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类高中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教师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课堂,不难发现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当今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并没有取得多在进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平时只注意“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教学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人或事;同样道理英语课堂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全方面。那么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应根据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选择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育者平时只注重课堂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高中学校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有的高中学校鼓励教师搞课堂教学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英语教师平时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系统原理”,只有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的整体联动,英语课堂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英语学科是一个与实际接轨且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语言学科,教师教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应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相适应。

二、高中教育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有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为首要原则。

对高中英语教育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每一堂课的教学要严格按照即定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所以对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重新认识。

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英语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只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了,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高中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全面更新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观念

就目前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来说,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但对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较少。从这看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重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每一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有现代课堂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得到全面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的教学时空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2.着重革新英语课堂设计思路

各专业有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但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无论是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英语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要能着眼于“能力”。很多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不够。

对于每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的教学思路,在备课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融于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结合。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等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着手创新课堂教学科学评价机制

从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规范”与“创新”本身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一种交替发展的过程。“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其涵盖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作相应调整。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要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要不断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提倡多法并举、古为今用,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

第2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深刻领会新《义务教育法》精神,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工作。本学年,教导处将按照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化新课程教材与考试改革的学习,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力度,积极研究校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编写好系统的校本教材,全面实施学生评价改革,使新课程实施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实施新课程学生评价办法,构建新课程学生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基础扎实、兴趣广泛、特长明显的目标。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训,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运用能力,提升对考试改革的认识和把握,领会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新课程教学能力。

3、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建立课程资源库和校本课程教材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过程管理

1、加强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重点查学生出勤和教师的教学组织,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学生、考核班级、教师的依据。

2、对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加强检查督促。教师常规工作,每月检查一次(普查与抽查相结合),有检查有讲评,每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目标管理重要考核内容。学生学习常规每期全校抽查一次,各班普查,检查结果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素质的评价的依据。

3、继续实行校务会值日随堂听课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督促和指导。

(二)落实考核评价

1、全面实施学生评价改革,注重积累学生平时关键表现,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2、规范学生评价的程序,按照自评—互评--班评--校审—公示的程序认真落实,确保评价公正。

第3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认真完成《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任务,       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3、争取在“奉化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取得满意成绩。

4、继续抓好教师英语300培训。

5、落实师徒结对工作,促进新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6、每位教师本年度继续教育课时达到48课时以上。

三、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把握师训工作的方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教科室要组织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要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校本研修活动)。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专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任务。专题培训突出重点性、实现开放性、强调实践性、注重全程性、关注层次性;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每章后面的一个练习题;摘录有关理论30条;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教育教学案例;设计并实践一堂教研课。

3、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明确师徒双方职责,签订师徒合同,建立考核监督机制,保证结对工作的成效。

4、继续分阶段抓好教师英语300句培训,本学期的目标为100句过关。

5、继续实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拟订、学习本学期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制订“新课程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3、新教师拜师活动

4、“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十月份

1、“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2、“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学校选拔赛并上报成绩

3、设计《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学习手册并分发,并建立网上学习档案,共享资源。

4、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一单元。

5、邀请求真学校董秀亚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一)

6、英语300句培训(一)

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2、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二单元

3、邀请溪口镇校徐治平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二)

4、英语300句培训(二)

十二月份

1、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三单元

2、英语300句培训(三)

3、邀请西坞中心小学孙红怡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三)

4、师徒结对成果汇报。

一月份

1、做好师训档案整理工作

2、学期师训工作总结

第4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荡漾着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自去年暑假新课程改革通知培训以来,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及中心校的统一部署,同镇各校一样,掀起了课改的新,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置于课改的热潮之中。在课改中,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我校一年来课改实施情况向各位汇报于后:

一.主要做法: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层实施。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课程改革工作网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计划制度,使之有章可循,不偏离方向。例如我们制定的计划有:新课改《教师考核方案》、〈〈奖惩制度〉〉、《班主任条例》、《教研方案》等等。

.选派年轻有为、勤于苦钻、有责任感的骨干教师担任课改实验科任教师(他们分别是:柏润平、曾慧、雷伟、柏艳芳、彭小娟、刘华丽、于美华、陈满香等教师。)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课改培训,使他们及时得到充电和洗脑。本学年共派出大约多人次参加省、市、县的课改培训和观摩课。其中省级人次,市级人次,县级多人次(含寒暑假培训),例如县每次教研及比武活动,我校都选派最低不少于人以上的相关人员观摩学习,去年下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到东安参加课改教研观摩活动,借他山之石攻其玉,避免少走弯路。

.为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课改教研有声有色,学校慷慨大方,从不吝啬,一年来课改教研费共一万多元。(其中:①市县培训费人次×元元;②市级参观摩费人次×元元;③去东安观摩费元;④去省城学习费人次多元;⑤王校长去邵阳参省观摩费多元;⑥每次参加县观摩费人次×元多元;⑦参加县各种比武购买教具及制作课件元。)

.为了使广大家长充分了解、支持和参与课改工作,我校利用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了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们展示他们的孩子在课改中进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导处制定了有效持续的课改培训计划,从而实行了专题培训和分科培训。特别是教导主任柏润平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专题讲座两次,还对实验教师和骨干教师个别辅导,手把手地传授经验,而且还经常引导他们共同探讨新课改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抓点带面,创设学校新课改的新格局。我们学校抓住一年级新课改这个龙头,以点带面来推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都呈现出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一点课改气氛。

.围绕课改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学校行政领导加强了对教师随堂课、献优课、尝试课的视导工作。学校领导随堂课的听课从不事先通知,事后一起评价探讨,这样以来一可督促老师们上课时时认真,二来可促使教师自觉地事先备好每节课;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采用先听再议,接着组织骨干教师专题研讨,之后尝试,再研讨,最后出炉的方法。

()本学年每学期都组织了各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特别是今年上期参加的节优质评比课,含盖面广,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劳技、科技、活动等学科。上课的老师大胆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教法,用“新课标新观念”武装了自己,课堂上呈现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所获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心灵的感悟,而不是教师硬灌给学生的。

()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一年来主要领导每人听课都有多节,每位教师听课都有多节,大大超出规定要求。而且坚持客观、公正的对所教者所上的课进行“”的点评,形成了探索与争鸣的良好局面

()注重课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比较新老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探讨适合教材的各种方法。这里,我们教导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终

()认真组织我校教师参观中心校的课改研究课,学年初我校雷伟的数学课《钟的认识》作为全镇的新课改尝试课,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去年下学期新课改优质课评比中,我校曾慧荣获语文组第一名,雷伟荣获数学组名。今年上期新课改说课比武中,我校柏艳芳荣获语文组第一名,曾慧荣获第二名,陈满香荣获数学组第一名。新课改论文评比中我校王行东的《新课改质量思考与对策》荣获一等奖,曾云的《乐中学》、于美华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四性运用》、王行东的《环、做、学》荣获二等奖,柏润萍的《趣教拼音》,邓六一的《爱、细、勤、耐》荣获三等奖。

二、课改见成效,师生共发展。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年来,师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市级人次,县级人次,镇级人次,学校团体获县级次,镇级次,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学校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一年来,经过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见端祥,用老师的话说,已经有点课改的气氛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

⒈由于我校课改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教育观念没在真正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全新的教育观念尚未形成。特别是今后的考试制度,评价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评价不明确,用现在的改法能否适应今后的考试心存疑虑。

⒉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教学行为却大大滞后,他们迈不开大步,没能跳出过去传统教学的框架,还是老模式,旧方法。

⒊教学模式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⒋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指导作用不够:问题过于宽泛,学习目标不集中;对于偏题学习方向的课堂发言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正确意见的肯定过于简单;缺少归纳总结,缺少更深一层的认识。

⒌讨论的有效性不高:问题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当,发言散、偏、长;缺少评价与辩论,不能深化认识;学生主动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参与不够;虽然轮流发言,但实际仍然是独立学习,没能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互动和交流。

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不适,没有分工,时间不足;有的学生成为“常驻代表”,组内外一言堂;后进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关系;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为方式而方式导致形式。

四、就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当前课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方案是一所学校重要课题。大家从听专题的讲座,看光盘中典型课例,都清楚地知道,这些讲座课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示范性和客观的指导性,因此都是精心的组织、演练、加工筛选、编辑而成的,听起来很动听,看起来很好看,做起来却是难上难。更何况他们的办学条件,教学用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我们实际距离相差甚远。课改的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也曾刻意模仿光盘中典型课例上课,不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恢复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尽量用亲切的语气,平等的姿态,和悦的容颜甚至于廉价的褒奖来唤醒、保持、强化所谓主人意识,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多讲话,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注意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这一切在实践中做得多么吃力,多么形式化和表面化,而且收获甚微。原因所在是没有根据本校实际,刻意呆板的模仿所置。

第5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师资素质 教育创新

一、重视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改革促发展,认真扎实,全面推进。我们的体会是:在探索中

成长

自2004年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力求以课改为起点,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机构。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新课程改革领导组,下设新课程改革研究组,教研组长和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教师为研究组成员。层层制定计划方案,分工合作,从组织上保证了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和真正落实。

(2)配备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首轮新课程教学,在教师编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在工作量方面予以适当减轻,保证实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新教法,为下一轮的新课程实施积累更多的经验。

(3)制定新课改实施方案,建立常规管理制度。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领导组认真研究讨论,制定了新课改的实施方案,并建立对参加新课改教师的常规管理制度。对于新进入实验课程的教师,我们坚持“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积极上网了解掌握教改信息;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在教学中,善于捕捉新课堂教学中的智慧灵感,及时进行理论思考与反思,每学期至少投稿一份教学心得或典型案例,写出一份阶段性实验总结。

2.扎实抓好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课程改革伊始,我们就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施性课程的教师队伍”列为课改的总目标之一。学校将师资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抓手,有计划、有层次进行。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另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3.扎实开展实验工作

(1)四年来,我们都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两星期后,依据新理念,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语文、数学“课堂学习评价表”,全期“综合素质评价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期末以“综合素质评价表”为标准,评选甘棠小学“红星儿童”(取代原“三好”学生)。

(2)将“新课程、新理念”列入家长学校授课内容,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家长学校为全体一年级家长授课主题就是“走进新课程”,授课教师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情况和学科教材特点在新生家长会上关于新理念、新课堂向家长作详细介绍。

(3)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课程的生命存在于课堂,学校站在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上,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全面启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①抓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建立民主、友爱、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转变教学行为,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题海战术”,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各类资源在提高教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推行赏识教育。

②抓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被动、单纯接受,建立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着重抓好研究性学习。

③重视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差异,提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教育模式,通过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教”,使用不同的尺子“量”,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课题引路,带动课改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让教科研工作成为课改工作的助推器。近些年我们结题的课题有:省陶研课题《创造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省级教科研课题《经典诵读与儿童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市级课题《小学英语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实验》、《小学数学学习中Hands―on(动手做)的探索与实践》。省级陶研课题《大班额条件下“小先生制”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及《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策略的研究》正在研究中。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德水平,提升教育技能,全方位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之后是成绩

学校的竞争本质上是教师整体素质的竞争,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关心教师的师德水平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升,全方位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一贯来坚持的办学思想。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1.坚持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帮助教师找准坐标,正确定位

平凡的事情只有不平凡的坚持,才会变得不平凡。每周一次的全体教师会,我们没有把它流于形式,而是抓具体、具体抓,每周都安排专门的行政领导主持会议,重点是结合上周情况与本周工作要点对教师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帮助教师树立“育好人,当好教师”的理想,使之成为师德培训的有效途径。我们建立了行政领导与年级组的联系制度,安排行政领导联系相关的年级组,拉近了领导与教师的距离,成为上级文件下传和教师倾吐心声的一条有效途径,也为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保证。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支教活动,进行城乡交流,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递给乡村教师,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师从乡村教师那儿受到教育。

2.坚持开展扎实的教学活动,抓常规,抓技能

学校的重头戏就是教育教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认为,没有教育教学水平为支撑的师德,应该是一个无根之木,更谈不上德艺双馨。磨练教师基本功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抓教学常规,抓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认真踏实,坚持做好学校一年一度的优质课评比、开放周活动、起始年级教学视导等,这些活动有措施、有记录、有评价,扎实开展,切实有效。

第6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1 加强课程管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

1.1 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国家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普通高中要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选修课程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2 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地方课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地方课程的开发、管理,市、县(区)地方课程必须报给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一般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可以开展讲义。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鼓励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与本地风土人情、本地特色相结合。学校要根据要求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做出统筹安排,确保课时。

2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1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学校要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课时安排和课程评价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优化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

2.3 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教研指导,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积极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评选与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3 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3.1 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地要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公平、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健全诚信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省里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系统,推进评价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3.2 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中考制度改革,着力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到2014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行初中毕业学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加强对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高校招生模式,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3 积极推进学校和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健全完善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承担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纳入教师评价范畴。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1 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要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进一步实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城区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

4.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总结新课程培训工作经验,针对教师发展需要,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避免单纯理论说教,增强培训的过程性体验,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扩大培训规模。

第7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开展“名师行动”,名师跨校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每月去所帮扶的学校上一节示范课,主备一个单元的,听一节帮扶对象的课,并负责讲评。

2.组建名师学科博客,在网上为学科教师解疑释难,提供帮助。

3.组建学科QQ群,实行实名制登录,就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4.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在原有学科核心团队基础上,各学科组织教学研修班,在教学骨干中选择优秀者进行定期研修,使其成为教学带头人的后备队伍,组建学科新秀班,使其成为教学骨干的后备队伍。

5.组织以评课为主要内容的全区人人参与的教学基本功培训。

6.组织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网上评比和学科命题能力网上评比。

7.组织教研员教学实践周活动,推进网络教研,

(二)、完善教研常规管理

1.组织教务主任及业务校长定期对常规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2.组织各校教学常规管理亮点展示,选择有特色、有成效的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其先进经验或成功做法。

3.定期召开观摩、研讨、推进会,举办各种课型的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4.制定并实施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五认真要求,集体备课要求,教学管理要求,组织教学工作检查和先进备课组评比。

5.加大随机督查制度建设,特别是对教学常规,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并进行“回头看”。

6.推行教研员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实行定点定期帮扶。

(三)、加强科室建设

1.制定课堂教学要求。

2.推行调研蹲点制度,每月一次不定期地对学校进行教学视导。

3.制定跟踪听课制度。

4.各学科中心组每单元进行一次网上集体备课,重点是教学目标与教的关系研究,教材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突破,学法指导,训练要求,每一单元要备一节课的详细教学案,以帮助学科教师准备教学。

5.教研员要增加到学校的次数、推广跨学科听课,加大对常态课的督查力度。

6.教研员督促薄弱校根据校情,制定学校和学科两个层面的常态课管理要求或规范。

(四)、致力提升教学质量

1.定制各学科教学目标管理方案,对学校和学科目标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建立教研员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

2.加大随机抽测力度,促学校、学科、教师进步。

3.阅卷,有效评价抽测成绩,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4.继续实行毕业班跟踪调研制度。

二、特色活动

(一)、实施“学”、“研”、“做”、“培”、“创”“五字”推进策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2002年我区开始新课程改革,2004年我区成为校本教研实验区。实施新课程、开展校本教研多年来,我区成果纷繁,但问题也接踵而出。为此,拟实施“学”、“研”、“做”、“培”、“创”——“五字”课程改革推进策略,旨在将我区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五字”中“学”是前提:搭建多维平台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研”是先导:针对我区新课程实施7年来的阶段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连续性的研究,使每位教师参与全过程,了解、把握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性问题,从而培养研究型引领团队;“做”是关键:开展校、、片、区级的实践研究解决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培”是提高:结合“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采取拟定、实施“教师自我提高计划”的自主行为方式,围绕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分别对教研组长、教师等不同群体开展分层培训,全力提高教师的能力;“创”是升华:是推陈出新,学习和借鉴优秀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校创造性开发校本教研形式,创造性地实施课程,适时地指导、推动教师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五字”课程改革推进策略其关键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相应的科研、教研制度,保证教师学、研、做、培、创的时间、空间,为教师营造努力向上的环境,促使全区教师不断努力并获得成功。

(二)、实施“二‘名’工程”,加快*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建设

为我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建设高层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队伍,拟实施“二‘名’工程”,即“名师”、“名校长”工程。在《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管理细则》的基础上出台《*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区“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选拔、培养一批在全市、全省以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有先进教育思想、较高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名校长、名教师,促进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名师工程”除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以外,还为了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些教师在评选完中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职称以后就觉得缺乏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实施“二‘名’工程”,会助于激发教师进取的热情。

据此,将成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努力使每一个工作室成为一个集思想引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于一体的优秀教育团队,发挥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成长”。同时,每年开展“*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名校长教学管理艺术研讨会”活动,力图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资源优势及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开设“名教师”、“名校长”网站,建立博客群。

第8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在学科教学和实践中所需要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地落实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决定举行萧江二中教师学科素养评比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磨练内功,提升品位,使之成为具有新课程改革意识和行为的骨干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决定举行教师学科素养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

二、活动内容:

语文教师开展八年级教材的文本解读和主题演讲赛;数学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的文本解读和说题比赛;英语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文本解读和话题口语比赛;科学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文本解读和实验设计比赛;社会老师开展时政评析比赛。

三、活动目的:

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参加对象: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五门学科的所有任课教师。

五、活动方式: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中研讨培训,统一认识和比赛要求。

2、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比赛,每科选出7名成绩优秀的教师。

3、各学科选的7位教师进行所指定的学科技能比赛,优秀的推荐到县级比赛。

六、活动安排:

比赛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和要求,另行通知。

七、比赛评比办法:

1、各学科奖项设置: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2、总结表彰:比赛全部结束后,学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总结表彰、奖励。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学科素养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林永忠校长

副组长:黄瑜袁德若

成员:章青旺应素娟蔡文俊陈丽君

2、加强宣传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发动,调动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比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9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即便是部分农村教师意识到了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就不自觉的转变成了坚持“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而且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无法实现新课程实施目标。农村教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新课程实施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意义

从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现状来看,很多农村教师依旧在照本宣读,无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导致学生根本不愿意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开始自己按照教材进行学习,新课程的实施过于形式化。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农村教师也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并未符合学生的W习需求,导致课堂教学过于盲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依旧没有被调动起来。如今,多媒体设备也广泛应用于农村课堂教学中,但是部分农村教学比较懒惰,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课堂教学质量依旧得不到提高。

新课程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在让学生掌握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的情感则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培养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也会有部分学生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教师一定要对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而要变成教学的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给学生指路,而且农村教师要具有钻研精神,不断的研究新学问,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学会教学总结。新课程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就在于新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农村教师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避免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

二、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方法

1.健全新课程实施制度。要想提高农村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农村教师首先要对新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思想指导行动,农村教师也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责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分组教学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实施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必须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注重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更好的发现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举两得。农村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借鉴其他教师的新课程实施经验,取长补短。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新课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农村教学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新课程背景下,单一依靠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农村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教学,推动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学校必须认识到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农村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培训方案,不同层次的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并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利用模拟课件讲解,丰富教师的新课程实施经验,提高农村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加强反思。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农村教师只有不断对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展开自我反思,才能及时发现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农村教师要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他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互相分享经验,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观点。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农村教师还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课程实施理念,二是新课程实施方法,三是新课程实施内容等。当然,创新不是盲目的,农村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实施要求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过程来看,农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农村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需求。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校必须认识到加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以更好的满足新课程实施需求。除此之外,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必须健全新课程实施制度,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依据,为教师展开教学提供支持。目前,农村教师必须创新新课程实施形式和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国华. 为农村教师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支招[J]. 学周刊,2015,(35):15.

[2]覃婷婷. 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性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王婵. 农村小学教师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J]. 学周刊,2014,(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