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

第1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提到修辞手法,可能你以为我要开始谈写作了。非也,非也。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演讲也离不开修辞的点缀。在演讲中加入修辞,可以使话语更有趣动人,演讲者的观点也能更好地被听众所接受。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吧。

比喻

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会上,作了《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其中有这样一段: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他把天才与民众的关系,比作花木和土的关系,说明没有民众便没有天才。这样的比喻,使得演讲内容深入浅出,更加形象生动。所以,演讲中运用比喻能将表述变得通俗易懂,更能将复杂的事情说清楚。

排比

在演讲中,注重排比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感染力,也能令演讲更有节奏感。

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来说理时,可以使论述的内容更加严谨;而用它来叙事时,可以使事物更集中、更完美地表现;用它来抒情,可以使感情更加激昂奔放。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里,在结尾处连用了八个排比句。这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热切希望和饱满的激情。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你也来体会一下排比的妙处吧。

夸张

都说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真的举起大山了吗?说东西美味,香飘千里,那香味真的能飘千里吗?

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曾写泰山的云雾时,这样写道:“云雾那样浓,似乎扔一个鸡蛋下去也不会沉底。”这夸张的描法,让人读后觉得印象深刻又不失趣味。虽然这是对事物言过其实地渲染,但是这种修辞手法,如果能运用到演讲中,不仅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增加感染力,更能启发听众的想象力。

第2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说话;训练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交流信息离不开说话,尤其是青年人,都应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加强阅读而促进说话水平训练,以读促说,所以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下列几种方式:

跟读:学生听朗读录音,这样可以注意正音、停顿、感情、表达和朗读技巧等方面,并能通过标准清晰的语言、抑扬顿挫、情感变化等朗读技巧,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也可为以后的独立朗读、说话奠定基础。

齐读:全体学生齐读,这样可以训练胆小者的胆量,并能振奋精神,增强记忆力。

点读:指名学生个别朗读,这种读法可以自由调节音速,根据朗读材料自由表情达意,并充分发挥朗读者的朗读特色,还可以暴露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时指导学生。

分角色读:对课本中有特色的课文如剧本,由学生扮演课文中人物角色进行朗读,这种读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我认为语感教学就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对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以读促说以外,我还运用了课前演讲形式来促进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学生中总有部分是学困生、后进生,从未登台作过正式发言,因而就呈现出不敢说、不会说,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台后竟浑身发抖,面红耳赤,憋不出一个字。课堂上也从未主动发过言,并且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首先,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克服惧怕心理,能大胆畅所欲言,并给予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许多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原来总是不发言的学生慢慢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采用的方法是根据现成的材料进行复述,即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典型的课文或段落让学生复述,也可变换角度或人称,如学完《奇妙的人体》后,我要求学生用“人体的自述”方式复述课文内容,以增加训练兴趣。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故事性强、对话多的课文编成课堂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其他学生听完后进行评议,让学生转述他们表演的某一环节,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说的训练中来,如学完《雷雨》《威尼斯》这两篇剧本后,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演剧中人物,一组表演时,其他组仔细听、看,等到这组表演完后其他组同学对他们进行了评议,并转述他们演得最精彩的段落,这样,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进来,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其次,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不偏离中心,表述要完整流利,表情自然恰当。这时和学生实际生活挂钩,采用课前五分钟演讲。每节课开始时,用五分钟安排五个学生说话,每人讲一分钟,命题切合学生实际,让其有话可说,比如,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入校后他们处处事事感到新鲜,心里有说不完的话,这时可以让他们说“我是初中生啦”“告别小学后”“来到中学第一天”等话题。这种方法耗时少,见效大,学生积极性较高。这个环节完后进行“自我介绍”,重点说明自己的性格爱好,接着进行“取长补短说他人”,要求学生说出班内其他同学的优点,以补己不足,容许学生可事先拟定说话要点,可持提纲上台,但不能照念讲稿。

最后,就是到说话训练较高阶段,要求学生会说。众所周知,要想说得好,就得讲技巧,因此,这时讲求说话的技巧,如音量、力度的控制,语调、语态(含手势、身势以及面部表情)的运用,并且表达时做到说话得体、语言推敲的方法运用等。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即席说话的形式,即事先向学生征集题目,课前以抽签方式确定说话内容,采用“说――议”的教学结构,全班学生按座位先后依次上台,每节课一人,每人说话控制在两到三分钟。台上学生说话时,其余学生边听边做好要点记录,台上学生说话结束,全班学生先互相交换一下看法,然后对该学生的说话进行评议,老师结合学生意见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小结。

总之,说话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训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我的初探性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想会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培养,找到更加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并且受学生欢迎的更好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演讲

一、英语演讲课的设置

1.教学形式

演讲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三类,即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所谓命题演讲(prepared speech),就是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即兴演讲(unprepared speech),又称即席演讲或即时演讲,它是演讲者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临时发表的讲话。论辩演讲通常是辩论赛的形式。由于论辩演讲耗费时间较长,我们课前通常采取的是前两种形式。在命题演讲上我们也突破了常规,不仅有老师命题的形式,也有学生自命题的形式。

在演讲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起着组织与点评的作用。这几种演讲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可以交叉灵活运用,根据目的的不同而在使用上有所区别。在开始阶段,学生的演讲能力还较弱,可让学生进行自由演讲,即命题自定,题材自选。事实表明学生的选材很广泛,涉及故事、谜语、笑话、习语、格言、逸闻趣事或者风俗习惯等。随着自信心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是一种临场发挥的演讲形式,也是最能反映一个人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

2.建议教学方法

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由机械地、有准备地发言到即兴演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佐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比如教师前7周每次花30分钟简单地讲授演讲、修辞技巧及实例,然后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自由发言,并提前给出下次要讲的题目。下次_上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登台表演,并由其他学生对演讲者内容组织的逻辑性、语法、修辞、思想内容以及演讲的姿态作出评价最后评出1名最佳演讲者以示表扬。活动完成后,教师再讲授新内容,布置新任务给学生。后8周教师继续每次花30分钟左右讲授演讲技巧并进行名篇实例赏析,然后当场给出与技巧相应的情景与题目。让学生大声口头准备1刻钟(亦可写提纲),再上台演讲或分组进行辩论。学生上台后进行正式演讲,并注意语言,情感,手势,姿势等,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一起打分,给与评价。

二、英语演讲课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及要求

英语演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修养,跨文化意识,及个人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1.出色的英语演讲要以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为基础。这对于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克服这个困难,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地、有计划地阅读英文原文和优秀的英文译文。阅读时应采用默读与大声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锻炼口才的目的。大量的、有效的英语阅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质,这对提高英语的口头及笔头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掌握英语公共演讲的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以外的知识的积累。一个演讲者要受人信服只凭一些英语演讲的技巧和演讲稿的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无论是用哪一种语言演讲,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都应该是具有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深人了解。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熟悉西方文化是学习英语演讲的重要环节,但成功的英语演讲也离不开演讲者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了解和尊重。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能加大演讲者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其演讲的内容更加丰富,演讲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3.要使演讲这门艺术臻于完美,演讲者必须处理好演讲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拘泥于形势,也不华文滥词。同时尽可能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尽量表现出其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百科知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对于开设演讲课的几点建议

1选择好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这些书和内容应该涉及语言训练,文化训练,演讲技能训练及个人综合素质训练。这样才能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好的学习助手和参考工具。

2.从有准备演讲到即兴演讲分三步走。不急不躁,不贪多贪快,使学生从最基本的技巧内容着手,培养其好的学习习惯和演讲风格。

3.选题从文体到内容都应由易到难,由学生熟悉的到陌生的,并富挑战性,趣味性。除了极富争议性的议论文以外,还可给学生一些说明文体与描写文体的题目,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4.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不同心态的学生,在演讲训练中应采取不同的措施。(1)鼓励胆小与沉默不语的学生。采用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开金口”2)激励鞭策胆大者。在演讲训练中,也有胆大者可能口若悬河,但仔细听之,虽然他们表意,但又无几句准确的句子。对于这种学生先肯定其优点,再在不经意中重复并指出其缺点,然后示范之。

5.教师既当观众也当演员。有些需要辩论的题材,需要对讲,这就需要群体的参与,这时教师站在某一边更能激发学生“发誓要把老师击败”的谈兴。于这种学生先肯定其优点,再在不经意中重复并指出其缺点,然后示范之。

四、演讲中语篇的设置

在演讲中除了必须以恰当的模式谋篇布局之外,各段落和要点之间必须有自然的衔接。英语的语篇注重形合手段的使用,在演讲中尤其要选择使用恰当的、有效的衔接手段。Lucas在其所著的“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一书中,归纳总结了常用的关连词语,主要有四类。

(1)Transition承上启下的词语例如:Now that we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let me share the solution with you. Keeping this point in wind, let’s return to the sentence I have started with.

(2)Internal preview段内预示要点演讲者在Introduction里或其他段落中的结尾部分以句子的形式向听众陈述下文将要讨论的要点。

(3)Internal Summary段内总结段内总结常用于复杂的重点论述之后。例如,In short, palm reading is an ancient art. Developed in China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it was practiced in classical Greece and Rome, flourished during the Middle Ages, surviv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remains poplar toda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4)Sign-post路标型词语:包括序数词,first, second和next等,也包括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问句。此外,英语语篇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承上启下的模式“Summary introduction”。例如,著名英国散文家罗素在他的名篇“What I have Lived for”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模式。文中作者首先讨论了控制他一生的三种激情: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堪忍受的怜悯。作者在逐一论述了前两种激情后说道:“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作者将爱和知识总结为把人引向九天之上的崇高追求,然后语气一转将怜悯描写为把他带回到地面上来的真情,这既升华了已讨论的要点又引入了新话题。英语演讲有其特定的语篇模式,这是由西方修辞思维模式所决定的。为了有效地用英语进行演讲,我们必须力求起始段落的新颖和点题,结尾段落的呼应和强调,主体要点的合理布局,段落之间的衔接。谋篇布局合理,符合西方的修辞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第4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据一些就业指导部门的负责人介绍,现在有不少用人单位在面试时较以往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他们除了采用主考官与求职者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之外,还大量地采用一些非传统、非常规的面试招法。

不考即考测试

不考即考测试,就是在没有言明或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在考试的情况下,考试早已开始了。有一次,大学毕业生小牛前往三星公司应聘。他到场后,发现除自己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外,其余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当他与最后20多名候选人进入会议厅准备接受公司经理最后面试时,老板迟迟没有出现。小牛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一种考试。于是他马上对在场的应聘者说:“同学们,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吧,难得有这样一次相识的机会,不管我们中间谁被录用,我们仍可以多加联系。”接着,他开始介绍自己,并主动与人交谈。当时,有些应聘者对他的举动还不以为然。最后,三星公司录用的惟一一名大学生就是小牛,而且进公司不久,他便被任命为部门主管。

即席发言测试

即席发言测试,就是考官给应试者一个题目,并在发言之前向应试者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让应试者稍作准备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发言。即席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公司面临产品销售的暂时困难,向全体员工作一次动员,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可以是就新产品的推出在一次新闻会上的发言;也可以是在新年职工联欢会上发表祝词等。通过即席发言,可以测试应试者的快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及发散性、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风度举止等。

明暗结合测试

明暗结合测试,就是在当面测试的同时进行暗中的测试。例如某企业到一所大学中去招聘毕业生,考官要求学生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进行两分钟的演讲,许多学生侃侃而谈,言辞动人。就在演讲的同时,另外几名考官逐一到这些学生的宿舍中检查他们个人平时的卫生状况。演讲一完,考官当场公布了卫生检查的结果。有一位演讲时还神采飞扬的女生,听考官说到她宿舍中被子未叠、衣服未洗等情况时,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与人谈话测试

与人谈话测试,就是通过让应试者与他人谈话的方式来考察应试者。与人谈话测试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接待来访者。来访者可以多种多样,根据特定的需求,或者是来谈生意的,或者是来推销产品的,或者是来叙旧的,或者是来纠缠的。这些来访者当然都是由考官来扮演的。让应试者接待来访者,目的就是考察他在接待时的态度怎么样,驾驭谈话的能力如何,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如何处理公事与私事的关系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是电话交谈。在现代社会中,电话是一种很有效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际工具。电话交谈可以是接电话交谈,也可以是打电话交谈。通过电话交谈可以考察应试者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事务的能力等等。这方面的面试考题可能是让你接电话,或者让你按提供的几个号码打电话,而对方就是面试的考官。

三是拜访有关人士。在企业管理中,主动找某些人谈话是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有关人士可以是上级、下级、同事、客户、司法人员、新闻界人士等等,这些人士当然也是由考官扮演的。通过拜访有关人士的测试,可以考察应试者待人接物的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的专业知识、应付各种困难的能力等。

设计路障测试

设计路障测试,就是在应试者面试时必经的路道上或在面试过程中故意设计一些有路障的题目,通过观察应试者经过路障时的各种表现来测试应试者的素质的一种方式,所以,求职者此时就应掌握情景面试技巧。例如,考官要求应试者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楼顶大厅观察,然后尽快返回,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楼道里有的地方横着拖把,有的地方堆放着杂物。一些应试者只顾上楼,见了拖把一脚踢开,或者横跨而去,只有少数人弯下腰来将拖把或杂物拿开。考官们跟在应试者身后,给那些俯身扶好拖把或清除杂物的应试者加了分,而那些踢开拖把或横跨过去、不清除杂物的应试者就没有获得加分。

事实判断测试

事实判断测试,就是给予应试者少量的有关某一问题的资料,要求他作出对这一问题的全面分析。应试者可以通过向考官提出一些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事实判断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搜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从那些不愿意或不能提供全部信息的人那里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把握事实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角色扮演测试

角色扮演测试,就是设计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要求应试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考官通过对应试者在扮演不同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试应试者如下的能力:一是角色把握能力;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如缓和气氛、化解矛盾的技巧、行为策略的正确性、情绪控制能力等等;三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编组讨论测试

编组讨论测试,就是将应试者编成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小组,每组4至8人不等,考官要求他们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或实际经营中存在的某种困难,例如,征收利息税问题、房改问题、移动通信单向收费问题等等。要求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以书面形式汇报讨论结果,每个组员都要求在书面汇报上签字。

考官或者坐在一边,或者坐在讨论室隔壁的房间里,通过电视屏幕或单向玻璃屏观察整个讨论过程,倾听讨论发言,或者进行录音录像,以便考察和进一步研究。考官将根据每一个应试者的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领导欲望、主动性、说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抵抗压力的能力等等。评分的依据是发言次数的多少,是否善于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案;是否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支持或肯定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是否善于消除紧张气氛,说服别人,调解有争议的问题,创造一个使不大开口的人也想发言的气氛,把众人的意见引向一致;是否尊重别人,是否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否侵犯他人的发言权。还要看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分析问题、概括和总结不同意见的能力如何等。

随便聊天测试

随便聊天测试,表面上看似乎与传统的一问一答面试方法相差无几,但在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随便聊天测试,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上去很随和,应试者几乎感觉不到是在面试,而是在拉家常。考官就是在这种拉家常的轻松气氛中,将你考察个透。

随便聊天测试中“聊问”的内容很多,例如考官会问面试者:“你是怎么来的?”假如回答:“自己开车来的。”他会接着问:“什么时候学的开车?是家里人凑钱帮你买的吗?”假如是坐地铁来的,他会问:“在地铁里你常看些什么?”如果你回答:“翻翻报纸。”考官会再问:“你知道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吗?”“你对世界上的恐怖组织了解多少?如果你是政府的官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总之,考官一直是在跟你聊天,通过轻松随便的聊天来考你的反应能力、知识、素养、品质等等。

例如,有个报考民政部门的女士没有被录用,就是因为她在回答“如果在乡村公路上遇到一个很脏很穷的残疾人向你要钱,你怎么办”的问题时,她说:“我会马上离开,当时我无法了解这个人,他有可能是一个歹徒。”她因为没有同情心、只有防备心理而失去了机会。

面谈模拟测试

第5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倾听能力;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39-0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学生倾听是一种学习技巧,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很好地倾听,才能明白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加强倾听训练,从而在阅读中历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是个体能力的差异,也有的是习惯的不同,还有的是兴趣不同,等等。如有的学生能坚持长时间地聆听,而有的却听了不到十分钟思想就会开小差,特别是语文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的学生,对课堂上的倾听更是没有兴趣,结果导致语文学习能力偏低。由于课堂上没有好好的倾听,课后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因此许多家长只好在课后请家教。

倾听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学习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有的小学生上课时会坐不住,一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没有倾听的兴趣。要历练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做起。根据我们的调查,许多学生之所以对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倾听缺乏兴趣,在于他们喜欢听有情节的故事,却不喜欢阅读和倾听老师的讲解;他们喜欢阅读和倾听自己原来没有读过和听过的课文,却不喜欢阅读和倾听已经熟悉的课文。因此,要使学生上课能认真倾听,就要激发学生在阅读中倾听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的兴趣来自于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只有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例如,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他的数学和英语学习成绩都很好,可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找他多次谈心才知道,他不喜欢学习语文,认为语文学习靠的是天赋,天赋不好,学了也没有用。所以,他平时只注意练习写字和作文,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一直不重视,更不喜欢倾听老师讲课。为了提高他阅读倾听的兴趣,老师从他喜欢听故事入手,通过给他讲故事,再到给他讲一些语文的基本知识,慢慢地帮他培养倾听的兴趣。一年后,他在课堂上能认真的听讲了,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倾听习惯。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倾听态度。

二、细化倾听的要求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我请学生交流发言时,学生表现得很活跃,但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发言内容,不太会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有时某位学生正在发言其他学生就不耐烦了,纷纷举手急着想表达……小学生更多的是想表现自我,而忽略与老师和同伴的交流与分享。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必须要细化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是要听得专心。在课堂上常常有同学听而不专,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听而不记,不用笔记也不用心记,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思考,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有的根本就不听,在课堂上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招惹别人,交头接耳、喧哗,故意闹出声音以吸引别人注意,等等。

二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听课。我们常常说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但是怎样做才算认真听呢?就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细化的要求。我平时就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课。让学生明白倾听不仅是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的态度;做到倾听要认真,一边听,一边思考,把倾听和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无论是在听老师讲课,还是在课堂讨论中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认真记,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是思想集中,边听边思考。专心致志是提高倾听效果的关键。阅读学习中的倾听,主要是听老师关于阅读内容的分析,把老师讲解的内容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做到边听边思考,“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强化倾听训练

训练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途径。倾听能力是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的倾听训练在内容上,可以从语句到文章;在训练时间上,由少到多;在形式上,要由简单到复杂。从简单开始,从语句开始,循序渐进地逐步进行倾听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听记词句

从语句倾听开始,是语文倾听训练的主要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以从语句开始,让学生从语句的结构、语句的读写、语句的含义开始让学生听清楚,并及时地反馈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倾听内容和含义。这样,经过长时间训练就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语句的倾听要由少到多,慢慢增加难度和量。如在听写课文词语时,可以把倾听的语句分成不同的组,逐步让学生倾听。如听写“漂流、飘荡”这组词,目的在于比较“漂、飘”这两个同音字;“难过、乐坏了”这两个词语都是描写心情的。分组组织学生倾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学习内容。

(二)倾听课文

语文阅读中的倾听,主要是倾听课文的讲解。由于听的时间长,内容多,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大脑就会走神。要使学生集中全神贯注倾听,就要加强训练。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师恩难忘》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分段引导学生围绕难忘的关键词,师恩的描写,难忘的原因等去倾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倾听和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思考去实现的,有了专注的听,才能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准确的理解。在语文阅读的倾听训练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根据听的内容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先提出问题:陶校长的演讲,讲了哪几个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是怎样看待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就可以提高听的效果。

(三)倾听故事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每当老师给学生讲故事时,学生都聚精会神的听讲,很少有学生走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可以根据语文单元学习内容,选择有意义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完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倾听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倾听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学生倾听的过程中,要时时鼓励他们对自己倾听的结果加以总结和评价。可以就一个倾听问题,找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点评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不好。为了“找出他人的错处”,也为了让自己的发言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会自觉地去倾听他人发言了。

利用课堂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需要老师正确地把握课堂契机,有效地组织学生互听互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目的。学生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指导,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几乎处处都有倾听方面的训练点,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倾听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第6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习惯

新的数学课程指导思想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初步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及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前思考、并提出质疑的的学习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有的放矢、关注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思维、创造活力。

但“课前预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或者根本不需要。即使有的教师要学生预习,也总是这样说:“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但是预习方法并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口头上答应,其实大都是敷衍了事,不是学习不听安排,而是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下面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前就要学生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能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量与计量》这一课时,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们和家长一起测算自己家卧室面积及基本家具的大小,并根据大小进行家具的合理布置,合理利用空间,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又把数学带进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喜欢数学的情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适当鼓励,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培养预习习惯,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需要。

二、培养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惯。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内容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倾听孩子的发言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让学生有高度的集中注意力。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创造优良的课堂环境,消除学习中的干扰因素。(二)引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数学课堂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引发学生的注意。(三)运用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生有了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应付自如、心情舒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注意力自然就集中起来。

三 、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习惯。

新的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教学过程就会像一潭死水令人窒息。一些老师上课后时常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实际上是除了自己“启”的艺术不高明外,也与平时没下功夫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有很大关系。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呢?

(一)要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就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随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会心情坦荡,没有什么顾忌。

(二)要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教师要多创造情境,帮助这些学生炼胆、炼口,如诗歌朗颂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尽量多给他们社交的机会,如课堂情景剧、文娱晚会、校外访问,各种座谈会等,使其在实践中锻炼发言的胆量和勇气。

(三)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在课堂发言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发言拖泥带水让人心焦,有的学生慢声细语让人听不到,有的学生反应迟钝出现冷场,等等。这不但没有精彩纷呈的对话出现,反而无端地浪费了很多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口头表达的技巧,学生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就会更多地体会到发言的成功带来的心理愉悦,以后的发言就会更积极更主动。

四、培养学生三思后行,认真作业的习惯。

第7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一、演讲的特定目的和内容是决定演讲时限的本质因素

任何演讲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人们据此一般把演讲分为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社交礼仪、专业比赛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演讲对时限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

人为限制。比如比赛性演讲,”比赛”就是在特定的目的下,机关、单位或者团体、组织为了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而集中组织多人参加的演讲活动。为了防止参赛者因信口开河而浪费时间,一般都有”三至五分钟”这样的明确要求,参赛者虽或多或少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但不得不按这个特定的时限要求精心准备。一旦出现超时现象,就会削弱演讲效果从而导致”失分”。又如在一些国家的公众性发言场合,为了防止一些”雄辩家”漫无目的的长篇大论,还采取手拿冰块、打铃警告、单腿站立这样一些”新奇”的办法,这也是人为限制演讲时间的表现。

非短不可。如社交礼仪类中的欢迎辞、贺辞等,主要讲究规范性、程式性和礼仪性,大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冗长罗嗦,就会显得”失礼”而贻笑大方。比如在文艺晚会上,观众对精彩节目望眼欲穿,此时若有不识时务的领导或”贵宾”手执话筒就老掉牙的所谓”意义”唠叨个不休,一定会引得嘘声四起,从而影响了演讲的效果。

非长不可。比如学术研讨类的演讲,一般是就某一门类专业知识进行说明和论证,讲法语理论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要求把所讲述的观点和所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演讲者如果急于求成,一味求”简”,就会降低演讲本身的学术价值。据载,古希腊的一位国王曾要求欧几里德用最经济、最简洁的语言把几何原理讲清楚,尽管欧几里德尽了最大的努力,国王还是不能听懂,欧几里德只好坦率地说:”陛下,乡下有两种道路,一条是供皇家走的坦途,一条是供老百姓走的坎坷小路,但是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同一道路。走向科学,是没什么皇家大道的。”由此可见,这类演讲是不能用几句话就说得清的。

以上说的是演讲的特定目的和内容是决定演讲时限的本质因素,但是演讲的目的和内容一旦确定,是否就意味着演讲时限被彻底”定格”了呢?实践证明,演讲者还可以根据听众和环境的变化在演讲过程中随机应变地调整演讲内容和演讲时限。这就涉及到了演讲时限的”机变”艺术。

二、演讲时限的机变处理

任何演讲都既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过程,又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社交活动。一般而言,尽管演讲者在演讲前都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受演讲中主观和客观诸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就应酌情予以机变处理,调整内容和时限就是一种重要方式,而调整内容和时限通常有两种情况:

第8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呢?

一、目前,初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

一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说不明自己的意思,语无伦次;二是交谈或讲述中,词不达意,或手足无措,表情全无;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当众说话时心慌气短,过分紧张;四是学生表达中出现夹杂方言的现象;五是学生由于对语言接触有恐惧心理,不愿与他人接触、谈话。等等。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1、课余开展听说法

课余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小型的“听进去,说出来”活动,如:我们利用吃晚饭后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视听相关视频,如《聆听经典》、《百家讲坛》、《大学生辩论赛》。为了增强时代性,组织学生观看《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艺术人生》、《道德观察》等节目。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从倾听开始培养。把口语交际能力中的听与说结合起来。整理电视广播、电影、报刊和室外广告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复述活动。做到听与说结合。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让那些不愿说的学生也产生了说的兴趣。

2、课间实施看说法

看和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一是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展视野,活跃思维,丰富语言,这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与人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教学中可有计划的开设阅读与观察交流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把看书所得讲述出来。二是利用中午十五分钟创设语言环境。把每天中午课前十五分钟定为口语交际时间,或介绍一条标题性的新闻,可以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或与同学合作模拟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接待、问路、打电话等。或介绍一天的所见所闻。或以春夏秋冬,四时不同之景为素材,练习口语。三是利用课文插图,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用几句话概括图上的内容,并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教学生学习观察画面中人物、动物的动作、表情,用自己的话表达文中的意思,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3、后实践转述法

转述法指通过转述别人的话来提高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转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练习转述,一是使学生明白转述的要求,二是通过转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将每天放学时老师的讲话向家长复述,将家长向学校、老师的有关建议、要求转述给老师等。转述法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能让学生口语交际更贴近生活,乐于交流。

4、课外活动交谈法

交谈法就是让学生“侃”生活、学习中的乐事、趣事。交谈的形式不限,一般以全班自由谈效果最佳。交谈的内容可以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事件,可以是观察所得,可以是见闻趣事,也可以是故事笑话等,总之以轻松、愿说为目的。这一方法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学生由敢说到乐说的转变。

5、联系生活做说法。

做说结合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周一晨会课以“昨天我休息”为题,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可以说家庭趣事,可以说电视节目。说说自己的学习小技巧,生活小绝招,也可以谈谈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喜悦与烦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通过开展问路、购物、做客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听,把做与说结合起来。

6、课堂教学评说法

评即评论、评价。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应剥夺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而应创设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对同学间的作业、问题、解答、课堂小结等进行评说。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而且可大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7、形式多样演讲法

这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具实效的方法之一。这种即兴演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方法,其次,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再次教师应选择学生熟悉、兴趣浓、人人都能参与表达的话题。比如:

1)、课前三分钟的演讲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让学生发表三分钟的演讲,每天一个同学,全班学生按学号逐一上台,轮完以后再从第一个登台的同学开始。演讲的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具体的要求可以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口语交际方面提出的,逐步提升标准,融入情感、知识、技巧方面的要求,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每一次演讲都要求学生在登台前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到登台时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学生在三分钟演讲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说话的胆量,而且还锻炼了积极的思维情势,而教师也能针对学生在演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无论讲什么内容,都必须遵循整体规律,坚持有礼、有据、有节的原则,演讲可以事先准备,也可即兴发言。

第9篇:演讲发言的方法与技巧范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扩大阅读量,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非常有道理的。

《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各种类型的读物”,意即范围广,包括报纸、杂志、科技书籍、历史书籍等。

从第三学段起,学生开始进入阅读的高峰期;到第四学段,学生的阅读总量更需要成倍增长。以课外阅读总量为例:第一学段为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增至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则增加到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里所说的名著,通常指长篇小说,其字数多在三五十万到一百多万之间。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就意味着每年增加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的课外阅读量。设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的目标,其目的就是要加厚加宽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习习作的难点,主要是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生活中那些鲜明生动的形象就像一幅幅图画,会永久地保留在儿童的记忆里,成为他们日后写作素材的宝库。

三、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的习惯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写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说的训练。其实,嘴巴子和笔杆子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勇于发言,使他们养成勇于表达、畅所欲言的好习惯。

教师应通过持续地培养学生说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说话技巧,引导他们从写发言提纲到积极发言,从课前即兴演讲到课后演讲稿,从讲故事到编故事,从讲课内外讨论到撰写小论文,从而使说写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勤于动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勤于摘抄,积累习作素材,形成搜集写作材料的习惯;二是勤于写作的习惯,即:及时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手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了好的素材,会立刻记下来;有了新的感触,会立即写下来;一旦学习、工作的时候需要,不管有没有人督促,都会自觉地动笔写东西。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指导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不同形式的笔记。学生在自己的书上做读书笔记可灵活些,即可采用圈点和评注。这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的帮助。例如:有的学生搜集了各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从中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在自己写文章时,便改变了以前单调的写作手法。

2、指导学生课外写作,在班上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在全校范围内成立文学社,培养写作尖子。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上写作辅导课。对习作尖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带动全体同学。教师应定期抽查学生的课外习作(课外习作包括读书心得、评论、观察日记等),抽查后给予适当指导并让全班同学欣赏优秀习作。

五、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指导,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作文修改,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到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交流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