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品市场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水产品;自主品牌;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品牌的概念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目前在中国的各个产业中,品牌数不胜数,但是在水产品市场中却很少有品牌出现,这是我国目前水产品市场落后的一个体现。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品牌建设是水产品市场进行发展,逐渐让这一古老产业继续蓬勃进步的一个重要出路。
1 我国水产品市场的现状与品牌建设的意义
1.1 我国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水产基地非常多,但是都是从类别上来分的,并没有风行全国品牌的出现,比如我国的十大水产养殖基地,水蛭基地、鳝鱼基地、鲈鱼基地、金鱼及观赏鱼基地等,都是通过类别来进行标识的。
从渔民的生产上来看,考虑最多的也是类别,比如虾的营养价值和价格都比鱼要高一些,因此就有很多渔民开始养虾,这些都是受市场的价值规律的影响,而只是初级的适应市场的表现,若市场发生大的变动,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
这些都表明我国水产品市场的现状非常不稳。目前我国的水产品市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水产品总量持续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在世界水产品贸易中只占总量的8%,这表明我国的水产品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水产品发展势头形势良好,也说明我国的水产品国际贸易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这就必然要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建立自主品牌。
1.2 水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
水产品建设品牌能够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在我国,水产品的品牌有阳澄湖大闸蟹、中得甲鱼、淳牌千岛湖有机鱼等,这些品牌的水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价高销旺。名优的水产品能够占领市场,提高在同类水产品的是市场竞争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 当前水产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意识薄弱
水产品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生产者最重视的是水产品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对于品牌来说完全没有这样的意识。在很多水产品基地中,很多经营者对于水产品的认识还停留在生产、收获、销售的出季节卷,品牌化的意识非常薄弱,很少做广告甚至与根本就不去做广告,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好的水产品没有在市场上产生相应的效益,使得它们逐渐埋没在市场上的普通商品中。有一些水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认为,水产品最主要的是新鲜程度,认为只要够新鲜没有品牌无所谓,消费者会自然选择最鲜美的水产品来购买,这样在销售过程中,只能与同类的水产品打价格战。有一些产品做了广告方面的投入,但都是非常粗糙的,只是标示出产地、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并没有使用创新的思维来吸引消费者,创立自己的品牌。
2.2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每一个品牌的产生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来进行广告和媒体的宣传,许多知名的企业都是通过各种媒体来提高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逐渐占领市场,从而企业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在水产品市场中,真正肯花大钱做广告的企业屈指可数,就算是有企业做广告,也就是在报纸的小版块做一些小广告,而这样的小广告完全起不到吸引消费者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因为消费者在阅读报纸时对广告的反感,而损害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这样对于企业来说,就会完全适得其反。
2.3 品牌产品真假混淆
我国现在的市场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现象非常严重,各种各样的真假产品出现在市场上,让消费者很难分辨,水产品市场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和其他食品问题一样,水产品由于高质量、天然无公害的水产品外表并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一些知名产地的鱼类特征也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在包装上印上水产养殖基地的标志就完全可能误导消费者,这种假冒伪劣的产品冲击水产品市场,严重打击了渔业市场发展的积极性。
另外,假冒伪劣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在所谓的品牌中,也会出现造假的现象,比如在2008年,轰动水产品市场的阳澄湖大闸蟹假冒“中国名牌”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阳澄湖大闸蟹是一个已经被消费者逐渐接受的水产品牌,但是它为了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打出“中国名牌”的旗号,事情一败露就直接影响到了这个品牌的可信度。大的品牌尚且如此,在市场上的其他小品牌假冒伪劣的现象更加普遍。
2.4 品牌支撑力度不足
我国的水产品生产大多数地方还停留在古老的阶段,通过渔民下海撒网,收获海产品,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大量地方的水产品雷同性强,运到市场上就直接淹没在大量的同类产品中,导致这样结果出现的原因就是没有科技和人才的支撑。
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和经济已经是企业甚至是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的水产品养殖技术几乎没有大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在产品的包装上,也缺乏新意。
另外,一个品牌的诞生总是需要第一手的资料,充足的资金,我国的水产品养殖很多还是私人或者民营企业,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样就导致了品牌的支撑力度不够,难以扩大影响力,占领市场。
3 我国水产品自主品牌建设思路探讨
3.1 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在市场中,无论是任何的产品都需要强化品牌意识,无论创立品牌需要哪些复杂的手段,最重要的还是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水产品企业的经营者应当顺令市场的潮流,树立品牌意识,并且增加创品牌的意识和能力,这种管理者意识层面是水产品建立自主品牌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其他任何措施都应该是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进行的。并且管理者的观念需要不断的更新,提高认识,不断地学习关于建设自主品牌的专业知识。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意识到国外品牌对我国水产品市场的占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产品逐渐侵占我国的市场,这要求我国的水产品企业要尽快创立自主品牌。
创立自主品牌,还需要有着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产品生产扩展到宣传上。水产品市场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其他产业,因此更加要注重宣传的效用。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宣传营销,让自己的产品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但是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做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短期内可能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但是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3.2 加强企业管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水产品创名牌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企业是最基本的细胞,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水产品市场由于生产点众多,因此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在企业中,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品牌的真正含义,品牌不是一个外在的空洞光环,而是由最高质量支撑起来的,因此要坚持“提高质量是抱住名牌的根本”,从水产品的产出知道最终的销售,严格把关,为市场提供最优的产品。另外,由于我国水产品市场生产厂家非常多,因此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水产品自创品牌,比如阳澄湖大闸蟹、黄泥螺、一只鼎等,通过典型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从而推动水产行业全面发展。
3.3 设计出好的品牌名称,增强其品牌竞争力
品牌的创立,是需要设计一个好的名称的,这是营销策划的重要内容,好的品牌名称能够起到吸引消费者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认识一个品牌是首先从品牌的名称开始的,品牌的质量反倒是在之后。在水产品市场中,很多品牌的名称是与企业的强势产品相关的,比如黄泥螺、太湖大闸蟹等,这样的名称非常简单明了,能够让消费者直观的明白产品究竟是什么,这种例子还很多,比如周黑鸭、永和豆浆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能够增强品牌的竞争力,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4 借助广告媒体,促进品牌成长
品牌的宣传是后期营销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广告媒体,在商品的后期营销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出恰当的广告媒体,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广告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全新品牌宣传成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这样的宣传力度对于商品来说,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在我国的水产品名牌中,阳澄湖大闸蟹的宣传无疑是十分到位的,它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放在宣传上,于是直接造就了这一个品牌的成功,这酒告诉水产品的管理者,再好的品牌也需要借助宣传,而宣传,是一直陪伴这品牌的成长的,而并不是一旦品牌成名后就放弃宣传。
3.5 推进品牌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的特点,要求所有的企业若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必须借助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水产品市场由于生产点和经营点过于分散,因此对于品牌的技术创新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品牌创新力度不够,就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差别不大,这样对于品牌来说,相当于品牌没有创立。品牌开发新技术,相当于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难以模仿,这样就能够直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在必要的时候不能压缩资金投入,培养水产科技人员,建立培训机构,让企业内部人员能够源源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
4 结语
水产品产业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产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水产品产业明显落后于其他产业,因此自主品牌的建设是这一行业在我国重新得到蓬勃发展,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表现了我国的水产品正在逐步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骆乐,杨德山.关于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考Ⅲ[J].中国渔业经济,2007(1):38-40.
[2]姜先华.水产品品牌战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
[3]牛波涛.关于水产企业如何推进品牌建设的思考[J].现代渔业信息,2008,11.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现状;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S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01(2016)02-0153-04
宁德市位于闽东北沿海,海岸线长1046km,海域面积44500km2,潮间带面积447km2,均占全省的1/3左右。大小港湾29个,多为口小腹大、港道深、海面宽,包括全国著名的三都澳港,其中的官井洋和东吾洋是全国少有的大黄鱼、对虾产卵繁殖和幼体育肥的理想场所,也是多种经济鱼类索饵越冬的场所。优越的水域环境繁衍了大量海洋生物,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和藻类达数百种。因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宁德市成为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海水鱼养殖基地,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造就了应运而生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宁德市大力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精优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提升水产加工业整体水平,推进水产加工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在调查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1-3],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宁德市的海洋渔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有所裨益。
1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现状
2015年宁德市渔业总产量为88.6×104t,总产值188.0亿元,大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0%;水产品加工总量29.2×104t,加工总产值111.2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6%和17.0%;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欣欣向荣,呈现出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特征。
1.1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一批初具现代企业特征的水产品加工厂快速成长。目前宁德市水产加工企业总数达到300多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的7家,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水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升,规模日趋扩大,水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1.2产业集聚初现雏形
近年来,宁德市为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冷链、统一排污、统一研发、统一展示”的原则进行建设,集中配套强化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科研平台、公共码头等设施,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设施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水产加工产业园区,积极打造宁德市水产加工业“百亿”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建设有三个加工产业园区:一是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加工园区,位于三沙镇陇头村,规划面积700hm2,一期建设187hm2,已投资近5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18家,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霞浦新日鑫工贸有限公司、霞浦黄渔国水产有限公司等10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产品有大黄鱼、海参、紫菜等;二是霞浦县经济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园区,位于松港街道小沙村,水产加工园区规划面积100hm2,已投资2亿元,签约落户该园区加工企业20家,现霞浦海津食品有限公司、霞浦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加工企业已建成投入生产,加工生产紫菜、海参、海带等水产品;三是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规划加工园区面积68hm2,总投资达27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基本完成填海造地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有33家加工企业登记入园,并规划建设。这些加工园区的高标准建设为发展壮大水产加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贸易日显多元格局
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多元化市场,扩大出口份额,已成为全市主要的出口支柱产业。水产品出口继2014年突破10亿美元后,2015年水产品出口增长仍保持旺盛势头,全年水产品出口22.0×104t,出口创汇12.9亿美元。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市场已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稳固日、韩、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原有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非洲、中东等其他市场。
1.4品牌意识日益增强
为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宁德市注重引导水产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按照“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产业拉动”战略,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对扶持发展渔业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至2015年全市共有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41家。全市省级海洋产业“十佳”龙头企业3家。全市水产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件,在全省设区市中位居首位;国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省级名牌产品19件,省著名商标41件,其中“宁德大黄鱼”跻身全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在我省打造的“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市的“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均榜上有名,占全省二十大渔业品牌的25%,逐渐形成了具有闽东特色的水产区域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渔业品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1.5精深加工取得突破
近年来,宁德市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加工经验,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了鳗鲡、海参、鲍鱼等加工生产线,在不断提升水产品加工率的同时,逐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转化,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开发了独具闽东特色的蒲烧大黄鱼、蒲烧鳗鱼、各种特色鱼片、鱼类罐头、鱼松、海带寿司、盐干海参、缢蛏等加工产品,各种风味的即食食品如即食大黄鱼、即食海苔、即食海参、即食鲍鱼、即食对虾等也不断研发创新,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特别是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宁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还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鱼卵、鱼鳞等废弃物中提取卵磷脂、胶原肽及蛋白粉等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2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工生产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加工规模和产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长期投入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水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亟需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从总体上看,宁德市大小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但呈金字塔形分布,规模以上企业偏少。部分企业虽然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提高了工艺和技术水平,但就全行业而言,“低、小、散、弱”的落后状况依然存在。大部分企业仍为粗放型加工企业,采用传统冻、干、腌等粗加工手工操作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水产品精深加工处于低水平状态,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和终端产品少,加工附属产品(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
2.2产业园入驻率低,集聚效应尚未形成
目前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还处在雏形阶段,虽然在霞浦、蕉城等地建设有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但产业园入驻率不高,规模小的水产加工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入驻产业园建设生产,依然散落各地,各自为战,导致资源、信息、风险不能共享共担,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大,集群效应和区域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产业难以壮大发展。
2.3发展遭遇瓶颈,产业要素优势减弱
水产品加工业是集合资源、资金、人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代化产业性质的工业。目前宁德市大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地处沿海,凭原有土地、厂房、技术、设备等资产无法申请到银行抵押贷款和政府扶持,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近2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多方融资困难,造成企业周转资金严重不足。土地资源贫乏,难以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土地支撑,许多水产品加工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都受到土地问题的严重困扰。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品加工业,近年来行业用工遭遇困境,熟练工人短缺、季节性用工紧张、用工成本逐步攀升,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缺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宁德市尚未出台对水产品加工业在税收、用地、资金等方面扶持的优惠政策。加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总体上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对新产品研发、新市场拓展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热情和投入不足,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3对策与措施
3.1强化政策支持,拓展资金扶持渠道
发展现代加工业,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一是宁德市应根据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用活用好省里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水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配套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和发展软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宁德市把发展水产品加工产业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作用,加大对企业研发高科技新产品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引导多方资金投入,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引资,同时利用银行贷款、战略投资者、企业自筹等社会资金参与加工业发展,形成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资机制,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3.2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
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引导成立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吸纳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养殖大户、水产营销企业入会,构建水产品加工业信息平台,做好水产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要顺应发展趋势,全面推行“互联网+”水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宁德市水产品专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加工企业构建自己的水产品专业电子交易平台,发展水产品网上交易,进一步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使经营者、消费者实现共赢,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集中采购配送服务。
3.3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综合利用水平
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通过调研推出一批对宁德市水产加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攻关项目,以课题招标、合作开发等形式,重点解决水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特别是低值鱼、贝类、藻类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推动技术转型升级,引导全行业由简单仿制向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转变,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二是要积极探索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大型龙头企业创建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手段,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研发能力,加快研发一批市场需求大、增值潜力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系列化水产加工品,其中重点研究开发速冻、即食性水产食品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提升水产品加工附加值,扩大鱼类、藻类、贝类加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4提升品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加工企业创建企业品牌,不断提升水产品品牌建设。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强化品牌宣传,通过举办“互联网+大黄鱼节”、“鲈鱼节”等节庆和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突出精品展示、推介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二十大渔业品牌”中“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宁德弹涂鱼”、“宁德二都蚶”和“宁德香鱼”等品牌效应。二是组织和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海峡渔业博览会”、“休闲渔业博览会”等水产品专业展会和招商活动,扩大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宁德市独具特色的名、特、优水产品深入人心,增强宁德市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路世勇.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0):14-16.
[2]吴湘生.论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新思路[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4,10(4):14-17.
关键词:水产品出口;绿色壁垒;对策
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正在被逐步地弱化,新型非关税壁垒日益增多。隐蔽性较好的“绿色壁垒”正逐步兴起,尤其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这使本就处于竞争劣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国既是水产品生产大国,又是水产品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而且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出口潜力巨大。自2002年起,我国水产品出口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产品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入世以来,水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广阔,但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出口国,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2015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406.03万吨,出口额203.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8%和6.29%。除了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因素的影响外,绿色壁垒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面对绿色壁垒,水产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绿色壁垒及发展概述
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国内贸易为目的,通过制定复杂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颁布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检疫、认证和审批制度,以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的进口而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由“绿色贸易条件”发展而来,最初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健康,但由于国家间经济水平和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差距较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条件成为了事实上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贸易壁垒。自1988年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金枪鱼贸易案”后,日本和欧盟等纷纷对进口产品设置障碍,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发达国家在其不具优势的领域,采取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设置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的绿色标准,限制产品入境,从而达到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
二、现状分析
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但绿色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水产品的竞争优势,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出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出口难度加大,势必造成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不利于我国水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出口日本水产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2012年,我国水产品遭扣留次数共计623批次,水产养殖户和相关企业损失惨重。仅2012年水产品遭扣留次数就高达86次之多,占当年农产品扣留总数的近1/3。自2006年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以来,日本市场出口份额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份额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13年,水产品出口日本同比下降7.26%。
三、原因分析
我国水产品遭遇绿色壁垒,除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的外部原因外,还有不容忽视的内部原因。我国水产业养殖实行分散式生产方式,技术力量薄弱,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质量监控难以实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难以实现;大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为提高产量过度使用抗生素,致使药残超标,难以符合发达国家质检标准;水产品安全保证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构职责不清,执法力度不严;水产行业协会发展不完善,出口信息服务不健全,渠道不通畅,企业对国际市场信息了解滞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水产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我国水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绿色壁垒,损失惨重。政府相关部门和水产养殖企业应积极采取行动,以应对挑战。
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发挥经济职能作用,引导水产企业走绿色养殖之路;重点扶持水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整合水产品出口力量,引导创立品牌产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网络式沟通体系,建立技术支撑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力度,提升水产品检测能力,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标准方面的差距;建立水产品预警机制,完善相关数据库和信息网的建设,提高快速反应和风险防御能力;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帮助相关水产企业积极应诉,维护贸易的公正和公平,维护本国的合理利益,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抵制绿色壁垒。
2充分发挥水产企业自身的作用。水产企业应了解国际标准,熟悉出口目的国的具体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对出口国市场进行调研,以明确市场定位,分析出口可行性;加大水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水产品养殖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挥水产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所在区域水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加强水产企业自律,规范用药,建立从养殖环境、养殖饲料添加剂、养殖病害防治、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的全方位科学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品;扩大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途径,促进市场多元化,开拓中东、非洲和拉美等潜在市场,避免对传统市场的过分依赖,降低出口市场集中的贸易风险;水产企业应积极通过绿色生态认证,努力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以规避绿色壁垒。
参考文献:
[1]李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6(05)
[2]刘淑敏.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对外经贸,2013(03)
水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4年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以来,水产业一枝独秀,始终保持贸易顺差,持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107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1],俨然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领头羊。水产业的重要性还突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一方面,水产业的发展不与传统农业争地,缓解了耕地骤减的压力;另一方面,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2]。以2009年为例,渔民人均纯收入8166元,高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8.47%[1,3]。此外,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营养平衡性好等特性[4],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AndyThorpe和ChrisReid也指出水产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出口创汇、提供国内的蛋白质消费、增加就业以及缓解贫困上[5]。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频频受挫,屡遭来自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方面,我国水产业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国内水产品生产者以散户为主,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且小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信息滞后,导致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以药保鱼”,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较为普遍。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以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由,纷纷制定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如2006年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2007年美国FDA的自动“扣减”措施等,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鉴于此,该研究通过剖析我国水产业发展及出口现状,从水产业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推动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我国水产业发展进程
1.1水产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国民“吃鱼难”问题,水产业率先实现了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养为主、养补并举”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6],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如图1所示,1979~198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由555.07万t增长到1384.25万t,年平均增长率达14.9%,其中,养殖产量平均增长率为20.7%,高出捕捞量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大国中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国家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大对水产养殖的财政支持,以推进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民增收;另一方面,农业部于1999年正式提出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的目标,确定沿海地区的伏季休渔制度,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此,我国水产养殖业获得大力发展,产量一度增加到1999年的2659.91万t,约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63.62%。1999~2009年,我国水产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量大幅增长。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高达6049.49万t,其中约74.87%为养殖产量。同期,水产捕捞业在缓慢增长后基本呈现持平状态,产量约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25%。2001年入世后,我国水产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而水产业在国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第一,生产者以散户为主,且规模较小。中国的水产品生产者多是小型养殖户,其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养殖凭借经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致使养殖户对于效益较高的养殖种类“一哄而上”,其结果是产品供给过旺,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第二,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盲目引进新品种、高密度养殖、滥用渔药以及大量投喂饵料等行为造成的水体药物污染、营养物污染、底泥污染、生物污染等养殖污染普遍存在[7-9],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渔业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名、特、优水产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的水产养殖多以传统养殖品种为主,大多数养殖户资金匮乏,转型困难。
1.2水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1.2.1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概况。自1985年国家放开水产品价格和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远发展,进出口总量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泰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在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水产品贸易始终保持顺差,对农产品出口创汇功不可没。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自由的贸易发展环境,2001~2009期间水产品总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42%,是1995~2001年期间年增长率9.7%的两倍多。如图2所示,1995~2009年,除个别年份的波动外,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口额虽有所上升但增幅较缓,进出口之间的差额正被逐渐拉大。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贸易总额高达143.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约占74.56%,远高于同期进口额。与水产品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相对应的却不是出口价格的随之增长。如图3所示,我国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均高于世界同期水平,尤其是入世前表现的尤为明显。随着我国加入WTO,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迅速下跌,一度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之后与同期世界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同步上升,且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1~0.2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平均价格稳健的上升趋势相比,我国水产品价格波动依旧较大。综合上述资料可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体表现为贸易总量增加,但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1.2.2水产品出口状况。我国出口水产品多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增长缺乏动力。初级冻鱼及鱼片是最主要的水产出口大类。2009年我国出口初级冻鱼及鱼片135.3万t,约占出口总量的46%,出口额为39.4亿美元,仅占出口贸易额的36.8%,平均价格约为2.9美元/kg,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初级软体类、初级甲壳类以及活鱼等均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出口种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出口水产品加工不足,产业链较短,产品缺乏进一步增值空间。若不改变目前以出口量的增加来拉动出口额增长的现状,长久以往将导致出口额的增长缺乏持久动力,最终陷入低水平资源型出口的恶性循环中。价格的波动也反映了我国水产品出口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我国向世界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水产品,但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地。如图4所示,1996~2006年对这4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比重均超过80%,在1999年一度高达89%。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70%以上的比例。其中,日本一直是我国水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并且是我国出口烤鳗的最大消费市场;韩国是我国冻鱼主要出口市场;欧盟是我国来料加工鱼片的主要消费市场;美国是我国对虾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水产品出口的高市场集中度使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出口水产品和出口市场均趋于集中。#p#分页标题#e#
1.2.3水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制约因素。2002年以来,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相继采取了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来限制中国水产品的大量出口[4]。如欧盟实施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11],美国沃尔玛和达登连锁餐饮集团对所有虾类产品必须满足《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的要求[11],以及2006年日本实施了针对食品和农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12]。这些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增加了水产品出口检验检疫的成本,抬高了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从技术层面构建了一道阻碍我国水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的壁垒。2002年的“氯霉素风波”发生后,欧盟委员会决定禁止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曾一度使我国对欧洲的水产品出口跌至谷底,至少10万农户受损。2003年出口烤鳗在日本遭遇的“恩诺沙星残留超标”事件,以及之后发生的出口香港大闸蟹激素含量超标事件、“多宝鱼事件”、“孔雀石绿事件”等都给相关行业的生产商、出口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水产品出口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且损失惨重,一方面的原因是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这也是水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针对我国水产业取得的巨大发展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该研究力图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价。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即水产业的国内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具体指标如下。
2.1水产业国内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渔业产值增长率(X1A)。该指标反映了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用以衡量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公式为:Y=(Xt-Xt-1)/Xt-1。其中,Y表示渔业产值增长率,Xt表示t期的渔业总产值,Xt-1表示t-1期渔业总产值。Y值越大表示我国渔业发展速度越快。渔民受益幅度(X2A)。渔民受益度反映了水产业的发展给渔民带来的实际收益。具体公式为:W=(Wt-Wt-1)/Wt-1。其中,W表示渔民受益幅度,Wt表示t期的渔民人均纯收入,Wt-1表示t-1期渔民人均纯收入。W值越大表示渔民收益幅度越大。水产品加工能力指数(X3A)。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品的加工能力及未来水产品增值空间的大小。具体公式为:L=PCt/Qt。其中,L表示水产品加工能力指数,PCt表示t期的水产品国内可加工量,Qt表示t期水产品总产量。L值越大表示国内水产品加工能力越强。水产养殖面积增加比例(X4A)。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具体公式为:M=(Mt-Mt-1)/Mt-1。其中,M表示养殖面积增加比例,Mt表示t期的水产养殖面积,Mt-1表示t-1期的水产养殖面积。M值越大表示水产业未来发展空间越大。产业集中度(X5A)。该指标主要反映国内水产品生产大省的地理集中度。具体公式为:CR4=(PPt1+PPt2+PPt3+PPt4)/Qt。其中,CR4代表产业集中度,PPt1,PPt2,PPt3,PPt4代表当年水产品产量排名前4的省份。CR4越大表示产业竞争力越强。
2.2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X6B)。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具体表示为:MS=Edt/Ewt。其中,MS表示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Edt表示国内水产品的出口额,Ewt表示世界水产品总的出口额。MS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水产品净出口额(X7B)。该指标反映了我国从水产品对外贸易中的获益状况。具体表示为:TE=Edt-Idt。其中,TE表示水产品净出口额,Idt表示国内水产品的进口额。TE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显示性比较优势(X8B)。该指标可以综合评价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示为:RCA=(Edt/Ewt)/(Etdt/Etwt)。其中,RCA代表显示性比较优势,Etdt代表中国所有产业的产品出口额,Etwt代表世界所有产业的产品出口额。RCA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显性竞争力指数(X9B)。该指标同时考虑了水产品出口和进口的贸易专业化程度,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产品贸易专业化水平和水产品数量竞争优势的结果性指数[13]。具体表示为:CA=RCA-(Idt/Iwt)/(Itdt/Itwt)。其中,CA代表显性竞争力指数,Iwt代表世界水产品进口额,Itdt代表中国所有产品进口额,Itwt代表世界所有产品进口额。CA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
2.3水产业出口水平评价指标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X10C)。该指标通过水产品出口价格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水产品质量水平。计算公式为:OP=Pt/Pt-1。其中,QP表示质量升级指数,Pt表示t期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Pt-1表示t-1期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若QP>1,表示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质量提升;QP<1,则反之。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X11C)。该指标主要反映水产品出口环境的安全与稳定程度。计算公式为:NAT=(∑JEdt+KEdt+EUEdt+UEdt)/Edt。其中,NAT代表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JXdt,KXdt,EUXdt,UXdt分别代表中国对日、韩、欧、美的水产品出口额。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越高,表明出口易受国际市场变动的影响。水产业出口品种集中度(X12C)。目前,中国水产品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初级冻鱼及冻鱼片(为了指标的可量化,该研究选取SITCREV.2种的0342及0344的出口量来计算冻鱼及冻鱼片的出口额),因此该研究使用初级冻鱼及鱼片的出口量与水产品总出口量之比来衡量。该指标主要反映出口产品多样化程度,其比值越高,则说明产品多样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较低。计算公式为:CEP=(ME1+ME2)/Edt。其中,CEP代表水产品出口品种集中度,ME1代表冻鱼的出口量,ME2代表冻鱼片的出口量。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X13C)。该指标主要反映水产业对技术发展水平和加工链长短的控制情况。该研究将SITCREV.2编码中037的产品定义为深加工产品。计算公式为:DP=DPEdt/Edt。其中,DP代表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DPEdt代表国内深加工产品出口值。
3中国水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在进行综合评价前,首先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无纲量化处理,即x'i=(Xi-X)/σ,其中,x'i为标准化值,Xi为变量实际值,X为变量平均值,σ为变量标准差,无纲量化处理使得标准化的数据满足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要求,以消除数据的不同量纲,解决各数值不可综合性的问题。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特征向量,提取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反映了13个指标所包含的84.7%的信息,说明其能够充分反映指标中的原始信息。第一主成分依次对水产品加工能力(X3A)、产业集中度(X5A)、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X6B)、水产品进出口额(X7B)、显示性比较优势(X8B)、显性竞争力指数(X9B)、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X10C)、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X11C)以及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X13C)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说明第一主成分充分反映了水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出口产品质量以及出口风险的大小。第二主成分主要对渔业产值增长率(X1A)和水产品出口品种集中度(X12C)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渔业对于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对水产品出口创汇作出较大贡献的主要出口品种(冻鱼、冻鱼片)的出口状况。第三主成分主要对渔民受益幅度(X2A)和水产品养殖面积增加比例(X4A)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第三主成分反映了渔业的发展为渔民带来的实际收益,以及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潜力。为进一步分析我国水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子的差异性,故利用表1提供的主成分系数,根据公式Fi=∑Fij×Xj(i=1,2,3;j=1,2,…,13),计算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及第三主成分的得分,然后利用公式Y=0.645F1+0.115F2+0.087F3计算我国各年动力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第一主成分的动力因子是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即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以有效推动水产业的发展。而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则依赖于水产品生产大省的进一步努力,主要是水产品加工能力的增强、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水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与第一主成分的得分状况完全吻合,第二主成分的得分与综合得分也基本相符,可见渔业产值的增加和主要水产品的出口对水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主成分的得分与综合得分出入较大,2002~2004年间第三主成分的得分位居前3位,但是相应年份的综合得分却落后较多。而2005~2009年期间,第三主成分的得分逐渐落后,而该段时间内的综合得分排名不断上升。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名与综合得分排名的不相匹配,一方面反映了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实现渔民收益的相应增加。这可能源于水产品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出口附加值较低,出口遭遇的风波较多等原因损害了渔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受资源的限制,盲目增加养殖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旧的生产模式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水产业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但还不是渔业强国。”
当前,中国渔业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全面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用市场的力量激励渔业改革,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利益,使渔业达到必要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有三个重要来源,分别为政策的引导、市场的驱动、外部的压力。
“在家吃全球”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家吃四季”仍需继续努力。
生鲜电商对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保鲜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供应链的搭建和新产品设计上成本控制尤为关键。
水产市场曾经低价格、低认知的初级竞争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目前品牌产品、精致产业成为主流趋势。
随着春节的临近,很多家庭的年货筹备战已经打响。而春节餐桌上鱼类海鲜的出镜率相当高,因取“年年有余”之意,家家户户多少都会沾些喜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多年前还是“奢侈品”的海鲜也成了寻常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素有“海底牛奶”美誉的牡蛎,肉质鲜嫩的石斑鱼,四大海味之首的鲍鱼都是冬季水产市场的宠儿。
人们喜爱水产品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丰富的营养、高含量的蛋白质以及低量的胆固醇都是消费者选择的参考条件。有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中,水产品动物蛋白质约占25%左右。世界上已有32个国家的食用水产品占食品中动物蛋白质的34%以上,水平高的日本占50%左右。另外,水产品还可以为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提供重要原料,如鱼糜制品、鱼肝制品、珍珠制品、甘露醇、藻胶等。人们对水产品本身的了解或许很深,但对其行业发展可能知之甚少。我国水产品行业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希望可以通过本文为大家揭开渔业的面纱。
渔业大国≠渔业强国
作为农业基础行业,我国水产行业的发展历史可谓悠久。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水产行业发生过几次变化。人类早先的渔业,仅限于天然捕捞,后来人们学会了人工饲养鱼类技术,渔业就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内容。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于寻求突破的关键阶段,“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但还不是渔业强国。”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3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中国渔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同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渔业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要。就水产品产量来看,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目前,中国水产品产量占到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的1/3。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水产品产量主要是通过发展水产养殖而得到的,养殖产量占到了水产品总产量的3/4。之所以说中国还不是渔业强国,主要是指远洋渔业方面。我们的远洋渔船普遍小且旧,设施装备还比较落后。在中国6600多万吨水产品中,远洋渔业产量只占1.8%,比例很小。
随着产业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自200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2002年对于我国渔业来讲是重要的年份,水产品的产量、养殖面积、出口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水产养殖面积达6815千公顷,养殖产量达2907万吨,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64%,其中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明显增加。2002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4576万吨,贸易额6亿美元,其中出口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当时,水产品是各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特别是在养殖水产品出口方面,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另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5603.21万吨,比上年增长4.28%。其中,养殖产量4023.26万吨,同比增长5.08%;捕捞产量1579.95万吨,同比增长2.32%。养殖产品和捕捞产品的比重为72:28。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1.59kg,比上年增加1.52kg、增长3.79%。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2908.05万吨,占总产量的51.90%,同比增长3.9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241.94万吨,同比增长3.19%;远洋渔业产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2.81%;淡水产品产量2695.16万吨,占总产量的48.10%,同比增长4.65%。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水产行业发展并不乐观,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2014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全球资源不断减少、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使水产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其发展进入瓶颈时期。
虽然水产行业发展面临困境,但2016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企稳回升,我国水产品对主要市场出口量和出口额结束了去年同比均降的疲软状态。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1-10月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678.68万吨,进出口总额243.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3.16%和3.32%。其中,出口量337.36万吨,出口额166.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4.47%和2.58%;进口量341.32万吨,进口额77.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64%和4.96%。贸易顺差89.01亿美元,同比增加0.53亿美元。
于康震表示,中国渔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将放在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上,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再过于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当前,中国渔业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全面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接下来中国渔业将从四方面发力:一是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二是安全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渔业安全生产水平和食品安全水平;三是规范有序发展。加快中国渔业发展的法制化进程,依法治渔、从严管理,特别在远洋渔业方面,我们要树立负责任渔业大国的形象;四是开放发展。中国的水产品市场会进一步开放,中国渔业发展国际合作会进一步拓展。
供过于求 捕捞过度 渔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在渔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全球渔业面临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问题,全球化寻求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品产量、消费量、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同样居世界首位。中国渔业目前面临生产力剩余问题,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刘新中在2016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上表示。
全球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增加,全球养殖产量增长造成供过于求的现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渔业和水产养殖部副司长贾建三表示,全球捕捞中有65%是远洋捕捞,而过去十年,世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捕捞捕捞量增长37%。目前全球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捕捞数据缺乏,由于不准确或者不存在,造成产量被严重低估,内陆水域渔业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合适预估。
除了供需不平衡外,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同样面临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海洋和水产主任山内爱子表示,全球海洋生命力指数在1970年至2010年间可利用鱼类下降40%。渔业产品人均消费持续增长为19.2克,30%的渔业面临捕捞过度情况,产能过剩问题严重,30%的水草退化。80%的旅游业是在海洋基础上进行发展,海洋发展对人类重要性不言而喻。水产品现状为野生鱼类种群减少,全球鱼类消费持续增加,全球人口和食物的需求持续增加。2050年将达到90亿人口,约30%的鱼种群过度捕捞。全球海洋资源下滑严重,野生鱼类的种类下降,消费量增加。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捕捞过度、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专家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山内爱子表示,进行可持续渔业和海洋保护工作,要基于科学来管理种群,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消费者都应该参与其中。而渔业和养殖业改进包括增强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范围,第二步工作计划制定,第三步执行。用市场的力量激励渔业改革,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利益,使渔业达到必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驱动力: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外部压力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表示,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有三个重要来源,分别为政策的引导、市场的驱动、外部的压力。
一是政策的引导,市场的驱动方面包括全球经济放缓,全球水产品贸易扩张乏力;内需进入理性、常态发展;生态结构、产品结构要调整符合市场需求;从追求量变到更注重质变。
其次是市场的驱动。因为针对资源保护与捕捞能力压缩问题,中国政府在不断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的同时,正在考虑延长休渔期限,缩短捕捞期,资源保护的力度超过历史任何时期。渔业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和探讨区域渔业一些品种的配额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主要是环保和资源的压力。各领域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探索逐渐增多,高产已经不是追求目标,水产养殖转向生态、高质量、可持续。工厂化养殖,深水大网箱发展迅速。生态、高效的混养深受生产者追捧,投喂性的鱼类正在退出大江大湖等天然水域。加工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包括通过兼并、重组、市场化运作变大变强,更加负责任。加工企业因原料短缺、成本上升、用工短缺、环保等压力制约加工业发展的因素叠加,必须探索发展新途径。
对可持续水产品生产,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模式,但理念是一致的,每个国家应根据资源的禀赋、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并完善。生物多样性、消费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直存在。建立渔业生产和生态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出发点。各国之间的渔业合作与交流、管理经验的分享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长达244000公里,占全世界海岸线总长的25%。而世界最大的14个湖泊中,加拿大就有4个,这使加拿大拥有755000多平方公里的淡水面积,占世界淡水总面积的16%。同时加拿大渔业是世界最有价值的商业渔业之一,每年的渔业价值约为50亿加元,并为加拿大提供了120000多个就业机会。加拿大的捕鱼业主要聚集在3个广阔的地区――大西洋、太平洋和淡水区域。
海洋捕捞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渔业的主导产业,以产量大小排序,渔获主要品种为金枪鱼、鲣鱼、鲑鳟鱼、沙丁鱼、竹荚鱼、鲭鱼、秋刀鱼、鳕鱼、鲆鲽类、鱿鱼等。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为鱼、真鲷、虾夷扇贝、牡蛎、海带、裙带菜、紫菜,以及牙鲆、河、真竹荚鱼、日本对虾以及珍珠母贝等。
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了一系列专项经济研究。带纹旗鱼是新南威尔士重要的比赛鱼种,仅这一品种在休闲渔业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这种鱼在延绳钓业中价值的27倍。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渔业才会可持续发展。同样,渔业也是世界各国交流与沟通的纽带。
传统渔业要“触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逐渐深入人心,许多水产企业瞄准了电商领域。这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膳食结构变化密不可分。
有数据显示,1990-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淡水产品数量分别由3.48kg和0.91kg增至9.13kg和2.88kg,增幅分别为162.36%和216.48%,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和5.64%。
另一方面,在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品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从而促进了水产品消费的增长和结构优化。
而这些元素在触电之后,一切变得妙不可言。顺丰优选、本来生活、京东、一号店、中粮我买网、沱沱工社等电商纷纷瞄准生鲜领域。将线下的菜市场搬到了线上,欣欣向荣的景象简直“不要太美”。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水产生鲜电商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
“在家吃全球”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家吃四季”仍需继续努力。水产品受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便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传统水产品的季节性和时间周期性导致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在家吃四季”的满足感。
消费者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则是水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产品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环境、气候等不可控因素也成为水产品规范的痛点。有业内人士表示,水产养殖产品以活体为主,相对于经过分级、宰杀、分割、包装等工序的加工产品而言,产品的规格、品质等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要低,不能更好地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
另有业内人士对水产品电商“最后一公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生鲜电商对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保鲜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供应链的搭建和新产品设计上成本控制尤为关键。再加上中国传统消费习惯对水产品“鲜”的要求很高:追求在烹饪前的“生猛”状态。“活”当然是“鲜”的最好证明,但“活体”运销受制于保活技术手段、运输半径运销过程中伤残死亡带来的耗损费用成本。对于活体或生鲜销售为主的水产电商,其解决配送问题所带来的成本上涨,分摊到个体产品上,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飙升而失去市场竞争力,由此面对“最后一公里”难以逾越的管理和成本瓶颈。
机遇还是挑战?不,是革命
一方面是行业的转型,另一方面是消费的升级。这对行业本身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一场革命。
(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本文从揭示师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水产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平衡性好及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几年来,随着八师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水产养殖场大量使用渔用饲料、渔用药物,加之整体管理观念薄弱、生产操作不规范等,导致了区域性渔业水域的污染,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八师石河子市目前拥有水面近0.93万hm2,已养殖水面0.6万hm2,其中池塘86.67余hm2,温室13000m2;从事渔业生产的单位2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苗种繁育场12个,养殖品种22个,年生产商品鱼5000余t,鱼种苗1200t,繁育各类鱼苗7亿余尾,已成为新疆最大的水产苗种生产地和集散地。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师市水产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师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手,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石河子市水产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养殖人员只讲产量和效益,忽视质量安全问题,高密度养殖造成水质污染,鱼病严重:养殖过程中使用添加含有激素的饲料或者变质的饲料,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品疾病,捕捞前不执行渔药的休药和停药制度:销售人员随意或超量使用防腐剂、消毒剂,甚至添加抗生素以获得较好的感官品质;渔药销售人员夸大药物的适应性和疗效,误导养殖者过量用药,造成药物残留严重。
1.2渔业投入品管理不到位
某些生产企业对优质水产种苗的生产和开发重视不够,导致育种和开发无序,造成良种不良,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极易爆发疫病,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部分渔用饲料厂家使用含有天然有害物质的饲料作为原料、添加抗生素等,造成饲料污染。
1.3养殖水域污染严重
水产养殖环境对水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合理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合理给水产养殖环境带来严重的外来污染。
1.4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但由于点多面广,影响了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监测管理因资金短缺、设备、仪器配置不完备等导致检测不到位。
1.5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水产品质量检测执法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惩戒机制和管理机制。
1.6监管体系不完善
涉及水产品安全的监管职能部门较多,管理分工不明确,对渔业投入品和水产品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2对策及建议
2.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渔业主管部门要从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认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层层落实监管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经费,着力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2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自律
大力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有效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性。要通过监管和宣传,让每个从业者都能自觉加强管理,主动减少或杜绝药物残留。同时,应根据水产品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的规模和品种,避免过度养殖造成的养殖环境的恶化。
2.3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
对师市辖区内的所有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建立生产档案。同时与养殖单位和个人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签定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落实水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形成生产者、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良性机制。对违反承诺的,依据承诺书约定的承诺内容和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2.4做好两证的发放工作
一是做好养殖证的发放工作,切实保护渔民的水域使用权:二是做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加强水产苗种的销售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切实维护养殖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2.5 推进水产养殖生产和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
加强对水产品和饲料的检测和监督工作。在师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在加强对养殖生产环节的渔药使用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制定水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经监测不合格的水产品进行查封扣押,对违法者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讲行杏处。坚持合理使用药物.椎广健康养殖模式。建立渔用饲料生产的监控体系,确保渔用饲料生产的健康发展。
2.6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水产品安全追溯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实行检疫检测,师市政府应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重视开展水产品药残分析与渔业环境监测,确保上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经营者要在生产基地设立公示牌,标明水产品品种、产地、检疫检测合格证明等,同时实行抽检常态化,以确保上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2.7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
科技推广部门要积极组织渔民开展科技之冬、科技培训等活动,大力推广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和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注重培养渔业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养殖户按渔业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小结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生产的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加强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全面提升水产品的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推进水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林伟,张晓忠.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究[J].中国水产,2012(3):8-39.
关键词: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762.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9日
一、冷链物流基本理论知识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越来越繁荣,冷链物流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为保证易腐、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减少损耗,在其生产、储藏、运输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状态。
(二)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水产品由于其高营养、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水产品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受细菌污染。冷链物流在水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对降低水产品流通过程产生的损耗有着重大的意义。水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产品从生产商到中间商再到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环节过程,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低温状态下。
二、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一)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特性。当前,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性: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产业,起步比较晚,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苏州市目前的水产品冷链物流规模比较小,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还没有覆盖到苏州大市范围内;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相对比较分散。
(二)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运用大致情况。苏州市当前主要的水产品市场大约有11个,包括昆山、常熟、太仓等县级市水产品市场在内,这11个水产品市场的主要经营范围都与苏州市水产养殖的情况密不可分。太湖和阳澄湖是苏州市比较典型的两个湖泊,而这两个湖泊的水产品也在本地水产品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绝大多数的水产品在从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过程中都存在着损耗的风险,而部分销售渠道长且存活率低的水产品则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作为苏州当地水产品主要的两个产地,太湖及阳澄湖的水产品流通过程对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当前,大部分的太湖和阳澄湖水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水产品采用了冷链物流。
(三)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过程分析——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随着阳澄湖大闸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阳澄湖当地的大闸蟹专卖店和以大闸蟹销售为主的渔家乐开始涌现,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传统的阳澄湖大闸蟹物流配送过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流通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生产场所到产地水产市场,这种情况一般是由生产商(渔民、养殖户、加工商)送货到市场;第二阶段是从产地市场到销售地市场,一般是由产地和销售地的批发商委托第三方物流运输;第三阶段是由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这一阶段主要是由消费者自行提取的方式进行。
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网络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温,再加上阳澄湖度假区当地渔家乐的繁荣发展,阳澄湖大闸蟹传统的销售模式开始发生改变。不少蟹农开始选择网络销售这一新的销售模式,通过减少中间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当地以销售大闸蟹为主的农家乐也开始逐步代替传统零售商的存在,直接将大闸蟹销售到消费者的手中。在当前新型的销售模式下,由于大闸蟹在物流配送过程的保鲜靠的仅是包装环节的冰水以及保温袋,因此对于第三方运营主体——快递公司的运送速度有着很高的要求。
三、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流通比例偏低。苏州市的水产品冷链流通率比较低,大部分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没有先进的冷藏设施设备。以苏州市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例,一到金秋时分,我们就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大闸蟹的销售信息扑面而来。每年仅仅一个蟹季,从阳澄湖销往全国各地的大闸蟹的数量就相当的惊人。
然而,大批量的阳澄湖大闸蟹在整个销售运送过程中的保鲜,靠的仅仅是蟹农在大闸蟹包装技术上的努力,以及依托快递公司运送货物的时效性来保证。
(二)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不足。由于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发展落后,到目前为止苏州市还没有建立一个权威的冷链公共信息平台。苏州市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企业拥有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而这小部分的物流企业中不少企业缺乏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并不能够将冷链物流信息化发挥最大效用。
(三)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缺乏不仅仅是苏州市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尽管苏州市冷链物流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相应的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苏州市冷链物流的从业主体仍然存在着“小作坊”现象。无论是从企业设备、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这些方面,苏州市当前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领先的冷链物流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苏州市冷链物流企业中还缺乏优秀的“领头羊”。
(四)缺乏专业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人才。随着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尽管如此,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还没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各地都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冷链物流作为物流领域的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的现象尤为突出。尽管近几年苏州市大力地进行了招财纳贤,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涌入苏州,但是全国性的冷链物流人才匮乏使得苏州市冷链物流人才也十分稀缺。
四、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一)提高水产品冷链流通比例。对于苏州市来说,提高水产品冷链流通比例十分重要,不仅降低了水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也满足了消费者购买到新鲜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流通比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扩大冷藏车的规模,为冷链流通率的增长奠定基础。苏州市冷链物流的建设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但是苏州市政府应当从长远角度考虑,加大对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今后本市水产品流通的发展谋求更好的出路。
(二)加快推进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苏州市可以根据当地水产品发展的情况来制定未来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率先在苏州市当地的两个主要水产品产地,太湖及阳澄湖地区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促进水产品在物流各节点信息的有效沟通。苏州市政府应当鼓励水产品市场信息、库存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健全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系统,全面提升水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培育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对苏州市来说,培育一些规模化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提供综合化、专业化服务的冷链物流企业,在推进本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冷链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对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其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要加强对销售商和供应商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苏州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实施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优惠政策。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四)培养水产品冷链物流人才。苏州市想要突破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关口,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各大高等院校是社会人才输出的主要源泉和动力,高校可以通过采用与企业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提前在校园接触到企业的实际操作;其次,苏州市政府应当规范物流行业的作业标准,努力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为物流人才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发展做出努力;最后,冷链物流人才和冷链物流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加强自身的素质,为苏州市水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平罗
中图分类号 F32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07-02
Thoughts on Fishery Development of Pingluo County
WANG Wan-yi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Circulation Service Center of Pingluo Coun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Pingluo Ningxia 7534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isheries development status of Pingluo County,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fisheries development of Pingluo County,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isheries development of Pingluo County.
Key words fishery;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Pingluo Ningxia
平罗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北部,黄河青铜峡灌区下游,东临毛乌素沙漠与鄂托克前旗相连,西屏贺兰山,至中岭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界,南临贺兰县,北与石嘴山市大武口、惠农区接壤,总面积2 086.13 km2。平罗县水域宽阔,自然湖泊星罗棋布,小型水体遍及全县各乡、镇。近年来,平罗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资源优势,加快渔业基地开发速度,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稳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全县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平罗县已发展为全区的渔业大县之一。
1 平罗县渔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罗县按照自治区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要求,以构建“环保型、品牌型、和谐型”平罗为发展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以“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突出特色”为原则,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实施宜渔荒地开发和湖泊、湿地改造工程,建设以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旅游为主的“适水”产业基地,促使全县水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生态功能日益明显。“适水”产业是平罗县确定的“五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1.1 开发利用面积逐步扩大
平罗县渔业资源丰富,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13年,全县开发建设适水产业基地6 000 hm2,水产养殖面积由2005年的666.67 hm2增长到6 907.27 hm2,其中池塘1 812.87 hm2,湖泊5 094.4 hm2。全县6 086.4 hm2成鱼共放养鱼种6 546 t,5 237万尾,其中乌克兰鳞鲤、福瑞鲤、六须鲶等新品种养殖面积3 453.3 hm2,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的50%,共放养新品种鱼种3 850 t,3 211万尾;鱼种养殖面积820.87 hm2,共放养各类乌仔、夏花7 388万尾。
1.2 水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2013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 906.7 hm2(其中池塘1 812.87 hm2,湖泊5 094.4 hm2),水产品产量达到2.6万t(其中鲤鱼13 238 t,鲢鳙鱼35 642 t,草鱼7 643 t,鲶鱼250 t,河蟹27 t,斑点叉尾30 t),渔业经济总产值28 253万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11 388元。
1.3 生态功能开始显现
发展渔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开发和利用了长期荒芜的湖泊湿地、低洼盐碱地、白僵地,沟通了平罗县境内大量的湖泊和水面,形成了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够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使居住环境变得更好[1-2]。
1.4 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根据县内各区域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渔业。一是城郊休闲渔业。该特色产业主要以翰泉海、明月湖为中心;二是高产高效渔业,主要在109和110沿线地区分布;三是特色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河东地区,养殖的土著鱼类主要有黄河鲤、黄河鲶等。其特色休闲项目包括沙漠旅游、垂钓、餐饮等。各区域基本已形成产业化格局,经营也初具规模,推动了当地渔业生产、技术推广、渔需物资经营、水产运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5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以往的生产中,平罗县主要的鱼种为鲤鱼、草鱼、鲢鱼、鳙鱼。虽然以往也进行渔业生产结构调整,但成效不大。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发展,平罗县将乌克兰鳞鲤、河蟹、六须鲶、黄河鲶、彭泽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引进,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推广乌克兰鳞鲤、河蟹、六须鲶、彭泽鲫、草鱼等名优水产品养殖新技术3 453.3 hm2,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50%,水产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1.6 “野娇娇”引领宁夏水产品加工业
大型龙头企业不但能够对渔业初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带动当地农户通过渔业生产发家致富。宁夏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宁夏野娇娇食品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6月19日正式投入生产。该公司作为宁夏水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引进和采用了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对水产品进行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该公司还申请了“清真食品”商标,成为中国第一家清真水产品加工基地。
1.7 渔业外向型生产格局已经形成
为了满足平罗县渔业产品销售的需求,该县形成了渔业外销组织。其中,以华源生态水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经销商与外地市场建立了良好的销售渠道,销售相对稳定,渔业产品基本达到了供、销平衡。平罗县在县内销售的水产品为总量的1/4左右,其他均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省区,平罗县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
平罗县渔业的大发展,使当地生态环境大改观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成为平罗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4]。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紧张
随着生态水产业面积不断扩大,用水紧张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了渔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2 基础设施不配套
部分场点沟、渠、路、电等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的发挥。
3 “适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特色,高标准建设“适水”产业基地
平罗县根据县域内渔业资源的现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各有侧重”的方针,将全县“适水”产业规划成城郊地区、109和110沿线地区、沿黄地区和河东地区4个发展区域,根据各发展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采用大水面精养、上农下渔、围垦粗养、休闲渔业等多种发展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适水”产业基地,促进全县“适水”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扶持,加快发展步伐
为进一步加快“适水”产业资源开发进程,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适水”产业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一是单位和个人建设“适水”产业基地集中连片33.3 hm2以上的,经县渔业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实行以奖代补(补助1 500元/hm2)。二是扶持水产苗种的孵化及培育。对年繁育2 000万尾以上鱼种场,繁育鲤、草、鲫、团头鲂和花白鲢每万尾补助15元,黄河鲶每万尾补助2 000元。三是国家将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等水产养殖机械购置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四是对从事“适水”产业开发的单位和个人,本着“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土地有偿使用30年不变,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发放土地使用证、水产养殖证,确保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五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优先对“适水”产业基地开发者给予信贷扶持,解决开发资金问题。
3.3 创新机制,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
按照《平罗县“适水”产业发展规划》,从2005年开始 “适水”产业以每年新增1 333.3 hm2的速度发展,投资大,任务重,为了顺利完成规划目标,平罗县创新机制,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调动多方力量投入开发,加快“适水”产业发展步伐。一是政府投资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适水”产业基地,如瀚泉海、明月湖、天河湾湿地公园等。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本地和外地有资金势力的开发商参与“适水”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如姚伏镇张家墩村、北营子村、黄渠桥镇侯家梁子村、灵沙乡先锋村先后引进内蒙、天津、北京、银川等地客商进行“适水”产业基地开发,开发面积1 333.3 hm2,外地养殖户的引入,不但带来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而且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促进“适水”产业的发展。三是围绕“适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农民新型生活方式示范区、开发建设城市住宅和湿地公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如农牧场的塞上农民新居、明月新村小区等。四是结合村队企业化试点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村队集体通过荒地租赁、拍卖、入股等形式,引导工业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适水”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五是依托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积极探索和建立养殖水面流转制度,促进渔业规模化生产,支持集体、农民联合以股份合作形式,统一规划组织开发、经营,按股分红。
3.4 合理利用水资源,创新渔业生产方式,推动“适水”产业全面发展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之一,而平罗县又处于引黄灌区下游,水资源相对紧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该县规划建设占地1 733.3 hm2(其中水面1 266.7 hm2)的瀚泉海,拦蓄贺兰山洪水及三二支沟、第三排水沟沟水,丰水期蓄水、干旱季节补水,缓解了平罗县“适水”产业用水紧张的局面。目前已开发水面1 266.7 hm2,对满足瀚泉海周边“适水”产业基地用水的需求,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平罗县积极引导,支持从渔农民和各类渔业经营组织,调整优化渔业生产结构,创新渔业生产方式,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根据各自的特点发展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和休闲观光渔业,增加渔业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将加大对华维羽毛有限公司等水禽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水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渔农”的发展模式,和渔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分享渔业产业化经营成果[5-6]。
3.5 精心运作,努力打造水产品品牌
通过平罗县水产协会和生态水产业合作社,带动水产企业、经营大户走联合发展之路,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将平罗华源生态水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平罗县生态水产业合作社培育成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品牌合作组织,提高水产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水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是平罗县水产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抓住这一优势,做大做强平罗县水产品产业。通过申报绿色水产品品种、注册商标等方法,打造平罗著名水产品品牌,增加品牌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现代渔业建设―福建省渔业发展情况调研[J].中国水产,2011(4):2-5.
[2] 姚方丹.江西省鄱阳县渔业发展现状分析[J].渔业致富指南,2011(13):22-25.
[3] 檀英桃.平山县渔业发展情况分析[J].河北渔业,2012(8):47,55.
[4]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第23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现代渔业建设[N].中国渔业报,2011-03-28(1).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海洋与渔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大小水产加工企业34多家,被列为国家级先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华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华盛、华忠、香海、水产城),温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__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年产值逾亿元3家(华盛、华忠、香海),5000万元以上9家,并有8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华盛水产品加工厂和华忠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全市年水产加工能力12.2万吨,水产冷库37座,日冻结能力780吨,冷藏能力每次4.3万吨。20__年水产品加工产量7.6万吨,同比增长5.71%,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8.1%,出口创汇63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5%。水产品加工产量、产值、创汇额分别占温州市的32%、30.5%和46%。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均居温州市的第三位(产量仅次于苍南、洞头,产值仅次于苍南、乐清),在全省排名列为第九位,跻身全省十大渔业强县之列。
二、水产加工与流通业发展情况
水产加工与流通业是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加工园区崛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__年开始兴建__水产品加工园区,经过七年的艰苦奋斗,目前该园区已基本形成,规模和设施属国内一流。实际使用面积380亩,计划总投资3.1亿元,现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先后有16家加工企业入园兴建新厂房,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万吨级以上冷库4座(华盛、华忠一期已建,华忠二期、渔业冷冻一厂在建),千吨以上6座。加工园区建设规划先进,布局合理,与__水产城连成一片,实现了产、供、销、渔、工、贸一体化,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20__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浙江省科技兴海海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20__年我市被中国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
二是流通渠道畅通。20__年建成了总投资1.3亿、占地104亩、建筑面积67290平方米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__水产城,拥有摊位644个,年交易量达29万吨,交易额29亿元,其电脑信息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大型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设施均居国内一流行列,属全国百家最大商品交易市场、全国首批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定点采集单位和省百强市场。
三是龙头优势突出。如知名的华盛、华忠、顶味、香海、冷冻一厂等上规模加工企业相聚一起,其产量、产值、出口量、创汇额、利税等指标已占全市水产加工总量的80%以上,且企业员工达2500余人,占全市同行员工数的70%以上。这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与辐射效应和桥梁、纽带作用,带动千家万户,有力地推进渔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是科技含量提高。我市水产加工企业历来重视科研开发工作,近几年纷纷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水产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科研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进行科技联姻,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华盛、华忠等企业聘请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水产加工专家,瞄准国际市场,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创汇能力。目前全市已有5家(华盛、华忠、眯眼、香海、顶味)水产加工企业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科技型企业,分别承担了省、市科技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10多个,有的还获得创新奖、进步奖。华盛水产加工厂投资3200万元率先兴建了温州市首座万吨冷库,冷库实行自动化电脑程控操作,冷藏的温湿度进入计算机程序。
五是注重行业创新。华盛加工厂在20__年投资5600万元建造了全国第一艘海上移动水产加工船“华盛渔加1号”的基础上,20__年又配套了三对(6艘)水上加工捕捞带头船,大大提升了我市水产加工档次。“华盛渔加1号”引进日本先进水产品加工流水线3条,可以把水中捕获的鲜活鱼虾,在海上直接加工成成品、出口创汇,不仅确保了海产品的鲜度与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且减少了渔船返港销售的中间环节、节省油耗,延长海上生产时间,为渔民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顶味食品公司引进美拉德热反应和微囊生物工程食品工艺新技术,从低值鱼类中提取香精、香料等调味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华忠、拓海水产食品公司引进韩国鱼糜加工先进成套设备与技术,开发人造蟹肉以及鱼丸、鱼饼等系列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这些都是属于水产品深加工的新项目,是21世纪新技术应用的范畴,体现了生产力内涵。
六是品牌意识增强。我市水产加工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跟随世界潮流,采用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不断强化品牌战略,使加工品种向着“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成品化、健康化”方向发展,如华盛水产加工厂先后开发了“大三元”牌丁香鱼和鳗鱼片等上百种熟食小包装;华忠公司利用低值鱼类开发的人造蟹肉、鱼糜、鱼丸等系列“华辉”牌(省名牌)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进入了欧美等市场;香海食品有限公司的“奥和”牌(省名牌、著名商标)小黄鱼深受消费者的喜欢,打入了全国各地超市,成为送礼佳品。全市水产加工产品四大类(冻品、干制品、腌制品、休闲食品)200多个品种,已正式注册产品商标20余个,其中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华盛“大三元”牌虾皮,全省水产品仅2家)、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5个。近三年来,我市水产加工企业参加欧盟、国内各种农博会、渔博会、科交会、展销会等活动,先后获取省级以上的奖杯、奖状30多个,其中金奖7个、银奖16个。
三、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市水产加工与流通业发展迅猛,成效斐然,但与市领导的要求以及与全国先进县(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与山东的青岛、烟台以及广东的珠海、江门
等地一些大型水产加工企业,其年出口额达亿美元相比,差距甚大,就本省而言,我市年出口额仍落后于舟山的定海、宁波的象山,居全省第三位,尽管我市水产加工业规模与效益虽居温州前列,但仍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我市水产加工业所存在的问题,除了面临的渔业资源继续衰退和全球性金融风暴外,主要是企业多而散,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积累投入资金能力偏低,社会化组织及自我防范风险和参加市场竞争能力不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精深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其次是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第三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建议与对策
加快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增大出口创汇能力,分享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历史课题。一是必须牢固地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增强水产加工业发展的紧迫性;二是必须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水产加工业向纵深发展,加快低值水产品综合开发,以及合成水产食品、水产保健食品、美容食品等开发,不断提高优质水产品深加工的品位与档次;三是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水产品加工业运行质效,包括完善加工质量保证体系,信息服务系统,加工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投资格局以及渔业标准化产业组织化程度;四是必须抓好引导调整,促进水产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包括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水产加工业的投入,放开搞活水产加工企业,开拓水产品加工市场,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发展产业经营等,只有这样,才能使__的水产加工业立于不败之地。 文秘站:
具体对策:要坚持“立足优势,面向市场,科技为本,梯次推进,规模发展”的20字方针,围绕着进一步建设水产加工园区,做好“四大文章”:
一是立足建设国际化水产加工基地,全力做活做深国际认证大文章。从国际市场对水产品安全卫生,绿色消费的需求,建立健全水产加工生产标准体系,整体推进国际认证工作,使水产加工龙头企业中国际认证率达80%以上,为水产品突破技术堡垒,挺进国际市场开辟更加广泛的“绿色通道”。
二是做好建设规模化水产加工体系,全力做活做深培植龙头企业的大文章。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实现__水产加工也由“点式”向“板块结构”迈进,力争在近期内再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温州市级龙头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