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笑眯眯的。“你是怎么了,那么高兴?”好朋友嘉嘉对我的异常反应很是迷惑。“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和我说好了,今天和我一起过生日,他们最近很忙,今天还特地抽空陪我呢?”我满脸笑容的回答道。回到家,我推开门,蹦蹦跳跳的进了家。“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家里没有一丝回应,偌大的家里好像就只有我一个人。“爸爸妈妈,别跟我玩躲猫猫,我找不着你们,出来吧,快出来吧。”我喜悦的声音里参杂着一丝焦急和紧张。但爸爸妈妈仍旧没有回答。夜色慢慢地笼罩了大地,天暗了下来。我慢慢地走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就在这时,电视里的图案突然熄灭了。“不……不会是停电了吧。”我的声音在颤抖,那是黑暗带来的恐惧。“叮铃铃……”电话铃响起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恐怖片《午夜凶铃》,窗户的缝隙里吹来一丝凉风,让我不禁的打了一个冷颤。我慢慢地“挪”到电话旁,用尽量平静的声音说:“喂……喂,你……你好。”“宝宝,你怎么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我喜出望外。“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忘了吗?为什么你和爸爸都不在家?”“宝宝听话,我们有点事,一会就回来。”妈妈的话让我分外生气。“可是妈妈,家里停电了,我好害怕。”电话的那头妈妈用安慰的语气说:“别怕,想想我给你买的漫画书里的内容,你每次看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想想吧,没事的。拜拜。”“可,妈妈……妈妈……”没等我说完妈妈已经挂了电话。我马上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可是他们俩的手机都不在服务区。天,更暗了,天上的月亮仿佛被天狗吞食了,不再放射光芒。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勇敢也仿佛被恐怖笼罩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我怀着无比兴奋得的心情打开家门。“爸爸妈妈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一把抱住妈妈,“你们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家里停电了,我好害怕。”妈妈拿出蛋糕放在桌子上说:“宝宝我们给你订蛋糕去了。”妈妈望着我说,“别害怕了,我们不是回来了么。”就在此时,电也仿佛明白了我的心情,随着爸爸妈妈的到来照亮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一家人幸福地聚在一起开心地为我过起了生日。
这个生日带给我的震憾令我终生难忘,它把我从最先无限的期待带入了无边的黑暗,又把我从无助的恐惧带回到甜蜜而幸福的现实之中。这件在家里发生的小小往事,就仿佛是我生日的一次心灵之旅,象书中说到的人生那样,多彩、刺激、生动、美好……就好象一块怪异的糖,让我品味到了期待、害怕、恐怖、幸福和甜蜜,令我回味无穷。
进入“一条街”后,我和姑姑来到一个水果摊前,趁姑姑和那个卖苹果的人开始讨价还价之机我就东瞧瞧、西看看。忽然,我发现旁边有一筐黄澄澄的梨,卖梨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穿者花布棉衣,两个肥大的裤脚随风来回摆着,看来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姑娘。
这时,一位涂着口红的、抹着胭脂的中年妇女,还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她们来到摊前,那个中年妇女问道:“这里多少钱一斤?甜不甜?”“三元一斤,很甜。”“哼!我尝尝。”那个妇女东挑西拣,最后,挑了一个又黄又大的梨,用手绢擦了擦,就吃起来。“妈妈,我也要!”小女孩仰起幼稚的小脸,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小孩子能尝出什么味道?”那个妇女虽然这样说,却仍然挑出了一个大梨给了小女孩儿。
中年妇女吃完梨,把嘴擦一擦,说:“不甜,不买了!”她拉着小女孩儿正要走时,小女孩儿却喊了起来:“甜!甜!梨子真好吃,不酸,妈妈爱骗人。”那个妇女一听非常生气,顿时拉长了脸,“啪”的一巴掌打在小女孩儿的脸上,“哇……”小女孩儿哭了起来,一边哭嘴里还一边说:“妈妈爱骗人,妈妈爱占小便宜。”那个妇女又要打小孩儿,这时,那个农村姑娘站起来,忙走上前去拦住她,从筐里拿了几个梨给小女孩儿,然后看也没看那个妇女,挑起框又走向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梨了。那个妇女一下子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
看到这一幕,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两个身影:一个是那么高大,一个却是那么渺小。
一、设置特定的时间、地点、背景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许多住校的同学,周未时家长都会来学校接,如果是正常的时间,事件的意义就很平常,如果是发生的特定的时间(大清早、晚上),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你因为没人来接,家又较远,走到半路,天就已经黑了,来到那条令人凄神寒骨而又深邃的小巷口,顿时陷入了恐惧,冷风习习,吹得你直打寒颤。面对那幽深的小巷,你束手无策,仿佛猎人手中的猎物,任由他人宰割,却无法抵抗。突然前面出现了一道亮光。同样《误会》事件发生在平时,那就只是生活中的一首小插曲,如果是发生在离家时间很长、特别想念家人的时候,发生在你遭受挫折、心情糟糕的时候,发生在你的妈妈生病的时候那么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就会很不一般了。
给事件换一个发生的地点,它的意义也会是不一样的,比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如果不是发生在深山老林里,那么整件事情的意义就很一般。就《误会》这个素材来说,如果只将地点限制在家里,与放在医院里、放在工地上,意义就有很大不同。为事件设置特定的背景,更是让生活素材焕发异彩的重要手段,作家们对此都极其熟练。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如果剥离事件发生的背景、剥离具体的描写,父亲送儿子上学,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琐事,随处可见,老套而毫无新意的素材。但朱自清为事件设置了特定的背景:祖母死了、父亲刚失业、家境衰败。加上高超的描写艺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氛围,事件的内涵便变得非常的丰富,父爱的表现便变得特别的具有艺术感染力。
二、让学生展开现象,丰富故事情节
要让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件变得丰富,有内容好写,我们首先得郑重其事地看待它,当作一件大事来写,然后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对事件进行改造加工。比如我们可以针对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在《误会》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就妈妈为什么没有遵守诺言展开想象:是工作忙忘了,还是生病了?是碰上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我”回到家时,妈妈是在家还是不在家,在家的话会因误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结果会如何?不在家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此等等,通过想像,事情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可写的东西就会泉涌而出。
我们还可以就整个事件的每一个节点展开想像,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解成若干的节点,然后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按一定的顺序一个节点一节点地具体描写。比如回家时的心情、路上的见闻、回到家时的情景、母亲的神态表情等等。如此一来,作文的素材便变得有血有肉,具体可感。
生活中的小发现
姓名:张渭枫
科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并且很容易发现,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也是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科学启发,发明出许多对我们生活方便的东西,今天我在家里也有了这些有趣的发现,发现了经常发生的东西——静电。
现在天气冷了,冬爷爷赶走了秋姑娘,我们也随着穿起了厚厚的毛衣,这天晚上睡觉时,我脱毛衣时,“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噼噼啪啪”我一边脱一边发出这些奇怪的声音,我很好奇边用手摸了摸毛衣,“呀”!我大叫一声,原来,毛衣有的烫,而且手还有点麻,我觉得奇怪了,只是脱毛衣,竟然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于是我满怀好奇的心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静电,它是由摩擦而产生。我心想:是吗?我在试一试吧,于是我把毛衣穿回去,又把它脱了出来,果然,毛衣与里面的衣服产生摩擦,所以有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我马上查了一下《原理百科全书》,我找到了静电摩擦的原理,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我看了后,立即有用砂纸摩擦,“沙”的一声,手麻了一下,果然可以。接着我又用羽毛,纸,头发……哎!通过一段时间的这些小实验,我终于总结出一个结论:一切粗糙,和可导电的物品,都可产生静电。我仔细想了一下,果然没错。虽然这个发现也许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发现过但,但自己亲身发现也是很有趣的。
一、命题的新突破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求全观、守旧观。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逼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具体的说就是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大力进行这种具有创造思维的初级化训练,由此,教师在命题上应有新的突破。
首先,要注重命题的新颖性,逼使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好的作文题目,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可命为:初一,“亲情故事”“假若我失去了父母”“妈妈叫我淘气鬼”“我长大了”;初二,“奇遇”“一个有残疾的人”;初三,“补课”“妈妈年轻的时候”等,这样的题目,每学期补充一些,学生也喜欢写。因为,题目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创造想象的乐趣,使他们感到有事可说,有话可写。再如,题目《2010年回故乡》,就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充满美好希望的内容。
其次,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多样化。能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定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命题的多样化。使命题努力做到:第一,新、奇、活、趣;第二,难易适度;第三,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四,具有导向性。如,《假如我有了钱》《长大想当……》,这样的题目学生写起来就有时代感、新气息。
作文文题拟得好,有新的突破,会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样,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一见也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立意的新突破
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教师应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首先,要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意义。这样,就做到“文道结合”,既培养了他们的作文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做人。对中学生应要求他们树立科学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使其思想修养达到一定境地,然后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剖析自己的文章,教师要决意抛弃种种顾虑和包袱,相信学生,大力推进“放胆文”,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想什么就写什么。如写《我背地里做的一件事》,教师意在让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秘密而做文章,如《一件好事》《可笑的事》《糊涂的事》《害羞的事》《愚蠢的事》等出示一组题让学生选择,经常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发生在家里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一件事”时,板书题目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同学们,你们每个家庭都有许许多多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选择一下说出来,如,家庭联欢会、和妈妈下棋、帮爸爸戒烟、给奶奶过生日,这些题目都可以写,像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千人一面,众人一词了。
第三,选择创新的独特角度。如写作《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学生就会写一个班上刻苦学习的同学,或是他敬爱的一位老师,或是关心他成长的爸爸等,这些作文内容可以猜到,有的甚至雷同。诚然,这种立意可写,但他们缺乏创新罢了。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立意,写生活中一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平时言语不多,不讨人喜欢,但却在关键时刻,他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同坏人作斗争,则就比较能吸引人。又如,若是写一个残疾青年如何战胜自卑,开店铺,自己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赢得大家对他的信任的事,也就比较有创新性了。这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习作富有时代气息,从创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作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题材的新拓展
中小学作文教学再也不能走技术、形式主义的老路了,只有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方能开创作文教学的崭新天地。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多写生活文和科研文,注重写作的实效性,是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作文内容要生活化。生活是作文之源,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要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其次,要引入科研文。教师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有趣的情节、获得的知识及怎样获得的写下来。如,在生活课时组织了“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活动后,让学生写科研活动文。因为,学生亲自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用显微镜观察了用肉眼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学生对此充满兴趣,感受很深。有个学生写出了如下的生动而具体的句段:“下课后,我端来从‘鸭子’塘里弄来的水后,使用塑料管沾了水,滴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连忙通过镜头,仔细地观察起来。”还写道:“我一边看,一边旋转着镜头。只见一些如芝麻大小的东西,在里面‘跑来跑去’,真有意思。它们有的像草鞋底,周身长满了细细的汗毛;有的像圆溜溜的西瓜;有的像把扇子;有的像朵喇叭花。”这样的题材无疑是真实生活,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四、布局的新构思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能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88-01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自能作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呢?近两年,笔者从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变革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了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四个注重",即情感激发、知识积累、写作策略、复看与修改。
1.情感激发
在作文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1)诱发需要。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建立在他的感情需要的基础上,认识到当前或未来的需要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积极去追求。作文只有当它成为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无可奈何"地去完成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2)变更命题。叶老指出:"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题目,儿童才能以极大兴趣来对待它。"变更命题的基本策略就是要揣一颗"儿童心",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题目要小,如改《春游》为《爬山》、《野炊》;题目要情趣化,如改《记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为《妈妈见我笑》、《爸爸你不该……》;题目要新颖,改《一个晚上发生的事》为《他们悄悄干什么》。还可让学生半自由命题或自由命题。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往事的追思、回忆,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创设情境。学生具有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生动活泼的语言特定环境,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参与机会,才能激发学生对所写内容的兴趣。如作文课上,教师可先播放一段有多种声音的录音,并让学生注意辨析有哪些声音。学生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乐曲声、欢笑声、人物的对话声……浮想联翩,这时教师发问:"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场面?"学生跃跃欲试,大有不吐不快之状,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均能绘声绘色地描述各自想象中的情景。恰当地刺激听觉。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推动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4)指导归因。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依据维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结果的归因有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反应。据有关研究发现,学生如果把失败归于能力低或任务难,当类似任务出现时,他们对再次失败的期望应会减少。可见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习成绩、人格特征等),采用面批面改,召开学生作文交流会等形式,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2.知识积累
学生作文必须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作后盾,学生的知识结构越完备,提取和选择信息的自由度越大,经其加工、改造而输出的信息的准确性、创造性就越高。A.仔细观察。叶老指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溪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充实生活,离不开观察。教师首先要借助微机、投影等现代媒体,选取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明确观察的广度、深度、精度,速度上的要求,学会观察。其次要千方百计地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再次引导留意周围的事物和从影视、广播、书刊等媒介中获取生活知识和思想。并将自己的所思、所闻、所感及时记在"观察积累本上",并定期归类整理观察材料。B.广撷博采。张志公先生指出:"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是写作的根本。"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积累语言。(1)加强背诵和复述。心理学研究表明,十二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巧用投影等现代媒体,指导学生背诵和复述。通过背诵和复述,积淀相关的语言经验,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输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里,以切实发展他们的语言,才有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胸藏百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2)结合课文阅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或单元训练重点,开展课外阅读。经常结合课内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它的延伸、拓展和深化。(3)动笔墨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将精彩的语言分类编目写在"语言积累本"上,按内容分"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生活常识"、"名言诗句"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几个子项。如写人分"肖像、心理、语言、动作";肖像又可分"身材、衣着、长相、体态、神态"。为了使学生花时少、收集广,可让学生在交流会上把材料放在视频演示仪上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所摘录的语言好在哪里,妙在何处?变零散积累为整体积累,变机械积累为意义积累,既保证语言积累的丰富性,又保证习作时提取的敏捷性,还便于学生内化、移植、摹仿、转化和重组。
3.复看与修改
一.信任不是一句空话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朋友、亲人之间更需要信任。信任是人的情感归宿,是人的心灵的港湾;信任能给人一直被尊重的感觉,给人一种激励。
信任,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下面讲的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事情发生在一个学生和他的母亲之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去一个学生家里上课。刚进门我就听到那个学生在跟他母亲争吵。事情的原委是这样:他的英语老师给他了一些资料,而这些资料只能在电脑上用word文档看。可电脑里面没有这个程序,他母亲就责备他说:肯定是他在下载游戏的时候把程序删了。母亲多唠叨了两遍,儿子因此与母亲争吵了起来。而当他母亲再一次向我提起此事之时,他突然跳起来,锤桌踢凳,大叫:“我没有做!”因此,母子陷入僵局。对于学生的行为我很生气,我开始教导他。他突然说道:“她不是我妈,哪有妈不信任自己小孩的?”是啊,哪有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小孩的呢!他告诉我,他母亲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电脑―看他是否玩过电脑。晚上十一点钟了还要来翻自己的被窝――看他是否在玩电动。
换了是我们,会如何感想?
现今,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物质享受太多,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却太少。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我这个学生的母亲的行为与其“老师”的身份却显得格格不入。现在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一部分不就是由“不信任”引起的吗?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能激发他们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交流。这就涉及到家庭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信任。
信任不是一句话空话。作为长者、为人父母应要用行动做出表率,而不是“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题大作。在家里,如果父母对小事情都不能做到对孩子给予信任,更何况大事呢?长此以往,亲子关系自然恶化,于孩子成长不利。
那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到了信任我们的学生呢?叶澜教授在其著作《回望》中说道:教育者会因为学生暂时的知识“欠发达”而不相信儿童具有平等的“对话”和“探索”的权利。教育者会因为学生的频繁出错而取消他们自由言论,自由探索的权利。教育者一旦剥夺了学生“自由言论”的权利,那么学生就不得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此,学生自由探索的权利被取消,只剩下“死记硬背”、“接受知识”、“记忆知识”,而失去了自由和创造的快乐。
爱是信任学生的前提。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作为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一个教育者要在“爱”字上下功夫。爱学生,才能去接受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冰封的心灵世界,与他们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只有教育者做到爱学生、信任学生,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赢得学生对我们教育者的信任。
同样,学生更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给予宽容态度。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一个学生如果被教师认定已是“无可救药”,那么这个学生就可能因同学和老师的“看不起”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但是如果一个聪明的老师认为他不是真正的“笨”,而是缺乏有效的指导而不断地开导他,那么他可能把老师的鼓励化作一种力量,从而自我反省,变成一块可以雕琢的璞玉。
信任就是从小事做起,给予孩子宽容和激励,而不是一句空话。
二.学生作为“人”的权利
上面这个案例,若从“人”的权利角度来谈,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思考:这位学生的权利在哪里?他有作为“人”的权利吗?为什么连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学生也是人,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需要我们家长、学校、教师去悉心呵护的人。
可是,现今我们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何在?对于家长,孩子的日记已经是公开的“作文”了,家长可以不经过孩子的允许而随意翻阅。然而家长的这种行为却深深地刺痛了孩子的心。孩子稚嫩的心灵需要我们的呵护,每个学生的心中也需要有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在这块领地上,他们可以自由畅想,自由翱翔。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
我们的学生有受尊重的权利,这是学生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不要因为我们是家长或老师,而就认为可以对学生不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脆弱的,他们更需要呵护和尊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时刻地反思: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是开口大骂,还是耐心地开导呢?
我们的学生也有受到“公平对待”的权利。《吕氏春秋・贵公》中讲“公则天下平矣,平行与公”。墨子也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不要以成绩的好坏来否定学生人格上的平等,不要在学生之间加上人为的藩篱,更不要在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了一半而伤害了另一半。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却做得不够。学校往往以成绩来安排学生的座位,对家世好的学生以特殊对待;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学生的父亲因为是大官而被老师任命为班长。难道我们的教育还有“世袭制”吗?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制还需很大的改善,而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好坏的做法可以说一种扼杀行为。在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教育者的眼中都不应该有“差生”。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者却不懂雕琢之法。
同样,我们的学生亦有“玩”的权利。面观现今教育,学生跟上班族一样,难有“双休”,甚至“单休”也成了一种奢望。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等等,以致现在的学生谈“学习色变”。正如涂艳国教授上课时经常对我们讲的:现在中国学生在大学不想学习是因为之前学怕了。我们强调的所谓“全面发展的人才”,难道只是什么都会的学生?一位平凡的高中地理老师曾讲过,本来布置一道题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点,为什么偏偏要让孩子做一整套题呢?难道是我们自己太过恐惧吗?
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上述案例中,这位学生的母亲当然有不对的地方。可是换个角度来讲,这个学生也不应该对自己的母亲有如此行为。当我教导他要尊重父母时,他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的悔意,而是一脸的麻木。这是我们当前教育的悲哀――过分重视智力培养,忽视情感教育――是一种本末倒置。现今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然而这种“聪明”却淹没了道德和情感的品质。他们对如何做人、爱人和尊重人更是毫无概念,这不能不使人担忧和后怕。
一个人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健全的人格,失去了完善的人文教育。那么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会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的利器。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是面向人文和人性的教育,面向“真”、“善”、“美”的教育。而今天,我国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无疑,这为我国人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叶圣陶老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中说:若有人问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那么我们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是教书?就像夸美纽斯所说:把一切的知识教给一切的人。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窒息。如果我们的教师只是授予学生以“鱼”,而不是授予学生以“渔”,那么我们的教育只能是“夸父追日”。
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短暂的学习生涯中,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呢?难道一个语文老师仅仅是教学生写几个字词语句?一个数学老师只是教会学生做几道数学题?一个英语老师只是教会学生认读几个英语单词?不!不!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已经失去其真正意义了。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学会怎样去欣赏优美的文章,领略文字的意境之美;通过数学的学习,发掘数学这门学科的严谨特点,学会处事的严谨之态;通过英语的学习,学会去感悟外国文化的品质,领略不同文化的精彩。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更多人所重视,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长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家长教育心得1今天,很感激陈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站在讲台上和老师、家长们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这是我的荣幸。也感谢各位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儿子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儿子,因为他的出色,得到老师的肯定,我才有机会荣幸地站在这个讲台上。以下所有的这些做法纯属个人的观点,讲得不好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为一名家长,要做得出色和成功,我认为:
1、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了解孩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观察孩子的言行,二是与孩子、与老师进行对话与交流。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判断和了解孩子的欲望和需求、以及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比如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个性、情商发展水平等等。
2、沟通。
沟通我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话。现在的孩子,自主性都比较强,作为家长,我很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也和孩子对一些事情进行探讨。这样就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也愿意和我沟通和交流,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也能有针对性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在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上,孩子以前认识不足,还说学得好怎么样,学得不好又怎么样呢?我当时没有简单地否定和训斥他,而是找了一个话题和他谈了谈:我问他,在北京舅舅那里生活好还是在我们这里生活好呢?他说当然是在北京那里好,撇开皇城脚下不说,那里还有香山红叶、万里长城、美丽的故宫,还是奥运圣地呢。我就说那好,如果你不努力学习的话,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别说20多岁就在北京定居,就是去一次也不容易啊!妈妈和舅舅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你看学习的用处该有多大!在现实的比较面前,孩子最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二是书信(给儿子的一封信)。这种方式比较委婉,容易被孩子接受,效果很好。有一次,我发现了孩子有偷懒不洗衣服的坏习惯,所谓:“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作为母亲,我知道,我如果责备或叫他今后注意,或许收到的效果不明显。所以我就通过写信的方式,将他形成坏习惯后对他今后生活的利弊,并提醒他生活在大集体中要注意个人的形象等,我一笔一画地写了5页纸。在他收到信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再到学校宿舍检查,发现他的床铺很整齐,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看到这些,我知道我写信和他沟通的方式可行,默默欢喜!另外,我经常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穿插一些故事,设计了和发生在孩子身边事情一样的情节,然后把正确的观点、做法讲述在故事里,以让孩子辩明是非,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辩别是非的能力。
3、寓教于乐。
我认为能让孩子喜欢并快乐地学习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寓教于乐。作为家长,我总是用一种娱乐、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取知识,使孩子能在快乐的气氛中求知、在欢乐中成长。一是订阅书籍。让他自己挑选订阅他喜欢的书籍,如:中外文学、我们爱科学、现代军事等;还有针对性地给他订阅课外读刊,如:轻松作文、阅读理解、少年文摘等,提高了他的阅读能力,拓宽了他的视野;二是利用新科技,让他不断与时俱进。孩子这个时候求知欲是最强的,对新生事物总是抱着好奇的心里,如上网,有些家长也许认为孩子上网是个不好的现象。但是,若引导得好,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因为工作的需要,同时我也喜欢写点心得和体会,会经常在网上写文章,或是在QQ上传资料等,孩子觉得很好奇。他也要求我给他申请一个QQ,这是一种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若果你越是压制他这个想法,或许以后你不在家的时候他也会偷偷上。后来脆把我的QQ给了他,让他加了我的几位好朋友及他的老师,通过聊天锻炼了他的打字能力,巩固了他的拼音,也是一种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还教会他在QQ空间里写日记,给他申请了博客,教他上传图片,让他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对学习始终有一种乐趣,感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事情。同时教会了孩子新知识,提高了他的审美观及写作水平。三是尽量抽时间带孩子出去郊游,哪怕一次户外写生、溜冰、骑单车,而出门旅游更是对他学习的一个更好的放松,让孩子有着朝气蓬勃的精神,学习更是事半功倍!
4、支持和鼓励。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郑渊洁教育大师说的很对,教育孩子的最好的一套方法就是竖起你的大拇指。也记得周宏老先生来我们这里做过教育孩子的讲座,他也说到,最好的助推剂是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让我们看看,在我们的五个手指中,发育得最好的就是拇指,为什么呢?就是让我们多点竖起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每一个支持和鼓励,都是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力量。支持越多,鼓励越多,孩子就越自信,发展得就越快越全面。这段时间,孩子总会跟我说,他这次考试不理想,特别语文总是考得不好,有点担心的样子,我就鼓励他说:“每次考试都是检阅你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只要你能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出现的粗心大意失分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看以后你能否做到在大意的基础上细心,我不要求你满分,只要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就行。”而在孩子哪怕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一点点的收获时,我都会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果断地竖起我的大拇指,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我的理解、支持和鼓励给了孩子很大的信心,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不存在很大的压力,可以更健康全面地发展。另,还给孩子许下一个承诺,只要他取得进步,我就给他买一本《冒险小虎队》这是他最喜欢的书籍,那书20--多册,这是一种持久战,吊着孩子的胃口,这是孩子取得好成绩的一种动力。
5、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能否顺利成才,环境很重要,我们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要一回到家就板着脸:“孩子你作业完成了吗?”那样会让孩子有叛逆的情绪。正如周宏老校长说的,我们脸要多带笑容,回到家的时候,多问问:“孩子你快乐吗?”那种处于关心的语气会让孩子更乐意的接受你的要求和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喜欢学习,会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同时,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学习氛围较浓的外部环境。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点我有待加强,正在努力掌控!)
老师们,家长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当好表率。”以上所说的5点,只是我在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现在我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付出所得到孩子回报的幸福和感动!
有道是:“没有爱心的民族是失败的民族!”情商的培养也很重要。一个孩子成绩再好,如果缺乏爱心,那我们所做的一切将会毫无意义。我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在学校读全托,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但我会利用他在家的时候,给我父母或他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候他们老人家身体健康状况,或利用他在身边的时候给老人家买礼物,在节假日带他回去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并尽量和他一起替他爷爷奶奶洗衣服,帮忙做点家务活,让他在无形中学会尽孝,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我对他的付出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家和他住的地方来回就20公里,他全宿,但我每个星期至少会骑着摩托车送一次汤给他,帮他整理床铺洗洗衣服,风雨无阻。我这些默默无闻的付出,他会在我劳累的时候,给我端上一盆热水帮我洗脚,在我身体不舒服时会给我一杯水,叮嘱我太热一会再喝,还会关切地要求我去看医生。又一次我生病了,他爸爸不在家,他醒后到我房间见我不舒服躺在床上,像大人一样过来摸摸的头,然后叮嘱我不要起来,继续睡。他呢,脱下外套,说了声我去煮早餐,然后就做起了饭,然后去拖地。虽然粥煮成了饭,但我可以骄傲的说,我的家庭教育很成功。
老师们、家长们,今天我站在这里,大言不惭的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是多重的,也许我不是一个好儿媳,不是一个好妻子等,但是我一定是一个好母亲!我并不要求我孩子成绩一流,但是我要求他人品一定是一流的。”
家长教育心得2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
家长教育心得3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虽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奖,在学校他一样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在学习方面,我的孩子比较主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然后写作业。无论作业多少,他都会认真的写完才吃晚饭。一至四年级,他没有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到了五年级,他主动要求自己来检查作业,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不会检查作业对他没有好处。我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太多的操心,顺其自然比较明智。比如他考试没考好,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没有责骂,但我也并不是无动于衷,我的孩子会感觉到我默默无声中的那份失落与期望,更能体谅到我是在给他留着面子,此时的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的考试他会给我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神童”,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观察,多多发现。我本人不赞成一概而论,例如:听哪位专家说,孩子要多给赞扬,少给批评。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假如我们一味的尊崇专家的建议,对我们的孩子只说好,不说错,也许对某些孩子而言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则是好坏不分。当我们发现孩子错得离谱时,我们的责骂也许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挑孩子的不是,那样孩子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总把孩子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忘记了我们做家长的责任,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看准时机,以不变应万变,把众多专家的理念总结到一起。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该让孩子原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错了,希望孩子能原谅我们的过错。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的就原谅了我们,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们为什么会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久久不肯放手。
我和孩子有时像朋友,有时是母子,有时像情侣。像朋友时我会和他平起平坐,和他分享他的快乐与烦恼;像母子时我会把长辈的经验传授给他,会把父母的心愿告诉给他;像情侣的时候我会和他撒娇,我会让他感觉到他是一个男子汉,我需要他的保护,需要他的谦让,需要他的疼爱。这样,我的孩子每天都会在幸福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学习的好坏并不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我曾一度的强调,只要班里有一个得一百的,这就说明老师的教学说平很高,老师没有错。但也不能说我们的孩子没考一百分就是个笨蛋,其实很多孩子是因为家庭的因素。在课堂上他不好好的听讲,脑子里净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是跟我们家里发生了什么有关,我们并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可孩子却因为我们的某一句话或者是我们长辈的某一个决定而心情烦躁。这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影响了他健康的成长,在这点上,做家长的我们要冷静的思考一下,是否我们的孩子更在意他们的父母,更在意他的家?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要有事就埋怨老师,我虽不是一位人民教师,但我要在这里为我们最应该尊敬的老师们说上一句话,我们做父母的的只需要管好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孩子我们都未必能教育的好,可老师要教育全班三四十个孩子。这些孩子各有各的优缺点,让老师一个个的了解并能逐个的体谅,我想就算我们是老师也不可能做到。更何况孩子的基础教育是我们给的,他的基础本就不好,又怎能让老师把他改头换面呢。
说了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其实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知道这些及俗的道理,只是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思绪罢了。我希望做家长的我们要从现在开始,重视我们的孩子,重视他们的存在,和老师一起共同为我们的孩子建造未来的桥梁。我们的孩子是优秀的,我们做家长的和老师一样的光荣,一样的伟大。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家长教育心得4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任何经验,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总结了一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陪着孩子。孩子写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检查,现在孩子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有点粗心。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觉得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先成人。我有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外公,外婆从小我就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先给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坐公交车时要给老人让坐。
对待孩子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我觉得我们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子,我们不能高高在上,让孩子任何事情都听你的,我们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其次我们始终要用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来与孩子相处,再多不高兴的事情都不能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始终是微笑的。我们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育心得51.家长往往会混淆原因与结果。
比如,得到孩子不爱学习的结论,原因是因为看到孩子经常玩手机。实际情况可能是因为孩子不爱学习,所以有了玩手机的行为。
2.要对症下药,就得找到孩子不爱学习的核心原因。
可以着重检查3个方面:第一,学习本身体验不到快乐,身心疲惫;第二,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第三,学不会,学不好。
3.在一项磁共振研究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时厌恶中枢也会激活。
学习本身很难体验到快乐,能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往往是附加在学习上的其它东西。
4.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一些东西来对抗对学习的厌恶,而家长喜欢讲大道理来说服孩子不要厌恶学习,比如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拥有好的未来等等理由,但很多孩子太小,听不懂这些道理。
5.积极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厌学。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不一定是不爱学习,也有可能是不喜欢目前自己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