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三文科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考文综 地理 热爱
广东新高考由原来的3+X+文理基础变为3+文综/理综,政史地、理化生由原来的学生选科单独考试变为现在的三科合卷,全员考试,考试内容由难度向广度转变,突出主干知识;更主要的不同是三科合卷,文综总分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也受考试时三科时间的分配上,三科答题顺序的影响。俗话说,“得数学者得文科,得地理者得文综”,地理对于文科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地理又是文科中的理科,文科生最怕的科目,文综卷又把地理综合题放在最后,很多学生会把地理放在最后做,结果拿分不佳,直接影响文综总分上线。因此,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备考中,让学生热爱地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亦师亦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众多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喜欢某一科的老师,通常他会花更多的精力在该科目上,上课会更专注,课后也更主动地学习该科目,而成绩,通常也会较好。所以,要让学生爱上地理科,最好的办法是先让学生喜欢上老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一)过硬的专业能力
“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得先有一口井”。不但要在本专业上不断学习,还要关注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数学、化学、生物等,老师知识面广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比如我在给学生讲热带雨林对碳氧平衡的作用时,直接给学生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讲喀斯特地貌时,写出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方程式,结合这些方程式给学生讲解,能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既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为你折服。
(二)公平公正,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公正是学生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许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希望教师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由此,“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李镇西老师说:“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少爱的后进生身上。”到了高三,在高考成绩的压力下,在各校被下达的重点大学上线率指标的指挥下,更多的老师是把精力和关注放在优等生身上,优等生“一好百好”,而成绩不佳的后进生,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忽略了,成了优等生的“陪读生”。殊不知,老师这种态度,不但伤的是后进生的心灵,也没有真正让优等生从心底信服,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老师真势利!!”
高三下学期,随着高考的接近,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学习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看着停滞不前甚至还后退的成绩,原本成绩好的学生心里更加焦虑,容易迷茫;原来成绩就不好的学生则有可能有了要放弃的念头,这时,就要对他们进行一一心理辅导了,告诉他们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跟他们分析高原反应的原因:是意志薄弱,缺乏耐心,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还是心理压力大,失眠导致身体状况下降?或者是依旧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使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
针对每个学生的出现高原反应的原因,帮他们制定下一阶段复习的策略,对成绩好的学生重点从方法上引导,关注每天作业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进,细心观察学习态度的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关心;成绩差的学生重在基础知识的过关,经常给他们检查上一阶段复习过的基础知识,成绩进步时给予肯定,退步时给予提醒和鼓励,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没有忽略他们!无论是课内或课外,都要注意把关注和爱均匀地分给每一个学生,不要厚此薄彼,当老师引领学生走出高原反应,学生成绩更上一个台阶时,师生的心理距离会更靠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激发,复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美国流传一句俗话:“送人一条鱼,只够他吃一顿;教人去钓鱼,就够他吃一辈子。”
对于高三的学生,特别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地理复习和地理应试的方法。老师深入研究考纲考点,研究近三年高考考题,课堂上把核心的主干知识传授给学生,结合历年考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答题规律,自己整理错题本,自己构建知识框架,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清晰而又记忆深刻,答题时才能信手拈来,成绩才会不断进步;学生才会有信心有兴趣有动力花更多的精力来复习地理,来攻克地理备考中的难关。
三、“得地理者得文综”
地理对于文综总分上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地理是文理交叉的学科,既有偏向于理科的自然地理,也有重在文科的人文地理,还有属于综合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等,所以,对于数学是个弱科的文科生,要学好地理并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努力,成绩可以遥遥领先,反之,也可能考得很低分,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可以说,地理是文综的拉分科目、关键科目,在备考过程中,要不断跟学生灌输这个观点,让学生在心理上对地理有足够的重视,重视了,才不容易轻言放弃,才会在备考中跟地理培养越来越深的感情。
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外,还得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我个人认为高三文科数学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通过对高三的文科数学教学,以及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发现,文科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文科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把一些偏、难、怪的内容减少一些.特别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对高考试题要精心研究,对于各个省份的试题,从考试的知识点,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体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关键是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难度不等的各种试题,形成题库使学生有备而战,使得考场上的时间更多一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不骄不躁,实践发现,这种因素且不可忽视。通过高三教学的尝试,效果非常好,具体题型命中率可得一部分的分数,随着经验的增长和教师的参与的多少,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内容的复习。
新课程新增内容有: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这些都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中都有涉及。现行教学情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内容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和导数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可以用导数解决也可以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内容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高考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是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在教学中,应先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平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好的经验,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把近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
六、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备考 学法指导 学法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0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多年执教高三,目睹每一届高三学生为圆大学梦而奋力拼搏,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以什么心态去学。
一、高三学生学习历史科的现状及研究目的
高三学生在历史科备考的过程中懂学习的不多,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顾此失彼,做笔记和听课不可兼得;复习史实流于形式;解题无规律可循;学习心态和考试心态不端正等。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五位教师共同开展市级(云浮市)课题研究――《高三历史科备考的学法指导及学生学法的适应性》(课题编号YF13-039)。希望通过研究,总结多种有效的备考方法,供学生选择和运用。我们期待着学生能适应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实现大学梦。更期待着他们不仅仅为了高考,而是能够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素养。还希望研究出的成果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既可用于本学科,也可跨学科使用。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高三全部文科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谈话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该课题研究中,我们分工合作,从不同的角度调查学生备考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共收回410份,其中男生70份,女生340份。以下是本人调查的8项内容与数据分析,分为学习方法的摸底和心理健康两类。
第一类: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
1.教师分析基础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喜欢独立思考。“建议老师拓展考点的每一个角度”的占66.5% ,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71%选了该项;“老师最好满堂灌,我懒得动脑”的占2.1%;“建议老师教规律,自己动脑归纳”的占29%;“喜欢老师少讲,多让学生思考”的占1.6%。前面两项内容都是填鸭式教学,选择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说明他们在获取知识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在备考中注重面面俱到,特别是女生。后面两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师所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比例只占约30%,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怕动脑思考问题。
2.记忆史实的方法:基本上都认识到记忆史实的重要性,多倾向于理解性记忆史实。主张“按照课本或笔记读一遍记忆史实”的占12.6%;喜欢默记史实的占22%;“朗读式回忆性地记忆史实”的占18.3%;“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地记忆史实”的占46.6%。第一项属于浅表性的记忆,选择的学生较少。后三项属于回忆性地、理解性地记忆史实,选择的学生共占86.9%,说明学生已经实现由初中学习思维向高中学习思维的转换。A同学认为:她不喜欢开口朗读,不能做到边朗读边记忆史实,她热衷于默记史实。B同学说: 朗读史实可使印象深刻。C同学说:笔记结合课本能很好理解史实,比死记硬背有效。选择哪一种记忆史实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
3.理解史实的方法:理解史实方法保守,从众意识强。有22.2%的学生喜欢“想象历史事件当时的状况”;选择“听老师讲,自己在笔记中注明”的占60.5%;“不知怎样理解史实”的占16.5%;“理解史实费时间,没时间奉陪”的占2.6%。调查发现,喜欢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学生不多,但在70名男生中有42.8%愿意发挥想象力,而340名女生却只有17.8%,说明男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些;不过更多的学生热衷于记录下教师的所写所言,并相互借鉴,这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学习方法。
4.关键词对解题的帮助:传授找关键词的方法和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成为众望所归。希望教师帮学生画出关键词的占3.6%,选择这项的学生很少,说明学生在审题时有自己的独立性。希望教师教给学生找关键词方法的占36.9%;教师取舍关键词后应区别知识点的占52.9%。题意读不明白不会找关键词的占5.8%。从这些数据看出,希望教师传授方法和区别知识点的共占89.8%,这说明学生意识到了找关键词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去找关键词和如何运用已经找出来的关键词,这将成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中要攻克的难题。
第二类:关于学习和考试心态的调查
1.学生考试的心态:理性答题和作答时心神不定的学生各占一半。第一项“有所取舍,保证答题准确性”的占48.5%;第二项“不顾答题准确性,答满试卷万岁”的占14.4%;第三项“纠缠难题,舍不得放弃”的占6.1%(纠缠的不是难题,而是排除剩下的两个备选项,二选一时举棋不定而浪费了答题时间。);第四项“遇到难题心慌意乱,简单题变为难题”的占30.5%,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33%选择该项。从上面数据分析得出,约一半的学生选择第一项,说明他们答题较为理性。选择后三项的学生共占51%,说明其答题带有盲目性或对难题“难以割舍”,女生较为普遍。例如D同学说:答完所有试题,虽然不知道准确性,但会有一种满足感。E同学说:遇到难题会紧张,先放下不答,但也很难集中精力答下一题。
2.模拟考后的时间安排:模拟考后的备考随意性强,部分学生觉得迷惘,前途渺茫。认为应该“为下一次模拟考做准备”的占44.1%;“赶快找老师分析试卷”的占8.7%;“完成作业和喜欢哪一科就复习哪一科”的占14.3%;“觉得迷惘,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占32%。这就表明,有计划复习的学生不够一半,其余学生要么是漫无目的,要么是模棱两可。
3.讲评试卷:在对待讲评试卷的方式和态度上,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占29.3%;“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占47.1%;“讲评试题也应分析学生成绩”的占21.7%;“对屡错不改的同学点名批评”的占1.47%。从所占比例看出,主张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学生较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学生也不少,他们认为,有些题目是猜对的,具体怎么理解并不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几乎都不主张老师点名批评,理由是自己很爱面子,这说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有限。
4.考试后的心理辅导:认为考试后找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但比较被动。第一项中“很有必要但我不主动找老师”的占26.8%;第二项“即使老师说我蠢,我也会找老师”的占4.1%;第三项“最好老师纠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给他正确的思路”的占67.8%;第四项“老师很凶,不敢找老师”的占1.2%。由此看来,胜出的是第三项,说明学生认识到因材施教的好处。但他们几乎都认为心理辅导应该是教师主动来找学生谈心,而不是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怎样调动学生向教师倾诉其所思所虑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勤学多思,精学巧用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也有少部分来源于课外书籍或历史题材影视剧,他们获取的历史知识是断断续续的。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希望教师把什么都教给他们,特别是考点的每一个角度,这是不可能的。高考试题是灵活的,没人能预先知道高考考什么。例如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可供考查的角度很多,比如的过程、影响、革命后国民心态和社会风俗的变化、与的关系,这些角度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都考查过了,至于今后考哪个角度,没人把握得准。为了高考而去揣测考查的角度,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
知识规律包括整理史实的规律和解题规律。在章节线索和第二轮复习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梳理史实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第二轮复习中,可以把重要史实作梳理。政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规律去整理史实。而解题规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解题规律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思路,对学生的充分发挥没有束缚。例如解答单项选择题,应立足于排除史实;如果是非选择题应立足于材料找信息点……掌握了知识规律,学生灵活运用,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的题型和题目。
(二)记忆史实勿随大众,理解史实忌照搬照抄
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全班学生齐读历史课本的现象,表面上书声琅琅,但读完了啥也不知道,这种随大众的记忆史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为矫正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般建议学生采用默记、朗读式记忆史实、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记忆史实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学生可选择一种或两三种结合使用。记忆史实和理解史实联系密切,史实只有经过理解才会记忆深刻。照搬照抄教师的所写所言,不利于培养灵活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学生理解史实的能力:一是发挥学生想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有时候学生想象出来的状况与当时的实际相差甚远,但如果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相信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例如讲1958年化运动中“吃大锅饭”这一历史现象,我尝试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他们想象为:劳动结束后,大家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可放开肚皮拼命吃。这种想象基本上是不符合事实的。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只是昙花一现,“吃大锅饭”主要是指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经过这样学习之后,学生能在正误对比中找差距。二是补充原始材料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这两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三)理解题意需从关键词开始
对题意的理解能力跟语文科的学习能力有关,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学生这些能力欠缺,指导他们如何审题也是我们分内的事。审题应该从读一句话或一文段的关键词开始。高三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找不出关键词,找漏关键词或不会运用关键词。他们期待教师指导这方面的方法,例如F同学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设想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找关键词的方法,找限定词例如时间、地点、特定称谓;压缩语段(主谓宾);多阅读多感悟;准确理解文段后筛选核心信息。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有:使关键词对应史实;尝试取舍关键词后比较前后题意的区别;根据上下文判断关键词的用途。这些方法只是我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推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否适应,还有待下一阶段的研究。
(四)有的放矢,轻松应对;控制情绪,放眼未来
学生在答题中懂得取舍,有的放矢,是一种正确的考试心态。如果追求答满卷、害怕答难题就还有待改善。例如G同学说:虽不知道答题的准确性,但答满试卷是求个心理安慰。H同学说:自己输在心态上,遇到难题就乱,老师教的解题规律全忘记了。这部分学生,应该是放不下心中的包袱,有点钻牛角尖的感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引导其适当减压,轻装上阵。假如遇到难的试题,可先稍作停顿,提醒自己,题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坚持用教师所教就能解出来;或安慰自己,尽力就好。这些心理暗示可以帮助考生缓解对难题的焦虑感。考试心态不端正,考试成绩一般也不理想,于是纠结于考试成绩,顾影自怜的学生比比皆是。他们在模拟考后迷惘、徘徊,甚至随心所欲而浪费了备考时间。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劝告学生告别过去,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精神不振,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具体复习中,我们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共同成长。这里仅以我们对学困生和尖子生的教育为例。
1. 一个充满奇迹的实验:三个月把学困生送入大学
2005 年2 月底,我在人民大会堂听了著名科学家霍金的报告,备受感动,深受启发。霍金是一个高度瘫痪的人,只有右手的大拇指能活动,但他却通过大脑与大拇指的配合,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超人的毅力与意志进行学习、思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我想我们的学生能看到这个世界的风景,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行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这是多么幸运的事,通过努力奋斗考上大学能有多困难?学生的潜能是不是远未被开发?于是我下决心要做一个实验。
2005 年3 月6 日,针对学习特别困难的45 位理科学生(这些学生在2005 年2 月份高考摸底考试中的成绩是280 分~ 380 分,与高考的本科录取线还有不小的距离,他们被教师和家长认为根本没有任何希望考上本科院校),我们通过做思想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最后三个月的努力,使45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从摸底考试的347 分提高到高考成绩479分,45 人中有41 人考上了本科院校,创造了我校当年本科升学率99.15%――北京市海淀区第一的奇迹。这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呢?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大体采取了六项措施:
(1)召集45 名学生先后召开了4 次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走进同学们的心灵”。我用真挚的话语、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打动了45 名学生的心,他们感动地留下了眼泪。第二次座谈会的主题是“提高自信心”。我特别强调,信心来自十一学校的整体实力,来自十一学校的办学价值观,来自老师多年抓高考的经验,来自同学们的理想追求与拼搏精神,来自学校对大家所给予的无限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尤其是对霍金故事的分析,学生们深受教育,建立了自信心,决心振奋精神,努力拼搏。第三和第四次座谈会的主题分别是“毅力与意志”、“人生梦想”。
(2)让学生制定三个月的“挑战目标与行动计划”。第一次谈话的当天晚上,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写出了自己的“挑战目标与行动计划”。教师们看后都很感动,决心帮助学生圆大学梦。
(3)选择适宜的教师。我为学生们选择了5 位特别富有父爱与母爱的教师担任他们的辅导老师。利用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30 ~5:30 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其他学生自习答疑的时间)分别进行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的集中辅导。学生们看到在高考复习最为关键的时候,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而是更加关心、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这种爱如同雪中送炭,温暖着学生的心,使他们的士气高涨。
(4)单独召开45 名学生的家长座谈会。我们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家长形成教育共识。家长也配合学校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孩子的有效发展。
(5)及时表彰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的成绩一直在各班后面,所以他们在此前的高中学习中,较少得到教师与家长的正面评价与表彰。于是我在每月的年级大会上,有意识地表彰他们当中15 位进步较快的学生,为他们的进步、发展、成长鼓掌与喝彩。在这种关键时刻得到学校的激励与肯定,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催促他们前行,他们爆发出了巨大的学习热情与能量。
(6)让任课教师更加关注他们。后三个月里,各位任课教师更加关心这些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成绩,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班级的表现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次进步,一步一步超越,终于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这个实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教育方法;没有不适合学习的学生,只有失去信心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
2. 一个充满挑战的实验:让优秀生在合作学习中更优秀2003 年下半年,我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管理专业学习,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接触了有关合作学习的知识,我决心学以致用。2005 年,我开始在2006 届高三毕业班中进行优秀学生的合作学习实验。我在高三文科班选拔12 人组建了两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 人),在高三理科班选拔30 人组建了5 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 人)。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实力相当,对称安排,每个小组均有每个学科的拔尖者,这样可促进这些学生每个学科都向前发展;每一小组安排好组长,倡导小组之间进行团体竞争,带动每一位小组成员快速发展。小组主要在两个时段开展活动:
(1) 每晚6:30 ~ 8:30, 主要进行如下活动:
①研讨与交流本周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收获与体会,学会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概括。
②解决本周语文、数学、外语中存在的模糊问题,达到准确理解、融会贯通。
③进行学习反思,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探讨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策略。
④提供典型的问题,解读高考语文、英语满分作文,引导大家进行发散思维、理性思考。
(2)每晚8:40 ~ 10:30,进行如下活动:
①分别研讨交流本周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与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方法、收获与体会。
②各自解决本周来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中存在的模糊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交流,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与触类旁通。
③学会单元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归纳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2.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认真刻苦,生活节俭,处世大方。成绩较稳定,保持前列。热爱劳动,主动维护好班级环境,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
3.你待人诚恳踏实正直有毅力,有恒心,遇到困难不气馁,上进心强,进入文科班后你更加成熟了。你与同学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对自己要求严格。老师喜欢你上课时候专注的神情积极的思考;
老师也喜欢你踏实的学习工作的稳重。老师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可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创造属于你的辉煌明天!
4.你文静但不内向,活泼但不好动,该静则静,该动则动,让我不禁想到了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真是“君子哉若人”,你对学习毫不马虎,专心研究,但是要善于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希望你能更主动地学习,多思,多问,多练,大胆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注意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5.认识你五年了,最初的印象就是踏实稳重,今天依然如故。朝夕相处的一年,更让我看到了你的认真负责,你的真诚质朴,虽然总是文文静静,却有着明确的是非观念,在你的监督下,迟到的同学越来越少,你对集体付出你的全部热情,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应给记住付出与收获通常成正比,希望尽快看到成熟起来。
6.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课堂上有时能听到你富有“创造性”的发言。你的学习成绩优良,是位优秀的学生。热心班集体工作并协助老师完成班级工作。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必将为你的人生增添光彩。希望你继续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7.进入高二文科班的第一学期中,你始终以踏实稳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脚步向前迈进。你工作负责一丝不苟,你团结同学互助友爱。取得成绩时你不自满,遇到挫折时你不气馁。你用努力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优秀。老师相信只要怀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在菁园这片学习的沃土之中辛勤耕作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8.你是睿智的,对人对事,你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能为之付出;
你是勤奋的,我们时常能见到你钻研功课很晚离开教室;
你是精干的,我们班级在校元旦晚会精彩的汇演是你超强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体现,高二()班因你而更具活力。能文能武,张弛之间,气质凸显。老师坚信,你是现在,也是未来的强者!
9.过去的这一学期中你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你更好地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自主学习,懂得调整;
待人处事,你有能力有方法有主见更有思想,能与同学们一起拼搏奋斗,感受集体力量;
看待人生,你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世界观。老师相信在未来道路上,尽管有苦有乐,你都会勇往直前!
10.性格内向不是什么缺点,但过于内向就不好了,一定要改变过来。你要勇于参加各项各项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和大家融洽相处,不要把自己和大家隔离开了。只要你这样去做老师相信到时你会有很大的变化:和同学关系好了,学习成绩也会好的。
12. 在本学期中,你关心班级,有集体意识。为人厚道随和,与大家相处很融洽。你在品德上没有问题,你在智力方面也不差。只是,老师知道缺失母爱的生活已经让你心灰意懒了。你不爱学习,也不思学习。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把握吗?你不知道通过学习会训练大脑,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才会使人有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立足吗?老师多么希望你能尽快地从懵懂的幼童长成有目标有智慧的少年啊!加油吧,为了自己的幸福!
13. 你活泼、乐观、善良、健谈、聪明,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这是你的优势。生活中,你总能随生活节奏而完成各项任务,老师交代你的学习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在各种活动中,你都积极表现自己,都能认真对待,这就锻炼了你的胆识,也培养了你的能力。望学习上你多用心、耐住寂寞、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己。
14. 你有让很多人羡慕的睿智头脑.你学习能力强,基础也很好.期末考试中你也有很出色的亮相.但是你知道吗?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理想就是根,毅力就是干,勤奋就是叶.如果你能树立起奋斗目标,勤奋执着的追求成功.你的生命之树一定会长成栋梁之材的.另外,老师希望你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开朗乐观的去迎接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不畏惧也不逃避.不就是那点作业吗?怎会把你撂倒在人生的旅途中呢?振作点吧!相信自己,你是很优秀的!
15. 你是一个文静漂亮的女孩。性格很刚强,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你自尊,自爱,喜欢有尊严的人生。你在学习上,也是很有热情,很有进取精神。课堂上总是踊跃发言,认真思考。课代表工作也是尽心尽责的,但老师时常觉得你有些忧郁,很难看到你开心地笑。小小年纪可不要心事太重呀!老师希望你每天更加开朗乐观,轻松地面对生活。摆摆头,将不愉快的事情丢在脑后。这样才可以取得你梦想的好成绩啊。漂亮女孩,相信自己吧,你是最棒的!
16. 你是个聪明、漂亮而又躁动的女孩,你对待师长总是很尊敬,对待他人总是很坦率,对待工作总是很认真,对待班级活动总是很投入,对待自己的缺点总是很谦虚,你有自己的理想,你为班级争得了很多很多的荣誉,我在此感谢你,你是我的骄傲。愿你永远健康、漂亮、快乐、上进,做一个能主宰自己的人!
17. 你是一个乖巧勇敢的孩子,尊敬和爱戴老师,能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相处融洽,懂得谦让,不计较个人得失,意志力强,能吃苦耐劳,爱劳动,讲卫生,本学期也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习认真自觉,上课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完成练习情况良好,学习成绩优秀,
18.你平凡,在于绝不张扬的个性,在于默默完成老师未派发的任务,在于毫无怨言的服务于同学.你很美,因为你的平凡,更因为你的善良与宽容.即将升高三的你,也许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也许会承受更大的心里压力,老师相信你仍会以饱满的热情,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毅力迎接挑战.
上英语课时,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俨然上大学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对于物理,上课时,她心里七上八下,害怕老师提问;老师讲的内容,她觉得自己好像听会了,弄懂了,可是心里并不踏实。因为历次的考试失利把她搞得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近来,上英语课时,她偶尔想到自己那扶不起的物理,也逐渐蔫了。她想干脆放弃物理,转而通过最大努力提高英语成绩把自己的总分往上拉一拉,虽然感觉这种做法并不妥,可除此之外,她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像刘俊仪这样,学科强弱分明的同学不在少数。面对偏科是那么地无助和无奈,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弱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优势科目上,从而达到提高总成绩的目的。听起来,他们的选择好像更现实,更可靠。实际上正好相反,他们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整体性的规律。
高考是一个整体,高考的各门科目是构成高考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高考比喻成一只木桶,那各科就是这只木桶上的每一块木板。要想让高考这只木桶盛更多的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如果有一块板太短,就会直接影响木桶中的水容量。所以,在各科实在不能均衡发展的时候,就一定不能忽略短板对整个学习带来的影响。
人有左右两个大脑,左右脑的功能不同,但如果因此说男生擅长学理科、女生擅长学文科,或者说男生不擅长学文科、女生不擅长学理科,都是以偏概全。在顶级的科研领域,数理方面的男性科学家要多于女性科学家。但高中生还处在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下,不论男生女生,都完全有能力学好。因为偏科而动辄拿性别说话,要不是对男女智力差别的误读――男理女文更多适合在更高级的科研及学习领域,要不就是对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掩盖――肯努力、肯动脑的学习完全可以成为学习好的充要条件。
做一件事情,一败再败犹可,若三败四败,大家该摇头了――拉倒吧,你不是那块料。如果你从上小学到现在,数学一直不好,你就会被贴上“不适合学数学”的标签。不是你不适合而失败,而是你面对失败所采取的不正确态度,让你走向失败。
为选取合适的材料做灯丝,爱迪生失败了1600多次,是因为他真正怀抱“我又发现了一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的乐观心态和清醒头脑来激励自己面对失败,并藉此逐渐接近成功。我们比爱迪生幸运,不必失败那么多次,就可以敲响成功之门。
偏科的确让你在考试时比大多数人少得了些分数,但也要看到偏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如果不是某科弱一些,你怎么会奋发图强,力争在强势科目上更上一层楼?如果不是弱科,你怎么会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让所有科目受益?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看作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策略,地理学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主渠道,特别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之中,地理学教育是最适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文理兼容的学法,重视地图,高初中知识有机联系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这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等等,都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三)、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人类与环境”内容,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分析理解,可以使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热力差异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的内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陆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亚、夏威夷等具体地方,及时复习熟悉这些地方,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范围及其移动和影响等内容。在“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需要密切联系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地理知识,才能学好这一节内容。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好,只能到高中再从头来学。其实我觉得,学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学了地理之后,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图上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别出不同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特征,可以??这些对于懂地理的人来说都只是些皮毛。而对我这个曾经的“地理盲”却是格外新鲜有趣的。教我们地理的黄国华老师是个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课总能给我们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们不敢有丝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让知识从耳边溜走。我们总是不停地听着、记着,一堂课下来,提纲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想,幸亏有这番“狂补”,要不这些基本的地理常识我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呢!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再有就是看书。要理解地记忆。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时候印象就比较深。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等。只要你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地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对它感兴趣了,还怕学不好吗?
(五)、学生状况分析
基础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初中阶段没有学习地理学科知识求知欲望虽然持续性不强,但求知欲望强;自我展现欲望强,有较好的互帮互助氛围
(六)、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76和80班及高一106和107班地理课的教学工作任务。
首先,在高一,在本学期初,我主要抓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高二由于有全市统考,所以,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渗透高一两册必修的内容,进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由于学生在本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没有平时成绩,我马上做了补救措施:要求学生用3周时间完成练习册,改好、讲评月考试卷。在接手高一地理教学任务以后,我发现学生普遍有上课纪律散漫、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应付测验、月考不认真等情况,导致了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些普遍现象,我制定了下学期的工作方向为纠正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这三大方面。对做得好的班级、个人及时表扬和鼓励;每次测验、月考之后进行全级,务求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总复习过程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换向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法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题型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
最后,在高三的教学工作中,本学校是一所新兴的学校,学生的生源较差,其理解能力往往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针对这个特点,在高考复习期间,应注意对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和落实。以避免出现教师讲过多次,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或者是部分同学理解,而其他同学仍然不能理解的现象。而且对于本学校的学生应该实事求是,尤其是中等及差生,不要对他们做出太高的要求,只要求其掌握能够掌握的内容;对于难于掌握或者是理解的,有时可以放弃。只有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从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做以下两个方面的总结。
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地球和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由于我以前所教的科目不是地理,这一次是直接接触,而七年级的学生是刚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对“地理”这个概念笔记模糊,地理又是中国的会考科目,分数带入总分,所以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为本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改作业
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刻苦研究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
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的,因此对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学生我都给他们以很好的鼓励,对完成不好得学生,并不是改完就了事,而是在旁边给予正确的解答。
关键词: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有如下特征:
第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性质上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个性舒展,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生活经验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重在激发学习兴趣,点拨学习方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第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对象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种人才的教育。人的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且有优劣之别。传统应试教育把重心放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这是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实施途径上看是全方位多途径的教育。高中学生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较初中生有较大差别,初步形成了世界观。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超越课堂超越学校,多途径的实施,将素质教育的因素渗透到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中。
第四、高中语文素质教从过程看是重方法讲效率的启发式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提高单位课时教学效果。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启发性,不能满堂灌,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
二、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1、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实效性原则,以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学原则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师德修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忠诚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和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向科研要教学质量,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
2、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阅读教材与写作、说话教材分编。长期以来,写作、说话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后来有一点训练材料,也只是附着在阅读教材的每个单元之后。这种编排的好处是便于读写结合,但应当看到,阅读、写作和听说各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和规律,各具相对的独立性,把三者机械地捏合在一起,难免顾此失彼,相互干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分开编排,读写听说系列分明,易于体现各自训练的规律性,交相为用,互促互进,共同完成语文训练任务。
2)、阅读教材的编排,可以按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原则进行。高一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学习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学习文化气息浓厚的议论文、科技说明文以及名家名作,主要培养研读文化论著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序列。这比现行教材单以文体为侧重点的编排更具层次感和渐进性。
3)、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写作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为主体,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上期,在写作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一下期和高二,训练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生、理科生和预备就业生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
4)、说话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日常口语的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七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谈话技巧。可分为两个阶段:高一上期,培养口语单向表达能力,训练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口语单向表达和双向交际的技巧;高一下期和高二,培养口语双向交际的能力,训练内容有体态语、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
【关键词】美术特色;高中;英语学习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专业学生,由于学习者类型的不同和专业的特殊性,其英语学习的现状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其高考成绩也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三美术特长生和普通高中文科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对比分析出美术特长生英语学习策略意识现状及策略使用特点,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美术特长生了解、掌握、发展英语学习策略提供一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学习策略提供更充分的资料。
二、研究设计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州市美术中学高三级153名美术特长生和广州市某中学高三级150名普通高中生(两所学校均属生源6组),这些学生都是文科生,均系随机抽取。
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和访谈的方法。
(1) 问卷调查
问卷根据Oxford 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评价表改编而成。该问卷共有认知策略表、调控策略表、交际策略表、资源策略表四个部分,1~13题是认知策略,14~20题是调控策略,21~23题是交际策略,24~25题是资源策略,共有25个项目。每个项目后设1~5个数字,分别代表行为的频率:1=从来不使用,2=基本不使用,3=有时使用,4=经常使用,5=总是使用。根据评价要求,各部分平均得分在1.0—1.4表示“从不使用”此类策略;1.5—2.4表示“基本不用”;2.5—3.4表示“有时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4.5—5表示“总是使用”。
(2)访谈
笔者在数据收集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采用随机抽样在两校各抽取20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是对问卷调查的补充,研究者从学习态度和动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方面设计了九个访谈问题。
3. 数据收集
2010年12月,依据研究计划,同一周对两所学校集体实施调查问卷,实际发放问卷303份,收回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达100%。全部数据输入电脑统计软件。1周后,在两校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地点为各校的会议室,随后根据访谈录音进行文字稿本整理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普通高中生各项策略的平均分都大于2.5分,表明各项学习策略学生都有时使用。美术特长生各项策略的平均得分都小于3.5分,表明各项学习策略学生都很少使用,其中认知策略、调控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其平均分都低于2.5分。用t检验后发现普通高中生与美术特长生在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
1. 认知策略运用分析
普通高中生在认知策略中,“积极思考”、“善于记要点”这两个策略的得分最高,均超过3.5分,这表明学生经常使用的这两个策略。这反映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而“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帮助理解”这一策略的得分最低,为2.54分,这表明学生只是有时使用这一策略。
美术特长生在认知策略中,“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帮助理解”这一策略的得分最高(3.35),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而且得分接近3.5分(经常使用),其次是“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3.11)、“经常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2.72),其它策略的得分均低于2.4分,这表明学生基本不用其它的认知策略,其中“对所学内容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和“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两个策略得分最低,分别为1.95分、1.92分。接受访谈的美术生表示他们不会总结规律,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这表明访谈与问卷得出的结果较一致。
2. 调控策略运用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美术特长生与普通高中生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上差异最大的是调控策略,普通高中生经常使用这一策略,且调控策略是所有策略中得分最高。而美术特长生基本不用调控策略。
普通高中生在使用调控策略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一策略得分为4.06分,是调控策略中得分最高的,其次是“有积极的态度”、“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而“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是使用频率较低的学习策略,得分仅为2.74分。
美术特长生在使用调控策略时,“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是调控策略中得分最高的策略,但得分仅为2.98分,属于“有时使用”的策略,而其他调控策略均低于2.5分,属于“基本不用”的策略。结果表明美术特长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不会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不能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总体而言,相对于普通高中生,美术特长生的调控策略能力较难形成。这既与他们的思维特征有关,也与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关。由于美术专业课程学习模式的开放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在学业中发展自由个性特点,养成了他们以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同时,美术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工具型动机” 占主导地位(周捷峰,刘建军,2006),他们学习英语的功利心理非常强,与专业课相比,英语学习始终处于一个不愿花时间的次要地位。他们不会像非艺术类学生那样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管理、监控和评价,这也正是不利于调控策略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3. 交际策略运用分析
普通高中生在交际策略中,各项的得分比较平均,其中“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这一策略得分最高,这表明学生经常使用这一策略。
美术特长生在交际策略中,得分最高的是“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得分为3.32分,而“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是得分最低的策略,得分仅为2.64分。接受访谈的普通高中生表示喜欢与外教说英语,虽不自然,也会尝试用手势、表情;而美术特长生则表示自己不习惯主动与外国朋友说英语,这表明访谈与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较一致。
4. 资源策略运用分析
在资源策略上,美术特长生的得分为3.43分,是四个学习策略中,唯一得分比普通高中生高的策略,而且接近于3.5分(经常使用),是美术特长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使用工具书”这一策略两类学生的得分基本相同;美术特长生经常使用“通过音像资料学习”这一策略(3.5分),而普通高中生是有时使用(3.09分),两类学生差异较大,这表明美术特长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的音像资料更多。根据学生的访谈情况分析,美术特长生较普通高中生更关注潮流资讯,更多地崇拜国外的偶像明星,喜欢听外文歌曲、关注国外的动漫和影视作品,而且现在手机、ipod等在中学生中的拥有率已经很高,因而更方便学生在课外使用这些多媒体电子设备收听歌曲和观看视频。
四、结论与教学启示
以上研究分析表明,普通高中生与美术特长生在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美术特长生经常使用资源策略,较少使用其它学习策略,总体的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远低于普通高中生。国外有关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往往动力更足,运用策略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方式更灵活、更恰当。然而本次调查显示,即使高三美术生学习策略的运用频率也不高,那么高二、高一美术生策略运用的现状也就可想而知。对此,笔者对美术生的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有的放矢,抓住美术特长生的思维特征和策略运用特点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针对美术生使用资源策略的学习特点,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维持学生善于使用资源策略的能力,维持他们对事物的热情程度,帮助他们把热情转化为稳定、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等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
美术类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里,除了必须学习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外,还要安排大量的时间用于美术专业的学习上。因此对美术类学生的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学习策略等均与普通高中有所区别。对美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既要遵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遵循英语教学的共同规律,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教学任务,把对学习策略的指导贯穿在英语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学中可采用“任务型”学习方式(Task-based learning),如结合课程学习内容某一专题,让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和信息,做成手抄报或写出报告,用展览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展出。一方面发挥美术生的特长,另一方面,学生要用所掌握的语言和学习策略去获取、和交流信息。
2. 循序渐进,加强美术特长生对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交际策略的认识和使用。
很多的家长甚至学校对美术类教育在认识上都有一个误区:报考美术类高等院校是获取本科学位或者提高学校升学率的一条捷径。因此,现在选择读美术专业的中学生往往文化课成绩都不是太理想。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积累的过程,而要积累就必须以时间作保证。但美术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以课时计算只有普通高中生的一半;并且美术生自身并不重视英语学习,在课余基本都把时间安排于美术专业的学习上。对美术生来说,学习英语的时间可能只有每个星期仅有的几节英语课。这种情况下,加强美术特长生对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的认识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帮助美术特长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认知能力差的现状。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材料特点、学习任务与要求等,灵活地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适当有效的策略,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及时地修正策略,尽快而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采用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活动,创造真实的交际,常见的信息沟活动有描述和画图(Describe and Draw)、讨论(discussion),另一方面教师可试着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的观点、文章、题目进行比较;看图说话,对具体物体进行描述;在听、说、读、写时试着在脑中构思画面。让学生多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试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认知和调控策略。
[参考文献]
[1]Oxford,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Boston: Heinle & Heinle,1990.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