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第1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

(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第2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小学语文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田野等。自然美是以自然的感性形式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美学史研究表明人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大概是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事。蒙昧时代是人类的幼年,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还没有完全摆脱动物状态,大自然在人类面前还是森严的、可怕的、不可知的异己力量,当然不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只有当人类进入征服大自然的最初时期,人们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对它进行改造,使它屈服于人类的威力之下,大自然由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时,它那仪态万方、纷然杂陈的美才逐步被人们认识。显然,大自然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正是由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实践改造了自然界,使“物化的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在自然风光景物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性,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状态。

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具有与人类生活相似的一些特征,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寓意和象征,成为生活美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给人们以形象的教育和启迪。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课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现场观察麦田,充分感受美的景色,再对比想象的草塘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学生从观察中、从课文中领略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自然美、意境美及语感美。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欣赏美的能力培养,还对他们进行了语言训练,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即社会生活的美,是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作用于客观事物的结果,是人组成为社会从而从动物分化出来之后的特征的表现,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部体现。或者说是人性美在人自身(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周围事物上的闪光,它为人所专有。社会生活的美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但最主要的、占主要地位的却是人的美。人的美是社会生活美的集中反映。小学语文教学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如教学《温暖》一课时,让学生从课文平直、朴素、温馨的语言叙述中,通过插图中可感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感受到深沉浓烈的社会情感。教师可以设问:“总理操劳国事很辛苦,他在工作了整整一夜后的清晨,能亲切地问候一位普通的清洁工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他忘了自己的疲劳,把微笑送给清洁工人,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反复读、反复琢磨,从“工作一夜”、“刚要上车”、“赶去”、“紧紧握住”、“亲切地说”等一连串动作体会到总理的人格美。再如教学《穷人》一课,从美入手,到美结束,有意引导学生体会到感人的社会美。首先通过朗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到桑娜家虽然穷,但家里温暖舒适,同时感受到穷人的美德。然后理解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心理矛盾和决心,从中体会到桑娜是真情实意地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最后从渔夫回到家里听说西蒙死去的消息后决定抱养两个孩子的行为中体会穷人关心帮助别人的美德,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就会体悟到社会的博爱和温暖。

三、小学语文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艺术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并通过一定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美比较,艺术美更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这是因为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美;现实美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的魅力。艺术美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几类。小学语文课主要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美是通过语言“中介”创造的。语言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使读者在想象和联想中真切地感受美的东西,从有声、有色、有体、有态的语言中体察到作家感情的流动。如教学《古井》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描写“古井”的比喻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这个比喻句赞美了“古井”母亲般的品质,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古井”的品质中感受到内在的精神美,从“古井”身上吸收精神的力量。这样让学生在感知艺术美的基础上细腻情感,受到教育,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品位课文语言的贴切凝练美。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有如下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抓,使它紧贴在墙上。”通过让学生找动词,体会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从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贴切凝练。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有这样一处描写:“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个“抽”字,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诸如此类精粹的词句,可谓美不胜收,教师分析课文时有必要加以指点,让学生真正领会语言的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受到美的教育,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第3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案例一:二年级语文课“红艳艳的苹果”,我们教什么?

“红艳艳的苹果”,是北京版小语教材第3册识字单元《水果丰收》里的内容。执教此课时,一位教师花了不少时间,出示水果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并不断重复:同学们想想,“红艳艳”有多红啊!“红”这个颜色,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孩子们七嘴八舌:特别特别红,粉红、大红……听了这些答案,教师不禁皱起了眉头,接着“启发”:比如“白”,还可以怎么说?有一位男生大声回答:亮白。老师没有理会,接着重复问话:再想想,“白”还可以怎么说?此时,教师面露倦容,孩子们一脸茫然。不少孩子开始坐立不安,个别孩子干脆趴在了桌子上,课堂陷入“涣散”状态。没办法,老师只好自己说:白花花,可以吗?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这位教师纠缠于“红”颜色的时候,其实是想得到“红彤彤、红扑扑”这样的ABB式词语,而不是“粉红、大红、水红”那样的颜色分类。当教师一个劲儿地导引孩子关注水果颜色的时候,忽略了表现水果颜色的这些词语的特点,其实,这本是孩子们并不陌生的ABB式词语,这一类形容词也还为数不少,譬如:红彤彤、红艳艳、红扑扑、黄澄澄、黄灿灿、绿油油、绿生生、蓝莹莹、蓝晶晶、白花花、白晃晃……可惜老师没有点透这组词的特点、规律,是她不知道,还是忘了?《水果丰收》教学的重点、难点到底在哪里?基于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这一课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可以学什么?

从这位教师的教学来看,她关注了课文“讲了什么”,但忽略了课文“是怎么讲的”,即怎样用不同的词语描述那些水果各自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并纠缠于“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的兴致实在不高,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就已经习得了这些知识。何况,这是语文课而不是自然课。王荣生教授曾经从教学内容角度开发了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其中最低标准中就提到:教师对所教内容要有自觉的意识,教的内容是“语文”。但遗憾的是,这一最低标准,在语文课堂上不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我们不禁要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思考过教学内容的问题,还是随意而为?教师不了解学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这大概又要回归到教师的PCK(学科教学知识)问题上了,即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困难,还有帮助学生学习的特定教学策略等。

以ABB式词语为例,在北京版教材第1册中便出现了10次之多,这无疑是一块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教学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要唤起他们已有的ABB式词语的学习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与提升。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教师应当适时地举例引导,变抽象为形象。这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形象思维特点。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要对所教学科与所教内容有清醒的认识,否则教与学都会很吃力。

案例二: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ABB式词语真的很难吗?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里有一首儿歌《冬天里的大菜棚》,前四句的结尾分别是“冷冰冰”“暖融融”“一层层”“绿生生”,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儿歌句式齐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教师也关注到了这首儿歌当中ABB式词语的运用,并让孩子仿造举例,做一些相关练习。学生表现得很活跃,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但让人未曾料到的是:6名学生中有5名仿造了这样的词语:一棵棵、一个个、一年年、一双双、一排排,仅有一名学生很小声地说了“绿油油”。这和教师预想的“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的答案偏离,教师看起来也有些慌了手脚,因为接下来她让学生再想、再说的时候,孩子们的答案依然集中在“数词加量词”上,教师最后不得已,很被动地出示了“绿油油、圆溜溜、红艳艳、水灵灵”几个ABB式词语,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和相应的果蔬一一对应起来。课堂随即也陷入了沉闷。我们不禁要思、要问,课堂为什么会由活跃陷入沉闷?究其原因,大概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课文中出现了“一层层”这样的词语,在老师没有辨析的情况下,它自然是ABB式词语的示例之一。第二,从口语积累、生活经验来看,这种数词加量词的叠词,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脱口而出。第三,学生回答“绿油油”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和生成,错失了教学的机会。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课文中的“冷冰冰、暖融融、绿生生”与“一层层”都是ABB式词语,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的词性不同。

有研究者专门从国家语委语料库使用词表和王国璋等编著的《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一书中收集到494个ABB式叠词,并对其按词性做了个统计,指出ABB式叠词所涵盖的词性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名词,如山沟沟、艾窝窝、香饽饽等;动词,如打哈哈、过家家等;形容词,如干巴巴、白胖胖等;副词,如不仅仅等;拟声词,如哗啦啦、咕嘟嘟等;叹词,如哎哟哟、哎呀呀等;还有数量词,如一丝丝、一天天等。其中又以形容词为最多。

对于冷冰冰、暖融融、绿生生、一层层来说,它们分属于ABB式形容词和ABB式数量词,所以建议教师在出示这四个词语的时候,把它们分成两类。这样孩子就有了两类可以仿造又有所区别的范例,不至于出现课堂上的尴尬。

也有教师质疑:是不是这个ABB式的词语,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真的太难了吗?其实不然。我们将该版教材的前后内容“勾连”后发现,这样的ABB式词语在此课之前已多次出现,虽然那是在拼音板块出现的,但并不妨碍我们“温故而知新”。ABB式词语多出

现在儿歌里,会使儿歌看起来句式整齐,读起来合口押韵、易记易唱。这与低年级孩子对语言的声音、节奏较为敏感的学习特点契合。如:“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三颗四颗五颗星,夜空闪闪放光明。”再如:“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

从学习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来说,我们更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前勾后连”了。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与此课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当孩子再读曾经学过的儿歌、再看那些读过的词语时,无形中就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热情;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曾经学过的“顶呱呱、冷清清、喜洋洋、亮晶晶、水灵灵”和那些易记易唱的儿歌时,ABB式的词语就不再那么难以企及了。

案例三:“喜羊羊”与“喜洋洋”——一次词语教学的启示。

这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正上到“我的发现”这一个环节。学生们似乎对ABB形式的词语早已胸有成竹,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

“绿油油、红彤彤、乐呵呵、笑眯眯、喜滋滋……”说着说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的学生没举手就说了起来。

其中有个学生一下子说了好几个:“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这个学生说完很得意。

我把他说的几个词写在黑板上,而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笑着,有的小声起哄:“这是《喜羊羊和灰太狼》里面的……”还有的则在观察我的反应。

此时,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喊:“老师,他说得不对。”

我心里暗自高兴,赶紧引导他说:“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

他又说:“‘喜洋洋’和‘懒洋洋’的‘洋’应该是带三点水的。”

有些学生不服气:“那么‘美羊羊’‘沸羊羊’为什么不行?”

那个男生又答道:“因为‘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都是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不能算ABB词。《语文园地八》里举例的‘绿油油、乐呵呵……’是表示样子的,‘喜洋洋’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懒洋洋’是看上去很懒的样子。”

看来这个学生已经明白ABB形式的叠词是用来状物的,我听完后心里激动不已,其他学生听了也略有所思。

正当我想做个总结时,学习委员又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如果照刚才所说的,那么ABB形式的词语不光在音节上要符合ABB的这种规律,还要能用来表示事物的颜色、样子或某一种状态。我这样说,对吗?”

这下子,根本就不用我总结了。我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大大肯定了一番后,又请学生对表示颜色、样子或某种状态的ABB词分别作了举例,这个环节的教学就算是很完整了。

(《“喜羊羊”与“喜洋洋”——一次词语教学的启示》,作者林翠,《新课程学习》2009年第11期)

从林老师的记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碰撞,也看到了热热闹闹的背后教师或隐或显的引导。

当教师把孩子说的“喜羊羊、懒羊羊”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动声色中引起孩子的注意,也是下一步辨析的开始。当教师在总结和强调ABB式词语规律的时候,其实是在“搅浑水”中激发孩子的思辨,潜台词是:每个词都符合ABB的形式,第一个字为“A”,后两个字重叠都是“B”,“喜羊羊、懒羊羊”为什么就不对呢?当教师让孩子把与之对应的“喜洋洋、懒洋洋”也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就真的开始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和学生都在无意或有意中,限定了此次讨论的语境是有关ABB式形容词的,而不涉及ABB词语的其他词性。

我们常说,语言的内核是思维。就ABB式词语的学习而言,随着年级的递增,其关乎的就不仅仅是词语的积累、语文知识的习得,还有孩子语文能力的提升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孩子在列举ABB式词语出现问题的时候,案例三中的教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解疑中答辩,经历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教师基于教材和学情,对ABB式形容词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考量,因此这节课自然顺畅地达成了教学目标。ABB式词语的教与学也就不那么难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从刚才那个案例中,看到了语言的时代性、变动性,譬如电视媒介对语言的影响,喜羊羊、懒羊羊等动画角色名字已经深入人心、无法回避。还有,诸如网络媒介的影响,一些网络用语层出不穷:范跑跑、鲁推推、楼脆脆、躲猫猫……假使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在讲解ABB式词语时,有孩子提及这些网络用语,我们怎么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恐怕都不行。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语言的背后是文化。

第4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确立一点认识

《课标(2011年版)》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依据该规定,可以清楚地知道“综合与实践”活动要重视六个方面内容的教学。教师在设计、组织某学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时,应认真分析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把握该学段的目标,围绕上述六个方面展开。

在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发现问题、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合作的伙伴、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等方面,教师要尽量退至幕后,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但是,教师的这种退不是完全不管,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教师要善于等,等学生发现问题,让其经历活动的过程,阐述思考的结果。

二、体现两种价值

有专家认为,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在于通过活动积累学生的经验,在于通过应用创新学生的经验,这两种教学价值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目标由“两基”向“四基”的实现。过去和现在的数学课堂仍是以落实“双基”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小学生更需要在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上获得发展。其实,更需要让小学生通过活动、通过应用,逐渐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设计的一节《摆一摆,想一想》的公开课,学生活动颇有层次,逐次贴出活动任务及要求:

1.每位同学用3个摆在数位表的空格上,一边摆一边写,看看你能写出哪些数?同桌交流是怎么摆的,推荐你们认为最好的摆法。

2.任选2、4、5个,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摆一摆、记一记。同桌互相检查,介绍你用什么方法检查的?

3.用6个可以摆出8个数吗?6,15,24,34,33,42,51,60。检查判断对错,然后进行排序。

4.整理出一份个数与所摆数的方格表,先找出规律再验证规律。

5.如果分别用10、11、12个来摆,猜一猜摆数的规律。(出示0~99的纵横数列表格)

继续猜想:如果要摆出100以内所有两位数,要准备多少个?为什么?

看似简单的几个活动步骤,却隐含着教师精心的设计。它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数学方法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直到体验数学的魅力,这样一次数学化的活动过程,便是逐步落实“四基”目标的一堂好课。学生的经验在逐渐积累、思维逐步优化,从感性到理性,让数学实践活动的两种教学价值保以体现。

三、突出“三性”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综合与实践”活动,要将问题贯穿始终。在设计和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时,在选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活动环节,要注意突出“三性”:⒈选择适合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突出针对性;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之经历过程,突出过程性;⒊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同伴合作等途径自主解决问题、交流活动心得、展示活动结果,突出自主性。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发现、挖掘、生成更多适合本地学生探索、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好问题,促进“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达成。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选取了《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

1.安排学生在制作之前调查并收集年历的各种式样;

2.动手之前,按学习小组阅读与讨论教科书中单张年历的制作方法;

3.各小组成员动手合作,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制作出多种样式的年历;

4.制作完成后,展示各组的年历,师生共同欣赏、评价,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5.教师小结的同时抛出:“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思考和体验年历(以及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的活动设计与开展,较完美体现了“三性”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与积累。

四、明确四个要素

一堂高效的数学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必定包含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要素;同理,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也包含四个要素:必须人人参与活动;具有好的问题情境;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⒋留有充分的交流互动机会。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这是一位五年级数学教师设计的公开课《找次品》的简要过程:

教师出示完全相同的3瓶口香糖然后放入讲台抽屉,随即从讲台抽屉里的其中一瓶里取出1颗口香糖,再把3瓶口香糖放在讲台上,即刻板书“找次品”三个大字,并微笑着说:这3瓶一模一样的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取出了1颗,就成次品了,请大家想办法找出这瓶次品吧!怎么找?想办法。(一个很自然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此时,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解构、重组、改造,然后补充、延续。)

学生议论纷纷:“少1颗,轻了?称称看,有秤吗?没有秤,推理一下?……”(一系列的疑问促使每个学生都活动了起来,每个学生都产生想交流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想在这个空间完成他对问题的化解,这时有一组的两位同学大胆走到黑板前,一位同学侧平举双臂,站立成了一台无与伦比的天平,左右手各放一瓶,讲台上放一瓶)。

他们用肢体动作加语言进行了演示与陈述:当天平左右两边平衡,说明次品的这瓶就在讲台上;当左右两边不平衡,那么哪边往上翘,就说明次品的这瓶在哪边。只需“称”1次就将这瓶次品找了出来。(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过程与结果的出现为学生学习策略的定位铺设了基础)。

3瓶的问题有了结果。但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思考:“如果现在要你们分别从5瓶、9瓶里找出1瓶次品呢?”(学生有了刚才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兴趣盎然地进行猜测、交流、验证之后,达成一个共识):“先把它们分分组!”而此时,教师肯定地说:“对!可以用分组的方式来尝试。让我们从小一点的数量5瓶开始吧。”

出示了5瓶,学生从刚才的3瓶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过来,分成了(1,1,3)、(2,2,1)两种方法,发现只需2次就可以找出次品瓶的,教师同时也呈现了(1,4)和(3,2)两种方法的不适性。

其实在这里隐含了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基本理解:5瓶问题的解决是后期解决能平均分数量问题的必经之路。有了3瓶、5瓶问题的铺垫,再引入9瓶,进行(4,4,1)与(3,3,3)两种分组方法本质不同的分析,发现平均分组可以减少称的次数,然后是12瓶、27瓶、81瓶、243瓶、……。从而让学生们感悟到在原来基础上加上1次就可以找出次品瓶了。

第5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讲道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通过对比中西方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学校在道德教育这方面仍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吸取经验,促进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能更全面的发展,使我们祖国接班人的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

一、道德、道德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道德”这一术语源于拉丁语。起初意味着传统的习惯之意。而“伦理”的源于希腊语,即风俗、习惯、传统型惯例。所谓“道德”可以界定为:“作为某社会对其社会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行为的一种约束,为公众所认可的规范的总体。它并不伴有诸如法律那样的外部强制力,而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说,构成社会的人们旨在制约行为的一般公认的规范总体,就是“道德”。然而,这不过是道德的一个侧面而已。就是说,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来看,道德是那个时代某集团所承认的行为准则的总体。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旨在发展“善”,培养“好孩子”、“好公民”。不过,这种“好孩子”、“好公民”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出来的主张。从个体角度看,尊重个人、实现人格才是它的目的。降生于世的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有基本的能力。但教育教育的目标终究是完美人格的实现。每个人必须对自身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正确的思考、判断并能付诸实践。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校是影响儿童最深的一个地方之一,大部分儿童都是在学校学习到很多知识,并且为以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儿童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里的一切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不仅仅只有学习知识这一件事情,学会做人比学习知识则显得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知识,不讲道德,那将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认为,道德的教育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会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罗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1.西方学校的道德教育(以美国为例)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与美国国家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的国家。美国的年轻,体现出它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注重现实,具有进取奋进的特性。美国的多民族,反映出它的多元性文化共存,具有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特点。因此,美国提倡的总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体国民具有这种特性的美国精神。美国又是一个分权制的国家,各州掌管各自的教育事务。因此,很难整体性地描述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这是因为在美国根本就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纲或计划。然而,通过各州教育改革的文献和对道德教育的规定的及各州学校实施的道德教育方案,也可以大致勾画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转贴于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较注重爱国家、对国家忠诚的教育。美国并不在学校中大张旗鼓地向学生宣传要爱国、要对国家忠诚,而主要注重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思想意识和基本技能,塑造具有爱国精神或没有精神的一代人。通过学习没有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国家行政体制及功能、多元化、国家决策过程以及比较美国与其他类型国家的差别,是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国情。注重通过国际理解、交流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美国在国家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有责任心的公民这一目标,在美国的学校中倒是较为明确提出的,并通过专设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人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文件、义务和责任,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承诺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体操教学素材的有效选择

教师首先要对于体操教学素材有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真正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体操的形式十分多样,让体操课程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体操课程都适合小学生来学习与操练,教师首先要对于这一点有正确认识。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也可以透过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将体操内容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中。这首先能够让学生对于体操形成初步认知,并且能够对于学生的相关体能展开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各种表现中确认什么类型的体操更适合在体育课堂中选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体操教学内容的合理构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一般有:队列队形练习、广播体操、徒手体操、模仿操、拍手操、棍棒操、武术操、绳操、沙袋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和艺术体操等。每项体操都会对身体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结合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体操内容,及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顽强、勇敢、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准确、迅速、协调一致的优良作风。这些都是体操课程可以发挥的教学功效,只有在课堂上灵活的选用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体操课程的学习乐趣,并且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

二、体操教学内容的作用分析

体操教学内容有着很多显著的教学功效,教师要意识到体操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会降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这也很难较为全面的展开对于学生各方面身体素养的锻炼。体操课程的融入则能够极大的化解这一问题,体操自身的类型就十分丰富,并且可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转变。这将会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参与乐趣。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一些趣味化的学习游戏,可以有意识地将体操内容融入其中,这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维度,这也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体操的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多样,不同类别的体操所能够发挥的教学效用也不一样。例如,通过徒手操、武术操等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运动技巧的提高与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体操的教学,学生们持轻器械或者徒手,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身体的节奏练习,既可以发展身体的灵巧、协调和柔韧,还锻炼了健美体态,提高了学生们的表现力和音乐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体操教学可以发挥的积极功效,教师要善于灵活的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体操素材,这不仅能够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形式,这也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材选编中对于体操内容的灵活应用

第7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 兴趣性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和劳动一样,是一件流汗甚至流血的体力训练,因此,在某个层面讲无异于强度较大的劳动。一谈到劳动,学生们就谈虎色变,有鉴于此,在体育训练的启蒙时代,首先必须而且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实践证明,多数名人大家,之所以能够成名成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大多是在某一方面产生浓厚兴趣并研究、探索,凭借浓厚兴趣,靠执着顽强的精神去反复尝试。小学体育教学理应如此,若有悖于这一客观规律,则终将走向平庸,所以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的起始年级,培养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这一任务,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以来历年的教学内容,正是顺应了“培养兴趣”的这一科学规律而渐次安排的,如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就安排了“叫号起立”、“躲闪游戏”、“老鹰抓小鸡”、 “搬西瓜”、 “抛接包”、“叫号接球”、“喂鸭子”……这些看似“游戏”的内容,实则包含了不少体育锻炼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体力锻炼强度不大,而有一定的“神秘性”或“刺激性”,这些从客观上讲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既有健身的成分,又有培养兴趣的功效,因此,我在低年级的体育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躲闪游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智力因素而言,它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就非智力因素而言,既可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又可训练学生短跑的速度,这样尝试着,我的体育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到了高年级这些学生不但爱跑,而且在体育短跑竞赛中,他平均成绩优于其他班。再如“叫号起立”游戏,这个游戏,既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可训练学生反复“蹲起”的能力,同时出于学生的好胜心,做了一遍争先恐后还想做第二遍、第三遍……

第二,健身性

健身性是体育教学追寻的终极目标,不论哪个国家或哪个学校以及世界性的锦标赛、奥运会,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或归宿都是健身。当然健身的内容必须按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基本特征。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教材就安排了武术“弓步走马”、“马步架打”和“歇步推掌”以及“提膝穿掌”、“仆步穿掌”和“虚步勾于挑掌”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教学生入门时,教师必须按照要领多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学习模仿。这样做,训练出的学生动作比较规范而且也起到了健身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当然仅靠“兴趣性”和“健身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同时,还得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地域性原则等等。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

第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筛选提取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健身,因此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应予以筛选与提取。应当清楚,奥运健儿或亚运会、全运会冠军毕竟凤毛麟角,而我们体育课既要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培养人才,又为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后者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一些竞技性强的体育训练,内容必要时,我们体育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即简化规则,降低难度,达到学生健身的目的即可。

第二,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筛选提取教材内容

生活的内容真可谓五花八门,凡是与运动有关的生活内容都应从生活中结晶出来,成为体育训练的内容。比如农村孩子爱好爬山,而且也贴近现实生活。因此,我就引导他们去爬大青山。冬季,后山地区多宰杀家禽,因此制作毽子的原材料十分丰富,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漂亮的公鸡毛制作毽子。学生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毽子一个个拿来,然后我示范踢毽子的基本要领和动作。踢毽子虽然未列入奥运会、亚运会甚至全运会的比赛行列,但学生们通过踢毽子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增强了自己的体质,同时通过踢毽子比赛激发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而达到体育课追求的终极目标――健身。

第三,大力挖掘校本资源,结晶升华教材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体系中课标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根据这一核心理念,就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尝试。

第8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操内容的重要性

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看,要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有必要将体操内容与体育教学相结合。首先,小学阶段的体操教学内容,是有关部门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而编制的内容,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和激发其兴趣。所以,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与小学生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进而制定有效的体育训练计划,以体操内容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其训练力度在可控的范围内,而小学生也容易接受,还能规避意外损伤危险和增强锻炼效果。最后,在体操内容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能随着音乐节奏而运动,对提高小学生身体机能和降低学习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于课前准备环节中

将体操内容有机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前准备环节,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欲望,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传统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热身运动以跑步为主,使许多学生逐渐对体育课程产生厌恶心理。在体操内容的融入中,教师可以对“徒手体操”内容加以有效运用,如兔子跳、青蛙跳等,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玩中学。课前热身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堂的起始部分,只有有效运用体操内容,才能规避传统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之感,使小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运动欲望和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运用于活跃体育教学氛围中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运用体操内容而活跃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小学生能够放下思想包袱而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就体操运动而言,多是由简单的器材而辅助完成的,如哑铃、单杠、吊环等,而多数学校具备这些器材设施。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小组比赛的教学情境:首先,将学生分组,并明确设置游戏规则和奖惩措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好胜心。其次,在诸多形式的竞争比赛中,可减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排斥心理,有助于提高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哑铃运动共计20次,每人一次,轮流方式进行,用时最少的一组获胜。基于此,小学生都能在体操内容的练习中全力以赴,同时也能减少学习压力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可增强学生自信心。久而久之,小学体育教学可得到更为深入的开展。

(三)运用体操内容而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9篇: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文化经典;语文教学;有效性;公开课

一、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本节语文课我根据文言文教学和文化经典教学的特点,预定了“文字内容”“文化内涵”两项教学内容。

1.文字内容

主要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一中语文组的传统制定的。在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实词虚词的积累、语法现象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课程标准上看,强调“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与文本展开对话……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作为文化经典的文本,对于字、词、句的意思理解比较到位了,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文本内容。

本次课堂对于“文字内容”的检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抓住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和对课堂问答形式的熟悉,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请一位学生扮演孔子,然后六位学生扮演颜渊等学生,用现代汉语来问答。在翻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论语》中意义和语法的准确理解,为文化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打下好的基础。最后通过PPT将重点的词汇、句式做一个测试总结,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一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

2.文化内涵

学生扫清词语障碍后,在理解儒家思想等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多的困难的,如何做到会的不讲,有困惑的解答,没发现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一线教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虽然很多学者教授也在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但尚不能细致到每个文本,而且对文本的核心内容也还存在不同的声音。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有一个很好的定位:“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目的要求非常明确,因此,只有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将教什么的探究放在首要的位置,深入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该教的内容,才有可能达到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有意无形中在人生的暗道上点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前行。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课,学生读起来有很多困惑,孔子学生问仁,孔子的回答可谓丰富多彩,有时甚至答非所问,可是这些放在一起似乎又有某些联系,最后笔者确定紧紧抓住“仁”这个核心的内涵,根据5则文本内容,通过6个问题,从“仁”的基本含义、自处和处世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感受,孔子之“仁”看似繁杂之下的统一。

二、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师的教学终点

因为是文科班的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是相对比较浓厚的,课前预习的工作做得也相对到位。但是从语文能力上看,背诵记忆、机械接受的能力较好,质疑、反思的能力相对有限,虽能主动提问,但是问题质量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终点,从这篇课文的教学来看重在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儒家学说中“仁”这一核心,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教学的最终目的来看,希望能打开一扇通向文化经典的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能独立前行,当然,这是一个愿景,光靠一节课无法做到,需要长期而不懈的努力。

三、关于本课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本课在师生互动上是比较成功的,能够让相对沉闷的高中课堂变得活跃些,对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科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有一定的帮助。当然,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同时,为了课程教学的完整,在文本的具体分析中,6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时候相对有限,对于部分学生恐怕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师的教学预设。

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片段

一、导入

学习《论语》已经有段时间了,越接近经典文本本身,我们越能够看到一个走下神坛,真诚、坦率、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老师形象,正所谓“去圣乃得真孔子”。(《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三联书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课,课前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这课围绕“仁”展开。(PPT)

二、教学过程

“仁”在中国古代史中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PPT)(范畴: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的反应)

1.本课几个学生提问了: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曾子,子夏也参与了讨论。提问学生,通过《论语》中的“四科十哲”,让学生对本次在课文中提问的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PPT)

2.默读课文,研究一下人物说话的口吻、语气、心理、神态,看学生怎么问、老师怎么答才合适。请一位学生扮演孔子,然后六位学生扮演颜渊等学生,用现代汉语来问答。

3.在翻译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论语》中意义和语法的准确理解,为文化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解打下好的基础。(重点字词的解说(PPT))

4.这课回答一个中心问题是“仁”,那么关于“仁”孔子做了哪些解答,看上去好像答案很复杂,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5.关于“仁”,在前五则中孔子做了哪些回答?(直接用文中的话表达)(PPT)

6.具体分析文本的前五则,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重、难点)

A.孔子对“仁”做了哪些方面的解读。

B.对于不同学生问“仁”,孔子的解答为何不同。

问题:(1)颜渊问“仁”,孔子为何回答“礼”,是否答非所问?(由此分析“仁”与“礼”的关系)

(2)对于仲弓,孔子从哪个方面讲“仁”?(联系以往孔子对仲弓的评价)

(3)对樊迟的回答很简单,但却阐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仁”的本质)

(4)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做了很好的阐释,说了这么多,“仁”是不是很难做到呢?

7.归纳总结什么是“仁”?(PPT)如何做到“仁”?(PPT)

哪一句最能体现“仁”,推己及人的基本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小结(PPT)。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忠或恕。从自处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仁”意味着克服一己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样说来,“仁”就是人对礼的自觉,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从处世的角度看,“仁”的根本含义是对他人的关怀,或者说“仁”的本质是爱人,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推己及人。“仁”不是一种具体的现象,而是一种境界。

9.拓展。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也多处有关“仁”的论述。请同学们在课后找出《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其他论述,综合起来加深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