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女儿小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璇:雪的死党,特别喜欢她,她和雪是掌管雪璇社的人,也是学校的四大美女中的两大美女.
浩:学校的校草,喜欢雪,成绩是最好的.
航:不跟雪一个班,喜欢雪,成绩也是最好的,而且也是校草.
明:喜欢雪,也是校草,成绩也是最好的.
开头
浩很早就认识了雪,他一直暗恋着雪,明没有浩认识雪的时间久,可是他一直喜欢雪,航从刚出生就认识雪,一直喜欢雪.
也正因为公主不可能当小妾,所以历史上有很多以帝女的身份挤走原配从而坐上正妻之位的公主们。
东汉皇帝要把公主嫁给窦玄,于是窦玄原先娶的妻子就成了“弃妻”。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因为要娶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为妻,与结发妻子郗道茂离异,但多年后王献之弥留之际,仍对当年遗弃郗道茂的事愧疚不已。
西凉灭亡后,武昭王与尹皇后的女儿李敬爱被北凉武宣王嫁给自己的儿子沮渠茂虔(即沮渠牧犍),后来北魏太武帝将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在宫中再无立足之地的李皇后不得不与母亲离开,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不过沮渠牧犍也没在位多长时间就被北魏所灭,而这个武威公主也是相当厉害,沮渠牧犍死后北魏太武帝为了让她改嫁给李盖,特意让李盖休掉自己的原配与氏,换句话说,就是武威公主的两次婚姻都是靠踢走了丈夫的原配上的位。
北魏孝文帝将姐妹陈留长公主嫁给王肃,王肃的原配妻子谢氏不甘因此被休弃,特地写了首诗给王肃想要挽回,结果陈留长公主非常强硬地代自己的丈夫回应道:“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意思是有了布帛就该缝制新的衣服,怎么再顾得上去缝补旧衣服,让谢氏不要再有非份之想。
西魏文帝为了与蠕蠕公主“通好结婚”,令结发妻子文皇后乙弗氏“逊居别宫,出家为尼”,让出后位,后来更是干脆让乙弗氏自尽了。
北齐神武帝为了娶蠕蠕公主为妻,原配娄皇后也是“避正室处之”,主动让出了正室的位置。
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下嫁武攸暨,特意杀了武攸暨的妻子。
既然有公主成功踢掉原配的例子,自然也有踢到铁板失败的例子。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后想要再嫁给朝中大臣宋弘,于是刘秀便暗示宋弘休掉发妻,谁知宋弘却答道:“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明确表示不会抛弃自己的妻子,干脆利落地回绝了皇帝的提议。
由此可知,公主踢掉原配的事无论成功与否史书都会记载,并不会因为是“胜利者的史书”而漏记,所以哪怕是北齐后来那么风光的娄皇后,四个儿子都是皇帝,“胜利者的史书”照样记下了当年她被人夺去正妻之位的丢人事件。
相关史料:《艺文类聚》:后汉窦玄形貌绝异,天子以公主妻之。旧妻与玄书别曰:“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已远,彼日已亲。何所告诉,仰呼苍天。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独何人,而居是处。”
《晋书·王献之列传》:起家州主簿、秘书郎,转丞,以选尚新安公主。……未几,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献之前妻,郗昙女也。
《晋书·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蒙逊嘉之,不诛,为子茂虔娉其女为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迁居酒泉。既而女卒,抚之不哭,曰:“汝死晚矣!”
《北史·外戚列传》:李惠,中山人,思皇后之父也。父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南郡公。初,太武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太武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之助,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与氏以是出。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右仆射。
《魏书·王肃列传》:诏肃尚陈留长公主,本刘昶子妇彭城公主也,赐钱二十万、帛三千匹。
《北史·后妃列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寇边,未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密令养发,有追还之意。然事秘禁,外无知者。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比役。帝曰:“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致此物论,朕亦何颜以见将帅邪!”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敕令后自尽。
《北史·后妃列传下》:齐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神武逼于蠕蠕,欲娶其女而未决。后曰:“国家大计,愿不疑也。”及蠕蠕公主至,后避正室处之,神武愧而拜谢焉。
孤独的少女,唯一友谊被妈妈拆散
马芸是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她做事干练,为人强势,在家里说一不二。女儿刘佳上初一那年,丈夫对马芸长期以来的颐指气使无法忍受,和她离了婚。
离婚后,马芸一直和女儿相依为命。她对刘佳学习上的要求很高,每次考试成绩都要进入班里前三名,不然就会受到惩罚。自打记事起,刘佳就一直在妈妈的强势管教下生活,对妈妈的要求不敢违抗。生活中远离了父爱,刘佳变得内向、孤僻,别的同学放学后呼朋唤友,她从来都是形单影只。双休日、节假日,班里的同学结伴看电影、逛公园、溜冰,她却只能被妈妈关在家里学习。
2011年9月中旬的一天,刘佳路过学校篮球场,一只篮球飞过来砸中了她,她痛苦地蹲在地上。打球的几个男生立刻哄笑起来。这时,只听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是谁把球扔过来的?如果不向她道歉,这球就没收了!”刘佳觉得声音有些耳熟,抬头一看,是同班同学冯冰冰,她一手拿着篮球一手掐着腰,正和那几个男生较劲呢!刘佳心里暖暖的。冯冰冰虽然学习不太好,但为人热心。
冯冰冰这一叫板,那几个男孩安静下来了。这时,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走过来对刘佳说:“对不起,球是我抛过来的,不是故意的。”虽然那个男生道了歉,可冯冰冰却非让他说出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说如果刘佳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还得找他。无奈,那个男生说他叫胡晓磊,不情愿地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了冯冰冰。冯冰冰这才把篮球还给了他。
第二天,为了感谢冯冰冰的帮忙,刘佳塞给她一块妈妈从国外带回来的巧克力。冯冰冰爽快地接受了。此后,刘佳经常和冯冰冰一起玩,两人慢慢成了好朋友。
冯冰冰的父母是做餐饮生意的,平时很忙,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都是冯冰冰一个人打理自己的生活。一个周末,冯冰冰邀请刘佳到她家里玩,刘佳很少去同学家玩,冯冰冰就让她给妈妈打电话请假。刘佳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听了女儿的请求,马芸果断地说:“你可以把同学带到家里玩,但不能到别人家里去。”刘佳知道妈妈说一不二的脾气,就说服冯冰冰跟她回家。冯冰冰同意了。
女儿第一次带同学上门,马芸自然热情招待。聊天时,她问起冯冰冰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听冯冰冰说她每次考试都是刚及格,父母整天做生意,无暇管她时,马芸脸色立刻就变了。
吃过晚饭,冯冰冰提出看会儿电视,说有个穿越剧挺好看。马芸说:“我从来不让佳佳看电视剧,咱们还是听首曲子吧。”随后,马芸放了一首钢琴曲,问冯冰冰:“你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冯冰冰摇了摇头。马芸说:“这是钢琴名曲《夜曲》。你们这些孩子整天只关心电视剧,应该多听些世界名曲,提高一下音乐修养。”冯冰冰满不在乎地说:“我只知道周杰伦有首歌叫《夜曲》,没想到这首钢琴曲也叫《夜曲》!”听了冯冰冰的话,马芸皱起了眉头。
第二天早上,马芸叫两个孩子起床。刘佳洗漱完毕,冯冰冰还不愿意起床。马芸对冯冰冰的印象差到了极点,她直言不讳地对刘佳说:“这个冯冰冰一点教养也没有,学习又这么差,你以后不要和她来往了。交朋友要找比自己优秀的人!”没想到马芸的话被冯冰冰听到了,她穿衣起床,生气地走到刘佳面前说:“对不起,以后我们还是别来往了,免得我带坏了你!”说完,背起书包就走了。
为减压迷上穿越小说,老女儿再报补习班
尽管刘佳后来找冯冰冰道了歉,但冯冰冰还是疏远了她。自此,刘佳在班里连个能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一天,刘佳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曾用篮球砸到她的男生胡晓磊,胡晓磊主动向她打招呼。通过聊天,他们才知道两家离得并不远。两人聊了一路,发现共同话题挺多的。
此后,胡晓磊和刘佳经常相约一起回家。一天,胡晓磊塞给刘佳一本名叫《轮回情缘》的小说,说这本小说挺好看。刘佳说她妈妈不让她看小说,不敢带回家。胡晓磊却说:“我爸妈不在家,我看了小说之后,就讲给奶奶听,奶奶也很爱听,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呢!再说,学习这么紧张,权当减压了。”听了胡晓磊的话,刘佳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把小说悄悄带回了家。
一个星期,刘佳就看完了那本穿越小说,还和胡晓磊交流心得。此后,胡晓磊陆续把一些穿越小说带给刘佳。刘佳沉醉于穿越小说,难免会影响到学习。11月中旬,刘佳期中考试一下子倒退了10名。班主任狠狠批评了她,并把她考试成绩退步的情况打电话告诉了马芸。
听说女儿成绩下降得厉害,马芸又生气又着急,她再三盘问女儿为什么成绩下降得这么厉害。刘佳嗫嚅道:“我考试时来那个了。”马芸生气地说:“这不是借口,如果平时基础打得好,再怎么差,成绩也不至于下降这么厉害!”
过后,马芸买来很多学习资料,一有时间就让刘佳做练习题,弄得刘佳苦不堪言。刘佳越来越害怕回家,觉得自己最快乐的就是和胡晓磊在一起的短暂时光。两人一起交流学习、读书心得,相互鼓励。
2012年元旦前的一天,刘佳上地理课时,偷偷看起了小说。由于她太入神了,连老师提问她她也没有听到。地理老师疾步走到她座位前,翻出了她藏在课桌内的小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了她。下课后,地理老师又向班主任反映了刘佳上课看小说的事情。班主任非常生气,立刻到班里找到刘佳,从她的课桌内又搜出一本小说。看班主任脸色铁青,刘佳吓得不敢吭声,她知道班主任不会善罢甘休。
那天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让刘佳去她办公室一趟。刚走到班主任办公室门口,刘佳便看到妈妈已经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前。刘佳的脸顿时变得煞白,她知道,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随后,班主任严肃地向马芸通报了刘佳上课看小说的事情,并对刘佳近来学习成绩下滑给予了严厉批评。她建议马芸,一定要对刘佳的学习进行监督,不然就这个状态下去,别说考重点高中,连普通高中能不能考上也是未知数。
回家的路上,马芸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刘佳跟在妈妈后面,大气都不敢出。回到家,马芸先到女儿卧室搜了一遍,结果又发现了两本小说。她一下子就来气了,狠狠打了女儿一巴掌,厉声让女儿跪下,然后一通数落。马芸数落够了,又对刘佳说:“既然你有这么多时间看小说,那我就再给你报个补习班。你要是期末考试再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马芸说到做到。从下一个周六开始,刘佳在妈妈的陪同下,又参加了一个数学补习班的学习。
离家出走寻找“时间缝隙”,单亲母亲反思教女误区
2012年寒假过后,即将面临中考,马芸对女儿的学习抓得更紧。刘佳每天睁开眼,面对的都是无休止的学习,她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
一天放学后,刘佳向胡晓磊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她幽幽地说:“你说我们能不能像小说里那样穿越呢?我想穿越到古代,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妈妈的管教,没有老师的批评,该有多爽呀!”胡晓磊认真想了想,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认为咱们是能穿越到古代的。有本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孩到北京故宫旅游,遇到了‘时间缝隙’,一下子穿越到清朝。如果我们能遇到‘时间缝隙’,也能穿越的。”听了胡晓磊的话,刘佳频频点头。胡晓磊建议她也写一本穿越小说,学习这么枯燥,写小说算是一种调节。刘佳兴奋地说:“对呀,我也可以写穿越小说呀!”
自此,刘佳悄悄写起了穿越小说。她写的内容是一个男生到西安看兵马俑,结果遇到了“时间缝隙”,一下子穿越到了秦朝,在秦朝经历了一连串的奇遇。由于妈妈管得严,刘佳每天晚上都要等妈妈休息了,才打开电脑悄悄写小说。写一部分,她就通过网络传给胡晓磊,让他提意见。两人共同分享着创作穿越小说的新奇,每天乐此不疲。
2012年5月中旬,中考前最后一次考试,由于写小说分心太多,刘佳的考试成绩仅排到班里第20名。班主任对她再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要她通知妈妈第二天来学校一趟。想想还要回到那个牢笼似的家,第二天还要叫家长,刘佳顿时不寒而栗。放学后,她找到胡晓磊商量对策。胡晓磊想了想,说:“我也厌倦上学,不如咱们去一趟西安看兵马俑,为创作小说找找灵感,说不定真能遇到‘时间缝隙’呢!”看刘佳有些犹豫,胡晓磊鼓励她说,“我就是你的保护神,不要怕!”刘佳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马芸去叫女儿起床,发现女儿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却不见女儿的影子。马芸顿觉有些异样,便仔细找了找,发现了女儿留的字条:“妈妈,我厌倦了上学的日子,去找‘时间缝隙’了,你不用找我……”看到这里,马芸惊得瘫坐在床上,好长时间没有起来。随后,她给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告知女儿出走的消息。班主任非常吃惊,同时,她了解到另一个班有个叫胡晓磊的男生也没来上课。她平时就听说胡晓磊和刘佳走得很近,会不会两人一起出走呢?
接下来,班主任通过胡晓磊班上的好朋友,得到一条重要线索:胡晓磊有可能和刘佳一起去西安看兵马俑寻找“时间缝隙”了。马芸想到女儿所写去寻找“时间缝隙”的字条,也确信女儿一定去了西安。
随后,马芸乘飞机赶到了西安。下午五点多,兵马俑即将闭馆,游人陆续走了出来。马芸睁大双眼,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只见女儿和一个男孩一脸沮丧地走了出来。她赶忙上前,一把扯住女儿的手,眼泪立刻掉下来……
回到家后,刘佳精神状态很差,经常喃喃地说:“我要穿越回秦朝……”无奈,马芸只好带女儿向心理专家求助。一周后,刘佳返校学习。
2012年中考,刘佳未能考出好成绩,最终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9月初,她已经入校学习。而经历过女儿的出走风波,马芸开始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她觉得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关键词:《灶神娘娘》,母女关系,身份重建,女性觉醒
一.引言
华裔美国文学在经历了被压抑到今日发展繁荣的曲折历程之后,在美国文坛上取得了一席之地。科技论文,身份重建。在这个历程中涌现出的华裔作家不胜枚举。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蓬勃发展的华文华裔文坛中散发着特有的光芒。在小说《灶神娘娘》(TheKitchen God’s Wife)中,谭恩美准确细腻地展现了母女们因文化冲突导致的磨擦,将母女关系写得细致入微,回肠荡气。在她的小说中,“母与女”母题得到了反复的呈现,母女关系成为她关注的焦点。看似简单的母女关系中,其实充斥着种族,文化的对立、冲突和融合,挖掘华裔文学中“母与女”母题所蕴含的文化心理因素,对于建构华裔女性身份有重大意义。
二﹑小说《灶神娘娘》中的母题内涵
在谭恩美创作的小说世界里,传统的中国观念和美国的价值观念的两极矛盾通常以母女双方使用不同的语言来体现。作为一名作家和一个美国人,谭恩美可以熟练的对不同的语言加以转换,对中美两种文化习俗的符号都非常敏感。小说《灶神娘娘》,刻画了中国移民到美国的母亲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关系。小说的叙事两个框架并行,一个框架是设立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另一个框架设立在母亲蒋薇莉(Winnie)二战前后生活的中国。小说开篇讲述了女儿珍珠(Pearl)拒绝和批判母亲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迫切的想要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母女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代沟,“我看到我母亲在很多场合坐在桌边,就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孤独。我感到我们之间有巨大的鸿沟,使我们无法分担生活中的许多重大的事情……所有的这些毫无意义的姿势,积怨已久的误解,还有这些痛苦的秘密,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这一切?我简直要窒息,我想逃走。”(33)母女双方都清楚地意识到鸿沟的存在,但是都没有勇气来填补。因为母亲和女儿都隐藏了痛苦的秘密。母亲向女儿隐瞒了一段过去惨痛的婚姻和在中国苦难的遭遇,而珍珠得知自己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之后,迟迟不愿意告诉母亲。不仅仅是因为不想让母亲替自己担心,更多的是因为她已经长期刻意地把自己的生活和母亲的生活渐渐疏离开来。科技论文,身份重建。好几次,当珍珠试图告诉母亲自己患病的消息时,总是被别人叉开话题,或者被母亲一长段的话语打断。每一次尝试的失败,都让珍珠觉得更加沮丧,慢慢地让她放弃了告知母亲的念头。这是因为母亲很多时候专横的指责和莫名其妙的迷信在母女之间制造了一条愈拉愈大的鸿沟。科技论文,身份重建。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蒋薇莉虽已身在异国,却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女性,无法抛却与祖国的血脉亲情。虽然后半生,她生活在发达的美国,但是心里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属。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她没有主动的融入新的社会,而是通过固守并强化自己的中国文化传统,坚决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移民母亲对女儿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一方面希望她可以自如地徜徉在美国的主流文化的怀抱中,不受到美国人的歧视;另一方面又继续以中国传统父母的姿态,按照自己的理想为孩子们规划未来人生。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珍珠,虽外表看来与母亲非常相像,却是在迥异于中华故国的价值观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并不得不亲身承受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撞。母亲的意志必然遭到在美国长大的女儿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固然有代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差异。由于处于美国的环境中,局限于中式的家教方法,使得母亲渐渐在女儿的生活中丧失威信。母亲的固执是出于对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信仰的抵制,不愿意失去中国“根”而被美国化。而出生于美国的女儿珍珠,始终被如何彻底的摆脱少数族裔的影子﹑完全融入美国社会这个问题所困扰。她始终面临着与生俱来的中国“根”和如果成为真正的美国人这个矛盾。
在小说中,女儿珍珠刻意的和母亲保持距离。随着读者的深入了解,才可以渐渐得知,母亲和女儿之间渐行渐远始于蒋薇莉丈夫吉米的葬礼。当父亲去世的时候,女儿珍珠哭不出来而被母亲打了耳光,母女关系从那时候起严重恶化。母亲认为珍珠不懂事,对父亲的感情不深,辜负了父亲在世时对她的爱;而珍珠却是因为极度伤心而哭不出声。一直以来,珍珠都珍藏着对父亲的记忆,一方面是由于父亲宽容温暖的爱,让她感到放松和幸福;另一方面,对于父亲的点点滴滴的记忆的珍藏,其实代表的是珍珠努力融入美国文化的努力,因为父亲其实象征着美国主流社会,是真正的美国人。珍珠努力摆脱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逃离母亲控制的阴影。所以对于母亲身上的中国特色,她无法抗拒同时又非常厌烦。母亲只能无奈地看着女儿长大成人,却看不到她带到美国的原则和期望,在血液中世代相传下去的可能。科技论文,身份重建。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当珍珠在事业上、感情上经历挫折,逐渐成熟之后,再回过头去理解母亲时,当她用心审视母亲的悲痛的历史,尝试去了解她之前拒之千里之外真正的中国文化时,才能感到与中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血脉相连,母女关系得以缓解。珍珠才能够在之前的矛盾和困扰中寻求一种平衡,可以不再对自己的身份有怀疑和不安,两代人才能够从对抗走向沟通与和解。
所以,在小说的结尾处,母亲终于决定将自己一直隐瞒的痛苦和屈辱的秘密向女儿说出。女儿珍珠用心聆听母亲的故事之后,才真正地理解母亲。对于母亲的尊敬和理解使得珍珠终于可以鼓起勇气把自己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消息告诉母亲。女儿对病情的坦白让母亲在以后的岁月里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女儿的痛苦。母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再次紧紧地系在一起,心灵的溪流终于交汇。蒋薇莉最后特意送给女儿的灶神娘娘的雕像,并重新取名为莫愁女,也显示了母亲爱女的一片苦心。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灶神娘娘是没有正式的地位的,只是一直默默地奉献,不卑不亢,耐心地等待灶神的幡然悔悟。这里的灶神娘娘已经被赋予了新的身份—莫愁女—经受痛苦和孤独的女性们的保护神。女儿珍珠接受了母亲的这个礼物,不仅代表了对母亲的理解和接纳,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象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承认。
三﹑女性意识觉醒与双重身份的构建
小说《灶神娘娘》不仅刻画了曲折细腻的母女主题,还充分体现了女性的觉醒过程。科技论文,身份重建。小说中讲述的灶神娘娘隐忍善良的故事,也从侧面映射了母亲蒋薇莉的人生经历﹑女性在中国旧社会所要求具备的贤良淑德﹑忍气吞声的形象。蒋薇莉在中国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灶神娘娘的形象。从女孩子时代开始,蒋薇莉的母亲因为追求自由和爱情而出走的行为就被长辈拿来做教育蒋薇莉的反面教材。在这样的环境下,蒋薇莉相信女人生来就是没有地位的,对丈夫言听计从﹑忍辱负重才是维持夫妻情分的关键。所以在嫁给文富之后,她尽最大努力迎合丈夫的需要。文富对蒋薇莉的虐待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觉悟和因此所遭受的苦难。蒋薇莉的转变始于遇到吉米的那场舞会。在舞会上吉米给蒋薇莉起了一个英文名字,这个新的英文名字,与她的父亲﹑丈夫毫无联系,它象征着一个新女性的诞生和新生活的开端。抗战胜利后,蒋薇莉开始了自己对命运的反击,她决定马上离婚,试图摆脱束缚了她八年的婚姻。当文富捏造罪名控告蒋薇莉时,她终于在法庭上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宁可谁在监狱的水泥地,也不愿意回那个男人的屋子里去!”(477)她甚至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发出质疑,“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孔夫子怎么好,怎么聪明,他叫每个人瞧不起另外的人,而女人是在最下面一层。”(322)。到美国寻求新生的蒋薇莉已经不再向过去那样懦弱愚昧,而是勇敢坚强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带着新的名字和新的身份来到美国后,她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科技论文,身份重建。
对于母亲蒋薇莉来说,中国旧社会的悲惨经历迫使她开始反抗,成为勇敢的新女性;而美国主流文化宣扬的女性的独立﹑坚强,也使她的主题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是中国“根”的烙印,另一方面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包围,蒋薇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理解和接纳才能使她的新身份获得平衡。对于女儿珍珠来说,只有认识到自己特殊的身份,承认自己的另一个自我—中国“根”,才能走出身份问题的困扰,从而建构完整全新的自我,自如地生活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所以,在小说的结尾,作为母亲的蒋薇莉理解了女儿美国化的心态和想法,而女儿珍珠也认同了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母女二人都经历了新的身份建构过程,都认同了以前各自刻意抵制的文化,所以母女亲情失而复得。
谭恩美借助人物的述说深切表达对女性受压迫的同情和呼唤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塑造的华人女性形象是动态的,这打破了西方人心目中卑微低贱、受人摆布的华人女性的定型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灶神娘娘》可以被看成是女性觉醒的文本。因为小说中女主人公蒋薇莉从一开始毫无地位,完全失声的状态,慢慢觉醒为一位敢于说出秘密﹑勇于面对悲惨的过去﹑追求新生的女性。正如蒲若茜所说,“正是亚裔人的族性意识使其重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发出了被压抑已久的声音,正是这样的发声才引起了美国主流的重视并给予了亚裔生存及发展的机会。”(蒲若茜,2006:238)
四﹑结语
谭恩美在小说的末尾点出中国文化传承对华裔的重要性,也让她笔下的人物部分地认同了中国文化和身份。谭恩美将母女关系置于中西迥异的文化背景下,赋予简单普遍的两代人之间冲突以更加复杂深厚的内涵。谭恩美在小说的结尾,对华裔身份认同和如何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理想化的答案:只有理解并认同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处于美国主流文化包围下的华裔子女才能在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两种身份的矛盾中寻求平衡,找到归宿。随着母女关系的和解,中西文化的交融,女儿不完整的自我才能得以修复,身份的平衡才能得以建构。
参考文献
[1]Huntley, E.D. Amy Tan: A Critical Companion[M].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8.
[2]Tan, Amy. The Kitchen God’s Wife[M]. Ivy Books: New York, 1991.
[3]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谭岸青.论谭恩美小说中华裔女儿的声音[J] .域外视野 (10).2005.
[5]谭恩美.灶神之妻[M].张德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循循善诱,让女儿接受文学的熏陶
铁凝的父亲铁扬是一位画家。认识他们一家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铁凝有个好爸爸。
小时候,铁扬想让铁凝学画画。然而,铁扬很快就发现,女儿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上小学了,会写字了,她开始悄悄把这些描述记到巴掌大的小本子上。有一次和妈妈去买冬瓜,冬瓜好大,小铁凝拿不动,回到家,她在日记里写下:“今天我们买了一个胖冬瓜。”
铁凝上小学二年级时,迷上了舞蹈。铁扬支持女儿学舞,对铁凝的要求也很严格。铁凝上初二时,考上了艺术学校的舞蹈专业,要去报到的时候,平时督促女儿练功最积极的爸爸,却提出了反对意见。铁扬对有些生气的女儿语重心长地说:“舞蹈自然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值得为它献身。可是,孩子,你想过没有,以你现在的文化水平,将来怎么办?”铁扬的一番话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他知道,女儿尽管兴趣广泛,而真正的始终如一的爱好,还是文学。如果不能帮助女儿认识到这一点,不创造条件使她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女儿可能会遗憾终生。
铁扬说服了女儿,并为她制订了学习计划:背唐诗,背宋词,背古文。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领略古典散文的美妙意境;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里,体味中华民族的内在韵致。后来,铁凝甚至能把《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某些片断,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铁扬还给女儿开了好多历史书目,他对女儿说:“不了解昨天,就不懂得今天。我们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活,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怎么行!”
坚定信心,为女儿寻找写作上的老师
铁扬深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文学之路是十分神秘又很渺茫的,甚至连前面会遇到多少坎坷都是未知的。会背几首诗词,写出几篇受到老师赞扬的作文,这离真正的文学之路还很遥远。
一个冬日的夜晚,晚饭后,铁凝突然宣布:“大家安静,现在我要给你们念念我写的小说。”在这个家庭里,长期形成了一种民主氛围,孩子和长辈是平等的。铁扬认为:让孩子在大人面前放得开,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铁凝在家里这样庄重地宣读自己的小说,还是第一次。铁凝一口气念了两篇小说:《会飞的镰刀》和《冬虎的故事》。听完后,铁扬清楚地意识到,女儿是有希望的。他对沉浸在兴奋之中的女儿说:“孩子,你自己闯去吧!要发表作品,可别指望我那些在文艺界的熟人。爸爸帮不上你的忙,只能给你找个老师。”
铁扬带着女儿找到了徐光耀。这位以创作《小兵张嘎》而闻名的著名作家,看到铁凝的小说后,他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此后,铁凝写了小说就去找徐光耀老师。从他那里,铁凝学到不少过来人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如何积累生活的体会。回到家里,铁扬常常对女儿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对待艺术,对待生活,要真诚。”
在以后的生活里,铁凝认真地思考和写作。在徐光耀老师的指导下,铁凝写作的悟性越来越高了,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选择,支持女儿到农村去锻炼
铁凝高中毕业后,面临着三种选择:当兵、留城、到农村。铁凝提出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铁扬相信,女儿到农村后,也会用笔写下她体验到的一切。然而,她毕竟还是个孩子,艰苦的环境能承受得住吗?平凡的生活会不会磨掉她的理想?
第二天,铁扬找女儿谈话,郑重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到农村去吧!即使你将来什么也写不成,但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对你今后的生活是大有好处的。”铁凝沉静地听爸爸说完,简捷明确地表示:“爸爸,您放心。我已经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
到农村以后,铁凝每个星期都给爸爸写信。她在信里告诉爸爸:村里为她们盖起了新房,四十多个人住在一起,真像大家庭一样。一年以后,铁扬去看女儿。铁扬注意到,吃饭时知青们喜欢找女儿谈生活,问农事,小集体洋溢着友好信任的气氛。饭后,女儿拿出到农村后自己写下的几大本日记给他看。这些日记是她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油灯下,把小帆布箱子放在腿上当桌子,一页一页写下来的。
女儿成长起来了。铁扬很高兴:艰苦的环境没有消磨女儿的创作愿望,生活的丰富色彩把它催熟了。直到今天,铁凝一直认为,插队的那段经历是她一生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宠儿,身份,奴隶制度
1987年,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问世。小说中宠儿的身份使读者和评论家深感困惑。她是人是鬼,还是既是人又是鬼,无一定论。笔者认为,托妮·莫里森有意塑造一个身份模糊的人物,令读者迷惑,继而深思。通过对宠儿多重身份的解读,读者对黑人奴隶的心灵创痛与失落在富于挑战性的阅读中得到切身的感受。
首先,宠儿是塞丝亲手杀死的女儿的鬼魂的化身。18年前,在奴隶主“学校老师”的追逼下,出于对女儿的爱,为了使女儿不再重新沦陷为奴隶,遭到奴隶主毫无人性的凌辱和压榨,塞丝亲手用手锯锯断了自己心爱的女儿的喉管,然后在女儿下葬前以10分钟的肉体为代价让石刻匠在墓碑上刻上“宠儿”这个名字。多年来,宠儿的阴魂对一直对塞丝进行报复,制造了一系列“闹鬼“的事件,使塞丝所居住的124号“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导致塞丝的两个儿子离家出走,加速婆婆萨格斯的精神崩溃和死亡,并使小女儿丹芙养成了孤僻幽闭的性格,直至男性黑奴保罗的到来。博士论文,奴隶制度。保罗在房子里乱砸一气,赶走了小鬼魂。但不久,鬼魂“宠儿”却以18岁少女的肉身还魂,重新走进这个家庭。
我们之所以认为宠儿是塞丝女儿鬼魂的化身,是因为小说中提供了许多证据支持这一说法。首先,她与塞丝杀死的女儿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果塞丝的女儿仍旧活着的话,她与塞丝杀死的女儿同龄;这位姑娘自称叫宠儿,与塞丝杀死的女儿同名;她谈及了塞丝丢失的耳环,这点连丹佛都不知道;她还哼唱了塞丝曾教给自己孩子的歌曲,而且,她的下巴下有一块与塞丝死去女儿相同的疤痕。同时,她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特征:她有着崭新的皮肤,即使在指节和脚跟也没有皱纹;她无力行走,却能徒手举起一把椅子。另一方面,小说里的人物也几乎都认为宠儿是鬼。丹佛发现宠儿又黑又大的双眼“竟是没有任何表情”(55)。她相信宠儿就是跑在她母亲身边的那条白色连衣裙。丹佛和宠儿去棚屋拿苹果汁,进了黑乎乎的屋子,宠儿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当年塞丝就是在这里杀死自己女儿的。博士论文,奴隶制度。丹佛感到害怕,哭了起来,宠儿又神秘地出现在她面前。保罗·D怀疑宠儿不是一个普通姑娘,“而是穿了伪装的什么东西”(127)。塞丝更是坚信宠儿就是自己的女儿转世还魂:“宠儿,她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看,她自愿回到我的身边,我用不着向她作任何解释”(201)。
其次、宠儿可能是塞丝的母亲。在宠儿到来之前,塞丝的母亲早已被绞死了,塞丝几乎不记得自己的母亲了。但宠儿到来之后,塞丝对母亲的记忆又重现了。小说中有几点可以证明宠儿可能是塞丝的母亲。第一,塞丝听其奶妈Nan说当年她和赛斯的母亲在中央航道的同一条船上,两人都多次遭到船员的。这点和宠儿自述中央航道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二,宠儿粗哑的声音,与塞丝和丹佛都不同的声调以及叫塞丝“我的女人”(my woman)而不是“母亲”这种奇特的表述和塞丝的记忆中母亲的不熟悉的语言和不同寻常的腔调类似。第三,宠儿哼唱的歌曲和她为丹佛所跳的舞蹈和塞丝记忆中非洲的歌曲和舞蹈相似。第四,在塞丝的记忆中,母亲因长年戴口衔(bit)而嘴角微翘,似带微笑。赛斯说:“她(塞丝的母亲)不笑的时候也在笑,我从未见过她自己的微笑” (203)。宠儿没戴过口衔,但她的脸上有时也带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微笑。 第五,证明宠儿是塞丝的母亲的最强有力的证据出现在小说的最后一章。这时,宠儿在赛斯面前俨然表现出一位母亲的姿态。博士论文,奴隶制度。有一两次赛斯试图维护其作为一言九鼎、不容置疑的母亲地位时,宠儿便摔砸东西,最后赛斯不得不放弃其作为宠儿母亲的身份转而成了宠儿的女儿,“宠儿长得越大,赛斯变得越小,像一个受责罚的孩子般坐在椅子上舔着嘴唇。”
第三,宠儿可能是一位运奴途中(Middle Passage)幸存的非洲姑娘。博士论文,奴隶制度。通过宠儿杂乱的思维和意识流似的记忆,我们可以拼凑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宠儿和她的母亲在非洲采花的时候被白人奴隶贩子,“没有皮肤的人”抓上了运奴船。超载的运奴船上又黑又热,被贩运的来自非洲的男人、女人和儿童挤在狭小的空间,一个挨着一个,身体只能蜷缩着。博士论文,奴隶制度。而且,由于没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许多黑人严重饥渴,吃自己的排泄物用以充饥。同时体内严重脱水,既没有汗也没有眼泪,甚至连尿都没有,只好喝奴隶贩子的尿解渴。大批黑人在穿越大西洋的途中死亡。宠儿看到成堆的尸体从船上被推入大西洋。由于不堪忍受这种人间炼狱般的折磨,宠儿的母亲选择了跳洋自杀。博士论文,奴隶制度。宠儿还提到:“别人被带走了,我没有被带走…我要被撕裂了。在我睡觉的地方,他伤到我了,他把手指放在那儿”。(212)由此看来,似乎是船上的某个白人被她的容貌吸引,把她留了下来并对她进行蹂躏。宠儿走下奴隶船来到蓝石街124之前,存有一个时间段。这段时间里宠儿被这位白人锁在他的家中,任其蹂躏和享用。宠儿在独白中也提到一个白人住在她的房间里,并且伤害她。这个白人“在黑暗中叫我宠儿,在阳光下叫我贱女人”。(75)小说最后一章对宠儿的这重身份给出了一条强有力的证据。斯坦普·沛德告诉保罗·D:“有一个女孩被一个白人锁在房子里。去年夏天,人们发现那个白人死了,女孩跑掉了。这个姑娘或许就是宠儿。人们说那个女孩十来岁的时候就被锁在那
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宠儿会有婴儿般的肌肤,即使在指节和脚跟也没有皱纹,因为她长期被关在屋内,没有经过风吹日晒。至于下颚下的疤痕,应该是受白人虐待的结果。
纵观以上宠儿这些众多、甚至矛盾的身份,她们能够跨越阴阳两界,穿越历史时空,超越母女亲情,但她们无一不是奴隶制的牺牲品。她们代表了在历史和现实中饱受奴隶制摧残的女性,代表了“六千万以及更多”的人。正如作者莫里森希望的那样,把这部小说献给“六千万以及更多”的人。这一数字是在整个近300年的贩奴活动中死于非命的黑奴总数。事实上,这“六千万以及更多”的黑奴的经历,正如宠儿在叙述中所表现的一样,是一言难尽的。他们借助于宠儿这一载体在小说中重现,唤醒读者由表入里,从个体到整体,去感受历史的真实。
参考文献
[1].Horvitz, Deborah. “Nameless Ghosts:Possession and Dispossession in Belov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Ed. Jean C. Stine. Vol. 87.Detroit: Gale, 1983. 266-270.
[2].House, Elizabeth B. “Toni Morrison’s Ghost:The Beloved Who Is Not Belove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Ed. Jean C. Stine. Vol. 87. Detroit: Gale, 1983. 283-287.
[3].Morrison, Toni. Beloved [Z]. New York: NewAmerican Library, 1988.
[4].李维兴,罗桂保.宠儿的多重身份再议[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5):77-79.
[5].王小刚,黄震.人鬼情未了——对《宠儿》中宠儿多重身份的解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43-46.
关键词:母亲 关系 文化内涵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is the most unique feature of The Joy Luck Club. The thesis tries to analyse the profound symbolic meaning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emerged from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ther in this novel.
Key words: mother; relationship; culture connotation
谭恩美的小说情感细腻,语言凄美动人,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巨大感染力。这一形象占据着其小说的情感中心。母亲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性和凝聚力也是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尤其是谭恩美小说中那些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中国母亲,她们虽然与已经美国化的女儿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她们却是两种文化的参照系,是女儿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求助对象,因而最终为女儿们所理解、所接受。
一、母亲作为民族历史与记忆的中介
母亲是一种血亲的来源,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母亲可以用来比喻和象征一切养育自己的事物,如祖国、故乡、文化传统、土地、河流等等。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对母亲与土地的情感是同样深厚的,因为养育之恩是高于一切的。虽然那些在美国长大的第二代移民未必能够接受并遵循这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但当他们模糊了自我身份,体会到了历史失落感的时候,只有母亲可以解答他们的困惑,因为母亲是最了解他们的,是知道全部历史的权威。谭恩美将这一点在《喜福会》中明确地表现出来。当罗丝与丈夫的婚姻发生危机,想去心理医生那寻找解决内心矛盾的答案时,她的母亲许安梅告诉她说:“母亲是最好的,母亲知道你内心中的一切。”“心理医生只会让你糊里糊涂,让你黑蒙蒙的。”罗丝“回家以后,仔细考虑她说的话。她说的对”。1 吴精美在母亲死后重新思考她生命的意义时说:“她(母亲)是我唯一可以询问的人:唯一可以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可以帮助我承担我的悲哀的人。”2
通过这种母女关系的描写,谭恩美在作品中凸显了与民族历史割裂的美国华裔后代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在的矛盾以及他们对于生活、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谭恩美把母亲的过去同女儿的现在并置在文本中,形成了既是时间上又是地域上的强烈的对话形式和张力关系。
总之,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华裔来说,丧失自己民族的历史会变得没有根基;而如果把自己民族的历史当做一种武器来与来与美国主流社会进行对抗也是一种错误。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并能像《喜福会》中的母亲们所希望的那样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母亲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母亲形象占据着谭恩美小说的情感中心。这一形象是一个具有原型特征的老妪形象。她“体现了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具有她的群体的古老的智慧和言语能力”。3 这个形象在小说之外也许毫无意义可言,但由于作者创造了一定的形式并将该形式加诸于放大了得个人经历这上,这个形象便获得了独特的意义,因为她所代表的是故乡、祖国、根基,是孕育他们/她们的躯体和生命的源头。正如作者通过吴精美的口而意味深长地说:“我坐在麻将桌上我母亲过去坐的位置上---东方---那儿是事物开始的地方。”
《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似乎是一种自由与权威之间的斗争。母亲代表着权威,试图用自己的观念去塑造女儿,拒绝女儿的独立;女儿则象征着自由,竭力要否认母亲的权威,拜托母亲的影响。其实在这种表面象征之下,隐藏着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较量:母亲固守中国文化传统,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来设计女儿们的未来,就是说,需要中国的性格与美国的环境相结合,她们希望女儿们依靠自己中国人的特点去抓住由美国环境提供的一切良好机遇,一旦女儿们不按照她们的期望去做出她们认为正确的选择时,她们就会非常生气;而女儿们则将中国性格和美国环境这两者弄得水火不容,她们更希望的是寻求自身的自由,完全赞成美国房市而摒弃另一种方式。但女儿长大后,更希望能够缓和一下母女之间的矛盾,母亲的影响已经深深地在每个女儿的心头搭上了烙印,成了她们血液里的一部分,是她们永远也摆脱不了的。
三、 结语
在这部小说中,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理解和接受母亲包容了带有屈辱与苦难的过去。这也许就是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所表现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9. p. 210; 221; 26; 289; 32.
2.Orville Schell,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9 March 1989): 3.
出题人越来越喜欢把小说的主题作为探究题来考察,要求学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
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
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例1 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题目解析 小说的题目为“侯银匠”,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侯银匠的。正因为侯银匠勤劳、精细、能干,才有女儿的勤劳、精细、能干。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更多,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作品平淡而有韵味的特点。如果题目换成“侯银匠的女儿”,恐怕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的叙述角度是要变一变的,但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作家汪曾祺师承
沈从文,对人物所处的更为本质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是非常重视的,而女儿侯菊这枝叶正是从侯银匠这棵大树生长出来的,她的勤劳、精细、能干正是源于她父亲同样的品质。
错例分析 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缺陷,导致能力缺陷,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探究与命题者的思路相去甚远。有的同学的答案是“写侯菊是为了给最后写侯银匠造成悬念”,这是用形式来回答内容;有的同学的答案是“为什么写侯菊,因为侯菊就是主要人物”,这是同义反复,另类解读,离题万里。
正确答案 这道题目的设置,可以引导同学们领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父女关系角度: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勤劳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从人物形象角度: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从表现手法角度: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她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例2 简要概括文章主旨。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以及创作背景,推知小说主题。
关键词:反讽:人物刻画;情节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十九世纪初的小说家,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而持久的地位。奥斯汀一生所写的六部精彩小说.已成为纯正英语的典范。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这部小说写成于1796年,原书标题为《第一印象》,后经过作改写并于1813年用现名发表。该书是奥斯汀最成功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
故事围绕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男主人公达西及另一对人物简·班纳特和查尔斯·彬格莱展开。主人公们平凡生活的起起落落— — 喝茶、访客、散步、舞会、聊天以及其他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插曲— — 最终导致了两对主人公的幸福结合。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成功运用反讽的典范之作。反讽在人物刻画与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话中词语上的反讽以及情景或戏剧性反讽都值得注意。反讽,即事与愿违的事情.通过运用这一手法.我们看到了班纳特太太的愚蠢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嘲笑。从情节发展来看,整个故事似乎是由诸多的反讽组成的。故事开头,达西和伊丽莎白都对双方持否定态度。此后反讽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相互的厌恶变成了彼此的吸引,言辞的争吵变成了各自的自责;有意的摆脱变成了不期而至而又求之不得的相聚;傲慢变成了谦恭:被误解的变成了悔改的。
在其他人物身上,反讽也比比皆是。科林斯先生向一个求婚却又与别一个成婚:彬格莱小组为了网住自己的至爱而极力抵毁情故,却使自己的爱人对情敌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班纳特先生忽视对女儿的管教.尤其对小女儿不耐烦.结果小女儿与人私奔给了他应有的惩罚:威克汉姆的谎言导致自己本性的暴露:德·鲍夫人对伊丽莎白和达西婚姻的干涉却燃起了达西的希望.促成了他们最终的结合。
在文章的第一章中,作者貌似实事求是。但从班纳特夫妇对话的描写中。从对丈夫与妻子的生动刻画中,特别是在开头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丝淡淡的讽刺。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在这句著名的开场白中,作者作了一个反讽的暗示:在她所描写的社会、家长们总是为他们的女儿寻找有钱的丈夫。这个句子奠定了整个小说的基调,因此这部著作无论从结构上讲还是措辞来说都是反讽的典范。句子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小说即将展开的是有关重大哲学问题的讨论。“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暗示小说是关于真理的讨论,而句子的正式陈述方式与其最终的意义之间的反差构成了反讽。这里所说的真理即是一个拥有财富的男人一定需要一位妻子.而句子实际隐含的意思是一个没有财富的女子需要一位富裕的男子作丈夫。这句话将小说引入了一种严峻而委婉的反讽笔调之中.紧接着班纳将夫妇谈论彬格莱先生租尼日斐花园的一段对话,将“举世公认的真理”所包含的两方加以戏剧化。班纳特先生本人说话很幽默,带有讽刺意味,班纳特太太虽然说不出讽刺话,都是说的又长又别扭,有如感情冲动的叫喊.个性表现得极有喜剧色彩。
作者将班纳特太太描述为:“一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事,就自以为神经衰弱。她平生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生平最大的安慰就是访友拜客和打听新闻。”只要听说女儿即将结婚。她就心满意足了。她并没有因为担心女儿得不到幸福而感到不安.也没有因为想起她行为不端而觉得丢脸。当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牧师的求婚,结果这位有钱的“单身汉”转眼被邻居卢卡斯家的女儿抢了去时,班纳特太太在这一打击下病倒了。正在这时.她的兄弟媳妇来探望,使她转悲为喜,用她自己的说来说:“你来的正是时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我非常喜欢昕你讲的那些— — 关于长袖子时兴的消息”。
除班纳特太太,柯林斯先生是奥斯汀笔下另一位“糊涂、满脑子错觉和自相矛盾”的典范。他这个主观主义者生活在对自己的妄自尊大的幻觉中。他盲目自信、装腔作势、扮演着想像中的角色,但同时对贵族德·鲍夫人又自卑自贱.两下里相比,十分滑稽。他尚未出场,就已在信中透出十足的酸劲和市侩气。那笨拙、累赘而又装腔作势的文风把整个人活托出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开口马上把自己的自贱自负、狭隘愚自己准备娶班家的一个女儿,以弥补其继承财产而对其一家的损害。他首先确定以大姐吉英目标,班纳特太太暗示吉英已有所属,于是“柯林斯撒开吉英不谈,改迁伊丽莎白.一下子就选定了—— 就在班纳特太太拨火的那一刹那之间选定的” 柯林斯先生向伊丽莎白求婚的一场戏是英国小说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一番表白,像宣读布道文一样虔诚而有条理,但也因此显得特别乏味和令人作呕,暴露了他的粗鄙。最妙的还在于出了客厅柯林斯牧师与班纳特太太相会的场面。尽管伊丽莎白用最明白的语言拒绝了他.可是柯林斯认定“这不过是妇女照例说说罢了”,而班纳特太太更不可想象哪个女儿胆敢违拗她那“举世公认的真理”,拒绝求婚者。于是这两个执迷不悟的愚人就互相祝贺起来。这不就是幻觉与现实的绝妙喜剧性对比吗?对班纳特太太,柯林斯之类人物,反讽手法运用得最为明显和充分。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傲慢与偏见》中最喜人的场面.莫过于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的场景。在权贵面前自贱,在普通人面前自负的柯林斯,因要继承班纳特先生的遗产,为了“弥补”班家的损失,他要娶班府的一位小姐为妻作为对班家的“补偿”,遂向风雅机灵的伊丽莎白求婚,遭到婉言谢绝后.仍不死心.于是他说:“你们女人照惯例总是拒绝男人的第一次求婚.你刚才说的话也很符合女性的微妙性格,足以鼓励我继续追求下去。”伊丽莎白只得义正词严地回绝道:“请你别把我当作一个优雅的女性,存心想要捉弄你,而把我看作一个理智的人,说的全是真心话。”将说的故事情节推向喜剧的。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还贯穿在整部小说的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猜想进行嘲讽。达西最初认定,班纳特家有诸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像样的人家,可后来却是他本人和自己的好友彬格莱先生娶了班府的_-tJ,姐和大小姐。而伊丽莎白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欣然做了达西夫人。还有那位专横跋扈的德·鲍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的结合,不辞辛苦,亲自出马,先是去威吓伊丽莎白,然后又去训诫达西,当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尚需一点沟通之时,德·鲍夫人及时“穿针引线”,促进达西立刻第二次向伊丽莎白求婚和伊丽莎白的欣然应允,读者定会想象,德·鲍夫人多么后悔。就在这几位“智者”受到现实嘲弄的同时.那位最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毕竟“举世公认,有财产的单身汉都是要娶亲的”。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简·奥斯汀运用反讽的笔调是为了向读者展示她的理性思考.她的反讽反映了她的不屑,她的幽默折射了她的无奈。她的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具有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朱虹.奥斯汀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