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医院用地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深化改革、增强
企业活力问题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内在活力,是大企业大集团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方面,企业提出,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兼并重组,是做大做强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杭州不少企业有这方面意向,但并购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各方面资源支持,希望对鼓励类的并购项目加大信贷、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并购融资模式创新。有企业提出,“以民引外”、“民外合作”是企业重组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应该继续予以推进。
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有企业提出,浙江包括杭州的本土跨国企业正在形成,通过境外收购、投资以及建设生产基地等形式,既可以解决项目准入和国际贸易磨擦等问题,又可以极大地拓展企业市场和资源。希望把培育和打造本土跨国企业提到重要位置,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海外项目更好地服务本地经济总体战略。对已实施的海外重大项目,本地政府能牵头建立推进机制,帮助争取上级部门资源,加强本地资源协作,让更多的本地企业参与和服务海外大项目建设。
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方面,企业认为,经营管理团队的利益与企业发展相挂钩,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但由于政策规定限制,国有企业不仅这方面推进不够,而且还出现相反情况,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层将所持股份转让出来,要求中层人员也把所持股份转让出来,使得企业发展和经营团队的利益不再同向,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也有国企认为,国企董事会和经理层形式分离,但实际高度重合、决策执行一体,不利于企业发展。
在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的企业提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财务管控能力,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重要方面,希望当地政府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有些大企业提出,自己已经具备能力设立独立的财务公司,但这项工作需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希望省市对符合条件的予以重点推荐。
关于创新驱动、推动
企业转型问题
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转型升级,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企业强烈希望省市出台的诸多鼓励创新的政策不要悬在“半空”,能够尽快“落地”。
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企业提出,多元化经营要防止走歧路,应该注重基于产业链延伸的多元化,鼓励企业走研发、设计、制造、集成的一体化发展路子。有企业认为,企业在制造环节赚的钱不多,而提供装备成套、工程总包服务环节利润丰厚,且本地的总集成、总承包类企业的税收都交在当地,对地方的资源消耗很少、贡献很大,要支持企业争取和提升总承包资质,多引进些总集成、总承包类企业到本地落户。
在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方面,企业提出,研发投入也应该纳入工业投入范畴,对研发型企业应予以更多重视和支持。比如,燃气汽轮机研发的重大突破,直接关系到我国飞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杭汽轮这类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突破,省市应该争取全国层面的资源支持。
在创新资源协作共享方面,企业提出,现在对科研院所作用发挥得不够,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作用,重视和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加强对软科学的投入,更好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投资的科研设施,或大企业的公共实验室和公共平台应尽可能开放共享,如阿里巴巴提出,本地企业和部门没必要重复建设信息化应用平台,阿里巴巴可以提供完善的平台服务。
在技术改造和“机器换人”方面,企业积极性很高,但也提出原来人工操作这块是不计算能耗的,现在“机器换人”以后,实际上是用能源代替了人力,导致能耗总量上升,希望省市对“机器换人”后的能源指标进行合理界定和综合考评。
关于示范应用、帮助企业
开拓市场问题
企业对如何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拓企业市场特别是本地市场也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建议。
在首台套应用方面,企业认为现有首台套政策效果较好,但政策享受目录比较狭窄,本地鼓励发展的几个产业(如信息产业、安防等物联网产业等)都没有纳入。同时,现有首台套政策主要是扶持企业首台套产品的生产,而企业更需要的是让用户来使用首台套,希望出台或强化支持客户使用首台套的政策,特别是对使用首台套的客户给予适当的风险资助,或者支持保险机构开展首台套应用保险等。
在示范项目建设方面,企业认为,政府示范项目对于市场推广作用很大,本地示范项目既有利于向本地提供服务和设施,也有利于通过实际应用向客户展示杭产品质量,更能体现政府对这个行业扶持,增强客户使用产品信心。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都希望政府能建立相应的示范项目、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并予以政策倾斜。同时,希望政府本地产新技术、新产品推荐目录,帮助企业向外拓展市场。
在本地市场同等优先方面,有企业反映,本地企业在部分领域(如钢结构、地下工程等)实力很强甚至全国领先,但在本地重大工程中无法中标,只好做分包,导致相关的税收流到外地,本地企业也由于缺乏相应业绩而无法开辟外地市场。希望政府在本地重大工程建设中,在同等条件下能优先考虑本地企业。
关于创新人才服务、强化
人才支撑问题
在推动人才“二次创业”方面,企业认为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过于偏向海外归来人才,但引进这些人才后的效果怎么样,并没有很好的后续评估标准和衡量机制,有点“一锤子买卖”的味道。相对而言,对已有人才的激励机制关注不够,希望省市通过政策优惠、市场优化手段,推动已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的“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帮助他们更好地伸展手脚、创业创新。
在解决人才住房问题方面,有企业表示,省市虽然提出鼓励大企业自建住房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但由于自建房涉及的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具体操作细则没有明确,所以难以真正大规模推广。希望省市在解决人才“住房难”方面手段多样,如可采取提供住房无息或低息首付贷款,或者根据企业的税收贡献,分给企业若干套人才住房。
在国际学校和医院建设方面,企业普遍认为杭州在这方面严重滞后,至今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即便现有的中小学开设了国际部,其服务、环境、标准都相对较差,高端外籍人士不愿意子女在这些学校就学,很多外籍人士将家安在上海等地,部分外企也因此不得不将运营总部等搬到上海、北京。希望结合外企聚集区,选址建设若干所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解决外籍人员“就医难”和子女“上学难”问题。
在企业人力成本方面,企业认为杭州等地人力成本较高,特别是企业为员工上缴的社保医保费用标准高,超过了深圳等城市,占到企业用人成本的20%以上,希望能建立企业纳税与人力成本的相互协调机制,出台企业用人成本补贴与纳税额挂钩的政策措施。
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完善
要素保障问题
不少企业认为,本地资源要素配置中市场作用发挥得不够,资源配置机制有待继续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也需进一步提高。
在用地性质和容积率限制方面,大企业从制造型向科研制造一体化发展已是大趋势,但现在用地政策有很多“一刀切”规定,如规定工业项目的办公用房用地面积不得超过7%,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得突破1?郾8。企业希望改变这些“一刀切”政策,允许在特定区域内适当上调容积率指标,也愿意补缴相应费用;同时建议省市探索工业用地出让定价新机制,强化批后监管制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
在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关系方面,企业反映,现在项目落地都有投资强度要求,但不少好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项目,往往是投资少、产出大的项目,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如玫琳凯(中国)公司,几十亩地年销售63?郾6亿元,缴税18?郾7亿元(在浙税收8?郾7亿元)。但从企业绝对投资额来说,甚至难以进入大企业门槛。不少外资企业希望省市能兼顾投入与亩产的关系,更多地强调“亩产论英雄”、“亩产论税收”的概念。
在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方面,有部门和企业提出,现在供地优先保障已落户项目,在洽谈新引进项目时难以落实相应指标,导致新项目引进和落地困难。银行资金、民间资本在实体经济“体外循环”情况还很普遍,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希望政府部门引导鼓励金融业更多地为实体经济、实体企业服务,引导资金回归实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于改善政府服务、营造
发展氛围问题
在政府优惠政策落实方面,企业认为省市出台了激励企业发展的很多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上还有较多问题,如总部经济支持政策条款,很多没有真正兑现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渠道过多过散,企业要了解掌握政策比较困难,要打交道牵扯的精力也过多,因此很多企业都是通过中介申报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对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比较在意,希望能保持政策的阶段性稳定。
在公共硬件环境建设方面,企业提出,浙江特别是杭州发展已到了较高的阶段,政府规划建设的商务区、特色产业园区、A级写字楼,要坚持一定的高标准,完善周边交通设施和出行系统,吸引企业总部、设计机构、高端项目入驻。杭州写字楼虽然很多,但符合国际高端企业需求的A级写字楼基本没有,如引进思科中国总部时就遇到这个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9,2;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6-0063-0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为了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笔者对天津、山东两地的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天津、山东两地城镇化建设模式概述
(一)天津市模式
天津市的城镇化建设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分“四步走”:
第一步,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根据国土资源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要求,天津市制定了《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在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根据农民宅基地的多少,无偿置换楼房给农民。先后启动了五批49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目前49个试点已累计开工3854万平米,竣工2131万平米,完成投资1266亿元,基本建成了20个示范小城镇,43万农民便捷、舒适地享受到了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
第二步,“三区”联动发展。在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基础上,2009年天津市政府将分散的、落后的130多个农村工业园区整合为31个示范工业园,并给予政策扶持。对整理复垦出的宅基地与周边土地统一规划建设,打造农业示范区,实现“三区”联动发展,即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促进农民向居住社区集中,工业向示范园区集中,农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第三步,实施“三改一化”改革。天津市政府于2011年在全市的43个村8.6万村民中。首先启动了“农改非、村改居、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三改一化”改革。通过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并将股权量化,保证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权。保留了农民现有的各项优惠待遇不变,形成了农民和市民优惠待遇的叠加。
第四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展农户公司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融资能力。二是加快办理明确各类权属的权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是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政策性农业农村保险制度。四是研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承包权、生产设施等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
(二)山东省模式
山东省的城镇化建设是从2009年开始的,分两步走:
第一步,以村庄集并为核心内容进行农村住房建设工程。2009年3月,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决定从2009年开始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经济强村、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煤矿塌陷区和压煤区搬迁村为重点,对农村住房建设集中进行改造,到2012年6月,山东全省累计新建农房320万户,改造危房61万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000多个,完成投资4000亿元。
第二步,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2年9月,山东省政府下发《山东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发展的原则,在全省选择100个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带动全省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三)两地城镇化建设的特点
1.共同点。
(1)政府主导。小城镇建设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农村资源的重新整合,是一种公益行为,因此两地政府都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表现在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出台优惠政策,提出阶段性目标,定期进行考核验收等,使小城镇建设有序进行。
(2)科学规划。两地政府都认识到,小城镇建设不是简单的农民上楼。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建设之初,就把经济、社会、生态等目标落实到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上,学校、医院、超市、邮电局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垃圾处理、水、煤、电、气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的小区环境甚至超过商品房住宅水平。
(3)产业引领。小城镇建设是一个载体,不但要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还要解决生计问题,让农民有就近就业的机会。两地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都规划出相应的乡镇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为农民就业、提高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尊重农民意愿。小城镇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好事要办好,就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天津市要求农民100%参与讨论,95%表示拥护,5%表示不反对才能进行建设。山东省强调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农民不宜搬迁,或农民意愿比较强烈不同意搬迁的情况下,不允许强制拆迁。
2.不同点。
(1)建设主体不同。天津市的小城镇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成立的投融资公司或由其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作为承建主体,负责项目资金的“借、用、管、还”和土地复垦、工程建设、农户拆迁等工作。山东省的建设主体则呈现多样化,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者工商企业主导的产业带动型,有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投标建设的商业开发型,也有地方政府作为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主体的政府主导型。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同。天津市依靠大城市优势,做的是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目前已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的第三步即“三改一化”试点,同时进行了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资产确权探索,城镇化程度较高。山东省由于农村和农业占比较大。困难较多,目前仅在100个示范镇进行试点。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大有可为
(一)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应得到金融业的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但传统的“二元结构”仍在制约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中央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围绕解决农民个人的生产、生活、就业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业支撑和深化管理、提升农民素质等措施。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天津市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具有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使农民同时获得了城市居民和城郊农民的叠加福利。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金融企业应该大力支持。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巨大,需要金融业的支持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历史上国家对农村的欠账较多,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项目多、资金需求量较大。仅天津市已批准建设的49个项目,就需要资金4000亿元,按照自筹30%计算,需要贷款和社会其他资金2800亿元,没有金融业的支持是不开想象的。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坚持原则,积极参与
当前,新型城镇化是热门话题。地方政府积极性很高,对金融企业的支持也寄予厚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企业更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一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城镇化建设,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政府要在编制规划、政策制定、规范标准、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发挥核心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运作能力和管理效率应作为金融企业是否支持的一个重要标准。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由于新型城镇化环节多、内容复杂,需要资金支持的项目多、金额大,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和政策导向、业务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支持,切忌大包大揽、贪大求全。
3.勇于创新原则。新型城镇化是个新生事物,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天津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比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也必须随着城镇化的创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否则支持城镇化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路径
(一)突出支持重点
1.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项目。天津市示范小城镇运营模式已经成熟,市政府出台的配套支持措施有力,项目自身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级差较大,土地出让风险较小,能够自求资金和土地平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类贷款逾期,属优质资产,应大力支持
2.积极支持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示范工业园区承载着农民再就业的功能,特色宣明,银行一方面可以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贷款,在此基础上可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的服务,拓展业务空间。
3.审慎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的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主要采取政府引导。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是由于土地多为租赁的农用地,无法进行有效抵押,二是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多,投资回收期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可在对农村集体用地确权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支持。
4.探索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户经营。家庭农场是个新概念,是农户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对新型城镇化的农民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符合农民意愿,可在农户联保、政府背景公司担保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效支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二)提供多种服务
1.信贷。一是提供与项目建设相匹配的中长期贷款,目前大多数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较多,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二是由于中长期项目建设的内容复杂,贷款审批时间长,为保证项目及时开工,可专门设计一种与中长期项目贷款配套的“过渡期融资”贷款,待项目贷款发放后偿还。三是根据工业园区土地整理进度,适当延长土地储备贷款期限,由两年延长至3—5年,与项目实际用款进度相吻合。四是积极参与农用资产的确权工作,探索用农用资产抵押进行经营贷款,用土地储备证抵押取得土地整理贷款的新路子。
2.理财。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补偿条件,约有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对农民和企业的拆迁补偿,这些补偿如何运用,需要银行进行贴身服务,根据农民个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不同的理财计划。目前各家银行针对农民的理财服务较少,是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蓝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网点。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部分银行从农村撤走了大量机构,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经济日益活跃,需要银行加快乡镇以下基层网点布局,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推行流动网点,基本上覆盖大的村庄,深受农民欢迎,也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严把贷款条件
1.精选贷款主体。小城镇建设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没有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大力配合是行不通的,从天津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小城镇建设项目来看,凡是承贷主体具有当地政府背景、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项目公司,建设速度和质量相对较好,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效果较差。因此贷款时首选具有当地政府背景的公司作为贷款主体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严格政策边界。严格把握小城镇建设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政策边界,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的审查和监督,在当前国家严控房地产贷款的大背景下,务必做到贷款的专款专用,防止将小城镇建设贷款挪用到房地产开发中。
3.明确还款来源。小城镇建设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为未来出让土地的预期收入,因此要加强项目自身现金流及收益分析。凡没有稳定收人作为还款来源的,不能发放贷款。
4.落实担保措施。一是要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整理出来的可出让土地的未来收入设定质押:二是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担保;三是由项目公司或其母公司提供资产抵押。由于此类项目一般投资较大,建议采取综合抵押方式,
(四)加强贷款在管理
1.推行差别化管理政策,增强针对性。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家总行在信贷政策上应实行差别化管理。
关键词:城市经营;城市规划;影响与模式
一、城市经营产生的背景与内涵
1.国外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末期以来,针对传统城市政府管理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西方国家开始探索改进城市管理、提高政府效率的路径和方法,首先提出了民营化的理念。以美国学者E·S·萨瓦斯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从产生的背景、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刻、全面地论证了民营化是改善政府的最佳途径这一基本理念。萨瓦斯的论点充分证实并打破了传统政府治理中的一个误区,即“长期忽视服务提供和服务生产之间的区别,进而错误地认为如果政府放弃了服务生产者的功能,它自然就放弃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作者进一步说明“从狭义上看,民营化是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取代对经济主体随意地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这意味着政府取消对无端耗费国家资源的不良国企的支持,从国企撤资,放松规制以鼓励民营企业提品和服务,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凭单等形式把责任委托给在竞争市场中运营的私营企业和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民营化的理念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经营理念相类似。
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瓦斯、普尔、斯潘等学者的研究和著作对民营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80年代以市政服务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化在美国普遍实施;在英国,民营化在70年代中期也普遍展开;受英美国家的影响,80年代许多西方工业国家都先后开始了民营化的进程;80年代末拉丁美洲等国家也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民营化政策。
2.国内的发展背景
在国内,民营化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实施,但城市经营的理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由城市政府提出来的,实际上它的产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不同领域的具体实施。据《中国经济导报》2002年1月19日的报道,大连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用经营的眼光看待整个城市资源,第一个把整个城市资源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召开纪念20周年研讨会,汪道涵会长在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城市经营就是城市政府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引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既要学会做一个城市发展的监管者和引路人,又要像经营一个企业那样做一个合格的决策者和经理人,前一个角色是为了使城市的发展尽可能做到规范、有序;后一个角色是为了使政府和社会能够实现投资良性循环,有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并讨论“城市经营”概念。
近年来,在城市经营理论的争论和发展中,城市政府按照各自的理解,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城市经营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2004年5月1日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不仅促使政府提供服务的独家垄断局面被打破,也标志着国家政策层面上对城市经营的推动,从而肯定了城市经营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3.城市经营的内涵
城市经营在理论界的讨论已多,对城市经营的内涵、性质、主体、客体、目标等说法不一。结合多位学者的关点和大量的实践活动,可把“城市经营”定义为:它是城市政府依据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谋略和行为方式;是运用市场机制,充分挖掘、合理开发资源,组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是以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目标,优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
在城市经营的客体中不仅有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和显性的资源可以经营,同时也有如政府的政策指引、规划权这样的隐性资源可以用来经营,但城市中也有许多事物是不可经营的,如防灾设施——防洪堤等只能妥善管理等。“城市经营”概念的提出,其主旨在于冲破传统的“城市管理”的思维与模式,用新的“经营”思想和运作方式来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城市管理”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需要不断变革和发展,才能与“城市经营”理念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此,如何在发展中科学、适宜地结合新形式、新理念,才是未来城市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规划的内涵与现状
1.国外城市规划的内涵与状况
“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先于我国完成工业化的进程,建立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制化的规划管理系统,在这些国家使用‘城市规划’或‘规划’术语时与我国的用法有较大不同,他们所认为的‘规划’实际上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与乡村规划,也称空间规划。他们空间规划的内容也较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内容宽泛和综合,非常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在学术层面上,而且在政府体制的构架中也往往对规划有综合性的考虑。”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在土地使用和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一种平衡社会集团或个人利益的手段。尽管它在各国政治经济体制下形成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的规划体系,但其目标可以说是相似的,即在城市发展中维护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自然和文化的遗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技术行为,更是科学、技术、政治、文化的一种综合研究行为。
2.国内城市规划的实施和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的任务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实际上它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工程实践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模式,它在具体的设计和操作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它现有的静态设计理念无法满足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它的城市空间布局没有充分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变化,如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城市,需要规划、建设、投融资、体现公共利益和服务多方面的协调和统一,而现阶段的规划工作内容在可行的经济、战略分析上分量欠缺,缺乏投融资宏观上的定位等,使城市政府在实施规划方案与管理中出现较多不协调的问题。
政府依法委托设计部门完成城市规划的工作,然后依法报批,程序复杂,时间较长,在整个过程中又会遇到许多重新安排、规划等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一些说法“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规划,满篇鬼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问题的由来。随着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以及各级政府对规划的重视,这种情况将会得到逐步改善。
3.我国城市规划事业面临的挑战
(1)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城市规划,是在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描绘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蓝图。规划未来的现代化城市,仅有工程技术知识和审美的追求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城市经营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城市资源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营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经营环境,这为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面对法律权威的挑战
我国各级政府的很多城市规划成果都是为了完成行政命令,或者在规划过程中重视了,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规划专业需要从静态到动态、从地面空间到地下空间延伸的转变,充实经营思想;另一方面,我们的规划从评审、报批到规划实施,都缺乏一套有效的法制程序和监督机制给予保证,尤其是缺乏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城市政府在有法可依的法制框架内,如何将城市资产和资本带来积极的外部效应,是城市发展与管理急需研究的问题。
(3)面对公众福利的要求
世界银行(2000)《增长的质量》一书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要重视数量上的增加,更应注重增长质量。联合国对人类的发展也提出了公众福利问题。发达国家面临更多的是如何改善公众福利,而我国则不仅需要福利,更要解决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吸取新的发展观,使城市经营理念与规划有效结合,发挥两者的最佳效果。如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福利,有些是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领域,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规划保证公众的基本利益,促使政府为民所为,不仅解决现实发展的瓶颈问题,更保障了积极、长远的效应,有利于全社会更健康、更有质量的发展。
三、两者的相互关系分析
1.城市经营理念的产生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经营发挥其驾驭市场的能力,成为贯彻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和保证;而城市规划利用其综合的观点和整合的能力,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将有助于防止城市经营中出现不顾大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城市经营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将会:
(1)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和可实施性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各项经济设施、社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部署。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结合城市政府经营的思路和投融资计划的考虑,科学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和使用,合理确定开发时序,使城市政府有条不紊地顺着确定的目标发展。
(2)兼顾了城市的短期效益和长远的整体利益
在规划过程中,考虑了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审查建设方案的优劣、建设标准的高低、筹资方式的利弊、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城市经营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中,城市规划的实施,常会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冲击,往往导致了规划的“变形”,只有通过正确的经营策略,利用城市规划在政府职能中的特殊地位,一方面为政府现阶段发展所需提供后备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城市长远的整体利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3)为城市经营奠定基础条件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经营的好坏。一个布局混乱、交通堵塞、环境脏乱、景观破旧的城市,城市经营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难以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相反地,发挥规划本身的空间规划优势,创造合理的城市布局、快捷的内外交通、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的服务设施、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的预期,为城市经营奠定了基础条件。
(4)为城市经营有形资产提供保障
土地是城市经营中最大的一笔存量资产,做好城市规划是盘活城市土地的必要条件。城市内任何一块土地,都需要对其周围的关系、功能、开发强度、交通、竖向标高、建筑高度、绿化系统和各种管线的连接等进行考虑,才能使这块土地便于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又如城市的房屋、道路、桥梁等有形资产,经营者和使用者所关心的是它们的使用功能是否方便合理,外部环境是否和谐舒适,这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经营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城市规划满足了这种需求,为城市的有形资产提供可经营的有利条件。
城市经营是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指引,而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的实施保障,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为城市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理性、有序的发展空间,符合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为城市发展理论提供了有益前景。
2.理念与方式融合下产生的操作模式
(1)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所谓TOD,就是政府利用垄断城市规划带来的信息优势,对规划发展区的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征用,接着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土地升值;然后出售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利用“生地”与“熟地”之地价差,平衡建设成本,带来城市政府持续发展的资本。
(2)SOD(Service-OrientedDevelopment)
所谓SOD,就是通过社会服务设施引导开发建设的模式。政府利用行政垄断权的优势,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进行空间调整和迁移,使老市区和新开发区通过地价差,都获得更新与发展的资金保障。很多城市政府出让老城区用地,通过城市规划的依法编制过程,达到了城市土地性质的转换、城市功能的转移、空间的疏解与优化,使得政府财政状况有较大的改善,为政府发展城市提供了资金保障。
(3)PSOD(Public-Service-OrientedDevelopment)
PSOD就是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具体就是通过城市规划的引导,合理规划出用地,在该块用地上通过投融资的方式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达到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的目标。
这些模式结合了城市经营的理念,通过了城市规划工作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形成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实施城市经营过程中较为成熟的不同策略,它在不同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发挥着有效、实用和较为理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等: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奥斯本:政府再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国家建设部: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黄鹏、卢静:国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11).
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日益严峻的养老难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拥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敬老之路,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养老服务应与时俱进,由低层次、单一型养老向养老和护理(即生活照料、健康维护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复合型转变,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为此,应构建我国城市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的养老照护模式,建议:
1、居家养护:城市老人家庭养老,社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符合我国传统习俗,并深受大部分老人的欢迎。据上海市统计,90%的老人首选居家养老,50%的老人希望社区提供上门服务。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针对老人自理有困难,但不愿意或无条件进机构养护的老人。应由城市统一部署,各街道将居家养老中心和社区卫生中心联手搭建平台,共同组建社区养老护理员队伍。通过政策和财力支持,充分用好外来养老服务资源,培训和管理由政府“买单”,上门护理服务由个人出钱,有条件的城市可对特定老年人群体另行发放护理补贴。这需要对家政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范和队伍稳定,为居家养老提供有效保证;再辅以组织社区助老志愿者、老年生活护理互助等内容。“居家养护”也为正在实施的健康档案、家庭病床和试点的家庭医生制度创造条件,形成居家“养老照护一体”的新模式。
2、社区养护: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机构。为高龄老人、生活半自理老人提供综合性照料服务,适合不愿离开原来熟悉环境的老年人,既减轻子女赡养压力,又满足老人日间生活及精神需求。托老服务深受社会欢迎,但需政府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并在社区平台上充分挖掘各方潜力,集聚闲置场所、陈旧业态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资产置换、调拨、调剂、资金补贴等途径,进行合理调配和整合利用,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多渠道兴办。兴建日托所远比办养老院投入少、利用率高、覆盖面大,又与传统文化相吻合。希望各地政府能将此列为年度政府实事,争取若干年内实现相邻社区都有一个日托养老中心,尤其是市中心区域,并且能逐步普及到每个居民小区,让更多能基本自理的老人入托,将有限养老床位留给重度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机构照料的老人。
3、机构养护:依托养老院、护理院和敬老院等机构。目前许多老人由于经济原因,特别是企业退休老人因退休金低住不起养老院。应确保将一定数量公办养老院和公办民营养老院办成保障型养老机构,使之首先满足辖区内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和失能、失智等老人入住的需求。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包括老人自身状况和家庭赡养能力,坚持公平、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社会力量养老院应建立分类分级标准,控制盈利空间,完善后续补贴办法,确保公益性和持续性。公办保障基本,民办适应市场,可满足各类老人多层次需求。针对养老院、护理院严重的“压床”现象,应引导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根据身体情况,分别人住不同类型的养护机构,如养老院、护理院和宁养院(临终关怀服务)等,实行机构养护一体化的持续照料制度。政策上应鼓励有闲置床位的二级和民营医院转制和兴办老年护理机构,盘活和缓解护理资源紧缺状况。
合理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应呈金字塔状:底部为接受上门关心照料的大部分老年人,中部为享受日托服务的中等数量老年人,顶部为进入养老机构的少数老人。立足家庭、依托社区,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是化解老龄化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居家养护”和“社区养护”力量还相当薄弱,需要加大发展力度,“机构养护”则需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调整结构布局和提高服务质量。建议在规划审批大型居住区以及新建商品住宅的公建配套中,应将养老设施列入其中。
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可以通过提供养老用地、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加入,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跨界合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产业,不仅可缓解养老供需矛盾,而且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应在对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成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需要支出的公共养老服务费用,列入年度预算;根据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状况以及养老服务扩展需要,确定养老费用的年度增长目标,并以规划或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公共养老服务费用应由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共同承担,并争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投入应以满足特定人群(“三无”老人、高龄老人和需要特殊扶持的老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建立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根据老年人增长比例等情况每年适当递增。依据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考评结果,建立奖励机制。对各级政府养老服务工作实行考核,并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予以补助。此外,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的扶持力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范围及力度。按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并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健全保障体系
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覆盖面是构建江西养老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当前应把扩大覆盖面的重点放在工业园区、民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确保到2015年做到应保尽保。
2.扎实推进“新农保”试点。一是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险费的收缴档次。一般农民最低缴费标准应以达到领取年龄时,领取养老金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数。二是准确设定财政补贴标准,农民多缴财政多补,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三是用好补缴政策,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对试点时已达到领取年龄的参保人,可根据年龄进行适度补缴;距离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予以补缴足15年。这样才能提高待遇和保障水平,才能达到保障效果。
3.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一是要明确农村敬老院性质。农村敬老院应该成为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依法赋予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明确资产产权归属,保障其独立开展业务活动,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是要确保“五保”经费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30%~50%,同时通过募集、慈善等渠道,积极扩大资金来源。三是对敬老院的房屋要定期维护,确保老人安全。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农村敬老院服务。五是从长远看,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在区划调整、拆迁安置的基础上,将一个地区的敬老院整合成若干个农村养老机构,扩大规模,进行规范化设计建设,内部布局拉开档次,使之适应农村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居住。
4.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与保障,成立农村老年社会组织,帮助留守老人解除后顾之忧。
5.逐步实现高龄津贴全覆盖。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省80岁以上老人分档次享受高龄津贴,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提高津贴标准。
6.做到不同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从现在起就要谋划不同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其中包括“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的衔接。
7.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以房养老”也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1]建议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在南昌、九江、赣州等城市开展试点,2020年在其他城市全面推行,2030年在全省城乡全面推行,以辅助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提供法律保障
1.出台符合本省实际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在国家没有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出修订前,江西省有必要出台(或修订)符合本省实际和司法实践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以应对快速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建立法律援助平台。公民养老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权利的救济离不开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一是为养老权诉讼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负责解答老年人的法律咨询、指导老年人办理养老权诉讼案件。二是建立老年人维权诉讼费用减免制度。三是树立诉讼服务意识,加快基层司法制度改革,建立便民诉讼机制。对老年人的诉讼案件采取灵活开庭形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上门开庭,加快案件的裁决,加大对养老权案件的执行力度。[2]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把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优先审批,并在下达给各地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给予优先安排。乡(镇)村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使用集体土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来办民办养老机构。新建住宅小区要按30平方米/百户的标准配备养老服务用房。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对纳入规划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应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供地,并优先予以保证。对不具备划拨用地条件的,也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但应严格审批,确保土地真正用于养老事业。
2.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税费。对经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暂免企业所得税,暂不征收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免收城市人防建设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基金、教育地方附加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绿化补偿或占用绿地费。对卫生防疫、物价、消防等部门的相关年检收费给予适当减免。暂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减半征收人防建设费、义务植树费、房屋产权登记费。用电、用水、用气按民用价格缴费,使用固定电话执行住宅电话交费标准,有线电视减半收取初装费,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收取。
3.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列支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相应配套。按1∶10的比例配备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明确其工资来源渠道,提高其工资标准,省财政给予相应补助。在满足公办养老服务对象入住的前提下,允许公办养老机构为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到民办养老机构养老的新途径。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省市县有计划地安排建设一批重点养老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公办民营的路子,加快内部管理、用人用工和分配制度等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4.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建设和运营补贴。对按标准建设、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的民办养老机构,由省财政给予补贴。对用房自建且建成投入使用的,按2000元/床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用房属租用且租用期在5年以上的,按核定床位数分5年给予100元/年•床位的租赁补贴;对已开业运营的,按入住老人实际占有床位数给予600元/年•床位的运营补贴。市、县(市、区)财政也应给予相应补贴。对接收安置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的民办养老机构,当地政府按规定标准支付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费,并按自费最低标准酌情给予补差。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符合资格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申请并经批准后,可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5.对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进行扶持。要完善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结合城乡社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备生活照料、文体活动、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功能的示范性社区老年服务中心。采取财政补助新建网点、购买公益岗位、提供服务场所等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对按规划和标准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所在市、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配套补助。
建立老龄事业制度评估体系
评估具有监测、评价、导向、纠错等功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有必要建立老龄事业制度、政策评估体系。
1.出台老龄事业制度、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2.委托独立的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指标对老龄事业制度、政策的执行、落实、效果进行评估。
3.评估结果反馈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供相关职能部门调整政策、修订制度、进行奖惩时使用。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共同应对
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一)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建设养老工作队伍
养老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为老服务资源也分布于民政、妇联、工会、文化教育、劳动人事及企业等各部门,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为使这些有限的为老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必须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把各种社会资源和已有的各种服务整合起来,涉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应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老龄机构),协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盘活闲置资源,连通所有为老人服务的社会机构(医疗卫生资源等)和专家。比如,整合民政部门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部门医疗保健服务资源,发挥区域内养老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指导和辐射作用。建设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把建设养老服务队伍与促进社会就业结合起来,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体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待遇,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鼓励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长期失业人员、低保边缘户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与再就业。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义工服务时间储备制等互助服务体制。组织实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推进养老服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专业职称评定等工作,实行持证上岗。
(二)发展涉老教育事业
1.发展老龄教育事业,实现“老有所学”。设区市2015年前至少要有一所政府资助的老年大学,街道要有老年大学的分校,社区要有教育培训机构;政府要加大对老年教育培训的投入,尽量做到无偿或低偿,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2.学校应开设为老服务专业。相关中专和综合性大学都应开设为老服务的专业,如老年心理、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工作等专业。目前我国有失能和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按照1∶3的比例,大约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左右,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3]。学校开设为老服务专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养老护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需要,此举在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3.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2011年7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我们应该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速度,在专业院校扩大全科医生招生比例,提高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待遇。
(三)把心理慰藉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
精神健康是老年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全社会应当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精神健康是衡量老人“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维护老人精神健康的意义,丝毫不亚于为老人提供经济生活保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老年人心理慰藉体系,在社区建立老年人心理咨询机构,成立针对老年人的心理辅导队伍,制定老年人心理干预方案,宣传老年心理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四)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江西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就是“未富先老”“未备已老”,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机构、设施、人才等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离老年人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这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整合社会养老资源,提高为老服务水平。整合各种适应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将社区内的闲置、剩余资源转化为养老服务资源,动员有关单位将学习、文体、服务性设施向社区老人开放;整合各种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制度性联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同时将富余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去,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五)创建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组织
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发挥老年人的潜在优势和作用。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互助-自助”的重要渠道。我们把60~69岁的老年人称为轻老年,70~79岁的老年人称为中老年,80岁以上称为老老年。轻老年一般身体健康,工作经验丰富,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他们为中老年和老老年提供服务,既可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又可作为互助的时间储存在社区,自己进入中老年或老老年后可以在社区兑换其他轻老年对自己的服务,在社区形成“互助-自助”的良性循环。社区老年社会组织是老年人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权利的重要载体。老年社会组织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构与老年群体之间搭建老年人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桥梁,方便政府职能部门能更及时、更准确了解和掌握老年的利益诉求,帮助老年人解决困难,方便司法机构更快捷地帮助老年人维护权利。政府要降低城乡社区老年社会组织组建时的准入门槛,协助城乡社区老年人建立自己的组织。政府应该给社区老年组织的建立给予资金和场地上的帮助,给予优惠政策,提供孵化基地,使老年社会组织能够顺利发展。
(六)加强管理、监督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健全养老服务机构监管体系。我省应尽快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性管理制度,对其设置条件、服务管理、扶持与优惠、监督与评估、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定。加强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凡以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必须用于养老服务,严禁改作宾馆、饭店、写字楼和其他商业用房,并完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制度。在服务人员管理方面,对于专业服务人员,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形成服务人员的激励、退出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志愿者、义工队伍管理制度,以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促进老龄产业发展
在未来50年,江西省老年人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产业应运而生,这就是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代际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政府要加强对老龄产业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制定江西发展老龄产业的中长期规划;根据老龄产品的不同性质,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老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根据不同属性,走“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老龄产业发展之路;加大老龄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老龄产业人才培养。四、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把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战略任务。要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氛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老、爱老、助老教育,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倡导新型孝道文化。
(一)转变观念,改变对老龄社会的悲观态度
人口老龄化固然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挑战和压力,但只注意挑战和压力,把人口老龄化当成包袱,这是不准确也是不客观的。
1.老年人口不应被片面看成是社会的负担,而是具有生产性的重要资源。应该重新深入老年生活本身来理解老龄社会和构建老龄社会,在生产性老龄社会的思路下完善社会经济生产体制。许多退休人员经验老到,技术过硬,而且在具有同等工作能力、付给相同薪水的情况下,聘用企业还不必为退休人员缴纳社保金,这能节省20%~30%的成本开销。
2.传统的老年赡养测算方法,把每位65岁以上的人算作是处于工作年龄者的依赖者。然而,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许多年龄超过65岁的人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也不需要他人的照顾,相反,他们还能为别人提供照顾。社会应该充分发掘这部分资源,让他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实现“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3.为老服务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服务的主要内容有:老年生活保障服务、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老年精神生活服务、老年权益维护服务等。为老服务在老龄社会应该得到较快较大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进入为老服务行业人员大多都应该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样又可以促进教育和培训事业。
4.老龄产业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老年人的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的满足,是21世纪老龄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充分关注和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必定促进老龄产业大发展。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为老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老年人收入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人口老龄化直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包括出口导向向内需导向的转型,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非均衡发展向相对均衡发展转型等。
关键词:农民;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土地崇拜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17-02
《麦河》是一部写当下农村土地问题的力作,对农村发展的一个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乡土写作。“新现实乡土小说是新现实主义的一部分,这个文学思潮大约产生在九十年代中期,主要以何申、谈歌、刘醒龙、关仁山、谭文峰等为代表。”商品经济大潮中乡土社会的变革是这些作品表现与描写的主要对象。新现实主义乡土小说试图在更广阔的社会画面上来把握现实的矛盾。《麦河》经过精心的构思和深入的开掘,在城乡两个社会画面上讲述故事,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一次成功超越。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瞎子白立国作为叙述者,百年老鹰是其眼线,通过人鬼对话来沟通古今,写向历史的纵深,却又自如的回到在现实中,现在与历史,现实与虚幻交织,使得小说具有一种魔幻色彩。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调书写着永不衰败的土地崇拜。
一、土地崇拜
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农民的生存方式,自古就有 “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 的土地崇拜观念。农民靠着几亩地养家糊口,繁衍生存,自然把土地奉若神明,侍奉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盼着好收成。就是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对土地的渴望和热爱也是有增无减的。
在作者的故乡唐山冀东平原有一条大河叫滦河。河水从草原而来,它既有生命,也有使命。河流在大地表面蜿蜒流淌,无私的哺育着两岸儿女,最后流入渤海。滦河,是唐山最大过境河流,两岸盛产麦子,船上装满了麦子,老百姓也称“麦河”。这部小说就以《麦河》为题,讲述麦河两岸的人和事。麦河两岸泥土飘香,麦浪滚滚,麦子和土地在风中深情地吟唱,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生命景象。有了冀东大地,有了麦河以及两岸的麦香,便有了冀东人民的繁荣不息。正如在诗人海子心中麦子是一件圣物一样,而对于冀东大地上的人来说,麦子是人们心中的图腾。比如在小说《麦河》中提到的麦子是辟邪之物;人死了在坟头上铺上麦子;虎子经常嘴里叼着麦子;为去除韩腰子的病魔,白立国还给他两张麦穗破秽符等。麦河滋养着生命,又诞生了地域文化。冀东民间艺术“三枝花”之一的乐亭大鼓就是作者经常在小说中提到的。小说中瞎三白立国挥着手中的梨花板,扯开喉咙唱道:摸一摸我的天/亲一亲我的地/娘织了毛布衣/姐编了苇炕席/麦子黄了梢儿/大爷挂了犁儿/…… “摸”、“亲”二字让人有种切身之感。自然而又浑厚的唱腔传达着淳朴而又深情的韵味,亲切而又绵柔的唱词蕴含着乡间凡夫俗子的真善美,也温暖着麦河沿岸的人们。
冀东大地上的人们都有土地崇拜。乡间的土地庙,乡亲们都叫“连安地神”,地神在民间被称为土地,而祭土之神坛则演变为土地庙。小说中写道土地神管事很多,如庄稼生产,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等。传说连安有着非凡的神力。连安手里的“麦穗”有非凡的魔力。如遇大旱,人们到土地庙祈雨,连安手里“麦穗”一挥,滂沱大雨就会到来。这些传说,更加印证了小麦和土地的神奇,同时小说中讲述的这些传说更加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二、土地流转
小说主要围绕曹双羊回鹦鹉村搞土地流转时发生的一些矛盾冲突讲述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现代文明也逐渐深入到农村,农村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国家越来越关注“三农”问题,农村的问题很多,比如农业现代化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农产品价格问题、农村剩余劳力出路问题、农村贫富分化问题、农田基本建设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小说中有所体现。我国颁发了《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流转(转包、出租、互换和转让)等都作出了规定。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继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第三次地权改革。正如小说中村长陈锁住所说的:由于农村经营分散难以集中开发,土地经营的粗放,直接导致地产、土质的严重下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弱、病、残、妇女留守在家,劳动力十分是缺乏,土地粗放耕作,甚至出现荒芜。为了多打粮,就通过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来种植、管理农作物,造成耕地、水源、大气等严重污染,土质板结,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镇的迅速扩张、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基本农田越来越少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更加自由,也不断增加着收入,但是,也是问题重重。过去对乡村约定俗成的看法,如今已经失效。不尊重生活这种复杂性,就会犯一些幼稚错误,甚至会帮倒忙。小说中写道,曹双羊在回村搞土地流转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他利用农民的土地证抵押贷款,土地由于管理不当出现土质板结。小说中也写道了曹玉堂和郭富九对土地流转态度由反对到接受的过程。
当然,土地流转后,农业实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民增收。总之,土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正是有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才有了更多的对土地的探索和思考。
三、土地上的精灵
我们知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个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长篇小说《麦河》成功之一就在于它成功的塑造了新型农民形象,他们共同情感特点是热爱养育他的那片土地。
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位叫“瞎三”的乐亭大鼓艺人白立国。白立国小时候因病双目失明,然后学习乐亭大鼓,并为人算命。他心地善良、富于智慧、同情弱者、富有正义感、热爱土地,他曾说过:“离开土地,背叛土地,就是死路一条,我们谁都不能离开土地啊。”可以说白立国是民间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民间道德文化的化身。他身边还有一个百岁老鹰虎子。这只神鹰完成了两次的蜕变,能用特殊的语言同它的主人沟通交流,还能预知未来,于是成了白立国的“眼线”。写百岁神鹰虎子时带有一种神话色彩,但是正是由于虎子有这种特异功能,才帮助瞎三很好的去讲述整个故事。小说最后写道虎子死里逃生,回到了鹦鹉村。虎子都要拼命回到养育它的土地上,何况人呢,发人深思。小说写道白立国能在夜里到鹦鹉村坟场里同鬼魂对话更是具有魔幻色彩。小说中写道鹦鹉村有一种习俗,身前有功德的人死后,请人放掉死者身上的一碗血,然后和着泥,塑成死者的塑像,烧制后立在死者的坟前。白立国失明之后,他能乘夜色到村外的坟场与狗儿爷以及枣杠子等鬼魂对话。小说中许多关于历史的回忆就是用白立国同狗儿爷以及枣杠子的鬼魂对话来叙述的。通过与鬼魂对话,我们了解了曹家几代人与土地的命运。例如曹老大开荒的土地被张兰池占去,狗儿爷如何带头斗倒地主等。从现实一下子转入历史叙述又返回现实,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是小说一条暗线,纵向叙述历史,又让我们了解了土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农民的命运以及代代农民与土地的感情。
曹双羊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农民要求摆脱贫困而勇于闯荡的开拓精神,他探索着如何转变生产方式,让土地给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的人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小说中讲道由于陈元庆欺负了他姐,他打了陈元庆而耽误了高考。开发煤矿让他看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和残酷,经营麦河集团又让他看到了商场的阴暗和狡诈。他回到鹦鹉村土地上,他希望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加入“麦河集团”,实现鹦鹉村的集体致富。同时小说又讲述了他的太爷曹老大、爷爷曹景春(狗儿爷)、父亲曹玉堂四代人与土地的故事。在《麦河》中不仅讲述了农民与土地关系,而且描述了土地流转中复杂的矛盾斗争。曹双羊为了“麦河道场”方便面的原料供应而回村流转土地,于是在流转土地中就充满复杂的矛盾斗争。他为了筹集高额的广告费用而把农民土地证作为抵押到银行贷款;使用美国产的一种叫“青肥”的肥料,导致土地板结等。曹双羊在瞎子白立国的帮助下经过蜕变真正成长,以鹦鹉村百姓的利益为重,反抗村长陈锁柱以及举报县长陈元庆的不法行为。当然,小说写了曹双羊经过两次蜕变真心为农民谋利益,决心不再伤害土地,把土地流转办好了,使农民受益。他是热爱土地的。不管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农民,都注定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桃儿是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懂得自立自强,热爱土地。她随母亲改嫁而到了韩腰子家。由于贫穷,她和曹双羊最终没有走到一起。桃儿被迫进城打工,又为了救母亲而失了身,迷失了自己,又由于被抓,自杀时被白立国救了。但是桃儿很快从迷失中走出来,凭着对土地的热爱重塑土地崇拜。她爱上瞎子白立国,并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正像她自己所说的:“土地,就是我们的人生的坐标,离开了它,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一方面拼命挣钱准备为白立国治眼睛;一方面办起了保洁公司,想抢救更多像她这样的姐妹们。当她把白立国送进医院做了复明手术重见光明后,自己却在送白立国返乡的路上因为车祸而双目失明。桃儿的命运让人为之同情。也许在她瞎了以后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大地的心跳和对土地的依恋。
除了白立国、曹双羊、桃儿等生动鲜明的形象,小说中还有像陈氏三兄弟、郭富九、韩腰子、曹小根、曹凤莲、张晋芳、刘凤桐等形象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其中郭富九、韩腰子这两个种田的好把式由一开始的反对土地流转到接受的过程,小说讲述的也十分的曲折生动。他们都是土地上的精灵,用他们的爱恨情愁演绎着大地之歌。
《麦河》是一曲献给农民和土地的深情颂歌,唱出了冀东儿女的悲欢离合。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变化。可以说城乡之间存在着许多可变因素,但不变的是土地和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乡心和乡情在人群中拥有一个最大的共鸣区,它应该是乡土文学永恒的灵魂和主题。”土地是物质的,同时又是精神的,给心灵世界以勇气和力量。“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不仅道出了诗人的心声,也道出了作者对冀东大地的热爱和关注以及千百万农民的对土地的眷念之情。即使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这样的土地崇拜,才会有更多的对于土地生产方式的探索,那些飘逸着泥土气息的乡土写作也将成为文学的宠儿。
参考文献:
[1]赵川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一、“十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主要经验
“十五”期间,预计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72.5%,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预计完成投资28亿元,农村集体预计完成投资3.6亿元,城镇及农村私人预计完成投资8.4亿元。在这一时期共安排重大项目31项,总投资31.3亿元,本期未预计完成投资19.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8%,其中:交通项目7个,预计完成投资7.8亿元;能源项目7个,预计完成投资3.4亿元;旅游项目2个,预计完成投资1.1亿元;产业基地项目2个,预计完成投资0.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3个,预计完成投资6.4亿元。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十五”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圆满完成。同时,项目的投资效益得到全面发挥,52省道全线贯通,缩短了我县与省城和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三插溪二级水电站、仙居水电站、南山水电站、洪溪一级水电站、洪溪二级水电站等资源型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强我县经济增长的后劲,成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千伏雅阳变电所、*千伏罗阳—雅阳输变电线路,筱村、泗溪、彭溪、仕阳、司前等35千伏变电所建成和城乡电网改造完成,缓解了电源输送的瓶颈制约,泰一中、育才高级中学、职成教中心扩建,新城小学、中医院改建、电信大楼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大大改善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条件,城关新城区、城南小区、马头岗扶贫小区、桃花园安居工程、和平洋小区、弘文花园、峰门整乡搬迁等开发建设,极大地推进我县的城镇化进程,罗阳木制品加工基地、彭月产业转移基地等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氡泉香溢渡假村、国际大酒店等投入使用,加快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期间开展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如温州(*)抽水蓄能电站、龟湖电站、城关引用水工程、*人民医院迁建、氡泉莲头度假村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为后期建设打上了坚实的基础。总结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借鉴:
(一)以规划为龙头,合理有序地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九五”期未,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在分析各种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较系统科学地编制了十五计划纲要,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作了较全面的规划,指导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较好地完成,重大项目很好地衔接和顺利实施。
(二)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前三年,我县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扶持,国家采取的积极财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及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等有利时机,找准突破口,加快建设步伐,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速都在12%以上快速增长,期间相继建成了52省道、*千伏雅阳输变电工程、仙居水电站、罗阳电信大楼、邮政大楼、罗阳木制品加工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我县的交通、能源、通讯、产业基地等基础产业均得到较快发展。
(三)认真做好项目储备。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十分注重项目的储备,为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初步建立了项目库、共收集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小区建设及房地产开发、产业基地、旅游等七大行业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提出*县03—07年“五大十亿”工程,明确了目标与重点、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每年还推出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外商来*投资兴业。
(四)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是经济欠发达县,地方很难有充裕的财力安排投资搞建设,这就迫使政府广开门路,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商业银行借贷、招商引资、民间融资、社会捐资、地方统筹等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困难问题。
(五)十分注重项目的投资管理。项目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组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直至项目的投资效益,为此,一些重大项目都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并且县领导亲自挂帅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或项目负责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从而在资金筹措、政策协调、投资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同时认真贯彻固定资产的五项制度,使得一大批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按期或提前完成投资计划。
当然“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也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对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研究不透,投资方向不明确,使得一些重大项目无法实施;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延误了争取项目建设的最佳时机;投融资改革力度不大,项目审批繁琐,影响项目的开工和建设进度;政策处理难度加大,造成投资成本不断提高;对项目重跑轻研,重建轻管,造成重复投资和效率低下等等,以上种种不利因素有待于“十一五”时期加以克服和完善。
二、“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的主要内容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实现生态小康县的战略机遇期,县委、县府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落实浙江“八八战略”和温州“一港三城”战略,围绕“生态小康县”战略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农民增收为关键,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作好壮大县内经济、提升县外经济两篇文章,实施资源产业化开发、劳务输出开发、市场导向开发、异地扶贫开发四大发展模式,促进县域综合实力提升、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逐步推进总体小康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做好这一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合理安排投资规模、明确投资重点,选准投资项目,制订有效措施,是我们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根据总体目标“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70亿元,比“十五”增加30亿元,年均递增12%,其中:重大项目投资45亿元。投资的重点是“五个十亿”工程,即交通畅通通工程、旅游朝阳工程、清洁能源工程、产业优化工程、完善配套工程等五大类的项目(附表一、二)。通过“五个十亿”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将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济将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明显改善。
(一)交通畅通工程。交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要突出抓好“干线畅通”工程和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把58省道分泰线改造工程作为首要项目,切实抓紧抓好,确保4年,力争3年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加快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的改造步伐,到2007年完成通乡公路硬化214公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750公里,通村公路路基工程800公里,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努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积极做好龙丽温高速公路(*段)的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开工建设,推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
(二)旅游朝阳工程。把旅游作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一条主轴,两大板块,五大功能区”的旅游总体布局。深化旅游项目研究,加大对承天氡泉、乌岩岭、飞云湖、九峰、新浦等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力度。加快氡泉奥林匹克大酒店、白鹤山庄改造、新城国际大酒店、*香洲大酒店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推进旅游业发展。继续开展万丰旅游度假村前期工作。
(三)清洁能源工程。随着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温州电量缺口越来越大,今后五年,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照“鼓励调峰,限制径流,以大代小,综合利用”的方针,加快水电的开发步伐。积极与福建方进行协商,加快交溪流域水电项目的建设,建成龟湖水电站;积极做好温州(*)抽水蓄能水电站、甲家渡水电站、洋溪水电站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开工建设。同时继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重视输变电网络建设,开工建设220KV大安输变电工程,35Kv城南变电站工程,扩建35KV彭溪输变电工程。
(四)产业优化工程。进一步完善罗阳木制品加工基地、司前竹制品加工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地上规模上档次,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彭月产业转移基地建设,使基地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平台;凭借扶贫政策,依托发达地区产业、区位、技术优势,创建温州灵江山海协作工程*异地脱贫开发项目,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切实做好三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前期工作。
(五)完善配套工程。按照“小县大城关”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城区、西门小区、城东住宅小区建设,努力拓展县城规模。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下山移民工程,进一步增强重点城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提高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水平,建成育才学校扩建工程、实验小学迁建工程、体育中心、*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构筑起较为完善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文明城镇建设,建成城关引供水工程、垃圾中转站,完成城镇河道整治,美化居住环境。适时开展城关污水处理工程、城关垃圾焚烧处理厂、县城环城公路等前期工作。
三、“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对策建议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建立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按照“放活一片,管好一线”的工作思路,一要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市场,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实施公平合理的配套政策,为民间投资营造宽裕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县内外民间资金在本县投资创业,保护民间资本投资兴业积极性。二要尽快实行民间投资登记备案制,对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也要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办法,形成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模、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二)优化投资结构。首先投资主体要有根本转变,由原来的国有单位投资占绝对优势,发展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它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使非国有经济在投资领域有新的突破,投资比例明显的提高;其次投资方向要有所调整,由原来的面面俱到调整为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为重点的方面上来,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促进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再次建设资金来源更加合理,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对欠发达地区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债资金和扶贫资金,同时要抓住投资体制改革的机会,加大市场化筹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资搞建设;还有投资效益要更加明显,由原来的只注重量的扩张,转到既讲总量增长又讲质量提高上来,充分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三)强化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重大项目对我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具有深刻影响,同时搞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是争取国家资金的重要基础,因此“十一五”期间根据县委、县府的要求,我们要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保证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一是要认真分析县情,研究市场需求,确立一批重大项目,超前研究,滚动拓展,二是按规范要求,对选定的项目进行调研论证,项目的建议书、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达到国家规范要求,三是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做好资金、用地政策的落实。
(四)积极拓宽投资领域。一是建立项目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项目信息平台建设,以拓宽信息渠道,增加信息来源。进一步扩大与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信息交流和专业联系,提高项目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谋划一批有优势、有潜力,对长远发展有影响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充实优化项目储备库。二是要健全项目工作机构,在继续充实项目工作人员的同时,努力突破地域、行业、体制方面的局限,坚持走开放式项目研发的新路子,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并参与项目开发工作。三是坚持争项目与引项目并重的原则,在利用好国家投资的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实施全民招商战略。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除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外,其它所有建设领域全面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取消一切限制,大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亟待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开发的产业投资。通过在融资、土地、设施等生产要素配置上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实施步伐。
(五)创新投融资体制,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对政府而言,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而言,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目的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在投融资方面,单靠政府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大力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努力吸引外资,形式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形成良好的旅游业投资环境。坚持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成功招商布下该产品的全国发展营销网点
在2004年9月中旬的一天,笔者在受邀参观一贵州制药企业时由于与老板相谈投机,于是答应自己在参加完《销售与市场》杂志社10周年庆典活动后减少自己兼职其他公司顾问数目来应邀加盟该制药企业担任销售总监职位,那时该企业全年的销售回款已经在2亿元左右,只是都属于普药调拨产品,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没有成功推出一个,公司销售总部位于偏僻的仅有1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销售部只有简单的4个人,没有市场部、没有人事管理、没有售后服务、没有企业刊物等等,让我大吃一惊,但是我明白要想改变队伍必须先融入该团队,但空降兵单枪匹马谈何容易,且由于普药产品已经有稳定的经销商及市场小包队伍。当时我对该公司的感受有两点:
一、关于品牌:该公司的“品牌”现状,大大“浪费”了企业的广告资源;
(1) 缺乏品牌战略规划,忽略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畅销的止咳产品“××停”的品牌强势多年,企业品牌却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变更)。企业失去了由强势“产品品牌”塑造提升“企业品牌”的机会;
(2) 未处理好“企业品牌”与“注册商标”的关系:公司品牌与商标让人无所适从、混淆不明,从而影响了“企业品牌”的塑造与提升。
(3) 随着止泻药“×××”(香港某明星名字的谐音)的推出,实际已形成“一牌多品”(即一个“企业品牌”下推出几个“产品品牌”)的格局,“×××”的创意与强势实际上加剧了“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割裂;
(4) “企业品牌”形象未受到重视:没有企业标志(商标经常出现,但企业名却是另两个字);产品包装、产品资料、企业常用的如名片、信签、信封等并未体现“企业品牌”的核心地位;
二、关于营销团队:“人治”而非“法治”
(1) 现有营销模式(普药调拨)下的营销团队无疑是成功的,但却面临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
(2)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其他的营销模式及营销团队,没有处方药销售网络及处方药营销团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OTC队伍;
(3) 团队领军人物的“领导者”与“管理者”角色的模糊,是人治而非制度管理:
于是我决定专门来推广与组建一支新产品队伍,重点推出“××心脑通”产品,为公司新产品杀出一条血路。
“××心脑通”其实在该公司已经推广将近一年了,一部分由全国那些大的省区经理来操作,基本上在全国各地不断引进人才,同时公司还把全国各地的地区经理大都召回在公司总部进行服务营销;另外公司投资超过600万现金在广东建立营销中心全面推广“××心脑通”,但是在将近8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办事处不断的传来坏消息,“××心脑通”在我到该公司之前没有成功。
在考虑是否要加盟该公司时,我认真思考了为什么该产品在那么有力支持的情况下不能成功,主要有几点原因:1、没有专业操作过心脑血管药的领军人物;2、市场推广定位不明:处方药销售与OTC销售之争;3、服务营销不能一踹而就,没有完善的产品策划及详尽的市场支持体系; 4、急于求成:认识到应定位处方药长远销售,却又想借当前流行之一对一服务营销的模式在全国迅速推广; 5、打阵地站(处方药销售)的思想准备不够:初期投入较高切入较慢,因此完全想依靠常规的人海战术宣传引爆市场,结果适得其反。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产品营销经验及销售队伍管理经验我认为如果要操作就不能按常规来运作:首先公司的老队伍不熟悉新药的市场准则,而且没有带大队伍的管理经验,更别说如何在每个市场来单枪匹马运作了。在一个新公司,即使能力再强,老板一般也不会让你一开始就大规模的招聘与扩展市场,而且在那个小地方,也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人才能聚集起来。于是我觉得只有先采取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取得基本信任与初步成绩后才能实现自己大规模的市场操作思路。在一天时间里,我经过慎重猜测老板的想法与将来我的思路,制定了以下的 “隆中对”策略,有了初步成绩再来实现第二步策略:
“××心脑通”胶囊产品招商及简单服务营销方案
“××心脑通”胶囊产品的推广采用地区总经销制方式,即在划定的区域内,产品由一家经销商单独经营,充分利用当地经销商较为广泛和完整的销售网络,使”××心脑通”产品更快速、更深入、更准确地进入目标市场,迅速扩大产品市场覆盖率。公司可以设立”××心脑通”胶囊产品营销招商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招商活动及特殊市场的维护销售,并为经销商及办事处提供后续的服务。
一、招商内容(略)
二、招商政策
2.1经销价格的确立
2.1.1”××心脑通”胶囊产品不同规格(满足不同经济地区的要求)(略)
2.1.2”××心脑通”胶囊产品价格(满足不同经济地区及考虑国家发改委降价的要求)
2.1.3”××心脑通”胶囊产品成本控制范围(略)
2.1.3”××心脑通”胶囊产品招商价格控制范围(不包税)
批价计算:(略)
客户等级划分:(略)
招商价:(略)
2.1.4”××心脑通”胶囊产品招商毛利率
2.2经销区域的确定
2.2.1关于经销商级别(略)
2.2.2关于经销商的资格(略)
2.2.3关于地级经销商(略)
2.2.4关于省级经销商(略)
2.3关于经销商风险抵押金
2.3.1关于省级经销商风险抵押金(略)
2.3.2关于地级经销商风险抵押金(略)
2.4关于经销商销售任务和奖惩措施
2.4.1地级经销商销售任务(略)
2.4.2省级经销商销售任务(略)
2.4.3经销商的任务扣率(略)
2.4.4经销商的任务奖励措施(略)
2.4.5经销商的任务惩罚措施(略)
2.5关于冲货控制
2.5.1产品的区域编码(略)
2.5.2冲货的监督控制(略)
2.5.3冲货的惩罚(略)
三、招商方式
3.1招商机构
医学产品经理设置
专门设立两大区:北大区销售经理下管3业务主管如下(略),南大区销售经理下管2业务主管如下(略),西南4省市单列直属管理中心:除了招商外,前期必须介入维护式销售,作样板市场,因为地政外联关系熟。
3.2招商信息
3.2.1媒体广告(略)
3.2.2参加全国医药新品招商会(略)
3.3与有意向者的接洽及签订合同(略)
四、招商时间安排
4.1招商机构设置时间
4.2.1招商机构产品准备资料
临床包括:包装,产品培训手册,临床资料汇编,临床手册。
维护式销售包括:心脑血管病人康复手册,三折页,宣传大报,易拉宝(8个/套),售后服务手册,管理制度汇编,操作手册等。
4.2.2招商机构产品广告刊登时间
4.3招商机构招商安排
五、2005年招商回款计划:(略)
5.1招商底价回款详细分解:(略)
5.2招商毛利润:(略)
六、2005年招商预算(略)
七、招商费用使用及预借方法
八、维护式市场设想及队伍建设计划(略)
其实由于地方太为偏僻,在实际运作中未能在我的招商计划中补充到一个人,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单枪匹马我也已经承诺,我利用10月1号放假的7天运用我运作心脑血管多年产品的经验,同时与21世纪福来咨询公司合作,确定了产品的定位与招商广告的设计,以及登广告的报纸版面及时间。我认为由于该公司从来没有运作过处方药,因此不在于刊登多少次数,力求版面宏大、醒目,在我们的招商册子封面醒目的标题为“中国心脑血管市场重新洗牌”,广告的内容中强调知名医药营销人陈志怀与专业咨询公司的合作一定不会让医药经销商朋友失望!通过招商广告给所有在处方药市场中的经销商予以影响:该公司将投巨资进入处方药市场,从中央到地方的不仅仅在大众宣传媒体、以及在各种学术平台及专业杂志媒体上都会有大作为,因此给了所有经销商一个“可能未来5年最好的心脑血管药即将出现”的信号。
在我加盟的短短3天时间,在该公司总部制定了详尽的招商计划、流程、招商政策、管理制度、相关的表格、相关合同书等等。由于市场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所有招商电话手机与座机全都是我的办公室电话与手机。
附:经销商招商与管理流程(部份)
一、 招募新的经销商
1、 经销商填写《经销商调查表》(略)
2、 签订合同
3、 录入经销商详细通讯资料
样表:(略)
二、 与经销商合作需要提供的样表与资料:
1、 要货计划申请表((略))
2、 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略))
3、 资料、样品申请表((略))
4、 总部账号、税号通知((略))
5、 经销商月度工作报表((略))
6、 经销商月报表((略))
7、 办事处月工作总结(A)((略))
8、 办事处月工作总结(B)((略))
三、 要货发货申请及窜货管理
要货发货申请
1、 经销商打款到总部账户
2、 经销商将银行电汇凭证复印件传真至新品部
3、 经销商填写要货计划申请表并传真至新品部
4、 财务部核对货款是否到帐,是否有欠款情况等等
5、 核对货款金额与要货数量是否统一
6、 请销售总监签字后办理
签字包括:销售总监意见
挂帐人姓名
经销商购货单价
销售总监签名
签发日期
7、 电汇凭证、要货计划申请表交由财务部登记、存档
8、 要货计划一周内核对:
(1) 发货时间
(2) 发货数量
(3) 发货方式
9、 经销商收到货物后签调拨单并回寄总部
退、换货流程(略)
窜货管理(略)
四、 发票申请
1、 经销商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并传真至公司
2、 经销商开收货证明
内容包括:开票货物的收货日期
开票货物的名称
开票货物的规格
开票货物的数量
盖上清晰的开票单位的公章
3、 请销售总监签字后办理
签字包括:销售总监意见
挂帐人姓名
销售总监签名
签发日期
4、 开票金额超出公司售出价格部分按以下公式计算经销商需要补的税额:
5、 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表、收货证明交由财务部登记、存档
财务部负责监督管理经销商开票货物数量、金额等事宜
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传真至总部之日起一周内核对:
(1) 快递寄出时间
(2) 快递号
五、 招标
1、 经销商提供招标办要求的文书样式、资料清单等
2、 投标资料应包括:
(1) 经销商负责人姓名
(2) 投标地区名称
(3) 投标产品名称
(4) 投标产品规格
(5) 投标单位名称
(6) 投标单位地址
(7) 投标所需资料详细清单
(8) 资料所需份数
(9) 投标截止日期
(10) 投标编号
(11) 收件人姓名
(12) 收件人地址
(13) 收件人电话(最好是手机号)
3、 请销售总监签字后办理
签字包括:销售总监意见
挂帐人姓名
销售总监签名
签发日期
4、 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一周内核对:
(1)快递寄出时间
(2)快递号
六、 资料申请
(一)法人委托书
1、经销商需提供:(1)委托人名称
(2)负责产品名称
(3)负责产品规格
(4)委托负责地区名称
(5)授权期限
(6)委托书格式
2、委托书需包含编号
3、请销售总监签字后办理
签字包括:销售总监意见
办理委托书份数
销售总监签名
签发日期
(二)企业证照资料清单
1、药品生产许可证
2、药品生产许可证副本
3、营业执照
4、营业执照副本
5、税务登记证
6、关于我公司税务登记证经营期限的情况说明
7、组织机构代码证
8、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9、GMP证书(胶囊、软胶囊各一份)
10、供方质量体系调查表
12、《药品生产许可证》项目变更批件
13、关于变更企业名称的批复
14、商标注册证(二份)
15、注册商标变更证明(二份)
16、关于对包装材料延期使用的请示报告
(三)”××心脑通”软胶囊资料清单
1、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通知单
2、药品注册证
3、关于地标升国标品种质量标准执行情况的说明
4、国家药品标准(试行)颁布件
5、标准(试行)
6、”××心脑通”软胶囊说明书
7、发明专利证书
8、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9、说明书
10、奖状
11、物价批文
12、药品检验报告书
13、药品补充申请批件
(四)其他资料申请
1、经销商填写资料、样品申请表并传真至新品部
2、请新品部销售总监签字后办理
3、登记:
(1)申请人名称
(2)资料名称
(3)资料数量
(4)申请日期
(五)传真至总部办理的资料核对:
(1)快递寄出时间
(2)快递号
七、 报表
经销商按要求及时填写“经销商月度工作报表”“经销商月报表”“产品商业流向单”等并回传到总部以便公司及时了解市场情况。
登记经销商回传报表情况样表:(略)
八、 通知
发往各处经销商的通知,及时记录通知情况
样表:(略)
九、 经销商政策(略)
广告在《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上各打两期,各一期整版,一期半版,在10月18号第一期出来后,我代表该公司与来电经销商洽谈,同时发送传真并筛选各省市经销商,基本上很简单,省级的商确定有16家,地市的商有24家,1到2万订金,然后通知在该月28日来该公司的总部开会。本计划做个大型招商会,但是后来考虑经销商在大会上有诸多不利于公司的情况,以至于我们不好控制,于是乎改为我与一个个商进行单独交谈,单独签订合同,考虑他们都在时不能有充裕的时间交流,于是把一部分商先让其去旁边的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旅游,第一天我签订的商第二天再去旅游,当场谈,当场签订合同盖章。这一批商全部都与公司签订任务合同,包括保证金、首批提货、年度任务量等等。这批商后来基本没有流失,有的商基本上等了一年才能操作,因为2004年的各地招标来不及,只有等到2005年底招标后才开始操作,这一批商在2007年差不多完成市场销售9000多万。
一、以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与农村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中,基层和地方政府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之前,基层和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集体和地方企业发展的直接支持;在改制后,关键就在于基层和地方政府能够控制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一种:土地的供给。毕竟在所有的生产力要素中只有这一种必定是当地供给的,其它的要素基本都可以从外面引入。
在政府间的竞争过程中,为了发展经济和扩大可用财力,基层与地方政府所能使用的主要战略,无非是产业发展和土地升值。迄今为止,这两种战略都不得不以对农村地权的控制和开发为前提。可是农村土地几乎都属于农民集体,并非国有,结果,发达地区农村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史几乎成了政府不断地增大对地权的控制能力的历史。城镇和工商业要发展,就必须占地,特别是占用和开发农民集体拥有的土地。由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受阻,发达地区的低效工业难以迅速向外地转移,发达地区地方经济的发展依然滞留在高度依赖于土地升值的状态,因此这种“城”长“乡”退的进程就显得尤为无可转圜。在复杂的说服、交换、强制和此起彼伏的冲突过程中,城镇不断扩展,乡村和田野迅速消失。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城乡关系的主要矛盾,其实就是土地升值效益的分配问题,只要给被征地农民更高的补偿,这个矛盾也就解决了。在2004年修改了《土地管理法》,各地也逐渐提高了补偿标准之后,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民对于征地特别是拆迁的态度,已普遍地从害怕转向了默认甚至欢迎。主要的反对声并不来自于普通百姓,反而是来自上层国家,来自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担忧。但在地方,城市的推进整体上是势如破竹,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越来越等同于消灭“三农”。
在这一片凯歌声中,笔者认为,我们仍然必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在发达地区,农村是否还有自主发展的必要和空间?“农村”本身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这里要提醒的是,它绝不等于一群农民的简单相加,也必然具有超出所有农民个体的整体内涵;它也不只是某些人的经济利益问题,我们至少还要谈到它的空间形态和组织形态。所以,我们还可以从自然村落与农民集体的角度来理解农村发展的问题。
自然村落作为一种聚落形态,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在一片土地上聚集了很多农户,他们很容易结合成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反之,在人少地多的地区,在一大片土地上只有一两户农户,就不容易看到有规模的村落,往往只能看到所谓的独立庄园、家庭农场,或者说“一家村”。更一般性地讲,所谓聚落的大小,在相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其主要变量是特定空间范围可以给多少人提供生活来源,或者说“活路”。如果相同的空间范围可以或必须为更多的人提供生活来源,那么这里就容易出现大的聚落,如果不可以或不必须为很多人提供生活来源,那么只会出现小的聚落。农民聚落的实质也就是农民的“活路”在空间上的聚散,在同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中,村落的大小反映的就是活路的富集与匮乏。不管是小农经济还是规模农业,农户都愿意居住在自己土地的附近,这和一个市民愿意居住在自己单位附近是一样的。一直以来,这个选择是主要由农户自己做出的,即使在一开始有上层的硬性安排,但在长期的迁徙和选择之后,其结果还是自发的。所以,村庄归并的社会学意义,就是政府安排农民的活路,是把农民对自己活路的自主选择转变成政府的理性设计。
从控制农村地权的目的出发,我们会认为压缩甚至消灭自然村落是必要的,是划算的,往往也是可行的。再加上对于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的考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就更大。其实,我们可以认为村庄规划在聚落形态的意义上就是对于一个适度规模和布点的人为选择问题。问题是,新的人为聚落的适度规模到底是多大呢?这恐怕是没有人能搞清楚的问题。由于机械化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经营粮食作物需要消耗的劳动力大大缩减,其耕作半径也大大地扩展了,但是蔬菜和花卉等作物的种植以及鱼虾等水产类的养殖依然十分消耗劳动力。如果把菜农的住宅集中,他们可能还是必须在地头搭建临时住所。大规模养殖业的从业者也往往必须居住在生产场所里。更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准确地规划出到底哪些人和土地上会发展高消耗劳动力的种养业,哪些又会发展出较少消耗劳动力的种养业。
通过村庄规划实现村庄的归并是必要的,但如果把这种归并变成了对自然村落这种聚落形态的简单消灭,由此带来的风险是多方面的。首先,如果农民在寻找活路时不找“市场”找“市长”[2],“市长”能否负担得起?其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尽管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具有规模经济,但对生态和资源构成的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还要考虑人口的大规模集中可能形成的社会控制风险,以及在应付可能出现大规模突发自然灾害或疫病时的困难。大城市与小村落哪一个更保险,谁能说得清楚?再次,村庄归并后,农业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但是,究竟怎样才算是规模化经营,是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它因产业而异,因品种而异,因区位而异,也因人而异,一刀切能否给出答案?我们可以否定自然村落在生活上的意义,却无法替代它在生产上的意义。
当然,不进行村庄规划和土地整治也是不合适的。毕竟,当本地农民普遍地实现非农就业之后,很容易出现农民在城镇和村落里同时拥有多套住宅的情况,村庄的空心化也很普遍,在土地紧张的背景下,这种局面应该被改变。更为可取的做法是尊重村落自发演变逻辑的前提下,通过政策诱导加速这个过程。比如,对农户拆去农村老宅到城镇买房的行为给予奖励。结果,那些已经彻底非农就业的农户将可能离开自然村落,到自己工作地点附近居住;而那些依然从事农业的农户还居住在耕地附近,双方都有合理性。随着邻居的纷纷拆迁和搬离,偏远地区自然村落的自我消亡将是不断加速的,但必须允许甚至鼓励极少数坚决务农的农户留下来。
农民集体的存在是公有制国家对于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及其聚落形态的让步,它在核算单位上是大规模国营农场与私有单干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空间形态上是大规模居住区与独立庄园之间的中间状态。在合作化的期,国家曾一度试图消灭农民集体,特别是那些低层次的农民集体,但在经过血的教训之后,国家不得不承认了农民集体的合理性。只要农民依然还有共有的资产,并且要经营这些资产,那么农民集体存在的合理性就不会彻底消亡。问题在于,我们还要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农民集体自主发展?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时代,农民集体自主发展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它们创办和经营了大量的社队企业。当地方经济转向依赖于招商引资和土地升值之后,发展的主动权转到了城市和城镇中的少数中心城镇,低层次农民集体的发展权被压缩和取消。在把农民集中居住后,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农民拒交物业费,结果由政府垫交。如果农民可以不交物业费,那么政府就不仅仅是公共政府,还是具有农民集体的性质。既然如此,何不让农民集体继续存在并承担这类费用?其实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允许某些区位更好的农民集体发展壮大,特别是允许这种自然村落继续生长,吸引外村或外来人口进入,让集体在经营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和其他资产的同时,提供了对于新居民的公共服务。其实,在某些地方已经存在类似的成功模式。
不仅低层次的集体有一个能否自主发展的问题,乡镇这个层次的集体经济也有一个是否还要自主发展的问题,比如镇属公司是否允许存在?如何看待各镇所属的开发区?它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根本的问题是,赋予乡镇如此多的发展责任,是否有必要,能否在全县(市、区)范围内统筹发展,使得乡镇政府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专司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看来,只要我们还必须依赖基层政府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增加活力,依赖基层政府为经济发展贡献动力,我们就必须允许乡镇一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主体存在和扩展,要尊重它们的自。
二、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们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说法在即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解释。一般来说,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可以消除人民需求不满足的状态的,但另一个事实是,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同时制造着人民需求的新的不满足,形成新的社会系统不稳定。由于政府主导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建设,往往成为各种矛盾的中心,这在县乡政府管理的农村区域尤为明显,因为县乡政府的干部是亲民之官,他们必须直接面对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所以我们说,在发达地区的农村,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矛盾关系。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农村财力充足,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地实现各项社会发展的目标。问题是,来自各方面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复杂化,这构成了对于政府应对能力的巨大挑战。
首先,服务对象的结构性增加。
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或即将出现户籍人口的负增长,但是,政府应该服务的对象人口却是迅速增加的,这种增加伴随着一种结构性的改变,所以是一种结构性的增加。这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了准市民,他们自主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弱化了,转而依赖政府提供各种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其二,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本地区,而且必将逐步地要求本地政府提供与本地人对等的公共服务。
发达地区所以能集聚相对多的财富,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来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享有了土地的升值收益,二要谈到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贡献,三是占有了大量外来务工者的劳动价值,多数外地人为少数本地人创造财富。早期的外来务工者只是剩余价值的提供者,但是现在和将来,他们也必然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将要或已经成为发达地区的新市民和新农民。当他们不参与财富再分配时,本地人安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共财力也比较富余。本应该由政府负担的,当然要由政府来负担;其实不应该或不必要由政府负担的,政府也负担了。一旦新市民和新农民也要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时,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必将捉襟见肘。政府必须建设更多的医院,更多的学校,扩建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搞好社会治安,等等。政府还必须为部分外来常住人口提供某些优厚的待遇和保障,以维系本地可持续发展,这都将构成对于政府服务能力的考验。
其次,政府职能的无限制扩展。
近来,人们常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无限责任的,这在农村一般是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的农户是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它们完全依靠自己找活路,自己想办法规避各种风险,偶尔合作起来解决某些公共的问题。但在发达地区的农村或者快速城镇化区域,这种无限责任却显得比较真实。发达地区的农民正在丧失独立自主性,他们不得不越来越依靠政府来解决从生产到生活、从出生到丧葬的各种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具有包揽农村社会事务的传统。我国各地的乡村政府都脱胎于时代的集体,在欠发达地区,这种集体在瓦解后,普遍地弱化了,但在发达地区,集体却借助于乡镇集体企业集聚了更大的能量,完成了从农业集体向工业集体的转型。它们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还能将农民的合理负担也代缴了,比如三提五统。由是形成了“农民的事情农民集体办”的传统,这个传统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的事情农民个体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集体企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改制以后,基层组织的集体性质有所褪色,但是“农民的事情农民集体办”的传统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农民失地之后,农民的不安全感转换成了对于政府的期望值,这对于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是因为普遍存在的“压力型政体”。从发展到稳定,从计划生育到养老保障,从工作实绩到档案建设,上级对于下级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核指标越做越细。而且,考核打分与收入挂钩,一旦不能达标,相关干部就要受到惩罚。似乎出现了一种“行政计件工作制”。
特别是,当前对于社会稳定要求很高,构成了对县乡政府执政能力的极大考验。任何社会系统都可能出故障,一个高速发展中的系统更容易出故障,可是政府却必须尽全力预防和排除这些故障。一个新的现象是,当民众觉察到政府对于稳定的特殊敏感之后,有人会利用这种敏感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我们看到,民营企业倒闭了,工人会到政府去要工资。房地产老板盖的房子出问题了,业主会到政府要求改进。有人出了车祸,会认为是路修窄了,要求政府赔偿。等等,这些诉求的背后,既包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老百姓对于政府的特殊信任,也可能暗含有拿捏政府软肋的性质。
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说,当前的县乡级政府的公共性出现了紊乱。它们不仅要提供公共物品,还要提供集体物品,甚至私人物品。如果是部分人向政府提要求,而政府果然满足了他们,等于是提供了集体物品。如果是个人向政府提要求,而政府居然也满足了他,这等于是提供了私人物品。结果,政府的性质也变得有些混沌了。
再次,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利不清。
基层政府所以会感到来自各方的需求难以满足,还因为工作的抓手不够。这种抓手不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利分不清或者分配不合理。
不同层级的政府都肩负着发展重任,有时候,上下级政府之间也会形成竞争,此时,下级政府往往是牺牲品。比如如何分配区位良好的土地的开发权、优质的项目、优质的税源,等等。更为常规的情况是,下级必须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任务,却未必获得了相应的保障条件。比如郊区基层政府有责任保持街道整洁,但是城管队伍的人事权和领导权却不属于乡镇政府,结果基层政府缺少维护市容的执法权,却必须为城管队伍发奖金或工资。其它如环保执法、安全监察、教育管理、农业部门,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一个部门对应着一种政府职能,不论这个部门的条块属性如何,县乡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都必须为这种职能的运行质量负责任,因为这是上级考核的内容。如果这种职能还与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关系密切,该级政府部门会更加重视。有时候,某项工作很重要却被“拉条”(从块管理转到条管理)了,基层政府甚至会利用自己财力较丰富的优势,重建一个本级所属的部门来做相关的工作,这等于是出现了机构的重叠,如此就导致了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实际上,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系统内生出来的各种需求,发达地区的这些亲民之官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扩建机构和增加人手。可是它的行政级别和基本架构却只是一个最基层政府,其人员编制受到很大的制约,结果就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之外出现了大量的聘用人员和编外人员,数量动辄数以百计。所以,在发达地区,一个乡镇的人员规模甚至可能相当于中西部地区一个县的人员规模,成为体型肥大的超级乡镇。
三、外来人口与本地社会之间的不协调
外地人的大量流入是发达地区农村的普遍现象,它所带来的影响还在形成之中,尚难预料。我们可以从外来人口与本地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来理解这些影响。大概地说,主要体现为这样几个方面:居所选择问题,劳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农民农问题,等等。
首先,外来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
当外来人口进入发达地区农村就业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就业和居住,然后是小孩上学和就医等。
其中居住问题直接就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外来人口可以居住在临时工棚、本地居民特别是村民的家里、工厂的宿舍里、农民工公寓里,等等。农民工进城后,有条件的会住进工厂宿舍里,没有条件的起初会居住到临时的工棚里,甚至露天居住。在城市管理加强后,会选择居住到本地人家里,于是又带来了城中村的管理问题和群租问题等。当城中村被拆迁,城镇居民抗议群租之后,又必须为农民工寻找新的住所,于是各地开建了各种农民工公寓房,或者由企业或开发区主导建设集中居住小区。如果不是企业自建的集中居住区,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缺少经济控制手段,难以避免人员的混杂以及“客大欺店”,因此在个别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公寓被关闭的情况。一种最为稳当的做法,其实还是以支持企业自建宿舍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大企业可以自建宿舍,小企业和临时工作往往必须依赖各种出租房为工人提供居所。
我们看到一个反差是,当本地城里人正在从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时,外地农民工却从社区人变成了单位人。只不过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大,这种单位往往靠不住。这实际上也造成了本地人和外地人在空间上的隔离,这种隔离将会长期存在。在社会管理的问题缓解后,社会整合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小孩的上学是已生育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地方政府对于解决这类问题兴趣不高,因为,他们不希望农民工都跑到本辖区来居住。这里面有一个公共物品提供的囚徒困境。
其次,劳资关系问题
外来人口进城务工形成的最主要社会关系是劳资关系,资本对于劳动的雇佣关系没有变化,但是农民工对于打工生活的期望值却发生了变化,如果说早期的农民工只是把打工作为务农的调剂,那么今天的农民工只是把务农作为打工的调剂,少数人甚至彻底放弃了土地。他们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感情渐渐淡漠,对打工和城市生活有些向往又难免失望,因为收入太低。在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劳资关系的未来确实有些灰暗。
政府目前能做的,就是和企业一起尽力避免劳资关系出问题。但很难避免类似富士康事件、自残事件的发生,而且,政府也要反过来防范老板逃跑和欠薪。在发达地区的政府内部,一般都缺乏熟悉农民工情况的干部。干部是本地人的上层,农民工是外来人口中的下层,其中存在着脱节。当前的情况是,政府与资本的关系很密切,联络渠道很多,与工人的关系疏远,联络渠道很少。尽管在企业内有党团组织和工会,但这种组织与工人的关系也值得检讨。一旦劳资关系出了问题,政府将缺乏解决问题的人格化方法,或者说,找不到“钥匙”[3],这是与处理本地人问题的一大不同。
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农民工是半农半工的,我们既不能把他们想象成农民,也不应该把他们看成彻底的工人,让他们保留在这种混合状态,远比把他们改造成彻底的产业工人更合理。中国人本来是十分强调个人奋斗的民族,有研究发现,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比之美国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4]。如果他们在老家还有地,还有亲戚朋友,那么,他们就有退路,已经长期存在的比较稳定的劳资关系依然可能延续下去。当前最大的风险是,在老家可能因为人为地推进土地流转,让那些本来没有坚决放弃土地的人也放弃了土地经营权,成为“失地农民工”;而在外地,企业因为害怕职工的团结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这种人为地把农民工改造成城市无产者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
再次,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两类人,第一类是年轻的农民工,比如80、90后的农民工;第二类是在城里长大的农民工的后代。第一类农民工的问题主要是吃苦精神不足,以及一部分人的留守儿童的经历可能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二类农民工的问题是他们在老家的地权可能已经无法收回,他们中的一部分将成为来自外地的“失地农民工”。在长期的漂泊中,他们可能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与本地城市普通工人相比,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更不发达,人生的根基更浅,这一部分人将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带来什么问题,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都是在城里长大,如果这个城市距离自己老家很近,比如当天可以往返,那么他们还是可以轻易地接续和重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但在发达地区,很多人都距离自己老家很远,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将特别严重。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富士康公司决定到内地建厂,让工人距离自己的家乡更近,目的不只是降低成本,也有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的意义[5]。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战略,应该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让一部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向农民工的家乡迁移。城市需要人气,但应该留下的,是那些具有城市化潜力的那些人,也就是那些可以对本地生活抱有良好期望的人。为此,我们还应该逐步为那些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外地人建设适用住房,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对未来有更好的希望。这些做法的前提是产业升级,如果产业无法有效升级,那么这些想法也无法实现,可如果产业果然升级了,各种社会政策也应该配套跟上。
第四,农民农问题
对应于“农民工”的提法,我们可以把到本地来务农的外来农民称为“农民农”[6],他们广泛地散布在发达地区尚未被征用或者虽被征用却暂未被开发的土地上。他们的收入比在老家务农高,生活远比农民工自由,而且,他们往往结伴而来,已经轻易地在此地重建了社会支持网络。这种网络既是血缘或地缘的,也是业缘的,往往还有某些经济上的合作性质。越来越多的农民农选择在自己租来的地头搭建大棚居住,与本地农民的小楼相对而望,可以说,发达地区的村落往往是双重的,一个由本地人的楼房组成,一个由农民农的临时住所组成。前者萎靡不振,后者生机勃勃。
农民农问题的性质是:我们虽然有能力把本地农民变成市民,我们却无法把小生产都变成大生产,结果这个小生产的任务就由外地人来完成。一般地看,这也是本地的农业继承人出现了问题,可是这个看法也缺乏足够的建设性。如果任由市场选择,本地农业让渡于农民农之手是必然的。因为,在与本地农业继承人竞争时,他们出的地租会更高。事实上就连这种竞争也不存在,当本地年轻人还没有想清楚是否要务农时,外地农民农已经租走了耕地。如果刻意不允许外地人来租种土地,耕地的本地承包户得到的地租就会降低,政府和集体必须补贴本地承包户的损失。也就是说外地农民对于本地农民的部分替代,几乎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在于这个替代的程度有多么彻底。
要培养农业的本地继承人,必需政府介入,认真地扶持那些依然在坚持务农的能手,同时想办法吸引年轻人返回农业。这是一个很琐碎很费力的工作。很多地方政府选择让资本来接手本地的耕地,做起来很省事,因为这等于是把发展农业的任务转交给了一个企业去操办。这种做法将使得本地人彻底退出农业,因为,这些企业可能一开始也雇佣了本地人,但他们更愿意雇佣的一定还是性价比较高的外地农民农。资本农业相比于家庭农业,在农业上主要的好处是可以生产出高档农产品供应城市上层,这就意味着把供应城市中下层的任务交给了外地农业和农民农。资本农业未能很好地延续和发扬本地农业的传统,更可能是截断了这种传统。它们的存在很有必要,但应该积极主动地建立一种大生产与小生产之间的合理搭配。我们应该否定的不是某一种模式,而是模式本身。现代农业没有模式。从现实出发,未来上海的农业,必定是大生产与小生产相互搭配,外地人与本地人相互补充的格局。
发达地区政府要做的不仅是培养本地的农业继承人,更重要的是正视农民农的必然存在,然后开展认真的政策研究,制定出适当的措施。既要管理好,也要服务好。比如,有极少数农民农在搭建了棚舍后,却让务农成为副业,自己去打工。这等于是让棚舍成为新的贫民窟,这是需要避免的。我们需要农民农,但不能接受贫民窟。实际上,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应该和生活来源的调查结合起来。目前,外来人口的管理部门未必能掌握外来人口的详细收入状况,这应该得到改进。另外,对于外地农民农必需的生产和生活上的条件,当地政府也应该帮助提供。
整个中国都呈现出一幅巨变的图景,整个社会都处于剧烈的转型的途中。所谓发达地区,正是巨变和转型较早的地区,而且,当地政府全面主导了这场巨变和转型,对周边农业区域的土地、产业、空间、利益和社会关系正在进行全面的彻底的重新设计和安排。通过对这些地区农村社会的观察,我们发现,所谓的转型不完全是以一种新的社会组织体系替代旧的组织体系,有时候,这种替代无法实现,结果社会也就局部地或暂时地处于无序状态,演化出了各种社会矛盾。我们曾以为这些社会矛盾的发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状态,言下之意是一旦过了这个矛盾高发期,社会将转向和谐有序。问题是让这个预言成立的那些前提条件何时出现?当前,县乡级政府作为亲民之官,在客观上成为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系社会基本秩序的中流砥柱,确实发挥出了卓越的能效。但表面成功的背后是有策略无战略,是疲于奔命和如履薄冰。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是,如果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当前这种社会矛盾的调控机制能否长期维持下去?
参考文献: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黄祖辉等著:《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农业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