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旧社会土地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旧社会土地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旧社会土地制度

第1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目前我村已经完成土地流转1050亩,林权制度改革200多亩,今年新植树5000株。作为大学生村官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能有小富即安的心态和小农意识,必须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认真反思,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结合我们自身,我们是村官,我们应当积极地为本村的发展谋划。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理和敢试敢闯的信心与决心。虽然现在有些农民的观念还很落后,一时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思想,可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行动和实践是最好的说明。我们可以借用先进典型事例去引导农民,用自己的实践去带动农民。从去年入村到现在,我所了解和认识的杜曲镇是不断改革创新的杜曲,这里的人们思想也非常活跃,很多农民富有经商头脑。这里的木业加工自古有之,从旧社会的一斧、一凿、一锯,一刨、一两人、走村入户打家具,到后来的家庭作坊,再到如今的豫南最大的木业加工基地。本身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活教材。通过这次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的改革,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必将是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个跨越式发展。

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的做法:

1.我们本着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

2.鼓励土地集中流转,促进规模开发,对于连片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土地,镇村两级联动,召开村民组会议,逐户宣传发动,鼓励农民将土地一次性流转出来。

3.规范流转形式,化解矛盾,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友好协商,维护了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补偿方式灵活,可以以现金和粮食两种方式补偿。承包方优先使用土地流转户提供的合格劳动力并且另计报酬。

5.加强对流转过程中双方履行义务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做法:

1.土地流转型

我们在流转的土地上路边,沟边,河边种上速生杨,大片田地还可以种植小麦和烟叶,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2.公司带动型

我们走“公司+基地”的模式,从“四荒”流转出大量的土地种树,以供木业加工所需木材。我们这儿没山,木业发展就盯住了‘四荒’地,利用低洼易涝地、河滩地种上树木可以使我们的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2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本次宏观调控政策实质是镇压由房产引起的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北大证券研究所所吕随启指出,在经济过热的大趋势下,股市会在三季度之后呈上扬态势。

“中央对这次宏观调控政策表现坚决”,吕随启进一步指出:“现在由原来的保经济增长,优先通货膨胀,变成了保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并重。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抑制通货膨胀,以不伤害经济增长为前提,因此政府提出加大保障房建设对房地产进行严厉调控。”

在本轮宏观调控下股市行情被看好,那么调控政策对房产市场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达了看法,出台一系列政策是要控制房价,政府明摆着不达目的不罢休。他说,“建保障房跟政府的四万亿救世的做法相似,一方面对经济有拉动,另一方面保障性的作用跟股市中的大小是非有关系,因为可以慢慢抛售。盖好以后,房价也会有所下降。而房价下降以后,对经济带来负面的作用有可能不断显现。如果房地产调控得很成功,经济上可能有―种替代性的牛市行为。”

他对金茂府这类的高端住宅项目表示看好,处于城市核心区尤其是CBD这类稀缺地域的地产项目长期收益会更加稳定。郭田勇说,房产调控政策对热销和价格之问并无关联。

其实,北京的CBD不但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即便在宏观调控政策下该地段的楼盘永远保值性强。位于CBD区域的金茂府楼盘更有效填补了区域市场空白,从此点完全可以说明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对房地产业与经济之间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本次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看,政府采取保障房投入是会分担一部分住房压力,让一些中产阶级有住房,但同时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反向作用。因为在地方政府中土地财政占比非常高,而房价跟土地关系密切――房价拉动地价上涨,如果房价下调,一定会出现土地流拍现象,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蔡鸿岩表示,目前保障房有两个制度需要解决:首先,到底谁有资格享受保障房。其次,保障房该如何分配。如果没有一个前提调研数据出台,在最后的分配上可能会出现分配不够甚至是浪费。现在有很多制度上的漏洞需要防范,如果这个体系没有设计好就草率地出台,这样的限购政策,对今后一定会有影响。

蔡鸿岩提出,在此轮宏观调控中商住房已经“被春天”,并且成为当前的一种现象。蔡鸿岩解释说,“京15条”作为楼市限购令住宅被限购却致使商业开发楼盘“被春天”。

第3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关键词] 阿兰;悲剧意识体现;悲剧意识根源

 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是20世纪描写中国并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不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奥斯卡奖的得主。作品以王龙和妻子阿兰为主要角色,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为背景,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画卷,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最悲惨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国妇女在当时的中国所处的地位。这部史诗作品的自始至终,都能让观众不时地感受到作者的同情和悲怆之情。作为旧中国的一位社会下层妇女,阿兰默默生长、萎黄、枯死,是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阿兰从一个大户人家黄家的丫鬟,到嫁给王龙为妻,一连为王龙生了四个孩子,始终少言寡语,忍辱负重,甚至在王龙发迹娶了小妾冷落她时,她也没有多少怨言,只是默默地和王龙一起艰难地撑持着家。这个一生受尽苦难和屈辱的女人最后在儿子结婚的喜庆日子里默默地死去,更加剧了悲剧的意味。可以说阿兰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的悲剧命运。

一、阿兰悲剧意识的体现

悲剧人物的人生之所以充满悲剧,无一例外与他们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和局限性有着不可解脱的关系,而这种缺点和局限性其自身又无法克服。阿兰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阿兰经历异常坎坷。她在10岁的小小年纪时,就被逃荒的父母卖给黄家做了丫鬟,因为丑而在黄家受到欺凌,遭到皮带殴打成了家常便饭,稍不如意黄家人便会打她。她没有反抗的力量,成了个不说话的哑巴;也因为不够漂亮,有些迟钝,脚没有被缠过,黄家的男人们不会动心,才有幸保持了清白之身。

阿兰作为女人,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是必须要多多生孩子的,而且最好是男孩子,生个丫头就是罪过。无怪乎黄家女主人在阿兰离开黄家的时候告诉阿兰,“听他的话,给他生几个儿子,多生几个”。嫁给王龙后,王龙的父亲和王龙又始终在向阿兰施加威压,把她当成是会说话的牲口和延续香火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家庭的一员,当做一个女人来看待。她挺着大肚子下地干活,在生孩子的前一刻仍然在干活。宁愿自己忍受生产的痛苦,却不向丈夫求助。阿兰的前两个孩子是男孩子,这给了王龙传承香火的资本,让王龙很是得意,也让阿兰暂时可以不必干重活。当阿兰生的第三个孩子是女孩的时候,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王龙的心头,“因为一个女孩子在他叔叔家引起了所有这样的麻烦,一个女孩子也生在了他的家里!”这使他心里充满了不幸和痛苦,因为女孩子是为别人家养的!阿兰深知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所以到生第四个女孩的时候,强忍极大的痛苦,亲手溺杀了初生的女婴。存在决定意识,阿兰清楚地知道,如果让这个女孩活下来,必然要承受三重压力,一重是家庭因增加了一口人而生活更艰难了,第二重是来自丈夫王龙的蔑视和嘲讽必然更加重了,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就更低了,第三重是这个小小的生命一出生就注定要和自己一样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阿兰只有当机立断选择溺杀这个初生的女婴,此间的痛苦,阿兰深有体会。阿兰自身也对女性怀有深深的轻视。在一家人到南方逃荒的时候,王龙急于想回到北方,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土地,但是没有路费。阿兰甚至想卖掉她惟一的丫头让王龙回到老家的土地上。

作为曾经的大户人家的丫鬟,从10岁起就生活在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里,尽管每天辛苦地干着粗活,但“头发整齐光滑,衣服也干净”。她内心深深潜藏着对美的追求,所以当她无意中在宅邸里的隐秘处发现一包珍珠时,她本能地藏在胸前的衣服里,甚至连睡觉时也不放下。当王龙发现她胸前有一大块硬块的时候,她使劲躲他,后来屈从了。意外之财使王龙陶醉和窒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快把这些珍珠变成土地,“不然今夜我就睡不安稳”,“因为只有土地才是最保险的”。在王龙的眼中,土地的价值和意义远远大于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完全没有考虑到妻子对这些珠宝的感受。阿兰只好谦卑地请求王龙给自己留两颗。她在富人家见过人家戴珠宝,她连摸都没有摸过。可悲的是,连这两颗小小的珍珠,最后也被王龙要走给小妾荷花做了耳坠,她连佩戴自己找到的珠宝的权力都没有,只有“大颗的泪珠从她的眼里沉重地慢慢滴下”。

王龙用阿兰的这一包珍珠买了土地,一跃成了地主,成为该地区的头面人物,由农民变成了老爷。有了土地,有了钱,王龙过去那种卑微和淳朴的个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卑劣、龌龊和享受。王龙纳了三房妾,开始冷落阿兰。面对王龙的变化,阿兰是敏感的,沉重地说道:“你身上有种使我想起黄家大院里一个少爷的东西。”王龙的骄奢逸,阿兰毫无办法,只能忍受,最后肚子里竟长出个大瘤子,长期卧床忍受病痛的折磨,在儿子成亲的大喜日子里,这个一生勤劳本分、受尽屈辱和磨难的中年女人精疲力竭地死去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悲剧是人的苦难或死亡,这苦难或死亡即使不显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阿兰一生的遭遇,让人无法不为她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二、阿兰悲剧意识的根源

(一)时代根源

第4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溺婴成风

“溺婴”本是指父母或其他负有扶养义务的监护人及近亲,将初生的婴儿置于水中溺死的行为,后来泛指一切危害婴孩生命的行为,实施的手段也从最初的浸淹发展到有意识地以遗弃、饥饿、绞扼、窒息、毒害乃至使用致命性凶器等方式将婴孩杀死。施行这些恶行的“刽子手”不是那些凶神恶煞、十恶不赦的凶徒,而是弱小生命至亲的亲眷。

溺婴起源甚早且遗存时间较长。早在战国时,韩非子的著述中就有溺婴的记载。宋代以后,溺婴的陋习已日渐普遍。北宋文豪苏轼在《东坡林志》一书中就说,今湖北一带“鄂渚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则杀之,尤讳养女”,“近闻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溺婴严重的福建更是“闽人不喜多子,以杀为常”。

明以降,溺婴陋习流行于江浙、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不仅溺女婴,也溺男婴。明成化二十一年,有官员向朝廷请奏“浙江温台处三府人民所产女子,虑日后婚嫁之费,往往溺死”。都察院勘核之后,在回文中说“此弊不独三府,延及宁、绍、金华,并江西、福建、南直隶亦然”。可见,溺婴在南方是普遍的习俗。嘉靖时,任福建父母官的宋仪望在《华阳馆文集续刊》中就发出“大江以南甘心溺女,其歼天地之和,无父子之亲。此岂细故”的感慨。

综观历代,溺婴习俗数清代最盛。各种文献及地方志多有披露,延续时间长达百年。雍正年间,任湖南藩司的朱纲在皇帝的奏疏中就称“湖南百姓有溺女之恶俗”,当问及此俗时,当地百姓竟“恬然不以为怪”。清代经济文化十分昌盛的江南也有“贱女之习,产者辄恶之;而贫者尤盛,于是相率而溺焉”。连首善之区的直隶(今河北)也“弃婴者所在多有”。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讲述“广东、福建、浙江、山西等省仍有溺女之风,恐他省亦所不免”。可见,溺婴习俗已从南方泛滥至全国,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民国以后,溺婴的流俗仍旧横行,这种境况直到解放后才发生改观。20世纪50年代初,在上海崇明县人民政府的《破除陋习》的告示中就有“禁溺婴”一款:“旧社会重男轻女,有的女婴一出生,即被家人溺死或丢弃;也有家长因多子女,无力抚养而将女婴扼毙的。解放后,严禁溺婴,陋习根绝”。

溺婴成因

民间溺婴实属无奈,但归结缘由,因时代不同各有迥异。

宋代溺婴多集中于地少人多或相对偏远的山区,流弊之风以贫苦之家为常,偶有富户。溺婴的种类以男婴为多,杂有女婴。探究原因有以下四类:第一,宋代土地兼并日炽,大量的良田集中在少数的地主阶级手中,佃农失去土地,养活不了日益增多的人丁,加上节育技术还不成熟,农民只能把多余的人口杀掉或抛弃,以减轻负担。其次,宋代的赋役制度中还存有丁赋一项,即每家每户按人丁多寡出役钱,对于赤贫的农民而言,丁赋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逃避役钱,只能少生儿子,故而有“不举子之风”。第三,宋代中央政府为了遏制地方宗族势力的壮大,就鼓励百姓分家,这样不仅便于摊派劳役地租,而且也可强干弱枝。故而,许多家庭不哺育多子,儿子越多分家时就越麻烦。

明代,溺婴的陋习由边远的乡僻逐渐蔓延至通衢大市,种类亦从以溺男婴为常发展到以溺女婴为主。究其缘由,主要是民间婚姻论财赀造成妆奁昂贵。如浙江绍兴的会稽县“婚姻论财,率破家”;福建的福安县“论婚以财,责备筐篚,鬻产妆奁,以致中人之家不敢举女”;江西的吉安府“婚聘致较金多寡,娶则极妆厚薄,以婚姻为市道”等。这种风气对财赀较为宽裕的“中产之家”都是莫大的累赘,何况是数量占绝对多数的贫户,故而“下户”和“贫者”只能依靠溺杀女婴来释负。

重男轻女的思想渐成风气。万历进士庄起元在其书《漆园卮言》中就有民间“不愿生女而愿生男,取始生之女多溺之于水”,原因是民间有溺头胎女婴以利生男的迷信说法。明代江西瑞金县地方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维富家巨族子弟、富少习于不经之说,谓生初胎生女不溺则必连育三女,而得子必迟,故完婚即期得男,有生女者当必抛弃。”

明代江浙民间有控制生育的观念,明代遗存下来的医书中,就有堕胎的偏方。明代松江(今上海)华亭人徐献忠在《长谷集》中就写有具体的实例。当时松江华亭县有一名为张君的妇人,己怀有第三胎且妊娠两月,念及丈夫远行在外,偷买堕胎药,将胎儿卒溃腹中。民间之所以要控制生育,主要是基于“家计”的考虑,即根据经济现状来决定生子的数量,实际上是一种有计划的生育。江南还留有“家有二男,必送一男入寺院”的风俗,一来是迎合当地百姓笃信佛教的风尚,二来也借此控制人口规模。此外,民间溺婴还因抱有“转生”的观念。贫家溺婴,冀望小孩来生可投胎到富贵人家,这与佛家生死轮回说不谋而合,是佛教思想侵蚀的结果。

清代人口激增,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愈烈,使清代溺婴之风胜于前代。康熙五十一年,朝廷昭告天下“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人丁税继而取消,人口基数增长较快。据史料所载,满洲入关初期,中国人口仅8000万左右,康熙年间增至1亿,乾隆年间已有2亿,至道成年间竟多达4亿。囿于农业科技的限制,有限的耕地面积无法满足飞速增加的人口,导致“土地之所产如旧,而民间之食指愈多,所入不足以供所出”的局面。此外,当时又缺少避孕意识及有效的避孕手段,民间只能通过溺婴这种消极方式来控制人口。清代《福惠全书》就说,“盖因贫不能自赡,而又乳哺以妨力作,襁褓以费营求,故与其为一以累二,毋宁存老而弃小”。除此之外,根深蒂固的贵男贱女思想及厚嫁之风,都是诱发清代溺婴的动因。

保婴成效

尽管溺婴之风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但历代官府及民间士绅对此不仅谴责,而且积极投身于保婴的慈善活动之中。

宋代,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官吏都以诏谕及文诰的方式,劝谕乡里禁止溺婴。不仅如此,政府在溺婴比较严重的各路均设置育婴机构,如建康(今南京)的慈幼庄、福建的举子仓、临安(今杭州)的慈幼局等。这些育婴机构的经费大多来自于官府的调拨及官田的敷济,加之地方乡绅的支持,因而在拯救弃子溺婴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明朝中央政府延续前代的做法,在宪宗成化年间颁布了《禁约嫁娶奢侈淹死女子例》,从法理上禁止溺婴。此外,为了督促诏令的实施,还采取了一系列惩戒措施,如明令地方官“揭榜晓谕”、宣谕乡里;邻里间互相监督举报溺婴者;对溺婴者采取“发戍远方”充军的处罚等。明政府为从根源上禁绝溺婴,还要求地方官规制婚嫁用度及规模,并采取移风易俗的方式加以训导。地方官还创作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来耐心劝说百姓。

第5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关键词:祥林嫂悲剧人生启示

鲁迅名作《祝福》里的主要人物祥林嫂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长得端庄、“周正”,并且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祥林嫂是一个好女人,她身上飘散着善良、安分、诚实的传统美德的芬芳,死得却让人心痛。

祥林嫂有过两次婚姻生活,结果都是不幸的。第一次结婚没过多久,丈夫就死了,她自己瞒着婆家人,跑到鲁镇打工。“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她外貌不差,身体健康,安分耐劳,说她贤惠也不过分。祥林嫂不愿意过那种丧夫守寡的沉闷、无聊的生活,她要顺应青春昂扬的旋律,描绘崭新的人生图景,要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新天地,追寻新的生活。她在鲁四老爷家整日做工,毫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她做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可有人竟然在白天把祥林嫂绑走,用船运到新婆家,这时的祥林嫂已被她原来的婆婆卖掉了。她拼死不和贺老六结婚,后被逼成婚,不久,有了孩子,可丈夫死于风寒,孩子被狼叼走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祥林嫂遭受生活多重沉重打击,可谓命运多舛,但她没有向命运投降,没有被打败,依然来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只是此时的她“脸色青黄,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本该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可在那个社会她的生命却如此之快的开始黯淡了,她的心中有伤痛,生活的苦难拖累了她。但她终于还是拭去了眼泪,挺直了腰杆,继续追寻她那要求不高的生活。她的劳动表现虽没有第一次在四婶家打工那么伶俐、能干,但她对自己的生活前途仍然充满希望,她希望和别人一样拥有劳动的权利,拥有被别人尊重的权利,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

祥林嫂已经很累了,像她这样的弱者的生存需要社会的扶持、救助、鼓励、掌声,爱心是拯救她的良药。可是那个社会给予祥林嫂的却是轻视、打击、伤害。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打工,每当她和人们在一起时,便讲儿子的不幸,一开始普通民众还能同情她的悲惨遭遇,但他们没有向祥林嫂伸出援助之手,乃至后来出现了鄙薄、反感、揶揄祥林嫂的情况。大人们离开她,小孩子躲避她。祥林嫂太痛了,她心头之痛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柳妈给了祥林嫂致命的一拳,“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她传播的封建迷信思想使祥林嫂无还手之力,祥林嫂的生命失去了最后的生机。可以说是柳妈毒害了祥林嫂。祥林嫂不知道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她怀着对死后情形的恐惧,陷入无边的苦海。祥林嫂在庙里捐过门槛之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四婶慌忙大声的喝令――“你放着吧,祥林嫂”――又一次把祥林嫂推向了无边的苦海。这一次是四婶给了祥林嫂致命的一拳,封建礼教毫不留情地掐断了祥林嫂孜孜以求的生路。乞讨、流浪之路上的祥林嫂是这样的:“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也未能给祥林嫂指出一条不痛苦的生路,那个社会没有人向祥林嫂伸出一双充满温暖的援助之手,也没人向她投去温暖的目光。于是,祥林嫂最终死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冰冷的世界里。

可以说祥林嫂拥有过无忧的童年、快乐的少年和满怀憧憬的青春,可两次婚姻及婚后的境遇改变了她的人生,她被封建礼教、封建迷信这两条毒蛇咬住了,而她没有能力识别这两种东西,也没有能力打死它们,结果毒蛇咬死了她。

鲁四老爷漠视、厌恶祥林嫂,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死于人们忙于祝福的时候,鲁四老爷还骂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竟遭到鲁四老爷如此之谩骂,普通民众对祥林嫂的死显得漠不关心。

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告诉我们,祥林嫂是穷苦的,她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是低下的,在那个社会里她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屋,没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工钱竟然被她婆婆领走了。如果她有充足的物质生活财富,她的命运可能会是另一番天地,而像祥林嫂这样经济地位的人在旧社会有千百万,那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必须砸碎。

祥林嫂所处的那个社会是冷漠的、落后的、愚昧的,祥林嫂没有得到来自那个社会的心灵救助。如果“我”能够给她一个正确的答案,祥林嫂也许不会很快死掉。那个社会缺少人间温情,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必须摧毁。我们要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建立一个全民拥有进步思想的社会,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

祥林嫂自身素质需大力提高,如果她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知道这个世上没有鬼,她就不会捐门槛了;如果她知道她没有错,她就不会“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更不会那样死去。

第6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关键词:经验;公意;经验主义民主;理想主义民主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15-02

一、经验:从洛克到达尔

经验是贯穿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术语,但同时,“在所有哲学词汇当中,‘经验’又是最难以驾驭的一个词语。”特别是从近代以来,经验又以英美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和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共同构成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石。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所谓经验,“即指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经验论者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人类的感觉经验,也只有通过经验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如霍布斯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洛克也有类似的论述,“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象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的政治哲学就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洛克的《政府论》从“自然状态”出发来探讨政府的产生。洛克认为人类最初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亲善、互助和不受危害的状态”,但自然状态也有一些缺陷。这便使得个人权利的享有处在极不安全和极不稳定的状态中,它不断受到他人的威胁,于是每个人都愿意放弃这种尽管自由却充满着恐惧和经常令人感到危险的自然状态,而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力并甘愿与其他人联合起来保护他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的这种有限政府论,再加上他的分权论使得他成为英国近代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因此可以看出,洛克的民主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总结,他的民主思想很好地适应了当时英国政治社会的现实。

孟德斯鸠“是唯一以经验为基础对社会和政治制度进行大规模研究的人。”他于1728-1731年间周游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居住的经历对于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孟德斯鸠在探讨他自己的政体观时,认为一个国家的政体同国家的自然环境、气候、土地和农、林、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居民的自由、宗教、财富和人口,政治结构的形式以及民族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习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或者说专制权力的出现,孟德斯鸠还提出了著名的分权理论,后来在美国的民主实践中成为了现实,从而保证个人的自由。可以看出,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他对政体的论述,对民主的论述从来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理念基础上的,而是从经验出发,寻找影响政体与民主运作的各种实际因素,并设计出保证民主得以平稳运行的具体机制,从而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直接成为后来美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模板。

托克维尔在19世纪初期以游历美国的经验所写成的《论美国的民主》,代表着托克维尔对民主的认识观。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当时民主制的典范,“17世纪初在美洲定居下来的移民,从他们在欧洲旧社会所反对的一切原则中析出民主原则,独自把它移植到新大陆的海岸上。在这里,民主原则得到自由成长,并在同民情的一并前进中和平地发展成为法律。”而美国的民主制之所以能够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又是美国自身社会、经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征综合影响的结果,他写道:“按贡献对它们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托克维尔指出,在美国所谓的民情中,对民主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端于殖民地时期、并且一直保持下来的地方自治和结社的传统,因为它恰恰弥补了民主政体之下一个几乎不可避免的缺陷,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责任的现象,而这一缺陷有可能葬送民主制本身。总之,就是因为民主不可能生长在一片空白之地上,而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传统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托克维尔对民情的认识与重视,对民情在民主自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反映着托克维尔的经验主义民主观。

达尔以其对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贡献著称,该理论认为自由民主体制下的权力广泛分布于公民、利益集团和政党之间,没有单一的占绝对地位的团体或联盟。多元民主理论关注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对西方主要是对美国现代民主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达尔认为古典民主理论混淆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承认代议制条件下莫斯卡所说的少数精英统治的经验事实,认为多数人平等的统治只是民主理想,现实民主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矛盾之间,矛盾的解决机制是历时性的:现代民主首先超越传统少数政治精英的统治,发展到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即多元精英统治;然后,通过大众直接参与来平衡多元民主不平等的困境。这种观点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对自由民主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展一个更为成熟的民主政治模式。提出了一个以政治商讨、竞争性选举和多元精英为特征的政体才是现代民主的唯一模式。

二、公意:从卢梭到黑格尔

卢梭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公意”之上的。卢梭先指出人类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这种自然状态本来是和谐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原始天然的自由之中。但后来自然状态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这就产生了建立政府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这样一种共同体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卢梭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即“公意”,那么什么是“公意”呢?卢梭首先将公意与众意进行了区分,“公意永远是正确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但公意不同于众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卢梭从公意出发,提出了人民的理论,并试图为我们找到一条实现民主的理想主义途径。法国大革命就是以卢梭的理论为革命旗帜,将民主视为一种可以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种用以追求的手段。结果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一系列激进的暴力运动,卢梭的人民理论在现实面前碰得遍体鳞伤。

公意在黑格尔那里被以一种“民族精神”的概念取代了,它不断发展并体现于民族文化之中,构成文化的各分支全都体现创造它们的民族的“精神”,即该民族的内在智慧禀赋;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该民族实现并展示它对整个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的过程。“(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便是在这种特性的限度内,具体地表现出来,表示它的意识和意志的每一方面―它整个的现实。”黑格尔也是通过纯粹抽象的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政治基础。在黑格尔看来,理念在历史中的展开最终需要通过国家全面体现出来,历史发展的本原就是民族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某一个民族受托担负起引导世界通过它已到达的辩证法阶段的使命。当然,在现代这个民族就是德意志民族。因此德意志民族承担着拯救人类、拯救世界历史的使命。黑格尔的思想被后世认为对德国极权主义具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专制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三、出现这两种民主观的差异的原因

第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欧洲哲学史上两个基本的认识论流派,这两派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内容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成为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战线上的一个突出现象。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的全部知识来源于经验,当时的经验主义以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被称为“英国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说,“理性主义”则以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德国的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家,因此也被称为“大陆理性主义”。这种哲学理念上的差异反映在政治学说上,就出现了从洛克到达尔的经验主义民主与从卢梭到黑格尔的理想主义民主的对立。

第二,欧洲大陆深受专制统治,专制的传统浓厚;而英美社会则相对较为自由。从13世纪初约翰国王签署《大》开始,英国在很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移民国家,就是由英国和欧洲大陆酷爱自由的人民组成的新社会,再加上建国时间不长,因此很少受到专制之苦。然而,法国并没有英国这样的国情,其专制君主制十分典型,封建势力极其强大。因此,深受专制之苦的欧洲大陆就迫切需要一种革命的哲学,进而发动一场剧烈的革命来扫荡旧社会的一切。这就为卢梭那激动人心的革命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反观英美社会,则明显缺乏这样的社会基础,因此就成了民主的实验场。

参考文献:

[1]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M].吴玉军,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2]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洛克.人类理智论[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第7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关键词 祥林嫂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The Old Life in Double Paradox

――Analysis on the Implication of Xianglinsao Image Culture in Luxun's "Blessing"

ZHANG Daling

(West Anhui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iuan, Anhui 237000)

Abstract In "Blessing", Xianglinsao image crystallization of Lu Xun's rich cultural critical implications of a deep sense of crisi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Xianglinsao character tragedy and social tragedy, analysis of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

Key words Xianglinsao; character tragedy; social tragedy; cultural implication

鲁迅《祝福》是鲁迅彷徨期的重要作品,本文以祥林嫂标志着在重要社会束缚与文化束缚中的现代中国的普遍人生。因此,在祥林嫂形象的刻画上,灌注着鲁迅的忧患意识与文化寻思,也映照着一代文化巨子鲁迅的文化心理。因此,本文拟从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入手,探析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1 祥林嫂的性格悲剧

1.1 祥林嫂的性格特征

祥林嫂是处于中国式奴役关系的最底层,是命运最悲惨,最无力诉说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痛苦挣扎的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迫害、愚弄、鄙视的人物,以至于被旧社会所吞噬。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从不间断地挣扎:在被虐待、出卖、被迫改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无言的承受;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地挣扎,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做人的权利没有争得,就连完完整整保全自身的希望也已破灭。但以上祥林嫂所谓的挣扎,并不表明祥林嫂的文化心理上具有反抗意识。原因有两个:一是鲁迅文本中以民众形象为主人公者,大多数人物缺乏清醒的反抗意识,而鲁迅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如阿Q、孔乙己等,来揭示封建礼教中的糟粕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与束缚,从而表现鲁迅对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而,祥林嫂形象也必然不是一个具有清醒的反抗意识的人物形象;二是从文本来看,祥林嫂所谓的反抗,只是出于对夫权的归依,即对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等理学观念的认从,和对于封建礼教体系中神权的恐惧。这完全是出于自发的本能反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带着浓厚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迷信色彩。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因素,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空幻的梦想。正是祥林嫂的这种性格造成其个人悲剧。

1.2 祥林嫂形象之文化心理分析

在《祝福》文本中有一个“心如古井”的柳妈形象,这是一个在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语)的观念旧范中几乎失去生命的本能与欲望,即失去了人的灵魂,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躯体的人物形象,她和祥林嫂处于同一阶层,同样受封建礼教中的糟粕文化毒害很深,因而具有和祥林嫂相似的文化心理。她的生命意识已完全被封建伦理文化所浸染,她的生命意志总是以遵从封建礼教文化的规范为指向,主体意识迷失于封建思想伦理关系之中,无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达到对自身的认识,这是一种扭曲的生命形态,也是一种病态的文化心理。祥林嫂也是如此。她第一次嫁夫,夫死之后,婆家要把她以六十吊钱的价格出卖给山里人,她逃到鲁镇做工,这是出于对夫权观念遵从,所以当婆家将她抢回卖给山里人时,她以死相拼。第二次结婚,夫死从子,也是对夫权意志的遵从与肯定,子亡之后,又到鲁镇做工,却又念念不忘自己的两次婚姻,因而也便产生了对于神权的恐惧,于是捐门槛和赎罪过便成了她的生存目的。而在遭到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拒斥之后,又寄托于空虚的幻想,希望在阴间与亲人团聚,又表达对轮回观念的坚信不疑。

正是这种文化浸染,形成了祥林嫂特有的精神世界,一种可怕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可怕的文化心理形成了祥林嫂的复杂性格,也透视着封建统治者把广大人民紧紧拴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之下,对人们进行种种残酷的文化专制,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使其成为封建腐朽势力和糟粕文化的殉葬品。

2 祥林嫂的社会悲剧

2.1 封建文化的四条绳索

《祝福》文本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女主角祥林嫂干活十分勤快,只希望以自己不断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但她的遭遇却充满辛酸与血泪。因为不愿意再嫁,她在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帮佣,不久便被婆家劫回,采用人身买卖方式将她逼嫁到山里。第二个丈夫不幸死于伤寒,儿子又被狼叼去。当她带着丧夫失子的悲痛再次来到鲁家做工时,镇上的人嘲笑她,奚落她,卫道的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伤风败俗的不详之物,一切祭器供品都不许她沾手。笃信鬼神的柳妈又以阴间的惩罚吓唬她,劝她到土地庙捐一条给“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当做替身为自己赎罪。精神恐怖压倒了这个农村妇女。她变得神情萎顿,动作迟缓,却还是默默操作,以终年劳动所得捐了一个门槛,满以为已经出脱罪孽,可以重新做人。冬至祭祖时节,她坦然去安排碗筷,不料主人还是说:“你放着吧,祥林嫂!”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回手,从此便失魂落魄,惴惴然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生活就这样一步步把她逼到绝境,终至沦为乞丐。当人们正在欢欣“祝福”的时候,她却怀着对地狱的恐惧和疑惑,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了世界。祥林嫂一生的遭遇,让人看到在她脖子上隐隐的套着封建社会的“四条绳索”――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因此,尽管她不断挣扎,表现最大的韧性,依旧冲不破罗网,争不到一个普通人――实际上也就是鲁迅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 (摘自鲁迅《灯下漫笔》)的资格。

2.2 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待祥林嫂的病态心理

在封建文化的“四条绳索”束缚之下,祥林嫂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悲剧,她悲剧的一生正反映出封建糟粕文化侵蚀,导致社会存在的病态心理问题,就像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鲁镇的人出于各自的心态,漠视祥林嫂的遭遇,无情的蔑视摧残祥林嫂。鲁四老爷和四婶所站立场是在封建宗法社会制度方面,他们都是那个社会制度的忠实维护者,从阶级利益考虑,是与祥林嫂格格不入的,但他们之所以同情祥林嫂,是因为这个不幸的人曾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做工“食物不论,力气是不错的”,即使年底大忙也“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可见他们对于祥林嫂的同情是因为祥林嫂这个廉价的劳动力在他们的残酷剥削下曾经给他们创造财富。当他们觉得祥林嫂“手脚没有先前一样灵活时”,就“颇有些不满了”,后来把她赶出家门。正是他们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穷死”。柳妈则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礼教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态度。但是她却主动帮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当祥林嫂提起儿子阿毛的故事后,柳妈也为其伤心难过,这些对祥林嫂的接受都是处于同一地位的自发同情。但不料结果却适得其反,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灵魂”恐惧的深渊之中。婆家在祥林嫂逃出后不久便强行把她劫回,不是叫媳妇保持“贞节”,而是打起了如意算盘,把她作为物品卖给山里人,从中可见人的贪欲,不顾祥林嫂死活。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都是带着严重的社会病态心理去对待祥林嫂的,这些人虽不属于同一阶层,但都受封建糟粕文化毒害至深,他们的心灵已麻木、扭曲,他们就是鲁迅所说的“铁屋子”里的“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摘自鲁迅《〈呐喊〉自序》)

3 祥林嫂形象的文化意蕴

总之,祥林嫂的悲剧是双重性的悲剧,一方面她受封建礼教中糟粕文化的迫害,一方面她背着“因袭的重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因而她的悲剧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同时是她自身的悲剧。本文也正是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深刻剖析封建礼教中糟粕文化的“吃人”本质,以及在这种“吃人文化”浸染之下,众多的“不觉者”所遭受的精神毒害与心理创伤,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苦痛与病态。鲁迅在对这些“不觉者”的精神病态展示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自己的忧患意识与文化寻思。

3.1 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透视封建礼教中“吃人”文化的荒谬性

这种“吃人”文化的荒谬性表现在:一是对人性的扭曲与泯灭。在这种封建的伦理观念之中,人失去了自我意识,认识不到自己的一生是扭曲的一生,也是一种病态人生。在文本中,祥林嫂的病态人生主要表现为对封建礼教观念体系的深信不疑。在她的观念世界里,始终把“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置于主导地位,如文本中她逃到鲁镇做工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对夫权意识的自觉遵从;也正是这种伦理观念导致后来祥林嫂深深陷入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之中,产生了对神权的恐惧,为了遵从夫权,轻抛生命。在冷漠的现实世界里,祥林嫂一直努力争取一个“坐稳了”的“奴隶”的资格,但在病态人生的重重束缚困扰与挤压中,她只能带着一身的伤痛与痛楚,一步步自觉地走上封建主义血的祭坛。

二是这种封建礼教中“吃人”文化的体系本身也是相互矛盾的。本文通过祥林嫂悲剧命运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祥林嫂为了维护夫权意志宁死不嫁,但其婆家站在族权意志的立场上又要把她卖掉,这深刻说明了族权与夫权的矛盾性的一面;祥林嫂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产生了对神权的恐惧,于是想以捐门槛来赎罪,这种神权观念,又反映出神权意识弱化着夫权意识。这种文化体系内部矛盾重重,人又沉湎于其中,而不自省。因此,生活在这种荒谬的文化下的人的存在本身也是荒谬的,这也是一种苍老的人生,就像鲁迅所说的“死相”的存在。

3.2 祥林嫂形象中凝聚着鲁迅的忧患意识与文化寻思

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文本就是从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生命历程,向读者展示在封建荒谬文化的笼罩之下,人性的扭曲与泯灭,这不是个别人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这种病态现象的存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亡。鲁迅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为此忧国忧民,他把整个中国比喻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摘自鲁迅《〈呐喊〉自序》),对沉默的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文本中鲁迅把祥林嫂安排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死去,结尾写道:“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牺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深刻表明在封建荒谬文化的笼罩之下,国民灵魂的麻木与扭曲。鲁迅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摘自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的精神剖析社会,他深刻认识到封建统治者对国民进行文化专制是造成整个社会心理扭曲的主要原因,而国民灵魂的扭曲又维护了苟延残喘的封建糟粕文化,因此,封建糟粕文化是扼杀国民灵魂的罪魁祸首,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彻底批判这种腐朽文化,鲁迅主张创作“为人生,改良人生”,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摘自鲁迅《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就像他自己所说:“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入民众的心,设法引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关,仅至于几个人在书房里相互叹赏,得些自己满足。”(摘自鲁迅《二心集・文化与改革》)虽然他在文化思索的道路中也彷徨过、苦闷过,但却仍然在彷徨中求索与抗争,因此,鲁迅把《祝福》文本放在《彷徨》集的卷首,用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促使人们正视现实生活的“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从而激发人们的“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珂勒惠支板画选集〉序目》)

由此可见,鲁迅的忧患意识和文化寻思正是在中国处于腐朽的封建文化桎梏时期,在中国处于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中应运而生的,他怀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向“沉睡的国民”和深陷危机的民族发出悲怆的呐喊,表明其崇高的悲剧精神。

参考文献

[1] 鲁迅研究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2.3.

[2] 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

[3] 黄健.反省与选择.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

第8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绥德,古为边塞要地,军事重镇。是陕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的中心,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由于偏僻闭塞、远离帝乡、少受皇家文化的影响,使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得到较好的保存。在本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民间艺术,踢场子便是其中一种。

在陕北地区,扭秧歌分为大场子、小场子。大场子是在伞头的引领下,全体秧歌队员手舞伞扇,腰系红稠,在一开阔之地走、扭出各种图形,以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而小场子是群体表演结束后少数人的节目演出,表演形式主要是“踢场子”和小戏曲(道情、眉户、碗碗腔、晋剧等等)。

“踢场子”属于陕北秧歌的派生产物,兴起于明末清初。为了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闹秧歌时一些有编才、会几下拳脚的艺人便根据新婚男女生活中的一些相互熟悉了解、调情,打闹嬉戏的情节,粗略地编创了一种即唱即说还夹有踢飞脚,放大叉等武功表演的“对对戏”(一男一女两人表演)。后来艺人们在继承前人“对对戏”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增强了舞蹈性和技巧性,逐步演化为一种只舞不歌的重点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具风采的民间舞蹈。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扭秧歌成为陕北人生命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绥德人把扭秧歌称为闹红火,一个“闹”字就足以表现出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心性。他们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思考过艺术是什么,表演为何物。他们是通过扬胳膊、摆腿来宣泄一种情绪,通过观赏和参与这种无拘无束的娱乐获取一种在日常生活里难以找到的美妙幻感,图个吉祥如意,谋个万事通顺。如果说陕北秧歌是陕北文化的华章,那么绥德“踢场子”又是陕北秧歌里的精髓。

“踢场子”的肢体动作源于古典戏曲舞蹈,根据民间艺人许多年自身的情绪、身态、四肢随意进退屈伸、离合变化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男角动作潇洒英俊、粗犷敏捷、质朴明快、奔放刚健;女角动作柔美飘逸、婀娜娇媚、雅秀玲珑、细腻传情。表演时情感纯朴、真挚、热烈、自然,有触景生情、即兴发挥的特点。

顾名思义,“踢场子”是一种在野场子里以“踢”为主嬉戏娱乐的民间生活舞蹈。总体风格讲究:拳出云卷波浪翻,脚起电闪箭离弦,身软如柳露明月,步飞似风水飘船。女角动作在扇绢的旋、绕、缠、抖、颤、飘、扬、甩、推、移的动律中,身韵表情讲究:闪、颠、柔、脆、俏;男角动作在气势的刚、健、稳、帅、爽的风格中,动律讲究走、扭、摇、摆、踢,结合表演者个体的气、意、神、韵,把人精神中的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表的情感,外化为肢体动作,具象立体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使审美对象的内心“情结”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到慰藉,使人的生存和精神空间得到极大扩充。

绥德“踢场子”表演形式不外乎有三种,即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和多人场子。“二人场子”,属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在传统的踢场子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一对新婚夫妇间的嬉戏逗趣。过去,多反映夫妻间打架争斗的情节。解放后,将那种张扬夫权思想的“斗”,改革为青年男女间相互爱慕的“逗”。实属陕北“二人场子”的一大进步;“三人场子”,是一男两女的表演形式。表现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情节,虽说是表现旧社会的生活现象,但由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情节变化风趣、表演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喜剧色彩和一定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多人场子,又称“群场子”。一般由四人、八人或十六人表演。这类场子是在二人场子的基础上发展的。表演时,强调动作整齐,画面统一,突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但表演中仍然两人为一组。舞蹈动作的运用,节奏的变化,表演的程序与二人场子相同。

绥德的“踢场子”从流派上分,则有“北路场子” “南路场子”“蛮婆蛮汉”三种流派。“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北区的韭园乡、薛家河镇、四十铺镇、赵家砭乡。也称“文场子”“软场子”“稳路场子”。表演特征男为潇洒俊秀、质朴明快;女角柔美飘逸、细腻传情。表演节奏十分流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静相依,刚柔相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李增恒就是北路踢场子的代表人物,这一路还有吴继业(去世),李桂芝(去世)等杰出的踢场子艺人;“南路场子”主要流行于绥德县南区原苏家岩乡、崔家湾镇、薛家峁乡、白家硷乡。也称“武场子”“硬场子”“正路场子”。表演特征男角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则以轻柔秀美、稳重大方而著称。表演节奏铿锵有力,对比鲜明、形象生动、情态并茂。代表人物主要有贺俊义、苏树旺(去世)、苏贵堂(去世);“蛮婆蛮汉”场子,南北区均有,也称“丑场子”和“老人场子”。表演风格夸张滑稽、诙谐幽默、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丑中见美,喜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艺术的启迪和享受。

“踢场子”主要场图调度有:“二龙出水”“安四门”“豁四门”“里外城”“牛眼睛”“扯面条”“剪子股”“绕圆圈”“掏8字”。男角的基本舞蹈动作有: “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黑虎掏心”“柳树盘根”“金鸡独立”“二郎担山”“左右挡步”“弓步得意式”等。女角有:“见面扇”“含羞扇”“闪腰起步”“跌软腰”,“缠头连身转”“扑面照镜”“怀抱月”“摆裙步”“整衣扇”“偷看扇”“风摆柳”“摘金环”等。男角动作突出:走、扭、摇、摆、踢;女角动作讲究:闪、颠、柔、脆、俏。二人表演通过逗、喜、斗、撩的过程,形成一种情景交融、刚柔相济、动静协调、张驰相宜、嬉逗成趣、独特的民间表演风格 。

“踢场子”的音乐伴奏包括唢呐和打击乐两部分。唢呐的常用曲牌有: 《大摆队》《下江南》《刘海戏英英》《大开门》《无事出东门》等;打击乐谱基本为:《单槌子》《七槌子》《连七槌》《凤凰三点凤》等。伴奏时鼓乐均有司鼓掌握,司鼓则必须听“挎鼓子”的男角指挥。

“踢场子”的服饰和大场子秧歌表演时基本相同,传统民俗踢场子在过去均身着各式戏曲服装。男角为武生打扮,女角为花旦扮相。老人表演的“蛮婆蛮汉”(丑场子),属“老生、老旦”和“媒婆、丑角”扮相。现今“踢场子”都穿中式彩服,男角头扎白毛巾,戴插花草帽圈;女角身着红色绸缎上衣,红色绣花裙。道具运用为:男角执红色扇子一把(北路场子、男角执扇、南路场子男角空手,扇子是插在脖子里,只是在最后唱秧歌时拿出扇风摆动);女角执绿色扇子一把,手绢一块。蛮婆蛮汉男角拿笤帚一把、女角拿擀面丈一根。“三人场子”的服饰道具与“二人场子”基本相同。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精髓。从明末清初发展演变到如今,展现出了如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是群众的自娱性。顾名思义“踢场子”是一种野场子里以“踢”为主的嬉戏娱乐的民间生活舞蹈,表演者多是地道的农民。后来发展为有专业人员参与的舞台艺术舞蹈;其次是即兴发挥性。“踢场子”是在固定锣鼓点伴奏下,演员可根据自身的表演条件与技能,因时、因地、因景、因情自由而又不失规定套路的一种即兴发挥的鲜活舞蹈。表演炉火纯青的艺人“踢”同一个“场子”,每次不同样,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一场;第三是叙事抒情并重。舞蹈本是一种“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而陕北“踢场子”在它走、扭、摇、摆、踢,闪、颠、跑、跌、跳的动律中,在扇绢的旋、绕、缠、抖、颤、飘、扬、甩、推、移的用法里,在身韵表情的柔、脆、俏、媚、羞、刚、野、健、帅、稳的态势中,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各种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将令人生发这些情感的具体事件交代呈现的明了清晰;第四是丰富的包容性。“踢场子”的肢体语言中,有古典戏曲舞的元素,有拳术打斗的动作,有生活中男女嬉逗的眼神手势。而通过民间艺人无数代融合贯通早已不在是原样,变成了非戏曲、非拳术,又高于生活中男女嬉戏的艺术的体姿、步态、身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西方拉丁舞,现代最流行的“街舞”中,都可以找到与“踢场子”相似的动律元素。

第9篇:旧社会土地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相关问题;策略

前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也从旧社会进入了新时代。走向了人类历史的辉煌时代。在最近一些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大大加快了。所以,在很多地区,通过城乡规划的正确指导,很多小型的发展缓慢的城市逐步地发展成为了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经济快速发展的中高等城市。城市之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城乡规划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城乡规划工作,甚至是城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它的工作内容分有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城乡规划施工监督三项。在这三项中,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规划工作的实施监督工作。所以,下面笔者就从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监督工作中的问题开始展开讨论。

1.1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规划实施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什么是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简而言之是指对规划工作实施的效果的一个检查验收工作。但具体说的的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现有的已经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以及城乡规划部门的许可,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各个建设活动进行检查,并对其中的违法用地事例进行依法查处的行政执法工作。这就是规划监督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现实工作中,监督部门对规划用地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城市建设用地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却一直存在,很多违章建筑今天拆掉,明天就又建设出来了,监督工作只是停留在了对违法现象单纯的惩罚工作上,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违章建筑遍地都是,城市发展和规划达不到预想的目标。还有一些不雅的现象,违法建设项目的老板事先向规划局打招呼,执法部门则在监督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一些违法违章建设只是做一些表面化的程序化的文章,对其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说,对于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工作中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治理是当前阻挠城乡规划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

1.2 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做城乡规划需要大量的资金,当今社会,城乡规划设计业务已经进入市场,所以,资金问题在城乡规划能否做成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中,规划编制方面的经费安排都不是很充足,甚至在一些城市规划管理当中,相关部门认为,城乡规划可有可无,他们在规划方面投入十分欠缺,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失去了控制作用,即便做了严密的规划,也难以完成规划目标。当然,在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中,规划工作受到了“权利”和“钱力”的影响,因此使得规划的力度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修改规划项目不经过相关专业规划师的认可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一些规划部门受到政府权利的影响,不得不为了引进一些项目和资金不安合法的程序对一些已经做好的规划进行修改,当然这些修改都是背离最初的规划的,最后造成了城乡规划成为了“纸上文章”,致使规划目标终究得不到实现。

1.3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在这方面比较显著地现象是,很多规划部门在实施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在前期规划工作上做得还不错,对前期的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和到位,但是到了竣工验收的时候,往往被一些小的问题乱了大阵脚,致使前期审批工作和后期验收出现了脱节,竣工验收工作也只是走走场子,成为了程序化的东西,很多部门也开始做表面化的工作,对规划任务的实质没有起到正面作用,致使一些违规建设项目泛滥出现,同时也没有得到相应惩处。另外,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时候,还往往会出现规划管理能力权利不集中的问题。具体说的是,在很多中小型的城市中,都会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规划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只是做自己部门的事情,使得各个区域的规划工作的最终效果的整体性不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的衔接失调,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城乡的规划工作宏观失调。

二、针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2.1 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从宏观方面考虑,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自己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力度,加大自身部门的建设力度,还要对整个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做系统性的调节和整理。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一个针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网络。若想使得验收的规划部门的数据不会出现作假现象,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竣工验收时的数据和客户及政府相关部门共享。还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于违规违法的建设项目的惩处力度要加大,对他们的违法行为对公众公布,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教育,令他们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提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执法者一定要将法律这把利剑用好,确保法律环境和城乡规划的健康发展。

2.2 对于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加大在城乡规划方面的投入和完善城乡规划的体系是解决城乡规划审批和编制中重要矛盾的有效方法。当然,在新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城乡规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所以,为确保城乡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要合理地调整城乡总体规划,一定要在城乡总体规划确立之前加大对详细规划的控制和调查。

2.3 建立城乡规划建设活动评估报告制度

一项城乡规划项目从设计到最后的竣工验收时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当然在中途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变更,这样的操作势必会打破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所以一定要建立城乡规划评估报告,这样可以更好地反应城乡规划的实际情况和落实状况。城乡规划报告的建立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使管理机构对社会利益进行再平衡。建设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城市作出的贡献,对人民的利益都可以向公众展示,也可以从公众那里得到建议。

三、结束语

长话短说,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实践中提高城乡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性,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点,规范施工工作,加强监管力度,以法律法规作为利剑,惩处违法操作,争取使得城市建设走向健康、高速、多元发展的道路上。当然,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错误,积累成功的经验,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碧.浅谈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20):34-3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