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心理教育的角色认识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自身完善紧迫性的认识。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不亦乐乎。现今的教师首先要构建内心世界,树立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教育学生修身,使其心理健康。教师要扮演好心理教育的角色,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即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和认识结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有全新的教学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3R”(读写算)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又新增了“2R”(尊严与负责)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尊重别人,爱护集体和行为规范),再教会学生做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应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只有教师认清了心理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把握了正确的教学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内涵。
2.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
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这是体育教师角色行为的正确体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之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也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学生有哪些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这样就容易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友谊,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自我表现受到别人非议等。这样就造成学生心里矛盾重重,对其成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从心理发展上说,此时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帮助,直至他们走出误区。作为扮演心理教育角色的体育教师来说,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矛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体育 校园文化 构建
一、校园文化
体育是高校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学校里除了正常的学习上课之外,还有很多课堂以外的东西,在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有它特有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学校相伴而生,但人们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则相差甚远,因此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大不一样。诸如,校风、学风、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等,仍然是每个学生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议论的话题。体育对于校园文化来讲,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体育界则更是一个热点。
近些年,人们对校园文化的谈论很多,各界的人士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研究,但对什么是校园文化却尚未形成很一致的认识。综合各家之见,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传播艺术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组织各类文化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把校园文化限于美育的范畴。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办学中的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型文化两部分。这种认识的显著特点就是认为校园文化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包括了物质文化;认为诸如学校的教职工队伍构成和状况、教学科研设备状况、学校的校容校貌等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三是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仅包括学校的思想、意识、观念、习惯及情感领域。这些人士认为,校园文化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
对上述三种看法,我们认为各有其长和其短,不能完全同意。我们理解的校园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与行为规范。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
二、体育与校园文化
提到校园文化,人们觉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把握。其实校园文化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通过人们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课外体育活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所以说体育在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以愉悦的、娱乐的形态出现的,它是一种能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怡身养心、提高修养的活动,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益,因而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所以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作为体育这门学科来讲,在学校里主要表现为体育课活动、体育代表队的活动及群体性体育活动等。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大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教育的过程。
体育代表队是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学生运动队,可以把学生中的体育尖子和骨干组织起来,通过他们的“提高”来带动全校学生的“普及”;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加强校内外的交流,沟通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也可以争取在体育比赛中获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在这方面树立学校的形象,振奋广大学生的精神。
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以普及为主,重在参与”的方针,注意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指导和帮助。
在长期群体性体育活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当你在适当的时候走进校园时,体育锻炼场面展现在校园的多个角落时,这时你所感到的绝不仅仅是体育本身,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三、体育对校园文化的构建
体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体育能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呢?
(一)体育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
1.体育节
体育节一般有“体育周”和“体育日”两种形式。
“体育周”是集中利用一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除了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宣传教育等内容外,还可以开展诸如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活动。它不仅可以活跃“体育周”的气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体育日”一般是学校结合有意义的节日,以一天或半天时间开展体育活动。由于时间较短,可举行各种专题讲座或图片资料展览等活动,也可举办一些小型分散的体育文化活动。
2.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可表现为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各种组织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利用年级、班级、小组活动来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时,首先应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既要完成体能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课间和课外活动气氛,要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体育课
广义理解,体育课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这里强调的是要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的知识。不仅把体育课理解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还要把它理解成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认识上的飞跃,也是体育课内容充实的依据。
4.日常教育
把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在校园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第一是校园体育文化媒体宣传,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第二是校园体育文化渗透,这是指学校的任何领域均要渗透一些体育文化的精神。谈到学习,就要宣传学习与健康;谈到劳动,就要宣传劳动与健康;谈到思想,就要宣传精神与健康,使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二)展开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方式
1.知识讲座
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讲座内容可配合体育教学任务、国内外体育比赛、体育形势、体育项目介绍等。
2.组织体育比赛
分观摩校内比赛和校外比赛两种,由于条件所限,在观摩国内外高水平比赛时,可组织学生在校内通过录象或电视实况转播来观摩比赛。组织学生观摩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丰富其体育知识。
3.体育知识竞赛
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等特点。教师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组织班级、年级甚至全校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4.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既可以宣传体育文化,又可以提高演讲者的写作水平、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配合其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一起开展。
5.图片资料展览
可利用板报和橱窗等定期或不定期展出。内容可以是专题,也可以是一般知识介绍,或者与体育形式教育配套。
6.发挥媒体的作用
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媒体的配合。校刊、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均是媒体传播的主要方法。媒体具有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可介绍有关体育消息、新闻、政策和法规性文件、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校体育活动信息等。
(三)培养观摩体育比赛能力的方法
通过培养观摩体育比赛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多参与有关体育方面的活动,在校园里形成一种独特的体育风气,展现校园体育,促使校园文化的发展。
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等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的兴趣,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变“看热闹”为“看门道”
了解基本规则、学习技战术知识,是欣赏体育比赛的前提,除了在教学中介绍,还可以利用体育知识讲座、图片资料展览等手段。
2.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观赏体育比赛与观看文艺演出、电影一样,同样能产生强烈的情感,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3.观摩比赛
观摩比赛可以分为观看录象、观看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几种。学校内组织观摩有一定的优越性,观看前可对所观摩项目的规则、技战术特点等做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
4.组织讨论
观摩比赛不是凑热闹,通过观摩可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如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勇猛顽强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优美的体育动作等。观摩后组织讨论可使学生对比赛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观赏水平。讨论可对某一方面进行分析,也可对整个比赛进行评述。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从中也可了解学生的观摩能力及其对规则和技战术的认识,从而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辅导。
5.组织专题讲座
提高学生观摩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如,如何欣赏足球比赛、体操比赛是如何评分的等。专题讲座可在观摩前或观摩后进行,也可以结合规则和技战术讲解等。
6.组织体育知识竞赛
学生观摩比赛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组织体育知识竞赛活动来提高。在观摩比赛前后,组织有关知识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进知识,使观摩活动受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上述培养观摩体育比赛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多参与有关体育方面的活动,在校园里形成一种独特的体育风气,展现校园体育,促使校园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把体育融入校园文化当中,使体育在校园当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也就是体育文化,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快、更好、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5-1
一、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高考竞争的影响,使高中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的心理压力之下,有些学生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即便最后考上大学,也不能坚持完成学业,个别学生还由于心理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要求其心理以及其他方面都健康。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增进身体健康。能够提高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身体健康的有关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锻炼提高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起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从近几年健康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指标,尤其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力量等,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从高中学生中招收飞行员,体检过关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健康教育专题规定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必修内容,就是为了让高中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持与增进健康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的再认识
要提高思想认识。高中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模糊,认为四肢健全和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为此,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对课程标准也进行了修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加入健康教育的内容
1.兴趣引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功体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适宜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体育课的前提。尤其是对于高中的学生,兴趣的产生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要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体育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幻灯片进行实例讲解。
(1)在平时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想了解健康知识的愿望很强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会问我们体育老师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达标测试,为什么要跑800米、1000米;上课时为什么要进行热身运动,为什么要压韧带,跑步时肚子痛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关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只有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才会更有兴趣进行体育课学习。
(2)全面讲解体育课对健康的作用,体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各种活动的基础。以此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理解健康和体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动力和需要。
【关键词】 体育教学;赏识教育;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73-01
教师的赏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需求,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此,教师的赏识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人受到赏识,工作和学习都会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学生,好胜心强,赏识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对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成功和进步给予赞扬和重视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能开启学生的心智,给学生自信,以表扬和鼓励为方式,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的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使学生们能健康的发展。
赏识教育以认识学生为前提,以欣赏学生为表现,以爱的艺术为表现,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带来好的发展。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不怕失败,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得到磨练,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形成独立的人格,增强承受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在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使学生们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掌握动作要求,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应用赏识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赏识教育可以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是让学生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如果动作做不好,学生们往往会自卑、心理压力大,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安慰。如果这个时候,对学生们进行批评,甚至是讽刺、挖苦,那么他们会做的更加不好,而且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运用赏识教育,这种赏识的方法会让学生积极地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使学生从思想上亲近教师,也可以从行动上来进行配合,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课堂任务的完成。
(三)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只是有的孩子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积极地发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育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靠天赋的,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潜能,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体育教师可以好好的利用赏识教育,积极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好好地利用自己的潜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赏识教育从学生的心灵上给他们赏识,使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理解
学生的体质千差万别,体育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理解与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区分,在运用赏识教育时有区别的对待,赏识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赏识教育也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构建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主导者、实施者,只有在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才能正确的对待同学。有了平等、信任的关系,学生们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放开心理上的束缚,逐渐增强自信心。
(三)体育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需要学生的正确的引导与疏解,这是赏识教育所提倡的学生主动思想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把赏识教育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需要老师发挥主导型作用,积极地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也很重要,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很大一部分来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好了,学生的安全感得到提高,会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重人文环境,经济创造和谐、活泼的体育氛围。
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教育,富有生命力,它适合各类教育人群,也适合各科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赏识教育来发挥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信心,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促进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科民,韩文.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应用[J].现代交际. 2010(8).
[2]董英功. 在体育教学中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3]徐敏杰.让赏识教育走进体育课[J].都市家教.2011(4).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2-2700)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24-02
自2005年4月下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后健康教育思想便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从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成为了人类生存意义以及价值的最终关怀,从而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里,使大学生在对体育的认识中灌输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健康第一,是体现人们对自身的前途和自身命运的一种基本关怀。它体现出在学校体育中应为大学生的健康而服务,并且把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统统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中去,这也符合了社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在现时展的需要。也同时将健康第一的理念灌输进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理解中去,从而改变以往大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行为的态度,使其在体育运动锻炼中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健康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将健康第一作为生活中最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健康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在《辞海》(1979)对于健康的概念解释说: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了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四维健康观念。 21世纪是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相提并论,并将其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提高全民身心健康素质的重要方面。此外,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将促使学校体育经历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对健康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将会引起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
(二)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生命健康的根本,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健康具有根本的支持机制,是健康即生命质量的最终担保。同时人们要想健康的生活,必须要育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国民的道德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三)体育行为与体育运动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理解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既生活在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时期,还要不断去适应各方面都有竞争力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四维健康观。这种四维健康观包括了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理、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表发现有大部分人认为躯体健康就是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正常以及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健康第一理念下对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研究
(一)心理支配运动行为取向
心理支配是心理对身体以及思想上支配的心理体育行为,对于外在体育锻炼运动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基本上是由大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动机、对待体育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对体育持有的态度这几方面来构成。
1.大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动机在健康第一理念下的发展
大学生要从传统的体育运动就是强身健体这一观念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方向来发展。如今社会经济繁荣,竞争压力激烈,健康不只是单单的身体健康就可以,大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就要必须拥有良好的健康第一的理念,这是当今大学生要很好地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2.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动机的学习要向科学健康的知识方面发展
现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需求不只是对体育运动技术以及技能的单一掌握,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而大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与理解而不是体育专业知识主要是在对于终身体育的认识和了解关于体育健康的健康知识。 这就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时能够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什么事健康,并且能够从健康第一的角度上去接纳了解,并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在大学中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强身健体,而是要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取向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体育运动行为是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过程中有具体的各个身体机能运动的表现。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一般需要通过从体育运动的内容、体育运动的时间、体育运动的方式以及体育运动的空间等几方面来进行。
1.体育运动的内容需要向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向发展
通过教学以及平时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发现学生目前参与运动项目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涉及了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瑜伽、自行车、定向运动、女子防身术、轮滑、等等。大学生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慢慢的对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的越来越多,因为这些项目既大众化又休闲而且又有社会化。在体育运动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球类运动的比较多,这些无论是三大球还是三小球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趣味性比较强,能后使人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振奋精神,而且社交性也比较强。可以满足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社交活动。而其他的带有技术性的运动内容有一定的社会化,大众化,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大学生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新兴的现代的体育项目也逐渐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使他们有兴趣的去参与其中,如高尔夫、斯洛克、攀岩等等项目越来越受大学生的喜爱。而如今的大学生也已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在通过参与各项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而且还能从运动中使大学生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勇于面对和解决迎面而来的困难最后还可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这些体育运动项目各有各的优点,各个内容的不同,锻炼的效果不同,对提高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
2.体育运动时间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根据资料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间一般以每周3~4次为宜,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20~60分钟最为合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周的1~2次逐渐发展到每周的3~4次。运动的时间也由每次10~20分钟延长到20~50分钟甚至在一小时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学生有了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认识和,对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开始科学合理化。也能够从健康第一认识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身的体育锻炼。
3.体育运动空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对于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的要求上,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也开始在体育运动的空间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从不参与到校内空间的要求到进入社会空间以及自然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充分说明的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开始参与社会、使自己融入社会、热爱生命。
四、结论
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大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无论是从心理支配上还是外在的身体锻炼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大学生也在健康第一理念对体育锻炼从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认识逐渐提高到对健康知识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心理支配控制自身的体育锻炼对外在的身体锻炼有着一定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大学生的外在身体运动行为是在运动形式上向着社会化、大众化以及休闲化的运动方式进行发展的,在运动项目上也开始注意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大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同,既提高了大学生改善体育锻炼的兴趣,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改变自身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也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对健康第一理解又进一步的提高。对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中也开始注重运动时间的科学合理化以及运动空间方面向着多元化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和传播,使其在心理上对健康第一理念有着重要的认识,并不断倡导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运动锻炼,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控、自练、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2]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刘一平,余道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体育科学研究.2007,12
1.1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研究证明:“对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就能形成定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一项运动技术、技能都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师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学生反复练习,使动作不断得到巩固、强化、直到动作实现自动化,形成动作定型。学生学习基本技能、技术的同时,精诚团结、相互合作。因此,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增强学生体质的功效,更具有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功能。
1.2教育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体育课堂的特殊性,努力创建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品德教育的因素,使学生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能够辨别是非,摆脱外部不良因素的侵蚀而成为内在的追求,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1.3道德认知理论
人的道德素质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要想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必须全面理解客观外界对人的深刻影响,分析客观原因和和社会背景,并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熏陶、感染和教育。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主观因素支配和选择的结果。人的道德素质形成于实践,发展完善于实践。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密接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身体力行,获得亲身体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实现知识、品德的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促进品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2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契合点
2.1身心合一性
大学体育教学是在开放的体育场、馆中进行的,学生活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沐浴着阳光,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承受着一定的运动负荷。在这样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运动技能、技术的学习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而且能够融合在大自然中,利用体育运动调节感情、增强意识、陶冶情操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体会着运动过程中的人格平等,与同伴相互接纳、关心互助、与老师相互尊敬,实现陶冶身心的目的,使学生得到身心一体的和谐发展。
2.2内外合一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术、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将思维活动与运动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技能和思想的积极转化,使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教师还必须在课上、课下举办、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道德实践的条件,使外部的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通过道德认知指导自身的行为,形成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让他们在实践中使道德要求为他们个体经验所证实,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3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分析
3.1实践性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周围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趋势,使他们对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根据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做出合理的行为;使学生在愉快中受到教育,不断增进人际之间的了解和交往;在比赛中体验快乐,有利于学生把认识、意志、情感、品格融为一体,使学生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检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进一步促进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认知转化为社会行为。
3.2直观性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学习各种运动技术、技能,就必须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他们的各种情感、观点、信念、意志、态度就会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肢体语言等在体育活动中毫无顾忌地自然流露出来。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行为,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科学地设计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任务及要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3.3社会性
体育教学课堂是开放的体育空间,是人格平等和人际交往的最佳空间,每一个人在教学过程实现着多种角色的扮演。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直接接触,感情交流方便,学生往往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相互交流切身体会与感受,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明白学生所想,就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比赛等活动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证研究
4.1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以集宁师范学院体育系在岗的38名教师以及2011级、2012级的各专业的2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4.1.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期刊、维普等全文数据库有关本课题的论文,分析我国体育教育和德育发展的历史和规律;阅读大量有关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关的书籍、报纸,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就本研究相关问题对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2011级与2012级各专业的232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38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客观分析该院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共发放问卷232份,收回232份,其中教师有效问卷为3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学生有效问卷为197份,回收率是98.5%,有效率为96%。(3)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9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所需结论。
4.2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4.2.1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关系的认识程度(1)体育教师对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了解程度。据调查得知,38名体育教师对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法,只有21%的教师非常了解,而58%的教师对这种提法处于一般状态。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提法及做法的了解程度不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们及时更新体育教育的观念,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意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优势,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2)体育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据调查得知,38名教师中,27%的教师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46%的教师认为必要,27%的教师对此持一般态度,这就充分体现出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突出的效能。(3)体育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查得知,38名教师中,53%的教师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另外47%的教师对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为一般。这就体现出部分教师对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认识度还不够,未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从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与提高。4.2.2学生对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析据统计,6%的学生认为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毫无关系,17%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其中77%的学生认为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对体育教学在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方面的作用认识正确的,这样也就明确地解释了对教师是否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时,达到73%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已经充分体会到了体育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们对目前的体育课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只有28%的学生对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感觉满意,其中有68%的学生认为不满意,还4%的学生对目前的体育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感到很不满意。出现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与教师自身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在对教师的调查研究中表明,教师对于大学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与理解,但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依旧在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作用,使自身的认识与实际的教学工作脱节,最终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5.1.2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学生们对现在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表示不满,渴望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促使他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之余,潜在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
5.2建议
【关键词】生命教育;体育教学
中职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关爱他人、注意安全等良好道德品质的任务。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渗透生命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思想渗透学科教学之中这一理念,如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那么,如何寓“生命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呢?
一、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透视
调查表明,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这个年龄段,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别人尊重、理解和信任;又好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特点。同时,在当前急剧变化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对学生的生命观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长期来,学校、家庭对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极其薄弱。致使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观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个别学生走向极端,轻生、自残以及毁灭自己或他人。那么,如何对中职生进行“生命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每个中职生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懂得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从而使他们珍惜生命,正视现实,勇对困难,调整心理,控制自我,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做危害他人、学校与社会的行为。这是我们做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可是,笔者通过对绍兴市6所重点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就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抽样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数25份,实收问卷数20份,有效问卷数18份)表明:真正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体育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只占了8%,已经认识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的,但尚未实施学科渗透的占42%,尚未认识到渗透生命教育重要性又未开展的占40%,其他占10%。同时,笔者在听课与评课中也同样发现了与此相似的情况。多数体育教师偏重于体育知识的讲解与体育技能的训练,很少提及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哪怕是联系教学内容偶尔提到的要引起同学们注意的也较少。由此得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迫切性。那么,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贵在“有心”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不仅要看到当前中职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要树立信心,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不仅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原则,更要做一个渗透生命教育的“有心人”,注重日常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渗透生命教育。
1.更新理念,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树立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命内容、生命安全等的指导的理念。可以说,这是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前提。我们应明白,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运动可促进学生骨胳、肌肉、内脏器官等的正常全面发育。运动可强健学生的体魄。学生体格的健壮,反过来又能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生命个体的正常发挥,明确及时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
2.理解内涵,注意生命教育渗透全面
体育教师应懂得生命教育内涵的丰富多样,而决不是单一的,应注意生命教育渗透的全面。如有的体育教师把生命教育的渗透简单理解为学生运动时的大量出汗,有的理解为学生运动时仅注意安全即可,有的理解为学生运动时不出现意外就是等。其实,做一个渗透生命教育的有心人,以上这些远远不够。他必须懂得体育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多样性、全面性。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贵在“得法”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贵在“得法”。它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明确内容,掌握方法,结合学科特点,联系中职生身心实际,讲究渗透方式;不可生搬硬套,应自然得体,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应怎样渗透呢?
1.联系学科知识,把握渗透时机
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联系学科特点,把握渗透时机。体育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相对比较容易,因其所选范文不少篇目是直接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而体育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堂体育课,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其各个环节之间是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传授体系。倘若一定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系中插入一个生命教育环节,则显得生硬、死板,也有损一堂课的整体性。
因此,生命教育应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来进行,找准体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生命教育的联结点,将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巧妙地蕴涵于其中,自然地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譬如,在体育基本理论的讲授中,让学生在听、思、议、辩中学习和掌握自我健身与保健的科学方法,明确体育健身对强健身体及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拒绝各种诱惑,克服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2.结合实践活动,贯穿渗透内容
教师应密切结合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性特点,把生命教育的内容适时渗透到每一项运动中,让学生通过每一项运动的实践锻炼,达到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在实践课上,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运动量,及时关注学生在运动中的各种反应,设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项目,激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进而形成互爱、互助、互珍、互竟,关爱他人,爱护自己,合作进取的良好品质。
在实践活动中克服畏难情绪,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体育活动有的项目较简单难度低,有的项目较复杂难度高。对于难度较高的运动项目,不少学生有畏难心理,怕做不来,怕出问题。此时,体育教师一要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二要讲清活动要领,三要做好示范动作,四要为学生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五要及时为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六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七要在各环节中适时点化生命教育的内容。避免不该出现的突发事件,注意保护自己,爱惜生命。
如在“滚翻”项目的教学中,通过各种项目训练,可提高学生身置的变化和控制能力,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提高摆脱困境的技能,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各种滚翻动作要讲清要领,做好示范。并在训练中不断纠正错误,注意生命安全。又如在“横箱分腿腾越”项目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及竞赛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力争上游的良好品质。
对于各种体育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重视保护与方法上的指导,把握生命教育的时机,强化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意识;使学生认识、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推己及人,学会欣赏、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3.注重身教得当,讲究渗透方式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处处率先示范,为学生作出表率,注意渗透得当,讲究渗透方式。如课前对体育器材的检查,对教学场地的实地察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且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排除了隐患。这是对学生生命的负责,更是对教学工作的负责。课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对活动项目的讲解,对操练动作的示范,对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等都需从学生生命的高度来认识,都需注意渗透得当,都需讲究渗透方式。
又如教学中培养学生耐力的跑练等,教师应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到这一项目教学活动中,不可以单是指挥者、组织者,而应是积极参与者。这样,一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任务;二可以随时掌握运动情况,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和谐师生关系;五最终达到实施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更新教育理念,结合中职生身心特点,联系教学内容,讲究渗透方式,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方能见效。
参考文献:
[1]王北生 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4,25(2).
一、初中体育教学困境分析
1.对体育教育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师只重视文化课成绩不重视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传播,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使新课改推行后,应试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影响。学校对初中体育学科教育活动不重视,学生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不重视,体育教师得不到和其他教师同样的福利待遇,他们心里存着不平衡的现象。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更重视的是学生文化课教育活动,因为,文化课程知识在中考时是必须要考的,而体育考试在中招中所占的比例却很小。体育是初中课程教育的副科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不被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体育教育不被重视,导致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很难真正实现。
2.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在初中,很多体育教师都不是正规的体育学校毕业的,这几年还好一些,有一部分正规体育学校毕业的学生补充到初中体育教师队伍中去,体育教师队伍中正规体育院校毕业的教师数量有所增加。而在这之前,很多体育教师都是有其他科目教师或者是学校的后期人员担任的,体育教师队伍什么专业的人都有,体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教师缺乏必要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缺乏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是影响初中体育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初中体育教学困境的方法分析
1.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
作为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要认识到新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必须要推行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素质教育的实现必须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必须要重视文化课以外的课程教育,比如体育教育。学校要认识到,现在学生体能存在着下降的趋势,而学生只有身体强壮了,学生才能有效学习,才能获得完善发展,体育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能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体育活动开展的好,能够有效活跃孩子的性格,完善学生的个性,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活动对于现代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活动。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活动,就会加强对体育教育活动的管理,加强对体育教研活动的监督检测,就会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通过有效途径,引导教师进行学习深造,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重视体育教育活动,必定会影响到体育教师本人,体育教师也会重视自己的工作,从而有效搞好体育教学。只有学校教师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获得发展。
2.加强体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不重视体育学习,体育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在体育训练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学生配合体育教学,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学生练习跑步之前,由于跑步训练的强度较大,训练形式枯燥,很多学生不喜欢进行跑步训练,如果教师在这时候,能够给学生讲一讲跑步运动对于提高体能,强壮体魄的重要性,讲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故事,会增加学生对跑步的理解,学生会感受到跑步运动的魅力,从而增加跑步训练的积极性。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能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不断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对于强身健体,甚至对于强国利民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训练的价值,促使学生树立体育运动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3.体育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交往理论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理论基础
前言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六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离课程改革所期待的和学生所期望的还有些距离。就拿师生关系为例,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教育焦点,这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也是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重建要有实践层面的经验,更要有相关的教育理论作基础。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其他学科的师生关系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拟从剖析体育教学中传统师生关系的现状和理论基础入手,批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然后以此为背景,推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交往理论,分析交往理论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理论基础的理由,最后展望以交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内涵。
1 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和其理论基础的剖析
1.1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
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注重课堂的组织纪律和体育技能的传授,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控制者,又是管理者和评价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被管理、被控制和被评价者,师生间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授”与“受”的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普遍注重强调体育知识、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授受、掌握,以及生理效果,而轻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心理感受体验和人际交往的功能。在这种师生关系背景中,体育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要求学生服从自己,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摧残了他们的自信心,师生间缺乏交往与对话,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1.2传统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理论基础的剖析
这就是我们传统思维中的对象性的师生关系,长期存在着命令与服从、“主―客”的单一主体模式,这种对立、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哲学根源是我们以往的教育主客体理论一直没有摆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个哲学第一原理的局限。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传统体育教学理论把体育教学过程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不论是主体与客体,还是主导与主体、双主体等观点,都没有脱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培养”、“塑造”的客体;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而建立关系,但这“只是某种行为的发出者,学生获得的不是精神的拓展,而只是知识的掌握”。[1]教师决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学生成为被控制、纵、被压抑的对象;教师是知识的“传声筒”,而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
2 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交往理论的内涵
2.1对交往理论的理解
如果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主客体之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就难以用主客体的概念来说明,因为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那么,怎样理解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活动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道:“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前一个方面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后一个方面则表现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于尔根・哈贝马斯指出:“研究交往问题,在哲学层面,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2]“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所以不能称为相互关系。”[3]叶澜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已隐含了教育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交往双方、内容、媒体),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成了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4]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创造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性或主体间性。在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手段――目的”的关系或者“主体――客体”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以教材、教具等客体为中介的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由于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师生交往的结果,所以,研究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进而上升为对交往理论的研究,是寻找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重视研究体育教学中的交往问题,不仅可以拓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活动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2交往理论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由
把交往理论作为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因为它的一些特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交往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交往理论认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操作工”――体育教师加工的“物件”,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从而,客体――作为育人媒体的体育课程内容(如运动技术、体育知识等)就不再是体育教育活动的终点,而是教育活动发自主体,再回到主体的一个中介环节,作为主体的人成了真正的目的,而不是任人捏塑的泥土或石膏。“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5]如果离开了交往,学生失去了活动的主体性和个性,成为被制造的机器和训练的动物,教学也就变得死板和沉闷,于是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交往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理论强调师生间良性的、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师生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达到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活动还是一种对话和理解活动。师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互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双方的精神世界在对话和理解中接受洗礼和启迪,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 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基于对交往理论的理解,结合体育教育的室外开放式教学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换位思考,互相尊重信任,同甘共苦,共同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在实践中,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应该会体验到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与鞭策、鼓舞与感化、指导与建议,形成自信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