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奖励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现状
1、总量大,但分类不清
目前高校虽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活动的种类多:比如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竞赛等,但是不同的创新活动分管部门不同,部分归为教务处总负责、部分又归为校团委管理。各个学院在开展创新活动时的管理者也相对应为各个部门的对接人。这样,创新活动在管理的过程中,档案产生的过程没有一个专门部门进行跟踪,档案产生后又按照学院管理人员的意志进行归档,虽然会提交给主管部门一些总体性的描述文件,但是档案依然归档不集中,各种创业活动类型的材料未作区分管理,又导致档案分类不清楚,日后查找困难。
2、缺乏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保障
高校虽然会出台相关的活动管理办法,办法涉及创新创业活动管理的过程管理、经费管理、质量要求、奖励办法、教师计酬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未对档案管理提出相关的要求。国家也尚未出台有关创业材料收集归档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生创业档案在档案的实体分类中,属于教学档案,而目前正在使用的作为高校档案工作指导性文件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案》出台于02世纪09年代初,其对教学类档案归档范围的相关规定中找不到关于“创业”的只字片语。这就使得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各个学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只能机械地等待学校相关主管部门通知,按照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提交材料,材料没有统一规格。
3、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管理不清晰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注旨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希望学生在实施自己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积累学科知识,将个人和团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一般情况,以创新训练为例,每个项目需要经历申报、中期检查、结题几个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又有许多细的流程和时间节点,不同节点需要学院和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评估,每个流程学生和学院需要开展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项目实施的质量,也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但是,高校普遍总体管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要求,具体的操作是由学院来开展,由于学院管理创新活动的人员有限,教师指导压力大,整个流程中对于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所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和相关评价的信息收集就显得特别困难。虽然有创新创业管理系统辅助,但是由于系统的使用方式不合理,导致过程管理不清晰且部分档案缺失。
4、大学生创业档案收集难度大,归档意识薄弱
相较于创新训练类的创新活动,高校创业实践活动档案的收集更加困难。进行学生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借鉴,创业材料收集难度很大。首先横向层面上,虽将大学生创业档案列入高校档案收集范围,但对创业档案的具体收集范围以及如何整理缺乏相关经验,加之创业档管理部门不明确,且学院管理人员有限,创业档案建档意识淡薄。其次纵向层面上,有关大学生创业者的典型案例,时间跨度较大,需要若干年的跟踪和积累,创业主体已非在校大学生,且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材料提交的热情不高,档案收集难度大。虽然高校近年来致力于收集相关的档案,但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创业档案的收集归档未能得到真正全面实施。
二、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遍地开花的创新创业活动是主要载体,但是也需要从档案管理中寻找规律,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相应问题:
1、完善创新创业系统,全面保存相关档案
高校一般都会引进科技公司开发的创新管理系统,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系统仅仅记录创新活动的进程,归档的材料也仅仅是每个节点的报告,如申请书、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但是学生整个项目报告的佐证材料等都不能上传在系统中,只能装订为厚厚的纸件材料;而且系统操作繁复,学生提交的报告需要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到达学院,再到达学校层面,一旦在某个审核节点被驳回,所有的流程都必须重新来过,耗时又耗力。建议开放创新系统权限,给学院更多的管理自由,学院自由设置学生档案归档的类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提交,也可以由学院统一管理,统一上传在系统中,这样便能够在系统中完整保存每个项目的所有信息,日后查询也更加方便,不用受制于纸件材料。学生材料的实质审核由指导老师进行,形式审核由学院进行,但是学生出错往往出现在形式审核阶段,教师的指导往往也不会在系统审核中进行,只是单纯地点击审核通过。建议将学院审核前置,指导教师审核放在学院审核之后。这样就省去指导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2、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档案标准
就高校而言,要根据校情,本着方便教师、便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制定相关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明确建档与管档的责任部门,将创新活动管理归在同一部门,例如完全归在教务处的实践科室,具体操作由学院教学管理完成。这样便于档案材料的存储以及落实责任主体。第二,在信息化的今天,个人不建议档案材料以纸件形式存在,既然有创新创业管理系统,那么,所有档案材料都应该归在系统中进行管理,当然是以系统相对完善为前提。第三、档案收集和管理的标准应该由各个学院在经年累月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中以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前提进行制定,归档类目也应该统一。
3、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创新创业管理质量
创新创业档案的管理,目的是存储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材料,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档案分析不同节点的相关情况,从中找出规律和问题,对症下药。例如在申报节点创建申报监控表格,统计各个年级的申报数,答辩数,立项数,便于分析各年级的参与状况,答辩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动员和指导;申报答辩的过程中,收集所有答辩评委的意见建议,将每个项目的答辩情况在同一详情报告中详细列明,后续的中期检查和结题的相关情况也都一一记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过程管理的完整性,而且学院在查找相应过程情况时也会更加清晰,在该批次学生项目结束后,将完整的过程记录上传在系统中,还能为下一年度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学校监督和管理也会一目了然。
4、隐私权及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但通过对引进人才创新创业过程的跟踪调研发现,他们也面临很多问题,如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政策落实不到位,生活不便利等,直接影响和降低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些困难背后的原因,有目的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后续管理服务,搭建更完善的平台载体,创造更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智慧生根发芽。
1 国内加强引进人才后续管理服务的典型经验
1.1 宁波市:创造亲切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一,帮助解决人才和技术本土化问题。通过开展嫁接企业、重组、促进风投等专项服务,把海外人才带来的项目(技术)与本地企业相结合。第二,用政府投资扶持的市场手段来扶持创业企业。宁波市成立了风投基金、海外人才基金、天使基金,并给予企业很大的优惠。第三,搭建平台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宁波专门成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为海归人士交流成功经验提供平台,同时也对海归新人创办企业、研发过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第四,五项“跟踪式”服务营造良好引才留才氛围。主要包括政策跟踪、服务跟踪、生活跟踪、培养跟踪和健康跟踪五个方面。
1.2 合肥市:大力优化人才环境
第一,创新配套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行政效能、改革优化市场环境、改善投融资环境、做优人才工作和生活服务等。第二,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提升对高层次人才承载力。制定实施了“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规划,狠抓一批支撑性、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第三,创新引才机制,构建开放式招才引智“绿色通道”。实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紧缺急需人才实行无障碍引进;在海外建立招才引智联络处,探索人才工作社会化路径;突出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中心。第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设立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出台风险投资损失补偿暂行办法;对来合肥创办企业的给予资金上的资助或优惠;对合肥科技创新做出杰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1.3 江苏淮安:提供101%的服务 吸引人才扎根创业
第一,“淮安的步伐”。体现在三个数字上,从初步接触淮安到决心落户淮安用了1个月,从企业注册到企业搭台用了1个月,从人员驻淮到设备驻淮同样用了1个月。第二,市领导主动与人才结对子。淮安市委专门出台市领导结对支持创新创业重点人才文件,全市8个县(区)和经济开发区也建立了各自的创新创业人才结对机制,实现结对全市覆盖。第三,101%服务优化人才软环境。101%包括100%和1%两个方面,100%是说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必须100%落实,职能职责必须100%履行,群众和企业合情合理的要求必须100%满足,在此基础上,以真心、真情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为他们创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2 进一步加强济南市引进人才后续管理服务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相继出台了《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实施了“5150引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跟踪支持计划”、“5150引才倍增计划”及“5150人才企业发展计划”等,进一步完善了引才创业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至2012年底,已吸引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其中入选“5150引才计划”的6批236人,90%以上有博士、博士后经历, 95%以上拥有发明专利,90%以上带资金、带团队、带项目来济创业,70%以上完成公司注册。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覆盖了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物联网和云计算、生物制药等一批特色产业链,对进一步完善提升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产业规模雄厚、特色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更好的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合理高效使用人才,让智慧生根发芽,济南市还应该在加强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服务上下功夫,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2.1 深层次推进人才先行战略
首先,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做好人才规划。建议市人才工作小组集合专家力量,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尽快制定和出台人才规划,进一步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目标、引进计划、后续管理服务等。二是,保证财政投入。有效发挥我市科技发展基金、创新基金、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等资金政策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市创业投资公司的力量,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高层次人才初期创业及后续跟踪服务,促成一批企业上市。三是,做好人才激励。加大对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省市颁发的科技进步奖项目给予奖励。
其次,建立调优对接机制。一是,领导工作机构对接。有效履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加强我市人才工作重大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协调、重大活动组织、重大奖励事项以及人才后续跟踪服务的沟通协商。二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开放我市人才交流渠道,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加快校地人才合作对接。建议市人才工作小组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就园区共建、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优势对接,共同服务经济发展。
2.2 高起点搭建产业平台
产业平台是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济南市应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积极搭建系统化、集成化的人才发展平台,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加快创新创业人才落地。
一是,着力建设创新药物孵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济南产业化基地等十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量子科技公共研发平台与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带动重点产业跨越发展,提升对人才的承载能力。三是,突出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以集聚研发人员、建设研发中心为先导,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四是加快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帮助企业建立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科学机制,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求以高端人才的加速集聚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就业体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才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1]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为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体检”为视角,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实践,努力践行“实基础、厚素养、精技能、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就业体检”的内涵
“就业体检”是将体格检查的内涵拓展至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职业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的一种“健康性”检测。借用这一概念来描述学生通过进入社会就业体检来保证培养的学生素质状况,以胜任从事相应的行业、专业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言之,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其实质是办学中引入一种社会认可机制,通过外在性的人才培养质量透视,探索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健康标准”。[2]
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十分关键。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构建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学院根据“多元融合、学用兼善”的实践教学理念,构筑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集专业社团、学科竞赛和自主创业为一体的培养方式,着力多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通过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各类活动成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和学术研究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旨在传授大学生知识,提高大学生能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自主创业,作为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积极鼓励的举措之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努力,不断学习、创新价值的过程。总之,专业社团、学科竞赛、自主创业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
(一)建设专业社团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共为高校育人的载体。专业社团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取得“教学”与“育人”的双赢,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
1.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如电子协会,作为一个专业性的社团,主要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主,是广大电子学习爱好者的学习交流平台。该协会每年严格制定与执行不同年级、相关专业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电子竞赛。
2.将学分制引入社团。学生社团是推进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平台,学分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功能与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是同一的。综合考虑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求职者的社团经历的参与比重,学院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发展模式,将学分制引入社团,创设社团活动课程,致力于构建适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有效平台和良好氛围。
3.建设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在专业社团建设方面,需要一批专业指导教师的支持。电子协会从成立至今,学院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聘请相关指导教师,且积极调动专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专业指导教师积极关注社团的发展与动态,不断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同时加强学分制社团课程的建设,规范专业社团课程管理,提高专业社团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重视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学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科技竞赛和科研训练。始终坚持以学科竞赛为龙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水平。
1.保障经费投入,积极引导学科竞赛。目前,学科竞赛已成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学院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竞赛奖励办法》,近几年,逐渐加大对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用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参赛、奖励等工作。同时,以项目形式支持学院、分院两个级别竞赛,项目要求学生参与面要广,旨在加强基础训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强化组织建设,规范管理学科竞赛。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尤其是各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主办的各类竞赛,要由相关专业或相关部门申报,学科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决定列入学院科技创新与竞赛范围。截止目前,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的国内、省内大学生学科竞赛有近四十多种,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3.完善服务体系,全员参与学科竞赛。在竞赛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中,各部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各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积极推进科研训练计划,理顺学科竞赛选拔、训练、培育和表彰机制。相关部门应注重引导,加强整合,推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紧密衔接和协调推进,提高服务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组织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鼓励自主创业
以“就业体检”为视角,高校教育工作坚持根本法则——以人为本,鼓励自主创业,促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得到发展。
1.搭建多层次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我研究事物,自我推广成果,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学院不断开设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项目、开放实验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旨在引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科研、自主创业素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年,教育部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学生的创业、发明、创业能力将得到很强的训练。
2.邀请资深企业家现身说法。资深企业家走进大学现身说法,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文化教育氛围。截止目前,学院累计举办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沙龙十五场,以企业家讲授为主的行知论坛三十三期。开设行知论坛,邀请三十余位企业家给学生进行人生导航、专业导学、就业引导、创业引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环境渲染和适当的经验指导。许多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创业的念头,这种学生一有条件,就会走向创业。
3.设计一体化实训课程体系。“就业体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就业与创业教育从课堂理论为主转向以体验、实践、实效导向为主的教育,将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进行一体化设计,对接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形成专业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达标训练制度。目前,相对完整的一体化的“就业体检”实训课程体系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善,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实践,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创业潜质充分发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积极发展的局面。
四、小结
集专业社团、学科竞赛和自主创业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该平台对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推动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Z].2010-5-4.
[2]陈红儿.基于“就业体检”视角的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选编(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前言
新时期我国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提高,在大学生教育和培养方面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有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高校、国家和社会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层面,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不利。因此,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实践的问题刻不容缓。
1 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
1.1 大学生本身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很低,统计显示,我国仅3%,而美国已经高达达到20%,这说明当前大学生更多的还是停留于书本中知识的学习当中,而很少应用于实践。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中创新氛围较低,大学生也不例外,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这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首要原因。同时,教育问题,导致大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单一,很多创业活动没有足够的创新点,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研,因此,导致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过低。
1.2 教育现状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长期把重心放在学生学业的提升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由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人员兼任,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机构培训,授课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些高校具有专门的教师,但他们多为理论型的教学专家,他们或许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对创新创业的实践相对缺少,而具有成功经验的则更少。课堂教学也大多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把创新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学校对创新创业的不够重视,也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除了高校教育,大学生受家庭影响,老一辈的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找稳定的工作,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苦创业,从观念上,也让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限制太多,导致大学生思维模式单一,没有敢闯敢创的冲劲,导致创业率过低。
1.3 国家和社会环境缺少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支持
从政策环境来看,当前国家很少出台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的政策,而即使有一些政策,也仅为鼓励大学生参加一些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缺乏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从资金支持来看,当前资金投人远远跟下上形势发展需要,缺乏系统规划,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而且硬件建设和经费投人主要用在创业园区的建设,用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场地基本没有,更缺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经费投人,要想把创新创业思想引领工作做好,就需要开展各种活动,如创业宣传活动、创办大学生创业社团、大学生创业和企业对接活动等,而这些都需要场地和经费支持。
2 如何突破障碍,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1 大学生应当提高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与时俱进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应该时刻关注前沿科技,通过报纸书刊、网络学习等方式,加强关于这些新知识的学习,突破专业的壁垒,使自己成橐桓稣莆斩喾矫嬷识的综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时代的内涵,才能真正地提高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意识,才能最终实现成功创业。除此之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勇于拼搏的斗争精神和不甘平庸的创新精神,在这方面,成功的创业者如马云、马化腾、张朝阳等,他们的经历和精神都给予了大学生们很好的启迪和模范带头的作用。大学生培养创业思维,也要注重自身对生活和创业市场的观察,对于细节和即将要发生的事的准确判断的能力,对于创业来说是重要的,只有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形势,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创业方向和目标,才能有更高的成功率。提高创业思维,并不是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让自己成为独特的自己,拥有自己的个性,从自己的角度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式来创业。
2.2 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加大师资力量的投人
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安排,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培养和造就创新精神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整合各方优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创新创业知识营造多元立体化的教育环境。在师资方面,积极邀请和引进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讲师,进行现身说法,积极的编撰创新创业教材,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案例分析,注重对案例发生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描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人社会,走进工厂,与该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与企业一线的工人进行对接,帮助他们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技术瓶颈等,以此来激发其创新灵感。鼓励学生与创业成功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实施各种奖励办法和激励措施,建立校园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大学生进行校内创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后台保障,切实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和持续进行保驾护航。
2.3 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力度,搭建创业平台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需要国家、高校以及企业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国家首先要起到引领作用,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将国家财政投人、企业赞助与高校自筹经费相结合,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或者专门主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部门等方式来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置丰厚的奖金提供支持,真正激励有思想、有能力的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事业当中去。与此同时,各行业协会也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工作中,制定行业准则,规范行业行为,切实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尽早融人到市场竟争中,使大学生少走弯路,尽快独立自主地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领头羊,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去。国家和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帮助和提供平台,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时非常重要的,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新的出路。
结束语
教育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富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古语有云,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大学生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因此,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分数的提高,而是培养大学生个性的思维和认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当前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更是未来我国在国际关系和地位竟争中的重要砝码,创业已经成为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导向 创业教育 内涵目标 原则 途径 措施
职业院校应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原则”,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支持和组织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背景与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日渐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引导的根本要求,更成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已经从知识教育升级到素质教育,把学生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以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正涵盖了当前转型升级关键时期所需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而对职业教育来说,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化成果就是落实到创业上去,创业素质应该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基本的必备的素质。因此,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正是符合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2.“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伴随中西社会多种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同样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尤其是,他们相对于老一辈人,在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更关注自我价值实现与否。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完全能帮助中职学生事业走向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
3.“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开展择业就业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们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好好读书―拿个好学历―找个好工作”这一传统意义中的“最佳出路”已成为“第二选择”。随着时代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的学生认为,“老路子”已经不适应这个开放、自由、独立的社会,也不适应活跃、百变的市场经济。因此,“创业”也成为当代中职学生更青睐的“就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念,了解就业与创业的有关知识,掌握必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增强参与竞争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培育健康的就业与创业心理,正确地择业就业或自主创业,从而成功地走向社会。
4.“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是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创业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技能,这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就业竞争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和学会适应,一方面培养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和激烈人才竞争的新形势下,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竞争。
二、“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
1.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所谓创业,是指创造、创设或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创业能力,就是创造、创设或创新某种事业或职业岗位的能力。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学会正确择业,顺利谋职就业,还要敢于面向市场去自己创业,即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创业教育,要在已有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创业教育,不断变革“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内涵和形式,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服务。
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特别是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和能力培养相比,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的特征十分明显。第一,契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即服务地方企业,接轨区域发展,对接行业经济,培养适应企业生产一线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就业是学校办学导向,也是创业教育的第一守则。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观和质量观,有利于校企合作,走“产、学、研”联合体道路。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人才对市场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够迅速适应市场,迅速找到创业方向。第三,创业教育重实践,重过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校要主动搭建多元的教育平台,支撑学生的创业点子,实现有效创业。
2.创业教育的内容和主要目标
第一,重在专业教育和专业拓展。如果创业者没有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创业就无从谈起。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在原来教育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的创业基本素质教育。因此,实施创业教育,首先要做好专业教育和专业拓展工作。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上,进行专业拓展,如教育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明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产品质量要求及其检测手段,教育学生学习专业产品的设计技巧与思路方法及手段,教育学生市场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产品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渠道与分析处理方法等。
第二,重在创业心理品质和素养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和素养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克制性、坚韧性和使用性六种因素。这六种个性心理品质和素养的核心是意志特征和情感特征,是从特定的角度反映意识和情感要素的。学生有了这良好的六种心理品质和素养,就具备了基本的创业“基因”。
第三,重在创业技能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创业技能主要指从业和创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也包括交往、公关与协商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经营管理能力。综合性能力,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驾驭变化的能力等,它是一种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综合开发和运筹的能力。
三、“就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内容十分丰富,实施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建设。
1.打造一支队伍――“就业导向”的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责任。基于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创业教育课、做好创业活动的指导,还应深入企业了解熟悉企业的运行管理,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更应做好创业咨询工作,实施个性化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的从教人员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师一般的职业素质要求,更应具备创业教育特有的对任课教师的特殊要求。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首先应坚持专兼职队伍相结合,专职队伍主要包括讲授创业或就业指导相关任课教师、辅导员,兼职队伍则包括从事专业课教学特别是科研方面能力比较强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校内教师。同时,通过引进和聘请校外专家,壮大教师队伍。
2.构建一套体系――“就业导向”的完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全面体现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创业教育应有一套融创业精神培育、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一体的3大板块课程体系。创业精神可以催生出不懈的创业动力,创业知识是顺利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在创业精神与创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创业过程的设计与模拟。
根据3大板块课程体系设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应首先,在校本教材建设上适应创业教育的需求,与当地经济建设相一致,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纳入到教材之中,体现创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创新性。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程性质、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这样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基础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创业实践活动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营造一种氛围――“就业导向”的浓厚创业教育环境氛围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需要不断创造有利的制度化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与机制保障有力的良好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管理环境、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等。
首先,应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有关制度。学校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如《学生科技活动和创业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等,各部门形成合力,推进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应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创业场地建设。学校要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增加设备投入。
再次,应给予人力支持,提供队伍辅导。学校要选拔创新意识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
另外,应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学生奖励机制和教师指导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给予重奖。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作为年终工作考核时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搭建一个平台――“就业导向”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活动平台
学校应积极搭建一个“就业导向”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广泛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活动,应把开放式的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应将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业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积极扶持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如开设一条学生创业长廊,故名创业街。创业街将结合专业及学生生活可以为学生开设如下内容。
(1)电子商务专区。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等手段开展代购团购活动,充分迎合当代学生的消费习惯,既可以解决学生课余活动难题,又可以通过对专区的管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养成节省的良好习惯。
(2)物流专区。在物流专区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运输等实训设备实现校内的自给自足。可以组织自己的物流队伍,对每天学校的邮件发送与接收给予有力的支持,既方便了师生,也让参与其中的同学感受到物流的实质。
(3)格子铺专区。学校可以有更浓的商业气氛,建立格子铺专区,尽可能地让学生实现格子铺创业、珍珠奶茶创业、旧物交换创业等更多成本小但平日必需的商业活动。
(4)生活配套服务。学校引导学生开展以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提供便利为主的实践活动,比如洗衣代办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生活商机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5.开辟一条路子――“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之路
学校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企业是就业的载体,学校培育出来的人才,能否有效就业和创业,最终要看培育出来的人才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学校应提高校企合作、做好就业和创业指导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调动校企双方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改革职教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举办诸如“校企合作走进课堂,联手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巩固“企业冠名班”的办学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冯峰.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8).
[2]郭扬.关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创业教学[J].职教论坛,1998(7).
[3]舒涛,李军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着力点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谈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在培养爱创新、会动手、能协作、勇拼搏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但地方高校因受硬件、软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相比211、985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团队建设、资源配置、氛围营造三个着力点精准发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关键点
(一)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
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多以学校团委为主体,二级学院分团委(或团总支)为抓手,通过学生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或科技创新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对接。其管理团队的主干力量是学团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来看,团队构成不完善、不系统;另一方面从其工作职责来看,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仅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繁重复杂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经常使他们力不从心,不但得不到认可,甚至还可能会遭到教师、学生的抱怨,致使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受到打击,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明确管理团队主体责任。如潍坊学院建立了包括学校分管领导、团委书记、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团总支书记、学生骨干为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划分责任,明确分工。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以学校学生处、团委为主体,以二级学院团总支为抓手,在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配备中心主任、主任和成员,明确科技创新管理团队责任,积极进行各类科技创新赛事的通知、宣传动员、团队成员组建和选拔、指导教师配备、比赛准备的协调等相关事宜,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培养稳定的专业化指导教师团队
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重要实践拓展途径。而有些地方高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学校、二级学院没有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对指导教师的选拔、配置、待遇等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指导教师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赛事时,自己联系熟悉的专业课或者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然而,这些教师通常承担较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甚至有些老师还同时承担学生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任务较重,无暇顾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缺少丰富的指导经验和具体的学习、培训规划,尚没有形成规范化、经常化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使得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低,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甚微,学生的有些创新想法处在“想象”阶段,难以实现。对此,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学生涉及到的科技创新赛事为平台,采用校外引进、校内选拔培养等方式,将热爱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事业心强和责任感强的专家、教授或专业教师,充实到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队伍中来,互相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形成阶梯状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从初步设计、立项、申报书撰写、答辩到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和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顺利、踏实有效。
(三)选拔积极性高的学生创新主体团队
科技创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可以引导和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加入一个创新团队、参加一次创新创业活动、选择一名创新指导教师,并配套多项激励措施,如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综合素质测评、各类评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学生党员等各项工作中,将科技创新项目做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标;对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获奖、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所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团队均给予创新学分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前沿课程,制定学分置换的办法,出台省级以上获奖的奖励办法等,大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二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的培养,可以采用普遍引导和重点培养结合的方式,既要提高科技创新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又要加强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的重点培养,发挥他们的“传帮带”和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保障点
(一)制定完善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做好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结合实际出台指导教师激励措施,落实指导教师的待遇。如教学工作量的置换、科研任务的等效、业绩津贴的发放、评优指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优先推荐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教学评价、业绩津贴发放及教师岗位聘任联系起来,调动和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部分确有专长的教师能够专心的从事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和激情的必要手段。对此,学校应从创新学分认定置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自2009年,潍坊学院相继出台了《潍坊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潍坊学院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且目前已落实各项成果奖励10万元,在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条件配备,并给予必要的资金物质支持
总体而言,地方高校普遍给予指导教师和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所提供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还很不充分,有的专业教师或学生甚至要自己购买实验器件等创新所需物品,没有专项的、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影响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激情,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稳定有序的开展。对此,潍坊学院制定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实施办法》,实施7年来共支持了381个研究项目,支持经费近60万元,形成《成果汇编》5册;学生获得专利授权9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此外,改变以往封闭模式,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多种仪器设备,并鼓励支持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生活设施,进行人性化管理,保障学生实验、比赛等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对于软硬件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来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科研项目较少,学生除毕业设计、实践课程、课程设计等环节可以和专业老师讨论问题外,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一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科研兴趣组织也往往因缺乏有效指导而影响到良性发展[2]。同时,地方高校难以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数量少,建设不完备。以潍坊学院为例,目前仅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学生科技创新仅仅是依托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科技创新社团等进行的小范围的、零散的创新,且创新团队依托比赛临时组建团队多,长期团队少[3],没有形成团队的长效培养机制,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数量有限,科技创新项目层次较低,很难扩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校内外创新实践资源,不断拓展创新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潍坊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整合校内创新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4],密切联系地方产业特色和产业结构,瞄准学术前沿领域,凝练研究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平台不断创新,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创新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开展概括、抽象、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出创新思维。
三、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动力点
(一)结合专业认知和社团活动,加强创新宣传,培养创新意识
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意识淡薄,氛围营造不浓厚,未提前对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等进行全面系统宣传和引导,缺少前瞻眼光和超前意识;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亦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热情、参与度大打折扣[5],没有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是一些同学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和挑战困难的信心,不愿意花时间、费脑筋深入思考,坚持钻研和研究,影响了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创新意识薄弱,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大,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了解较少,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体系、团队建设等更是处于模糊阶段,缺少系统的科技创新理论知识。对此,要以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等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组织更多的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实践,从听课到自己积极动脑思考,从筹备思路到做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查缺补漏,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浓厚创新氛围。
(二)报道科技创新比赛实况,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
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宣传工作的空间与途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板、数字校报、微信公众号等不同途径和平台,将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比赛的视频、参赛实况、获奖奖项、比赛感悟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和推送阅读,供学生观摩。近年来,潍坊学院学生在全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获奖1970余项,在校生获授权专利91项,其中在“挑战杯”和“创青春”竞赛中,获得6项全国奖励、86项山东省奖励,获得全国优秀组织高校奖1次、山东省优秀组织奖8次。通过对学生参赛及获奖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三)发挥创新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做好迎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促进科技创新工作评议的通知》(科策[2006]106号)文件,我局对照省人大常委会评议的范围和重点内容,扎实开展了贯彻实施科技法律法规、依法促进科技创新工作自查、边查边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法用法,依法推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有新成效
为确保《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结合“四五”、“五五”普法工作和以开展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月、送科技下乡、产学研对接、人大执法检查、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等科技活动为有效载体,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科技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学法用法意识。通过学法用法,《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在我市得到广泛宣传和普及,全市上下科技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和依法推动科技进步局面在我市逐步形成,我市依法推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6月,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3个,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12项,科技攻关项目10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8项,“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共计达到156.9亿元。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环新集团为龙头,依托骨干企业,辐射桐城、潜山、岳西、枞阳等区域的“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二是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加速。轻纺、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8.5%,比“九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单项技术,促进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我市被认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环新、华茂、安玻、曙光等一批企业被定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三年来,我市共组织实施40多项省、市级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引导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使信息化示范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40%左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亿元,利税4.5亿元,安庆恒昌、同发、和兴、余良卿及岳西迅启、桐城金光、潜山精科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其中超百万的255家,超千万的85家,超亿元的10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科技兴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我市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行业、品质结构加速调整,畜牧渔业产值比重有较大提高,随着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市粮油优质品种率达到88.4%和84.6%。两系杂交稻及超级稻、羽绒除菌加工等技术的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范围内累计种植两系杂交稻480万亩,为农民增收4.8亿元。桐城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潜山县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是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三年来,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全市专利申请总量5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90多件。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共有60多项科技成果获市级奖励,19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尽管我市在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在依法推进科技创新上仍然有薄弱环节,如全社会科技意识不够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二、优化环境,依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有新进展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和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重点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发展政策。为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激励市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环境。二是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2003年以来,我市把加强产学研结合上升到战略层面上来抓,坚持高起点把大院大所科技专家请进来,广泛与著名科学家和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借外脑、用外智、引外技,扎实做好产学研合作工作。目前我市已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专家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2006年6月,我市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共组织安徽29所高校、200多名专家学者到我市进行产学研对接,共签订了105项产学研对接项目。三是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2003以来,在巩固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上,我市重点加强了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安庆汽车零部件基地已拥有14家骨干企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经过积聚和整合科技资源,安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同时,2005年,我市还建成了安庆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为企业引进高科技项目和人才,为安庆发展高新技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四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在华茂集团、环新公司、安玻公司等骨干企业建成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夯实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基础,增强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吸收与研发功能,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35家企业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五是依法奖励科技成果。2003年以来,为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氛围,我市修订了《安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先后开展了2002—2003,2004—2005年度科技奖评审、奖励工作。共奖励科技成果60多项,发放奖金100多万元。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共有19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三、明确任务,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有新举措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形势、新要求,我市于6月30日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部署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建设创新型安庆任务。贯彻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建设创新型安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一、积极为自主创新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首先,按照全国、全省科技大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经济和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贯穿到各项政策措施中,促进各项科技工作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其次,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在依法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第三,按照打造“活力安庆”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壮大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特别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构;第四,鼓励发明创造,实施专利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发、申请专利技术。积极组织企业转化专利成果,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增强全市自主创新能力。二、大幅度提升农村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与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工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科技含量,促进安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三、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围绕我市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园区经济“倍增计划”中心任务,以建设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施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等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市情,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打造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工作部署,重点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具有本市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催生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大力发展高新兴产业技术产业,着力推动安庆高新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的特点,不断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积极应用一批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纺织、建材、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突出抓好一批带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产业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促进安庆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25-01
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要求,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成效并不显著。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风险承担意识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无法承担创业过程中的巨大风险。同时由于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尚缺乏现代化与规模化,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阻力较大,也极大地抑制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创业激情。笔者根据湖南省10所农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创业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以期科学反映湖南省农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际成效。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以期为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1-4]。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创业教育缺乏重视
学校重视程度方面,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视的学生比例为16.3%,认为学校对于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一般的占56.6%,认为学校不够重视创业教育的占27.1%;创业氛围方面,认为学校的创业氛围很好的占12.6%,认为一般的占38.2%,认为缺乏创业氛围的占49.2%;创业教育组织方面,成立了学生创业协会的学校占42.5%,有专业教师进行创业指导的学校占24.3%,有组成创业团队的学校占26.5%,还有7.7%的学校没有创业组织;体制机制方面,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完善的占16.4%,认为制度建设一般的占43.6%,认为制度执行不力的占32.1%,还有8.9%的学生对学校的创业制度不知晓。
1.2 对创业教育了解不到位
统计显示,只有5.6%的学生对创业教育很了解,18.5%的学生基本了解,51.5%的学生了解一些,24.4%的学生不太了解,说明湖南省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学校应加强重视。高达85.6%的学生认为进行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8.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5.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创业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支持。12.6%的学生认为自我能力满足创业要求,16.0%的学生认为自我能力基本满足创业要求,高达71.4%的学生认为自我能力无法满足创业要求。学生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前瞻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创业的要求。
1.3 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首先,课程安排方面,60.0%的学校仅进行就业创业的理论灌输,缺乏相应实践教育 ,20.0%的学校设有专业类创业课程,15.0%的学校设有创业特色课程,仅有5.0%的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内容设置方面,76.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结合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只有25.0%的学校配备有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教学形式上,85.0%的学校以公共选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高达75.0%的学校只针对毕业班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上,70.0%的学校选用统编教材,30.0%的学校使用自编教材或讲义。
2 发展对策
2.1 加大创业教育重视程度
2.1.1 提高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目前,农业已成为我国创业新蓝海,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前来创业。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创业教育的比例。一是农业高职院校领导层要提高创业教育认识,在学校发展规划中要着重突出创业教育;二是学校教师要提高创业教育认识,能够自觉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平常教学中;三是学生要提高创业教育认识,将创业与自己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1.2 加强创业教育宣传。国家大力提倡职业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育人质量,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农业高职院校是农业方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宣传。一是宣传国家关于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农业高职院校须将这些政策宣传到位,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清楚;二是宣传国家关于农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广大学生农业创业热情,积极投身于农业创业中去;三是邀请一些“创业达人”进校园,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让学生对创业有更深的体验[5-8]。
2.2 构建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2.2.1 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农业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将创业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业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首先,要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体系;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法为探究式教学法,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加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改革教学内容,以“创业”为核心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时刻都在接受“创业演练”;最后,要改革教学评价,将学生完成的创业成果折算为学分,让学生创业无后顾之忧[9-10]。
2.2.2 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农业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是利用农业职教集团的优势,为学生的创业实践牵线搭桥,以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营造创业的文化和风尚,搭建创业的实践和交流平台;二是利用学院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工厂、合作企业等优势,成立和完善“校园创业孵化中心”,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进行开放,准予他们在创业孵化中心开办模拟企业或正式企业。
2.2.3 营造创业的校园氛围。农业高职院校要定期举办创业文化节,制定实施教师指导学生创业的相关奖励办法,建立指导学生创业的长效机制。以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创效竞赛、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培养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激励学生创业活力。
2.3 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同样,农业创业也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大学生农业创业筹措创业启动资金,简化大学生创业项目贷款的手续,解决创业缺乏资金的难题;二是政府要对大学生创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减免税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高职院校的相关财政补贴,支持农业院校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
3 参考文献
[1] 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86-189.
[2] 雷玉梅.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析[J].学周刊,2016(2):201.
[3] 邵晶晶,李佳.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求知导刊,2016(41):53.
[4] 宫奎.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研究:以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6):18-19.
[5] 白岩.吉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2):231.
[6] 宾幕容.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3):8-9.
[7] 张明东,戴丹丹.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科技风,2016(7):85.
[8] 陈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J].才智,2015(5):178.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能力;课外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3-03
总书记曾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如何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途径
高校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平台。[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有效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结合课内教学培养,不断探索和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我校电子信息学院以电子类专业为特色,根据大学生理论知识结构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体系。
1.以学术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学术活动,是立足于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特点的学术活动,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3]我院设有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定期举行协会内部专业交流讲座,同时邀请专业老师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协会还不定期地组织面向全院的各种丰富的社团科技活动。
2.以助研训练指导科技创新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事业心强,是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快速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能形成教与学良好的指导和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以科研立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立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设计题目及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提出有创意和研究价值的课题。[4]我院08年开始建立了“芯”苗人才计划,学生自行组队同时邀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学院立项为期一年,同时设有中期检查,督促学生按进程完成项目。学院鼓励申请院芯苗项目的学生,积极参加省新苗人才计划和“挑战杯”竞赛等省级和国家级的科研立项和科技竞赛。我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阶梯型科研立项平台,强化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以科技竞赛推动教学体制改革。各类竞赛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挑战杯竞赛中,许多学生科技作品新颖有创意,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肯定,同时竞赛又推动了学生去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针对大二和大三学生,我院设有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培训课,学院将以面试形式结合理论成绩的形式,选拔进入该培训课。每年的5月份,由我院和教务处承办校电子设计竞赛,参加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了150人。竞赛是挖掘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校竞赛中具有潜质的学生将会显现出来。我院将这些具有一定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学生组队,每组配一名指导教师,进行暑期集训,强化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以创业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要强化与社会各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拓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尤其是针对高年级和大学毕业生,高校要不断加强他们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通过自建或与企业合建创新创业中心和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施保障等,推动“产学研”的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社会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
二、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体系的激励和保障政策
1.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加强社团以及兴趣小组的文化建设,将科技创新培养纳入管理活动中,使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5]引导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点,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科研训练及各种科技竞赛等。
2.为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制定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和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分纳入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完善相关制度,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才能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中培育出创新人才。学校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学生的科研立项。
4.增加科研活动经费的投入,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资金投入体系,除国家和省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外,学校和学院划拨出一定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来支持学生的科技活动。对于获得省市科研专项、科研成果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我院设立的“芯”苗人才计划正体现了我院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大力支持,保障了学生的科研经费,同时激发了学生科研立项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的成效
我院近几年在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外培养模式,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浙江省ACM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中,2009年,我院学生获全国特等奖3人,全国奖19人,省奖60人;2010年,我院学生获全国特等奖6人,全国奖6人,华东赛奖19人,省奖59人,2011年我院学生获国际奖3人,亚洲三等奖1人,全国特等奖1人,全国奖26人,华东赛奖13人,省奖54人。近三年我院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获奖层次相应提高,科技创新活动课外培养实践效果逐步显现。
实践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与推广,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实行课内课外培养相结合。各级部门和高校应重视并鼓励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大学生崇尚科学、勤奋学习、追求真知、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012):24-25.
[2]周培松,谢慧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探讨[J].文教资料,2007,(10):157-159.
[3]孙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四结合”模式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5(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