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舞蹈;青少年;体态形状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一、形体美是人的身体所展现出的形体结构

体育舞蹈的美的展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舞者的动作的美和舞者形态的美,动作和形态的完美结合这才是体育舞蹈美之所在。体态形状美包括人的身体美和姿态美两个方面。人的身体美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外部展现出来的线条、比例、色彩的美,如美的身材、外貌,是一种静态的美;姿态美是指人的身体各部分在空间活动所构成的各种姿态和行为举止的美,是一种造型的动态的美。二、对青少年进行形体美塑造的必要性及特点

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形体的不正,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遗传因素的作用。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等。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体育舞蹈是一种伴随着音乐舞动四肢的大众娱乐项目,它需要舞者有着较强的动作展现。活动时人的身体上面肢体,下面肢体,腰部,头颈的肌肉,关节,骨骼,韧带都参与了活动,对提高人的身体协调,灵活性,有着显著的作用。参加体育舞蹈锻炼时优美动听的音乐,开朗欢快的气氛。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心理、肢体、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这段期间的人多为青少年,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在这一阶段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皮层的结构与机能的发育已基本完成兴奋进程和抑制进程趋于平衡和稳定,动作更加协调。所以通过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情况采取针对的形体练习,那么就能够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作用

一般体育舞蹈的初学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先学习一些基本的姿势,这样才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通过课堂教学,让青少年感受到纠正不良形态的重要性及掌握使自己的形体更加完美的方法,如男同学抬头挺胸显得挺拔又有男人的气质,女同学显得更加具有魅力。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对一些不好的形态进行改正,如"一"位脚的站立训练可以纠正圆圈退;长时间坚持挺胸收腹的贴墙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腰等不良站姿;压腿、踢腿、绷脚尖可以改善腿部的线条;压肩、扩胸可以纠正耸肩含胸;姿态控制练习可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控制力,使身体造型更加优美。综上所述,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学到了新的动作技能,锻炼其协调性和灵敏性。同时体育舞蹈的训练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从而有利于其整体气质的培养。四、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途径

4.1 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

体态形状美的塑造关键在于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姿态训练能够让青少年受益终身。为了突出其训练结果及趣味性,和体育舞蹈结合会很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入以下几个方面的形体训练内容。人的形体除了受遗传影响,还主要受后天的营养、生活习惯以及体育锻炼、形体改善等影响,如现在很多刚出生的孩子早期发现有圆圈退、扁平足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进行改善。现在青少年由于缺乏形体练习导致他们中有些人存在不好的形体特点,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两个肩膀不平、头颈歪斜、X形腿、圆圈退、斜跨八字步、脚尖内扣等。即使有些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上面的一些形体特点,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4.2 加强青少年对音乐节奏的领悟

体育舞蹈美的展现离不开体育舞蹈,音乐既能够将舞者迅速的进入到体育舞蹈情境中,还能够帮助其进行美的展现。音乐不仅助于习舞者体会和感受动作节奏、风格、速度及强度等变化,还能使习舞者合理调节活动时的强度变化,培养其乐感和节奏感,并有助于激发练习者的体态形状美的意识,提高练习兴趣性,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现力。作为健与美结合的体育舞蹈,要求男女以精湛的体育舞蹈技艺、默契的配合、精心的编排去展现体育舞蹈的华贵艺术,需要音乐。

4.3 注意理论和动作的结合教学,培养青少年审美意识

第2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教育;差异性研究

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体育实力最强的超级大国,在体育方面建设和整个体系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结合美国体育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下是对我国体育精神教育的改进方案。

一.加强体育精神教育的宣传工作

《2006年中国国力报告》指出,“中国人口亚健康,体育精神缺失、国民体质下降已成体育最大问题。”看到这个问题表面上奥运会斩获金牌相对应的是国民体质的普遍下降。这充分说明的整个国民的体育精神和锻炼意识还不足。所以我们要加强整个国民的宣传工作。

首先,我国也存在着没有明确的体育精神教育的目标,使体育精神抽象化,空洞化,致使体育精神教育基本属于可有可无或少数体育教师的自发和随意行为,影响了体育精神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只有相关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才能使体育精神教育顺利、系统地实施。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工作应该把体育精神教育放到与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同等的位置上,并且形成合理的主干体育教育体系。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先关教育人员的培训宣传工作,并且逐级宣传最终使青少年们认识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整合学校可能的体育精神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惊醒校园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竞技活动,是体育精神深入人心。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科学教育的理论和指导,体育精神教育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的体育精神教育还缺少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的支撑,体育精神教育还处在粗放教育的阶段。因此,一线教师应以包括品德教育理论在内的教育心理学为指导,丰富教育思路和拓展体育精神教育方法,以保证我国体育精神教育的高效实施。

二.价值观念的掌握和行为规范的双重管理

体育精神暨包括竞技体育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又包含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所以体育精神教育不仅仅要传达给青少年体育精神的价值观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青少年如何才能符合这些价值观念。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应行为规范教育的缺失,致使大部分青少年对于体育精神产生了观念上的认同,但是在行动上的茫然。

在这方面与美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体育精神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为此各级学校及运动团体均把教育重点落在体育精神具体化进而使其行为规范化的路线上,为了使学生们知道运动实践中什么样的情况、怎样去做。一方面,可以使一线教育者更容易开展教育活动,避免了由于个人思考角度不同,产生不同的理解,节省教育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接受一个具体的规范比接受一个观念更容易、直观。

只有认识到这方面问题才能减少存在于校园竞技活动中不和谐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竞技场上,一些青少年对自己的违反体育精神行为不能分辩对错,由此是我国在相关教育的急迫性。因此,要对中国青少年进行体育精神教育,首先要清楚体育精神的具体内涵,使其在青少年心中更加具体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保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并重,既让青少年了解社会的价值取向,更要让他们如何去做才能真正的符合体育精神。

三.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方式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长给子女的价值观影响,尤其向我国这样一个家族观念比较强的国家中,家庭教育要超过学校教育。家长是在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和社会化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在美国的青少年竞技活动较多,而且家长观看比赛非常常见,并且家长作为青少年的榜样意义也十分重大,因此美国的体育精神教育也非常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

在此这对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采取两个方面加强体育精神的贯彻:一方面通过家长加固了学校传达给学生的体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学校教育和家长行为互为抵触而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混乱和两面人格的形成。相关调查分析,在我国能够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体育精神相关价值教育的少之又少,先让家长有体育精神的意识是关键,从而可以带动青少年直至整个社会。因此,家庭体育精神教育的实施必须靠学校教育拉动,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互动从而学习体育精神教育相关知识。

除此之外,学校体育精神教育也应该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利用青少年喜爱和祟拜体育明星的心理,把一些体育明星或当地优秀运动员请到校园现身说法,丰富学校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有这些教育的实施者,包括体育教师、教练员、家长和志愿者等各种相关教育者,他们先是受教育者,然后才是教育者。这样是自己关于体育精神更加深入的学习,也是进一步提高的机会,是体育精神传播的重要途径。

精神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比单纯的知识教育要重要的多,对于体育而言,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队协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对比不同国家体育精神教育的差异性对于提高我们国家青少年体育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体育教育的人共同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论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

第3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一、竞技体育对青少年的积极意义

(一)竞技体育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感和健康心理

一个人在进入少儿期以前,父母的形象对儿童是最重要的,父母是儿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儿童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但从少儿期间这种感觉开始发生改变,少儿们在心理上要开始摆脱父母的管控。在感情上与父母也不像之前一样亲密,也不像儿时那样依赖父母,力求挣脱父母的管控,要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在这个期间自我意识发生突然的变化,使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想法极度强烈,独立性和自觉性呈现出明显特征。新时期的青少年大多?儆诙郎?子女,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却不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更多时候去纵容孩子,在很多家庭中子女并感受不到父母的期盼,而自身的无所适处也会变得惹是生非,无形中加剧了反抗心理。

(二)竞技体育培养青少年的合作意识

同伴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且在学校教育这种特殊环境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友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和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力条件。同伴关系不仅能使学生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为其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满足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而且还能为青少年自身认识的丰富、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等提供可能。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大多是由于思想认识不一致、性格脾气不和、兴趣不同而引起的。

二、做好青少年竞技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青少年的体育活动类型较为丰富,为了给青少年创设多元化的运动环境,各地的公共体育场馆应加大开放力度。根据相关数据调研表明,我国当前的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场所日益增长,学校体育课程中也引入了武术、足球等项目。为了使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各地政府应注重公共体育场地、学校等领域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体育指导人员,专门负责青少年体育竞赛、健身活动、技能培训等的指导活动。为了提升业余训练的水平,应将发展规划引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通过统筹布局来保障青少年规模稳定增长。各单位体育办学条件也应注重硬件设施,努力达到我国设立的办学标准。当地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与物质资源,能有效保障青少年体育机构的有序运转。我国教育部门强调落实文化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后,训练模式更具科学合理性。通过提升教练的综合素质,能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积极投入体育培训工作中。

(二)实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的多元化

第4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欧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73-04

Inspirations from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in Europe

YU Jing1,XING Zhong-you2,WU Wei1,SONG Xue-li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uchang Institute,Xuchang 461000,China)

Abstract: The mode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in Europe is provided with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compulsive and flexible. Such a mode plays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role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in China which is restricted by misunderstandings and the lack of systems. For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in China, the precondition i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the assurance is to speed up the completion of legal systems for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 athletes.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teenage athletes;culture education;Europe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是运动员更好贯彻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并在退役后顺利再择业或就学的“助推器”。为此,加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特点,对我国做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1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点

2004年,作为欧洲体育教育年活动的一部分,欧盟曾专门委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与休闲管理系组织项目小组对欧盟25个成员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均非常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论是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还是中等专业学校、大专院校,都普遍重视协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训练竞赛之间的矛盾[1]。就欧洲各国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强制性。

欧洲各主要国家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的年龄一般在6~16岁(和我国基本相同)。这些国家的学校都有法定的教育规划,且所有的青少年都必须遵守。初等教育的学校教学通常是强制性的,即使是那些很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国家课程所要求的教育。立陶宛共和国的教育法声明:教育是每一个学龄阶段孩子的权利,他们只为那些到了接受中等教育年龄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特殊的规定。在英国,孩子5~16岁接受的是义务教育,即使在专门的运动学校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也是一样的。在塞浦路斯,15岁之前的法定教育规划都是强制性的,一般的学校除了体育课以外不提供从事运动训练的机会。而在拉脱维亚,不管是运动学校还是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只要处在义务教育阶段(6~16岁),就只能在课下进行运动训练,只有在达到15岁的时候才能进入提供学校教育和运动训练承诺的运动健身房。法国运动和体育教育协会则规定青少年运动员每周接受教育的时间是24 h而训练的时间是20 h(包括额外的训练和竞赛)[2]。希腊的年轻运动员除了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每周还要对其所选的项目接受3次的训练(07:30~10:00),而且放学后还要晚走1 h(1周3次)来弥补早上的训练。希腊处于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每学年接受文化课教育的时间不足总课时的8%(大约800 h),那么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如何,都不能进入下一个年级学习[2]。在斯洛伐克,当学生在1~4年级的时候,他们接受普通的初等学校的教育,且每周的学习时间为24 h;在5~8年级时,虽然运动训练代替了课程的学习以保证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训练和比赛,但运动员每周的文化学习时间也要26 h[2]。

英国布里斯托尔运动学院的校长承认:运动是焦点,但是教育也很重要。他说:“我们想要运动员专心于运动,但我们不想让他们丢弃他们的教育。”[2]所以,强制性的法律就成了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同时又接受文化课教育的保障。

2)灵活性。

(1)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由于运动员训练、比赛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欧洲各国很注意灵活安排时间以调节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希腊政府2004年颁布的一项法令将运动员分为3个小组:A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奥运会和世界性的比赛训练的,较之普通的学生,他们可以有一半的时间缺席学校课程的学习;B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欧洲和国际性的比赛训练的,他们可以有30%的时间不参加学校的学习;C组的青年运动员是为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及国家性的比赛而训练的,可以有20%的时间不参加学习[2]。在匈牙利,到了义务教育年龄段的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选择不用每天都去学校上课(但他们同样要参加期末考试且要求和普通的学生一样)。当然,一些国家规定可以推迟考试的时间或延长学习的年限。

一位英国游泳女选手在不参加训练或比赛的时候,学校就会为她安排时间来做作业和参加额外的功课学习。这种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安排学习的做法一方面保证了运动员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其训练之余的生活,可谓一举两得。

(2)学校选择的灵活性。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选择2种学校就读:一种是普通学校,另一种是专门的运动学校。欧盟25个国家中的90%以上的国家就是这样做的[2]。在比利时,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既可以选择专门的运动学校也可以选择进入那些为有天赋的运动员开设特殊课程的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主流的教育,还提供特殊的运动训练计划。而对于一些大学生运动员来说,还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院系或学校去学习。

学校选择的种种特殊条件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更适合自己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方式提供了便利,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

(3)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欧洲国家在运动员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教育层次越高,灵活性越大,它们提供诸如训练学、运动科学及类似的课程和宽范围的课程选择,以便于运动员退役后好找工作。

匈牙利的运动学校不仅提供独立的诸如运动管理、运动指导及训练方面的课程,还提供主流教育科目之外的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史、体育记者等科目。意大利的一所滑雪学院于2002年建立并实施一个“成为生命的捍卫者”的计划(意大利北部的很多机构都采用了这个计划),课程包括营养学、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心理学、IT技能和外国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训练、比赛中在山中遇险求助的技能;同时还为未来退役后寻找工作准备了知识。

这种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并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为运动员设置灵活的课程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提高了运动员退役后顺利再就业的竞争力。

(4)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由于运动员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因此,欧洲各国均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

在比利时,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如果能够在家里或其它的组织中接受教育,那么他们可以选择不接受强制性的义务教育的学习(前提是他们最后必须达到义务教育的水平);在斯洛伐克,学生运动员以小班的形式学习,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交流,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根据自己的运动计划调整的学习规划,学校为他们提供个人咨询和考试。在塞浦路斯,考试期间,当青少年运动员在国外参加国际性的比赛时,教育和文化部门可以提供主考者以确保其能够和其他同学在同一天进行考试。为学生提供导师、私人教师及个人学习支持系统已经被一些欧盟成员国确认为激励运动员继续接受教育的成功的工具。欧盟25个成员国的1/3的国家都提供这一个人支持系统[2]。意大利的运动学校受教育部的直接控制,它们提供承认运动员运动承诺的学习计划,并为运动员安排私人教师及远程教育服务,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或长期离开学校训练、比赛的期间。个人学习及远程教育被认为是将来精英运动员进行灵活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它切实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2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瓶颈

1)认识误区。

一直以来,由于部分教练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在运动员培养中“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广东省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训练课重要的教练员人数占29.8%,而认为文化课重要的只占27.4%;在实际训练中,17.3%的教练员侧重训练课,而侧重文化课的比例仅仅是11.2%;认为两者一样重要的只占到8.4%[3]。此外,由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生活和思想的单一,往往忽视了对退役后就业的考虑,因而没有出路问题的忧患意识,也就不会积极地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竞争力[4]((特别是年轻的运动员)。长期以来,他们误以为只要搞好训练,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就是重中之重。由此,使得众多青少年运动员在业余训练阶段就荒废了学业[5]。

众多认识误区导致了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忽视,这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文化知识积累严重不足的现实,特别是像体操、跳水等小年龄项目。寻其症结,缺乏强制性措施和政策便是其中之一:运动员只要运动成绩好,能代表国家、团队争金夺银,无所谓文化教育水平有多高,反正运动员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切身利益无关[6]。

2)制度缺位。

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曾提到: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对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运动员进行9年义务教育,使他们在训期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取得文凭;同时,要努力办好中等教育,使多数运动员在退役时达到高中或中专毕业水平;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运动员要进行大专教育[7]。为此,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走“体教结合”之路以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推行起来却很难,由于一些教练员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且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体教结合”往往是流于形式:“一些运动员同时成了‘大学生’,但往往很少‘光顾’学校,只是到最后拿到一个‘注水’的文凭。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8]。结果使一些青少年运动员靠牺牲文化课的时间来出体育成绩,到退役时文化却停留在小学水平。曾经打破世界记录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直言:“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连拼音都不会”,她最后只能去做“搓澡工”[9]。而当部分运动员借“冠军”的光环进入高校以后,文化积累的先天不足及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更高文化水平的要求使其很难掌握所学课程,走出大学校门的他们也只有“学历”而没有“学力”,何谈竞争力?!究其缘由,无非是在运动员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关制度的有效约束,导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没有收到切实的效果。

3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

1)充分认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意识、观念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先导。只有在观念上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才会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落实。在当今呼吁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的教育背景下,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业,不应当只把他们当作获胜的工具。也就是说,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应伴随其训练同时进行,绝不能等其退下来再去进行。唯如此,青少年运动员才能享受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全面发展。因此,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化课教师的责任,更是包括教练员在内的全体相关人员都应该考虑的事情。每一位领队、教练员都应高度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

2)加快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法制化。

9年义务教育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提高普九义务教育的质量是现阶段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应该把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真正纳入运动队正常工作之中并使之法制化:要把其文化学习成绩与教练员的直接利益挂钩以使所有教练员都认识到文化教育是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把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提高训练质量切实转移到依靠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要通过政策调整,合理安排年度竞赛计划,以减少对文化教学的冲击。同时应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形成有利于完成普九义务教育任务的机制[10]。

在高等教育阶段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证学生运动员学有所获。一方面,要规定即将进入大学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标准,其入学文化基础水平应与其学习的专业需要基本适应。对于专业文化学习不认真、不努力,多门功课成绩不合格的大学生运动员,或暂停其训练与比赛活动,或坚决淘汰。另一方面,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要由学校学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运动员的毕业率也必须与全校学生的毕业率相一致。

3)着力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效率。

确保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应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为青少年运动员安排进入接受各个层次教育的学校,以保证其接受文化课教育的机会;其次,在充分利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之外的余暇时间,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文化水平灵活安排其所应学习的时间并规定各人在不同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学习时间;第三,要本着实用、易学的原则合理设置适合青少年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逐渐掌握知识;第四,可为运动队文化教育安排督导员,制定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方案并辅助其制定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并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如远程教育,使其能够通过网上教学及时得到学习课件,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与其它更多青少年运动员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蒋志学,张锐铧,田志宏,等. 英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就业计划[J]. 体育文化导刊,2005(9):61-62.

[2] Education of young sports persons (Final report)[R]. A Report by PMP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stitute of Sport and Leisure Polic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ugust,2004:23-161.

[3] 汪广茂,宋允清,侯远峰,等. 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59-65.

[4] 王海潮,王罕翡. 对实行“教体结合”的冷思考[J]. 体育师友,2008(6):44-45.

[5] 丁海勇,韩冬,邵斌,等. 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现状及对策研究背景[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74-376.

[6] 秦四齐,夏思永,肖存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J]. 体育学刊,2007,14(4):111-113.

[7] 冯建中. 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 体育科学,2005,25(2):3.

[8] 公兵,王镜宇. 体教结合调研篇之四:国外体教结合有制度保证[EB/OL]. news.省略/

sports/2005-08/20/content_3379193.htm.

第5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小学校 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慢慢的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随着这一巨大的转变,体育教学在基础教育中也变得尤为重要。人们也渐渐的摒弃了过往老旧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着重研究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校选取的体育教学课程大多数都是以比赛为目标的,这样就脱离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意义。

1.1阻碍了儿童与青少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1]。以比赛为目的的各种活动都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各项活动都要体现出成绩性。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竞技性的体育课程,人们往往会忽略这项活动最开始的出发点,不再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关注于体育活动的结果,这样就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难以达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1.2违背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青少年的体质锻炼,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然而就目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来看,大多是以比赛为目标的体育课程,这些体育课程都是从比赛的角度出发,以得到高分为原则,选取最优秀的运动员,利用传统的训练模式,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传统的训练模式,虽然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帮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所拥有的运功潜能,但是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明显的违背了其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了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并不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成为提高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要活动内容。

1.3模糊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2]。在我国的基础教学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少年确定正确的健康观点,提高青少年强身健体的意识。在不改变人体自身结构的自然科学上,加强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借用外界的力量与自身本身的条件相结合,提高身体体质,增强自身的健康。但是,从目前体育教学的形式来分析,各种体育课程都在一味的追求体育相对于人体的改造作用,过分的追求人身体的最大极限,强调学生要不断超越自我的磨练精神。所以,比赛性质的体育教学一定会模糊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违背了人在大自然中的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好高骛远的要求学生不断追求极限的超越,来达到外在所规定的强健体魄。

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解决对策

2.1在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前提[3]。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转换之前陈旧的教育模式,加入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把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点。首先,体育教学应该不偏向任何一位学生,面向全体青少年,争取做到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次,要主动发掘学生的优点,遵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潜能,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然后,体育教学应该以体育实践为前提,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最后,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的超强意识。只有这样,青少年才会在学习上更加的主动,这样一来才会使体育教学更加的多元化,才会使体育教学在素质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前进。

2.2改善之前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老师应该做到让学生自发性的主动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农奴翻身做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学习牵着鼻子走。因此,老师应该与学生多一些交流,在选择教学方案时,应该多多采取学生的建议,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多多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同时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条件,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真正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健体的好习惯。但是老师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方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来自我选择,选取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同时也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3完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材料,充实教学内容[4]。对于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来讲,我们应该充实教学材料的内容,对于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中选取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教学内容。简单来讲就是在原有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在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让青少年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学习到在现代社会需要的运动健身技术,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奠定长期进行身体锻炼的基础。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时常分析现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适时的增加一些有趣的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使学校与社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开拓青少年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加迅速的适应大自然的一切。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个学校在基础教育的同时,不再只是注重应试教育,而是更加关注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总而言之,好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保证我国体育教学的长久性,只有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陆伟.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

[2].张启光.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

第6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中专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必要性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上个世纪50年代、90年代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都是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健康恶化,体质状况十分令人忧虑的情况下,以巨大的社会代价换取的。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契机,推动中专学校体育的改革,将中专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高度融合。

一、结合德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快、竞争激烈,与普通高中生不同,中专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和职场,面对求职、就业的压力,每个中专毕业生不仅要具备合格的文化德育和技术德育,还要具备过硬的思想德育和心理德育。为了培养竞争力强的合格毕业生,中专学校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到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体育教学是中专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部分中专学校对体育教育存在偏见,体育教学过程的德育工作很薄弱。中专体育教学应以普及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才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目标。那种陈旧的只练“体”不练“心”的体育教学观念已经过时,必须改变体育课只是锻炼身体的片面认识,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的主要内容

中专院校以适应社会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中专体育教学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外,还应增加一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

1.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勇敢坚强的品质,经得起反复磨炼。中专学校体育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这些做法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教育意义。它能激励青少年力争上游、奋勇拼搏,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对优胜者的奖励能给青少年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快,激发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强烈竞争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提供机遇,积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3.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德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中专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德育较差、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游戏竞赛及考试等,提倡广大学生树立参与、拼搏、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德育的发展。

三、中专体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中专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鉴于其自身特点,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

1.健身的功能。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各类学校连续设置,具有教育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而以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的免疫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中专学校体育以它特有的方式,在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全、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青少年一代通过参加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志趣、爱好、学识等,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提高做人的尊严。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团结协作精神。学校体育不但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而且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顽强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最大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第7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运动;青少年;体育行为

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不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中国提高体育水平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更多的人逐渐开始意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在体育的过程中,应当从时间到时间,我们国家要求初中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经历,以及简易的知识要点的剖析,并提出一些要求的自我体系。笔者认为,体育行为对初中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应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行为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生物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和细胞间质增加变化造成受到作用的形式,成长过程涉及生物每个器官系统产生作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作用的变化。骨骼增长决定高度,尤其是青少年阶段促进骨骼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骨骼的生长期间,相宜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的血液供给,有利于骨骼的生长。适当有正面作用的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正面作用。通过血液循环,青少年身体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使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负面作用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能够及时的排出肺、肾脏、皮肤等。由于体育运动从而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和血液流动情况也有所改善。静脉血流增加,使心肌纤维拉伸,心脏血容量增加,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心脏要比一般普通青少年健康,不易产生疲劳。

二、体育行为对呼吸系统的良好影响

现阶段,人们生活完全依赖于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则无法生活,从这个角度看,维持生命活动比食物来得更加紧迫。平常进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良和增强呼吸系统功用,及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初中青少年脊柱、肋骨和胸骨构成胸腔和肺叶,由于呼吸运动功能加强,逐渐发达,变得强大,体育运动可以加强呼吸系统的运动功能,使呼气肌肉发达,收缩将更多地依赖二氧化碳呼出。

三、体育行为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体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所作用的调节和控制的,而反过来,也就是说体育运动也将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提高和改善。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增加氧气和营养的供给,有利于改进大脑,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性休息,因为体育神经中枢所作用的兴奋可以驱除大脑疲劳,提高自我所作用的效能。体育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所作用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当肌肉需要大量所作用的氧气和能量供给,神经系统所作用的调控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迅速动员,最大容量所作用的功能,以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在温度快速变化时,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初中青少年可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参加体育锻炼,改变体内和体外的感官,使身体与环境保持良好的关系。

四、体育行为对初中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体育能力是指人体走路、跑、跳、投掷、攀爬、滚、车削、钻孔、悬垂、支持、推拉和其他活动。外在因素即身体素质水平是基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不出现问题水平,与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获得体育锻炼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初中生阶段是一个身体快速增长的阶段,是改善和发展其运动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在青少年阶段,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发展外在因素即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体育行为可以提高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外部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地理资源、季节性变化和气候变化。而人类对资源的适应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功能和健康的象征。自然资源是非常复杂和迅速变化的。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外部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在阳光、空气和水中,这些都可以增强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等组织的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调节体温,改善神经中枢的工作能力,使身体产生一个强大的、对外的适应能力。

总之,中国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定期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加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对自身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提高。青少年时期的身体迅速发展,这一时期身体健康的发展,为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为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创造一个优质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继华,等.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08.

[2]王健.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38-140.

第8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对策

青少年学生健康体魄是有效学习与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学生献身社会和报效祖国的基本前提,更是华夏民族强健身躯与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但长期以来,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及社会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党与国家对此问题十分关注,2007年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和联合制定了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同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这些决议的出台体现了党与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与重视,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这一现象成因的分析:

(一)少数高校缺乏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一些高校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管理者在体育教育管理中功力意识浓重,管理者认为目前受扩招的影响,高校学生迅速增长,由此导致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面临极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学校出于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对学生就业指标对学校招生的影响,一些高校管理者会把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多地倾斜到直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方面,而一些与学校竞争力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不高的学科就不得不为这些“主课”让路,使得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体育活动管理意识与模式陈旧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体育课程多数是在大一与大二年级展开,高年级部分学校有体育提高课程,但时数与科目有限,不能惠顾广大学生。加之校内单位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相对较少,并是针对体育精英展开,广大学生很少能够参与进来。由此来看,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但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个人的事,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地再好对学校的声誉与竞争力没有多大贡献,反而减少了学生的学习与休息时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与此同时,一些学校课外体育管理模式僵化、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人性化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与降低了学生的活动效果,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

(三)社会就业形势影响大学生的活动意识取向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从1998年的108万发展到2012年的680万人,加上去年没有就业的一百多万学生,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鉴于历届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少在校学生开始谋划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会考取各种证书,如:英语4或6级证、计数机等级证、驾驶证、会计证等各种证件;还有一些学生会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如:软件人员培训、电工培训、会计培训等,这些证件与技能是学生能力与经历的证明,在求职时会带来一些优势。这无形间就挤占了学生许多空闲时间,导致学生在校内外课程忙完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

(四)学生没能养成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在中学方面,长期以来一些中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学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些学校体育课程上课较随意,上课站队教师点名后学生解散,愿意玩的就玩,不玩就坐到下课,这就造成许多学生没能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资源,此外一些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学生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体育教学管理与要求不严导致体育课程流于形式。在高校方面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一些高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管理粗放,导致教师上课不尽心,致使一些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加上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缺失导致学生疏于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没能形成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五)部分学生缺乏健康保健知识,没能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体质下降与学生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直接关系。一些学生觉得在高中阶段为了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自己拼命学习牺牲了许多娱乐时光,到了大学应该很好地放松一下,把中学失去的补偿回来。由此少数学生养成了熬夜、吸烟、喝酒、泡吧等不良嗜好。这些不良的起居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运动导致体重上升,体脂过多,而熬夜打游戏的学生会造成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的症状,饮酒的学生会导致肝脏方面的问题,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消化不良、体重上升,体脂过多,睡眠质量下降,吸烟会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对策研究

第9篇: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体质 下降 原因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肥胖率在过去的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以及学生近视率(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76%,大学生近视率高达83%)居高不下,……这一组组数据,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日的栋梁。要阻止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首先就得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原因进行分析。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现行教育体制是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导致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强度严重不足。而最终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强度严重不足的正是当前我们应试教育体制。高考是指挥棒。千千万万的学子臣服于考试的魔力,昏天暗地地苦读就是为了取得好分数。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在用分数、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判一名教师、一个班级、一门学科、一个学校、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的背景下,上至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至各位一线教师,于是就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挤出和占用学生一切可以挤出和占用的时间,挑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挖掘出学生尽可能多的潜能。如;人为减少学生的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课次,压缩课间的休息时间,甚至随意缩短学生每天8小时的睡觉时间,牺牲学生的周末和寒暑假休息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文化课程,以不惜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求得尽可能高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因此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是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头号因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青少年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了啃书本、争分数上,学校忽视体育锻炼,学生没时间体育锻炼,睡眠少,营养过剩,精神与体力、学习与休息严重不协调,久而久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就越来越差,体质越来越弱。

2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参与的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兴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仅从兴趣出发为运动而运动,为游戏而游戏的情况越来越少。其实学生也对体质健康对自身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心知肚明。但是,为了自身体质健康这一愿望,付诸实际行动,主动、经常并有目的地进行锻炼的少之又少,他们良好体质健康的愿望将被自我搁浅,自我淡化了体育锻炼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本人就被体质健康所俘虏。

3 体育课课时少,且课上运动量不足。当前虽然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了中小学每周体育课的时数,但往往各学校为了追求成绩,给主要学科更多的学习时间,便把体育课时数压缩了,四节改三节,三节改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