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运营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协作学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是解决如何通过技术支持协作学习,以增强伙伴之间的交互和小组工作,协作和技术如何促进学习成员间共享、分布知识及专家意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学生学业和事业成败的主要原因,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思想与手段的滞后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并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1.教学思想比较传统:教师把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课堂出勤率上,大学英语教学进入应试化教育。学校依然看重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考前准备。记了很多单词和语法规则,并没有掌握语言技能,成了“聋哑英语学习者”;
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并练习语言,下课后就很少有机会练习,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没有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去交流实践,也难以找到相关的课外书目来补充课内的语言知识,降低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运用能力;
3.教学的实际投入不足:教学班级学生数量增多,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教学的实际投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较大。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时数多,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有效运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4.教学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大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还是教师、课本加课堂的方式,或多一些多媒体技术。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翻译课文,进行笔头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甚至使用模拟题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记,缺乏实践体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量小,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较难有效的进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5.教师进修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不断进行重复性的教学,疲于上课。缺少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并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进修机会少。难能出国提高语言能力并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学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和理念急需提高;
6.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些学校财力有限,根本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改设备简陋,多媒体语音室和网络教室不足或设备落后,大量学生不可能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训练和实践。
一、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和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对学好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成为学生就业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使运用网络协作学习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主要体现在:
1.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INTERNET宽带网不断增加,各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配备有了较大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在线学习和营造学习气氛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2.市场上发行大量的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有的教材不仅配有光盘。还有参考辅导和配套试题,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少,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行成挑战;转贴于
3.教材也有了很大变化,一些院校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吸收了说英语国家最新的语言形式推出的英语系列教材,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渐进性和中西文化背景相结合的特色。提供大量应用性练习,教师可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课程资源;
4.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时作业和练习、文本活动等网上资源由责任教师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及时更新,方便学生上网学习,通过网络还可以上传作业,答疑解惑。进行评价和考核,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交互性。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存在不足,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都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更大的困难,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挫折而失去耐心和学习兴趣,某些学生自觉性不高。学习交互性不够。缺少师生和生生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因此降低了效果,而网络协作学习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协作学习可及时得到协作成员和老师的指导,克服自卑和顾虑所造成的交流困难,并积极加入网上课程讨论区;它还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搜集下一步教学的素材,对协作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避免由于面授课堂的拥挤和混乱导致的讨论不达目标,节约浪费的时间。
三、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保证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改革原来传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课件和自己的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的英语节目和教学参考片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某一主题。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做陈述和讨论,结合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把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网络协作学习活动一般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协商、讨论和竞争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它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
学生可以登录课程讨论区、QQ群、聊天室、论坛或通过E-mail进行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讨论或互评作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及学习网站的相关网址。网上讲评部分作业。向学生提问题以检查学习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学习,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及技能了解协作成员的思想,表达自己观点。达到使用英语的交际目的。
以下是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网络协作学习应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辟实用的平台,提供网上实时授课、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答辩等多种活动空间。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可以是研讨、问题解决、切块拼接、小组调查、游戏竞争、同学互教和角色扮演等,其中,问题情景的有效创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维想像相近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思维和积极探索。学生主动性更强,更愿意协作。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方法有问卷法、测验法、观察法、报告法和作业评价等。
四、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
为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我们以《新思维综合英语》第二册第67课为例,利用不同的策略。运用网络协作学习的方法改革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摘要:文章探讨并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国际漫游网络优选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归属网络运营商用户可以在漫游地自动注册到拥有高优先级的网络,归属网络运营商可以控制这一过程,从而实现其对国际漫游用户的可管可控。该方案基于现网的HLR网元来实现,无需部署新网元,投资少,见效快,对现有网络基本上没有影响,值得运营商实验、部署。
关键词: 归属位置寄存器;国际漫游;优选网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ew solution is proposed for optimizing outbound roaming. A home network user can automatically register to a high-priority network when roaming, and the home network operator can control the whole process. The home network operator can manage its roaming users. This solution is based on home location register (HLR), and a new network element does not need to be deployed. This solution requires little investment; it is highly efficient, and it has little effect on existing networks.
Key words: HLR; outbound roaming; preferred network
当有国际漫游权限的用户漫游到其他国家后,在漫游地可能存在两家以上的网络可供用户注册。归属运营商如何控制用户注册到的、和归属运营商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高优先级运营商的网络,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文章探讨了一种解决方案,使归属网络运营商实现其用户在漫游地自动注册到拥有高优先级的网络。
1 国际漫游优选网络控制
方案实现原理
1.1 国际漫游优选网络的考虑因素
归属网络运营商如何给其他国家漫游地的运营商排列优先级,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 价格因素:归属地运营商和某些漫游地运营商基于互惠互利原则,可能签署有价格协议,当漫游用户注册到这些漫游地运营商的网络时,能够享受更低廉的资费。
(2) 网络质量:归属网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业务的情况,为其选择更合适的漫游地接入网络,例如,对于主要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为其选择高质量的漫游地接入网络;对于只求费用低廉的用户,则为其选择质量稍低的漫游地接入网络。当漫游地的网络质量很差时,归属网运营商也希望快速地把其用户切换到质量好的网络。
1.2 国际漫游网络优选控制功能的
实现网元
在移动网络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上可以实现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之所以选择在HLR上实现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是因为当用户在漫游地发起注册流程时,HLR可以控制用户注册,且对现有业务实现流程改动小、对现网的其他设备无改动要求,简单易行。
1.3 国际漫游网络优选策略的设置
首先,HLR应该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是否启用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可以按照国家来设置控制开关,每个国家设置一个控制开关。当某国家的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开关打开时,此功能被激活,那么用户漫游到该国家时,漫游网络优选控制策略将起作用;当某国家的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开关关闭时,此功能无法激活,那么用户漫游到该国家,漫游网络优选控制策略将不起作用。
其次,HLR中应该设置一个阀值。当启用国际漫游网络优选功能时,若用户没有在归属运营商优选的网络注册,那么当用户发起位置更新请求流程时,HLR则会拒绝此位置更新请求,本次注册失败。但是,若用户一直在低优先级的网络发起注册,HLR应该在拒绝次数达到某个阀值后,让其注册成功,以不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所以,HLR中应该设置一个阀值,当拒绝位置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此阀值后,就允许用户在低优先级的网络注册。HLR也可以间断地使位置更新成功和失败,比如,第1、2、3次失败,第5、6次成功,第7、8次失败等等。总之,HLR可以提供非常灵活的控制策略[1-3]。
一个国家的漫游控制策略可以按以下因素设置:
(1) 按比例控制,即拜访移动网络(VPLMN)网络的接入比例可以设置。和归属网络运营商有密切关系的漫游地运营商网络,用户接入其网络的接入比例值设置得高,反之用户接入其网络的接入比例值会设置得低。
VPLMN设置为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号(MNC)或国家码(CC)+网络目的码(NDC),如表1所示。
(2) 按照时段控制。由于启用网络优选控制功能,HLR会拒绝用户在低优先级网络发起注册,如果用户反复在低优先级的网络发起注册尝试,将会增加网络的信令负荷。为了减少对网络信令负荷的影响,可以设置HLR在指定时间段内激活优选网络功能,如表2所示。
(3) 按照用户的类别设定控制的策略,即可以指定某一类用户是否激活优选网络控制功能,如表3所示。
当启用优选网络控制功能时,若因为用户接入低优先级的网络而被HLR拒绝注册,则HLR返回失败的位置更新响应消息给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根据不同的需要,位置更新响应消息中会返回不同的失败原因。
2 国际漫游网络优选的
消息流程
HLR中存贮如1.3节所述的国际漫游网络优选策略相关的数据。当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消息时,HLR就能够根据策略数据库中的控制策略,判断位置更新是否成功,从而实现了对国际漫游用户接入网络的优先选择和控制。网络优选过程消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当用户在漫游国拜访位置寄存器(VLR)/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注册时,会发起位置更新请求,那么归属国的HLR收到位置更新请求消息后,会根据策略数据库中漫游地网络接入控制策略来判定是否允许用户注册到当前网络,如果允许,则完成位置更新过程,如果不允许,则拒绝位置更新,并向VLR/SGSN返回相应的失败原因。这些失败原因是协议中定义的标准的移动应用协议(MAP)失败原因,比如失败原因为非期望的数据值,HLR则具体返回那个失败原因值,并且可以在HLR中设置。如果用户连续地在当前网络发起注册请求,HLR则可以根据控制策略,在拒绝位置更新的次数达到阀值之后,允许位置更新成功,那么此时用户成功注册。
3 结束语
如何控制国际漫游用户优先注册到归属网运营商所期望注册到的网络,是归属网运营商非常关心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文中探讨并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切实可行的漫游网络优选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归属网络运营商用户在漫游地自动注册到拥有高优先级的网络,而归属网络运营商可以控制这一过程,从而对国际漫游用户的可管可控。本解决方案基于现网的HLR网元来实现,无需部署新网元,投资少,见效快,对现有网络没有影响,值得运营商部署。
4 参考文献
[1] GSM Association Official Document IR.73[S].
[2] 3GPP TS 23.012. Location Management Procedures[S].
[3] 3GPP TS 29.002.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S].
收稿日期:2012-05-30
[关键词]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
1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现辖15个区、1个县,市域总面积11916.85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54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1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0.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17万人。天津地铁1号线自2006年6月12日正式开通运营,截至2016年7月,天津地铁共开通运营4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是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和地铁9号线(津滨轻轨),长约140千米,87座车站。地铁4号线南段、地铁5号线、地铁6号线、地铁B1线一期正在建设过程中,其中地铁6号线部分路段已经在试运营阶段。计划到2020年,天津规划建设地铁7号线一期、地铁8号线一期、地铁10号线一期、地铁11号线一期、地铁Z2线一期及地铁Z4线一期等项目,届时总共形成14条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网络。2020年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况见表1,线网规划如图1所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建成4条市域线、24条城区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形成总规模约1380千米的轨道交通线网。届时,各条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通过线路之间换乘站点的有效衔接,将大大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各区域居民的出行条件,并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的局面。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建设还将强化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而发挥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向多中心、组团型都市发展。国内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已经相继形成较为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纵观天津城市发展和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轨迹,形成网络化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时代后,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上海开通了8条线路后,产生了换乘枢纽的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设施设备资源共享、线路间运力协调、运营组织配合等管理上的新问题。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在提升网络化效益的同时,运营管理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明显,原有的运营管理模式能否经受住客流量增加的检验,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下面就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
2.1轨道交通运营主体之间的协调管理
目前天津运营的线路采用分线管理的模式,其中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由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地铁9号线(津滨轻轨)由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运营管理。从计价方式上看,地铁1、2、3号线的计价方式为按区间计价,而地铁9号线(津滨轻轨)的计价方式为按里程运价率计价。不同的计价方式折射的是运营主体管理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管理方式给运营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带来了难度。而协调是实施网络运营组织工作的关键,网络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运行系统的联动及行车组织调度均在于良好的组织协调。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发展,运营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将大大增加。发挥运营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资源整合、统筹协作,更能体现网络系统运营的优越性。
2.2综合控制中心内部的组织管理
受“8•12”天津爆炸事故的影响,地铁9号线(津滨轻轨)一度中断停运。损毁的控制中心将重建于华苑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同时设置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FAS、BAS、SCADA的中央级系统设备和调度指挥设备。华苑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也将成为全市22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综合控制中心。随着轨道交通线路陆续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系统将实现统一调度管理和综合调控,而均衡、高效的协调指挥是实现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营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控制中心协调指挥的效能。因此,能否搭建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网络化组织管理模式并根据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关系到网络化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同时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发展。
2.3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2015年6月25日早高峰时段,地铁1号线营口道至小白楼区段突发供电故障,导致一辆从刘园驶向双林方向的列车停在隧道内,数百名乘客被困车厢。半小时后,有人感觉不适,为防止意外,乘客将车门玻璃砸开通风。大约一小时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被困乘客救出。96分钟之后故障排除,开始逐步恢复全线运行。单线运营时代,线路上某一点出现的突发事件可以集中力量突击解决;网络化运营之后,运营风险成倍增加,突发事件易形成连锁反应,甚至会扩散到整个系统,影响到不同区域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单线运营相比,网络化运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更大,同时处理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因此对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网络化运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运营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线网运营格局愈加复杂,网络化运营管理的难度相应增大,这就要求各运营主体要调整以往的工作模式,加强之间的横向交流和管理合作,协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运营发展。运营公司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加强有效沟通联系、把握工作接口衔接、及时做好信息与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综合效益。对于车票计价方式的问题,运营公司可结合地铁5、6号线的陆续开通,共同做好轨道交通票价的调研工作,研究规范轨道交通计价模式。
3.2构建控制中心内部组织管理模式
天津轨道交通形成全面网络化运营后,当线网中某一点出现问题时,影响范围会从一点扩散至一条线再到一个网面,继而影响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因此逐点逐线的调控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建立全局范围内的组织调控很有必要。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都相继建立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后的控制中心,天津也已启动综合控制中心的建设。控制中心内部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应根据运营体系、人员构成、管理制度、城市发展规划、客流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均衡调控,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运营的组织模式,保障城市轨道线网高效安全运营。
3.3提高网络管理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网络化运营中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较大,因此保持安全稳定运营十分重要,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是考验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的突出标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涉及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很强,只有各项专业技术及设施设备协同高效运作,才能保证安全运营。而网络运营的复杂性较高,除了常规的“控、治、救”管理机制和“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三阶段控制机制,还需要根据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制订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轨道交通网络应急预案,定期做好救援演练,确保处置程序得到快速响应;二是合理布局抢险抢救资源,做到线网间资源共享、灵活调配;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做好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强工作考核;四是提高网络化运营的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员工应急处置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五是定期检查车站内设施设备的性能,落实网络体系的维护机制,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结论
随着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原有的运营管理模式将受到巨大的挑战。为提高轨道交通科学管理水平,保持天津轨道交通系统的持续发展,运营公司应在总结线路运营管理经验、分析既有问题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化运营理念、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建立适应新形势网络化运营要求的组织管理模式,提升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新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静,刘志钢.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8).
[2]蔡佳妮.基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置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2).
而且随着下一代网络(NGN)的实施,人们对运营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营支撑系统在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拓展运营收入、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上有更佳的表现。 那么,NGN网络该如何去运营?面对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如何在NGN业务平台上加载新型增值业务,是电信运营商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6月16日,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日立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将合作进行“面向电信行业NGN运行管理研究与验证”项目研究,双方将携手开发NGN网络运营管理系统。
从网络管理到服务管理
NGN网络的运营管理与传统电信网相比要复杂得多,从网络服务的范围上讲,将从传统的话音网向客户的终端、设备延伸;从网络服务的深度上讲,将从原来的单纯投诉处理拓展到客户需求识别、产品功能设计、系统集成、动态升级等全方位的服务;从网络服务的质量标准讲,将从原来全网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QoS)发展到根据客户需求、业务特性、网络特性而确定的多层次服务质量体系。因此,NGN网络运营支撑管理的理念将从以网络运行维护为中心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
在这种日趋复杂的网络服务要求下,依靠电信运营商单方面提供所有的网络服务无疑是非常困难的。电信运营商应该作为牵头者和整合者,联合设备厂商、终端厂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体,构建完善、高效的网络服务系统。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各方都满意的服务模式,构建一个高效的服务平台,需要电信运营商认真思考。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日立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山本洁坦言,NGN在日本也是刚开始商用化的,所以NGN网络到底是什么样的网络,现在并不是很明确。但有一点很清楚,NGN运营管理将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
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边史朗补充说,此次,日立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对于NGN进行运营管理研究,将是对网络服务的一次重新构筑,即彻底改变网络单纯的监控功能。如何更深入地增加一些附加价值的网络服务,是此次合作重点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进行从网络管理到服务管理的研究。
解决水土不服问题
论文关健词:IMS应用发展
当前,通信技术进人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由运营商的重组带来全业务运营,固定网与移动网正逐步走向融合;随着1P技术在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的普遍应用,三网融合也已经开始实践;而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加速融合,ICT业务融合也将逐步深人并得到广泛应用。IMS作为核心网络将日趋成熟,必将在融合的大潮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IMS应用在全业务运首中的特点
运营商专门组织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基本功能的测试,由于IMS具有与接入无关性,可以实现不论用户使用什么设备、在何地接人IMS网络,都可以使用归属地的业务;统一的业务触发机制,无论固定接人还是移动接人都可以使用IMS中定义的业务触发机制实现统一触发;统一的路由机制,所有和用户相关的业务也必须经过用户的归属地;统一用户数据库,对IMS中所定义的数据库来讲完全是透明数据的概念,屏蔽了固定和移动用户在业务属性上的差异;充分考虑了运营商实际运营的需求,在网络框架、QoS、安全、计费以及和其他网络的互通方面都制定了相关规范。基于全IP的IMS网络,既能够充分利用移动、固网等多种接人方式,义能不断提供新业务,引起了运营商的重视。首先是在移动网络的应用,这类应用是移动运营商为了丰富移动网络的业务而开展的,主要是在移动网络的基础上用IMS来提供PoC,即时消息、视频共享等多媒体增值业务。应用重点集中在给企业客户提供IPCENTREX和公众客户的VoIP第二线业务。其次是固定运营商出于网络演进和业务的需要,通过IMS为企业用户提供融合的企业的应用(IPCENTREX业务),以及向固定宽带用户(例如ADSL用户)提供VoIP应用。第三种典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WLAN和3G的融合,以实现语音业务的连续性。目前,这种方案的商用较少,但是许多运营商都在进行测试。
2IMS网络在网,层面的功能
在网管领域,为方便运维管理,以往设备生产厂家将按照网络类型或网元类型提供操作维护网管。不论是在移动还是固网的网络中,一般情况下,一种网络需要配多套OMC网管。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人力成本。因为原来分属于不同领域的网元,由不同OMC或EMS网元管理系统进行网元管理层的管理。而在IMS网络中,将变为统一的OMC或EMS,可以由统一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这样既从根本上改变各领域网元相互之间的隔离、互无关联的情况。又减少了设备投人,促进人力资源的解放,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其次,IMS网络是有机整体,具有各项统计和维护报表,业务支撑BOSS体统,以及更加强大的网管功能。
3IMS网络在eTOM与ITIL胜合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ITIL,最初是为提高英国政府部门IT服务质量而开发的,是一个探讨如何交付高质量IT服务最佳实践的方法框架。以服务管理为核心,服务战略为指导,ITIL建立起了详尽的、面向IT服务的流程框架,通过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使整个过程条理化。而IMS网络的发展与建设,将推动电信领域的eTOM与IT领域的ITIL的加速融合。由于IMS类系统的引人,除了与传统电信系统对接的各类网关外,控制面网元以及业务类网元可以采用通用服务器来实现。这就打破了传统电信系统采用各个厂家封闭硬件平台的现状。硬件设备基于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加速eTOM与ITIL的融合进程。而运营商必须从以往的面向设备,转变为面向服务从后台转到前台。而T1''''IL正是一面向服务为核心理念进行系统构建的。电信运营商与1''''I''''服务商在同时针对服务,这也会加速两种理念的融合。
在eTOM与ITII湘互融合过程中、会取长补短,循序渐近的,eTOM针对整个电信企业建立起了业务流程框架,提出了基本的需求,I''''I''''I山业提供了详尽的面向服务的流程框架。根据ITII提供的方法以及IT理的相关流程框,在实际的融合过程中,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密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的更强大功能的软件开发改造。
4逐步完普的IMS网络安全
IMS网络的全IP架构,会使网元分工精细化,网元种类增多。完成一次用户发起需求业务,可能会穿越多个网元,建立多次会话发起协议的链接。由于IMS业务种类很多,各项业务之间交错联系,使得业务的管理与对接存在着相当大的工作量。而一旦出现业务故障,很难一下子准确地定位和排除。所以,要开发各类的应用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类应用软件的逐步开发,将促进IMS网络的完善。
而基于全IP的网络,需要在网管安全方面给予关注。在IMS网络中的网管,安全从组网到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OMC自身、防病毒等几个方面考虑。
在IMS域组网中设置单独网管域,为网管设置单独的虚拟局域网(VLAN),采用带外组网的方式,在物理上将网管域与设备域隔离,网络间设置硬件防火墙。采用Unix操作系统,并定期更新最新的安全补丁,定制最小化的系统运行配置,避免和减少系统安全问题的产生;同样对OMC所采用的数据库也进行安全补丁、严格用户权限控制措施,记录非法日志,降低各种安全事件的产生。
多OMC系统自身则采用加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定期自动对数据库尽行保存。对敏感数据入用户名、密码进行加密存放。采用强密码认证,工作时间设定,超时的退出服务,分级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定期的密码修改等。
5IMS在未来企业网络中的发展
企业网络融合是三网合一的基础上,引人IMS网络系统的,使运营商不但可以从应用层面对业务进行控制,提供QoS的保证并完成计费,而且避免用户资源的流失。借助IMS可以为企业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的融合。IMS还支持引人和开发新业务的开放接口,满足企业的多种应用需求。
【关键词】800M频段;4G;网络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的使用效率和传递频率也逐渐提高,而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并在信息的传递和使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网络速度和传递信息量的提升能够帮助网络用户获得更优的体验。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信号的传递在商务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向用户的网络体验也逐渐升级,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而我国现有的网络技术要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需要对基于800M频段建设的4G网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应用,并寻求提高网络运营效率的措施。通过技术的升级和更新能够实现网络使用效果的提升,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基石。
1基于800M频段建设
4G网络的背景对于800M频段的4G网络建设,首先要通过对比发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技术改进后的网络特点,并针对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对800M与4G通讯技术的对比,能够就网络的覆盖程度和语音技术的进步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发现存在的不足以及在通讯网络的覆盖中的技术特点。通过现有800M频段网络技术和4G网络建设的对比能够实现对技术提高方面的分析和预期,并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加强的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4G网络技术的提升能够帮助用户获得更加高速的网络体验,并实现多样性的互传,需要通过对比进行优化和提升。1.1800M与1.8G频段覆盖强度对比800M频段的网络船速速度较低,同一频段下传递的信息数量也较少,但在信号的传输和覆盖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相对于1.8G网络传输信号,800M频段的信号传输范围更广,传输范围覆盖的半径大约是1.8G传输的两倍,而传输的面积更是达到了1.8G传输的四倍,在传输信号的覆盖程度上占有较大的优势。此外,在信号传输的强度上,800M具有更强的穿透性,能够在信号传输遭遇障碍物时穿透障碍物继续信号的传递,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产生干扰时也能够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影响,保障信号传输的效率。因此,800M频段的信号传输优于1.8G网络信号传输。1.2新型语音技术与2G语音能力比较在语音的传递和使用上,800M频段的VOLTE语音技术相对传统的语音技术在频率和波段上相对较弱,但可以通过技术的补偿和应用提升800M频段VOLTE技术的应用效果。800M频段的VOLTE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在信号的传输效率上存在相对的劣势。在信号连接路径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频率消耗,在覆盖的范围上也相对较小。通过网络通信技术的对比,能够实现对800M频段的网络建设分析,并发现通信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展开科学合理的分析。800M频段的VOLTE与其它通信技术特点和覆盖范围的对比见表1。1.3运营商LTE网络演变在网络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中,国际网络运营商和我国的网络运营商都采取相同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在网络信号传输的质量和效率上提升网络的品质。C网运营商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在过渡时期使用800M频段的VOLTE的网络信号传输技术,并逐渐摆脱800M频段的VOLTE技术的束缚,推出TEL技术。国际运营商主要推出800M频段的VOLTE技术,并发展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在这一应用技术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此外,还有GSM运营商对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单这一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2基于800M频段建设
4G网络的可行性分析对于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措施进行应用研究和分析,首先要对这一操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探究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并综合分析800M频段建设4G网络需要掌握和应用的技术。对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可行性开展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信号的传播和传递效率综合评价开展的,通过对网络信号传输过程信号的失真程度的实验,能够对信号传输的效率进行综合的评价,而对需要应用的设备资源进行阶段性评价能够准确发现网络信号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并在网络信号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提供设备支撑和基本的保障。2.1频率资源在网络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设备条件的不足发生信号传输的失误,造成信息的丢失和信号的损耗。网络信号的传输通常要经过信号形式的转变,并通过终端设备的解码和编译将最终的信息直接准确的呈现给使用者。而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和信息的损失是影响网络信号的重要原因,要对这一因素加以控制,并强化信号的使用效果,就要针对信号的失真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信号在较低的频率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并发生不同程度上的损耗。信号受到影响的程度越大,相对传播的范围和覆盖的范围也就越小。2.2设备资源我国网络通讯设备主要依靠相对固定的厂商进行生产和应用,在选择范围上相对较窄。并且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通信技术和通信工具的应用生产也逐渐标准化,呈现同一态势。在许多网络通信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中,主要依靠LTE基带处理板实现对信号的调节和使用。而在信号的传输方面,需要依靠设备的升级开展相应的工作。在信号的改进和处理中,如果要实现网络信号的4G网络建设,就要对现有的网路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以此确保4G网络建设的有效开展。2.3建设方案和策略在对通信网络进行基于800M频段4G网络建设的分析时,要通过全面的网络升级开展工作,并联合网络通信的主要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在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或网络信号相对较弱,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并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相关操作。对于网络信号相对较差范围内部的网络通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G/3G网络的运营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算规划设计符合实际运营情况的网络改造计划。
3800M频段建设
4G网络的策略要实现对800M频段4G网络的改进和建设,就要从项目的各个阶段对网络的改进措施进行优化,并建立完善的体系,在网络信号的传输和应用中提供参考和借鉴。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项目主要分为建设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各个阶段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开展工作,并做好预先的准备,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网络建设的前期,要将需要使用的设备和需要开展业务的范围进行界定,而在中期主要开展具体的信号分析和改造工作,后期需要对工作建设进行总结和反思。3.1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前期策略在800M频段的4G网络建设初期,可以通过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改进进行网络的改造和提升,首先要对网络基站的信号传输和信号接收设备进行信号频率波段的改进,提升基站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并强化信号传输的效果。此外,要强化信号传输的波段频率,强化网络信号在语音传输和信号抗干扰能力上的性能。在网络信号建设的前期主要进行设备资源的准备和规划。3.2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中期策略在800M频段的4G网络建设中期,要逐渐完善网络信号的传输网络,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广阔覆盖。基于初期基站信号传输效率的提高,在中期可以对信号的传输过程进行强化,对信号在外部环境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波段特征的强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3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远期策略在800M频段的4G网络建设后期,主要进行网络改善的总结和应用。完善网络信号的4G覆盖后,可以对网络信号的商用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为网络运营商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网络信号的改善和应用过程中,要按照计划和步骤逐步实施。
4总结
网络技术是网络通讯的基本保障,能够为网络信号的传输和应用提供保障。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和组织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并且企业内部的运营也逐渐依靠网络通信开展。提高网络通信技术的综合功能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长期的动力。因此需要对我国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强化。基于我国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对800M频段4G网络的建设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比不同频段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对网络技术需要提升和综合操作的部分进行调节,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得出基于800M频段4G网络建设的综合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蒋晓虞,刘远高.基于800M频段建设4G网络的策略[J].电信快报,2014(9):15~18.
[2]王保银,莫冲.2G网络在4G时代的发展策略探讨[J].电脑与电信,2015(8):41~42.
网银运营风险,因为其难以定量和定性,一直以来银行界对于运营风险没有统一的定义。直至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第二次咨询文件中,就运营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运营、人员以及系统之使用不当或失误,或因外部事件所造成之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巴塞尔 II 还对运营风险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本的分配,风险衡量,运营管理等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和建议,并自2006年底开始施行。
对于银行运营风险管理工作,网银行业务是一个新的挑战领域。网银行运营风险一方面难以预见与管理,但另一方面又具有软件的自动化、运营简便等优势。因此,通过应用信息智能技术于网银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达到更具效益的风险管理。
二、信息智能技术应用于网银行运营风险管理
运营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框架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素:1、管理政策;2、建模与衡量的方法论;3、管理结构,包含相关的人事、系统以及有序的管理过程。
自从巴塞尔II新资本协议推出后,银行运营风险管理已经趋向信息科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信息智能技术自80年代至今一直是计算机科学的热门话题,以往主要集中在自动化和游戏对弈等领域,近年来在机器学习,人脸、图像、声音识别等领域有很大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应用到银行业之中。信息智能的领域很广,结合本文的特点,我们将会集中探讨机器学习的方法。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通过对测试数据或者历史资料的分析,寻找最优化解决方法的某些计算机算法的统称 (Alpaydin, 2004)。通过对给定的数据集的“学习”,计算机程序能对新的数据进行判断、分类等。以下介绍种比较适合应用于运营风险管理的两种机器学习的方法:
(一)贝氏网络(Bayesian Networks)
贝氏网络通过图示模型表示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Alpaydin, 2004),网络由一个有向无回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组成,结点表示随机变量,结点间的箭头表示各风险事件之间的依靠性联系。下图1.1 表示一个简单的贝氏网络的构造,由图1.1可见风险事件C的属性依赖于风险事件A和风险事件B,风险事件D的属性依赖于风险事件B和风险事件C。
图 1.1一个简单的贝氏网络
当A,B,C,D的属性分别为a, b, c, d时对应的回报为R(a, b, c, d),则不难理解下面两个公式:
属性概率:
预期回报:
贝氏网络理论有助于在运营风险管理中建立因果网络(Causal Network)。
(二)增强学习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增强学习法与一般的监督学习法不同,是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就每个程序所做出的选择,在执行所作的选择以后,外部环境会对其选择给予一个回报或者损失,程序根据得到的回报或损失更新信息,供下次做出选择时参考。增强学习法适用于连续性的选择行动,其意义为当前的回报比往后得回报更加受到重视,同时也影响学习的速度与精确性。
三、信息智能技术应用于网银行风险管理
网络银行服务可以定义为“透过电信、网络等方式直接与客户进行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系统”(FFIEC, 2003)。网络银行服务包括账户管理、网上交易与支付、信贷等。建立网络银行服务必须同时考虑网络设施、系统软件、法律条文、防火墙等相关因素。以下为一个典型的网银行风险管理系统框架其组成元件包括:风险管理政策、内部监控、风险资本、关键风险指标、记分卡、损失资料库、系统环境素和风险管理模型。
运营风险管理可划分为五个步骤包括:
(一)运营风险识别
运营风险识别的关键步骤是风险对照和关键风险指标的建立。通过建立因果网络构建风险因素之前的交互联系,可以得出清晰明确的关键风险指标。运营风险识别的流程图见图1.2 :
图 1.2运营风险识别流程图
运营风险识别的步骤包括:(1) 运营风险管理层根据风险损失数据或情景分析结果识别出风险;(2) 过程定位,找出与运营风险相关的业务部门与相关的活动项目;(3) 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建立风险档案,填写相关信息如风险编号、风险描述、相关业务部门等;(4) 因果分析,分析与风险损失相关之事件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建立因果网络模型; (5) 设立关键风险指标,并对其定期监控与追踪。
通过过程定位,获取有关运营风险的足够信息以后,我们必须建立运营风险档案。运营风险档案必须包含以下信息:(1) 风险编号。由系统自动编号,风险编号包括分类编号和风险排号。(2)风险描述。对风险简明的描述,不需要太长的描述但要包含所有有必要令运营风险管理经理了解的信息。(3)其他信息。
一个因果网络根据一个或多个相关的运营风险损失建立。因果网络由风险管理人员自行设定,但必须致力建立能详尽表达风险因果关系的因果网络模型,而且不会过于复杂使得计算量过于庞大。因此,建议因果网络模型根据以下模板建立并扩充,见图1.3。
图1.3 典型因果网络模型 (Ramamurthy, Arora, & Ghosh, 2005)
1.系统程序表示内部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等自动化系统程序的运行状态,如系统当机的发生率等等。自动化系统是当今企业管理尤其是电子银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系统程序占业务运营的比重越大时,该风险指标的权重也应该更大。评分等级可以分为好和差。
2.业务流量业务流量,即该业务每年的交易数量和营业额等,毫无疑问直接影响着风险的发生机率和损失程度等。除此以外也会影响员工效率,如过多的业务可能导致效率降低等。评分等级为低和高。
3.业务复杂性一般来说,必须任务的复杂性会比选择性任务的复杂性要高,因为有完成期限等条件限制。业务复杂性可以分为低和高级别。
4.员工效率人是 业务中最关键的元素。员工数目和平均工作时数是员工效率的主要指标,对于详尽的衡量系统可以考虑年龄、熟练程度、薪水等因素,此外该风险因素也受到业务流量和业务复杂性的影响。员工效率的评级为低和高。
5.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是指所有其它影响风险的因素数据。如客户信息、注册帐户等等。一般来说,数据来源等级可以分为好和坏。
建立因果网络以后,通过因果分析即可将对风险影响最大的几个风险因素识别为关键风险指标。此外,在给定一个或多个风险因素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贝氏推论算法估算即可得出预期损失,进而可以进行资本分配或者根据实际结果对因果网络进行调整或扩充。
(二)运营风险评估
采用记分卡系统令运营风险管理层对系统参数进行评估校正,作为客观数据分析的补充。运营风险评估的系统流程图如图1.4所示:
图 1.4运营风险评估流程图
(三)运营风险衡量
运营风险衡量采用风险档案的内部直接计算和因果网络的网络推算相结合的方法。(1) 利用风险档案进行内部直接估算: 若损失分布模型尚未建立,则会采用内部衡量法计算,否则,则根据损失分布模型计算尾部在险价值; (2) 利用因果网络推算: 根据因果网络的概率推算规则,算出预期损失。例如损失0-1百万的几率是70%,1-2百万的几率是20%,2-3百万的几率是10%,则预期损失为0.5×0.7+1.5×0.2+2.5×0.1=0.9百万。
将两个结果平均得到风险衡量结果,然后根据真实的损失,结果较为接近的方法的权重会增加。
(四)运营风险管理
一般用情景分析或关键风险指标。用情景分析法: 因果网络可以很好的辅助情景分析。例如,当需要分析在系统当机情况下的风险状况时,则可将因果网络中“系统状态”中“好”的几率设为0,“差”的几率为100%,进后进行因果网络推算。用关键风险指标: 为了监控关键风险指标,及时作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我们设定在系统中设定风险状态和行动计划,帮助我们系统地进行运营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状态和行动计划的记录,便可以创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运营风险管理平台。
(五)运营风险报告
一个有效的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是能够告风险状态风险管理人有用的预警信息,使风险管理人能及时作出适当和及时防止风险发生的行动计划。
四、增强学习法强化网络运营风险管理
增强学习法是一种在做出选择以后才进行结果评估的机器学习系统。适用于连续性的状态-行动型过程模型的应用,即(状态1->行动1->状态2->行动2->……)的连续型模型。运营风险管理里的关键风险指标的运营风险管理模型即为此类,因此我们可以应用增强学习法建立自动化关键风险指标的运营风险管理系统。
在已经建立了风险状态集合 和行动集合A(S) ,假设在状态s下我们每次执行行动a会进入到唯一的结果状态 ,同时通过评估可以得到立即回报(或者立即损失) ,其中 为状态 所对应的风险衡量值(在本系统中则通过因果网络估算得出)。
接着,只要应用Q-Learning算法,建立增强学习系统就可以了。不过和经典的增强学习理论不同的是,这里的目标不在于在每一个状态下找出最优的行动,而是希望在每个状态下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评估打分,以提供运营风险管理人员有用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更好的选择。因此这里的做法是将Q-Learning算法中得出的 值显示到用户界面,供运营风险管理人员参考。
图 1.5应用增强学习的运营风险管理流程
以目前的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状况,以及增强学习法本身准确度的局限性,使得目前在运营风险管理上应用增强型学习的程度比较有限,仅作为管理系统的辅助工具。但是相信,随着电子银行自动化程度逐渐增强,在今后行动方案能够被系统自动执行的时候,增强学习法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论
巴塞尔II对银行运营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我国在“十一五”期提出金融科技化的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有需要尽快把银行业务网络化,科技化,但与此同时,网络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又出运营风险管理的问题,故此我国网络银行界极需求自动化智能化有创新性的运营风险管理技术。
一、绿色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角色价值分析
绿色信息通信网络是电信运营商、用户、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以及政府和相关的协会组成。各个环节在绿色信息传递的实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用户作为信息接收者,是电信供应商的服务对象,应享受信息通信网络服务。电信运营商是通信技术的运营者和提供者,在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电信运营商负责网络信息通信绿色化的实现与推动,同时还应负责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方案制定、执行。而政府应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为绿色信息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通信设备信息供应商是整个系统的上层,负责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提供,现代通信技术供应商多为设计与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基于绿色通信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各个单位扮演的不同角色,我们对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如下。
二、绿色移动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功率放大器和截波关断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形成了规律的生活状态。因此工作时段,商务区的客户端密程度高,网络往往处于繁忙状态。而在休息时间,生活区则转换为客户端密集区。实现智能化的运营过程是实现移动信息的重要条件。基站设备的关断控制技术应满足人类的生活规律,因此,基站控制器的设计要以载频板的话务为基础。在使用中关掉话音载频PA的电压,并在话务负荷达到一定程度后,激活以断开的TRX。根据话务的长短,选择关闭或打开电压。通常,如果话务少则应要求BSC电压关闭,反之则应打开,以满足客户需求。功率放大器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绿色移动过通信效率的提高,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污染。
(二)分布式的基站技术
分布式的基站是通过射频处理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光纤结合实现网络连接。这种网络连接技术同时应用了室内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因此可实现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并且在占用空间上明显小于以往的网络基站模式,使空间使用率大大提高。分布式基站在降低使用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消耗,降低了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完成了基站模块的升级。
(三)高压的直流电源
高压直流电源是绿色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使用的主要电源模式。它将电池直接连接于直流电源的输出模块,其优势主要表现为:首先,高压直流电源对能源具有保护作用。其次,高压直流电源解决了传统电源的电源谐波耗能问题,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相位和频率问题。最后,作为标准的电压供给设备,高压直流电源能够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可以实现不停电模式的运行。因此相比以往的电源来说,其运行效率和实用性更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四)通信运营的相关设施建设
通信运营设施是由营业厅、生产机和办公室构成。绿色移动通信技术厂房在建立过程中完全遵从了节能减排这一理念,综合考虑了设施场地建设、运营环境和能源利用等问题。在楼宇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建筑材和能源消耗控制问题。全新的通信系统建设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未来在绿色通信运营设施建设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能耗的进一步降低。
关键字:IPTV,组网网络;QoS;Diff-Serv机制
引言
IPTV主要是通过原有的宽带网络来完成的以电视机作为设备终端的播放过程,整个过程的主要基础还是原有的宽带,而电视机起到了一个终端的作用,将多元化的电视节目通过宽带在电视机屏幕上进行播放,整个过程对于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及下一代网络技术进行了综合集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MPEG-4,H.264、AVS等视频编解码技术加以优化后也进行了应用,通过IP宽带传输网络互动地传送或分发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这项技术欣赏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元化的节目,并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或是剧目的保存,暂缓等操作。IPTV最大的特点是使电视图像业务在高速互联网上的应用成为现实,即IPTV给宽带业务注入了电视服务内容。
1、IPTV业务系统组成
如图1所示,IPTV系统主要包括IPTV网管、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MDN(Media Delivery Network)、MEM(Media Entertainment Middleware)、IPTV报表和STB(Set Top Box)等子系统。此外,IPTV还包括SQM、TVMS等子系统,提供服务质量监控、电视消息管理等扩展功能,帮助用户开展丰富的增值业务。
IPTV的各种业务中的流媒体业务所需的带宽要求较高。不同的节目类型、编码方式的节目,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不同。目前主流的节目类型分为标清和高清两种,标清节目的分辨率一般为720x480,视觉体验与DVD相同,当前常用的标清节目编码方式为MPEG-2和H.264,对应带宽需求分别为3.75M和2M;高清节目标准分为720P和1080i两种,视觉体验高于DVD,分别对应分辨率为1280x720和1920x1080,MPEG-2编码高清节目所需带宽为12M,H.264编码高清节目所需带宽为8M。
2、IPTV业务网络流量估算
IP组播路由技术在降低网络宽带和负载的同时,还实现了点到多点的数据传输,它可以在增加用户数量的同时,骨干网负载基本上没有变化,所以这种技术是视频业务选择的最佳途径及方案。然而,二层设备的组播业务在IGMP下,实现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用户可以定期查询信息,在用户需要时将当前信息发送给网络。这样,既可以抑制二层组播泛滥,又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获取、控制,还可以在降低网络负荷和减少侧协议消息问题上起到作用。
第一,业务模型分析。根据城域网划分,按照大型城市宽带用户人数为900000计算,宽带用户不同于窄带用户,随着接入资费的不断下调和网络内容的极大丰富,尤其是开展了IPTV等业务之后,用户平均每日上网时长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在每日晚19:00~22:00期间,所有类型用户比例已经达到50%,因此采用50%在线率进行计算,考虑到IPTV业务具有从用户普及体验到大规模发展雪崩的运营过程,分为两种理想值进行考虑,IPTV业务用户占比可达60%。
第二,设备模型分析。考虑到通常情况下设备选型部署过程中的实际使用容量,针对大型城市,DSLAM的使用容量为1000线,假定每个组播交换机下带一级级连接入交换机,每个接入交换机可用用户端口为24口,上联到组播交换机汇聚,在实际组网过程中,组播交换机可以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采用多级级联树形活环形组网。
3、IPTV承载网组网方案
IPTV系统可以分为四个网络层,分别为内容运营层、业务运营层、承载网络层和和用户中断层。其中,内容运营层一般由广电运营商、CP/SP负责建设和运营,业务运营层、承载网络层和用户终端层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建设和运营。
IPTV业务的QoS质量保证需要从业务与承载层面全面考虑,才能实现IPTV业务端到端的QoS保证。在业务层面,由于对承载网络QoS参数的敏感程度随编码格式、编码速率、承载协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业务设计上应尽可能适应承载网络现状、可以采取的典型QoS机制有流媒体速率适应/调节机制、媒体编码冗余性、媒体缓冲等;在承载层面,采用Diff-Serv机制,将IPTV业务标记为较高优先级,并且可以为该业务保留一定的带宽,从带宽、时延等方面满足IPTV业务开展的QoS需要。
如图2所示,IPTV承载网融合在运营商的整个网络架构中,在接入汇聚层,由于涉及面广,IPTV承载网和原有城域接入网共用一个平台,接入平台一般采用二层透传模式,并采取合适的技术对网络故障提供保护,在核心层,由于IPTV业务的大流量以及高的QoS要求,IPTV承载网往往和运营商的其他高价值业务比如NGN/3G等共用一个IP核心网,核心层是三层路由的MPLS VPN网络,构建不同业务的逻辑平面,在业务控制层,IPTV业务发展初期,普通业务和IPTV业务共用一个BRAS设备接入并分流,这样对整网的改动小,业务开展快,业务大规模发展是,设立专门的IPTV BRAS,宽带上网业务通过原有BRAS接入,IPTV业务通过专用的IPTV BRAS接入,这样既消除了IPTV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保证了大流量IPTV业务自身的需要,同时,继续利用BRAS强大的控制能力,保证IPTV业务的安全接入,IPTV业务和其他业务在二层汇聚设备进行分流。
IPTV终端用户可收看系统实时提供的视频节目,主要有直播频道和虚拟频道两种业务方式。直播频道由广电运营商提供实时流媒体内容作为节目源;虚拟频道将预先制作完毕的流媒体内容作为节目源。因此,在接入网内,通过以太网802.1p QoS机制更加精确地保证接入网内组播业务QoS。在末端交换机或DSLAM上对用户上行的流量进行流分类,将IGMP成员报告的802.1p标记为较高优先级。在IGMP路由器下行端口的出方向上将组播报文的DSCP映射到802.1p,从而在接入网所有设备上通过802.1p对组播流以及IGMP协议报文进行带宽保证。但是对于接入网设备要求较高而且配置工作量较大。VOD业务流通过单播方式进行转发,数据流可以在UDP或TCP上进行承载。而且以TCP承载方式居多。TCP具有可靠的传输机制,如确认、丢包重传、滑动窗口流控机制。同时,在接入VOD服务器的边界路由器上进行复杂流分类,将VOD流进行Remark操作,标记DSCP域为AF2~1,在所有路由器(包括BAS)启动diff-serve功能,对AF4~3流进行识别并进行带宽保证和流量整形。
4、结论
IPTV是在电信网络上实现视频业务及三网融合的业务,既是电信向广电领域进行的业务扩展,也是电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IPTV组网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必将推动整个电信产业的整体繁荣和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伦泳,杨.IPTV组播部署方案对比[J],电信技术,2006年04期: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