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城市水质污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水质污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水质污染

第1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城市 水体 污染物 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集聚,城市内河水质的改善成为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幸福河为例,浅谈城市内河的治理对策。

1、城市内河水环境特征

南京建邺区幸福河东起南河,西至江东路,全长2200米,东端至市机站泵站处,西端至江东中路止,河流经过文体路、南湖路、湖西街以及云锦路。河道横穿整个建邺老城整合区,担负着沿河两岸多个社区的汛期汇水、排水任务,是典型的城市内河。

河流沿岸多为规划较早的老旧社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且河水不流动,直接导致喝水黑臭,污染严重。后因城市建设,幸福河中段与其他城市内河连通,使得污染加重。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排入幸福河的污水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2.1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

随着城市发展,幸福河周边人口不断聚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大量的污水及垃圾渗滤液不断排入河中,使得水质持续恶化。且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质随季节变化。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造成河水浊度增加,水中悬浮固体量增多,使得溶解性无机盐浓度增加。

2.2畜禽养殖污染

河流沿岸的禽畜养殖业,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使得河水污染加剧且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

综上,大量氮和磷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发生一系列转化过程,幸福河水体已出现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对于幸福河来说,水体富营养化更加剧了幸福河的污染。幸福河沿岸人口增多,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又加速了河水富营养化的过程,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使得藻类等浮游生物过量增长,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质进一步恶化。

3、治理措施

城市内河分支较多,地形复杂且水系循环慢,以幸福河为实例,给出以下治理措施。

3.1 “纳米气泡”技术

幸福河的治理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纳米气泡”技术。纳米气泡在水体中的增氧作用的效率相当高,仅数小时就可以使较大范围内的水体溶解氧迅速提高。这是因为纳米气泡的表面积能有效增大,如0.1cm的大气泡分散成100nm微气泡,表面积增大10000倍,气泡的表面能也从0.1卡增大到5-10卡,表面能的增大及气泡内能量增大可以加强表面氧化反应,可以提高氧的利用率,一个功率仅数百瓦的微细气泡发生器能使直径200m范围内河水中的溶解氧从4mg增加到11mg,而同时使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降低。对于治理污水,“纳米气泡技术”不仅能增加其溶解氧,还能清淤、截污,利用这种新技术,幸福河的水质明显改善,但是长期操作性不强。

3.2 生态护岸技术

河流沿岸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水土流水,对水体有很大影响。应实行生态护岸技术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态护岸技术能很好的修复河流生态,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生物流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的功能。在治理水土流失、加固堤岸、增加动植物种类、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方面都有着巨大作用。生态护岸依据其使用的主要护岸材料分为植被护岸、木材护岸和石材护岸三种类型。

3.2.1植被护岸

植被护岸是生态护岸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自然型护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草皮护坡是直接在土坡上种植草,或是以草为主体,兼用土工织物加固。因为单纯的草皮护坡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岸坡,因此十分适合幸福河河边使用,在坡面上一般采用草皮植物的复合型护坡。还有一种网垫植被复合型护坡一般用以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垫,其综合了水工网和植被护坡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2木材护坡

常用的木材有圆木,在幸福河边也可用处理过的圆木相互交错形成箱形结构,扦插活枝条,这样不仅能形成自然型景观,美化了环境,枝条发育后的根系还能具有土体加筋功能。

3.2.3石材护坡

抛石措施在国内外河道整治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植被等措施,抛石能达到兼顾加强和改善河岸栖息的目的。石材护岸技术施工简单,块石适应性强,已抛块对河道岸坡和河床的后期变形可作自我调整。

3.3 畜禽养殖污染预控措施

河道沿岸禁止圈棚饲养畜禽,畜禽排泄物直接排入河道,对河水水质的影响很大。2011年制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农畜禽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3.4 引水换水

将城市外部河流较好的水源引入城市内河,实施换水冲洗,城市内河水体将得到改善,且一段时间内可保持较好的水平。

3.5 河道截污

河道截污,也就是将通往幸福河的排污管进行封闭,使生活污水不能进入水体,切断了污水源,将河道内所有的排污管全部封堵,可使水体污染暂时得到缓解。

3.6 雨污分流

要想彻底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如何处理生活污水是一大难题。雨污分流工程后雨水和污水被分开收集。雨水中的污染较少,可以直接处理后排入河流中,而污水则可以经过后处理再利用。雨污分流工程量较大,因此收效时间较长。

4、小结

城市内河的污染使得沿岸居民深受其害,使得城市内河的污染治理不仅是一项环保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从沿岸污染源入手,针对不同污染物类型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做好河道岸坡整治、绿化建设、景观改造、水质改善、生态治理等等相关工作,彻底改变城市内河黑臭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邢媛媛.在河边,恨不得戴上防毒面具[N].扬子晚报,2012-4-22(A8)

[2]王金梅,薛叙明.水污染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5-9

[3]邱丹,吴昊.江苏淮河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A]现代环境监测论坛论文集[C].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编辑部2005-11-10-11.446-449

[4] 郑最胜,李南方.《纳米气泡简介》[J].化学教学,2008,(3):41-43

第2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城市雨水;污染治理;雨水资源化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道路、房屋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使城市的降水渗量大大减少,雨洪峰值增加,汇流时间缩短,导致城市雨洪危害加剧,水涝灾害频发,每年因此造成难以计数的巨额损失;与此同时还导致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雨水径流污染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下沉、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环境危害。

一、造成城市雨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城市雨水污染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潮湿大气沉降,它与交通、工业和生活供热设施等污染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城市降雨一般显酸性(pH

二、雨水污染对地表水的影响

雨水所携带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了水质恶化与富营养化,合流制沟道系统由于初期降雨冲刷污水管内旱流期间沉积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通常比分流制的雨水系统污染更严重。有资料显示降雨初期屋面和地面径流雨水的COD可达3000mg/L,据分析,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里,雨季雨水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要高,雨水径流的水质,特别是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会比较严重。

三、城市雨水资源化的途径

城市雨水资源化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就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雨水蓄积起来并作为一种水源的集成技术。

1、雨水弃流与过滤

雨水水质比一般的回收水水质好。试验表明,雨水除了pH 值较低以外,初期降雨所带入的收集面污染物和泥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初期雨水包含细小的溶解性污染物, 收集的雨水中还含有树叶、鸟粪等较大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在雨水的收集过程中设置弃流和截污装置。弃流装置可以根据流量或初期降水量来设计,屋面雨水按2mm 控制初期弃流量,对有污染性的屋面材料,如油毡屋面可以适当加大弃流量。截污装置可以在路面的雨水口处设置截污挂篮,也可以在管渠的适当位置设置截污滤网,还可以把雨水检查井设计成沉淀井,井的下半部为沉渣区,以去除较大的污染物。目前,利用植被浅沟、植被缓冲带来截流净化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不仅投资小,而且是一种便于管理和实施的净化雨水方法。

2、雨水的储存

为了满足雨水利用的要求,需设置雨水的储存空间-雨水调蓄池, 待降雨停止后将其中的雨水加以净化,慢慢使用。雨水调蓄池在雨水的利用中具有储存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根据雨水收集区域的不同,可建成地下封闭式调蓄池、地上封闭式调蓄池和地上开敞式调蓄池。地下封闭式调蓄池主要用于小区或建筑群雨水的存储, 它具有节省占地和雨水管渠容易接入的特点,但有时溢流困难;地上封闭式调蓄池适用于单体建筑雨水的集蓄,具有雨水管渠易接入和管理方便的特点,但占地面积大;地上开敞式调蓄池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可与景观和净化相结合,生态效果好,适用于开阔地带雨水的储存。

3、屋顶集水的方式进行雨水的收集

该方式在收集雨水时主要应用到雨水截污过滤技术。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采用屋面雨水斗、排水立管、水平收集管等为收集渠道,因此该装置在沿途设置了几处截污滤网装置拦截屋顶绿化的脱落枝叶、鸟粪等大粒径的污染物。格网分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类,一般滤网的孔径为2mm~l0mm,可采用金属网或塑料网, 采用局部开口形式以便定期清理。通过该方式收集的雨水主要储存于屋顶特定的高位水箱以及部分构造墙体中。该方案的特点为:在墙体中储存雨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装置在建筑物中的空间占用,从而合理地利用了空间。

4、屋面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屋面花园是指在各种建筑物的屋顶上进行绿化、种植花草的统称,可用于平屋顶和坡屋顶。屋面花园各构造层次自上而下一般可分为: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植被层是屋面花园的关键,植物和土壤的选择是植被层的关键。屋面花园有很多优点:夏天防晒,改善屋顶隔热性能;冬天保温;种植层的覆盖可延长防水层寿命;降低屋面雨水径流系数;可增加对雨水的利用量;可以作为休闲放松之地。为了确保屋顶花园不漏水和屋顶下水道通畅,可以考虑在屋顶花园的种植区和水体(水池、喷泉等)中再增加一道防水和排水措施。

5、渗透地面

渗透地面分为天然渗透地面和人工渗透地面两种。天然渗透地面以绿地为主,人工渗透地面是人为铺装透水性地面,如多孔嵌草砖、碎石地面、多孔混凝土或多孔沥青路面等。其目的是使水渗透接近水源来保持和恢复自然循环。绿地是天然渗水地面,为了增加渗透量,在绿地中做浅沟可以达到降雨时临时贮水的目的,但要避免溢流,避免绿地过度积水而破坏植被。低于周围地面适当深度,能够接受周边地面雨水径流的绿地称为下凹绿地。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渗透设施,具有投资少、渗蓄效果明显、截留净化径流雨水、不易堵塞等优点。研究表明,绿地低于周围路面0.1m~0.2m,其入渗量是绿地高于或平于路面时的3~4倍。人工渗透地面的优点是: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对雨水的预处理要求相对较低;技术简单,便于管理;建筑物周围或小区内的道路、停车场、人行道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缺点是:渗透能力受土质限制,需要较大的透水面积;对雨水径流量调蓄能力差。

结束语:总之,雨水资源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来源。控制雨水污染,实施雨水资源化有助于缓解水体污染、减少饮用水供应的需求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全新峰,张克峰,李秀芝.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趋势[J]. 能源与环境. 2006(01)

[2] 刘应宗,李明,金宇澄. 城市排水规划中雨水资源化问题探讨[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2)

[3] 宋进喜,李怀恩,李琦.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生态学杂志. 2003(02)

第3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需水量和污水废水量也日益加大,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水危机,水环境的承载力明显不足,以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水污染反过来又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不容忽视[1]。

1.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人口压力以及农药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地面水、地下水的质量都有较大的下降,现今水资源非常短缺,水资源污染情况又非常严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市的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并且污染危害愈演愈烈[2]。

1.1地表水污染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 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 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使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 导致城市水源水质下降和处理成本增加, 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2地下水污染

全国 194 个主要地下水水位监测城市和地区的调查资料表明,地下水水质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恶化趋势。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污染区仍然以人口密集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区为主。

2.造成我国城市水污染的原因

2.1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3]

工业污染的危害众所周知,而生活废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主要是人们对生活废水无处理的排放。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中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

2.2大自然的暴雨和洪水

暴雨把城市的大量污染物冲进河流,特别是下水道超负荷溢流,洪水的泛滥,城市地表上的微尘颗粒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尤其是汽车的废气里含有大量的汞、铅,工厂里的灰尘,居民的生活垃圾,都是造成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3.我国城市水污染的对策

(1)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领导,制订并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的法令、政策、标准,以法治污。

(2)打破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

(3)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4)改进防治水污染的技术手段。

(5)用经济手段防治城市水污染。

4.水污染控制手段

4.1行政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法规或经济政策,在预防和控制水污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即推行边界水质移交行政首长责任制。

4.2经济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污染控制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企业不愿对他们产生污染的代价负责。因此,中小城市必须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如通过产品收费、税收和排污权交易等方法来控制污染。

4.3 法律手段

修改后的《水污染防治法》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奠定了基础,中小城市应以法律为准绳,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于长期造成水体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以破坏公共安全或破坏资源罪对其进行惩罚。

4.4 技术手段

对于水污染控制,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实行清污分流,减少污水量,提高污水浓度,发展高效、节能、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2)推广应用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3)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

5.结论

水环境一旦受到污染, 其危害是严重的和长期的, 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水污染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好水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胜.城市水污染防治浅见[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2):26-27.

第4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水污染问题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48-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等原因,造成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们首先对造成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多视角分析

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原因不一,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随意排放污水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排放污染物,缺乏对污染物的控制盒监管,未有及时进行达标处理是导致城市水污染存在的主要根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城市水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多视角分析。

1)城市污染物大量无节制的排放。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废水,未有及时进行处理,源源不断地排入河流或伴随着地表雨水径流汇入河流,导致水体污染,地下水质下降,进而导致城市整个供水环境的恶化;

2)城市污染物排放的监控体制比较薄弱。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地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由于人力和资金等问题的原因,一些城市尤其是偏远的小城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控体制。造成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存在着偷偷排污的行为;

3)城市水污染的治理不到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受资金缺口的制约,部分污水处理系统处于闲置状态,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或地下,或由于管网雨污合流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2 城市水体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水体污染的防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对城市水体污染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社会公众的整体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环保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了保护城市的水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增强市民的水忧患意识,节约用水,防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积极参与到防治城市水污染的具体实践中去。

2)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根治污染源

城市水体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工业污染源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政府必须采用强制手段,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对于工业污染的排放国务院要求必须达标才可以排放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各地政府应该对违规排放企业,进行关停,并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政造,实施清洁生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做到以防为主、以冶为辅。最终实现水体变清,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对污水的处理

是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技术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二级处理、二级强化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二级处理:是以一级处理为基础,利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其他等效处理方法,除去城市污水中悬浮性和溶解性有机物。二级强化处理:是在二级处理功能基础上利用生物法、物化法,除去城市污水中的磷、氮等物质。深度处理:在二级处理或二级强化处理基础上,采用化学混凝、沉淀、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一步强化悬浮固体、胶体、病原体和某些无机物去除的净化处理过程。由于各地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不一,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将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进行排放,从而防治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4)发挥市场经济杠杆的推动作用,促使污水资源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通过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的合理定价,逐步建立起激励节约用水和防治污染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城市的污染防治工作中要着重把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污染控制的协调发展。

3结论

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环保问题,它更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存问题。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水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分析探讨,并从多方面提出了防治城市污水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保障城市安全用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邓荣森.对当前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环保产业,2003,11.

[3]莫家斌.探讨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9(13).

[4]冯建春,王金慧,孔蕾.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科技信息,2008(35).

第5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现状;防治

水属于自然资源,其更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如果水资源被污染,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这对城市水体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消除城市水污染,净化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已刻不容缓。

1 城市水污染现状分析

1.1 人们环保意识淡薄

在城市中人们从思想观念上就缺乏对水污染问题的重视,严重缺失环保意识,其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一是,政府相关部门不重视水污染问题。很多地区存在对本地区的排污企业监察工作力度不够,加之监察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对水污染控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得环保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二是,百姓对水污染问题的不重视。百姓对水污染的认识,主要集中到水体受到污染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缺少在水污染进程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百姓普遍存在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误区和盲区,这使得百姓的环保意识淡薄,对于水污染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会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

1.2 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城市水污染立法表现出的问题体现在城市发展政策中,从目前的城市发展政策来看,其表现出很大的片面性、盲目性,过于重视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城市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同时规划不完善且预见性较差,城市水污染防治策略不全面,城市中的废水处理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城市水污染问题。此外,监管体制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其中主要体现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控制责任不明确,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范围较小,无法起到全面控制的作用,针对过量开采地下水这种违法的行为缺少明确的法律责任,城市水污染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以及针对污染水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我国的环保立法是由多个部门分别起草的,这必然会出现个别部门在起草环保立法时为本部门利益扩大本部门权力并得到法律承认,这使得部分领域出现了真空现象。

1.3 城市水处理技术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排水和供水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水处理技术存在不足的情况。生物处理需要反冲洗处理设备和充气供氧系统,这便增加了运营成本并且管理也十分的复杂,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生长对水温变化十分敏感,所以该种处理方法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化学氧处理方法效果好,但是需要加入大量药剂同时处理成本也增加了,运用化学氧化处理会增加出水的突变性,从而增大水中低分子有机物浓度,如果缺少有效的后续处理,则出水的水质会随之降低。以上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但是想要在国内普及推广还是很困难的。

2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2.1 开展教育加强人们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首先,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教育,政府监察机构在各单位进行会议时必须要开展环保教育,在教育环节中配有真实的案例,使各单位深刻的认识到污染行为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提高相关单位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心和环保意识。其次,对百姓进行教育。对百姓进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由于城市中百姓的数量是巨大的,在对百姓的环境意识教育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开展百姓的教育工作需要有资金作为支撑,可以采取分区的方式进行教育。百姓关注水环境问题主要是从切身生活开始的,其教育内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使百姓清楚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污染,以及水污染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其次,使百姓了解自己在环境保护和监督中的权力和义务,百姓是公众的一份子,更是切身利益的直接评价者,具有广泛性和积极性,当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其会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此外,公众监督机制促进了百姓环保意识的提高,监督和举报增加了重点污染企业的压力,使信息更加的透明化,通过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使重点污染企业改进排水设施,使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最后,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环保教育。利用好的媒体平台和社会名人开展教育工作,这样可以使环保教育工作更加的有效,曝光污染单位的种种行为,通过社会舆论强化对污染单位的督促力度。

2.2 完善监督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水污染立法体系缺陷笔者给出下面几点建议:第一,将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扩大,完善环境评价制度;第二,各排污单位的排污水量确定,完善排污的控制制度;第三,完善水资源监管体制,健全浪费水资源的法律法规以及污水集中处理机制;第四,重视起节水设备,并积极推广节水设备的应用;第五,增大城市地下水的保护力度,针对违法和超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改善城市水污染现状的先决条件就是健全监督管理体制,针对得到国家财力支持的排污企业,监管部门要督促其改进排污工艺和设施,针对没有得到资金支持或资金支持少的排污企业,相关部门也要督促其能够达到单位拥有的水平,并增大排污超标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监管部门在执行工作中一定要具有负责的态度,要赏罚分明、加大力度、下定决心,否则监管制度也将成为面子工作,并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此外,国家方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工作也是非常迫切的。对于超标的排污企业,法律要发挥监督和督促作用,使监管部门严格行驶自身职责,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针对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排污企业,从法律上要给予惩罚,对于得到财政支持但是没有达到排污标准的企业和钻空子的单位,法律上要给予重罚,在对排污企业罚款的基础上,还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3 改进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方式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根据城市的特点选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人口密集地区适用于集中处理方式,污水处理较为分散且不易建设收集系统,可以选择分区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办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是处理城市污水的最佳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区、水质和排放标准,要灵活的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经济实力较强时可以选择排放要求严格的工艺。对于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在选择水处理工艺上,要根据以建设水厂工艺经验来选择,SBR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具有静止沉淀效率高、去除有机物速度快等特点,在组合式构造方法中尤为适用,更利于污水处理厂的改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要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城市水污染并非单方面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都是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人。面对目前城市水污染现状,不能只着眼于水污染的表面现象,而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水污染问题彻底解决,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瑞丽,乔龙.城市水污染现状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4-25.

[2]姚澄宇.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剖析与对策初探[J].给水排水,2010,S1:138-143.

第6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城市污水集中控制措施也不同,而集中控制措施进出水口的水质要求也不同,这些不同也决定了污染源达标排放应执行的标准。 在达标控制中必须根据污染源污水构成,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生物毒性,污水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带来的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的要求,受污水体水域功能等一系列因素,选择相应的控制标准、该严则严、能宽则宽,以实现有实际意义的达标控制。

    2 达标控制原则

    2.1 实施污染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按污染物分类和污染源分级分别确定控制措施。一类污染物一律采取源内控制和浓度达标排放的控制原则;难以生物降解和生物毒性较大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实施源内控制为主集中处理为辅的原则;废水可生化、生物毒性较小的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采取集中处理措施—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主的控制原则;影响污水可生化性因子已清楚的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放宽到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控制[1]。

    2.2 实施不同控制标准的达标排放控制原则  凡是有地方标准的优先执行地方排放标准,无地方标准的执行国家排放标准。一类污染物及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排放浓度必须达到地方或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污水难以生物降解、生物毒性较大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按污水排放标准中的行业排放标准控制;一般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进行控制。

    2.3 实施分区控制原则 按污染源污水排放途径、受纳污水的水环境水质保护标准,即按环境水体功能区进行分区控制。

    2.4 尊重现状控制原则 按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污染治理现状采取不同的控制原则,对已有处理装置的污染源,在保证污水处理装置正常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达标控制。

    2.5 最优技术控制原则 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负荷应达到最优生产技术条件,满足正常生产条件下单位产品的最大允许排放要求。

    2.6 基准控制原则 以排污单位污染物现状排放浓度及排放负荷为基准值,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其排放浓度和污染负荷只能降低,不能增加。

    3 污染物分类和排放标准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基本上将污染物分为二类,作为一类污染物必须从严控制,而作为二类污染物中的综合指标COD在不同污染源中的内涵有所不同,因此在执行的排放标准上就有一定的变化,如污水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不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是回用,还是进二类或二三类水域,其执行的标准都应该不同。因此,对污染物进行细分类,确定不同的控制标准是实现达标排放的前提。

    3.1  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物的分类首先应依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分类的原则是按照污染物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转的影响、环境效应,对污染物进行分类。凡是难以生物降解、生物毒性较大、在环境中易积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转产生影响的废水污染物可归为一类;对于可以生物降解、毒性较小、可以通过集中处理工程处理,在环境中可以自然降解的污染物归为一类。污染物的分类方法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及其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调查、测试,对污水可生化物、生物毒性进行分析,对测试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筛选出需要进行控制的污染物,并对各污染物进行排队,然后确定需要控制的污染物,按照污染物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环境效应、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等对污染物进行分类。经过筛选分析,凡是难以生物降解、在环境中易积累,生物毒性较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需在源内进行控制和达标排放的划分为一类污染物,除此之外的全部属于二类污染物。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需要重点控制的城市废水中的1类污染物主要有总汞、总镉、总砷等。二类污染物主要为COD、石油类、氰化物等[2]。

    3.2 应执行的排放标准 在执行排放标准时,首先执行地方标准,无地方排放标准的首先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其次行业标准。如果废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但在执行排放标准时应区别对待,特别对综合控制指标COD,尤其要考虑其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毒性及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可能带来影响。

    4  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措施

    为实现控制标准,对工业  污染源应采取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实施污染全过程控制、浓度达标与排污总量双指标控制、强化污染源内污水处理的全方位、多层次控制措施。生活源强化管理和污水处理双重措施。 4.1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对物料、能源、水资源消耗量较大、污染物浓度大及负荷高,生产效率低,污水不易治理或治理费用较高的工业污染源,如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行业、造纸及纸制品等行业以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为主,最大限度减少污水及其污染物的生成。

    4.2 实施污染全过程控制 对排污单位实施从原料投入,中间生产到污染物生成,废物回收,污水处理的全过程控制,即从简单的污染末端治理,扩展到生产全过程[3]。

    4.3 强化污染源污水处理 凡是排放一类污染物的污染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全过程控制及管理措施,在生产车间排水口实现浓度达标排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革、纺织等行业产生的污水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对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废水中化学耗氧量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或行业标准;食品加工与制造、饮料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生化需氧量适当放宽控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尽可能采取综合利用,能源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措施,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主。

    4.4 加强管理保证处理装置正常运转 对已经配置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源要加强管理,保证处理设施运转率在95% 以上,达到设计处理效率,绝不允许私自关闭处理设施[4]。

    4.5 采用水污染源的COD在线监测 COD在线监测仪在污染源废水监测中,由于水质中所含还原性物质成份不同,氧化反应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波动也较大。这种现状客观地要求COD在线监测仪工作时,消解时间、消解温度、曲线有效取值区间要与水质情况相匹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值,针对不同水质要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上述运行参数,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不同行业工业废水实现准确测定的消解时间、温度不尽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设定统一的消解时间、温度,要针对不同水质中还原性物质的易降解难易程度,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适合消解时间和温度,本着既要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和较高的监测效率,又要兼顾由于运行时间的过长和温度的过高而导致能源的浪费、运行费用增多及仪器使用寿命缩短。

    对于不同污染源废水,根据日常掌握的监测数据确定正常值发生范围,选定曲线的上下限值,保证COD在线监测仪测定结果客观、真实、准确,并应根据水质浓度的变化做动态调整。

    5 结语

    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涉及到各部门、各层次,按照污染源废水构成、生物毒性、可生化性和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对污染源及其污染物实施不同的控制标准,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污染源的控制与管理,以最小的投资实现污染物的最大削减,各城市可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控制标准。 但在执行不同的控制标准时,将对排污收费产生影响,因此经过研究,建立相应的收费政策或标准,将使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泽斌,夏立新,任永海,等. 黑龙江省重点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污状况及控制方法.  北方环境,1996(4):23-25.

    [2] 程治强. 沈阳市工业污染源指标化控制的研究. 环境保护科学,1994(1):35-37.

第7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污水资源化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在我国2/3以上的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污水排放量为1×108m3/d,全国各类水体82%的河段受到污染,其中已有39%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0%以上的城市河段不适合作饮水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江等七大水系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普遍受到污染,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化现象增多,污水处理和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186.43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934.15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与降水量和地表水的分布趋势大致相似,南方多,北方少,并且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北方,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南方。全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约有四分之一的农田灌溉靠地下水。地下水开采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5%~20%。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三、我国大中城市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

1.打破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各地区、各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深入人心。同时,转变人们“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排污也要掏钱则难以接受”的观点。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2.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社会产品的结构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加强新产品(无废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以代替传统的产品,开展清洁生产与发展绿色产业,是减少水污染的根本途径。所谓清洁生产,即“持续地对生产程序、产品、服务与应用的一种整体性、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效率,减轻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

3.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加,使得新上马项目也随之急增,给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对新上马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除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评估外,还必须进行生态评估,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状况的评估;对严重影响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且企业自身又无法解决的,坚决杜绝此类项目上马;对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非上马不可的,企业自己有防污、治污能力的,必须严格审查其防污、治污设施和治理程度及其建设过程。

4.提高科研开发能力,提倡科技治水。长期困扰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除了资金就是技术,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当前的重点:(1)抓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攻关研究,特别是像草浆造纸、制药、食品和制革等特殊行业的废水治理技术;(2)解决与水源污染相关的治理技术,开发人畜粪便固化、加工技术;(3)加速环保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化、成套化和自动控制性能,大力开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套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曹邦卿,贾虎.城市水环境核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研究――以南阳市白河为例.人民长江.2011(7)

[2]高珊,黄贤金.发达国家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比较与启示.城市问题.2011(3)

[3]沈竞,林振山.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0(12)

[4]姚澄宇.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剖析与对策初探.给水排水.2010(S1)

[5]朱明,李永,李嘉.城市原水污染事故危害度应急评价模型.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

第8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Yan Lilong1, Ren Yuan2 , Zhang Ying1, Dai Yingjie1

1. Northeast agricult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150090, China

Abstract: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is one of core courses abou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building features in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course from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trength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were going active exploration,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高校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1],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受到了普遍重视。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工程性质较强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短学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信息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根据几年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进行了积极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1.1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水污染控制工程涉及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若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做好课前预习,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所学内容的相关知识,这样授课教师不用对相关知识做过多阐述,明显提高了授课速度。与此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如在讲解污水水质指标和分类时,结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进行讲解;在教授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时,结合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的具体工艺进行讲解,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1.2 选择适宜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材选择上,我们一贯坚持选用全国知名出版社的高水平教材,东北农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廷耀、顾国维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以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张自杰编写的《排水工程》作为辅助教材,并在教学与辅导中利用相关期刊及互联网资源构建立体化系列教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以生物、物理化学、化工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用工程学方法研究控制自然水体污染的途径以及废水处理的工艺和工程技术[2]。这门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所用的学时数一般为60~80学时,一些学校甚至达到100学时以上[3],而东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则设定为48学时,明显存在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多地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是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取舍。我们坚持的原则是“统筹考虑,避免重复”,东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在相关课程设置中,开设环境工程设计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两门课程,为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主要讲解污水处理部分,以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为主线,重点讲解物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将课程涉及的设计性内容安排在环境工程设计上进行讲述;有些课程内容,如吸附部分安排到环境污染控制综合实验课程上;通过对新技术、新理论做适当的补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明显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如讲述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时,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知识点进行了补充。总之,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获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9篇:城市水质污染范文

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巩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获得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因此,基于水污染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污染实验教学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与实践。

1.实验教学安排的改革与实践。在学科计划和总学时的控制下,我校《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安排是在大三上学期,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课时为48学时,课内实验为16学时。由于先前理论及实验一起开课,时间紧张,实验效果不佳,现将理论与实验分开到2个学期,开设水污染控制综合实验课,实验课时32学时,特别增加了其课时与学分。另外,考虑到相关课程前后呼应,也便于更加系统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因此在环境工程教学计划大纲设置之初,充分考虑到课程间的过渡过程,将涉及水处理方向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和《环境监测》、《环境与资源综合实验》这三门实验课程在开设时间上已合理安排好它们之间的衔接,比如相关微生物指标、水质指标的监测在上述三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已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这样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水处理实验课时,减少先前预留在污水水质等指标测定的实验课时,从而可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掌握污水处理的工艺原理和运行过程与细节了。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本教研室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重新筛选,减少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将本实验教学基本按照以下三种类型进行:(1)基本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各种混凝试剂配置、CODcr、BOD5、NH3-N、SS、pH等常规水质指标的分析。

(2)设计性实验,选取不同类型的废水,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类实验可以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如:萧山某机械厂含油废水的处理;绍兴某印染厂染料废水的处理。

3.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时有限,很难满足实验目的,只要安排管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堂学时相结合进行实验,也会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对于基本实验,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明确实验任务,落实责任,使每人都积极参与,利用课余时间在公共的开放实验室将整个实验做好。对于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可结合地方特色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师仅提出选题和要求,只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某一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维空间和不断操作的摸索过程。学生在自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可以以小组团队或自己个人的方式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选取实验方法,充分合理地选用实验室已有的设备仪器,设定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用药剂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数据处理等。

4.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并培养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该课程实验环节的考核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以往成绩评定是以小组或个人实验结束上交的实验报告为主。现实验考核不应仅仅局限于实验结果,而应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预习、准备、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以及最后的实验现象和误差分析等。同时,还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团队合作、考勤、卫生工作等多方面也进行量化考核。最终综上表现再对每位学生进行最后的综合评定。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