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网络运营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运营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运营体系

第1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不同

(一)营销空间不同

传统的营销产生于现实的市场,顾客在真实存在的市场上进行买卖交易。网络营销将市场营销竞争从一个现实的空间转化到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二)产品概念不同

传统市场营销理论将产品定义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东西,认为完整的产品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组成。网络营销将产品的定义扩大为由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和潜在产品五部分组成。

(三)信息传播方式不同

传统的营销活动中,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营销中,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介从技术上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

(四)个性化程度不同

传统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目标市场营销”和“市场定位”这些市场细分理论的基础上的,这种营销方式只针对某一细分区域消费者的需求。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有机会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要,网络营销环境下的市场呈现出越分越细、越分越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二、网络营销的优缺点

网络营销的优势:

(一)低成本

在网络营销中,企业只需要通过电脑、互联网便可以与消费者联系,大大减小了营销的成本。

(二)较短的营销渠道

网络营销使企业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企业通过互联网获得消费者的订单,并联系厂家生产、发货等等,为消费者谋得了利益的同时企业的利润也得到了提高。

(三)互动性

网络营销的营销模式在于利用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加强了企业、消费者双方的互动性,双方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这种双向的良性互动使得企业的营销更为有效。

(四)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有机会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以消费者为主导,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商品,甚至可以自己参与设计商品。

然而,网络营销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缺乏真实感

很多消费者对于购物的喜好侧重在接触实体商品的体验上,而网络营销带给消费者的仅仅是文字、图片等符号,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营销中下降了。

(二)有限的受众

近些年来中国网络的普及似乎使得每一个人都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捷,然而事实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触到网络。因此,在营销组合中如果过分强调依赖互联网有时会反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三)消费观念的差异

网民们大多将互联网看作是获得信息的渠道,而对于购物消费,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购买方式。

(四)安全隐患

网上交易的巨大的机遇和利润时刻吸引着网络入侵者,网上黑客、网络犯罪增加了网上交易的不安全性和信息传播的风险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竞争意识不够

我国的很多企业现在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竞争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将主要的竞争阵地仍然放在实体市场上。他们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清,并没有划拨出部分资源用于网络这一虚拟市场的竞争,也没有意识到网络市场对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而且,具有网络营销意识的企业也多为大型企业,且多位于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而那些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往往并没有网络竞争意识,更不知网络营销为何物。

(二)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

由于网络营销意识的缺乏,我国现阶段网络营销策略的水平普遍偏低。此外,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使得企业在实行网络营销时显得没有依靠。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可以适应我国国情的网络营销策略,大部分的营销理论还是在仿效西方国家,或者照搬原有的传统营销理论,这样便不能充分发挥出网络营销的优势,不能产生高效的网络营销效益。

(三)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在采取了网络营销策略的企业中,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多媒体来宣传自身产品的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仅仅是将平面广告搬到了网上,在部分门户网站上打广告。有些公司建立了公司网站,但是却少有维护,公司的产品信息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在网站上,网站的建立也没有对企业形象的树立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使得网络营销的优势没有充分得到体现。

(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网络营销的诸多特点能够得到发挥的最基本要求是与互联网相连接,而以我国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来看,还有很多的地区不能享受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生活便捷。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速度较慢,收费却偏高。这种硬件设施水平低而收费水平高的情况极大的束缚了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成为了网络营销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网络安全监管机制的缺乏

现阶段我国网络支付的技术手段还很不成熟,第三方支付平台尚未得到国家的认证,消费者储存在网络中的电子货币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而网络交易中商品交货与资金划拨在时间上的分离,为网上购物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安全方便的网上支付方式的缺乏成为了目前网络营销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为我们揭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的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要想加快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步伐,我们首先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以及抢占网络信息市场的紧迫性;与此同时加强对网络营销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与公众对网络营销的认识,逐步引导广大消费者改变传统的购物方式与购物习惯,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网络营销;另外还需广泛开展对网络营销的学术研究,争取早日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营销策略,制定鼓励扶持网络营销发展的优惠政策,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对网络营销的发展也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大力培养网络人才,整合其他营销手段,不断提高网络营销的水平和效益。

第2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摘要:文章从发展迅猛的网络运营背景出发,以网络服装运营为例将物流配送在网络服装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对其信息化程度、服务质量、专业人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及社会对其重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网络服装运营企业及以网络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其它企业的物流配送及其应用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服装运营物流配送

1、前言

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1亿,增幅在各类应用中居于首位[1]。在这种庞大需求量的环境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运作方式的网络品牌应运而生,从网络服装品牌来说有规模较大的有凡客诚品(VANCL)、若缇诗(Rutisher)、欧莎(O.SA)及发展较快的歌瑞尔(Gainreel)、螃蟹秘密(crab secret)、等。此类网络品牌基本以电子商务中B2C为营销模式,即将采购生产、仓储系统、物流供应等互相联通形成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这种模式的核心主要是通过缩短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生产链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反映速度[2]。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无疑拉动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但网购买家对所拿到的实体货物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快递的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如图1)。物流的服务优劣直接影响到网络商家的品牌品质和信誉。为此研究物流配送体系在网络服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物流配送体系在网络服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物流配送体系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网络运营之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信息,信息化的普及促进了网络运营的蓬勃开展,其在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网络购物中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需要配送商品的一般信息基本会被跟踪,但中间几天查不到货物的在途信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更有甚者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坏更有丢失的现象,无据可查,追回的可能性很小,最后只能卖家补发。

对策:这就要求在商品配送过程中,相关信息需严格记录跟踪,责任到人,从而有效杜绝商品的丢件漏件损件等情况的发生。信息化的普及大大降低工作中的操作难度,极大减少了不必要出现的失误。

2.2 对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视不够

我国物流配送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运营相互之间存在的依赖与促进的关系尚未得到普遍认识,多数是过于注重网络运营,却轻视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导致配送效率十分低下,如快递配送人员工资低待遇差,直接导致因不满相关待遇随即对客户服务态度跟不上,且配送人员在职不稳定,不能对公司培养起责任感和自豪感,自然对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有害无益[3]。

对策:政府部门应确保交通流的顺畅,为发展物流配送体系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应该对其给予相关的经济和政策扶持,使其能更好的为网络运营服务。此外网络运营企业也应该增加重视度,使其很好的为网购买家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提高买家对网络购物体验的满意度。

2.3 物流配送体系服务质量不高

很多网络商户得到的中差评价都是由于物流的服务质量差,如速度慢,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将快递随便丢到门卫处,不送货上门及不让验货等,这些消极影响最后只能由网络商户自己买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服务经营能力不够高。

对策:加强服务体系的完善,硬件方面如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采集系统,及相继跟进监督服务的硬件设施的同时,给工作人员一定优厚的待遇,并建立详细的奖惩制度,使每一次服务质量都有据可查,从而给出相应的奖惩,如此便规范了人员的工作准则,激励了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提升了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

2.4 缺乏物流配送体系专业人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物流人才都十分稀缺,有过100人以上现场管理经验,日均出库成千上万订单以上的从业人员不过寥寥数十人,有过全国分仓管理经验的就更少之又少。如果既要深刻理解网络经营实际运作需求,又要明了仓储物流管控逻辑,则是真正的屈指可数。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大多高校都设置了物流专业,但是配套的师资、案例教材等都不够完整,而且实践方面过分缺乏,大大影响了物流人才的有效培养[3]。

对策:政府部门应发挥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培训物流专业人才,加强物流体系理论研究,为提高我国的物流整体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鼓励引导企业与大学及物流体系合作,从而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应用。

2.5 物流配送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物流配送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相关法律也只是大体实用,面临实际事件时其规定不够细致精准,当物流配送公司与网络商户之间产生经济纠纷等问题时,不能有效的解决,没有相关细节的法律法规可依可循。

对策:相关法律部门应尽快制定出有效实际的法律法规供物流体系和网络商户作为相互合作的行为准则,在出现相关纠纷时能及时达成共识。同时制定有力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该明确鼓励、扶持物流配送体系的态度, 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推进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运营的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尽力建设先进的物流配送信息化体系,加强对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视,做到提升物流配送体系的服务质量,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人才培养与相关学术研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物流配送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相信定能在网络运营得以有效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省略/img/h000/h12/attach201102211453210.pdf, 2011年1月

[2] 王巧玲,王金变,孙晶晶.网络服装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1年9月

第3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客户感知 网络维护体系用户投诉问题客户感知评价系统

1 概述

随着新一轮的电信重组,我国电信行业出现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于运营商来说,全业务运营意味着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而更为重要的是,工信部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开始逐步实行携号转网政策。行业政策的变化使得客户保有工作成为运营商下阶段运营的的第一关键任务,而完成这一关键任务的重要支撑是有一套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

运营商现在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是以监控网络设备运行性能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与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维护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下面将从具体例子入手,结合运营商内部情况来阐述这种差距,并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2 运营商现有网络维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起典型的用户投诉。2009年9月份,某地许多重要客户对运营商网络质量进行投诉,反映多个地点网络存在问题。接到投诉后,该地运营商领导亲自挂帅,迅速抽调各专业的骨干技术力量,组成专门攻坚小组,不分昼夜地展开对投诉问题的分析排查工作。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回顾此次投诉处理的全过程,要对投诉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答:

问题一:为什么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不能提前发现问题,而最终要等到投诉后才发现?

问题二:为什么投诉处理周期这么长,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定位问题点?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先必须区分两个概念:用户投诉问题和网络故障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户投诉问题:是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对网络服务质量不满意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既有可能是网络显性故障,又有可能是网络的零星的、隐性的问题。处理好投诉问题能帮助消除网络的隐性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故障或者将网络故障及时解决。用户投诉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以下类:

(1)通话过程中断断续续的问题;

(2)呼叫无响应问题;

(3)呼叫频繁转移问题;

(4)接续时延过长问题;

(5)掉话问题;

(6)单通问题;

(7)串音问题;

(8)无网络信号问题。

网络故障问题:可通过网络监控平台发现的,对网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异常问题。网络故障处理不及时必然会造成用户投诉。网络故障一般有下面几种形式:

(1)设备故障(设备监控指标异常);

(2)设备告警(设备有告警出现);

(3)性能指标异常(含接通率、掉话率、拥塞率);

(4)测试指标异常(含接通率、掉话率、话音质量、覆盖率、MOS值)。

可以看出,用户投诉问题与网络故障问题无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目前能够通过网络监控指标进行监控的只有网络故障问题,而对用户投诉问题则无法进行完整的监控。

现在再来看前面两个问题,它们反映了目前网络运营维护体系存在的主要短板。以下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2.1 管理层面

(1)各专业现有的新设备入网测试规范存在问题

各专业现有的新设备入网模拟用户行为的测试规范与用户实际可能的行为差别很大,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新设备入网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以下分别对交换专业和无线专业的测试规范问题进行分析:

1)新交换机入网测试规范存在问题

当前的新软交换局入网前测试方式,一般为单个MGW下带一个测试BSC,BSC下面带一个测试微蜂窝,如图1中MGW1、BSC1、BTS1所示,在该微蜂窝下面进行所有功能的测试,同一MSC SERVER(MSS)带多个MGW时将在各MGW下重复所有功能测试。而对于同一MGW下不同BSC之间、不同LAC之间以及同一局的不同MGW之间,由于测试设备主要是测试BSC的限制,没有进行各种详细的互通测试,如图中红色键头所示。此外,考虑到工期、测试时间和测试人员工作量问题,没有进行交换机内主备业务平面倒换后的各种测试,这样无法验证备用平面是否能完全正常工作。

图1 基本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2)无线专业割接测试规范存在问题

图2 跨交换机拓扑结构图

分析图2可知,无线专业的割接测试需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A、同BSC下同BTS(MS1-MS2);

B、同BSC下不同BTS(MS1-MS3);

C、同LAC下不同BSC(MS1-MS4);

D、不同LAC(MS1-MS5);

E、同MSS下不同MGW(MS1-MS6);

F、不同MSS之间(MS1-MS7)。

由于现有人员和设备限制,割接测试仅能够对以上A、B两种情况进行测试验证,C、D、E、F四种情况的测试未能在割接后及时完成。

(2)各专业现有的日常测试规范存在问题

不仅新设备入网测试规范存在问题,而且由于各专业目前人员和资源配备不足,设备监控和维护所需的日常测试工作也无法按照理想的用户行为模型开展。

(3)客户感知投诉受理后的组织处理过程存在问题

目前客户感知投诉处理机制是问题处理按专业划分,而前述八类典型的客户感知问题,除无网络信号这一类之外,其他类型的问题均需要跨专业的配合处理。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全程全网(传输-交换-无线)的监控体系,很难确定问题网元的位置,相应的处理时间也会很长。

(4)现有网管体系不满足客户感知监控的要求

客户的投诉具有时间及地点的不确定性,其反映到相应的无线网元(BSC、XCDR、BTS)、交换设备或者传输的电路时隙就具有更多的不可预知性和偶然性。由于现有的网管体系不满足客户感知监控的要求,除已知的固定区域(主要是覆盖类问题)外,对其它各类投诉问题无很好的办法提前预知,而只有等到一定数量的客户投诉出现后,通过他们对问题位置和问题现象的描述整理出一定的规律,才能找出相关网元,集中维护力量进行排查攻关。

(5)网络复杂程度加剧,维护工作困难增加、周期加长

随着诸多新业务(如V网、彩铃)的应用,以及软交换的引入,目前的网络结构非常复杂,信令流程转接很多,故障监控点也相应增加。而许多与客户感知有关的现象,如短号码接通、接续时延、无彩铃声音、无通知音等都与一些外挂平台有直接关系。另外加上有些设备目前已经上收到省公司进行集中维护,所以整个网络的维护工作困难大大增加,而且协调的周期变得更长。

2.2 技术层面

(1)现有网管性能监控平台功能有限

如前所述,现有的网管性能监控平台仅能对网络故障问题进行非常有效的监控,而无法通过对现有性能指标的分析实现对用户投诉问题的有效监控,不满足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监控体系要求。

(2)补充的监控手段存在问题

除网管性能监控平台外,各专业都引入了各自的监控平台,但是这些监控工具局限性较大,无法覆盖到整个网络。如交换专业的OCEAN平台,由于受服务器性能限制,会导致OCEAN服务器不定时死机,所以现在未完全覆盖整个市区。另外受网络接口速率、OCEAN备份服务器性能及信令分解SCTP TRUNK SPLITTER、信令分析文件CALL ANALYSIS性能的影响,拷贝备份信令文件、分解信令文件及查找信令流程非常缓慢,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3 运营商客户感知评价系统的现状

运营商现有的客户感知评价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类:

(1)A接口中继自动拨测系统(针对所有用户群)

该系统可每天通过拨测服务器对放置在基站机房内的拨测终端发起呼叫,双方互发音频信号检测电路是否存在单通、串线、无声等现象,并将测试结果统计显示,可供维护人员查看电路是否存在问题。

(2)话单分析系统(针对VIP客户群)

具有话单实时采集和短话单分析功能,能根据某个交换局的短话单(通话时长小于10秒)中A接口和局间中继电路编号信息自动予以分析。若连续三天某个A接口或局间中继电路的短话单数量比例较高,则将其判断为可疑电路,由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监听及后续处理。

(3)OCEAN信令分析(针对VIP用户群)

对重点客户投诉的掉话、通话过程中串话等问题,可通过OCEAN信令平台收敛的软交换端局的A接口信令进行分析定位。

(4)日常路测(针对路面,大范围用户群)

目前开展的日常路测工作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测试标准,而且专门引入了拥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厂家来从事这项工作,由资深优化人员分析测试数据,并且负责问题的处理工作。日常路测是发现网络故障、消除网络隐患的必备手段。

(5)自动CQT系统(针对重要场所)

该系统是专门针对重点区域而引入的自动拨测系统,是发现一些重要室内场所网络问题的重要手段。

以上客户感知评价系统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感知进行检测和问题发掘,但是离我们建设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运营维护体系的目标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4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运营维护体系的建设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非常有必要建设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运营维护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客户感知。

4.1 现有模式的改变

在现有的模式下,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变:

(1)现有的监控对象需要改变

目前以网络故障指标作为监控对象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问题处理体系,所以监控对象必须转变成为用户感知的八类问题。而要实现对这八类问题的有效监控,首先必须完成这八类问题的数学建模工作,将每类问题与某些无线和有线网络指标相对应。

(2)现有的测试规范需要改变

目前各专业制定的新设备测试标准和日常测试标准均无法满足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问题处理体系,要重新建立起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问题处理体系相应的测试规范。

(3)现有的问题处理流程需要改变

现有的按专业划分的问题处理流程显然无法适应以用户感知为核心的问题处理体系,需要建立跨专业的问题处理流程。流程的改变,可能会涉及到公司组织架构的改变。

4.2 体系建设“三步走”

综上所述,建设以客户感知为核心的网络运营维护体系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1)实现典型客户感知问题的数学建模

对典型的客户感知的八类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将每类客户感知问题与无线和交换的网络指标进行关联,使问题能具体地反映在网络的实时指标上。这样不仅能够加快用户感知问题的发现过程,也便于网络故障的迅速定位。

(2)实现各专业监控平台的统一整合

自主开发或者引进成熟的技术平台来对现有客户感知系统进行整合,使无线与交换平台采集的数据和信令可进行关联分析,实现问题的快速查找和准确定位。

(3)建立专门的管理体系

技术平台整合完成后,相应地需要建立包含无线、交换技术人员在内的联合专题小组,负责从问题收集、问题处理到问题分析讨论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均需制定专门的工作标准和详细的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鲁向东. 创新服务方式 全方位改善客户感知[J]. 世界电信,2009(3).

[2]王建,郑惠莉. 构建基于客户感知的电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J]. 通信企业管理,2008(10).

[3]李勇. 全业务运营市场策略探讨[J]. 邮电设计技术,2009(1).

[4]丁昱. 基于客户感知度的移动网络质量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2).

[5]唐永丽. 全业务运营客户感知是先导[N]. 人民邮电报,2009-06-10.

【作者简介】

彭赞: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从事多年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曾发表技术论文多篇。

第4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我们知道,网管支撑系统(OSS)担负着支撑电信网络规划、开通和运行,保障电信网络正常、经济、可靠、安全运行的任务。当电信运营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从传统的以产品为边界的分割运营向综合服务转型时,与之相对应的OSS系统也迎来了规划和建设的关键时机。

各大运营商都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全业务运营到底给当前的网管支撑系统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和要求?网管支撑系统的建设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或改进,来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内外客户?

回顾电信行业的技术发展,当固网占据主导地位时,提供的服务单一、用户类型和规模固定。移动技术的兴起导致固话业务没落,当移动用户规模超过固网用户后,个人用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凸现。价值链从过去的用户、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延长到用户、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内容提供商。

在全业务运营环境下,OSS建设有着如下突出的特征。全业务环境下,运营商终于可以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了,“一站式”和“一个账单”服务也十分诱人。电信运营商要实现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的转变,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尽快地推出更多的业务,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加强电信服务个性化、人性化,满足客户的“DIY”需求,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和满意度。OSS建设需要把关注焦点从面向网络设备的管理,转移到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管理上,整合分散在在不同的管理平台上的客户基本信息、订购的产品/业务信息、所占用的资源信息、以及服务投诉信息等数据,建立客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逐步实现对业务、客户(主要指集团客户)以及企业运营的关联分析与综合分析,形成对统一客户视图和客户体验的支撑能力,缩短网管支撑体系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有效支撑客户需求的挖掘,形成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支撑能力和资源支撑能力,支撑业务开通、业务保障等各个环节中客户的业务要求和服务要求。

二、融合

如今的网络与技术融合是面向融合的原动力,由于网络与应用已经从原来单一化发展逐渐变为业务间跨层支撑,网络层间复杂融合,对多业务与技术的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数据处理要求。业务发展不仅仅是现有网络基础,同时也需要向下一代网络技术支撑扩展,未来网络与业务融合要求在统一的平台上支持多种技术和业务。

OSS的融合首先是指网络与业务管理融合。业务是运营商在竞争环境下最为看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运维支撑的目的,也就是要支持业务的开通、维护和计费。传统的网络管理一般是与业务管理相分离的,这不利于运营商的业务管理:一方面,网络管理发现的网络问题无法映射为对业务的影响,从而提前实现业务预警,通过资源重配置保障业务不受或少受网络故障的影响;另一方面,业务出现中断时,无法判断引起业务中断的原因是网络故障还是业务系统故障,从而进行故障精确定位,恢复业务。需要将网络管理与业务管理进行融合化,通过统一建模等技术手段,对网络与业务进行关联性建模和分析。

融合还指系统融合。传统的OSS体系基本可以认为是一张网一个网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网络的不断涌现,OSS系统也越来越多,产品数量越来越多,产品之间的交叉关系越来越复杂。这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运维人员培训成本提高、跨域的资源配置复杂、网管系统间数据一致性问题突出等方面。需要建立统一平台、统一登录、统一数据、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融合性OSS系统,实现跨域的统一管理;在系统层面,保证GUI界面、操作风格统一;在数据层面,通过对全网的统一建模、数据集中存放等方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通过规范化接口,解决前后端系统的数据共享、信息沟通、流程衔接,打造一个前后贯通、全业务、灵活高效的OSS体系。真正做到全程全网、对重要客户、大客户的客户资料/业务/资源信息的统一管理。同时融合也指将相同或类似的流程或功能尽可能地融合考虑,屏蔽网络技术差异,建立完整的流程化管理手段。

三、协同

部门协同:从内部实现前端业务部门和后端支撑部门的协同,从外部实现体系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

流程协同:灵活和完善的工作流逻辑确保随空间和时间流转的业务能够更自动和更准确地传递,从横向上实现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协同,从纵向上实现服务协同和资源协同;从而快速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要。

系统协同:网管支撑系统需要以IT系统的方式固化和强化协同服务能力,支持各领域的管理、控制,实现跨领域的协同,进行统一的用户管理,建立一体化的运维管理体系,实现信息流、业务流、管理流的顺畅流转,实现端到端的全程监控、管理和考核。

增强业务的集中监控能力,尤其是集团客户业务监测能力,实现集团客户业务的端到端性能测试,充分利用客户、产品、业务和资源等共享信息,准确地定位故障及其影响的客户和业务,灵活快速地调度资源修复故障。

增强面向客户的主动保障能力(如预警),与多个专业网管建立统一的接口,实现主动发现故障,减少判别时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管控为事前管控,省去客户报修过程的交互时间和对故障的判别时间。

提供面向客户的投诉、咨询、建议、报障等综合性的一站式客户问题受理接口,提高受理效率,降低信息沟通成本;实现就近派障,缩短障碍处理时间。

提供针对不同层面集团客户的不同等级的差异化服务。提供规范的服务质量报告,有效支持SLA。

加强业务保障整体管控能力,提高业务保障阶段的客户满意度。

增强快速支持新业务保障流程定制和实施的能力。

OSS应该加强和前端系统互相协作,共同支撑客户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输入的各种请求,包括产品的订购、业务的申告、SLA报告的查询、客户信息的修改、服务的预约等,加强对客户自助服务的支撑能力。

当所有的运营商都提供的业务都逐渐趋同之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的比拼。必须加强对网络运营支撑里面最关键的核心数据进行管控,对客户数据、网络资源数据、故障数据进行质量管控,提高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的能力,才能尽最大可能改善网络运营支撑体系,减少人员,使得运营支撑更自动化,使得网络资源实现一体化。

总的来看,企业战略转型成为OSS建设最根本的驱动力。OSS已经得到了国内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但是国内OSS与国际先进运营商的OSS仍有较大差距,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比如,在BSS/OSS/MSS三大体系的建设上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系统建设步伐不一致,系统之间接口不健全,数据调用和共享缺乏IT支撑手段。IT系统的灵活性、高效性因为规划不到位、接口不完善等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障碍。因此,要通过OSS和BSS、MSS的全面联动,才能加快实现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更好地满足全业务运营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乡双向商贸流通;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F7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下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阶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经济方向。第三产业即在农业和工业之外的服务产业,服务产业具体分为四个层次,如流通部门的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等;生产以及生活服务部门的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等;以提高大众科学水平和居民素质为服务主旨的部门如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事业等;国家直属机关以及政党机关、警察、人民军队、社会团体等尽管不计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但同属于服务业。在第三产业领域中,起到最强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是流通部门的商贸流通业。因此商贸流通业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重点。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是连接城乡经济的桥梁,起到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目前由于城乡网络普及,与以往比较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但商贸流通发展仍然和信息网络发展不同步,因此在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上,城乡双向商贸流通还能更进一步的优化资源配置。

一、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的网络体系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逐渐发展,农民的收入随之增加,购买能力与以往相比具有较大的提升,因此现代农村需要新形态的商贸流通,以满足村民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农村供销社作为以往连锁经营的传统网点,已拥有健全的服务机制,同时存在时间长的优势更能降低交易成本,在农村供销社的基础上实施连锁经营的网络体系建设较为便捷;连锁经营的建设不仅加强了城乡双向商贸流通,还能够使资源合理利用化,在广告宣传方面能节约较多经费,研究和开发以及培训更加规模化,在不断的推广宣传过程中能形成品牌优势,有利于城乡双向贸易的长期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在国家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归纳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时,就位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的网络体系建设创造了机遇,借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相关文件内容,连锁经营的网络体系能够在政策下不断建设和发展,最终达到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二、目前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运营模式

现代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模式中,主要引导城市内外各类大、中型的流通企业在县、乡、村开设直营店或者合资合作店,或者通过鼓励投资加盟的方式在县、乡、村开设加盟店,以在连锁经营过程总的物流体系以及供应链管理作为经营基础,将农民、农业生产单位、批发企业和加工企业相互结合,以实现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网络体系。通过加工企业和农户与供销社和批发市场以及行业协会的互相联系,将农产品通过连锁物流体系将产品顺利卖出,与此同时利用这套物流体系可与若干业务资源,如批发商、大型流通企业等相联系,以顺利的将工业制成品流通到农村,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目前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运营模式主要针对地区情况建设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如在经济发达区域环境下,可利用相对完善的信息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效率;而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则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运营需要利用农业组织保护来保障农户利益供给,可通过在农村周围建设便利店的方式满足农民一般购物需求。

三、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改善建议

(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以电子统一结算方式为核心,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使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与银行、电子政务、生产基地、进出口企业、超市以及零售商共享信息,并实现网络联通互动,实现线上下单和电子结汇,在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中还需建设联合采购咨询系统,完善采购和配送体系,使连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运营和现实无缝连接。

(二)第三方物流改善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运营离不开配送,目前连锁经营的配送方式主要为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以及供应商直送。自建物流的初期投资较大且存在规模限制;而供应商直送会增加供应商成本,不利于长期合作;第三方物流体系中各个合作经营主体可合理承担物流费用,减轻双向负担的同时还能提高流通效率。

(三)建设科学管理连锁经营网络体系运营机制

农村连锁网点具有分散性特点,各个连锁门店的经营情况又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管理连锁经营店铺时,会出现因信息传递时间和收集时间长而导致的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措施,同时配送方面也可能因此无法及时售卖,因此连锁经营企业必须利用信息网络体系对连锁经营门店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对终端网点的监督,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实施管理,使农民的生活物质的安全性得到保障,树立企业诚信形象。另外借由网络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才能有效运作,为企业有效节约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卢美丽.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连锁经营配送网络优化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22):71-78.

[2]朱志军.零售企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动力机制--以农村连锁超市经营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3,(9):60-61.

第6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集团客户;专线;接入网;同步数字体系;无源光纤网络

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期望能获得更快更好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尤其是集团客户业务,受互联网络接入方式的影响更大。因此对集客专线网络接入方式选择值得分析研究。

一、集团客户及其业务概述

所谓集团客户是指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或业务量较大的个人客户。是现代各大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收益来源之一。进入2014年,工信部对三家电信运营商颁发了4G牌照,获得了更全面的网络资源和更迅速的网络接入技术,集团客户业务成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拓展业务的重要竞争目标。[1]

(一)关于集团客户业务种类的概述

集团客户业务可以根据其业务内容的不同,分为视频监控业务、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三种类型:

(1)视频监控业务 集团客户的视频监控业务主要用于集团客户随时掌握集团内部现场数据和后期备查使用实时监控录像。在实际运用中,视频监控业务主要是将摄像头和视屏监控器等设施装置在集团客户端,再通过因特网或者是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接入,由运营商统一建设视频监控业务中心平台,并通过此平台获取、收存该服务对象的实时内部监控数据资料。集团客户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等,设置并运用自己的内部账号,并通过因特网调取查看自己想要的内部监控数据资料。[2]

(2)语音业务 集团客户的语音业务是指集团客户与集团外部和内部之间的语音传输和传真等电话业务。通常情况下,需要集团客户租用运营商的传输资源连接至语音网络,而客户一端有一台用于连接内部电话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这样通过网络连接即可开展语音业务。

(3)数据业务 集团客户的数据业务即网络运营商利用所拥有传输网络资源,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数据传送或网络访问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常称为客户运营数据专线业务,即集团客户的文件、资料等数据的内部传输。第二种是集团客户访问互联网数据专线业务。通常集团客户的网络一端须租用运营商的传输资源连接到因特网,而在客户一端利用连接内部的网络路由器进行互联网数据访问。[3]

二、网络接入方式技术分析

目前,商用的比较成熟的网络接入方式有以下几种,运营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一种相应接入技术或几种接入技术的组合。主要包括:

(一)MSTP接入技术 MSTP接入技术是集成多种标准和技术的成果,目前国内外只有MSTP所关联的各个单项技术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MSTP标准。MSTP接入技术现在大部门运用于“移动基站”小区接入点的接入和政府、企业客户的专线业务接入,它是利用同步数字体系传输设备的MSTP技术来实现多业务传送。

它的优点是:(1)多个业务点可以成环组网,这样可以节省光纤资源。(2)可实现用户间的物理隔离。(3)可多业务承载,可承载TDM、IP、v.35等业务格式,还可提供2M、10M、100M、155M、622M等各式类型的带宽。(4)因其可以通过多个独立的VC虚级联实现业务的任意调度及带宽的灵活分配,因而组网灵活性很强。(5)技术成熟,其全程可管、可控,网络管理能力较强。(6)安全性强,因其采用链路容量调整机制和同步数字体系环网自愈保护机及。

它的不足是:(1)所需要的设备成本较高,投入多。(2)当数据业务较多时,需要逐级进行业务配置,较为麻烦。[4]

(二)对点网络接入技术

对点网络接入技术是指利用数据交换机、光电收发器、准同步数字系列的系统以及MSAN等设备,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接入网络的业务。现在,在宽带专线接入、公众窄带接入、公众宽带业务的楼道交换机、大客户的虚拟专用网络专线等业务中已广泛使用。它的优点是: 成本较低且组网方便快捷。它的不足是:(1)不具备自我修复的保护能力。(2)这种设备没有网络管理或者网络管理能力较小,与电信级运营要求的“可控、可管、可维护”标准相差甚远。(3)虽然光电收发器和准同步数字系列的系统可以利用光纤实现用户间的物理隔离,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光纤,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分组传送网接入技术

分组传送网接入技术是指利用分组传送网技术来实现数据业务和时分复用的多业务传送技术。它的优点是:(1)全程可管、可控,具有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2)配置灵活,能实现业务的端到端配置。(3)兼具同步数字体系传送网的优点。(4)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设置了比较完备的保护机制。(5)提供传统的以太网业务、时分复用业务,可实现多业务承载。(6)可以链型和环型混合组网,组网灵活且节约光纤资源。

它的不足是:(1)对时分复用业务的传送费用很大并且数量有限。(2)网络接入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很高。

(四)无源光纤网络接入技术

无源光纤网络接入技术是指利用以太网的无源光纤网络技术,通过使用光纤到X的架构来实现各种业务的网络接入。

它的优点是:消除了局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使得维护更加简单和可靠,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低,节约了光纤资源。

它的不足是:(1)网络接入技术缺少保护,存在安全漏洞。

(2)对专线业务和时分复用业务组网能力较差。

三、集团客户专线网络接入方式选择的建议

集团客户专线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形做出不同选择。例如,对带宽需求不高的数据传输专线和语音专线业务,考虑集团客户的实际网络传输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对通信安全性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分组传送网接入技术或MSTP接入技术,也可以选择或同步数字体系。而对于带宽要求较高的视频监控专线业务和互联网专线业务,可以选择无源光纤网络方式接入,而当不具备无源光纤网络传输环境条件时,也可以选择分组传送网接入技术或选择使用同步数字体系。 [5]总而言之,在选择集团客户专线网络接入方式时,要考虑集团客户对通信安全性的具体要求和现实网络传输资源的分布情况,并结合集团客户的服务等级,根据不同的传输环境,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入方式。

第7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NGN(下一代网络),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软交换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026-01

1 介绍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指下一代融合网。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

NGN是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 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采用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质量。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业务种类要求逐渐增高,因此产生NGN。

目前,以软交换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技术为焦点的下一代网络发展和部署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的未来架构和发展方向,成为电信业界最关注的热点。

2 NGN的核心技术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迅速发展,语音的IP话和移动化让固网运营商陷入难题,不得不将原有网络转型为可管理的IP网,希望通过整网向IP化的渐进来稳固自身的语音通信收入,并希望通过各种增值业务来扩展自己的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软交换和IMS开始崭露头角。

2.1 软交换及其特点

软交换(softswitching)是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基于软交换的实验,在历经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在如今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已经成为运营商实现网络演进的重要技术手段。

软交换的技术定义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种针对与传统电话业务和新型多媒体业务相关的网络和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能够降低网络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网络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之外,还可实现开放、分布、简化、扁平的网络架构。

目前软交换已经引入到各大运营商的电话网业务中,不同于一般的基于IP的业务,软交换不但使传统话音业务获得新生,而且还能提供基于IP的增值服务,比如视频通信、IP Centrex、个性化铃声、Web800、UC业务等等。

2.2 IMS及其特点

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义为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朗讯(Lucent)提出的下一代通信网实现大融合方案的网络架构,IMS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IMS是一个在PS域上的多媒体控制/呼叫平台,支持会话类和非会话类多媒体业务,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具有分布式特点、接入无关的特性和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

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2.3 软交换与IMS的对比

从采用的基础技术上看,软交换和IMS有很大相似性:都是基于IP分组网;都实现了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大部分协议都是相似或者完全相同;许多网关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通用。

而软交换和IMS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较软交换而言,IMS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

(2)由于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因此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

(3)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软交换中的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的使用媒体网关协议(MGCP)和H.248协议。

总体来说,软交换和IMS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构架上。软交换网络体系基于主从控制的特点,使得其与具体的接入手段关系密切,而IMS体系由于终端与核心侧采用基于IP承载的SIP协议,IP技术与承载媒体无关的特性使得IMS体系可以支持各类接入方式,从而使得IMS的应用范围从最初始的移动网逐步扩大到固定领域。此外,由于IMS体系架构可以支持移动性管理并且具有一定的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因此IMS技术相比于软交换的优势还体现在宽带用户的漫游管理和QoS保障方面。

2.4 软交换与IMS的发展

软交换技术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并且已经历了实验、商用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比较成熟。全球范围早已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开展了软交换试验,发展至今,软交换技术已经具备了替代电路交换机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宽带多媒体业务能力。

而随着IMS技术和产品的逐渐成熟,也已经有一些运营商开始了IMS的商用,还有一些运营商在进行相关的测试。从目前的商用和测试情况看,移动运营商已经开始商用,而固网运营商还主要处于试验阶段,这与其体系架构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目前,中国移动已组织完成了CM-IMS现网的试点工作。验证了CM-IMS跨省大规模组网、多媒体业务提供和接入能力、验证了CM-IMS对多种接入和终端的控制能力、验证了主要厂家IMS网络设备、业务平台和终端的成熟度以及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性、验证了网管系统和计费系统对CM-IMS的支撑能力,并且已经开始全面推进CM-IMS网络的部署和商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与软交换比起来,IMS还不够成熟,但由于IMS可以使应用和控制进一步分离,符合扁平化网络的需求。另外,随着网络融合的不断加深,互联网的上的丰富业务也会逐渐演进到电信网络上。这就要求下一代电信网络应具有更强的开放接口和处理能力,在IMS的网络架构上更容易发展这种开放接口和处理能力。

在现今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全业务运营成为中国各大运营商考虑得最多的问题,而全业务运营必然要求在网络和业务层面全面实现固定移动融合。从网络发展的趋势看,固定移动融合(FMC)是网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FMC首先是业务层的融合,但FMC的最终演进方向必然是网络层的融合。所以说,IMS也为NGN提供了方向,虽然现阶段,IMS和软交换还必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不断增加的多媒体需求,IMS必然成为未来我国网络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毕厚杰,李秀川.IMS与下一代网络[EB/OL].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第8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网络化 管理

0概况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截至20(叉〕年,通车里程已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根据高速公路和公路运输的特点,网络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增加和路网规模的逐步扩大,加快推行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已显得尤为紧迫。

1网络化管理的近期目标

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是将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综合技术有效地运用于高速公路养护、收费、监控、通讯、安全管理,是一项需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它的近期目标是:

(1)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对高速公路的道路及其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在路网内,整个路网收费系统是一个整体,能适应不同运营公司及管理机构收费及管理的要求。车辆进出路网,仅收费一次,“一票(卡)到底”,把由于收费造成的时滞降到最低;并逐步实现路网内全自动不停车收费,辅之以人工或半自动收费的目标。

(3)通过信息收集和处理,将网络内各路段运营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控,对事故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告知驾乘人员,同时提供多功能服务。

(4)国内路网系统的建设达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目的。

(5)建立一支统一的高水平的高速公路管理队伍。对公路养护、收费、监控、通讯及路政安全管理系统具有进一步规划设计、开发升级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能力,同时逐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如: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财务计算体系、付费结算网络体系、维护救援体系等。

网络化系统的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通过这种先进的网络设施和高质量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和经济建设对交通的需求,进而建立养护、收费、通讯、监控、交通安全等服务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服务领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Travel Demand Management)、电子收费系统(EleetrioclPayment)、公共交通运营系统(Public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应急管理系统(EmergencyManagement)、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dvaneedvehieleeontrolsSystem)、卫星定位系统(CPS)等集于一体的、共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智能交通网络管理系统。

在发达国家,网络化管理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并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发展方向。

2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l)各路技术标准、设施、设备极不统一。收费形式、制式不一,设备五花八门,互不兼容。

(2)已成和拟建的高速公路土建设施与联网化系统要求不相适应,不配磁,有的相邻段互无联系。

(3)各路收费标准不统一(因工程造价、收费期限等因素所至);车辆类型划分不统一,有的划分为4类,有的分为5类甚至6类,跨地区运行极为不便。

(4)高速公路分属于各省(市)、各地区管理单位,根据投资主体而分别自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财务结算系统不统一。

(5)各自收费系统的软件分别由不同的商家编制,各商家技术封锁,对于系统的任何改动、维护,均受制于原厂商,软件规划缺乏系统标准。

2.2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l)行政管理体制不顺

全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多样,各地自行其事,没有形成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特管”的适合高速公路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职责交叉,互相推诱扯皮,行政不顺,效率低下的情况,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网络化运行需要。

(2)法规政策体系滞后,网络管理缺乏控制力度

我国高速公路至今无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更无从谈起网络化管理的法规,加之投资的多元化,利益机制不同,地方意识重,各自为政,无法可依,甚至一条国道主干线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在一些大、中城市附近,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里程较多、交通量大的区域,也没有用网络化管理去取代单一的“一路一管”模式。

(3)没有具权威性的组织机构

一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其养护、运营、监控、收费、交通安全等管理系统非常不完善。设备单一,技术落后,甚至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经费仍沿用普通公路管理的投人。投人不足也造成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网络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科研队伍。

(4)资金投入跟不上

一些高速公路建成后,其养护、运营、监控、收费、交通安全等管理系统非常不完善。设备单一,技术落后,甚至部分高速公路的管理经费仍沿用普通公路管理的投人。投人不足也造成我国缺乏高素质的网络化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科研队伍。

(5)跨区域国道主干线路网短期内难以形成

由于建设资金的来源不足和地方利益的矛盾,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收费公路)建设尚不能尽快联通,难以形成网络化管理的有机整体。

现行的各地各行其是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高速公路的效益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将到来的智能运输设置了众多的障碍,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实施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并制定统一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否则,随着新建高速公路日益增加,今后再来推进网络管理,其成本和代价一定是高昂的,难度倍增。

3对策和建议

3.1统一制定管理法规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立法是刻不容缓的大事。高速公路网络化管理,也必须用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高速公路的重大管理行为,必须要有法可依,依法办理二谊有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在具体操作上,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便于网络化集中、统一、高效、特管的高速公路管理法规,使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能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3.2建立全国性权威路网管理体系

从组织体制上予以保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路网管理体系,并实行分级管理。

3.2.1网络化管理体系的机构组成及各自职责

网络化管理体系应包括由国家中央高速公路信息监控管理中心、省级信息监控管理中心、各运营公司信息监控管理中心、收费站计算机局域网等系统组成。各部分职责和作用如下:

(l)中央信息监控管理中心

中央中心是全国网络化系统最高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行业管理职能。主要职能包括如下:

第9篇:网络运营体系范文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 风险控制 征信

自2005年第一家P2P借贷网站Zopa在英国出现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在全世界兴起。在我国,2007年在上海成立了国内的第一家P2P借贷网站拍拍贷。截止2016年6月,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达到了4080家,仅2016年就新增平台311家。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出现问题被停业整顿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有1684家,占网络借贷平台总数的41%,仅2016年被停业整顿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就有421家,比平台新增数还多。大量平台倒闭、跑路、被迫停业整顿反映出P2P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程度,因此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P2P网络借贷模式分类

P2P网络借贷按照借贷流程可以分为平台模式和债券转让模式。平台模式是网络借贷平台通过搭建网站,线上撮合投资人和筹资人之间的交易,平台只负责信用的审核、信息的展示,不直接参与交易。平台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平台自身数据的积累,借贷双方的交易将不受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且平台本身运营风险较低;缺点是平台起步之初没有用户基础将很难实现盈利。债券转让模式是平台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借贷公司,该公司首先将资金放给借款人,然后再将债权转让给投资人,网络借贷平台将债券开发成相应的理财产品供投资人选择。债券转让模式的优点是平台交易量提升快,适合线下销售,缺点是存在政策性风险,借贷程序复杂。

P2P网络借贷按照互联网依托程度可分为纯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纯线上模式是平台的所有业务,从客户开发、客户维护、信用审核、贷款发放等所有业务流程均依靠互联网完成,其信用审核方式主要是借助客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痕迹建立信用评估模型,从而评估客户的信用级别和还款能力。纯线上模式的优点是运营成本低,不受地域限制,贷款审核发放效率高;缺点是平台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我国大多数借贷平台采用的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贷款者风险低,平台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缺点是线下经营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且会受到地域的限制。

P2P网络平台按照是否有担保机制可分为无担保模式和有担保模式。无担保模式中P2P平台只是信息的者,不对借贷双方的资金提供保障承诺,虽然平台自身的运营风险得以降低,但是极大的增加了投资人的风险。有担保模式可以分为由第三方平台担保和平台自身担保两种模式,第三方平台担保将平台的运营风险、投资人的风险都降低了,平台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增强,缺点是平台自身的运营成本增加,盈利能力降低。自身担保模式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较小故而吸引力强,但是平台如果监管不善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运营风险十分大。

二、典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模式研究

拍拍贷是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公司,拍拍贷采用的是无担保纯线上模式。人人贷采用的是平台和自身担保结合的模式,陆金所则是引入第三方平台,宜信的运营模式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债权转让模式。四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分别有自己的运营特点,因而风险控制模式也各不相同,本节分别就四家平台的风险控制模式进行分析。

拍拍贷的风险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魔镜风控系统”,该风控系统在借鉴传统风控模式的同时,结合用户线上的行为数据,如购物、社交等,对用户的信用水平综合考量,并制定信用等级以供参考。二是第三方担保公司的引入,拍拍贷将资金交给支付宝和财付通托管。三是设立风险备用金账户,该账户用于向符合条件的逾期借款进行赔付,有利于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人人贷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贷款额度控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二是分散出借模式,投资人将资金拆分成多份分别进行投资,借款人借到的款项也来源于多个投资者,当某一借款人违约时,投资人风险共担,从而降低了每位投资者的风险。三是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人人贷平台有一套自己建立包括贷款全部流程的风险控制系统。四是风险备用金账户的设立,风险备用金的提取方式是按照借款金额总数成比例提取,一旦出现坏账,将会自动利用风险备用金偿还欠款。

陆金所与上述两家平台有较大差异,是平安旗下AAA级理财平台,后台实力强大,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平台――平安旗下的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投资人代偿预期债务。陆金所一向以风控能力而出名,其风控能力远高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个风控体系可以概况为以下7个方面,分别是:风险政策制度框架体系、信用评级、信息纰漏、投后预警监控、风险管理系统、风险评价体系、资产资金的精准匹配。陆金所的风控体系之健全令人惊叹,但是该平台用户体验度会相应的降低,因为借款通过率较低,据内部测算,如此庞大的风控体系会使该平台业务量下降10%~20%。

宜信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宜信尤其关注小额贷款、公益助农小额贷款等服务。宜信的风控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险准备金制度,这几乎成为了每一个P2P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重要制度。二是分散贷款和每月还款制度,比较有效的保障了有效还款。值得一提的是宜信在40多个城市设定了宜信网络,借款审核不仅有一套风控模型和决策引擎,还会坚持线下的面审和调查,所以宜信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三、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建议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每个平台都有差异化的风险控制手段,但是也有一些通用的风险控制手段,如风险控制系统、分散投资模式、风险备用金账户以及第三方担保等。为了增强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平台自身应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贷款的全流程监管,多层面降低平台运营风险。其次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制,建立健全征信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最后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红线,对违规操作的平台坚决予以处置,从而降低由于平台倒闭和跑路带给借贷双方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改革,2015,02:60-68.

[2]刘丽丽.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探讨[J].征信,2013,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