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体育教学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的本质

第1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教育,生活,需要,成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07-04

学校的全部意义在于履行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这毫无疑义;履行教育使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这毫无疑义;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在于教师倾注心力教学生倾注心力学,这也毫无疑义。然而,当目睹“五严规定”、“减负禁令”从来都难以治本、当今学生依然身处“水深火热”的应试教育痛苦之中时,你是否起过质疑之意?是否动过恻隐之心?是否尽过点滴之力?

有人说,因为惊异,所以哲学;有人说,因为迷惘,所以哲学;有人则说,因为痛苦,所以哲学――这些都足以表明:哲学确实是“智慧”之学。中国的教育,目前是真正让人惊诧,让人迷惘,让人痛苦,所以应该哲学地审视一下了,让哲学去洞察教育(原为何物、竟有何理、终求何的)的本原何样、本真何理、本旨何在。于是,笔者面对当今教育聊作哲学之思。

一、教育的本体之思

2011年暑期在扬州参加省级培训面授,听了严华银先生一个报告。他用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开讲导入:

某教师教《阿Q正传》,走进课堂,说:“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阿Q正传》,请打开教辅用书某某页,先做1―8题。”一看,这8题是看拼音填词语、加点字解释、完成成语之类。做完这些用了10分钟,教师就讲解这些题目,让做对的举手,不时表扬“哎,不错”。我以为下面可以学习课文了,谁知,他又说:“好,接下去做9―12题……”

一堂课上完,还没有去碰碰课文。我把教辅用书拿来,问他:你下面还想干什么呢?他说:接着做13―15题呗。我仔细看了13―15题,里面有一点涉及课文中的语段。

这个故事听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甚至令人惊诧莫名,令人忧虑无比!笔者联想到了另外听到的“教学趣事”,说现在中学里的物理生物化学都不再“做实验”了,而是以“背实验”替代“做实验”,这是不是比以做习题替代学课文更荒唐?我为之惊诧的是:这竟然是教育?教师竟然这样来“做”教育?教育本来究竟是怎样的?于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对教育作本体之思。

何谓本体?本体即是人或事物之自身、本身、本相,是人或事物保持其作为“自我”而非他者存在的内在同一性与时空确定性特质。人或事物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其发展变化包含外在形态(量变)与内在性质(质变)两方面,但它们往往并非内外同变,外变也往往不可能真实反映内变,而是可能呈现内外异步、内外异向、内外异质等复杂情形,故从外变现象往往无法得知事物是否依然保持着那个自身、那个本体,在这种情况下,追根溯源,究其最初的原始的存在形态,方能重现其本原,见得其本体。教育,经历了渔猎、农耕时代,已经到达发达的现代工业乃至大数据时代,其外部形态与内在性质都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变化,它是否还保留着原先那种“本性”?是否还是它自身?我们不妨回望人类最初的教育状貌,进而再认教育之本体。

教育之本体,即是教育原生态,即是人类诞生初期的教育形态,是“荒野文化”[1]背景下的教育,那时的教育“尚未分化成专门的活动”,“而是在生产与生活中,并结合劳动与生活进行”[2]的,它与生活完全同一,两者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处在同时、同在、同步、同构状态。长(所谓教育者)幼(所谓受教育者)同处于生存实践场景与过程中,他们在生存实践中进行着生产、消费、交往、娱乐等活动,在生产、消费、交往、娱乐活动中发现、生成着经验、意义,同时传递、授受着经验、意义,所以生活便是教育,教育也是生活,更直白地说,教育与生活同体同在。经验的日益丰富,意义的日益复杂,且生存条件的日益富足,催生的专门化教育。经验、意义,被人们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将其课题化、体系化,这原本不是坏事,只要付诸教育过程时作精当的还原,经验、意义依然不会空洞,依然能以亲和的“形象”被学习者愉快地接受。然而,形如《阿Q正传》的教学,不仅没有将鲁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必要呈现,甚至连“生成”意义的整体语言环境――文本都抛诸脑后了;又如,“做实验”变成“背实验”的教学方式,将科学原理植根的最基本事实都丢弃了,这还能算作教育吗?这种所谓“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枯竭、凋敝――终究不再是教育,终究不能给学生任何裨益,更遑论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的本因之思

从教几十年,我常见这种情形:

老师说“今晚老师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与家人合作搞个对对子或成语接龙什么的”,同学们会喜形于色;可假如老师说“今晚回家,请大家把新学的课文读3遍,并且背下来”,学生便会立刻眉头紧皱,觉得做这事儿太没劲。

老师说“同学们,学校决定星期×到××地方春游”,学生立刻会欢呼雀跃:“哇!”“太好啦!”可假如老师说“同学们,这两天咱们美术老师生病了,下午美术课改上语文课”,学生马上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各有各的痛苦表现:有的拉下脸,现出不满的神情;有的摇摇头,大有不可思议的意思;有的“啊”了一声,表示非常惊异;有的“嘘”声连连,自然是难言的失望。

在家,常见到孩子这样的情形:放学回家做完作业,习惯从书橱的童书中抽出一本,有时是翻了翻,马上放回去再另拿一本,又翻了翻又放回去另拿一本;有时翻了翻,立即拿去专注地看起来,而且很专注,到该吃晚饭时叫她,她都不想站起来……

以唯物辩证的哲学目光观照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又称动因,事物之发展变化是由原因引起的结果,原因与结果构成一对哲学范畴,“揭示了事物之间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3]。必须指出,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有的来自客观外物,有的源于主体自身,前者通常称之为外因,后者通常称之为内因。内因源于事物本体(自身),故笔者将其称为本因。我们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考察事物的发展变化,探寻内因比摸索外因更重要;促成事物发展变化,激活内在动因比创造外部条件更重要。

以因果关联原理来看教育以及教育场景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应该由偏执外力催迫转向注重内力激发,通过探寻学习本因实施因势利导,来达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之目的。那么,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本因是什么呢?“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4],“教育和生命内在地融合在一起”,“教育是生命的需要”[5]。这就足见,对教育的需要乃是人的本性,是人愿意学习、乐意接受教育的本因,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因人而异,适时适性适切适需地提供良好的教育。

前述现象,就其具体内容看,是老师在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或者孩子自选学习项目;就其普遍意义看,均属教育活动。这些现象在我们眼前身边随处可见,我们甚至经常这样做着,但几乎从未追问个中奥秘。其实,这是作为教育者绝不该有的麻木,正是这种麻木,使教育固守在传统牢笼或定势思维中不能自拔。当我们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稍加留心稍加辨析稍加比较,便会发现其中差异,如再能做点“哲学”审视,便会猛然发现:老师规定学习内容或下达学习任务,有的之所以会招致学生的厌恶和排斥,那是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有的所以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那是他们在这方面有着知之或得之的强烈需要。我们知道:教育关涉师生双边,是“教”与“学”两个主体间的互动,直言之,“教”终须指向于“学”,见证于“学”;同时,“学”终须回应于“教”,吻合于“教”,只有这样,才意味着教育发生了,才表征着教育有效了;而“教”与“学”的这种互动,本因就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育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激活需要、唤醒需要、迁移需要、转化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通过顺应需要、物化需要、满足需要,来展开学习过程,进而实现最佳效果,促进学生最佳发展;如果我们热衷于追求分数,或偏执于关注“教”的需要,无视“学”需要,行埋头蛮干之“教”,那就必然会扑灭学生原本好奇、好学的激情,必然会事与愿违,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使教育沦为“伪教育”“反教育”。

三、教育的本旨之思

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我走进教室刚上几分钟课,就见外面又飘起雪来,雪花越飘越大,树上地上很快开始染上白色,由星星点点到成簇成簇。宜兴很少下雪,于是我立刻停下讲课,说:“同学们,快到走廊上看雪吧,直接下楼到前面草地上看也可以,好好享受雪的乐趣吧……”话音刚落,学生欢呼着奔出教室,有的站在走廊扶栏前,有的“飞”下楼梯到楼前的草坪上。扶栏前的同学,有把胳膊伸倒外面用手掌接雪花的,有仰探出半个头脸去淋雪花的;比起他们来,草坪上的同学玩法更多,有从草地上抓了一g雪朝空中抛去的,有从树叶上刮下雪捏成团儿扔来扔去的,还有尽力仰起脸张嘴接了雪品咂滋味的……叫声笑声在飞舞的雪花间荡漾。我探头透过窗玻璃瞄了一下邻班,见他们很多学生不时伸长脖子往外看我们的学生,显然也十分想出来看雪,但正专注地讲着课的老师严肃地批评说:“看什么看?下雪没看过吗?就想玩,就会开小差,上课不专心,老师讲的东西怎么能听得懂?怎么能记得住?又怎么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呢,自然是嘟起了嘴。

事之当时,笔者只是做了,只是见了,并未去想:自己这样做,邻班老师那样做,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如把两种做法视为两种取向的教育,分别蕴含怎样的目的期待?学生发展状况又将怎样?事后重温,甚是困惑:这样漫天飞雪的自然景观,近几年难得出现,学生更是难得一见。难得“解放”学生片刻,给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看一看,玩一玩,体验体验,不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动吗?不是可以学到课堂上很难学到的东西吗?一些老师为何常常吝啬至此,连这点时间和空间都“舍不得”给学生呢?困惑之余,若有所悟,似有所获:教育长河里,教育宇宙中,这两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看上去不过是两位老师不同的“一念之差”偶然为之的,然而,这“一念之差”的偶然中,何以就没有潜隐着一种必然呢?两件“差之毫厘”的教学细节中,何以就没有蕴含着“相隔千里”的教育“大道”呢?笔者以为,它们是目的取向截然相反的两种教育的缩影,我们可以借此深度追问和探讨教育的本旨问题。

何谓教育本旨?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意图。我国教育学教科书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各种建设人才”[6]。无疑,这种提法很完备,但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色彩。“教育本旨”则超越社会本位,旨在体现“人本位”理念,体现教育最初那种对人的观照和对人根本价值的认同。这一问题,中外学界已有颇多研究,灼见甚多,只是不同学人对该问题给出的概念各不相同罢了。康德有“人是目的”的著名命题;冯友兰说过教育的真义在于“使人作为人成为人”[7];此外,有人强调“教育应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主体”[8];有人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9];有人指出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就在于培养人对于境遇中各种关系的敏感性与洞察力”[10]……不难看出,以上观点无不聚焦于“人”,无不表明教育的本旨是“为人”,让人“成为人”。展开看,就是让人成为具备高度敏感性、洞察力、主动性、独立性,能够融入世界、主宰自我、创造幸福的“生活主体”。

上述案例中的两种做法,前者在引导学生关注“外面的世界”,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敏锐感觉,以及相应的探索兴趣,最终能成为“主体人”。后者呢?往高里说是教者在执行官方意志,努力让学生把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扎实,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可是从其教育行为看,似乎只是想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甚至只想让学生成为“考试高手”。不敢想象,长久经历这种教育的学生还能有什么敏感性、洞察力?还能有什么主动性、独立性?

上文的探讨,大致可以表明:从哲学视角看当今教育,很多教育行为显然已经脱离了本体,割断了本因,迷失了本旨。而教育返回本体,便要回归生活;植根本因,便要基于需要;实现本旨,便要致力“成人”。教育决策者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周密规划,教育管理者应该在评价考核上加强引导,教育实践者应该在具体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否则,人人埋怨大气候不好却人人都在助推大气候恶化,教育何日能有玉宇澄清风和日丽的好气象?

参考文献:

[1]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49-54.

[2][6]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22.101.

[3]潘佳铭,郭勇.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5]冯建军.教育即生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23-26.

[7]韩淑萍,姜德刚.论人学视野中的教育真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8.

[8]陈佑清.培养“生活主体”:教育目标的一种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6):6-10.

第2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基本素质 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97-01

体育教学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其特点包括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等,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了独有的教育环境,也是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下列基本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 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1.1 培养参与意识

有的学生并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积极性呈递减的趋势。这对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把握自己稳定的心态十分不利。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因为只有参与,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丧。参与的过程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这种积极参与的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诱导和激发学生参与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参与的精神和意识,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对学生进行目的意义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参加锻炼是社会发震、进步的需要。其次,改革教学内容,精心编选教材,在科学性、健身性的基础上,注重娱乐性、趣味性,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对自身健康的益处。第三,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改变学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惰性。

1.2 竞争意识的培养

由于未来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使竞争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步入和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适应和融入社会。激烈的竞争能激发人的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催的进取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手段之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距分组,并适当采取“让时”、“让分”、“让距”等多种形式,树立学生敢争敢拼的决心和信心。但是,更要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

2 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1 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活动中,体现着两种人和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协作是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跑、一个游戏,如果没有协作的思想,没有队友之间的协作,就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出具体的要求。比赛场上要获胜的重要基础,必须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个人技能和讲究战略战术,更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同伴之间要团结协作,互相鼓励和帮助,这是取胜的重要保证。

2.2 创新意识的培养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走入社会所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有对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还应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如何求新求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多给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开发创造力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3 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

3.1 培养承受挫折能力

在每一个人的社会经历中,在不经意中会遇到挫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应该说,在体育课教学中,有很多良好机会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品质,也为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对学生适当加以引导,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相应的挫折和困难环节,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使之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应对相应的挫折和障碍,逐步提高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并逐渐得以实施。

3.2 培养自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并不是都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相应的两个极端:有的学生自以为是,拿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这是心理障碍甚或心理疾病的表现;有的学生认为一无是处,使之什么事也不敢做,什么事也不愿意去做,这是妄自菲薄的表现。相反,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自己有信心和能力去做任何与己相关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具有的身体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表现机会较多,课堂较为活跃,精神状态较好;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将体育课看成是一个较重的负担,很不情愿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运动。如果教师没有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改变,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利用其长处创设展示个体化优势和特长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级联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和睦相处,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要热爱、关怀、体贴、鼓励学生,要多鼓励、帮助和支持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密切师生关系。师生都不应将不良情绪带到教室、训练场内,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地完成每一堂体育课,使整个教学过程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1(9):46.

[2] 缪志琼.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9-101.

[3] 孙合军.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菏泽学院学报,2010,32(2):135-138.

[4] 何颖.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1(6):162.

第3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本质;日常经验

鉴于科学对人类社会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科学为大众理念引导下,理科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关注点逐步从知识范围的记忆演变为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对科学深度理解的重要命题之一则是:如何使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明确“科学是什么”

“科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问题。

理解事物的特质,首要工作是把它从与其相关的事物中区分开来。科学本质教育的最基本前提是把科学同日常经验、技术区分开来。在以上两种区分的基础上,还要审视理科教育中秉承“何为科学”的观念。如何避免科学哲学领域的各种有关争论,根据我国实际来构建合理的科学观是很重要的。

一、超越日常经验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基于科学事实的发展过程

(一)明确日常经验对科学学习的干扰

科学对自然界的解释源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经验,日常经验对学习科学既有支撑性作用,也有干扰.陛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感知自然界而产生一些属于个人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尝试建立联系和回答为什么,从而形成日常知识。这种个人的日常知识明显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文化陛,还具有零散性以及自相矛盾等特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个人知识,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有些则是完全与科学知识相悖的迷思观念。虽然朴素观念具备科学知识的某些属性,但不会自发上升为系统、抽象的科学知识;错误观念更不会轻易改变而成为科学知识,所以从日常知识到科学知识是艰难的、能动的再建构过程。

首先,来自迷信与伪科学的干扰。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解释总是有限的,总会有解释不了的领坷让迷信或伪科学钻了空子。在把日常的知识转变为科学知识和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指望科学知谚知一劳永逸地给出关于自然界的所有答案,从而战胜迷信和伪科学。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是最根本的武器。

其次,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不可能从朴素的经验、直观的概括中提升出来。科学知识(如概念、理论等)是抽象的,往往隐藏在事物的后面,需要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再次,学生前概念中的迷思观念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隐蔽性。因其先人为主,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而且也能解释某些现象,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前概念深信不疑,并试图将其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去。仅通过说教的方式很难暴露迷思观念的隐蔽陛并转变其顽固性。

研究表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经历而发现的:他人告诉而获得的;采取有意义的途径将发现得来的和接受来的知识内化,自己建构知识。通过发现和他人告诉而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发现和接受来的知识需要被内化并使其具有个^意义,才能对于理解自然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发现的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实现去情景化,从而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作用。他人告诉的知识只有在其他新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时才变得有意义。

(二)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建构的关键

科学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定律和理论性知识。在这个由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建设中,科学知识“摩天大楼”的坚固性主要取决于选材以及建筑设计。在科学大厦的建立中,科学事实如同材料,科学推理过程如同建筑过程。

科学事实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它不同于一人一事的轶事,也不同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被动的物理成像过程,同时人也不能随意渲染客观世界。科学事实是中性观察与理论负荷辩证统一的结果。许多科学事实隐藏在纷杂现象的背后,无法直接通过观察而感知,需要通过实验方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排除次要、偶然因素的干扰,简化、纯化研究对象,揭示科学事实。

要实现科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材料的选择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能够区分观点与事实、排除迷思概念的干扰而甄别出科学事实,从而为实现自我构建科学理论奠定基础。

科学是理性的、逻辑的,但并不意味着科学理论建设只受形式逻辑规则支配。经验和逻辑是科学理论确立的基本因素,从根本上讲,理论的正确性就是要看它是否和科学事实相符。因此,从感性认识经由知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中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事实的科学推理。爱因斯坦指出:“要走向理论的建立,当然不存在什么逻辑的道路,只能通过构造性的尝试去摸索,而这种尝试是要受支配于对事实的知识的缜密考察的。”

二、避免技术代替科学。提升学习科学中的真实体验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分裂”,不但掩盖了科学的真面目,而且使学生远离自然,造成师生间经验隔阂加深的情况。

(一)科技一体化中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往往把科学和技术理解为一回事,统称“科技”,“这样的淆同坏处极大,至少使真正的科学观念输入不了,真正的科学也就上不去了”。在理科教学过程中,在坚持科学与技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同时,要把通过制造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与认识自然界、揭示自然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分开;要把从使用技术所产生的技术规范与科学中的自由探索分开;要把技术上的追求物质利益和功利价值与科学研究的溯本求源分开,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和精神。

(二)真实体验是实现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要通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已经越来越远离自然生活,没有或少有亲身经历天然自然的日常经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多地是直接亲历天然自然,创造科学与技术。当今,人们更多接触的是由技术所产生的人工自然而非天然自然,这种技术所制造的人工自然割裂了人与自然、人与科学间的直接接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技术异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正是技术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缘由。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理科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对促进学习科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可能是解决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的一剂良药。但在微观事物宏观化、抽象事物具体化、真实事物模拟化等过程中,模型永远不代表真实,使用不当甚至会

过犹不及,使学生误解事物的本来面目。

为解决技术人造物的不断丰富造成的学生日常经验缺乏,我们应让学生亲历天然自然,在真实生活中学习有用的科学。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地理解科学的重要理念,旨在通过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了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主题活动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素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所以今天我们在享受技术所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教学中更需要厘清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让学生通过做科学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发展科学思维方式,切实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实力,尤其是原创能力。

三、坚持科学的假说属性,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然科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铸造了科学知识体系的宏伟大厦。科学似乎等同于“正确”“客观”。究竟何为科学,各学派争论不休。

(一)坚持科学是一种假说的科学观

针对科学大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通过归纳累积的方式形成可证实的真理的;否证主义者认为科学是猜测和假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得到完善,但其本质依然是假说;历史主义者认为科学是形而上学的约定,科学革命类似社会中的革命,是世界观、信仰、范式发生了变革,后来走到了“怎么做都行”的论断;科学知识社会学派走得更远,他们改变了传统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而染指科学知识,认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世界的性质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从而展示了“科学知识制造的偶然性、非正式性、情景性”。他们的言论使科学界深感不满,从而引发了著名的“索卡尔事件”(或称“科学大战”)。

对科学含义的界定和认识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走过了真理观、假说观、范式转变观以及科学社会学所坚持的科学知识的偶然性的进程,到现在出现了反理性、反逻辑、反对科学的客观性以及“科学大战”等现象,这是科学高度发达社会的产物。

针对我国现阶段科学欠发达、大众科学素养较低的现状,我们应坚持从传统朴素的真理观走向假说观,强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同时又要防止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

自然比人类早,人类比科学早。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是人构建的结果,这种构建的结果自然是假说,而非真理。恩格斯曾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科学假说前进的方向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观实在,逐步逼近客观。在“科学大战”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科学家与社会学家在交流后认为,“在关于自然界方面,科学家一直是最重要的专家。专家往往只能给出最好的、最有用的建议,而不是真理”。

(二)建设和谐软环境,促进探究教学深入发展

教师所持有的关于何为科学以及科学是如何进步的态度、信念以及情感将影响他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持有真理性科学观的教师将更多地强调对科学知识的讲授与背诵,而认为科学是一种可变的解释的教师则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讨论并开展对各种科学解释进行对比等活动。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秉持假说性科学观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科学本身并不是真理,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把自身当作真理的代言人,不能把科学当作教条来讲授,需要知晓和尊重学生的经验,让他们在高期望和低威胁的学习情境中理解科学。

第4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师 思想素质 专业素质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2-01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目前教育思想方面受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表现在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过分强调“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的“做人”教育。在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方面,目前一些中学体育教师还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知识面不宽,文理基础知识不牢,现代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在专业素质方面表现在,体育教师不注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更新,忽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治教不严,教学方法陈旧,学术视野不够,跟不上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重构,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一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二是如何教育学生成才。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体育工作者。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二、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是最直观、最方便、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

三、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精深合理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学科都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两大趋势。各类学科之间,既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

2.健全的能力结构

2.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学校运动队的科学选材、制定实施计划、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的指导、比赛的指挥和运动队日常管理的能力。

2.3科研能力: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现代体育运动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它们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之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2.4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提高的体育教师会不断地创造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力发挥最佳教学与训练的功能,努力创造各种优良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气和吸引力,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二是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的同时,能立足于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动自觉地投人到教学科研中,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5使用计算机能力:上网捕捉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2.6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于学生个性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到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活动的效益得到发挥。

2.7竞赛组织能力:体育竞赛是对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检查,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组织编排、准备场地器材,临场裁判等工作能力,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8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体育教育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系统工作,它包括体育教师与同行合作、与班主任合作、与其他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合作,以及在社区工作环境中人与人的合作等。所以,能理解人,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四、心理素质

目前的在校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是应试教育氛围下成长的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差。如果心理教育跟不上,必然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广泛的爱好,丰富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具有公平宽广的胸怀,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健康心理的体育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仪煌.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第5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1.读书论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2.作文论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训练。

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

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做人论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有这么一段话:“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生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语文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语文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关怀人类的善性。

“正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心正,是治国的根本;意诚,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孔子说过:“人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论的伦理规范,诚信做人,诚信律己,诚信做事,应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标准的核心。而语文学科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构成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口,语文教材应是实施素质教育鲜活的实例,语文课堂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作文是自我创造的开始,也是创造世界的开始。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学会做人。

第6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死板的书本知识,僵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社会无法立足。

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了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自寻短见。

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好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

常言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要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时,要杜绝简单粗暴等现象,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在学生那里就会掷地有声,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环节要紧凑,知识过渡自然,有密度,有梯度,重难点集中优势加以攻破。

教师必须把握一节课的“一”是什么、如何反“三”、“类”是什么、又如何“旁通”、这“反三”和“旁通”到什么程度为最适宜;另外,教师要明确一节课哪些知识自己讲,哪些知识由学生根据教者的设疑、点拔、启发去完成。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用已学会的直接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间接知识的主要实践活动,而且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在资源,使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品尝劳动成果的甘甜、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和有识之士认为: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就要让教师树立教育创新观念。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可以通过请领导讲座、专家报告、问题分析研讨、参观学习、典型引路等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大力解放教师思想,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五、苦练教师基本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何谈赢得学生的依赖,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这诸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穷的创造性,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认识到教师的素质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

作为教师,想要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教学中要深入开展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敢于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第7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问题为本的学习”(PBL);高职实用英语教学;合理运用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关注PBL理论,这是一种随着构建主义思潮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问题性、情境性、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反思与评价的多元性是它的显著特征。这种模式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职实用英语的教学中该如何合理运用PBL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呢?

2. “问题为本的学习”(PBL)

PBL模式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学习。英语教学中用问题吸引学生,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完成自主学习。当然这种模式能够给学生提够真实问题的情境,让他们自主选择方法策略去解决问题,确定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一种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以及小组合作或班级合作的方式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办法,从而获得知识。问题为本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学生的反思可以更好理解如何把具体语言知识运用到新的语篇中。PBL强调使用问题发现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先进教学法。打破单一枯燥的上课方式,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围绕问题进行知识交流和探索,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各种能力。因此这种模式适合高职实用英语教学,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有利于教师教法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3.高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1教学流程。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不断变化教学中的角色,指导,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我指导学习,不断反思从而循环往复解决问题。最后实现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多元评价,注重学生的自评和师生互评。

3.2教学理念。PBL主张教学内容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顺应行业发展的潮流,教材体现高职特色。应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目标优化使用多种先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用教师授课,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和个别教学做到因材施教。PBL以问题为核心,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真正做到变学生听众为积极参与者。

3.3模式应用

3.3.1问题的核心作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课堂问题,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设计问题,分散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引入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内容,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索和不断开拓的空间,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获得知识,获取技能的能力。防止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单一,思维的僵化,问题的设置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问题设计要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及兼顾性。设计问题至少包含五个要素,即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认知的设计和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

3.3.2学生合作学习。PBL要求课堂教学克服传统教学单一模式,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辩论,师生间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合作学习要求他们倾听别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原有知识储备集中与当前知识联系。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便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知识负担分散到个人,通过合作他们可以更快更好解决问题,这是单一学生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也就是学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3.3.3教师角色转变。教学中教师变单纯传授讲解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监督学生,给学生建议、提醒、评估。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妥善处理好传统传授方式与新兴教学方式的关系,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不拘泥于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在有限时间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深层的理解。

3.3.4学生反思总结。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学习不是探究学习。 PBL模式重视学生的反思,因而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学习、发展。发现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了问题,方法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否理解接受等等,不断的反思,有效的反思,及时的反思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检测所学知识。

3.3.5多元评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多元评价必不可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师生互评可以肯定教学成果,学习成果,可以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进而有利于师生及时解决问题。PBL模式要求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克服如下观念:成绩和名次是衡量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效果的核心标准。

4.结语 。PBL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实用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知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发展并检验这一模式,挖掘它的真正价值,高职实用英语教学将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事半功倍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促使高职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丁后银.“问题为本的学习”与“行动研究”的整合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

[2]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

[3] 刘瑞芝.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5.

第8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 性质特点 组织教学 基本特点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只有用最新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掌握体育课的特点是,把握上好体育课的基本特点,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课的性质和特点

1.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法令、教育制度都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每一个学生一开始上学,就要接受体育教育,在长达十多年的学生生活中,学习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发展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国家一再强调体育课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2.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所谓强制性是指体育课有固定的教学时数,有规定的统一任务,有固定的教材和考核标准。对教师来说,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备课、上课,而不是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对学生来说必须按课程表上课,不能无故旷课,否则就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世界各国教育计划所规定的体育学时数是不一样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均每周3学时左右,我国一般为每周2学时。

3.体育课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的教育水准。

4.体育课的特点

(1)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且有一定的规律和科学依据。

(2)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分班分组进行组织教学的。体育课是在身体运动中进行教学的,因而其组织教学过程较一般文化课的组织教学难度要大,分班分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及健康状况和技能水平。

(3)体育课和课外其它体育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整个学校体育的任务。

二、体育组织教学的基本特点

要上好体育课就得遵循人体机能活动规律、人体适应性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不同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的规律,也就是说,必须依据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规律。具体到组织教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明确教学任务

上好体育课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就一节课来说,其教学任务要使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术技能,提高、改善哪些素质、机能,培养哪些思想品德和个性等必须具体。就一个时期来讲,其明确任务还必须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

2.精选课的内容

上课不可能把大量的身体练习都传授给学生,只有把最基本、最主要、最精华的内容作为基本教材进行教学。这些基本教材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规律,按照一定的科学体系选择出来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进行教学。

3.合理的教法

明确了任务,选择了内容,要按照体育教学规律把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必须有合理的教法。

任务的实现是通过完成课的教材内容来实现的,因此,必须解决方法问题,这里指的方法是广义的,包括组织、教法、手段等。体育课任务、内容与教法的关系如图一。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上好体育课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光有学生这个学的主体还不行,还必须有教师为主导的教,才能按照一定的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图二。

教与学这个双边关系,就是教师把体育的知识、技能输入给学生。输入是通过一定的环节、一定的条件而转化的。输入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材的内容、特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教学条件。要想获得好的教学(输入)效果,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既有任务、有组织、有方法、有负荷,还要包括师生双方的感情,这样才能由教转化为学,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及时对教学给予评价,得到反馈信息,随后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才能对教学进行调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双边信息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必须发挥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上好体育课。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教学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公共英语;衔接问题;教材编制

一、本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现状

本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词汇量大幅度增加

词汇量的增加是本科、高职英语衔接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很多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后,普遍反映词汇量太大,难以快速掌握大量的词汇,跟不上教学进度。

2.授课方式僵硬

众所周知,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纯英文的授课方式难以快速适应,该种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3.学生认识度不高

由于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的原因,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总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态度,加之部分学生没有出国等方面的打算,很多学生都对英语的学习存在可学可不学的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科、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衔接的难度。

二、本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对策

1.加强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我们期望达成的目标,是学生想要提高英语成绩的基础。然而,除了这四项基本能力外,高职英语教学还应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所谓阅读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文字符号获得知识的途径,人们通过阅读探索人类历史丰富的文明资产,畅游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据研究显示,通过广泛的阅读活动能够使阅读者的神经得到发展,形成严密的神经网络。不仅如此,通过阅读,阅读者还可以不断增加自身受挫折的能力,减少心理恐惧感,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正是由于阅读活动的这些特点,才为广大学生开启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尝试以阅读为核心,建立英语课程,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2.创新英语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将写作、测验等静态活动与学生的抢答活动、讨论活动等动态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学习当中。在信息社会,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导致所做的课件,要么过于花哨、喧宾夺主,要么过于死板僵硬,机械地将书本上的内容移植到课件中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遵循其工具性与英语学科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其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功能。

(2)设计循环式的教学方案

通常情况下,该种教学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课程策略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这种教学方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1)投入参与阶段,该阶段是指教师利用阅读活动、影片剪辑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动机,引导学生集中精力投入课堂当中。通过该种方式,教师还能够使学生将现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2)探索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调查的方式探讨英语的词汇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基础;通过分享学习任务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并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3)解释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于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并针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合理的解释。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的本科和专科衔接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不断加强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以及创新英语教学方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本科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凌来芳.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践探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75-177.

[2]王彦侠.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衔接[J].海外英语,201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