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林长制工作安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长制工作安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长制工作安排

第1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强值班执勤制度,做好非重点期间森林防火工作;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20xx林业局生态保护工作总结文章,提供参考学习,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上半年,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现将半年来的重点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搞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1、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

xx年我市营造林项目主要有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和油茶造林项目,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7400亩,分为更新营造珍贵树种500亩、更新营造其他树种1800亩、补植补造2800亩、抚育改造2300亩。油茶造林1000亩。2月份,我市召开了20xx年全市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会,将xx年的造林任务进行了分解,要求各乡镇政府要全力以赴,及时组织当地村、组农户按照造林技术要求进行造林,截至5月底全面完成了xx年的造林任务。

2、认真抓好环xx公路沿线通道绿化项目的后期管养工作

环xx沿线通道绿化项目东起海会镇彭山村宗家岭,西至温泉镇隘口村付家,绿化长度33.4公里。项目绿化总投资近3200万元。按行政区划划分为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三个标段。全线景区出入口大型绿化节点5处,分别是海会镇东门节点、温泉镇白鹿书院出入口节点、观音桥出入口节点、秀峰出入口节点、温泉镇桃花源出入口节点。项目已于去年4月底前全面完工。xx年项目管护期在5月份到期,准备移交至属地管理。xx年年初,对项目三个标段进行普查,对白鹿标沿线和温泉标桃花源节点部分死树缺株进行了补植。

3、全面启动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按照省、九江市统一部署安排,xx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了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一是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市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场、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操作细则,召开了工作启动和技术培训会。三是组建了专业调查队伍。从市林业局机关股(室)、东牯山林场等单位,挑选具有调查工作经验、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调查队伍。分成14个外业调查工作组、2个质量督导检查组。调查人员均通过培训取得了上岗资格证。四是采购了调查所需物资(地形图、平板电脑、罗盘仪、野外数据采集仪等),制作固定样地水泥桩,购置野外劳保用品等。

4、做好江西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

按照省林业局统一部署,开展了全省第二次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xx市作为九江地区三个重点区域之一,林业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通过公开招投标,聘请具有调查资质的公司对我市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致调查,目前已形成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成果,现正在开展补充调查,接受省局验收。

(二)抓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

1、打造林长制升级版

按照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20xx年是我市实施林长制升级版年,在过去半年时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安排部署,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的推进了林长制升级版的实施。

(1)进一步强化组织和宣传培训。

一是召开了xx市第二次总林长会议。5月29日,市长严盛平主持召开全市20xx年度总河(湖)长、总林长会议,会议认真分析总结了我市林长制实施以来的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讨论了2018年林长制实施工作考评,通过了林长制20xx年工作要点。

二是开展了xx市实施林长制升级版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林长制实施的影响。为确保林长制工作顺利推进,形成xx市林长制的社会推进效应,林长办紧抓宣传入口,利用标语、横幅、宣传牌以及各种会议、培训班的形式,多范围、多形式开展宣传,上下形成林长制大气候;尤其是在各乡镇、各林业重点村,干部群众已经形成了林长制工作必须做、林长制任务必须完成的思想概念,市林长办已经召开多次利用会议和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安排、部署,对各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析,并且进行培训,讲解林长制的政策、分析林长制升级版的要求、解析林长制升级版工作必须做的政策基础,强调实施林长制升级版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进一步健全一长两员制度建设:实施林长制的根本落脚点就是落实一长两员。在实施林长制各项管理措施的同时,市林长办研究出台了xx市林长制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全市以北部xx主体(也是我市国家重点公益林)为重点,设立督导员共计70余人,已经落实村级护林员120余人,基本形成了资源管理、管护网络。上半年,我市紧紧抓住xx山南公益林重点,组织护林员进入日常管理。以国营东牯山林场为进入口,整合原有护林员队伍和其他环境管理人员队伍,共计安排生态护林员15人,护林员到岗到位进入林长制护林模式,使全场近60000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做到了树有所养、林有所护。

2、加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

(1)查处涉林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持续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xx年上半年,共查处林政案件20起(其中非法处置疫木案7起,破坏湿地案6起,失火案5起,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及滥伐林木案各1起),共处理22人,罚款34.8万元。有效的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林区、湖区安全稳定,保护了森林资源。

(2)修复湿地生态,加强湿地和候鸟保护

一是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去冬今春林业局多次开展野生动植物及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和宣传教育活动。联合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森林公安一道针对性地对全市的餐饮业及农贸市场进行了多次暗访,未发现一起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案件。在沿山沿湖各乡、镇、处主要街道、集市、学校、车站等地悬挂了醒目的横幅宣传标语,同时组成宣传小分队利用宣传车深入乡、村分发了4万余份宣传单。

活动期间我市共清除天网千余米,平退非法围湖和占用湿地近十亩,拯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只,出动警力、人员300人次,出动车辆50余台次。同时聘请专职护鸟员,对我市的湖岸线进行全天候监控,市电视台对我们所开展的每项工作都进行了现场采访和跟踪报道。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爱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生态的积极性。xx年1月份,对我市野生动物驯养户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对台账登记制度、种源的合法途径和疫源疫病监测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了我市野生动物能够休养生息和资源的稳定增长。

二是中央财政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4-2017年我市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农田补偿资金已全面完成,所有资金通过农户一卡通账户全部足额发放到了农户手中。2018年补偿表已公示完毕,资金正在发放。补偿范围覆盖4乡13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受益15370人。2014年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社区生态修复项目已全部完成;2015、2016年蓼南乡、蛟塘镇、沙湖山管理处三乡项目已完成;2018年池塘改造项目已完成清淤。

(3)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生态安全

一是打响松材线虫病xx保卫战。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百日攻坚战后,我市迅速行动,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了除治方案,按照方案职责分工,各地迅速开展除治工作,增添措施落实各项防控任务,特别是疫木清理和处置工作得到快速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将全市松材线虫病除治防控图进行挂图指挥作战,各地倒排时间表,克服恶劣天气,采取天晴大干,小雨当晴天干的形式,抢抓时间,在三月底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疫木清理率为100%,合格率100%。4-5月松材线虫病通过国家、省、市验收。另外,对秀峰、太乙村、三叠泉、观音桥景区7034株松树进行打孔注药,3-4月释放天敌花绒寄甲20万头。

二是开展越冬代松毛虫防治。根据春防工作安排,4月在都昌购置3500个白僵菌高效粉炮,通过第三方聘请施药工人在白鹿镇、温泉镇、华林镇常发区进行防治,经检查验收,防治效果较好。

三是开展银杏大蚕蛾的防治。四月份,购置一吨噻虫啉对三叠泉、太乙村、秀峰、温泉桃花源景区大量发生的银杏大蚕蛾病虫害进行防治,效果明显。

四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六月上旬,对xx年的育苗地进行了产地检疫,检疫面积1300亩。

五是开展检疫执法工作。为防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森林公安、执法大队、林检站先后多次组织行动进行专项治理,共查获非法加工,非法调运7起,通过执法,有力打击了偷运疫木的猖獗之势。

(4)压实防火责任,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xx年上半年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以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宣传教育,严控野外火源,森林火险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响应,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了xx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的森林防火安全。

一是防火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市森林防火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市森林防火指挥长由市政府市长担任,各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乡层层下达《年度森林防火责任书》,全面落实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林业局局长为具体责任人。实行了市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划分责任区,市直(驻市)责任单位包村、乡镇干部包山头、坟头、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学校包学生等责任制,切实将山头地块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二是营造深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宣传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半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全过程。市指挥部以森林防火宣传月和森林防火平安市县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营造森林防火氛围。

三是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为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严格落实七个不准,全面停止炼山等特殊用火的审批,所有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野外用火。同时对存在问题下达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一切存在火灾隐患、防火难度大的地方,集中组织人员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排查。另外,天晴期间或高火险天气时,市、乡、村干部坚持下到基层或责任区进行督查,严管野外火源。

四是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各级防火组织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对每个热点均由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到现场核查,1小时内将核查结果上报市防火办。为加强应急响应机制,市防火办已拟修订《xx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xx市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办法》、《xx市森林防火领导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送审稿已提交市政府申请通过。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市民政局针对xx年清明节期间专门印发《关于确实做好20xx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紧急通知》、《20xx年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确保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市指挥部针对春节、全国两会、清明节等重要时段制定专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

(一)造林绿化及管护工作

存在问题:

一是营造林投入与产出悬殊过大,现阶段营造林国家补贴最高达到500元/亩,而实际造林需要近1500元/亩,成林周期长,投入大,造成当前林农对造林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科技队伍薄弱,营林工作是一项对技术要求高,责任心要求强的工作,而营林工作环境艰苦和地位低下,现在的技术人员多半是半路出家,很少受到专业培训,营林队伍严重断档,无法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认真抓好xx年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绿化项目出成效。

二是认真抓好我市2020年的造林项目的申报和计划落实。

三是采取各项措施抓好历年来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做好自查,为明年补植补造摸好底。

(二)林长制工作

存在问题:

一是经费还没有落实,目前的经费只是林业局在少量行政经费中自筹,争取进入财政预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是全面的护林制度开展,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护林员到岗到位、护林员的巡查制度的确立、督导员的督导记录等还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林长制实施成果的检查还要进行认真地工作,xx年恰逢松材线虫病暴发,全市森林资源的损耗量极大,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培育面临全新的挑战,林长制实施的成果的检验标准就是森林资源保有量的检验标准,这方面我们依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完善。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要继续完善林长制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林长制考核管理办法。不归类于形式,看实际;不筹统于面上,看疏漏;不强调于统一,看特色,xx年我市还要继续加强林长制的组织体系完善、尽快出台林长制考核管理办法、各项制度完善和工作实绩考核完善,再加强、再努力,确保20xx年形成稳健的林长制管理体系。二是努力解决林长制工作经费问题,尤其是护林人员经费问题,在整合各项管护经费的同时,争取财政解决,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加强培训。计划进行监督督导培训班、护林员培训班,不仅仅只是进行班内培训,还要进行班外培训、实地培训、操作过程培训,努力规范和提升管护队伍工作水平和成效。

(三)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存在问题: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属野外作业,时间跨度大、条件艰苦、任务艰巨、质量要求高、采用新技术手段较多,外业调查及内业汇总等工作量十分庞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作为工作保障。据测算,我市完成此项工作约需经费120万元。但目前市政府先期安排工作经费只有20万元,资金缺口很大,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面完成样地调查、小班调查等外业调查工作。

二是完成内业数据整理、统计汇总和成果编制,采取边调查边审核的方法,审核审查数据库,完成数据库汇总分析,以及成果材料编订和审定等工作。

三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上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列入重点,导致工作滞后较严重。

二是疫木管理不严,各地普遍缺乏有效监管。

三是除治山场监管不力。签订的《疫木除治现场监管人员责任书》流于形式,各地山场缺乏有效监管,皆伐山场疫木流向不明确。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采取回头看形式,加大清理枯死松树力度。采取拉网式清理,以山场为单位,不留死角将山场枯死松树、枝桠、树桩按照松材线虫病处理规程清理干净;

二是对村民房前屋后疫木、枝桠进行再检查,坚决收缴干净,不留后患;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组织除治队对枯死松树进行长年清理,采取见一棵枯死松树清理一棵的方式将疫情压缩到最低限度。四是加大疫木检疫力度。对处理、流动的木材进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疫木流失,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森林防火工作

存在问题:

一是火灾隐患依然存在。随着松材线虫病除治的开展,大批民工上山除治枯死松树作业,林内枯枝急剧增多,火灾隐患剧增;环xx周边地区驴友、登山客人数急剧增多,人员活动点多面广而无规律,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

二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森林防火工作重形式、轻实效,沿湖个别乡镇仍存在盲区、死角;有的地方仍然存在重打轻防,未能做到预防为主,导致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三是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个别乡镇防火办规范化建设还没完全落实到位,人员配置不精干;半专业扑火队建设还需加大力度提高;全市巡山护林员工资待遇偏低,巡山积极性不高。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值班执勤制度,做好非重点期间森林防火工作;

二是在全市开展十查十看森林防灾风险隐患排查;

第2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一、任务完成情况

1、义务植树

全区共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参加人员20万人次。

2、封山育林

长防林封山育林计划14680亩,其中: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封山育林3680亩,规划在乡、乡、乡、镇;省级封山育林11000亩,规划在乡、镇、镇、镇和镇。

3、退化林修复

全区退化林修复计划2700亩,其中:油茶低产林改造700亩,规划在乡和乡;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退化林修复2000亩,规划在镇和镇。

4、森林抚育

全区森林抚育计划7000亩,其中:中央财政森林抚育2500亩、省级森林抚育4500亩。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中央森林抚育中:镇300亩,镇200、镇350、乡200亩、乡450亩、乡1000亩;省级森林抚育中:镇1500亩、镇1500亩,镇1500亩。

5、四旁四边四创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森林城市、森林村庄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目前,1个省级森林城市、4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6、补植补造

全区补植补造计划3642亩,为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补植补造,现已完成3642亩,其中乡800亩、乡2000亩、乡542亩、镇300亩。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是及时分解下达任务。根据省、市政府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我区分别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徽绿[2020]4号),将全区年度营造林各项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有关乡镇。并要求各乡镇将造林绿化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山头、地块和造林业主,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间节点和技术要求。

二是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力度。我区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植树造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在3月12日组织开展了全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区直机关干部群众在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同时要求各乡镇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各类主题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营造了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

三是迅速落实林地和整地造林。根据下达的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我区多次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造林、补植、中央森林抚育地块落实,规划设计和整地挖穴、造林栽植等工作,对新造林地,加强造林质量管理,在确保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效的同时,对坡度在5度以上的造林地块、抚育地块,要切实采取水保措施。

四是加强指导,强化督查。在充分依托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督导基础上,我区严格依照各项营造林技术规程,对各乡镇的营造林工作开展指导服务,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从苗木准备、林地清理、苗木栽植等工序严格把关,确保造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造林绿化成效。

五是推深林长制,促进绿化提升行动

以“林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和成员单位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林长和有关成员单位“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工作职责和任务,并纳入日常督查考核内容当中,全力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目前正值采茶季节,森林抚育所需劳力紧缺,未完成的抚育任务需待茶季结束后继续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下达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绿地管护,巩固绿化成果。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补植工作,加强幼林抚育,并按照属地管理落实新造林地、新建绿地的管护责任,提高管护成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地、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城乡绿化成果。

第3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虞政办发〔2014〕151号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切实加快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和改善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质量,按照《上虞区“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区委办〔2014〕2号)文件精神,结合东进闸排涝河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东进闸排涝河,起点驿亭西陡门至终点新东进闸,全长21.8公里。其中驿亭镇约0.6公里,小越镇约4.5公里,谢塘镇约3.9公里,百官街道约2.0公里,盖北镇约2.2公里,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约8.6公里。

二、目标任务

通过全面落实东进闸排涝河“河长制”管理,加强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达到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坍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五无”目标,努力营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东进闸排涝河新环境。

三、职责分工

东进闸排涝河“河长制”实施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进行,具体实施单位为驿亭镇、小越镇、谢塘镇、百官街道、盖北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科技局为联系部门,区农办、水利局、环保局、农林渔牧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城管执法局、水务集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政协办、党校、法院、检察院、人武部、建设局、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局、广电总台、审计局、安监局、城管执法局、服务业发展局、围垦局、港务局、城改局、公积金中心、国土局、供电局、联通公司、民生银行、人保公司等为分段联系单位。

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如下:

⒈驿亭镇、小越镇、谢塘镇、百官街道、盖北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作为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对本区域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质量负总责,负责做好辖区内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和支流的垃圾、杂草、漂浮物的清除和拦截;负责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各类污染源、违章建筑(含污染源)、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和东进闸排涝河主河道两侧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以及河岸内滩涂陆域的日常保洁和沉船打捞工作。

⒉区科技局为工作联系部门,负责上情下达、信息收集报送等联系工作;按照总体工作目标和要求,根据实施单位上报计划,负责东进闸排涝河“河长制”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落实,开展督促考核。

⒊区农办负责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管网建设,加快东进闸排涝河沿线村庄生活污水纳管;负责指导监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加强沿线农村环境整体建设。

⒋区环保局负责东进闸排涝河沿线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指导;负责水质监测的设点和定期检测工作;做好污染源治理计划的编制,着重抓好工业污染治理;严厉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

⒌区农林渔牧局负责牵头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开展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农业面源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做好渔簖的管理工作,指导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政策制订;负责原国营农场水面保洁工作。

⒍区水利局负责牵头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开展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河道违章搭建清理、河道清淤整治和配合有关部门及乡镇水面保洁等工作;负责水体置换工作。

7.区交通运输局根据自身职责配合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

8.区财政局根据自身职责配合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

9.区城管执法局根据自身职责配合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

10.区国土局根据自身职责配合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

11.水务集团配合建设局、各有关乡镇(街道)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治理中的截污工程建设。

区级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根据《上虞区“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区委办〔2014〕2号)文件精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共同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分段联系部门要加强日常联系支持,确保东进闸排涝河治理工作绩效。

四、内容及措施

⒈加强对工业污染源执法监管。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严把水污染项目落户。持续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对重污染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进行量化考核、综合排序和分行业排序,对排名靠后的企业依法实施排污权指标削减和限期整治等综合措施,倒逼转型升级。组织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依法采取高额罚款、追缴超标排污费、停产整改、媒体曝光、人员拘留等严厉措施,不断加大对东进闸排涝河沿线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清除沿线排污口。

⒉加快工业污水收集处理。加快驿亭镇、小越镇、谢塘镇、百官街道、盖北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切实提高污水纳管率。

⒊清理整治沿线畜禽养殖和水面养殖场所。限期清理关停东进闸排涝河主河道两岸100米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畜禽和水面养殖场所,整治限养区内主河道两侧200米及支流纵深500米两侧200米范围内的畜禽和水面养殖场所。限养区内存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实行全面治理,配套农牧循环处理设施,实行生态养殖;存栏2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应结合“三改一拆”专项整治逐步实施关停。

⒋加快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加快百官街道、驿亭镇、小越镇、谢塘镇、盖北镇等集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六小行业”污水整治,努力提高集镇污水收集处理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序推进村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

⒌全面清理、整治东进闸排涝河两侧河道环境。全面清理、整治东进闸排涝河主河道两侧各200米支流河道上溯500米两侧200米各类违章建筑、沿河瓜棚、非法渔业养殖设施、垃圾集中收集点、厕所,及时清理河面打捞上来的垃圾堆放点。

⒍切实加强河道保洁管理。进一步健全东进闸排涝河河道长效保洁机制,东进闸排涝河水域范围和主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的日常保洁由区域所在乡镇(街道、开发区)具体负责。区财政按年度考核得分情况,“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为3000元/公里·每年,不足部分由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套〔东进闸排涝河各乡镇街道保洁长度汇总表见附件3〕。

7.确保河道安全畅通排涝。按计划加强东进闸排涝河河道清淤常态化管理,实施河道沉船打捞、鱼簖、鱼网(鱼箔)、船屋整治任务,保障河道排涝顺畅。

8.加强东进闸排涝河水体水质监测。在东进闸排涝河沿线各乡镇、街道设立固定监测点,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质动态变化情况,力求断面水质逐年好转。

五、时间安排

⒈调查摸底阶段(1月6日——4月24日)。完成东进闸排涝河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沿河河道环境情况的调查。

2.动员部署阶段(2月1日——2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整治工作方案。

⒊综合整治阶段(4月25日以后)。根据《东进闸排涝河 “河长制”管理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按照责任和分工要求,逐年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计划完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治理和沿河河道环境整治。

六、工作要求

⒈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成立以胡文炜常委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东进闸排涝河 “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局,陈荣荣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逐年列出整治计划,按期推进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支持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促进“河长制”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⒉严格执法,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巩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减少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开展东进闸排涝河“河长制”工作宣传,增强全体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并参与支持东进闸排涝河整治工作,形成良好氛围。

⒊规范制度,强化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东进闸排涝河辖区“河长制”实施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进展、整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明查、暗访等形式强化督查,定期通报,督促落实,并建立起“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各单位要落实目标责任制,逐级抓好落实,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于每月底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结果与“以奖代补”资金和干部实绩挂钩,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东进闸排涝河“河长制”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及“河长”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单位及“河长”,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附件:1.东进闸排涝河 “河长制”管理实施工作责任分解表

2.东进闸排涝河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段污染源数量明细表

3.东进闸排涝河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保洁河道长度汇总表

4.东进闸排涝河2014年—2016年水环境治理工作计划表

5.东进闸排涝河水环境治理2014年度工作任务表

第4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一、组织领导

1.区(镇)本级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镇管理局,主要负责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指导、监督与考核。

2.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并对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负责。

二、机制建设

(一)整治管理机制

1.全面推行环卫保洁“五管法”。对区(镇)内公共基础设施、政府驻地、村(居、社区)、河道、道路、绿化、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沿街店铺、建筑工地等,实行环卫保洁“五管法”。具体按照《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关于环卫保洁“五管法”的实施意见》执行。

2.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创建“美丽新城”。按照“蓝天、碧水、绿地、清净”的目标,在区(镇)内开展以“公共卫生保洁好、园林绿化养护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等“三个好”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新城”创建活动。机关各局(办、处、中心)和基层站所应积极参与,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工作。二是创建“洁净乡村”。继续深入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每月进行考核并通报,每季度评出“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示范村和优胜村。为做好“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树立先进榜样,在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内开展评比星级“整洁庭院”试点。“整洁庭院”年度创建的比例,原则上为试点村(居、社区)农户数的5%,其中整洁庭院户数的10%为五星级,30%为四星级,60%为三星级。对被评为“整洁庭院”的农户,村(居、社区)按照星级分别予以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区(镇)补助。三是创建“整洁厂区”。各企事业单位按照“门前三包”要求,清除“门前三包”责任区内的果皮、纸屑等,禁止乱丢垃圾、乱倒污水,设置好生活垃圾池,拆除已建设在企业外的垃圾箱,保护好门前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和园林设施,不在公共区域内乱堆物品、乱停车辆、乱贴乱画、乱牵乱挂、搭建违章建筑,保持门前秩序良好。

3.全面落实“路长制、河长制”。按照“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原则,对区(镇)内市政道路和公共河道实行“路长制”、“河长制”。各路长(河长)单位应根据《滨海工业区(马鞍镇)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河长制”的实施意见》执行。

4.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一是将区(镇)划分为6个片区,落实定员、定岗、定责措施,实施区(镇)网格化管理。城镇管理局为区(镇)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人。二是对村(居、社区)实施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村(居、社区)主职领导为各村(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责任人,联系领导及联系干部负责督促各村(居、社区)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

(二)经费保障机制

1.区(镇)本级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区(镇)本级环境卫生经费主要包括经招投标所产生的环境卫生日常费用及集中环境整治费用,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及购置环卫车辆费用,设施、车辆的日常运营和维护费用。具体由区(镇)本级负责落实。

2.村(居、社区)环境卫生经费保障机制。采取长效管理资金村集体筹资、区(镇)补助等方式筹措经费,经费由镇会计站指导各村(居、社区)管理,使用时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并接受审计监督。村集体筹资由各村(居、社区)向村(居、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农家乐、饭店、商店等经营场所及常住外来人口等按照有关标准收取,同时村内须统筹安排好环境卫生专项资金。区(镇)补助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奖惩措施实施。

(三)队伍保障机制

各村(居、社区)按常住人口0.2%的比例配备专职保洁人员,最少不少于5人。区(镇)按每名保洁人员年薪酬(最高不超过1.8万元/人)对各村(居、社区)进行补贴。

(四)工作例会机制

1.每月例会。根据每月抽查检查结果,对照标准进行评分,当月通报考核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督促整改。参加人员为区(镇)督查考核办公室成员、各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村(居、社区)联系干部、区(镇)本级道路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各路长(河长)单位联系人。

2.每季例会。总结前季度工作,布置下季度工作,在每月考核通报的基础上,评选出推荐上报参加县“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的示范村和优胜村。参加人员为村(居、社区)联系领导、区(镇)督查考核办公室成员、村(居、社区)主职干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村(居、社区)联系干部、区(镇)本级道路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各路长(河长)单位联系人。

(五)检查考核机制

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采取月检查、月考核、年考评的方式,开展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1.检查内容。对各村(居、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按照《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执行。对区(镇)内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工作的检查,按照《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另行发文)执行。

2.检查方式。一是定期检查。由督查考核办公室指定成员在每月中及每月底进行。二是不定期抽查。每月不少于2次,具体由区(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办公室指定成员或抽调其他人员组成联合抽查组进行检查。

3.赋分及定级。根据检查和抽查的结果,建立工作台帐,并将其作为考核各村(居、社区)长效管理实绩的依据。具体按照《村(居、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细则》、《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赋分及定级。

三、奖惩措施

1.环境集中整治考核验收为合格的村(居、社区),可全额报销环境整治费用;被评为县示范的村(居、社区),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每次加2分;被评为县优胜的村(居、社区),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每次加1分。对在每月开展的“洁净乡村”竞赛中被评为一、二、三类的村(居、社区),奖励该村(居、社区)实际支出保洁经费的70%、60%、50%,并按月以奖代补(一类村[居、社区]为“洁净乡村”竞赛的红旗单位);年底综合排名后为一、二、三类的村(居、社区),分别按村(居、社区)实际硬件(如新改建冲水式公厕、新建垃圾箱、新建垃圾中转站等)投入的70%、60%、50%进行奖励补助。在每月开展的“洁净乡村”竞赛活动中得分低于80分的当月奖补经费缓发并限期整改。

2.对企事业单位“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实行挂牌制度。其中给创建优秀的单位挂绿牌,给创建一般的单位挂黄牌,给创建较差的单位挂红牌。

3.对区(镇)本级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单位和绿化养护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及《河道保洁、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及绿化养护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奖惩。

第5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我局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全面排查,突出重点,认真督查,专项行动初见成效。现将我区“绿卫2019”森林资源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和省、市林草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局出台了《大同市新荣区“绿卫2019”森林资源执法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康春强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我区专项行动工作,明确工作任务方法和时间节点,明晰局属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本次专项行动从2019年3月至10月,分动员部署和摸底排查、案件查处、督导督办、宣传报道、总结收尾阶段五个阶段。

执法重点为严厉打击2013年以来非法侵占林地、湿地、非法开垦林地和滥砍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在全面清理排查的基础上,突出排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重要湿地和重点公益林等重点区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一张图”以及地理遥感信息成果,采取前后期卫片对比判读的方式,精确排查辖区内的涉林违法犯罪线索。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对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依法依规查处,限期整改。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该补办手续的补办手续。涉嫌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充分利用专项行动契机,对久拖不决的积案疑案,集中化解,彻底解决。

自开展“绿卫2019”专项行动以来,我局共出动人员132人次,车辆36台次,深入山地林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打击违法行为,共宣传教育活动32次,检查野生动物活动区域10处。对保护我区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意义重大。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把这次专项行动作为推深做实“林长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次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

(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乡镇与区林业局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专项行动深入扎实开展。同时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联系,在摸底排查、联合执法、普法宣传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健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打击有目标,整治有重点,查处有力度,宣传有声势。

(三)严格执法,严厉查处。对发现的相关案件线索,坚持边排查边查处边整改的原则,认真组织查处和整改,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所有案件逐一建档登记,定期销号,并将查处整改材料存档备案。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区林业局、各乡镇在行动过程中注重宣传,结合专项行动的成效,加强“以案释法”,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重大典型案件的宣传,充分发挥案件的教育警示作用。同时密切关注舆情监测,及时发现热点敏感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区林业局加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督导督办。每月12日和27日,各乡镇将摸底排查情况报区林业局,区森林公安分局及时进行案件查处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送区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汇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依法治林,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当前全省2019森林督查工作,专项行动长抓不懈。

第6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一是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我能行”“我很棒”,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是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活动。从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长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这种担心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三是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第7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美国城市经理制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时期,在此之前,美国城市普遍采用市长暨议会制,即后来归纳的“弱市长制”(weakmayor-councilform)。所谓“弱市长制”,其实就是市长暨议会制的一种早期形式,在这一形式中,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强势地位,而市长和市政府处于弱势地位,其活动更多在礼仪方面。市议会监督一切市政活动,任命市的重要行政部门的官员,制定预算,决定市政的一切重要问题,市长对市议会采取的行动没有否决权。这种体制适应了当初的城市规模不大,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因此在建国初期它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是随着美国城市的迅速崛起和人口的迅速膨胀,给城市政府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全新问题,比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造成的住房紧张状况日趋加剧,而且,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和工业化的迅速膨胀,城市的环境卫生极其恶劣,居民成分的复杂造成了违法和犯罪现象的猖獗等,面对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大,作为市经理制产生之前的“弱市长制”在长期的发展中暴露出固有的缺点:首先,由于市长、议会、独立的局各自为政,权责不清,极易造成相互推诿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经常发生内耗和冲突。其次,由于市长在与议会的关系上处于弱势地位,市长及市政府受到议会及其它方面过多的牵制,使整个政府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政府显得力不从心。再次,“大量官员需要人民直接选举,例如,1909年以前,波士顿选民要选举的官员多达97人”,对如此之多的候选人选民不可能一一了解,所以很难保证政府能得到品德高尚和有业务能力的人才。

显然,这样一种低效无能的制度是无法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进而造成城市管理极端混乱局面。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改变传统的市政管理模式和混乱的社会状况,到19世纪20世纪初,纷纷成立了各种市政改革团体如企业家俱乐部、市民市政同盟等,其中,以知识份子和专家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在各方的努力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从1882年到19世纪初,先后有布鲁克林、波士顿、克里夫兰、纽约、底特律、费城和芝加哥等大城市修改了,扩大了市长的权力,并将行政权从议会转到市长手中,市长拥有财政预算的编制权、执行权、市政官员的任免权、有否决权,美国历史上称此为“强市长制”(strongweakmayor-councilform)。这种体制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市长——议会制模式,仅仅是削弱了议会对行政工作不应有的控制,提高了市长的地位,从而保证了各行政部门在市长领导下协调和合作,因而很快表现出成绩,可是毕竟其选举方式和选区等“弱市长制”的弊病没有能改变,所以改革者的探索也没有停止,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更切合实际和更有效的改革方案。

1900年8月,德克萨斯州的加尔韦斯顿遭到了飓风凶猛的袭击,一夜之间,6000余人丧生,整个城市被埋在废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弱市长制”下的市政府束手无策,州议会不得不应改革派的请求,批准了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当地5个有名望的企业家为了港口改良而组成的“深水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该委员会集立法、行政于一体,将城市事务分为4类,各有一人负责,余一人为总协调人,彼此地位相等,结果,这个组织运行起来颇有效率,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一个由改革者组成的三人小组委员会也开始按照深水委员会的形式草拟新的城市。1901年4月19日,新获得州议会的批准。委员会制(Commissionform)作为加尔韦斯顿市的正式体制被确定下来。之后,虽然1903年再度修改,但其主要特征没有改变:

第一、市政府由五人委员会组成,拥有立法、行政权,其成员同时具有议员和行政官员的双重资格;

第二、委员会开会讨论的所有内容均公之于众,每季度向市民公布一份清晰完整的税收和其它收入来源及安排的说明;

第三、委员会成员两年一度由全体选民超党派直接选举产生。

由于这种体制具有政务公开、超党派选举、各委员之间相互制衡而避免隐含滥用权力的危险等优点,曾一度在美国各中小城市特别是在小城市中非常流行,“到1910年,全国有108个市,到1913年发展到371个城市采用委员会制。”然而,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事务也越来越繁杂,作为应急体制出现的委员会制并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现代城市的需求,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立法与行政集于一体,不利于相互监督、制约;委员会成员分别承担市政工作,无一人负行政全责;权力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领导。

因此,从其产生背景看更多地是着眼于控制政党核心集团的势力和处理紧急事态,从长远的观点看,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及科学管理的要求。于是,一种基于在委员会制上改进而成的城市经理制在1912年首先在萨姆特和戴顿市应运而生,由于俄亥俄州的戴顿市作为较大的城市也采用了城市经理制,并在遇到罕见的水灾后,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惊人的管理成就。”在此影响下,1915年,全国市政同盟在城市中增加了城市经理制。”自此以后,城市经理制不断发展,采用城市经理制的城市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城市经理制自身亦不断得到修正,从而满足了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它的确立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二、市经理制的发展过程

自美国内战以来,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各大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期,美国钢铁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取得巨大成功,与此相关的一些公司经理人——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等名字也都妇孺皆知,专业经理人的概念深入人心,成功的大企业普遍都实行了董事会经理制,并聘用大批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这种企业管理的理念深深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和行政思想。众多的市政改革团体和学者大力提倡将这种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移植到市政管理中来,以便能改变落后的市政体制,提高市政效率,进步运动的蓬勃发展、公共管理新理念的出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的普及为城市经理制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美国城市经理制确立后,从发展初期到成熟形成了三个发展高峰,在两次战争时期和大萧条时期发展速度有所减慢。

1.市经理制的形成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初)

城市经理制是作为“委员会制”的派生形式,首现于1912年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市,次年在俄亥俄州的戴顿市得到应用。“城市经理制之父”——理查德·蔡尔兹(RichardChilds)对该制度进行仔细研究后,总结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城市经理制理论。

这种制度施行后,许多城市的面貌为之一新,城市经理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1915年全国市政同盟在城市章程规范中正式列入城市经理制。20世纪20年代,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理念流行的鼎盛时期,在公共管理领域引入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诚信、可靠城市政府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需求。“在政府管理领域,多采用一些商业方式,追求经济与效率,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氛围下,以科学化、专业化管理见长的城市经理制成为极富吸引力的市政体制。

2.市经理制的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变。郊区的快速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郊区化运动,经过短暂的战时停滞后,到二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50年代郊区人口的增长率为56.4%。这对交通、给排水、学校、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地方政府。1950-1960年,美国大都市区增加了三百多个市政实体和七百多个特别区政府。城市呈现出多中心的局面,导致了郊区和市中心区形成了以地域为特征的不同利益集团。这使大都市区内行政管理的实现非常困难,成为大都市区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在这种人口增加过快、市政设施和服务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城市经理的作用凸显出来,而民选官员深受应对公共管理的新挑战和处理日益复杂的政府间关系的困扰,都倾向于寻求一位市政管理专家来处理这些繁杂的问题,使他们摆脱行政困境,这成为二战后城市经理制发展的重要因素。

3.市经理制的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又一个高峰。1990年,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内。“全国城市体系从1920年的2700个城市、58个大都市区发展为1990年的1.1万个城市268个大都市区。”城市化的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对市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城市经理制形成了又一次发展高峰,“从1992年的1969个上升到1999年的2527个城市,不到十年时间采纳城市经理制的城市增长了500个。”

二战后,这一体制在中小城市风靡一时,“到1984年,采用该体制的城市有2523个,占美国城市总数的47%。”现在,全美国约有1/3的城市实行这种体制,其中尤其是中等规模(人口25000-250000)的城市,采用市经理制的占一半以上。在加利福尼亚州,市经理制更为普及,约98%的城市采用这种体制。另外,像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圣迭戈、菲尼克斯、辛辛拉提、堪萨斯城、奥克兰、罗切斯特、沃思堡等较大的城市也都在实行市经理制。人口5000以下的小城镇有时也与其他小城镇共同聘用一个总经理,轮流管理各城镇的事务。这些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体制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森.美国市政管理企业化改革评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3):24.

[2]孙建军.美国城市经理制的初步确立.兰州商学院,2004,10(5):48.

[3]孙建军.美国城市经理制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3,8(2):26.

[4]王旭.美国市政体制与市政管理中的企业化思想.经济体制改革,1995,(5):128.

第8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法制副校长制度至今已经实行了8年,实行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57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来自吉林、浙江、安徽、山东、福建、内蒙古6个省和自治区的150多名中小学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参与了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代表120所学校)。在被调查者中,校长61名,副校长39名,其他管理人员20名;87名来自小学,33名来自中学。

一、法制副校长成“鸡肋”

调查结果显示,87.5%的学校配备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只有少数地处边远山区的学校受师资、地理等因素的制约还没有聘任法制副校长。对于法制副校长所发挥的作用,22.8%的被调查者认为“发挥了积极作用”,72.8%认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4.4%认为“没有作用”。这说明法制副校长为推动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结果。一些被调查者以“鸡肋”来形容兼职法制副校长的尴尬处境。

二、法制副校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被聘人员受兼职身份限制,工作时间难以保障

按照《意见》的规定,兼职法制副校长主要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选聘。他们的本职工作已经令他们分身乏术,再分出时间去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时间难以保障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很多法制副校长身兼多所学校的法制教育任务,到学校工作的时间就更少了。

2、未严格按照任职资格要求选聘人员,被聘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制副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选聘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区并没有严格按照《意见》的要求聘任法制副校长。在120所学校中,对法制副校长的学历、工作时间没有明确要求的占73.4%。很多学校法制副校长的选聘缺乏严格的程序,34.9%由学校自己聘任,65.1%由上级任命。由于未严格按照任职资格和聘任程序进行选聘,导致部分法制副校长的素质与实际要求相差太远,在农村地区突出表现为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专业素养欠缺等。

3、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缺乏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意见》规定,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职责包括:(1)参与制定学校法制教育规划、计划,协助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根据治安形势变化,联系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2)协助学校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无毒校园等活动。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协调学校、家长、社区签订帮教协议,落实帮教措施。(3)了解掌握学校周边地区治安动向,及时向当地综治办报告,提出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的工作建议,并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维护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4)配合政法部门妥善处理在校教师、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严肃查处侵害师生合法权益和滋扰校园的案件。对校园内发生的严重违纪问题,督促学校根据校规校纪妥善处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5)协助学校沟通与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促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制教育机制的完善。(6)按照学校所在地乡镇(街道)综治委(办)的工作要求,会同学校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综合治理工作措施。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职责并没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3)、(5)、(6)项落实不到位。原因之一是,《意见》虽然规定了法制副校长的职责,但这些规定还比较宽泛,没有规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容易导致法制副校长的工作流于形式。原因之二是,缺乏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无法调动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意见》的规定,由政法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共同管理兼职法制副校长,这种多头管理的结果是谁也不管。对政法部门而言,法制副校长的工作与其本职工作相比,所占的比重较小,很难对其进行评价;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法制副校长不占学校编制、没有报酬,身份是兼职,没有明确的工作数量和目标,因此也很难对其进行管理;乡镇(街道)综治委(办)既不如学校那样了解法制副校长的实际工作情况,又没有政法部门那种直接的奖惩权力,因此在管理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工作方式和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在120所学校中,有9l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主要是通过举办讲座或做报告的方式进行法制和安全方面的教育(有些学校一学期只上一次法制教育课),2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1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组织了安全演练活动,5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参与解决一些纠纷。由此可见,举办讲座或做报告是法制副校长最为普遍的一种工作方式。但在讲座或报告过程中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集中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异、需求差异及学校的地域差异,导致工作缺乏实效性。有的人同时兼任几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派自己的下属或同事来客串讲课,使学校及学生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不尽信任。

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时需要一定的资金做支撑,而目前学校还缺少这方面的专项经费,因此法制副校长有时不得已放弃开展其他活动的计划。

三、关于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的建议

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但却缺乏专业教师。尽管这项制度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推动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人认为,现行法制副校长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法制副校长的兼职身份,因此,学校应该聘任专职法制教师取代兼职法制副校长。应该说,以专职法制教师取代兼职法制工作人员是一种趋势,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好地落实和完善这项制度。

1、严格选聘条件,加强岗前

培训

《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制副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选聘程序,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在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任职条件上,除了要求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热忱的工作态度。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这决定了法制副校长必须具备教师的一些素质,如普通话要标准,善于与学生沟通,工作要耐心、细心等。

(2)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聘任。按照《意见》规定,法制副校长既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也可以由学校自己聘任。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其实质是一种政府行为,与学校自己聘任相比,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利于对法制副校长工作的统一管理,同时可以增强受聘者的责任感,增加其对工作的投入度。

(3)规定一定期限的试用期。按照规定,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任期为3年,如不适合工作可进行调整。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的学校即便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不满意,通常碍于情面也不会进行调整,只能等聘期结束再解除聘任合同。笔者建议设定一定期限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前组成一个有学生参加的考评小组,对待聘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者再正式聘任,否则不予聘任。

(4)对法制副校长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法制副校长通常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但缺乏教育工作经验,而学校教育又是一项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在上岗前应该对他们进行教学技能、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目标和任务,创新工作方式

(1)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意见》对法制副校长职责的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辖区内学校的特点,统一制定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不仅要有任期内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要有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如每学期最低课时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等。这些要求应形成规范性文件,下发辖区内的学校和法制副校长,同时报送综治委(办)和相关司法部门。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时间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等进行细化。

(2)延伸工作内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不应仅限于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有所延伸:一是从学生法制教育向教师法制教育延伸,教师懂法会更好地促进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二是从学校法制教育向家庭法制教育延伸,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从学校法制教育向社区法制教育延伸,积极参与到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环境整治中。如果真正做好以上3个延伸,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工作结合起来,那么“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将会逐步形成。

(3)创新工作方式。一是丰富教学方式,除了采用讲座、报告、观看录像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模拟交通指挥等活动,围绕“远离、关爱生命”等主题开班会或举行辩论会。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有的学校将少管所作为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参观服刑人员的生活生产情况、听取违法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在进行一般性法制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别化教育。例如: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对男学生进行远离暴力教育,对女学生进行防治害教育等。设立法制副校长的“阳光信箱”或“法制热线”,为学生提供单独的教育和辅导。三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如培养“小小法制辅导员”,指导和培训学生出墙报,办校园法制期刊等。

3、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在一些地区没有深入开展下去,一方面是因为法制教育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尚未纳入到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中;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明确法制副校长的归口管理部门。

笔者以为,法制副校长的管理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熟悉本辖区内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能力组织力量进行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培训、考核、表彰等各项工作,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并组织统一实施(允许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适当变通),逐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与综治委(办)、司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定期组织力量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进行考核鉴定,并将结果反馈给派出单位,作为其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为了更好地监督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法制副校长的工作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项内容,通过评选“优秀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经验。

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管理部门,更多地是从规章和制度层面对法制副校长进行管理,学校才是具体落实和实施的单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学校自己去解决。比如:为了解决工作时间上的矛盾,学校应加强和法制副校长派出单位的沟通,双方合作,共同为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酌情实行有偿服务,给予法制副校长一定的报酬,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第9篇:林长制工作安排范文

(一)认清形式,提高认识,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为建设克山县生态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走保护生态,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的道路,因此,我县应该把可持续林业工作作为我县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政策贯穿到实际的生产工作之中。森林保护和生态林业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定的信心,维护森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森林物种的多样性。

(二)要建立防火工作新机制

克山县进入春秋季,林内柴草干枯,加之风多风大的干旱天气特点,致使火险等级持续居高不下,特别在清明节期间上坟烧纸人员增多,使森林防火工作非常严峻。防火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排各乡镇村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必须增强森林防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持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议事日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抓好该项工作,各乡镇村民委员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成立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和扑火队,并签订责任状,做好防火的基础建设。对工作失职、渎职或森林防火责任制不落实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对当事人和有关部门领导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

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保护森林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定重点区域,灭虫保树。精心组织,科学防治。特别是近几年,杨树烂皮病、杨干象、白杨透翅蛾等发生较为严重,应加大防治力度。定期组织林农培训管理知识及先进技术。以前对森林病虫灾害的处理往往是发生了再治理,这样一些病虫灾害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前对病虫灾害做好防治工作。

(二)采取生物方法预防、控制消灭病虫害

每片森林都会存在病虫灾害,但这些病虫灾害并不是完全相同,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其他的森林病虫灾害的传入。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天敌。在森林保护工作中就可以引入天敌有益生物来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并且这种方法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当然利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效果能否长久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另外在森林保护工作中还应该注意充分发挥森林物种自身的抵抗性。采取大面积营造林造针阔混交林,这样既有利空间和面积的利用又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最终目标。

三、优化造林措施,提高森林覆被率

(一)要抓住春季、秋季、雨季的有利r机造林

首先整地,然后再造林,成活率高。通过整地后造林,抓住雨季有利时机,进行大面积整地,挖穴。按照地形地貌进行整地。选取无病、健壮的苗木上山栽种。一次性浇足水,踏实。并时时进行巡视保护。通过集体造林活动和典型大户造林,提高广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近几年来,通过集体造林影响大户造林,通过大户造林带动大多数人造林,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二)确保森林有效发展的方法

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宣传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绿化和保护现有的林业资源的意识。

要经常性的开展护林工作,在容易发生毁林、盗伐等违法犯罪事项的村屯,认真地开展相关的法规等的宣讲工作,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守法意识和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对相关负责人和工作者的执法者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标准。不断的总结相关工作者的活动经验和方法等,切实的落实好执法工作。通过讲述一些性质恶劣的案情等,切实的提升工作者的执法效率,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的按照国家的法规制度开展活动。或者是认真地分析队伍创建中面对的不利现象,以此来获取整治不守法现象的功效。

(三)认真贯彻落实责任体制

要将森林保护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人头,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参照国家的河长制,建立“林长”制,确保每一片林地都有专人负责,切实确林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野外的火源进行综合化的控制,要做好用火批复活动。认真地开展病害治理活动,提升检疫力度。对于珍惜的物种要切实做好保护活动。对于在管理中出现的不合理使用权利等的工作者,要由相关机构对其惩治。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