休闲充电”这样的新名词就走进了白领的视野,如今白领比较热衷的休闲充电方式有瑜珈、健美操、搏击训练、形体雕塑等几大类。

充电目标:

1.练就一个好形体,获得一个健美体魄。

2.接近大自然,走出家里的小天地。

3.感受时尚气息,使自己看上去不落伍。

4.减压,放松紧张情绪,给自己一个动起来的机会。

5.排解寂寞,多认识一些朋友,最好能交一个纯粹的知己。

充电个案:梧桐 公司职员

梧桐说,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变成一个不太爱运动的人。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爬几层楼梯都气喘吁吁时,实在不敢再向别人夸耀自己曾经是学校1500米的长跑冠军了。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在拳击训练班学习的画面。她说,每周3次的训练不仅使她精力充沛,而且走夜路时也不像以前那么害怕了。

这以后我才发现有很多类似拳击班的休闲训练正在成为时尚运动,这其中有我向往的跆拳道。于是,经过咨询我就报了名,无比热情地投身到这项运动中。一周两晚共4个小时的训练,起初我有点力不从心,但我却爱极了那种汗流浃背的感觉,尤其是练习中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喊叫,这是我在办公室、家里、大街上做不到的。那些日子我总是盼望训练日的到来,工作也比以前带劲儿多了,同事之间聊的话题也丰富起来,我常有意无意地露个一招半式也挺唬人的。为了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一段时间我按时去体育馆打羽毛球、游泳,一段时间坚持慢跑,我还买了健骑机好让自己运动的身影随时出现。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尝试攀岩或拓展运动,另外我还想邀上友去蹦极,这在以前我是想也不敢想,因为我恐高,就拒绝所有“高”的行为,但我现在有信心克服它。

评:尽管这种充电是丰俭由人的,但在不同的方式中,我们都可以寻找到新的刺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烦恼得到释放,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于是,通过许许多多可供选择的休闲充电,我们变得健康,变得勇敢,变得快乐。

“修养充电”:绽放人生华彩

充电背景:由于广泛而日益频繁的社会活动,都市新女性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等物质享受,而开始寻找精神生活,更加注意个性和修养。于是,一种新的时尚开始蔓延,学舞蹈,学钢琴,学插花,学绘画……白领们正悄悄为修养充电。

充电目标:

1.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人气质和仪态。

2.追求心灵上的完全放松和心境的彻底改变。

3.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锦上添花。

充电个案:林彩自己也没想到,业余的充电竟使她顺利地迈进了电力局的高门槛。

林彩在行政管理学院文秘专业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合资公司做文员。从校园走入工作岗位后,林彩忽然觉得生活变得平淡而没有生气起来,平时下班后回到家中除了看书外,似乎没什么好做的事。于是从小对声乐有极高兴趣的林彩把精力和寄托转移到唱歌中来。

因为是爱好民歌,不能像流行歌曲那样随心所欲地乱唱,她决定请一位专业老师好好学学。她拿出自己大半月的薪水,请了某大学的著名歌唱老师做指导。

业余时间,林彩很喜欢听各种音乐会,只要有名家演唱她就会去观看。林彩不但能从演出中学到著名演唱家们的发音、运气等专业技巧,还能使听觉得到享受。

由于林彩歌唱得不错,她常代表公司在市里举办的文艺活动中演出。在一次演出中,她被区合唱团的领导看中,成为区合唱团的一员。

为了能在合唱团更好地发挥自己,林彩更加注重音乐方面的学习。由于出众的嗓音条件,林彩很快在合唱团崭露头角,成为合唱团的领唱。

电力局的领导是在观看了林彩领唱的一曲“春天的故事”时发现林彩的。电力系统每年的各类文艺比赛非常多,为了在各类比赛中拿奖,几年来已经收罗了不少人才。当电力局的领导了解到她不单歌唱得好,在文秘方面的业务能力也很强时,表示非常需要她这样一专多能的人才。半年后,林彩顺利地调进了电力局。

第2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壮族地区高校 《演讲与口才》教学 教学现状 对策研究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往日益频繁,口才成了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口才也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和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壮族地区高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这门课程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具有说话、交谈、论辩、讲演等方面的口头表达才能。本文主要就壮族地区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二、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当前,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练习。教师大多沿用中学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对一些基本概念或相关理论做简单介绍,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极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学生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已经足够,而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多持应付态度,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更有甚者,把口才和说话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说话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无需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基于此类想法,学生对《演讲与口才》课大多持应付的态度,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大多奔着学分而去,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增强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其语言表达效果。

虽然,学校开设有普通话课,但由于长期受母语——壮语的影响,壮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普通话大多不过关,口音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夹壮”普通话,其最大特点是送气音和非送气音声母不分,卷舌音和非卷舌音声母不分。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表达的效果。

(四)学生羞怯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

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存在羞怯心理,表现为课堂上缺乏足够的勇气,不想说、不敢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担心自己讲不好,怕老师、同学笑话,因此上课时,许多学生能不说则不说,必须回答问题或是上讲台说话时,大多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直视下边的同学,最终应付式地随便说上几句,十分缺乏自信心。

三、对策

(一)更新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1.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与口语训练,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很少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这种教学思想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型的新型素质技能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做到教、学、练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感受理论,体验规律,把书上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心得和体会,进而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口才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只会干、不会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普通话训练。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都离不开标准而又流利的普通话。壮族学生的普通话多“夹壮”。因此,壮族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学好普通话。

1.发好送气音声母。

这个要求主要针对母语是壮语北部方言的学生。壮语北部方言中没有送气音声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分,这大大影响了表达效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好送气音声母,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练习,体会发音时呼出气流强弱的不同,反复练习,让学生自己安排,每天掌握一定数量的送气音和非送气字。

2.发好卷舌音声母。

壮语南、北方言均无卷舌音声母,所以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卷舌音和非卷舌音不分,统一发成平舌音。针对这点,除了课上强化训练,同时还要让学生坚持课外训练,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直至发好卷舌音声母。

3.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

这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壮语中大多没有塞擦音,因此,壮族学生大多用相同部位的擦音代替,即把j、q发成x,把z、c、zh、ch发成s。要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关键是先掌握好两类声母的发音方法,再反复练习并记住发塞擦音声母的字词。

4.避免把撮口呼韵母发成齐齿呼或合口呼韵母。

壮语语音系统中没有撮口韵母,因此说普通话时常常把撮口呼韵母念成齐齿呼韵母。壮族学生要发好撮口呼韵母,首先要掌握它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方法,然后进一步熟悉普通话中哪些字是撮口韵。

5.严格按照普通话的规范语法进行表述。

受母语表述方式的影响,学生用普通话表述时经常出现不规范的语法现象,因此,学生说普通话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语法进行表述。

6.克服心理障碍,刻苦练习。

首先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不要怕出丑,更不要担心被他人笑话,要放声、大胆地讲,逐步改变多年的方言听说习惯,培养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同时必须清楚,学好普通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有信心、下苦功夫,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地学。唯有如此,才能说得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普通话,才能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加强朗读、背诵、复述方面的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每天用10到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演讲稿等均可,先利用工具书把文章中所有字、词的读音搞清楚,然后开始朗读。朗读的速度从比较慢逐渐加快,最后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其次是背诵,一是“背”,二是“诵”,对象可以是课文、诗歌、散文、小说等,这种训练既可培养记忆能力,又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一个肚里没“货”的人想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妄想。

最后是复述,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叙述一遍,它既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提高专注力,能够抓住别人讲话的重点,理解对方的意思,又能锻炼自己的现场表达能力,即兴发言能力,是非常好的训练口才的方法。

(四)加强口头说话训练,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加强实践性技能训练,让学生敢开口说话。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和要说。学生不敢说是担心自己的普通话被别人笑话,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畏惧心理,或是话题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没有多少话说,不想说,也说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逐渐培养学生上台说话的胆量,帮助学生克服“怯、慌、怕”的心理。可利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安排两到三名学生上讲台说话,话题不限,为了不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课前从学生中收集一些贴近他们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兴趣而他们又非常关心的题材,并进行筛选,可以是学生的所闻、随见、所想、所感,也可以是当前社会人们喜欢的影视作品,人物形象,也可以是自我介绍等简短易讲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这样,学生自然有话说。时间不宜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这样一开始学生的压力不会太大,而有上台的勇气,这样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有话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

敢于说话并不代表能把话说好,良好的口语表达需要良好的表达技巧,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条理清晰、措辞得当、主次分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做到准确,吐字清楚,声母有弹力,韵母饱满,声调高低分明;克服语调偏误,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有节奏感;停连得当,言语流畅,具有良好的语感,另外,要控制好语速,语速过快会影响字音的清晰和语义的表达,过慢则影响流畅程度。

3.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主动说话。

受过良好语言训练的人,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事件完整而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出来,反之,在表述时则会语无伦次,缺乏连贯性,主次不分。因此,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则敢说、会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也会充满自信心。应积极鼓励学生面对大众主动开口说话,从以前的“要我说”变成“我要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人际交往的频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已成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口才是练出来的,学生应抓紧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将来才能在生活、工作上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取得事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第3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沟通技能;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13-02

基于工学结合的沟通技能课程是从“能力本位”出发,以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点为基准,遵循“适用、实用、够用”原则,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的重点不仅有对说话技巧的培养,更重视有效倾听、有效交流和团队协作,采用心理行为训练和历奇(拓展)训练的方式和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课程培养目标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能力、知识、素质三结合,做到能力目标清晰,知识目标明确,素质目标突出。实现此目标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堂讲练和实践实训,让学生掌握沟通、演讲与辩论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能力与基本的演讲、辩论口才,使之符合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对职场新人的职业素养的要求,成为与职场环境和谐共处、融入社会能力出众、人际资源开发成功的人才。

1.能力目标方面。能力目标是学习沟通技能的具体体现,它具体是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非言语表达等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技能,指善于用语言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的能力。非语言表达技能,指善用眼神、微笑、手势等表达情感或与语言配合来表达情感的能力。逻辑思维技能,能根据沟通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思想表达,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能力。倾听技能,能对谈话对象的话语进行思考、理解、接收,并做出必要反馈的能力。应变技能,能敏锐地发现谈话对象的隐含主题信息,善于对沟通变化(或突发)情境的处理与调适的能力。

2.知识目标方面。沟通技能的知识目标,是学习沟通技能的具体内容。本文把它确定为熟悉沟通要领,掌握沟通技巧,并对常见沟通案例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首先要熟悉沟通技能的基础知识,包括沟通概念、内容、类型及逻辑关系;其次要了解沟通的整个过程——倾听、提问、观察、访谈等流程,考虑到沟通主体面对沟通对象的多维性,应熟悉不同性格对象的沟通特点及相应沟通技巧、方法,了解管理、团队、商务、求职等特定环境的语言情景和目标导向;最后能对常见沟通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预防、救治措施等应对策略。

3.素质目标方面。素质目标是根本,有赖于全院营造良好沟通的氛围。首先,要形成一种积极的沟通习惯;其次,在“沟通与演讲”课中形成职业化的价值观与态度的沟通文化;第三,通过举办全校性的沟通与演讲活动,培养社会交往与适应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心态)的进程,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该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堂讲练和实践实训,让学生掌握沟通技能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与基本的演讲、辩论口才,使之符合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对职场新人的职业素养的要求,成为与职场环境和谐共处、融入社会能力出众、人际资源开发成功的人才。

二、沟通技能培养内容

1.分解课程内容。课程沟通技能培养内容指课程内容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使学生具备团队沟通、营销沟通、求职沟通的技能素质;能够创造有效的人际资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辨性质的演讲表达能力。第二,体现在课程的导向(职业岗位工作活动)方面: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方面,了解其招聘、团队建设、员工发展、项目推进、合同谈判、客户访谈等工作流程。第三,体现在课程设计的基础(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方面:我们要分析IT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软素质需求,突出其在IT项目组中的沟通能力以及在应聘面试中的沟通技能。第四,体现在课程的主体(学生为课程质量评价的主体)方面:课程主要体现的是练和点评(师生互评)而不是灌输讲解。最后,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方面:职业工作内容+学生学习主体+基于工作流程+能力目标。

2.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沟通技能培养。《沟通与演讲》课是培养沟通技能的主渠道,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具体描述如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依据,对基于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模块进行解构,再根据工序的行动体系进行重构,重新整合、序化理论和实践(验)教学内容;按照“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要求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有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形成一套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根据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35个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涉及此课程的能力如图所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始终遵循“以就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调查企业需求和分析沟通与演讲课程的就业岗位的基础上,确定了该课程的岗位群和相应的职业能力目标,围绕职业能力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持续改进教学,实现“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沟通与演讲》课程设计

1.按照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线的思路进行《沟通与演讲》的教学设计。项目驱动教学体系以项目驱动教学为主,包括两赛(校内外演讲与辩论大赛)、三练(团队沟通,求职沟通,商务沟通)、两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社团联合会)、一训(企业客服培训方案),形成“两赛三练两会一培训”的综合性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将项目实践教学贯穿到本课程的全程教学环节,形成基于项目驱动导向的课程设计。在实训中我们采用国内外现在较流行的麦肯锡商务访谈实录及其金字塔写作原则,作为学生专项练习,将综合典型公司实例为解析对象,采用体验式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设计仿真广东省分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客服培训方案时,运用一般性与特别性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与训练学生调研市场,了解对象,把握场合,运用技巧,通晓规则。

2.创新《沟通与演讲》课程设计。通过对《沟通与演讲》课程设计,各模块或章节知识结构设计合理,教师非常明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课程学习,都能较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对基于的课程知识模块进行解构,掌握三个大方面:沟通理论;交谈艺术各模块流程;交谈艺术各模块运作。依据这一认识,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了两大重点模块:倾听与提问,再根据知识体系进行重构,重新整合、排序和细化,将理论和实践(验)教学内容分解为九个任务:①沟通概念、②倾听艺术子系统、③提问艺术子系统、④营销案件分析、⑤求职沟通分析、⑥说话的技巧、⑦辩论子系统、⑧团队沟通案件分析,⑨特例。每个任务都通过企业实际案例,通过让学生获得综合性实践训练的教学内容设计,形成了一套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3.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拓展课程学习形式。“沟通与演讲”课学习形式全面展开,除了课内的能力培养外,可设“两赛,三练,两会一训”作为实训的延伸。“两赛”指参加校内外的演讲大赛与辩论大赛,把它作为我们课程最有力的检验,这些学习形式大大拓展了沟通技能学习途径,增强了实践环节的训练。“三练”指的是综合案件分析,分别是:(1)营销案件分析,(2)求职沟通分析,(3)团队沟通案件分析。这些专项练习专门针对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同时又较为薄弱的地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会”是指“演讲与辩论协会”和“社团联合会”,能有效提高学生在“沟通与演讲”课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可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为工学结合提供有力的保证。

新的课程体系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中的要求细化为九个任务及综合实例,在课堂中集中训练,并辅助校内外实践及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构成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该体系从培养目标入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依据,对《沟通与演讲》课程知识模块进行解构,按照“做中学”和“学中做”的要求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出了一套“两赛三练二室一训”的具有虚拟特色的项目驱动体系,有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形成一套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弥补了以往明显的不足,切实锻炼了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院学生沟通技能和实际应用水平,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实现无缝链接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淑华.人际沟通能力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2,(4).

[2]李雯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0.

[3]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秘书口才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一、传统秘书口才课程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现代职场,秘书平均每天有64%的时间是在打电话或做其他的口头沟通工作;在劳动部规定的八种职业核心能力(交流与表达、数字与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中,交流与表达能力排在了首位。因此,在职校教学中,口才教学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在技校担任了多年秘书口才教学工作,在现代职教理念的指导下,纵观秘书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以往的秘书课程设置中,以传统的“办事、办会、办文”为主线,强调培养秘书的日常事务管理、会务管理、文书拟写及处理等凸显职业特色的“硬能力”,而秘书在职场中更需要的沟通交往、团队协作、岗位适应等“软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开设《演讲口才》、《核心职业能力》、《沟通基础》(此课程内容还是附属于《秘书实务》课程中)等极少课程实现。二是口才训练的课程在秘书课程中的位置,只是作为基础课程存在,所占比重小,课时少,也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整个学习期间。三是沟通课程的教学中,往往重视文字沟通(如各种文书写作)的大量训练,而轻视口头沟通的训练,因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强效果甚微。四是口才课程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专业特色不明显。所用教材往往是适应所有专业的通用教材,没有突出秘书岗位能力“点对点”的指导,因而针对性不强。五是传统的口才教材和实际授课,基本上是将各个训练要素,如语气语调、普通话、态势语、朗读、解说等分解开来,逐一训练,是在静止、无变化的模拟情境中进行的。而秘书身处职场中的口语交流与沟通,是在具体的岗位环境中,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要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物所完成的动态的、复杂的、包含丰富情感的行为表现。学生在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下得到的训练不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完整系统的训练,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其口才对高效完成一个完整的秘书工作任务帮助甚微。

传统的秘书口语课程不能满足职场岗位对秘书口才的需求,笔者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尝试对传统的秘书口才课程进行改造设计。

二、课程改造基本思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秘书岗位口才训练》

2.学时:每周2节,四个学期均开设,共160学时

3.授课对象:技校文秘班

4.学分:2学分

5.课程性质:秘书主干课程

6.前导课程:《技校语文》

7.后续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职场学》等

(二)课程定位

《秘书岗位口才训练》是为培养技校秘书专业人才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领悟、听话、说话、沟通交际等能力,掌握秘书岗位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本课程尝试对传统口语交际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开发和创新,结合秘书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秘书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辐射悟、写、做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秘书主干课程。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应用秘书口语交际技巧,应对秘书岗位不同环境,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知识目标。明确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了解秘书岗位中口语交际的有效沟通方法及技巧。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具备礼貌文明的语言,取得得体、高效的交谈效果,培养优雅大方的秘书气质。

2.课程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设计两个大的项目贯穿在整个课程设计中。

项目一:口才技能比赛。在三个模块,即课内三个大项目完成后,根据本项训练重点,打破班级、年级的限制,在全系文秘学生范围内举办一次大型的秘书口才技能赛,内容涵盖知识抢答、工作场景口才展示、演讲、辩论等。

项目二:创办“会务服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模拟组建——联系业务——展开运营)。其内部组织架构完全按照真正的公司架构,设置经理、办公室、公关部、业务部等,所有的职务都由学生担任。经理统筹安排公司内的一切事务,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公关部负责公关策划、对外接待,业务部应安排较多人员,负责承办具体会务。公司业务范围可以包括承办新闻会、研讨会及各种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剪彩、签字、捐赠等仪式及各类庆典活动的安排,各类促销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展开商务洽谈,等等。这个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利用课外时间、周末进行,其目的是提升学生利用口才技巧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轮流实践。它是课内各能力训练点的一个补充、检测、延伸、提升和综合能力实战演练,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与外界接触,进行社会实践,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提高秘书口才技能。

课内项目训练表如下:

4.一次课的教学设计示例——《有效沟通》

(1)案例导入及研讨:某县林业局办公室收到一封本县苦水镇清山村村民写来的投诉信,大致说县林业局所辖林业公司,卖给当地农民的果树苗是假冒伪劣产品,树木茁壮成长,却始终不见“结果”。县林业局派出办公室副主任张翔、秘书王军和技术员林峰三人火速赶往事发地点调查情况,解决问题。一到目的地,三人即刻分头查看了该村村民种植的果树,办公室张副主任查看的出果率仅为20%。他一见林峰,便斥责起来:“你们林业公司为一己私利,竟干出这种坑农的事来……”林峰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他查看的几户村民的果树都很正常。年轻气盛的他,与张副主任吵起来……过了一会儿,秘书王军回来了,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问题研讨:如果你是秘书王军,该怎么协调此事?

案例要点:如何妥善处理工作问题,解决矛盾,进行有效沟通。

(2)达到的能力目标及训练方式:①学生五人为一组,分批扮演案例中角色,模拟表演如何协调。秘书王军的角色轮流扮演,展示个人不同的协调语言和方式。②师生共同点评不同的协调效果,归纳有效沟通的语言技巧。

(3)学习目标及内容:有效沟通概述;有效沟通口才技巧。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效沟通的语言方式和技巧。

(四)考核方案设计

1.平时技能训练过程考核占40%。将各个子项目训练得分累加,每次训练得分由自我评分、小组长评分、同学评分、教师评分等四项按2:2:2:4的比例计算形成。

2.课外实践考核占40%。将每次实践过程及成效进行具体量化而形成。

3.期终考试占20%。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以试卷形式考核。

4.学生最终成绩由以上三者各乘系数之总和构成。

(五)教材、资料

1.教材:自编教材。

2.参考资料:《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五级、四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创新课程特色

本课程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岗位化”——本课程建设以秘书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秘书专业学生的岗位口才能力为目标,将各知识点、技能点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软实力的培养。

“训练内容项目化”——贯穿课程的训练内容以项目形式(大项目和子项目)展开,训练方式以活动模式展开。课内子项目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训练学生实际岗位口才;大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增强了口语实训的实战性和挑战性。

“评价考核过程化”——考核评价突破传统的结果评价模式,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实现了由“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内容循序渐进性”——课程训练内容对传统内容进行重组,所设计的项目在程序上的安排,既遵循学习规律,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又遵循秘书岗位成长规律,由前台接待到部门文员到公司秘书,采用层层递进的阶梯训练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课内课外互补性”——课内的日常演练侧重于分模块分项目的能力训练,课外实践演练覆盖秘书口才技能的各个方面,与课内互相补充映照形成体系。

总之,经改造后的秘书口才课程《秘书岗位口才训练》较之传统口语课程在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改进。作为秘书教学人员,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秘书口才课程建设,为技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第5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Abstract: Setting foundation course scientifically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system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vocational training qualified personnel.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设置

Key words: foundation course;professional course;sett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42-01

0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基本原则。基础课程设置一直是各高职高专院校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是实现高职高专课程内涵建设的关键步骤。它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的比例就会促成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给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高专院校多数是由中专升级而成立的。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两个倾向,一个是注重强化学生的高中所学知识的延续,专业建设单一,基础知识简单且不灵活。二是套用大学本科教学体系,给高职学生进行知识拔高。以上两种做法都存在着某些弊端,显得不切合实际。根据高职高专学生最终要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必须解决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上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针对基础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就如何科学地设置基础课来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谈几点看法。

1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基础课程必须根据社会需求、人才需求、专业需求、具备的人才资源等条件综合地予以考虑

1.1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由于信息时代,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苛刻。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不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培训职业人才。品学兼优,身体强壮,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懂得管理,具备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劳动阶层。

1.2 从人才需求角度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做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和行动的转变。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厚积薄发,不断提升竞争力,成为行业的专门人才。

1.3 从专业需求角度看,对人才的要求讲究学生要具备能够为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且学有所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础课程设置应该不仅能够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搭建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和将来发展的素质平台。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转化知识为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融入专业学习和实践之中。

1.4 从具备的人才资源角度看,由于各学院的基础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平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配置课程时,要优先考虑学院的重点专业,为专业铺路,与专业一起形成合力,打造精品专业。形成示范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共同发展。

2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学院条件,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合理布局,不可“一刀切”

目前,基础教育主要涵盖的课程是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专选》;《军事体育》;文科综合类;理科类。从总体设置来看,其中,根据各专业的需要不同,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专选》和《军事体育》;《应用文写作》、《实用语文》、《演讲与口才》、《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设置为必修课。

2.1 在教学过程中,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容量大,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用讲授法授课,教师讲课时很难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生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太高。鉴于此,我们采取了理论结合现实,就不同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按内容分专题研究,轮流授课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如运用多媒体、案例法、讨论法等方法教学)。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也为教师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攻克教学的难点问题,解决好重点问题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切合点分成“认识职场――走进职场――驰骋职场”三个阶段来设计的。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学习学生对就业充满了信心。

2.2 体育专选把学生的爱好、兴趣与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需求结合起来。各种体育项目突出技巧,注重动作要领的实践,主要是教会学生终生运动的理念,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了使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出国留学的需要而专门开设了体育舞蹈课。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耐力、意志力等都得到一定的锻炼,集体荣誉感也在比赛中有所加强。

2.3 文科综合类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如旅游管理专业起初设置了《大学语文》,由于古典文学的内容偏多,与现实联系较少,而中学时就不是很注重学习古典文学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时困难多,教学效果差。鉴于此,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改用《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两门课程取代了《大学语文》。具体内容除了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以外,主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策划、交际、写作、审美、经营管理应必备的写作与演讲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以适应学生沟通、交际、写作、审美的需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如,我们从2007年以来对酒店烹饪管理系的文科类课程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笔者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设置《实用语文》的合理化建议,并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实用语文》包括有《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三个方面的内容,当年编写了校本教材,2009年正式出版发行。此教材在黑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使用。我们对本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程度达到了97%,经实践证明,学生在多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提升,给学生搭建一个综合的平台,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4 理科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主要开设在理工科的专业里。选取的内容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现状,而且,结合了专业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繁难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授课。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方式。

2.5 同时,设置了《美学》、《影视欣赏》、《文学鉴赏》、《心理学》、《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为全院选修课程以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6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二、活动目的:作为中国未来的孩子们,特别是山区儿童,他们的成长历程需要我们更多地引导和培训,“我们一起成长”活动本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活,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为身心正在发育的孩子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该次活动也将会加强对孩子们艺体等方面的引导,让其童年的记忆更加丰富多彩,未来的道路更宽更多更平。

三,活动对象:当地小学生。

四、活动时间:20nn年7月20日—20nn年8月10日

五、活动地点: 广西玉林北流市大里镇小马村小学

六,活动内容:以开展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为主,兼课业知识的补习。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但能帮他们补习课堂上的知识,还开展一些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活动的内容将多样化,有军训、拓展之类的锻炼组织纪律性的常规项目;有音乐、画画的基础文艺科目;也有人生励志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理想和抱负,制定计划,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基本经验;更有演讲与口才课,志愿者通过一些实例,不断地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演讲和辩论的技巧;也有语言表演课程,通过肢体和口头表达,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完善个性;同时可结合多媒体授课...

七、活动计划:

1、志愿者招募计划:见附表

2、分班计划:第一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年级分六个班,每个班安排一名志愿者老师作为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第二阶段,我们开展的特色课程实行选课制,即学生可以根据我们安排的科目选择一门特色课主修,在与所选科目时间不冲突的前提下,还可另选一门副科。这个不做硬性规定,完全根据学生意向。

3、流程计划:

为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的时间。志愿者老师主要根据自己选题和特长,展现自己的才艺,教授和引导学生。同时适当加入语数外等内容,以免学生过于专注特长课而忽视学校的主课内容。

八、活动休息时间:逢周日休息。志愿者老师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由安排活动

九:寻求社会支持和期待:

活动寻求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赞助和物资等支持!!因为活动将需要提供二十名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和二百左右学生的活动开销,需要粮油干货等物资,需要活动开展的设备仪器、书籍文具等!

欢迎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家庭来支持和参与我们的活动!

第7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一、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就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倾听与交流等方面的锻炼相对缺乏,时常出现难以相互理解的局面,无论在倾听还是在表达上均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经分析,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对较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但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精神也难免相对欠缺;其次是学生在校内与人产生实际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互动交流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易产生拘谨的感觉;最后是部分学生在不良身体语言习惯的驱使下,在交流时时常出现心口不一的局面,想要表达的善意往往碍于语言的生硬而难以得到准确的表达,形成一种交流障碍。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就市场营销这一学科的理论教学阶段而谈,学生知识框架完善与否是可对日后实践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大因素。在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教学目的系统地划分为对学生进行沟通意识、沟通能力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框架得以完善。首先是演讲与口才课程,良好的口才与表达能力是沟通过程的重要基石,演讲与口才课程的设立主要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表达功底得到充分的强化,为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普礼教育课程,良好的礼仪是沟通成功的垫脚石,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训便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可使学生对自身着装与举止进行正确审视,还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仪态;最后是沟通技巧课程,基于沟通过程的动态性与交互性,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学会表达,还应掌握巧妙利用沟通技巧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沟通技巧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分角色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并在不断锻炼中使学生的沟通技巧得以强化。

(二)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方式的完善课堂教学的实质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及信息交流,这意味着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及高质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沟通能力的强化,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在中职学生所面临的求职背景日益演变的情况下,学校所提供的教学方式也应做出相应改革,以避免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在新时期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围绕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启发引导,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沟通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由教师进行教学任务或案例框架的设置,并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根据小组中各成员思路、方法的融合,各小组分别为教师所列举的案例提供相应的工作方案及商讨策略,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与指导。在上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也在无形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可获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与实际应用脱节基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用性,仅仅进行理论教学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且建立在不脱离理论与实际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工作从根本上与实际应用相互衔接。一方面,可在校内开展市场营销模拟竞赛等实践性质较强的活动,并倡导学生高度参与,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提升的同时,也向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为强化学生的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进行表达时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手势、身姿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身体语言将自身想法进行更为清晰的表达,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以更为良好的姿态进行表达,促进沟通能力的根本强化。总而言之,在沟通能力的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属于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两大因素,进行教学时应对这两大因素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

三、结语

第8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是当今社会上应用性和普及性最广的学科之一,市场营销的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如旅游营销、汽车营销、医药品营销、服装营销、出版营销、城市营销、媒体营销等,可以说,市场营销对于每一个组织的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知识、市场开发、人际沟通和社交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掌握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和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推销技巧与营销实务,为各类流通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从事市场营销策划与管理工作。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项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突出强调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承担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任务。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模式指导思想

1.必须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社会适应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必须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通过仿真模拟环境和软件模拟环境理解、认知专业知识,掌握从事市场营销职业所需的技能,使专业学生获得该专业辐射行业的直接上岗能力。

3.必须将营销专业实验、实训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努力将市场营销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模式特色环节

在符合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营销专业校内教学模式。在设置较为完善的营销专业实践计划、建立营销岗位技能实验室和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将所掌握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和多种专项技能,加以整合运用的互动式实战场所,经过从信念――行动――结果的全体验模式的实践操作,达到使学生具备先进营销理念、系统市场分析能力、良好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娴熟销售技巧以及良好礼仪体现的根本目的。

1.设置专业素质仿真训练营。在构造硬件设施平台时,分别设置营销专业软件模拟实验室、形象礼仪训练室、广告策划训练室、商务谈判训练室和演讲口才训练室,有的放矢地培养营销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

(1)建设营销专业软件模拟实验室。真实市场环境的构造是整个模拟软件的基础和核心。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项目的目标就是结合我国的市场营销学科发展,建设一个可以很好地同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和特点结合的,真实有效的市场营销专业模拟教学软件平台。

由学生组成的小组扮演各个虚拟企业的营销负责人,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和竞争者的情况制定营销战略,并且在每个阶段实施具体的营销决策,这些营销决策包括:品牌组合、产品定价、销售力量组织、销售人员工作分配、销售渠道管理、广告设计、广告投放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计划等。 让参与模拟练习的学生有机会实际演练市场分析、战略发展和决策制定的全过程,并且在决策的结果基础上完成持续的营销管理过程。通过计算机对现实营销环境进行全面仿真,创建与现实市场类似的环境,将学生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之中进行营销运作,解决了情景化和交互性学习问题,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成就意识。

(2)建立形象礼仪训练室、广告策划训练室、商务谈判训练室和演讲口才训练室。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突出公共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针对市场营销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分别建立了形象礼仪、广告策划、商务谈判和演讲口才仿真训练室,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目的。

其中,形象礼仪训练室满足对学生进行个人礼仪、交际礼仪训练,提升学生个人良好形象的需要,这是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岗位的个人素质基础。

广告策划训练以产品策划项目为背景,在职业模拟环境中,通过强化单元仿真模拟教学,让学生在直接参与全过程的系统模拟训练中自行解决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等,从而具备广告策划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广告调查分析能力培养与训练、广告策划能力培养与训练、广告效果测评与广告管理能力培养与训练、广告策划书编制及实施能力培养与训练。

商务谈判实验室模仿广交会形式设立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工艺、服装等商品陈列及谈判设施,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项业务的推销与谈判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初步领会商务活动规则,以双赢为基本原则,把握社会经济组织开展商务谈判的程序和要领,从而为本组织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是实践教学基地应该承担的另一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由学历型社会向资格型社会的逐步转型,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行,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地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中心的功能将越来越得到强化。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接受的职业技能训练与国家资格证书认证全面接轨。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逐步开通高职教育与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直通车”。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发新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标准证书,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三是加大营销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除承担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任务外,还应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与运用尤显重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学生走向企业,走向市场,使学生们对现实的“市场运行”、“营销业务”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体验,掌握了营销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自我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模式特色环节从内容上概括,涵盖了三个方面:必需、 够用的专业理论;职业性鲜明的岗位技能;溶入社会的综合素质。即:适度理论、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对营销实务工作的模拟操作和实际训练,训练学生正确的营销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懂经济、会管理、善营销,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更好地适应目前社会各行业对营销专业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晓虹: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王浩波:市场营销专业分块模拟训练探索[J].经济技术信息2007(4)

第9篇:演讲口才与演讲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一方面拥有极强的自尊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离群、自卑、自我贬低、自我价值感缺失等心理问题,以及沟通障碍等行为问题。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开始变得丰富,成人感发展了,秘密增多了,闭锁成分也随之增多了。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自尊心非常强,且易受伤害,更容易形成自卑和闭锁的心理,直接影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并进而影响人格的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压力源

1.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自卑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大部分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问题,并因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3.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社会环境引发的失衡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训方案的目标及课程设置

基于贫困大学生以上的心理冲突,着重在团体培训中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团队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沟通方面的应用型理论实践课程,以一堂课讲授理论,一堂课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与演讲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社交礼仪,培养演讲口才,学会沟通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发挥个人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目标:

1.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为家境贫寒而带来的困扰,克服自卑。

2.引导贫困大学生获得转变,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欣赏自己,自信、自尊、自强,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

3.建构牢固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4.学习易于操作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单元活动和方案如下:

本团体包括八个活动单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单元结构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为使参加者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长,指导者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以外,还要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团体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动契约、行为预演、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同理心及释义、价值澄清、肯定的回馈等。

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通过一个同质性的封闭团体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良好的沟通礼仪方式,建立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处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3]康育文等.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10-512.

[4]杨雪花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12-614.

[5]Corey G.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19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