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第1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第2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礼仪;传播;实施方案

0引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力实施全民守礼、全民敬业行动,拓展、深化、提升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全民守礼”的概念应运而生。但现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不文明现象却日益突出。“中国式过马路”、“泰国白庙”事件、随地乱扔纸屑、吐痰等。早在2006年我国就出台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但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却没有得到改善,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文字上。在出境旅游之前,我国游客都要接受“行前教育”,2015年4月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规范游客行为。由此可见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漯河市礼仪教育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及问题分析

2015年3月期间,笔者就漯河市礼仪教育现状设计成了两份问卷,分别面向我市的企事业单位、市民进行调研。其中面向企事业单位的问卷为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调查方式是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单位;面向市民的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调查方式是随机抽样式调查。主要调查了他们对礼仪的态度、想法、要求。在对大家“您认为掌握礼仪方面的知识是否必要”这个问题上,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习礼仪是必要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需求礼仪知识。在“您是否了解礼仪方面的知识”这个问题上,70%的受访者是不太了解甚至是不了解礼仪知识。

2漯河市礼仪教育实用性模式构建

2.1模式构建前期探索

在2014年7月,笔者被学校推荐到中国形象设计协会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礼仪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了各种礼仪知识,并且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礼仪行业人士,更重要的是得知有公益讲师团的存在,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学习回来后,笔者积极投入到公益礼仪传播的活动中,但在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感自己一个人的势单力薄,若想做好漯河市礼仪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需要搭建一个礼仪行业的平台,整合推广礼仪资源。通过搭建“漯河市礼仪协会”这个平台,为漯河市的公益礼仪传播提供长远支持,做到公益礼仪在漯河市的常态发展,实现礼仪教育品牌建立,实现礼仪文化在漯河市的推广普及,并且这个平台的搭建对培养礼仪人才、使用礼仪人才更加便捷,对漯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漯河市礼仪行业的发展等都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2.2模式构建方案

针对漯河市的具体情况和行业自身的实际现状,笔者准备以搭建“漯河市礼仪协会”作为漯河市礼仪教育传播的长期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实施组织者。

2.2.1总体设想

参照中国形象设计协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漯河市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真正需求,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搭建“漯河市礼仪协会”平台(如图4所示)。

2.2.2实施计划表

由漯河市礼协会筹建运营表(见表1)可看出,漯河市礼仪传播教育平台是严谨而规范的。从前期的调研到后期的人员招募,办公场地的确定,通过漯河市民政局的审批,再到后续礼仪活动的运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16年漯河市礼仪协会在民政局登记备案,目前各项礼仪传播活动也都在有序进行,礼仪协会也确实在发挥着礼仪教育平台的作用。

2.3协会礼仪教育运作模式

礼仪协会成立之后,依托这一平台,秉承“礼仪传天下,公益为大家”的宗旨,通过礼仪讲座、礼仪培训、礼仪公益活动和礼仪相关展演对全市的院校、金融、医疗、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礼仪传播活动。

3礼仪教育传播实施过程

3.1实用性研究实施成效

实施方案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漯河市成立礼仪传播的平台—漯河市礼仪协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各方的大力支持,漯河市礼仪协会经过漯河市民政局审批于2016年7月11日正式成立。该协会是由漯河市礼仪、形象设计、形体训练、茶艺、国学、书法、声乐、播音主持、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师、专业培训师和爱好者以及相关单位组成的一个公益性组织;也是从漯河市实际出发,倡导礼仪新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礼仪先进文化,打造礼仪专业平台,推动礼仪服务产业发展,为漯河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礼仪行业的有序、有力、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保障的学术型协会。协会的宗旨是“礼仪传天下,公益为大家”。协会的组织目标是本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礼仪知识、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漯河”之崇高使命,秉承“德为本、礼为先、行为重”的中国礼仪文化理念,以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融合为导向,传播大美大雅精神,优化行为主体形象,美化社会交流环境,对外塑造市民礼仪文明形象,对内促进市民素质提升,并不断推动漯河市礼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2]。协会的服务项目为:礼仪文化类课题研究、礼仪文化类杂志、书籍出版发行、主题活动(论坛、研讨会、赛事)组织、公益活动组织、礼仪服务接待、礼仪演艺活动组织、礼仪教育培训、礼仪品牌基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协会目前共招募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一共近百人,组建了两只专业队伍。一支队伍是与商务礼仪、政务礼仪、营销礼仪、形体训练、形象设计、声乐、茶艺、国学、心理咨询等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支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大学生礼仪队。专业老师都是具有长期教学和行业经验的精专人才,礼仪队队员均是活泼靓丽的在校大学生,我们还制定了礼仪队规章制度和日常训练机制以保证礼仪队队员的整体能力素养。协会还与漯河市团委、漯河市文明办、漯河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北京仪美礼仪公司漯河分公司、九五文化传媒、河南省商道学院、漯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漯河市食品学院、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3.2公益礼仪讲座积极推广

2016年为迎接“3.8”妇女节漯河市礼仪协会和北京仪美分别在3月12号和27号在漯河市举办了两场“魅力女性公益讲座”,2016年6月26日举办了《礼仪———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2016年7月8日举办了《红酒的品鉴礼仪》、2016年8月19日的《礼仪大课堂走进漯河市旅游局》、2016年8月28日举办了《文明办漯河志愿者培训》、2016年9月2日的《礼仪大课堂走进漯河市地税局》、2016年10月17日对“红心向党,唱响中原”纪念胜利80周年河南省爱国歌曲联谊展演志愿者进行了礼仪培训等。在礼仪进校园方面,目前,受漯河市郾城区团委邀请,礼仪大讲堂首先进入郾城区中小学,2016年10月12日协会已给漯河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首场公益礼仪讲座,学生和老师们反响热烈,大家对此类活动特别支持。2016年11月24日协会应漯河市实验小学的邀请给该学校全体近2000位学生家长做了《做文明家长、育文明学生》的家长礼仪培训;2016年11月25日对该学校的全体教师做了《优雅教师、魅力无限》的教师礼仪讲座,2016年12月4日受河南省商道学院邀请对近300位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做了商务礼仪方面的讲座;接下来我们将在昆仑路小学等举办针对学生的公益礼仪讲座,以后也会在全漯河市中小学陆续铺开此项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仪、营造良好的校风、构建幸福校园而努力。

3.3礼仪志愿者积极行动

协会礼仪队员也一直在我市的各种活动中承担着礼仪志愿者的工作。漯河市礼仪协会礼仪队也是由本课题主持人孙冬玲筹建和带领进行日常训练的。在市里各项活动中都有我们漯河市礼仪协会礼仪志愿者的身影。比如第一届漯河市青年创业大赛颁奖仪式的节目展演和相关礼仪活动、漯河市首届青年志愿者风采颁奖大赛的颁奖活动和漯河市2016年两会礼仪服务工作、漯河市食博会、旅游局主办的全市外事侨务工作会和全市旅游会议的礼仪服务和颁奖活动、漯河工学院成立庆典、印度尼西亚来我校访问、2016年12月2日由漯河市文明委组织的“漯河最美志愿者”典礼、12月5日第三届漯河市青年志愿者成立大会、2016年12月28日漯河市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颁奖典礼。

3.4礼仪教学活动积极开展

保险公司新人转正礼仪培训、保险中介礼仪培训、漯河城市展示馆讲解员礼仪培训、漯河市住房保障中心礼仪培训、招商局商务礼仪培训、漯效王集团销售礼仪培训等等一直在进行。2016年5月份的漯河市职教周启动仪式的礼仪单元节目也是由漯河市礼仪协会承担,协会礼仪专家还带领中职学生获得了职业礼仪比赛漯河市一等奖,省级礼仪比赛三等奖。在2016年全年,以漯河市礼仪协会为平台,我们组织和参与了各项礼仪教育活动,可见在礼仪教育的实用性上,礼仪协会这个平台的搭建是至关重要的。2017年我协会还被漯河市宣传部和漯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授予“社会科学普及先进单位”,这也是社会对我们礼仪教育实用性方案的一种肯定。

4结束语

虽然礼仪文化现在被大家广泛关注,可是系统专业的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不多,很多地方并没有类似协会一样的行业组织,所以礼仪教育具体实施过程都在一个摸索阶段,希望本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激发更多的人一起行动,投入到礼仪教育的大部队中。

参考文献:

[1]柳燕.谈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J].教育探索,2012(06).

第3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创建文化,营造环境

首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0道题目,包括了交往礼仪、国旗礼仪、仪表礼仪、餐桌礼仪、课堂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二、三、四、五、六年级的75名学生,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校学生的文明程度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确立了我校的文明礼仪文化内容。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等,通过组织学习这些礼仪规范,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礼仪要求,激发了学生争做文明学生的热情。同时,我校还积极打造文明礼仪校园文化。

二、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

1.学唱文明礼仪歌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校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2.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板面美化到整体效果,学生都经过了仔细思考,认真搜集,每一件作品都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是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学生礼仪、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必答和抢答及风险题测试等形式进行。

4.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

演讲内容要求围绕“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的主题展开。体裁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严肃性和时代感。表达形式多样,参赛选手从各种角度叙述文明礼仪对个人、对校园、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5.全校开展“十个一”评选活动

要求每个班级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制订一份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倡议书”,讲一个礼仪故事,发现身边的一首礼仪榜样,编一首礼仪歌谣,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

三、完善评价,促进提高

1.评比文明班级

(1)评比内容

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结合学校实际,设立“文明礼仪、队风队纪、卫生、两操、班级文化建设”等考核内容。

(2)实施办法

文明班集体评比是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施行。公正就是指竞争的目的和执行的态度,就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评判;公平是指体现竞争标准的合理和竞争机会的均等;公开指增加竞争的透明度。

文明班级评比采用分阶段性评比和终结性评比两个阶段。阶段性评比由行政值周每周评比一次,发给每周“文明班级”流动红旗;终结性评比由德育处实施,每学期评比一次,发给文明班级奖状。

2.推选文明礼仪之星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抽查及“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以集会礼仪、课堂礼仪、校园礼仪、乘车礼仪、课间礼仪为主要内容,按“推荐―审核―公示”的流程使全体师生在提高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为创建文明校风作出积极贡献。

(1)推荐阶段

①各中队(班级)要认真组织学习标准,从周一开始,发动学生积极行动,开展中队(班级)内的评比活动,并相互监督帮助。

②由班主任负责,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表,真实、全面地对班内学生进行考核,同时认真填写好《“文明礼仪之星”申报表》,交校政教处存档。

(2)审核阶段

①大队委组织各班班长,副班长民主公平公正地评议本班候选人。

②每周五活动课,大队委查阅执勤记录,看本周内有无违纪违规现象。如有,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③大队部组织安排同班队员在周末对候选人观察摸底,并向大队委汇报候选人表现情况。如表现不佳,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④大队部组织人员严格审察,民主确定出文明礼仪之星名单。

(3)公布阶段

①当选的文明礼仪之星,大队部将在活动课于集体大会上公布名单表彰,并颁发文明礼仪之星胸卡。

②所有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同学名单由大队部负责造册备份,以便复核和查阅。

第4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周年,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周年。为认真贯彻落施教育部《教育系统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丰富和发展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大力引导和激励我校师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朝代风,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志愿者精神,根据市教育局方案,经学校研究决定,三月份组织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积极倡导《中小学德育纲要》及《公民道德创立实施纲要》中的“以德育人”,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实效性的活动,赋雷锋精神以时代性,让广大师生学雷锋,塑灵魂,见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方案:

1.做好学雷锋活动的动员工作,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站、宣讲栏、电子屏向全体师生宣讲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倡议书。

2.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青少年志愿活动,以倡导时代风尚,推动学雷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3月2日前,制定好本班的“学雷锋”活动方案,并将活动总结于3月30日前上交校长室。

(2)3月5日下午各班主讲召开一次“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部发展的一代人”的主题班会。

(3)出一期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

(4)实施“六个一”工程:做一件好事,问一声好,说一句文明礼貌用语,帮忙一位困难同学,做一件家务,让一个座。

(5)3月份全校师生开展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理论活动。形式如下:

①收集相关材料图片故事开展学雷锋宣讲活动。

②开展对本校残疾学生、留守儿童志愿帮扶活动。

③到镇文化站开展清洁活动。

④开展校园绿化美化活动。

⑤开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6)3月16日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

(7)组织“我与雷锋精神”征文活动

要求:以记叙文为主,主题明确,字数500字左右,每班交3篇。

(8)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注意事项及活动总结

1、各项活动需集体行动,不分散。

2、各班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要注重实效,树立典范,认真组织做好活动记录,把学雷锋活动引向进一步。4月2日评选出学校“学雷锋标兵”并开展奖励大会。

第5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3月4日,北京市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座谈会。据悉,北京市将制定并实施《中小学德育三年行动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这项计划将以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统筹今后三年北京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开设德育骨干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北京精神》三门地方课程。今年,北京将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支持和引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在三年内推出500所中小学校园文化示范校。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3月5日)

上海:学科德育引爆课堂革命

自2005年以来,上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实践。德育主阵地开始从课外转向课堂,融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教育回归本源”的理念指导下,上海根据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编制了涵盖中小学全部21门学科54个学段的学科德育实施意见,为每一学段、每一门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学科德育”在上海的中小学课堂引爆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注重“以情育人”“以史育人”;物理、化学、地理等自然科学学科注重“以理育人”;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注重“以美育人”,教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被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头。老师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海许多学校还建立了各学科综合教研的机制,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教案。

(来源:新华网2012年2月28日)

中山:启动“学雷锋再出发做修身励志好少年”万人行

2月13日,中山市教育局在石岐中心小学隆重举行“学雷锋再出发―做修身励志好少年”万人行动的启动仪式。本次活动在全市各镇区教办,市直属学校还各设立了1个分会场。

第6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多彩德育的基本框架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达成学生生命灵动、祥和地展翅高飞”为目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搭建活力充沛、生本化、生活化的德育活动载体,运用启迪、滋润、激扬的德育策略,体现多彩德育的自主性、生成性、适宜性、灵动性和品位性等特色。

在三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学校将多彩德育提炼为多彩学习、多彩活动、多彩生活、多彩文化四个方面,以此促进多能教师发展,多才学生成长,用多彩德育点亮师生多彩人生。

一、多彩学习

(一)学科教学启智育德

学科学习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但它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积累,同样也是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龙泉实小注重发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在上好品德课的同时,通过学科学习中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用好学科学习中与德育有关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科德育教学的思想内涵;借助学科学习中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激发学生永不言弃的坚强意志……使学科学习和道德教育生动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拓展了德育覆盖面。

(二)校本课程激发潜能

龙泉实小完善了学生兴趣爱好培养方案和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学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之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完善了文化、艺体、科技、实践的等四大类三十余项的校本课程体系。全校设置了85个活动组,其中校级组32个,普通组53个,力求培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平衡发展,开发个人兴趣爱好。每年全校均有学生近2000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2011年、2013年学生节目两次分别赴北京、云南参加全国校园春晚荣获金奖;一些传统项目如射箭比赛始终保持省内领先的水平;2013年,校园心理剧《为了梦想》荣获“成都市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并获得四川省“我的中国梦”DV作品展播优秀奖。

学校还深入推进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编印《最美的花朵》等校本教材5本,另有10余本校本教材已进入最后的审稿阶段。这些校本教材正陆续投入使用,让孩子们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滋养和启迪。

二、多彩活动

(一)习惯培养裨益终身

为了突破习惯不持久、不稳定等德育工作的难点,龙泉实小开展了“习惯培养月”活动,制定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及中华传统礼仪”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每月围绕一个方面集中进行教育、训练和检查,并结合主题开展随堂班会展示等活动,以此达到不断强化,形成牢固习惯的目的。

学校还构建起了“班级主导,家长配合,学生互助”的习惯培养模式,形成了习惯培养的浓厚氛围,丰富了习惯培养的途径,使习惯培养活动常态化、系列化、持续化。

(二)特色活动激扬生命

多年来,龙泉实小坚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四项传统活动”,即快乐英语节、体育运动节、艺术科技节、文明礼仪节。“四项传统活动”举办九年来,在举办的形式、内容上每年都不断创新,使传统活动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四项传统活动”不仅成为了师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成为了实小师生记忆里永恒的风景。

在龙泉实小人看来,孩子们的成长是有关键的时间节点的,新生入学、入队、六年级毕业、每年的少代会等等,都是学生在学校生活成长中的关键时段。为此,学校把这些关键节点的活动作为学生活动的重头戏,精心组织相关的仪式典礼,使学生完整地经历在龙泉实验小学的成长历程。同时,学校还积极通过主题班队会、大队会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真正地成长起来。

三、多彩生活

(一)家校共育亲子和谐

为了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龙泉实小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校级和年级家长学校活动,如:结合学生实际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进行家教论文征集交流等。各班还开好家长会,利用班级QQ群、校讯通等开展好家校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13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学校还积极发挥校级、班级家委会的优势,主动开展亲子游园会、亲子读书活动和亲子春游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效地促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

(二)社会实践胸怀天下

几年来,龙泉实小主动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校结合实际分年级、季节组织学生到熊猫基地、动物园、建川博物馆、雏鹰实践基地、杜甫草堂、科技馆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磨砺和历史的厚重,对生命、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了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013年秋季,学校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9月,学校坚持开展了第十五个“一颗水果一颗心”重阳敬老活动;10月,全校师生为白血病病校友陈天尧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捐款共计76793元;12月,学校开展为甘孜二完小同学捐赠衣物活动,共收到衣物7000余件……片片爱心温暖着社会,更使孩子们拥有了“兼济天下”的广阔胸怀。

四、多彩文化

(一)凤仪文化扮靓校园

龙泉实小从清朝嘉庆年间的凤仪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217年办学历程,悠久的历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形成了“大雅祥和,月映千川”的学校文化核心精神。走进龙泉实小,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凤仪书院”石碑、“凤仪精神”壁画、凤仪文化柱、凤仪陈列室、凤仪植树铭、国学长廊等以“凤仪”为精神核心的校园风光……这一切,让百年名校充满了生机;更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外显的成果。

在“追述实小历史”的过程中,师生对学校了解越多,自豪感就越强。在“凤仪文化寻根”的活动中,教育局领导为学校题词:“栖凤之地,礼仪之源,创新人才,笑语未来。”文化界人士为学校题字:“雏风清声”。为此,学校将校报取名为“凤仪新语”,并设计了“凤仪新语”标志广泛使用。

(二)顶层设计走进班级

顶层设计不光是在学校层面实施,在学校各个班级中,也创造性地开展了班级顶层设计工作。学校把“班级顶层设计”定位于班主任与学生整体规划班级发展蓝图,理清自己的治班理念,制定班级发展目标,明确具体工作措施,追求班级特色发展。全校62个班都按照“顶层设计改革实验”要求,以“多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思想”为指导,结合班级实际,提炼出了独特先进的班级文化理念,制定了详尽科学的班级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断鲜活班级文化。学校每学年末,对班级顶层设计工作从活动开展、班级管理、班级环境布置、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书香幽幽”“与习惯交朋友”“七色阳光”等一大批特色班级不仅让班级本身更加鲜活灵动,更让让校园整体文化氛围不断提升。

第7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根据达州市教育局达市教函〔2019〕154号文件《关于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二批(学校)实地考察点位达标工作的通知》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全面落实达市同创〔2019〕9号文件《关于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二批实地考察点位达标工作的通知》,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文明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二、创建目标

确保做到:校务环境廉洁高效、校园环境洁净优雅、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学习环境轻松愉快、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树立文明学校的形象。

三、创建任务

(一)健全机构,狠抓落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组成了由校长冉东、支部书记杨崇建为组长,副校级唐萍、肖寒、何小梅、沈涛为副组长的同创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一是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狠抓督促检查,形成“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共识;二是把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学期末进行评比奖励。

(二)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行为规范。

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规范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共建校园文明。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文娱体育等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建立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学校各项安全和消防设施齐备,每年举行安全疏散演练。

(三)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视班主任、骨干教师的成长,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师德师风建设中,使“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在学校蔚然成风。

(四)全面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课堂教学中,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学校专题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学校的展板、教室文化墙、口袋书、晨诵、午读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五)营造温馨校园气氛。

学校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做好学校门前及周边环境卫生宣传、清洁、维护工作,校园整洁有序、文明优雅。

(六)加强师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我校全体教师注册志愿服务系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如与所在社区有固定的社区共建计划,精心组织开展四城同创知识宣传、文明劝导、清除牛皮癣等志愿服务活动等,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期化、规范化,使广大师生在参与中强化,在体验中养成,培养公共文明行为。积极组织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以文明出行、扶贫助困、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

四、具体措施

1.召开四城同创主题动员大会,校长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深刻阐释,务必让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创建意义,让教师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统一到全市四城同创上来。

2.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墙打造、主题展板等引导全体师生深刻领会“美丽达州是我家,四城同创靠大家”。

3.发挥家委会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努力营造家校共育和谐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家长课堂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公益行动、四城同创进社区活动。使学校引领家长进而辐射社会,四城同创建设活动掀起全民参与。

4.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声音。向全社会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的共同监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8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第9篇:小学礼仪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养成教育 长效机制 活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160-02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1、 健全机构,狠抓落实。为强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领导,学校首先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计划、落实。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组长全盘抓,副组长分管年级抓,领导成员分工具体抓。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考评少先队工作、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

2、强化措施,全员参与。学校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规范养成教育行为。先后制定了《杨坊寄宿制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杨坊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量化评分方案》、《杨坊寄宿制小学宿舍管理工作量化评分方案》,把养成教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进行检查、落实、评比,齐抓共管,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养成教育的活动平台

1、养成教育从生活细节抓起。寄宿制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他们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不够好,部分孩子长期失去父母关爱,有爷爷奶奶关照,造成性格孤僻、亲情缺失,团结协作能力差。初来到寄宿制小学环境不熟,生活需要自理,一时感到各方面都不适应,心理压力大,想家心切,不安心在校生活、学习。这是寄宿生入校后要突破的第一大难关。我们的做法是:先松后紧,抓小放大,先让他们熟悉校园环境,认识老师、同学,稳定思想情绪,初步适应寄宿生活。然后开展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生在校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周会、队会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在生活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各种规范要求的内容,以此来改变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校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督促努力做到。生活方面的基本要求有:上下床铺不拥挤,按时就寝有秩序;床上休息睡姿正,起夜不扰他人梦;按时起床速叠被,床铺整理有顺序;有序洗漱讲卫生,生活常识记心中;用品摆放有位置,地面拖扫要及时;自带用品保管好,他人物品莫乱动;爱护公物都有责,门窗柜墙无污迹;夏季开窗勤通风,冬季关门要保温;当好模范值日生,保持卫生常干净;打饭自觉排好队,文明用餐不浪费;学会自己洗碗筷,生活事务不依赖;不买零食不挑吃,良好习惯常保持……。

2、养成教育从安全行为习惯抓起。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安全重如泰山,人人需要安全,安全伴随人的一生。

学校通过健全组织,建章立制,开展多种扎实有效的活动,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从用电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家庭、学校生活常规安全,回家返校安全,各种活动安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恶劣气候应急与自护自救安全等方面进行基本安全知识的学习教育,使学生能在各种情况下分辨清安全与危险行为,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图片展览,安全知识竟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主体队会,地震疏散演练,防火逃生演练,恶劣气候应急演练以及文化长廊,读报橱窗,自办手抄报宣传教育等方式,使安全理念永驻心中,安全警钟长鸣耳边。三是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平安校园。通过具体落实校园安全门卫制度,昼夜值班制度,学生安全回家返校制度,食堂卫生安全制度等,确保师生安全。

3、养成教养成教育从活动过程抓起。学校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发展自我、展示才艺、尝试成功的平台。通过各种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都自然的表现出来。通过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充分展示,不断提高各种技能,从而培养起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一代新人。正常的活动有:班级民主管理活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红领巾广播站活动;红领巾监督岗活动;红领巾手拉手活动;升降国旗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图书大阅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 “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展示活动;“留守儿童之家”系列活动;五分钟演讲比赛活动;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安全伴我行教育活动;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活动;爱国影片大家看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评比活动;争当文明小公民评选活动;小记者社会调查采访活动;道德模拟法庭活动;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劳作竞赛活动;感恩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学生优秀手抄报评选活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三操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养成教育从学习习惯的培养抓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不好的习惯危害一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在有计划,有意识的过程中形成。无意的发展不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要养成以下几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1)爱惜作业、教科书的习惯。要求每种作业、循环使用的教科书都要包上统一的新皮子,工整美观的写上科目、班级、姓名。(2)做作业认真细心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不粗心马虎、胡写乱画。作完作业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做作业要细心认真、注意力集中,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抄袭答案,不浪费时间,按时完成布置作业。(4)认真上课,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大胆探索,善于体验成功快乐的习惯。有一种敢于攻破难关解决难题的拼搏精神。(5)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习惯。(6)认真阅读,用心品味感悟的习惯。

5、养成教育从文明礼貌习惯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学校的要求是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从诚信开始,做事先从习惯开始,文明先从礼仪开始,健康先从心理开始,育人先从家庭开始”。我们注重了以下几点:

(1)以无胜有,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不断开辟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空间。精心设计布置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各室文化,充分挖掘人文精神,逐渐积淀校园文化,注重内涵发展,展现出一所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让每块墙壁都说话,每处环境都教育人,每张名人画像都感染人,每个经典故事都激励人,每条名言哲理都启迪人,每件学生作品都带动人,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小促大,抓好日常行为礼仪。我校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在校礼仪”“家庭礼仪”“就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集体活动礼仪”等系列专题教育活动,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竟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使孩子懂得了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日常行为礼仪,从小处入手培养学生知礼、懂礼、讲礼、行礼,从而达到《守则》、《规范》的常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