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听了一小老师刘叔慧执教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走进《安徒生童话》,让我收获很多,下面我针对这节课谈一下看法:

刘老师这节课课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热情。

整个教学过程分五部分。首先是揭题导入,让学生交流读书名言,从而引出“读童话使我们变得聪慧”这句话,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走进安徒生,出示同学们熟悉的童话故事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的名字,从而引出安徒生及他的童话。接着师生共读张晓风的诗歌。这样的设计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可见教师正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第三部分是赏读《卖火柴小女孩》。赏读之前先出示“读书卡”,教学生如何填写读书卡,接着小组合作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总结读书方法。这一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揣摩读书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安徒生的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让学生课下阅读,去感受童话的丰富多彩,这一环节给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指明了方向。

最后说一点我的不成熟 的看法,这一课的主题是走进安徒生童话,感受其伟大的魅力,而学生感受的似乎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予我们的启

第2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参与;课堂活力;兴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9-02

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实际入手,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爱好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合作、交流、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激发参与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经验告诉我们,一节课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倾斜度是不同的。要让学生在繁多的学习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调动他们参与心向和思维能力。如在《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把精选的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阅,使学生除课本外又获得了直观、生动、丰富的信息资料,对文中所写的大会堂及各个展厅了解得更全面。同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学习,然后相互交流,教师把握文章的主线,适时点拨、指导。这样,学习气氛十分民主、学习实现了眼、耳、口、手、脑的协调,形成知记、理解、应用、综合的穿插渗透,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促进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应把教学设计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和主动建构过程。自主参与,能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快乐和求知的满足。例如:在《看月食》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上课时,有意识地把月亮变化过程集中化、明晰化,使情境既富有科学性,也具有启发性。设置了“大玉盘——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像面锣”等形状,同时注意扩展课文中未能叙述出来的形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形象直观又贴近生活实际的画面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发表了富有创意的见解。如此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还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提供参与机会,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愿望,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情景、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学生就会有很强的向师性,可以增加师生的交流合作,从而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使教学进入高度和谐状态,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热心的辅导者。对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应当提倡、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疑,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推进,为提高参与质量创造条件。比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学完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位学生问道:“如果小女孩的奶奶没有去世,小女孩的命运会这么惨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启发学生思考:假如小女孩的奶奶没有去世,她会给小女孩什么帮助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几种可能:奶奶会把小女孩从寒冷的街上找回来;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奶奶不让爸爸打她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一次发问:奶奶如果活着,给小女孩这些帮助,小女孩的命运会发生根本变化,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小女孩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的答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猫》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领悟字“蹭”丰富的感情内涵,先让学生通过回答理解“蹭”的意思后。表演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评议,从而丰富了学生对“蹭”字的形象感受,为后面的顿悟作了铺垫。这样的参与机会,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调动积极因素,享受成功乐趣

第3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一、让语文课堂融入生活,真正地开放语文课堂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的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了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的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会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二、充分运用情境,调动语文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是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披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的了解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披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了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们从生活经验中体味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三、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划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了一首刘倩倩小朋友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境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学生们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老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也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有的想像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学生写得真挚动人!紧接着,那位教师又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抓住了这个的读训练点又达到了写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还告诉了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其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四、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第4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提问”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多数会以问题来引导,而问题设计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就成为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采用有效的问题教学模式,去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倡导以“主题式提问”教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主题式提问”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去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继而实现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而言,主题式教学方法较多,笔者尝试选取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M行论述。

一、提问抓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提问教学过程中,懂得立足关键词汇,将关键词作为问题设置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跟随着关键词去进行联想、分析、剖析,是小学语文主题式提问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之一。关键词往往是对应内容的“主人公”,对于其来龙去脉进行探讨,就是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程度的过程,更是贯穿整个文章主题的重要因子。由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行为可以从关键词的角度入手。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中,此阅读课程可以以“丝绸之路”这样的关键词作为设问的切入点,以此去推动阅读课程的顺利开展。

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找出对古代丝绸之路描述的语句。

生: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师:丝绸之路是怎样的一条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师:分析一下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对于每个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来探讨,接着派小组代表来给出答案。上述的问题明显是有层次性的,每个问题都是围绕“丝绸之路”这个关键词来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与文章主题之间的不断接近。在这样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也开始不断加深,并且由此达到理解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状态,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所乐见的。

二、提问抓中心句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的问题。中心句是文章或者段落的核心内容,整个文章或者段落都是以中心句为基础来开展的,掌握了中心句,自然就掌握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在主题式提问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中心句。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对于说明文性质的课文而言,阅读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中心句,这样就可以找到文章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主题所在。对此,教师提问可以按以下方式来进行。

首先,要求学生梳理课文的每个段落,熟悉每个段落讲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去阐述对应段落的内容;接着,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提出以下问题:请问本文章的中心句在哪里?该中心句能不能概括文章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分组探究之后,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可见,文章中心句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由此在提问的过程中,以中心句为目标,实现问题的合理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宏观地去了解阅读课堂的内容,而这些也成为主题式提问教学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

三、提问抓细节处

阅读的过程,其实是对不同阅读元素不断剖析的过程,对词组进行剖析,对句子进行分析,对段落进行归纳,这样才能够保证对于文章的理解达到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细节处,这些往往成为教师解读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在主题式提问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运用这样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阅读课程的教学的步骤:

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意境,可以是雄浑的瀑布,可以是清澈的泉水;其次,过渡到人的沟通属性上去,指出人的需求和难求是一对矛盾体,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解决这样矛盾的;最后,使用音频或者视频去营造课文意境,并且依照主题提出以下问题:(1)笔者是如何找到自己朋友的?(2)笔者找到了多少个朋友?他们的名字都叫什么?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笔者是怎样与朋友们实现交流的?(4)笔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他的朋友?

无论是课前的多媒体导入细节,还是后面的多个问题,都抓住了文章细节性的东西,而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的心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时的阅读课程效果也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四、提问抓空白处

留白是很多作者都喜欢运用的手法,通过留白的方式,能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虽然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内容,但是凭借主观臆想,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解答,这可以实现读者与笔者之间的充分互动。在实际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问还可以从抓住空白处的角度入手,继而保证实际阅读问题的开放性,使得阅读效果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课程中,教师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可以这样来进行:如果人是有灵魂的,那么小女孩的灵魂会到哪里去?请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小女孩死后会发生什么?要求学生以续写故事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对于故事主题的认知,写出更多版本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面对这样的问题,续写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于文章主题进行拓展和思考的过程,而抓住留白处,就成为此次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的环节。从上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材料空白处,有时候甚至成为阅读深刻剖析的重点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运用留白填补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以保证实际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主题式提问教学法的渗透,需要教师从多个维度入手,找到阅读教学契机,在阅读主题启蒙理论的引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提问教学法,这样可以保证小学阅读教学效果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懂得合理地运用主题式提问教学法来改变阅读教学格局。

[参 考 文 献]

[1]董志彪,李文光.网络环境下主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07(8).

第5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阅读 效率 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本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那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好文本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解读文本时,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不能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教师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就会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有一次我听到一个老师在教学《乌塔》,让学生讨论“我们能不能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有的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这太危险了,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要让父母担心。这位教师不是正面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内涵,让学习乌塔独立的精神,让学生了解这一精神不是要在独自旅游的时候才能学到,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是也符合学生而言说:“是啊!现在的社会很复杂,我们不能学习乌塔独自去旅游,这样太危险了。”这就是教师在解文本时没有做准确,也就把文本内涵搞偏了。

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桃花心木》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写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第二板块。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即“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抓住小女孩划燃火柴后见到的不同的幻象来描写,注重聆听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三.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阅读教学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第6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有效高质 建构主义 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

CAI即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集成文字 (Text)、图像 (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 及动画(Animation) 等多种信息的强大功能,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学生的注意力易被多媒体花哨的视听和有趣的画面所吸引。结果,上一堂多媒体课,教师准备得千辛万苦,换来的却是:学生看得舒服,听得悦耳,学得肤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环节,让多媒体得以真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打造出有效高质的课堂,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学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信息场和心理场,激活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象,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信息场和心理场。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讲《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时,教师上课前先放映张家界索溪峪的风光片,让学生感受童话般的张家界自然风光,以及索溪峪天然纯朴的野性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学习文章,理解文字的准确,从而积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跨越时空限制,把难以见到的事物适时有效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大量的、多样化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样感官,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时,教师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讲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时,播放课件,画面上山川林立,声音上水声潺潺,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到风景怡人的山水之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课时学生激情高昂,朗读时声情并茂,纷纷说将来要到桂林去旅游。这样,在一节课当中,媒体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融入音乐、美育的欣赏,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增强记忆激发共鸣

学习的过程是涉及学习主体的知、情、意、能、行等方面因素。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战,三天后记忆的内容可占80%左右,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光、电、色的多种作用,并通过其信息的动态演示,刺激多种感官,根据建构主义的“联系”观,“情境” 建构观中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联系,引发联想,成为学生学习最易接受的途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卖火柴的小女孩展现在师生面前:一个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街道上卖火柴,在那样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被饥饿摧残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街道上走着,怎么不令人同情,心碎?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更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也非常深远。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生成性信息资源,营造协作型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利用生成性资源。然而,这种生成性资源往往稍纵即逝,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怎样才能快速地“搜集”这些现实性资源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我们经常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即时呈现功能,用摄像机,实物展示平台,以及基于Internet的网络环境,来“搜集”“重现”这些生成的课程资源,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将学生在巩固练习时“生成”的一些典型错误即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辩证分析讨论,使这些处于萌芽状态下的“生成”问题立即得以解决,效果非常明显,被学生形象地称为“手术台”。长期以来,这种生成性的资源越来越引起了师生的重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即时“搜集”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构筑协作型学习环境。

总之,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建构主义理论则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会更有实效,同时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好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有效高质的课堂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

[2] 陈玻、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1998

[3] 何克抗,《CAI 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2000

[4] 杨开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2001

[5] 李登江、张静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辽宁教育》

第7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一、品味性解读——指向单一文本

解读文本的关键是要细细地品味,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看,才能从中享受到阅读的美,品味到文学的美,欣赏到别人不曾领略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语)

⒈沉入词句,品味语言魅力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文本,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结尾。找准关键词句,突破一点,就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如解读《穷人》,抓住关键词“穷”,虽然全篇不着一个“穷”字,但可以从桑娜家的屋内装饰、吃穿、桑娜和渔夫的忙碌中读出桑娜一家在物质上的“穷困”。以一“穷”字引开来,从桑娜家的整洁与温馨、夫妻的恩爱、关心生病的女邻居、不顾生活困难收养孤儿中,读出桑娜一家在精神上的“富有”,读出的是“穷人”不穷,这就是文本语言的魅力所在。

⒉揣摩细节,品味表达艺术

很多文本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文本融为一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三次鲁迅先生“笑”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谈《水浒》:“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伯父委婉地批评“我”读书时囫囵吞枣,是一种幽默、宽容的笑,有关爱之意。第二次是伯父与“我”谈碰壁之前的拉家常:“‘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是一种随和、慈祥的笑,有舔犊之情。第三次是笑谈碰壁:“……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是一种无畏、意味深长的笑,有蔑视之意。通过对三次“笑”的揣摩和分析,一个丰满的鲁迅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⒊把握结构,品味精妙构思

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把握文本整体结构,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形式,进而品味文本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如《有的人》,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与后面各节是总分关系;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形成对应关系,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这三节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在每一节之内,以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不同结局形成对比关系。这样的结构,使全诗层次清晰、浑然一体,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精妙。有了合理的结构,文本就能以最短的篇幅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

二、互文性解读——指向多个文本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所以,有效建构文本意义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进行互文性解读,用旧的文本解读新的文本,用熟悉的文本解读陌生的文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语)

⒈抓住细节,抓住意象,理解文本主题

为了表达主题,很多文本在意象、细节的刻画上会不谋而合,这就为引进互文文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例如《凡卡》结尾:“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他在梦里看到一铺暧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正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解读时,可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进行互文性解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死了,而一个带着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甜蜜的希望”的凡卡却还活着,这不是生不如死吗?我们对小女孩给予了太多的同情、怜悯、伤感,太多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恨,而《凡卡》里,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是,活着的凡卡比死去的小女孩更悲惨。

⒉引进背景,引进评论,深化文本主题

文本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文学评论是文本产生后,历代人们围绕它进行的对话交流。背景和文学评论可以丰富我们对文本的认识,将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如《有的人》是作者参加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后有感而作,作于1949年11月1日,不是当年10月19日纪念鲁迅的即席之作。因而这首诗并不是专为鲁迅而作,“有的人”并不单指鲁迅,是指和鲁迅品质相同的人,实际上是通过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样认识主题,就能更加深入地挖掘诗的广度与深度。

⒊抓住结构,抓住修辞,学习表达艺术

文本结构是作者对作品立意布局方式的总体构想,是文本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动用材料反映文本主题的方法。将同一结构的文本进行互文阅读,可以强化谋篇布局的意识,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如《母鸡》,可以与《猫》进行互文性解读。《母鸡》的第一部分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这句话为统领,用三个自然段写了“我”讨厌母鸡的三个原由,是总分结构。而《猫》的第一部分则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统领,同样用三个自然段写了猫在哪些方面有些古怪,也是总分结构。把这两个文本的结构进行对比,就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总分结构的模式。

三、创意性解读——指向文本之外

解读文本,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不能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而能够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语)

⒈选取新视角,获得新理解

经典常读常新,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一段精辟的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所作的解读。而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同一作品,也会获得不同的理解。比如对《晏子使楚》的解读,过去我们总停留于感悟晏子的随机应变这一浅显层面的话题,孩子们只能用看笑话、瞧热闹的视角来看待文本,缺乏人与社会、国家尊严关系的思辩阐述。而窦桂梅老师则独辟蹊径,以对道德范畴的独特审视和对人性的理性反思,挖掘出了对人的尊重、社会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尊重的社会命题,并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融进了教学设计之中,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之下,不断向文本的真义逼进。窦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层领会决不能缺失教师对文本内蕴主体建构的作用,教师手中的文本犹如蕴藏在地下的油井,你挖掘得越深,学生的获取量就会越大。

⒉寻求新途径,获得新理解

不同的人解读文章有不同的途径,这样的途径可以提高我们文本解读的效率,但长期采用这样固定不变途径也会僵化我们解读文本的思维,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很难有新的突破。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般把这篇文章看成历史传记,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但是,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根据这些信息,浙江的徐中华老师把这篇文章当作小说进行解读,解读结果是这篇文章通过唐雎这个人物寄寓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朴素梦想——倚天之梦,即希望上天能派下一个英雄来制服残暴的君王,给人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⒊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理解

创意性解读,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对问题的不断追寻中,获得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当我们反复吟咏《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一幅画面会在我们的脑际慢慢展现:在一个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对酒当歌,互诉衷肠。“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孟浩然起身向李白告别,去了扬州。李白站在江边,一条孤零零的小船慢慢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望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沉思,久久不愿离去。可问题是:农历三月应是长江航道最繁忙的时候,怎么可能是“孤”帆呢?是呀,这么多的船,李白为什么独独只看见了友人的一条小船呢?在这样的反问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惜别之情,“孤”不正是作者此时内心的写照吗?

第8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说话训练 表达能力

说话是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桥梁。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他们今后学好各门功课、提高学习能力、开发智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的思想与情感必须通过说话才能表达出来,如果对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就会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在说中展示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实就是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指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一种倾听、表达、与人交流自己思想的一种能力。语文新课标对口语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努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让所有学生有口语交际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和谐、融合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游刃有余地交流。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我将各种奇石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当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个个举手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当然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的一片掌声。教学实践证明,要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约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当小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学习效果也非同一般。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

二、创造各种说的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教学时要运用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练习说话。如,经常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说说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说说广播里或电视里的新闻,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知道的事。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不但能启发了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还能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在认真的观察后说说插图的意思。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我就让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理解与傣族群众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生动场景,抓住“泼呀、洒呀”、“说啊、跳呀”等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在教学《雷锋》时,我就用多媒体制作一幅天空降下雨、河边被风吹弯的芦苇及被河水漫过的小桥的图画,画中的雷锋卷着裤子正在背小同学过桥的图画,先请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明图意,再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插图的具体内容,提示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有的说:“下雨天,雷锋卷起裤子把小同学背过桥。”有的说:“天正下着大雨,刮着大风,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接着又根据插图按“天,风,雨,河水,雷锋”的叙述顺序,让学生看插图,完整地叙述图中的内容。这样逐步增加表达的难度,学生从中提高表达能力。

三、加强读写结合,抓好平时的小练笔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他人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其表达能力,让其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若仅仅依赖每学期6-8次的大作文,必然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应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特点,设计小型多样的小练笔,进行扩写、缩写、改写、续写、仿写、听写等,从而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设想假如小女孩来到你的周围,你会怎样对待她。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最后没有写完,你可以续写他们怎样度过。这些训练,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是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这些训练中,①注意小练笔的内容要多种多样,只要抓住事物的某个方面、某种特征,就可以作为小练笔的材料。②小练笔要与培养观察能力结合起来训练,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写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③把大作文与小作文配合起来进行,有助于搞好从段到篇的过渡。

四、通过课外实践,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新理念,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通过不断拓展语文口语实践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个体的口语实践活动是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语文语口实践活动,真正让口语交际训练走出课堂。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要组织口语交际训练活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与人接触,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例如:孩子们刚入校时,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做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个人爱好及就读的幼儿园,自己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等等;也可以让小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事情。在学生演讲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评,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有条有理、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锻炼、提升口头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定期、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情况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确保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训练,引导孩子在提升口语交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参与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课堂快乐起来。通过“说”的训练,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沅.小学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0(9).

第9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1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日趋成熟,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构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情境。”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会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背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目的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学生要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得主动去学习。现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实验现象,化学史等等。随着创设方式的增多,那么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会增多。

一、注重情境的针对性

情境应该是新颖的,形象的,来吸引学生探索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生动形象。但与所讲内容联系很少,转移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情境设计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同学观看了大量的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图片,让学生眼花缭乱。学生一直在想这些图片真好看,在哪里拍的等,从而失去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图片的数量要适当。选择不仅要贴近生活,更要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比如爆炸、牛奶变质、煤的形成等,达到对比鲜明,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注重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设计的有多真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多高。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有些学生根本不了解学习化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当学生体会到化学其实就在身边,能解决我们身边遇到的问题,他们就会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能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许多教师在讲解“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先介绍物理性质,再介绍化学性质,最后介绍用途。这种授课方式条理虽然很清晰,但是学生学习的时候印象不够深刻,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兴趣。如果在介绍性质之前,我们先呈现一个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氛围。就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从介绍漂白液的说明书开始。再介绍“乙醇的性质”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喝酒很容易醉,有人不容易醉?”等等,这样不仅拉近了课本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三、注重情境的问题性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教学设计新的切入点,在备课环节要着重分析教材和学生, 寻找学生学习上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找到需要启发或需要学生探索的知识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有时问题情境缺乏启发性,要么简单,要么很难。

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情境设计,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化学键为什么会断裂?学生无从回答,还没有上课,新旧知识上也无联系,就会觉得这部分知识很难,从而失去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或是提出问题“燃烧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这样的问题就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于思考。 “谁能解释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划火柴取暖的原理?”“这个反应中都有什么物质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么?” 我们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可以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步步深入的获取知识。

四、注重情境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而且在教学结束时也没有体现,这样的情境是不够完整的。化学是源于生活,而没有体现用于生活。

如:在“苯的性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修正液”的成分进行引课,很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利用苯的物理性质,解释它在修正液中的作用――苯作为有机溶剂,溶解了白色的覆盖物,从气味上也可以体会到苯的存在。从而达到引入情境,应用知识,解释现象的完整过程。

五、注重情境的情感性

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注重从正面的情感出发,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有益的方面,从而喜欢化学,进而学好化学。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选择性使用化学知识与情景,弘扬学科价值。

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以酸雨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方面导入课程。情境固然真实,但却容易使学生对化学产生误解――化学是污染和危害,而忽略学习化学的真正意义是造福人类。同样的内容,可以这样来引课:“红酒中含有二氧化硫来保持口感和纯度”。从情感上引领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