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生态经济的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经济的原则

第1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ly increase the society's progress and living standard, the requirements for living city residents don't just stay on the material satisfaction, more embodied in the spiritual needs, including the city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现如今,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提倡生态、崇尚自然的社会,对于当代景观设计师来说,如何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的更好,掌握生态的内涵,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已成为设计师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生态平衡是生态景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与适应,使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相对平衡,使系统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与其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基础。

3、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使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 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苗木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4、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物种的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变化程度和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特性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落之间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保持植物的多样性。

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理念

1、景观规划设计要倡导多元化

具有民族文化风格,保持中西文化的差异,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倡导个性化设计。弘扬中国特色,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积极研究历史、民族、乡土、个性等问题。

2、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自身的传统的特色,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三、如何对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1、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

在对自然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完整性。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都是做好一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

2、植物配置生态设计

2.1 改变观念,精心设计,这一点对城市绿化建设来说相当重要。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最大的误区是为了美观而种树,随处可见在水泥板的包围中种一棵树,建一花坛等, 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要走出误区,就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从设计上把关,抛弃陈旧思路,参考当地的生态特点。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且不可把设计仅仅当成是在图纸上作画,更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也不要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去做违心的设计。

2.2 合理选择树种,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对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景观功能的处理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具体地说,植物的配置设计,从层次上考虑,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从功能上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保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

2.3 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考虑欠缺,只重视当前的景观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整体入手,在提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长期性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

生态功能性包括释放氧气、吸收CO2、蒸腾、吸热、增湿、滞尘、减菌、减污、涵养水源、防风固堤、保持水土、储存能量等。生态适应性包括耐阴、抗寒、耐盐碱、抗污、耐旱涝、抗病虫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等。随着对自然景观作用的深入认识,景观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绿化设计过渡到对环境自然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时,应结合美学,注重突出生态。

3、加强节能型园林景观设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以最节约的能源需求促进各类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

3.1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

3.2 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在可实施的条件下,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

3.3 树种产地与运输范围宜在500km范围内,避免选用从其他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

3.4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水体景观避免硬质驳岸。

4、园林景观设计应尊重不同地域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建设“舒适性”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第2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1 人本性原则

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注重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有效的规划和设计,使人在环境空间中既满足使用要求、舒适美观、宜人的环境氛围等又能满足生理、心理需求,最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人本性原则并不排斥与自然的结合,人本性与自然性在很多时候是有冲突的,但最终应是融合的。即实现“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最高境界,实现共生共享共美。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指出的“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贡献。季羡林大师亦指出“依我看,办法就是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习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幸福地自下而上下去”。

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强调文化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强调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延续。还要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强调为当代人的使用和发展保留机会的同时.保留并强化后人享有同样的机会。这是人本性原则的另一重要体现。

2 整体性原则

“环境”一词本身就强调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环境艺术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求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生物圈和技术圈都作为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一时性的利益必须服从长远的、持续的利益。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将环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大于它各部分和的系统。对环境设计各要素(包括自然的、生物的和文化的)进行安排和协调,研究各环境要素之问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与管理,使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能源、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这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师不再是将单一环境元素(如空间、风格、行为心理、绿化、照明、水电设施)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构成环境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变量和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最终使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

3 地方性原则

做环境设计首先应考虑设计所处的地域,任何一个我们为之赞叹的乡村或民居,都是居者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当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特征,烙刻着历史的印迹。现代环境艺术强调我们必须了解地方特征,包括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还要了解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及如何在设计中恰当地体现。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考虑它们对设计的启示。但是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地域中人的需要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我们不可能仍刻意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仍应以地域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地域的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及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规律,综合所有这些因素的一个新的设计过程。

地方性原则还包括对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这也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而建材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减少环境污染、最高循环再利用率。显然,这样的环境协调性是地方环境持续发展的基础。

4 生态原则

人类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自己对生存环境的更高追求,但是过度无序开发和毫无节制地滥用导致了对自然的破坏。地球上有很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实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就是设计中所要把握的生态原则。结合“4R”设计根据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循环)和Renewable(可再生)原则在自然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减少物质、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使人工环境由纯消费型向可循环型转变。

5 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

重视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环境设计工作的另一重要原则。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从环境艺术的发展史来看,我们生存空间的拥有以及生存活动的展开必然与场所的质量相关。其间,有技术问题、也有文化问题。场所的研究与创造活动以人、物、天、地之间的“共生意识”的建立为准。因此,环境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满足。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演变,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成就,包括新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所使用的设施设备。

第3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现象学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Phenomenology

LIANG Jun

(Art & Design Schoo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Abstract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phenomenological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principles were examined. Pointed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ecological ethics value and dignity of respect for life, respect for the natural world as it is, the growth of freedom,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 presentation, uncovering and growth, it is through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ased on the design principles , commit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s "poetic dwell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ethics; phenomenology;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design principle

生态伦理的核心理念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地球生物圈物种多样性的生存权利。这就要求改变之前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起以生态共生为基础的新型价值理念,让人与自然回归其最真实的本性。在实践层面,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类营造理想化家园的技艺,无疑又承担着表述人类生活状态的“言说”功能,在新的生态伦理时代,又必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主张。

1 生态伦理的实质

在现代社会,技术主义、欲望主义和虚无主义导致了人的危机。技术撕裂了人性,将人宰制成专业的用具;欲望使人为物所累,终日辛劳;信仰的解构,让人忘记了冥想,远离了大地。在异化了的人的眼中,自然被祛魅,成为工具理性的对象物,被占有、索取、奴役,被任意打造和定制。生态伦理则要求恢复自然作为万物起源及先验存在的神性,正如拉兹洛所言,“自然是终极因”,任何事物在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的同时,又存在于宇宙中,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相互依存,互有联系。①生态伦理的实质在于尊重世间万物一切源于自然,是其所是的自由。而现象学方法则帮人看清了这种自由。

2 生态伦理视阈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观

生态伦理视阈下,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人类的行为,也是地球生物圈内的行为。建成环境在本质上不再是将人与自然分开的屏障,而是人独立于自然,又与之息息相通的自在身份的表达方式。

2.1 设计是呈现与解蔽

传统设计观强调人的创造理念,正如黑格尔说,人的精神和意志具有无限自由,人类哪怕一个最无聊的念想也比自然物比如太阳要强。现象学角度的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空间潜在结构的呈现和解蔽。例如,正是无垠的天和海,隐现出圣米歇尔山教堂的幻影;在熊跑溪的呜咽低吟中诞生了流水别墅的意念;而北美西部的印第安人择山谷而栖居,是因为感受到了那四面环抱的家园感。当一个建筑在环境中落成,它便矗立在大地之上,连接着天空,将历史和时间拉向自身。“天和地、神和人,四者中每一个都以自己的方式投射其他三者的在场,将他们恰当的在场纳入质朴的互相归属”。②设计的任务不是为了炫耀人类的理念,而是要以诗一般的形象语言去召唤,让空间里遮蔽着的一面敞开。

2.2 设计是生长

正如“自然”在古希腊语里最初的意思就是生长、生成、自我绽现,一个本真的设计不是僭越式的创造,而是基于形势,如其所是的生长。正如赖特在有机建筑理论中所阐述的,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形式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建筑应当如同植物一般从其环境中,并按照其内在规律有机地生长出来。这种生长意味着整体的有机统一,即使每一局部看起来并不具备特殊的价值。

3 生态伦理视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3.1 生态伦理与人性化原则

滥觞于古希腊的朴素人本主义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酵,至20世纪,自我膨胀终于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体现在设计领域,则是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对自然的逼迫和压榨。这种设计最终导致的是人的自我否定。生态伦理关怀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则根植于人的自然天性,体现对万物的尊重和关怀。

3.1.1 情感原则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人既有吃、喝、拉、撒等基本生理需求,也有安全感、情感和爱的需求。设计中的情感原则与单纯功能主义设计观和奢侈消费主义设计观相对立。功能论将人类生活等同于效率,设计标准化、齐一化,没有看到人性中柔软与感性的一面。1972年,山崎实设计的美国圣路易斯市低收入住宅群“普鲁蒂——艾戈”(Pruitt Igoe)被政府拆毁,标志着纯粹功能化的现代主义建筑终结。奢侈主义则混淆了情感与欲望,产品成为欲望的符号,生活意味着占有,却失去了释然的自由。情感设计意味着回归人最根本的需求:一种精神上的家园感或归属感。正如科林·圣约翰·威尔逊指出,建筑“必须完成从它的实用功能到神圣意义的转变”。③在赖特的住宅设计中,火炉往往被置于核心位置,正是因为其在维系家庭成员亲密情感方面的意义。情感追求的极致体现于19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思潮中,浪漫主义者欣赏如画风景中的建筑废墟,是因为其斑驳破旧的墙壁、四处重生的野草打破了乏味的现实感,让人在历史、自然、文化复合中找到了某种情感的寄托。

从现象学角度,一个渗透着情感的环境就是一个“场所”。“场所感”就是周遭一切旧有的地方性线索汇集成的真实,这些线索包括“稍早建造的房子、房子间的过道、树木、矮丛、昆虫、景观、雾、嗅觉、温度、名称,以及和那个地方相关的记忆”④“场所感”又可被理解为一个地方情景交融而生的意境或格调,它意味着天、地、人、神在一个地点的共同纳入。

3.1.2 尊重原则

生态伦理意味着对弱势者的关怀。在波尔多别墅中,库哈斯为残疾的男主人设计了从一楼直达顶楼的升降平台,平台的开放性使其与每一层的空间都能完美地融合;一些不同高度的圆形窗分别为这个家庭的儿童、女主人、坐在轮椅的男主人量身打造,于是,他们各自在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就能欣赏到窗外的美景。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界哪怕最微贱的生命也是充满神性的。尊重原则又意味着即使在人类的领地中,也要为其它生物预留生存的空间。在庭院设计中,往地砖之间缝隙中洒上诸如酸奶之类的营养物,可以加速地面的风化腐蚀,从而为地衣苔藓等植物的生长留有余地。基于同样的共生理念,在院墙砖砌的缝隙中,也要考虑种子、昆虫等的栖居空间。

3.1.3 人的自然化原则

康德认为自然的形式具有天生无利害的合目的性,自然美带给人领受恩惠般的愉悦,从而暗示出,自然是不可能不美的。吉尔伯特和库恩的《美学史》认为,自然就其本性而言,是符合人类本性的情感需要的。⑤因此,我们就能理解阿尔伯蒂所说,“最好要使人们有时候看到海,有时候看到山,有时候看到流动的湖水或泉水,有时看到不毛的山岩或平地,有时看到平原或山谷。”⑥

大自然作为一种家园意识的产生,是因为人感觉到自己与它分开了。于是,人们在巴比伦时期就做起了空中花园的迷梦;古罗马万神殿使人在神性肃穆中,透过屋顶圆窗静观蓝天流云之美;在柯布西耶的萨伏依别墅卫生间中,天光静静地从头顶天窗中流淌下来;赖特的流水别墅里,大片自然的岩石直接闯入了一楼的起居室;而在安藤忠雄的住吉长屋中,对外的封闭掩不住内部一方庭院的清秀空灵,当人们撑伞走过二层的栈桥,倾听雨滴密集滴落伞布的声音,想来内心中一定充满了欢喜。自然化原则意味着人向自然的回归,因此,一切自然元素的呈现,哪怕是室内一小段枯枝的造型、一方砂石、一小片水池,也都隐喻着那古老神秘、生生不息的先验存在,它的意义溢过了景观与装饰,成为照亮人性中天然一面的神性之光。今天的生态建筑中,绿色植物大面积、立体式地参与到空间的功能及形式构建,建筑可望成为人与自然共生的有机体和无障碍空间。

3.1.4 美的原则

康德认为美是无关功利和目的,无所欲求的自由和愉快;生态伦理、现象学认为美是让其自由生长或呈现,二者并不矛盾。环境艺术设计中,美不仅仅是指形式的好看,还在于事物符合其本性。因此,设计风格可以有千百种,产生了意境就是美;适合自己的风格是美的,反之则不美。一段时期流行的新古典主义,新中式风格,当它跟人特定的素养、阅历、背景结合在一起时,它是美的。当它疏离于人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时,不但不能产生美,反会因不协调走向美的反面。

3.2 生态伦理与环境看护原则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天地人神四方游戏的看护者。这种责任要求人的自律,环境艺术设计应将对自然的破坏和干扰降到最低,让自然成为自然,让人的发展可持续。

3.2.1 适度原则

适度意味着人为自己的欲望设立边界。无止境的欲望在把人变成物的奴隶的同时,又把物当作自身的奴隶,结果是人和物各自异化,丧失本性。孔子说,“过犹不及”。环境艺术中,适度意味着避免过度设计与改造。例如,传统建筑更新中,在充满历史积淀的旧砖墙上生出的玻璃盒子,要比全新与全旧两个极端更趋于美的真谛。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德国萨尔布吕肯港口岛公园等一批后工业遗址的景观设计,就在这种新与旧的平衡中找到了“度”。适度又意味着节约,新艺术运动时期,路斯说“装饰就是罪恶”,直指人世间资源分配的不公。今天,我们仍然要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装饰。功能、形式、结构三者相统一,是现代主义建筑践行适度原则给我们留下的理论财富,它意味着高效的资源整合。今天,人们更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通过节能、集成、智能等高新技术将这种整合优化推向新的层次。

3.2.2 适应性原则

适应,是生物应对环境发展变化的本能策略。建筑环境之于自然,也应该做到适应性而非特异性的存在,即充分考虑自然的方位、地形、风向、日照、土壤等条件,让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向自然生成,而不是通过人工技术强势地改变自然。印度建筑师柯里亚设计的“管式住宅”,针对印度当地炎热的气候现状,利用“烟囱拔风”的朴素原理,通过设置室内庭园、在侧墙和屋脊开风口等方法,合理组织了水平和垂直空气对流,让住宅成为了自然的“拔风管”。皮亚诺工作室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验室则依山而建,各功能空间随山势层层跌落,实现了与环境的完美整合。位于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研究院则采用主动适应的方法,通过建筑外表皮上两万七千多个印有伊斯兰图案的感光“快门”装置,对建筑的进光量进行精密调节。

3.2.3 可循环原则

长谷川逸子说,“建筑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产物,源于自然,也以死亡和毁灭回归给自然以更具深远意义的生命形式”。⑦约翰·莱尔等认为,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流动循环的体系,而工业化系统却是单向的线性流。他们提出了再生设计理论(Regenerative Design),即用“源—消费中心—汇”循环取代当前的线性系统,让前一流程的汇成为下一流程的源。⑧在上述工业废弃地景观公园中,荒置的码头、采石场、铁轨、矿渣、锈迹斑斑的设备,实际上都成为了循环利用的资源;在污染后的土壤中加入腐殖质和草籽,也能加速环境净化循环的过程;而在新建环境中对可再生能源、材料的大力推广应用,更使得建筑的部分或整体直接进入到这种循环,成为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

4 结语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作为终有一死者被无端抛掷于这个世界,在生死两极之间孤独漂泊,正是建筑成为人的慰藉,它使人在世界定居、安顿下来。人只有珍视生命,善待万物,看护大地,让栖居之处如同诗歌般“在其恰恰经由自我显露而造成的外观中,召唤那自我遮蔽的东西”,⑨才能如荷尔德林诗句中所说,即使“充满劳绩”,但依旧“诗意地栖居于此大地上”。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生态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1YB364

注释

① 张楠,卿小英.简析生态美学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5).

②⑨白云.浅析建筑现象学原理及其在实践领域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

③⑦朱谨.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④ Stanley Abercrombie著.建筑的艺术观[M].吴玉成,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⑤ 彭锋.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第4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发展路径

当下,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林业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减排作用突出,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林业生产不稳定,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讨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关键。

一、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原则

1.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速度不断加快,水体污染、河流干涸等形势日益严峻,且酸雨、干旱频发,严重阻碍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气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1]。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发挥林业作为环境建设主体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林业具备双重属性,不仅要承担生态建设责任,还要从事经济建设。在过去处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上,人类走了很多的弯路,一味建设经济而忽略建设生态,或只注重生态建设而忽略经济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鉴于此,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就务必要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体系的同时考虑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路径

1.建立健全林业分类投资模式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使林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较高。然而长时间以来,各地区林业发展主要依赖中央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所以急需构建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配套、鼓励私人投资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具体做法有:依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种类及数量,明确公益林的投资主体;参照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明确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投资规模;针对公益林在当地林地面积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地区,应把国家确定为当地林业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则要配合投资。另外,要依据经济效益的高低及主要的受益者,合理区分各地区商品林投资主体。商品林的主要效益受益对象是营林者、地方政府,因而商品林投资的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其中,个人有较高收益且适合私人投资的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应大力挖掘个体及民间闲置资金等私人部门的投资潜力,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少量补助为辅,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个人收益较低的薪炭林、用材林,则应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分类投资模式的建立,为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撑。

2.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一方面,注重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种苗对林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超前性的工作。各地区要将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作为基建项目,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技术等力量建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高科技、高标准以及高效益的种苗,推动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林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封山育林是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践行生态经济原则的有效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封山育林能为改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提高单位蓄积量等提供路径。同时,常绿阔叶林拥有很强的系统性、稳定性,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生物量大,生态防护能力强,是顶级的自然演替群落[2]。通过进一步增加封山育林力度,森林群落将朝着自然演替的路径健康发展,建成演替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3.科学利用与全面保护相结合

森林是有机整体,为长期永久利用森林资源,人们不仅要科学开发并利用森林资源,还要全面保护。如果一味利用而忽视保护,势必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之,如果不利用只保护,这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国情下难以确定保护效果。所以在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对采伐森林资源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大力保护既有森林资源。同时,全面增加造材、制材、采伐以及木制品加工等剩余物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木;走综合发展、立体开发的道路,把森林保护、木材产业发展、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科学经营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提升林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蓄积量,采伐利用无法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林木。

4.完善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包括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弘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尊重、善待、热爱自然的氛围。二是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使其对促进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有利,从而依托科技进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去那么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将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视作突破口,推进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大力宣传生态典型,强化全民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促使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结语

在实践中,各地区要回顾发展林业经济的历程,严格遵循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探索并实施更多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措施、路径,从而调整林业结构,完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以及科学利用,依托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激活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帅群.生态林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6,(10):162-163.

第5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期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和战略。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循环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新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在循环经济中,没有废物的概念,每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了循环重复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所谓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再循环(Recycle)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要求在再生产的开端,采用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设计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量,在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排放,因此又叫减物质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制造者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排放;在消费中,人们应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一方面转变消费至上的观念,减少所要购买的产品,另一方面选择包装较少、高质量、耐用、可循环的产品。这样既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又可以减少垃圾处理的压力。

(2)再利用原则

“再利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产出率,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提高利用率,通过再利用,尽可能多次和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买的产品,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产品制造者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便于零部件的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鼓励重新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物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的可能性。

(3)资源化原则

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①最合意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等)。②资源化的第二种方式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将废弃物资源化,而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减少由线性经济引起的环境退化。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实践中其重要性不是并列的。首先要减少经济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因此工业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者在使用阶段要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只有当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置,使得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不能把循环经济归结为再生利用,再生利用只是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

二、循环经济的战略定位

1、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形成了高开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可以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同环境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体现。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实践形式。循环经济将现代科技成果和生态系统理念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生产的开端就注重了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要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确立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3、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整体上降低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

传统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以工业为例,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超过50%,资源型、初加工型和粗放型工业占主导地位,导致资源的承载力下降,后备资源不足。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例如利用一吨废纸可以造纸800千克,不仅可以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排放大量的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统一。循环经济通过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经济和服务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不足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的构想

199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环境和经济双赢的一个重大举措,从宣传、技术研究、理论探索、政策引导和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归纳起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在3个层面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在企业层面上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的最好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二是在工业集中区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起步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念对全国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改造。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力争做到“零排放”。通过园区内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闭合生态工业体系,实现了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开辟了新路。三是在城市和省市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逐步建设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三大循环体系,将区域或城市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起来,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也和知识经济一样,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如今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使循环经济变成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新时期环境与经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

1、加快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建设。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今后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本着充分体现市场手段和自愿性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可持续消费法和实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使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全社会都了解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和途径,以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制定和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鼓励民间向循环经济和生态资本领域投资,培育优质资源,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与此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强制性的污染排放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体系,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推进循环经济。对污染大户和重点排污行业,应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尤其对冶金、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要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体系,促进其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污强度。

2、优先进行发展循环经济制度框架和规划框架的设计。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应首先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交易机制。目前,在我国试点的生态省、生态市、循环经济省市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生态技术而忽视制度建设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优先进行制度框架设计。基本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建立政府推动、技术带动、市场拉动的循环经济制度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按区域特点确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城市地区应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地区应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为重点。

3、深化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的开发和研究。循环经济本身也是一种效益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术思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应主要包括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技术、资源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的高新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有利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无害或减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污染治理成本,尽可能把污染物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高效益。

4、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交流。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推行循环经济的障碍之一是宣传和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目前仍有一些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实现循环经济和发展生态工业的价值、策略以及效益等缺乏认识。有关部门应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之中,引导企业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之中,让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树立循环经济的新概念、新思维。实施循环经济还需要根植于全社会的生态文化的支持,生态文化是循环经济建设的灵魂,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化,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使循环经济由少数部门关心向经济、社会各部门拓展,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五、发展循环经济与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同步前进

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要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基地,必须转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同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依靠技术和政策手段调控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传统经济发展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线性物流模式,调整改造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吉林省把发展循环经济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要从省情出发,因地制宜,在3个层面上继续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试点。第一,在企业层面上,应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培养一批生态工业企业,通过产品生态化设计,推行清洁生产,建立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第二,在区域层面上,选择适宜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和适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区域进行试点,根据生态工业学原理进行生态化规划、设计和改造,实施生态经济结构重组,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建立企业间的闭路循环系统、废物交换系统和工业代谢共生系统。第三,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发展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一是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是搞好规划。要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项规划的编制;另一方面,在各类规划的编制中,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发展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三是调整结构。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信息化,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同时根据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

四是依靠科技。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等技术,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染物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五是示范推广。要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部分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探索循环经济的各类发展模式,确定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建立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制定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

第6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价值目标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因此,认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探讨循环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拓展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有的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忽视与整个社会的关联和互动;(2)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忽视了市场作用和广大民众参与意识;(3)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靠规划、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保障,忽视经济手段的引导调节和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4)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单纯的提高资源利用问题,忽视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5)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仅是工业企业生产问题,忽视区域和社会层面以及其它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2. 循环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想信念和实践行动的中介。价值取向的确立,既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又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显示出人类的价值取向在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追求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

2.1“民主法制”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法制观。

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可以说从立法总量来说,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立法在各自领域都起到了相当作用,但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无专门立法,立法零散不完整、不彻底。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规范中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但从上述法律性质及定位来看,还不能称其为循环经济立法,只是涉及了循环经济的部分要求。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在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以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比如,制定《循环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减征或者免征各项税费;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依据法律和相关的环保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义务,作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根本保障,才能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2.2“公平正义”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伦理观。

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经济伦理和环境伦理的结合,应是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的结合,即生态伦理观。这种伦理观认为,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维护和管理好自然是人类的神圣使命。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生态伦理特别强调人类平等,主张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生态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平等,也要求代际平等。这需要规范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就是确立合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道德伦理。可持续发展时代,最主要的道德原则,是协调平衡原则和公平共享原则。合于这种原则为善,违背这种原则为恶。协调平衡原则体现在自觉地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注意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公平共享原则意味着以对生态环境公平共享为荣,以恣意独占为耻。应自觉地在当代与后代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区域之间、国家企业个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间合理分配资源。

2.3“安定有序”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系统观。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要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谐和关系,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

这一系统工程又涉及观念、政策、法律、体制、技术等方方面面问题,既需要全盘统筹,又要求在各个层面上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既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市场机制和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的作用,做到政府调控、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做到三者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生态观。

循环经济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哲学角度看,生态作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物质性是肯定的。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看,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从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看,是要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即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看,是既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同时又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归跟到底是要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和条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并把有关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宁,丁四保,赵伟.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5).

第7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8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15 -03

一、技术创新内涵界定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中。熊彼特在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这一概念,他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创新既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也包括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现新的产业组织等。上世纪80年代曼斯费尔德(Mansfield)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被称为技术创新”。这一定义也为后来许多学者认可并采用。弗里曼(Freeman)对技术创新作了更全面的定义,他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

在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与理解,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定义是满足企业家追求利润的目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动力,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产生新成果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循环经济分析

(一)循环经济内涵界定

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定义是在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核心为物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狭义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完全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高消耗、高排放、重污染”及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最大化。广义的循环经济在狭义循环经济基础之上又有了一个提升,关注角度与层次都有所扩大,广义的循环经济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经济领域,而是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系统性、整体性的关注。其所研究的问题是着眼于整体大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配合,借助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等,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为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范畴,它突破了经济领域,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多种要素,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手段构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特征分析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系统性更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仅仅考虑经济领域,而不考虑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并有意识地将其排除在外。循环经济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点看问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求经济活动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消费观念更先进

传统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不可避免导致资源过渡消耗、环境过渡污染、消费者消费无节制。而循环经济提倡适度消费的观念,是将消费理念融合到环境保护意识当中,倡导人们在消费中,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对产品进行有限消费,即适度消费。

3.生产观念更新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生产方式、要素投入方式以及两者的结合方面有更新的要求,对于管理理念、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经济“黑色生产”“褐色生产”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转而寻求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物质循环使用、能量梯级利用、环境污染减少”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其目标在资源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其使用效率的大幅提升,这要求生产单位不仅在单个生产环节上进行资源把控、技术提升,更要在整个生产链中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推进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使人类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带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的这些理念和发展目标被精辟地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ing)

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遵循“适度消费”的指导思想,这要求生产单位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就要对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通过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提升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以资源能源的“低消耗”换取最终物质的“高产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再利用原则(Reusing)

再利用原则针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强调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其利用效率。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实现: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使产品多次使用,通过研究产品的功能改进实现产品的多级使用,最终实现 “一物多用”。假设产品使用寿命拉长一倍,那么相当于资源流动速度减缓一半,进而因资源消耗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就会减少一倍,最终可使经济活动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资源的集约使用,将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以此来减少因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

3.再循环原则(Recycling)

再循环原则关注的是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通过对回收利用系统的升级、改进和合理使用实现“变废为宝”,即指对生产初始端、过程端、末端以及消费领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并通过回收技术达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最终再次投入生产,推动资源循环的良性运转。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资源化可分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者区别在于回收后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后以哪种形式投入生产,生产的产品与原来产品是否一致。相同、相仿的既为原级资源化,否则为次级资源化。

三、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人类发展史都与技术的革新如影随形,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前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手段的一次次提升,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也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资源的无节制消耗向大自然排放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就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无一例外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近几年,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引发的生态伦理观也发生了变化,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伦理”的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其不可持续性发展。人类认识到这一严重问题的同时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仍需技术创新来实现。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开辟了循环经济之路。因此,循环经济的诞生是人类技术创新不断进步的结果,技术创新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

(二)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并非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环节便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以创造适合社会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成功地占领市场,创造最终的商业价值。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亦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涉及多领域、多环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生产、市场拓展等创新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将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结合,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连接,形成促使科技进步与经济相关联,进一步升华,引发质的变化,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技术创新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循环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技术创新必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技术创新专家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的四重效应,具体为:一是原始创新的能动效应;二是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三是后续创新的持续效应;四是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这四重效应的综合使得生产界产出新的成果,转化为了新的生产力,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四重效应不断叠加为创新产出提供源动力,并被大量引致到下一轮的生产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持久的推力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简单发展,还涉及到资源、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是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简单线性发展,而是一项包含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要素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作用于此,必将产生综合性的作用机理。

传统线性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函数为:I=P×a×T1

其中,I表示传统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P表示本区域人口数;A表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用GDP衡量;T1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所利用的技术。而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影响函数为:I=(P×A) ÷T2

其中,I表示循环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T2表示循环经济背景下所需的技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对比两公式中T对I的作用函数,不难发现,在只考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时,传统经济下技术越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而循环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因为在循环经济下,通过技术创新四重效应的组合发挥,引发生产技术的改进、工艺流程的再造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途径

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生态环境改良三条途径,具体如下:

1.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产生了许多新能源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不可再生资源,大大丰富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人类遇到的能源危机的解决提供了途径。依靠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挖掘技术潜力,是扭转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局面的重要手段,亦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面对资源约束的情况,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2.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优化都与技术创新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在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适合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改变需求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间自由流动与关联、改变贸易结构来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技术创新可改善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对原有传统经济发展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社会、资源、环境的多重需要,强调应在保证资源储备和环境负荷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要实现这一变革就必须要技术创新的为基础。通过技术的不断开发,资源消耗减量化技术、能源、产品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设计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均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依托。通过各种技术的多样化组合运用,将会对生态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武宁.山西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研究[D].山西理工大学,2015.

[2]高国生.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对策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

[3] 罗晓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中小企业调查[D].2015.

作者简介:

第9篇:生态经济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3R”原则 废弃物再利用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的线性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传统的线性经济是建立在大量耗费甚至是浪费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经济的资源运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流动是单向的,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有两个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还原者,废弃物无法实现资源化。因此,经济增长的结果必然是资源越来越少,废弃物越来越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而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的运动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形式循环进行的。在经济活动中不仅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存在能够将废弃物资源化的还原者,经济活动不会导致资源的急剧耗减和生态环境的迅速退化,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从而才能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观一次质的飞跃。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也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但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往往强化了后者,遗忘了前者。经济活动不能离开生态环境而存在,但在如何对待生态环境上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线性经济是把生态环境看作原料箱和垃圾场,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资源变成垃圾并直接排入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攫取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加速了,完全走到了生态环境的对立面。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是革命性的。循环经济将人类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看成是和谐共生的关系,经济活动除了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而不能违背它,更不能凌驾于其上。生态系统的运动是物质的循环流动,物质在循环流动中进行转化。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使经济活动的可用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利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在经济系统中实现物质材料的完全循环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只要使用物质资源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废弃物,不可避免地破坏环境。循环经济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排放,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对物质材料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以扭转工业化以来经济增长所伴随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结果,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从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来看,人类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知识经济”阶段和“循环经济”阶段。

1.“资源经济”阶段――对资源的直接利用

“资源经济”阶段从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开始一直到20世纪中期。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由于技术落后,生产活动主要靠占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多寡直接决定生产活动的结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靠从自然界中获取可用的物质。在经济体较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较小,不足以损害其再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经济的发展模式是适用的。由于技术落后,也只有立足于更多地使用自然物质才能使生产活动不断得到推进。工业革命使人们获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成倍的提高,资源被源源不断地变成商品,同时世界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知识经济”阶段――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知识经济”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在这个时期,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力资源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人的素质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将改变人类利用资源的形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体的不断膨胀,资源的不足逐渐地显现,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变得尤其重要。20世纪以来,人们已明显地感知到这一点。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了,人力资源要素在生产中得到了特别的重视,知识经济应运而生。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已不再依靠资源投入的增加,知识和技术形成了对资源的替代。这种替代是无奈之举,也反映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尚不足以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3.“循环经济”阶段――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三个阶段是“循环经济”阶段,人口和经济的扩张已使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技术的提高将使人们能够在生产和消费中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生。

循环经济的真正出现只能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将是并行的,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和认识基础。知识的发展带来技术的提高,为减量化和再利用提供物质条件;知识的发展实现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认识条件。

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循环经济与资源经济、知识经济在资源利用上存在根本的不同。不论是资源经济还是知识经济,都是建立在对资源的单向利用上,二者的不同在于,资源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增加,知识经济发展主要靠知识要素投入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能实现对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知识经济中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没有改变资源使用方式本身,而是仍然遵循着“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程流向,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仍存在根本的对立性。循环经济有效减少了资源耗费和废弃物产生,并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再利用和再循环,消解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立,从而是持续的、长久的。

三、从现实到未来―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人们自然意识的觉醒,宣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终结。循环经济的理想为我们描绘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指明了人类经济活动变革的方向。但实现经济系统向生态系统的回归决不是朝夕之事,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中会出现不同的层次。

1.层次划分的依据

循环经济发展层次划分的主要是依据是对循环经济原则的认识。循环经济的原则被归纳为减量化(Reducing)、再循环(Recycling)和再利用(Reusing),即所谓的“3R”原则。三个原则处于不同的层次,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三个原则是逐步地得以实现的。

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只要做到了对物质材料的再利用,就符合循环经济的精神。对物质材料的再利用是解决资源稀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减少废弃物排放,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再利用是就单个生产过程而言的,系列的、社会范围的再利用构成物质材料的再循环。因此,再利用的实现总是发生在个体上,属于较低层次的循环。就资源的使用而言,是直线的单向物质循环或转换。再利用的结果是减少了资源使用、废弃物排放。

再循环是就较大范围来讲的,属于较高层次的循环,就资源的使用而言,包含的是交叉的多向的物质循环或转换,所带来的物质耗费及废弃物排放减少是社会性的、全方位的。再循环的结果是实现了资源和环境的再生。

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最高原则,循环经济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减少经济过程的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以改善和优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的是对经济活动的结果控制,那么减量化实现的就是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再利用和再循环对资源和废弃物的控制发生在生产和消费等经济过程之外,而减量化则是一种内生型的减少资源耗费和废弃物排放的办法。如果只有再利用和再循环,我们对资源和废弃物的控制依然是被动的,资源和环境的负荷仍然较大,惟有实现减量化,才能极大地减小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规模,减少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降低资源和环境的负荷。

2.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经过废弃物再利用和环境整治,发展到资源和环境的再生,最终实现单个生产环节的物质减量化。

(1)废弃物再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讲,废弃物排放的减少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对生产过程的不断改造以减少物质资源的耗用量和废弃物的产生量来实现,就当前来讲,减少废弃物排入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主要方式:一是进行废弃物回收再使用,以减少废弃物,改善环境;二是通过组建企业群,实现废弃物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循环使用,延长资源废弃的链条,使最终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总量减少。

(2)资源和环境再生。资源再生是指资源存储量的增加和资源替代,环境再生是指生态恢复和环境优化。再利用的发展使系列生产活动对资源的初始获取量减少(单个生产过程的物质投入量并未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最终排放量减少(单个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并未有效减少),从而动态的资源存储量增加,资源和环境的自我恢复和增殖能力提高。

(3)物质减量化。物质减量化是指实现了单个生产过程的资源投入量和废弃物排出量减少。循环经济发展的飞跃发生在技术领域。单靠废物利用和保护环境不可能推动循环经济进入新阶段,惟有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改革生产工艺流程和加强教育,才能推动循环经济走上新的台阶。

3.当前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定

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所推行的循环经济还处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处在废弃物再利用的层次上。主要表现是:第一,循环经济的理论不成熟,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实践指导;第二,循环经济的实践是探索型的,很多区域、城市、企业都在推行循环经济,但各有各的做法,差异很大;第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主要是分散地进行废弃物再利用,没有形成区域、行业甚至全国性的废弃物资源化的物质循环;第四,循环经济的推行并没有改变资源紧张的状况,没有形成环境优化的整体效果。

废弃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既是一种末端治理手段,也是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途径。当前大力开展废弃物再利用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培养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无疑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发展并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实践由无序走向有序,都会发生在废弃物再利用这个发展层次上。这将是一项需要较长时期的工作。随着再利用的推进,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改善,最终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再生。

四、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和任务

1.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理论探索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理论架构以及相关联理论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循环经济目前主要的还是一种实践模式,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相应的理论探索难度较大。

(2)实践上缺乏推动力。循环经济的实践目前陷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循环经济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需要大力推行;但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推行又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制度保障和利益驱动,实践操作难度较大。尽管国家进行了循环经济的试点,也制定了一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但大多数企业仍然面临着一是不知道如何实施循环经济,二是循环经济无利可图的困境。

2.当前的任务

(1)加强理论研究。一味地论证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已无助于循环经济实践的推进,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难以有效地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当务之急是深入系统地进行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循环经济本身的理论,也要研究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和相关联理论,把循环经济纳入主流经济学,使之尽快成熟。

(2)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循环经济不是自发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发展需要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为循环经济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并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出版社,2003

[2]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J].世界环境.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