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管执法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精神,结合海曙实际,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深化政务公开,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
1、加强调研,初步形成机构改革设想。对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将相似或相近的职能进行统一归类,对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出现或强化的职能以及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消失或弱化的职能进行重新界定,初步形成机构改革方案设想。(2月底前完成)
2、精简整合,科学制定机构改革方案。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借鉴中央、省、市及兄弟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经验,按照规定不突破行政机构限额,进一步完善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经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后,全面组织实施全区政府机构改革。(9月底前基本完成)
1 2 3 4 5 6 7 8
3、立足实际,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在不突破现有行政编制总数的前提下,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人员编制的余缺调剂,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重新拟定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及时加强对新“三定”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201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4、注重长效,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注重长效管理机制,跟踪机构改革方案的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各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保持“三定”规定的相对稳定,将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深化职能归并改革。
(1)对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海党办〔〕145号)文件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切实理顺体制机制,确保“两集中两到位”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减少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批管分离”运行机制。(3月底前完成)
(2)扎实推进垂直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工作,完成工商、公安、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6个部门职能归并改革,具体进度安排将积极与市审管办联系确定。(6月底前完成)
1 2 3 4 5 6 7 8
(4)围绕行政审批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的要求,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提高即办件比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把一些经常发生,手续办理简单,流程成熟的承诺件转化为即办件,在现有20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即办件事项数。二是压缩承诺件的办理时限,缩短每一个审批事项承诺时间。力争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5天以内,所有事项的实际办理时限压缩到1.5天以下,比平均法定时限提速达78%以上。三是提高中心窗口直接签批办结率。做好新一轮窗口授权工作,使窗口授权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直接签批事项占发生事项总数的65%以上。(6月底前完成)
(5)探索试行行政审批目录制,即未纳入政府公告目录的行政事项不得开展审评工作,不断规范行政审批权阳光运行;探索开展iso认证。(6月底前完成可行性前期调研论证)
(6)深化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全部实行网上审批,即资料审核、领导签批盖章等一律实行网上办理。(12月底前完成)
2、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创新。
(1)抓好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市审管办进度安排,在宾馆业、金属加工业、机动车修理业、再生资源回收业、餐饮业、洗浴业、文化娱乐业等7个行业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使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2)扩大并联审批范围,完善“+6”并联审批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服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街道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3)强化企业服务办公室力量,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加强与81890企业服务平台对接,确保5分钟及时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4)加大服务举措创新力度,推行“无午休”服务制度,实行“现场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服务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不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1)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以“四个率”(即事项进驻率、网上审批纳入率、提前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区政府以及反馈至各个部门。(3月底前)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注册登记环节中企业归属和属地落户管理制度。
(3)加强对分中心和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指导。6月底前制定好分中心管理制度,从审批业务、内部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强管理、检查、 指导和考核,促进分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6月底前完成相关试点工作,年底前出台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三)不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原则,按照 “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要求,以电子政务应用为导向,以构建统一的数字海曙平台为目标,加快区域内数字化资源整合步伐,全面推进“313”工程,即基本建成三大数据库,搭建一个统一平台,推进三大系统建设。
1 2 3 4 5 6 7 8
1、基本建成自然人库。以社区警务e超市为基础库,依托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依靠制度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由公安分局牵头,区计生、民政、卫生、教育、劳动、房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一个覆盖户籍、婚姻、计生、教育、健康、社保、住房等信息于一体的自然人库。(2月底前完成)
2、基本建成法人库。由工商部门牵头,贸易、物业、安监、街道、公安、财政、质监、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法人库建设。(3月底前完成)
3、基本建成地理信息库。为避免重复建设以及系统之间的冲突,全区统一采用测绘院开发的地图,建设好地理信息库。同时,由区府办牵头,城管、教育、卫生、物业、贸易等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扩充地理信息。(4月底前完成)
4、搭建统一平台。由信息办牵头,区府办、公安分局、工商分局配合,进一步融合地理信息、自然人、法人基础数据库,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统筹数据资源,逐步构建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公共平台。
5、政府管理系统建设。今明两年主要做好 “科技促廉”系统建设。由区纪委、信息办共同牵头,区府办、发改、审管、城管、公安、建设、财政、规划、环保等部门配合,建立一个包含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资产(资金)管理、请示督查办理等内容的电子政务系统及其电子监察和绩效评估系统。力争年底前完成请示督查办理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时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
1 2 3 4 5 6 7 8
6、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在“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设施,建立和完善信息的采集、交换、存储和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应急管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综治维稳、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字城管”系统。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大数字城管项目的前期调研和项目方案。
7、社会服务系统建设。重点做好海曙e生活平台的建设。由区府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在三维地理信息库基础上叠加政府部门、学校、医院、景点、公园、公交、影院、酒店以及人口、法人等信息。(5月底前完成)
8、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政府信息录入更新速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做好申请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
(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4月底前完成)
积极探索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1、完善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1)对考核内容进行归类整合。执行大部门考核,力求以量化考核为主,建立分类考核标准,力求考核程序简化,减轻基层单位负担。
(2)调整完善部分考核内容。在目标设置、内容确定上继续加强对区重点工作的考核,加大对民生事业、人才工作和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
(3)实行分类考核评优。按党群线、政府线等单位或工作相近度进行分类评优,体现类别层次差异性,更具针对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要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与单位个体考核优秀比例挂钩,考核优胜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可提高次年的个体考核优秀比例至20%。在安全生产、综治、计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重大问题以及目标管理考核中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单位,其个体考核优秀比例酌情减少。
1 2 3 4 5 6 7 8
2、完善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5月底前完成)
(1)合理分配评优资源。对区管干部和其他干部分层评选,调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2)注重公务员考核科学性。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公务员考核与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防止年度考核对实际不称职人员迁就照顾现象。
(3)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制度,要求实行“五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指标条件公开,优秀等次名额公开,量化测评公开,考核结果公开),确保基层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调整、工资调整的依据,提高公务员的自我完善能力。
三、工作保障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观念作风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上来,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区政府成立服务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型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定期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二)分工协调,形成合力。各牵头、责任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由行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顺利推进。
主要工作
(一)以“创先争优”和“三进”活动为动力,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城管环卫形象明显提高。
城市提质和创卫迎检工作这既是对城管环卫工作的考验和挑战,更是对城管干部队伍作风与能力的检验和检阅。我局结合实际,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制度重规范,抓常规保重点,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城管环卫形象有了较大的转变,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1、开展创先争优及“三进”活动,合力氛围不断形成。局党委先后召开了“创先争优”、“三进”活动动员大会,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立足本职,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抱团奋进,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一是建机构搭班子。制定好实施方案,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多形式广宣传。将活动作为加强组织建设和带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三是活载体重落实。把“创先争优”活动和“三进”活动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城管环卫各项工作。四是献爱心助贫困。积极组织单位全体干部参与公益事业,为困难家庭捐款,广泛开展慈善捐助活动。
2、创新工作机制,执法成效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了《部门业务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周工作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责任分解制度。实施办事程序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养犬管理条例》、《政务公开公示办法》、《政务公开监督制度》和《票据管理制度》等规定办理各项城管业务,公开收费标准,使各项政务做到公开、透明。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执法方式由过去的“坐车巡查、结伴执法”向“划分路段、分段负责、文明巡查”的方式转变,由过去的“现场执罚”向“巡查、执法、处罚三分离”的方式转变,由过去的“重处罚轻服务”向“文明执法、规范服务”方式转变。成立监查室,根据督查工作要求,采取领导带访、明察暗访等形式,定期对全局干部职工的出勤、履职、执法、纪律、作风等方面责任制落实情况加强监督。并与《行风效能目标管理责任书》相结合,促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强化舆论引导,执法环境不断改善。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简报及网络等媒体播放公告、制作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开展城管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制作宣传展板7块。至月末份已刊出了60期《信息》,及时将城管动态在全系统进行公布,并向上级汇报。同时先后在报刊、电视台报道,深受好评。积极下发城管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通过全方位宣传,城管环卫执法工作深入民心,形象地位不断提升。
二、以“城市提质”和“创卫达标”为目标,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容秩序明显好转。
局党委把打好“城市提质战”和“创卫达标”列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借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为契机,全局始终围绕这个大局,锲而不舍,全力冲刺,有效地开展专项整治,取得较好效果,确保顺利通过卫生城市各项考核。
1、着力抓好市容整治,打造整洁优美环境。确立以作为市容环境整治重点,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点、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夜市经营、早点摊贩进行了规范定点。月份以来,联合局属各部门对重点路段进行了4次市容环境检查和6次集中整治,整治了批发市场、南宁街市场等农贸周边环境,取缔了130个违章摊贩,整治占道、出店经营2700家,辖区经营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对主要街道和主要路段的竖牌、喷绘布等不规范广告,进行全面清理拆除,共清理横幅470余条,拆除户外竖牌广告380块,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335份,拆除清理陈旧破损广告228块,并规范审批89个门面牌匾设置。开展渣土专项整治,督促5个工地建立或完善清洗设施。施工高峰期,通过加强夜间扎实推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土带泥上路,保障道路清洁。截至目前,共查处违规带泥上路车辆10余台。截至到目前,处罚人行道违章停车1600余辆次,说服教育1700多辆,清拖长时间占用人行道违章停车11辆,很大程度的改善了机动车占道停放的状况。办理犬只准养证18个,年检31个,捕捉流浪犬和无证犬38余只,受理查处犬只投诉27余起。使“犬患”突出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文明养犬意识明显提高,群众投诉率明显下降。
2、切实加大设施投入,促进环卫长足发展。加大清扫机械化投入,加强晚间道路清洗力度,采取扫洒洗并举,精细化洗街作业,提高路面洁净度;新接收13座公厕、1座垃圾中转站,新增25个垃圾箱;目前我局负责区45座垃圾中转站日产生活垃圾520余吨的清运任务;负责区94座城市公厕的保洁管理及粪便清掏任务,近1000只果皮箱的清掏、清洗、保洁工作。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实行垃圾密闭化收集、清运,日产日清。
下一步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扣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城市提质为中心,以巩固创卫成果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卫生城市复审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提出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要抓好队伍建设。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卫生城市复检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岗位培训,学习城管环卫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执法队伍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依法行政能力,使城管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要完善考核制度。严格标准、严格责任、严格督查、严格奖惩;积极探索将城市管理工作的市容环境考核管理逐步向社会延伸;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对外形象。
三要巩固创卫成果。①逐步推进人行道机动车辆规范停放,实施人行道车辆划线摆放管理,做到“无线不停车,停车就是风景线”;②加大对城区建筑工地的管理,不断规范文明施工行为,积极推进渣土运输公司化运作模式,严格把控污染路面源头;③加强广告店牌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加快广告店牌规范设置进程;④强化占道审批管理,确保街面秩序井然;⑤进一步整治夜市、烧烤等服务性摊贩,确保街面秩序井然;⑥建立健全查违、控违、拆违机制,强力推进查违、控违、拆违工作,确保查违工作常态化;⑦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的力度,扩大保洁工作面。全力做好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力求达到市容洁净、秩序井然、街面完好、管理有序的管理效果。
1、省道202线灾后重建加快推进。旺苍至南江界乐坝段51公里,计划投资1.069亿元,已完成投资670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63%。
2、农村公路建设又上新的台阶
(1)通乡油路建设。今年通乡油路计划建设94.676公里,计划总投资9698万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5440万元,累计完成工程量56%。其中:三(江)大(两)路完成工程量60%;嘉(川)柳(溪)路完成工程量70%;青(家院)福(庆)路完成工程量86%;盐(河)中(子)路完成工程量40%;南(溪沟)高(坡)路完成工程量49%。
(2)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建设360公里,计划投资9975万元,完成投资720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72%。
(3)县乡镇客运站建设。县中心客运站正在招投标过程中;枣林、正源、万山3个乡镇客运站,目前正进行房屋主体施工,计划投资90万元,完成投资58万元,占计划投资60%。
(4)水运建设。东河镇小溪子码头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0万元;国华场镇人行桥已完成桥墩、桥台的施工,正进行现浇梁板施工,完成工程量84%;正源东河桥计划投资286万元,已完成桥墩、桥台、预制板施工,完成工程量90%。
(5)公路安保工程。计划实施省道202线安保工程5公里,目前正在规划落实中。
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2.1615亿元,完成市下达计划投资3.04亿元的70%。
二、养护管理继续深化
一是积极积极探索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养护体制改革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合符我县公路实际的管理养护和运行机制,完善配套改革方案,积极参与养护工作调研,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积极着手准备改革前期工作。二是加强省、县道公路的日常养护与地震灾害的整治。加强省、县道247公里的日常养护工作,整治维修堡坎4022立方,清除坍方2.841万立方,疏通水沟130公里,疏通涵洞112道。三是强化路政执法管理。认真开展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加强路面监管,及时清除路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切实加强公路建控区管理,认真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运输、污染公路行为,检测车辆36000辆(其中超限车辆29000辆),实施卸载或转运超限车辆3600余辆、货物4500余吨,劝返超限车辆1000余辆;查处损毁公路路基及其公路附属设施案件23起,清除路面乱堆乱放900余立方,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42处,有效遏制公路“三乱”现象,切实维护了路产路权。
三、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建立应急保障方案。加强宏观调控和运力调配,圆满完成了春运、“五一”旅客运输任务,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完成客运量5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496万人公里、货运量641万吨、货运周转量14687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22%、16%、25%;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8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28万人公里、货运量8.3万吨、货运周转量15.2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6%、12%、14%。
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运营,与公安交警、城管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县城主要路口停放的异地经营和非法营运车辆,加强对全县主要县乡道客运线路进行专项整治,检查车辆2518车次,纠正、处罚违章车辆885车次,查处“黑面的”、“黑摩的”、“黑三轮”115辆;以省道202线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通公路的乡镇对从事机动车维修的业户和摊点进行了清理检查,规范了维修市场。通过专项整治,公路桥梁得到有效的保护,运输秩序整体好转。
四、安全生产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监管职责。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按规定配备完善了专兼职安全员,责任到人。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和知识竞赛活动,发出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资料1000余份。五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六是认真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创建机制;二是以人为本,增强交通队伍素质,努力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三是积极开展健康多样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宏扬交通行业文化;四是规范机关环境管理,积极开展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暨清洁城乡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重视综合治理、计生、、消防安全等项工作,确保了机关无违反计划生育,无重大上访事件,无安全事故,并能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在文明单位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六是深入开展扶弱济困的爱心活动,向帮扶村和有特殊困难的职工群众捐钱捐物献爱心,今年共向困难职工和帮扶村捐款5000余元。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规定动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从**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重点抓好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2个环节,我们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工作任务:成立了交通局党总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强化了领导机构。制定了交通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交通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聘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向荣贵同志作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报告,从公路建设方面制定完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交通灾后重建步伐”调研课题。从**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我们对在交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分析检查,召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交通灾后重建步伐”民主生活会,并对梳理出的影响和制约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局班子存在的7个方面、领导个人存在的2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了整改落实,确保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七、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春节将近,市建设管理局在这里隆重召开200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刚才,光荣局长做了年度工作报告,认真总结回顾了2004年的建设管理工作,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并对一年来建设系统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一年来辛勤奋战在城市建设事业第一线,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全体建设系统干部职工表示深深的谢意和良好的新年祝愿!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刚才,光荣局长的报告做得很具体,很合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和加速器。搞好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对于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市撤县建市及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城乡建设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将城市建设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战略目标,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乡规划管理力度加大,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狠抓建筑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强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省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水平仍很低,市政设施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城镇规模偏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与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也与登封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进一步搞好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我市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关于规划问题
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是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科学依据。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近几年,我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规划编制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建设和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划管理不能完全适应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和质量的需要。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市城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是要继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领导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要加快编制完成市区详细规划和市域各乡镇总体规划工作。在规划编制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城市中小学校、公厕、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群众,完善城市功能。要强化精品意识,精心塑造城市风格。无论对区域规划还是对单体建筑设计,都要精心论证,精心构思,精心设计,使其体现登封旅游名城特色,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与城市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决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现象的发生。
二是切实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做到审批政策、规划要求、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审批结果“五公开”。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随意变更规划、少批多建、违法乱建等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建设问题。要尽快制定出台清理整顿市区违法建设工作方案,加快进行摸底排查。对未履行报批手续违规建设的建筑,要严肃查处,。这项工作要做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集中力量,强化措施,确保收到实效。
四是要认真搞好城乡规划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名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都能了解规划内容,掌握规划法规,不断增强城市意识、规划意识和文明意识,尽快形成从遵守规划,人人按规划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建设问题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良好机遇,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我市城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首先,继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扎实抓好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5152”建设目标,市政府城建工作思路也已基本敲定,主要是围绕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搞好道路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等。建设部门要尽快完成项目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和如期竣工投入使用。二是严格按照“掌握需求、平衡市场、政策调控、统一开发”的思路,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尝试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销售价格,规范市区房地产开发市场,提升城市居住品位。三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带动,梯次发展”方针,重点抓好卢店、大冶等重点镇和16个康居示范村道路、绿化、供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企业及科教、商贸服务业向小城镇集中。
其次,要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所有建设项目都要严格按照法定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严格资质审查,认真落实招投标制、工程管理制、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在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要坚决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要多渠道筹措落实建设资金。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部门要多想办法,多拓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新机制,关键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抓紧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笄、论证和包装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银行贷款支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绿化经营城市理念,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走出一条自我积累、滚动开发的城市建设新路子。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案: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权,拍卖黄金地段开发权,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市政设施,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卫等公用事业产权改革步伐,推进公用事业企业化;三是对道路、桥梁、公园冠名权和广告设立权、城市保洁权,实行有偿有期转让,筹集建设资金。建设局要积极参照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公用事业改革方案并抓好有益的尝试,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关于管理问题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近几年来,通过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全市人民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城市管理却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弱点”。究其原因,除了市民文明素质有待继续提高,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等因素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日常执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不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需求。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本质就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城市环境执法管理面对面为市民、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处在各种矛盾风口浪尖,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容貌更加亮丽,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另一方面,在每年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城管末位已成为全国的行业普遍现象。当然,这并不证明建设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差,无成效。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的,新问题也会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正视问题,理清思路,提高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城市环境有效改善。首先要着重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强化环境需求与生存需求相统一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取缔力度,创造优美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兼顾多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允许他们通过规范的摆摊设点,自谋生路。这里以人为本的根源所在,也是文明执法的依据。执法中要坚持把道路讲在前,把关心摆在前,把疏导措施放在前,争取被执法对象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强要强化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协调的理念。执法中不仅要照顾少数弱势群体的个人利益,更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众利益。许多违章行为虽然给少数人带来了眼前利益,但影响了城区景观和交通,影响了城市形象,损害了公众利益。在具体执法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对一些钉子户和棘手问题,通过直陈要害,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孤立少数违章者,对一些目无法纪,胡搅蛮缠,要敢于碰硬,坚决打击。三是强化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理念。前者是形式、手段和过程,后者是结果和目的,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承,没有文明高效的执法过程、执法效果将大打折扣,而没有严格的执法结果,文明执法只会流于形式,一无所成。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通过文明执法,优化执法程序,加强协调,化解矛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打击取缔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大会战的决定,策应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我县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形象,把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生态园林现代工业新城,县委、县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全力打一场城建优化战。现就实施城建优化战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第三次党代会,县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格局,加入昌抚一体化进程,坚持以增强产业支撑、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县城综合功能,塑造城市个性,努力创建生态宜居理学文化名城、和谐宜业现代工业新城。
(二)总体目标。按照东延南扩、完善规划、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思路,快速推进新城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和棚户区、小街小巷改造,增强城镇承载工业、繁荣三产、拉动农业升级和农民转移功能,力争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到2013年,建成拥有10万人以上的主城区,建成2个以上市级示范乡镇,1个旅游特色乡镇,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且负荷率达设计能力70%以上,力争城区建设各项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标准,县进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高起点规划城市。高品位、大跨度、大气魄优化我县城镇规划,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
1.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坚持自然生态和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县城的发展空间、功能布局、个性特征,2011年底前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报批。(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2.完善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坚持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的原则,2011年底完成行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北站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12年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人防规划、交通规划、燃气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3.加强规划宣传。对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用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的语言和形式,在县电视台集中播、定期播、经常播,在公交车站台、广场大型户外广告、群众文化体育健身场所等地张榜公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规划的影响力和透明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建设局)
4.加大整治“两违”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责任单位:县国土局、城管局)把整治“两违”作为推进城建优化战、改善城市形象的首要工作,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项目建设规划,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行为,坚决杜绝新的“两违”建房现象发生。(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局、城管局、房管局)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以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加强项目管理为着力点,千方百计把城市实力做强,科学合理把城市规模做大,坚持不懈把城市功能做优,精心细致把城市形象做美。
1.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突出行政新区、城北站东新区,严格按照省级园林城市标准,本着“量入为出、尽力而为”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48个民心所需、民心所向、民心所乐、民心所盼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1)建设28个民心所需的项目。其中,2011年完工的项目7个:活力大道、光明大桥(含引桥)、迎宾大道拓宽工程、污水处理厂和污水主管网改造后续工程及宁家排洪港改建、小街小巷改造、光明北大道、南环路改造;2011年开工项目9个:新桥拓宽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县运输公司棚改二期工程、保障性住房、公园环路、公租房建设、永胜大桥建设及永胜路改造、抚吉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扩建工程、罗垦、石垦、左垦和林业公司、实验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2012年开工项目7个: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区下水道改造、青年路连接永胜桥路段、南环路至枧南桥段改造、街口里路改造及小街小巷改造等项目;2013年开工项目5个: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县城饮水工程、黄州桥改造及小街小巷改造等项目。(责任单位:由县建设局牵头,县监察局、发改委、房管局、林业局、交通局、财政局、城司等项目单位配合)
(2)建设8个民心所向的项目。其中,2011年开工项目3个:新区人民花园、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城东新区教育园(含明志学校);2012年开工项目3个:垃圾填埋场、城东新区垃圾中转站、城区卫生公厕改建等项目;2013年开工项目2个:汽车站搬迁及物流中心建设、城区三座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等项目。(责任单位:由县城管局牵头,县建设局、财政局、卫生局、交通局、教育局、城司、汽运公司等项目单位配合)
(3)建设7个民心所乐的项目。其中,2011年完工项目3个:新区人民广场、“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南岸(桥南农贸市场至桥,桥至宁家排洪港段)护堤(续建);2012年开工项目3个:湿地公园、南阜公园、五冠园等项目;2013年开工项目1个:河滨大道等项目。(责任单位:由县建设局牵头,县国土局、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城司等项目责任单位配合)
(4)建设5个民心所盼的项目。其中,2011年完工项目1个,中文时代影视城;2011年开工项目3个:新建档案馆、体育中心、老干部风雨门球场;2013年开工项目1个:新建图书馆等项目。(责任单位:由县建设局牵头,县财政局、文体广电局、档案局、老干局、老年体协等项目单位配合)
2.健全城建项目运行机制。
(1)落实县领导挂点城建项目制度。强化城建项目督导,加强项目调度,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责任单位:县城区项目建设办)
(2)落实“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挂点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支建设队伍、一个建设方案、一套奖惩机制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责任单位:县城区项目建设办)
(3)落实各项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等项目管理制度,严肃查处违反项目管理制度尤其是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违法违规干扰项目施工等行为,优化项目施工环境。(责任单位:县监察局)
(4)落实项目信息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县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设置项目公开专栏,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置项目信息公开栏等多种形式,主动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决算、预算、用地、招投标、施工及设计变更、资金使用、质量监督和结算与审计等信息内容,扩大市民对全县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责任单位:县监察局、发改委)
3.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在完善集镇功能、美化集镇环境、改变集镇形象、发展集镇经济、聚集集镇人气上下功夫,坚持特色立镇、产业兴镇,努力构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特色互补、层次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1)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2011年底完成航埠、许坊两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2年底前全县各乡镇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六家桥乡、相山镇市级示范乡镇建设,带动全县集镇健康发展;切实抓好石庄乡七里亭村、六家桥乡七分村2个示范村建设。(责任单位:由县建设局牵头,相关乡镇配合)
(3)推进集镇市场建设。对全县比较破旧、功能不全的乡镇集贸市场进行改建。2011年底完成白陂乡集贸市场改建;2012年底完成六家桥乡集贸市场改建;2013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需要改建的乡镇集贸市场改建工作。(责任单位:县商业局、相关乡镇)
(三)高水平管理城市。按照“建设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的要求推进城市管理,确保城市人居环境宜业宜居宜游,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社会秩序安全稳定,文化生活丰富高雅,人际关系团结和谐,城市形象文明开放。
1.抓好净化工程。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城区道路清扫率2012年达到80%、2013年达到100%,保洁率2012年达到60%、2013年达到80%;城区主次干道垃圾处理收集管理目标2012年实现12小时垃圾日产日清、2013年实现14小时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清运达到日产日清;出台建筑余土管理办法,对建筑余土在运输过程中污染路面的,确保2小时内处理完毕,对突发大面积污染路面的,确保4小时内处理完毕;2012年建成3座地埋式垃圾中转站、改建3座公厕,2013年建成2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改建4座公厕,确保环卫设施更加完善。(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加强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2.抓好绿化工程。根据城北站东新区、行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新区、城乡结合部绿化系统规划,对老城区绿化带、行道树进行全面普查,缺株缺行的进行补植和更换新品种,规范新单位、新小区绿化建设,严把绿化设计、审核设计、建设和验收关;对新建成的公园、休闲广场的绿化建设严格验收、规范管理、加强养护,普查全县空闲地块,根据地形见缝插绿。(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3.抓好美化工程。
(1)整治乱摆乱放。重点整顿临街门店占道经营、夜市摊点,把活力大道打造成示范街。(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2)整治户外广告。对县城主要路口、主要干道的路牌、门店招牌、户外广告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体设计。(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3)整治交通秩序。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加强城区道路秩序管理,合理划定街面停车位,严禁车辆乱停乱放。(责任单位:县交通局、交警大队)
(4)加强管线管理。进一步整治县城主要街道网线,逐步实行供电、电视、移动、电信等线路地下管道化。(责任单位:由县城管局牵头,县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网络公司等部门配合)
4.抓好亮化工程。清理整顿有碍市容的灯光灯饰,对建筑物轮廓装饰灯、广场灯饰、大型商业灯饰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对重点路段进行街景整治,提高城市夜景和照明效果;县城主要临街单位要按照要求安装霓虹灯、轮廓灯、幻光灯等灯饰,破损的及时修整。(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5.抓好优化工程。
(1)学习借鉴数字化城市管理先进城市的经验,积极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构建数字化管理城市平台。(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2)抓好市民素质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倡导文明新风尚,切实提高市民素质;抓好文明示范工程,开展以创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主题活动。(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四)高效益发展城市经济。坚持“三产兴城”战略,努力构筑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传统商贸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
1.大力发展旅游业。
(1)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开发培育“汤溪泉城、神龙湖海”特色品牌旅游产业,加大汤溪温泉、神龙湖项目推进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县旅游局、马鞍镇、水利局)
(2)加快我县旅游资源综合调研评估,2012年6月前完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3)按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包装一批旅游项目,大力开展旅游招商。(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发改委)
(4)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马鞍旅游特色镇建设;大力开发麻鸡、乌鱼块等特色旅游商品。(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相关乡镇)
(5)积极培育理学文化产业,巧打理学文化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旅游业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局)
2.加快发展物流业。
(1)积极推进县城汽车站搬迁、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物流配送能力。(责任单位:园区管委会、县交通局、汽车站)
(2)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和“双百市场工程”。(责任单位:县商业局)
3.搞活商贸服务业。
(1)规划建设大中型特色专业市场。利用毗邻、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农机、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和以麻鸡经销为主的农产品综合市场。(责任单位:县农机局、建设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
(2)大力发展综合市场。2012年底前新建一家商品配送中心;2013年底前新建1-2家大型综合超市。(责任单位:县商业局)
(3)主推服务业发展。扶持医疗保健、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信息、餐饮、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责任单位:县商业局、卫生局、民政局)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为确保城建优化战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成立县城建优化战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国土局、房管局、城管局、公安局、局、法制办、环保局、统计局、林业局、商业局、市管中心、旅游局、文明办、城司、巴山镇和相关项目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1)项目保障工作组,组长由同志兼任,副组长由同志兼任。主要职责是负责加强土地运作、国有资产管理、争项目争资金,筹措、调度、拨付工程建设资金,负责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确认和工程预决算的审核监督。
(2)文明创建工作组,组长由董运华同志兼任。主要职责是负责抓好城市管理“五化”工程,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
(3)项目推进工作组,组长由江少辉同志兼任。主要职责是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和监察,负责城市重点工程推进协调、质量安全和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2.拟规范出台重点工程管理办法,成立县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办公室,分别是城区项目建设办公室,设在城司;园区项目建设办公室,设在园区管委会。城区项目建设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调度督导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县以上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及国家、省市出资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按照申报标准和范围组织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重点项目;具体承办城建优化战领导小组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拓宽筹资渠道
1.搞活土地经营。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土地,清理闲置用地。对少批多占、批而不建的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坚决予以收回,重新分配给急需用地的好项目、大项目。对全县范围内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存量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制定改制改革方案,逐步予以盘活。另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收储和出让。加强对城区未利用的土地、未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土地或闲置用地的收储,有序有效地出让土地,全面实行净地出让,科学制定土地收储和出让方案,降低土地收储出让成本,增强土地收储出让的运作能力。到2013年,预计实现收储土地2000亩以上,出让土地800余亩,实现土地收益1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国土局)
2.盘活国有资产。
(1)进行摸底调查。组织人员对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现有资产进行归类。(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2)积极盘活国有资产。采用整体包装形式,充分发挥城司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的新路子,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大力处置不良资产,切实化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责任单位:县城司)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资部门对国有资产综合性、专业性的高效管理,建立完善的产权登记制度、产权变更和消灭制度及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严厉查处未经国资部门审批而擅自变卖、转让国有资产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3.抓好融资工作。
(1)重点依托城司融资平台,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责任单位:县城司)
(2)规范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和管理权,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效益最大化,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3)筹建行政资产管理公司,将县直各单位行政资产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由行政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运营,对外进行融资,所融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项目,特别是有经营权的项目。(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4.强攻跑项争资。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精心研悉和及时掌握国家的投资政策及投资方向,重点围绕中央苏区县申报、中西部教育发展战略、县级二甲以上医院标准化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乡饮水工程、城市防洪、保障性住房等梳理、包装、开发一批项目,争取更多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扶持,破解城市建设项目资金瓶颈。(责任单位:县发改委)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事业机构===个,其中:副县级=个,正科级==个,副科级==个,股级===个;全额拨款===个,差额拨款===个,自收自支===个。现有干部职工=====人,其中教育系统====人,卫生系统====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有各类技术人员=====人,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事业单位共有资产=.=亿元,负债=.==亿元,净资产=.=亿元。通过调查,发现事业单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政事不分,利益为本。由于历史原因,政府部门受机构和编制数额的限制,部分行政机构成建制转为了事业单位,还有些政府工作部门下设了一些事业单位,作为其附属单位。这些机构兼有政府行政职能和社会化服务职能,造成了严重的政事、事企不分。例如:县城市容市貌管理职能分散在建设局下属的城管大队、环卫处、市林园林管理处等单位,存在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既加大了行政成本,又增加了监督管理对象的负担。又如:房产局现有===人同在一个院子内上班,共担行政、事业职能,目前机关定编==人,下属单位定编==人,谁在机关,谁在事业混淆不清。近些年来,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又有不少部门,特别是一些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或生产经营职能于一体的事业单位,开展“曲线救国”,纷纷成立了事业单位,并把行政权利向其转移,实行垄断专营、以权经营、以权谋利、强制服务等等,让其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对外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以丰富本部门的“钱柜子”,进而丰富职工的“钱袋子”,这实际上是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弄得民众怨声载道。由于事业单位的行政和服务的主体不分,甚至主体倒置,使事业单位既不能有效地为社会提供非盈利服务,又不能在市场中参与竞争、自我发展,而且阻碍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转变,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秩序。据了解,县优化办每年受理的申诉,绝大部分是发生在事业单位中。
(二)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事业单位本来是应事业发展之运而生,但我县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能泛化、部门利益驱动和条块分割等原因而形成的,致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过多、过散、过滥。一些职能任务单一、长期没有业务活动以及职能交叉重叠的事业单位仍然存在,“一人办、二人站、三人所”的现象普遍。“庙”多,“和尚”、“方丈”自然多。例如:县广播电视系统人数多达===人,比炎陵、茶陵、株洲县三县的总人数还多,接近市广电局的人数;又如:卫生系统,按卫生部每千人口配备=名医务人员的标准测算,我县的医务人员应控制在====人以内,但目前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达到了====人,超标===人。不仅如此,在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党政机关精简缩编人员、企业改制“回流”人员以及政策性安置人员纷纷涌向事业单位,使事业单位成为了机关人员分流的“蓄水池”和企业卖断人员、政策性安置人员的“避风港”。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安排大中专毕业生====[:请记住我站域名/]=多,安置城镇退伍军人===多人,有==以上被安排到了事业单位,导致事业单位人员近==年翻了一番。机构、人员的膨胀化,使政府财政成了“吃饭财政”。据统计,我县用于事业单位的人头经费支出占了财政总收入的==以上。
(三)依赖母体,机制不活。大部分事业单位吃财政“饭”靠政府“喂奶”生存,也有部分事业单位靠主管部门“输血”养活,躺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襁褓”中,不参与市场竞争,坐享其成,不仅导致国有资产和生产要素的闲置,而且使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弱化、萎缩。据调查统计,我县事业单位人员中,全额拨款的占==.=,差额拨款的占==.=,真正自己创收的仅有==。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僵化,分配制度呆板,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以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不仅挫伤了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人才流失,而且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例如:卫生系统仅有的==名高职称技术人才,已有=人辞职或外调,留下的技术业务骨干也大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去年人民医院内、外科=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因分配机制不活,自身价值难以体现的情况下,以年薪==万元应聘到醴陵一家私立医院,致使该院有些专业和项目暂时无法正常开展。又如:教育系统,近年来有===多名骨干 教师流向沿海和内地私立学校,使部分学校的整体师资力量不能提高,甚至下降。
(四)供养错位,发展受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经费补助范围仅限于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事业经费拨款应从生产性、经营性事业单位中退出。目前,我县部分属竞争性、盈利性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仍享受财政拨款,而一些公共事业领域动财政实力不足,既“无钱养兵”,又“无钱办事”。这样不仅不能使财政事业经费充分发挥效益,而且还助长了部分事业单位的消极性和懒惰性,并阻碍了改革的深化。如:我县去年教育经费总预算====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其中:用于非义务教育的经费就有===万元,占教育经费的==。在预算经费主要用于保人头经费的情况下,许多危房校舍都没有资金改造,更谈不上教学条件的改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推广。如果逐步削减直至取消收费教育范畴内的高中、职业学校的财政拨款,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盈利性的市场主体,我县义务教育的事业经费状况就会大有改善。
(五)主体单一,活力不足。目前,我县的事业单位绝大多数是国家投资、政府举办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投资主体单一。由于社会资金进入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领域的壁垒太多,导致事业单位管理行政化、经营垄断化、产权单一化、虚拟化。这样,一方面,政府兴办事业的精力及范围毕竟有限,办不了,也办不好;另一方面,这种单一事业兴办主体也适应不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出现了诸如多块矛盾、供求矛盾、职能范围的矛盾、服务水平的矛盾、经济利益和自身发展的矛盾。从我县的县情来看,保住事业单位的基本经费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现在有绝大部分的单位负债累累,困难重重,都处于“求生存”阶段,根本不想谈“谋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事业单位既不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又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壮大。
革故鼎新,欲将征程变坦途
上述可见,事业单位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但是,这支队伍如此之大,涉及面如此之宽,是不可毕其功于一役的。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借鉴外地和我县事业单位改革探索所取得的经验,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我县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思路要明确,改革主题要突出,突破口要准确。
(一)明确总体思路
我县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思路的初步构想是:“紧扣一个目标,突出两个置换,深化三项改革,创新四个机制”。
“紧扣一个目标”: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加快事业单位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创办主体多元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突出两个置换”:一是置换事业单位人员身份,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二是适度置换事业单位产权,凡属经营型、竞争型、中介型的事业单位的产权以及公益型事业单位中可市场化的产权都应按照“国退民进”的原则进行置换。
“深化三项改革”:一是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二是深化以全员聘用制为中心的人事制度改革。三是深化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原则的分配制度改革。
“创新四个机制”:一是创新管理科学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二是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创新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机制。四是创新和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机制。
(二)突出一个主题
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和社会功能以及发展趋势千差万别,在明确改革总体思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应突出“分类改革”这个主题,只有先分类,才能对症下药。具体地说,把事业单位大体分为行政执行、社会公益、中介服务、生产经营四类,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行政执行类: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对其行政管理职能视条件收归行政机关,或通过授权、委托由事业单位承担。对职能相似、相近或交叉的单位,合并重组,压缩精简,原则上一个部门只能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执法机构。对授权、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人员,对具备条件的择优录用,经批准可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其他人员一律置换身份,参与其他事业单位的竞聘上岗。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任务主要是深化财政供养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公益类:按照“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的原则,以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为取向,对职能相同或相近而重复设置的,进行跨部门重组;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的,进行合并;对任务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经费没有来源,职能已转移、消失以及长期未配备工作人员的“空壳”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条件成熟的单位,也可尝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民营化运作。
中介服务类:按照“脱钩、改制”的原则,全部与主管部门、挂靠单位彻底脱钩,改制成为自主经营并独立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其资产和人员全部实行“两个置换”。
生产经营类:按照“转企、改制”的原则,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对承担部分服务管理职能的,可在服务管理职能与生产经营业务剥离后,进行企业化运作,实行“两个置换”。
(三)找准一个切入点
事业单位改革要走出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必须要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大做文章。产权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成为市场主体,它的市场准入与企业相同,要有明晰的产权关系,保证其市场主体行为的自利,以争取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并且把风险降到最小。目前,许多事业单位不能摆脱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依赖,不能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浪费严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事业单位产权界定的问题。因此,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走向市场的根本问题之一,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问题。创新事业单位产权制度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竞争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对这类单位采取“国退民进”、产 权置换的方法,改为股份合作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在改制过程中必须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以及改制对象的社会保障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出现大的动荡。二是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各项事业,实现社会事业投资多元化,改变政府包办、垄断的事业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
未雨绸缪,改革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风险性较大。改革这步棋已经举起,在“走招”之前我们不仅要谋划如何“布局”的问题,还要考虑“走招”之后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制约“走招”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改革初步构想,我们就改革的时机条件、对事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制约事业单位改革的因素进行了预测和浅析,供领导决策和取舍。
(一)全面启动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
事业单位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现实所需。随着我县企业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的时机日渐成熟。一是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不断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依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自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文件,并进行了部署。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又召开了“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讨会”,提出了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设想,为我们进行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二是外地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国家出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后,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实施方案,如:某省市、某省盐城、某省通城等已经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某省南京和我省邵阳市率先对医疗体制进行了改革,打破了现行的医疗卫生格局,引入了市场机制兴办社会事业,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某省省齐齐哈尔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通过转、嫁、并、售等有效方式彻底打破了单一的政府举办事业格局,大胆进行了财政供养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了“养事不养人,养老不养少,养事促发展,养老保稳定”,其成功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并在《人民日报》进行了经验推介。三是我县目前浓厚的改革氛围和群众对改革的支持为平稳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县劳务经济的繁荣,不仅为我县的经济繁荣带回了雄厚的资金,也带回了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同时,我县从====年启动企业改革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让广大干部职工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旱涝保收”、“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派生出来的对单位进行依赖、等望的“恋母情结”已经淡化。根据对事业单位抽样===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事业单位改革持支持态度的有===人,占==.=,无所谓的有==人,占==.=,不支持的有==人,占=.=;在改革方式选择上,赞同搞综合配套改革的有===人,占==,赞同搞单一人事制度改革的有==从,占=。绝大多数人员都认识到了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迟改不如早改好。另外是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已经按企改的“两个置换”方式完成了改革,如会计师事务所、励德中学、建筑设计院等。通过改革,无论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工作人员个人收入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为我县事业单位改革树立了很好的样板。因此可以说,我县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是国家有政策、外地有经验、群众有呼声,单位有尝试,改革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二)改革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在“变”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我县不堪重负、苟延残喘的国企来说,正是因为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才有今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局面。同样,开展事业单位改革也将会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调优事业单位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事业机构过多过散、分布不合理是普遍现象。通过改革,可以把那些职能相近、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的事业单位撤并压缩,不仅可以起到拆“庙”搬“神”的作用,还可以整合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例如:在====年我县开展的教育“两调”改革中,攸县二中与七中进行了合并重组,近两年攸县二中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政府未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不仅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也有大幅度提升。
=、有利于促进政事、事企分开,优化职能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但仍未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全面开展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让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各自“归位”,既可以节约政府的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又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既可以让事业单位走出政府的“襁褓”,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自觉参与市场竞争,走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之路,又可彻底摆脱“钱靠财政拨,人靠收费养”的尴尬局面。
=、有利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年我县财政收入=.==亿元,事业经费开支=.==亿元,占财政总开支的==.=,其中:人员基本工资开支=.==亿元,劳保福利开支====万元,经营、管理费用开支====万元,特别是教育块每年发放的工资总额达====万元,占县财政可支配收入的==。随着事业经费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增加和人员工资的逐年增长,让可支配财力增长较缓的县财政不堪重负,“吃饭财政”成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全面开展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一是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政府财政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如:医疗单位靠自身收入能够达到养班子、养人和满足群众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改革后财政可取消对医疗单位的投入,转而投入到政府必须要保的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确保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到位。二是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可以直接减少财政支出。初步估算,通过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脱钩和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的精简压缩以及人员优化聘用,可精减==多个单位,分流人员近====人,年财政事业经费支出同比改革前可减少====多万元。三是通过逐步“断奶”的办法也可减轻财政负担。改革后,有条件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有偿服务,经费渠道逐步向财政差额补贴过渡;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逐步进一步创造条件,向经费自理过渡,这样每年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最终实现经费自理,真正达到财政减负的目的。
=、有利于提升人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优的关键原因是事业单位长期远离市场,用人机制不活。通过改革,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用人自,单位可以按照事业发展的需求,合理设置岗位,择优聘用人员,分流富余人员,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人员进入人才市场后,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例如:县建筑设计院原是科研应用型事业单位,原有干部职工==人。去年脱钩改制后,从业人员由原来的==人减到了==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个人收入都成倍增长,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和创办主体的多元化。事业单位垄断经营、政府包办是束缚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严重挫伤了社会资金投身公共事业的积极性。通过综合配套改革,破除社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的壁垒,有利于改变政府事业经费支出“捉襟见肘”的局面,有利于事业单位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事业服务的需求。例如:攸县二中,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原有的宿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政府投入和自筹资金都不现实的情况下,他们借鉴外地学校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经验,采取有偿转让使用权==年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多万元新建了===套学生公寓,解决了====多名学生住宿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二)制约事业单位改革的不利因素
推行事业单位改革,将会对促进事业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事业单位的组织形态、社会职能、人员结构等情况的特殊性、复杂性,使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和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改革的积极影响,坚定改革信心的同时,还要未雨绸缪,理性分析和思考制约改革的不利因素,力求达到改革效益的最大化,风险和阻力的最小化。
=、政策不明晰,条块限制较多。从中央到地方,目前出台的主要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而综合配套改革仅是探讨性的提法,没有明晰的文件和政策依据。究竟选择综合配套改革还是单一的人事制度改革,难以确定。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各自的行业政策不同,上级业务部门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也不一样,干预较多,使地方在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改革时,不仅在时间上难以选择,在改革的深度、广度、力度上也难以把握。如:湘政办发[====]==号《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的通知》规定:“原则上一个乡镇设置一所卫生院,由政府举办,内部要实行统一经营,不得对外租赁、承包或分散经营”;又如:[====]==号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规定:“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经省级教育部门审核批准”。再如今年=月==日《某省日报》报道: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教育系统改革要在=月份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全面铺开,在此这前各地不能出台与其相违背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与我们改革的初步构想有些出入,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
=、改革成本大,财政压力较大。据调查,我县企改时企业有固定资产=.=亿元,改革变现资产=.=亿元,闲置资产变现率==.=,安置职工=万多人,财政铺底资金====万元。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不同,可以变现的资产很少,甚至不能变现,改革成本筹集艰难,人员安置补偿费难以到位。事业单位现有净资产=.=亿元,预计可变现资产=.=亿元,所有事业人员置换身份,参照企业安置补偿标准最高限额为=.=万元,需经费=.=亿元,实际分流人员====人,需支付现金====万元,需要财政蔸底=.=亿元(主要蔸底社会保险),加大财政压力。
=、社会保障配套改革问题复杂。事业单位改革必定涉及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人员流动后社会保障的连续与衔接等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讲,这也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事改业单位和人员对社会保障比较敏感。按现行政策,企、事业单位职工之间工资福利待遇失衡现象较重,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少==-==(按我县现行的工资福利水平,两者相差===余元),而两者却没有相应的转换政策,心态难以平衡,改革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强制保险推行困难。据调查,==的==岁以下人员要求置换身份时直接领取安置补偿现金,不愿参加强制社会保险,这样势必影响现有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