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奖金绩效分配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 成本核算 工作量核算
一、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的内涵
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是现代医院绩效管理与奖金分配的创新。目前,随着我国医改的发展趋势,以往医院在绩效管理中采用的完全以收入为导向的成本核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改大趋势的发展需要,医院绩效考核模式需要由成本核算转为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以质量考核控制为重点、以综合评价为手段的医院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模式。这种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绩效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医院绩效考核中这种新的绩效考核模式体现在工作量核算、质量考核控制、奖金分配三个程序,只有完成这三个绩效考核程序,才能真正完成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二、工作量核算在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中的应用
1.医院绩效考核中工作量核算方法
在医师绩效考核中,医师的工作量核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医院医疗项目的统计量来计算出医师的个人绩效考核费,然后在扣除医师的可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指标之后综合计算医师的工作量,其中可控制成本是指医师的基本工资,低值耗材和药品不计入可控制成本。另外,在设计医师绩效考核方案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绩效考核项目必须是医师亲自操作的医疗服务项目,且不应将药瓶、材料和血液服务项目计入医师绩效考核项目中;若医师工作量中拥有风险性与技术性较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则医师的绩效考核费就高些,反之就会低些;若医师医疗服务项目中单位工作量消耗的材料、人力较多的医疗项目,其绩效考费就高,若医师负责只判读不亲自操作的医疗服务项目,其绩效考核费就低。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医院的医师人员,还包括医院的护士人员。而医院护士人员的工作量核算方法主要是按照护士人员的护理项目的统计量来计算出个人的护理费和护理诊疗费,然后在扣除护士人员的可控制成本之后,综合计算和获取护士人员绩效考核,其中护士人员护理时数越高,其绩效也就越高。另外,公式中的可控制成本是指护士人员的基本工资,不包括药品和低值耗材。
2.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质量考核控制、奖金分配
随着医改趋势的发展,医院以往采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奖金分配方法已经不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首先,由于质量考核控制是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医院公益性质和服务性质的重要方法,因而必选采用综合评价的手段、以质量考核控制目标管理形势为主,以此实现质量考核控制目标。另外,为了实现综合质量考核控制目标,可以将医院各职能部门和各个科室以及临床科室管理的具体责任细化,且量化这些部门和科室质量考核控制的重点指标和关键指标,同时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将量化后的质量考核控制目标落实到医院的各职能部门、各个科室以及临床科室中。
其次,在奖金分配方面,医院过去采用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以往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不能体现出医院各个科室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也未能体现出各个科室人员的工作量和具体责任,极大降低了各个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各个科室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医院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采用新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正确反映出职工工作量的日益增加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法遵循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原则,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具体体现在医疗服务项目上。通过采用美国公司研发的rbrvs综合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用于合理支付医师医疗服务项目费用的考核评估工作中,这种综合考核评估系统的考核评估过程是通过比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项目中材料、人力等各类资源成本的高低,以此计算和确定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即所有医疗服务项目的非货币单位表示的相对价值比率,然后再结合医疗服务项目的工作量和服务费计算出相对价值比率的
货币转换系数,之后利用该系数与每项医疗服务相对价值比率的乘积,计算出该医疗服务项目的费用和医务人员的绩效奖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79.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b)-0161-02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公立医院为了增强的整体效能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相继建立起新型的绩效工资运行机制,把劳动报酬与岗位责任、技术含量、服务质量、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岗位工作量挂钩,基本实行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综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促进了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加强综合绩效考核,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通过薪酬绩效体系的变革改变已习惯盈利模式的医院,使之回归公益,以取得良好的发展绩效,已成为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笔者结合本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实际,提出对策建议加以探讨。
1 问题
1.1 缺乏有效的绩效工资考核机制
影响绩效管理的原因,包括医院文化、价值观、高层的态度与决心、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各级人员的执行力,管理技术水平等[1]。目前,医院以绩效工资替代奖金、津贴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现阶段,由于医院实行的仍然是职称等级工资制,管理层认为绩效工资管理只是对员工个人的绩效问题,缺乏对科室绩效的计划、考评、分析与改进和绩效管理制度,将绩效管理等同于单纯的奖励、奖金分配。二是基础薪酬比重过大,绩效薪酬部分过小,没有充分体现按劳、按贡献、按技术、按责任、按风险、按管理要素分配的原则,起不到工资应有的激励作用,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从而使绩效管理失去了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医院目标的效用。
1.2 综合管理指标量化困难,无法体现公正性
如何进行岗位考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医院在绩效指标层层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量化的关键绩效领域。一是医院作为特殊行业,绩效工资必须考虑社会公益性,但是其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社会效益指标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每项服务指标难以确定合适的价值,很难用简单的成本收入进行衡量。二是在绩效工资标准制订上存在不均衡性,因为岗位工资制要求以岗位为基础,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但是,由于医院内部岗位构成复杂,缺乏全国统一的岗位工作规范,加之不同类别的岗位人员工作性质、业务开展范围等原因,如行政科室、临床科室、辅助检查科室、后勤保障等,其工作性质、收入渠道差别较大,因此,如何统计很难,考核的工作量也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部分职工的工作热情。
1.3 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从医院管理实践看,由于政府对医院的经济补偿机制不合理,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低估,造成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偏低。因此,医院在绩效管理中缺少人力成本和决策成本核算,过多关注消耗成本、收支结余等财务指标和医疗质量等结果指标的核算和考核,因而忽略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的控制还相当困难,目前,因为“趋利”行为比较明显,硬性给临床科室规定经济指标,导致医生“开大方、重复检查”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公立医院的社会形象。
1.4 科室间公平性难以把握
目前,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上分为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奖金作为医院内部分配的薪酬,考核分配方案由医院自定,虽然提倡拉开档次多劳多得,临床科室由于效益差异,科与科之间奖金差别较大,能赚钱的科室风光无限,不能赚钱的忍气吞声。同时,在同一科室基本上又是按人头平均分配,实际上还是“大锅饭”,对关键岗位和突出贡献的虽然有所倾斜,但力度不够,缺乏激励作用。在绩效工资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探索中,主要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劳动报酬与岗位责任、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劳动成果挂钩,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是与时俱进的。
2 对策
2.1 建立绩效考核管理运行机制
医院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医院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管理是一个单位选人、用人、留人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实现薪酬激励效能的最大化,使薪酬既具有最佳的激励效果,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2]。因此,公立医院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激励体系,才能够引导医院各部门及员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绩效,全面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1.1 加强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特征,是医院绩效管理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一是要逐步树立劳动、资本、技术及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念,建立完善绩效管理组织,明确医院实行绩效管理的实质和相关部门职责权利。二是坚持提升两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原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成本核算、科室管理、医院宏观调控、比例调整的原则;开源节流、勤俭节约的增收节支原则)和质量控制的综合管理模式,使绩效工资分配成为现实。
2.1.2 科学地制订绩效考核综合指标,建立以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新型分配制度,取消等级工资制,实行绩效工资等级制。根据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规定,医院应结合实际,按照整体发展战略与目标来设定员工的激励目标和激励侧重点,并将激励目标分解为不同的绩效评定项目和评定指标,从而选择核心绩效指标,然后再对每个评定项目和指标确定权重和分值,由绩效考核组的每位成员对每位员工进行评价,将各个指标分值汇总比较,得出每位员工相应的评定等级,再将绩效等级变为相应的绩效工资等级[3]。
2.1.3 制订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是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医院人力资源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成本核算,使考核的各项指标来源真实可靠。二是应根据科室特点,制订符合有利于科室实际情况的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包括职工的岗位系数、分配方式等各项具体指标。三是应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制订方案的积极性,确保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公平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四是坚持绩效导向,绩效工资总额核定的基本依据是医院的综合绩效水平,因此,应充分考虑不同科室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影响面,进一步规范科室绩效工资分配,以激发各科室创造活力,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2.2 强化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薪酬是医院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催化剂,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和价值体现,是满足他们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5]。一个医院有了良好的业绩评价系统,倘若不能和薪酬有效地结合是不会取得成效的,也不会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薪酬可以从深层次上影响员工的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业绩,影响医院战略的实现[6]。
2.2.1 建立符合国家制订的财经纪律和规章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实行职称任职资格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档案工资核定与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相结合,合理制订各类岗位的纵向分配阶梯和同类岗位的横向分配等差标准,做到按岗定酬,岗新一致,新随岗变[7],充分发挥现代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
2.2.2 建立新型的科室收入分配体系和管理办法,应根据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和所承担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等级,做到绩效工资分配与质量、岗位、技术、管理等要素挂钩,充分发挥业务创收科室的主导拉动作用,按增收节支、效益增长、比例核算的制度进行分配。
2.2.3 建立院科两级管理制度,明确责、权、利,坚持分类管理,按照科室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分配模式,实行医院对科室首次分配(注重宏观综合目标和工作效益指标、成本核算、考核评分制)、科室对员工再次分配(注重微观业绩与公平、公正、公开)的两级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与能力强、贡献大、多受益的原则,切实做到绩效与业绩挂钩,以达到实现业务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项目拓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3 讨论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的核心,绩效工资分配是医院管理的关键环节。公立医院运用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能为医院长期发展培养人才梯队。本文结合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科学地制订绩效考核综合指标和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做到绩效工资分配与质量、岗位、技术、管理等要素挂钩,通过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体制,实现员工与医院绩效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霞,尹爱田,任绪功,等.构建综合医院绩效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41-344.
[2] 李萍.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1,(15):161-162.
[3] 段建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1, (1):30-31.
[4] 王萍.黄石市公立医院激励性薪酬体系的构建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52-55.
[5] 苗志敏,田立启,修海清,等.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选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9):591-593.
[6] 李在宝,苗志敏,田立启,等.城市大型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9):591-592.
(一)CMHI公司总部绩效管理体系
(1)考核内容。绩效评分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考核、管理能力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工作成效考核。其中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人员绩效评分不包括管理能力考核。
(2)考核流程。绩效评分由员工个人自评和他人测评两个环节组成,其中员工个人自评只用于对照参考,不计入最后得分,其目的在于通过他人测评与个人自评发现差距、寻找改进或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总经理助理级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由公司领导进行评价和面谈,部门副总经理级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进行评价,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人员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价和面谈。人力资源部最后计算评估得分。人力资源部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职位或职级变动以及年终奖金应用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
(3)考核计分。考核评分表的各项指标按照四档评价,比如表现出色为9-10分、表现较好为7-8分、基本满足要求但有欠缺为6-7分、需要显著改进为1-5分。考核综合得分由各考核人的卷面得分与其所占权重综合计算得出,比如考核部门负责人,那么公司总经理评分占30%、公司分管领导评分占40%、部门其他员工评分占30%;考核部门副总经理级(非主持工作)员工,那么公司分管领导评分占30%、部门负责人评分占40%、部门其他员工评分占30%;考核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下员工,部门负责人评分占100%。
(4)考核结果运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根据综合得分划为四档,90分以上为优异、80-90分为胜任、60-80为基本胜任但需改进、60分以下为不称职,具体分档标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当年年终奖金挂钩,人力资源部将根据被考核人的考核结果以及工作岗位,审核各部门上报的当年年终奖金分配方案。如分配方案与考核结果背离的,人力资源部将建议部门或直接对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分配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员工的职务、职级和薪酬调整原则上依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通过绩效管理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制订调整方案。
(二)CMHI公司总部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
(1)CMHI公司总部战略地图。CMHI公司总部的战略地图。
(2)CMHI公司总部平衡计分卡。根据CMHI公司总部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本文依据战略地图中的22个战略目标确定了“市场占有率”、净资产收益率”、总部预算费用控制率”等36个评价指标,形成了CMHI公司总部平衡计分卡,如表1所示。
(三)CMHI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
(1)CMHI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职能。第一,人力规划与分配。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需要,负责制订和实施公司(含下属公司)的整体人力资源规划;承担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负责公司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审定公司总部和派出机构的工作职能,以及定岗和定编工作;负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负责公司(含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指导、检查、帮助下属公司在总部设定的人力资源体系框架下,完善各自的管理体系(含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制度、薪酬体系、考核体系等);检查和监督下属公司的人力资源法规、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负责公司总部员工的日常人事管理工作(含考勤管理),以及公司确认的下属公司高级管理岗位人员以及公司派出人员的招聘、调配和辞退工作,并按照任职资格标准对调任人员进行考核评估;负责派出董事和监事的人事管理;负责直属公司人事、财务(财务部参与)和审计部门(内控与审计部参与)负责人的任免审批;第二,考核和评价。负责公司总部员工和公司确认的下属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公司派出人员的考核工作;指导和帮助下属公司建立与公司总体管理理念一致的考核评价体系;负责公司总部部门关键岗位业绩指标(KPI)的制订。第三,薪酬福利;负责总部员工的薪酬管理工作,对总部薪酬体系进行动态维护;审核下属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年薪收入;帮助并指导下属公司建立与其业务及公司整体薪酬理念相吻合的薪酬(含福利)体系,检查其实施情况;负责审核下属公司的年度薪酬预算,平衡各下属公司的薪酬水平,确保相对的竞争性和公平性。第四,人力资源的开发。负责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并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负责总部员工、下属公司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和公司派出人员的培训;指导下属公司培训工作,推广优秀经验,协调内部培训资源;组织和实施总部及下属公司HR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第五,其他。负责人事劳动政策和行业内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研究;负责劳资纠纷的协调与处理;负责办理总部员工因公出国、赴港澳、家属探亲、劳动用工及户口调入相关手续及证件的管理。
(2)CMHI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平衡计分卡体系设计。人力资源部在部门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总部的总体战略目标,来制定本部门的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第一,人力资源部战略地图。第二,人力资源部平衡计分卡。根据CMHI公司总部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依据人力资源部战略地图中的16个战略目标确定了“人力资本准备度”、“青年骨干人数占比”等16个评价指标,形成了CMHI总部人力资源部平衡计分卡。
(3)个人平衡计分卡体系设计(以人力资源部培训与发展经理为例)。第一,个人平衡计分卡设计。个人平衡计分卡的目标一般源于部门计分卡目标的承接、分解和基于岗位职能的目标补充。限于篇幅,本案例选人力资源部培训与发展经理,具体说明个人平衡计分卡的开发过程。第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个人绩效考核量表设计。绩效考核量表是一张用来对考核对象的绩效实施评价的管理表格,主要用于对平衡计分卡中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打分。根据人力资源部培训与发展经理的平衡计分卡,辅以其他重要事项的考核指标设计考核量表。
二、结论
1、高目标、高激励。
2、激励对象尽可能向基层下移,激励指标尽可能细化。
3、视各岗位、各部门对指标的关联度的不同,同一指标、不同岗位或部门设立不同的激励权重。
4、薪酬发放分为月度基本工资、季度奖金、年终奖金三部分。其中月度基本工资按
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季度或年终奖励的计算以“量、本、利”及质量、资金占用等项目为核心,按季度或年终实际完成情况计发。
5、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由公司直接考核或奖励,一般管理岗位由公司拨付月基本工资总额或季度、年度奖励总额,部门内部实行二次分配。
二、岗位工资人员薪酬标准的设立
(一)、原则
1、以股份公司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在股份公司规定范围值内,由公司结合各岗位具体情况而定。
2、以同行业同岗位工资水平为参考依据。
3、向开发、技术、工艺人员以及营销、生产一线管理骨干倾斜。
4、向管理难度大、管理复杂、管理风险大的岗位倾斜。
5、向作出重大贡献的岗位或部门倾斜。
(二)、标准
1、中层以上管理岗位基本工资及年终奖励按股份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2、一般管理岗位以04年应发工资标准为基础,达到05年确保目标水平时,另考虑
增加04年月应发工资标准1~1.5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和季度奖励。
3、完成1000万元的经营利润奋斗目标,由总经理视具体情况按总额50~80万元对岗位
工资人员给予特别奖励,其中贡献特别突出者,最高可获得30000元奖励。
三、薪酬模式
(一)、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人员
1、月基本工资+年终奖励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公司高层管理岗位、管理中心下属各中层管理岗位。年终奖励额度占其
全年总收入水平的30%以上,行政级别越高,年终奖励部分占全年总收入水平比例越大。
2、月基本工资+季度奖励+年终奖励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除上述岗位以外的其余中层管理岗位,年终奖励部分占其全年总收入水平的20%,季度奖励部分占其全年总收入水平的20~30%。
(二)、一般管理岗位人员
1、月基本工资+年终奖励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管理中心下属各岗位、检验科下属岗位及营销、技质中心下属统计岗位,该类岗位工资人员不设季度奖励,部门月基本工资总额由公司按04年月应发岗位工资标准的90%拨付至各部门,部门内部考核分配,余下10%作为年终留存。对该类人员设立年终奖,其年终奖励基金按月岗位工资标准的1~1.5个月及10%年终留存合并计算。
2、月基本工资+季度奖励+年终奖励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除上述岗位以外的其他管理岗位,该类岗位工资人员部门月基本工资总
额由公司按04年月应发岗位工资标准的90%拨付至各部门,部门内部考核分配,余下10%作为年终留存。该类人员设季度奖励和年终奖励,季度奖励总额按04年月应发岗位工资标准1~1.5个月的70%作为季度奖励基数;年终奖励基金按04年月应发岗位工资标准1~1.5个月的30%及10%年终留存合并作为年终奖励基金。季度奖励及年终奖励分别按相应的计算办法执行。
四、年终奖励的计算
1、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享受年终奖励的岗位工资人员。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年终奖励
的发放以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基本任务为核心奖励指标,完成基本任务后,年终奖励按以下办法执行。未完成基本任务,基本任务完成率每差1%,下述项目的应发额度下降3%。
2、年终奖励的计算
某岗位年终实发奖金=该岗位年终奖金基数×奖励系数×调控系数
×绩效评价系数
3、奖励系数的核定
序号
奖励项目
标的
系数
1合并经营利润
确保目标:500万元
奋斗目标:1000万元
1、完成确保目标标的,计奖励系数0.6。
2、未完确保目标标的,每差10万元,奖励系数下降0.1。
22R市场销售收入
89400万元
1、完成标的,计奖励系数0.1。
2、未完标的,每差100万元,奖励系数下降0.01。
3年末不良资产总额
在04年末实际总额基础上下降20%
1、完成标的,计奖励系数0.1。
2、未完标的,每超5万元,奖励系数降0.01。
4月均资金占用总额与月均销售收入之比例(在04年基础上下降10%)
292%
1、完成标的,计奖励系数0.1。
2、未完标的,每上升1%,奖励系数下降0.01。
5公司责任质量损失占全年销售收入比例(在04年基础上下降20%)
1.80%
1、完成标的,计奖励系数0.1。
2、未完标的,每上升1%奖励系数下降0.01。
注:1)、年终奖金实际奖励系数即为上述各奖励项目按05年实际完成情况的计算值之和。
2)、上述各单项奖励系数下降额度最大下降为0止。
4、调控系数的确定
调控系数值为0.8~1.2,具体取值按以下原则执行:
(1)、考虑到本分配方案可能存在局限性,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可以设立不同的调控系数,各岗位具体调控系数值的确定由公司办公会研究制定。
(2)、公司中层以上岗位,调控系数为1以上值时,全年总收入原则上不得突破集团公司制定的相应岗位年度总收入标准。
5、绩效评价系数的确定
绩效评价系数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系数分别为1.2、1.0、0.8,分别占岗位工资人员比例为10%、80%、10%。年末由公司办公会根据季度评选结果研究讨论后最终确定。
五、季度奖励的计算
1、本办法针对享受季度奖励的岗位工资人员设立。
2、季度奖励实行百分制评价。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设立相应的奖励项目,同一
奖励项目、不同岗位设立不同分值,当月某岗位各奖励项目得分之和除以100即为季度奖金奖励系数,各岗位具体季度奖励项目及计分办法见附表一和附表二。
3、季度奖励的计算
某岗位季度实发奖金=该岗位季度奖金基数×季度奖金奖励系数×绩效评价系数
4、绩效评价系数的确定
绩效评价系数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系数分别为1.2、1.0、0.8,分别占岗位工资人员比例为10%、80%、10%。其中甲等员工如无法评出,则宁缺勿滥,丙等员工则必须评出。具体评定办法另文规定。
六、其他
1、一般岗位工资人员月基本工资标准在公司月基本工资总额范围内由各岗位直接上级提出分配方案,报各中心主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关键词: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客观、实用的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对准确反映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各科室、部门的工作绩效,构建符合新医改方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绩效量化考核改革方案的构想
(一)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
我院可借鉴和汲取平衡计分卡和关键业绩指标等先进绩效管理方法和核心理念,建立具有我院自身特色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和方法。考核体系可简单概括为为“两个方面、三个层级、七个维度”。两个方面:行政管理考核,医疗业务考核。
三个层级:科内自控考核,职能科室对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科室考核,院领导对职能科室考核。七个维度:业务量考核、医疗质量考核、服务水平考核、工作效率考核、经济效益考核、创新能力考核、病人医疗费负担水平考核。
(二)绩效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
在医院绩效量化考核的总体框架下,按考核层级分别制定科内自控考核标准,行政职能科室对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科室的考核标准,院级领导对行政职能科室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七个原则”:效率效益原则、质量安全原则、科学系统原则、可操作能对比原则、激励与约束原则、定量定性原则、评价指导原则。标准涉及全院的所有科室及岗位,每个指标都确定了考核办法和得分标准。
(三)绩效量化考核的实施
绩效量化考核可分科室内部考核、行政职能科室对临床医技和后勤保障科室考核、医院领导对职能科室考核,由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机制。在考核中坚持“三个保证”,即保证考核次数、保证考核内容、保证考核质量。
(四)对绩效量化考核结果的应用
(1)科内考核小组完成对科内职工的月考核后,于下月初汇总上月的考核结果,并将正、负激励在当月奖金中兑现。
(2)各行政职能科室在完成对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科室每月的考核后,要依据《考核登记表》填写《考核汇总表》,同时写出《考核报告》,报分管院领导审核签字。由院长主持召开全体院领导和行政职能科室主任参加的院办公会,在会上各行政职能科主任汇报上个月考核的全面情况,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将考核结果的正、负激励列表报送计划财务部,在当月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科室奖金中兑现。
(3)院领导集体汇总上个月对各行政职能科室工作的考核情况,并提出正、负激励意见,填写汇总表送计划财务部,在行政职能科室的当月奖金中兑现。同时院办公会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或亮点,进行缺陷管理或经验推广。
(4)在每年度终了,分别由科内考评小组汇总出对科内职工的全年考评情况,并根据考评情况,按百分制换算出对各科科主任和护士长的考评得分,在年终考评时所有优秀科室和先进个人均以考评得分排名确定,一改过去年终“评优秀”为考核“出优秀”,做到了凭业绩看干部、以成效论英雄。
二、以绩效量化考核为基础的奖金分配
每个医院奖金的分配都需经历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从单纯以经济效益考核为分配依据到以综合绩效考核为分配依据的过程。
(一)绩效分配的原则与目的
坚持总量控制、量入为出和向一线倾斜,向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程度、高劳动强度倾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综合考虑的原则,可以根据医院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调整权重比例,有所侧重,并加以质量考核和关键指标控制,以此引导全院各科室和职工从单纯重视经济收入向追求综合业绩转化,从整体上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使医院走上一条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参与绩效分配的项目
经济效益(以业务收支节余来体现)为各科室的业务流水,主要是本科室的直接收入;工作效率(以工作量来体现)为各科室的工作量,主要是本科室的直接工作量,对工作量实行计量评分,如临床科室的门诊人次、收住院人次等;风险程度(以各类别科室的权重系数来体现);业务能力(以各岗位权重系数来体现)?可根据医院现行的岗位权重系数就很好;成本控制(以收入支出比来体现)?可控性支出及不可控性支出;质量水平(以关键质量指标来体现)。
根据每月绩效量化考核的各种质控指标的情况,对当月奖金进行矫正。如医疗质量、护理质量、行政管理质量、患者满意率、患者人均门诊费用、患者人均住院费用、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药占比、收入支出比等。
结束语
真正能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绩效分配方案,真正体现“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奖金分配方案的出台,需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从岗位设计、岗位分析、岗位描述、岗位说明书编写、岗位评估;从工作质量、工作环境、病人安全、工作绩效、医疗成本优化和顾客满意等方面获取改进的潜能,不断改进医院的岗位管理和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和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真年.《现代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任真年.《现代医院卓越服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和谐**”的重要思想,做到讲党性、讲奉献、讲团结、讲干劲,做职工公仆,塑造清正廉洁、勤政务实领导干部形象,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在全体职工中起到班子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团队精神,使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彼此关心、互相爱护、情感交流、和睦相处,从而使广大职工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加快中心各项建设,更有效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完善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不断完善院务公开,在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中心重大建设、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奖金分配方案等,通过院务公开栏、班子会、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向职工讲清楚,沟通思想,听取和答复意见,真正让职工知院情、参院政、议院务,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中心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药品管理的要求,按规定和程序公示医疗器械、药品招标采购情况,增强对器械、药品管理的透明度。形成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渠道畅通的监督机制。将中心发展计划、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处理等内容进行定期公示,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结合职工考核内容,定期公示中心办公室、医疗康复、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满意度测评考核结果,门诊人均处方额度,职工奖罚情况,病人满意度调查、病人投诉情况和医保扣款情况,以此来遏制“大处方”现象,促进人均处方额度的下降,从而减轻病人负担,提升病人满意度。
二、深化各项卫生改革,依靠改革求生存谋发展
(一)继续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合理定编、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全员院、科逐级聘用制,强化科主任的用人自主权,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用人机制,使我中心的人才队伍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更具备战斗力和竞争力。
(二)继续加强院、科两级负责制。中心对科室的管理坚持科主任负责制,强化科主任责任人的地位,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行政、医疗管理设等工作。抓好科室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劳动纪律的落实,签订院、科两级综合目标责任书。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中心内部考核制度。在实行一线让群众评,辅助科室、后勤行政让大家测评的双向评议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灵活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采取奖金分配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部门倾斜,向从事预防保健等工作人员倾斜的分配方案,把各项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每位职工,同时根据考核评定得分兑现每一位职工的奖金,适当拉开距离,充分调动全中心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
(四)推行绩效考核,减轻患者负担。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我中心将适时取消以经济考核计算奖金的管理理念,推行工作量核算工作,以此来逐步加强和完善中心的管理。同时积极减少人为浪费、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中心经济效益。通过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使各科室积极开展服务至上,病人至上的人性化服务活动,在确保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根据病情严格掌握“三合理”标准。我中心还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部分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减免诊疗费等措施,努力减轻病人负担,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大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力度。
(一)健全法制,依法治院。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健全法制,严格监督,从源头上杜绝我中心的红包、回扣问题。
(二)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努力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通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教育全体员工对工作负责,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想病人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E企业所在集团为外商独资,世界500强,E企业为集团公司在华子公司,全员约4500人,营销体系人员有近1800人,FY11财年销售额为6O亿RMB,属产供研销一体的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采用Mercer的薪酬模型,本文主要分析企业中营销单元里主要岗位人员薪酬结构。
2薪酬构成
企业实施全面薪酬,直接报酬有:岗位工资+津贴/补贴十绩效奖金+年度奖金+股票期权,间接报酬方面除了各类保险休假之外,公司有良好完善的培训制度、高管福利等。需要说明的是,长期激励在高管中效果更明显,在E企业中高管薪酬体制长期激励也占了很大比例,而在普通员工中则以短期激励为主。
3薪酬模型
E企业采用的是MERCER的3P模型对职位级别采取动态的管理,每年对公司职位的价值进行审视和评估,以保持职位价值体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职位体系继续采用了美世专有的国际职位评估体系(IPE)作为职位价值评估的依据。该工具对公司的职位通过4个因素,1O个维度进行评估,确定职位的价值及每个职位相应的职位级别。该工具在业内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薪酬体系是以业界各职位级别的薪酬水平为主要参考基础,结合公司的薪酬现状及公司的薪酬理念建立起来的等级低的岗位相互间有重叠,与上下两个级别共约有3O的交叉,越往上交叉越少,59级以上几乎没有交叉重叠;现行的薪酬制度中,对市场、销售类职位,以绩效为导向,各级别岗位之间幅度跨度比较大,绩点设置相对较少,薪酬支付方式为基薪+年度奖金,固浮比在7O:3O左右。
4薪酬改革项目背景
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传统优势市场与地位面临激烈竞争,业绩增长面临极大压力,同时优秀销售人员流失增多。企业设计了新的薪酬激励方案,强化销售奖励,激动销售团队,进而达到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目的。基于公司成本与员工稳定性考虑,基本工资部分需要维持现有水平。在不改变员工基本工资的前提下,进行薪酬方案改革,焦点就集中在对原有年度奖金分配方案进行大幅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在于引入佣金支付,强化高绩效激励,沉降低绩效人员我们希望通过2—3年的调整,逐步实现全面年薪支付。
5原年度奖金激励方案介绍
年初签订绩效目标时,员工基本工资固定,但年度奖金部分并不明确。通常会在年终时才根据绩效等确定奖金份额。评审流程如下:
(1)年终公司根据业绩,奖金总包分到销售管理层;
(2)HR根据奖金总包,测算各职位标准奖金;
(3)根据下属各部门标准职位人数计算部门奖金包总额;
(4)销售管理层对各部门奖金包进行微调;
(5)办事处主任根据下属员工Sales\OP\综合资金占用率等个人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及对团队相对贡献度,确定个人奖金系数。
(6)HR根据办事处年度组织绩效(年度销售与利润绩效)、职位标准奖金测算办事处实际奖金包。
(7)HR根据办事处建议,计算个人实得奖金,交各级管理委员会评定。
6加速激励方案介绍
据某知名咨询公司调查,公司采用销售激励计划,超过5O的公司使用加速激励。E企业销售类岗位固浮比调整如下:新方案实施流程:
(1)财年初,由办事处主任与员工沟通确定绩效目标,签订《销售人员个人绩效目标及评定表》。
(2)财年初,根据个人目标绩效,确定个人绩效对应的标准奖金、佣金。
(3)财年末,根据个人实际绩效,计算对应的奖金、佣金系数,分配份额。模型如下:可以看出,新方案拉开了绩优人员和绩差人员的收入差距,在完成基础销售任务后,有一个加速激励曲线,最好的情况可以达到3倍激励,更有利于吸引、激励核心人才。
7管理启示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绩效工资 结构组成 管理 建议
一、改革的背景
2006年的全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公立医院基本完成了从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过渡,初步完成了岗位工资及薪级工资的改革,建立了将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新型工资制度。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这种分配制度依旧缺乏科学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新医改的五项重点改革无一不涉及卫生系统的绩效。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配合新医改,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而与绩效工资密切相连的绩效管理工作也随之在各医疗单位全面展开。实施绩效工资可以有效减低医院的经营成本,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此次绩效工资的实施是对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的完善、深化和补充。
二、公立医院岗位绩效工资的结构组成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是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是以职工被聘岗位为主,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来执行。岗位工资体现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薪级工资体现了员工的工作资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又包含生活补贴、岗位津贴、工龄补贴等三个项目,它们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基本工资本质上具有保障,而绩效工资具有激励,是新工资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医院工资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三、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1.对绩效管理的理解认识有偏差,担心实施绩效工资后待遇降低,从而产生工资改革阻力。首先是现在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对绩效工资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把绩效工资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单纯的福利、奖金的分配管理,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其次是绩效工资改革是对现有的分配格局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新工资体系会使部分职工利益受损,这部分人员对绩效工资的实施会产生抵触心理,对改革缺乏认同感,从而给绩效工资制度的执行带来阻力,也阻碍了工资改革的持续开展。
2.缺少行之有效的科学绩效考核组织体系,考核制度的公平合理性难以把握。新工资中的绩效工资是可变的工资,它不同于奖金,是要按照事先约定的内容及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来计发的。据了解,目前医疗单位尚未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的绩效考核体系,只是以年度考核来代替,年度考核缺乏量化指标,过于笼统,只是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职工进行考核,不能从技术水平、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成本控制上真实有效、公正合理地评价职工、科室的业绩;绩效工资的分配也是以各自单位内部奖金测评分配方案为基础的二次分配方式,“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些医疗卫生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时还存在“权力分配”即对权力阶层和管理阶层的考核指标给的权重较大,对一般的工作人员的利益考虑得较少,因而绩效工资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难以体现。
3.绩效考核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每年财政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左右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收益弥补,迫于生计,为了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取胜,“趋利”依然是许多医院经营的目标,“创收”是职工的任务,因此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往往会偏重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济效益指标。目前许多医院绩效工资中奖金的分配模式主要是传统的收支结余分配法,这种分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但极易造成科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加重患者就医负担,这与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初衷相悖。
4.考核指标的制定不合理,科室间的利益分配公平性难以平衡。由于医院岗位设置较为复杂多样,通常由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及后勤科室等几大部门组成,而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收入渠道以及产生的效益程度差别较大,如果绩效考核项目的制定过于笼统简单,或标准统一,缺少可比性,就会导致各个科室之间收入差距甚远。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是医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一件事。
四、对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的实施与管理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让医院职工共同参与方案制定。绩效工资改革和绩效考核的管理是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职工认识到这种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绩效工资是可变工资,着眼点是绩效。由于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直接涉及个人、科室的利益,应允许和鼓励全院职工参与讨论、共同制定。方案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技术优先、差距适宜”的原则,充分代表广大职工的意见,才能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应该在各公立医院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强化绩效考核的管理,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包括医疗、护理、人事、财物、科教、信息、综合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绩效考核管理领导小组。在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上,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首先在医院建立一套信息透明和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通过此平台让人事、财务、医务、护理、质控等部门能及时对医院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便捷高效地提取考评指标进行测算,极大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做好绩效工资的分层工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考核指标。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以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为评价基础,对考核指标作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将整个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与医院、科室和个人岗位管理目标、工作方向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技术优先、差距适宜”的公平原则。
4.建立以人为本、重视价值的多种方式并存的薪酬激励机制。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科技和高竞争性的行业,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和付出专业技术外,相对地也要承担相应的高风险、高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量,因此他们也急需各种精神补偿,需要医院管理者甚至全社会给以人文关怀,使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409-02
绩效工资是医院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经济杠杆。因此,充分利用绩效工资这一激励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套有激励、有竞争、有活力的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对护理人员自觉履行职责具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1]我院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结合自身特点,对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现介绍如下:
1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
我院为一所市属“三甲”医院,核编床位900张,设有30(38)个护理单元。全院共有护理人员610人,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为0.4∶1,护理人员与医生比为2:1。护理人员结构为:副主任护师占3 %、主管护师占 10.3%、护师占24.3 %、护士占60%。
2001年开始,我院对奖金分配方案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按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强度、医德医风等几个方面较为笼统地核算护理人员的奖金,将全年的整体经济效益平均到四个季度,按季度发放奖金,全院所有护理岗位人员的奖金额度基本在一条平均线上,护理管理人员与普通护士的奖金也基本持平,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与岗位劳动强度、风险程度、管理能力、护理质量等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种“大锅饭”的分配模式,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2007年初,我院再次对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了彻底改革,制定并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方案》针对各护理单元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护理工作内容的基础分值。各项目在不同科室所占分值可以不同,兼顾了劳动强弱、风险大小、职称高低、完成效果、效益好坏以及科研、教学、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较为合理、科学地体现了“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公平合理” 的分配原则和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具体核算指标
我院护理人员奖励分配办法按护理岗位不同分为四种:住院科室、门(急)诊、医技科室、其它辅助科室,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即定的方案,核算出以科室为单位的护理绩效工资总额,各科室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内二次分配。
2.1住院科室护理人员绩效工资主要根据病房工作量、劳动强度和风险、科室经济效益和质量考评。
2.1.1将住院科室工作量如出院人次、占床日数、特级护理数量等制定出合理的单价:每天每个占床量奖励该科护理单元16元,每出院人次奖励20元,每一小时特级护理奖励5元,计奖时根据实际发生量乘以单价和质量考评分,得出病房工作量部分应得的绩效工资;
2.1.2劳动强度和风险奖是采集当月各科室人均注射量、人均抢救次数、人均急诊入院人次和人均终末处理次数总量这四项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排名,名次越排前,得到这一部分的绩效工资就越多;
2.1.3护理人员是科室成本的产生元素,但他们更是科室的“管家婆”,护士把家当好了,就能管住科室不该消耗的成本。所以,科室有结余,护理人员也能得到人均结余的5%~12%的奖励。
2.1.4护理质量考评是考核小组每月按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检查各护理单元工作质量,进行月度考核打分,考核分值与应得奖励总额相乘,得出最后结果。
2.2门(急)诊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是按实际上岗日数、职称、劳动量结合质量考评计奖。
2.2.1我院正常上岗日为每月22.5~24天,因工作需要增加上岗天数,按超时或加班处理;A班、P班、N班实行按班定价:A班12元/班次,P班20元/班次,N班30元/班次。
2.2.2护理职称绩效基数: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绩效工资每级每日相差3元。
2.2.3门(急)诊护理人员劳动量奖是采用门诊护理人员注射量、出诊量、抽血人次等近30项数据,核算部门每月统计门(急)诊科室的工作量,每项工作量定出不同的单价,再根据单价及工作量进行核算。
2.2.4门(急)诊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总额根据以上三项结合护理质量考核分,得出各门(急)诊科室月奖励总额。
2.3医技科室护理人员绩效工资计算办法和门(急)诊相近,区别在于劳动量项目及其单价,如,胃镜室以胃镜、肠镜、纤支镜检查量为核算数据;影像科以CT、超声、放射检查量为核算数据。
2.4辅助科室参照全院护理人员人均奖80%计发,但也要制定相关指标。如消毒供应室的成本增长应与全院业务收入持平:该比例每下降1%,绩效工资上浮1%,但不得超过门诊护理人均奖;支收比每超1%,绩效工资下调1%。
3体会
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实施,基本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还更好地体现了护理劳动强度、技术含量和风险系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科室成本核算,加强了医院管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1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我院在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前,全院护理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基本在一条平均线上,没有体现绩效的意义。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后,绩效工资核算向劳动强度大、风险程度高的岗位倾斜,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3]绩效工资不再单纯以科室业务收入来核算。护理绩效考评也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体现了分配制度的阳光,护理人员每月对照自己的考核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成绩与不足,激发了竞争力,也激发了上进心,对护士提高自身素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
3.2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在于重实绩、重贡献,客观地反应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业绩。护理绩效考核不但有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数量也计入在内,是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决定每月领取的绩效工资量。如果有病人投诉或差错事故发生,不但须按医院相关制度给予处罚,而且也将全部列入绩效工资考核内容中。
3.3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强化了护理管理职能,加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有利于护理质量提高,也为医院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奠定基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4增强了成本控制观念。护理成本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源价值和必要的劳动价值的货币的表现。[5]成本核算是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一般还停留在管钱、管物上,往往忽视人力、管理、信息及其它护理成本。实行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后,将护理组织、技术、质量、信息、物质管理等项目纳入绩效考核中,实现降低医疗护理成本,提高护理管理效益。
3.5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分配改革前,护理人员往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将自己调整到轻松、不值夜班的岗位,这种行为困扰着护理管理者,也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造成不良干预。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后,护理人员值夜班的热情较前提高,申请调换岗位的人数减少,我院护师、主管护师人均晚夜班次数较前明显增加,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导向,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难题。[6]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长期从事繁琐而重复性强的工作,没有量化管理,体现不出个人成绩,护理管理队伍得不到促进。通过绩效工资分配改革,逐渐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激发护理管理人员的内在潜力。
3.6促进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为体现多劳多得,绩效工资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倾斜,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含金量。[7]护理人员工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职务工资和津贴,另一部分是绩效工资。在第一部分中,职务工资相对固定,差别并不很大;医院的岗位津贴则依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等因素,略有差别。另一部分,即绩效工资。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后,对分配系数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一是大力提高晚夜班的绩效分配系数,拉开日班与晚夜班的分配差距,体现绩效向一线倾斜,向高风险、苦、脏、累岗位倾斜。二是在原按岗定酬的基础上,实行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因知识水平、操作技能(职称高低)而有所不同,这样促使高职称、高年资、高知识层次的护理人员自愿到临床一线承担较大工作责任、工作强度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晶.荆门市中医院护理部.我院护理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的做法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8,1
[2]陈就好,刘齐昭,曾晓华,等.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09,11
[3]原晓珍.论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的核算与考核.现代经济信息,2011,5
[4]李瑞华,龚丽.基层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在护理人员中的作用.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9
[5]彭雅君,魏先,阳世伟,等.急诊ICU一级护理服务项目单项成本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