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高情商说话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情商说话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情商说话技巧

第1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关键词】情商;护士与献血者;沟通;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献血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更要具备较高的改善护士与献血者沟通交流的技能。运用这种技能,护理工作者能够读懂来自献血者的各种信息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用获得的这些信息来指导护理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可以提高护士与献血者交流的质量,进而提升护士与献血者的关系和献血者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情感智力商数的简称,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需要是一种平衡心态以及同时共感的魅力。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戈尔曼将情商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自我觉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商和沟通交流技巧并不是一种技能。沟通交流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的技巧,也必须通过高级的训练和指导才能达到。但沟通交流的技巧是建立在情商及其他技巧之上的。举例来说,一个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同情心,但她没有学到基于屿心基础上的能将其转化为护理服务的沟通交流的技巧,那她的临床表现也受到影响。沟通交流的技巧如护理服务的技巧、表达的技巧、移情的技巧、倾听的技巧、管理整个沟通交流过程并确认必要的信息的技巧都是以情商为基础的。以下就情商在沟通交流中的应用作一叙述。

1 护理的技巧 献血者一进采血场所首先接触的就是护理人员,特别是初次献血者,他们的情绪非常焦虑,迫切的想知道有关的献血知识、献血程序、献血后的不良反应、护士的业务水平等。那么护理人员在接待献血者时就应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失地将这些问题交待清楚,并且还应注意献血者的感受和信息反馈,若忽视这些交流,容易产生交流障碍,造成误解或不满,所以,高情商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不仅要收集献血者生理方面的资料,而且要收集其心理包括情绪方面的资料以确定献血者的全面的护理问题,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2 表达的技巧 表达的技巧用来传递各种信息。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晰,关系着护士与献血者交流的质量。献血者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上存在着差别,在护士与献血者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情商能使护理人员正确地表达那些需要说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可能对献血者造成伤害的事情。非语言的表达在沟通交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态度的信息常常通过非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包括一个人语言的特征如声音的音调、速度、抑扬顿挫度、音量、音色及语言的喜好;还包括面部的表情、凝视的方向、身体的姿势、手势、靠近程度。例如对献血员说话或听献血员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或面部,以表示真诚地倾听献血员的说话,同时,这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不敢直视对方,是羞怯的表现;有意不注视对方,是冷淡的表现;从头到脚巡视一遍,是审查的表现;面无悦色的斜瞅,是鄙视对方的表现;斜眸而微笑,是向对方传情的表现;不注视对方面部以目横扫周围,是监视对方的表现;凝眸对方而眉飞色舞的微笑,是轻浮的表现;只注意手中的活计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的表现;看完献血员后突然一笑,是讥讽的表现;突而圆眼瞪人,是警告与制止的表现;当献血员伤感时突然皱眉,是同情对方的表现;伴随献血员一起微笑,是会意的表现。总之,护士应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献血员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微笑即可。具有高情商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非语言性表达了解献血员的心理位置和情绪,从而利用恰当的沟通交流技巧向献血员发出恰当的信息。

3 移情[2] 移情是情商中至关紧要的部分。如果移情是有限的缺乏的,如果对他人的

需要或失望没有感觉的话,那将不会存在同情和照顾。罗杰斯指出,如果护理人员能够移情地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思想感情、体察他的情绪、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产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心理氛围。护理人员真诚的态度和正确的同情及移情可以取得献血员的信任。信任是形成人际沟通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道德要有调节控制自身情绪、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最佳心身状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情绪化,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减压,要具有同情献血员、信任献血员、尊重献血员的情感与情绪。视献血员如亲人,感知献血员情感。献血员在献血期间,感情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增强超前服务意识,要了解分析献血员的心理状态,即献血员想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把问题找准,做到心中有数,为超前服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超前服务,让献血员能够处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馨服务,从而显现出护理人员的温文尔雅和对献血员的体贴、关切。

4 倾听[2] 倾听是从他人处扑捉和理解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信息并借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的技巧。高情商的护理人员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能以宽广和平静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诉说,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并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些感受。这样容易得到献血者的信任,使献血者能够无防卫地诉说他面临的问题和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帮助护理人员得到献血员对献血的依从性或涉及隐私的某些信息,提高招募献血员的准确性,有利于献血事业的发展。

5 管理整个沟通交流过程并确认必要的信息技巧 管理整个沟通交流过程并确认必要的信息技巧是一种管理的技巧,需要综合运用情商的能力。高情商的护理人员可以暂时推迟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从而把注意力投向他人,理解他人所关心的问题,并注意营造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最后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这需要沟通前及沟通时利用情商收集和理解信息并作出有效的决策。同时高情商的护理人员在必要时可以帮助献血员确认和探究其经历、行为和感受,使沟通交流有效的进行。

面对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新的护理人员与献血员的关系,每一位血站护理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情商在护士与献血员沟通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必须重视情商的培养,不断提高各种应变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等。只有这样,护理人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要求,为血站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孩子到了五六岁,感情逐渐发生变化。他们逐渐超出低龄儿童的喜怒哀乐,感情生活日益复杂。低龄儿童不在乎流出的鼻涕有多难看,但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需要采取的应对方式。尴尬、内疚、忌妒和寂寞等不熟悉的感情会困扰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甚至给他们带来恐惧。

一位母亲发现,当弟弟两岁的儿子来家做客时,她过于热情,以至于5岁的女儿对表弟突然产生了敌意。母亲想明白这是为什么,经过一番委婉的询问,女儿承认她对弟弟非常生气,但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母亲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女儿有了不安全感――不是关于小弟弟,而是关于她自己的地位。她是家里唯一的宝贝,而现在有人和她分享母亲的爱了。

五六岁是孩子更多地了解感情的最佳阶段。此时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儿童专家说,受到父母情感教育的儿童,举止更得体,能在烦躁时克制自己,而且注意力更易集中,能在交往中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更好。研究表明,5岁就能体察他人情感的儿童,4年后很少会在行为或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因为要理解别人的意图,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感情。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教给孩子培养感情的技巧,为孩子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呢?

一、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放学回来告诉父亲:“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打我!”

父亲很有技巧地问:“是吗?有同学打你,你很委屈吧?”

这个回答不但帮助孩子辨认了自己的情绪状态,还带来两大好处:

首先,孩子可以从中明了,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对方同学。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做的就是调整情绪。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我挨打了心里难受,以后就知道若去打别人,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这种深刻的情绪体会,有助于提升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在帮助孩子辨识情绪之后,接下来爸爸妈妈可以再问:你愿意不愿意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父母学会发问及倾听,孩子就会愿意开口说话。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会让彼此的沟通畅行无阻。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应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其有无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表扬孩子,不知不觉中孩子就真的以为自己形象不佳。所以,建议父母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应该是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的结果,而是孩子本身具有的特质。比如,有爱心,喜欢照顾小动物,有礼貌,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人格特质,而非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名列前茅。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业表现,可以称赞他学习认真、负责,能自我督促学习,这比单纯地称赞他的学习成绩好很多。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拥有恰当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帮助孩子掌握管理负面情绪的技巧。

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课程中加入了冥想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集中意念,静坐20分钟。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很有好处。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发展健康的兴趣和嗜好,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运动是极佳的疏导压力的方法之一,持续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能有效舒缓压力。

四、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多请孩子的玩伴来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教育的父母在孩子参加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比较的结果,而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中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地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时,他是什么反应?一旦他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他又是如何处理的?

自信是情商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应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得心应手。

此外,也应鼓励孩子学会分享,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这是团队协作精神中的重要特质。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观察别人的需求,进而主动提供帮助,不妨问问孩子:你注意到有谁需要帮忙吗?你觉得你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而孩子为他人提供了帮助,则应立刻给予表扬。如此一来,就能够培养出孩子的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日后,无论对他的工作还是生活,皆大有裨益。

五、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看法,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也就是说,凡事要懂得对事情做正面思考。

有个孩子,一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绘画太差。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觉得有失颜面而耿耿于怀,然而他笑着对妈妈说:“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功课,如果我最好的一门功课还被他这样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这样正面的思维,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因为乐观者知道怎么在恶劣环境中看到好的一面,从而避免负面情绪的干扰,找到激励自己的动力。

第3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共情指的是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想法及感受的能力,也就是“从对方观点看世界”的技巧。一起来看看共情高手的倾听技巧:

听出想法和情绪:在听配偶说话时,其情高手心中会不时地思忖:“他究竟是什么想法?”“他真正的情绪感觉是什么?”

暂停评论,不下结论:在共情的过程中,别忘了我们是来了解对方的,不论他说了些什么,都该暂时不做评论,也不替他下结论。因此,以下的反应在共情的倾听过程中,是不会出现的,“你怎么会这么想?”“你这有啥好生气的?”

使用鼓励性回馈语言:共情的另一个目的是传达尊重,因此即使你已知道爱人要说些什么,共情高手仍会耐着性子去倾听,用专注倾听的肢体动作(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接触等)以及适时的语言(“我了解”、“我懂你的意思”),来鼓励对方表达。

确认对方的想法及感觉:确认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对方的意思。在这方面,介绍给你一个心理学家常用的沟通技巧,我将之称为“映”对大法。

什么叫做“映”?

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把对方说的话语,以及说话时的情绪都加以反映回去,但不完全是一字不漏地反映,而是加上一些字句的整理,例如:“你的意思是说……吗?”或“我希望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认为……吗?”这,听起来不难,但真正做起来可不简单呢!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听完别人的话时,往往立即产生出自己的看法,而做出直觉的反应。

那么咱们就来做几个练习吧!请你使用“映”对大法将以下的句子映回去,然后请把你的回答和建议的答案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否“映”对得体呢?

配偶告诉你:“你怎么老犯同样的错误!”

错误的映法:“你以为你是谁?你干吗没事老找我的麻烦!!”

正确的映法:“听起来你觉得我重复了相同的错误吗?”

如何?你“映”对了吗?

当你能轻松地先回映对方说话的内容后,那就让我们更上层楼,学学映对高手的进阶技巧吧!也就是说,真正的映对高手,不但要反映出对方的说话内容,并且也要能察颜观色,反映出对方的情绪。例如,爱人板着脸告诉你“他又爽约了。”在观察他的情绪后,映对高手会这么回映:“他又爽约了,听起来你很失望?”

此外,“映”的另一个妙用,在于它可以降低人际互动的情绪摩擦,做法即是换掉那些非理性的攻击字眼。例如老公气昏了头,开口骂你:“你脑子进水了呀?!”映对高手就可以这么说:“听起来,你是因为这件事我没帮你处理好而不满意吗?”

对了,把伤人的字眼换掉,让讨论回归事实面,就可以避免因彼此的情绪抓狂而坏事。

第4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在亲子互动中,亲子间的沟通方式不当,不仅会阻碍亲子沟通,导致亲子交流不畅,还会破坏亲子的情绪,影响亲子关系。

下面,我们将给你介绍改善不当行为、提升亲子关系、愉快出行等几种亲子沟通术,提高你的亲子沟通艺术,让你可以畅快自如地和孩子谈“情”说“爱”。

改善不当行为的亲子沟通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某日我搭飞机到外地,旅途上偶尔留意到两种亲子互动的情形,虽不是刻意地挑剔,但却是值得提出来讨论的亲子沟通之道。

当我在候机室候机时,一位妈妈正在梳妆,这时她侧脸瞄见大约四五岁的儿子在座椅间爬钻,立刻脱口而出地骂道:“凯凯,你皮痒啊!”孩子立刻站了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趁妈妈不注意,他又开始在地上爬了,当然又传来一阵“皮痒”的吼骂……

妈妈们常习惯(或喜欢)用“皮痒”之类的话来警告孩子,有些在警告后接着责打,有些则是光说不练。

无论前者或后者都不是有效的教导,妈妈们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像凯凯的行为可能是因为等着上飞机无事可干,太无聊,只好自己去找点新鲜事做。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做的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着孩子站在落地窗前,指着停在飞机场的飞机或机场的景象做一些亲子沟通;或者,事先为孩子准备一些故事书或玩具,让孩子有事可做。

后来在飞行途中,我又听见右前座有个幼儿在号哭,起先孩子的妈妈弄不清孩子哭的原因,只听到抱着他的母亲低声不断地说:“嘘,不要哭!”“好了,好了,好丢脸哦!”结果孩子的哭声未见停止,直到听清楚孩子说:“怕怕!怕怕!”这位妈妈才知道孩子因飞机前几分钟碰到气流不稳而上下颠簸,以致被吓哭的。

妈妈们碰到孩子在公共场合中哭闹,总会觉得不好意思或丢脸,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大多数为人母者都有相同经验,都能了解其尴尬处境,不但不会嘲笑,而且还很同情你呢!

该怎么化解这个困境?幸而,这位妈妈换了另一种说话口气:“哦,你怕怕啊,别怕,别怕!你看外面好蓝的天空,看那白白的云……”在这种同理了解加上转移注意力的沟通之下,孩子的哭声停了。这才是有智慧的教育,不是吗?

增进亲子关系的亲子沟通术——用“爱”说话

在我带领由一群妈妈组成的自我察觉团体时,我试着请她们在图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图,把家人的亲疏关系呈现出来,并且写下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对其他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从中发现妈妈们最常跟孩子讲的一句话是“到学校要乖一点儿”“有没有用功读书”“还不赶快去念书”之类。当然,不管孩子的反应如何,不少妈妈接下去的不只是一句话而已,而是一连串疲劳轰炸式的教训。

其中,有一位妈妈对孩子要求很多,而且当着团体成员的面,她坦承自己对孩子很霸道,即使孩子表达和行为良好,她仍然会忍不住唠叨说教。之后,我们进行角色扮演,我们发现这位妈妈心中常有两种角色的声音出现,一种是忧虑的母亲的声音:“我的孩子此时如此,那将来怎么办?”另一种是期望的母亲的声音:“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出人头地!”这两种声音虽有正反之分,但同样都是和大多数父母那样,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目前的表现。

前者的忧虑固然出自关心,却忘记孩子是从错误中学习的,孩子的行为是逐渐改善的。而后者的期待是为人父母者皆盼望的,但忽略了过度的期望只会造成孩子的压力这一条件,而且对于成就的界定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个人以为人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之后的成就自然水到渠成,或者套一句热门话题,成就不是基于高IQ(最肤浅的象征是成绩分数),成就乃基于高EQ(最透彻的是为人处世)。

父母不是不重视孩子为人处世的学习,但大多只是在口头上讲道理、训诫、警告等,殊不知孩子们对为人处世的学习更多是源自生活经验。

作为父母,常对孩子说什么话?建议你常说鼓励、肯定孩子优点长处的话,多说让孩子喜欢和亲近你的话,不吝啬说感激和道歉的话,不妄说夸大、不实的话。简单地说,用“爱”说话。“爱”是尊重、包容、同理、接纳、肯定、诚实……它不容易学,但必须要学!

愉快出行的亲子沟通术——“有限度的选择”

我常在演讲场合中说到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技巧,例如,父母假日想上馆子打牙祭,我问他们是如何征询孩子的意见时,不少人的回答是:“你们想吃什么?”我认为父母说这话,是给自己找麻烦,因为意见一定很多,而且孩子的主意常会改变,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那么不同的意见就更多了,再加上自己和配偶的喜好,于是常争执不下,导致很难出门,即使决定了吃什么,仍会有人不高兴,因为他会想:“我为什么要被牺牲?”原本愉快的事反而弄得气氛不好。

第5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教学中来,结合所学内容,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区分,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的说话情境进行创设,试图利用鲜活的情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再现语境

在口语训练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一些与文本相符的语境,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以教学《程门立雪》这篇课文为例,它描述的是北宋时期的年轻学者杨时与学弟一起去拜访老师,当时大雪纷飞,老师在睡房中的椅子上睡熟了。为了不惊醒老师,二人一直在门外的大雪中徘徊。学习本文时,学生“说话”的重点就是对这一语境进行叙述。

于是,笔者就利用Flas制作了四个场景:一是在大学纷飞的天气里,两名身穿着长衫的年轻男子站在顶盖青瓦的房子前,缩着脖子,不时地把手放在嘴边呵气,来回走动着。二是房中有一名老者在躺椅上睡觉,呼噜声非常响。三是两名青年男子轻声说话,要等一会再进,让老师再多睡一会儿。四是狂风吹响了窗户,老者惊醒,拉青年男子进屋。播放完毕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这个小故事l生在什么季节?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听了老师的话,学生思索了片刻,便纷纷举手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的叙述非常流利,很快就融入了多媒体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文本,还能使他们的抽象思维语言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将学生的说话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与文本中的人和事融合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与学习兴趣。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他们对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也是最深的。在进行《掌声》的教学时,对为什么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会响起掌声,学生很难理解,对此他们的感情也较为淡漠,更谈不上对课文内容的主动叙述了。有鉴于此,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笔者就先借了一台摄像机,将甘肃省永靖县第九中学一名有腿伤老师的教学过程记录了下来。在上课时,当看到这名老师拄着拐杖走上讲台,在他写字的时候,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学生纯洁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播放完毕后,笔者问学生:“大家觉得这名老师辛苦吗?我们应该给他送上一阵掌声吗?谁能叙述一下这个场景以及你的感受呢?”这种叙述方式使学生摆脱了文本的限制,叙述的过程也对他们的情感与思维有了很大的启发,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融合,学生“说话”的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带学生亲历生活环境,使学生的“说话”更为巧妙、频繁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说话”时,学生需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这一过程需要用到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两者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新课标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说话”要求是:能够在“公众场合”述说完整的语句。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来源于生活实际与个人感悟,因此,语文教学要结合所学内容的需求,为学生采集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一种则是报刊或互联网。

如教学《刘家峡水电站》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在两名其他教师的帮助下赶往刘家峡水电站,并对水电站进行现场拍摄,并用摄像机对电站周围的场景进行全景拍摄。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叙述一下刘家峡水电站是如何壮观的。学生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于是笔者就把短片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出来。在音乐的衬托下,一幅幅精美的图像显现在了屏幕上,学生的目光很快就被吸引了过来,尤其是当他们在屏幕上看到老师在讲解,所有人都欢呼雀跃了起来。当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描述的任务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刘家峡水电站的大坝是怎样的?……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由现场采集得到的材料,能够真正地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第6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一、有利于开发右脑

口才实质是让孩子在用自己的情商和说话的技巧与人交流,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声音的欣赏,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右脑的开发,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二、能改变孩子的性格

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坚持大声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并且能够当着很多人的面把话说出来,说清楚,很容易使孩子爱上表达,性格也就随之更加开朗乐观。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口才训练包括辩论、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孩子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坚持口才训练,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习惯,这是更好的、高质量的参与未来事务的一种素质。

四、有利于改变自卑

大多数学习不好的孩子,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不会大声朗读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在读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公众表达的胆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五、能激发脑神经

敢说乐说巧说,一次次突破自己,每一次突破都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书籍,对孩子以后的语文学习也非常有益。

六、提高注意力

口才在锻炼孩子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展示口才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有利于速记能力的培养。

七、形成良好的语感

口才的训练要大声朗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口才注重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口才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朗读,勇敢的表达,就不会有真正的语感。

八、深入思考的能力

口才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运用,是一门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要想实现巧说,就要不断调动脑海里学过的知识,不仅加深了知识点的印象,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九、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口才训练的结果就会使同学们出口成章,它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我们的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

第7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一个老师,一群孩子,他们沿着河岸走走停停。或尽情呼吸感知一股清新,或凝神细思放飞想象的翅膀,或你言我语传达彼此的见解,把自己彻底放逐在乡村别样的世界里。行至河堤旁的一挂“瀑布”前,大家欢呼雀跃,选好自己的位置,或站或蹲,观其形,听其声,察其色,品其韵。那架势就仿佛一个美术老师领着孩子们在野外写生。

这是笔者多年前利用一节早自习时间组织的一次校外活动,是一次春天里的晨游,也是作文教学前的一个铺垫。清楚地记得,在当天的“回味――展示――摹写”三步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兴味盎然,课间的反应和后来的作文表现相当精彩,教学效果格外突出。

为什么多了一个体验、一次回味和展示后,学生的作文情况就大为改观呢?通过和传统意义上单调、单一的“技巧传授和例文赏析”式的作文指导相比较后发现,原来,一次充分的课外观察、体验使得学生身临其境有所知,有所悟,其所得材料是鲜活的,感受是深刻的。所以学生能很好的做到情景回味时津津乐道,思路展示时各显神通,自由习作时百花齐放。换句话说,那样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做到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让“真我”走进了作文中。

作文教学时搭建活动平台,就像让演员拍戏之前参与生活体验。质量越高,学生描摹叙写、议论抒情的水平就越高,习作的生命力就越强。尝到了以活动助力作文教学的甜头后,笔者便放开手脚一路探索至今,也有了一定的路数。

与生活靠拢 日常生活是学生作文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郊游,野炊,新年寄语、国庆献礼、中秋赏月、六一游园、五四演讲等传统佳节和地方民俗的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家务和田间地头的劳作,各类游戏,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手工或科技制作,各类竞赛甚至是集市一瞥等活动,都是学生不可多得的鲜活材料的来源。

主题性说话 “书面语言总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口头语言训练好了,书面作文就能水到渠成”。因此,每天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段,甚至可以慷慨拿出“正课”的前十分钟,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开展个人限时三分钟的主题性说话活动。既让他们大胆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又为后面的习作训练蓄势。

催生想象力 想象力很重要,教师需为学生提供相关媒介以催生其想象的翅膀。看图写话、看图作文当在此列;也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扩写、改写、续写的想象力训练;可依据课外阅读中的故事、传说、小幽默等在积累与交流中开启智慧之门;还可根据音乐歌曲的节奏、曲调变化和表达的思想,让孩子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让表演给力 一个班集体里面有“特长”的学生大有人在,有的有一副好嗓子,有的画得一手好画,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善于模仿,有的能言善辩,有的长于手工,有的喜欢表演等。这些学生可是人才,语文老师应该视他们为宝中宝,并且能够通过巧妙引导,适时或即兴让他们各尽其才为大家“表演”,或模拟生活中的相关场景,或编演课本剧,使其悄然为着作文教学“服务”。其余学生需当好受众,从中既要能够获得视听享受,又要擅于品评,并能从不同角度形成文字材料。

交流习作经 除了作文讲评以外,语文教师有必要根据学情适时搭建一个专题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起交流习作心得(经验),反馈习作中的困惑,共商解疑策略。在具体的习作指导中,教师还可先行借助行文之前的师生“思路”互动平台,让学生彼此借鉴,做到知主题、明思路、晓重点、具实感,同时逐步养成行文之前先思考的习惯。

第8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沙老师的《与家长相处二三事》细细读来,感同身受。班主任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紧张孩子的学习是必然的,过度则弊大于利,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家长的动机,做好因势利导,注意沟通的技巧,会化解很多矛盾与不愉快。

沙老师提到“小蕊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但在孩子的情商方面,家长从不过问。”沙老师甚至邀请小蕊的家长走进班会做典型发言。我认为沙老师的做法未尝不可,但是与家长沟通时可旁敲侧击地暗示:做事要有度,过度则会走向极端,现在已经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年代,要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孩子的各方面都要均衡发展,才会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班主任要早备好课,对这类型家长不能直白地提出,要用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暗示。

沙老师提到小蕊数学和语文考得不理想,家长失去理智,变得不冷静。对老师能这样,那么小蕊面临的家庭风暴可能会更强烈。家长的认识是非常狭隘的,出现问题不能一味地追究谁的责任或责罚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及时地约谈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与成绩起伏的原因,特别要提到家长的高期望对孩子形成的压力是巨大的,孩子在学习、考试时会唯恐考不好而产生焦虑。孩子快乐地学习,效果会好于天天担惊受怕地学习。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学习进步,要对家长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换位思考,对家长慢慢转变教育观念会有帮助。

沙老师提到的班级发展团员而激化矛盾,其实隐含着家长对班主任长期的不满,在发展团员这件事上爆发。若处理不当,逢事都有可能触动家长过敏的神经,从而引发班主任与家长的“战争”。与家长平时多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发生问题的告状或追责,也不是家长会时的寥寥数语,利用手机或校讯通平台多沟通,或对家长规定每周几的某一个时段定期给班主任打电话交流对孩子学习、参与活动等各方面的看法或建议。这样,家长对班主任有亲近感、有信赖感,孩子也会对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产生亲近感。沙老师“采用学生自己申请,任课老师推荐,班级民主投票来确定新团员”的方式挺好。沙老师知道小蕊的家长是这种类型的人,可提前打电话做好沟通,从为孩子的发展方面做好交流,多鼓励孩子,把工作做到前面,不至于后来闹到领导那里。对家长、对班主任、对学校都是好事。俗话说“理解万岁”,可是缺乏沟通又何谈理解呢?

第9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我们的夫妻关系被判死刑了!”一进咨询室,妻子杨悦就道出这句话来。我一脸疑惑地看了眼丈夫尹东,只见他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仿佛事不关己。

“谁有这么大的权力?给婚姻判死刑?”我试着幽默地调和一下他俩的情绪。

“他!”“她!”两人异口同声,四目相对的一刹那,立刻又把头扭开。我还是不得要领,好在这时杨悦耐不住性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苦。

做心理治疗多年,我对这样的开场白已非常熟悉:一个能干的女人遇到一个不争气的丈夫,他不仅对家庭付出很少,人到中年也仍然一事无成。妻子赚钱养家、照顾子女老人,搞得身心俱疲却得不到丈夫的领情和认可……

我的眼睛明明看着杨悦的嘴一张一合,但她说的话却进不到耳朵里,留下的只是她鲜明的表情:眼睛越睁越大、眉毛倒竖起来、激动时微闭颤抖的双唇、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我又把目光转向尹东,他的表情也已发生变化:单侧的嘴角越翘越高、眼睛半眯着、偶尔抿起嘴向下牵动嘴角、把头转向别处拒绝目光对视……多么典型的不屑表情!

这副表情足以深究一下。还没等我发问,尹东忽然打断杨悦:“也不是就我一个人这么想,儿子不也受不了你的指责和唠叨嘛!”

杨悦眼角下垂、眉头紧锁,流露出深切的悲伤:“是呀,前几天儿子和我吵,总觉得我侮辱他,还说讨厌我这个妈妈……我真是恨死我自己了!”虽然她知道眼泪无济于事,但还是止不住地流下来。

我递上纸巾,任她宣泄。尹东仍然不为所动,见怪不怪。

错误的互动模式

“知不知道什么面部表情是最伤害夫妻关系的?”我问杨悦。

“愤怒!还有悲伤的表情!”杨悦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觉得很惊讶,因为她说得很对:“你读过心理学,是吗?”

杨悦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她只会做这两副表情!”尹东插嘴,“要是还需要补充的话,我想应该是不屑的表情吧!”这一句,尹东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完全正确!”我不禁感叹:我也是从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老师的书中得知这个理论的,原来,早在出书前,已经有千千万万的夫妻开始实践了。

“你叫杨悦,怎么能让你多表露出开心愉悦的表情?”

“兰老师,看着他那张尖酸刻薄的脸,我真的高兴不起来。”杨悦坦言。表面看来,尹东对杨悦的话很少回应,似乎在处处忍让。其实,从咨询开始到现在,他一直用表情回应杨悦的言语。一般来讲,夫妻间的吵架很少有独角戏,杨悦不是独自说个不停,相反,是尹东不屑的表情不断将矛盾升级。

长久以来,他们就是处于这样的互动模式中:杨悦因为一些细节感到愤怒,尹东用不屑给予回应,杨悦发泄愤怒、继而感到深深的悲伤。当悲伤也不能打动丈夫时,杨悦又会表现出新一轮的、更激动的愤怒。而不管是愤怒还是悲伤,尹东始终把那张尖酸刻薄的表情挂在脸上,以不变应万变!周而复始,杨悦只得向其他亲近的人宣泄,比如儿子,导致伤害了亲子关系。

“你们有没有别的互动方式?”我想打破这种僵化的循环。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尹东说。

“对,我们因为这事儿也做过心理辅导。”杨悦想起了往事。

结婚初期,夫妻也经常吵架。那时孩子刚出生,杨悦独自照顾孩子压力非常大,稍不满意就向丈夫抱怨生活艰辛、埋怨丈夫无能,尹东落下个喝闷酒的毛病,偶尔酒后还会动手打人。

“不知怎的,那时候只要喝上酒,很多愁事儿都没了,杨悦说啥我根本就听不见了。”尹东回忆,“不过我现在已经不喝酒了,也再没有动手打过人。”尹东补充了一句。

我微微摇头,尹东只知道酗酒、暴力会伤害夫妻关系,殊不知,那张尖酸刻薄的脸也是婚姻关系的克星!一个是热暴力,一个是冷暴力,滋味都不好受。

表情最伤人

“上次做心理辅导可有帮助?学到了什么呢?”我一直好奇他们非常有心理学思维,却不知为什么帮不到自己。

“好像是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明白分歧呀、列出所有的解决办法啦,好像叫什么头脑风暴的。”杨悦努力回想,尹东在一旁点头。

“可是这些东西这几年越来越没用。”杨悦抱怨,“我们这两年根本没法说话,一说就急,什么东西都是拧着的,还谈什么技巧啊!”

“对,技巧是冷静时才能使用的,你们会不会令自己冷静下来?”两口子听了我的提问,一脸茫然。

“怎么令烧开的水停止沸腾?”

“把煤气关了吧?”这个问题简单到不需要回答。

“夫妻间的矛盾也是这样啊!他都沸腾了,你还火上浇油。你不情我不愿,谁都不肯让步,问题谈何解决?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是游戏规则。游戏的技巧有很多,最关键的是学会识别对方的表情信号,然后喊暂停。等这些伤人的表情消失后,再商量事情。”我解释道。

我觉得杨悦和尹东的矛盾是很微妙的: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有着较深刻的体验,所以举例说明伤害夫妻关系的表情时,说的都是自己的例子。然而,他们恰恰缺少了识别对方心境和表情的能力,所以才会不断制造麻烦。

听了我的分析,夫妻俩难过地低下了头,沉默了良久才又开始说话。

坏情绪冷处理

我从治疗录像中截取了三四张他们俩最经典的表情,打印出来。

“真丑啊!”杨悦感慨,急忙在反光玻璃上照了照自己,仿佛不相信这是自己的容颜。

“你们希望对方看到这样的自己吗?”我问,两人无言以对。

我随意挑选了一张杨悦的表情图片,让尹东猜杨悦说话时的想法。

“那个……她是不是在想‘怎么嫁给了这么一个窝囊废!’要不怎么那么生气呢!”尹东有些尴尬,但我知道,这是他内心最担心的想法。

“我没有!”杨悦矢口否认,“我当时是在想,‘你怎么就不能关心一下我呢!’所以才这么受伤。”

我们把这种测试称为“表情面试”,令人难过的是,很多夫妻都错误地解读了对方的表情,所以才造成自我伤害。我们又测试了两人对于不屑这一表情的理解:杨悦认为是“他不喜欢我了!”而尹东认为他在表达“我现在很烦,请别说下去了!”

夫妻二人对于这样的结果很惊讶。

“你们看,这种表情就是信号灯,就和马路上的红灯一样。当你们看到伴侣的脸色已经流露出这副神态,无论你们在讨论什么,请暂停一下。”这是我布置的家庭作业。

“然后呢?”尹东问。

“等这些表情消失了,再重新使用你们上次咨询时学到的技巧吧。”有时候,我甚至认为当情绪得到了平复,不用太多的技巧,矛盾也能得到解决。

第二次咨询顺利了很多。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学会控制表情,只是调整夫妻关系的开始,他们每一次为差表情叫暂停,都为自己争取了一个解决矛盾的机会。

“不过,为什么我暂停的时候比他多?”杨悦有了新的抱怨,却是笑着说的。我告诉他们,这是两性区别。都说男性的情商比女性低,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女性的大脑中负责评估他人情绪和行为的区域是男性的三倍,差异可想而知。

“好在,无论谁先冷却下来,都能缓解矛盾,从而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试着鼓励杨悦。

“不过我发现,如果把手按在额头上,就很少会皱眉,那样就不会表露出不屑啦!”尹东有时候直白得很可爱,我和杨悦都被逗乐了。

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转移情绪的“冷处理”方法:积极的暗示、用兴趣转移自己的怒气、理智地购物、和朋友通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