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说话技巧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说话技巧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说话技巧的重要性

第1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一、 在读中练习说话,为作文铺路搭桥

说话训练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实际上是为作文“铺路搭桥”。而在读中练习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的一条捷径。

在读中练习说话,即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与技巧。这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首先要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盲从回答问题和造句做起。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反复读,再模仿说,进行片段训练。最后可选择故事性强的文章编故事,进行篇的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不断训练,逐渐将范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当学生能有条理、思路清晰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时,通向作文的这座桥梁也便搭好了。

二、在读中积累材料,为作文堆砖垒瓦

写作文,跟修房子一样,同样需要材料,材料越多,作文就越容易写;材料越好,作文就越精彩。写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只有在读中积累。

精读课文,凡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应指导学生精读,甚至背诵,使之永久性的留在脑海中,用时呼之欲出,招之就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人类创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他以书籍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鼓励学生 大量阅读,借以开阔眼界,积累词汇,在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对与优秀学生可鼓励他们读中外名著,那是人类文学的典范。如 》,它所涉及的内容简直是无所不至。

三、在读中学会想象,为作文插上翅膀

想像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然而, 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因此而插上理想的翅膀,我以为,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想象,或想象不到位所至。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进行表演, 学生积极性,并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地想象,这样学生写起来就轻松多了,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

四、在读中积累经验,使作文走向成功

经验的积累是走向成功的基础,而一切经验都来自实践,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读中积累,而后运用,用中提高,走向成功。

1、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观察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 ,各类观察方法都已包容,教师应该一课一结,让学生不断的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能力,学生学会了观察,作文思路便会清晰起来。

2、积累写作文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要重视模仿,模仿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起点和作文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者片段,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可进行仿写;二是要提倡感悟。对于小学生还说,教师应避免进行枯燥的写作指导,提倡读中感悟。实际上也只有在读中才能有所感悟,哪怕是朦胧的意识也行。到作文时便能在笔尖得到流露。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仿写,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到写作方法,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积累表达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第2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好口才的魅力: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漂亮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出色的外表是一种竞争力,但是如果一个人徒有漂亮的外表,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一样会一败涂地。

谈话中沟通的效果取决于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也表达着谈话者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系统,还需要言辞表达的技巧。可以说,语言的魅力是知识、形体语言、言辞表达技巧有机的统一。通过语言的魅力能够先入为主,向对方传递一种感染力、吸引力,使对方感到你能够把握整个时间,这种力的作用促使对方的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和你的语言融汇在一起。所以,通过锻炼口才能力来提升气质是有效的途径。

一个人说话是否有魅力,真接影响到他是否对对方具有吸引力,关系到能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每个人说话的内容,说话时选词选句与构思的材料、手段,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时的身姿、手势、表情等,都可以折射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说话的魅力。而一个人的良好口才,或者说话的风度都是一个人气质的一种外化形式。使自己说话更有风度,是增强说话魅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好口才的魅力:增强说话魅力的重要途径

1、说话速度。

说话时的速度,会影响到听者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说话时应保持一定的语速,说话像机枪扫射一样快,会令听者难以抓住重点;而语速过慢,则会令听者失去耐心。总之,说话时最好能做到疾徐有致、张弛有度,富有节奏美和动态美。

2、说话语调。

语调是言谈中最高级的、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要讲究抑扬顿挫,把语音的停顿、轻重、高低搭配成语调。有的人说出话来平淡无味,而同样的话到了另一个人的口中却十分具有感染力,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驾驭语调的能力。

3、声情并茂。

真诚的态度能唤起人们的信任,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虚情假意、装腔作势、夸夸其谈和外交辞令都会使人生厌,从而可能失去与对方交往的机会。一个有交际魅力的人,他的目光应该是坦然的、亲切的、有神的。

与此同时,还要对谈话的内容作出积极反应,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点头、微笑、手势、神情、体态等方式表露出来。

与人谈话时面带微笑会使对方感到你与他交流是十分高兴的,这无疑也会使对方在心理上感到轻松,进一步增进交谈的融洽气氛。当然,笑也需要掌握分寸,区分时间、地点与谈话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一种失礼的行为。

4、说话要有节制。

第3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一、应该认识到“说”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教师角度看,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清醒地知道,“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四项基本内容,这四项能力构成了一个综合的言语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因此,四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读”和“写”的训练,而忽略了“听”和“说”的指导和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观念,以便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四种语言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那么,教师该如何 呢?一是教师应改变原有的“讲式教学法”,除了必要的讲解外,教师尽可能不要唱“独角戏”,不要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以致学生听得又累又困,影响学习情绪和效果。教师要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定要做到“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语)。二是教师应该把课堂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每一次“说”。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声音小、结巴或语无伦次,甚至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抓耳挠腮、扭扭捏捏等现象。教师这时候要理解学生,毕竟他们还是个孩子,在老师和众多学生面前难免会紧张、胆怯。所以千万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抓住学生表达中每一点火花,那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及时地表扬。让学生在多次“说”变成其想要“说”。三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教学态度。语文课的沉闷现象是一个极容易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无人回答,或干启不法等。出现这种现象后,年轻教师常常会沉不住气,甚至大发雷霆,这是要不得的。刚毕业时不久的一节语文课让我至今难忘: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发言情况不是很好。那一天尤甚,不知为什么,课上在我提出问题后,居然没有一个人主动发言,而且越启发,越鼓励,越不说话,头低得越利害,要知道在以往我的课上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我当时就懵了,随后越想越生气,虽然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还是站在讲桌前好一阵子没有说出一句话。最后,只好自己讲完了剩余的所有内容。课后,物品冷静地思考并检讨了斤毫 ,调查了学生当天表现的原因。当天下午,我就到班级首先向大家鞠了一躬,检讨了我课上的不冷静,并坐下来和他们心平气和地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了上课发言的重要性并 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最后全班同学起立向我三鞠躬。那一次,我才切实地感到师生感情的融洽,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此后,语文课学生们便积极主动地发言了。

从学生角度看,应该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说话能力“的重要性。一是“说话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语文能力。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与人交往,说话就是实现这种交际的第一工具。人们不一定每天都写,但却一天也离不开“说”,如交谈、打电话、讲课、讨论、开会等等,人离开“说”简直就无法生活。尽管人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说话的质量却大不相同。要想说好,就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求:言之有物――说话有明确的目的和内容;言之有序――说话有一定的条理;言而得体――根据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言辞和不同的说话方式。所以,说话能力是一个合格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二是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开拓型人才的社会。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对说话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发展使语言文字和新的技术革命发生了直接的联系。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指挥生产和工作。人机对话要求人们必须使用最简洁、最精当的标准语,否则机器就无法按指令行动,因为机器没有理解语言的能力,它无法排除语言杂质。这就意味着那种词不达意、条理不清、罗嗦重复的表达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而准确清晰、严密流利、生动文雅的口头语言表达将成为每个人的日常需要。因此,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质量显得尤为迫切。三是要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听、说、读、写能力四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说话能力

主要通过问答、朗读和背诵、复述、讨论、口头作文、课前说话练习等形式。特别是在学生惧怕说话又缺乏说话能力的时候,采取这种形式尤为必要。对教师提问的要求是:教师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答问兴趣;教师的提问应当是富有启发性的,应当难易适度。学生的答问应当把讲述语言作为训练的重点,即引导学生能就某个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有分析、有判断的发言。教师应注意讲评,不但要回答内容的正误,而且要讲评表达技巧甚至包括回答问题时的姿态,使学生不断提高说话能力。此外,讨论这种形式也是有效的方法。这种训练涉及面广,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人人都能得到锻炼。课前说话练习这种形式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课上,师生互相问好后,轮到说话练习的同学就站在班级后面,出题人现场出题,“说话人”听题后,走到讲桌前便开始面向大家,快速成文。然后由同学点评,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方法,在集中训练学生们的口语表达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快速构思能力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方面是切实有效的,学生们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七步成文法”。

三、在课外语文教育中培养说话能力

第4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相互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口语表达能力也显得更为重要。口才己经成为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己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生日常口头交际的机会远远多于书面表达,因此,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口语表达”的内容,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我首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定地树立起为了学生终身需要而加强说话训练的教学思想,并把加强说话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向学生宣讲,努力提高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兴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对学生进行有序时说话训练。我的基本作法是:

一、从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说话欲

1.明确目的,以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求知的兴趣首先来自对知识的力量深刻的了解,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说明说话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会给学生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来证明语言的魅力。每接一个班,我的第一堂课就是“谈谈说话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大讲说话能力与学好语文,学好其他学科乃至干好各行各业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话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人生价值实现的道理,从而对说话能力的训练予以充分的重视。

2.设问激疑,以情境激发兴趣。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设问激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启他们的心智,培养其多种思维能力。但一定要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讲究激疑艺术,我始终坚持一条标准,情境设置的好坏,全看学生的反应。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我就采用层层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欲望。如这篇优美的小品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作者是如何描述山之“奇”与水之“异”的?作者描写富春江奇异景色的目的是什么?当你身临其境时,会不会有与作者相似的想法,为什么?

3.干预生活,以实效激发兴趣。

真正浓厚持久的兴趣,来自社会的切实需要。因此,在进行说话训练时,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评优劣,定从违”,甚至进行必要的干预,通过实践激发其兴趣。

我曾结合当地的一些生活现象,布置一口头作文,问下列现象当不当说::离校仅一墙之隔的市中心广场,大兴夜市,吆五喝六之声,不绝而来,又广投“卡拉OK”,五音不全者不时去干嚎一阵,搅得晚自习的学生心神不宁。因为是身边的真人真事,又挠到了学生的痒处,所以题目一出,学生便群情激昂,大说特说,我乘势在“有礼有节”上加以引导,然后由学生组团,去向有关方面申斥,几经呼吁,夜市被取缔,枝园又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学生由此体验到了说话能力的重要性,还出现了不少以口头作文为乐事的积极分子。

二、从“序”字着眼,进行科学的训练

1.登台表述,克服紧张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学生说起话来而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让学生登台单向说话。每节自习课可抽大约10分钟让两名学生练习。在学生之间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可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性格,题目选用“我的业余爱好”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我就把“树立信心”作为宗旨,题目选用“自信与人生”,要求学生根据话题查找资料,,做好充分准备,表达时一定要脱稿。学生讲完后,教师要作出评价。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今后努力的方向。这项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2.创设情景,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短剧进行角色表演,不仅可以锻炼语言技巧,还可以激发生学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比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即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尽情表达出所扮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既能训练学生流利、其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态势语表达能力。这将会激发学生对训练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

3、开展小组活动,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开展小组活动是较为理想的练习方式。练习时每个班可以按学生程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教师分别确定每组训练的内容。比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求甲组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掌握朗读的技能、技巧。而乙组学生,则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并且能够正确地断句。对于丙组学生,就只要求他们读准字音。各组有了切合实际的训练目标,训练就避免了盲目性,从而保证了学有所获。

总之,口语交际课要突出一个“练”字。并且这个“练”还要和课外的练

结合起,通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来检验“练”的效果。这样课内外联成一体,

第5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说话教学 操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说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的内容诸多。听、说、读、写中,人们往往更注重读与写。纵观历年来考试,语文试卷基本上都是以读和写为主,所以在实施教学中,教师们自觉不自觉中就更倾向于学生的读和写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听和说训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课改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的关系及地位进行了重新的确认和定位,听和说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考试制度改革尚未完善,这就必然造成一些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虽然明白听和说的重要性,但具体操作中还是对此进行了淡化处理。

我想作为新一代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育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在众多学生中肯定要有大部分步入社会,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目前大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至我们要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把课改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要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教书,千万不能为了考试而教书。

二.说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步操作

说话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有意识地开展说话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学生说话训练的初级阶段,常常是大部分学生不敢说,更不会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台后,手足无措,一句话说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由“敢说”过渡到“能说”最终达到“会说”这一目标。

1.“敢说”,其核心是不怕说。要求学生登台后克服惧怕心理,能大胆的畅所欲言或叙说事件,或阐述见解,后介绍事物,教师对说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不作具体要求,只能做到仪态自然大方,语音响亮,语速适当,语意清楚,中心明确就可以。如我的班级里有一名叫高山的学生,学习不算好,说话更吃力。有时老师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无论你怎么问,他都一言不发。我没有采取简单的训斥态度,课后我经常找机会和高山接近和他一起做游戏,在玩乐中寻找恰当的机会和话题和他进行交谈。经过我多次的鼓励和暗示,高山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能做简短的发言,和老师也能进行正常的交流,每次上课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让他做下重新思考,经过半学年的努力,我发现高山变化了很多

2.“能说”,就是叙述清楚,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着主题,做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流利完整地表述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计划和目标,学生可以拿着提纲上台,但是不能照稿念。这一阶段,我先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这样学生说起来会有一条线索,不至于忙碌和慌乱。其次,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对家乡比较熟悉,这样说起来就不空洞。再次,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因为这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说起来自然有把握得多,自信得多,在此阶段要坚持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鼓励性的语言。使每个学生学习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训练和发展,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6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口语交际 能力 初中语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样解释“语文”二字的含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中,离开了口语这一环节,就失去语文教学的本色。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在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要把话说得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具备的能力。

一、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说到口语,即“说话”,很多同学都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又不是哑巴,平时天天都在说话,难道还不懂得说话?其实不尽然,之所以有这样错误的看法,可能是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下面就先来说说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必然不断增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自然会越来越高。正如汪缚元在《口头艺术》中所写的:“在重大的国际争端中,有时一席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在外交谈判中,有时一席话可以使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得以维护;在与外商洽谈中,有时一席话就能挣得亿万财富;发表施政演说,有时一席话可以使听众热血沸腾,信心倍增。”

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当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口语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3.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在现代社会,口才已成了立身、处事、接人、待物、竞争、生存的基础,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素质之一,也是当前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教育改革家张志公先生站在历史前沿,曾这样说过:“现代社会需要很高明的说话能力”,并提出“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加强说话训练”。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很高明的说话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广大语文教师赋予的世纪重任。

二、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平时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项训练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也开始日趋重视,但是,当前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依然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表现在:

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以背代说,对一些不善于言辞的学生缺乏耐心引导,以致伤害那些本来就怕说、不敢说的同学的积极性。

2.对“说”的考核测试既不要求,也无标准,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说话能力有多高,有没有进步,如何改进。

3.过重的课业负担无情的挤占了演讲、辩论、班队团队活动等让学生见世面、锻炼胆量的时空。

凡此种种,无不在有形无形中,把“说”仅作为语文教学的陪衬,贬到了可有可无的冷遇地位,应试的急功近利使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文轻语”的现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仍处于自生自长的自发状态,从现代语文教学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失误。

三、初中语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教师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并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

(一)教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始训练时,首先要教学生说话的规矩,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口,如何使大家都能够清楚明白地听清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些规矩主要是:

1.必须说普通话,且说话声音一定要洪亮,让教室每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

2.语言表达干净利索,不准有哼哈等语病;表达上要做到语句连贯,消灭口头禅;

3.姿态端正、大方,不准有抓耳挠腮、摇头晃脑、扭扭捏捏等毛病;

4.说话时,即发表意见时,一般情况下要先说:

“我认为……”

“我的根据(理由)是……”

“我同意某人的观点,仅做几点补充……”

“我不同意某人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我的根据(理由)是……”

5.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准故作姿态,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二)定程序

平时在上课的时候,要经常找一些阅读训练题给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汇报自己所作的分析。以段落阅读为例,怎样汇报呢?按如下程序:

1.“本段写的是……我的根据(理由)是……”

2.“本段应注意的是:一……二……三……”

3.“本段在写法方面的特色是……”

4.“本段与上文的联系是……”

5.“本段的主要内容是……”

这样汇报训练,学生说话就有了条理性,而且说起来也就流畅了,避免学生说了一大堆,由于条理不清楚,却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三)教方法

教完规矩,定下一些程序后,重点还要注意在方法的指导上。在说话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使学生敢说话、说好话,重在平时加强训练。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起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更在于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口语表达的技巧。如怎样使发音准确而清晰;怎样正确掌握语调、语速,使人听而不厌,声声入耳;怎样使说话内容条理分明,并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来调整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并运用手势、表情、姿态等增强话语表现力等方法技巧问题。教师要结合对课文的阅读、讲述,有计划、有重点地传授,具体的一些训练方法如下。

1.课堂读写训练,渗透说话训练。由于“听、说、读、写”四大项语文能力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因此,“说”的训练应融于课堂的“读、写”的训练中去,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式:

(1)课堂朗读训练,做好读读背背。由读到说是一个自然的转变,朗读水平提高了,口头表达上就能灵活自如,对“说”的能力的形成起着基础训练的作用。

(2)积极倡导讨论,激发辩论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探讨问题,发表意见。教师一定不要急于评判对错,不要在乎是否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统一的答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求全,更不能责备,注意给予热情肯定,创造出一种宽松环境。

(3)精选演讲话题,举行演讲活动。在训练中让胆量大、思路敏捷、口才较好的学生带头演讲,起示范作用,让缺乏自信的同学在成功的演讲中树立信心,激起上台试一试的欲望。

2.充分利用教材,加强说话训练。教材上有取之不尽的说话训练材料,教师可以紧扣教材,按照学生阶段训练的难易要求设计训练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训练。新课标教材对中学各个年级不同阶段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教师应将这些训练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训练,既方便、又有层次。

(2)做好复述的训练。

(3)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将情节紧凑、人物鲜明的课文改编成小品式的课本剧。如教材中《犟龟》这些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内容简单的课文,学生自导自演,将课文内容形象地再现在同学面前,并且让学生在学说、学演、学读、学做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利用口头作文,加强说话训练。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是与写作训练密不可分的,要结合作文训练,恰当安排口头作文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创造说的条件,丰富说的内容。学生在认识了说的意义,产生了说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了说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后,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为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丰富说话的内容,使学生想说就有说的内容和有时间去练说,在大量的实践练习中,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订好“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制度,并坚持不懈地抓好。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口语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口语素质的好途径。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教师就要订出这一制度并向学生宣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过程的培养,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还要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有了想说的欲望才会逐渐达到“敢说”“会说”的境界。具体做法:在每一节语文课前让一位同学走上讲台面对同学说话三分钟,说话的内容有统一要求,如:可以先从朗读开始,然后过渡到向同学介绍自己,包括外貌、性格、爱好、优缺点等;介绍自己家庭成员;讲一个故事,听到、看到的一则新闻或一件事等。训练的顺序可按座位轮流,也可按举手先后。

(2)定好每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时间。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或早晚读前的20分钟为说话练习课。

(3)提供一些有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及说话范围。

第7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一)部分审计人员对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审计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能力,能够恰当地与被审计者交流和沟通,融洽双方的关系,打消对立面。使被审计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对有效沟通的认识不足,忽略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审计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因此容易和被审计部门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引发冲突,造成审计关系恶化。

(二)部分审计人员角色转换不够,导致沟通效果欠佳

在审计过程中彼此能够做到尊重,就容易沟通。和被审计者之间建立起尊重、信任的感情基础,是进行顺利沟通的前提。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没有完全完成角色转换,自身定位不准确,还是以“监督者”、“警察”的角色和被审计对象交流,说话态度过于强硬,姿态过于高,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以理服人,导致沟通效果欠佳。

(三)部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沟通交流技巧

目前,基层行少数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难度加大。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分析判断能力欠缺,缺乏有效进行沟通的技能。

(四)“级别平行”造成沟通难度加大

现行的内审的体制实行的是“监督同级、下查一级”的模式,内审部本作为本级行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在本级行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行内审部门的领导,这种模式下内审部门和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在级别上属于平行,容易造成审计监督特别是同级监督过程中沟通难度加大,少数部门负责人对审计沟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给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阻力。

二、新形势下提升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能力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沟通重点

新形势下要求内审人员不能只做“消防员”,而要提高事前分析、事中控制能力。事前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从反馈意见中分析并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而通过事中控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存在的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提高有效沟通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重要性的认识,在沟通中突出重点环节,注重与被审单位的协调,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放下姿态,以平等和尊重对待被审计单位,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达到统一,化阻力为动力,促进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树立转型理念,提高沟通实效

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不是审查和评价被审计部门的差错和失误,而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沟通及时妥善的解除分歧和误会,化解人际冲突,以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可以通过协商、说服、妥协、通融等方法妥善化解冲突。还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让被审计单位了解内部审计是服务于职能部门,它能有效帮助职能部门防弊纠错,改进和完善组织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规避各项业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内部审计对职能部门的进行的是“免费体检”行为,而不是找事挑刺的。进而使他们理解、信任和支持审计工作,迅速拉近与被审计单位的距离,消除被审计单位的戒备心理,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支持与帮助,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另外,沟通中还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前要制定妥善的沟通计划,区分接受者的个性特征、心理情绪、知识水平等。二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内部审计人员沟通时应注意环境干扰,接受者正忙于其他事情、心不在焉或情绪状态不好等因素都会影响沟通效果,因此应选择接受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时机进行沟通。

(三)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沟通技巧

内部审计沟通效果的优劣,审计结果建议能否与被审计部门达成一致,与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有效的沟通是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工作的剂,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因此,内审人员应该在思想意识中提高对有效沟通能力及方法和技巧的重视。审计人员在沟通中扮演的不是“警察”,而是“管理咨询师”,所以审计人员要熟知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沟通中学会倾听,避免先入为主。良好的沟通需要平和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素质,要避免指责性或领导性口吻,如果高高在上,语气生硬,会造成受访者心理上的压力而阻碍沟通,自然无法取得受访者的尊重和理解,审计沟通更无从谈起。良好的语言沟通是缓解内部审计沟通障碍的最有效方式。语言沟通技巧应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倾听。倾听是加强语言沟通技巧的关键性环节,只有保障倾听的更准确性,才能够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因此,倾听时,应抓重点信息,即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在对方讲述过程中,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对方的中心思想摸透,为进行与对方的沟通奠定基础;二是说话。说话时避免语言内容空洞繁琐,其讲述内容应有针对性,切实做到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同时,尽可能将严肃的问题轻松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三是谈话。谈话是倾听与说话的双向过程,进行谈话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的语言应具有中立性、客观性、目的性、明确性、公平性、启发性以及平衡性,学会运用幽默的言语化解彼此之间的种种不愉快,进而,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沟通与交流的顺利有序开展。

(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有效沟通体系

第8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一、真声特点及其作用

真声又叫说话声、大本嗓,是一种音色明亮而饱满的声音。其声音特点是朴实自然、浑厚洪亮、刚劲有力。发声时声带拉紧,两声带靠拢,作整体振动;声带张力较强,且依张力大小来调节音的高低;使用中、低声区方便自如,与人平时讲话的音质接近。其音域较假声来说不够宽广,不容易拓展;约从g-f2音域讲,不产生换声区或换声点,在g2以上的声音变成假声,出现明显的换声痕迹。由于歌唱有音高、时值的要求,完全用真声很难适应高声区的歌唱要求。正是真声的这一特点,让许多学生在演唱时畏难情绪严重,觉得声音“难听”、心里害羞或害怕,高音不敢张嘴,承受不起破碎高音的打击。众多的不利因素让真声机能的训练开发更是困难重重。

“说话和歌唱的功能是相同的,是产生于同一个生理机能,说话的声音是歌唱声音的重要因素,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从卡鲁索这几句简练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歌唱声音是自然嗓音的优化、美化和升华。

在歌唱工程的建设中,首先要进行的是真声的训练。学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地把真声机能全部训练出来,为进一步的声音开发打好基础。基础训练扎实了,歌唱的高楼大厦才能成为可能。我国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其著作《曲律》中写道:初学先从引其声响,次辨别其字画,又次理正其腔调,不可混杂强记,以乱规格。所谓“引发其声响”,就是指真声机能的训练,只有将原有真实嗓音能量完全训练出来,才能进行“辨别字画、正其腔调”的训练,这是一个层次分明,不可“混杂、乱规格”的训练过程,体现了严谨的层次关系,真声处于不可或缺的“地基”位置。说话声为歌唱的声音准备着歌词,是歌唱的支柱,正确的说话声是创立美妙歌声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财富,是正确歌唱方法得以建立的基石。卡鲁索由一个破碎的男高音成为世界著名男高音,就是真声练习基础扎实的一个成功典范。

二、 声乐学习中的“误区”

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完全依靠模仿学习对象或磁带上歌唱家们的声音,缺乏以及对歌唱声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容易对歌唱声音产生误解,认为美声就是假声,只要会用假声唱歌就学会了美声的歌唱方法。在声乐教学中,假声在美声唱法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假声机能的运用都已普遍得到重视,但并不意味着歌唱就是单一地运用假声。这些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显现出真声机能训练和开发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形成声音“误区”的原因有几方面:

第一,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不懂发声技巧,一味模仿别人。

第二,女声歌唱中,初学者对美声的理解、听辨能力有限,完全用真声机能,声音干涩刺耳,高音演唱困难,转换成假声后较容易突破高音,产生了美声都是“假声”的错误理解。

第三,有的初学者没有经过真声机能的训练阶段,直接运用假声机能歌唱,导致嗓音空虚乏力、暗淡无助,低音演唱困难,中声区使不上劲,还带着“噬噬”的漏气声,高音区没有胸腔共鸣,没有气息支撑,使声音显得尖利、刺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基于真声在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在声乐教学中,严格、扎实的声音基础训练是任何学生都不能逾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真声机能训练这个过程是声音的指引者、塑造者,应坚持真声机能训练的多样性,注重在歌唱技能技巧发展中方法的选择。

1、心理疏导,培养正确演唱动机。

动机是指一个发生和维持活动的个体倾向性。声乐作为音乐的重要分支,是以人体为乐器,以人的嗓音为音源,由人自身唱出的音乐。歌唱活动心理动机是歌唱行为发生的前提,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体现,其目的是获得更加优美的声音,更加精彩的演唱效果。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了解声乐基础学习阶段,真声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导学生及时修正害羞害怕心理,大胆演唱。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认识到真声演唱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演唱动机,学生才能做到发自肺腑的歌唱,在取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后,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心理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调控的功能性、能动性作用,为进一步的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谨慎选曲移调演唱,树立歌唱自信。

由于真声音域较窄,不容易拓展,高音的演唱是一个较大的难点。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初段有惧怕高音心理。声乐教师在选取声乐演唱作品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曲调进行平缓、演唱难度较小的声乐作品进行教学,循序渐进,使学生树立歌唱自信。在歌曲定调方面,基本是不能按原调演唱的,教师要在发声练习中抓住学生真声的最高点,以学生真声最高点与歌曲的最高音相结合,定出合适学生演唱的调,以中低音演唱为主,拓展高音用半音阶移调演唱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缓慢拓展音域,减轻潜在的心理压力。

有些教师急于让学生在短期内唱出又高又亮又美的嗓音,这种违反规律、拔苗助长的做法并不可取。学生的声音各有差异,根据不同的声音条件,选择适度的音域,适合的音调去演唱,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声音潜能,从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3、加强嗓音高位置说话训练,解决真假声无痕过渡。

歌唱与说话的功能是相同的,没有说话就没有歌唱,唱歌是依靠高位置说话建立的一个嗓音。进行正确的高位置说话的训练,是打造、保护、发展学生声音个性,建立正确歌唱声音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进行单个字、词组的高位置释放声音的朗读,通过慢读、快读的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声音,即学生的“真声”。其次要进行乐句的释放声音的朗读,语言的情感、快慢、高低、长短要与歌曲的音调结合,在高位置朗诵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韵。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听觉和示范非常重要,学生开始会害怕、害羞,不敢出声,打不开,或者觉得怪异好笑,这时教师要从思想上、技术上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放开思想包袱,听好自己的声音,感受腔体及发音器官的部位,从而建立正确的听觉和发音能力。

通过高位置说话的训练,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全身肌能的运动,如丹田气的动力,喉器自然下降,声音的流动释放等,较好的把说与唱结合起来,解决真假声无痕的过渡,声音有“心”,集中、结实、明亮、有穿透力,使歌唱依靠字,依靠语言去进行有感情的表达。

4、借鉴京剧的喊嗓技巧,提高真声歌唱能力。

京剧喊嗓是京剧演员的练声方法,一般是在清晨,面对空旷地方大声喊出“啊”“依”等元音,由低而高,直至最高,再由高而低,反复进行。要把学生的真声机能全部训练出来,提高真声歌唱能力,借鉴京剧的喊嗓的技巧,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首先可以有意地进行气息练习而不急于发声,如“蓄气” 练习 、“数枣”练习、“数葫芦”练习等。其次可以进行喊字练习,主要以“啊“、“依”等元音为主。“啊”为开口音,共鸣点比较靠下、靠前,发声时口型由小到大,大声时可感觉到下达胸部的振动感;“依”为闭口音,其共鸣点比较靠上、靠后,口型较小而不变,大声时可感觉到上达脑颅的振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坚持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重点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在实际应用中,喊的内容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要增加和变化,如所演唱歌曲中的某些难点字等。最后进行气、声、字的结合练习,做到托足 “气”、找准 “音”、咬真 “字”。主要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同时训练嘴皮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喊嗓是京剧以及其他戏曲演员从祖辈沿袭下来的传统练声方法,决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扯着脖子喊叫”,它强调的是打开喉咙,使其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由弱到强,由低到高地“喊”。 故而是打开喉咙喊嗓子。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音部位,正确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可扩大音域、音量,扩大吸气量,增强吐气的控制能力,提高歌喉的耐力。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亦认为“打开喉咙喊嗓子是最科学的发声方法”,许多当代男高音歌唱家如戴玉强等曾从京剧喊嗓中受益,甚至世界男高音之王帕瓦罗蒂也从京剧喊嗓中吸取过营养。

通过的京剧喊嗓的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真声的歌唱耐力会大大增强,结合学生的勤奋与矢志以恒,定可收到发音准、提高快、不伤嗓、耐疲劳的效果。

第9篇:说话技巧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说话”能力 途径

一、提高中职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中职学生的“说话”能力令人担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学校不善交际。这种不善交际固然和学生自身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学生不会交际,不知道如何交际。还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会“说话”,他们或是说话无中心,让人感觉云里雾里;或是词不达意,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或是逻辑思维混乱。其次,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善用口头推销自己。当前,很多企业录用人才的第一关就是面试,所谓面试就是一次面谈和交际考试。中职生由于“说话”能力欠佳,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能很好地与面试官进行直接有效的对话交流,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被口才好的人“击败”。从中职生的就业状况来看,“说话”能力已经成了制约中职生就业的一个主要障碍。

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就是为他们的就业上了一道“保险”。学生总归是要走向社会的,要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一个会“说话”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交际中有条不紊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人才招聘市场和大型招聘会上,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向面试官展示自身的优势,展现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推销自己,给招聘人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提高中职学生“说话”能力的具体途径

1.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要立足于中职语文课堂

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让学生敢说,继而“会说”。中职学校除专业课之外还开设有英语课、思想品德课、数学课、语文课等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语文课是最能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课程。中职语文课堂应该是能经常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实践的场所,而且教材中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课文是很多的,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说话”的环境。比如有的中职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绕口令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绕口令锻炼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它能让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敢于“说话”。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看图说话、一事一议、口头作文、自我介绍、表演课本剧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他们从“敢说”迈向“会说”这个境界。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中职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口才训练课程,强化学生的“说话”能力

中职学校要想培养真正会“说话”的人才,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口才训练,而开设口才训练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对中职生来说,口才训练课程是陌生的,他们可能会在课程开始阶段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口才训练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

首先,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可以以“自我介绍”为铺垫进行口才训练。中职生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他们已具备自我介绍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我介绍进行综合点评,再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和特别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明白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学会介绍自己,才能让别人在第一时间对你形成印象。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第一次上台说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紧张,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训练几次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帮助学生树立“说话”的信心。

其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短的“说话”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自己身边的奇闻轶事。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每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会锻炼3次以上,经过几年的口才训练和学习,大部分学生在上台说话时,都能做到表情自然大方、语言流畅、所说内容条理清楚,“说话”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3.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要善于利用第二课堂,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口才的舞台

中职学校具备开展和实施第二课堂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主持人选拔大赛、辩论赛等给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的自我展示平台。同时,中职学校的演讲比赛和辩论赛要尽量贴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比如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以“汽车推销技巧”“我看汽车推销”“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自己搜集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料,写成演讲稿并进行精彩的演说。可以组织以“汽车营销专业前景的好与坏”“汽车营销专业就业难与易”等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赛要模拟专业辩论会的形式,分正反两方,每方四位辩手,依次发言后,再进入自由辩论阶段。辩论赛的主持、评委等均由学生担任。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让他们体验“说话”的魅力,让他们乐于展示自己“说话”的风采。通过以上反复训练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中职生的“说话”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中职生走向社会、实现就业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训练和培养中职生的“说话”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说话”水平,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1]石卫国.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J].职教通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