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田家庵区公共图书馆情况
田家庵区公共图书馆位于田家庵区的淮舜中路,是一个改扩建项目。按照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实施改造,于2012年12月筹备建设,2013年8月建成,并于同年底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一期项目投资170万元。
建成后的《田家庵区公共图书馆》总面积近1060㎡,设置藏书区、借阅区、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区、业务区、咨询服务区、行政办公区、技术设备区、后勤保障区等。图书馆现有计算机30台,电子图书25万册,普通图书5.5万册,(其中2013年采购图书1.8万册,2014年采购图书1.5万册, 2015年采购图书1.2万册,2016年采购图书1万册。)各种报刊、杂志近200种。
二、田家庵区公共文化馆情况
田家庵区文化馆是国家三级文化馆。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中路,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内设培训室、舞蹈室、展览室、健身活动室、信息资源共享室、多功能活动厅、办公室等,下辖元彩、风采、夕阳红、老年大学等80多支群众艺术团体。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部门大力指导支持下,区文化馆奋力拼搏,锐意创新,使文化馆成为党和政府文化惠民的重要窗口、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文化强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以服务群众为抓手,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免费开放,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创造力、吸引力、凝聚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始终坚持普及和提高并举,切实推进精品创作和品牌建设。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断组织和带动文艺工作者投身群众文化建设活动。
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和品味。积极参与全区重大文化活动,连续多年成功组织策划完成“幸福田家庵·美丽红五月”、“百姓梦想大舞台走进乡镇、走进社区”等群众文化展示系列活动。
田家庵区文化馆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和地域优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主动地拓展服务领域,强力推进免费开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馆真正成为广大民众的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三、田家庵区文化馆、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田家庵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现有在职在岗工作人员2名;公益性岗位3人;聘用人员3人;值班门卫2人。(其中在职在岗工作人员2名学历为本科、大专);2017年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13人次。
四、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
田家庵区4个乡镇文化站,(其中1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站舍包括图书室、阅览室、培训室、共享服务室、多功能厅、管理室、活动室、办公室等。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截止2017年底,4个乡镇文化站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团队舞蹈培训21次,少儿体育兴趣辅导培训18次,艺术讲座15期,艺术作品展览4期。
4个乡镇文化站人员情况,7名在职在岗人员;(其中站长4名、专职人员3名、兼职人员2名乡镇聘用)
五、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
2015年至2017年,共投资81万元建设了2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
根据《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投资40万元,分别在安成镇、龙泉街道建设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15年8月,制订了《田家庵区集中开展送服务到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送文艺汇演,建设田家庵区图书馆分馆,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
分别在田电社区、罗马社区、淮河新城社区等九个社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每个社区文化活动室投入5万元设备专项资金,按照合理布局、形式多样、资源共享的要求,注意动态文化活动与静态文化活动区域合理分割,避免干扰,办公用房和辅助用房应尽量节省,让更多的设施面积用于公益性文体活动。
六、资金投入情况
2011年xx县文化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文化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紧密结合我县群众文化的实际,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年来,文化馆在繁荣民间文艺事业、组织展览、艺术创作、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香果硕。
在对新近发现的151名故事传承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大了录制音像资料的力度和整理文字的速度,搜集整理了近600则故事,现在文字稿已经校对完毕,截止年底,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13-17卷的所有内容,正在打字中。
今年又成功申报两个市级保护项目:喀左民族秧歌和喀左皮影。近日,馆里又将这两个市级保护项目积极地向上一级保护项目申报,争取早日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平房子镇平房子村的刘永琴、卧虎沟乡郝杖子村李丙贤、北公营子的韩宝玉、皮影艺人原凤鸣等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不定期地走访并在年节进行慰问,让他们永葆身心健康,为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贡献力量。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x省第八届艺术节上,x创作的《那达慕》成为入选的美术作品;在由x省群众文化学会、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题论坛的征文活动中,佟涛获二等奖,张丽娟和李淑萍获三等奖、陈蕊获入选奖;在由xx县作家协会、xx县创卫办、xx县报社和喀左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奋进六十年,放歌新喀左”创卫杯国庆征文中,姚翔宇获一等奖,刘文莉获优秀奖;在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星光灿烂”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李瑞芬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姚翔宇、宋久文、田丽红、刘文莉等多名同志在辽宁群众文化、《辽西文学》、辽宁日报、辽宁职工快报、朝阳日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燕都晨报、xx县报和喀左政协报上发表作品。
三、各门类艺术展览及文艺活动大放异彩。
2011年文艺组积极下基层进行辅导,其中主要有:到社区厂矿策划“职工联欢晚会”;去南哨镇白音爱里村为农民“送对联”“迎新春、送温暖、送吉祥”演出活动;参加朝阳市“宏达杯老年文艺展演”节目的组织辅导工作;为新华钼矿策划辅导“钼矿之夏”文艺节目,为各乡镇辅导“十一迎国庆”文艺节目, 近日又下乡去辅导业余剧团,为利州之春戏剧调演做了准备工作。
举办的活动及展览有:举办“今昔对比、精彩十年利州迎春”摄影展;配合朝阳市艺术馆举办“新人新作声乐大赛”选拔活动;举办六一少儿书画大赛;利州之夏文化馆专场演出;八月份与北京市延庆县、葫芦岛连山区三地联合举办楹联书画展;同时举办十一xx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书法展览。
在这一年中,更让人激动的是:2011年1月xx县文化馆荣获辽宁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优秀文化阵地”的光荣称号;今年年底,xx县文化馆又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辽宁省仅有两家。这些可喜成绩,是一年来全馆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馆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超越自我的成果,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说,这一年,是事业辉煌的一年,是成就显著的一年。可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县地域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成绩面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文化馆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早日建成以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的农村文化网络。其次,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文化现状和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重用业余创作人才,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和比赛。尤其要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文化馆要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最后,仍要加大对各乡镇业余剧团文艺辅导力度,搞好一年一度的利州之春——小戏调演和利州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二、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第一,积极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第二,继续对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积极申请立项,加大对国家级保护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如期再续十二卷,对省级保护项目——天成观皇会十道会的恢复工作也要如期完成,对市级保护项目喀左皮影、喀左民族秧歌争取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紫砂、喀左地毯这两个县级保护项目要积极申报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继续执行学习制度、签到制度和业务考核制度。积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在原有楹联展的基础上,扩大周边兄弟县的不同民间文化的联系,互通有无。继续执行每周五全体员工的学习制度,继续执行签到制度,继续大力开展业务练兵,举办年末全馆业务素质考核,使我馆业务人员实现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上半年重点工作督察总结座谈会精神,经请示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今天下午,我们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主要是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并对下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宣传部齐部长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会议,这充分说明县委对我们文体广电工作的关心、关怀和高度重视,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和谢意!今天的会议,是文体广电局组建以后的第一次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应该说既是一次工作总结会、合心动员会、任务安排会、又是一次问题分析会、目标落实会、更是一次加油鼓劲会、促进推进会。通过这次会议达到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明确任务,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凝聚到促进工作,推进落实,推动发展上来,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各下属单位汇报了上半年上半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结合昨天全县上半年重点工作督查总结座谈会精神和刚才各单位的汇报,就上半年文体广电工作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最后,齐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一、上半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上半年,全县文体广电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四三二一”战略和全县“三二一一”发展思路,以实施“一五十”工作计划和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为目标,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履行各自职能,着力提升工作水平,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年度考核和年初安排认真扎实。全面总结了2009年工作,对下属单位进行了年终工作督查,考核了班子,审计了财务;制定了2010年全县文化体育及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和下属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分解了工作任务,制定了全年重点工作行事历及日常工作行事历,编制了《2010年工作手册》,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
二是节庆、文体活动有声有色。春节期间,牵头实施了县城街道灯饰亮化工程,开展“四进基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专场秦腔演唱会、“和谐之韵”书画展、精品文物展、广场文化活动和义务书写春联等活动30多场(次),丰富和活跃了城乡春节文化活动;举办了“庆五一·促和谐”职工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展和讲解比赛、免费体检等活动;承办了为期5天的庆祝建党89周年“唱红歌·颂党情”万人歌咏比赛。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体现出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北体育场完成了施工图纸设计,即将开工建设;投资220万元的南石窟寺岩体加固和投资158万元的城隍庙维修工程完成了设计方案的评审及批复,目前进入招投标阶段;第四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了2层主体建设,七月底前全面竣工;影剧院和博物馆灾后重建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为215个行政村配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4大类1000多台(件),总价值84万多元;在进一步完善已建农家书屋的基础上,确定了剩余53个村农家书屋的人员、场地、设施,年内可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
四是遗产保护成绩显著。坚守岗位,加强安全防范,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时记录值班日志,定期进行夜间巡查,确保了文物安全无事故;对县博物馆文物展厅正在进行档次提升,升级改造文物库房,并对文物进行归类整理,使之规范运行;认真完成了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任务、“非遗”研究与保护及“西王母信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大了对进入各级“非遗”名录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并积极实施“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命名工作。
五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成绩斐然。制播泾川新闻94期,播出新闻稿件1051条,制播《乡村季风》、《家庭·人口·社会》、《泾川果业》等固定电视栏目12期;制播《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时代先锋》等各类临时栏目44期。实况录播三干会、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11场次,录制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片6部,其他专题片5部,较好地宣传了全县各级各部门扎实推动“六个集中突破”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外宣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上送省电视台新闻9条,播出4条,上送市电视台新闻200多条,播出182条,外宣条数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六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对去年实施的1200个自然村22084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补充完善,建立了内容详实的用户管理档案和电子资料。加强维护管理,确定专人对损坏的村村通设备及时进行维修,至目前共维修设备53台(次)。认真调研编制了《泾川县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共确定20户以下自然村工程建设点2103个盲村、39105户,为我县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七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初见成效。组织全县11个电影放映队深入农村开展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至目前,共放映电影1200多场(次),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放映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是文化产业及文艺创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文化产业协会已得到批复,即将成立。开发特色产品,使文化产业在泾川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得到提升;筹办了各类书画展、摄影展,创作出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精品;积极编好戏、出好书、作好诗、排好舞,至目前完成书画创作30余幅,其中5幅书法作品获得市上奖励。发表文学、文艺作品17篇,新编排舞蹈3部,出版发行了《圣地泾川》3部;郝栓福、张森林、李延福出版印发了个人摄影集;退休干部胡生洲创作修编了五部剧本,已上报省文化厅审定。以上这些工作都为群众提供了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九是文化市场管理井然有序。进一步健全了“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和执法队伍,推行“属地管理,一票否决”的管理制度,开展文化市场“天天查”活动,到目前为止,暂扣网吧服务器3台,对2家网吧提出了警告,并责令2个违规经营网吧停业整顿,与电信局联合为网吧安装了监控设备,对网吧实施全天监控,确保无未成年人进入;出动检查人员100多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00多家,收缴非法出版物263册,盗版光碟192张(盒),处罚违规经营户5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月初到6月中旬,配合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进行了为期20天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了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十是体育活动及体育彩票销售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举办“迎新春·庆元旦”职工拔河比赛和象棋比赛;二是为平凉市第一届运动会选拔了运动员80人,教练员20人;三是协助举办了县委、县政府机关体育运动会,文体系统第二届运动会;四是积极扶持体育彩票销售,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对我县13个销售网点进行检查指导,分解了销售任务,确保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目前在全市排名位列第四。
十一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载体,积极实施名角培养、名戏打造、名剧团建设“三名”工程及“五个百”工程培训、评选、命名任务;评选上报先进基层文化工作者、农村文化能人20名,推荐上报了全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结合建设全省戏剧大省的要求,创作申报了《村官》、《王母情》等5个剧本参加省文化厅评审;组织专业、业余秦腔爱好者10名参加全市秦腔大讲赛,分获优秀组织奖和个人优胜奖。
十二是综合性工作落实有力。制定了2010年党建、安全生产、禁毒、计划生育等工作要点、方案;及时进行“中国·泾川”门户网站文体局子站信息添加、管理,上报信息12篇(条);根据县委、政府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精心制定了《泾川县文体广电局职能设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初步完成了机构整合的工作任务。重新制定了重点工作行事历,确保了机构改革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们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职工尽职尽责、扎实苦干、创新快干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对加快全县文化体育及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理念不新,视野不宽,定位不准,认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去向不定,存在干不干一个样的思想,有的单位负责人不敬业、不尽责,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没形象、没实绩。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谋划工作重点不突出,计划不周密,措施不具体,工作缺乏主动性,对所从事的工作心中无数,推天度日、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是精神状态不佳。不少干部职工存在等待观望的侥幸心理和怨天尤人、畏难发愁等消极情绪,对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清,行动不快,成效不大,对有些细节问题甚至置若罔闻,不予理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目无组织纪律,个人利益至上,搞小圈子、小团体,落实工作工作有小动作,唯恐天下不乱。
四是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今年我们共实施的是南石窟寺岩体加固、城隍庙维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体育场建设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在全县处于后进位次。各单位争资金、跑项目的决心不大、行动不快、落实不力。
五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工作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整体工作推进。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下半年文体广电工作要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以和谐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体育权益为重点,按照“一五十”的工作定位,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隍庙维修工程和南石窟寺岩体加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力争年年内完成,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和申报;积极争取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尽快到位,加快新建的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扫尾工程,充分发挥文化站的作用;千方百计争取保护资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王母信俗”项目落实保护措施,实施保护;开建城北16376㎡的田径场和球类场,力争在年内安装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同时,要尽快争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基层服务网络,延伸服务。
二是持续加大文艺创作的力度。在国庆和元旦期间,积极筹办个种书画展、摄影展,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精品,保证年内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45篇(幅)以上;落实“五个一”工程;编印《泾川文物精华》;创编新剧目,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活动,力争有5项以上活动(节目、作品)获奖。
三是持续加大遗产保护力度。认真实施“文物安全年”活动,警钟长鸣,加强安全防范,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下半年文物安全无事故;认真完成下半年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完成“非遗”研究与保护,顺利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验收;加大对进入各级“非遗”名录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做好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创建命名“民间艺术之乡”。
四是持续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成立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协会的作用,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建设,开发特色文化产品1件,编印《泾川市民手册》、《文化经典》折页,积极参加各类文化产品展销活动,宣传泾川特色文化产品,提高泾川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文化产业在泾川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五是持续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管理和行政审批公开、透明,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工作机构;规范管理文化娱乐场所,杜绝一切事故隐患,确保娱乐场所的健康、安全、规范、无事故、无投诉,网吧无未成年人进入;继续深入开展文化市场“天天查”活动,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5次以上,确保群众满意度和市场良好率在90%以上,推动文化市场平安建设。
六是继续抓好节庆文体活动。做好春节、元旦、国庆等节庆文体活动,排新戏好戏,参加省、市文艺调研和汇演,充分发挥各级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开展“文化活动年”活动,举办秦腔大奖赛,双拥晚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汇报演出,活跃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七是继续抓好体育工作。要以全民健身为重点,抓指导,促训练,积极组队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赛事,积极辅导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做到月月有赛事、有活动。举办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继续加大体育彩票销售的扶持力度,确保完成全年销售任务340万元的任务。
八是继续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在办好新闻栏目的同时,要对电视台的栏目进行整合、改版、扩容,开办集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栏目;要开通泾川人民广播电台,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专抓实干上来,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
九是持续加大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力度。在对原有用户搞好维护和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城北网络延伸,省网连通等工作,延伸网络,扩大覆盖面,提升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
四、下半年工作的保证措施
这次机构改革,为促进全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工作的大发展。
1、要加强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结合县上开展的“三项学习”讨论活动,学理念、学业务、学法规,解决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沉不下心,钻不进去,没有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问题,在真懂、真学、真用上下功夫,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2、要振奋精神。精神是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气魄、什么样的工作行为、什么样的工作成效,要把目标定的更高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把劲头鼓得更足一些,少一些四平八稳、慢慢腾腾的暮气,多一些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朝气,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3、要有大局观念。局属各单位要有大局意识,多一些配合,少一些掣肘,多一些协作,少一些推诿;干部职工要明确岗位职责,讲大局,讲奉献,多一些补台,少一些拆台,多沟通,多交流,做到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乱,干事不倒事、做事不坏事,在分工中加强协作,在全局要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氛围。:
4、要真抓实干。把实干作为一种信念来追求,作为一种纪律来要求,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让实干成为干部职工的硬功夫,要树立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观念,倡导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落实为主,实干为先的理念,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踏踏实实做工作、抓落实上,切实解决心浮气躁,作风漂浮,只图安逸,不谋干事,工作拖沓,应付差事,满足现状,不求上进,盲目乐观,质量不高等问题,形成看实绩、看作为、比贡献、比奉献的作风。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在20xx年5月前完成全市普查工作,根据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普查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及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20xx年1月15日在厦门召开的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及时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登记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普查登记表见附件。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 全面性
兼顾城镇和乡村、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间文化载体,按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生存状况,调查和采录,不能主观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 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注意民间文化现象中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重点深入调查,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
(三) 真实性
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的组织
(一)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属全国首次普查,在组织机构上可参照全国文物普查的做法。市里将**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耀清担任,副组长由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担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闽西艺术中心,办公室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市文化与出版局副局长林学进兼任办公室主任, 刘荣海、梁明、肖干南、沈幸莲任办公室副主任,梁明任常务副主任。办公室 成员由各县(市、区)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中心有关成员及临时聘用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办公室下设协调组、综合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
协调组:协调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协调此次非遗普查的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人员使用、媒体宣传以及涉及相关单位的事物协调。
组长:章丽玲
综合组:综合组的工作职责是组织制订和实施《**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及其各阶段工作计划,编制全市普查经费预算,组织开展文物普查过程中的全市性宣传报道工作,档案建档备案、资料汇总、编发工作简报、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普查工作等。
组长:蔡永德;成员:5人(名单待定)
技术组:技术指导组的工作指责是具体指导各地普查,提供技术支持,并有针对性地派员辅导各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配合参与省专家组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检查、验收工作;负责采集较有价值的非遗线索或濒临消亡非遗项目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对采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形成较完整的非遗项目资料。
组长:江进才,成员:何志溪、林焕珍、蔡永德等。
后勤组:后勤保障组的工作指责是负责市普查工作的经费申请,办公设施、设备的采购,以及有关普查工作的培训、会议的后勤服务等。
组长:郭爱玲,成员:王媛敏郑燕京。
刘荣海同志负责协调组工作,梁民同志负责综合组、技术组、后勤组工作。
(二)部门职责
在**市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五、普查方法
(一) 制定计划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参考。
(二) 人员培训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班子成员直接指导普查员。各县应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一个普查员(普查员可由农村文化协管员担任),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各县乡镇文化站以上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应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乡镇以下普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合理分工。
(三)点面结合
普查工作要做好全社会动员,要开门搞调查,做到“一张网到边,一根线到底”。要发挥当地各协会、学会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的平台优势,从学校学生入手,以问卷形式带回家去向父辈和祖辈索要非遗线索。要重视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可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选择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重点关注各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
(四)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非遗普查的深入阶段,要从众多线索中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较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田野调查。田野调查要以实地调查为主,做到所调查的项目“不漏线索、不漏环节”。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并记普查日记。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留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六、工作步骤
根据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相关要求,初步拟定我市普查工作阶段:
(一)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1月-2月)
1、20xx年2月份,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放《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下发相关文件及各门类普查表格,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各地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要求每个行政村、街道必须配备一个非遗普查员),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
2、确定非遗宣传平台和内容,利用政府和社会宣传媒体对此次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立体式的广泛、持久和高密度的宣传。通过媒体的持续宣传,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注,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搞非遗普查,要让非遗的概念传播在全市城乡的每个角落,并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的脑海里,从而为本次实施非遗普查铺平道路,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此次全国非遗普查中来。
(二)实施普查阶段(20xx年2月—4月)
1、提供免费热线和电子表格下载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提供非遗线索的免费热线电话和下载点子表格的网址,热线电话以县为单位,每个县安装3台以上免费热线,提供非遗线索者向各自所在县(市、区)拨打热线,也可从媒体公布的网址中直接下载表格,填好后交给当地普查员。
2、召开座谈会,摸排普查线索(3月15日前)。各镇乡(街道)应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牵头,把任务下达到各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须指定一名普查员。普查员根据实际情况,分片召开“五老”(老干部、老土地、老教师、老农民、老艺人)座谈会,摸清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填好《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见附件4),每个行政村(社区)上报的非遗线索不得少于100项,于20xx年3月10日前报各镇乡(街道)。
3、梳理线索,确定调查项目(3月底前)。各镇乡(街道)对摸排的普查线索进行归类梳理,确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数平均每个村(社区)不得少于10项,每个镇乡(街道)不少于100项。各镇乡(街道)确定调查项目,填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类别一览表》(见附件2),于20xx年3月15日前报县(市、区)文化部门,3月20日前由各县文化主管部门整理好后报送市非遗普查办公室。
4、走村入户,深入调查(2月底到4月中旬)。各镇乡(街道)根据确定的调查项目深入村(社区)开展普查工作,按照《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见附件1)内容要求,逐项进行全面调查,做好文字、录音和影像记录。
在实施普查阶段,市非遗中心将组织中期督查等方式,检查和指导各地普查工作。
(三)填表整理阶段(20xx年4月中下旬)
各镇乡(街道)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整理普查资料,按类别填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和一览表,通过网络及时上报县(市、区)文化部门审查。做好录音、摄影、摄像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刻盘工作。
(四)组织验收阶段(20xx年5月初)
各县(市、区)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及时组织普查验收工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等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
市非保中心组织验收组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验收,并汇总全市普查成果,整理并上报。
(五)后续保护阶段(20xx年6月—20xx年)
各地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另行部署)和后续保护工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一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为便于交流、查找和管理,该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单独编印一本,编印完成后,分发给相关单位和普查员,让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等成果,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普查的几点要求
(一)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协调机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普查材料按要求保质保量整理汇总后,逐级上报。
(三)在普查工作中,要有“抢救优先”的意识,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人亡艺绝”。
为进一步巩固民生工程成果,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县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夯实民生工程建设管理,提升民生工程惠民效应,切实推动当前民生工程又好又快实施,努力打造群众放心的“满意工程”、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百姓欢迎的“德政工程”,现就2011年全镇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2011年是“十二五”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开局之年,全面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旨在总结“十一五”全镇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经验和成效,巩固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提升民生工程整体效应,提高民生工程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民生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从而推动当前各项实施工作有序开展,为全面完成我镇“十二五”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既定战略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二、活动内容
开展“回头看”活动全面检查2007-2010年度省定民生工程项目,包括所有工程类项目和资金类项目,重点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历年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检查项目:
1、工程类项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项目扶持、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2、资金类项目:普通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民工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政策性农业保险、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乡医疗救助、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二)检查内容:
1、2010年以前民生工程项目:重点检查在2010年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2、2010年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重点检查项目“七制”等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项目完成及投入使用情况;项目资金有无截留挪用等违规、违法行为;项目后期管护措施落实情况。
3、2010年民生工程资金补助类项目:重点检查审核、公示、审批等程序是否规范,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位。
4、民生工程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制度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基础管理等。
三、活动安排
“回头看”活动在镇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政府负责牵头组织,镇直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回头看”活动开展时间为7月20日至9月18日,包括动员部署、检查实施、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按照“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镇民生办和镇直有关部门负责对应的县直部门在我镇开展“活动看”的组织落实工作。镇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省定民生工程“回头看”工作。镇民生办负责组织开展全镇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抽查工作。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20日-25日)。全面动员部署“回头看”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市、县关于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的文件精神,根据市、县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部门单位普查(7月25日-8月8日)。根据第一阶段拟定的实施方案,镇民生办和镇直有关部门对其牵头负责和辖区内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普查,普查面要达到100%。并于8月8日前将普查开展情况分项目报镇民生办。
第三阶段:镇级抽查(8月9日-8月25日)。由镇政府牵头负责组成“回头看”活动督查组,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抽查工作,并对部门普查工作进行评分。其中,工程类项目按项目建设点计算,抽查面不低于30%,资金类项目全面检查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
第四阶段:整改落实(8月26日-9月18日)。镇民生办和镇直有关部门针对“回头看”活动中,普查与抽查阶段发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于9月18日前,将整个活动工作总结报镇民生办。
四、活动考核
镇民生办负责本次“回头看”活动考核组织工作。“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纳入2011年度全镇民生工程考核内容。考核实行百分制,汇总折算后按满分10分计入年度考核。具体分值如下,第一阶段总分10分,第二阶段总分20分,第三阶段40分,第四阶段总分30分。
本报讯(记者 姜火明)日前,由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图书情报学会主办,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题的刊物《公共图书馆》在深圳图书馆举行首发仪式暨图书馆专业刊物编辑工作座谈会。出席仪式的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报》原常务副主编李万健,广东图书馆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图书馆论坛》执行主编张晓源,湖南图书馆《图书馆》执行主编韩继章,以及《新华书目报》总编辑赖雪梅,此外还有来自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图书馆馆刊的主编以及广东省、深圳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据悉,以公共图书馆为主题的刊物这在国内还是首家。《公共图书馆》的前身《深图通讯》是在深圳2003年提出“图书馆之城”建设方案的同期创办的,作为本地图书馆界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一起见证了“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巨大成就。随着深圳公共馆事业的兴旺,《深圳通讯》也逐步成长为在国内外图书馆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刊物,每期发行量2000份,从2005年起连续4年被深圳市出版业协会评为优秀内刊。
戴龙基在致辞中说,《公共图书馆》杂志的推出,顺应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形势,可谓应运而生,而且生逢其时。李万健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刊物的图文并茂和极富设计味道,认为其比一般的学术刊物更有可读性。11593
“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天津启动
本报讯(记者 安欣)4月2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天津市文化局在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仪式。、文化部、中国图书馆学会以及天津市文化局的有关领导、国内外阅读推广专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馆长共11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启动仪式之后,中国图书馆学会少儿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共同举办了少年儿童阅读高层论坛。
“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是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首倡,并于2009年3月签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的通知》。“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是全国图书馆界首次举办的,分为全国性主旨活动和各地各馆的自办活动。全国性主旨活动包括:4月23日“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仪式、国庆60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少儿科普活动展以及大型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等。
其中,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由抽样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两部份组成。抽样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能够独立完成问卷的小学生,而网络调查主要针对父母,以了解父母对儿童阅读的看法。调查结果将于2010年4月公布。 11595
国家图书馆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本报讯(记者 姜火明)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评选,日前,国家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活动是由中央文明委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评选活动,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该奖项是一项综合性的最高荣誉,体现了一个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先进性和示范性。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共评选1343个,中央国家机关只有4家单位入选,国图是其中之一。
国图党委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国图文化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此外,国家图书馆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员工的凝聚力不断加强。11594
山东通过公共馆管理办法草案
4月20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草案)》。
目前,山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虽得到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客观需要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图书馆设置尚不到位,全省仍有2个设区的市和9个县(市、区)没有公共图书馆;二是藏书较少,全省人均占有图书量只有0.3册,大大低于我国其他的一些先进省市;三是投入不足,人均购书费只有0.32元,远远低于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均购书费1元的基本水平;四是公共图书馆网点少、服务手段落后、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明晰,影响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几个省市均已制定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与这些省市相比较,山东省的立法工作已经落后。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草案)》共27条,主要规范了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设置、建设、开放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11596
中国建筑图书馆揭牌
4月15日,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共建的中国建筑图书馆开馆,这是全国最大的建筑类专业馆。
该馆的馆藏大部分来自原中国建筑图书馆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原中国建筑图书馆隶属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始建于1958年,现存馆藏图书30余万册,涵盖国外及港台地区原版建筑图书、期刊,古今中外建筑资料,各个历史时期的各流派的建筑作品资料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现有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近68万册、期刊1223种、报纸92种,各专业设计资料上百种、近3万册。
中国建筑图书馆总藏书量将达100万册,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打破了高校和专业图书馆通常对社会人士只可阅览不能借阅的惯例。各高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只要凭证件办理阅览证,就可以在全馆无限制地阅览。11598
国防大学官兵参观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
本报讯 4月2日,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官兵及部队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行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参观学习。此次参观,由昌平区图书馆副研究员杨玲香介绍了该馆的功能布局及服务模式,并带部队官兵参观了采编部、外借部、报刊部、电子阅览部等各个部门。部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向昌平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了图书著录、分类,CNKI数据库使用情况等专业知识,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次活动也是昌平区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延伸。张华11597
“4.23”点滴
《从延安到联合国》读书座谈会隆重召开
本报讯(记者 陶源源)4月23日下午,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外交家凌青的外交生涯回忆录――《从延安到联合国》读书座谈会在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凌青是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第5代孙,《从延安到联合国》是对凌青参加革命后毕生事业的记载,也是一部鲜活的外交史。本次读书座谈会是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等承办,旨在响应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以及等部门关于“全民阅读”的倡议,以介绍《从延安到联合国》这本书为形式,营造读书气氛,推动读书活动。来自外交、文化、教育各界的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百名农民工走进昆明图书馆
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昆明图书馆组织了100多名农民工走进图书馆。
之前,为摸清昆明市农民工对图书馆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昆明图书馆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在昆明务工的1000名农民工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显示:有25%的人会以看书读报的形式打发空闲时间,而在这25%的农民工当中,选择从图书馆借阅的仅占5.1%。为何农民工很少走进图书馆呢?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农民工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因为“不方便”。为此,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走进图书馆,就成了昆明图书馆的一项重点工作。
“河南省书香社会建设联谊会”成立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河南省书香社会建设联谊会”在郑州成立,并在郑州市图书馆举行了研讨会。书香社会建设联谊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宗旨是培育读书种子,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它由志同道合的相关单位与个人志愿组成,把写书、出书、卖书、借书、评书等方面的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为广大读书人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服务,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2009东莞第5届读书节拉开序幕
4月23日上午,2009东莞第5届读书节首个大型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东莞万江曦龙广场隆重举行,拉开了东莞第5届读书节的序幕。本次“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以“历史铸造辉煌,学习成就未来”为主题,组织了“祝福祖国”大型诗文朗诵会活动,由武警官兵、中学学生、企业员工等150人组成的5个方阵齐声诵读。与此同时,东莞图书馆第41个分馆――万江分馆也同时开馆,为东莞图书馆之城、学习之城建设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香港公共馆举办“今日中国”征文巡展
从4月20日开始,香港“4.23世界阅读日创作比赛”的多项获奖作品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展览馆展出。
为迎接“4.23世界阅读日”的到来,以及庆祝60周年,香港公共图书馆特别以“今日中国”为题,举行“4.23世界阅读日创作比赛”,借此加深香港学生对现代中国的认识。这项比赛从去年11月开始在香港各中小学展开,有200多所学校参加,共收到近1300份作品。
西安免费发放2000万元阅读券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西安“读书月”活动再次起航。在此次“读书月”活动中,读者将获得实在的抵扣券来购买新书,抵扣券的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读书月”活动包括向全市发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倡议书,向市民推荐优秀书目,启动“读书月”图书漂流活动等。同时,各类知识讲座、精品书展、优秀影片展映等相关读书活动也穿插其中。西安图书馆启动了文化公益讲座,各大书城也在“读书月”期间安排了知名作家、学者做客,举办读书论坛。11592
“海南省图书馆西沙分馆”结束西沙无馆历史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作用,海南省图书馆将服务延伸到了西沙群岛,与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合作在西沙永兴岛建立“海南省图书馆西沙分馆”。
4月21日,海南省图书馆举行了“海南省图书馆与西南中沙群岛共建西沙分馆启动仪式”。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午,“海南省图书馆西沙分馆”在西沙永兴岛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海南省图书馆馆长马苏亚与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负责人郑必新签订协议,并为西沙分馆揭牌。海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员工及驻岛官兵3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西沙分馆所在地永兴岛面积2.18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4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长期驻扎官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岛上军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长期以来没有建成图书馆,仅有各驻岛部队的小型图书室,藏书品种单一,版本陈旧。“海南省图书馆西沙分馆”的成立,一举结束了西沙群岛没有图书馆的历史。
海南省图书馆西沙分馆坐落于西南中沙群岛工委办公楼,面积100平米,分上下两层。省馆此次送往西沙分馆的书刊共2万多册,品种极为丰富。常杰思11600
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 王巍)4月2日,由《新华书目报》联合医学图书馆主办的“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北京等地的20多家医学类文献专业图书馆、信息中心及10多家全国知名的医学图书出版社的专家、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据悉,目前全国约有1.92万家医院,近200家医学科研机构,数万个乡镇医院,均建有专门的图书馆(室)或信息部门,全国医院图书馆的纸制资源馆藏约9500万册。近年来,医院图书馆的经费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医学类专业出版社也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的现实是,出版社和图书馆上下游间无论是信息沟通还是现货采购的渠道均不畅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新华书目报》联合医学图书馆举办了这次研讨会,希望为医学专业图书出版上下游的信息沟通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与会者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满意,称在此平台下坦诚交流,会对双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11601
邳州市图书馆建成多年成摆设
正在竭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江苏省邳州市,一座投资上千万元的国家二级图书馆建成多年却一直处于废弃状态。而该市原有的老图书馆,不但年久失修还被众多单位盘踞,而且其所在地早已在多年前被出售。
在邳州市对外的宣传中,位于新城区恒山南路的邳州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10068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是国家二级馆,也是该市的城建重点工程之一,然而建成多年的该馆目前却大门紧锁。
老图书馆位于老城区乐园路上一家幼儿园身后,而该幼儿园原本是图书馆的阅览室。除幼儿园外,老图书馆的“地盘”还被咨询公司、培训中心等单位分占。据介绍,因为还欠新馆施工方的工程款,老馆迁往新馆的事宜也迟迟没能落实,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馆的这块地早在几年前就被卖掉,只等图书馆一搬迁,就会和邳州市老城区内的很多地块一样被开发成高楼大厦。
对于新图书馆的多年闲置,当地市民议论纷纷,都希望当地政府不要因为“形象”而不切实际地搞“跨越式发展”,宁愿政府花小钱把老图书馆改造一下,也不要一个假大空的形象工程。11602
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4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嘉兴举行的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及公共图书馆馆长会聚一堂,就如何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还未建立,已有设施设备落后,图书匮乏,经费不足,服务能力较低,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令人忧虑。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上强调,各级文化部门应充分认识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政府主导、政府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周和平说,“以嘉兴模式为代表的总分馆体系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有条件的地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借鉴嘉兴等地的经验,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各级政府还应把农村图书馆服务工作纳入文化发展规划,建立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11603
北大牵手汉王打造“随身图书馆”
日前,汉王科技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北大将借助汉王电纸书向在校学生提供数字移动阅读外借服务,双方还将通力合作,使目前北大图书馆中多种格式的电子书刊实现统一“落户”,北大图书馆成为国内首个汉王电纸书产品体验基地。
据统计,北大图书馆藏书量超过650万册,在全国及亚洲高校中位居前列。引进和自建的电子书刊达数十万种,此外还拥有众多音视频数字资源。目前这些数字资源已能通过网络送到读者手中,读者在网上即能方便地选择和阅读电子书刊、论文等,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像纸质图书那样方便地阅读和携带。因此,此次北大携手汉王推出电纸书阅读器受到北大学子的热烈追捧。该阅读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印刷书籍式的人性化界面,阅读效果跟纸张一样。11604
长春图书馆部分分馆实现“三通”
本报讯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长春图书馆在二道区图书馆分馆、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分馆、宽城区群英街道办事处分馆3个分馆实现了“一卡通”通阅、通借、通还。读者在上述任何一家图书馆办理的“一卡通”读者证,均可在其他图书馆的阅览室阅览,开通外借功能的可在任何一家图书馆外借处借书、还书。此外,通过计算机还可以检索到其他图书馆的书目数据,了解各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同时也可以享受预约借阅服务。为鼓励更多的市民读书,“世界读书日”当天,长春图书馆还为到达这3家图书馆的前100名读者免费赠送了读者证。李超11605
馆建之光
珠三角数字图书馆结盟
从4月9日开始,只需登录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网站),就可以免费获得数字图书馆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内容包括120余万种图书、3000余万篇期刊论文等资料。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是广东省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强强联合打造而成,其联盟网站――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省略)已投入使用。据悉,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跨系统覆盖全省地域的数字图书馆联盟。
深图全面启用40台自助图书馆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深圳图书馆全面启动了遍布全市各区的40台自助图书馆。目前深圳全市有600多个社区,已建成500多个社区和街道图书馆,但提供服务的只有300多个,剩下的接近一半处在关闭或萎缩状态,没有文献更新,服务量和流通量在下降。自助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的结合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自助图书馆承担图书流通和更新功能,社区图书馆提供报刊和电子阅览。
大岭山拟建“中国家具图书馆”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不久前收到中国家具协会《关于请求组建“中国家具图书馆”的函》的回复,认为该镇建造“中国家具图书馆”是对家具产业的一个提升,是一个创举,并表示将与大岭山携手共建“中国家具图书馆”。
据了解,目前,该镇已草拟了《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筹建中国家具图书馆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国家具图书馆筹建方案(草案)》,向中国家具协会提出实质性意见,并邀请专家到大岭山作实地考察、商讨,争取今年底成功申报“中国家具图书馆”正式落户大岭山。
投资6亿的郑州图书馆新馆奠基
作为郑州市大型文化工程项目之一,投资6亿元的现代化市民大书房――郑州市图书馆新馆日前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奠基。目前清理地基工作已全面展开,工程计划于6月全面动工,力争两年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设计,新馆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内部设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藏书量240万册,能同时容纳1600人阅览图书。此外,通过图书全文数据库,市民在家就能查看部分图书的电子文本。
江西省图创建女劳教所图书流通站
本报讯 4月17日,江西省图书馆和江西省女劳教所共同创建的图书流通站成立揭牌仪式在省女劳教所隆重举行。
为了更好地把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送到女劳教学员身边,使她们早日成为有法制观念、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省图书馆为该图书流通站配备了1000册图书。今后,江西省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女劳教所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结合女劳教学员的特点和她们的阅读需求,定期送书到图书流通站。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