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赞美老师的现代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老师的现代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赞美老师的现代诗

第1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弯路。

于是,我在开学初利用两周时间,以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为诗歌学习的起点,分阶段、有侧重地对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所有的诗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到六课诗歌都已全部学习完毕,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在诗歌朗读、把握情感和揣摩词语这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以学习第六首诗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大家着重从句中节奏和节次间停顿的把握这两个角度来欣赏评价朗读的效果。

生1: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

生2:他读音准确,节次间的停顿也恰当,但句中的节奏体现得不够好。

如:“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他读成了“定然在/天街/闲游”。

师:你听得真仔细,纠正得也准确。你能在他的基础上,不仅读出节奏,而且读出点诗味吗?

生2:我试试吧!(生读)

师:(鼓掌)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

生2:我觉得这首诗主要是作者心中的想象,而且是在夜空下的想象,所以我就读得轻柔、舒缓一些。

师:我们明白了,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是与诗歌内容相关联的。比如,读《理想》这首诗,语调整体就比较高昂,语气也要更坚定有力,才能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赞美。谁能根据这个规律,以学过的诗歌为例,谈谈语气语调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生3:何其芳的《秋天》,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所以朗读时语气就较轻松,语调也较柔和。

生4: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了他渴望一统天下的豪情,所以语气语调都更高昂、铿锵。

生5:张峰的《化石吟》抒发了对化石的赞美,也写出了化石的神奇,问句要读出惊讶,一些语句要读出由衷的赞叹。

师:对,内容决定了朗读时的语气和语调。诗歌读出诗味,才能将诗人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6:对天上的街市的喜爱和向往。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6:“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美丽”这个词可以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世上没有的”可以流露出向往之情。

生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句想象牛郎织女生活得自由幸福,可见他心中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这句中的“定能够”体现出坚定的信念。

师:所以你在读“定能够”时加重了语气,是吗?

生7:是的。

第2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读完这些书才让我真正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了这本书为何能改变中国千万青年的命运,它为何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向我真正地打开了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大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后感800字,请您阅读。

读后感800字1最近,我自己整理房间,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本《不老泉》。于是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越看越让我感动,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在一片林子的外面,是福斯特一家,这片林子是属于他们的。福斯特的女儿温妮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她跑出家进了林子。她发现一位男孩正在喝泉水,可男孩怎么也不肯给她喝,而是直接把她带回了家。这泉水原来是传说中的“不老泉”,喝了则会长生不老。男孩父亲告诉过他,如果泄露了秘密,这个世界将会毁灭。

是的,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长生不老,那么世界上将会到处都是人,末日也会来临。世界就像一片海洋,在太阳的日照下,海水不断被蒸发,然后形成雨,雨水落进江河,江水不停地流动,最后又把水送回了海洋的怀抱。它们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轮子,每个生物、非生物都是轮子的一部分。也像我们人类一样会生老病死,我们人类也是轮子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都长生不老,这个轮子将会停止转动,世界也就毁灭了。

男孩一家都不希望温妮喝泉水,应该做轮子的。只要男孩的哥哥不同,他希望温妮也能长生不老,和他们永远生活在一起。

当然大家都希望长生不老,永存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我们不能这么做。

温妮最后把男孩哥哥给她的泉水,倒在了一只青蛙身上。

80年过去了,男孩一家去了附近的一座墓地,在那里他们看见了温妮的墓碑。

温妮的选择是正确的,她选择了做轮子的一部分。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生活中遇到的事。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里面有小石头、水草、小鱼、小虾。生态瓶的瓶口虽然被封住的,但小草会给鱼儿、小虾提供氧气,鱼儿、虾会给小草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它们都能快乐地生活。后来小草被我拿了出来,小鱼、小虾便慢慢地死去了。当时我心里真后悔!

这也说明生态瓶也是一个轮子,不管少了哪部分,轮子都转不起来。我们的世界也一样,需要大家永远做好轮子上的一部分。我们的世界才会转得越来越稳,越来越美丽!

读后感800字2在漫长的暑假中,我们肯定要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我也不例外。在暑假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本书名叫《101个成长胜经》,它的编者是彭凡。这本书有101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温暖人心,能教给你深刻的道理。在这101个小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禅师的兰花》这个故事。

《禅师的兰花》这个故事讲的是唐代有位著名的僧人,叫慧宗禅师。慧宗禅师是位得道高人。

一次慧宗禅师要去云游,让弟子照顾好她养的十几盆兰花。不料一天深夜,突然下起了暴风雨,众弟子早已熟睡,不知兰花被忘在了外面。第二天众弟子看到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

几天后,慧宗禅师回到寺院后了解了原因,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众弟子养花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生气的,为这么一点小事不用着急上火。

“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花的”慧宗禅师这一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寓意深刻。有多少人能想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呢?

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很生气,老师留的作业好多呀,爸爸妈妈唠唠叨叨,今天和同学相处得不好……生活中有太多的不愉快,有太多可以生气的地方,可是很多时候,生气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伤害身体。

慧宗禅师话的启示就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不是为了生气而学习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体验生命的快乐,为了美好的明天,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为何不开动脑筋,让生活过得更愉快呢?

相信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是快乐的。很多同学都把学习当苦差事,但当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一切时,品味学习的收获时,你会有奇特的发现:学习是幸福的。

永远把生气放在最远的位置,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去动用他,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快乐温暖,看到你所拥有的幸福,世界就是永远快乐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以后我要多读书,增加知识,拓展视野,让生活更愉快,明天更加美好!

读后感800字3在诗歌课堂这样的栏目里为下一代讲讲现代诗歌,这当然是件极有意义的事,尤其编辑特告最好在中学教材所选作品内作评,其本意自然是为了切合孩子们的诗歌教育实际,我亦觉得颇为中肯而欣然领命。然而,当我遍寻了当下最为权威、使用也最为广泛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全套教材后,我还是感到了些许无奈与为难。作为一个在中学和大学的课堂里讲了近二十年中文课程的教师,虽然我本人对国内现代诗歌教育的种种偏颇与失误早已有切实经验和足够认识,但时至今日几经改革后的“实验”教科书在现代诗歌篇幅上的匮乏、内空上的肤浅与课堂研讨环节设计上的平庸,仍然让我深感震惊和不安。出于对孩子们和对诗歌的责任,我不得不把绝大多数作品直接略过了,这里仅仅(艰难地)选出一首外国诗歌作为今天讲评的对象,这就是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

《黑人谈河流》既是一首可以被归入爱国主义正统题材范畴的诗歌,同时也是这类题材中不多见的能够折射出现代诗歌某些特性的作品。事实上它的确被编入了“爱国思乡”那个单元里,诗歌中对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的由衷赞美(当然也延伸到了对所有孕育了黑人文明的其它几条大河如幼发拉底河、刚果河和尼罗河的亲切呼唤上),以及写到林肯去新奥尔良而隐含了对美国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深沉慨叹,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国、对黑人乃至对全人类的真切热爱。这一点,也就是此诗的所谓思想内容方面,但凡有着爱国情操或民族情节的读者都应该容易理解,而且也大概是中学老师们的讲解重点,故此我就不再赘论了。我感兴趣的是此诗能够体现出的现代诗性的那些成分,它们虽然微小然而可贵,尤其是与同类作品进行对比的时候。

要知道这首诗其实是休斯的处女作,是他十八岁时路经密西西比河时的偶感之作,正是这偶发之笔却成了后来的经典名篇,成为美国现代黑人诗歌的一个典范。客观地说,做到这一点,只靠澎湃如潮的爱国激情或民族豪迈感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说的是,一首诗首先必须是一首诗,然后才是它写了什么——实际上,也才能够真正写出什么;那些表面上看似一样的内容可以写成诗,也可以用日常语言说出来,但无论如何,无论后者的形式被修葺得多么像诗,也请不要冠以诗名,请不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这就是诗,或者,这才是好诗。那么,这首《黑人谈河流》中的现代诗歌成份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所产生、所寓托的精神性的纯度与深度,到底与用白话来说出、或者用低级的“诗”的形式来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读后感800字4当然,类如意象、比喻、拟人、排比和反复的用法在诗中是较为明显的,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大大增强了抒情力度和情感强度,大大扩展了诗意的时空坐标,把黑人的苦难历程与坚强步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修辞或表达手法无论在传统诗歌还是在现代诗歌当中都随处可见,虽然具体到本诗的情形,像灵魂变成河流、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河水催我入眠、我在河畔建造金字塔、密西西比河的浑浊胸膛等等抽象意象和混合诗意已经和标准的传统诗歌拉开了距离。而我真正想要强调的,则是此诗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诗意上的互文性和诗感上的散漫气质。

不知是因为少年休斯对黑人命运的透彻感悟,还是由于诗歌天才与生俱来的创造禀赋,《黑人谈河流》中的互文性既简洁清朗,又富有内倾性和延扩力——晨曦中的沐浴、茅舍里的入眠、建造金字塔的诸多影像和(听到)大河之吟、(瞧见)大河之肌成为完美的一体,几条河流成为一条河流,那就是黑人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河,那就是永恒流动的像河流一般深邃的黑人的灵魂。这样,通过几个看似孤立的抽象意象和隐喻成份,诗人把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黑人历史汇入了一条河流,诗人自己也与他的民族融会为一体,成就了诗中的那个“了解河流”的大大的“我”。这里,互文性成为一个潜藏在字里行间的隐性纽带,它既存在于单个的意象里,又存在于宏阔的情思中,它既是文化和历史的,又是政治和社会的。

另外,全诗语调的平和、节奏的舒缓、意象的简洁大气和措辞的不温不火,都有意无意呈现了一种散漫而庄严的智性,这种智性效果把诗歌的内在肌质与外在语感合而为一了。休斯的这首诗初步具有了这种散漫气质,那其实是现代诗歌在发展了许多年之后才在个别作品中达到的一种境界。对此,如果我们去读一读休斯的原文,可能会更加实在地体会到。

但是,并不是说这首作品是足够精致和深刻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并不完整,如果以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它在许多地方本来还可以加以改进。诗人始终基于抒情传统,未能在现代诗歌的智性表达上再进一步,这也是休斯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诗人的原因。而不管怎样,在今天的中学教材里能够出现这样一首编者未必在意的初具现代气质的诗歌,终归可使我们收获聊胜于无的欣慰。

读后感800字5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等内容,读着它,我仿佛推开那古老而厚重的大门,进入一个个令我新奇神秘,又让我欣喜不已的天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左邻右舍都夸我心灵手巧。每当手工课上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在手工课上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剪窗花,剪燕子,做风车,这些在我的手上一点也不难,手工课的王老师经常奖励我一颗颗红星……当看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后,我对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本身有学画画的功底,想着剪着,剪的花样就越来越多了。今年过年的时侯我剪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窗花,贴在奶奶家的窗户上,把全家装扮得喜庆多了,过年的味也更足了,亲戚朋友来拜年,都说:“瞧,这窗花贴的多好看,喜庆得狠。如今人们对过大年的意识越来越淡了,这老传统啊不能丢。过年吗,大人孩子穿新衣,给孩子压岁钱,放烟花,吃饺子,走亲戚,窜门子,就图个热闹,团圆,一家子人乐呵乐呵……”每每听到大人的夸奖,都让我对这小小的窗花越发喜欢,对着不起眼的剪纸又有番新的认识,在这五彩斑斓的剪纸中,它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第3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一、避免过于偏重诗歌的思想意义

首先,教师要从审美感受、诗歌欣赏的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显然不能用教其他文类的方式来教诗,诗歌的美实际上是和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诗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它所创造的奇异的美就是其力量和价值所在。这样的诗对读者心灵的开启是任何力量也不可比拟的。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教育不过是“开启”或“发蒙”。语文课教诗,有时就是要如梦初醒般地唤起学生的这种审美天性。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袒露与这片土地生死相依的赤诚之心,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若只是把这句诗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就是诗,不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诗歌还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美和意义与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甚至与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比喻、句子或意象。

郑愁予《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因为诗人在这里巧用拟声技巧,有一种陌生而奇异的美感。古人常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在读诗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即体现出对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的领悟。现代诗人也是这样来运用语言的。

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里,“嘶哑”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的“诗眼”:对于这片苦难的土地,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这就有力地表达了一种刻骨的、至死不悔的情感,并富有感染力地奠定了全诗的深沉基调。这种在暴风雨中歌唱的嘶哑的嗓音,不是优美悦耳的,或故作高亢的,但却是深厚的、悲剧性的,它是千百年来从屈原、杜甫那里继承下来的声音。而接下来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的“腐烂”一词也可见爱之深、爱之刻骨,它已写出了一种情感极致。

二、扩展、深化并刷新对诗歌的认识

要教诗,就必然会涉及对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诗歌在其本质上是难以定义的,要认识诗歌,唯一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诗歌观念也应得到相应的扩展、深化和更新。

诗歌就是“抒情加意象”,这几乎成为一个公式。用这种诗歌观念也许可以解释一些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但显然很难面对所有的诗歌。在新诗史上,有些创作就具有一种现代的心智,更讲究诗中的“智性”以及艺术的克制和提炼。

卞之琳的《断章》,通过一种“戏剧化处境”,写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以一种反讽的眼光看人生的智慧。可以说,他给中国新诗带来了一种冷静而复杂的智性诗风。这种诗风,除了出自个人气质外,显然还受到“非个人化”诗学的影响,这种“非个人化”的诗学和诗歌,和浪漫主义大相径庭。诗歌除了抒情和创造意象外,还可以暗含一种“叙事”和“戏剧性”。郑愁予的《错误》就耐人寻味地容纳了一个颇富有戏剧性的情境:一方在等待,容颜如季节里的莲花开落;另一方在归来,那达达的马蹄令人心跳,但最终却是个过客。

诗歌其实是对生活的敞开。戴望舒的《我底记忆》运用了一种看似散漫随意,而又亲切自然的日常口语,形成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散文化的叙述风格和语调。诗中的诗句,像是一个人的喃喃低语,像是老朋友之间的娓娓诉说,然而它并不是“大白话”,它同样具有一种动人的诗的意味。有别于对抒情性的追求,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使过去那些很难入诗的事物和生活细节,如“燃着的烟卷”“喝了一半的酒瓶”等,第一次出现在诗中,这不仅使读者感到异常亲切,也达成了对生活的敞开。

诗歌,还可以展开一种更为复杂的“现代主义”式的艺术追求。在选入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的《赞美》里,诗人穆旦把深沉的民族忧患和复杂的自我意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代的感性整合为一个整体,使之更具有现代感,也更有思想和艺术的包容性。诗的第一段是一种宏观的、带有历史纵深感的对民族苦难的叙述,“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满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这样的诗句不仅感情深沉,而且具体可感,富有语言的质感,体现了现代主义“思想的知觉化”的诗学原则,避免了同时代诗歌中常见的那种空洞的、概念化的抒情。诗的第二段由宏观的视域转向一个具体的形象,显然,诗人意在通过农夫这个形象,复活对一个民族的命运的历史记忆。这农夫承受着世代相传的苦难和艰辛、希望和失望,然而他却是无言的、沉默的,他甚至“从不回头诅咒”。这里,B透着诗人对民族历史的深刻理解:他所属的民族千百年来就是一个忍辱负重的民族,然而这种“忍受”并不是消极的,因为在这巨大的无言中诗人懂得了承受和牺牲的意义,并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这首诗从结构层次到语言句法,都不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层次的、综合的、戏剧性的。

与对诗歌本身的认识相关的是一些更复杂的诗的表现方式和手法。

许多人对“隐喻”难以把握。然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死水》就是这样一首隐喻性的诗,一读便知,这首诗的意义决不限于它所描写的那一沟死水。《死水》不同寻常的一点,在于它是一种“审丑”的艺术。诗歌历来被视为“雅”的艺术,然而闻一多以罕见的艺术勇气和才能,向现实的丑恶和腐朽开掘。有人认为《死水》的特点是“以丑为美”,其实并不准确:不是“以丑为美”,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从而达到对丑恶现实的超越。

“通感”手法在诗歌中一直存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把它发展成一种诗的方法论。戴望舒就受到法国象征派的这种影响,他经常在诗中运用“通感”,以形成一种“音色交错的美”,《雨巷》中“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就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由此写出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

至于“矛盾修辞”,指的是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如《错误》中的“美丽的错误”,就是一种典型的矛盾修辞,也称为悖论性修辞,这样的词语组合非常耐人寻味。

三、运用新的理论、方法从事“文本解读”

文学是“读”出来的,诗歌更是这样。其含蓄、其暗示、其“诗意”,全靠读者来读。这里的“读”,就是文本解读、分析和阐释。从一首诗的内部结构,到修辞技巧、深刻复杂的含义,只有通过一种比较“专业”的文本解读,一首诗的秘密才会敞开。

会读诗的老师在教诗时总能找到某种独到新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这个角度,可以是诗的立意构思,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个句子、意象、色彩或用词。比如,《赞美》的特质是把对民族苦难的深刻书写和现代知识分子复杂的自我意识结合为一体(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点,需要眼光和方法,诗中的“但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这里出现的,就是一个带有知识分子气的“现代的哈姆雷特”。这里的“踟蹰”就可以成为一个进入诗歌的角度。“踟蹰”,不仅是外在形态上的,也是内在心理上的,它意味着一种有距离的观看、内在的矛盾、痛苦与决断,它显示了穆旦诗歌的那种特有的现代知识分子性质。

有人运用中国古典诗论来解读现代诗歌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古代文论里有丰富和深刻的诗学资源值得发掘。此外,西方文论尤其是二十世纪新起的许多人文新学科及文学、文化和哲学理论,英美新批评派、俄国形式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理论、对话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等等,都为从事文本解读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足以产生一种新的眼光来看文学。

例如,西方的“互文性”理论认为一切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织成”的,原创性文本是不存在的,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文学的“互文性”不仅事关创作,也事关阅读,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本解读:必须通过“互文”来理解文本,它所隐含的意义在与其它文本的相互参照、相互指涉、相互引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理解或是得到充分的揭示。“互文性”理论虽出自西方,但中国古代文人对文学的互文性早有非常透彻的认识:“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北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

《错误》中的“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就使人联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绚烂夺目”的《死水》,也令人想起十九世纪西方唯美主义的审美“怪癖”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歌教学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建立文本之间的这种互文关系,就有可能唤起他们更大的兴趣。采用西方的诗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论形成一种互识、互补性,从而“照亮”“激活”学生对文学的认识。

中国古人常说“诗无达诂”“文无定评”,西方阐释学也认为“任何阐释都不是眺望大海的最后一道海岬”(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即包含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断章》一般被作为哲理诗来读,但也有人把它作为言情诗来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桥上人由眼中人变为最后的梦中人,虽然这不过是一厢恋情,“桥上人”永不知晓,但却可以调动读者的猜想。《错误》也是如此,有不少评论说该诗承袭了“闺怨诗”的传统,但据诗人自称,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写给任何深闺或情人的,而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想想笼罩台湾诗坛的乡愁主题,从这个层面来看,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首浪迹天涯的游子写给他的“江南母亲”的诗。

《再别康桥》这首诗好像已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实际上还可以读出它透出了某种“症候”。这首诗很耐人寻味:一方面诗人显得很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另一方面呢,却是那样留恋,难以割舍。显然,这种潇洒不过是一种“故作潇洒”,骨子里还是放不下。他本来是想“再别”,却道出了更深的依恋。这就是“症候”,它不仅显现了诗人内在的矛盾、生命中的两种不同的拉力,还导向一种更广阔的视域:“五四”前后好几代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大都出洋留学过,即使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也都以其他方式领受过西方的影响和文化洗礼,然而伴随着一种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他们又不得不“把西方还给西方”;这种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之间构成的“两难”,构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至今仍未完全走出的文化困境。徐志摩的这首诗,如果放在这个更大的思想文化史的背景下来解读,“康桥”就可以被视为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通过这首诗,诗人既表达了对“康桥”(西方文明和精神)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感恩般的深情,又意识到它终归不是久留之地。由此,更深入地洞察到诗人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内在矛盾,触及到他们自己也许不曾清醒意识到的某种“情结”。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诗作,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的生命力正在于其“耐读”。

第4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一、了解特点,为解读古诗作积淀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从古到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的古诗,写得很美,读得很欢,虚实相生、理趣融合,具有音乐感、对称美。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有意识地将对称词或词组列出来,学生看了板书就自然理解对称之美的含义了。我国古代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具有极强的绘图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十八个字中,描述颜色的有“黄”“翠”“白”三个字,表示动作的有“鸣”“上”“含”“泊”四个字,此外还有“柳”“鹭”“千秋雪”“船”等具体事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图,以提高读和赏的能力。

二、熟读成诵,是妙引诗情的基础

小学古诗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和轻重,读出抑扬顿挫,并能凭借注释,将古诗还原成现代语言,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达到熟读成诵,丰富积累的目的。教学时,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诱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领悟诗情的目的。

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但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深刻理解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古诗的诵读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易于识记;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

节奏关联着声音的速度和力度,读出节奏,不仅要读出快慢,而且要读出轻重,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时,要读得快一些,特别是要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几个地名读得欢快、流畅一些,以表达作者盼望回家乡的迫切心情。此外,点睛之笔要读得重些,停顿得长些,突出重点,读诵的时候不仅要读出速度,而且要读出力度;不仅要读出韵律美,而且要读出情感色彩。想象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把非人的东西拟人化。想象是创造意境的杰出画家,是诵读的得力助手。

三、入境悟情,是妙引诗情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达到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就是其中的景物,达到人景合一。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诱发联想,融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去,形成“有我之境”。如《望月》的教学设计片段,这篇文包诗里有许多的古诗,可以将学生带入汉民族的月亮文化,感悟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江上明月”图,《春江花月夜》曲),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望着这轮明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结导入:是啊,这清风明月,宁静优美,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神思,令人无限向往。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江上月夜,坐到江轮甲板上欣赏美丽的月下江景。(相机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验感悟

1.欣赏“景中月”(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同桌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2)汇报交流,体会诗情画意。

(3)积累内化。①指导背诵: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背下来;这么美的一幅图,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画下来。我们分工合作好吗?我来背,你们来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②尝试背诵:请同学们也来一边背,一边画,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先一边读,一边画。

2.感悟“诗中月”(学习第5~13自然段)

(1)过渡: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亮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课件出示诗句)你们看,这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借着月亮在抒发什么情感呢?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已学诗词的回顾和预习,引导学生在说和读中,体会诗人借月亮寄托的情思,抒发的情感:独身在外的无尽愁思、异乡做客的孤独清冷、绵长深远的思乡情结,思念朋友、思念亲人,对月亮的喜欢和赞美等。

(2)师生交流所搜集来的有关月亮的诗句。先让学生出示所搜集来的诗放到投影上展示,有可能的话让学生试讲,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解,跟随作者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作者所写的意境之美。

第5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一、一唱三叹,细嚼慢品

许多美文所蕴含的美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须细嚼慢品,反复研读,才有深层次的感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第一节描写小女孩不敢回家,只能独自一人游荡在大街上挨饿受冻的情景。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虽说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但观其神色,闻其声调,似乎不尽如人意。于是我利用课件再现当时的画面,怀着沉重的心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开始朗读这一小节。听着听着,我发现孩子们变了,课堂上的气氛变了,一股悲凉的气息弥漫着整间教室,孩子们入境了。此时,再让他们读这一小节,味道完全不同了,朗读中有凄凉,有同情,有无奈……

再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这首现代诗写得很美,我采取“以读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练习续说)。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告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__。’”

一个学生说:“大树,再见了,我要离开你了,等我腐烂后,会给你做肥料的。”我当即表扬:“说得真好,不过,我们可以把大树称作什么?”生1:“姐姐。”生2:“不对,应该叫妈妈。”我又顺势引导:“树叶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她会很不舍,可是想到自己还能为妈妈做贡献,她又是多么自豪。离别之际,她会对妈妈说什么?还有哪位小朋友想来试试?”此时,许多小手举了起来。一个学生说:“大树妈妈,我就要离开您了。不过,您放心,我就在您的脚下,我会化作肥料。来年春天,您的枝头会增添更多的绿叶。”看着孩子们深情的续说,听着他们真切的话语,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入境了。此时,再叫他们朗读这一小节,味道完全不同了,朗读中有些许不舍,但更多的是勇于奉献的自豪和快乐。

二、无中生有,启发想象

最具效果的直观教学手段是教师优美、巧妙的教学语言,它最能激感、渲染氛围、使学生展开想象,深入感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多方位感受。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经过一段时间,借助平缓柔和的语调,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贝多芬手扶钢琴,琴音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间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再辅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变化。

三、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第6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一、奖励激发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大家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大提高。为此,我们一年级组把课标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接受能力有限,我们要求他们每个星期至少会背一首古诗,上不封顶。每天早读课的20分钟用来读古诗。先由老师带领孩子读,当然,如果有学生会读的,就请他做小老师,带领全班的孩子读。小老师可以获得一些物质奖励,比如一支笔,一个本子等等。大多数孩子看到别人做小老师领读时很神气,还可以获得奖励,自然心生羡慕,诵读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学习古诗的兴趣自然而然变浓了,课间都可以见到他们读诗的身影呢。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诵读古诗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参与感染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刚开始有的孩子未进入状态,我们和家长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了解经典的魅力所在,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首古诗我们都要求孩子读给家长听,不会读的,可以请家长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家长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兴致很高,甚至和孩子一起读古诗文,还互相比赛呢。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成就延伸兴趣

孩子天生都有一种炫耀的心理。当他知道一点东西的时候,他是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很了不起。当孩子会背一些古诗,他也是非常想显示自己很了不起的,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记得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他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做事拖拖拉拉。但是有一天,当我询问学生谁知道关于“风”的诗歌时,他竟然会背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请他做小老师带领所有的孩子读诗。他当时很开心,那天的课也听得格外认真。从那以后,每次读诗他都很投入,读得愈来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呢。因此,教师如果赏识孩子,这样也会让他们得到一种成就感。

四、故事激励兴趣

如何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呢,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身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学习古诗文时,适时地引入某段背景故事或诗人轶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时,可以讲讲“推敲的由来”;如在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前,可以讲一讲张继赴京应试落举,心情郁闷而写下此诗的故事,并由于此诗张继的名气远远大于当时中举的举人;在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可以跟学生讲讲王安石反复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当然在学完某首古诗后,让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编成故事,也能很好地激发兴趣。

五、活动推动兴趣

第7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行为。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朗读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朗读教学意义重大:

(一)朗读有助于形成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朗读这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放声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就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朗读有利于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行道树》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胸怀,赞美奉献者的精神,让他们在诵读中领会作者的赞颂之情。在反复诵读中推敲含义、韵味,想像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怀。这样的诵读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来得轻松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三)朗读能让学生更直接享受审美乐趣。

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亦是如此。学生通过恰当地朗读,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中感受到文章的精美之处。如在教学古诗文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缠绵,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清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以及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反复地诵读比起老师的分析更形象、更直观,可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美学感受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

同样在教学现代诗文时,也需反复诵读领略作品中的美,如在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晴朗的夜空,天河清浅如一湾溪水,牛郎织女在天街上闲游,似幻似真,使我们追随作者的想象一起遨游仙境,感受到诗人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文学作品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美妙。

(四)朗读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地诵读积累增强了我们的语文功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脱口成章,这是诵读积累的结果。学生加强朗读,可以增强记忆,丰富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有助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读的是别人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方法,朗读多了,自然就会加深对作品的体味,如课文中恰当的词语搭配,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场面……无不启迪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朗读多了,就会积累起足够多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学生自己就可凭借实践经验去说去写,语法规则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例如苏教版教材《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通过一连串的生活场景表现小小“男子汉”的个性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在揣摩和感悟中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学生写类似文章就不难了。

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那么,我们的朗读教学应当怎样进行呢?

(一)教师做好范读、领读。

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教师成功的朗读示范是极好的教学手段。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品其味,表其情。通过老师的体态、语言等来渲染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

如何能使范读成功?一方面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领会和掌握基本思想;另一方面要运用读的技巧,如重读、停顿、快慢、语调,亦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语性,理解吃透文本,语言清晰明亮,字正腔圆,具有感染力。

(二)指导学生诵读。

1、认读、感悟

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进行朗读,建议同学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练习读准字音,在初读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感悟。

2、美读、品析

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同学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要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就这些精彩语句段落认真研读,潜心品味,深层理解课文。

3、熟读、背诵

朗读在经历了正确的认读、美读、研读几个阶段后,只有达到背诵,才会实现学习的飞跃。教师要鼓励同学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及篇章,练习熟读背诵。这样有助于加强记忆,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为他们领悟语言规律奠定物质基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训练朗读。

1、课前三分钟读书活动

学生依座号次序,每天轮一至二人上台朗读文章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评议。这样,能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朗读训练。

2、每周诵读一首诗

精选一些古代诗歌,利用早读课朗读成诵,围绕诗的创作背景,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评价赏析。此项活动有助于增加积累,陶治情操。

3、定期开设阅读欣赏课

同学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阅读大量名篇佳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并且就朗读与朗读的作品给以适当评价。

4、以班级、年段为单位,开展诗朗诵等方式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第8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41-02

一、设计理念

旨在通过提供丰富多元的文本及画面,以听声赏图、品词析句、创作交流等形式,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研读、品味,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教师关注阅读策略指导,渗透比较阅读的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描写春雨、赞美春雨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体会“淋、滴、洒、落、飘”等词的妙处,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从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四、教学难点

丰富词汇,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五、课前准备

(一)课件。

(二)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赏读《春雨的色彩》,提炼春雨的美。

1.听声感受声音美。

(1)感受春雨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春天的礼物,你们听!(课件播放春雨声)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指导朗读。

师: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声?(沙沙沙,沙沙沙……)

【设计意图】春雨声,声声入耳。通过模拟声响,营造了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感受春雨的悦耳,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2.赏图感受形态美。

(1)体会春雨的形态。

师:春雨听上去那样柔和,那看上去又是什么样儿呢?你们瞧,(课件出示春雨图)在你眼中,春雨像什么呢?(出示:春雨像_________。)

学生自读《春雨的色彩》,找一找楼飞甫爷爷眼中的春雨像什么。(出示: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指导品读。

【设计意图】春雨图,赏心悦目。通过观察画面,想象说话,感受春雨的形美,自然引向文本的阅读欣赏。

3.读文体会色彩美。

(1)师:春雨的声音那样动听,春雨的样子那样可爱,小鸟们也被春雨吸引来了,它们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读《春雨的色彩》,找一找小鸟们眼中的春雨各是什么颜色,交流。

(3)师:春雨的颜色真丰富!你喜欢谁眼中的春雨?

(4)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小鸟们的对话。(准备头饰)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个性化表演读,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空间。

(5)师:小朋友真会读书!老师仿佛看见春雨落到草地上,落在油菜地里。(课件突出“落”字。)小朋友,你感受到春雨是怎样落下来的呀?(指导读好带“落”的句子。)

(6)师:春雨就是这样的温柔,你还注意到春雨有哪些轻柔的动作?(突出“淋洒滴飘”四个字。)

(7)师:春雨多像一位手法娴熟的魔术师呀!她让雨丝落向草地,淋在柳枝,洒向桃花,滴在杏花。落在油菜上,又飘向蒲公英花。(点击出示图片)这些植物因为有了春雨,显得生机勃勃,散发生命的色彩!让我们用美美的朗读来夸夸春雨!

【设计意图】品词析句,辅以多媒体的配合,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将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8)师:春雨听了你们的夸奖呀,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她落满了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让我们赶紧去寻找她的足迹!

(9)(播放课件,展示雨后植物的色彩。)师:雨后的空气是那样清新,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瞧,梨花晶莹透亮,牡丹精神十足,迎春花娇小可爱,梅花散发清香,春笋冲破泥土,蘑菇撑起小伞,紫玉兰在枝头绽放,郁金香举起欢乐的酒杯……此时此刻,小朋友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补充积累描写颜色的成语。)

(10)师:春雨的色彩这样丰富,你最喜欢春雨的哪一种颜色?当回小诗人夸一夸春雨。

(出示:春雨是( )色的。

你们瞧,

春雨( )在( ),

( )就( )了。)

【设计意图】把春天各种颜色的植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鼓励学生想象,创造自己的语言,在生成中进一步感悟春雨的色彩美。

4.交流体会心意美。

(1)师:其实春雨本无色,但春雨滋润万物,不知不觉中,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此时此刻,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出示:春雨,我想对你说……)

(2)师引读《春夜喜雨》。

(3)师:春雨就是这样默默地装扮春天,让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赏心悦目,它不仅声音美、形态美、色彩美,更是心——意美。

【设计意图】辅以问题情境,引入已学古诗《春夜喜雨》,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于春雨心意美的感悟。

(二)辅读《春雨沙沙》,发现春雨的美。

1.师:楼飞甫爷爷笔下的春雨是如此美丽,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出示诗歌《春雨沙沙》。师配乐范读)。

2.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读小诗,用笔画出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交流。(师参与讨论。)

3. 学生汇报交流阅读感受,老师结合板书,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春雨的某一个方面感受春雨的美。

预设一:声美——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预设二:形美——细如牛毛,飘飘洒洒。

预设三:色美——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

预设四:意美——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

4. 师: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相信小朋友一定能将春雨读得更加有滋有味!(生练读。)

5. 师生合作品读小诗。

【设计意图】引入的诗歌在内容上与前文相呼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由扶到放,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交流中再次深刻感悟春雨的美。

(三)推荐阅读《春雨》,延伸春雨的美。

1. 师:春雨细如丝,春雨贵如油,春雨美如画!你们听,这细细的春雨又下起来了。(师配乐朗诵赖松廷的《春雨》片段。)

2. 师:这是赖松廷爷爷笔下的《春雨》,喜欢的话,课后自己把这篇文章美美地读一读,然后交流。

3. 师:不光作家爷爷喜欢春雨,诗人、摄影师、画家……他们也喜欢春雨。这不,小小音乐家也来了,你听!(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出示歌词。) 想唱的小朋友一起学着唱!

4. 在音乐声中老师小结,并布置作业:今天,我们走近春雨,欣赏春雨,春雨的美一定深深印在了你的脑海之中。课后,请爱画画的小朋友,用笔画一画春雨,想当小诗人的,用笔写一写春雨,想当小摄影师的,用相机拍一拍春雨……让我们把春雨的美,种在心里。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诵读散文《春雨》片段,勾起学生课后阅读的欲望,让阅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学生在优美的歌词中再次感悟春雨的美,在轻快的旋律中走出课堂。

【课后点评】

(一)教者在选材上有自己的思考,《春雨的色彩》、《春夜喜雨》、《春雨沙沙》、《春雨》和《小雨沙沙》,这是一种主题阅读欣赏的结构方式。在文体上有散文,有古诗,有现代诗,还有音乐《小雨沙沙》,歌词优美;在文本的解读上,关注了春雨的声音、形态、色彩和心意,及其内在的联系。儿童在阅读中欣赏春雨,亲近春雨。

第9篇:赞美老师的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