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水生态环境监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生态环境监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生态环境监测

第1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第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生态环境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实施监测,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四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保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保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对辖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

第五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第七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第八条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按基本建设程序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九条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三级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根据全国及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保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避免重复,部分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承担并完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报告。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

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保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整编监测数据,编报监测报告。

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

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报告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成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报告。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

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情况及效益等。

国家水土保持公告每五年一次,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成果根据实际需要。

第2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关键词: 水利水电 生态环境 影响及对策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s the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important engineering, is not only a measur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is also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mportant index.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中国水能资源开发也只达到百分之十几。在未来20年中,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但是,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受到空前的关注,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问题将成为我国水电建设乃至整个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要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用科学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修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气候的影响

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降雨量有所增加;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另外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造成水质的恶化。

3.对水体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比如过船闸需要时间,从而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水库蓄水后,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4、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如: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诱发地震;库岸产生滑塌;水库渗漏。

5、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

6、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局部气候,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简介破坏也不容忽视。

7、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水环境有关。水库建成后,原有陆地变成了湿地,利于蚊虫孳生。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涵洞引水使河床干涸,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威胁多样生物的生存,加剧了物种的灭绝。

二、对策与建议

生态与环境是当前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第一位的,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水利工程师的职责是研究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的发展规律。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周全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科学管理,大多负面影响都可以得到缓解。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千变万化,只要没达到极度恶化的程度,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改变自然时对生态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

为了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

(1)对能源的开发,不可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应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

(2)完善有关法律,在不宜进行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应真正把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电建设项目,应该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

第3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建设)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而且水利工程的建成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大大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3.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第4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利 水利工程 建设原则

1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资源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水利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设计多方面内容的重要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水利工程原本的防洪,供水,电力等作用,同时生态水利工程可以促进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而为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考虑综合考虑自然灾害承载能力和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同时促进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还要能够满足水利工程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生态学发展原理,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通过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实现防止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所以对水利工程实现生态监测,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现阶段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生态水利工程控制需要实现生态监测,生态安全监测和生态灾难预防,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促进水利工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改善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优化配置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2.1 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经济的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保障机制,加强施工安全经济的保障,综合生态水利建设项目确定生态水利工程施工进程,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对水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可持续的需求,合理安排布置水利工程建设,以满足水利项目施工达到安全、经济的原则,从而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和谐统一。

2.2 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以满足水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及时了解地形的形态特征,因地制宜规划,全面了解河流形态和地理环境,做到与周围的水生态系统相协调,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文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比如保留和恢复河流本身的原始结构,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水的原始生物的运动;扩大绿色植物区域,提供水生生物生存地域,确保地下水的有效供给;创建简单的景观河,需要协调融入设计;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提高植物的水体自净能力,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还可以减少维护成本。

2.3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来分析,针对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素提出了系统而总体要求,整体性原则要求不仅要考虑水文系统修复问题,而且要考虑水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过程,如果不对整个环境生态系统进行考虑,只能暂时缓解问题,甚至会影响水利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水利工程建设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从生态角度降低工程成本。

3 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因此,结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际,特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方面是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水生态保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做好项目现场水文数据的调查,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状况,在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等的同时充分考虑工程的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确定适当的发展目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工程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生态水生物的安全保护,进而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同时要配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不断加强工程的水环境监测,建立合理科学的环境监测项目指标体系和标准,及时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应该本着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土地生态,做好施工现场修复工作,发挥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和植被的生态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对水资源进行市场配置,在项目建成后应大力推广供水节水工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以解决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关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法律规定,合理划定保护河流和流域保护区,加强对水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严格审批相关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总而言之,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只要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到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不断发展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就可以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春.刍议生态水利工程建设[J].机电信息,2010(06):18.

[2]闻喜权.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相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52.

第5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关键词] 淡水渔业 环境保护 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89-01

1 淡水渔业环境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工业快速发展及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淡水渔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再加上人为捕捞,使得部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功能急剧减弱,各类水环境危害现象发生频率愈来愈高[1]。同时,部分淡水渔业养殖模式较为落后,资源消耗较大,容易影响水体质量,并且排污、净化措施不够到位,导致淡水环境当中营养元素如磷、氮等含量较高,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总体上来看,我国部分地区淡水渔业环境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急需完善,相关保护工作有待加强。

2 影响淡水渔业环境的相关因素分析

淡水渔业环境污染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因素[2]:(1)养殖物。多数淡水渔业养殖户会选择杀虫剂、杀菌剂等药物来控制养殖水生生物病害;利用杀藻剂、除草剂等来抑制淡水植物生长,并且会采用杀杂鱼药物来控制非养殖类动物生长。在我国部分地区,淡水渔业是主要产业之一,整体养殖规模较大,所投入的养殖药物量也十分巨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用药习惯,甚至存在滥用药的行为,再加上宏观监管工作不够到位,容易出现水体污染、水环境生态失衡等各种问题,反而不利于淡水渔业健康发展。(2)养殖饲料。淡水渔业养殖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养殖方式,都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养殖饲料。这些饲料不可能完全被所养殖的生物消化掉,部分会残留在水体当中。相关研究表明,市面上大多数养殖饲料在水中浸泡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其损失率接近40%。部分大规模渔业养殖基地每日投入的养殖饲料数量较大,很多未能够被水生生物正常消化的养殖饲料会不断累积,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一些水域较深的区域当中,一些饲料会沉入水底,这部分饲料会消耗水体当中的养分,容易滋生大量厌氧生物,会让水底生态结构受到影响。(3)工业废水及城市废水污染。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排放量愈来愈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方法并不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淡水环境及其资源受到持续性的污染及破坏,影响了淡水渔业发展。

3 加强淡水渔业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3.1 大力发展淡水生态养殖产业

传统淡水渔业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淡水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提升产值。经过一段高增长期后,渔业经济会逐渐放缓,并且淡水渔业环境破坏程度变得愈来愈严重,渔业产品质量也会不断下降,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显然是相悖的。淡水生态渔业弥补了传统淡水养殖的缺陷与漏洞。以草鱼养殖为例,可采用集约化精养技术进行养殖。在一定规模的淡水水域中以网围的方式实施集约化精养,通过投放大规格鱼种,以养殖大规格成鱼的方式来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3]。又如,在生态养殖当中可采用软体动物控制开发技术。部分淡水水域水质及底质较肥,可为软体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软体动物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够成为部分鱼类或水生生物的食物,为渔业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结合软体动物生长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养殖方案,能够实现滤食性鱼类与软体动物互利共生。通过生态养殖,不仅能够保持稳定的水产业经济产值,还能够加强淡水渔业环境保护,有利于实现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加强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反映出淡水渔业的实际环境状况,便可提前采取一定措施来控制水环境污染。根据水域污染程度、污染因素及污染源情况,相关部门可制定保护性政策,避免淡水渔业环境受到持续性破坏。同时,要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并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渔业污染事故。地方政府要加强区域渔业环境检测网络建设,形成联网监测机制,进一步扩大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并将相关监测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实现社会化监督。

3.3 加强淡水渔业水环境污染控制工作

相关部门要发挥协同作用,相互配合,加强淡水渔业水环境污染控制,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等方面。首先,要加强污水排放监管。在排放所有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前必须采取净化措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淡水环境当中。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若发现违规排放行为,以法律为后盾对违规对象进行严惩。其次,要大力推广科学水产养殖技术。由相关部门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科学饲养,合理控制养殖药物投放量及饲料投放量,避免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等问题。另外,要加大污染源普查力度。在落实污染源普查及治理的过程中,还要选择合适的生态修复技术来修复水体,并做好相关修复评价工作,持续改善淡水渔业水环境质量。

4 结语

在淡水渔业养殖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关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关注。为此应通过发展淡水生态养殖产业、加强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污染控制工作,对淡水渔业环境进行持续性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文武,王文玉,孙i.云南省淡水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290-292.

第6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文化产业之一,其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其资本盈利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珠江口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曾经的鱼米之乡,疍家文化源远流长,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可利用珠海横琴岛和虎门威远岛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广州和东莞沙田等曾经的疍家人聚集区举办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艺术节,依托当地动漫产业园,加强以海为主题的动漫影视产品开发等,主打海洋文化牌,带动整个区域服务业发展。

第7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关键词:滦河流域;生态补偿;引滦入津;补偿资金;水质;水量

建立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滦河流域北起蒙古高原,南临渤海,西界潮白河、蓟运河水系,东与辽河流域相邻,流域面积5.55万平方千米。涉及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市(自治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锡林郭勒、赤峰、朝阳、葫芦岛8个市(盟),31个县(市、旗)。目前建有庙宫、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陡河、洋河等6座大型水库、456座中小型水库,其中大黑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3.37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75%。建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供水工程。2012年流域内总人口1168万人,耕地面积114.66万公顷,全流域GDP5426亿元,人均GDP约4.65万元。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天津市、唐山市重要水源地。滦河水生态安全对京津冀区域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引滦入津工程源头水质恶化趋势仍在加剧,影响引滦供水安全引滦入津工程自1983年通水以来,向天津累计供水225亿立方米,成为天津的生命线,为天津城市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滦水源地及沿线水源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以下简称“潘大水库”)同时呈现出水质恶化的趋势,直接威胁到引滦供水安全。根据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多年监测数据分析,2000年之后潘大水库总氮、总磷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2013年总氮、总磷不参加评价时,潘大水库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在总氮、总磷参加评价时,水质均劣于Ⅴ类水标准。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国涵[2011]167号)和《海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滦河流域共划分水功能区57个,区划河长2820千米,区划面积194平方千米。根据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承德和唐秦分中心、锡林郭勒盟水文勘测局2014年水质检测结果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采用频次法(或均值法)进行达标评价,2014年达标的水功能区有30个,水功能区达标率仅53%。51个河流型水功能区中,全年水质最好的为Ⅱ类,相应河长811千米,占29%;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河长627千米,占22%。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

滦河流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影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流域上游地区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而水生态环境又是一种公共品,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积极变化会给相邻京津地区带来生态利益。多年来津冀两地在上游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各项措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水质安全。但由于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各项规划和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建立有效的水生态补偿机制,调动流域内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上下游共同承担水生态保护的责任,共享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合理体现生态环境这一公共品的价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滦河流域实行水生态补偿机制,可从根本上提高这一生态脆弱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决滦河流域范围内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消耗所产生的补偿问题,以实现环首都地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加快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

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重点环节

流域水生态补偿包括主客体界定、补偿目标和评价指标确定、补偿量估算、补偿标准确定、补偿方式选择和补偿机制构建几个关键环节。明确补偿主客体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的主体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和公共财政。滦河流域位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家是滦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利益的最高代表,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应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二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群体。滦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受益主体不仅是本流域,还包括京津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平原。尤其天津市还是引滦入津工程的受水区,作为补偿主体责无旁贷。三是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破坏群体,包括污染物排放者、突发性环境事故肇事者,影响流域水环境质量者。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的客体主要有两类,一是水生态环境保护者,二是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者。滦河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保证供水的水质和水量,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了一系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者主要指为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权的主体,如承德市政府为保护水生态环境无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无法招商引资,从而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农村居民家庭无法选择养殖业,在种植业经营中,由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造成了产量的下降;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选择上,为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而只能选择无污染项目,所带来的机会损失。因此,滦河流域生态补偿客体主要包括当地政府、从事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个人和企业,以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受到损失的个人和企业等。确定补偿目标和考核指标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天津市、唐山市重要水源地。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河北省主体功能规划》,滦河流域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上游多数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其中内蒙古的正蓝旗、多伦县、太仆寺旗、克什克腾旗位于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张家口市沽源县和承德市的丰宁县、围场县、兴隆县等6县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京津水源地水源涵养区。因此,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以保护潘大水库水源地水质、保障用水安全为首要目标,主要针对水质和水量指标。根据流域水质现状、污染物状况及“十二五”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为水质考核指标。以潘大水库为基点,在潘大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的基础上,以上游地区水资源贡献量为补偿水量。如果补偿单元的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下游受水区向上游补偿单元按水资源贡献量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如果补偿单元的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且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3项考核指标中的一项或几项,则水质不达标的补偿单元需向下游受水区按水资源贡献量支付生态赔偿资金。估算补偿量根据补偿目标可知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主要包括水量补偿、水质赔偿;此外,对于渔业来说,因为流域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因此,网箱养殖状况也是需要补偿的重要部分。理论上:水量补偿量=水量补偿标准×水资源贡献量;水质赔偿量=水质赔偿标准×不达标水质的水量;网箱养殖以是否有渔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养鱼许可证为依据,分类补偿。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水量补偿标准,要参考各引水和供水价格(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入天津水价2.16元/米3、入河北0.97元/米3;按照两部制水价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供城市和工业2.16元/米3,农业1.07元/米3),结合受水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天津、唐山和滦下灌区的水量补偿标准。水质赔偿标准,水质赔偿以水质监测结果为前提,根据高锰酸盐、总磷、氨氮3项指标的超标情况,及其对不同功能区水质的影响,确定合理的赔偿标准。网箱养鱼补偿标准,可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生态补偿方式流域水生态补偿按照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补偿方式,不同补偿方式互相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从而有效促进生态补偿建设的顺利进行。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采取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政策补偿、项目补偿、资金补偿和异地开发。政策补偿,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承德市政府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以利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中央政府直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承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其他地区保持实质上的公平。具体的补偿方式包括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水质保护项目投资、鼓励承德地区发展清洁项目和绿色产业等。项目补偿,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例如植树造林项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等;另一类是开发性项目,即通过政府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受偿区域,发展清洁项目和绿色产业,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减轻人口和经济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压力。资金补偿:一是国家层面的财政补偿资金,由国家出资建立水生态补偿基金,用于上游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治理等方面;二是受益地区财政对上游的资金补偿,如天津市政府通过向承德市支付补偿金的形式补偿因保护水源地水质而受到的损失,主要用于开展流域水生态保护工程等;三是公益项目的资金补偿,用于奖励流域水生态保护活动的参与者或帮助生态破坏的受损者。异地开发:在受益区的天津市或流域下游的唐山和秦皇岛划定一定区域,作为滦河流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工业飞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工业园区,安排一些在水源区内因生态保护而不能布置的项目,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双赢。

构建完善的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

第8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甘肃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甘肃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第9篇:水生态环境监测范文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生态环境;保护

1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以及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管道建设突飞猛进。并且,随着全球油气管道建设的步伐加快,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已经架构了 “北油南运”、“西油东进”、“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的油气空间输送格局。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建设是石油工业一种现代文明的生产手段,它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在油气输送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预计2011-2015年将建设管道总长度约为8万公里以上。

2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

油气长输管道敷设作为典型的线性工程建设,在管线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都会对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扰动,尤其是加重了管道沿线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分析了在管道工程建设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

(1)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管道施工过程中开挖的松散土体以及管道上覆回填土形成软弱面,或坡角土形成临空面使边坡失稳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如陕京输气管道工程投产后的第2年,出现过管道被洪水冲毁的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黄土遇水湿陷的特性,黄土在雨季受水侵蚀后极易流失,管道上覆土层流失后即、悬空,洪水一来即将管道冲断。黄土地区的站场,地基湿陷后发生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房屋倒塌等事故。避免这类事故发生的关键在于避免水土流失,保持管道附近土体稳定。

(2)对水环境的影响。管道穿过河流采用顶管跨越方式,不改变河流的流向和流量。但管道穿跨越河流会产生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穿越河流施工,直接在河流中挖泥或冲洗建筑材料而引起水质混浊,影响河流水质;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水体;③施工机械油料的泄漏有可能流入水体污染河流水质,营运期若有油气泄漏事故发生泄漏出的原油随雨水流入河道或下渗入地下水,将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改变水生生态系统。

(3)对穿越的生态敏感区等产生的影响。生态敏感区,如生态林、湿地、饮用水源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等。施工期施工带、材料堆放场地、泥浆池等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不可避免造成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施工活动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沿线的居民、动物特别是珍稀保护动物的正常活动。

(4)对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管道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扬尘污染,同时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了空气。管道工程对声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噪音污染。其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如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载重运输汽车等,通常会影响周边敏感地区,如村庄学校等。

(5)对周围的动物及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同时施工期占地、植被砍伐还会对沿线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主要包括对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管线穿越河流施工采用开挖方式的差别对河床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也会较大,同时还会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管道施工中植被剔除、地表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等造成地表形态改变,加之植被减少、土壤,从而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6)工程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管道外层保温材料的包扎、防护涂层的抹刷、附件焊接等工序的施工有可能把焊渣及外涂层、油漆等废物残留于土壤中。这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将长期影响耕作和农作物的生长。施工人员的一次性餐具、饮料瓶等也将使土壤增加难以分解的固体废物而影响土壤耕作和农作物生长。

3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

3.1.1 加强设计,优化管线路由,减少管线长度。

在初步设计和整个施工工期,对管道路由应进行反复比较和论证,尽量避免穿越林地、大型河流等对当地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地段,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尽量减少对地面的扰动。

3.1.2 严格规范施工方法。

如:(1)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实行非开挖施工,减少对城市周边、林地、河流和农田的扰动;(2)生土熟土分别开挖堆放,确保耕地复耕质量;(3)妥善处理开挖弃渣,变废为宝产生效益;(4)植物措施应加强后期养护,及时补载补种,确保绿化效果;(5)各类施工设备与运输车辆必须在专用伴行路、进场道路上施工作业带内通行,避免大面积碾压地表,最大限度的保护原地貌等。

3.1.3 强化管理。

可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他们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1.4 做好环境监测。

管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建设施工期,由于工程涉及地域广、沿线环境复杂,且施工的参建单位多,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对整个区域的环境监测项目、监测点、监测周期等都要有统一部署,可实行环境监督制度,聘请环境监督专家,对管道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主要是林草措施。管道主体施工后,管道沿线的生态脆弱及敏感地区,要及时种植一些生长速度快、能固土固氮、有效阻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植被。管道沿线有不少人为的地面和坡面,须进行生态恢复或重建,覆土绿化,对植被也应加强后期养护,确保成活率。发现成活率较低时应及时进行补植补种和长时间的抚育管理,确保绿化效果,达到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形成与自然协调的植被景观,改善沿线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同时,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防止了管道工程水毁,有效的保护了管道。

3.3 管道失效风险防范措施

油气管道长期收到外界环境与内部介质的影响而导致失效,泄漏油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防止漏油漏气,应采取优化管道设计,定期检测等措施确保管道运行安全,同时不断完善应急预警响应系统,提高对泄漏事故的预测和应急能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4 结语

随着石油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管道建设需求十分巨大,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石油泄漏问题。因此,实施有效管理,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油气长输管道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我们要在以往长输管道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新的施工技术,形成“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共生”的绿色管道工程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余洋.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