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第1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

下面,我以“公顷”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好概念教学的土壤——现实这一重要素材。

“公顷”是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这一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面积”之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对“面积”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并没有转化到知识层面上,所以对“公顷”的概念以及1公顷有多大等仍然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在量与计量中,“认识公顷”既是学生可以感知,又是比较难体验、更难形成表象的一个内容。看似我们熟悉的地方不一定能熟知,感受到了也不一定能具体化。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反思其利弊,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以现实为基点,感悟“公顷”。

一、在情境中引出“公顷”

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知识自身的产生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知识一旦被定位为结论并给予确定陈述,它就失去了最初的生存境域,因而也没有了当初的生命活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公顷”的需求,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相关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测量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测量数学报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测量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做单位等。然后我提问:“那测量我们学校旁边的小区——新丰苑的占地面积,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公顷”,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学过的面积单位都已经不合适了,这样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内心需求。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无锡影视基地、鼋头渚、梅园、灵山大佛等地,在介绍它们的占地面积中又用到了“公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

二、在比对中走近“公顷”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实在太大了,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等大小的规定是有据可依的,分别以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大小进行测量。这样既为学生认识“公顷”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标准,又为具体的1公顷大小经验的获得和表象的形成找到了路径。

为了让学生找到理解的依托,我暂时抛开由线成面的固有模式,以边长10米的正方形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活动——28个学生围成一个边长约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从而为学生走近1公顷埋下伏笔。然后以此为依据,通过累加、比对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近“公顷”。为了丰富学生对100平方米大小的感知经验,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在教室或学校附近找到100平方米的地方,让100平方米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接着,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以及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学生开始以100平方米为基本元素进行叠加式想象,一步一步地感知1公顷的大小。教师也可以学生列举的家庭住房面积大约为100平方米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想象100个同学的家庭住房面积合起来大约是1公顷。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1公顷的概念,对1公顷大小的感知不再是空中楼阁。

三、在实际中触摸“公顷”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触得较少,且教师难以像教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样制作教具或学具使学生直观感受1公顷的大小,所以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加大了此部分内容教学的难度。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在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通过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现实为基点,寻找学生熟悉的场地进行教学。于是,我找到了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四栋教学楼以及它们之间的花圃,它们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

如课始,我先通过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100米长的跑道或水泥道,让学生由此体会100米的长度,再引导学生以校园的四栋教学楼以及它们之间的花圃的面积为基础,告诉他们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产生初步的体会,推算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因为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是比较熟悉的,知道有多长,因而会进一步想象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大小,这是学生对1公顷的第一次感知。因此,教师教学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1公顷,而且要让他们结合实际场景想一想相应的正方形大小,获得对1公顷的初步体会。

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找学校附近大约是1公顷的地方,如幼儿园的占地面积、居民小区的占地面积、大型超市的占地面积等。这些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平时学生一般是不会关注它们有多大的,在学习1公顷后,教师可带领他们通过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唤起记忆,再一次用眼睛、用心体会1公顷的大小。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与比较也让学生明晰: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形状可能是正方形的,也可能是其他形状的,只要面积是1000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四、在计算中体会“公顷”

“公顷”是个相对抽象的面积单位,由于1公顷表示的面积较大,学生在课堂中清晰地认识并建立表象并不容易,但这又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架起现实与1公顷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现实为基点,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这里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学生熟悉的现实。如篮球场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计算知道它的面积是875平方米;上课教室是学生身临其境的,它的面积大约是72平方米,大约139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合起来是1公顷。从熟悉的场地出发,通过计算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1公顷的记忆。学生只要在众多事例中记住最喜欢的一件,再通过计算知道1公顷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1公顷有多大就印象深刻了。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丰富的联系,让知识主动走向学生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走向开放,向学生靠近。这样的教学,能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力量。

五、在生活中运用“公顷”

在学生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熟练掌握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很重要。于是我引入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以居民小区的占地面积、无锡新动物园和太湖游乐园的占地面积的单位换算以及菜地面积的计算等为素材进行习题设计。因为有生活经验的引导,所以通过面积计算,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可以使学生计算时有切身的体会,对“公顷”的掌握也更牢固。最后,我还设计一个春游野炊的实际问题:“在1公顷的土地上,100个班级进行野炊活动,每个班级可以分得多大的地方活动?”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看似简单,实则隐含深意。

纵观学生面积单位的建构,可以发现面积单位的呈现顺序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且在引出“公顷”的过程中,也是引导学生由100或若干平方米逐步累加得出10000平方米(即1公顷)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1公顷要经历一个面积从小到大累加的过程。所以,在练习中如果设计一道面积由大到小的分割题目,能使学生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建构更加完善。

建立“公顷”这样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需要不断累积表象的认识。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如果仅通过教师的描述、讲解,那么学生建立的1公顷概念是浅显的。唯有以学生的生活作“底板”,以现实为基点,并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感悟“公顷”,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第2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 比较;类比;归纳;操作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并形成本质属性或规律.

一、比较发现

比较发现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 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再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 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 只有一个约数的;②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二、类比发现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 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 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再根据学习分数时学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三、归纳发现

归纳发现是指引导学生对大量的个别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 归纳发现是一种不完全归纳,但它仍能从特殊事例中发现该类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发现方法.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直接观察,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对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

例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分别让学生计算:

① (32 + 25) × 4 和32 × 4 + 25 × 4

② (64 + 12) × 3 和64 × 3 + 12 × 3

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四、操作发现

操作发现是指讲授新的知识前,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或给学生提供学具,上课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操作是一个眼、手、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 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概念,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使学生的左脑和右脑协调发展;利用操作发现还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能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掌握新知.

如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不同的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等),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拼摆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然后找出原来三角形与所拼成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它们的关系和所拼成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3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概念;练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29-01

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个问题:学生自认为上课听懂了,但在涉及到独立解题时又感到千般思绪,万般无奈。产生了一种“懂”与“做”之间的障碍。于是我尝试了以下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新概念提前预习

在每次新课前,我都要提前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首先围绕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公式等阅读教材,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点读定义的字、词、句。其次做课后练习题,目的在于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并发现先前的知识没有掌握时,及时补上来。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预习笔记,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这样既培养学生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重点的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新概念及时练习

一般地在教学一个新概念之后,教师宜及时地针对概念的本质特征选择一些课内外练习题是完全必要的确。

例如在讲了集合概念后,针对集合概念的三个本质特征:①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的全体,而不是指其中的个别对象;②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可以确切地判断一个对象属于还是不属于这个集合;③集合中的元素是彼此不相同的,即一个元素在同一集合里不能重复出现。可以选择下列练习题

问题一:以下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1)由班上不高不矮的人能组成一个集合;(2) 是方程 的解的集合;(3) 是方程 的解的集合;(4)1,2,3,1,4五个数构成一个集合

三、相关概念结合练习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对于数学概念来说,一些旧概念都是某些新概念的基础,新概念则是由旧概念增加新的属性而建立起来的,新旧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在讲解一个新概念之后,应把与此相关的旧概念结合在一起,选择练习题,让学生练习。

四、易混概念对比练习

对于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方法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显然,这不仅要求教师讲授时应充分应用对比方法,讲清易混概念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而且必须加强对比练习,才能使学生泾渭分明。练习题应选择那些易于比较的题目,使学生通过练习,既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又能区别它们的异同。

五、重点概念着重练习

数学概念,由于它们在数学知识体系及其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总是有主要与次要、关键与一般、难学与易学之分。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这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讲解上,还应体现在对练习的要求上。对于重要概念的练习,要在题目的数量和质量的选择两方面下功夫。一般地说,在讲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之后,选配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题用以增强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配备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以培养学生应用概念全面分析和正确解答问题的能力。

六、枯燥概念趣味练习

在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的教学中,我用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故事引入 ,学生很感兴趣,我顺水推舟,布置了这样的练习题: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5,老二为0.45,老三为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求:①老大、老二、老三都能解出的概率;②老大、老二、老三恰有一人能解出的概率;③老大、老二、老三至少有一人能解出的概率;④老大、老二、老三都不能解出的概率;⑤老大、老二、老三至多一人能解出的概率;

七、抽象概念实践练习

抽象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叫学生将这些知识用在生活中,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如学习完函数这一章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实习练习,到附近的商店、工厂、学校做调查,了解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把遇到的问题转化为函数关系,并做出解答,写出实习报告。

第4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和解决问题。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抓好的重要一环。但在目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着重感知,轻认知;重记忆,轻理解;重枝节,轻本质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思考。

一、多种方法,灵活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引入通常有形象直观引入、从旧概念中引入、从计算中引入等几种方法。无论以什么方法引入都要努力做到:一要有利于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二要适合儿童的情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三要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并积累学生的感性认识。

1、直观引入。小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引入概念。如在“对称图形”教学中,首先逐一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飞机、三叶草、蝴蝶、蜜蜂等图案),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获得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形状,思考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动手对折这些图形(直观操作),思考又有什么发现?它和你通过观察发现的特点有什么关系。通过实物的观察和动手折纸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对称图形的主要特征(图形的一部分沿直线对折后与另一部分能完全重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逼近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

2、计算引入。数学概念虽然抽象,但它们都有各自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些概念通过计算的观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本质属性,达到引入概念的目的。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可先出示3× , ×7, × , × ……这样一组题,让学生口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这些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乘积是1,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其它如循环小数、比例、约分、通分、最简分数、圆周率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二、抓住本质属性,理解基础上建构概念

概念教学的第二步就是理解概念,这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学习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中,要紧紧抓住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深入理解概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概念才是牢固的。

1、适时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概念刚引进时,学生对其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在教学中要及时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通过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适时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从感性到理性,促使学生认识产生飞跃:(1)让学生通过拿铅笔活动,知道11支铅笔可以一支一支地拿,也可以1捆带1支地拿,初步感知引进计数单位“十”的必要性;(2)举出生活中10个一包装成一份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计数单位“十”;(3)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建立计数单位“十”,抽象概括出10个一就是一个十;(4)应用计数单位“十”,通过摆小棒抽象出对11~20各数的认识。如1捆带2根小棒表示12后,及时引导学生离开小棒理解12就是1个十和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就组成12。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直观感知建立计数单位“十”以后,引导学生及时摆脱直观感知的依赖,克服直观感知中的局限性,以此为基础抽象出11~20各数的认识,使学生最终形成概念。

2、利用变式,明确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总和,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方面,其中掌握概念的内涵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 。

概念性变式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变换所提供事例或材料的呈现方式,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帮助学生“去伪存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真正掌握概念。如在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中,通过呈现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其中呈现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三角形是变化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呈现类似三角形的图形是变化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突出“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这一本质属性,让学生观察、分析、判断中,准确理解三角形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建立得更准确、更牢靠。

第5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造;体验;观察

一、动手实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与实践联系紧密,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动手实践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观察记录,解释讨论,表达陈述。

1.感知性的实践体验。

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特别是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通常先要从感知窗户里得到一些感性知识,作为升华到理性的基础,而组织学生实践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感知手段,可以使学生借助形象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

例如:教学认识1厘米。

看一看:先问孩子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然后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教师讲解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即从0到1的距离。请孩子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自己的尺子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看一看。

量一量:请孩子们拿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量量看;再让学生量出刻度3到刻度4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比一比:请每一位孩子拿起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拿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有多长,最好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放进两手指之间验证一下自己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在1厘米左右,这时有的同学还发出了感叹:“1厘米真是太短了”。

想一想:孩子们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验证自己比得是否正确。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牢牢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2.探究性的实践体验。

对于一些如公式,法则,定律,性质等抽象的规律性的知识时,我都会借助于必要的实践体验活动,组织这类活动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的实践体验机会,引导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之外,还注意实践体验要有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激活必要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调控,加强实践活动的交流。

3.验证性的实践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实现数学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的迁移,有必要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进行验证。组织验证性的实践体验要注意实践前要讲清目的,要求和程序;实践过程中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在体验中得到了成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1.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而探究活动始于问题,如何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是突破口。一般有揭题提问、情境、自学提问、尝试提问、辨析提问等。

2.组织探究。

根据需要可选择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班级集体探究等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经常让学生采用的 方法有:

(1)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种探究方式的基本程序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特点是: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2)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再通过探究去验证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这种探究方式的基本程序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特点是: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

(3)观察归类。

第6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延边教育出版社理科编辑室,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本文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与小数”部分在概念的教学以及教材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数学学科知识和教材编写的角度,对分数与小数的教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而对教材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提出一些想法,力求使“分数与小数”内容教学更加科学,并对进一步体现数学教科书的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分数;小数

作者简介:严今石(1971-),女,副编审,硕士,从事数学教材的翻译、编写和研究工作。

一、引言

分数历来是在小学数学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尽管教科书中对分数的三种含义都提到了,但教育反馈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系统地学完分数之后,对分数的认识还停留在其“份数”定义,而且并不了解小数、分数、比的含义。这直接导致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问题带来困难。因而,对目前教材中“分数与小数”内容的编写以及教材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不足提出编写建议,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试从“分数与小数的意义”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概念教学进行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1.在引入小数概念中存在的问题。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对“小数”概念是通过十进制分数来建立的,通过举例的方式,随即进行归纳,直接提出概念。如通过例子[1],“把1 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的事实。这里又是借助长度单位,又是利用分数的意义,说的过于复杂。

实际意图是想阐述“1/10还可以写成0.1,1/100还可以写成0.01”的规定,但最终还是没有讲清楚“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但这样的定义方法就导致学生可能仅仅知道小数概念的外延,而无法理解引入小数概念的必要性,不能深刻地认识概念的本质。教材除了在教学小数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讲小数的性质以及在练习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其实,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虽然教科书中在前面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2],但是由于在初步认识阶段,对这些知识的介绍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实际上对“分数”的认识很模糊,对小数教学来说,对“什么叫分数”还没弄清楚,所以对用它来定义的小数就不易理解了。

2.分数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而分数内容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原因何在?我想主要是因为没有帮助学生弄清基本概念,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中的核心问题,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另一方面,概念作为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术语,也是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例如,分数定义,按人们认识发展的顺序,一般有四种情况。分别是份数定义、商定义、比定义和公理化定义[3]。研究发现,对“分数”内容,教科书上没有处理好分数概念教学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小学教科书中侧重从分数的“份数定义”[4]、“商定义”[4]、“比定义”[5]这三个层次,分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学习分数,运用分数。但是,教科书中存在从“份数定义”向“商定义”和“比定义”过渡过程中处理不够到位、归纳不完整等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认识概念的本质。

如教科书中,通过样例1和样例2来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互逆关系”,可是例1和例2都是关于等分物体的题,只能代表得出的结论对“等分除法”成立,而对除法的另一种实际应用“包含除法”能否成立还得经过验证。然而,教材中不仅避开了这种情况的讨论,在接下来讲的例3(正好是“包含除法”题)里反而用上了此结论,而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可以用除法计算。[4]”对这样的解释,学生只能认可而无法理解。这直接导致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知道其内涵,更不能作为分数意义的进一步扩展来理解。这不但局限了分数的价值,还给学生解决分数问题造成阻碍。

三、对“小数”与“分数”数学本质的分析

1“。 小数”的本质。目前,教材一般都从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着手,利用分数来定义小数。从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来看,小数确实是分数的一种,十进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形式,但它并不是小数的本质。从“数系的扩展”角度来看,小数和分数的引入都是计数单位的扩展,即测量和计算以及分物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得用更小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和测量。其中,从整数扩展成小数的具体依据是“十进位值制记数原则”。在整数学习中,计数单位的扩展,尤其是“位值”概念的建立,而且“十进制计数”,为在建立小数概念、小数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运算等方面进行知识迁移提供了基础。因此,小数的本质在于“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2“。 分数”的本质。事实上,分数是从两种实际意义中产生的,因而具有两种具体意义。一种是由测量而产生(对应的除法为“包含除法”),另一种是由分物体而产生(对应的除法为“等分除法”),还有在理论层面上是由数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即除法运算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时需要用新的数来表示)。分数的本质在于“能够表示不能整除情形下平均分以后得到的那个结果的大小”,即a能整除b(a,b都是自然数,a≠0)时,其商是整数;不能整除时,其商就是新的数,我们称它为分数。因此,分数的明确定义,就是两个自然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因而,分数教学就需要尽快从“份数定义”过渡到“商定义”。所谓“份数”定义只是初步认识时的过渡说法,至于“比”定义则是商定义的引申,其价值在于可用它来定量研究两个以上事物在量方面的结构关系。

四、对“小数”定义的对策和对“分数”定义及其教学的建议

1.对“小数”定义的对策。基于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和以上的探讨,笔者认为可以将整数中十进制计数、位值概念的建立等基本构造思想和扩展长度单位时所用过的定义方法迁移过来定义小数。即当要表示不是整数的数值时,也可以用“把原来计数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后得到的每份”来计数。这个新的计数单位用“0.1”来表示,并读作“零点一”,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0.01,0.001,……等其他小数单位。

这样,避开分数来定义小数对“分数”教学也有好处。因为教科书中将“分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小数概念,然后分数的系统教学是安排在五年级下册里。这样由于两个阶段相距时间较长(正好两年半),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造成了一定困难。此外,由于分数的“产生和含义”都放在了第二阶段上,所以系统学习时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对概念下定义的过程,是对概念本质特征的一种归纳巩固过程。对于抽象的概念,过早的下定义,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但定义下得太迟,又使学生的已有知识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更不利于概念的定型化。

2.对“分数”定义及其教学的建议。笔者认为,关于“分数的认识”教学,既要重视概念的阶段性,又要注意到概念发展的连续性,要有计划地发展概念的含义,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建议强调“分数与除法的等价性”,讲解更透彻一点,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分数与除法可以互逆,可以看作同一种运算”。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把例3改成“10只是7只的几倍?”和“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的两个小题来,说明“分数与除法的等价性”对包含除法也成立,至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除法计算”的道理,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对称关系来解释如下:“求10只是7只的几倍,就是求10里包含多少个7,所以要算10÷7得多少”。同样,“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就是求7里包含多少个10,这里因为7比10小,不能把整个10都包含,但可以包含10的一部分,所以要算7÷10得多少”,在这基础上对除法的两种情况进行全面地归纳,得出结论才符合逻辑,学生也可以接受。而对数学概念不注重引入,只是简单举个例子,找出规律,将概念直接提出来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分数与小数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数概念,由于分数与自然数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掌握分数概念比较困难,如果教科书中只是给出了抽象的定义,学生即便是了解了分数和小数的外延,也不一定懂它们的本质,对分数概念的产生、发展、延伸、变化,更没有清楚的认识。因而,在编写教材时,不妨去对潜藏在分数与小数概念中的思想作充分的分析,使得学生掌握概念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这样,能通过概念教学,让学生把握分数与小数的本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得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奠宙“。 谈小学数学本质”[J].人民教育,2009,(2 )。

[4]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第7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课前预习,趣味教学,数学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51-01

小学数学主要注重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在这两个基础上,还增加了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年龄特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改革教学方法

1.1 课前预习。新课程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从课前预习入手,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快的吸收知识。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前预习,一、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为学生设计数学预习卡,将今天要预习的内容做成问题填写在预习卡中,让学生通过简单的预习进行填写。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先阅读要预习的数学内容,看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自己理解的,并将无法理解的知识进行勾画,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询问教师。

1.2 趣味教学。有趣味性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新课程下,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改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和趣味性。

2.改革学习方法

2.1 阅读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所有的数学知识、概念、解题技巧,而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通过细细阅读才能发现的,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阅读教材,从教材中获得相应的知识。

2.2 数学练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中,有许多数学知识和概念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才能逐渐提高的,小学阶段的数学题十分多样化,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通过不同的题型展示出来,如应用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并且有多种解题方式,如排除法、推理法、验证法等,因此只有通过数学练习才能提高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也无法分开,因此,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受益终生。首先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找准方向,最后通过数学练习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4.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从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开展,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评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06(09)

[2] 邓旭萍. 谈数学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14)

[3] 朱乃明,杨晓萍. 回归生活:现代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新取向[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01)

第8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概念;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体验,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会思考。一句话,让数学姓“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上好数学概念课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注重引入,让数学概念能学

新课标指出: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引入数学概念要以具体的典型材料和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概念产生的源头,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

案例1:向量概念的引入,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只老鼠向西逃窜10米,假如猫向北或向西北方向追,猫能追上老鼠吗?用多媒体演示这幅“猫追老鼠”的动画,这种引入比较生动有趣,能激起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猫追不上老鼠?将学生由“好奇”带入“小惑”的状态,接着教师指出:猫只注意到10米这一数量是无法追上老鼠的,必须引进一个新的量――向量,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学习向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得出猫不仅要多跑10米,还要跑对方向才能追上老鼠,这样让学生解“惑”,并且初步接触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长度和方向,从而引出向量的概念。

二、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联系,让数学概念乐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的动力功能可分为增力功能与减力功能。增力功能是指乐观的情感,减力功能是指消极的、悲观的情感。积极的情感是智慧的影子,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的能源。

案例2: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引入,前面学习了直线和方程的概念,因此要从直线方程的概念引入新概念。首先请学生回答一、三象限的角平线方程是什么?学生都会说是y=x。接着再问:为什么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方程是y=x?将学生带入“愤悱”状态,让学生思考后指出:角平分线是直线,直线的方程为y=x。引导学生复习直线方程的定义,看直线和方程是否满足两点:(1)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直线上的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抛物线y=x2和正弦函数y=sin x的图象,分析它们是否也满足两点。教师让学生自主抽象概括曲线和方程相互表示的条件,最后教师让学生类似直线和方程,给这类数与形完美统一的曲线和方程下个定义。

三、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让数学概念易学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自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觉获取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学生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使学生从被动的听发展成为主动的获取,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如前面的案例2:在曲线方程的概念形成上,通过连续设问,启发学生复习直线方程的定义,自主地观察分析抛物线和正弦曲线两例,看是否也像直线和方程一样满足两点,然后运用抽象思维概括出曲线和方程的本质特征,将直线方程的定义迁移到曲线方程,使曲线方程的概念形成水到渠成。充分体现了以学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

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让教学的每个过程都体现出作用,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体会数学的魅力。快乐数学,享受成功。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范文

一、教师是在新课改下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人物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图画、运动的图像带领学生学习。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平时生活中的几何形状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教学语言可以变得诙谐幽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娱乐的学习环境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

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容易灰心丧气,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

二、在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的探索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学中,知识结构相对成型,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改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模式应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数学六年级中出现的运算过程复杂的应用题,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考查学生能否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学生在平时要多加练习,才能够掌握知识。比如:一个圆柱形管子的横截面是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管子长度是3.5米,如果要想用铁皮包住这个圆柱形管子,那么,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在这道题中,题目考查的便是求圆柱的表面积,要求学生熟记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数学的应用就是对公式的套用,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公式需要学生记忆,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喜欢枯燥地背公式,教师要引领学生把公式分类,让学生学会总结和思考,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三、新课改要求创新型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中学习方法很重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灌输自己的思想,忽略了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师生互动是高效课堂的标志,所以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讲课方式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会造成学生的成绩大幅度下降,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对题目思考以后更好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教师讲课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教程在家里复习和预习,对不懂的问题要善于思考,不会的问题回到学校要主动询问教师,提高学生探寻知识的积极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帮助其他同学,只有系统地为其他同学讲解出来,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理解数学的奥妙。其他学生也要积极努力,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取得双赢的效果。

五、在新课改下要求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