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街道绿化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绿化;市政道路;道路绿化;造价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society, low carbon economy an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thoughts prevailed, citygreen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modern city in the process, through the city afforestation not only to beautify the city,improve the city environment quality, but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late start, is still a 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city greening project funds far exceed the cost budget, bring great economic pressure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ow to do cost control in design stage of citygreening projec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municipal departments face. This paper makes someanalysis on the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city greening inmunicipal road greening project design phase, the hope can give some help greening city in china.
Keywords: city greening; municipal road; road greening;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意义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和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有些相似,是指在规定的造价限额以内,在实际施工以前对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资源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对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进行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筛选优秀的设计方案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体系,可以对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的多种方案进行经济方面的造价评估,筛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从客观角度入手,仔细地做好项目评价,从而避免由于依据不足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有利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最好的设计方案当中。
(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造价控制管理在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中引入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可以有效的利用各项投资实现对工程技术的改进,规范设计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使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增强。
二、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现状
由于低碳概念在我国是近几年才盛行起来的,因此全面的开展城市绿化工程在我国发展时间还很短,虽然很早以前我们就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花草进行道路的美化,但那与现今所倡导的绿化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也造成我国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缺乏造价控制意识
因为我国的市政道路大多数属于国有资产,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绝对管辖,造成一些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的设计人员盲目服从国家相关部门的行政法令,忽视设计方案的经济对比,缺乏造价控制意识,利用政府财政肆意挥霍。
(二)缺乏专业的造价控制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仅仅是工程表面上的装饰,只要市政道路工程做好就行,因此对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缺乏重视,只是走一个过程,并不注重对绿化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造成专业技能人员的缺失。
(三)存在造价的人为增加
由于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是国家投资,而国家投资的制度是实行先申报后审批。因此存在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投资,在设计阶段人为选用规格大、品种贵的绿化苗木,或者人为增加苗木种植密度,从而增加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三、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我国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政府近些年来在各项投资工作中做出的经验总结,以及各市政道路绿化设计部门的设计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措施。
提高造价意识,引入限额设计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放宽对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的设计要求,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提高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中的价格规律引入限额设计,严格控制设计方案的各项成本投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将一切投资运用到最佳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效果,充分论证各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实现工程建设和造价控制的最佳效益。造价控制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对设计方案各项成本造价的科学计算,给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造价预算。同时,设计人员要和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做到经济和技术的最优化。
(二)合理定位绿化工程,加强专业造价控制管理人员技能培养
要对参与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的所有人员进行宣传推广,讲述发展低碳社会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在建设低碳社会中的巨大意义,以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所有工作人员对绿化工程的认识,杜绝“走过程”等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出现。
同时要开展市政道路绿化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培训讲座,向有关人员讲解当前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常用的造价控制管理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确保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进行。
加强造价监督,避免人为增加造价
针对设计阶段存在的人为增加造价的问题,我们应当成立监督小组,由专业的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组成,对制定出的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对于超过规定规格、限定价格、标准种植密度的设计方案,要退回给设计人员予以调整,并说明原因,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不予通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社会,建设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进行城市绿化,发展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则是其关键的一环。然而,由于市政道路绿化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一些资源的大量浪费。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问题的原因,并大胆的采取新的措施,主动变革自身的不合理制度,那么我们就能做好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鲁文俊,徐建平.浅谈市政道路绿化[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4):36-37.
[2] 陈仕金.试论造价管理在我国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关键词】园林街道绿化 园林机械 应用 发展
前言
园林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园林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净化空气、吸收噪音,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够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构建和完善园林街道绿化工程,是一个需要城市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1、园林街道绿化概述
园林从基本的概念分析,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改造、植被种植、建筑营造等方式,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超过了3000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与文化,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借鉴。事实上,在古代,园林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而非建筑形式,而在现代社会,园林不仅具备相应的艺术欣赏价值,还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改善环境、调节局部气候等。作为园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植物的存在,能够缓解人眼疲劳,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对其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保证园林艺术价值的同时,提升其功能性。街道绿化属于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在街道两侧种植绿化带的形式,对城市小气候进行改善,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也可以形成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为绿色园林城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支持[1]。
2 园林街道绿化中园林机械的应用
园林机械,是指在园林建设和园林绿化以及园林养护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草坪机、修边机、绿篱机等,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施工条件和实际需求,对园林机械进行选择和应用。
事实上,园林街道绿化对于机械设备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只有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才能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最佳化。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施工对象包括了土建工程、建筑工程以及植被种植工程等,而且植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生态性能、观赏价值、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在栽植和养护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园林街道绿化施工的需要,施工单位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园林机械进行选择,确保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高质完成,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园林街道绿化成本。
2.1应用现状
在园林机械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不仅影响了园林机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使得园林街道绿化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难以保证,影响了园林街道绿化的预期效果。首先是机械设备的种类相对单一,现阶段,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园林机械仅有草坪修建机、绿篱修剪机、割灌机以及油锯等数种,打孔机、疏草机、微耕机等设备很少使用;其次是设备的普及率较低,在园林街道绿化工程的养护中,多以人工养护为主,工作量大,不仅无法节约开支,而且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与之相对的,园林机械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普及率不足,影响了园林街道绿化养护的效果;然后是设备的使用率低,一方面是受设备普及率的影响,在养护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撑,只能以人工维护为主,另一方面,绿化维护人员多为农民工,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以及设备操作技巧,没有经过专业的机械培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机械的使用,而且当机械设备出现突发性故障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严重影响了园林维护工作的效率[2]。
2.2发展策略
针对园林机械在园林街道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市政主管部门和园林建设部门应该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园林机械的发展,促进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研发力度: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紧跟国际步伐,推动园林工程的发展,应该注重对于园林机械的开发工作,一方面,可以从现有的园林机械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一些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比较繁琐的工作,开发出相应的园林机械,缓解绿化施工人员的压力,在充分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园林机械,立足我国的国情,对机械设备进行设计与研发,增加园林机械设备的种类,确保设备的全面性与实用性。
(2)注重人员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升绿化施工和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园林机械正常使用的关键,毕竟,机械需要人员的操作。对于园林建设单位以及养护管理部门而言,在进行招聘时,应该关注应聘者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在经过岗前培训后,迅速掌握园林机械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在岗人员,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该进行强化培训,并严格要求,提升整支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园林机械的有效应用[3]。
(3)明确操作要领:想要对园林机械进行正确操作,确保机械设备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对操作要领进行明确。对于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而言,应该做好双管齐下,一方面,制定明确清晰的操作规范,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了解操作的要领,按照规范对园林机械进行操作,丰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实践培养,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充实自身,提升操作技巧和操作水平,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对园林机械进行合理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坚持安全环保: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中的首要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园林街道绿化施工中,园林机械的应用必须保证安全,应该至少安排两名操作人员,相互监督,同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绿色环保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园林街道绿化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园林机械的环保,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可以使用四冲程汽油机代替常规的二冲程汽油机,降低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废气和噪音污染[4]。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问题的存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园林绿化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园林街道绿化中,应用园林机械,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园林街道绿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任晓华,陈林燕,郭超.谈园林机械在园林街道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4,(5):45.
[2]吕华卿,王占彪,田军焕,等.园林机械对于园林街道绿化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9):152.
【关键词】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绿化设计;重要性
街道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街道除了其所具有的运输、行走等实用价值以外,还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烘托城市建筑以及打造城市印象上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将城市建设和园林设计相结合,以期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城市街道作为这项建设和打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1.景观的概念
所谓景观,实际上泛指的是某一地区或地表的自然景色。比如我们熟知的城市景观,其指的便是城市的整体景色,包括自然景色和人造景色。而城市街道景观所涵盖的内容则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景色,以及人为制造和装饰的景色。
园林是西晋沿用下来的名词,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园林设计因素包括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林小品、园路和场地、园林植物、置石等。是文科和理科的贯穿,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交融。绿化是建设绿地的行为,城市街道景观不仅有街道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
2.城市街道的景观功能
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街道也是其设计中的一项内容。即是说吗,城市街道也可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也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设计。下面对城市街道所具有的景观功能作详细介绍。
2.1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
街道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地域的连接者,还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公共生活和公共活动的舞台。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整体框架,它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观光、交往的重要职责。对外来游客而言,街道景观是其了解城市文化、感受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2.2街道格局可体现城市的特色
纵观国内城市,几乎每个城市的街道格局都独具特色,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城市街道格局。这是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形成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用地面积也得到了相应的正增长。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在原有基础上实施了城市扩建策略,将临近的老城或乡镇纳入到城市的规划建设范围中,扩大城市的版图;有的城市则选择脱离老城,在附近另开辟新城;也有的城市会选择新旧结合方式,将老城和旧城市结合起来,在两者之上谋求发展。
但概括而言,不论城市的发展形式如何,其城市街道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记载,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或者说反映了一段历史,记载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正是因为街道格局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所以当人们在经过城市街道,经过特殊地点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联想到这个城市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从这一点来看,城市街道其实是城市发展和历史活动的见证者和记载者,它蕴涵,并积淀了城市的文化。而反过来,城市形成和发展形态取决于,城市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历史事件而形成的街道格局,同时也形成了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2.3城市街道代表城市的形象
人们对街道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成行的行道树、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立交桥等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道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低下,都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而街道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街道景观质量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街道景观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大部分时间在街道上度过,因此街道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
3.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 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 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
4.城市街道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使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
5.结束语
目前,城市街道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街道的景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本文对城市街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城市街道不仅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是体现城市形象和特色的窗口,还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发展的记载和见证者。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作全方位的考虑,尽量拓宽对城市街道的研究,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中国园林,2002,4:13-16.
[2]徐文辉等.杭州市城市街道绿化的研究.中国园林,2002,3:23-25.
[3]邱巧玲.城市干道绿化的几个问题.中国园林,2002,3:26-28.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新农村;景观规划;绿化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rural greening lu zhongnan low hilly land problems, to weifang LingHe town new rural environment greening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apply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 to the town of village and town resident, road, water, green land greening plan and design. Summarized in the general layout, function zoning, the specific planning of green space pattern and so on method and train of thought, put forward the \"three, three lines, six area\" of landscape layout, formed \"courtyard, compound green dot - street LuHuaXian - ecological greening\" of new rural greening structure. For lu zhongnan low hilly land in the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work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ow hilly land; New countryside; Landscape planning; greening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规划区概况
凌河镇地处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的西南部,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受沂山山脉的影响,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整个地势大致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中部、东部为丘陵,汶、渠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
凌河镇现有68个行政村, 5万人口,六万亩耕地,是山东省小康乡镇、村镇建设明星镇。目前,该镇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洼大滩多,同时坚持连年造林,现初步形成了“四岭、三洼、两河、一库”板块,两万亩林区的绿化大格局。
2 规划理念和原则
根据凌河镇的具体情况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目标,运用景观生态学、林学、园林规划和城镇规划设计等理论,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现有绿化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题,将新村绿化与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建立一个健康、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
本着以人为本、生物和景观多样性、整体协调性、农村地方特色性、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性等景观设计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环境绿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和主体作用,形成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和谐新农村,把凌河镇建设成资源高度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凌河。
3 总体规划
3.1 集约化社区管理
针对目前村庄布局分散,进行环境绿化规划时首先要对村庄进行撤并、联合。遵循就近并入,规模小的并入规模大的,自然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并入条件较好的,基础设施差的并入基础设施好的,能尽量并入乡镇驻地和中心村的尽量并入的原则。
通过村庄合并统一规划,凌河镇将从以前的68个行政村改造成为1个镇驻地:包括大路村和凌河村两个行政村;七个中心村:分别为偕户、石家庄、北小沟、东北庄、郑家河、秦戈庄和朱家埠;27个基层村:除镇驻地和中心村以外的其它村庄,根据各村情况,逐步迁村并点,保留27个村庄。
3.2总体框架
在“集约化管理”工作结束后,围绕打造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以扮靓“一点、一轴、一市场、三线、六区”为突破口,在主要干道,节点上种植景观林,建街旁游园,形成“一路一点、一街一景”的新格局,提升村镇形象,提高生活质量。经过科学的规划后,以镇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村全面绿化,做到“点、线、面”和“带、网、片”有机结合,多树种、多林种、多功能优化配置,乔灌草花合理搭配,从系统工程和景观生态角度,完善和提高新农村居住环境绿化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一个集生态、经济、景观、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新型绿色农村。
3.3整体功能规划
村镇规划力求结构体系清晰,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通过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的沟通与串联,使各功能片区在各具特色、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自然衔接成为一个有机体。通过规划,全镇形成“一点、一轴、一市场、三线、六区”的景观格局。
“一点”:指下小路与凌通街交叉口一级节点,是凌河镇展示其面貌的主要标志,作为主要节点进行处理。其次,要控制好另外2个重要景观节点,即下小路与两条河流的交叉点。
“一轴”:指横跨整个镇的商贸经济轴。其中心位于镇驻地的南面,西通小关,东达下营,是连接外界的商业轴。
“一市场”:即下小路南的以大姜为主的农业产品市场,以此带动全镇形成的三大专业生产基地。
“三线”:景观轴线主要突出三条绿化景观轴线,分别为凌通街绿化轴线、行政街绿化轴线和路凌街绿化轴线。加上周边河流绿化带,整个镇区形成二横三纵绿化体系。
“六区”: 凌河镇作为一农业大镇,产业以养殖、种植、加工为主。因此,按照村镇经济进行区划,分为:
一镇驻地:位于凌河镇中部偏北,是凌河镇的政治、经济、服务和信息中心。
一林果苗木区:位于凌河镇西部,以偕户、朱家埠、秦戈庄片为主;主要经营苗圃、种植果树如柿树、枣树、毛桃等。
两个瓜菜种植区:分别位于镇驻地的左右两翼,以石家庄、东北庄、北小沟片的瓜菜种植基地为主,主要经营大姜、葱、土豆、圆葱、芦笋等蔬菜及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4 专题规划
4.1凌河镇镇驻地环境绿化规划
规划后的镇驻地包括大路村和凌河村两个行政村在内,虽然现今绿化布局已初具规模,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针对镇驻地居住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街道绿地缺乏连贯性、树种运用单一、规划用地不合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原有的植被、水系,充分挖掘现状自然风光脉络,根据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设计出“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形成“三点、三线、六区”的景观布局,构成“庭院、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绿化结构。
三点:即新凌街与行政街、下小路与凌通街、下小路与凌河三个景观节点。
三线:指城镇中心景观轴线、商业轴线、滨河绿化景观轴线三条轴线。
六区:包括行政办公景观控制区、居住区景观控制区、工业园景观控制区、产业园景观控制区、农贸市场景观控制区和水面控制区。
庭院、驻地绿化点主要包括庭院绿化和镇政府绿化。庭院是村民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绿化应以精巧活泼为主,利用植物姿态、叶色、花期等季相变化来营建绿色空间,并结合宅旁绿地营造遮荫、生态和景观等多方面价值的庭院绿地。镇驻地广场绿化质量的高低是凌河镇展示其面貌的主要因素,处理时可合理增加“斑块”面积和数量。应有开放性活动场所和人行道,以起到集散人流和游憩娱乐功能;同时要设有象征性小品、彩灯、草坪灯。植物以高大树木为主,花灌木为辅,点缀欣赏价值高的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四季有景的景观。因此,无论从功能分区还是植物的配置、雕塑小品设置、健身器材摆放等方面都要着重规划。另外,在重要街道节点处,可建设街旁游园,形成辐射点。
街道绿化线是指在主要街道两侧选用合适的绿化植物,乔冠草合理搭配,配置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绿化模式。通过街道绿化,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将村周围的生态绿化圈与各点的小块绿地串联起来,使“点、线、面”相互渗透,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
总之,通过在镇驻地四周建设不同模式的围村林使村镇置于有效的林网防护中,通过对街道、河流两岸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不同模式的街旁游园合理布置,并拓展娱乐、健身等主要活动内容,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创造因地制宜的新凌河镇形象。
4.2 道路规划
依托现状道路,路网结构为方格网状,主要道路间距在300~600m间。主框架两横三纵,即:东西向两条主干道,分别是新凌街、下小路;南北向三条主干道,分别是大江路、凌通街、苗圃路。红线宽度大江路35m,一块板;下小路52 m,三块板;苗圃路35 m,二块板。其余次要道路25 m。村内街道绿化时,二层以上建筑均后退道路5m以上,留做绿化用地。沿路凌街、行政街、凌通街两侧控制20m绿化带,下小路两侧各设10m绿化带,形成一条绿色游憩长廊。
4.3绿地景观规划
规划在镇区形成以镇级公共绿地为主体、包括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专用绿地的绿地系统。生产防护绿地:沿凌河、史沟河两侧,设50-100m防护林带,工业与居住交界处控制20m防护林带,栽植成排乔木。公共绿地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地带,要重点建设,设立健身广场、雕塑小品、镇标等。村镇内的各类空闲地、废弃地和沟溏,适度开发成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有效面积,优化和美化乡村景观,充分发挥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经济、生态和美学综合价值,使之更加适于人类生存。
5 结语
通过调查规划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对分散的自然村落进行撤并或联合,是新农村环境绿化规划的前提。针对凌河镇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三点、三线、六区”的景观布局,形成“庭院、驻地绿化点—街道绿化线—生态绿化圈”的新农村绿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安宏,冯朝鹏,李锋.西安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原则及树种初探.2007(3):83-84.
[2] 于真真,王至诚,张志国.鲁中南地区山地村落景观规划研究.北方园艺,2008(5):140-142.
关键词:绿叶树木;绿化建设;街区绿化调查
彰武县的多条主要干道,都摒弃了单一的绿化模式,而是采用了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乔、灌木的层次搭配。常绿树种在街区的绿化的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街区绿化中常绿树的调查结果(株)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绿树在街区绿化中的比例约为30.4%,主要是红皮云杉和丹东桧,在数种的选择上显得单一,未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1 街道绿化造景特点
人民大街在1999年改造后,成为彰武县的一级街道,主要以红皮云杉为主要绿化树种,其平均高度为2.5m。红皮云杉采用分列栽植的形式,栽植于街路两侧,株距大约为4m。夏季,树间摆放各种颜色的草花,这种绿化形式既可体现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同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草花随时调换颜色,富于变化。东环路也是近几年彰武县重点改造街道之一。以樟子松为主要绿化树种,并辅以高约0.8m剪形榆树球、丁香等进行间种配置。将樟子松作为街道绿化树种在彰武县街道绿化中应用较少,但所形成的景观效果却颇为壮观。特别是彰武县一些历史悠久的工厂都位于东环路上,这样的配置更能衬托出这条街道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为街头绿地的一种形式,文化大厦门前的两块绿地,在配合发送交通环境的同时,其中的一块建成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小广场形式,其四周的绿化只是简单的小旱垂柳和水腊绿篱的结合,小广场的西侧背景为供电局办公楼,若是在此能栽植一些常绿树,会更加符合周围的环境氛围,突出建筑物的性质特点。春季开花的树木,次第开放,与常绿树构成一幅美景;夏季草坪以常绿树为中心,进而点缀一些草花,更显出常绿树的高大魁梧;秋季的白桦与常绿树更映射出绿地的别具风韵;冬季傲然挺立的常青树,不惧严寒为城市添绿。但在调查中发现,绿地中唯一的不足是绿地边缘或树池内缺少大树,不能起到在炎热夏季为人们提供绿荫的作用。
2 休闲绿地调查
休闲绿地被誉为城市的会客厅,在代表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精神面貌的同时,也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休闲绿地应尽量实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在彰武县调查的几处休闲绿地得到的数据如下:
从表中可以得出彰武县休闲绿地中的常绿树平均比例为25.2%,树种的选择也相对较丰富,其中桧柏、红皮云杉、黑皮油松、铺地柏等在绿地中都有很好的应用,但休闲绿地中也缺乏体形高大、树龄较大的树种,以用来配影和夏季遮荫。
2.1 休闲绿地造景特点
天歌广场的绿化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尤以常绿树的应用独具特色。以龙塔为背景的一块约320m2的绿地,三株桧柏以三角植的方式作为绿地主景,背景为白桦、山里红、梓树等秋季颇具特色的乔木,春季开花的连翘、醒香等灌木穿插在乔木间,常绿树的前方有修剪成球或波浪状的水腊装点,草坪上装点着彩叶草,茑尾等花卉,整块绿地的配植都围绕着“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体育休闲广场的绿化树种主要有桧柏、红皮云杉、京桃、丁香、水膜等。广场的布局成对称式,利用绿地将广场分为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中间的空间较大,设有足球场地,可用于商业活动和大型的文娱活动。广场正入口右侧的次要空间,一块记得有“彰武县体育休闲广场”的大理石门已经体现了此空间的绿化主题,大门一侧栽植着绿篱墙,两侧的绿地边缘各列植19棵龙爪槐,龙爪槐高约为1.8m,株距约为4.5m,这种配植给人一种休闲愉悦的感觉,两株龙爪槐中间成排成对栽植的桧柏球,高约0.8m,最后为密植的水腊和红瑞木模纹,将此空间围合的树私密,同时桧柏球的深绿色与金叶榆球、绣线菊的叶色差异,增添了绿地的色彩变化。整个绿地的常绿树起到绿化的骨架支撑作用,承上启下,现时乔灌结合,层次丰富,色彩和谐与周围的建筑群景融为一体,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2.2 公共绿地存在的问题
公共绿地中的常绿树木应更充分的利用树木本身的特性,修剪成绿篱、模纹图案等,增加更多形式的绿化效果,同时也是为彰武县的冬季储备绿色。彰武县街道缺乏常绿树的装点;旧城区不少街道,路面太狭窄,基本看不到常绿树的踪影,使冬季的街道景观难觅绿色。
3 结论和建议
常绿树木在选择及设计应用上的一点建议:以乡土常绿树种为骨架,适地适树;利用常绿树木不同的造景特点,使其功能性和观常性相结合;在突出主要常绿树木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突出城市特点;常绿树的经济适用与美观相结合;在实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配置原则同时,掌握常绿树的适应性。
常绿树在考虑植物习性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建议:在植物设计初期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加强常绿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倡科学的养护方法;大力普及园林生态知识,做到全民绿化。
通过2个多月的调查,得出了有关彰武县城市公共绿化建设中常绿树的应用的一些情况,不难发现使用常绿树来增加北方城市景观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的采纳。在彰武县合理正确的应用常绿树来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有重要意义的。相信随着城市化进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通过一系列切实的努力,北方城市一定会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魏晓英.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发展,2011(5)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4. 草本花卉的选择。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乡村、生态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村富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园林式村居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谈几点体会。
1、绿化模式 本文由收集整理
农村绿化不能照搬城市绿化模式。城市绿化以美化、香化、防尘降噪、提供较为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的。农村绿化要在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与发展产业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受地域特点、经济条件、从业习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绿化目的各有侧重。
农村绿化在空间上可分为村内绿化与村外绿化,村内绿化涉及庭院、街道、广场、厂区及隙地等空间;村外绿化包括道路、沟渠、农田林网及环村林建设等。
从绿化目的及实现的效果上,大体可分为美化型、生态公益型、经济型三种类型。以城市(城镇)为轴心,农村有近郊、远郊之分。一般来讲,近郊村庄的经济条件好、群众致富渠道多、闲置空间少,村庄绿化以休闲观赏为目的,偏重于环境的美化;远郊村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增收渠道较窄,村庄绿化应以发展产业经济为主,如建设果园、速生丰产林等,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位于生态脆弱地带及能够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村庄,应以建设生态公益型森林为主,发展森林旅游业。
2、规划原则
农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农村的绿化规划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1因地制宜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栽植主体,适地适树。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规划式与自然式种植相结合,充分体现田园风光。
2.2生态原则。
充分利用四旁及宜林荒地植树造林,发展农田林网。以“山川披绿、道路建绿、村镇环绿、庭院缀绿”为目标,建设安全的生态体系,形成农村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3经济原则。
村内绿化尽量少植管护成本高的草皮,村外以栽植经济绿化树为主,统一规划,形成规模,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4美化原则。
村庄绿化总体建设模式是:“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
点植:节点地段采用灌木+亚乔木+乔木模式,表现以多层次、多色彩、多变化。
面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灌木、乔木+亚乔木等方式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
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亚乔木和灌木。应用于高街道、进村公路的两旁。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通过“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构成集生态、经济、观赏、文化及美化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式绿色画廊。
2.5古树名木保护原则。
古树名木是村居传统文化的象征,严禁随意破坏。在绿化建设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使之融入村庄整体绿化中。
3、植物选择与种植形式
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农村绿化建设,降低绿化成本和保证植物生长正常,绿化应昼选用乡土树种或实践已证明引种成功的树种。选用经济价值高的植物为栽植主体,观赏性植物为点缀;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管护成本低的乔灌木为主;落叶乔(灌)木与常绿乔(灌)搭配种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格局。
3.1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以规则式种植为主,树种以观赏性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乔木、花灌木为主,可适量搭配部分草木花卉,要考虑不同植物的花、果特点,精心设计,争取实现一街一景。
3.2村内隙地及围村林
村内空隙地及围村林,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种植,选择冠形好、病虫害少、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树种进行栽种,如柿子、香椿、枣树、国槐等。
3.3田间道路
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择树干直、冠幅大、抗病虫子的树种,如毛白杨、速生杨等。注意少用树冠既低又大的树种,以免影响农作物耕种、运输。
3.4沟渠及农田林网
选择速生、窄冠、抗风折的优良杂交杨品种或者管理简单的深根性经济树种如枣树等进行种植,形成规模,增加土地效益。
3.5庭院
庭院绿化采用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盆景与露天植物相结合,经济树种与绿化树种相结合。
关键词:道路景观;造景技巧;对策
城市道路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是存在于城市当中的带状景观,有利于做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怡人的风景,在一个城市当中,道路同时展现着城市风貌与城市的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的功能就是连接不同场所,是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要求自己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这种场所感。一个优秀的街道空间设计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感受,各个方面都要利于人们使用,才能达到人的满意,让人感到美的存在,街道景观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创造优秀的交通环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在城市空间设计过程当中,则需重视人车如何分流、如何改善广场的步行设施、如何设立步行道等问题。
2道路景观设计重视整体性
景观的整体性就在规划与控制的前提下长期形成,不要只考虑一条道路的景观设计,而应该全面分析城市的全部道路,使道路与自然美结合在一起,保证具有特殊风景或历史价值的道路保持原有的景观。在建设城市道路时,要从城市的整体考虑,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要从整体城市的形象考虑,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道路分布情况,严格区分不同道路等级,保持清晰的方向与方位的判断性,使每一条道路都在城市整体景观中发挥积极作用。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就是要求设计每一条道路时都要全盘研究,也就是每一条道路都是一个整体,要充分研究位于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情况、色彩情况、历史情况、文化情况等,防止盲目切割一条完整的道路。
3道路景观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道路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建设与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即依据生态规律。传统城市街道设计以硬质景观与行道树为主,而现代城市街道绿化则需结合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但要继续发挥园林设计的做法,而且也需充分利用点、线、水平、垂直等不同层次空间做法,创造自然再现自然,重视应用人工植物群落,同时结合当地生态条件与街道总体景观,让人在适宜的绿色环境中享受自然带来的舒适感。在建设城市街道绿化过程中,还需考虑到生态小环境的建设,不但要保证有充足的阳光而且也需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的需要,让人在此得到良好的休息与娱乐,同时保证绿化植物数量的充足、合理,才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然的亲近,感到身心愉悦。
4道路植物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不但要考虑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必要道路的建设,而且也需考虑到大量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如架空线与地下各种管道和电缆等,而道路绿化也包括这些方面。绿化树木对地上和地下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这些条件不能达到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就会导致植物的死亡,道路绿化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做到统一规划,创造最为合理的绿化、交通、市政等空间,利用位于道路两侧的地形地势、自然环境等因素,种植当地适宜生长的园林植物,创造最为合理的绿化景观。
5道路景观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
在设计道路景观过程中,要结合生态要求、依据自然规律,才能创造美的自然环境,才能使建筑设计具有当地特点。任何植物都有生命,都需要在自然界中生存,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生理与生物学条件,要研究植物的生态习性,才有利于植物生长,才能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不同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具有不同的环境,在配置园林植物时,要根据当地条件种植,要制订近期与远期种植计划,只有达到植物的生长要求,植物才能茁壮成长,景观设计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设计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要求,结合当地情况,在不同地区应用不同的设计标准。
关键词:街道 景观要点设计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街道景观的概念
如果说街道是形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那么街道景观就是城市空间中最有生气、活力和最动人的空间形态。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为城市的景观元素构成赋予了重要的人文背景和景观特点。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说,城市街道景观是指出一切实体建筑围合起来的室内景观空间以外的一切室外景观的形态.如外部庭院、街道、广场、陆地、公园等为人们提供生活的空间。
从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构成角度说,街道景观是人与自然和社会接触的活动场所。建筑、绿化、气候、水、景观都与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舒适愉悦的城市街道环境,会带给人们美好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的形象。
2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实施惠民政策,加强对弱势群体救助。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提倡以人为本,主要是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街道绿化、服务设施、停车设施、休息设施等街道家具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1]。现代景观规划大师约翰·西蒙兹认为,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首先规划的是人自身的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景观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服务于人”这个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和人身体验来表达功能。正所谓“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感受体验。“人”作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最终实现的景观是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满足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并体现人对文化的需求和认同,如街道的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服务设施的形状、尺度、色彩、材料、肌理等都与人体尺度、视觉、嗅觉相符合;街道空间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所在地方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相协调。
2.2尊重历史、地域、文化的原则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城市景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也为一个城市建立独特的形象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构筑物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在色彩上、造型上以及空间尺度上给人以强烈的认同感,容易产生共鸣[3]。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带给我们的冲击不光是感官上的还有物质结构上的,设计师在设计文化的趋同以及对西方设计的盲目崇拜加速了抹消城市作为历史的存在性的印记,带给我们的是失去地方特色的城市的平庸和审美疲劳。由此看来,城市道路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结合现代的东西,学会传承和发扬,在特色中寻求新的形象。
2.3考虑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的引进是在人们盲目扩张城市,破坏环境,工业污染后人们重新认识生态重要性的时候逐渐提出来的观念,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破坏原有自然生态,造成自然景观的损坏,城市道路网更使城市景观碎裂化加剧,对相邻景观物种的交流起明显的屏障作用。因此在道路设计中,一定要重视道路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生态效应。
2.4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打造的空间,在设计时一定要把握街道景观的整体性。一般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既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使街道景观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又要保证每条街道的景观设计遵循整体原则,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活动需求;其二把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艺术来欣赏,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其三街道空间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的,对不同时期的街道景观要素应正确把握,使街道的文脉得以保护和延续。
3 城市街道景观要素设计
3.1建筑物
建筑是城市街道景观的核心要素,它能反映一座城市深藏着的灵魂。人们可从其均衡、对称、布局等形式中能体验到一种美感。街道景观设计在遵循历史保护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地位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并合理考虑新型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高度、色彩等因素,在保护历史街区整体景观的同时,将现代建筑的精神融合到城市景观中。沿街的建筑整体上从形体、色彩、高度、材料、民族性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控制和引导,以此塑造有文化、有特色、延续城市文脉的街道景观。
沿街建筑作为城市街道界面的主体,建筑与街道是否协调直接决定街道景观的艺术水平,因此合理协调建筑与街道的关系是设计的关键。首先,建筑要与街道的性质相协调,不同性质的街道上建筑的使用功能也不同,其对应形成的街道风格也不同,街道上的建筑设计要从整体出发,布局时要利用建筑的进退、高低起落、建筑空间变化、沿街建筑轮廓线等形成和谐美观的景观。同时还要考虑为行人留有观赏、活动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建筑群的色彩也是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色彩要与街道特点、建筑性质、街道设施、区域气候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形成一条统一协调的街道景观。街道受建筑形状所左右,或宽或窄或弯曲,形成富有人气的、变化的街道空间。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关系研究街道中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设计一个合理、完善的街道空间。
图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反转示意图
简而言之,街道沿街建筑的设计整体上要体现连续性,突出其体量关系、空间关系、建筑轮廓线等,还要强化建筑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细部上从建筑材料、肌理、装饰、背景等方面刻画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活跃街道空间的气氛,并与人的视觉特性相适应,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
图2衔道建筑立向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