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公司改革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改革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司改革思路

第1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一、员工身份的转变为不同管理模式单位的整合和与市场接轨的用人机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前提条件,使员工义无返顾,形成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共谋企业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运城高速公路的改革和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在高速公路的管理中,坚持以员工为本,在整合过程中决不无辜抛弃任何一位员工,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司乘人员为中心,充分满足司乘人员对高速公路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充分利用先进优势企业文化的同化作用,为企业的顺利整合创造条件。企业的整合不仅是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整合。任何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比较独特的企业文化,只有先进的优势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省交通厅党组和高管局的精神,首先进行了企业单位事业管理模式的侯运和运三的整合,开始构建先进企业文化,然后进行运风这个事业单位、事业管理模式的整合,通过树立“学习、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先进优势企业文化的同化作用,实现员工观念的转变和统一,为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创造条件。

耐心的沟通,消除企业整合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在整合过程中,有个别事业体制下的员工提出了许多看似合理的要求,虽然属于细节问题,但处理不好一旦蔓延造成共振,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改革,并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建立接待制度,专门接待来访者,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来访员工。

积极学习宣传优势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原事业、企业单位调入的员工、新招聘的人员、整合过程中原事业管理体制下的员工,要求他们深入学习《公司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晋政办发〔2002〕58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山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公司制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办法》、《工资分配实施办法》、公司的《劳动合同书》等文件,再通过对思想上有顾虑的员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实现了三条高速公路员工身份的彻底转变。

员工身份的迅速转变是改革创新的稳定器。劳动合同的签订,“三险一金”的缴纳,使一线生产员工人心得到了稳定;中层管理人员的档案则全部交由人才市场管理,消除了这些员工与行政事业体制的联系。通过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个人档案管理与人才交流市场的对接从根本上解除了员工再想回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安定心理。最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了用工的全员合同制,并为新进员工的招聘制和在此基础上的全员岗位竞聘制,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员工的多元化发展和能高能低薪酬分配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倡导员工的多元化发展,消除“官本位”的不利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官本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职务,或者职务没有升迁,就认为这个人没有发展。在企业整合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倡导员工个人的多元化发展,而且以有利的政策措施鼎力支持员工个人的多元化发展。

分配方式的改变为员工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衡量员工个人发展的标准有许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获得薪酬和其它合法收入的多少,成为衡量个人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在积极倡导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将职务的升迁、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技能的提高、以及资本的注入等,都作为收入提高的充分条件,员工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促进员工的多元化发展。为此,制定了学习标兵3,000元、创新标兵4,000元、业务标兵2,000元、文明服务标兵1,000元的奖励办法,在每年年中和年终进行评比,对成果显著的员工给予重奖,将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与用人机制、薪酬分配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正向的积极引导,和负向的适度惩戒,酿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风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积极的倡导和政策的引导,为将不同类型的人才调整到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岗位提供了便利。任何工作岗位上的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更多的薪酬。员工个人愿意走向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企业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按照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员工的多元化发展使企业对多样性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得以满足。不同的工作岗位会造就不同的人才,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流动,又为造就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员工个人向不同工作岗位的无障碍分散流动,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创造了条件。

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双赢,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赢。长期以来,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有企业的一个难题。除了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外,根本的一点,就是在彻底转变员工身份的基础上,严格实行岗位薪酬制,在什么岗位就拿该岗位的薪酬,再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加以严格考核,摆正了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国家、企业和员工个人三者之间的共赢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职位能升能降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全员岗位竞聘制得以实施。

三个单位的整合,在更大规模上实现了资源的积聚。2004年8月,三条高速公路整合为一,公司拥有资产44亿元,通行总里程236.231公里,收费站增加到19个,服务区1个,停车区2个,员工达1,000余人,物质资源的积聚使管理难度迅速增大,而人力资源的积聚,则使得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之间的竞争加剧。

根据公司发展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岗位竞聘的条件和标准,并为全员岗位竞聘做好充分准备。按照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和星级达标考核办法,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依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办法》,生产人员每年淘汰5—10%,技术人员每年淘汰10—15%,中层管理人员每年淘汰15—20%,员工的空缺从内部调整或者从人才市场招聘,初步建立了“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员工能进能出”灵活的用人机制。面对“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整合初三个月的时间用于员工对新工作岗位的适应,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同时,按照“不降职,不提拔”的原则,只对原有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除了利用周例会和月例会之际增加相互了解外,还通过组织文艺、体育等集体活动,以及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年终集体检查、观摩学习等交流活动,为全员岗位竞聘、民主评议的公平公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行全员岗位竞聘,将“选马”机制转换为“赛马”机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将人才放在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工作岗位,这是衡量人才赛选机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2004年12月13日,有11名员工参加了中层副职岗位竞聘资格的竞争演讲,各基层单位也开始了大范围的“赛马”活动。16日,在省高管局领导参加,并邀请有关人力资源专家参与的前提下,进行了中层管理人员正职和副职岗位竞聘演讲。其中,39名副职岗位竞聘者中有28名获得竞聘岗位,22名正职岗位竞聘者有11位获得竞聘岗位。20日,对全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岗位聘任。2005年1月11日,公司党委主要领导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廉政建设戒勉谈话,至此,全公司岗位竞聘圆满完成。2004年12月25日至2005年1月4日,各基层单位也进行了全员岗位竞聘活动,通过竞聘,对工作岗位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进一步调动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是人才筛选机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赛马机制的正常运行,将公平的竞聘条件事先公布,特邀评委与公司领导全程参与,中层正职的竞聘者给副职的竞聘者、副职的竞聘者给正职的竞聘者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的分值占40%,评委的分值占40%,并当场公布分值,公司领导的集体决策占20%,真正使人才脱颖而出。

四、在九千质量体系这个平台上,通过激发群体之间的竞争,调动员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考核标准的量化和细化,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是考核机制公平、公正的前提。职位升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而职位降低的员工如何对待并调动其积极性,这是企业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依靠九千质量标准体系这个平台,按照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的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能够覆盖全面工作的工作标准,再通过建立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机制,出现质量责任或事故时,有法可依,有责可究,有人可处,否则,就是主要负责人没有建立健全制度的责任。正是因为建立了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机制,正是因为考核标准的量化和细化以及更好的可操作性,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所有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真正将事业管理体制下容易出现的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不良局面,转化为人人彰显个性,人人争创业绩的良好局面。

非公平因素的消除,则是保证企业稳定的又一大重要因素。不平则鸣是一个客观规律。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和合理,如何消除改革中的偏差成为改革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立基于局域网的监督信箱、星期一制度、个别谈话征求意见,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等,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重点解决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的不公平问题。

通过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招收,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自2004年8月20日开始,已经招收了三批大中专学生。每次招收新员工,一般都通过报名面试、口试、笔试、培训学习、闭卷考试等相应程序的严格筛选,将真正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录入。同时,以互联网和局域网为基础,对人才招聘、工程招投标、执法办案等完全实行网上公开,以严格的程序和明确的责任机制,防止暗箱操作,特别是不合格人员的渗入,保证员工素质的稳步提高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激发群体间的竞争,实现学习理念的转换。虽然在五个月的时间内新招收的员工只占到员工总数的12.5%,但是群体间的竞争已经比较明显,使老员工,特别是学习和能力欠缺老员工的危机感不断加强。在信息中心有这样一件事对周围的员工触动非常大,一个新员工进入信息中心,刚开始对工作不熟悉,部分老员工们就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态,那位新员工就底气十足地说:“三个月之后,我将比你们中任何人都做得更好!”那些老员工们为之一震,其中一位就说:“听到这话,我都觉得要跳楼了!”许多员工的学习理念立刻发生了转变,学习为获取文聘的意识在逐步淡化,提高学历、学识水平的积极性在提高,而增加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在迅速提高。由此,实现了企业对学习的资助与个人知识和技能增加积极性的耦合。

第2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关键词]办公室行政管理;主要问题;改革思路;操作方法

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当前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工作量也因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而不断增加,同时涌现了诸多新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急需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规范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科学制定各项指标,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规范体制

办公室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作流程较繁琐,同时还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工作量及复杂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因而涌现了更多问题。在许多企业中,因缺少系统规范的体制对工作行为加以约束,经常造成分工不明确、工作授权不清晰的情况,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和完成质量。此外,办公室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较大,若是他们对自身职责不了解,将会出现多个人做相同工作的情况,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某些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尚未作出详细规定的企业中,极易为少数员工提供偷奸耍滑的机会,在具体工作中不能依据规定办事,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幅度下降。

(二)脱离现实情况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当前和实际严重脱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某些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决策失误情况经常出现,这些失误最终造成办公室在落实领导命令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从而逐渐构成了一种单纯为了工作而进行工作的不良现象。许多办公室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具体工作状况和有关材料,同时也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在行政管理中,只是机械性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导致哥哥部门缺少沟通和默契配合,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人员能力有限

在许多企业中几乎都存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有限的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缺少专业人才支撑,办公室行政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非专业人才,某些还是兼职人员。其二,办公室工作人员缺少经验,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进入企业的时间较短,都是经验不足的新员工,因此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全面兼顾各个方面。其三则是某些能力出色的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或是对现有工资待遇不满意,致使他们缺少工作热情,最终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细化全部考核指标

当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对办公室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过于陈旧,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相对落后,早已无法顺应当代企业的发展形势。促进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首先需要对全部指标进行量化和精细化处理。传统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所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便是管理的各种事宜不够清晰,责任划分不具体,阻碍了企业的稳定运行。对此,办公室行政管理应将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逻辑性划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监管各项工作流程,同时还能从整体角度对其进行把控。进而基于此,构建切实有效的工作流程,把控整体工作的进展情况,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还要实施量化处理,掌握各项工作具体流程及其实际完成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与内容,从总体上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精细管理制度

想要确保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确立严格的流程,制定出各项工作的详细要求。企业可利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和体制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规定,约束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以此来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在实施流程化管理的同时,应对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深入分析,依据一定的逻辑将其分解,应保障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按照每项工作的实际完成程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衔接,保障整体工作的高效完成。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标准化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在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后,应结合具体情况建立各项工作的具体指标,包含工作完成的期限,工作整体质量规定,实践过程中采取的方法等,这些都应建立合理的标准,相关负责人应严格依据标准开展工作,在完成工作后应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审查,并且还要构建奖罚制度,以此来确保工作完成的实效性。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在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构建合理的体制和详细流程,保障企业员工能够依据规定开展工作,这将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沟通

企业的经营一般涉及许多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不同部门间的互动与合作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不同部门间的默契合作,单纯依赖行政部门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改革效果的,只有各部门间相互协作才能切实将各项行政工作落到实处。例如某些文件材料的处理,其中包含了文件的接收和发送、手续办理以及文件储存和下载等,从表面上看,该项工作较为简单,但实际上却含有诸多环节,必须要在多个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才能将该项工作顺利完成。此外,在开展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把控好有关的运营成本,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

三、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操作方法

(一)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以各种管理体制为基础的,企业想要实施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首先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体制,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确保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以往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过程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办公室各种工作管理整体较为懒散,缺乏体制方面的合理依据,一般是由某个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管理,他们的管理方法过于粗糙,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实施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需要从体制的构建上入手,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将会涉及的要素进行详细规定,限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对办公室各项工作内容也应进行精细化制定,详细划分每项工作的流程,规定全体员工应严格依据流程要求做事,对各个流程进展情况加以核实和检查,保障整体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奖罚分明,对顺利完成工作且效率较高的人员应适当给予奖励,而对尚未完成任务或是工作质量较差的人员应进行惩罚。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在体制层面上保障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改善企业总体经营状况。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

实施办公室小行政管理改革,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彼此配合,更需要他们积极履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将办公室行政管理革新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许多办公室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缺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重视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依据办公室管理条例做事,逐渐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真正满足企业发展与建设的实际需求。只有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才能推动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工作的开展。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每位工作人员都应明确个人的工作任务和主要内容,了解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同时企业也要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增强工作人员素养和能力

办公室行政管理改革需要对全部工作加以精细划分,各个流程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若是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不达标,将会影响行政管理工作得顺利开展。行政管理改革是要化繁为简,各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人员负责和管理,需要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进展。在具体实践当中,企业可积极引进某些专业的管理人才,以此来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水平,而对于当前业务水平较差的工作人员,应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专业培训,针对各个工作岗位开展针对性地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员工的能力和素养。企业员工应努力挖掘自身存在的不足问题,积极学习并及时转变传统工作思想,全体员工共同付出、共同努力,携手共创企业美好的明天。

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命运,根据对当前办公室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水平,这是各大企业将来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持续探索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应努力强化个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主动学习更多与岗位有关的知识,从而促使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付向军.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9(4):168.

[2]李军军.浅谈做好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4):7.

第3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新思路

1新公共管理简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的主流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它赖以建立的基础——“威尔逊•韦伯范式”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张和政府角色的膨胀、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公共支出的持续膨胀带来的普遍的政府财政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新西兰、澳大利亚被人们视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为迅速、系统、全面和激进的国家。特别是新西兰,它因改革的深度、广度、持续时间和成效而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菲律宾等国也开始加入这一公共行政改革的大潮。以新公共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当代西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弊端,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但是,新公共管理是特定社会和一定理论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深受当时公共行政所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影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公共行政的实践及其理论基础各不相同,新公共管理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由于新公共管理与本国传统的规范和价值观相冲突,即使采纳这种改革,也产生不了实际成效。

2新公共管理内容概要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有:

(1)更加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2)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3)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4)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的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5)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作出反应。

新公共管理特别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注意从私人部门管理中借鉴理论和技术,强调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技巧和市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思潮,新公共管理反映了新形势下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信任危机,并提出了许多对策性措施。当代各国行政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都还在发展当中,大家对于“什么是新公共管理”、“如何进行公共管理”等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分歧。

3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行政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强调在由传统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中,要建立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政府管理体制,认为现行政府的失败之处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手段,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重视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以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多样化。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各国的普遍展开,对政府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

(1)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

在传统政府模式下,政府不仅制定政策,而且亲自提供服务。在信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下,政府试图向社会提供垄断并将耗尽它们的精力和智慧,将使政府什么都做又都做不好,而陷入困境。新公共管理的“企业家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与竞争的作用,用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做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的精力主要是做好决策工作,而把具体的服务性工作承包给私营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去做。

(2)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

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官僚组织机构的变革,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仍然是专门的公共管理机构,但它们往往以单一的、独立的形式出现,而在政府之外,还出现了许多私营部门或半私营部门及“合作式组织”,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很大一部分可以由这些部门来承担。此外,在政府内部组织之间,分权使复杂的组织模式层次减少,组织之间由以权力为纽带而变成以契约为基础。

(3)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人为设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为腐败的滋生留下了空间,这是传统公共行政中永远无法治愈的痼疾。新公共管理却表现出了消除腐败的趋向:顾客至上改变了原先行政体系的主体中心主义,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发生的根据;服务定位使行政行为更加贴近其公共性,消除等级化的特权和特权意识;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增强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暗箱”操作的机会最小化。

(4)导致政府组织文化的革新。

新公共管理强调企业性的价值,要求政府部门领导和雇员更新旧观念,吸纳新思想,而不是保守怕事,随遇而安。新公共管理所引发的公共组织的横向联系网络的发展,也将开阔组织成员的视野,提高其工作能力。新公共管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对待政府改革,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启示。

4新公共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作用

综观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借鉴作用:

(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之所以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法规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该像企业那样,把效率放在首位。这一思想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应该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进行结构调整,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2)把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尽管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企业及私营部门的管理对象、方式、目的不同,但是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借鉴。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3)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4)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方向。

我国目前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将是政府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必须意识到,制度是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和任务的手段。因此,在制定制度法规时应考虑如何将其落实和执行。这一点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必须加强的。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健全,依法行政也只是一句空话。

(5)重视政治体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行政管理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的绩效与政治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保证有效地建立健全各种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证一定的权威性,那么公共行政就有失政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中,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是不能得到保证的。因此,虽然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增进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让行政人员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但是,我们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有价值的思想和做法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因为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因而以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其发展趋势的。我国目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对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只能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不能全盘照搬。简单地照搬新公共管理只会扩大其隐含的内在矛盾。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在宏观层次上应该承认当代政府改革主导方向及其必然性;在微观层次上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生化道路。只有植根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循着内生化发展的公共行政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7).

第4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财务会计 课堂

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教学的任务是传授高职财务会计实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以及不同形式的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活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团队精神;对学习财务会计实践的学生来说,还应培养他们的高职财务会计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教师移情及对学生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

是大规模的学校,以加强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忽视了发挥教师在校本此功能的教学理念,以学校为基础的地位不断下降,哲学教学,教师的运作正常化,极大地阻碍了学校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教育的发展。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中,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必须具有特色。它必须超越传统的实践教学要求,突破只强化基本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标准,从实践教学的组织、规划、实施、评价等方面优化实践教学过程,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加强合作式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提升

加强课堂校本建设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参考,为教师建立一种机制,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教师,搭建一个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传授经验和交流的平台,积累丰富的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教学因素的教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看出,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建设的必要性。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哲学教学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课程适应,以学校为基础的系统是教育部加强教师的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可。校本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是高职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教学,帮助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职财务会计实践课堂教学中工学结合的改革思路

(一)转变教师观念

工学结合教学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成本财务会计不是数学,不是只掌握计算方法就可以,要理解要素分配的目的。各种要素的分配实际上是为核算产品的成本服务,成本财务会计的教学最终是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技能。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变化,才能很好地将成本财务会计的工学结合实施到实处,否则,即使强行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教师可能还是会停留在教师“灌”学生“装”的教学模式上,相当于“换汤不换药”,学生的财务会计核算技能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所以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工学结合教学的关键所在,鼓励成本财务会计教师多参加各种以技能为核心的培训。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成本财务会计教学一般是在普通教室完成,所以面对各种表格的讲解都是依赖教材来完成,而解决表格过多带来授课难度增大的问题,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能够将相互之间存在关系的数据进行链接,比如数据若与它的来源进行链接,只要点击该数据就可以看到该数据的出处,既可以避免打乱讲解的思路,也可以减少通过教材前后翻看数据的麻烦,避免了照本宣科,教学效果相对来讲比较好。

(三)理论与实践侧重点的把握

学习中不能重练轻学,由于实训操作的成就感,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喜欢实训环节,而不愿意学习枯燥的理论,教师必须适时的引导,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工学结合应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成本财务会计的工学结合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财务会计核算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注重教学的效果,在不同的知识点上应适当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技能。

此外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解决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但这种合作要基于相互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校内办企业,也可将课堂搬入企业,相互渗透,利益共赢。校企合作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参与到企业中去,切身感受企业的生产实践,通过了解生产过程来理解财务会计岗位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分小组地参与到具体的岗位中去。

第5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关键词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43-01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生物类专业进行了整合,设立了新的生物工程专业[1]。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于2001年,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生物产品产业化技术,毕业生一般在食品、制药、环保等生物工程相关行业就业。生物反应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支撑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将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如酶、细胞或组织)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的工程科学。开设生物反应工程专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既有很强的生物学和化学背景,又具有工程知识的学科交叉型人才,使学生能在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2]。生物反应工程是一门工程类的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3],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联系,对于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课程网站和多媒体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生物反应工程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 生物反应工程的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生物反应工程课程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为生物反应工程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生物反应工程课程本身涉及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知识,有较多的公式推导和计算,并且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生因为难于接受而出现畏难情绪,普遍感到此课程学习难度较大[4]。为此,如何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生物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包括1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团队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团队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以课程为中心组成教学梯队。为此,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由教授任团队带头人,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2.2 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内容,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教师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此举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5-6]。

2.3 引入实践教学环节

采用“小组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将学生分为3~4人一组,自选或指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写出报告,并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并且相互讨论,交互式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4 应用多媒体教学,建设课程网站

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效率高,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利用板书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网站的建设,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提供给学生一个自学的平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5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而且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教学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3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等,其中课堂回答问题在平时成绩占较大的比重,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教学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报告、PPT和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采用卷面考试,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参考文献

[1] 江珩,陈守文,喻子牛.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6,32(2):172-175.

[2] 岑沛霖,关怡新,林建平.生物反应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韩培培,谭之磊,贾士儒,等.生物反应工程本科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实践[J].科技信息,2011(35):286.

[4] 曹飞,张进明,朱建良,等.本科生物反应工程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4):36-38,92.

第6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关键词:管理改革;实践思考;责任

Abstract: From now until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high speed. The trend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walks of life on th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challenges. This trend brook no delay for various industries face the market, strives for the survival, development, market-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means and so on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Changchun City highway management system actual, talk about bit of shallow view.

Key words: management reform; practice;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适应公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试行管理机制的改革

建立和完善简明,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促进“目标跟着市场走,效益围着风险转” ,是社会主义公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内部管理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公路管理系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挂着事业单位的牌子,吃大锅饭,人浮于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呆板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僵化沉闷的氛围,单位无活力,职工无动,竞争无实力

为适应公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春市公路管理处不断探索,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在公路管理系统进行了公路段一级的管理机制改革的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在全单位推行。公路管理机制的总模式是:推行企业化管理实行 “一段两制”既公路段机关必要职能科室属于事业系列,行驶公路养护和管理职能,其它附属生产单位和部门,如工程,材料拌合厂,车队等属于企业系列,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实,自负盈亏,参与公路建设和其它社会服务事业。这样就初步形成了既具有公路管理的行政事业职能,又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实力,事业分开的一段两制的新格局。“一段两制”新的管理机制的速立是为了保证它的有效运载,既不是对原有机制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名称的变更,与人人有关,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实践中我们着重抓办三个方面的工作:

(1)机构设置。本着能分并的分并,能精减的精减,保证运转,事企业分设的原则进行。以九台,双阳,郊区段为例,事业系统包括:养护科、路政科、财务科、审计科、人保科、行政办、政工办、公会等。九台市公路段过去22个科室,现在合并精简为9个科室。企业系列机构根据各段实际情况的成立公司或经济实体为主进行设置。如各段工程成立公路工程公司,材料成立材料公司,第三产业成立开发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九台市公路段将工程科,料拌厂,车队三家合并成立工程公司有365人,一名副段长兼任公司经理,聘任两名副经理,公司内部从管理到经营完全按照企业化管理运行,逐步见到了好的成效。

(2)精简机关超编人员,安排富余人员。首先压缩段领导职数,段级领导一般设4-5人,机关50人左右。九台段机关由过去的120人,精简到59人。郊区段按新设置的机构定了39人,照过去缩减13人,各段机关实行岗位竞争,优化组合原则,对不适合机关工作的编余人员,安排第三产业或自谋职业。

(3)明确“一段两制”的相互关系。段机关是有公路事业管理和所属独立经济实体公司,管理的双重职能,即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段与所属的实体公司是主管单位与下属单位的关系,各公司是企业编制。到各公司去的原事业编制职工,暂保留事业编制档案身份,段内各基层独立单位公司,之间为兄弟单位的关系,一切约束皆属经济关系,进行有偿服务,公平竞争,必要时公路段有权进行协调。

二适应公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试行管理方式的改革

建立和逐步完善与管理机制相适应,与公路市场经济相衔接管理方式,是试行企业化管理的第二步骤。本着明确产权关系,明确表,权利三者关系,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确定“包”字当头,风险抵押,条款公开,及时兑现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新型管理方式的转换与陈旧管理方式的区别在于,它是以科学管理为依托,以生产要素优化结合为基础,以利益机制为趋动,因而使管理得到强化,员工的责,权,利紧密相连,奖罚严明,及时兑现,真正做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初步扭转了“一锅煮”、“大锅饭”的现象。管理机制的稳定性,连续性,决定了管理方式的灵活性,时效性。我们针对公路段机制改革后的不同经济体,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大包干方式。主要在养护上推行(包括养护大中修工程)。效益提取比例:大修工程提取总造价百分之五,中修工程提取3%交段,段队全年养护指标与养护科函包,养护科与各道班承包分指标。全段提取养护经费2%,节余部分由养护科自行分配,段每半年对养护生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完不成指标的扣道班5%的抵押金。

二是定额提取方式。主要在工程上试行。各公司计划内工程向段缴纳工程总造价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管理费。各施工单位在完成计划任务后,对外函揽工程公司提取总造价的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管理费,节余部分按3:4:3比例分成,百分之三用于施工队奖金,百分之四作为公司发展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其余3%用于公司职工集体福利。

三是租赁方式。主要在机械设备管理上试行。如压路机械按照车辆设备现有状况定出每个台班多少钱,提取设备更新费按吨位计算,每吨位100元。

四是超产追加方式。主要是热拌厂,沥青站函包上试行。沥青站,热拌厂先核定基本生产量,对超出基本生产量的热拌料每立方米段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三适应公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试行管理手段的改革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经济行为的运行都强有力的管理手段来支撑,或者叫操作,这是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构体之一。我们所称的管理手段的改革是狭义方面的范畴,它的内涵包括:行政协调与领导干部手段,精神与物质激励手段,道德规范与法制约束手段,内部管理监管强制手段,等等。管理手段是前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目的。近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管理手段的强化:一是针对干部“终身制”“铁交接”的状况,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强化干部管理手段,能者上,平庸者下,大胆提拔重用有朝气,有闯劲,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使经营实体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针对责,权,利,脱节,分配不公的弊端,强化了激励机制。九台市公路段工程公司取消日工资制,实行“计件计时定额“分配机制,过去施工时一些脏,险,累的活全靠雇工,现在职工自己干,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工效挂钩,多少分明,职工气顺,心情舒畅。三是针对公路质量管理的特点,强化内部质量监管,检测手段,重新修订了质量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四是强化了以纠风整纪,开展文明服务为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法治理的制约手段,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管理技术素质,是试行企业化管理改革的基础和动力。

四 几点思考

深化公路管理改革,对长春市公路管理系统来说是一项心的工作,仅仅才开始,许多工作需要继续探讨,深化与开拓。实践使我们对这项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思考之一 深化管理改革是县段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内部管理机制的转换或者说是管理机制的活化,而不是公路属性的变更。因此,在弄清开展深化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的基础上,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增强三个意识:危机意识,管理意识,超前意识。所谓危机意识,就是如果不进行深化管理改革,公路管理系统尤其是公路这块,就有“山穷水尽”的危险,不用说发展壮大,恐怕连维持起码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所以要增加危机感,责任感,寻求新的生机和出路。所谓管理意识,就是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方式,对陈旧的管理手段,方式进行改革,从基础工作抓起,强化财务,审计,质量,信息,人才,科技管理,用先进的管理创出最佳效益。所谓超前意识,就是真正体现公路交通先行。以超前的气魄和胆识,创出一条新路,加快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经济的发展当好先行。

第7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搭建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平台、专业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夯实了石油工程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提供必需的技术理论知识,使学生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构建了由基础实践层、基础创新层、实践提高层、综合创新层和高技能应用层等层次清晰、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中心获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二、教师培养和任用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现有师资的对外交流与培训,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和学习,特别是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提高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继续投入资金,改善条件,积极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骨干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35岁以下的博士、博士后。教师引进坚持“教学与科研能力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科研能力,还应该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具有将学术知识融入课程教学、转化为教学成果,并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三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从企业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为学生开设部分实践课程、讲座及担任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四是坚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科研院所进行研究工作学习,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获陕西省教学团队称号。

三、分层次、分模块、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课程建设

根据国家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拓展国外”、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并举的战略以及西部能源开发(包括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石油与天然气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研究,将石油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程平台”分为“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非常规油气开采”“国际石油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等五大教学模块。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的总体框架下,针对不同教学模块构建不同的教学团队,制定相应教学模块下的团队及课程群建设目标,以实现不同教学模块、课程群等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同作用,充分体现石油工程专业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几年的建设,《油藏物理》《钻井工程》《渗流力学》《石油工业概论》课程获陕西省精品课程称号,《钻井工程》获陕西省双语示范课程称号。

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紧紧依托已建成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同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2013年获批国家级“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完善石油工程专业常规实验室基础上,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依托,通过合理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校内石油工程专业新技术实训基地。通过建设使石油工程专业新技术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五、持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FLASH动画等现代教育手段,把比较枯燥的理论教学形象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集中教学与交互式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日常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实验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等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在认真总结已有的“订单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石油工程专业继续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采取“石油工程专业+国际经营+国际法律+专门外语等”形式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改进工作,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加大对陕北能源化工紧缺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分工和协作,进而增强陕北能源化工企业竞争力,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结论

第8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一、男性参保人员退休年龄的确定相对简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退休:

1.年满60周岁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并达到规定年限,年满55周岁的;

3.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年满50周岁的。

二、女性参保人员退休年龄的确定相对复杂,整体上可以分为50岁、55岁、45岁三类。

1.符合下列条件的女参保人员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

(1)单位在职女职工。由企业招收录用,在工人岗位上工作,并由单位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女职工。包括曾经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申请退休时在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符合一定缴费年限要求的女工人。

(2)原固定工身份的女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固定工”,也称为“正式工”,是建国后至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产物。“原固定工身份”的人员包括:原为用人单位固定工,后因用人单位破产、关闭、改制等原因离开单位的人员;原为用人单位固定工,后因用人单位改制或用工制度改革与用人单位重新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原为用人单位固定工,后与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等。参保人员的用工性质在其本人的档案中均有明确记录。

第9篇:公司改革思路范文

一、法律制度是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准则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应纳入法治的轨道,城市公交事业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城市公交事业的政府规制要以立法为先导,按法定程序进行改革,以法律制度为规制依据。公交事业发达国家在进行政府规制改革之前,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纲领指导政府规制改革的实践。不言而喻,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对公共交通研究不深,城市公共交通立法已经跟不上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的步伐。现行的规制依据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一些政策和办法,如《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若干规定》、《全民所有制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等,以及地方城市政府出台的一些管理条例,如大连、济南、武汉等城市制定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这些规定、办法和条例对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促进城市公交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法律层级低、法律效用较差,因而在执行中打了不少折扣,对城市公交行业的约束力不一,既缺乏统一权威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也缺乏本行业的专门法律。

根据公交事业发达国家在政府规制法律制度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建立城市公交政府规制体制的法律框架,作为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准则。当前,应尽快出台一部具有权威性、全国性的《城市公共交通法》,为城市公交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法》应对公共交通各方面的具体管理作出较为全面的法律规定,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的性质、规划、设施建设、线路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责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城市之间的差异大,需要以《城市公共交通法》为指导,因地制宜,制定一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二、政企分离是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关键

城市公交事业民营化之前,其政府规制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政企合一,政府既是规制政策的制定者与监督执行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这种高度政企合一的政府规制体制,其主要弊端是国有公交企业垄断经营,没有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权,缺乏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动力,因而也就缺乏竞争活力。因此,实行政企分离是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关键。城市公交事业民营化重构政企关系,政企分开,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公交企业所有者职能和公交企业经营者职能分离。

面对走向民营化的城市公交事业,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公交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组建一个独立、公正的规制机构(如城市公共交通监管委员会)来规制和监督公交企业的市场行为。城市公共交通监管委员会的职能定位为合理授权、完善规制、适当监管,即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制规章、颁发公交企业经营许可证、对城市公交进入和退出市场进行规制、制定并监督执行价格规制政策、制定公交服务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规定公交企业的普遍服务、确定公交补贴方式和额度等。

政企分离后,公交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依托、以多元化经营为扶持、以股份制经营为运作机制的全新型公交企业经营模式。利用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契机,向国内外开放城市公交市场,积极引进外部资金,运用控股、参股的方式,组建多家股份制公交企业在同一个层面上展开竞争。公交企业可以资产为纽带,建立紧密型的集团式经营企业,发展广告、房地产、旅游、商贸、物业管理、汽车维修与配件供应等相关领域的产业,突破城市的地域限制,与其他上市公交企业联合经营,进入其他城市的公交客运市场。

三、有效竞争是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目标导向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竞争出质量,竞争出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1]。城市公交事业的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其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但是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公交企业经营又会扼杀竞争活力。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便构成政府制定城市公交事业规制政策的两难选择。从世界范围看,任何一个城市公交市场均是适度开放和适度竞争的市场。对此,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作为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的目标导向,对城市公交规制并举。

其一,适度的城市公交市场准入机制。城市公交行业并非自然垄断行业,由众多的私营公交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可以降低价格,减少政府补贴。城市公交市场应在政府的监控下,实行有限度的竞争,适当控制进入者的数量和规模,并逐步推行公交线路特许经营,对新增的公交客运线路或收回的现有公交客运线路的经营权,以拍卖、公开招标方式,让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公交企业公平竞争,由提供最低报价的那家公交企业获得特许经营权,规制机构与之签定特许经营合同,准许其经营城市公交业务。如果公交企业未能履行合同,规制机构可以取消与这家企业签订的合同,重新选择另一家,这打破了公交营运的终身制,把竞争机制注入城市公交行业。

其二,公交企业有序退出的制度安排。在通过特许投标来选择经营者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公交企业退出经营问题。如果政府对公交企业的退出缺乏一定程度上的规制,可能会使公交服务供给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进而影响城市公交的稳定运营。因此,政府必须要求已获准入的公交企业负供给责任,从而对它们实施退出规制:首先,选择退出对象。只要符合退出规制条件的,不论其所有制如何,均应列为退出对象。其次,退出对象补偿的问题。根据退出公交市场的经营者所遭受利益损失的程度进行等价补偿。最后,引入新的经营者。在妥善处理企业退出公交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引入新的经营者,让符合条件的公交企业进入客运市场,以确保公交运营的连续性。

四、激励性规制是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有效手段

激励性规制是相对于政府单方强制规制而言的一种新型管制方式。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为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激发、引导的方法使公交企业自愿按政府意图进行生产经营[2]。其实质是给予公交企业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促使公交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诱导公交企业逐步接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思路。为了提高行业效率而给予公交企业的激励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

一是在公交票价规制中引入区域间比较竞争机制。公交票价是公交企业和乘客的利益冲突点,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规制机构指导下制定市场竞争价格。我国城市公交行业基本上是由区域性垄断企业经营的,政府规制机构可以运用区域间比较竞争机制控制成本的变化,剔除各种影响成本的外部因素,以运营效率最高的公交企业的成本作为制定价格的依据,促使各区域的公交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开展间接竞争。

二是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亏损评估机制。政府对公交企业的扶持和财政资助体现了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体现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公共产品的责任。我国应确立重点扶持城市公交企业财政补贴政策,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亏损评估机制,对公交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审计与评价,根据票价收入情况,结合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的成绩,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基数,切实发挥政府财政补贴在城市公交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提高城市公交服务质量。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出门乘车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上档次、多样化、便利性等需求,这要求城市公交创新服务模式,推出特色服务、特需服务、精品服务等新产品。公交企业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乘客提供不同的乘车服务。比如,通过车型和票价的差异,开通普线、大站快线、直达线等类型的快速公交线路,相应地将票价上调至2~4元。

摘要:城市公交事业在不断探索和推进民营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行政府规制改革,以弥补市场失灵。而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应遵循以法律制度为准则、以有效竞争为目标导向、以激励性规制为手段、实现政企分离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城市公交;政府规制;竞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