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新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1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有效途径之一,已形成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趋势。许多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必修课设置,但仍存在着诸多困境。
随着社会形势日趋复杂,面对“90后”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出现了教学瓶颈:(1)学校重视不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心态、开发个体内在潜力的途径还十分有限,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无法在短时间内起到显性效果。(2)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高职学生本就厌学心理严重,学习习惯不良。大多数学生总是抱着修学分的心态上课,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放松了上课时的自我要求。(3)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心理需要。课程内容更多地侧重在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及调适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多从心理“病例”出发来阐述如何应对心理问题,衍生在教学中就形成各类解决问题模式,易于引起学生自我暗示,为自己贴上了心理问题的标签。这种消极取向的授课模式忽略了个体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是消除消极心理品质后的附属品,积极心理品质和消极心理品质各自具有独立的内涵。(4)教学组织缺乏创新性。教学重在讲授理论知识,很难做到贴近学生。从现行近一百种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来看,大都忽略了针对性、开放性、层次性和操作性。在实际的教学中,该课程则有明显的学科化、知识化倾向,许多学生抱怨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这种偏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课程内容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另外,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和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5)以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过分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理论知识在个体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真正做到知、情、意、能力相统一。此外还有一些现象,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脱离,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等问题,致使许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生方向性误差;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多变与逐步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要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学生为本,侧重于学生的发展、进步与成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端正学生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积极心理的感受、关注培养,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误解,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助人与自助的实践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完善自我、和谐身心、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进步、健康成才。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创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保障等多方面都需要适度调整,有效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目标与积极心理学取向中提倡关注个体内在的积极潜能,优化人的心理机能不谋而合。通过心理健康课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树立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拥有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教育对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90后”的大学生,是心理正常的同学,他们更希望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独立应对发展性问题的有效方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同时完善学生个性发展。“90后”的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强但抗压能力弱,个性张扬,强调自我,有较强的表现欲,喜欢独行,对自己热衷的事非常执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坚持正确的自我信念,为人生理想努力奋斗。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通过深化成功的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克服消极事件的过程中培养韧性。
3.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将积极心理学内容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与感恩、关注未来、创造性、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要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大学生的美德、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要把树立高职学生的一种积极取向、培养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放在重要的地位,将主观幸福感的生成、积极人格的实现、积极社会关系的建立等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心理健康课程之中。如在课程中设置“爱与幸福”、“财富多少与幸福指数”、“理解与宽容”等专题知识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为了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存在的内容枯燥乏味、脱离实际的问题,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教学内容分为不同模块,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更好地为其发展所用。(1)认识自我:主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剖析个体的特点和优缺点,全面完整的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意识。(2)树立理想: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希望。辅助学生建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在完成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意义。即使在实现希望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困难,也能懂得有效调整和到最佳实现途径。(3)学会感恩:主要培养学生的乐观信念。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美好却易忽视的事物,如生命、父母、友情等。改变学生过去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心态,形成乐观的归因习惯。(4)榜样:同时塑造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希望。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成长动机。榜样的选取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是身边的例子,或者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显得高不可攀。榜样可以由教师提供或者由学生自荐,并在课堂内和所有同学分享。(5)积极心理:同时形成学生的乐观、希望和韧性。积极心理主要包括幸福心理、挫折教育、身体保健等内容。用积极的内容与积极的方式塑造学生的积极精神,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
4.教学方式:结合实际,重视过程和内在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中,能够实现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认同的教学方式更具有现实可行性。(1)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重在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通过思辨、讨论、对比、演讲等广泛互动参与的形式,活跃所有学生的思维,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学习成为自主建构心理的实践过程。(2)案例式教学:选取的案例不再是某类心理问题的代表,而是怀抱积极信念乐观生活的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现实性和拓展性。通过案例的示范作用,启发学生的自我探索,挖掘自身潜能。(3)体验式教学:真实、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心理的内化机制,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促进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有效教学 设计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需要组织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并积极投入到练习中,而且在通过多次练习后,学生能喜欢上、能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或技术动作。如何在有限的场地与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实效性与生活性
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其引导性,不能按部就班,通过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展示个性,从而提高体育理论素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指将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引入课程中,使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在生活情境中再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实践的场地,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练习,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此外,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学会交流、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体育教学更富实效性与生活性。
二、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当前,小学体育的教材内容略显单调,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局限化,逐渐对体育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的观念,充实、创新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情感。如在练习短跑100米时,可以提问“咱们班谁跑得最快”、“100米谁用的时间最少”等问题,激发学生们的运动情感。第二,师生互动,丰富学生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比如一起跑步、一起跳绳等。
三、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活动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失败、如何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新拾起勇气、克服困难,最重实现成功;面对那些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对他们提出表扬的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实现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
如在教四年级体育时,其中有个女生在练习仰卧起坐时竟然一个也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教给她方法,鼓励她再继续尝试,果然,坚持了几次,能够做出好几个。当时我马上就表扬了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到学期末,这位女同学仰卧起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课也充满了兴趣,上课特别认真。其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与机会。成功的条件与机会会给成绩差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让他们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因此,在平时练习测试时,我会暂时不给差生定下分数,再给他们几次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抱有希望,从而激发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创新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无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不可能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群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如:耐力跑教学,让学生在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力互利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5—6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事先不告诉学生跑的路线,而是在学校自然地形的某个点放上写好的提示,全程设有三到四个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跑完全程。学生带着一种好奇、探究的心情进行练习,效果很好。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本身很盼望上体育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与积极性,这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心理基础。可以从创新教学的分组形式开始,使学习小组形式重新组合,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的兴趣。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
学生存在气质类型、心理素质、运动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如:接力跑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分好组,排好队,依次进行。可有一次在接力跑教学时,突然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第二组有同学调换人。”我听了很恼火,走过去问:“你们为什么要调换人?”学生都低头不语。这时体育委员跑来告诉我:“他们这组老是输,而且总是输在这个同学这一棒,其他同学都让他跑下一棒,让后面跑得快的同学先上……”听了他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我带着微笑对全体学生说:“输并不可怕,怕就怕输了还不知道输在哪。第二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我们一起祝愿他们在比赛中获胜。”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练习的兴趣更加高涨了。
【关键词】新课改 体育教学 创新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面对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改,中学体育教学要从过去单一的“三基”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为目标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神圣使命。
一、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
中学生是一个好动的群体,大多数学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进而培养体育爱好和专长,因此体育教学也就比较容易培养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但由于传统和常规的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体关注不够,体育课内容过于单调、重复,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充分关注、了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需求,多选择些贴近生活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逐步产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期待,使其参与体育运动时做到身心合一,主动地去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此外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除了常规的讲解、示范外,还可以使用挂图以及幻灯片、录像、电影等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练什么,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因此对体育活动比较冷淡,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这种教学模式,常常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指出,教学应以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为首务,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愉悦活泼的教学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可用少量的课时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产生兴趣,发现不足;这比教师单纯地为他们纠正技术动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跑的技术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当前体力等等。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有用、有效,自然会激发他们在跑步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营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一项不错的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组织在一起,有质量地锻炼1小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体育周”,来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体育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广,有利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四、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教改创新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话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势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在热烈进行之中,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虽说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之妙,存乎一心”。我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与同仁商榷,以求进一步地发展,为推进语文教改创新的更大进步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的氛围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表明非智力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活动能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活动。因此,要把努力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多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发展期,身心因素变化较大,他们非常介意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与认同。对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性格心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多与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与困惑,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以增强向师效果。同时也要协调和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二要对待学生要讲求客观民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教父教母”的不良形象,着力建立良师益友关系。在学生犯了错误或发生问题的时候,要本着宽容心态和不武断原则,允许他们“说话和申辩”,并帮助他们努力纠偏改正。要承认和面对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讲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切不可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自己的好恶把学生简单粗暴地分为三六九等,更不能“淘汰和拒绝”学生。三要坚持激励性评价机制。对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坚持以激励为主,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和问题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号召和发动全班同学对他们多接触、多亲近、多帮助,让他们体会到外来的温暖。要尽量挖掘和放大他们的闪亮点,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和成就感。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简单粗暴,一棒子打死,要加以心理上的正确疏导。否则,会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或破罐子破摔,贻误一生。
二、指导学生搞好预习,前移课堂教学关口
诚然,教学的主要阵地是45分钟的课堂,但是一名具有责任意识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应讲求更多的“诗外功夫”,其中认真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教学工作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要帮助学生拟定预习提纲。这是开启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辅导和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迈开和走好第一步,然后,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由“手把手”到“半松手”直至“完全放手”,并逐步对预习计划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二要指导学生开展高效预习活动。在学生预习活动中,教师要强化方法指导,抓住着力读、思、划、写等具体环节,通过通读课文、精读片段,对教材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并借助相关工具书和教辅用书,独立思考掌握基础性问题;再通过同学交流等方式力争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者能够思考提出一两个有质量,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有时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总之,要力求高质高效。三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抓学习重点。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和历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预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就是通过总结和归纳,能够梳理出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在经过部分消化后,把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集中精力听从教师讲授解惑,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024―01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发达地区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高中努力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大学生,和发达地区培养的大学生一样平等接受高等教育,这当然是我们重要的办学目标之一。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高中入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的培养问题,只有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到一条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之路,才是我们学校工作的最根本所在。近年来,我们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个个成功”的办学目标。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地把人的成功教育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生涯规划让学生人各有志
我们学校每年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学期,都要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其主要程序是:首先由年级主任、班主任分别在年级和班级内对学生详细讲解什么是人生规划?人生规划对我们的学生有什么意义?其次,等学生从思想上彻底接受了这一理念后,我们就开始分几个固定步骤来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先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同时要对近期、中期、远期的行动措施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然后召开人生规划主题班会,同学们分别展示各自的规划草案,接受别的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更要接受老师的建议。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张表让他们填写,填写栏目有:高考成绩预测,最喜欢的大学,最喜欢的城市,最喜欢的专业,最喜欢将来从事的职业,展望十年后的自己等。最后把全班学生的人生规划表统一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我们称其为“人生规划墙”。这面墙壁要在三年的实践里时时提醒每一个学生:面壁三年,背水一战,立志成功,别无选择。
二、阅读让学生深刻认识世界
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但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有效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素养和写作功底,更重要的是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学校高度重视为学生创造各种便捷丰富充足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举手投足、极度方便的条件下尽情阅读,从名著阅读中汲取知识,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这就像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t望世界的窗口”,让他们透过一本本书籍去观察和探索这个生生不息的精彩的世界。我们的阅读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校园阅读文化长廊,班级书架,还有坚持不辍的学生日记撰写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发动全班每人带一本书来放在书架上,这样五六十本书可在很大程度满足一学期内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先学后教”助推高效课堂
立足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面对我们的生源还不是特别整齐的情况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办出让人人成功的学校教育,主动变革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则是一条希望之路。多年来,我们多次派出老师和管理团队赴其他学校学习取经。同时邀请国内教育专家来学校手把手帮助我们培训教师,传播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目前,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课内消化,学是核心,教是保证”已经被全体教师所认可。现在,无论走进哪个班,所有的课堂无不体现一个字:那就是活。教师、学生轮番上阵,你刚讲完我就上台,一节课上至少有七八个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发言。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颠倒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部分教师甚至把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他们主观地认为高中政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自行理解,只有老师多讲,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入,加深理解。如果讲不到位,必然流于形式,囫囵吞枣。所以讲的时候面面俱到,一讲到底,把课堂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但是,如果学生长期依赖于老师,必然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学习“等、靠、要”,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课堂应理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学习思考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补充讲解。
对于教材比较简单的内容,我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目的。而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例如在讲高二哲学下册《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时,我就在黑板上板书本堂课要掌握的三个问题:一、理想的含义及分类;二、崇高理想的作用;三、青年学生对待理想的正确态度。然后要求学生用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自学任务。之后,每一个问题找一名同学来进行分析讲解,再找一名同学对前面同学的分析讲解进行评价,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总结。如果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就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再由老师进行更正、补充讲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我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此类知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内容占80%以上,这样需要老师讲的内容就不多了。而且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都能得到充分体现。课堂就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只需做宏观引导即可。
我认为这种做法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一堂课下来,不是老师个人“累”,学生“耍”得好,而是学生都很“累”,老师“耍”得好。
1.2学生掌握主干知识,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对于教材比较困难的内容,我采用先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熟悉教材,掌握主干知识,然后老师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突破性讲解,不面面俱到,而仅是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然后再设计几个典型例题,当堂练习,及时反馈,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例如在讲高一经济学《银行的分类及职能》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主干知识,并让学生熟悉教材10分钟,掌握主干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再用20分钟由老师重点讲解三大类银行的性质、职能,并进行比较。重点比较性质的差异,避免学生混淆。然后当堂练习5个选择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的问题及时补充讲解,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热情
高中政治学科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1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发表时政讲演。
每一位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积累时政知识,并在课堂的前5分钟由学生轮流演讲,发表各人的认识、观点,让学生相互交流,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到高三后期,还要求学生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来分析时政热点问题。学生通过了解时政、关心社会从而深化对政治学科的认识,增加兴趣,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进行辩论。
如在学习“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问题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先组内进行讨论、准备,然后推选代表参加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立场,能时辩是非。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实物,以生动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货币时展示各种货币,在讲信用工具时,展示并比较银行卡、信用卡。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变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生动。
2.4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写政治小论文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学生认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坚持让学生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形成整体认知
第一课、每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我都坚持让学生组建自己的(严禁抄袭他人的、资料上的各种结构表)网络知识结构,以把交分散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整体认知,加深对知识的自我理解。
四、加深情感教育,以情动人
一、农村小学的特点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乡镇,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调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也不太敢说英语。
2.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3.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三到四次,每次仅二十分钟,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并且有些学生甚至在英语教师上课说英语时,起哄或吵闹,这又影响了其他学生英语的习得。而且,目前社会上尤其是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应贴近于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ler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如实的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到三年级关于Fruit的单元时,教师可利用各种水果,进行实物教学,对于当时无法找到的水果,则可用图片代替。而在学习Cat、Dog时可使用绕口令“A cat,a cat,miao,miao,miao.A dog,a dog,wang,wang,wang.”这样就会使抽象的单词变得更加直观,使英语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如韵律诗、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到四年级的Shopping game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易于学习May I have……?这一句型,我将这堂课设计为发生在一个Snack Bar中的一段情景对话,先让学生当assistant,由教师充当customer指着图片说出May I have……?然后再由学生上台表演,再接着让学生分组操练,在同学面前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出来了,学得也特别快。
2.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与良好的语言环境
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自己的态度来激活课堂气氛,用轻松活泼的气氛影响学生的情绪,因为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上课教学宜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用综合的教学路子。如:情景法、直接法、讨论法、练习法、视听法、交际法等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都可采用。
小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持久性,特别是对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安排时宜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每周都能多次接触到英语并有足够的实践量。
3.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的书上画上五角星,或在其额头上贴上彩色五角星,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加两颗红五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注重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把一个人放在国外,一年以后他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有氛围,有自然的语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
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Good morning.Stand up.Sit down,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Goodbye.以后每节课坚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数。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强了浓厚的兴趣。要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境,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现代信息日新月异化,一些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教学中,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替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境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
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相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我的评语有:Good,Good,very good.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Pass.Wonderful……被赞扬的学生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我还采用了画星星、书后盖印儿、发放小礼物等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亲切地对学生笑笑,摸摸他们的小脑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在课后会互相评比书后的“印绩”多少,一周总结一次、表彰一次,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了。
四、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
1.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说“I have a headache”,可以作头疼状;“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还可以模仿录音中人物语言外加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p up”、“Very good”、“Sit down,please”。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比如:“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新课改 有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目前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更倡导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展开一系列语言交际活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就教材进行单纯学习的教学模式,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将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寓于丰富的生活之中,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精神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呢?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就会感到学习英语不枯燥、不乏味,也不感到负担重,觉得学习英语就是一种乐趣,越学越想学,可见,兴趣对英语学习有多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佳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它影响到学生今后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用渠道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重要机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以往粉笔加黑板加教材的单调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介质的飞跃。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集中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料,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反应灵敏、视听结合、音形兼具的特点,在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My New Room”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画面,带领学生一起“visit the new room”,直观的画面、动态的效果、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很快熟悉房间的摆设,顺利掌握相关单词,并对in,on,behind,near,under,over等介词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与掌握。
三、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
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发展性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能够实现,但又必须经历过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的状态。其次,正确熟悉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充当“指挥”和“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每堂课的主要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好动、善于模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养成敢说、爱说的良好习惯,并不断发展其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爱好长久不衰。
四、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1.运用恰当的直观手段
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直观手段有简笔画、教具、实物等。平常要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图片,或让学生动手画或做,增强趣味性。也可以运用简单明了的简笔画,易学易画,简单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比如在课堂中,老师运用简笔画动物、水果、玩具等,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画。
2.设计课堂小游戏
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一种妙法。小学英语教材中就设计了相关的游戏环节能很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3“A purse”一课中问地点的游戏,可以采取捉迷藏的方式,让学生蒙住眼睛然后猜测在哪儿。一生问Where is YangLing?一生猜In the classroom。以此练习所学知识,更能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真实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实物、直观教具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置于形象与直观的情景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交际情景,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待在不同的场所,面对不同的人物,将枯燥的内容融入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寓教于乐。
4.强化口语训练。
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强化常用口语。此外,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要了解其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在课堂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相应的文化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我校聘请了两名外籍教师,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接触到纯真的英语,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研究课堂有效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廖苑梅.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J].中外教育研究,2010(11).
[2]曹海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标理念的落实[J].新课程·小学,2010(8).
[3]赵光旭.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新课程理念.教育革新,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