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供销社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销社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销社改革方案

第1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综合课程设计;项目角色划分;协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094-03

作者简介:徐慧,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管理;邵雄凯,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移动数据库技术和Web信息服务;陈卓,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阮鸥,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目前面向本科生稳步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70%左右的本科生,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创新创业精神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2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具有一专多能、湖北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中坚人才;针对10%左右的本科生,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项目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设置和修订的过程中,考虑利用科研平台、培训、竞赛等方式,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进一步推进我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旨在讨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

一、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定位

按照“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我校依据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实施“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教育――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六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下,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明确规定六大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分,并分为基础层次(基础课程实验、生产劳动、认知实习等)、提高层次(学科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学年论文等)、综合层次(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三个层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前后衔接,循序渐进,贯穿整个本科生培养过程,旨在增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防御技术”、“网络性能分析”和“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这六门专业课程。在课程安排上,“信息安全概论”课程首先引入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消息鉴别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技术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点;而“应用密码学”课程则介绍密码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主要密码体制的算法与应用;更进一步,“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以协议分析为导向讲授网络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功能域、体系结构、协议规范、信息表示等知识点;“网络防御技术”课程以统一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阐述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网络防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网络性能分析”课程着重讨论网络性能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网络安全编程与实践”课程讨论网络安全编程实现的基本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成果,目前正在为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所借鉴。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介于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的过渡阶段,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第四学年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深入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

二、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改革思路是:采用自主团队方式,选择并完成一个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对于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因为是自由组成团队,项目角色划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并不是要求本科生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一个很大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主要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知识基础,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合作完成一个规模适中的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提高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实践能力。基于不太大的项目规模,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项目角色划分与相应职责见表1。

三、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自2008年开始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同时已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协同设计,是专业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图1给出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四个方向,即“信息安全与密码学”、“网络防御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统一网络安全管理”。其基本的选题思路在于帮助本科生熟悉常用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编程开发包,并掌握网络管理与安全项目实践的基本技术,为将来从事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各方向的参考选题见表2。

更进一步,较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更强的整合性与自身的特色,见图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选题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物联网安全”与“物联网管理”,各方向的参考选题如表3所示。[1,2]

按照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层次到综合层次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在改革实践过程中,考虑采用基于项目角色划分的实施方案,并尝试实现该方案在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同时给出这两个专业不同方向的参考选题。

参考文献:

第2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一)推进粮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粮食行业指导、管理和宏观调控,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积极处理改革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理清与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二)规范和完善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按照债务跟着资产走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好粮食购销企业债权债务,继续做好原粮管所土地证、房产证补办过户手续,加快办理无对应资产贷款的资产抵押手续。加大应收款清欠力度。积极化解老债务,遏止当期贷款欠息行为。优化股权结构,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例,提高经营者和经营层持股比例,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公司法》要求,尊重股东和职工意愿,公开选择经营者。建立健全企业“三会一层”工作制度,落实董事、监事“四项制度”(授权制、责任追究制、民主决策制和定期向股东会汇报制)和经营者“一书三制”(聘任书、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风险抵押金制),规范企业内部运行。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探索新的富有活力的分配机制,推行绩效挂钩,以岗定薪、薪随岗变。

(三)加快国有资产有序退出。积极探索国有资产退出渠道,对当地无粮源或粮源不足的原粮管所资产,通过挂牌出售、公开拍卖、竞标租赁等形式,逐步把国有资产置换出来,盘活存量资产。鼓励现有粮食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对改制后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的,要进行重新整合,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制,实行兼并、托管或租赁经营。出售、租赁收入,实行专户储存管理,主要用于充实粮食发展基金和归还农发行贷款。

(四)改革粮食补贴办法。按省统一安排,逐步将原来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间接对农民补贴方式,改为由财政部门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按每户农民享受补贴商品粮常量和政府公布的差价标准,确定每户农民的补贴数额,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兑付到户,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补贴资金,设立专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加强地方粮食风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维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有序放开搞活粮食市场。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配置粮油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鼓励和支持粮食经销大户、粮食经销和加工企业参与粮食收购和经营;鼓励和支持国有和国有控股、参股的粮食购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和支持外地粮食经销、加工企业进入我市粮食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从事购销业务和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粮贸合作、技术合作和联合开发;鼓励和支持我市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加销一条龙。

二、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

(一)转换职能,实行社企分开。供销社要改变以前直接管理企业的做法,强化指导、协调、监督、服务职能,理清与企业的关系,解除其行政隶属关系,实行人、财、物三分离。加快社有资本退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社有资本暂时不能全部退出的应按出资人的出资额享受相应权益。加快棉花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供销社与棉花企业的社企分开(具体按政发〔〕147号文件执行)。

(二)转变观念,推行开放办社。打破投资主体单一、资本封闭状况,鼓励和支持社会法人、自然人参与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产权改革和股权流转。以资产为纽带,吸收农村各种专业社、专业协会和联合体加入供销社,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流通集团开展多层次联合与合作,打破区域、级别、系统的限制,按照不同情况、不同的结合带,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新的经济联合组织。鼓励棉花企业领办棉花专业合作社,建立棉花基地,培植龙头企业,与棉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支持农资企业整合网络资源,通过直营、加盟连锁经营,拓展市场。

(三)转换机制,深化企业改革。按照“三置换一保障”的总体要求,对改制企业进行规范完善。对采取租赁形式处置土地使用权的改制企业,要加大置换力度,多方筹措职工身份置换资金。优化股权结构,经营者持股比例要占经营层股本的50%以上,经营层持股比例要占企业总股本的50%以上。加快增资扩股,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大未改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集体资本退出。进一步做好改制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关系衔接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改革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经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整合资源,通过联合经营、加盟经营、特许经营,发展多种类型的连锁店。积极推进全市农资商品经销、生活资料经营挂靠省内外大型连锁集团,逐步创造条件组建市连锁经营集团,组建具有库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完备的商品配送中心。进一步靠大、靠外、靠强,加强与“农”、“果”等省内外大企业的合作。大力发展总、总经销、特约经销、直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展品牌经营。

三、创新外经贸体制

(一)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实行开放式改制,支持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企业改制,促进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妥善安置分流职工,做好落聘职工经济补偿工作,衔接好职工社会保障关系和企业的业务关系。

(二)放开外贸经营主体。支持和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加强外贸出口的组织度,调整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地产品出口品种和数量,完善出口“免、抵、退”税政策,推进银贸、税贸合作。

第3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业银行改革;一行两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6-0081-03

一、研究的背景

2007年2月1日启动股份制改革序幕的农业银行,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已经确定“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从某种意义上看,农行股改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要面向“三农”,这既凸显了农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加大了农行商业化运作的难度。[1]自2005年起即反复酝酿改革方案的农行,一直在商业化运作与政策性业务的两难选择中徘徊不前。其中,如何服务“三农”,一直被认为是农行改革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在众多的改革方案中,“一行两制”被认为是既遵循商业化原则,又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方案。

所谓“一行两制”,是指在一级法人体制下,根据农行在城乡金融业务上的不同特点,以县域支行为平台,再造一套适用于“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的、有别于城市业务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2]

为了解“一行两制”在海南省农行系统中的反应,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就农行县域支行实施“一行两制”方案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实行“一行两制”方案有利于妥善处理“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但成功与否,还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与之配套运行。

二、农业银行实行“一行两制”的优势

海南省基层农行管理层普遍认为,实行“一行两制”方案有利于对“三农”工作的条线管理实行专门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保障资金的封闭运行,专项配置经济资本,专项下达信贷计划,实现县域资金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下沉经营重心,简化业务操作流程,缩短决策链条,提高服务“三农”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有关部门对农行服务“三农”工作的监控和督导。

海南区域经济环境和农业银行自身的基本行情也决定了构建城乡双层经营体系、推行“一行两制”的可行性。海南省农业银行系统由于承担着政策性支农任务,与其它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呈现资产质量差、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的特征,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走改革发展的道路,必须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所侧重、分别考核”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实施“南北带动、县域互动”战略,即实现城乡联动、双层经营的“一行两制”新体系。

在新体系下,坚持以县城市场为重点,以骨干网点为支撑,以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虚拟网点为服务延伸,构建海南农行县域经营新布局;以最具区位优势的产业和行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省政府实施“双大”战略所形成的“企业链”上的小企业,以及热带高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产、供、销等环节中的中介服务企业等优质客户为目标,构建海南农行业务发展重点客户体系。

具体来说,实施“一行两制”,有利于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改革经营管理模式,真正把16个县域支行作为服务“三农”的载体和平台,全面系统地推进“三农”和县域业务优先发展。实施“一行两制”,有利于把城市业务规模做大、业务做精、效益做优。通过抓好海口和三亚南北两大城市业务,充分利用城乡之间的广泛联系,借助企业经营集团化的趋势,发挥城乡产业链条的优势,以城市产业带动“三农”和县域经济。实施“一行两制”,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业务在经营效益、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三农”和县域业务等存在的不足,以城市业务反哺“三农”和县域业务,通过“非农养农”的方式促进“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为提升市场价值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农业银行实行“一行两制”潜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实行“一行两制”有利于海南省农业银行在商业性经营条件下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一行两制”作为一种新的改革方案,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一行两制”方案中并未彻底划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界限,从而为事后的损失追补预留了空间。虽然“一行两制”模式是期望在一个机构内部平准损失,即支持“三农”的风险在一个法人内部化解,但也说明其可能做不到真正完全的商业化。如果金融机构完全以市场化原则运作,必然会有一些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

2.在城乡两套资源配置方式中怎么协调配置全行资源,以及具体的操作管理办法如何制定。所谓资源配置,包括信贷资源、经济资本、财务费用、固定资产购置、网点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近年来,海南省县域农行基本没有新增贷款计划,财务费用缺口大,固定资产配置失衡,人力资源紧张。

3.“一行两制”方案对风险控制与责任认定较难操作。从贴近县域基层角度看,下放审批权限、独立审批人制度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权力下放会产生风险。比如,由于天灾人祸等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如何划分责任?如果超过风险容忍度,由哪一级行承担责任?如果由支行承担责任,它一定承担不起,后果就是惜贷、不作为而带来信贷萎缩,如果由一级法人承担责任,基层行就会有放贷冲动而大批特批。

除此之外,在具体实行“一行两制”方案的过程中,不容易进行界定分类,特别是对城市业务中的涉农业务的界定较为复杂。而且实行“一行两制”方案,目前仅仅停留在农行的层面,没有外部的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宏观的制度安排,将很难落实到位,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四、农业银行实行“一行两制”的对策建议

1.整体改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实行“一行两制”政策的前提必须是对农行进行整体改制,没有整体改制,实行“一行两制”与商业化运作方面将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4]同时,农行在业务经营方面与农业发展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将出现新的矛盾。因此,必须在整体改制的前提下,出台外部的配套支持政策,以及做出宏观的制度安排,才能确保县域行的改革落实到位。

2.剥离农村政策性业务。目前,海南省农行的政策性业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扶贫专项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二是农村基本建设贷款如小水电建设,三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等农村工商业贷款。不良贷款占比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海南省农行的可持续发展。[5]鉴于经营中商业化与政策性难以兼容,农行基层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将目前由农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业务全部交割给农业发展银行或以委托方式由县域商业银行,有利于农行股份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性发展。

3.建立政策补偿机制。一是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金融支农风险基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对为农业提供政策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和其他补偿,用于对农业信贷现实风险的补偿,以保证政策性金融业务落实到位。二是尝试把现实财政支农资金的一部分直接用于对农业信贷风险的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支持。三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有关金融机构开展鼓励低收益高风险农业贷款业务,提供利差补贴和贷款损失的弥补。

4.建立税收、利率、资金回流三大支农激励机制。对在海南省欠发达地区的农行机构服务“三农”的项目或农业贷款占比达到一定比例的,实行普遍的免税政策或减税政策,减免营业税,降低或返还所得税。对服务“三农”的农行机构,应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和差别利率政策,增加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经营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制定金融补偿和资金回流机制,规定县域支行每年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有一定比例的贷款增量用于涉农贷款。

5.建立财政资金配套机制。配套服务“三农”的财政资金必须与服务“三农”信贷资金互动。同时,对服务“三农”的信贷资金进行贴息,分散信贷资金风险。

6.建立农业保险补偿机制。一是要大力推广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支持和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提高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确保农业风险合规、有效地化解和转嫁。二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经济问题应具有政策性,必须在制度的设计上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由国家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改变传统的扶贫、补贴方式,将国家对农业的救济、补贴转化为农业保费补贴,分散农业风险,增强其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风险的承受能力。

7.建立规范的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组建符合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并鼓励发展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动担保组织,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缓解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机构,探索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登记制度,将林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动产,农业机器设备、农用车、农产品和农产品交易合同等动产引入农村信贷实践。

8.建立与服务“三农”相适应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对服务“三农”金融机构的监管,必须区别于服务其他行业的金融机构,要结合服务“三农”实际,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业务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明彦.农业银行改革:困难.模式与前景[J].银行家,2007,(11).

[2]翟传海.对农业银行改革的两点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9).

[3]卢志远,中国农业银行县级支行改革的若干思考[J].市场论坛,2007,(10).

第4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做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研究提出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意见和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市编办牵头)。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第四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精简和程序规范,及时对外公布。加强行政许可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建设项目并联许可联动改革试点(市监察局牵头)。

(二)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制定、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准备工作,继续深化职称分类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职称评审质量(市人事局牵头)。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探索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市监察局牵头)。扩大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的范围(市政府法制办牵头)。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引进国内外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强、市场信誉高的战略投资者为途径,加快推进行政性公司和工厂制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重点抓好长岭集团、陕棉九厂、化轻公司、宝嘉应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红旗民爆集团、金属材料总公司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全市基本完成工厂制企业公司制改造任务。继续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工作,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推行外部董事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市国资委牵头)。

(五)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有色金属、煤业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工业对我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行业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一批大集团大公司。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下划企业的遗留问题。加快企业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实施步伐,到年末,全市基本完成车辆厂、电力线路工具厂和北方照明公司等国有企业的破产任务,依法破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国资委牵头)。

(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牵头)。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市国资委牵头)。积极探索完善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七)深化公用事业改革。稳步实施盐业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市国资委牵头)。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市交通局牵头)。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继续推进以供热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市城建局牵头)。

(八)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继续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市中小企业局牵头)。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以乡镇机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全市要选择1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1个乡(镇)进行试点。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教育资金、资源更多地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的机制。扩大“乡财乡用县监管”县乡联网试点范围,积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债务(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十)配套推进其他涉农改革。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市农业局牵头)。稳妥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市级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市林业局、市财政局牵头)。继续抓好陇县、扶风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社有企业改制步伐(市供销社牵头)。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制定出台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市农业局牵头)。

(十一)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市县两级粮食储备和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组建1—2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市粮食局牵头)。

(十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联社履职行为和自营业务。积极推动具有条件的县级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稳步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人行分行牵头)。

(十三)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试点。继续认真抓好凤翔、岐山县的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继续抓好对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工作,力争使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有新的进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十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继续认真抓好太白县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监督制衡机制(市财政局牵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所得税、流转税、地方税等税制改革,深入研究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市国税局、地税局牵头)。

(十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和保险组织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探索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支持已股改银行在宝分支机构加大改革力度。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人行分行、市银监局牵头)。

(十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根据国家新定目录,调整全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加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后的监督管理。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建立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示制度。研究代建制管理办法,扩大代建制范围(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五、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完善价格调控体系。建立重要商品价格应急监测工作机制,从严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市物价局牵头)。

(十八)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继续做好红旗民爆集团、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忠诚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和秦源煤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工作,推进具备条件的已上市企业进行再融资。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抓住国家推出创业板的契机,培育扶持一批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探索扩大产权市场业务范围和交易品种。积极开展债券融资,积极探索优质企业公开发行债券的新途径,争取1-2家大型集团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市工交办、市国资委牵头)。

(十九)加快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深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劳动就业关系间的衔接、配套,加快解决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切实落实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逐步消除由户籍制度引起的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牵头)。

(二十)有序发展土地市场。完善土地供应管理,规范土地有形市场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性用地及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探索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研究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政策(市国土资源局牵头)。

(二十一)积极培育矿权市场。继续抓好矿产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煤及其他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市国土资源局牵头)。

(二十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拓宽领域、增强功能、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加大物流企业整合力度,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二十三)继续完善商品市场。完善和规范各类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大力推进涉农连锁企业发展,引导电子商务运营企业整合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发展社区商业(市商务局牵头)。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四)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研究制定对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补贴的政策。研究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快推行节水型水价制度,实行用水超定额加价、阶梯式水价和差别水价制度。健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加强对污水处理收费使用的监管(市物价局牵头)。

(二十五)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体制和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探索建立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的保障和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财政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牵头)。

七、完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十六)加快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健全支持自主创业制度,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弱势群体就业的长效帮扶机制。强化和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推行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市人事局牵头)。加快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发放工作,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加快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管理制度(市房管局牵头)。

(二十七)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和落实各级政府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土地征收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同步进行的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基本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继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市民政局牵头)。

八、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二十八)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体制和机制改革,完善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全面推行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市教育局牵头)。

(二十九)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制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应用技术研究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合与重组,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进程(市科技局牵头)。

(三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做好农村电影放映改革发展试点。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步伐,做大做强一批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市文化局牵头)。

(三十一)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指导各县区健全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药品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全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市卫生局、市药监局牵头)。积极探索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药品价格定期审核制度,继续解决部分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市物价局牵头)。

第5篇:供销社改革方案范文

一、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的“火车头”

1.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年,我省调整完善了省对市、县(市)财政体制,精简整合“亿元县上台阶”等多项政策为“两保两挂”、“两保一挂”政策,改变以往按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做法,实行分税、分享,并对少数欠发达县和海岛县作适当照顾,较好地调动了市、县(市)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2003年以来,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6%。2005年,全省30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58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全部超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亿元县(市)57个。与此同时,出台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政策,使欠发达县和海岛县能满足基本的支出需要。2005年,我省对市、县(市)体制性及专项资金转移支付171.39亿元,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15.5%,省级财政预算支出占全省支出比例仅为12.7%。2005年,经济欠发达县(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与经济较发达县(市)的比率分别为1∶2.1和1∶1.1,欠发达县(市)享受了与较发达县(市)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2.切实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财政分配行为。我省从2000年开始试编省农业厅、科技厅、教育厅部门预算,随后逐年扩大试编范围。2004年起,省级137个部门全面推行了以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为核心的、规范的部门预算。到2006年,全省各市及绝大部分县(市、区)都实行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送省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达到18个。加强项目支出预算和财政专项支出等资金的审核,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项目预算审核机构共审核财政支出项目预算1万多个,审核的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共审减不合理资金100多亿元。

3.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运行。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十五”期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2005年9月,我省制定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一方面,进行单项财政资金直接拨付试点;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我省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平稳过渡的有效途径。2005年省本级率先对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预算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从2006年起逐步向省级基层预算单位推进,并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向市县推进。

4.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建立制度、实施评价”为重点,遵循“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稳步推进我省绩效评价工作。一是制定《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建立“项目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三层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支出项目实施评价。2006年,省级和各市、县共完成21类和347个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三是建立完善全省绩效评价信息库。开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子网,及时公布绩效评价有关政策、信息,建立全省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省级绩效评价专家库、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库。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五大百亿工程”为抓手,有效投入财政资金和争取中央国债专项资金,加强我省基础设施建设。2003―2006年,省财政共投入“五大百亿”工程84.76亿元;向中央争取国债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技改、产业升级等经济发展项目。

2.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大“三农”投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2003-2006年,各级财政投入1164.50亿元用于“三农”。积极运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信用担保支持等手段,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农村,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投入机制。

3.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6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4.33亿元,增长21.7%;省财政新增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安排1.4亿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我省科技研发水平、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十五”期间,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4%和23.9%。2004年,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已上升到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6%。

4.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省财政安排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支持我省企业纳米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食品安全、船舶工业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整合原各部门分散管理的各类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先进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技术,2005年,经整合的各类专项资金达3.1亿元。“十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过7400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5.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安排现代流通业、供销社系统专业合作社和重点流通市场专项资金,加快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商品交易市场设施改造升级、流通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安排风景名胜区保护专项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和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借款,支持我省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改革;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支持金融业发展。

6.扶持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节能节电节水领域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十五”期间,筹措落实节能、工业节水和清洁生产财政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和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7.支持外经贸企业发展。1994年开始先后建立了省级外贸进出口发展基金、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等,建立完善外经贸促进体系。积极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企业争创出口品牌。2001-2005年,省财政共筹措省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7.97亿元,拨付外经贸企业各项扶持资金5.24亿元。

三、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1.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支持村庄整治,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支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2003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551.61亿元,其中省、市、县、乡级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31.63%,累计完成建设示范村852个、整治村8236个。与此同时,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支持力度,2003―2006年,省财政累计安排下达资金28.73亿元,用于支持全省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0.23%;全省累计投入39亿元用于“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了52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2003―2006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其中省、市县财政投入占31.3%,完成河道建设1万公里。

(2)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拓展农村公共服务。一是支持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等“新五保”制度。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积极引导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加大农村科技文化投入,2003年以来,全省共投入17.64亿元,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科普设施等,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支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005-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6450万元资金,支持“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2006年底全省农村放心店覆盖面已达到96.3%。

(3)加强素质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2004―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民培训资金8.6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498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138.7万人。此外,各地还大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培训资金筹集机制。

(4)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免征农业税,逐步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金,全省农村农民基本实现零负担。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促进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改革,财政对村主要干部报酬进行补贴。

2.支持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以“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贫困生入学”为核心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全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据统计,2001―2005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179亿元。其中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179.18亿元,比2001年增长94%;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经费139.37亿元,是2001年的1.17倍。目前,我省教育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同时,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实施“职教六项行动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连续5年高中段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实现1∶1,成为全国普职招生比达到1∶1的唯一一个省区。

3.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省财政部门共投入文化事业78.22亿元,年均增长20.79%;省级文化事业支出20.94亿元,年均增长24.73%。一是投资38亿元,新建或改扩建“七艺节”所需演出场馆43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二是安排艺术投资专项经费,支持省属院团剧目创作和加工,共获得“文华奖”单项奖21人次、“五个一工程”奖4个。三是拨专款实施“雏鹰计划万里行”和“钱江浪花”下基层演出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2002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快速增长。五是安排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有效支持了省属文化产业的发展。

4.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事业财政补助增长机制,提高财政对卫生事业保障水平。2005年全省卫生事业财政支出达38.8亿元,比2000年增长3.24倍。积极改革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模式,支出重点逐步向公共卫生领域和农村卫生转移,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等公共卫生“五大体系”。

5.加大社会保障事业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体制,推动“五费合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和投入机制,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据统计,全省大口径统计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已由2000年的44.7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44.35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0.39%提高到16.66%。2003―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资金24.25亿元,年均增长26%。200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达到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