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第1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二)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国家颁布的支持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以贯彻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契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力推进。对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大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力度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对历史负担沉重、维持经营但后劲不足的企业,通过采取引资扩股、股权多元化及国有产权整体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长期停止经营、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通过采取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确保社会稳定。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进一步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和各类下岗人员创办企业和到非公企业就业,特别要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中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科研开发能力的人员创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开放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发展。实施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扩大企业上市培育范围,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库,做好重点拟上市企业上市的指导工作。协调、使用好省上市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改革土地供给制度,规范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完善征地制度,强化市场对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制定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使用的政策措施,允许农村乡镇企业用地和符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出租、入股、联营、转让等方式进入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和分层性的问题。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法制和舆论监督。

(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搞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按照省里部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覆盖全市的乡镇和新型农民社区(中心村)的规划修编,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抓好章丘市以金融改革为重点的“省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的工作。

(五)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健全统

第2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区委、区政府构筑生态型石化基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消除影响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我区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广覆盖、多层次、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体制保障。为此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使区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的突破。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兼顾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创新体制,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在搞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发展的各项举措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以推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为重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继续以放心、放手、放开、放胆的姿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抓紧清理有关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依法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研究制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发展。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力度,切实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和以民引外,帮助其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体制,规范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进一步调整全区所有制结构。 3、以完善国资管理和营运体系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资主管部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及其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关系。逐步创造条件对现有授权经营主体打破行业界限,进行资产重组。扩大其资本规模,提高营运效率。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继续完善国有股权代表的激励机制,使其责、权、利得到统一。要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对未纳入授权范围的资产要进行委托管理。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切实解决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对已改制企业要通过国有股减持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对垄断行业要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继续引导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以文化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在对事业单位按监督管理、社会公益和中介服务、生产经营进行分类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对可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型、社会中介服务型,以及事业单位附属的三产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同时进行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文化领域的准入限制,充分利用我市非公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促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改造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继续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组建若干个文化产业集团,并以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为契机,促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救助体制改革。对市属公立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选择1至2家市属医院作为试点,吸引民间资本,改为股份制营利性医院。继续搞好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要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制,解决弱势群体的治病难问题。全面实施市区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尽快实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同时,继续搞好农村卫生院改革,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卫生保健网络。四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模式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市属校办工厂的改革要有实质性的突破。 5、以完善产权交易规则为重点,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结合我市前一阶段企业改制的实际,要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规范产权交易和监管的办法。从我市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际出发,要以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针,认真处理好国有股权转让、经营者持大股、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三者关系。既要坚持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开性和竞争性原则,同时也要体现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要求,抓紧制定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规定和制度,并精心组织实施。要从进一步加大宣传和规范政策入手,在提高持股职工风险意识,实施规范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以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尊重广大持股职工的意愿为基础,鼓励职工所持股权依法向企业经营技术骨干集中或转让给外来投资者。 6、以吸引外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深化外经贸管理体制和外经贸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外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契机,实施大项目推进策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利用外资大项目的领导、协调、决策机制;实施重点区域策略,确立利用外资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实施开发区主战场策略,发挥各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招商引资本的龙头作用;实施领域多元化策略,从较早以工业为主的利用外资,向全方位、多领域利用外资转变;实施以外引外策略,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促进其增资扩股,同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桥梁作用、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努力使外企成为招商主体。从而使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外贸和外经工作的力度,创造对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7、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行电子政务为契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要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或者不应当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去做。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惯例和WTO要求,制订保护公平竞争的各项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在政策上消除所有制歧视,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得到健康发展。

8、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重解决还具有浓重计划色彩缺乏市场效率的城建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体制。对国有单一投资的项目公司要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要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通过项目法人制度吸引社会资金直接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鼓励采用特许经营权、资产经营权、收费权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可供选择的介入领域。要改革现行的投资规模控制方式,建立投资分类管理体制,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要探索发展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债券、基金、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力度,促进我市大都市建设步伐。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的发掘和培育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证券市场的筹融资功能,鼓励和推进我市各类优质企业到境内外上市。加快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增强其持续融资能力。要发挥市工商信托公司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境内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根据国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争取设立杭州证券投资基金。建立和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开辟风险投资资金渠道,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和利用外资,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选择基础产业和优势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要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要以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交流为契机,改革我市的金融体制,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想方设法从上海引进外资银行机构来杭设办事处、内资银行业务总部或地区总部迁杭,争取金融机构来杭发展。鼓励杭州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到外地设立窗口。市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引社会资金参股,条件成熟时也可引进外资参股,并争取上市。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要稳步推进产权交易,提升我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完善交易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机构。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交易,为改制企业股权流动和我市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提供平台。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9、以提升要素市场功能为重点,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 一是重点培育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对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地产市场等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以规范和发展。要打破垄断,逐步改变要素市场依附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要不断提升市场的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深化,尤其要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者的产生方式。除继续完善对现有企业经营者的录用、评价、考核、激励办法外,要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为各类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二是重组现有商品专业市场。要推动现有商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产重组,促进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市场交易主体向公司企业转变,推进竞买制、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有型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三是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经济主体,对经济的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亟需发展和健全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我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现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有关指导意见和促进政策。在此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改制转型,强化其自律机制。要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做到管而有度、放而有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四是继续发展现代流通业态,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和和现代物流配送。 10、抓好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要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完善职工持股制度,保证职工包括经营者以按股分红的途径增强对企业的凝聚力,获得应有的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探索管理要素作价入股的方法、方式,体现经营者管理要素在企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提倡建立各类商业保险在内的补充社会保险,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编织牢固的安全网。要做好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就业培训,继续推行政府出资金购买就业岗位的举措,开辟非正规组织就业,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关注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网络。同时,要研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1、统筹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消除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引导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有序集聚。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保护进入城镇的农民的利益,免除农民对产权流失的担心。要通过劳动力、资金、土地、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以政策调控和市场服务来促进经济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逐步实现经济要素从城乡分割到市场调节与有序配置,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和产业升级。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不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走体制创新促经济发展的路子,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二是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推进中心镇行政管理、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户籍制度等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体制创新,促进中心镇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中心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通过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以释放出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同时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农村专业市场等,促进乡镇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互促的运行格局,并以此形成中心镇的产业依托,加快中心镇的发展。三是解决城中村问题,提升城市品位。随着城市扩容和撤村建居工作的深入,亟需解决城中村问题。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建设大都市的高度,着眼于城乡管理体制的变革,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逐步解决城中村这一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问题。通过户籍、土地权属、管理体制的转变,使城中村融入大都市。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3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关键词:期刊编辑;角色转型;检验员;外交官;管家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17-02

我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现已由攻坚期转为了决胜期。与新闻出版领域的其他出版单位相比,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改革显得更为复杂和艰难。众所周知,期刊改革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革除当前办刊管理模式中的一些弊端,才能推陈出新,才能焕发生机。转企改制意味着完全市场化,期刊出版单位、期刊从业人员将迎来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科技期刊编辑该如何武装自己,以应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这是我们编辑人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现状

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现状堪忧。一是从业人员少。在我国科技期刊中,90%以上的单位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其中60 % 以上单位只有1~5名员工,从业人员规模甚小。二是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编辑、经营和管理人员比例失调,经营人员非常少甚至没有,以致有些编辑部编辑几乎需要承担起出版经营的全部工作。三是编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单位由于规模小、经费有限,编辑不得不身兼数职,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无暇兼顾学习深造。还有些是单位用人选人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编辑水平较低。改制后,期刊从业人员都将成为自由人,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搏击,编辑需要迅速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二、新时期科技期刊角色的转型

科技期刊虽然是小众性期刊,但他在推广科技成果,展示科研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事业体制下的科技期刊虽然有市场属性,但也有其非常强的特殊性。深化体制改革后,市场中的科技期刊出版属性由事业转为产业,其价值取向以消费者的认可为目标,工作中心转为以营销为重点,资源的配置以获取效益为中心。国以才立,政以才出,业以才兴。编辑作为促进出版产业繁荣的专业人才,也正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以及多样化趋势,科技期刊编辑也由传统的“六艺”编辑转化为有全新内涵的新时期编辑。

(一)成为一名优秀的“检验员”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科技期刊编辑充当“守门人”的角色仍然没有改变。守门人、把关人一直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代名词,要求编辑能够鉴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某种意义上讲,守好门把好关是一种被动行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的科技期刊编辑更要做一名高级“检验员”。首先,对原材料(文章)的检验。编辑要以文章质量水平为中心,以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准绳,以缜密、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作者的文章,即使是知名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也要按程序走完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在未经检验前,都是初级产品。其次,对生产流程的检验。编辑应把期刊的出版过程当成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纸质期刊生产流程为例,应从原材料(文章)选取、编辑加工、广告内容的设计及合法性审查、与印刷厂的对接(对于科技期刊来说这点很重要,因为科技文章图表较多,印刷厂很难对一些图片、特定符号及公式做出正确理解,比如精密的工程图、电镜图片等,在颜色选择有小小偏差就会使图片失去意义)、对初成品的自检、检验报告的分析、对市场的预测及宣传等环节进行检验。第三,对商品投放市场效果的检验。编辑出版后的期刊就是一件产成品,经检验合格投入市场,即成为一件特殊的文化商品。这件商品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带来盈利,同时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推广出去,完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重使命,还需要编辑对市场进行预测和检验,对市场反馈做出快速反应。读者、作者、出版商、批发商、商等等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对商品进行最终验收,是期刊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评审员。编辑要对他们的评审意见进行整理,以此指导期刊的进一步优化生产。

(二)做一名会学习的“学生”

编辑必须当好学生,热爱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编辑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职业,这就要求编辑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

首先,编辑要紧跟学科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刊物的内容在不断变化,编辑就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知识储备,学习和了解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满足刊物发展需要。特别是行业性很强的专业科技期刊,学习并掌握该领域的发展动态是伴随着编辑的整个职业生涯的。

其次,编辑要学习从“编辑匠”转化成“编辑家”。编辑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类与编校相关的国家标准、编辑出版知识,不断地向同行学习,向前辈学习,以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

第三,学习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信息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需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将其与刊物的日常运行和发展相结合,使刊物能够紧跟发展潮流。据对我国现有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调查显示,传统的纸质期刊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纸质期刊基本上都将其网络版和电子版权授予清华同方、万方数据、或重庆维普等网络数字技术商,或者在自有网站上纸质期刊论文的电子翻版,现实电子期刊的在线阅读,或者是通过E-mail推送电子资源,这样的数字出版实际上收益微薄[1,2]。当前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度相当低,一方面由于出版单位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编辑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低导致的。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意识到,从传统的编辑加工角色转换成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全媒编辑角色是当务之急。第四,学习信息收集和获取的能力。科技期刊对科技动态的准确把握是确保期刊市场效益的重要保障。编辑要学会利用各种数据库获取有效信息,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电子期刊、英国的网络版期刊数据库、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等等。

(三)成为一名“外交官”

传统的编辑形象是整天埋头看稿,在繁重的编校工作压力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典型的闺门中人。而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掌握一门外语,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能做好对内对外的联系工作,能做好学术信息的交流工作,成为出版单位对产业界、学界、商界的“外交官”。“外交官”是新时期编辑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成为外交官必须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重要能力,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实现出版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编辑要有能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沟通工作: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各部分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刊物的正常出版;需要与作者、读者交流,满足作者和读者合理的要求、培养其对刊物的忠诚度;需要与出版商、发行商、营销机构沟通,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刊物市场占有率;需要与其他学术机构洽谈合作,组织并开展大型学术交流会议, 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对话,提升刊物及出版单位的社会影响力;需要与相关行业内的企业打交道,在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的同时赢得企业老总的青睐,提高广告的投放机率……

(四)做出色的“管家”

“管家”起源在于法国,现代“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有了严格的规范,有了严格的行业标准。作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成为单位的新式“管家”,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深邃的洞察力,帮助管理层出谋划策。表现在:1.出版管理。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这个系统高效、高质运行,编辑就必须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及较强的出版管理技能,熟知期刊出版国情和出版业务知识,提出刊物未来发展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实现目标,最后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出版任务。2.人力资源管理。编辑“管家”的职能还包括向管理层提出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事件的策略性解决方案,对单位的人力资源发展、管理培训和开发提出建议。3.对自我发展的管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普通“编辑”到“管家”式编辑是编辑职业生涯的突破,对编辑自身发展的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五)成为一名营销大师

科技期刊是势单力薄的小众性期刊, 市场受众面窄, 发行渠道不畅, 经营拓展能力有限,不可能像其他出版单位那样对编辑职能进行市场细分。一身多职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普遍现象。那么成为一名营销大师也是处于市场竞争中编辑对自我能力提升的一部分。目前,科技期刊面向的读者不同,商业运作模式也不同,盈利方式差别很大。由于科技期刊的受众面较窄,纸质发行量通常不大,特别是学术类、技术类科技期刊,其本质属性是科技传播,理论性很强从而不容易围绕期刊本身开展经营活动。出版活动是商业活动,作为出版活动的产品,科技期刊被商品化,因此其发展需要符合价值规律,受市场的制约和支配,其优胜劣汰也最终将由市场来决定。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发展,首先,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了解读者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办刊方向和选题策划,出版读者需要的期刊。第二,编辑要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确定自身刊物的市场定位,保证刊物在本领域的话语权。第三,编辑需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刊物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市场,赢得更多读者和潜在的消费用户[3~5]。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期刊编辑与传统的编辑角色定位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作为编辑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主体,编辑在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编辑职业能力的强弱与刊物质量和单位发展息息相关,编辑角色的合理定位与成功转化也决定其在职场竞争中不被“大浪淘沙”。

参考文献:

[1] 刘捷.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产困境与发展思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 苏振华,汤伟武.附属版权经营:一座被忽视的金矿[J].编辑之友,2006(5).

[3] 苏振华,杨振和.我国期刊运营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J].价值工程,2011(11).

第4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新常态下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改革和创新。改革是我们今天新一轮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国家、民族、社会保持生命力的最主要的方式。我国对金融改革曾经有过的阐述,最新的目标是,让金融充分发挥它在引导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现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金融业的高速增长态势已难以为继;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金融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金融的发展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面临严峻挑战金融业必须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地开拓新的增长点与业务面。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寻求新常态经济下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1、金融业应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坚持以服务为本质,保持适度的增长率;2、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以推进经济转型为中心,实现金融业的转型;3、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有效的防范经济下行所带来的金融风险;4、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革。

央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潘功胜,在第五届财新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说时提出,首先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的比重;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缓解企业杠杆率较高的问题,发挥市场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在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多种所有制,建立多种业态和大中小型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我觉得,将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完美结合,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促转型、调结构、释放增长潜力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引导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绿色金融、消费金融;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新格局,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的发展环境。

经济步入新常态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竞争性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市场中大型企业固然重要,但小微型企业更加不容忽视,那么我们可以进行经济增长结构和速度的调整;在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上,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在债券市场上开发一些适合小型企业的债券种类;鼓励、帮助民营银行投入,改善微型金融的供求关系,形成多元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个交汇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格局中,财税体制改革事实上是一个重点工程,可以而且应当作为突破口和主线索率先推进。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应先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预算体系,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收入管理,加强预算编制,推进信息公开,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绩效,防范财政风险。全面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其次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我国以往的财税体制改革,多着眼于财税体制的属性特征,比如1998 年之后,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机制构建的阶段,我们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来标识改革方向,原因是当时认为只有公共财政性质的财税体制,才是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则应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全面认知现代财政文明的高度,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改革的基本取向。我们要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对接,构筑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构建科学的财税体制,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

三、如何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不平凡的历程,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绩。我国外贸的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速,占全世界货物贸易的比重从1978 年不到1%,提高2013 年11.2%。我国在全球货物贸易排名从32 名一度上升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们的贸易伙伴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外贸经营主体从单一的国有外贸公司转变为现在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主体的多元化的外贸格局。

第5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推崇。中国也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模仿,甚至直接“移植”。很显然这种制度的模仿和移植,可以大大减少新体制设计和建设的成本。但由于中国与苏联历史、客观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把出生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直接用于中国,则会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症状,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对该体制不断地进行修正以适应中国的国情。从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最早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就是源自对苏联教材的直接模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其课程名称先后以《国民经济管理概论》和《计划经济学》出现,直至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国民经济学》,这显示出国民经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中国化”和“本土化”的特征。

二、逻辑必然:国民经济学在当前我国的存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性改革,这也是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逻辑必然。

(一)逻辑起点: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所实行的经济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行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1.政府“越位”问题的解决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体制惯性,政府在诸多方面还对经济还存在强大干预,这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生产管得过多过死,每年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的亏损补贴及政策优惠,对其进行扶持,极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经济,亲自参与招商引资,将本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行为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中。这种政府“越位”行为屡见不鲜,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越位”行为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表现,解决政府“越位”行为是还原市场的过程。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及时解决政府“越位”问题。政府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退出市场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政府“缺位”问题的解决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目前来来看,中国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职能并没有到位。如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规制不利,垄断企业的价格同盟、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政府在提供经济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对于经济改制中出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寻租问题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正确解决政府“缺位”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令政府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中国当前情况下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必要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中国采用的是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改革,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国家,也不同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改革(又被称为“北京共识”)。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寻,对国民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总结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经济学学科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研究发展内容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中国现实和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情况,未来国民经济学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混合经济依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而财政手段运用也不熟练,计划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的计划已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计划(高度集权的政治手段),而变为类似管理学意义上的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因此,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的成熟理论与经验,更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主张,同时深入研究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的组合与协同问题。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战略与规划原本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核心方向,现在仍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相比显得更为宏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国政府依然会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规划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学应着重突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涉及的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比如,城镇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6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阶段改革开放的规划和部署,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十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回顾

“十五”期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支持了各项改革和重点事业发展,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法制建设和财政监督管理得到加强。

(二)税制改革顺利实施

加快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和完善了出口退税政策,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合理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促进外贸发展;实施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推进了增殖税转型改革试点。

(三)金融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较大进展,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货币市场、证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都得到长足发展;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中央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大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金融市场分业监管体系框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等等。

(四)金融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05年底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总资产达32.7万亿元,是2000年底的2.4倍;国内股票(A股和B股)市场五年累计筹资3986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也由2000年的82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654亿元;截止2005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5,266亿元,是2000年底的4.5倍。

但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目前我国财政金融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与挑战,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在财税方面,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结构尚不合理,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尚不到位;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分税制”体制不健全,税制结构不合理,流转税比例过高,所得税比例过低,部分税种设计不科学,税种水平不合理,宏观税负总体水平过高。在金融方面,主要表现为,金融宏观调控任务艰巨;金融市场发展不协调,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比较慢,离真正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有机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形成。为此,“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着力完善财税金融体制。

二、“十一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重点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综合性制度建设,强化金融监管。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明确政府支出范围,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政府资金要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而投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性质的支出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地区性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对具有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要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合理确定对各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

(三)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制衡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的部门和单位,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单一帐户管理,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预算审计监督,提高预算透明度;建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适时开征燃油税

调整完善流转税制度,改革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在总结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试点经验、不断完善试点办法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适当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部分应税品目税负水平和征缴办法。合理调整营业税征税范围和税目。

(五)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研究推进内外资企业统一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依法加强征管。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逐步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将工资薪金所得等有较强连续性或经常性的收入,列入综合所得的征收项目,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对财产转让等其他所得,仍按比例税率实行分项征收;统一、规范费用扣除标准和减免税优惠政策;调整税率级差和税负水平,适当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建立支付所得的单位与所得的个人双项申报纳税制度等。

(六)调整和完善资源税,适时出台燃油税

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对资源占用、开采等均实行征税,同时要完善税制,改变税率偏低等状况,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根据国内外油价变动等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部分收费,以促进节约使用汽油。在条件具备时,稳步推行物业税,研究合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调整完善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政策,逐步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会,研究调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政策,规范土地收入管理。

(七)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明确目标责任、建立考核机制、上市等手段,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强化出资人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自主承担风险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参与主体。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立法步伐,使政策性银行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管理模式,更好地为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和结构调整任务服务,努力成为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机构。以完善公司治理为中心,抓住内部风险控制和提高资产质量两个主要环节,加快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逐步发展各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机构。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加速融资、交易、并购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巩固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成果,支持集团或控股公司根据市场定位和业务发展需要,通过产险、寿险、资产管理等多元化业务,整合内部资源。

(八)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协调发展各个层次的金融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功能,完善金融资产结构,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规范和发展现有的证券市场,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扩大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发展创业投资,运用税收政策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运用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支持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做好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加快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以产业投资基金方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跨市场、跨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当前可以选择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综合类金融业

务,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

(九)健全金融调控机制

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加强金融调控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战略引导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财税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鼓励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下浮政策,简化并逐步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实现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放宽境内机构对外资直接投资限制,逐步放宽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境内的限制,研究进一步放松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的融资限制,优化国内资本市场结构;拓宽境内外汇资金投资渠道。

(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建立完备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断和救助体系,以及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及时淘汰无竞争力或恶意经营的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加强风险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机构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不良资产冲销机制;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建设,健全金融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对违规者的追究机制;加强对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探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加强资本充足率约束,限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扩张;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会计准则,增加信息透明度。要在完善证券、保险、银行三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基础上,建立三个监管部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宏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第7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经济转轨;休克疗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俄罗斯为什么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

(一)什么是休克疗法

首先来说明什么是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是激进式的反经济危机措施,主要推行“三化”政策,即“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俄罗斯在经济转轨初期曾围绕这“三化”推行过一些激进的改革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开放价格市场,即市场上80%以上的商品的批发价格由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来定。第二,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过增加税收来提高财政收入,其次是减少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包括限制国有货币的发行规模以及企业的信贷上限。第三,加大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步放开经营组织进行对外贸易的条件,允许只要是在俄罗斯境内注册的公司都可以进行外贸活动。第四,实行私有化政策,推进私有化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第五,允许俄罗斯的50国可以随意兑换卢布,实现汇率的逐步统一。

(二)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原因

那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激进的“休克疗法”呢,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在斯大林之后的数次经济体制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之后,俄罗斯注意到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这之前,苏联对市场经济机制一直处以否定的态度,使计划经济体制过于根深蒂固,无法进行全面性的改革,所以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俄罗斯的民主派开始意识到必须把市场经济模式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第二,当时苏联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1990年年初至1992年年初之间,苏联的GDP,GNP以每年2%-3%的速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也处于负增长状态,到了1991年年末,俄罗斯的预算赤字比当年的计划赤字上涨了五倍,在俄罗斯的所有地区中,有2/3以上的地区的粮食储备粮为零。不仅如此,在所有粮食中由于供应商的供应量不足导致的不能交易的食品种类达到90%,这种严峻的经济状况正是导致俄罗斯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直接因素。

第三,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导致新任的执政者采取激进式的经济转轨的间接原因,在8.19时间至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的旧政治力量逐渐解散最后瓦解致使旧的国家经济已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经济调节功能,并且不断地陷入经济萧条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民主派决定必须采取激进式的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第四,旧的经济体制已经在当时的俄罗斯人民的心中留下烙印,与此同时又在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取得的成功中看到了希望,正是由于这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妄想风”,认为只要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能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快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

第五,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民主派获得了领导权,但是当时的领导地位并不牢固,所以,为了稳固民主派在执政党的执政权力,俄罗斯采取激进的改革方式,推行私有化政策,削弱以国有制为核心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形成不可逆的趋势。

二、采取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在经济转轨进程来看,采取休克疗法必然导致失败,归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采取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

首先,休克疗法强调“自由化”,不仅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使经济达到稳定水平,而且是在自由的经济市场下进行自由的竞争进而提高GDP,那么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但是这个要求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必须是已成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然而,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主要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而是企图通过市场经济转轨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从根本上就不满足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俄罗斯在不符合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条件下仍然采取这种措施并企图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经济转轨和经济复苏取得了失败。

(二)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

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过于借鉴西方的模式,推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国情造成改革的失败。

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在私有制为核心的前提下削弱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使国民的社会保障市场化,但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权重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大部分,而且其中计划经济的规模很大,这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毫不兼容,最终必然导致改革的不成功,就以上两点继续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就第一个不兼容来说自由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是私有制,而在俄罗斯原来的经济结构中,私有经济及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到15%,80%以上的经济为国有经济,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俄罗斯试图通过自由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将国有制转为私有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有变私有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逐步的进行改造。

其次,自由市场经济不赞成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这与俄罗斯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冲突,因为在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调节中,国家干预占到重要作用,这恰恰与自由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三)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

俄罗斯在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时出现了两个违反市场经济转轨规律的地方。

第一,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俄罗斯经济条件完全不相符的,如前所述,俄罗斯虽然在当时开放了价格,可当时的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没考虑到生产力的急剧下降;不断加大私有化的进程却没意识到初始资本量的短缺。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除了有私有制作为前提外,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机制来调控市场的经济活动,然而,要想形成这样一个成熟的体制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说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非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完成,企图用激进的快速转轨方式与经济转轨规律并不相符。

三、政策的内在矛盾

(一)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稳定经济,查看历史可知,在转轨初期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危机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完全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又要缓解经济危机,稳定经济,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然而,放开价格政策间接的在对国家干预进行阻挠,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

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初期,除经济危机外还存在严重的财政危机,要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提高社会生产力就需要增加投资量,而同时要解决财政危机就必须减少政府支出和国家投资,一旦紧缩信贷,又与提高生产力的目标相矛盾导致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存在矛盾。

(三)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存在矛盾

俄罗斯通过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开放价格市场,逐步减少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程度,实现大规模的私有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前三点实践起来相对容易,可最后一点却很难在短期内就形成,但是没有私有制代替国有制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经济的转轨就不可能成功。因此私有化的进程与政策的不同步使计划经济迅速被停止而市场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造成一时间的经济处于虚无状态,经济稳定难以实现。

四、结语

本文结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的背景,首先解释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的缘由,主要是“幻想式”的想通过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来改变现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等严重的财政状况,然后分析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即: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最后归纳出休克疗法与当时俄罗斯的国情之间的三个方面的内部矛盾即: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郭连成.俄罗斯经济转轨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3).

[2]格・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第8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路径依赖”是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制度变迁中,由于存在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得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即在制度选择过程中,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的轨迹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和制约力,人们一旦确定了一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积累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泽。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这一基本理论出发,来探讨我国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的惯性特征。 

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分析 

地方税制是在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框架中明确提出的。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之间财权和财力的根本制度,它受到国家治理结构的制约。在国家的治理结构中,一般来说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政府构成的,由于国情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治理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在中国国家治理结构中,中央政府是治理国家的主导,而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人。尽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逐步相应的扩大,利益的独立性获得提高,但这一格局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改变。作为人,地方政府要受到中央政府的约束,这种约束体现在,第一,地方可支配的收入受中央政府的整体性安排的约束,即地方可支配的收入受到财政管理体制的约束;第二,地方政府筹措收入的制度受中央政府约束,地方收入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制度选择集组成的,地方政府基本上无权制定新的制度规则。在这些既定的约束下,地方税制改革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路径依赖特征: 

(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特征对地方税制改革的决定性影响。选择财政制度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是由财政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内在决定的。然而,在改革的初期,向何种制度改革,即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对于治国者来说,可能是不确定的。为了维护改革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治国者选择“试错法”,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出未来制度框架。因而,就决定了治国者从它最为熟悉的地方开始,这就是治国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的经验——通过权力下放来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这一改革构成了中国20年财政体制改革的主导。从财政管理体制来看,主要表现为通过不断调整地方的收入基数和上缴的比例来调动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并由中央政府把握最后的决定权。无论是1980年的以承包制度为核心的“分灶吃饭”体制,还是1994年的分税制框架,都体现出中央政府对收支的决定权和调整权。这种决定权和调整权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可以通过收入的分成比例和税种的调整而获得在财政收入分配份额中的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在于不确定性、技术因素等作用下,当中央政府在收入的份额下降的时候,它可以通过调整而重新获得这种优势。这是因为中央政府作为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在整个杜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之前,通过对地方收入和支出基数或增收的上缴比例的调整,保障中央政府对收入的整体控制,是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平稳顺利推道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要求的根本保证。从改革后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自从放权让利的改革推行以来,中央本级组织的财政收入的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中央收入严重依赖于地方上解,而财政承包制所体现出的累退性,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中央政府的财力,通过1994年的改革,使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获得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从1996年起地方组织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大于中央政府收入的比例,已经出现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大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中央本级的财力下降,而影响到改革的进一步推行时,新一轮的调整就势在必行,这种调整包括对地方税种的调整和地方收入的基数或者增收的比例的调整。因此,在经济转型完成之前,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和分权,没有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的情形下,中央政府的最后决定权将会加强和强化。由于地方税制是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使用的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制度安排,因此,地方税制改革必然要反映出中央政府的这种路径依赖特征,从而使得具有收入最大化动机的地方政府,就有着隐瞒收入的真实水平,并倾向于将财力和物力集中在地方政府可以支配和控制的强烈动机。 

(二)地方税制改革作为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一个内在环节,它也表现出中国财政制度追求收入的路径依赖持征。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财政主导型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反映到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上来。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特征,决定了国家投资所创造出来的效益和财政收入不断萎缩,从而使得财政收入的增长不能满足曰益扩大的财政支出要求。财政收支之间的缺口,有着曰益扩大的趋势,当国家不能有效的履行社会契约所赋予的职能时,其义理性水平就会下降。为了提高或者维持其义理性水平,就迫使国家对既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做出自我调整,因而,财政压力是中国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张宇燕、何帆,1998)。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和财政将社会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这种调整主要是表现在逐步放松对资源的管制,以及国家不断退出原有的特权领域,概括的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对产权规则的调整而达到国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制度安排过程。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变迁,必然要求国家筹措岁入的制度做出相应的变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将社会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而能够直接控制着社会剩余,那么,在放松对社会资源的管制后,社会资源配置将是由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微观主体来完成的,国家不再完全直接控制社会资源的配置,这就意味着,国家筹措岁入的制度安排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作为财政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一方面,财政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对财政制度的改革来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另一方面则又是通过对国家筹措岁入制度的重构而构成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财政支出的刚性,另一方面对放松管制后新增的社会财富,由于岁入筹措机制的不完善而不能及时筹集足额的收入以满足国家的需要,财政压力未能得到完全有效的缓解,同时,国家一旦推行改革,维护改革的稳定性和合法性则是国家义理性支持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利益相互冲突的过程,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不至于反对改革或阻挠改革,国家就会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平衡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这又进一步增加了财政支出的压力。尽管从长期来看,通过改革会形成经济和财政之间的良性循环,但是,在改革的过渡期内,财政压力则表现得更直接、更明显。现实的财政压力也迫使国家倚重于强调收入的税制。因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将会选择那些能筹集收入最大化的税收制度安排,而如果某一种税制安排能为国家带来收入的最大化,那么,在随后的改革中,这种制度安排就会得到强化。地方税制作为中央政府授予地方筹措收入的制度安排,是在国家强调收入的制度安排背景下,因而它内含有强调收入功能的惯性特征。 

(三)在放权让利格局下形成的地方收入机制也有着强化的趋势。从地方税制来看,它仅仅是获得中央政府制定的税种的使用权、管理权、征收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既定的取得收入的形式——即税种的确立、税收制度的决定权在中央政府,当地方政府面对发展的需要而筹集一定的收入的时候,面对“菜单”选择却没有“菜”可选。由于不能创造新的制度和方式,对于地方政府而已,则将既定的和旧体制内所创立的规则在特殊情形下多样化,并且拓展这些规则的边界。这个旧体制内的规则就是预算外的收费制度,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各种收费、集资、摊派等多种形式的地方收入机制。对于地方政府的这种行径,中央政府一方面是财力拮据而不能完全满足地方政府的财力要求,而只给予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资源和制度知识信息资源(只给政策、不出钱),允许地方政府或者基层组织在制度创新中留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依赖于地方政府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杜会的稳定发展,从而将改革的风险分散化,来达到风险最小化的目标。只要地方政府在一定的制度和政策空间内,既维护体制改革的稳定和顺利进行,同时地方经济又取得相当的发展,中央政府就会容忍和默认地方政府所从事的制度创新活动。 

然而,收费制度一经在地方政府的运用,并经过上级政府的默认,它就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倾向,这种自我强化的倾向是由地方政府的性质决定的。地方政府作为人,其目标函数与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是不同的,中央政府是由中央治国者所控制的,其目标函数是维持其治理国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由地方官员控制的地方政府,其目标函数是地方官员的晋级、名誉、声望以及其他的私人利益。这样,地方官员的个人利益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可能一致或者相容,也可能不一致。地方官员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而获得上级的提拔,这是相一致的地方,而发展地方经济就要求有强大的收入来支持;地方官员通过预算支出追求个人的其他私利,如津贴、住房、豪华的办公用品等,这是不一致的地方。无论是一致,还是不一致,都有着追求收入的动机。 

此外,随着中央政府将财权和相应的事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的同时,而地方政府的职能并未获得实质性的调整,这样地方政府实质上就相当于一个范围缩小的权力中心,它在职能和职责上与中央政府是重构的。由于收费制度比较简便和运作成本低,能及时为地方政府筹集发展某些项目的经费需要,最为根本的在于收费可以不受中央政府上缴收入的约束,从而保持收入在地方政府的控制之中。一旦一个地方政府或一个部门使用了收费制度,它就会很快被其他的地方政府或部门迅速学习和模仿,而很快推演开来。同时,收费制度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官员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就会逐步成为他们“寻租”的最为合法化的渠道。这也会推动收费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上述分析的路径依赖特征,给地方税制改革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由传统的直接控制资源而获得社会剩余的方式,转向通过国家政治权力向微观经济主体征收税负,即通过税收制度来重构国家岁入的转型过程中,强调收入的功能是其内在的要求。然而,由于现实的财政压力使得一旦走上强调收入的制度路径,就有着强化的趋势,从而使得税收制度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社会公平、以及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间接调控缺乏应有的功能和作用。2.中央政府对税种和收入的决定权的强化,一方面,忽视地方政府在国家岁入制度重构中的内在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它同样是收入制度需求者,而且,由于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制度创新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它是有能力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新的有效的税收制度;另一方面,则导致地方政府的短期化行为,首先,在税制存续的有效期内,为了收入最大化,而可能将某一税种推至极端,而不顾该税种对地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其次,当地方政府预期到中央政府的调整时,可能会通过收取过头税等形式虚增收入来扩大收入的基数;最后,将财源和财力转移至非税收部门,从而为非规范的收入制度提供温床。3.在既定的体制约束下,对收费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得地方政府也就越来越依重收费制度,以至于发展到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境地,这反过来,则严重扰乱了国家岁入制度重构的进程。同时,各种形式的收费又加重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负担,扰乱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剧了社会不公平因素,从而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 

对地方税制改革路径依赖的思考 

上还分析表明,以放权让利为基本特征的第一阶段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的适应性效率已经递减,这是由于制度收益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工作就迫在眉睫,作为一种财政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财政税收制度的制度创新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实现的根本性的制度创新问题。值此中央政府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之际,为中国财政税收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在新一轮的制度创新过程中,要强调地方政府在国家岁入制度创新中的作用,要赋予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创造新的制度规则的自主权。因为,首先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它同样是新岁入制度的要求者,其次,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参与者、支持者、协调者、联结者,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起到的制度创新作用(杨瑞龙,1998;张杰,1998;黄少安,1999)。地方政府同各级微观主体之间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而有着更广泛的制度创新信息,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制订的收入制度规则有着直接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中国制度创新活动的主体来看,它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因而,地方政府对国家岁入制度的创新活动同样应该构成中国制度创新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而予以确认。 

当然,要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收入制度创新自主权,必须以地方政府提供服务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来确定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前提。更进一步,是要根据各级政府提供服务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来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并将各级政府的这种基本关系通过法律框架规范起来,这样,一方面,形成对各级政府的外在约束,而不至于产生单纯追求收入而不顾经济发展的效率等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各种权责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打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强化调整与反调整的路径依赖关系,从而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发挥各自的职能。不仅如此,通过对各级政府事权的范围来确定财权,同样也有利于打破现行各级政府因职能不分而产生的对收入制度的路径依赖,从而使得在国家岁入的重构过程中,发挥出税收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以调节社会公平、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等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盛洪 张宇燕主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我《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3.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载《经济研究》 1999年第1期 

第9篇: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范文

关键词:集约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地区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玉玲,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7-02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摆脱数量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飞跃。然而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将面临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因素,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一、集约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集约经济增长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经济体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制约、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实现集约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2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解决的仅是经济体制浅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的框架设有根本性突破,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与政府出现了两层皮现象,对于企业来讲。风险与收益、权力与责任脱节,这必然导致企业产生内在的扩张冲动,争投资、争项目而不问投资效益的高低,致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缺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科技进步较慢;资本积聚缺少后劲,资本集中乏力,联合难、兼并难、收购难,发展规模经济受到体制限制: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上述分析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妨碍实现集约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旧体制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集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以增效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

二、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现有13.3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超过4%,隐性失业者达5000万人。二者合计失业率达10%,若加上农村1.2亿剩余劳动力,总失业率达27%。庞大的人口资源和严重的就业压力在叫‘二五”期间必然为集约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靠加快经济增长的办法扩大就业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与解决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

传统观点认为,集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增多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此,效率与就业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效率与就业的矛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首先,集约经营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集约经济增长中都是必要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尽管用人多而用生产资料少,但只要产出不变或增加,减少成本。降低总收入,仍然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增长。其次,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扩大就业。由于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需求增长,市场容量扩大和投资增大,引起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形成新的部门和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因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第一,不宜片面、单纯地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分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因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第二,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保留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主要采用节省资本而不是节省劳动的技术,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三、集约经济增长与现有资源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注意处理好它与现有资源的关系。实现集约增长是我国现有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资源乏与短缺是目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状况更令人担忧。首先,我国虽有部分种类资源储藏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为日本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10-30倍,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倍左右。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工业生产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一年的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近2000亿元。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必要途径和应有之义。集约经济增长的实质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各种资源),扬长避短,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实现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协调和统一。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发挥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比

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资源匮乏,必须珍惜、保护现有资源,尽量使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少使用高价的生产要素。“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协调好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应把节约、保护资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第二,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立法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管理。第三,完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彻底根治污染。

四、集约经济增长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处理好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与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事实。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部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的地区,工业集中。商晶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以农矿产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对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以资源生产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劣势: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短缺,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中西部地区尽管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要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增长,而且在集约增长中逐渐缩短地区间差距。首先,实现地区间产业重组,将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目前,中西部农村大约有8000多万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剩余大幅度减少,他们的边际收益开始上升。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开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投放。目前,由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中部崛起等政策的鼓励扶持,将投资重点西移、北移。近来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巾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客观环境,科学地制定集约经济增长战略,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反对不顾国情特点盲目冒进、单打一的错误作法。要做长远打算,充分认识到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