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研究生改革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生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生改革方案

第1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离职院校 后勤改革 模武选择适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41-03

一、引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革和完善,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向着更加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后勤改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高校后勤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这表现在:一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依然在较犬程度上存在垄断市场,自办后勤;二是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学校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山西省有高职、高专院校近50所。其中90%为2000年后由普通中专升格,逐步形成了公办与民办院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高职院校的兴起,进一步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功能,丰富了多种办学模式,为探索山西省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山西省高职院校近几年才避入大力发展的时期。后勤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数量上。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现状都远远适应不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使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得到像普通高枝那样的宽松环境和社会支持。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普通中专和成人高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后勤基础设施水平低且不完善,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需的资本基础,后勤员工文化素质一般不很高且年龄多数偏大,这种状况使后勤改革中人员分流、脱钩后再就业难度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使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经济实体从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打破传统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促进高职院校教宵思想、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转变,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成为当前迫切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选择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笔者将以普通高枝后勤改革模式选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基础,探索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提供可参考、可操作的途径,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选择和改革过程提供实践支持。

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方案

目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即将启动,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实现对原有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面向地区性统一的后勤服务体系,实行社会化的经营管理,从而使离职院校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抓好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虽然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但与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相比,在社会环境、基础条件、市场空间、消费群体等方面。高职院校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改革不能完全套用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而应当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学习和借鉴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经验的同时,将改革模式的选择与离职院校的特点充分融合。

(一)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流程

1.前期工作。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可满足程度和任务完成能力进行分析。

2.备选改革模式的提出。主要是识别其关键影响要素,以此确定山西省高职院校所具有的优势和应当克服的劣势。在此基础上,应当利用文献资料、现有的后勤改革分析报告和互联网手段在内的多种途径。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所有模式进行搜索和识别,然后分析其对后勤改革目标可满足的程度和可完成任务的能力,能满足上述务件的后勤改革模式为备选后勤改革模式,否则应当重新进行后勤改革模式的搜索和识别。

3.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评价。在此。主要从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应性、可行性、可接受性三个方面对备选后勤改革模式进行逐层评价。经过上一层评价后,排名靠前的若干备选模式作为下一层评价对象。如果经过某一层评价后,发现备选后勤改革模式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当重新进行搜索和识别。

4.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选择与确定。依据前迷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系数,确定综合评价系数,再确定最后排序,从而选择确定最终的后勤改革模式。

(二)备选后勤改革模式提出

结合当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运作管理和改革的现状,按照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进行分类。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备选模式主要有:

1.大后勤运行模式。即“大机关、多实体”模式。主要是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划归新的后勤处。按职能类别成立各种科室;将后勤服务职能按服务领域成立各种实体。后勤处为行政管理机构,各实体则在后勤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负责全校的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通过签订服务质量、经济目标管理等协议的方式运行。

2.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根据政府计划或社会要求,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项目,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争取得一定的回报。然后转让给社会或政府。它是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武。目前,BOT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3.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即“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把后勤服务I作和后勤服务人员从学校分离出来,组建后勤集团(或总公司)。后勤处(甲方)履行学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代表学校监督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核定经济指标。后勤集团(乙方)则承担起学校的后勤服务与保I障工作,按照甲方核定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

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相对独立地运行。

4.小机关多奕体型模式。按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分别成立一个代表学校行使甲方管理和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另外成立多个按行业组建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学校对其在明晰资产的基础上。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多实体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才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真正形成。否则市场经济主体的短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

5.开放运行模式。开放运行模式就是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开放,由它们来完成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此种模式大约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将枝内后勤服务市场完全向社会开放,引进社会企业来校经营;=是将后勤服务工作按服务类型有选择地交给社会或其他高校有优势的后勤实体来完成;三是学校选择有一定实力、专业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企业来承担后勤服务工作。学校将原有后勤服务人员并八该企业,按合同约定范围、质量标准、服务价格联办后勤。

6.跨校集团模式。跨校集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将一定区域内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与学校分离后组建跨校后勤专业集团,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跨校集团模式利用规模与专业的优势,降低成本,实现区域内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使高校后勤服务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高等教育产业。

7.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通过后勤与学校实行规范分离,逐步淡出后勤资源配置舞台,直到最后完全退出;在后勤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上,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非行政领导和决策人,从体制上对高校现有的后勤资产进行有效重组,使产权的主体从单一的国有形式走向多元化。在操作方法上,则应与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将学校后勤资产的一部分按照以人为本、人性化操作的原则,作为身份置换补偿金用来向后勤员工配股,以彻底买断后勤职工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事关系,变“事业人”为“企业人”。

经过对高职院校实际运行中的现状调查,对上述7种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初步筛选后。大后勤改革模式、开放运行模式、企业化运行模式三种模式被初步筛选掉。首先,大后勤改革模式由于没有克服事业型后勤的缺陷。对各实体的运作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学校无法摆脱繁杂后勤事务的纠缠,不能有效降低后勤服务成本,难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水平,因而采用这种模式很明显将无法迭到改革的目标。其次,开放运行模式由于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完全开放,而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性,结合当前的现状,不具有现实性,因此也被排除。再次,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它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的职业技术院校,推行股份制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比较大的困难:一是公办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干部职工甚至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没有牢固树立以市场为本位的办学观念,而且对股份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推行股份制缺乏信心和勇气;是在公办高职院校推行以“产权明晰化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股份制还没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政策,在真正推行国有资产股份民营化和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三是与股份制配套的综合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财务制度改革、资产管理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等。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跨校集团模式4个后勤改革模式。

(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用性评价

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定量筛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初选出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对高校的适应程度。以及它保持或改进高职院校竞争地位的能力。笔者通过使用适用性评价矩阵法(QSPMI法)作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定量筛选方法,对剩余模式进行进一步筛选。筛选程序如下:

1.适用性评价项目确定。借助系统工程中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战略管理中战略评价选择理论。提出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适用性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机会利用程度、威胁规避程度、优势发挥程度、劣势克服程度及后勤改革目标与任务实现能力五个方面。

2.确定适用性评价:级指标权重。采用上述各项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各适用性评价:级指标的权重。

3.列出备选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初选的基础上,提出的四个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

4.确定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吸引力得分值。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专家,对日种后勤改革模式相对于内部优势的发挥程度、外部机会的利用程度、内部劣势的克服程度、外部威胁的规避程度及与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确定出上述四个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级指标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5.计算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反映后勤改革模式在同类模式中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6.计算综合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将各改革模式的加权吸引力得分值累加,得出加权吸引力得分的总和。

根据后勤改革备选模式适用性评价结果,筛选掉其程度和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然后通过可行性评价和可接受性评价来进一步选择。通过评价,我们可以把“跨校集团模式”筛选掉。理由是这种模式要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影响下才能组建起来,政府和学校还需倾注大量精力,跨校集团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事业”性质,无法真正社会化,因此适用性不够。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经专家访谈调查,这种结果与很多高职院校决策层的价值偏好基本一致。

(四)后勤改革模式的可行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主要是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的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资金保障能力、管理支持能力、营销支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服务提供能力五个方面。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行性评价,确定出可行性评价值。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满足程度分为五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确定可行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分析可行性指标对于可行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行性指标为评价主体,根据专家的可行性评价意见做出评价。

4.可行性相关满意结果处理。首先,根据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得出评价结果。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并确定相关可行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行性指标权重,确定可行性满意度,从而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可行性评价结果。

5.可行性评价。根据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值和评分标准标度,筛选掉“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理由是:普通高校的

师生规模较大,它能向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益服务保障,但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山西省高职院校。由于后勤经营服务实体难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严格成本核算,市场将会难以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可行性不够。可以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作为下一步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选择的备选模式。

(五)后勤改革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接受性评价主要是分析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可接受性、员工可接受性、学生及家长可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我们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后勤实体管理者、后勤实体的员工、部分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接受性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根据决策评语集,确定可接受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接受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通过分析可接受性指标对于可接受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接受性指标为评价主体,专家的评价意见认为: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两种模式的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专家认为很强的占85%以上,认为一般的较少,只有13%左右。认为员工可接受性强的80%,认为一般的也占到了20%。认为学生和家长可接受性强的100%。

4.可接受性相关满意程度专家结果处理。首先。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和相关可接受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接受性指标权重。最后,确定可接受性隶属度,可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可接受性评价结果是较高的,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相对低一些。

5.可接受性评价。根据后勤改革模式可接受性评价值,可以看出模式1-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而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较为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但模式1比模式2更好,所以选定的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对于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是可接受性更强。筛选棒“BOT模式”的理由是:“BOT模式”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一定期限内由修建公司进行独立经营管理,学校或政府部门在高较后勤系统中的话语权被完全弱化,其各方可接受性不如“准企业化运行模式”。

(六)后勤改革模式的确定

根据前述评定结果,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实施,可以对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形成有效的支撑,能充分满足高职院校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并且融合了现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中相对积极的因素,弥补了其不足之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用该模式可实现高等教育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准企业化运行模式是山西省高职院校目前及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较好的后勤改革选择模式。’

依据前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有关分析结果,对照以上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特点,考虑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目标可实现程度和任务可完成程度。在此得出结论:选定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作为山西省离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模式。

第2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情况,由表显示,新旧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课程架构及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第一,旧方案总课时数比新方案多了240学时,是新方案的1.5倍;第二,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不同,新方案在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理论3.89%、能力培养1.11%、考核3.75%和机动0.97%的比例,减少了各项基本技术实践课9.72%的时数比例;第三,专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排序上有所不同,新方案增大了专项技术实践的考试比例,减少了理论和能力的考试比例。形成了专项学习学时多得考的少,学的少反而考得多的格局。

田径专项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学期分配比较

田径专项课程是在田径普修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而选修的进一步提高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各占学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学期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质量。据调查,在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数上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只是新方案所占总学时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在授课学期安排上,旧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与田径普修课同步教授,新方案第一学期没有专项课,只有田径普修课,到第二学期才开设专项课,即在学完田径普修课后开始学习专项基础理论,在时间上新方案推迟了半年进入专项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践课程安排上,旧方案第一学年学生是在跑、跳、投三类中各选一项进行专项训练与提高学习,新方案是在重复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项掷标枪技术和教法的学习。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比较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专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通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旧方案教学的学生有88%人认为田径专项课在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比较多样,信息量比较大,较好的地掌握了各自专项特有的技能技巧,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新方案认同的学生比旧方案少16%,这与专项课时的减少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实施旧方案教学的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专项教师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田径理论知识及技能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不相符,应用的很少;新方案中有42%的人认同,稍优于旧方案。对学生在解决田径教学课中问题,最缺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旧方案有六项因素指标低于新方案,其中旧方案的专项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及示范与纠错能力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新方案二个等级,说明旧方案的专项教学能力实施效果明显好于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出,旧方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理论知识和技术往纵深方向的训练与培养,在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脱离了中学体育教学需求,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缺乏各项运动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与应用。没有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实践消化应用,及时寻找出症结,适时进行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案。针对上述调查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找到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们普遍反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上来的,接受体育正规训练的时间比较短,体育技能基础一般,进入大学以后很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要花时间加强。因此,从目前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来说,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处理好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的广博性和精深性的矛盾,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使之结构更合理、科学。将有利于打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田径专项“核心竞争力”。

学生达到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结果评价

跟随上海体院实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一轮两套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的结束,我们对实施两套不同改革方案的田径专项学生达到田径专项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达级的项目中,实施旧方案学生中有40%选择径赛,60%的选择田赛项目;而新方案中有54%学生选择径赛项目,46%选择田赛项目。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实施新方案教学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径赛项目是因为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对身体条件要求不是太高,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容易达到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而田赛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为了减少学习难度,尽早达到课程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只能选择径赛项目。

田径专项课程规格要求与培养目标实施成效评价

在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多能”教学训练目标中,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比较实用,实现了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目标的人数,旧方案为64%,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2%,评价等级为合格。经过大学田径专项课程学习,认同自己达到了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数旧方案为68%,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6%,低出12%。综上所述,在深化田径专项课程改革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共存现象,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安排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优秀的课程,如何将优秀的专项课程设计转换成完美的产品。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中均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第3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古典文献”五个,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了弥补设置缺陷,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厅首批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刘邦凡)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省略/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出版科学》,2005(5)。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2005(3)。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6(4)。

5.仝冠军:《论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第4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时,研究生培养质量却依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为此,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育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的工作重点之一。2006年,酝酿已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先在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行试点。今年下半年,教育部进一步将试点高校扩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将是实施2007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力图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管理体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此过程中,公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将实行并轨、统一收费,国家和学校将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强化导师资助等,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统一收费意味着研究生将承担数量不菲的培养成本,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否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入学门槛增高?是否意味着大量优秀的贫寒学子被拒之门外?改革在力图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基础上是否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呢?笔者将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概念,从公平与效率两个视角对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进行重点探讨。

二、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效率与公平分析

(一)理论基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概念。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而价值理性则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做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在他看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相对的概念,价值理性以追求某种终极价值为目的,注重行为的终极价值,而较少考虑行为的手段、过程和后果。工具理性追求行为手段的效率,强调行为的效率。为了实现行为的效率,人们会考虑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方法对行为加以组织和控制。从而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始终是行为手段是否最有效率,是否可以有效地达到期望的目标。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效率追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当前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愈显严重。据统计,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2%,远远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质量相差甚远。因此,解决经费投入不足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 高等教育经费利用效率。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效率追求首先体现为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利用效率。长期以来,经费问题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以来,这个问题愈加突出。目前,国家不会也没有能力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经费。正如威尔逊所言,即使最富裕的国家也不可能提供普及高等教育所需的经费。布鲁贝克也认为,除非社会愿意重新分配目前用于国防、空间探索、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计划方面的国家资源,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普及高等教育解决经费问题自然而然成为国家的目标、社会的期望。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吸引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资金,实行培养成本分担理所当然地成为解决高等教育国家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的途径。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成本分担原则,研究生教育实行公费和自费并轨,统一交纳学费,同时强化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导师也需承担部分研究生培养成本,这部分成本来自其从国家、学校或社会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效地分担了研究生培养成本,缓解了国家财政的压力。培养成本在各利益主体上的分担,如国家、学校、导师、学生、社会等,也有效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教育经费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是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国家,有限的教育经费资源承载着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体,因此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在效率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设计的成本分担机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在此过程中,工具理性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效率追求其次体现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和期望,“985工程”的实施更是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迫切的愿望。毫无疑问,人才质量的高低是能否有效实现此目标的关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正是以此为突破口,希望通过强化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军。

就具体方法和手段来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图建立以科研为中心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导师不但要承担研究生教学、指导和管理的责任,而且需要承担研究生培养成本;导师承担的培养成本来自其从国家、学校或社会所获得的科研经费,研究生则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获得导师资助:事实上,通过科研这一核心将导师和研究生的利益联结起来,明确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研究生参与导师利研课题的责任。与原有的培养,机制相比。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利益更加密切,联系更加紧密,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实施主体(导师)和接受主体(学生)的积极性。抛开导师科研经费来源的因素,改革后的培养机制强化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责任,赋予导师对研究生更大的管理权,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无论从导师的管理,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来看,都更有利于研究生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基于工具理性的考虑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提高人才质量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达成期望的首要途径,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则成为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在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人才培养效率追求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匪浅,

高等教育进^,大众化阶段之后,规模和数量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高等教育的焦点也不再聚集在规模和数量上,而应转移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价值理性主导下的公平追求

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永恒的话题,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公平是教育的终极价值之一。如果说从工具理性出发是注重关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效率取向,那么从价值理性出发则注重关注其公平取向。从此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内容来看,关于其公平追求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改革后研究生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其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公平问题。

1 研究生入学机会的公平追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入学统一交纳学费,是否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入学门槛提高。教育公平是否因此而更加缺失呢?从目前试点高校公布的改革方案来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首先,向研究生收费本身是现实的需求,也符合“谁受益,谁付费”的公平原则。如果有人认为向研究生收取学费是一种不公平的方式,那么利用所有纳税人的资金办高等教育,却让少数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利用它来为自己谋利益,是不是更不公平呢?某种意义上来看,前者至少比后者要更加靠近公平一些。因而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收费的问题,而在于该向谁收费、收多少的问题。研究生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它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投资,也是一种个人投资,私有性较高。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研究生本人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利益,理应承担一部分培养成本。而与原有的一考决定公费和自费的机制相比,如果收费标准合理,统一收费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更加公平的选择。

其次,研究生统一收费从“谁受益,谁付费”的角度来看是公平的,但从家庭经济背景的差异来考虑,如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国家和学校必须在实行统一收费的基础上向研究生提供足够多的奖助学金给予资金补充―一笔足以补充其受教育所支付的学费及受教育期间基本的生活费用。基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由部分收费变成统一收费后,国家和学校将统筹原来的研究生业务费和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学校专项经费、导师资助经费、社会捐赠的奖学金以及学校筹措的其他经费,面向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设立奖助金,设置“三助”岗位,竭尽全力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支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体系。改革后研究生获得的奖助学金额度将大幅增加,广度扩大,有的不但可以免除学费,而且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轻生活负担。事实上。这一措施弥补了统一收费对优秀的寒门学子带来的不公平,优秀的寒门学子并不会因统一收取学费而被拒之门外,只要他足够地努力、足够地优秀。从具体数据来看,改革对于避免不公平作出了很好的尝试。以中山大学为例,从资助面来看,改革后,该校博士研究生的资助面扩大到100%,硕士研究生的资助面扩大到60%,资助覆盖面明显增加。从资助额度来看,所有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生都可以通过承担助研工作而获得除免交培养费外,第一年不少于7200元,第二、第三年每年不少于9600元的生活津贴。博士生的生活津贴将比改革前的普通奖学金提高―倍以上。所有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生如获得奖学金,将至少获得不少于4800元的生活补贴,比目前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于保证优秀的寒门学子进入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环境。

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资助体系在原有奖助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和强化国家和学校对研究生资助的责任和义务,更多贫困的优秀学生真正得到帮助,缓解经济不平等给教育不平等造成的影响,使教育公平较以往前进一步。国家和学校在资助研究生方面如此大张旗鼓,毫无疑问是保证教育过程中的平等,追求教育公平的终极价值,价值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绝对主角的地位。

2 研究生激励机制的公平追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价值理性的角度,试图改变原有培养体制中“一考定终身”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使研究生培养机制更加公平。目前。我国研究生实行公费和自费的双轨制,公费和自费类型在入学时便予以确认,评判的标准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培养类型一旦确定,研究生阶段所享受的待遇便一并固定。这种待遇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不变,与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取得的成绩没有任何联系。当+人被确定为公费研究生后,不管他在研究生阶段的成绩如何,他都将由国家承担培养成本,并将获得国家的生活补贴;当一个人被确定为自费研究生后,即使他取得的成绩超过公费研究生,也无法免除培养成本,无法获得国家的生活补贴。奖助实际上成为“铁饭碗”,它既与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无关,导师也缺乏调控余地,不利于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显然,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激励机制是不科学的,更缺乏公平。正如史密斯所言,一个人的能力决不可能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内被认识清楚,而只能设想提供―个良好的发展机会的话它可能怎样。在+给定的--时刻,通过一次特定的考试,轻松地给其能力下个定义,并且根据这个定义决定其在随后长达几年间所获得的待遇和权利,是一种武断,公平性令人置疑。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力图打破这个“铁饭碗”,将研究生的奖助与其实际表现结合起来,实行一年―评的动态奖助机制。这就彻底打破了目前“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局面,除第一年研究生所享受的待遇和所获得的奖学金由入学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决定外,随后各年均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进行评判。表现优秀的研究生不但能获得奖助学金,而且额度比目前大大增加;表现不好的研究生则将失去奖助。这种动态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公平。公平、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史密斯所说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机会”下,研究生参与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更高,他们感到自己的奋斗有价值,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受到了公正的对待。

三、总结

第5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质工程 研究生学术道德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22-02

【Abstract】For the study of academic morality cultiv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key is how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reform programs of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other engineering majors in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basic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 terms of the present reform generality of education, regime and supervision of academic mora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for the reform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mechanism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Key words】Geological engineering Academic mor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近年来,国内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频繁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污染了学术环境,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技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作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后备军中的一支,其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现象也有发生。学术道德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得到高度重视,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培养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提高地质科学研究、改革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建立健康的地质工程专业学术管理环境,规范地质工程专业学术秩序,优化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情况

面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我国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例如,四川大学在今年开学典礼上让新生学习《四川大学关于学位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并首开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更是从几年前就开始,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就邀请学者主讲学术道德,北京大学更是将学术道德规范开设为必修课;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处理违反学术道德行为、受理学术道德规范问题举报、并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在制度保障上几乎各大高校都设立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学术道德规范;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还利用网上的学位管理系统接受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现象的举报。高校采取的这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的改革提供了许多参考和经验。

二、地质工程专业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的构建

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诸多问题,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而应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对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进行标本兼治,应建立系统的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研究生学术道德机制用最优化的一系列方法来处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学事务、管理事务与行政事务,是由几类不同机制联合起来,共同形成的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统中起作用的完整运行体系。[1]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主要从教育、制度和监督惩治三个方面进行。构建长效机制,既要从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着手,更要重视规章制度责任划分,也要落实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建设。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依托高校其他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剖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共性,充分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不仅对学生进行心灵内在的学风建设,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更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避免学术不道德事件的发生。

三、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优化地质工程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

1.研究生新生入学的学术道德教育

正如国内各高校在开学典礼上对新生入学道德教育的重视,地质工程专业新生入学也是对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相关介绍与宣传的最佳时期。以新生入学为契机,邀请地质工程专业知名人士以其本身对名利的淡泊、对学术的敬畏的例子为学生做规范和道德的引导,并从学术道德的基本定义、目前出现的现象、危害、处罚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教育。以引导为主,在开学之前端正学习态度,理解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在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2.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培养优势,建立学术诚信责任制。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基于所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负责制的特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密切,形成了以实验室、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导师为核心的团队。[2]对于学生的培养,导师承担着精神生命的培育和研究方法指导的双重责任。在精神培育上,加强师德建设,导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使学生牢记社会责任,秉持诚实、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学术作风,甘于寂寞、淡漠名利,担当学术道德的实践者;在学术研究指导上,导师根据项目课题内容,结合时代需求,设计出适应每位研究生的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意义的专题研究项目,确保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不重复。学生自己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导师在其中扮演一个服务性的角色。根据导师为主体的特点,地质工程专业还应建立学术诚信责任制,实行学生、导师、系、学院四级体系的学术道德责任管理。每一届新生入校时,由学生、导师、学院与学生管理部门签订学术道德责任书,将学术诚信纳入导师和学院的工作考核,直接挂钩导师招生资格与学生的研究经费,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的联动性。

3.打造实践创新平台,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励措施。

地质工程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打造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开展科学实验,避免学术不道德事件的发生。依托国家支持地质工程等艰苦行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政策,依托国家支持高校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信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积极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创新平台,打造地质专业特色精品,以参选课题为主线,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研究创新的能力;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育优秀学位论文,对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和获得各级别优秀论文称号的研究生进行奖励,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情。[3]

4.提供良好的论文开题条件,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学生在研究中缺乏见解和观点,自然就想到抄袭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科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我们利用这便利条件为研究生提供更多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使研究生的课题不重复,研究内容不重复,从源头上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积极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于2011年5月成立了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与俄罗斯、丹麦、日本等国家知名学校、企业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并共享许多国际资源,使学生对南极的地质状况研究充满了好奇,激发了科考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站在新的高度上对待研究。

5.实行监管惩治并举

单靠研究生自身的道德调控和培养单位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学术道德失范的发生。由国内几起学术道德事件发生后,高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在处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中发现,硬性的制度监管和惩治可以收到很好的警示效果。所以,地质工程专业结合实际,制定了本专业规范学术研究行为的规章制度,遵循地质专业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防止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4]

6.发挥学术批评的监督作用,从舆论导向上对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给予严惩。

许多高校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都一致的采取了保密的态度,有碍于高校学风建设的“颜面”问题,对道德失范处理过程和结果并不公开。[5]用沉默的逻辑来对待学术造假,只能制造更多的造假隐患。地质工程专业在处理学术道德问题方面,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制度,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监督研究生教育质量。针对全国各大高校在法律层面的学术监督制度短期内无法建立起来的情形,充分发挥学术批评的监督作用,从舆论导向上对于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给予严惩。例如,建立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媒体和个人对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督,在公开的大环境下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进行约束。

四、结 语

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学术道德教育实施的关键。结合地质工程专业特点而形成的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还需要在改革实践中加深理解,并逐步完善。希望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运作起来时,能真正给予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学术诚信茁壮成长、有所作为保证,保持地质工程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地质工程学术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一、曾志英.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2011(1):181~183

2 赵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4):35~37

3 魏继红、吴继敏、孙少锐.如何加强地质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59~60

第6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学术型;应用型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指在同一学科专业背景下,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以便于学生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前沿科学研究;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致力于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的郑州大学,理应站在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前沿。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和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已进入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阶段。改革后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攻读博士学位或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任职,主要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二是直接就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情况,从事科技开发、技术支持、生产管理等技术类工作或其他业务工作。针对这两个发展方向,学院对原来仅适用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单一培养模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重新设计,学术型研究生更侧重于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用型研究生则偏重于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以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来阐述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实施情况及有关思考,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学科专业介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工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这一学科的智能控制方向主要研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等,注重上述方法的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故障诊断方向主要研究当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仍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研究利用获得的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使系统工作保持在最佳状态;鲁棒控制方向主要研究被控对象参数变化后控制系统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并在某种意义下保障系统的最优性能;信号处理方向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问题,包括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滤波器设计、自适应滤波器设计、噪声抵消器设计等。

(一)开展研究生分类培养的优势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个博士点;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高电压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弹制导与导航等10个二级硕士点);有4个河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多项横向项目,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学院还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与社会企业、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先后与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等9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共建协议,并在辉煌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院等单位建立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实习实践基地4个。

(二)两类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的比较

1.课程体系的比较

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样,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类。但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课程中,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进行了重新调整,新增了自适应控制、小波分析与应用、机器人控制和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系统等9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取消了复杂系统控制、组合智能控制等6门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运用条件的课程。此外,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要想获得学位,其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也由原来的16个学分降为12个学分,其工程实践和社会调研学分由原来的1个学分提高到6个学分,但整体上其在课程教学上需要获得的学分还保持原有的34个学分。

2.研究内容的比较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从针对复杂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理论,利用各种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以建模、预测、优化决策及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转变为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研究内容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设计与实现技术等多个层次,应用遍及工业生产过程、航空航天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领域。

3.学位论文的比较

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方面,其具体要求从偏重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偏重实际应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不少于2万字,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或技术开发,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案例和工程实践分析中提炼理论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实践能力,重点考核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的思考

第一,如何合理有效地配备两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师资力量,新的课程体系是否适合实际应用的需要,两种培养模式下学生身份转换的途径与方法等,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二,需要思考两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如何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尽快建立学科覆盖面宽的企业基地,并聘请企业专家为合作导师。同时,学校、企业、研究生之间的权、责、利如何界定并逐渐规范的问题也需要思考。

第四,在研究生分类培养过程中,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首先取决于导师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因此,怎样尽快完善导师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是一个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

第五,学院原始创新较少很大程度上是由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不足造成的,因此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学院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控制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比例,尤其是避免过度强调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而忽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值得思考。另外,怎样稳步适度地推进分类培养的进程,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对于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教育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大力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在实践中切实完善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改革方案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朔,陆根书,席酉民.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2]沈媛媛.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8,(9).

第7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这个夏季注定是汉语的春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熠熠生辉”、“户枢不蠹”、“犟嘴”,这些词听起来并不陌生,然而许多人提起笔来却不知如何书写。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我们的母语如此“低落”?

然而,与汉语的“低落”截然相反,“英语热”却持久不衰。国家语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大学生将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外语的学习上。诚然,我们不能因为汉语遇冷,就妒忌英语热。然而,一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如此厚此薄彼,多少是有点不正常的。正是教育的硬杠杠,让一些学生只能废寝忘食,助力英语热。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有利于查阅资料、与国际接轨。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安放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 妥。一些孩子从小就参加英语补习班,英语说的相当标准,普通话却磕磕巴巴,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忧虑。

第8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教改方案;经济管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52-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的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因此,高等的教育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实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教学模式转型,除了在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环节做改进以外,还应改进传统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使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从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过去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来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构成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面临国家高等教育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形势,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应充分发挥协作平台、资源平台的优势,为学生能力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我校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培养需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探讨实验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怎样实现有机结合;为新形势下,新时期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原来的投资经济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基础,构建了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和创新与创业模拟等5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创设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设计与实训、3S与区域综合规划实训、SCM模式下物流与商务综合实训4大跨学科综合实验平台。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21个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了实验教学。这些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探索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实验条件,教师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学生也获得了各类实验教学成果,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竞赛、金融衍生品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获得奖项。这既适应了建设多科性大学的需要,同时也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了智力支持。

2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

按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高等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上,应以夯实基础理论,激励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实践能力为着眼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创新力为实验教学理念。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停留在讲完一堂课或解决一道题的层次。

(2)“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在上经济管理实验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学生只是有知识,没有能力;这种“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不适应学生能力的培养。

过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教学改革不能形成学生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技能。

3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3.1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按照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重庆工商大学的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创新能力、二是实践组织能力、三是适应社会的能力。

3.2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培养需要,本文认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应从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形式改革。

本文认为,要突出能力培养,则在实验教学形式上突破从教室到实验室的形式,大胆走出校园,强化实践教学。

针对不同的课程理论所涉及的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开展“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即实验课程形成虚拟仿真实验+社会生产实践的模式,鼓励实验课程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与仿真实验之中,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合作。指导教师如果是在本学科领域有过一定实践研究经验的老师,例如我校部分教师参与研究制定了重庆茶园新区或重庆统筹城乡规划,对重庆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比较熟悉,而且有相当的研究水平。实验课教师在教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时,老师可带领学生到重庆市相关开发区进行一次以上的调研和参观。调研和参观需给学生一定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调研和参观场所的具体情况,会同调研单位有关人员拟定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在实施调研计划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实际的社会生产实践的来龙去脉,学生再根据调研情况和实验课程理论写出实验报告。

这种教学形式的改革,使得学生直接参与了本学科的社会实践,对学生利用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是最直接有效的。

(2)教学内容改革。

本文认为要突出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注意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紧密结合,力求达到通过实验活动,把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改为基础理论性实验(80%)和综合性实验(20%),制定了如下改革方案。

①完善理论基础实验。

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经济理论主干课的基本理论知识,那么理论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结合经济与管理课程特点,直接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知识点,力求训练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技能。

②增加经济管理综合实验。

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做一定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做到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探索性,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探求的科学精神。教师先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社会的经济问题,提出几个参考选题,选题要体现学科发展趋势,注重理论和应用的结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综合实验方案,然后集体调研,经过教师指导形成可行的、能解决社会实际经济问题的方案。通过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培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法改革。

本文认为要突出能力培养,经济管理实验活动的教学方法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本文认为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以“诱导+抛砖引玉”为核心的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体操作可以工商大学经济管理中心的示范教学平台为基础,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采用老师限定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出几个理论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参考课题,要求学生自行团队组合、选题、做实验论证、实验的设计;最后的实验结果以答辩的形式展现。促进学生去做探索性思考,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选题涉及前沿性内容时鼓励学生们开展“研究和探索”和“给出诠释”;在实验论证时使用“方法+举例”的办法使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自己将要做的实验的要领;在做实验内容设计时,引导学生用“寻求方案”的办法寻找整体解决方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然后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改革。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教学就要体现其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所以在设计评价指标应做相应的改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应根据高等院校发展战略的思想,结合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特点,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应含盖学生实验学习的各个环节,能较全面地反映其实验过程、成果及能力提高状况,具体包括综合实验成绩、实验情况、实验设计和实验答辩等环节的考核。

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从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成员相互理解意识、深入课题的实践程度、在实验的实践中表现的小组领导能力、解决经济问题能力和探索性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有信心面对选题的选择、遇到困难时能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调研和实验的过程中能否实现自我和谐、有没有团队责任感。

教学效果评价改革重点是适应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实验中心和老师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自主设计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用来指挥实验教学的效果。

4 保障措施

为保证以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1)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中心组织建设。

学校专门在各学院设置实验与实践教学责任人,一般由一名副院长兼任,统筹本学院的实验教学和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组织实验教学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提高教师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2)在待遇上激励教师实验教学改革。

学校应重视实验教学,在职称评定、课酬待遇、创新奖励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保证实验教学可持续发展,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对那些培养学生能力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政策,在课酬分配上,优秀实验课堂的课酬适度上浮。并授予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能力培养能手的荣誉称号。

(3)加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开放力度。

加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开放力度,合理规划开放内容、时间、地点和方式,保证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实验室。同时,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实行实验教师轮流值班制度,保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有相应的教师辅助其及时解决,提高学生实验效率和积极性。

(4)加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适时开发出有针对性与重庆有关部门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相衔接的实验教学软件,提供给学生使用。采取协同开发、资源共享等办法,构建数据资源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管理实验的教学与社会的实际脱节的问题,提高人才能力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G].教高(2007)1号文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G]. 2009,(1).

第9篇:研究生改革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学科教育;与专业相结合

1.引言

日前,一则“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误读消息引发关注。自从教育部启动高考方案改革以来,就有多位专家在不同场合透露给媒体不同的版本。各种猜测与评论众说纷纭,引发的各方利弊分析此起彼伏;甚至有人疑问日后是否会减少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在庸人自扰。因为Crystal D.(2004)认为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世界的语言生态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英语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语言。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普及,英语做为一种语言工具只会越来越重要。相应的高考英语将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也会带来挑战性与契机性。

2.跨学科与英语跨学科

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其概念本身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充实与完善。2005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等单位联合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提出:“跨学科研究是一种经由团队或个人整合来自两个或多个学科(专业知识领域)的信息、材料、技巧、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来加强对那些超越单一学科界限或学科实践范围的问题的基础性理解,或是为它们寻求解决之道。”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通常用跨学科教育来弥补规划教育中的一些缺陷,比如因为语言技能的各自分立而没有有机联系,或外语教学中所传授知识的零碎性或专业划分太细等问题。跨学科英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尝试,可以说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案,特别是外语+其它专业的复合研究,比较注重外语能力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

3.国内英语的发展态势将促进跨学科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未来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成绩分等级、不同的高等院校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这是目前所释放出的改革信号。虽然官方表态,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完善,但这说明一个多元而动荡的英语学习时代正在到来。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此前接受南都采访时曾表示,“一年多考”的模式之所以选择英语着手,是由于目前英语考试的技术水平最为成熟。当前,在中国所实施的英语社会化考试类型繁多,包括托福、雅思、GRE等。这些测试种类的多样性证实了社会市场需要对英语要求的多样性,对应的是否也预示着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与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多次考试就需要从技术层面获得等级测定,难度非常大”,唐盛昌指出,这就需要保证连续多次考试,能取得基本稳定的成绩,需要很多技巧,包括试卷难易程度、题目设置以及分数汇总等。由高考一次定终身到进行多次社会化考试如果实行,那么这种大学习环境发展变化也必将促使我们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因材施教”,进行跨学科融合。将跨学科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能够化教学模式单一为多元,转教学内容单调为多样的效果。

4.跨学科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相应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指导方针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运用为目的”,即:一方面,要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的英语水平上进一步夯实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跨学科课程设计的途径有多种,可以是单门课程内的多学科融合式和多门课程的多学科融合式等。而具体的教学方案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对象环境中进行,以下以我校路桥工程学院为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用英语讲授的与路桥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

《新编实用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第二册》的Unit 3 的课题为Keep Healthy and Seeing a Doctor。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保持健康与看医生”。教学中可设置跨学科环节(即引入路桥专业).教学目标之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学生经常会有外派出国修路务工的机会,除了与外国人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之外,尤其是公路与桥梁方向、桥梁与隧道施工以及工程测量方向的学生经常会遇到塌方、渗水等危险事故,那么及时报告事故伤情很重要,这时相关英语表达派上用场,如 He said no casualties had been reported, but some houses collapsed and landslides occurred. (说并没有伤亡报告,但是部分房屋倒塌,山体也有塌方发生。) A safety drive has cut deaths by almost a fifth since 2005, on average more than 10 people died each day last year in mining incidents such as flooded shafts and collapses. (自2005年以来,安全整顿使得煤矿的死亡率降低了约五分之一,去年,平均每天约有10人死于矿井渗水及塌方等事故。)教学目标之二,能用英语准确描述病症并能正确理解医嘱,能用英语与医生交流描叙症状并能看懂药品的英语说明书等。例如Give medical advice to a boy suffering from a toothache。(向牙痛的人给予建议。)这些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论

英语跨学科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结合发展,寻找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二者之间的关联,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把我们的学生打造成具有白领素质的蓝领工人。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2] Crystal D.The Language Revolution[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

[3] 刘艳.论英语教学与跨学科教育模式的结合.中国成人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