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第1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原文链接:Tips and Techniques For Great Presentations

译者:creekox

Eleanor Roosevelt是一个内向的年轻姑娘,她甚至不敢想象当众发言。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她曾说:“没有人能让你觉得自卑,除非你自己也这么认为。”

如果你准备了讲义,不要完全照着读。听众们会难以判断是应该跟着这个稿子,还是听你讲;

别把两只手一直插在口袋里,这会让你看起来很不专业。一只手放在口袋里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注意,你的口袋里没有能叮当作响的硬币或钥匙之类的东西,他们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不要在空中挥舞教杆,你会看起来像一个佩着剑要去斩杀大龙的野蛮骑士。用教杆直接指向所指,然后就放下,否则,听众们将被你的“剑”所吸引,而不是你;

不要一直靠在讲台上。听众们会开始猜测你什么时候会掉下去;

面对观众讲话,而不是对着你的教具,如活动挂图或者投影。当然,也不要站在教具和观众之间;

发音清晰,声音洪亮,保证所有人都能够听到。语调要有变化,用这些语调的变化强调出你的主要观点;

讲的一个缺点就是听众看不到标点,而这会引起误解。避免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在应该有标点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

字幕片或幻灯片的背景色最好选择彩色的,因为亮白色很容易让眼睛疲劳。这会让观众很快疲倦。如果你的字幕片或幻灯片的背景都是纯色的,那就把一个空白的黄色片子蒙在封面上。就幻灯片而言,可以用橡皮圈把彩色的玻璃纸固定在放映机的镜头上;

尽快记住每一个参加者的名字。根据你想营造的不同气氛,用他们的姓或先生、女士、小姐等称呼大家;

告诉大家你希望对方如何称呼自己;

认真听取评论和观点。采用横向思维技巧(将收到的评论等添加到自己的思想中,而不是忽视它们),听众会觉得自己的思想、评论和观点是有价值的;

可以在屋子里边走边讲。这种运动会在客观上减少和听众间的距离;

演讲开始时,可以先列出你的演讲的目标,让听众明白你的演讲是如何符合这个目标的。再对自己和听众有可能产生疑虑的一些点进行讨论。应该让听众对你建立正确的期望,并且告诉大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你要做些什么;

采用不同的技巧,如讲义、讨论、辩论、短片、幻灯片、朗读等等;

在听众到来之前做好演讲的准备,并且最后一个离开;

为你的演讲准备一个备用方式,以备目前的方法出问题。你应该对自己准备的材料有充分信心,所以,是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决定了演讲的形式,而不是演讲目录。可以将个人的背景、经历,以及知识融入演讲的主题中。

需要在讲义幻灯片上书写时,应遵循每页不超过7行且每行不超过7字的原则(77准则)。应用鲜亮显著的颜色,图文并茂;

根据演讲安排的时间,考虑下自己的演讲安排多长。人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状态是不同的。在培训法则中午饭后的时间应该安排在花园中活动,因为这个时间的听众会更想要一个午睡,而不是听一个演讲;

很多人都发现,实际演讲时所用时间比之前自己在脑海中演练时长出25%。使用幻灯片或其他辅助手段会增加时长--稍微提前一点结束比延长时间要好。

我对于做好演讲的一些关键点的思考:

开场白很重要,但是不适应太长,重点是抛出问题或激发兴趣。

站起来讲,时刻面对听众而不是屏幕,照顾到整个会议室。

需要观察听众对你所讲内容的反映,激发听众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语音和语调都很重要,该快则快,该重则重,该停顿处则适当停顿。

和听众的交互需要,但是不适合太多,特别是对于演讲的时候。

手势和小动作都不应该太多,而且肢体动作要注意和所讲内容的配合。

第2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1、提问式:提问方式是引起听众注意的首选方法。提问能促使他们很快便把思想集中起来,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听众带着问题听讲,将大大增加他对演讲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滥,应围绕中心,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如果问得平平淡淡,不痛不痒,反而弄巧成拙,失去这种开场白的优势。

例如:题为《讲真话》的演讲稿就采用了这种开场白:“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冒昧地提个问题:在座的各位都讲真话吗……”此问让人为之一震,也切中正题。

2、新闻式:时事新闻是大家所关注的。当演讲者首先当众宣布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那么便能引起全场听众的高度注意。

例如:《文明古国的悲哀》演讲稿的开头用得就是新闻式:“据一家国家级的报纸报道:在国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共场所都专门贴有用中文写的告示牌--请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朋友们,这并非是一件正常的小事,而是对号称文明古国的子孙们的一种讽刺。”

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能使听众为之震惊,并对事态关注起来。但这种新闻首先必须真实可靠,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愚弄听众只会引起反感;其次要新,不能是过时的“旧闻”。

3、赞扬式:好话人人爱听。当演讲者在开场时说几句赞扬性的话,可以尽快缩短与听众的感情距离。但要注意分寸,不然会给人哗众取宠、油嘴滑舌的印象。

4、“套近乎”式:演讲者可根据听众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描述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或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喜乐,这样容易给听众一种亲切感,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双方的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5、悬念式:也叫“故事式”,就是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设计的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令人神往,令人关注,使听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深表关切,从而仔细听下去。

6、直入式: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接触演讲的主题也许比起繁琐无味的开始更得听众者心。如《下一个》演讲稿的开头:“当球王贝利踢进一千个球时,有位记者问他,‘哪一个最精彩'贝利回答说:‘下一个!'努力追求'下一个',是优秀运动员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共同品格。"

7、道具式:又叫“实物式”,演讲者开讲之前向听众展示某件实物,给听众以新鲜、形象的感觉,引起他们的注意。实物可以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一张图表、一件衣服等。

8、幽默式: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新奇贴切的比喻开头,既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引人发笑,又能活跃会场气氛,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9、忠告式:演讲者采取郑重其事的态度,向听众讲明利害关系,以引起大家的警觉,从而增强演讲的实际效果的一种方式,一开始就讲出了事态的严峻,引起了听众的注意和警惕,使听众产生了急于欲听下去的迫切感。

10、渲染式: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听众相应的感情,引导听众很快进入讲题的开头方法。

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

“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开头,只用短短的两句话,便把听众引进了一个庄严、肃穆、沉痛、对革命导师敬仰的气氛之中,有利于听众接受演讲的正文所欲展开的谈论。

11、名言式:格言、谚语、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等,具有思想深邃和语言优美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青年人更有魅力。若能适当的运用名言作为开头,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但并不是凡引用名言作开头都有好处。那些司空见惯,为青年所熟知的名言,经反复引用后,往往便给人俗套之感,使听众觉得你的本事不外乎会背《名人名言录》而已。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吸引人的作用,使得全场嘘声四起。引用名言,要让听众有回味、咀嚼的余地。哲理性要强,但不要太深奥莫测,甚至晦涩难懂,应当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如《走自己的路》演讲稿的开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开头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含义深邃而又必然地引出下文。

第3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 口语交际 评价培养

我们知道,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阅读趣味,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际水平,因此,语文的评价标准应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而传统的语文考试里,只是片面地考查了读和写的能力,听和说的能力历来是语文的考试盲点。长期如此就造成了学生不会说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大庭广众之下围绕一个话题,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阐述出来,并且语态、语气恰当,声音洪亮,能够说服对方?又有多少人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有分寸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呢?“不会说话”似乎已成了当今学生的通病,而职校生尤甚!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离不开口语交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语交际能力甚至比读和写的能力更重要。而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社会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更需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另外,口语交际训练还可与话题思辨,写作实践整合,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一石二鸟,事半功倍的功效。故笔者认为职校生更应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下面谈一谈具体的几点做法: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标准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方互动的过程。职校语文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具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如可采用分级评价,一级评价其是否有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二级评价其诵读得是否流畅、通顺;三级评价其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作品内容本身的情感。

(二)对学生口头介绍能力的评价

口头介绍是指对人、事、物作口头的描述,说明或评价。

要求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场合和对象,借助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等辅助手段,用清晰、恰当的语调对人、事、物作如实反映,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三)对学生交谈会话能力的评价

交谈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包括聊天、问讯、拜访、劝慰、请教、谈心、采访、洽谈、打电话、进行交涉等。

要求能根据对象、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的用语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转换成口语表达出来,并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提出并把握话题。

(四)对学生演讲辩论能力的评价

这里的演讲也包括即席发言。

演讲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材料,借助一定的体态语如恰当的表情、姿态、手势等,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而辩论作为思想交锋、激烈论争的高级语言形式具有双向性、对抗性、思辨性、通俗性等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有很好的思辨能力。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方法。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有诗文吟诵、社交模拟活动、讲故事、演讲、论辩、演课本剧、开展读书报告会等。针对职高生实际,在高一阶段可重点展开课前二分钟说话、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等实践活动,在高二、三阶段则可重点展开一些更高层次的口语训练,如演讲、论辩、表演课本剧、社交模拟活动等。为了保证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机进行,我们安排单周周三的一节语文课为口语交际实践课,其他时间随机安排。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训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当众说话的心理障碍

主要方法有下列几种:

(1)防治怯场

职高学生初上口语课时经常会怯场,表现为:嗓音发颤,满面通红,抓耳挠腮,严重的甚至脸色煞白。克服怯场的方法有:让学生充分准备以增强信心,营造气氛以使学生心情欢畅,热情鼓励以增加学生勇气,等等。应当注意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鲜、有趣的话题并防止一开课就对学生挨个当众指正一番,以免造成畏难心理,否则,以后就很难培植起踊跃登台的风气。

(2)破除拘谨

演讲要当众立正,而学生上台后普遍心理拘谨,控制不住形体,诸如两脚不对称,两手不能自然下垂,胸部不能挺起,两肩不习惯后扩,腰、颈难于挺直,等等。对此,有必要着重矫正。“喊口令”是一个有效的训练项目。具体教法:教师示范喊口令,数遍之后,同桌二人对面站定,轮流指挥对方,直到声音、姿势规范为止。最后,每个学生依次跑步上台指挥全班。如此,全班在两课时内一直在反复练习几种基本的站姿,同学也焕发出最大的勇气,既声音洪亮,威风凛凛地指挥了全班,也不会因为当众立正和高声说话而感到别扭了。

(3)克服腼腆

上台时脚步迟缓,上台后眼皮低垂或目光转向窗外的学生,属生性腼腆。他们从小形成细声细语说话甚至沉默的习惯,他们上台后,不仅形体不当,目光慌乱,不易达到规范,而且音量小,发音含混。这种弱点,一靠群体同化,二靠教师疏导,三靠特定方式训练。如开口度训练:尽力张口,让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将两手指第二关节轻松地伸入口腔内,然后大声发“a”音,比一比,看谁发音最响亮,最持久。对这项训练,腼腆的学生会感到吃力和别扭。但是在老师示范和班级演习的推动下,他们也能同步投入训练,登台表演。这样,可以彻底打破腼腆的学生不大声说话的习惯,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平时说话的开口度太小,从而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学会说话的技巧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为此有必要在交际实践活动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学习说话的技巧和能力。创设情景,就是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说话场景,然后据此让学生展开谈话和交际。交际实践训练中笔者使用了以下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境口语题目。现举例如下:

(1)星期天下午,丽丽从家返校后,突然收到初中同学晓强的来信,信中表达了对丽丽的爱意。丽丽看信后,心情忐忑不安,拿着信来找好友娅娅……

(2)一清洁工正在扫地,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子啃着瓜子走过来,瓜子皮撒了一地……

(3)李红与伟群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考试,李红让伟群把答案给自己看一下,伟群没有答应。李红因此与伟群友谊破裂。过了一个星期,李红刚好与伟群在上学的路上碰见……

(4)李彬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周六那天,他向爸爸要求买一台电脑用来学习,可爸爸说家里要造房子,买电脑有困难,以后再说……

(5)陈瑶在专心做作业,李思拿着超女贴纸兴奋地跑进来,哼着超女的歌将贴纸贴到笔记本上,吵到了正在思考问题的陈瑶……

(6)周末的傍晚,张波的同学到学生宿舍找林民问星期天去不去郊游,却发现他正在抽烟……

(7)你是某一招聘会上的主持,有一个应聘者正在向你走来……(各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或特长进行特定的情景限定)。 转贴于  以上诸多题目可事先发给学生准备,实践训练课中学生以两人为一组抽题目进行说话训练。可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交谈的时间也需达到五分钟。进行此类活动教师应以肯定为主,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始终教导学生使用得体、文明、规范的语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

(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具体做法有:

1.朗读课

朗读课中的朗读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任务:

(1)教师示范朗读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学生朗读各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以利于积累经验和形成语感

2.说读课

说读课是朗读课的一种变式,课堂教学主要由读与说来支撑。

说读课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脉络的大体分析;

(2)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汇编;

(3)对课文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补说与续说;

(4)用“说”的方式学用课文中的语言模式;

(5)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表达对课文美词佳句精段的揣摩品味;

(6)从课文内容出发,表述自己的联想或想象。

更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课型中,教师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说话训练时能为学生设计一种“境界”迫使学生动机有所产生,合理而丰富地产生,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有话可说;另外在课堂提问中应避免那种一言半语的零星答问,而应充分发挥“演述”工作的训练功能,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感悟课文,交流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表达个性化的创见等形式来达到说话训练的目的。

3.学读(说)课

学生过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修得的,但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往往是随机的,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笔者把教学这些内容的课叫做学读课或学说课。

这种教学的基本任务有:

(1)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及表达手段。如普通话的造型手段有停顿、轻音、重音、快慢、声调的上扬或下抑以及虚气、拖音等。

(2)学习朗读、谈话、演讲、辩论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朗诵区别于朗读,朗读只求忠实地再现文本,朗诵要求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在音色、音量、语速、节律等语音造型手段的运用上要有适当的艺术夸张,变化幅度比较大一些。演讲则可理解为在众人面前有条不紊地、连贯流畅地说一段话。演讲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演讲者怎样引起听众对特定话题的重视,如何自始至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学习求职与社交的原则、方法与技巧。

这一方面的学习属于实用口语的技巧指导,教师可在理论上教给学生一些应注意的原则与问题。如应聘的原则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有物,避免抽象;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要有个人见解,有个人特色。面试交谈也有一些应忌讳的问题,如忌心不在焉,忌喋喋不休,忌自我吹嘘,忌太多专业术语,忌丧失自信等。而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当然社交上也会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如社交分为:拜访与接待;赞扬与批评;劝慰与道歉;拒绝与应对等这样几个方面。教师应分别教授给学生其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与方法。如赞扬别人时应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区分场合,为人着想,要讲究方式,灵活多样等,而批评别人则要做到忠言而不逆耳。当然,口语交际训练中不必过多注重口语交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而更应重视在各种实践中通过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方法

第4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口才;训练;模式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口才能力的重要性,从日常的沟通协调到毕业时的求职应聘,口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职业院校办学宗旨来讲,建构与社会要求相挂钩的口才训练模式既是立足于市场的考虑,也是立足于教育消费者自身利益的要求。如何在职业院校中建构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口才训练模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培育教育大环境,开设相关课程

口才就是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技巧和这个人的知识、智慧相结合而形成的才华和素质。口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素质教育大环境,需要各种人文知识的储备、逻辑思维的训练、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化、人文美学的培养等相关素质教育的支撑。如我院开设了相关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比如《成功心理学》、《思维与智慧》、《社交礼仪》、《美学欣赏》等。只有在各项素质教育营养均衡的土壤中,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研究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一)科学安排程序,明确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初级训练阶段。(1)勇气训练。训练学生突破心理障碍,能在正式场合当众表达自己的见解。(2)发音训练。通过气息控制训练、“吐字归音”训练、语音规范训练、语调纯正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四声准确。(3)态势训练。向学生传授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睛动作、四肢动作等态势语言知识,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体姿势知识。做到不仅会控制自己的态势语言,而且会根据别人的态势语言判断传达的情感。(4)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形象思维、比较思维和创意思维等,要求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深度、精确度、敏捷度。(5)技巧训练。针对听众心理,进行口才话题选择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应变性训练等,要求表达内容符合听众的判断标准。

第二阶段,高级训练阶段。(1)即兴发言训练。给出一个熟悉的话题,稍许准备,让学生进行发言。要求学生大方得体的走到台上,与台下进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2)演讲训练。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能,学会确定演讲基调的风格、控制语调、营造等技巧,能够自然地运用手势和表情,初步进行有效的演讲。(3)辩论训练。在了解辩论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辩论赛的战略设计和实践战术技巧,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并进行模拟,体验赛前、赛后的每一个环节,逐渐领悟辩论的精髓。

第三阶段,综合应用阶段。(1)交往口才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种人际互动场合中言语技巧的运用。对交谈、赞美、说服、拒绝、道歉等情境模式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谈的能力。(2)应聘口才训练。了解口才与求职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及模拟招聘,掌握如何运用口才成功推销自我。(3)管理口才训练。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表扬与批评、激励,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4)推销口才训练。掌握推销的基本语言艺术,通过学习,懂得如何成为一名销售顾问。(5)谈判口才训练。通过谈判口才技巧分析、录像观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谈判活动运作的特点、过程和语言表达技巧。

(二)优化训练方法,调控训练过程

知识积累法语言的内容和内涵是讲话一鸣惊人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讲话过程中就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此法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季羡林先生曾提出“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才是21世纪的青年”,类似这样的名家名言要不断渗透、灌输,要学生养成自觉的读书习惯。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检索方法。最后要积累必要的相关职业知识。

记忆训练法没有基本的记忆,口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的训练方法有:(1)强烈刺激训练法,重视新鲜事物对大脑皮层的首次作用。(2)并用记忆法。在记忆某事物的时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同时工作,使大脑处于积极综合的运动状态。(3)归纳记忆法。对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理清大脑的记忆线条。(5)联想记忆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联想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形象的“项链”。训练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大有益处。

朗诵训练法首先要做到发音标准,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及注意事项,练习声调及与普通话发音有关的语流音变。同时训练发音过程中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通过绕口令比赛综合检验学生的口齿和四声准确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讲授语调的轻重、快慢、高低、停顿技巧,通过听示范朗诵体会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指定的文章。

态势训练法态势语言又叫身体语言、动作语言。在交际信息传递的过程中,45%通过有声语言传递,而55%则是通过态势语言传递。在课堂训练时,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表达目的做出相应的态势语言,根据模特表演的态势语言分析模特表达的含义;日常应用时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模仿举止高雅、大方、有教养的人,提高修养。

观摩训练法通过电视录像、录音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口语表达的特点。如通过观看《亚洲大专辩论赛》学生们知道了辩论的规则,辩手应具有的风度、气质、手势运用等。通过听一些名人的演讲录音,让学生去体会演讲的风格,演讲中的开头、、结尾的安排等。实践中他们往往会模仿这些范例。

心理训练法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展现。训练方法如下:(1)消除不良环境的影响,创设宽松、随意的说话氛围,解决学生开口的问题。也可主观消除不良环境,有意识地回避目光的对视和对方言行的影响,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创设正式情境,让学生互相严格挑剔每个人的缺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口才竞技赛事,积累临场经验。

思维训练法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针对前三者可通过即兴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灵敏、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复述训练,训练学生快速接受信息、领会重点、思路清晰、逻辑准确;通过讨论热点话题,训练学生学会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针对后两者可组织“串词联想成文”、“限时说用途”、“脑筋急转弯”等智力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辩论进一步加深思维的新颖性和深刻性。

模拟训练法让学生在假定的情境中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已学的技巧进行模拟。主要运用两种方式:(1)运用案例。从有关书籍和工作实践中搜集大量事例,拿到课堂上,通过讲述,让学生分析后得出对策,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对策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大家讨论修改后得出最佳方案。(2)运用情境。对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招聘会等进行实景模拟,不仅模拟会场的布置,还要设置各角色的扮演,营造真实的气氛,让学生投入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口才训练课的模式建构可根据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调整综合应用阶段。只有遵循由浅入深、可操作、实用性强的原则设置课程,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受学生欢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位津.实用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艾华.思维训练与口才训练同步进行尝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

第5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我们知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由心理、生理、知识、能力、表达技巧等多种因素构成的。而在高中阶段,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与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相辅相成的。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有这样的心理:说话谁不会?只要不是哑巴,这有什么好训练的,况且高考时又没有口语考试。而更多的人则由于缺乏说话训练,存在自卑心理,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他们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的现状去认识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我们也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克服以上不良心理状态的办法。例如在说话前先拟好腹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说话时语速放慢,对较复杂的问题要分出主次轻重,言之有序;在说话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路上,淡化听众的反应等等。

排除思想障碍后,我们就要在课堂或课外创设良好的说话氛围,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激发说话的兴趣和热情。

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的互动。把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模式改进为“群言堂”。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要允许学生提出或指正问题,进行内容的补充或辩解等。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的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而针对学生表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不要急于指出,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应当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改进的意见或纠正的方法。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练习说话的兴趣,又能达到指导提高的目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大事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寻找一个话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开展讨论。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学生非常熟悉或感兴趣的,因此,在涉及到此类问题的讨论时,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会滔滔不绝,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也不至于因为紧张出现“记忆空白”。这样,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触动学生说话的兴奋点,使学生有内容可说,逐渐从不愿说到争着说。训练中还要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可指名说、串说、小组选代表说、自由争议等,增强他们的表达欲和争辩意识。这样就可以将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表达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由课堂向课外进行引申。以此全方位的进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当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口头表达的难度。我曾经在班级进行过这样的一些表达训练,都取得了成功。

每天上课前的3分钟是学生进行演讲的时间。全班学生轮流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可大可小,不拘一格。可以是国际国内的新闻大事,也可以是发生在宿舍、班上、学校、家庭的小事。但要求有一个主题,演讲者要针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宣传鼓动性的说话。为准备演讲,学生们个个是“大事小事,事事关心”,没有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培养个性,是有较高的综合价值。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备了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良好心理素质。

第6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1、提问式

一上台便向听众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请听众与演讲者一道思考,这样可以立即引起听众的注意,促使他们很快便把思想集中起来,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听众带着问题听讲,将大大增加他对演讲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滥,应围绕中心,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如果问得平平淡淡,不痛不痒,反而弄巧成拙,失去这种开场白的优势。

2、新闻式

演讲者首先当众宣布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以引起全场听众的高度注意。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使听众为之震惊,并对事态关注起来。但这种新闻首先必须真实可靠,切不可故弄玄虚,否则,愚弄听众只会引起反感;其次要新,不能是过时的“旧闻”。

3、赞扬式

人们一般有听表扬语言的心理,演讲者在开场时说几句赞扬性的话,可以尽快缩短与听众的感情距离。但要注意分寸,不然会给人哗众取宠、油嘴滑舌的印象。

4、“套近乎”式

演讲者根据听众的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描述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或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甚至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喜乐,这样容易给听众一种亲切感,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双方的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5、悬念式

也叫“故事式”,就是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设计的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令人神往,令人关注,使听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深表关切,从而仔细听下去。

6、直入式

这种开头的方式是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单刀直入,直截了当接触演讲的主题。7、道具式

又叫“实物式”,演讲者开讲之前向听众展示某件实物,给听众以新鲜、形象的感觉,引起他们的注意。实物可以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一张图表、一件衣服等。

8、幽默式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新奇贴切的比喻开头,既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引人发笑,又能活跃会场气氛,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9、忠告式

演讲者采取郑重其事的态度,向听众讲明利害关系,以引起大家的警觉,从而增强演讲的实际效果的一种方式,一开始就讲出了事态的严峻,引起了听众的注意和警惕,使听众产生了急于欲听下去的迫切感。

10、渲染式

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听众相应的感情,引导听众很快进入讲题的开头方法。这个开头,只用短短的两句话,便把听众引进了一个庄严、肃穆、沉痛、对革命导师敬仰的气氛之中,有利于听众接受演讲的正文所欲展开的谈论。

演讲稿开场白的技巧

1.故事型

在开头讲一个与你所讲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故事从而引出你的演讲主题。这个故事要求完整,要有细节和主要人物。总之,你要注意的是故事型的开场白一定要摒弃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语言。

2.直白型

打开门映人眼帘的就是山,也就是一开始就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演讲的基本目的和主题告诉朋友,引起他们想听下文的欲望,接着在主体部分加以详细说明和论述。这便是直白型,又叫开门见山型。

3.幽默型

幽默型即是以幽默或诙谐的语言及事例作开场白。这样的开场可以使听众在演讲者的幽默启发下集中精力进入角色,接受演讲。

4.引用型

演讲的开场白也有直接引用他人话语的(大多是名人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它为演讲主旨作事前的铺垫和烘托,概括了演讲的主旨。

5.悬念型

创作文章需要设置悬念、演讲也不例外,因为它能使你的听众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并能在这个悬念的“指引”下很快进入“设下的圈套”。

你在演讲中若要运用这种类型的开场白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用听众全都熟悉明白的那些普通浅显的问题来设置悬念;二是在演讲中设置了悬念要及时解开。否则,听众会对演讲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6.强力型

运用夸张的手法或从不同的角度对你的演讲内容或主题加以渲染,从而引起听众的高度重视。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开场白不能毫无科学依据地无限度地一味夸大,以免造成故弄玄虚,骇人听闻的演讲负效应。

7.抒情型

这种开场白主要惜助诗歌。散文等抒情文学的形式,通过华丽的辞藻和汹涌澎湃的激情,感染听众,把听众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多数参加演讲比赛的朋友都喜欢运用这种类型的开场白。

8.闲聊型

这种开场白就是先与听众以对话的口吻谈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然后逐步导人演讲,这是能与在座听众建立起友好融洽关系的上好方法。这种开场白往往被知名人士、权威人士使用。这类开场白却不适合演讲比赛,也不适合于青年演讲,因为它体现的毕竟是演讲者的不同身份。

9.自嘲型

这里的自嘲,多采用一种挪榆的、戏谑的、自我解嘲的语气。但是也不能把自己的形象损坏得太厉害。而要在这种开场白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高度的幽默感。听众往往是这样认为的: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说的人往往具有极高的透明度,是可以亲近的人。而且,你采用这种自嘲方式来“批评”自我,很容易产生另一有利效果,即让听众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使他们心里觉得十分舒但愉快,从而接受你的演讲。因此,这种开场方式被普遍采用。

10.趣闻型

怎样以趣闻开场呢?讲一段趣闻以引起听众兴趣是再好不过的了:一件往事,一首诗、一个人的某段经历都是小小的趣闻,都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听众。但你一定要注意,在演讲之初所讲的趣闻,一定要与演讲的内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开场词

1、并不是每一次的分离都能相聚,并不是每一个清晨都能见到阳光,欢迎来到带给大家无限能量的**早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xx 。

2、成绩和业绩是被要求出来的,各位,想不想成绩和业绩更好,想不想快乐,要想快乐每天要做的三件事,一就是微笑,二是还是微笑,三就是要大笑,所以要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让我们的先让心情好起来。放声大笑三声。

3、一种行为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财富的钥匙,好的心情也会让在这条财富的路上更快乐,所以让我们养成这种习惯并持续下去 。

4、一般的生意都是有赚有赔的,有一种生意是包赚不赔的,各位知道是什么生意吗?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学习。

5、老师说: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那里那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所以在坐的各位要不要以最积极的心态来迎接每一天。 6、一个人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个人一个苹果,一个人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会有两个思想,一个人有一个快乐,我们交换一下,就会有两个快乐。

7、举起你们的双手,不管是金掌,银掌,仙人掌,未来都是董事长,用我们最热烈的掌声有请xxx 8、据说手举的越高(叫高手),寿命越长(长寿),看看谁的手最高。

9、希望你们与烦恼作别,把快乐签约,今天快乐,明天快乐,天天都快乐。

10、在坐的各位,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在丈夫面前我们是太太,在老板面前我们是下属,在下属面前我们是上级,那今天我们要扮演什么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我们都应该扮好各位同意吗?

11、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说: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12、1985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在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如果你不变成狼,你就会变成羊,被狼吃掉,所以你只能变成狼,才能与狼共舞。合力合美老师说:我们还可以变成猎人,超越竞争对手!不竞争是最厉害的竞争!

第7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西班牙语;课堂演示;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7

一、西班牙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

目前,国内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在低年级阶段通常会开设集合了语法、单词和课文的基础课,再搭配以听说练习为主的视听说课。前者作为新信息的主要学习通道,通常占学分比例较大,后者占比相对较小,起辅助和巩固的作用。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理念仍占主导地位,教师更看重的是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提供训练平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各种知识点,如词汇、语法、句型等,并通过语法练习、仿句造句、中西翻译等方式反复巩固这些知识点。一直强调语言的输入,忽略了语言的输出,这使得有些学生即使通过专业四级测试,其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依旧偏低。

二、任务型教学法中课堂演示活动的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栾昀认为,改变这种现状并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无疑是实行教学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语言学家Jane Willis 也曾指出,任务型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也就是要求学生为完成一个任务,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真实地使用语言。目前,课堂演示作为任务型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应用范围日渐广泛。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强师生互动方面。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幻灯片制作与现场展示亦能给予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组织合作能力。

但同时,结合西班牙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偏低的特点,课堂演示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个较有难度的任务。论其根本,对语言口头输出掌握不够熟练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它带来的一系列衍生问题,往往导致课堂演示活动无法发挥出原本设计的效果,打击了学生进行演示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西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课堂演示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1.演示过程中的表述问题

在西语专业低年级课堂演示活动中最常出现的表述问题,一般表现为演示的学生音量小、语速慢、表述不清、表述与展示不同步等现象,从而导致其他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沉闷。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较少进行当众发言的活动,或在上台之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排练,导致面对观众时产生紧张情绪而表现欠佳;另一方面是平时口头表达机会较少,对于已经掌握的语法、单词和句型无法进行有效组合,更怕当众出错,因此缺乏信心,说话声音较小,导致听众理解困难。

2.整体时间长度超过规定范围

通常来说,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时会给出一个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但到最后检验成果时会发现学生的演示流程偏长,总体时间经常或多或少地超出此范围,并可能影响教学进度。较多情况下,出现此现象是由于学生准备了过多演示材料。由于缺乏经验,或担心自身表述效果不佳,学生为了预防在演示时出现表达不畅、忘词漏句等突发状况,往往倾向于准备超出时间范围的演示材料,以求达到“表达不够内容来凑”“量变达到质变”效果。但往往适得其反:表达不畅导致其在台上努力回忆,进度缓慢;过多内容则造成台下听众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演示效果。

3.幻灯片设计不够科学

虽然制作幻灯片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但课堂演示活动中仍然会出现幻灯片设计的问题。如文字过多:为了避免忘词,学生时常会将大段文字材料贴在幻灯片上照着念,容易令听众产生厌烦感,同时也剥夺了演讲者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或运用肢体语言互动的机会。另外一个易犯的错误是幻灯片字体太小,背景太花,影响展示效果,忽略了文字的清晰度。万一再遇上多媒体教室设备陈旧,投影仪效果不够清晰,则更是雪上加霜。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充分熟悉讲稿,争取做到脱稿演示

针对课堂演示活动中最频繁出现的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导致的系列问题,充分熟悉讲稿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有研究证明,应大量背诵某些段落、范文等, 所学的不是孤立的词和句, 而是有上下文、有内容、逻辑性较强的连贯话语。因此背诵实际上是综合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句和文, 结构、功能和情景, 语言、语法和语用, 语言、逻辑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使得语言学习具有了整体性。

因此,教师可在布置任务时介绍背稿和脱稿所带来的帮助,鼓励学生演示出最佳效果。

2.设计有效的幻灯片,多次排练控制时间

美观、清晰的幻灯片不光能大幅提高台下听众的注意力,也能辅助台上的演示者进行更有条理的叙述。通常来说,幻灯片整体讲究精炼,以促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示者身上。另外,关于演示的时间,56.1%的学生认为3~5分钟最为合适,其次是5~8分钟,也有学生认为应该根据演示内容而定。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所以有必要进行事先排练,以避免在台上无法掌控时间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以图片为主的幻灯片,由于缺少文字的提示,则更应该加大排练的力度,使学生充分熟悉流程。

3.掌握简单的演说技巧,消除紧张感

在自身已掌握语言基础上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演说技巧,能给现场效果带来较大提升。比如在口头表述上,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同时提高音量。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留有更多思考空间,显得表述更有条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台下处于同等学习水平的听众更容易接收和理解信息。

在语言使用上,尽量采用较为有趣的题材和句子,引起听众的兴趣,也可以多使用一些简短的常用询问短语来加强互动,活跃现场气氛。

此外,在台上要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挺胸抬头,并加强与台下听众的眼神交流。这样既能让演示更加生动,也能给听众留下较为自信的印象,并令台下听众注意力更为集中,以减少听众走神的现象。

课堂演示活动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典型例子,在被广泛用来提高西班牙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会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演说经验和临场发挥等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无法发挥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时,可以先用一部分时间与学生探讨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增加公众演讲的勇气,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锻炼口语的同时,提高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主体性教学;教学观念转变

时代需要口才,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需要口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口语表达才能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在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在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中,关键的就是发展自己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卡耐基认为,在都市化的社会里,一个人不论在就学或从事任何职业过程中,当众说话都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口才是一种才能,是一个人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标志。当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的扩大,给口才与演讲艺术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口才,甚至将其视为与电脑、美元等同的三大战略武器。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早已把语言类教育作为美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这门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践不断证明该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是极其重要的。

“演讲与口才”课是当今大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应用能力培养课。其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该门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演讲与口头表达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创新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必然日益紧迫地提上教学日程。总结多年教学,笔者认为,仅凭课堂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阐释和演绎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回到实践,即“演”与“讲”的教学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精讲多练、重视实训是课程重心所在。

一、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歌德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在演讲与口才能力形成的过程中,理论也永远是灰色的,只有实践之树才能常青。因为口才的形成与演讲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实践本身。因此,“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把当前以理论为主的演讲课改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训练课,学生参与,学生实践,使学生在掌握演讲理论和技巧的同时逐渐形成能力,从而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主要采用了三个方面的做法,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和精神,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1)丰富教学环节,创造学生训练平台。

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第一,穿插案例,组织课堂讨论。例如在介绍“演讲稿的写作”时,选取了一些精彩的演讲稿,介绍给学生。在讲授“求职面试口才”时,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让学生提前热身,设计了“模拟招聘会现场”,在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求职面试口才的知识。另外,经常设置疑问,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如让学生上台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关心各类话题程度的高低,确定讨论题目,然后组织全班讨论,并针对发言人演讲的优点及不足进行点评,点评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案例讲授和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锻炼了演讲能力。

第二,加强实战训练。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演讲、提高口才的积极性,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口才与自己未来的求职、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教学方式,做到精讲多练,一课一练,课内外结合,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在实践中创造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的理解,推进学生演讲才能的培养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片段练习与即兴演讲相结合。如由教师出题目或提要求,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写演讲稿,或是做单项练习,创设不同形式的演讲开头与结尾等。同时,可适时穿行一些即兴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个人某项演讲设计,也可以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演讲不求完整,只注重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消化。第二种是多维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体推进。这是“演讲与口才”课的实体演练,一般两个教学单元之间安排一次。在这种实体演练的过程中,教师的“引”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明确题旨,激活演讲氛围,而具体的演练则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可分两步走:第一步,竞聘演讲比赛主持人或课代表。为了激发学生的演讲积极性,笔者在上课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维情景模拟,让同学通过竞聘演讲的方式获取演讲比赛主持人或课代表的角色。第二步,按演讲主持人的整体设计安排,由主持人主持,课代表配合,进行全班演讲实训课演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听众和欣赏者坐在讲台下,认真听学生演讲,适当作点评,并于演练结束时做一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的口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死板和沉闷,会使学生思想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产生紧张感,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勇于表达,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一,融洽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才能获得充分表现和发展。所以,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让学生觉得师生平等,使学生身心愉悦。同时,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通过非言语行为,如亲切的目光、友好的微笑、得体的手势来表达对学生的感情。这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容易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表现。

第二,营造激励氛围。课堂上,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尽情展示、实践和创造的大舞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人人敢说、愿说、会说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训练。只有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充分张扬个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轻松愉快的感受中做课堂的主人。

(3)改革考核评估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考核评估制度历来是教学的指挥棒,其方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向和质量。既然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其考核评估制度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来组织实施。

第一,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变化,改变了以往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传统方法,灵活采取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新模式。把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都作为考核的依据点,真正做到考核重心从期末转向平时,从而确保了基本教学环节正常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

第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在期末考试过程中一改传统笔试测试的方式,变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口试过程中,学生现场抽题,教师从口才表达、演讲内容、时间掌握等方面给予评分。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联系紧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进学习的无比动力。”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

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改成功的关键

对大学教育而言,一是教师应给自己恰当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地位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际关系。二是大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合作的课堂,是师生共建的课堂。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升华为人文关怀,“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1)做好角色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教师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和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和质疑,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2)做好课堂组织。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组织高效的实训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不断激励自己。特别是在组织“演讲与口才”课的互动环节,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决定参加与否,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当这种互动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氛围,学生从中真正得到了快乐和提高,就很少会有学生拒绝参与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想说、敢说,而后他们才会变得能说、会说。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教师不仅在演讲与口才方面做到“精”,其知识面还要在其他学科方面做到“博”,才能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高效率地优化课堂实训。

(3)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研质量。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响乐。教学活动只有用“教”吸引“学”,以“学”促进“教”,才能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教学的内容与课堂合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势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教师首先自己要对讲课内容做到精和熟,一个背不出剧本的演员绝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演员。只有当教师把眼睛从讲稿上解放出来,授课过程中才会有眼神,有手势,有表情,才会生动而感人。只有当教师的目光在课堂上与学生求知的目光交汇、交流时,才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研究教学语言,努力做到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洁净无赘,词语贴切;节奏明显,感情投入;留有余地,蕴涵幽默。在课堂表述中,分清引发、陈述、分析、论证、结论、插话等不同的语言特点,多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及排比、递进等句式,切忌死板单调,平淡无味,更要防止哗众取宠。因此,教师要善于安排好教学内容,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为学生创造训练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习的

主动性,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另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除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外,还应根据教改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水平,编写教材,并撰写相关论文,扩大社会影响。

(4)采用新技术教学手段。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制作一套简明、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大教学信息。同时,还要购置经典的录音或录像资料,既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运用这些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播放录音或录像之前可预先设置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看,印象就会深刻得多。

实践证明,“演讲与口才”课的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①让教师从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育教学创新。②激发了学生学好演讲与口才课的积极性,变“要我学”、“我不得不学”为“我真的好想学”,实现了教学互动,增强了教学实效。③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于教学沟通,对演讲与口才课的教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④学生的演讲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法,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精彩的教学“演出”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口才训练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乐于表现,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范莉.“演讲与口才”课程主体性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5).

[2] [美]戴尔?卡耐基. 说话的艺术[M].刘祜编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3] 孟顺英.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第9篇:当众演讲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 口语表达 幼师学生 意义 前提 培养途径

口语表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传递形式,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的频率正在不断地加快,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对他的未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包括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口语交际必将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没有足够的时间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表达要想准确,就必须为学生创造机会。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这个问题作了思考和探索,在此谈谈体会。

一、培养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一)良好的口语表达是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政治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有些建议,口才好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口才不好的人即使说很多次还是无法获得通过。幼师生将来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幼儿,如何掌握语言的魅力吸引幼儿,更显得至关重要。

(二)良好的口语表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天的社会是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语言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学生将来接触的是社会上形形的人,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在大协作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书面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话说好,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一个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强的人,他的作文也会写得有条不紊;反之一个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人,他的文章也必然条理不清,支离破碎。

(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口语表达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言语(思维),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快速转换为外部言语(有声语言)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快速的语言编码能力,运用语言及辅助手段(手势、眼神)表情达意的能力。思维、词语、句式的选择与组织,语言运用的技巧,是口头表达的中心环节。而其中思维是首要的,思维不清或者思维迟钝,都会影响口头表达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思想的敏捷性、灵活性和严密性的重要标志。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必然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

(一)消除心理顾虑,大胆开口。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大胆开口。很多学生在公众面前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或面红耳赤,战战兢兢;或语汇贫乏,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害怕自己说话水平低遭同学耻笑,想说也不敢说,只是当听众。如何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消除心理障碍?参与是提高说话能力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勇敢参与,说话能力就永远得不到提高,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会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消除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语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表达能力差些的听到有的同学说话也和自己差不多,说起话来就顾虑少些了。在学生练习说话后,教师都应给予热情鼓励,充分肯定。对一些能力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坡度”,说话前给予个别指导。

(二)严格要求,正确使用普通话。

使用普通话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然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平翘舌不分,“n”“l”不分,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补充汉语拼音知识;让学生多听广播,尤其是中央台的广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由于严格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都能逐步正确使用普通话表达。

三、培养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

(一)从朗读起步。

朗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把书面的无声语言转变为口头的有声语言的完整过程。其特点是发出声音,在朗读的过程中,眼、脑、口、耳等器官同时参加活动,协调配合,对于训练口语表达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口语表达的基础。

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语言材料,一般都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明其义理,悟其趣味,读之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古人读书时,读到佳妙处,读得忘情了,常常是摇头晃脑,抚掌击节,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从他心中流出,优美细腻的语感,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朗读时应注意:第一,朗读指导应切实中肯,从发音、语速到停顿、语调,都要一一指导;第二,可采取分段读、个人读、集体读的方法,并力求使全班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第三,教师可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倾听和模仿录音朗读;第四,可配乐朗读,培养朗读兴趣。

(二)以复述练功。

复述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因为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训练了吸收书面语言信息的能力,同时丰富了语言表达、文章构思等知识,提高了口头语言运用的能力,所以说复述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基本功。

(三)以辩论、演讲等方式作桥梁。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也不必受先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剑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随着辩论课的进行,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们学会了表达感情,学会了交流思想,学会了运用语言,学会了自己学习,学会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另外,运用演讲、讨论、采访等方式都有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用口头作文作阶梯。

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的形式,有头有尾地连贯地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如果说朗读,复述是有文字依托的口语训练的话,那么口头作文则是无文字依托,且带有创造性的口语训练方式。在口头作文时,所学课文仅仅成为一种可供学生借鉴的知识背景,一种可供学生参照的样例,而从构思到成文,完全是学生主体独立的创作活动。

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口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里就包含了多种训练因素。从确定中心思想到选择取舍材料,从安排结构到遣词造句,都能得到训练。由于口头作文是当众述说,这又使学生在讲话的仪表、声音、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得到锻炼。口头作文练习一般都是即兴发言,教师出题后,给三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就要请同学作答。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充分的时间供他们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既要想得快,又要想得好,这对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锻炼。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练习,无疑会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开阔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和周密性。

口头作文灵活而简单,既不需要要事前充分准备,又不需要纸笔文具,只要课堂上安排时间,就可以进行练习。时间充裕,可以练习说成篇的话;时间不多,可以说小段的话。学生叙事不清楚,可以多练口头叙事;学生不会写人,可以多练口述人物;在学习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等写作方法时,也都可先进行专门性的口头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教师可以当堂进行讲评,并且指导全班。讲评指导后,又可以让学生把它改为书面的写作练习。总之,既灵活又简便,还能够比较快地看到效果。

口头作文的练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进行片断练习,也可进行综合练习,还可进行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编提纲练习。既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口头作文,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使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再在课堂上当众口头发言。

总之,口头作文的训练能推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拾阶而上,登上自由运用的顶峰。

四、培养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课堂操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场所。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的特殊环境。口语表达只有经过“定向——操作——内化”三个基本阶段才能形成技能和能力,然而这一切都必须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课堂是口语训练的主要途径。

(二)自我实践。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语训练也一样。学生要树立主体意识,自觉主动地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积极参与,刻苦操练,从而熟能生巧,形成技能。所以说自我实践是口语训练最奏效的途径。

(三)扩大外延。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到课外实践巩固,树立大语文观念,走向社会大舞台,就会眼界大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发利用,协助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会、报告会、交流会、演讲会、名人访谈、模拟法庭、小记者招待会等。叫学生时时刻刻,处处事事都意识到自己是在学口语,用口语。所以说扩大外延是口语表达训练的最富有弹性的最有价值的途径。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幼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使语文教学走上快速、高效、实用的轨道。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阅读效率提高了,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说,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无论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还是在集会上发言,他们不再羞羞答答,吞吞吐吐,而是落落大方,慷慨激昂,吐字清晰,表述准确。我们可以欣喜地预料:这群学生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学出版社,2009.

[2]梁捷.说话能力发展助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