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写亲情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亲情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写亲情的作文

第1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一、从仿起步,引导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 、激发兴趣,加强练习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对写作感兴趣,他们才愿写、乐写。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呢?一是读写结合,训练形式要多样,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活动作文,编童话、续写、扩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如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把人物怀着急切的心情跨进书店那一系列动作描写,充分刻画出主人公对书的渴望。也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写自己最愿意写的内容,从中发现写作亮点。二是多给孩子的作文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给孩子们创造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如鼓励孩子向少儿杂志社投投稿,把刊登的作文拿到班上当众读一读,使他们感受到原来自己离成功是那么近,切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是作文贵在有新意,对于孩子在写作中写得好的地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教师都要注意将其拣出来,大加赞扬,说说它妙在何处。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作文将会更有创意。其次注重课外练笔,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因而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

三、予设活动内容,做好习作铺垫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心中创新写作的火种呢?那就要在写作前设计一些巧妙的活动,为创新写作做好铺垫。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活动设计来进行写作前的情感铺垫:

情感铺垫一:家庭亲情活动

家是人的情感归宿,亲情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却也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设计恰当的亲情活动能巧妙地触及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点燃学生创新写作的“火种”。如:写有关《父亲》《母亲》的文章之前,布置“细小行为,感恩父母”或“母亲节(父亲节)献礼”的活动,可以“帮母亲洗一次脚”“为母亲梳梳头”或“帮父亲刮一次胡子”等,还可以“制作亲情卡” “为父母做一顿饭”等。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抚摩父母粗糙的手脚、母亲的发丝等这些与父母的亲密接触,才真切感受到“岁月催人老”的无情,父母为生活奔波的劳累,同时感受到以微小行动报答父母时的一家人的温馨。为写作做了厚实的情感铺垫。

情感铺垫二:课堂视听活动

利用多彩的活动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给学生立体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契机如:假日小队、我为国旗争光彩、我为班级更美出把力等,教室里都静悄悄的,但在学生心里却已返起了爱的涟漪。还有歌曲《我爱我家》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尤其是周杰伦的一曲《听妈妈的话》中“好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令人的心中涌起阵阵暖流。此时写有关家与父母或亲情的文章,已不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学生的情感需求了。正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如:写《童年趣事》之前听歌曲《童年》,那优美的旋律、形象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歌词,欣赏丰子恺的漫画,那诙谐有趣的图画,天真无邪的童年语言,把学生很快就带入到了烂漫的童年时代,尘封的童年记忆瞬间就被打开,从而调动了写作的欲望。

情感铺垫三:诗文吟诵活动

“生活和阅读都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说上面的亲情活动、视听活动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情感铺垫的话,那么诗文背诵活动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来进行情感铺垫。学生丰富的阅读已经内化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心的积淀调动起来丰富他们的写作呢?背诵。这是连接阅读与作文的桥梁。如写作亲情的文章之前,背诵写母爱、思乡之情的诗歌《游子吟》《天净沙·秋思》《七步诗》等,写《童年趣事》之前诵读一下沈复的《童趣》等。还可以朗读一下读书笔记中的相关优美句段,甚至是名言警句……背诵这些形象生动的优美诗文,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写作的思路自然会汩汩流淌。

情感铺垫四:故事收集活动

第2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作文既呈现个性,书写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致相同,存有共性的问题。所以作文的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师和学生,统一指导和个别修改相结合的原则。

批注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较好地运用在作文的修改教学中。接下来,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批注法。

首先、以教师批注为主,协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每次作文,教师要批改的量比较大,任务也比较重,这就决定教师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能精批,面对已经起草好的作文,我们要先从全局出发,一次作文解决一两个倾向性的问题。例如看作文是否有新意,详略的安排是否得当,教师可以在粗读学生的作文后在学生的作文上作稍许的批注,讲评课时针对这一两个问题整体解决。

例如材料的选择,以亘古永恒的亲情话题为例,学生在选材时如果选择“送伞”“盖被子”“泡奶茶”等等,就非常老套,无新意。其实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只是孩子没有一颗敏感的心去体悟生活中所付出或者得到的爱,教师可在阅读学生的作文后,在作文上做初次的批注,指出整体的优势以及不足。例如我在批改学生“亲情”话题的作文时,发现许多孩子的选材较好,例如邓同学写《爱撒娇的妈妈》:妈妈有钥匙也不肯开门,非要按门铃等“我”去开,面对“我”的埋怨,妈妈撒娇说“我就要你开”;和妈妈抢电视也不敌老妈的“甜言蜜语”最终投降;不按时写作业迎接我的也是老妈的甜蜜撒娇。这样的素材令人耳目一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母子之间的爱;《孤独的老人》一文写回老家后体悟到独自待在老家的爷爷非常孤独,抓住了社会热点话题;《爱并痛苦着》一文写等待我出手术台的母亲紧张得咬破了自己的嘴唇,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独一无二》写在舞台上表演的我以为妈妈定不会知道哪个是我,后来得知妈妈从我的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早就认出了自己等等。这些素材都较有新意,教师可以通过初次的整体批注进行指导。学生也了解自己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师的优秀材料的展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形成优秀的作文。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修改

批注的主体为学生,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修改中有时仅仅是个引路人。同样以亲情类作文为例,可能教师的初次批注并没有引起部分学生的共鸣,很多孩子还是找不到批改的切入点。找不到内容的共鸣,我们就可以在形式上给孩子引导,例如加入贯穿全文的线索。

同样的内容,形式不同,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同。

例如很多孩子的素材老套,写母亲早晨起床做早餐的辛苦,写母亲做早餐时佝偻的背,晶莹的汗水,这些都没有太大的新意。我们班李同学从另外的角度去写《爱的声响,无处不在》:从睡梦中逐渐苏醒,睁开模糊的双眼,音乐的协奏曲飘入耳帘。“咚咚咚”母亲起床的脚步声拉开了协奏的序幕;“刷拉拉,刷拉拉”的清洗声开端,“噼哩啪啦”的煎炒声,“叮叮当当”的碗勺碰撞声收尾……同样老套的内容,孩子选取了一个较有新意的线索,使整篇文章看起来真如欣赏协奏曲一般的趣味盎然而又情深意长。

教师紧扣线索给孩子们示范,学生则可以自己去修改,找出自己文章中隐含的线索,将其描写出来,融入全文。例如,一名中等水平的孩子在听完教师的范文后,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以下是孩子做的批注以及更改的过程。

原文片断:停电了,妈妈从柜子里找来手电筒,点亮照我写作业。我感到一阵轻松,作业很快写完了,转过头只见一旁的妈妈疲惫不堪,我感到无比愧疚……

批注:要想使这段文字稍微漂亮些,可否以灯光为线索

修改:就在我愁眉不展的时候,妈妈微笑着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手电筒,原来她要为我照明。

我又回到了作业中,笔尖在纸上来回滑动,光影也随笔的晃动而摇曳着。好似两位身段优美的舞者,纸张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保持着不变的间距配合出一只只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弱光掩映下的妈妈浓浓的眼圈,厚厚的眼袋,努力睁开却不断眨巴的眼睛,她是如此的昏昏欲睡而又为我强打精神。

除了这类写法的指导外,例如详略安排、结构是否紧凑、过度是否自然等,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运用批注法修改。这种修改,针对性强,收效较好。

最后、常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或自查自纠

第3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有效策略;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重要性。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以文取仕”的制度,“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把写作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我们虽然摒弃了古人把写作完全“神化”的思想,但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高度及大语文教学观的高度来看,作文仍是语文中的一个重点。在此,本人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作文,并在作文过程中享受快乐:

一、联系生活,寻找素材

现实状况是很多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夸大事实。其实,作文教学应该“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好的作文只需要能写出文童的主要中心思想,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到小溪边、田野里、果园里去“找春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了视野,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二、创设氛围,自由表达

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灵的自由,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各自幼稚甚至离奇的经历和想法,给予他们心灵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感受到无拘无束。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部五彩斑斓的童话,他们与同伴、与亲人的交往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实际上就是他们心灵体验的过程。

“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这两个字,每个人心头涌起的总是温暖和感动。课上,我首先采用的是图片激情――鸟妈妈哺育幼鸟;寒冬里的一对父子;一对母女的笑颜;大手和小手的紧紧相牵。这四张图片是开启学生素材积累之门的钥匙,教师导语中渗透了看图的方法,看图与看书一样,要学会读懂图片的意思,感受到身边亲人的爱。然后针对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包括当时图中的动作,结合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亲人的爱在细微处,亲人的情无处不在。学生从四幅感人至深的图中读到了深深的爱,读到了浓浓的情。接着我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一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妈妈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爸爸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手掌。W生有感而发――亲情是妈妈的一句鼓励;亲J隋是爸爸给我的勇气……在这个板块中,我较好地运用图片的视觉效应启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亲情。在这里要用好、用足图片,在操作上还可以改进,譬如:引导学生读懂图片;读出图片中的“亲情”后,让学生用“亲情是()”来说图意;再联系生活说“亲情还是()”,让学生的表达有一个从具象到意象的过程。另一方面,这样的表达还是一种积累,创设了自由表达的氛围。

三、激发兴趣,积累素材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好奇与求知的心理。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习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图写话,如何能准确地把图片中关键的内容合理地表达出来。如,三年级教材上的《小白兔采蘑菇》的看图写话,我们要让学生把生活体验说出来,如,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时常提醒我们什么呢?什么东西不能碰?什么东西不能吃?这样让学生知道,图片中的“鲜艳的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的。

小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生活体验非常重要,我们在语文课上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如,问问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具体的场景或是见到的人的衣着、长相等等。问问学生最近帮家长做了什么,自己和朋友之间相处得怎么样,你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这样,他们写作时就能有写的内容。积累素材还要内引外联,课内一些典范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借鉴,同时加强课外阅读。

四、要求适当,综合提高

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绝不仅仅是“作文技巧、技能”的事,更不仅仅是“写作文”时候的事,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综合的语文能力,它需要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积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见识,更多的综合素养等等。

第4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运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乡土”生活,获取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学会从中猎取许多感兴趣的习作内容。生活素材比比皆是,有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有景色迷人的田园风光;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有令人难忘的乡土人情。注重培养学生用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把自己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觉到的写下来。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特产大龙虾时,先让孩子们看它的外形;再引导他们观察它的颜色,闻它的味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最后让孩子们尝一口,说说它的味道。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很平常的大龙虾,居然也是作文的好素材!

(2)注重体验“乡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人,会把学习看作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负担。老题目,老教法,怎么能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新颖的题目,别开生面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走作文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条件。体验乡土生活,让学生有为而作。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把学生引进生活,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例如:实地参观淮安市四季清污水处理厂;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当小交警,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双休日“小鬼当家”;在食堂包饺子、去菜场买菜等,让他们自己体验。好多学生第一次包饺子,心里十分高兴。看着学生的高兴劲儿,我真感动。吃饺子时,同学们胃口大开,就连平时在家吃饭像“小猫”一样的李丽,也吃了一碗又一碗,吃得不能动了。后来,我便以《包饺子》为题,指导学生写作文,学生把自己在包饺子和吃饺子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感情。由于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零距离体验,所以获得的感受是“闭门造车”所不能相比的。

(3)采撷“乡土”生活浪花,训练表情达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同样,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直接源头。仁者爱观人其行,智者乐观人其言。只有积极投身家庭、社会,才能有“其情郁郁、其辞翩翩”的大作出现。家庭是爱心亲情的集中营、大磕小碰的隐居地、学生栖息停泊的港湾。要想使学生有习作之源,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对家庭生活中各种情状的采撷,感受家庭的亲情美、温情美、欢乐美,这样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过程中如实的吐真情、说真话,产生情积于胸、不吐不快的情感冲动。如习作《小鬼当家》,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煮方便面我一直觉得很容易,可我却把面煮腻了,鸡蛋搅碎了,真难吃。这真叫‘事非经过不知难’呀!”。另一位同学在文章结尾写到:“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当家还是很辛苦的,我才当了一天家就累得腰酸背痛,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活,减轻她的负担。”他们会体悟文本美,感悟生活美,在美的情境中,只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如在习作《买菜》中有学生写到:“3块钱能买这么多菜,足够我家吃一顿了。以后我一定要俭省节约,不再乱花零钱。”

总而言之,乡土资源是广阔无垠、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座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无处不体现着亲情之美、追求之美、奉献之美、斑斓之美、启迪之美、联想之美;社会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的,它容纳了亲情之美、交往之美、合作之美、发展之美,无处不是美的亮点。教师注意诱发学生储存“印象点”里的客观事物,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提取,学会过滤,学会思维,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达到以我之笔、抒我之意;以我之笔、吐我之心声;以我之爱、画最美最丰满的图画,让学生养成“流连于万象之际、沉吟于视听之区”的习惯,像白居易先生那样“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第5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选材;意识;方法;误区

一、强化选材意识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市的中考作文命题或平时的作文训练,都降低了审题和立意的门槛,而注重起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因此,要写出能打动别人的佳作,除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外,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由于学生的生活层面狭窄和对材料运用的判断能力不高,在选择作文材料时往往出现雷同、落套、缺少新意的毛病。甚至有的依赖范文,把范文中的材料当成万能“钥匙”,随手捡来,不加甄别和筛选就塞进了作文中,造成张冠李戴、文不对题,读来让人啼笑皆非。由此看来,强化学生的选材意识,注重选材的指导和训练,走出选材的误区,是写好作文不可忽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二、讲授选材方法

1. 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具有个性化的材料。它既具有易于让人接受和认同的普遍性,又具有以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独特性。让人读了耳目一新,似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能起到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强化中心的作用。比如,我校曾以“亲情”为话题,举行全校性的作文大赛。多数参赛者都桎梏在一般的思维层面,选取了父母亲对长辈的尊敬孝顺、对子女的关爱呵护作为写作材料,来表现家庭中的亲情。这些材料很真实,也符合命题的要求,但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显得雷同,缺少新意。而有一位姓贾的同学,却选取母亲对外来人的关爱来表现亲情。她写道:“母亲看见一些远离故土,疲惫奔波来村子里捡废品的外省的叔叔阿姨时,便动了恻隐之心,把家里那些旧纸皮、饮料瓶、破胶鞋等废品,用一个竹篓装好放在院子里的枇杷树下。母亲担心叔叔阿姨有顾忌,又用一块大木板写上‘这些废品你可以拿走’,并把木板挂到树干的显眼处。有时,母亲遇见捡废品的叔叔阿姨,还留他们喝喝水,歇歇脚,拉拉家常。当他们离开时,又告诉他哪家有狗,要提防着点。”贾同学独出心裁,精心选取了母亲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的关爱来表现“亲情”。这种选材打破了常人的一般思维定式,从广义上塑造出一种大写的“亲情”,这是对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的最好诠释。评委们都为这种典型的取材拍案叫绝。

2. 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

当代中学生处于伟大的时代,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新风尚和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每天都有许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样的大环境无疑为中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但由于中学生缺少直面社会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提起笔作文,便觉得无材料可写,于是他们便把文学作品中或电视上的人和事当成了写作素材,洒洒脱脱大树一番。例如,在一次中段考试中,作文题是《记一位我敬佩的人》。我班有一位同学却把鲁智深当成自己所敬佩的人来歌颂。文章的结尾处,还号召同学们要学习鲁提辖不畏、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做一名当代的除暴安良英雄。我阅了此类试卷,感触颇深。学生作文出现这种毛病,一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留意不够,观察不细;二是不注意平时材料的搜集和积累;三是见大不见小,没有学会挖掘小事和普通人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具有时代特色的材料,才会有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切感。同时,还要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投身生活,在火热的生活中搜集和积累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气息、跳动着时代脉搏的鲜活材料。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去搜集和积累具有时代元素的材料,也才有可能去运用这些材料,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来。

3. 转换思路,把老材料用出新意

有些材料大家都很熟悉,因此常常出现作文材料雷同的现象。这种千人一面、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缺少新意和亮点,很难打动人心,让人读罢宛如嚼蜡一样的乏味和平淡。因此,在别无选择要用大家都熟悉的材料时,要学会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把老材料用出新意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护送老太婆过马路是一个几代人用过的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采用的频率最高。最近我班有一位同学在写《学雷锋,见行动》的作文时,也选择了这个老掉牙的材料。但文章的重点不在于写如何“护送”,而是写在护送这位进城探亲的老太婆过马路时,向她介绍如何识别斑马线、红绿灯和其他的交通标志,让老人受到了一次直观的交通安全教育,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种把“护送”写成“宣传”,让人读后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佳境。由此可见,有些老材料,如果能转换思路,从另一个角度去切入、去引申、去扩展,也能表现出新意来。

三、明确选材误区

1. 选材要避免游离中心,突出一个“准”字

材料为主题服务,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表现主题有三种情况:一是偏离中心,二是与主题挨边,三是完全吻合。因此,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能起到服务中心、突出中心的作用。比如,写“成功”“幸福”“感动”的话题作文时,有的同学都选用“考试考好了”这个事例来表现文章的中心。其实这个事例只与“成功”吻合,与“幸福”挨上了边,而与“感动”就文不对题了。所以在选材时,必须在“准”字上下一番工夫。

2. 选材要避免多而杂,突出一个“精”字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喜欢堆砌材料,总以为材料越多就越能突出主题。其实这种误解是不懂得材料不在乎多,而在乎精的道理。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以“变化”为话题作文时,罗列了住房的改善、餐桌上鱼肉的丰盛、服饰的新颖、交通工具的升级、楼上楼下安装了电灯电话等六七个材料。这样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材料,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了概念化、公式化、模式化的大忌。

“博学才能多才,远见才能卓识”,学生只有将学、见、才、识结合起来,用好材料,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慧兰.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个性[J].青年文学家,2009(18).

第6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作文;感受;观察;情境

“新课标”的“阶段目标”对初中生写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激发初中生的写作热情,全面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落实“新课标”的“写作目标”?通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感受真情

“新课程”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中生应当走出“无感而发”、“无痛”的误区,可以自我为圆心,以自己的生活为半径来写作,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和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选取写作材料,表达自己接触的人、事、物的真情实感。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如母爱、父爱、手足之情……写作时,让学生把生活的原生态写出来,也许,原生态并不完美,而它是自然的,更是感人的。在进行亲情写作的有关训练时,我曾让学生从亲人的生活习惯、辛苦劳作、榜样模范、兴趣爱好和特长、关心自己的方式等方面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写作时同学们笔下出现了任劳任怨、贤慧善良的母亲形象,朴实憨厚、默默无闻的父亲形象,以及父母对子女宽严相济的爱,在家庭中孝敬老人,妯娌和睦等方面做出榜样的一系列精彩、感人的片断……单亲家庭的学生写道“妈妈去世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年轻的爸爸为了不让我受委屈,直到现在依然是个单身……”通过同学们的写作,增强了他们尊老扶幼的意识和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家庭责任心,这样的写作,使文道结合,达到了作文育人的目的,突破了写作的瓶颈。

二、观察发现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初中生必须走出素材贫乏、喜欢凭空编造或抄袭范文的误区,要扩大视野,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多角度观察和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和“亮点”。在学校“大课间”排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尤其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从总体到局部仔细观察,活动结束后进行写作。通过观察,学生在写作文时,胡编乱造的少了,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文章浮现了出来。

生活是作文之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设计作文题目时,要让作文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作文”。

三、情境设置

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时常感到自己无话可说,自己在写作时不仅速度慢,而且质量不高,书写潦草,标点符号不规范,字数经常达不到要求,内容东拉西扯,从心底开始厌烦作文。面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在中英项目支持活动公开教学后,声情并茂地向学生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由于公开课的失败,我被调往外校,但出于对同学的留恋,在离开之前,希望每位同学能够写写心里话,给老师留一点美好的回忆,要求抓住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细节来详写。字数要求达到600字,书写要工整,并且要在下课之前交。”到下课时,就连平时不愿交作文的田×同学都能够在字数上达到550字,部分尖子生的字数达到800字,书写都较平时认真了许多。同学们回忆了一年多来老师上课时的幽默、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检查时的严厉、课余时间的真情交流……也有回忆老师处理事务的不公、师生间的误会,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待到第二节课,给同学们谈了我的感受和设置这节课的初衷,大家深有感触,从这节课以后,同学们的写作有了明显改观。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使写作训练成为他们自愿自觉的行为,让他们感到作文并不难,作文的过程才会充满乐趣。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训练,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06.

第7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策略;情感;方式;策略

藏语文作文教学由于藏区受地域文化、交通经济,人文环境,地方方言,学前教育等的限制,导致藏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整个藏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待突破的难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藏语文作文教学的起步更是整个藏语文教学中最难迈出的一步。我县小学生由于大多数来自不同农牧村。进入小学校园后,孩子们由于受方言的制约,孩子们之间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口语表达都难以形成完整的句子,停滞于手语、单词、第三者的翻译。这给藏语文作文起步教学设置了短期内无法跳跃的障碍,所以孩子们无法理解,无从下笔,找不到可以书写的内容。孩子们虽然会说藏语,但只停留在语音的听觉熟知过程,对本民族文字大多只认识个别字母、词汇。所以我们只有在先克服语言环境障碍的基础上,再来谈藏语文作文教学。

1 创设藏语文作文起步的情感环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藏文作文起步训练,首先是培养小学生想写的兴趣,激发学生我要写,而不是老师要我写的情感,让他们自愿写作,热爱写作。培养学生对将要写的作文的情感。藏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克服言词组织秩序上的障碍,把藏语中的独特的优美词汇有顺序的组织起来,克服藏语地方方言的发音障碍。其次,是做到言之有物,通过语言障碍的克服。通过词汇的积累组织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句子指向具体。最后进一步强调言之有情,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组织表现倾诉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从写作语言到写作内容,再注入写作情感逐渐过渡。使学生在写作情感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为以后克服作文的恐惧心理奠定基础,教师为作文创设愉悦的环境。其方式多种多样,如信息技术应用到藏语作文起步教学。创设图文并茂,声情并存的作文空间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到要写的作文环境中去,让学生主体身临其境。自由作文、起步作文。主要是激趣,激发小学生的作文感情和情绪,激发学生作文的内在动机和动力。设置大命题环境下的小范围的自由命题作文。比如写人的作文:《我喜欢的**》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作文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以情作文。

2 创造学生起步作文的命题范围,给学生广阔的作文空间

藏语文作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命题作文。教师根据教材设置的教学要求给出一个统一单调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写,学生的作文结构停滞在遣词造句,用句作文,致使学生无话可说,但又非写不可,导致学生作文兴趣受挫、思维受到不同程度的禁锢。这种教学训练有利有弊,其好处是训练目的明确,主题鲜明,目标统一。但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所以教师丰富作文命题方式及范围,拓宽学生的创造思路,放飞学生的心灵。其实一个好的宽广的起步作文命题必须留给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有话可写,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学生接受,最后能够启迪思维,开拓想像。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多种媒体展示,使学生有一种我要写的冲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水平不同,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写好起步作文的目的。

比如《我最喜欢的**》写人的作文,学生由于个人喜好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不同所以“我最喜欢的**”的写作取向是不同的,有的喜欢爸爸妈妈等亲人,有的喜欢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而有的则是喜欢自己崇拜的人物形象,所以在众多的命题环境下,小学生只要写出的是倾注了个人情感,通过具体描述,表达了自己喜欢的写作对象让自己喜欢的原因,理由具体以及个人喜欢的要求就达到了写作目的。也就完成了起步作文的教学目标。

3 起步作文的课堂气氛营造,让学生感受作文的快乐、喜欢、成就感

藏文作文起步前提条件是克服语言障碍、交流障碍为前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作文是容易写的,是自己乐意写、愿意写的。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课堂活动的表现形式,学生借助课堂阅读活跃大脑思维。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起步作文之初,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知的作文知识是有限的,因此起步作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图书、课外阅读材料、范文等、营造课堂气氛,提供学生熟知的命题素材,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做到收发有度。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名句,儿歌等。让学生有选择地自主背诵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本民族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深刻印象。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自主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学生掌握更好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学生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起步作文就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我最喜欢***》时。首先根据学生熟知的人文环境,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他们熟悉的人物形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科研人员、司机等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职业特点,亲情特点、亲情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任务特色进行作文,这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他们熟悉的任务展示给大家,越说越细,越说越完整,越说越激动,学生个体情绪振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一个个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我的整理总结补充完整。《我最喜欢的***》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轮廓。写起来就相对容易了。然后再让他们动手写,学生就成竹在胸了。

4 藏语文起步作文的课堂呈现形式及教学构思

帮助学生克服文字,词汇障碍。顺利完成起步作文“写”的过程及写作任务。我设计了以下集中表现形式。

第8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作文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主张字词的记忆,到了中高年级,作文逐步成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现在的孩子虽然见多识广,却没有几个愿意写作文的。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作文教学?孩子们该如何写呢?

一、农村留守儿童有自身的习作“特性”

作文归根到底,无外乎“写什么”和“如何写”。而写什么对他们看来不成问题。

(一)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农村孩子,从懂事开始,就跟着大人做这做那,洗衣做饭干农活无所不能。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活备受关注,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来一片天。比如我班朱燕琼同学,家中爷爷生病,叔叔残疾,住在离学校最远的“重庆寨”上,父母都外出打工。她得清晨四点钟起床,胡乱吃点东西,就着手电筒的光线几人结伴而行,走到山下天亮 ,到学校刚赶上上课;下午放学回家,经常是月上枝头,伴着灯光做完作业已是深夜。尽管如此,她依然几年如一日坚持上学,从未迟到。这样的孩子,农村有很多,生活强迫着他们及早长大,做生活的强者。

(二)他们是素材的直接拥有者

城里的学生分不清葱子和蒜苗,农村的学生肯定不会像城里孩子那样不认识蔬菜的名,他们身在农村,常在地里干活,好多蔬菜都是自己亲手种的。城里的孩子只见过宠物,鸡、鸭等动物怎么长大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农村的孩子从它们出生,到慢慢长大,吃什么,他们都了如指掌。看山玩水,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他们有生活的体验。写作时,充分挖掘他们身边的素材,比老师的一切讲解都管用。

近年来,留守儿童也接触了外面的世界,现在的父母打工经历越多,意识也越强,经常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外面去玩,培养感情,孩子也能很快融入外面的世界。每每谈及这些,他们都津津乐道。曾经有个孩子就写了他第一次看海的经历。同时,网络也让他们的眼界开阔不少。

(三)他们渴望亲情

前段时间,一个女生悄悄告诉我:她的父母要离婚了。因为这件事,她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时不时躲在座位上偷偷哭泣。留守的无奈,亲情的缺失本已让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加上父母的离异,他们就更孤独了。他们想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却也是一种奢望。有一次作文“写父母之爱”,很多同学都睁着迷茫的眼睛,在他们眼里,我看到了“爱的渴望”。

二、农村孩子的习作“缺陷”

农村孩子虽然拥有很多资源,但他们在写作方面也存在自身的不足。

(一)写作技能差

写作技能就是把书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包括审题技能、立意技能、选材技能、文章的结构、语言知识的运用等。

“爱”与“感动”是生活的永恒主题,一遇到这样的文章,学生都不会写,不是他们缺乏经验,而是缺乏感受和发现,写出来的作文根本找不到“点”,或者就是一味抄袭。

(二)写作的次数较少

学生不愿写作文,老师不愿改作文,写作文也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书面作文就不动笔,布置回家观察,第二天到校一统计,完成任务的寥寥无几。

三、农村留守儿童习作训练

(一)做好作文早期练习

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

(二)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

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春天,我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情景;秋天,我让学生观察丰收的田野。平日里,我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观察,让学生们指导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风云不变化,山峦小溪,包括秋收冬种等等,这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要去听,去感受,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能成为最好的写作素材。用观察的眼光为自己积累素材,用观察的眼光去体味生活。从而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写,作文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尽管观察到的东西不一定每次作文都用上,但看的东西多了,想象力就会丰富起来,脑筋就会灵活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建立起“素材仓库”,到作文时,学生就会感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学生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

(三)回归课堂,亲身感受

柚子成熟的季节,为了让孩子感受一次比赛的经历,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吃柚子比赛”。比赛那天,学生人人都带来了柚子,还没上课,就迫不及待要求比赛,兴趣很高,为写作文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比赛前,我对习作进行说明。比赛分组进行,各组派个代表,一声令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吃,生怕自己那组落下,那激烈的场面可想而知。一次不过瘾,孩子还要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游戏完后,对孩子进行简单采访,引起孩子的回忆和思考,为后面的写作打下基础。有了这样一次经历,老师可以事先在作文中为孩子分好段,并写好每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孩子就能顺利地写下去。坚持训练一段时日慢慢放手,孩子们便在这样的经历感受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写作。

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在学生作文之前,对作文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如何写。写完之后,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了解了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明了自己作文的优劣。单元作文时,再进行有的放矢地修改,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写出较规范的作文了。

因此,我们要扎实对学生做好早期作文练,为作文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上台阶。

参考文献:

[1]白玉红.写作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J].现代情报,2002,(09).

[2]谢嘉平,赵玉琦,王俊英.小学语文教学新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写亲情的作文范文

1.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老师要鼓励大胆进行创新尝试,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

性。我们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

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

可以把学生的好作文选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台;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

。文选,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和家长留念:三是选

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做,学有了展示自己能

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

中得剑了力晕,因而会激起一股强大的创作动力。

2.积累素材选材要新

每次作文前, 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

素材。并要求学生把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筛选, 哪件事是别人没有

写的。例如每次写亲情一类的文章学生总离不了写自己病了父母如何

关心照顾等等。 所以让学生观察除这些以外,还有哪些可以体现父

母对你关爱?学生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挖掘,有的就写母亲为辅导自己学习学电脑查资料 ,还有个学生写一次外出旅游母亲给打

了6 5个未接电话同样非常感人。这就要求学生多留意生活观察生活

3.变换方式写法要新

对同样的作文内容,要变着法子去写,避免 写法的陈旧落于俗

套避免与别人雷同。具体比如说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变换;1:变换

写作顺序例如有人写一次病了后老师把他送到医院并象母亲一样

在病房精心照料的事。我就指导学生改为倒叙先写老师在病房像母亲一样精心照料别人的羡慕再引发对事件发生的叙述,这样既增添了文

章的吸引力又上来就感动了读者。2:变换人称, 如这篇文章常常

用第。人称,让学生试试看用第二或第三人称更好。3:变换写作形

式 ,比如同样一件事我以前叙事散文写,那么次是否可以改为书信

式或用小标题式等等。当然还包括文体变换语言变换文章布局变换

等。

4. 逆向思维 构思出新

如作文题: 《我撒了一个谎》。顾名思义,撒谎,即说蔬话,通

常是个贬义词。小孩撒谎,会引起大人的愤怒,被诫之以打屁股;大

人撒蔬,会激起公众的蔑视,被看成是卑劣、不诚实的人,说谎者将

失去他人的信任。一般的构思是盘算着写自己的一次撒谎经过、事后

的悔恨以及从中引出的教训。这有点老套,不易得高分,但如能“反

常用笔”,写出一次机智的,善意的谎言,这样的谎言比写忏悔的谎

言便令人敬佩、感动,文章的立意自然就高,富有新意了生活中能进

行求异思维的事物很多。

5.科学联想立意创新意

写作文,当然要以起初为依据,但只要是合理的,也是真实的。

作文一旦有了丰富想象加入,就会海阔天空、色彩斑澜。其实,想象的产生也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的。“想象作文”同样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凭空“瞎想”。所以只要我们在作文时能大胆地去联想、推想、假想、猜想,往往会新意创出。各位同学,你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