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医院绩效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绩效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绩效改革方案

第1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改 人事分配制度绩效工资

随着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新医改方案已逐步落实,医药分家、人才流动等原因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当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经济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公立医院现存的人事分配制度状况已严重的阻碍医院的发展。

一、原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

1.原工资与职称评定紧密结合。众所周知,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单位没有自主权,仍然采用过去批准指标的办法,使许多取得了专业资格,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仍无法得到晋升,翘首期盼每年下批的几个指标,使专业技术人员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相反的已参加聘任后的人员,无论工作情况如何,有的甚至早已不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仍然拿着高级职称的薪金,这种状况严重的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还远不及工人职称的考核来的容易,工人技术职称只要熬够了年限,通过简单的考试即可晋升为高级工。现行的工资制度也不符合新医改方案下的人事制度改革,新医改方案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机构人才的交流,医生将有望成为自由职业,大医院的注册医生可多点执业。试问医院若不进行人事分配的改革,现行的僵化体制将如何留住优秀人才,他们有了流动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仍会年年企盼和挣抢那几个指标吗?卫生体制的改革既是我们综合医院的危机也是我们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会勇于开拓,使医院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2.原工资分配制度容易让人产生一劳永逸的懈怠。只要聘任上职称以后就吃上了“皇粮”,不论以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以及是否尽心提高专业技术也无所谓,毕竟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人员应当终身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这是即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医护人员的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当实行动态管理,按聘任岗位取酬,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岗变薪变,充分体现技术含量和劳动风险。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优秀技术人员倾斜,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着以上的改革思路,根据开封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及要求,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我院设计制定了如下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已实施,对个人原档案工资进行封存管理,仍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工资调整手续,做为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基数。全体在职人员按改革后的绩效工资执行。

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1.实行全员聘任制。医院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岗位说明书,确定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本着公正、公平、择优聘用的原则在全院职工范围内全部岗位参与评聘,自上而下逐级聘任,院长聘中层,中层聘科员,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晋级的主要依据,实现岗位的动态管理。 转贴于

2.本院职工的工资分为三部分构成:岗位工资,补助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约占工资总额的50%。

(1)岗位工资

全院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业务岗位,工勤岗位三大类别。岗位基础工资均为700元,每类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系数不同。

①管理岗位,指从事院高层管理、职能科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的岗位,管理岗位实行职务、职员制,共分6个级别。以职务名称和职员级别作为岗位名称,职员级别按以下原则确定:本科学历见习期满定九级职员,本科以下学历见习期满定十级职员;以后本科每8年、专科每10年、中专及其以下每12年晋升一个职级。每一职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系数。十级职员的岗位工资系数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②业务岗位,指医疗、医技、药剂、护理、工程、财会收费等业务技术岗位。业务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以专业技术职务为岗位名称,按照国家政策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工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士级岗位工资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③工勤岗位,指木泥水电维修、保洁服务、护工、专职汽车司机、文印打字、收发通迅、门卫保安、锅炉供暖、被服洗衣、院容维护等后勤保障岗位,以及以其他身份人员受聘工程、财会收费、病案统计、档案等其它业务技术岗位的人员。工勤岗位实行工人技能等级制,分工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工五个等级,按照国家政策取得技能等级,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聘任,技能等级不同工资不同。普工位工资系数为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2倍

在每一大类岗位中我们又设了3个小类别的工资标准即1类 2类 3类,以区别如同是业务岗位或管理岗位因从事的具体岗位不同,岗位工资也不同,即同样的受聘岗位类别,同样的受聘职称,因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而不同。如业务岗位的第1类别指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岗位如ICU、病区监护岗位,3类岗位则是无夜班任务的医疗辅助科室岗位,第1类的岗位工资系数比第3类的岗位工资系数高0.7个点。

(2)补助工资

①学历补助工资。以国家认可的最后学历为准,医院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习取得更高学历。

②职称资格补助工资。不分受聘岗位,以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工人技能等级证书为准。

③职级补助工资。以所受聘管理职务和上级组织依照管理权限确定的职级待遇为准。

④院龄补助工资。以本人累计在院服务年限为准。

(3)绩效工资

根据医院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发放各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总额。

我院岗位绩效分配工资制度自执行以来得到了开封市卫生局的好评,也被各兄弟单位广泛学习,充分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形式的不断变化人事分配制度也应适时调整,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管理队伍现阶段,我国很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在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进行管理,而进行人才资源管理人员大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做些考勤、工作调动、人事档案管理等最基本的工作,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开创性。

2.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机制,无法展现竞争与激励作用大多数医院实行的是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主要根据学历、职称、工龄等来确定,统一职称,不区别员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劳动强度的差别,更不能体现在岗人员的才能和贡献,这些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方法严重脱节,无法在收入分配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以文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在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仅仅是把员工当作是一种单位的成本进入经济核算。考虑的是员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增值性。员工的潜能没有得到重视,员工只能按照组织的安排去进行工作,不能发挥其创造力,忽视了职业发展和规划方面的需求,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会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的隐患。

4.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医院忽视了对员工上岗后的培训工作,没有将医院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职业规划很好的链接起来,使得员工缺乏长期与医院共同发展的意识,缺乏归属感,从另一方面就是说医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多医院从事临床的医生相对较多,福利也很好,而实验研究人员收入与之差别很大,导致研究人员严重流失,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结构的建设。

二、建议与对策

医院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于这个问题,我国曾在1956年和1978年分别过有关医院人力资源编制的原则,对我国医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提出了改革方案,但随着医院规模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原来的改革措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需求,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的人力资源改革方案,进行合理的定位定岗,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出台科学的绩效考核措施,为医院的稳定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1.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素质,提高人才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再是处理简单的人资方面事务,而是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组织和调配。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管理者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绩效、考核、评价及沟通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管理技能。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影响员工的思想行为,使员工认同医院的价值观,激发工作潜能,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规划,达到“共赢”的目的。

2.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运用机制要建立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岗位管理,采用竞聘上岗等方式实现全员聘用制,给员工公平上岗的机会,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进行人才任用。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从而改变原有的人才运用机制,彻底避免人浮于事的状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在进行激励时,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于不同的人员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使员工的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在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不同级别人员的个性需求,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激励。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掌握激励机制的精髓,并灵活运用,掌握好激励的时机、把握好激励的程度,采用合理的激励的方式,遵循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激励,将会使医院的人事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公平合理、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手段。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情况的真实反馈,是晋升和奖励的合理依据,但是对于考核一定要做到规范、合理,公平,对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控,使考核落到实处,要及时正确地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本人,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实时的激励,让高绩效的员工继续努力,保持高绩效,令后进者主动改善绩效,形成良性循环,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第3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摘要】公立医院即将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面对医院改革的深化,医院的薪酬制度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怎样发挥出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绩效工资的定义、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实施原则、指标、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院 绩效工资 模式 管理

Explore of hospital performanc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Public hospital is implementing performance salary system, facing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hospital, the hospital's salary system reform of the how, how to bring out the incentive effect salary system, it is to enhance the hospital competition important issues.This paper performance-based pay the definition, hospital performance salary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 index,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hospital performance salary model management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医疗卫生体系将日趋完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建立新型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加强绩效管理,是医院面临的新课题。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中,绩效工资与绩效管理如何进行有机的结合,每个医院管理者必须考虑和解决的这一重要问题。

1 医院绩效工资的定义

国务院2006 年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与标准;绩效工资则是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按照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分配差距[1]。

2 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励工作人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广大患者能够在医改中得到更多实惠。医院的绩效工资要和医疗服务收入紧密挂钩,这就要求医院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实行分类考核,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真正体现按“绩效分配”的原则,有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利于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工作潜力,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医院可持续发展。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这是继今年年初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取消了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

3、实施绩效管理的原则

实施绩效工资管理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1)公开、公正、公平、实事求实、兑现承诺;(2)科学考核、及时反馈;(3)人才是绩效管理的第一资源;(4)以人为本和科学激励;(5)制定科学、规范、可行的绩效管理方案;(6)双向沟通和目标一致;(7)绩效管理要与岗位配置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医院的战略管理相结合,体现组织的绩效价值[2];(8)行政管理人员承担义务并全员参与;(9)尽量降低行政管理成本;(10)动态、持续的员工培训与质量改进。 (11)领导重视绩效反馈,正确区分责任; (12)尽量达到业务流程和劳力资源流程的最佳结合。

4、绩效工资实施基本模式

根据公平激励理论,医院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岗位工资按照统一模式设计。基本模式如下:岗位绩效工资=岗位工资+特殊支付+绩效工资+特殊绩效考评工资其中,特殊绩效工资按照不同层次人员绩效考评的特点确定。岗位工资的确定就是按照同工同酬设计,根据技能评聘要求来设岗位工资的确定就是按照同工同酬设计,根据技能评聘要求来设计,做到不同系列的医护人员在不同的岗位层次上具有可比性。在工资的晋升上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以个人岗位的升迁作为晋岗标准。(2)以适应岗位技能的提高为晋(降)档标准,(3)参考个人绩效的评价为标准,如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业绩绩效医护人员晋(降)档标准。(4)由于个人成长指标的提高,如学历的提高等晋档标准[3]。这样设计就拓宽了管理、技术、生产操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才发展渠道,形成比较合理的岗位晋升轨迹。

5、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

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绩效指标的制定既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又要有所难度激人奋斗。绩效指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相互监督,定期考核,将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与医院、各科室和各岗位绩效管理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使医院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最终实现医院战略目标[4]。 绩效指标的制定与分解要根据各科室、各岗位特点,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尽可能量化便于考核。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调查研究,确保绩效指标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6、加大绩效工资的监督管理

要保证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公立医院在过去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在考核过程中,必须加大外界的监督力量,医疗监督机构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在实际考核中不断改进考核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绩效。注重患者的参与和监督,控制医疗服务质量,保证绩效体系的有效运转。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国家投资和管理的,然而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对医方的经济补偿机制不合理,医疗服务的价值被低估造成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合理,药费往往高于技术性收费。在新医改的推动下,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行,必然对医院的补偿机制和医生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叶金国,张世英,论当前国有企业的岗位工资制度改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7):78.

[2] 黄远春.对岗效薪级工资制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劳动.中国劳动杂志社,2003,(9):28-30

第4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构建 工作量考核 绩效工资 分配体系

目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大多采用以收支结余为主导的全成本核算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弊端不断显现。国家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九不准”,要求公立医院绩效分配不能和收入、处方挂钩,建立以工作数量、效率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替代传统的收支结余为基础的绩效体系。建立一套以工作数量、质量、风险、技术等要素考核为基础的绩效体系,就要对医生的劳动强度、技术要素、风险要素进行考核。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以RBRVS为基础的工作量绩效考核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山东省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和山东省肿瘤医院基于RBRVS为基础的工作量绩效体系也在推进过程中。

一、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理论RBRVS

RBRVS,全称为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中文名称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考虑到当时的医疗服务市场失灵,医疗收费价格已被扭曲,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旨在改革当时备受争议的医疗付费办法。此项改革的焦点就是采用以资源投入成本支付取代以收费项目为基础的支付办法。在国会的支持下,哈佛大学于1985年至1992年间展开了全国性的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研究,即我们所说的RBRVS。

在RBRVS体系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所需资源投入主要有三种:

第一,医生的工作量:包含工作时间、服务的复杂度,即所需要的技巧和强度;第二,医疗项目所需要的成本:包括办公室房租、设备折旧、水、电、人员工资等;第三,责任成本:指可能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机会成本。

其具体公式如下:RBRV=(TW)(1+RPC)(1+AST)

TW代表医生劳动投入总量,RPC为不同专科的相对医疗成本指数,而AST是专科训练成本的年金指数。这个评估体系的主旨是衡量出不同医疗项目的相对资源投入量。比如,在心外科,将并不复杂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选为参考项目,并指定其所需劳动量为100。如外科医生判断“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劳动量是“动脉导管修补术”的4.5倍,即可估定“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劳动量为450。在得到医疗服务项目的相对价值量后,再乘以货币转换因数计算出医疗费。

二、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绩效工资方案的特点

建立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工作量为评价基础,统筹效率、质量、成本的绩效工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医院战略,体现正确导向。绩效工资改革方案要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鼓励扩大服务量、提升效率、优化病种结构。

2.符合政策约束,创新分配机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九不准”的颁布,绩效工资与收入不再挂钩,所有的绩效工资与收费金额不再产生直接关联关系。

3.满足公平,实现结构优化调整。通过绩效工资增量,依据本院的历史因素和行业发展规律调整各岗位的分配结构。

4.劳动价值主导,统筹学科发展。依据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强度、技术含量、风险程度)、直接成本、关键业绩指标结果进行绩效工资分配,统筹考量绩效制度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导向作用,将原成本核算口径作为绩效工资扣除项直接纳入新方案,计算公式如下:

绩效绩效工资=(工作项目×数量×项目分值×项目每分值的价格D直接成本)×综合目标考核结果%

成本口径上体现资源消耗与占用,鼓励职工节约并提高效益、效率。成本包括设备使用费、人力成本、材料等。本次实施中区分计价材料与非计价材料的成本。在医护分开中,能确认给医或护的成本,分别确认。计价材料收支节余为负数的由医生承担,其余不能确认的各负担一半。

三、基于RBRVS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一)总体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依据医院总体发展目标,根据工作任务不同,结合工作数量、质量优劣和满意度等不同情况,恰当拉开分配档次,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同时考虑客观情况导致的不合理,给予相应科室适当的政策照顾。

2.总量控制、持续发展。每年年初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财务年度预算,预测工资总额及绩效奖金总额及在业务支出所占比例,确定绩效总量。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3.循序渐进、平稳过渡。按照医院总体发展战略,绩效管理改革实施分阶段进行,实现改革平稳过渡。

4.合理分档、倾斜一线。按岗位分为医师类、护理类、医技类和行政后勤类四大类,各类别又根据岗位职责、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分为若干小类。如医师类分为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医技医师三小类。合理确定奖金分配权重,比如医师:护理:医技=1:0.6:0.5。

(二)实施步骤

1.分解目标,建立科室工作目标列表,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级负责人责任。首先,基于医院发展目标,将医院发展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个科室及相关人员,明确业绩衡量方法,全面实施业绩评价,进而持续提高单位绩效水平,从而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同时,逐步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2.设立各类别关键考核指标KPI,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强化日常考核。建立综合考核体系,如医疗工作综合目标控制体系、门诊、医技工作综合目标控制体系、护理工作综合目标控制体系、精神文明建议综合目标控制体系、科室管理综合目标控制体系、医院感染综合目标控制体系、科研教学综合目标控制体系、医疗保险综合目标控制体系、效率、效益综合目标控制体系、医院质量、安全与服务的监督考核等。分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及时与科室负责人沟通,以帮助科室改正提高为目的。

3.坚持推进科室二次分配科室,给科室二次分配自。依据医院分配原则,集合科室业务特点,制定科室二次分配方案。科室分配方案体现工作量、临床质量、病人满意度、职称、制度落实、劳动纪律、科研教学、新技术等因素,明确奖金的基础来源,增加奖金的透明度。门诊和手术奖金分配至人、病房奖金分配到医疗组。同时兼顾科、组、成员,既确保对医疗组专业学术权威的劳动所得的高度,又确保组员积极性的提升。

(三)绩效方案设计

1.医师绩效

按医疗项目统计工作量计算医师绩效费,扣除科室可控成本后与质量控制指标综合计算。

医师绩效=(医师工作量×绩效费率D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

医疗组绩效奖金=(医疗项目1×(RVS1)+项目2×(RVS2)+…)D医师可控直接成本

“可控成本”为临床科室在日常工作中控制能力较强的成本。包括不计价卫生材料、办公用品、被服、通讯费等。

“质量考核分数”为每月根据药品比例、百元卫生材料支出等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得出的考核分数,满分为1000分。如果临床科室的上述指标超标,将扣除相应分数。最终得分直接与当月绩效挂钩。

2.护理绩效

护理绩效=(实际占用床日数×护理时数×床日单价+医疗收入×上年度可控成本率D当月领用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

公式中,“实际占用床日数×护理时数”部分为工作量指标。“床日单价”根据三年来护理系统的绩效奖金发放情况和工作量情况测算得出。

“医疗收入×上年度可控成本率-当月领用可控成本”部分用以控制护理病区的耗材支出。其中,“上年度可控成本率”为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得出的病区可控成本占同期病区医疗收入的比率,反映的是病区在一段时间内可控成本的平均支出水平。该部分的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明当月可控成本小于平均水平,这一部分将奖励给病区。反之,将从病区绩效中扣除。

3.技师绩效

技师绩效=(工作量指标×单位绩效费D科室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

以药剂科为例,以处方量为绩效指标,乘以每单位绩效费得出绩效工资。这样就避免了药品价格对绩效工资的影响。同样,检验科的化验项目数、影像科的拍片数量、心电图室的检查人数等等,都可以设计成绩效指标。公式中的单位绩效费可以使用各医技科室以前年度绩效工资发放情况和工作量情况测算得到。

4.质量考核

没有考核的绩效是注定要失败的。质量考核控制是绩效分配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手段。绩效考评及分配机制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但其也具有两面性:一是考评分配的细化有可能造成医护人员个体之间缺乏协作沟通,二是有可能造成医护人员对功利的过度追逐。因此必须辅之以一定控制体系。控制体系是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形式实现的,将各职能部门具体管理职责及临床管理的重点关键指标进行量化,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各科室。责任书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效率效益、科研教学、科室管理等四大类多项指标,满分可以设置为1000分,分为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尤其加强对患者花费与满意度的考评分值,并将考核结果与月(年)度绩效奖金挂钩(科室当月实得奖金为:绩效奖金×综合评价分数),这样有效的把激励与控制、功利性与公益性、个体与整体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从而确保了医护个体、科室与医院、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各方利益都能在医疗过程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鹤妹.从年终考核到绩效管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纪实[J].中国卫生人才,2010(1).

[2]陈鹏.RBRVS评估系统在南京某医院绩效考评的运用研究[N].广西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改革和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确定的改革方向,立足区情,大胆开拓创新,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公立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原则;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的原则。

三、改革范围

市第三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市区妇孺医院、市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

四、主要改革任务

(一)完善公立医院结构体系

1、优化市区资源,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实行区人民政府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探索医院集团化改革路子。

2、发展区域性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发展市中医医院、市妇孺医院两家具有特色专业的公立医院。市中医医院,按照3-5年创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的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医院发展用地,添置更新设备,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内部管理,发展中医特色,争创全省一流的县(市、区)级中医医院。市区妇孺医院按照3-5年创建国家三级乙等专科医院目标,扩大建设规模,培养引进人才,打造川东北地区一流的妇女儿童诊疗中心。

3、大力支持驻区公立医院。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大力给予驻区的综合医院(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支持,对基础建设、新农合管理、母婴保健技术、卫生监督执法等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优化布局,保障我区卫生事业行业规范、布局合理。

4、扶持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县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县级综合医院与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双向服务体系,形成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诊疗模式,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同时按照功能定位有序发展,认真落实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城乡对口支援行动等项目。

5、规范社会化办医。把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通过日常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校验和医师定期考核等手段,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要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票据,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纳入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日常监管范围。发挥医疗保险对医保定点机构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监管体制,杜绝套取医保基金等违规事件发生,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6、推行检验结果互认。完善全区公立医院及驻区公立医院临床检验室质控网络,推行区内二级以上所有医院和科室间辅助检查结果互认,落实检验“一单通”。

(二)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医管委政策领导、医管局运行管理、卫生局行业管理、医院独立运行”的管办分开体制。

1、医管委领导机制。成立以区长任主任、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为副主任,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医管局、卫生局、监察局、审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管委,医管委下设决策、监督两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全区公立医院的总体发展方向,指导建设规划及人、财、物等资产的构建、监督。

2、医管局管理机制。医管局根据区政府授权举办和管理区属公立医院,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按规定行使投融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院长选聘权;负责医院绩效考核;指导、监督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营运的安全和有效管理、财务监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区属公立医院承担、参与公共卫生和中医药发展工作、重大突发性和灾害性事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及其他相关任务。

3、卫生局行业管理机制。卫生局对区属公立医院医护质量、执业行为、医疗技术更新、疾病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控制等进行培训指导及监督管理,建立与社会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评估管理体制、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公开透明的服务质量长效机制。

4、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管局指导建立公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院务会,形成循环运行、相互监管体系。

(三)改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治理机构。在市中医医院探索建立理事会、监事会、院务会,制定医院章程,明确权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理事会作为医院的运营发展年度计划决策机构,对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批医院发展战略规划及拥有医院发展重大事项决策权;负责制定以医疗任务工作量、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人均医疗费用合理控制等为主要指标的院长绩效考核办法。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和院务会的决策、经营、财务等执行情况。院务会由院长组阁,行使经营管理权,在理事会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院务会可下设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汇总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院务会,负责实施院务会通过的相关决定。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财务和会计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不突破工资总额的前提下,医院自主确定内设机构、工资和奖金分配办法。

(四)优化公立医院服务流程

缩短平均住院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增加便民措施;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改善住院、转院、转科、出院服务流程;坚持无节假日门诊、检查和手术;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逐步减少患者预付比例,实现持卡实时结算并逐步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五)改革监督协调机制

1、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公示制度,通过院务公开、媒体宣传等各种有效媒介,定期向社会公开和通报医院管理理念、服务水平、医患沟通、重大事件等信息,争取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建立群众反映投诉,医管、卫生局调查处理机制,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对公立医院的运行、服务水平等环节进行监督。

2、建立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区司法局牵头,区卫生局、医管局、应急办、办等配合的调解处理机制。发生医疗纠纷,院长及时报告医疗纠纷调节委员会,同时报告卫生局、医管局,协调资金二万元内可由医院自行处理或卫生局主持行政调解,二万元以上必须通过医疗纠纷调节委员会决议。

3、建立外部审计监察制度。监察局、审计局按照各自职责对医院进行审计监察管理,医管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对院务会的运行及院长的绩效进行监督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管委提出建议。

(六)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将区属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全部从原单位剥离,纳入社会化管理,组织关系进入社区,以减轻公立医院负担。实施步骤为:2011年7月底前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开展;2011年9月底前在市中医医院、市区妇孺医院执行。

2、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制定科学长效的财政投入规划,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按照测算所需予以足额保障,以确保改革后的公立医院正常运转。同时完善政府指令性任务的购买服务,对医院整体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对医院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引进等给予资金补助。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公立医院人员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改革动力。

(二)制定完善方案

1、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区医管局、审计局、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监察局对医院现有资产、人员结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将审计调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备案,以作为后期医院发展运营的评价指标。

2、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方案。

3、医管局制定完善我区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文件。

(三)启动实施阶段

根据综合改革方案,按照实施细则,全力推进落实相关任务。

1、召开动员大会,建立机构,选聘院长,组建院务会。

2、制定院长、职工绩效考核方案。

3、制定医院章程,设置科室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双向选择聘用人员。

(四)总结验收阶段

1、区医管局将对改革工作进行评价,具体就改革后医院的公益性、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运营情况、经济效益以及改革后群众反响、医务人员待遇等具体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医管委。

2、迎接市、区政府、市卫生局对公立医院改革评估和检查验收。

3、根据改革工作中的经验和上级部门提出的评估意见,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工作任务,查漏补缺,扎实整改,使改革工作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全员行动。

第6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 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利益分配;困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 016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30- 03

根据国务院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医院实行了绩效工资改革制度,新的工资制度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作为基本工资,按照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发放,而绩效工资则是员工工资分配中灵活处理的一部分,这部分工资是根据医务人员的技术、业绩、对医院的贡献等表现情况发放的,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劳动量多少的一个标杆,这部分工资拉开了医务人员间的分配差距。但是在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先探讨绩效工资改革后医院出现的利益分配困境,然后针对困境提出改进建议,以保证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进行。

1 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后出现的利益分配困境

1.1 医患利益关系难把握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制度有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有利于平衡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些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强迫医务人员做一些不符合医德的事情。比如医院采购大型医疗设备,以患者做检查的次数为计算绩效工资的方式,这样一来,医生就很可能会要求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身体检查,以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获得利益为导向的不合理分配方式。还有些医院以医生开出的处方费用为计算绩效工资的依据,无形之间也迫使医生开出一些高数额的处方单子,这样的工资考核标准会使医生为了自身利益而对患者不负责任,比如即使是小感冒也会让患者住院或花费与其病情极不对称的高额医疗费用,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现象。

1.2 绩效工资的评估体系有偏差

医疗卫生行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它是一种风险高、对医技要求也高的行业,因此划分技术和价值的标准也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如何权衡各方的价值利益,制定出令大家都很满意的、高效的、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首先,考核主体不能明确确定。当前医疗卫生部门没有明确规定绩效考核到底是由谁来负责。其次,考核体系并不特别公平,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医疗卫生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时,明显偏向于领导管理阶层,很少考虑到一般医务人员的利益,所以绩效工资的发放有失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也很难体现绩效工资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再者,评价主体力量单薄。当前的形势是绩效工资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由医院的领导团体或个人决定,广大的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参与权。

1.3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双赢

医院是一种公益性组织,但大部分医院都要自筹经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实现双赢。调查显示,我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但中央财政拨款仅占公立医院收入的7%~8%,其他收入都是医院依靠医疗服务收费和处方卖药所得的。当前我国的医疗行业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医院的高收费和医生的大处方。很显然,医院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不仅普通老百姓难以接受,也违背了医院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是,由于全球化的风波席卷我国的医疗卫生市场,医疗卫生市场竞争也变得激烈,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仍然是不少医院的经营目标,医务人员被迫肩负起增收的任务,因为多增收就意味着多收入。在未颁布新医改方案之前,医院在经营模式方面的改变不会有大动作,绩效工资改革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最重要的是,绩效工资改革不应该成为医务人员增加收入的主要动力,否则“以病人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就会变成空话。

1.4 过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医院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为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和辅助。虽然会与科室部门的工作有一些交叉,但因为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不同,其具体工作内容也比较复杂。因此要从多个角度考核评价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但是很难对不同层次的管理科室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也就不能确定不同管理工作的可比性和公平性,而很多医院把对专业科室的绩效评价作为工作的重点,很少通报行政工作的考核评价情况。很多人误认为行政科室就是消费科室,而医院对行政职能也很少关注。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必然与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不同,其定性考核指标多而定量考核指标少。行政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没有具体的工作评价标准,对管理人员绩效指标问题也就会产生质疑,导致大多数医院没有合理的评价行政部门的绩效标准,也影响了行政部门在医院的地位,不能很好地发挥该部门应有的作用。医院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因此只能是定性的,不能是定量的,也就很难准确地考核或评价其工作价值。

2 解决绩效工资改革后出现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绩效管理过程其实是医院员工与医院管理者之间的双向动态交流。比较完备的绩效工资管理体系应包括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医疗服务工作提供合理的资源支持与指导、期终绩效考核与反馈、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等。在整个绩效考核与管理过程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沟通交流:一是医院与科室部门领导沟通并设定目标;二是征求科室内部人员对方案初稿的意见,与医院职工进行沟通,使得最终的目标成为医院领导阶层与科室主任、科室主任与广大员工之间的联系纽带,同时使这个目标承担着医院对科室、科室主任对广大员工的绩效期望与员工对医院的绩效许诺,以便获得员工的支持。在绩效反馈环节上,要连续3天公示绩效考核细节,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这样也有利于科室员工认识到本科室在考核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知道下一阶段应该努力的方向。具体到细节上,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科室会议,讲评科室考核情况,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改进问题的对策,确保下次考核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2.2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考核是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做出的一种反馈,也是确定他们的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标准。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较难处理的一项,必须有一套可以反映员工工作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业绩的科学考核体系。因为医疗服务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不能以医务人员治疗患者的数量来确定,也不能以医务人员开出的处方费用为衡量标准。医院可以在以追求正面的、积极的效果为前提的情况下,给员工适当的压力,从医德、能力、业绩等方面全方位地考核员工,充分考虑患者的满意度、医疗费用、药品费用等相关指标来综合考虑工作业绩。绩效考核必须公开、透明和公平,绩效指标可以进行等级化,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方法,科学评估考核结果,并将考核情况书面通知被考核者。

2.3 坚持“以人为本”绩效考核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应遵循三大原则。其一是突出社会公益,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能提高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其二是重视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医院要按照新医改的精神,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简化或多样化考核指标,体现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临床、医技、后勤是3个主要考核工作区,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应采用侧重点不同的考核体系,且不同的考核体系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其三是考核目标要科学合理。根据科室、岗位等特点,客观、公正、科学地制定考核目标,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有关部门也要协调调查研究,要根据员工的贡献、工作的技术含量、风险的大小、负荷的强弱、责任的轻重等来制定,倾向于社会最需要的科室部门,让这些员工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医院里人人为医院以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4 正确评价医院的岗位设置

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制度是与医院的岗位设置紧密相连的,实行这种制度,首先要将职工与职务有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不同的岗位都有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和任职资格,只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能担任,这样,责、权、利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相对于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医院的改革则相对落后,虽然也实行了全员聘用制,但是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制度仍然没有在大多数医院里得到建立。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要用到工作分析的相关数据和成果,绩效工资改革制度将工作分析这项任务提前。因此,希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聘请专业人士分析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得到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医院的成果。

2.5 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分配

要想使绩效工资分配全面推行,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建立保障推行的体制。首先要提高对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医院改革的紧迫感,打破传统的工资分配制度中的“大锅饭”局面,建立起富有生机、活力、潜力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内部运行体制;其次是在拉开差距的同时,强调并不是差距越大,就越好,也不是薪酬就越来越高,不能片面地追求“轰动效应”,否则就会偏离改革的初衷和设想的发展轨道,最终打击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第三要充分发挥领导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理解,就要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最后是各科室部门要将推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总结工作经验,借鉴企业的优秀成果,全面推进绩效工资分配体制的发展和深入。

2.6 将成本核算和目标责任制融入绩效考核制度中

绩效工资改革要逐步将成本核算和目标责任制融入绩效考核制度中,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绩效工资。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深化医院分配改革和做好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内容。医院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借用信息系统,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充实和细化成本内容,在计算成本时,还要考虑管理费用等。综合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是以综合目标为导向的,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按绩效进行工资分配,医院在具体的考核时,应以临床专科、医技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效率、行为等综合指标为参考依据,按照医院管理规定,不断提高质量考核的分数比例,引导科室部门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比如,在行政科室内推行以共性目标和职能目标为内容的考核模式。

3 结 语

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制才能帮助医院走出利益分配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医疗绩效考核管理模式还不健全,绩效工资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但是不能因为有问题、有困难就拒绝改革,相反,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对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的认识,逐步探索与本医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模式,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标准,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真正开创医务人员安心工作,患者满意医疗服务的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兆连.我国医院绩效工资分配的实证探讨[J].经济师,2011(4).

[2]孙喜琢.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应突出的理念[J].医院院长论坛,2011(2).

[3]柳耀东.对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的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1(3).

[4]段建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1(1).

[5]王进臣,聂振国,王立芳.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1(6).

[6]常琳.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绩效考核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第7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 医院;经济运行;平衡计分法;指标体系;解析

[DOI] 10.13939/ki.zgsc.2015.03.062

随着各地医改实施方案的出台,改革方案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对医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经济运行评价指标,成为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代表公立医院利益的相关者,即医院、患者、员工,参照平衡记分卡设计的四个层面,将所要研究的四个层面确定为财务维度、患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以便更好地观察、预测补偿机制改革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多重影响。

1 财务维度指标

医院的营运目标就是要使医院能够良性经营,因此在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与杠杆度的规划上,均以此为目的,进而达到医院秉持关怀与爱心,不断地创新与学习,永无止境地追求最高质量医疗服务,以满足民众对生命及健康的渴望与期待的愿景[1]。财务类相关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医院经济运行效果,本文从成本效果、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财务维度的分析。表1从财务维度对指标进行含义及计算方法的解析。

2 患者维度指标

医院的客户包括有门诊、急诊以及住院的病患,以及来做健康检查的民众,还有将本身的病患转介到个案医院的医师等,对于他们的满意度以及抱怨与赞许的声音,对于改进医院服务质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另外,对于较严重的医疗纠纷也必须重视[1]。表2从患者信任度、市场占有率以及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病人费用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

内部流程规划方面的策略目标应为良好的医疗质量,而其中的重点为提升住院与门诊的业务绩效;内部流程方面以门诊和住院为主,带动其他单位的配合;住院部分,有病床使用率、药品使用状况以及医疗费用等指标,而门诊部分则为就诊人数、健康检查人数以及药品使用状况等指标,希望能加强门诊与住院的绩效,从而带动医院整体经济运行[1]。研究的重点在于质量指标、医疗工作效率指标为主要研究指标。

3.1 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通常由同一管理系统中同类事物的分量与总量之比组成。如治愈率是由出院病人这一同类事物中的分量治愈人数与总量出院病人数之比组成的。其他如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年急诊抢救成功率、年尸检率等亦同此[3]。质量指标可分为诊断质量指标和治疗质量指标,前者主要包括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等终末指标[4]。表3从诊断质量和治疗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含义和计算方法上的分析。

3.2 效率指标

效率指标通常由不同管理系统中相应事物的总量指标组成。如每床每年门急诊人次数是由医疗业务管理系统的门急诊人次数与物资设备管理系统的病床数之比组成的;年业务收入与医疗装备总金额比是由经费管理系统的年业务收入与物资设备管理系统的医疗装备总金额之比组成的。其他如年科研成果奖得分与中高级卫技人数比、每百元资财诊疗人次数亦同此[3]。表4为医院医疗效率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医院要想长期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起学习与成长这一维度,它是确立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维度。前三个维度揭示的是医院的实际能力与实现突破性业绩所必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医院在学习与成长构面的规划上,应在职教育参与率代替主动学习,在职教育的实施可以让员工更了解医院的需求,而参与的程度也可表现出员工对医院的向心力;在员工创造力方面,理智率与满意度对于创新能力有相当程度的关系。表5从人员结构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永吉.医院建构平衡计分卡之研究――以云林县某地区教学医院为例[D].云林:国立云林科技大学,2002:33-35.

[2]惠碧仙.医院满意度,谁说了算? [J].中国国情国力,2005(11):58-60.

[3]张罗漫,胡琳.医院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1989,6(3):34-37.

[4]尹爱田,李曙光,张兴旭.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 21(3):169-172.

[5]中国法制出版社,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第8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2010年2月,备受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正式,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以公益性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从九个方面切实缓解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根据指导意见,我国选出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此外,各省(区、市)要分别选择l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16个城市分别是:辽宁省鞍山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深圳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

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是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

《指导意见》指出,要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

同时,规范各级公立医院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公立医院采取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公立医院改革9大试点内容

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等

看公立医院究竟如何改引导一般诊疗到基层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表示,这次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保证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意见提出了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这是为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即为了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公立医院的设想,减轻看病难的问题。

医师多点执业将放开

《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卫生部近日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医师原则上应当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执业,地点不超过3个。

推广临床路径试点

今年初,卫生部决定在全国73家医院开展病种规范化治疗,即临床路径管理试点项目。今后,患者在住进医院的第一天,将得到一张临床路径表单,看了这张表单,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治疗过程心中就有了个大概,并能跟医生进行很好的配合。

药品加成逐步取消

“从研究医改方案开始,卫生部就强烈要求在这次公立医院改革中必须取消药品加成,取消以药养医的机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的问题。

药事服务费纳入医保

《指导意见》指出,对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说,药事服务费到底是按人次、病种还是按开方次数收取,还需进一步确定。

医生待遇有望提高

《指导意见》指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特需服务比例设上限

《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近年来,一些公立医院过多设置一些VIP高级病房、特需门诊等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引起社会争议。专家表示,限定公立医院设置过多的特需服务,是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一项举措,有利于充分利用紧缺的公共医疗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3家医院率先试点改革

江北区是重庆市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唯一试点地区。纳入江北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的是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江北区中医院、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3家区属公立医院。具体改革方案将于近日与市民见面。

日前,江北区医改负责人曾向媒体披露该区公立医院的一些改革思路。

改革思路

1 设监事会制约院长

医院不再是院长一人说了算。政府将在医院成立类似企业监事会性质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成员来自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保中心、专家、职工代表、患者代表等。

2 严控患者治疗费用

将严格控制患者的治疗费用。一般说来,医生的处方药,大部分应该是基本药,不得随意为病人开高档药,更不得下大处方。

3 药事服务费最高10元

医生收入和开多少处方药无关,却与病人的门诊量、治病的有效率、病人的满意度等挂钩。医生开一张处方,可有5元、10元不等的药事服务费。

第9篇:医院绩效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益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 绩效管理 工资管理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用途很多,其中之一是发放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发放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目标的实现。笔者作为复退军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现针对公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绩效工资的利弊进行分析,并试探提出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医院绩效工资的主要优点

传统的工资分配是统一标准“大锅饭”式,与岗位工资一样,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激励作用很弱,只可以防止卫生技术人员对工作产生不满。而作为“激励因素”的绩效工资,起到的激励作用很强,至少有两点。

1.分配方式更加公平,激励提高工作能力。从分配方式上看,将卫技人员收入与其本人或其所在科室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是工资计算方式的变化,是一种相对规范和相对公平的方式。同时,绩效工资的提高则能更进一步客观地反映医生、护士、药师等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差异,从而使绩效好的卫技人员得到更多的奖励,促进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分配目的更加清楚,激励提高工作效率。从短期来看,目的在于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绩效工资作为管理手段,让那些松散惯了的卫技人员不得不转变工作态度,一心一意扑到工作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长期来看,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是一种改进卫技人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实行绩效工资是正规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领导者一时心血来潮给一些奖励,而是一种长久的奖励制度。对卫技人员来说,就不用经常担心自己的工作白做,而是可以去合理规划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更加集中精力医治病人,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最终使自己的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对公益医院来说,得到人心稳定的好处,效率提高,能够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去创造医院的业绩。

二、医院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

从上述优点可以看出,在当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十分必要。但是,作为公益医院把卫技人员的绩效管理与工资收入挂钩起来实行并不容易,至少有四种负面影响。

1.工作量和医疗绩效难考核。事实上,卫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很难标准化和量化的,他们的真正绩效、价值也很难一时评价。原因是一个好医生对病人的医疗效果,不像工人完成产品的数量那样容易显现出来。如果无量化指标考核时,主管领导不想得罪人,一般以“合格”、“优秀”应付了事,没有人“不合格”,甚至会出现“轮流坐庄”现象。如果全部以量化指标考核,将会导致为获取绩效工资只做量化范围内的工作,打击了卫技人员的创造性,最终可能会有损公益医疗工作本身。

2.激励效价低。绩效工资分配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而是应该达到如何调动卫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实现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公益医院中,政府举办的属于事业单位,由于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实际上直接用于工作表现或实际贡献影响的奖励性工资份额通常不足40%,甚至仅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奖励性工资的吸引力和效价,削弱了绩效工资的实际效果。

3.不利于团队合作。如果实行的绩效工资激励导向是内部竞争性的,那么就可能不利于卫技人员之间的团结和信任,破坏团队精神。他们之间互不干涉,不沟通,封闭信息,保留经验,甚至可能争抢工作,不利于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项目。另外,实行绩效工资还可能会破坏院长和卫技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对医院造成时间、人力及资金方面的巨大浪费。

4.可能影响医疗机构宗旨发挥。公益医院是为病人服务的疾病治疗机构,不同于工厂企业,病人不同于产品,卫技人员不是工厂的工人。用经济收入的办法来管理卫技人员,那样虽然是有了明显的绩效,但是最后评定绩效只能与收治病人数量、经济收入等挂钩,而这却有违降低群众看病费用的大方向。如果鼓励追求高效益,那么就会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损害病人的利益,这与公益医院的宗旨不符。例如,医生为了追求高效益,就会给病人开高额处方,迫使其花冤枉钱,成为“看病贵”的受害者。

三、医院应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

通过分析绩效工资制度利弊,我们认识到在卫技人员中实行绩效工资,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工资水平和持续改进工作绩效。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工资管理迈向绩效管理,加强和改进绩效工资管理。

1.工作任务量化。要将目标、办法及职责等进行量化和细化,并在职代会上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案中,要以卫技人员被聘任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大小、技术含量高低和环境优劣确定岗位级别,以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等的量化标准来决定绩效工资总量。例如,同是护士,在不相同的临床科室,所付出的劳动不一定相同,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的医生、护士倾斜,向工作量大、紧张、压抑的科室倾斜,在方案中要有具体化规定。

2.提高激励效价。按照国务院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将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就是说,以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将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公益性质越强,其岗位工资占比越大。那么,公益医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将绩效工资的比例确定为20%的人多拿一些、70%的人差不多、10%的人少拿一些,金额差距至少在10%以上。按月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打分,考核结果出来后,及时、足额兑现有吸引力的“性价比”高的绩效工资,使卫技人员有清晰、具体的期望。

3.把绩效工资同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相挂钩。为避免同事之间因绩效问题的“勾心斗角”而牺牲团队利益,医院要用理解包容、团队协作精神、公益责任、医院文化、集体荣誉感来加强队伍建设。在制定绩效工资体系时要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把绩效工资同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相挂钩,紧密联系指标、业绩、实际贡献大小,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同时,要规范考核程序和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4.坚持公益导向。本着强化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的原则,用公益责任调动卫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质量。改变医院收入结构,由“以药养医”转向“以技养医”,增加知识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收入,解决降低成本与提高待遇的矛盾,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促进履行公益责任,也让卫技人员分享医院发展带来的收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

总之,笔者认为,公益医院不能简单地把绩效工资理解为是涨工资。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在管理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绩效工资为载体,努力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与考核结果的公信力,想方设法促进绩效工资制度创新实行,更好地激励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