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素质教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素质教育总结

第1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小学 体育教育 教学理念

一、前言

为了能够使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得到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只是一种期许,并没有改革教育方式、付诸实践。新课改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课程中,体育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现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应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首先在学生方面来说,中小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能够全面地了解、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其次就是,学生从小并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极度缺乏,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不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对体育教学上的思想认识不够充足,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清晰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且仅仅空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受到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体育教学模式渐渐的单一化、简单化,形成了固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的脑海中只是有“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对于如何去实施素质教育却毫无头绪。除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之外,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大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并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因此,导致教师不够上进。

除了学生和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首先,单凭学校方面、家庭方面或者在社会方面单方面促进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够,而需要这三方面共同促进。但是如今,能够实现这种教育模式的体育素质教育并不常见,在中小学时期,教育与家庭两者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但是这些交流的内容却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不相符,仅仅反应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在校表现。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体系的总体评估,教师可以通过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认识教学方法的不足,学生也可以借助他总结改善学习方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这种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一)对整体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有时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体育特长的学生,相对于此,教师忽略了对整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因此,导致了学生之间身体素质与体育学习能力相差越来越悬殊,使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够强大,也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不够准确,因此,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实现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二)使学生教师具备对体育教学的意识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使教师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了解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使体育教学得到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有型人才。在学生方面,学生也应该从小树立体育意识,对体育活动有基本的了解,选取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对于中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应总结相应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总结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由于现如今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刚刚实行不久,并没有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因此,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不完善,评估只是针对教学结果,可对素质教育的过程并不能科学、全面地被评估。传统的体育教学,经常通过成绩被直接评定,这样的考试机制经常导致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学习成果也不同,如果仅仅通过学习结果来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下定论,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这种模式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错误的体育观念。因此,建立健全成绩考核体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实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促进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家庭方面的联系,从三方面促进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将制定的措施真正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正在变得更加多样化、趣味化,实行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等,最终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所以,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比分析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模式。首先,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身上,面向全体学生甚至每一位未来国民,而应试教育将着眼点放在少数成绩较好、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最后,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者积极发挥创造精神,只要对学生有利的教育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随考试转,一切以考试重点为教学重点。

2.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小学语文学科对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有着天生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根据《大纲》要求,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素养,为小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不仅包括语文字词句篇的积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包括审美情趣、知識视野、人格完善、文化品位、智力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高和完善。总结起来,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习惯、品格、情感三大要素。所谓习惯,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语文习惯,包括写字习惯、阅读习惯、倾听习惯、思维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能够让人受用一生;所谓品格,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语言文字的修养,小学教育正是促使小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应加强小学生的诚实、守信、真诚、礼貌、守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等良好品格的强化培养,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所谓情感,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健康积极稳定的情感,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方法

3.1文化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立足点,素质教育尽管减轻了学生的繁重的负担,但是却提高了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3.2道德素质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素质甚至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十分关注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时时刻刻注意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笔者认为,类似于《中华美德贤文》的文章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极力推荐给小学生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从知、情、行三个层面进行。首先,"知"就是对小学生进行说理教育,使其认识到大家公认的道德准则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具体的道德准则,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其次,"情"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小学生对好的行为习惯表示出快乐、满意、学习等情绪,而对不好的行为习惯表示出悲愤、不满、厌恶等情绪。最后,"行"就是让小学生付诸行动,有违道德的事坚决不做,有违道德的话坚决不说。

3.3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

3.4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事物.只有通过感官去欣赏,通过心灵感受,才会不断提高自我审美鉴赏能力,给生活创造多种乐趣,最终获得美感教育。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培养美感的文章,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学生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第3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蒙语文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作为小学基础学科之一的蒙语文而言,其成为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中坚力量。和传统小学蒙语文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考虑到小学蒙语文发展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广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宗旨,系统开展小学蒙语文教学活动。

一、合理优化教学目标

小学蒙语文是培养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学科,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注意合理优化教学目标,切实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从单一式的教学转向多元化的教学。

1.注重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近些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心寒的事情,小悦悦事件、帮扶老人被冤枉等,体现出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基本道德素养的丧失。为了提高整体社会风尚,首先要从娃娃入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因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未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否正确。作为人文教育组成部分的小学蒙语文更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教师要在小学蒙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如老师在课堂上对教材中积极向上的内容进行重点强调,并让学生重点记忆。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哪些是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我们摒弃的。

2.注重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美育教育主要指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不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诗歌赏析》、《成语故事》、《名人故事》等都能够促进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忠、孝、仁、义,什么是美、恶、丑、善。因此,广大蒙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为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积累基础。如学习寓言的过程中,除了对课文讲解外,还要引入成语教学,让学生明白寓言包含的深层次内容,使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习惯。

3.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学生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压力会越来越多,因此,从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在鼓励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适应现实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如老师可适当引入名人奋斗故事作为阅读拓展,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经历了几千次的失败;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尝遍了各种中草药,在初稿损毁之后仍能不气馁,重新编写等,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而形成较好的心理暗示,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二、合理优化教学过程和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蒙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过程设计的最优化,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单元总结、期中期末测试、信息反馈、学生实践等教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培养。

为了将综合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实现蒙语文素质教育,老师应该仔细研读新课改背景下的蒙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差异及具体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细心选择最优教学方式的突破口,提高学生蒙语文学习效率,在有限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师可以利用课文学习民族情感、爱国主义,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具有双重教学效果。

三、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

科学确定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包括教学进度紧凑有序、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因此,要求广大蒙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前备课并仔细研读教材进行知识的扩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整课前引言、课中实践与课后反馈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能够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课堂学习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实现民族振兴,作为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比较重要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蒙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和学生注重优化各种教学元素,大胆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2(03).

[2]吴书仁.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2(10).

[3]王元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09(39).

第4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创新;中小学

一、 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素质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立足学生的素质创新,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二、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造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Big6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欢迎。

(二)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培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对信息技术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创新应用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目标的架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的素质创新。

(三)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注意观察、指导学习结果形成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一般说来涉及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者反思,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为评价目的。

第5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一、万源市调查对象情况

水田中心小学原名水田附中,原含中心小学、初中和六所村校,在国家对人口较少的乡镇推行撤点并校政策的情况下,现仅存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往川坝村校。学校生源不足,目前,水田中心小学只有小学1~6年级六个班,外加一个幼儿班,共156名学生,较偏远的往川坝村校仅有小学1~3年级共37名学生。撤点并校后,该校成为万源山区一所典型的超编学校,中心小学有教师23名,村校有教师4名。学校教师中高级教师l1名、一级教师l6名;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4名,专科学历23名。中心小学的前身是水田附中,其设施相较于偏远落后的村校来说较完善,有简易实验室、简易计算机室和图书室、远程教育教室。就该校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教师极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上,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方面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显得薄弱。以四年级的《桂林山水》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主要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并巩固字词的学习、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整堂课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讲,同学听、记,没有借助多媒体或者其他教学手段。

二、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贫困山区现有语文教师大部分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教育观念相对陈旧,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教师中因循守旧、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很普遍,重点关心的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等。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单一的课本知识讲授,忽略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务院2008年12月审议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2008年12月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r3]由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基本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提高班级整体分数,更是通过拖堂或者占课给学生补习。

2.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进修学习机会少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由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少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更新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众多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沿用山区教学的惯用方法——即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字词句段篇,沿用从解释生字词到划分段落再到总结课文内容和中心意思的步骤。师生互动环节少,学生的任务仅限于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引导、情感培育、文明熏陶、审美教育很难成真。

4.教学资源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贫困山区教师使用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较低,加上远程技术中的资源更新速度慢、没有专业设备的维护方法,导致远程教育技术的使用率低,浪费严重。尽管远程教室可用作多媒体教室,但语文教师课堂上仍然注重传统的讲授模式,很少使用ppt,或者其他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手段,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课犹如逢年过节。

5.教研活动没落到实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在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搞教研活动的有效机制。据了解,学校很少组织系统、正式的教研活动,只有遇到大型的公开课或者赛课等情况,才会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教材、交流教学方式等。大家都在自己的从教经历中故步自封,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整体提高。

三、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语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为提高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应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应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培养自身创新精神,提高自身教学教育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教学特色。[4]既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尤其是要善于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媒介吸取其他教师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精华。

(3)加强语文教研能力。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熟知教材内容、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精神的载体,只有充分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去落实语文课程新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有把握了这样的特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游刃有余,才能真正体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才能真正提高贫困山区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为贫困山区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4)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复习——讲授知识——巩固练习的模式,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依据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准备一孕育一明朗一证实”思维四阶段理论,在教学中应有秩序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应把“预习指导”“迁移训练”作为重要环节列入教学内容,逐步形成“预习指导一精读引路一自读揣摩一迁移训练”这样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整个课堂活动从始至终围绕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_6]。南江县元潭乡中心小学结合自身情况,总结了不同课型(含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的教学结构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教师应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写提纲等方式不断地引导他们自主搜集、提炼信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的平台。第三,教师应重视实践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讲授课本知识外,教师还应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可在班级里召开故事会,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还可利用农村地区接近大自然的优势,合理地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欣赏大自然、学自然,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成立读书角、编排表演语文课本剧等等。第四,教师还应改进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传统的只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方式,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考评方法应跳出试卷,走向多元化,既要考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考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将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相结合,将平时测试的范围扩大到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参与、作业情况、预习情况、听课效果等;口试和笔试的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2.学校应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管理、组织、协调作用

为搞好素质教育,尤其是语文素质教育,学校应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教研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协调作用。(1)积极鼓励教师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将参与教研活动纳入教师的考核中,改进考评教师的方法。(3)多开展校园文化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如举行诗歌朗诵,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举行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举行主题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第6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一、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我市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进入了从外延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总体来看,我市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尤其是个别地方和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着力解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中的突出问题

省教育厅在《关于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七个重点,即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校办班行为、规范考试评价行为、规范教材使用、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收费行为。各地要按照上述七个方面的规范要求,标本兼治,狠抓落实。当前尤其要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围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收费培训”、“占用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和上新课”、“下达升学指标并以考试成绩排名排位”三个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确保今年底前对这“三个突出问题”整改规范到位。

三、明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实施步骤

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2009年12月前)。主要任务:①各地各校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印发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并组织学习讨论,领会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业绩观;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③市、县(区)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集中整治(2009年12月—2010年1月)。主要任务:①各地各校对照国家、省、市的规定和要求,找问题、查原因;②针对查找出的主要问题确定整改重点,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整治,力争在短期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检查督促,处理问题(2010年春季开学—4月)。市里将组织专项工作督查组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第四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果(2010年5月—10月)。主要任务是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深入研究分析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清理完善相关制度,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建立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

四、强化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区)政府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责任主体,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事,落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工作。市教育局要负责抓好全市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指导、督查等工作,部署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督查县(区)教育局履行管理职责落实情况和市教育直属学校的违规办学行为。县(区)教育局要提出区域内整体推进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认真排查和解决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市、县(区)监察、物价、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主动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抓好乱办班、乱补课、乱发资料、违规招生、违规办学等行为的查处,确保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扎实推进,收到实效。

第7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实施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在不少大中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农村小学要强化教学改革,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就要做好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如何合理运用考试和评价手段等,并将工作落实到位。农村小学教育只有立足自身实际,抓住自身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培训,改变观念

加强对教育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加强对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的学习,使其能够正确把握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方向;同时组织其走出去,对实际的教改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其获得感性的认识,帮助其制订出与国家的教育改革相一致的教学管理制度,以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使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实践的。

二、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校园建设,应将净化、绿化、美化放在首位。农村学校的净化难度较大,但要努力做到,坚持做好。校园内栽花、种草、种树较容易,但要规划好,要科学、合理,要有美感。在校园的美化上,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在醒目处镶嵌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张贴或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让学生学习、铭记,使他们从心灵深处生发智慧火花和求知欲望。学校有了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容校貌就会焕然一新,校风校纪就会自然加强,学校就会逐渐走向文明,走向美好的未来。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对于农村孩子特别是边远农村孩子的家长来说,综合素质不是很高,这还需要教师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帮助提高家长的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成才观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本着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本着对祖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的坚定信心,有责任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家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努力创设语言文明、行为规范、道德高尚、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熏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假冒伪劣、欺骗欺诈以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重侵蚀着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障碍。这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同时,学校和家庭要密切配合,对学生加强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坚定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开足开齐课程,使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在一些农村小学只有三样课,那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课表是写别人看的,有些科是只发书不上课。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开齐课程入手,但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并非易事,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欠精力。现在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偏少,师资不配套。一个小学班主任每天至少上四节课,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副课”。一些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的师范生,因所在的学校教师少,语、数、英课节多,不得不弃体、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一些在音、体、美上即使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优化课堂教学

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监测与考试都要规范化,使得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技能相结合、重视智育与重视德育相结合、重视教法教改与重视学法指导相结合,以强化课堂教学的“精品”意识,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坚持“六为主”、实现“五要度”,优化其结构,即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要依托、以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诱导为主要方法;复习铺垫要“高效度”、导入新课要“强力度”、传授知识要“参与度”、巩固练习要“多角度”、课堂总结要“高浓度”。还要坚持“四着眼”来优化教育方法,即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眼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眼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眼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五、改变评价机制

目前,在农村,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制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仍然把分数看作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素质教育不等于“语文+数学”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最终评价都集中到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上,忽视了素质评价的全面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在品德、心理、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反馈不是特别到位,只是作为评价体系中的点缀部分,予以轻描淡写式的,甚至是闭门造车式的涉及。

第8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作为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学基地,小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基础的速招,这对于教育教学事业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管理定位的问题,抓好管理就是前提,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行为,那么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就应先做好正确的思想理论管理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跟上信息时代,满足未来基础学习的目的,让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教学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放心。

1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应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素质教育实行的主阵地。小学教学是基础教学的重点集结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生可以通过素质教育的价值重点体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成人教学,让学生具有成人教学完善的人格,具有社会的用武之地,对社会起到推动作用。第二方面是对学生培养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的基础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从社会中得到锻炼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技艺进行社会推动。这就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重要客观因素,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在学校达到这一目标后,就应从实际出发,确认素质教育的重大方向。在素质教育具有明显成效后,应对管理方法进行先进性的评估,有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够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并能够让学生很快的就融入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规格的人才的需要。将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各个人才进行不同的社会形态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发达进步多样的社会需求。知识经济的到来更是对社会提出了更是对小学基础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育观念和人文观念的转变和养成,必须要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将自身的能力、道德、情感进行有序的协调,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培养他们创造性,激发他们勇于协作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任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需要教师将教育管理工作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上,需要将教育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只有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和智力的开发,才能够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多角度和多维度的素质人才培养。良好的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能够创办具有特色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下,学校在一方面能够优化各种学校的独特品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着眼21世纪人才的发展,在对学校进行深入管理的前提下,整合已经拥有的资源,评估出自己的方向,用教育教学管理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向完成理性的教学飞越,从而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维。

2重视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性发展

教育教学管理是教学成果理性的体现和结晶。教学管理应时刻注重创新管理。重视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教育教学管理者主动学习,善于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和规律。在不断的管理和学习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学校各类管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在通过和教师一起经过培训和校验活动产生教育教学价值观。在管理中坚持不断学习才能够将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创造特色的教学管理办法。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梳理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对于教学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总结,理清教师在思想上的头绪。管理工作应从思想出发,对事件进行科学的判断,通过论证的发发进行准确无误的管理。管理工作需要在实际教育理论改革工作的背景下进行论证,通过教学管理能够检验出教育教学管理是否符合时展的大方向,并能够科学的总结出规律。把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放到客观实际上去应用,融入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中去,以此来验证管理工作的正确性。教学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情感的结合来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谈心方式的管理能够迅速找到各个岗位的问题和差距,进行感情交流一方面可以增进感情,另一方面对实际底层的基础工作也能够做深度了解。谈心的方式要灵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语言表达方式,多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作深入交谈。常规谈心是一种情感投资,得到的将是情感与智慧双重回报。注重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管理需要创新,需要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坚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遵守法律法规两项原则。正确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要摆正上下级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方式,学会善于表达意见的形式,获得上级领导的帮助和下级同事的支持。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校本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小学校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经验,校本管理制度化运作仍需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学校的现实基础,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小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3结束语

第9篇:小学素质教育总结范文

更进一步说,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得以开展和实施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武器。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因为教学理念的束缚,导致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也就没有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地说,大部分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大量的讲述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严格按照课本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变得相对枯燥和无味,使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需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标准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即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并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填充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我爱我的家》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依恋,领悟家庭的和睦和亲人的关怀,引导学生感受到周围的温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性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包括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看法、自己家庭的温馨故事等等。最后,教师对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此时,学生就能够在聆听其他同学的讲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家庭和亲人的温暖,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此时,教师就通过小组交流学习法加深了学生的感受,更高效率的完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学任务。更为关键的是,小组交流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2在教学评价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教师应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学评价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从主观上忽视了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仅仅将教学评价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不但能够对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与心灵,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和负面意识的侵蚀,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与成长。例如,在《家人的爱》这一课中,教师所指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使学生内心充满感激,能够孝敬父母和家人,能够与家人和平相处。但是,班级中存在个别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或者存在留守儿童或者孤儿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抚慰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帮助其克服这种巨大的困难,帮助学生更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对其的评价可以是:“家人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但同时也是无形的,家人不在身边并不代表他们的爱不在身边,试试去仔细感受。同时,在你的身边,父母和老师都是你的家人,你能不能感受到我们对你的爱。”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困难,能够帮助学生抵御负面意识和负面情绪的侵蚀。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心理才能够保持健康,学生的意识才能够不受到负面的影响,才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3在课后作业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最后,教师应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换言之,教师需要对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后作业进行改革与创新,需要在减少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往往是预习后面的内容,这种课后作业并没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在《说声“谢谢”》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父母、教师或者清洁工说出谢谢,并记录他们听到谢谢后的表情和神色,领悟“谢谢”这简单话语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通过这项作业,学生就能够感受到礼貌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