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话自由说话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机测 普通话水平培训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促进测试工作的推行,提高测试的公正性、准确性,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于委托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简称机测),并在全国陆续推广使用,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入到了机测时代,普通话水平测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推广,我们看到了机测普通话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面对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机测普通话的特点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的研发基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可对除考生命题说话之外的测试题型进行自动评测,并可以自动检测发音者存在的语音错误和缺陷,对使用者提升普通话口语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和组织难度,为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测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自动化评测。测试现场不需要安排专业测试人员,只需3~4名工作人员即可。考生测试结束,即可得知除命题说话部分的评测结果。(2)学生操作简单。测试流程由计算机控制,考生根据计算机语音提示即可完成测试。(3)管理方便。监考人员通过监考机可以全程监控考生的测试过程,了解每位考生的测试情况。(4)灵活实用。测试系统提供网络版、单机版两种方案,测试单位可以根据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测试,最大限度地降低应用门槛。
2 机测普通话带来的问题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站于2008年正式使用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经过五年的测试,我们发现机测普通话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有些问题是人工测试时很少或几乎没有发生过的。
(1)测试时间增加。机测普通话使测前准备工作相对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测试时间相对变长。人工测试时,一组测试员每天约测试40人,测试时间约6小时。机测时,一组10名考生同时进机房测试,必须等最后一名考生测完后,这组考生才能离开,下一批考生才能进入机房测试。一台机器测试40人约需9小时。同时,还会出现突况,例如有些考生不参加考前辅导,造成测试时不懂操作流程,耽误大量时间。测试过程中网络环境的不通畅,导致电脑死机,考生必须重新进行测试等等,这些都会增加测试时间。(2)应试心理不稳定。机测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变化,对测试成绩有较大的影响。考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语言背景复杂,语音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语音面貌较差、自卑心理过重的考生,面对考试机心理过度紧张,说不出话来,直接影响测试成绩。有些语音面貌较好的考生,觉得自己普通说得很好,没有认真参加培训,考试过程中对测试流程不熟悉,造成紧张心理,影响成绩。(3)应试技巧欠缺。人工测试时,考生的测试流程由测试员控制,考生只需按照测试员的提示进行相应部分的朗读。机测则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度,在对考生的说话部分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考生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准备不足,失误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3 机测普通话对教学的影响
高师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学生来自祖国各地,语音面貌相差较大,语音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大帮哄”,应该针对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往,教师在授课时,都是针对人工测试情况下考生应注意的问题。面对机测的新环境,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做出改革。
3.1 教学方法改革
(1)根据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建立分流机制。高师院校的学生语音面貌相差较大,语音水平高低不平,因此在教学之前需要摸清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方言背景,了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遵循摸底分配与学生自测自选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分流机制。有异议时应以学生自由选择为主,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然后再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2)在分流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教学。在分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语音面貌及等级要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包括方言背景与普通话接近程度较高,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好的考生,教学中对他们应侧重语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包括来自北方方言区但方音较重的考生,以及来自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口语水平较好的考生,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应侧重其说话、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感; 第三层包括语音系统问题较多语音面貌较差的考生,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语音基础知识和普通话口语训练,使其找到自身语音的问题,纠正方言习惯,提高普通话思维能力。总之,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使各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心态和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接受目标训练。
3.2 教学内容改革
(1)基础知识培训。倪宝元曾指出“必须运用语音知识理论来指导语音实践”。首先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语音理论,使学生了解音素发音的条件、部位、方法等。根据之前建立的分流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有选择地教学,不能“一锅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适当调整教学重点。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要分析其与普通话的差异,对于经常犯的错误要讲清楚讲透彻,多示范,多练习,鼓励学生多开口说和读。(2)应试心理培训。经过多年机测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机测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对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造成心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机测和口试的测试形式比较陌生,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成绩的预期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紧张情绪。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机测和口试的测试形式,消除紧张情绪。教学中要向学生讲解和演示机测的流程,介绍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测试,熟悉测试环境和流程。其次,要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3)机测应试技巧培训。在机测过程中,测试程序完全由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控制,教学中要注意应试技巧的讲解,避免因对测试程序的操作失误而影响测试成绩。例如,在试音过程中,学生的音量要控制好。有的学生试音时声音很小,导致试音失败;有的声音很大,导致在答题时不能保持同样的音量而不能被系统识别,造成答题失败。因此,除常规的普通话教学内容外,在教学中还应该对机测流程以及测试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做相应的培训。
在机测普通话的背景下,机测这种全新的测试方式给我们的测试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它使普通话测试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让测试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同时,面对测试方式改变后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妥善的对策,完成普通话测试的目的,更好地推广普通话。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申向阳.试论普通话测试中心理因素的负效应及调控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 邹渊.浅析优化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的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0.
[关键词]提高;农村学生;普通话;教育水平
普通话既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又是全国通用语言,既要在汉民族中推广,也应该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使用。作为西部地区的贵州农村,大多数人说的普通话是极不标准的,人们称之为“贵普话”或“二普话”。若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每一个农村小学生的骄傲,是一个人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他人交流、交际的必备技能。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因为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语言环境不良,学习时间不够或其他外部原因的影响,制约了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学生往往只是乐意于做一些笔头上的练习,而很难用普通话别人进行交际。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教育水平呢?
一、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教育水平不高的因素
1、恐讲心理的影响。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胆小,羞于说普通话。很多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说普通话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而造成恐惧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普通话练习机会,在平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语句的对错,因而阻碍了普通话训练的顺利进行。
2、缺少说普通话的氛围。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我们农村学生接触说普通话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的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且农村大多数语文老师普通话也说不好,大多用本地话、方言上课。也就是受师资力量的局限,老师在课堂上普通话用得较少,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节节方言课、一板书的形式,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另外,广大学生的家长基本都是农村人,不会说普通话,更没有意识要说普通话。从孩子呱呱落地,就接受他们潜移默化的方言影响,教师就是苦口婆心的教授他们,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教学“鞋(xié)子”一词,受农村方言的影响都读为“鞋(hái)子”。
3、学生的惰性心理。普通话学习不同于其他语言学科的学习,它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去听、去说、去练,要勤奋好学。但有部分学生懒学,课后不会自己主动说普通话,只是局限与课上的一点时间,普通话训练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性。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教育水平的策略
1、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农村大部分学生胆小不愿意说普通话,是处于一种胆怯心理,尤其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敢用普通话,羞于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用普通话说错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说普通话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使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尤其是对那些性格胆小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说普通话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农村孩子与外界有关说普通话方面的内容接触得很少,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时间大多是在学校里,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训练环境。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创设有关情景达到方法,让学生用尽量用普通话与同伴对话。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情感丰富、文句优美、语言规范的文章,让学生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读,既能在竞争中训练说普通话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读得多了,潜移默化,说普通话能力自然提高得很快。
3、注重实践,提高说普通话能力。说普通话作为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学校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而且一个也不能少,让学生在人更多的环境中说出正确的普通话。学校组织开展的“讲故事比赛”、“集体朗读比赛”、“集体背诵古诗比赛”“个人朗诵比赛”、“表演比赛”“演讲比赛”等等都极力轮流推选孩子参加,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训练的平台。在一次次的活动实践中相信学生的普通话一定能有所提高。
4、善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纠正普通话。随着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家里有电视、复读机等。教师要教学生有效利用音响手段,你不会说普通话没关系,可以先听别人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经典的课文进行配乐朗诵,分学段、分时间播送,让学生学说,看谁学得好,学得像,定期开展比赛,以学促说。只要坚持,普通话总会说好。
5、家校联系,双管齐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一定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阵地。我经常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向家长讲述当今社会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普通话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要求他们支持并督促子女在家里学习普通话,为子女学习普通话创造必要的条件。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心,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必然能提高。
总之,要搞好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教育水平,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当然,普通话教育也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式上由单一到多样,从形象到抽象的原则进行,使农村小学生从敢于开口、易于开口、乐于开口,尽一切努力来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参考文献:
摘 要: 普通话语音的清晰标准,是衡量专科院校学生语言素质的基本指标,必须加强专科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话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事实证明,在普通话教学中应用互动合作模式有着深远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专科院校普通话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互动合作教学模式 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普通话的普及力度越来越大,学校不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少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专门的普通话课程,希望能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提升。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型人才,课程设置也很有特色,这就要求专业院校的语言工作者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普通话教学方法。经过长期探索,我认为在专业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中应用互动合作教学模式比较可行。本文先分析当前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再分析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话教学的对策,以抛砖引玉。
一、普通话传统教学模式对专科普通话教育的消极影响
目前,专科院校在普通话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普通话常识和方法,为日常生活中讲好普通话奠定基础。专科院校常用的普通话教学流程是呈现――练习――表达。由于很多教师采取的是听说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单向化,教学气氛不够活泼。虽然普通话教学讲究操练,但是教师为学生安排的操练只是不断的重复练习,考试标准过于强调准确性和技巧性。从本质上而言,这种练习普通话的方式只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结构形式,并不是真正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普通话的使用情境,导致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学生在这种训练模式下虽然能达到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但是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表达。反映在PSC中,就是学生在前三项考试题目中表现出色,能按照题卡朗读出准确的发音,但是一到了说话项目,就显得手足无措,词不达意,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这种情况足以证明专业院校的普通话教学模式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
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出现在教育者的视野中。这种提倡合作、提倡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收集资料、加工资料、解决问题,因此互动合作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的“合作学、做中学”。单靠学生的力量难以提升普通话水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相指点、互相学习,在无形中提升普通话水平。由此可见,使用互动合作模式能够使普通话教学回归语言的本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也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
三、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科学分组
在普通话教学中应用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第一步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班级分组,使组内成员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学习的小组与学生自发形成的小组不尽相同,不能随意分配,必须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在一个小组内,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学生,又要性格内向的学生;既要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有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实现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笔者在开展普通话教学之前,按照下面表格中的因素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通过参考上表中的各个要素,将全班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和后进三个层次,各层次人抵比是1∶2∶1,为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并没有公开划分层次,避免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再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匀分配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大约有4人-8人。小组组建完成后,让各小组成员推荐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各项事务。
2.合理设计任务
要在专科院校的课堂中实现互动合作型教学,任务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语音语调的训练,传统的教学习惯是由教师演示,学生跟读练习常见的字词。在互动合作教学模式下,可设计为学生进行分组的绕口令比赛,或者词汇接力比赛,寓教于乐,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教学的语言材料和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如校园见闻、家庭生活、体育活动、逛街购物、打电话等。例如笔者在进行诵读训练的设计时,除了常规的课堂训练外,还安排学生分组在每堂课前进行新闻播报。这样的活动,播报内容由学生自己准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贯穿整个学期,注重训练的持续性;通过收集新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关注社会、关注身边,对于普通话社交话题的产生也有帮助,可谓一举多得。
3.善用激励
在互动合作教学模式中,尽管学生是执行任务的主体,但教师的作用仍不可忽视。教师需要进行任务的布置、成果的审定,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励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教师要善用激励策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良好的行为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音的学了要掌握方法技巧外,还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训练时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发音缺陷暴露人前。尤其是专科院校中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较少,公众场合的表达机会少。这些都会导致部分学生容易受到胆怯、腼腆、自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课堂激励,在保证客观公正性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认真态度和积极热情。
4.多元评价
笔者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的做法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自评。让学生通过普通话课程的学习日志,了解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反思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思考自己所采取的口语交际方法和策略,根据成绩和问题,对自己在学习中运用的学习策略不断进行调整。鼓励学生制订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长期和短期计划,比如形成语言流畅性、连贯性,使用创新性语言等,并定期不断调整计划、目标。所教班级学生制定的自我评价表如下表1所示:
其次,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是将学生分成独立的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对口语交际的学习过程、效果进行评价。为了避免学生弄虚作假或碍于同学情面出现虚假评价,教师采取抽签方式决定评价小组的评价对象。如在对学生课前3分钟-5分钟口语表现进行评价时,我采取让参加评价的学生抽签决定评价对象的做法。先将被评价的学生学号写下来,让评价小组学生抽签决定自己评价的对象,这样可避免学生弄虚作假或评价的不公正。被评价的学生要根据评价结果写一个小总结,明确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笔者采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自评与互评有机结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调整学习计划,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专科院校的普通话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互动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提升普通话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并为日后发展做好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D.W.约翰逊等.刘春红等编译.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0―3岁 语言 交往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发展是建立在交流基础之上的,幼儿时刻都需要与成人、同伴用语言交流。现代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运用语言来培养交流能力。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但0―3岁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现实情况又怎样呢?
为了解0―3岁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将四川成都、绵阳、南充、甘孜、凉山等地州1024名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作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及访谈法对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
一、结果与分析
(一)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是0―3岁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本研究中,一共观察、访谈了1232例幼儿语言交往事件。语言交往环境对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0―3岁幼儿语言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同伴及家人。不管从哪个角度,幼儿都有表达的欲望,都喜欢说、想说。但由于交往对象的不同,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幼儿语言能力还有很大差异,相对于家长,教师对幼儿有点陌生、威严,再加上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无形中拉大了教师与幼儿的距离,因此,在想说、喜欢说,但不敢说这一项目中,幼儿与教师语言交往为632例,占总数的51.3%。而家长则占总数的16.4%。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交往能力只有在运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运用。在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表达这一项目中,教师与幼儿语言交流占528例,占总数的42.9%。而想说敢说无机会说这一项目中,则占总数的57.1%,同样的项目内容,幼儿与家长的语言交流中,前者站总数的57.1%,后者占总数的42.9%。究其原因,家长与幼儿交流过程中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环境,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说话,和孩子进行交谈,而教师则不然,班上幼儿多,形成一对多的状况,势必造成幼儿想说,但没机会表达的状况。
幼儿除与成人进行语言交流,还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同伴的语言较成人而言有较多的不完善,但幼儿之间是平等的,交往过程中有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无形中创设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语言环境。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同伴间的语言交流呈现想说、敢说、喜欢说也有机会说的良好局面,即使幼儿间的语言交流还极不成熟,极不完善。
(二)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较差。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言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建立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而婴幼儿,特别是0―3岁幼儿年龄较小,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困难,交流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
1. 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
如前所述,在1232例幼儿语言交流事件中,几乎所有幼儿都有表达的欲望,但从总体来看,幼儿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间的交流明显优于幼儿与成人(家长、教师)间的语言交流。从语言交流的发起者来看,如表2所示。
在语言交流中幼儿主动发起的只有201例,仅占总体的16.3%。而由成人发起的则占了总数的83.7%。从访谈中得知,主要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掌握与成人交流的技巧所致。由此可以看出,掌握语言交流中的技巧对幼儿交谈主动性的影响极大。
2. 幼儿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有待提高。
《纲要》中明确界定了语言教育目标之一是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而且推广普通话也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从观察中得知,绝大多数幼儿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有些年龄更小的幼儿听不懂普通话,表3是幼儿语言交流过程中普通话使用情况。
如表3所示,幼儿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正确使用普通话的仅由322例,只占总体的26.1%,而使用方言则占总体的50.2%。另外,有292例交流事件中幼儿是两种语言并用。从访谈中得知,这主要是因为四川是方言较集中的地区,从周边环境看,幼儿接触的几乎是四川方言;从家庭环境来看,家长只注重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幼儿进行普通话训练的意识;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困难所致。
3. 语言交流技巧有待提高。
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是社会上既定的、共同的。儿童在掌握这些语言成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如何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加以运用,通过一系列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幼儿与教师、家长互动式交流少,语言交流只限于向成人打招呼、请求或简单的回答问题,往往是成人逐句引导,幼儿逐句回答,常常要借助情境语言。再看同伴之间交流情况,幼儿之间针对话题谈话少,只听不说的居多。即使表达,也是自言自语居多,更多的时候用肢体动作代替语言,特别是手语,没有掌握说话的一些表情技巧。总的来说,幼儿不懂得如何利用言语这个工具进行交流,幼儿语言交流技巧有待提高。
二、结论与建议
要改变上述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0―3岁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交流的语言环境。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对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教师总不能扮演“讲述者”的角度,让幼儿充当“听众”,而应注意角色互换,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给幼儿提供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二)加强成人对幼儿语言交流的示范引导。
美国语言教育专家指出:“成人与孩子经常性的,有质量的谈话,与单纯让孩子听有关语言材料相比,前者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影响更大。”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语言榜样,特别是普通话的示范、引导。家庭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幼儿最亲密的人,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乐意表达,主动说话。当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谈时,正确的言语示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作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多陪孩子,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丰富生活内容,从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
事实表明,在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幼儿主观语言减少,相互交流的言语增多。幼儿在交往中主要依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言语,他们必须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述自己的意见,为自己的主见辩解,说服同伴采纳自己的意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会非常容易把幼儿带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还特别可为胆小不爱说话的幼儿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比如:开展“娃娃家”、“小商店”等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习与人礼貌交往。当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诱导,善于利用“同伴定律”,鼓励他们交流,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自由交谈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言语交际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2]朱肃霞.关于幼儿情景性语言的研究.江苏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3]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口语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普遍、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国古代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之说,把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据资料统计,当今社会有一半以上的信息仍然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来传递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把以前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听说训练是以单向活动为主,而口语交际则是多向互动的,是语言交流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体。口语交际不仅要训练口语交际的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传情达意的能力。
现在的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而一些学生说话时常常有头无尾、任意粘连、啰嗦、重复、没有重点且语病和口头禅较多,什么中心、条理、语法、逻辑全然不顾,根本无法谈及语言的严密、准确、活泼、言简意赅。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职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当前职校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的认识误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职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见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职校学生在需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场合,较为普遍地表现为“口讷”,甚至被人认为是“木讷”,从而影响了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因而,职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普通话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口语教程》为依据,为学生设计训练作业,让学生逐字逐词标声调,个别字还要加拼音,此后重点放在读上,或默读,或自由读,或齐读,或分角色读,或教师范读;然后,让2~3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逐个读自己的作业,要求声音洪亮,音准、调准、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读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肯定优点,纠正错误,从而使全班学生共同提高。同时还要求学生在一切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达,以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
朗读训练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练习说普通话,也可以加强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文学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学。”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范读、多评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同时,可开展课外朗读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训练的范围。
复述训练复述有利于培养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在复述过程中,可以从文章中学习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复述时,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基本正确,不歪曲原意,不遗漏关键,恰当取舍,详略得当。还应鼓励学生在复述时根据复述的内容适当地注入情感。转贴于
对话训练对话是直接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之一,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问题,快速提取和组织材料,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对话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语气时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
倾听训练倾听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掌握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2)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3)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演讲训练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晓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辩论训练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2)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3)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八人一组,正反方各四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其他如应答、劝说、讨论等也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措施。就这些训练方式来说,都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职生 口语能力 提高
Talk about how to impro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ability
Tian Xiuling
【Abstract】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basic demand of the times to the quality of a person is that he must have strong ability to express information orally. The spoken language ability is used socially more direct and widely than the written language. Therefore, to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 their ability to have oratory skills makes it easier to introduce them in the course of applying for a job and has won many chances for their job and development. Oral practice can be done from knowing well the basic demand of the oral language and mastering correct speaking practice method.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Oral abilityImprovement
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语表达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际能力.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当前现代科学正向着电脑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信息的输入、传递,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有声语言。现代通讯,人机对话等方面。要求人们把话说得准确、简明、达意,那种含糊其词的口语表达,又如何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呢?因此,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在学习各种职业技能的同时,“能言善辩”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更好的推销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沟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重视,使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就会“怯场”,口还未开就满脸通红,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无言以对,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心的现象,使我们急切的感到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尤其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马上面临求职就业,面临市场的挑选,流利、大方、自如的口语表达,正确的说话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进行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我们所要求的口语是指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所以我们说话要说普通话,要力求发言准确,吐字清晰,运用恰当的语调,注意句子停顿,控制说话速度,使口语表达的语调语速语流等自然合度,大方得体。因此,说话训练要求通过以下四关:
1.1语音过关。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正确的发音吐字,语气连贯,表达清楚。这就要求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上要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基本的声母、韵母发音,纠正每一个发音不准的拼音,做到发音准确。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方言音的影响。对方言中影响较大的、容易读不准的音节和字母,在训练中要重点练习。
1.2内容过关。通过话题口头作文训练学生审清话题,明确说话中心,围绕中心进行说话;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概念,有的放矢的展开话题和准确贴切的答话;合乎逻辑的论述问题,发表见解。
1.3结构过关。通过演讲来训练学生说话有头有尾,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严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样一来,才能在说话时做到言之有序,有利于阐明己见说服对方。
1.4表情过关。态势语言在与人交流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说话时面带微笑,姿态自然,大方得体,有表情地说话。在说话的过程中,注意语调急缓,节奏快慢,语气轻重,或激昂低沉,或委婉深沉,或风趣幽默,这样一来,就能更好的发挥语言应有的作用。
此外,教师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只有精心策划,耐心指导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对腼腆怕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要给予鼓励,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提高说话的能力和勇气,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要向其他同学宣布政策:讲得好,要给予掌声鼓励,讲得不好,甚至说错了话,也不能讽刺取笑,允许纠正补充。帮助这些同学迅速越过心理障碍,增强其自信心。实践证明,这些同学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作好了心理准备。
2.说话训练的方法。口头语言表达是语言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因此,口头表达训练的方法也应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朗读。朗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是练习说话较好的方式之一。实践时既可利用每篇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情感要求进行朗读;也可安排专门的朗读指导课,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努力做到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文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形式上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朗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词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达力,也可使学生的口齿、声带得到锻炼,从中学到许多说话的技巧。
对于个别普通话较差的同学,可采用个别朗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对于一些较难把握的文章,可由教师领读,同学们跟读,在跟读中体会掌握朗读的技巧。分小组朗读可在倾听别人朗读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说,不同的朗读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文章,学生不同的情况来采用。
2.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和对话。这也是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中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练中学,在练中提高。提问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课外知识的提问,问题可以随机性,锻炼学生的语言反应能力;可以是课文知识的提问,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推理,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含糊不清的,可采用连续发问,连续回答,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3复述。复述训练是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复述的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复述过程中可对原文语句做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课文原意。简要复述适用于具有完整结构的课文,这种复述要让学生理线索,抓重点,运用原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是增添内容的叙述,有变换人称,变换体裁,变换结构等复述。复述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4课前三分钟演讲。采用自由命题,不限范围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上台作三分钟演讲。材料可选自各种报刊杂志,课外阅读材料,电视广播,文学作品,或将一些课文改编成演讲稿等等。这样的演讲稿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但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汲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一举多得。
2.5组织各种比赛。利用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口语训练积极性。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会等。要求学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要有起伏、抑扬顿挫,表情、手势也要恰当配合,以增强说话感染力。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口语;能力
一、中专学校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能力有限
口语交际教学倡导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口语训练。但是现在中专语文教师在有关训练目标与应用的关系、教学活动的序列、如何处理学生词不达意的现象、如何安排适当的能力测试活动等教学工作上,都缺乏系统的组织和设计。再加上自身口语表达能力低下及对与口语训练有关的语音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知识及发展心理语言学等缺乏了解,亦导致他们设计口语教学的课程无从入手之感。另外,有些教师习惯于讲究“师道尊严”,放不下架子和同学讨论问题,缺乏民主开明交流氛嗣的营造,还担心太放松,控制不住课常,忽略对口语交际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到课堂上讲到学习内容就无话说、没兴趣、有顾虑,但在生活中言语自由甚至放任;一到正规场合言语条理不清、多语病、无中心、不流畅,却对流行曲的歌词、偶像剧台词、广告词等滚瓜烂熟,出口成文。
(二)口语交际教材的缺乏
目前大多采用教材缺乏科学指导和规范,教材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中专学校还末出现较权威的统一的口语教材。再加上中专学生在同常应对中词不达意、欲言又止的问题仍然多有存在,教材并未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总的说此套教材还是有很大缺陷。
二、提高中专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意识
人们日常交际离不开口语。善于说话,讲话说得恰到好处是生存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一个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人是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让他人接纳的,也无法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的认识偏差,在教师的口语训练中表现被动。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对每个中专生提出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口语表达不仅能带来愉悦的心情,增进知识和修养,还能激发想象创造力,使人与人相处更融洽。由此,无论怎样教师都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这方面能力。
(二)激发兴趣入手、克服畏惧心理
思想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与实践,只有让学生首先充分认识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才可能有自觉锻炼自己的原动力。新生人校,第一堂语文课上,笔者试着让学生上台自我介绍。结果窘态百出,各种例子都有。以此为契机,我开始思想动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越来越强。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要勇于“推销”自己,而口头表达是“推销”自己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言语交际能力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三)强化训练,纠正乡音
在口语交际中,发音清晰标准关系到听众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诸如商务洽谈等庄重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交际效果。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要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岗位,语言表达是他们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掌握普通话声调、声母、韵母的规范发音,掌握改变普通话语流式音频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方言辨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语气、语调、重音、节奏、停顿和其他口语修辞技巧;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能够根据交际语境自由控制话语的响度,拥有一定的清晰度,口头表达准确、清晰、流畅;能够在各种交际语境中根据需要进行讲说,且表达得体。这些都有利于在交谈中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提高他们的交际沟通效率,能为其在工作就业、社会实践中加分。
(四)加强看与说或做与说的结合
中专因为专业的差异性,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技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旅游专业的学生,让她们根据课本的图示或者按照教师的操作过程,讲述餐巾花的折叠过程;烹饪专业的学生,他们比较注意实践,针对这一特点,要求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做详细、具体的描述。这样,学生对每一个操作过程都能够了解得一清二楚,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创建评估体系,活跃说话气氛
1.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以局部为主。即,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及时抓住个体中代共性的问题进行评价,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终结性评价,以整体评价为主。遵循语文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口语交际考察的核心是交际,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要使学生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应关注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全过程。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应客观地进行描述,对学生的阶段进步与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引导、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终结行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
1 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要求:学生应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情景的创设为交际做好了前期准备,下一步,老师的任务还应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
1.1 有序观察,按序交际
学会观察,特别是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我会讲》时,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看懂每幅图,通过看第四幅图,让学生想猴子们用什么办法捞回了球,小组互评,谁的办法好。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
1.2 认真倾听,灵动交际
倾听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1.3 清楚表达,出色交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尽量让学生形成轻松、自由的交际心理,让他们多点时间,尽可能多的表达在训练中有技巧地处理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让他们形成清楚表达的能力,养成清楚表达的好习惯,在一次一次的交际训练中出色交际,在交际中获得成就感,更乐于交际。
对口语交际课的继续研讨是必要的,口语交际课的模式应是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
2 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1 优化拼音、识字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降低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说话中练习普通话。国标版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的插图,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对症下药,强化训练。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Ye"时,可练习四声说话:Yē 椰子汁 我喜欢喝椰子汁、Yé 爷爷 我有一个好爷爷、Yě 也 我也有书、Yè 树叶 我看见树叶在动。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理解了字义,学会了运用。
2.2 重视阅读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续编课文、复述等形式进行。
如在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发挥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立即有位"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的直吹胡子。"
如此种种,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充分利用"口语交际"、"做做说说"进行说话训练。
如教学第三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学会祝贺,在引导学生说完祝贺的话语后,我还创设了学生送贺卡给老师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同时引导他们使用礼貌语言,很多学生说的声情并茂,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真的将自制的贺卡送给了我,并亲口表达了对我的祝贺,通过这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这些形式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
3 善于发现,拓开说的语境。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实用性 专业性
在一般的课程实施中,有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就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至于学生是否学懂,是否掌握,是否会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于是存在照本宣科,采取永远不变的“讲――练――讲”教学方法,用命令的或者居高临下的语言说教等现状,导致课堂没有活力,学生学习是被压迫的,是被动的,这怎么能学好呢?事实上,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家庭情况普遍不好,语文素质不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而中职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随着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这样一来职校生就业形势好转,并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以及单独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职教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这既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改革当前的语文教学呢?要立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全面改革中职语文课程,切实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一、 教学观念需要进一步改革,融入职教特点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这种现象。因而教学改革,观念先行,教学观念的落后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要适应时代进步,适应课程改革,适应职教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师亟需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要有教育民主的理念、学生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的理念和创新教育的理念。
二、 加强听说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主要表现是:(1)在公开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有理的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不能认真、专注的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3)方言浓重,普通话水平较低。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三、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创设情景,采取情趣教学法,把学生引导到相应的情景中去,就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就会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更要求教师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的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具有了生命力,学生就会感觉到他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只要我们教师细心一点,不难发现,有许多应用文文种本身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