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片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学片断 教材 微创 功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而在使用教材的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精力、也不可能对教材作较大幅度的“二次开发”,如果能对前后章、前后节的教学顺序或内容作适当调整,或对某一章的某一块内容或某一环节进行适当增删,已经很不容易,这相当于对教材内容“微创”,意为“微小的再创造”。
“微创”是一个技术名词,来源于医学,就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是相对传统手术的科技成果。本文中的“微创”区别于医学中的“微创”,它不是治理教材,而是立足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微小而适度”的加工,如:调整、增加或删减等,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的“教教材”做法,“微创”不仅容易实施,而且只要“微创”得法,其起到的教学功效绝不微小。
一、案例分析
在一次初中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节示范课《二次根式的乘除(1)》,基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对教材的引入部分作了“再创造”,这对整节课而言,只能算是“微创”,但画龙点睛,让原本静止的教材“动”了起来,让相对无趣的课堂“活”了起来。
1.教材的引入部分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取自于“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二次根式”,该节教材的引入部分呈现了如下情境。
数学实验室:(1)在图12-1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BC=■,画出矩形ABCD。矩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
解答:矩形ABCD的面积=■×■,又矩形ABCD的面积是4,所以■×■=4。
(2)在图12-2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出矩形EFGH,使EF=■,FG=■。矩形EFGH的面积是多少?
2.微创教材
(1)变“无”为“有”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基于这一点,笔者通过微创教材,让学生在教学的引入环节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①回顾旧知,点睛破题。先请学生回顾、例举二次根式,并从中选了两个二次根式■和■写在黑板上;再请学生回忆如何作出长为■和■的线段;然后通过在■和■之间增加运算符号“×”,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乘除”中的乘法运算。
②应用旧知,数形结合。先请学生用原有知识解答这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的式子,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可以利用图形得到■,那么,这里是否也能利用图形解决这个问题呢?”由此引导学生弃“数”从“形”,往图形方面考虑解决的方法,想到构造长为■、宽为■的矩形,通过求矩形的面积来解答■×■。在学生画矩形有困难时,可提示学生在网格图中画,从而轻松画出。至此,具备教材上提供的所有条件,问题得到解决。
③总结方法,需学新知。笔者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当遇到代数问题,从“数”的角度难以求解时,可考虑转换思路,从“形”的角度求解;反之,当遇到几何问题,从“形”的角度难以求解时,也可考虑转换思路,从“数”的角度求解。虽然■×■能从“形”的角度求解,方法也颇具创造性,但毕竟有些繁,而且思维量较大,因此还是希望能从“数”的角度求解,但原有知识又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以上这些教学片段在教材上均没有呈现,笔者通过创设这些过程,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知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变“有”为“无”
教材上给出的问题情境中,既有矩形,也有网格,是一个让学生很容易解答的情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去掉了矩形和网格,变“有”为“无”,变“直接解答”为“开放设问”,变学生解题教学为师生对话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享受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和应用的过程,体验了搭建脚手架(构建网格)的过程,感悟了新知是为需所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量大大增加,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3.微创的理论依据
(1)教学法依据
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对教材实施“微创”。在本案例中,从初二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教学内容不满足于教师的单向灌输,而有探究的欲望;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有二度开发的可能,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的引导开发成为探究;从教学的目标来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体会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究,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2)心理学依据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过程中,通过与外界进行信息的双向流动主动建构形成的,外界要通过创造合适的活动,帮助外部信息向学生内部流动,在学生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身内部的知识时,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得到的知识可能是合理的、正确的,但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可能是不合理、不正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正确的加工。而本案例对教材的“微创”,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显然是一种对学生思维合理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建构出新的知识。
二、微创功效
1.激发兴趣,提升教学品味
《课标》(2011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的引入,如果对教材不进行“微创”,而是根据原有的材料平铺直叙,那么这样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毫无挑战性,他们也就不会产生兴趣,学习由此进入被动状态,学习效果必定事倍功半。本课通过“微创”,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本身,对数学学习的过程有了更为充分的体验,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数学味道的数学学习,这样的教学,也才是有数学品味的教学。
2.构建平台,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使数学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本课的引入,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就是纯粹地解两道题,而这两道题目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都会做,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无从培养。而现在通过“微创”教材,去掉矩形和网格,让学生直接计算■×■,这个问题用原有的代数知识显然无法解答,对学生而言,一般不会考虑从“形”的角度来解决,构造“形”后一般又不会想到搭建“网格”,由此就为学生构建了需要创造“矩形和网格”的思维平台。而在课初,通过复习“如何作出长为■和■的线段”,为学生后面的“借形解数”作出了铺垫,使教学过程显得自然而流畅,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视角得到了拓宽,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3.倡导对话,追求开放教学
《课标》(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合作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参与,即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进行一次次真情的交流。本课的引入环节通过“微创”后,为学生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想说、敢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会,营造了师生和谐、热烈的课堂合作、交流和分享氛围,为后续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原意义。
4.立意育人,渗透思想方法
《课标》(2011版)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好的数学教学,是把数学知识、方法、思维和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学的立意要高,要建立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之上,要重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本课的引入通过“微创”后,有效地渗透了“形解数、数解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应用了搭建“脚手架(构建网格)”的数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核心理念。
5.经历过程,才知为需而学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积极、和谐的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体验问题的结论和方法之间的精彩过程,从而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本课的引入通过“微创”,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新知是为了比较方便地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的需要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6.立足效率,落实课程目标
《课标》(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真正有效、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的课堂,是时间效率与学生思维效率高度和谐统一的课堂。而没有学生思维真正参与的数学课堂,无论它呈现了多么丰富的内容,都不是高效的课堂。本课通过对教材的“微创”,加入局部的探究元素,既兼顾了时间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效率,因而,课堂效率是很高的。《课标》(2011版)还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教材的“微创”,就是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出新的知识与方法,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个性特征的知识,才真正达到了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而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静的教材”不可能与“动的学生”做到很好的吻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教材,自主创新地选择、组织和使用教材,认真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最好是“微创”,从而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教材时要做到两点:“眼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要以教材为载体,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造,绝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为提高我院初等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教学技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小学教师,我们在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考核方法做了进一步调整,初步建立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体系。
1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分为数学技能和综合技能两部分。
1.1 数学技能
数学技能是指学生承担数学教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读写技能、绘图技能、计算技能、应用题解题技能、教具学具制作技能等。
1.1.1 读写技能
内容:数字书写;整数、分数、小数、常用字母、符号、公式和小学数学算式的读写。
要求:熟练掌握数字、常用字母、符号和公式及小学数学算式的规范读法、写法,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
1.1.2 绘图技能
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统计图表;应用题的线段图;简笔画作图等。
要求:正确使用三角板和圆规等绘图工具完成小学数学教材中常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绘制;正确、美观地画出小学数学教材中常用的统计图表、应用题的线段图;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用简笔画绘制情景图,突出教学重点。
1.1.3 计算技能
内容:笔算、口算、速算、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估算;近似计算等。
要求:掌握笔算的算理、算法,算式书写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常见的口算、速算和估算方法,熟练进行口算、速算和估算;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运算法则、性质,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四则混合计算。
1.1.4 应用题解题技能
内容:小学数学应用题基础知识;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讲解等。
要求:讲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语言表述清晰、简洁,解题步骤完整;能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说理有理有据。
1.1.5 教具学具制作技能
内容: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正棱锥、正棱柱等常用的立体几何模型;制作钟表模型、数位表、七巧板等小学数学常用教具等。
要求: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制作简单、便于操作的教学用具,能够讲解所做教具的使用方法。
1.2 综合技能
综合技能是指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而必须具备的综合技能技巧,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说课技能和数学课件制作技能等。
1.2.1 教材分析技能
内容: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
要求: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法。
1.2.2 教案编写技能
内容:教案的内容、类型、格式等。
要求:能完整、有条理地设计一节小学数学课;编写教案,格式规范,结构清晰。
1.2.3 课堂教学技能
内容:数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板书技能等。
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进行教学片段的讲解,完成预定的教学步骤;数学语言准确,重点突出,讲解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适当地板书教学要点。
1.2.4 说课技能
内容:说课的内容、要求;说课稿的撰写等。
要求:恰当地说清楚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说出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思路、步骤及依据;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学法能够提出充分的理论依据;仪态端庄、得体,语言表述流畅,理论依据充分、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速恰当。
1.2.5 数学课件制作技能
内容:常用制作软件的使用;制作综合课件等。
要求:掌握小学数学课件常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途径
2.1 实行数学技能辅导员制度
每学期初组织选拔数学技能好的同学作为数学技能辅导员并定期组织培训。初等教育专业每个班配备一名数学技能辅导员,每周一个早自习、一个晚自习对学生进行辅导。各年级制定统一的训练内容及展示内容,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板书板画训练,将小黑板摆放在指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检查、评分,并将学生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2 开设小学数学技能训练课程
为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根据训练内容分别在第一学期开设数学技能训练课,第三学期开设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通过课堂教学,集中讲授各项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训练目标等,同时给与及时地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然后分组训练。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根据训练内容布置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训练方式以模拟试教为主,每个学生都要备课、讲课,由其他同学扮演学生角色。讲完后师生共同点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修改完善。
2.3 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指导
初等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
2.3.1 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安排两次,分别在第二、四学期各两周。第一次见习的任务是了解小学的一日常规,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及教学情况;初步接触小学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在全体学生试讲的基础上,择优试教。第二次见习的任务是掌握听课的方法,会做听课笔记并即时点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2.3.2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教学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语言准确、流畅,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书写规范、工整。
2.3.3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在此期间学生将以准教师的身份独立走上讲台,教学技能的各方面都将得到综合提升。
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每次见习、实习前都组织有针对性的辅导。见习、实习过程中由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确保见习、实习效果。
2.4 定期举行数学教学技能比赛
为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增强训练意识,展示学生训练成果,定期组织速算比赛、应用题解题比赛、教具制作比赛、板书板画比赛、教学片断比赛、说课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比赛。
3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考核办法
技能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过硬,学有专长的小学数学教师,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3.1 制定考核标准及成绩管理办法
由数学教研室负责初等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和成绩管理工作。针对各训练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各项技能规定质和量的要求并制定出考核标准明细表。
学生的考核成绩将记入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成绩档案,要求学生在教育实习前通过各项技能的考核。在各学年的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活动中,教学技能的成绩都作为考察因素。
3.2 改革考核形式
在考核形式上,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单项考试与综合考试结合等形式。
关键词:有向开发;交互反馈;集聚生成
数学知识形成意义上的课型主要有概念教学课型,运算教学课型和规律教学课型,其中概念教学课型是三大基础课型之基础。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前人在长期的生命实践活动中对大量材料辨析比较和概括提炼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抽象命名而形成的。本文主要围绕数量关系教学概念中的“倍数关系”展开论述,并以典型案例作说明。
一、概念教学的问题存在
在当前的概念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替代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容易导致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缺乏参与体验;二是从一个具体情境或事例中揭示概念本质的方式使概念内涵比较狭窄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对概念内涵形成有偏差的认识;三是替代学生对概念表述的概括提炼和抽象表达,影响学生对概念命名来龙去脉的理解性认识。
二、概念教学共通层面的展开逻辑
基于以上对概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解读。从师生交往互动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过程主要由“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三个相对区别又有内在关联的步骤组成。
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有效论证
下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片段及解析:
《倍的认识》教学片段1:
出示蓝花、黄花图(教结构)――
一边圈,一边说。
蓝花有2朵(板书),我们把这2朵看作一份,圈一圈;
黄花有这样的几个2啊?
一边圈,学生跟着一边数,1个2,2个2,3个2。也就是黄花有3个2朵(板书)。
你看看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啊?
哦,有3个2,就是3倍。
……
提供练习纸,出示蓝花、红画图(用结构)――
要求学生,一边圈,一边数,说一说:
第一行有2朵蓝花,第二行红花有4个2朵,第二行的朵数是第一行的4倍。
【评析】从这一系列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从“教结构”到学生“用结构”,都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观察、动口表达能力,学生能借助实物清晰地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两个量之间如果存在正好“几个几”的情况,还可以用“倍”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给思维打开了一扇窗。到此,初步完善了对“倍”的认识,为后续“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学习埋下伏笔。
《倍的认识》教学片段2:
基于能较熟练地说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接下来3个分层次的画圈练习,则较完美地体现“有向开放”:
(1)基础练习:第一行请你画3个圆圈,第二行画6个圆圈,现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圆圈有怎样的关系呢?怎样画能一下子看出来呢?
(2)开放练习:第一行还是画3个圆圈,第二行你想画出第一行的几倍呢?画完后说一说:第二行有几个几,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3)进一步开放:第一行和第二行老师都不规定你画几个,但是要求画的第二行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自主完成三个层次的画圈练习。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的“有向开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以开放的问题为教学载体,学生共同参与,展现学生真实的思维基础,帮助学生克服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纠正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认知错误,使每个学生真实地经历从错误到正确、从混乱到有序、从零散到完整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教师精心设计的三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投入到问题思考与解决的过程中;而且,强调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和诊断学生真实的基础,捕捉和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中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通过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每个学生获得切合实际的发展。
《倍的认识》教学片段3:
投影学生练习纸后,教师提出几个核心问题:
(1)第一行有3个圆圈,第二行有2个3,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如果第二行有3个3、4个3、8个3呢?你发现了什么?(第二行有几个3,就是第一行的几倍。)
(2)这几份练习中,第一行的个数都是3个,为什么第二行的个数有的是第一行的3倍,有的是4倍,6倍呢?
(3)几个学生的画圈练习中,每一份圆圈的个数都不相同,但是他们第二行的个数为什么都是第一行的3倍?
(4)你觉得谁是谁的几倍,跟什么有关?跟什么没有关系?
【评析】通过这样几个核心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在此过程中,尽管学生的答案是多元的,但教师对学生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准确流畅的师生互动交流,体现了对学生各种可能性的具体分析,也展现了对课堂具体状态的清晰把握,对学生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和透析力。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这三者在推进过程中的递进性,其实同类内容的课与课之间具有内在连贯性,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相对灵活性的设计,即教学过程可以由一个分析单位,也可以由两个或者三个不同类型的分析单位构成。这需要由每节课的具体进程来决定,也应该随着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状态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2]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1:89.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44
前几天,学校四年级数学教师开展“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积极性很高,但是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接下来,我就重点选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来进行讲解。
[教学片段一]教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了几个生活化的情境:(1)小明的妈妈周末去银行存钱,银行卡原来有1246元,现在准备存入2350元,问存完之后银行卡一共有多少元?(2)小明的爸爸身高1.72米,妈妈身高1.64米,小明身高1.43米,问小明一家人的总身高有多少米?(3)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一个班级一共有5个人的成绩在90分以上,分别为92分、95分、99分、97分、91分,请问这5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为多少?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公式,并求出答案。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导入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了大概15分钟,学生才陆陆续续解答完这些问题。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久才算出来?”有的学生说:“太难了!”接着,教师对学生说:“还有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快速地得出答案。”于是,很多学生瞬间热情高涨,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他们已经无法集中注意力来认真听讲接下来的内容了。
反思:教师想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导入教学,但是选用的例子比较复杂,而且计算难度有些大,容易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选用一系列简单的例子,逐步加大难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导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学习中。
改进:教师可以出示层层递进的4个生活化问题:(1)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7个苹果,问两个人一共有几个苹果?(2)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个数比小明的少一倍,问两个人一共有几个苹果?(3)将276个苹果平均分给23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4)一个班级共有34名学生,数学平均成绩为83分,问班级的数学总分为多少?然后,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快速列式,并求出答案。接着,教师问:“除了这种计算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有的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用计算器来计算。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很好地导入新课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通过这样一系列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片段二]在给学生讲解完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用计算器计算的优势和计算规律,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学校一共有1250名学生,问如果每人每天节约多少千克,那么我们整个学校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的水?教师将学生分为5组,分别让5组学生依次以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1.5千克、2千克、2.5千克、3千克水来计算学校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的水。学生快速地展开列式计算,随后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教师还让每组学生都说说自己是如何用计算器来计算的。虽然有一组学生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但是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和关系,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每人每天节约4千克的水,那么我们学校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的水?要求学生根据总结出的规律,快速进行计算。
反思: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他们理解错误时,教师应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促使所有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改进:教师在发现那一组学生的答案错误时,应积极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改正错误。这样能加深他们对“用计算器计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69-01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究学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却存在“探而不究”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更有效呢?
一、问题情境——注重开放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只有问题情境开放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被有效激发。
案例:“质数与合数”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用小正方形来拼一拼长方形。看看小正方形在什么情况下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1:老师,我们组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当只有2、3、5、7、11、13个小正方形时,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在这几种情况下,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和2、1和3、1和5、1和7、1和11、1和13。
师:你说的很好。那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情况下才行,而其他情况就不行?
生2:不是,当只有17、19、23个小正方形时,也是只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那我们来观察下2、3、5、7、11、13……这些数字,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我们把有这些特征的数字称为质数,那什么才是质数呢?
生3:老师,我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时,这些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质数。
生4:我也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数字都只有两个约数。
师:那都是哪两种约数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5:有一个约数都是1,另一个约数都是它自己。
师:你的分析是正确的。像这种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字,我们把它称为质数。而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数字,我们把它称为合数。
以上教学中,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开放的,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质数与合数”这一数学知识内容的探究。这样,数学知识点就在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究中自然建构。
二、探究过程——注重“操作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要注重“操作性”,让他们在具体的数学操作中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探究。
案例:“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1:我觉得和圆锥的底面积有关?
生2:和圆锥的高有关。
生3:和圆锥的侧面积有关。
生4:和圆锥的底面积以及高都有关。
师:刚才仅仅是你们的猜想。猜想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个圆锥及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现在请你们利用这一些学具进行探究,看看圆锥的体积应该如何计算?它的公式是怎样的?
接下来,同学们在小组内利用学具进行数学探究。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把圆锥的水装满倒在圆柱中倒三次,刚好把圆柱倒满,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结论。
以上案例中,对于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把公式的探究过程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习题评价——注重反思性
数学习题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实,在数学习题的讲评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习题评价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探究性学习也就有了“落点”。
案例:“周长”教学片段
师:有一个长方形,它的宽是6厘米,长是8厘米,其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1:(6+8)x2=28(厘米)。
生2:6+6+8+8=28(厘米)。
师: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求长方形周长的两种基本方法。你们真棒!
生3:老师,我不是这么算的。我的算式是6x4+4=28(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出这个算式的?
生3:我先把长方形的四条边的边长都当做6厘米,那就是6x4=24厘米,然后每条边多出来2厘米,那就是2x2=4厘米,最后写成综合算式就是6x4+4=28(厘米)。
师:你用了假设的方法来做这道题。你真棒!
生4:老师,那我们也可以把每条边长都当做8厘米,那就是8x4=32厘米,然后减去多算的2x2=4厘米,最后列出来的算式就是8x4-4=28(厘米)。
以上案例中,对于习题,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得到了有效彰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感悟;思维交流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课往往存在刻意追求形式之风,使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执教的教师几乎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环节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兴致勃勃,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把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落到实处了。其实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同时也折射出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数学问题少了,同时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的提高少了。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课堂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少一些华丽情境,多一些数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 一:小学五年级课本中《通分》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小红的一家对自家小果园的设计方案如下:
爸爸:这块地的3 5种桃树, 1 5种葡萄。
妈妈:这块地的1 2种苹果树,1 3种橘子树。
小红:这块地的3 15种月季草莓, 4 10种梨树。
师:根据他们一家人的不同设计方案,你知道他们各人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生1:爸爸最喜欢吃桃子。因为1 5 和 3 5相比,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所以“ 3 5>1 5”这就说说明爸爸最喜欢吃桃子。
生2:妈妈最喜欢吃苹果了。因为1 2和1 3相比,它们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所以 “1 2>1 3 ,”这就说明了妈妈最喜欢吃苹果。
师:那小明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谁知道呢?说说看?
[没有学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不能做出判断了?是吗?
生3:因为 3 15和4 10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师:看来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通分”。好吗?
这样创设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旧知。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二、少一些低效活动,多一些思考感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其实,只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才能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案例 二: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的教学练习课片段
师:明明要买38元钱物品,他手中有一张50元、四张10元、2张5元、5张一元的钱,怎样付钱给售货员?请你帮帮忙,好吗?
(老师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1:可以付一张50元,再找回12元。
生2:也可以付4张10元,再找回2元。
生3:还可以付3张10元、2张5元,再找回2元。
师:真聪明!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生4:直接付 3张10元,一张5元和3张一元。
师:真不错!明明该好好谢谢你们了。
这时课堂上掌声不由自主地响来了。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少一些空泛提问,多一些思维交流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案例 三: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拓展思维练习课的教学片段
师:“把10、20、30、40、50这几个数填入下面的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再把你们的想法进行汇报,好吗?
生1:我们小组这样填: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真棒!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3: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今天,你们各小组的同学都很棒!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师生智慧型的探究对话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中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数字10、20、30这三个数都可以填入中间的圆圈里,再选择其他的四个数字分别组合到上下、左右的圆圈中。
这时,学生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要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同学分享,向老师汇报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提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其实,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既轻松,又开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使思维更加灵活、敏捷。
四、少一些过程铺设,多一些能力提升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课堂教学中,不要给本节课定太多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 “齐”和“全”,其结果往往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应该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2]《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
【关键词】建模思想 教学演绎 概念 计算 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具体解释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基本途径”。而“就许多小学数学内容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我们每堂数学课都在建立数学模型”(张奠宙)。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自主的“意义建模”的过程,从中感悟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智慧的生成与积淀。但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数学建模教学并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导致模型思想的渗透没有取得尽如人意的效果。
数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在不断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的意义上,才真正走进了数学学习的“腹地”。基于建模视角展开数学教学,教师们首先要善于对熟悉的内容进行“陌生化”审视,用建模思想来观照数学的概念、命题、方法等,发现其中的“模型”因子。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构成了数学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下面,笔者结合有关课例就基于数学建模视角的课堂践行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一、数学概念教学:前后沟联,寻找原型,达成知识建构的系统性
《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教学片段:
师:联系二年级时认识的乘法和除法,想一想:为什么速度×时间=路程,要用乘法?
生:速度表示一份有多少,时间就是有几份,乘起来表示总共有多少,就得到路程。
师: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为什么用除法呢?
生:因为用除法表示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也表示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有份数。
课件呈现:×= ÷= ÷=
师:熟悉吧!这“一乘两除”该怎么填空呢?
生:4乘3等于12,12除以4等于3,12除以3等于4。
师:这三个数据里面,哪个数据相当于速度?
生:是4。
师:4表示每份,那3和12又分别相当于什么呢?
生:3是时间,12是路程。
课件呈现: 墙面图
师:这面墙有多长,我们可以只看第一排,其中一块砖的长度就相当于什么?
生:一份,就好比速度。
师:那什么相当于时间呢?
生:这一排有几块。
师:这面墙的长度相当于什么?
生:路程。
师:这样一组数量关系就是我们学过的乘除法的一种情况。还有哪些数量也是“一乘两除”的关系……
教师通过精妙的设问,巧妙地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与已学的乘除法知识勾连起来,为“数量关系”找到了更具统摄性的数学原型,即“一乘两除”,并通过组织细致的类比、抽象等思维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意识到,“数量关系”就是二年级学习的乘除法之间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数学模型。至此,学生顺利完成了对于“数量关系”的“意义建模”。但教师并未就此罢手,为了让学生对此类模型的感受更深刻,教师又继续呈现生活中的现实素材和已学的习题题材,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拓展了模型的外延,做到了前引后伸,帮助学生成功寻找到了所学知识在认知结构中的嵌入节点,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块状编码与结构化。
二、计算教学:提出假设,验证猜想,体现法则生成的探究性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片段:
教师创设“一个分数与整数怎么乘才能算出正确得数”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对计算方法提出了三种模型假设,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推论,从中甄选出合理的假设,即“分数与整数相乘,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由此迈出了算法探究的关键一步,这其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提出合理的假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验证,再组织全班交流、分享验证的过程和成果,体会验证方法的多样化。学生真正经历了“猜想——验证”的“类科学研究”过程。由于计算方法不是教师直白式的“告诉”,而是学生自主研究的成果,因此,计算方法的模型也就能牢牢地系在认知的锚桩上。同时,学生独立思考钻研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得到了培养和积淀。
三、解决问题教学:变式拓展,丰富内涵,感受策略应用的广泛性
《梯形的面积计算》活动课教学片段:
教师组织学生经过如下图所示的演示,探究出了问题“原先的一面墙共有砖多少块?”的简便列式:(3+8)×6÷2=33(块)。
师:“3”“8”“6”分别指这面墙的什么?为什么还要除以2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最上层块数+最下层块数)×层数÷2。)
师:这样列式,像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梯形。
师:对!堆放的横截面近似梯形,且每两层物体个数的差都相等。这里最上层块数、最下层块数和层数其实就相当于梯形的——
生:上底、下底和高。
课件出示:一只挂钟,一点钟敲一下……十二点钟敲十二下,从一点到十二点共敲了多少下?
师:求钟摆敲的下数,看起来好像有点繁琐呢!
生:我觉得这与墙面用砖块数问题还差不多,(该生走到黑板前边画点演示边继续讲)敲一下画一块砖,敲十二下画十二块砖。
师:真不简单,善于借助图形来转化,把钟摆敲的下数问题一下子就转换成了墙面砖块问题。同学们能算出共敲了多少下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看来,墙面用砖块数的问题换成求钟摆敲的下数的问题,仍然可以“套用”砖块数的列式来计算,归根到底,用砖块数的问题其实就是解答这类问题的一个模型。
在“砖块”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钟面”这个不同情境的变式呈现,使学生强烈感知到“砖块”问题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情境在不断变化,但问题的实质,也即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不变的。学生在解读、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建模”的过程也不是“一竿到底”的,而是遵循了“拾级而上”的原则,让学生在“逐级登攀”中运用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渐进地对“模型”的本质与外延有了系统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钟摆”问题进行提炼、转化为“砖块”问题,展现了“数学建模”的过程,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手段和方法也有所体悟。可以确切地说,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一定能从认知仓库中准确清晰地提取出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有效迅速地解决问题。
用“建模”思想指导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模型或数学结论,而是要帮助学生从系统化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效经历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养成自觉地“模型化”处理数学问题的思维习惯与数学观念,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成长为富于数学智慧的人。这,应该就是数学教学的理想状态与至高境界吧!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能揭示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猜想结论,发现规律和定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引入,多媒体课件能形象地展示新知识的发现、思维和形成的过程,优化教师的“教”,激发学生的“学”,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节时,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和复杂的概念,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又有明显的形象直观性,只靠老师讲解说明,用传统的教具学具,学生都会感到枯燥,并且学生也难以认知和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认识时间”的一节课,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的一天的学习生活,每个时间段小朋友在干什么(起床、吃饭、上课、做操、游戏、写作业、睡觉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很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在学习1时=60分时,通过动态课件直观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最后,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60分钟的结论,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个教学片段通过运用信息媒体达到了最优化的教学情境,如果光靠教师的讲解说明光靠传统的教具学休等媒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的。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再次展示新知的发现和形成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细致观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认知和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不仅能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也能使学生从形象认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由于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动静结合,声文兼备,所以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产生良好的兴趣,加快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合同学习,解决学习中难以讲清、难以听懂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解决 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克服的重点和难点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教学中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这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形开始,逐渐抽象出要学的一些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学习环节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老师不再示范画角这一步,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多媒体动画课件,先在屏幕上出示一点,接着让这个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这两个字,然后动画直观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让这两条边再闪烁几下,并出示"边"这个字,这样主要是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这个几何图形,这样,直观生动、具体形象的演示过程,使数学课变得更加形象、易学巧妙地溶化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为学生架设了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多种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培养。既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现代信息技术能适当创设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 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特别关注的教学目标。而教师需要让学生加快解题速度的时候,让学生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知晓数学的原理和认识问题的实质。学生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可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数学关系与简单的图形联系起来。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范畴来说,简单明了的图形会更直观,将这种直观的模式应用于解题,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计算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指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逻辑题目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形变成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程中,“有余数除法”教学片段:
课始创设情境:9根小棒,能搭出几个正方形?要求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搭正方形的过程。
生:9÷4。
师:结合图我们能说出这题除法算式的商吗?
生:2,可是两个搭完以后还有1根小棒多出来。
师反馈板书:9÷4=2……1,讲解算理。
师:看着这个算式,教师指一个数,你能否在小棒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小棒?
……
通过搭建正方形,学生在头脑中基本上形成了图像,这时教师及时作引导,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沟通了图、横式和竖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有了表象能力的支撑,有了真正的体验,直观、明了地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算理,初步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模型。学生学得很轻松,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再如六年级下册的:■+■+■+■。
学生在没有图的情况下都是通过通分计算的。通过画图,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可以根据原式画出左图。求和其实可以倒过来推想求绿色小正方形的大小,可把原式转化成1-■=■。
把要有关数运算的性质问题借助图像特征表现出来,通过对图像的解读、分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二、数形结合在线段图里是必不可少的应用方法
线段画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简单的线段却在小学应用题中起了奇妙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线段图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二年级的小练习中,有一道思维拓展题:甲乙丙三根绳子一共长5米,其中甲绳比乙绳长50厘米,丙绳比乙绳短150厘米,甲绳比丙绳长多少厘米?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掌握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便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我指导学生开始画简单的线段图。在有关画线段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具体的画图方法的指导,而且要重视为什么要这么画图的分析。如在此题中画完线段甲,再画乙,“是画得比甲长还是短,你是怎么知道的?短一些,短的这里是多长你知道吗?根据题目的意思,把有用的数据立即标在图上”。然后再根据“丙绳比乙绳短150厘米”这个有用条件画线段丙,这里要告知学生由于不是作图题,因此画的长度没必要是题上的真实长度,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清楚地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理解题意。
三、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必备武器
小学生在面对条件错综复杂的应用题时,往往容易掉入陷阱之中,或者就是因为理不清条件关系,没有答题思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快速理清应用题中各个条件的复杂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教师应该敢于创新,教师只有拥有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应该找寻到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解决题目的技巧和方法。如果只是死板地讲课本上的例题方法,则大部分学生领略不到其他方法的精髓,只能是死记硬背。如:五(1)班有25人,许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小组。参加音乐小组的有15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8人,既参加音乐小组又参加美术小组的有多少人?根据题意作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知道:两组人之和为15+18=33(人),可是全班人数是25人,相差33-25=8(人),说明8人报了2次,就是这两组都参加的有8人。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形”的直观表达数量关系,运用“数”的深刻刻画图形、研究图形,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考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不但减少答题时间,还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