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房地产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从项目构思到批准立项定义为项目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从批准立项到开始施工定义为设计、计划招标、施工准备阶段,从开始施工到交付使用定义为实施阶段(预售活动)。从交付使用到责任结束定义为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阶段(物业管理),各个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工程项目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一阶段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段。在这一阶段中,项目构思目标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往往没有符合业主的意图,并与投资目标相背离,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等,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方针、政策进行编制,而且有的房地产开发商片面地把可行性研究报告视为可批性报告,支付前期可行性报告咨询费用标准远远低于市场的收费标准,使得现在相当数量的咨询公司给业主提定性分析报告而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包括财务分析),分析后没有结论,往往要业主根据只有定性思路去作判断、去决策。
(二)工程设计、规划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今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各专业设计质量低、设计深度不够的现象,导致各专业施工过程中遇到相互妨碍无法施工的现象。施工图设计是对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是具体施工过程的指导文件,施工图设计深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而且在这一阶段一些工程没有勘察报告就进行施工图设计。导致规划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和设计图纸不是最优,变更图纸多于施工图纸的怪现象。另外在设计规划阶段,目前,我国的建设监理主要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设计监理做的较少,这一问题已严重影响了项目的产品质量。
(三)工程实施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招标及施工建设,我国曾出现过许多豆腐渣工程,主要原因应归于此阶段。主要有四个问题,其一,招标投标活动没有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有些业主对设计单位和人员的选择不是很严格,暗箱操作,甚至贪图一时的方便和省钱而将工程委托给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其二,建设投入品选择不合格。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半成品、预制品及其他一切构件,把关检验不严格,不合格品投入使用,另外施工的机械设备、工具也没有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管理使用和保养。其三,监理工程师的选择没有进行严格审查,导致不符合要求和不合格的监理单位进行项目监理,监理人员素质低,监理工作不到位、不规范,因而在监督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留下隐患。其四,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项目最后阶段,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质量验收、项目后评估和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在正式竣工验收之前,没有进行项目的预验收,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竣工验收工作没有根据合同和设计图纸的要求,使房地产项目投产延迟,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发挥。且项目后评估阶段没有邀请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召开专家总结会,对项且质量管理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判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编写后评价报告,而且没有项目后评价结果的反馈。另外还存在物业管理中客户服务管理缺乏专业性,客服人员缺乏房地产的专业知识和从业背景,客户服务流于形式,客户投诉的管理没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和制度,客服人员对小业主的投诉没有认真对待,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二、房地产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工程项目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质量控制。
提高可行性研究深度以及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注重可行性研究中多方案的论证,注重考察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项目建议书或业主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专家审查制度,由政府依法委托与工程建设无经济利益关系的有关专家组成论证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直接对国家负责,对于不合理的方案专家委员会可以行使否决权。
(二)工程设计、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选择规划设计单位过程中应该严格把关,业主可通常组织一个多人评选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和面试。负责向业主推荐设计单位,在几家设计单位都拿出不同方案后,由建设方组织相关专家讨论会,评选出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建立设计经理质量责任制
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树立“严格没计质量管理”的思想。负责设计间的协调工作,对施工图设计进行跟踪质量检查和评审,确保设计图纸能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效仿国外加强对项目设计方案本身质量的监督,建设单位应从设计阶段起委托监理单位介入设计质量监督。
(四)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招标投标活动必须严格按国家有美规定进行,聘请专业工程咨询公司完成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写,咨询公司根据业主的要求和意图,按照专业规范要求编写设计招标文件,明确设计项目的技术标准和详细要求,并协助业主组织具体的招标工作。在招标方法的选择上可以效仿国外招标时采用的最低价中标法。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对投入品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优选供货厂家,直到使用认证,做到层层把关。
在落实人员岗位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动态管理,把握人员进场的考核,监督与评定等,施工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执行IS09000体系标准。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收尾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其主要确认项目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实现项口的移交与清算。该阶段实现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就是质量检收,依据质量计划中的要求,遵循国家颁发的有关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及时地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质量认可评定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并对不合格项目提出处理办法,以保证项目产品符合设计质量要求。项目后评价是对建设完成后的项目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信息追踪和信息反馈,是实现项目运行管理科学化的手段,建议在每个项目结束前都要做一个项目的总结。
1.1房地产开发特点
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采取的开发方式是综合开发,是由一个开发企业来负责,从投资决策到土地的使用权获取过程,从项目建设到项目的出售、管理阶段,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开发的过程。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区域经济方面,房地产开发的区域差异大,级差收益明显;②行业特征方面,房地产开发具有高度综合性、高度关联性;③投资过程方面,房地产开发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特点;④社会经济活动方面,房地产开发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是与法律制度紧密联系的行业。
1.2管理的重要性
1.2.1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按期完成需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计划管理,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序进展,即通过一个完善的计划管理,使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都纳入计划管理的范畴,从而保证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2.2保证项目进展组织性与协调性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通过明确的职责划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适应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为项目开发的进行提供一个完整的组织保障。在项目开发中,一个和谐的办公环境对保证项目开发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协调功能正好能实现这一点,从而保证了人员之间的协调,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
1.2.3保证项目效益最大化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之所以需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成本和工期等因素进行控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控制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对项目进展过程中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的控制,能够保证项目开发过程中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难点
2.1决策缺乏依据
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项目的开发管理在实际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开发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难题。在房地产开发中的管理者不能对当前的市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在开发时没有对市场做好调研工作。这就会导致决策者在真正的开发过程中作出错误的、没有相对依据的决策。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开发项目管理的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2成本控制
房地产的成本控制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难点,成本管理影响着所有有关单位的利益,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其进行处理,就会让开发方、管理方以及用户产生纠纷。由于很多开发商没有对前期的设计以及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策划,导致工程后期的施工进行出现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房地产开放项目管理中的难点所在。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房地产项目开发商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不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成本,才能保证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2.3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到位
建设单位往往会过多干预并限制设计院的设计工作,许多开发商的项目规划和建筑方案是开发商高层领导包办“设计”的,设计师成了开发商高层手中的一支“笔”。设计师做出的规划和建筑效果的确是完全体现了开发商意图,但产品功能性、系统性和效果的设计失误的责任也由开发商承担。
3、解决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难点的对策探讨
3.1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调查工作
由上文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市场调查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这就要求广大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严格落实项目开发前市场调查工作。对此,笔者认为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好市场调查工作:首先,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调查定位要准确,其次,开发企业在获得较为准确的市场调查数据后,应根据其从经济合理性研究和技术可行性研究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出市场可行性报告。以该报告中经济合理性研究为例,开发企业除了应注重对所开发项目投资与回报分析外,更应当通过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项目经济合理进行严格论述,以此确保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优。
3.2构建起完善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鉴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以及开发企业经济利益的重大影响,将该体系构建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开发企业可以通过三方面途径实现:第一,开发企业应当结合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针对建设中的每一环节制定出相对应的质量要求以及管理目标,随后将各环节中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人员;第二,由于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的主体是各相关责任人,因而该管理体系中还应当针对他们的管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为此,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就此制定奖惩相结合的工作考核机制,即将各级管理人员个人绩效、奖金等与工作考核成绩相挂鉤,对于考核成绩优良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则施以扣发绩效或奖金处罚。通过该机制在有效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情况下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第三,完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监理制度。监理作为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构建完善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中该环节的建设必不可少。首先,明确监理领域,即监理单位根据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建设全面监理,并针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中重点建设内容采取施工全过程监理。其次,为避免职权不明、责任不清以及监理工作扰等问题,除了监理单位要与开发企业签订职责明确的合同外,双方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向开发企业反映相关问题。
4、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在项目的管理工作上,逐渐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工作流程规范运作,围绕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建立相配套的组织与制度,重视工作的计划性、实施性,对预见问题提前进行管控,以管理客观规律为基础,才能够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成果保质保量的施工完成。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关乎到国家经济发展,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要把工程建设质量放到首要位置,不断探索研究提升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本文以房地产开发公司质量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质量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质量管理改进提升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一、 房地产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房地产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几年的膨胀和飞速发展,尤其在各房地产公司以经济利益至上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质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经历各种“楼脆脆”“楼歪歪”事件后,房地产公司在开发质量管理上不断进步,取得了很多良好的经验,并得到较好的传承,但同时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具有行业共性的质量问题。
当前大中型房地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各自的质量管理文件,在每个开发阶段形成对应的各流程质量管理文件,现对某房地产公司各开发流程的质量管理进行论述:
1.2房地产公司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1.2.1、多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缺乏规范性、完善性,没有经过认证机构的认证和贯标。项目公司没有建立有效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缺少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及有效的运行机制。
1.2.2、质量成本意识淡薄、认识不足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目前多数企业重工期,轻质量。质量成本管理欠缺,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对质量成本和企业发展战略影响的认识。
1.2.3、全员参与力度不足,一是建设工程质量管控知识的全员培训普及率低:普遍存在安装管理人员不懂土建,土建管理人员不懂安装,财务、行政等人员不懂工程等情况;二是企业内部员工不能完全实现定岗定编,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的情况时有发生,员工职责分工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中。
1.2.4、偏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忽视设计质量管理
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现场施工质量应当是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关键,总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工序流程的疏漏问题,这在质量管理及隐患造成根源上产生了明显偏差。然而现在设计公司更多的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而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不能充分从施工的角度进行设计,为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困难,从而埋下了质量隐患。
1.2.5、偏重表面质量,忽视隐蔽质量
一般在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和用户反馈意见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如平整度、顺直度、颜色一致性等。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下料长度、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当钢筋数量在构件(梁柱结点)同一截面上密度较大时排放、砼保护层厚度控制、砼浇筑振捣质量(密实度)、设备器材调试及管线耐久性等均较容易忽视。
1.2.6偏重现场正在施工过程的被动式质量管理,忽视工序进行前的准备工作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盲目急切追求节省工期和人员配置开销,而导致在管理结构体系上及后续施工及准备不足,造成某种重要的紧前及紧后工序考虑不足,例如:材料供给速度缓慢、送试及报告出具不及时、机具未提前检修而故障频繁出现、资金周转余地小、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签字盖章迟缓、必要的安全设施配置、各工种同时操作干扰而发生矛盾纠纷等。这些都源自于对工序进行前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料考虑不全面,反而造成窝工、怠工和人员、材料、机具、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延误了正常施工进度。
1.2.7、质量文化建设薄弱
质量文化是指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知识、行为模式、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
员工对质量认识散而杂,缺乏统一的质量意识培养和质量目标凝聚,企业内部质量诚信和质量道德氛围没有形成,低层次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工作交接时为接管者留下难以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
其次质量文化中的价值观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大部分企业一方面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了尊重员工的观念,而另一方面未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制度,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此外持续改进力度不足、项目普遍存在抢工期情况、对乙分包单位的选择缺乏有效的管理监控措施等,都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2.8、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房地产开发业态的变化
随着商业及住宅的销售升温,房地产的需求也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景象,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而工程技术人员的增加远远不能支称房地产开发的速度,由于人手的短缺,许多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尚需提高的人员也承担起现场的工程管理重任。由于技术水平的不足,往往现场出现了需建设单位解决的技术问题,凭自己的不成熟的经验草率的答复,施工单位不得不按建设单位意见办理,造成了许多施工质量出现了问题。开发业态不同所需要的系统技术水平的复杂程度也不同,许多在住宅中适用的规范,在商业开发中就不适用,一些技术管理人员由于技术水平有限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质量困惑。
第二章 质量管理改进建议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比少数大型标杆房地产企业,大部分公司的管控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迫切要求通过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利润。在分析了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之后,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2.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申请认证贯标
按照我国《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2008/ISO9000:2005)的规定,建立规范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完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和质量记录,积极申请认证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积极申请体系认证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使企业质量管理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轨道;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满足客户要求,赢得用户信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声誉;全员素质发生质变。
2.2建立质量成本管控体系
2.2.1.要深入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学习和宣传,对主要从事质量成本管理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明确其职责和任务;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提高工作技能。
2.2.2.制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标准,即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水平;完善公司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成本报表;建立质量成本控制科目同时下发各责任部门。
2.2.3.编制、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同时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核算与分析,对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适时控制。
2.2.4.编制质量成本报告并对质量成本的控制情况进行考核,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
此外,在质量成本管控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成本的预测和分析:质量成本预测是质量问题决策的依据,在预测时,应考虑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求、竞争对手的质量和质量成本、公司质量成本结构和质量成本水平;通过质量成本分析,找出公司质量成本的薄弱环节和主要因素,围绕质量改进和目标,形成全过程控制目标。
2.3进行明确的质量目标分解,加强考核
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设再到交付使用,设定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开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将组织的质量总目标逐级进行分解,使之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目标分解体系和至上而下的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发挥组织系统内部每个工作岗位、部门或团队在实现质量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建立立体考核制度,不仅有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还要有下步工作主体对上步工作主体的考核评价,以横向约束来提高员工的质量行为。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管理是通过人来掌握的,如忽视了对工程质量和信誉切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技术质量创新——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必然造成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的技术质量创新,提高人的工作质量,通过管理创新,使建设工程企业具有动力、凝聚力。形成强大潜力的内在机制,为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4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开展多样性质量活动
2.4.1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活动:首先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让员工认识到质量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保持清晰的质量意识。其次,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的岗位质量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下一步工作就是客户”的观念,不接收上一步工作的不合格品。
2.4.2按照“QCC”管理方法成立质量小组,开展多样性的质量管控活动,例如质量预先控制活动、自检活动、互检活动、中间性抽查活动、监督活动、质量改进活动等。
2.4.3开展落实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程序,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内部审核活动。企业领导应发挥决策领导作用,制定审核政策和计划,组织内审人员队伍,落实内审条件,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和提供人、财、物等的支持。
2.4.4积极执行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和切实执行激励机制,对在质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员工或团队,要给予积极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更多的员工参与质量工作行列中,群策群力,使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2.5加强现场管理,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要建立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还必须使测试手段、检验手段多样化。
要抓好设备管理、原材料管理,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各项材料试验数据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对照公司标准开发流程的要求,合理制定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减少因领导决策、工程节点变更等引起的抢工期现象的发生。
编制工程网络计划图,找出关键线路。因客观原因必须进行抢工期时,应选择关键线路中资源强度小或费用低的工作环节缩短其工作时间,制定抢工期方案,保证人材机资源配置到位和工作逻辑关系顺畅,减少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2.6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
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一是政府监管,二是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三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负责。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管理的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因此,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作用强化起来。
2.推进监理公司提高素质,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要求监理公司在人才结构上、能力上进行调整,缺乏的人才要尽快补上,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另外,加强监理职业道德监督,不能利用监理之便,行个人之私,更不能和某些方面勾结起来,弄虚作假,损害工程质量。总而言之,工程监理是我们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环节,要继续推进。
3、社会监督:建筑设计要适合大众市场,不要单独去适合某些人群,阻碍市场的正常发展。工程质量在每个置业者心目中站主要地位。为此,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社会监督与社会舆论起到重大的主导作用。在设计环节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施工图审查把关,切实督促建设各方特别是设计单位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二是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科研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要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三是标准设计工作要跟上,及时更新体现最新科研成果的标准图,使建筑节能的“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
2.7加强公司的质量文化建设
营造质量文化,包括质量精神文化、质量物质文化、质量信誉文化,树立员工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和质量参与意识。
2.8加强员工培训,增强自身技术及管理素质
房地产开发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密集型建筑业或零售业。开发公司现场工程管理部门是工程师管理建筑施工队伍,因此工程部工程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质量差异性的竞争,也演变成了企业人才资源的竞争,仅仅靠市场招聘远不能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增强自身技术及管理素质,提高房地产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质量。
强调人本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机会,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公司的目标;加强员工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严格绩效考核和奖励措施,建立良好的晋升制度,及时提拔表现优秀的员工,用富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相对公平的机制来留住人才。
结束语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于技术,85%-90%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问题。建立规范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的根本,同时,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贯彻“三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时间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对房地产公司的质量管理分析还不够全面,建议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尚有待检验,研究深度还不够,如有其它不足错误,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丁士昭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王二高,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及实施,中国质量,2006
【3】黄汉江,现代建筑业经营管理[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fe cycle of cost management thoughts,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life cycle of cost management from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to planning and design, bid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settlement and operation of real estat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nstructs a complete 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 system of real estate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ystem.
关键词: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管理体系
Key words: real estate project;life cycle;cost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53-03
1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概念
1.1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将项目的建设成本与实际运营相结合,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在成本管理时充分考虑了建设成本对项目实体功能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影响,将成本管理的思想体现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使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
1.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涵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思想引入到造价管理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总造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1]。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涵盖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决策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投标阶段的投标控制价、施工阶段的承包合同价、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价和决算价到建设完工后运营维护阶段的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追求实现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
2 房地产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
房地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房地产开发商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将客户的需求形成具体的方案建议,即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单位将开发商提供的项目可行性构思设计任务书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即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方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将设计方案建设为项目实体,即项目的施工阶段;在项目的使用阶段,运营方应及时对项目进行运转、维护,即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2]。
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是房地产项目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常规理解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指这两个阶段。然而,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目的在于使造价总成本最小及利益最大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和服务,因此造价成本的管理业应该涉及到每一阶段。根据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的四大阶段,结合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内涵,笔者将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具体细分为六个阶段(见图1)。
2.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为项目做出可行的决策,决策的合理性是房地产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前提。投资决策阶段建设标准的制定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并考虑技术因素。
2.2 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的初步和施工图设计主要由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来制约。概算的数额应该与投资估算进行比较分析,如果超出限度,则应报送有关部门,或者调整和修改初步设计。同时,房地产项目的概算确定值一般也是施工图预算的最高价,施工图设计时应该考虑概算额。
2.3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重点环节,评标时除了考虑如何建设工程项目以外还应重点考察投标方的运营维护方案,使项目的整体造价成本最低。
2.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控制房地产项目造价成本的最关键环节,现场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透彻理解合同内容,并与造价人员及时沟通,理解从合同中反应出来的设计图纸所表达的经济意识,合理地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成本。
2.5 竣工结算阶段 在竣工验收这一阶段,房地产项目主体已经完成,开发商与施工单位需要对项目进行竣工结算,该阶段也是对房地产项目成本进行审查的重要环节。
2.6 运营和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控制房地产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的核算,最终达到房地产项目建设成本最小以及利益最大的相统一。
3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3.1.1 以全生命周期为前提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房地产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到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反应了一个项目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是对工程货币化的体现过程。因此,应该以全生命周期为前提来构建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体系。
3.1.2 以优化组织结构为基础 房地产项目造价管理的责任方是所有项目参与方,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施工单位、工程人员还是造价人员,都应在不同的时期完成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目标,优化组织结构,密切合作,对造价管理有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把控意识。
3.1.3 以动态管理为基本准则 由于影响造价成本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也随着技术、市场、政策因素不断的变化着,这就使得房地产项目的造价成本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将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3],以动态管理为基本原则进行体系的构建。
3.2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的构成 依据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六个阶段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体系可分为开发商管理体系、咨询监理体系与政府监督体系。各组成部分应该紧密结合,相互协作,从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保证整个造价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具体的运作程序见图2。
3.2.1 开发商管理体系 开发商管理体系中包括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都是由开发商选聘的,同时施工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造价控制工作受监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的监督和指导。
设计单位的造价管理工作经常会被忽视。但在实际工程中,当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不明晰或者不详尽,势必会造成施工中的大量变更,耽误工期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增加造价成本。因此,设计单位的造价管理工作无疑是关键的一步。在房地产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单位应该改变只注重技术不重经济的思想,不断提高经济意识,树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观念,在严格遵守设计标准的同时还应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来形成低造价、高质量的方案。
施工单位是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施工单位从编制投标报价开始参与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直到竣工结算结束。在投标报价阶段,施工单位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和施工要求自主进行定价,提现了施工单位的自身管理水平。因此,为了使投标报价更加经济、合理,施工单位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水平,提高机械准备水平、工人技术水平,以此提高投标竞争实力,达到发包方和承包方双赢的目的[4]。
物资供应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投标,并为项目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
3.2.2 咨询监理体系 咨询监理体系主要包括了造价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这一体系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施工单位与物资供应单位的造价控制工作。
我国的造价管理体系中,监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在整个造价的控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结合目前的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监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在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具体造价管理内容如下:
①负责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并参与设计任务书的编制等;
②负责设计阶段施工图概算与预算的审查工作,并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寻求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等;
③负责招投标阶段标底与计划值的对比,并确定合同价计算和调整及付款方式;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材料和设备清单等;
④负责施工阶段工程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及投资控制报表数据等;
⑤负责竣工结算阶段的结算与决算的审核,并进行投资跟踪控制、编制详细费用支出计划以及控制执行。
3.2.3 政府监督体系 政府监督体系主要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构成,是代表政府执行工程造价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有:
①编制发行各类定额,制定建筑市场价格指导信息及各种变化指数;
②采用经济法律手段保持价格主体规范化和管理机制正常运行;
③制定市场价格政策,探索并制定新的价格管理体制;
④造价职业人员、咨询单位资质的管理;
⑤仲裁各方纠纷;
⑥各种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4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的实施
4.1 组织准备 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不仅涉及了从事造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同时也涉及到组织的各方面,因此在房地产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开始实施的前期,要明确管理目标,明确各方参与的职责,协调和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充分地做好组织准备工作[6]。
4.2 运行与持续改进 在运行阶段要及时发现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促进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行。
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管理体系中的各部分而言,在每个运行阶段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发现管理中出现的经济、技术、组织等问题,随时随地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改进。它包括组织目标的调整、发展战略的更改、组织机构的变动、资源的重新分配、奖励制度的改变、产品的调整等,最终达到体系的完善,实现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的综合管理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孟楠.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尹训和,杨力哲.对加强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探讨[J].活力,2010(3):30.
[3]孙晓东.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38.
[4]侯平.如何确定工程合理价的探讨[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6,(2):52-55.
关键词:项目管理;房地产;电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76-02
进入21世纪,房地产建设市场快速发展,但是,纵观现在的房产市场,工程质量存在着安全隐患,房地产商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放在广告宣传和销售环节上,却忽略了项目管理对于提高房地产建筑质量的作用,致使房屋建筑的质量不能让购房者满意。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电梯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份额。电梯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管理者为中心,将电梯工程项目作为管理对象,按照合同,取得最佳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将项目管理引入电梯工程中,提高电梯的质量控制水平,对于房地产建设的成功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电梯工程的项目管理主要有5个过程组,即启动—计划—实施—控制—结束,其中启动和计划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实施和控制是施工的过程,结束是施工完毕后移交到物业并结束该项目。
1 电梯工程施工前期准备的管理重点
施工前期工作主要有两方面:项目的启动和项目的规划,做好这两方面工作,并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1}项目的启动。
在接到客户要求电梯发货通知时,需要再次确认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与所签订的设备合同中的土建情况,非标等技术条款是否满足,安装合同是否签订并明确各相关的责任归属等,如果发现现场土建参数与合同中对应的参数偏差太大,则需立即和相关干系人沟通,对合同进行更改,否则电梯发到现场将会出现各种问题,由于电梯属于订制产品,对于已出厂的产品,不予以退货或换货。
{2}项目的规划。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施工之前,安排好整个电梯工程的整体计划是施工前期准备中的重点。计划管理是贯穿于电梯施工的始终的,将一切施工活动控制在预定的计划之中,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的变化,实现最佳的施工结果。规划包含工程进度规划,工程成本规划,工程质量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沟通规划,安全风险规划等,其中人力资源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施工活动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下进行的,人力资源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成败。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和结构是电梯工程成功的组织保证,建立一个团结的管理团队可以使整个施工过程快速、平稳的运行。项目管理团队的人员配置应该由懂技术、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的人员共同组成,要兼顾技术、质量、成本和进度,不能只顾其一,这样才能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策略,实现各方面的相互结合,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地予以处理,从而按照合同的要求实现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2 电梯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重点
电梯工程的施工过程主要包含实施和监控两个过程组,实施则是按照之前规划过程组中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工作,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监控,主要有三控一协调,其中三控是指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一协调是指协调工程各类事件,也就是强调沟通;除此之外还有安全施工的管理、分包商的管理和档案的管理。
2.1 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面对诸如设计变更,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组织者需及时进行调控,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保证施工过程每个环节的人员安排,责任落到实处,加强施工过程的协调配合,定期开展例会和专题会议,跟踪检查项目进度,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关解决方案,保障施工进度有序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对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要赏罚分明,提高各施工队伍的纪律性,坚决服从指挥,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2.2 质量控制
工程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为质量的好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要确保施工质量,就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落到实处。依照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品质管理文件,制定品质管理方针和目标,使整个施工过程具有可控性、可协调性和可检查性。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人员、产品的质量等。编制良好的质量管理文件,依照管理文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定时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使他们保证质量管理的落实。
2.3 成本控制
加强电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实现效益的最优化,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创造出更高的效益。成本管理是一项动态的、整体的管理活动。电梯施工单位要制定出成本监测机制,及时地反映成本的动态,以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措施,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消耗,提高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项目管理人员要有成本管理的观念,根据成本的动态,制定出成本管理措施,抑制不合理的支出。
2.4 强调沟通
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犹如:任务量安排有偏差,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怠工现象会随之产生,使得电梯工程施工进度延期。所以,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应予以第一时间协调沟通,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个参建组织的要求,通过个部门间的协调安排,平衡各组织的利益,使得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各施工单位之间也要相互加强沟通,保证施工过程保质保量,为了让高质量的电梯为民服务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2.5 分包商的管理以及安全施工
一般而言,电梯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会将电梯的安装工作分包给专业的电梯安装单位。这样就会导致电梯的安装质量直接受到分包商队伍人员素质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分包商队伍的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电梯的安装质量不达标,电梯制造企业要建立起严格的分包商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分包商的职业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对不达标的分包商队伍予以淘汰;此外,分包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满足电梯生产商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总是由人、环境、物和管理共同作用产生的。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事故的产生,就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电梯施工项目管理者要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2.6 档案的管理
工程资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具备着重大的意义,电梯工程竣工验收一定时期后,由于施工中存在的疏忽或养护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工程可能会相继出现各种质量缺陷,这就必须通过查阅相关的工程资料,从而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解决问题,所以原始真实的档案资料是施工质量的客观保障。一般而言,凡本单位的发文、主送或抄送本单位的收文,要求以原件归档;最能体现法律效应的合同、协议及工程启动验收书等需双方或多方履行签字手续的文件,均以原件正本归档。
3 电梯工程收尾过程中的管理重点
3.1 项目移交
在电梯工程项目施工全部完成后,要进行项目移交工作,将其移交给售后部门,在移交工作开始之前,施工方应完成电梯井道、机房建造、电梯安装等环节的验收工作,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产品的相关资料移交,移交后双方必须签订服务协议,落实相关责任归属,这样既有利于在法律上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3.2 项目完成总结经验教训
整个项目移交完毕后,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应从工程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总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于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应予以深入分析,吸取经验,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和技术,对于下次施工项目的组织进行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施工档案要进行详细备案,以备后人查阅,资料档案应齐全,档案移交时,每一份合同协议都要有与其相应的附件在合同协议后面,盖上骑缝章,形成一套完整的合同协议资料,倘若工程出现后续工程质量问题,以便查阅,严密的工程资料是可以全面反映和记载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也是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
4 结 语
作为特殊设备,电梯与日常消费品或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在工厂完成设计制造所呈现的电梯,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它还包括现场安装过程以及需要经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过关,之后才算是完整的产品。为了保证电梯高效、安全运行,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尤显重要。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将电梯项目管理作为房地产建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管理方法,大幅提高电梯质量,必将有助于推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不断完善,电梯项目管理在提高房地产建筑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预测电梯项目管理在未来的房产建筑方面肯定将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对专业的电梯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因此,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更加频繁地将电梯项目管理纳入其范畴。
参考文献:
[1] 邵传敬.建筑工程中电梯安装的质量控制与监理[J].经营管理者,2009,(4).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探讨
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楼林立,公路桥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且这些工程的质量与人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如何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能不能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笔者就当前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有所帮助。
1对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考
项目质量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成熟企业也必然拥有自己完善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只有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才能合理地控制成本预算。从而保证其它部门工作正常开展,可以说工程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落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验收工作,进而产生返工后患。如果企业发生返工,势必超出企业正常的成本预算,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质量管理水平的落后,还会导致工艺操作不规范,造成工程所用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不必要损坏,使工程成本超过原来预期成本。但对工程质量管理出现的疏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使用中存在的隐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家,首先会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来实施项目。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分析
2.1 材料检验
采购的材料到货后再作检验,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材料有任何问题,就必须找采购人员要求退货处理,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水泥等功能性材料,如果这些原材料不合格,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必须制定检测标准,在进行材料检验之前,要按标准对其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单位也要进行甄别,选择资质正规的检验单位,并在检验后出具相关检验报告,如果检验单位不具备检测资质,则报告无效。
2.2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得到加强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同样没有依据的制度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质控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可实施检测的质量手册,每一个检测室应有自己独立的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明确划分人员应遵循的流程和标准,这也是质控组员工开展工程检测工作的有力支持。孔子曰“食不厌细”,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更应遵循此项原则。项目在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时,不仅要从宏观上准确地把握检测项目,而且要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项目中的各个细节。对细枝末节的项目要做到认真、严格,对易出问题的项目要反复检测。而且要想把检测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必须有完善的手册作为指导。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工程检验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系统的建立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3 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谈到综合素质,不仅仅指质量人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质量人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第一,企业需要定期对从事质量管理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质量管理水平与时代同步。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检测技术水平,企业更应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培养质量管理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技术员的技能水平应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因此需要技术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标准操作,同时也要帮助技术员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职业素质。这些都需要企业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企业要不断地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学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外培等多种形式,单靠开展培训是不够的,企业还要对技术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要做好参训人员的考核,检查培训的结果,确保每次培训都能取得实际效果,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造成资金浪费。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公司是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变化传达给实际和技术人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召开会议,进行培训。
2.4 加强实施工程管理文件
每一个工程项目在检测前都要有一套检测计划书,其中对每一项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检测人员在检测前都要仔细阅读计划书,并严格按照计划书的要求进行检测。而且现实生活中许多检测人员为了个人工作方便,对监控计划书视而不见。为此,必须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使监督检验人员严格按规定办事,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把上述几点结合起来,需要对质量管理团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有一个清晰的分工,如下图所示。唯有每一位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才能保证后期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
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高风险和高压力。因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小范围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大范围内则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速度。施工质量管理是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施工质量管理也是施工项目实施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应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水平,不仅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也应引起国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建立规范、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建英.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探讨[J].智能城市.2018(08)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 质量管理
近些年,房地产市场供求两旺,投资与消费齐飞,而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房地产项目质量己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的生命线。评价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的优劣,分析房地产企业在当前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提高企业项目质量控制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投资决策仓促盲目,市场定位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一般仅限于房型的选择、租售价格的预测等部分内容,同时,房地产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市场定位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针对性。不能根据特定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仅根据经验作分析、判断,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进行处理用来满足分析的需要,导致开发出来的房地产项目偏离了市场定位。
(二)规划、设计阶段优化深度不够
良好的设计方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方案如果平淡无奇,在房地产市场日趋饱和及空间需求特征不断变化情况下,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规划、设计工作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实施的成败,现行的规划及设计方面管理,遵循了一般房地产企业所采用的作业流程,由于各种综合原因,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我们的参与和管理缺乏足够的深度和精度,对设计有效优化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户型单一、户型偏大影响销售或片面追求小户型造成公摊加大、成本偏高;设计文件供应迟缓、变更多等。
(三)质量问题普遍存在
房屋在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或施工操作规程上达不到法定质量标准。包括:屋面漏雨;烟道、排气孔道、风道不通;室内地坪空鼓、开裂、起砂、面砖松动,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等。甚至有个别项目还出现“楼倒倒”、 “楼歪歪”、 “楼薄薄”的工程质量事件,给房地产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四)设计监理缺失
由于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造成在在项目的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的设计招标程序,忽视设计对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性,设计监理缺失,文档资料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等。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策划书等,是整个开发项目的基础,其质量高低对后阶段工作有着重大影响。主要办法是建立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审制度。通过质量评审制度可以吸取专家们的知识和智慧,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前期工作成果。不论是开发企业自行编制还是聘请项目咨询公司提供的相关报告资料,均要求报告资料提供方组织本项目人员对其工作成果先进行自我评审,然后再进行内部评审。内部评审完成后,该成果才能提交给开发企业,由开发企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成果进行评审与完善,形成相应记录文件,以提高投资效益。
(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应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定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在设计过程中和阶段设计完成时,开发商的项目设计主管人员应以设计招标文件(含设计任务书、地质勘察报告等)、设计合同、政府有关批文、各项技术规范、气象、地区等自然条件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在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过分设计,导致经济性差;不足设计,存在隐患或功能降低。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是开发项目形成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开发项目的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1、开发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际就是程序控制和过程偏差控制。过程控制就是对工作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比较,找出工作范围在执行中的偏差;运用合同说明与实际工作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比较,找出偏差;运用施工方案、施工作业顺序与工作过程顺序进行比较找出偏差;运用抽查、巡查、普查等手段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跟踪,得出是按现阶段标准继续作业还是进行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2、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责任制
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工程开工前,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3、坚持“三检”制度
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防护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
4、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
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并设专人负责。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对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四)工程验收质量管理
1、分项工程验收
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应按照工程合同的质量等级要求,根据该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质量评定标准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选择检查点数,然后计算出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的合格或优良百分比,最后确定出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从而确定能否验收。
2、分部工程的验收
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根据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结果,按照分部工程质量标准,可得出该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以确定能否验收。
3、竣工验收
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上,通过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的统计计算,再结合直接反映单位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质量保证资料、单位工程观感的质量评判,便可核查结构是否安全可靠,使用功能能不能满足、观感质量是否合格,从而确定是否达到工程合同所要求的质量等级,进而决定能否验收。
三、结语
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房地产质量管理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是企业树立形象的关键,是企业赢得市场的砝码,也是对投资方和业主负责的表现。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出发进行对策研究,确实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熙,骆仁俊.基于精益建造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2.
【关键词】房地产 质量 管理 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开发项目质量的质量管理。质量负责人的职责是按照投资人项目开发要求,负责编制开发项目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质量计划要求,检查项目质量计划执行的状况。对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要积极组织研究解决,同时编制项目质量报告,报上级质检部门及项目经理。制定开发项目的质量计划,充分掌握和了解项目的要求,明确咨询成果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下去,按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层层落到实处。
一、房地产项目质量的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多样性、体形庞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以及生产单件性、露天性和生产周期长,实施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社会合作关系复杂等特殊技术经济等,使得建设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
项目质量包括决策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包括安装质量、设备质量、材料质量)和其它质量等,均对其总体质量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多
项目周期长,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设计、设备、材料、施工方法、管理和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造成项目质量的事故。
3.影响项目质量隐患多
项目施工过程中,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以及隐蔽工程多,必须严格控制各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4.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
由于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项目质量水平容易产生波动。
5.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
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某些产品那样可以拆开检查内在质量;如果项目完工以后检查,只看其外表,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否则就会出现质量隐患。
二、房地产质量管理措施
1.设定质量目标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目标,确定与项目投资人的开发项目战略和产品策划定位有关,同时与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处于一个相同优先级。因此,项目开发的质量目标必须适合项目本身的特点。目标过低,会对项目带来伤害,失去市场竞争力;过高会造成投入成本加大,综合开发绩效降低。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总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的发展的具体情况,组织项目部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提出明确目标,并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确定。
2.设立项目管理架构
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要认真研究公司内部相关报告与既有成果,提出工程分期分区施工安排,并在此基础上牵头组建项目部,提出人员编制、职责分工方案。同时提出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资格、工程经验及岗位数量配置的具体要求,制定地盘工程质量管理架构及相关流程。在质量要求方面,项目部必须有明确的架构与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3.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对管理制度具体实施的策划是工程质量管理策划的重要内容,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应带领项目部仔细研究工程特点,确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执行的具体质量管理制度,规划执行程序和流程,编制实施细则。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图纸会审制度、施工交底制度、样板先行制度、旁站监理制度、工序控制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和联合检查制度等。
4.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和外部监控措施。
所谓内部控制体系,就是通过内部交底、学习交流、检查等方式在项目部员工中树立质量意识,明确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流程、重点和方法,从而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心中有底。所谓外部监控及管理体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流程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5.发挥监理责任作用
对监理单位架构与人员要求:除需对监理单位现场人员数量配置提出具体要求外,还需对监理单位人员的考勤、不称职人员的撤换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人员的处分等提出具体管理办法。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合同,根据服务合同、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以及有关行政法规等对整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实行全程监控,做好日常检验记录、工作日志及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项目质量风险
项目质量风险是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纠纷冲突形成问题引起的风险。包括: 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经济技术分析失误, 出现品质与价格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设计阶段, 违反设计规范、标准, 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要求,造成的质量问题; 施工阶段, 从业人员对设计知识认识有重大错误, 擅自改变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质; 施工管理过程中, 不重视关键部位和关键过程的跟踪检查处理, 对一些容易出现影响结构安全, 特别是一些虽不影响结构安全, 但对正常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问题, 处理不及时, 没有做到事前控制的永久性缺陷或者售出交房后造成的质量隐患; 交房实物与销售承诺、广告宣传项目方采购设施与承诺品质下降与承诺不相符造成的实物质量问题; 以及新技术工艺材料应用不当造成质量问题。
四、房地产项目风险及其分类
房地产项目的生命周期从投资决策、前期工作、项目实施、租售和资产经营四个阶段, 不同阶段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项目改进的措施有不同认识, 投资决策面对的风险最多, 但是对可能发生的概率判断越难, 所以房地产投资决策初期项目团队面临不确定性最大但拥有最大的灵活性, 也拥有更多的选择, 而到项目后期, 风险因素和风险发生后结果越来越清晰, 而项目团队可以改变的已经很少, 选择的机会也相对减少, 如项目的定位、项目的类型、承包商是否如期完工和交付、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金融形势和政策等。如果想取得项目的成功, 需要识别风险, 找出影响房地产项目可能才在风险因素、 潜在的风险、和项目可以改进的措施,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房地产项目各阶段都有不同的项目计划和目标,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出影响项目各种目标的风险因素、潜在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征兆, 为风险分析做好准备。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程序见图1
图1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程序
按照风险来源分: 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
按照影响范围分: 整体风险、局部风险。
按照控制性分: 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
按照后果分: 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房地产项目风险如图2
图2房地产项目风险图
五、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控制
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就是根据项目风险分析后预先才确应对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的活动。由于房地产项目一次性、独特性和复杂性, 决定项目的风险不可避免。风险发生后的损失难以弥补性和工作的被动性, 决定风险管理需要采取主动的策略,风险控制的预警系统、应急计划和风险工作制度和流程就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可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1、风险控制预赞系统
当发生项目风险征兆达时, 发出风险预苦信息, 制定出现风险预警信息时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跟踪监测关键风险因素变化, 一旦出现预警, 即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在投资决策阶段对拆迁、汇率、利率、材料价格等因素制定预普策略。在前期工作阶段对政府报批可能影响较大因素, 制定预警策略, 交通影响评价和日照分析、园林指标等, 如一旦发生风险, 应采取变更指标和减少建筑面积等应对策略。在项目建设阶段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进度、技术质量等风险, 做出相应风险应对, 如增加费用, 加快工期, 更改变更设计提高质量等, 在租售和资产经营阶段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降价、增加品质、降低物业费用、 聘请高水平物业管理公司等。
2、制定定对风险的应急计划
就是根据项目的风险规律制定的应急措施和风险管理计划, 一旦出现费用、进度、技术风险, 就动用应急措施。包括预算应急费、进度后备措施、技术后备措施三种。
3、制定工作制度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 才确风险应对策略,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预防、降低和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如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结论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通过实施和建立质量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开发前期阶段及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水平,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所有的质量控制都要着眼于发现不合格并立即消除不合格的目的。只有这样房地产开发企业才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良性循环,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更加稳定和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ISO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0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扩展,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高校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呈现出教育、科技与生产一体化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肩负着为中国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当前高职大发展的前提下,怎么才能建立一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效率更高的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一、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ISO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我国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倾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市场经济的潮流,走向市场化。在以往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格局中往往单一地由教师和学者来主导,而现在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主体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分量越来越大,其评价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也发生改变,所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阻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现行的办学模式与管理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培养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引进到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是有必要的。通过学习与引进国际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法制化、人本化、科学化。ISO理念由ISO/TC176制定的一系列国际化的标准,总结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在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各国质量管理专家多年的努力研究所制定出来的。它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ISO理念在它的管理思想、模式、方法上都体现出其独特的特性,它可以有效的帮助组织实施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指南。自从中国实施了ISO系列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无论在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ISO理念的引入在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也便于学院管理者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研究ISO理念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应用,是建立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克服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ISO理念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质量的特点
我国学者刘凡丰2003年提出教学质量是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该变化值应是“当前学生质量”与教育过程开始时的“初始学生质量”之间的差值,即学生质量的增加量。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可以定义为: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增量,同时,满足社会各主体要求的程度,它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系统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2]。在ISO体系认证的4大类39个专业涵盖了房地产、信息技术、航空制造业等,教育列在第37位。可见ISO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包含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根据ISO的划分和界定,高等职业院校属于服务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与其他服务业存在许多共性方面的要求。需要遵循相同的质量管理原则。
(二)符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的需要
在中国现存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的缺陷:对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停留在以经验管理的基础之上。
2.管理制度缺陷: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各类规章制度,往往只强调了某一部门的职责以及某项教学工作的操作规范,并没有突出其在其他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系统性。
3.监控体系缺陷:目前,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不够明确,院系专业三级职责不明确。且在教学过程中的监控缺乏常态化,所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主要是在教学环节和程序上。而ISOL理念中的“过程方法”原则指出了“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突出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可行性。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把ISO理念合理地体现于院校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ISO理念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其教育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符合建立文件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比较松散,管理效率不高。引进ISO理念,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保证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10]。建立文件化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按照文件规定办事,有效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在规范、优化、高效的状态下进行。
(四)符合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和学校是一种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供求关系。然而,由于教育质量有效性及其滞后性,往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的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对于教学服务的质量不能起到实质上的监督和监控作用。因此,引入ISO体系,建立高职院校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使每种教学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教育质量的稳定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ISO理念是可行的,并且符合国际教育的管理趋势。
三、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ISO理念需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意识
为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全体教职工都要提高教育质量意识。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通过学习班、讲座、成果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质量意识,使学院的管理人员与师生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引入ISO理念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全体教职工深度认识到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将提高教学工作质量视为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指导原则,实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高等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二)成立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在高等职业院校运用ISO理念不同于评估,其完全取决于学校是否自愿接受,因此,要想达到实习预先的效果和目的,最主要的便是加强并把握好内部审核关,树立起内部审核是决定认证成功与否关键所在的思想观念。因此,必须成立一个以高等职业院校领导为首的教学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领导整个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一支内审员队伍。这些内审员不仅要接受来自学院各方面的质量投诉,并协调监督相关职责部门做好投诉问题的处理,跟进本部门负责人监督所在部门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参加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内部审核。
(三)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ISO理念之所以比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完善,并且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成功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一个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实施了过程管理的动态机制。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ISO理念要求全体职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管理的原则,从而使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体系的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要求学生不仅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能力与素质得到发展,还要满足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所需要的其他能力、技术及专业素养,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因素。高等职业院校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加学生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对学生开展全面细致的教学工作,采取各种激励制度激发学生在校学习及校外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积极参与学院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监督,参与质量管理。
四、结语
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ISO理念,在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区别于传统高等职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发现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中创新性地应用ISO理念构建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可行性。高等职业院校应用ISO理念建立、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能够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功能,改善教学管理体制,使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各项教学工作的落实,使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持续提升。最关键的是能够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种类和教学质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波.加入WTO与高等教育实施ISO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2,155(3).
[2]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