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社会培训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培训制度

第1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收入分配 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每一个公民的愿望,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下公民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社会得已稳定和谐。但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怪现象,社会公平遭到破坏。

一、收入分配领域的怪现象

(一)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房地产、矿业、证券成为暴利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着调整国民财富的作用。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房地产业的基本要素就是土地,卖房子实际上是卖土地。政府和房地产商既是"垄断买方",又是"垄断卖方",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向群众高价售房。房地产业产生的级差暴利,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外,都被少数房地产商拿走了。在房地产暴力的驱使下,一些政府和房地产商凭借着自己的强势力量"强拆",成了新时代的"土匪"。相应的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钉子户"来回应这些"土匪"的暴行。随着房价暴涨,"没有房子的人"已被远远甩出财富形成的大门之外,有房产已经成为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没有房子也成了很多青年男女婚姻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另外,由于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资源税额低、开采成本低、不承担环境恢复责任,这又成为"煤老板"超常致富的"秘诀"。

(二)"屁股决定腰包"现象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如果能"抢"到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或是"抢"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抢"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①

(三)收入分配五花八门

在过去,人们对灰色收入比较熟悉,是指那些介于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之间的收入,比如商业贿赂,各种好处费等。灰色收入已经让普百姓感慨社会的不公正,然而现在又出现其他形式的"有色收入"。这些有色收入包括黑色收入和血色收入。黑色收入是指通过贪污受贿、偷盗抢劫、欺诈贩毒等违法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近年来各种腐败案频频出现在百姓的视野,贪污数额巨大而且贪污官员的行政级别高,让人瞠目结舌。血色收入指那些突破人类文明底线、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和鲜血榨取的收入。2010年新疆的智障黑工厂案就是血色收入的一个典型例子,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黑工厂老板以限制人生自由、恐吓殴打等手段强迫18名智障工人进行高强度工作,不仅没有工资而且给这些智障工人吃猪食。这不禁让人愤慨,这些血色收入亵渎了生命,践踏了社会的良知。

(四)"富二代""穷二代"现象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得抓住这个机遇的人们富了起来,千万富豪、亿万富豪层出不穷。这些富豪的孩子们开始"拼爹"、炫富被称为"富二代"。而另外一些祖祖辈辈都过着清苦日子的孩子则被称为"穷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现象实质上折射出的就是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增长快于高收入人群收入的增长,社会阶层流动性大,人们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多。而到了90年代末,收入流动性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收入阶层、社会阶层的稳定性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穷人想成为富人的机会越来越少。父辈的收入、父辈的人力资本、父辈的职业对子女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开始进行着"拼爹"的游戏,父母位高权重的,子女必能在各种残酷的竞争中胜出;父母没有门路、无权无势的,子女即使才华出众也会被淹没。近年来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的"萝卜招聘"就是"拼爹"热的产物。

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举措

收入分配的差距使得近年来贫富差距的扩大,基尼系数更是达到0.47 ,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势在必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从多方着手才能成效显著,本文现从社会保障领域探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举措。

第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次分配是分配的基础,若初次分配差距过大,仅靠社会保障的再次分配也难以调节。当前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强资本、弱劳动"趋势正在加强。劳动者工资增长过慢,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应建立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能分享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2011年上半年,全国18个地区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贵州省从9月1日起上调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每月930元;二类区:每月830元;三类区:每月74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每小时10元;二类区:每小时9元;三类区:每小时8元。虽然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相比物价水平的涨幅而言,这又是杯水车薪。

对生活窘迫的百姓而言,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再分配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也应发挥着作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应该提高贫困界定的标准,贫困不仅是收入的缺乏同时也是能力的缺乏。因此在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不仅要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应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和提供能力建设机会相结合。特别是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而言,给予其提高能力方面的扶持,使其经过救助阶段的缓冲后能通过就业摆脱贫困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一般而言,给予这些群体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优惠和照顾。在医疗救助方面,除了已经建立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外,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为特困病患者提供补充医疗救助,使因病致贫的群体能恢复劳动能力。教育救助方面主要指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实施就业培训和拓展就业渠道,除了政府开展的免费教育救助外,鼓励民间团体的教育救助,政府为民间团体教育救助项目的开展给予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

第二、对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其逐渐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靠拢。当前,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使得社会"抢身份"、"抢行业"的风气越来越盛。一些人认为应该改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国家公职人员和普通百姓的差距,改变国家公职人员"高工资、高福利"的现状,这样才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当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无可厚非,但通过削减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待遇的做法来实现公平是不合理的,这违背了社会保障发展的刚性原则,这浩浩荡荡的改革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不公平、不稳定因素。就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我国企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的问题,就应该适当减少企业的负担,国家担负起为社会保障注入资金的职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使大多数企业职工能享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靠削减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这种"削峰填谷"的方式来实现公平。

第三、通过教育救助来促进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富二代""穷二代"现象正是社会阶层流动不充分的产物,"子承父业"的现象又悄然兴起。通过实施教育救助,使更多的孩子能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在社会竞争中能占据一席之地,能够使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救助和常规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人力资源得以不断充实和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使国家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的教育救助制度主要有针对中小学生的"两免一补"和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就业状况不乐观和工资低的特点,可实行"按收入比例还贷"的政策,来缓解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压力。大学生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人尽其才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的公平。

第四、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②慈善公益事业又称为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分支。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慈善公益事业就缩小贫富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慈善公益事业朝着多元化、功能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在调节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郭美美""卢美美"事件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应该何去何从,应该怎样改革才能使其公信力恢复,才能让百姓相信自己捐赠的钱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完善。首先完善立法、加快制度建设。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律条款,使慈善事业处于无人监管的地步。其次,政策倾斜,增加资金来源渠道。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并且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在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政府可以通过开征遗产税等途径刺激公民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对于捐赠金额到达一定比例的公民可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慈善事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不仅需要从社会保障领域着手,还需要从财政、税收等各领域入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贫富差距缩小,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注释:

①宋宪萍:《近几年社会保障争议研究综述》,《海派经济学》2010卷第32辑

第2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使终身学习成为现实”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讨论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在促进终身学习制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加强与会国在制订成人学习政策领域中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研讨会集中讨论的议题包括.国际社会对终身学习做出的回应;教育质量与结构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终身学习的资金支持;初等教育的模式与实践;终身学习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结构改革与终身学习的关系等。“更新终身学习制度”国际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集中讨论中韩两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学习和劳动力市场等有关问题。其目的是为世行在中韩两国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或终身学习合作研究项目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参加为期4天、主题近似的两个研讨会,笔者深感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最主要的体会与思考有以下几点:

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终身学习社会成为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培训的概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变迁,这一概念现在已演变成为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终身学习的概念比原先的终身教育和培训概念要宽泛得多,它不仅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而且也包括各种各样的自学自修活动,并且贯穿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而要建立终生学习制度和社会,则又涉及到对现有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就业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与改革。目前国际社会已对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和社会形成了共识。

为构建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社会积极采取行动

近20多年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等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频率进一步缩短,国际间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认识到,要想在这种国际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全体国民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而要达此目的,必须营建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终身学习制度和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近些年来已在教育和培训体制、就业制度、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机构、财政经费支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制度方面做出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与改革,使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步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并在一体化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由于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各国对终身学习的理解和在机构设立与制度建设方面也都各具特色。例如英国设立了教育和就业部,实行了个人学习账户制度;韩国设立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部,实行了学分积累制度;澳大利亚设立了就业、劳动关系和小企业部,实行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连接的直通车制度等等。

突出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终身学习制度和社会的构建中,与会各国普遍重视和突出职业培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育和培训应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服务,并强调职业教育和培训应充分利用因特网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两个研讨会的与会代表都强调在终身学习制度和社会的建设中,职业教育和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开发和提高人力资源技能,对促进就业,提高国家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都有着最直接的作用。会议期间,组织者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韩国工商联合会的―个职业培训中心和汉城电脑职业学院。两个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学培训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堪称一流,所设专业完全按照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和确定,毕业学员的就业率达到100%。

第3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的规定,建立以职业培训为主导,以相应的组织管理为基础的劳动预备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把加强新生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同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调节结合起来。

二、目标任务。

本市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总目标:对本市八个区(县级市除外)城乡新生的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追加1至3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其实现就业准备条件。同时,通过职业培训延迟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的压力。

本市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主要任务:将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的人员(指初中、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并有就业愿望的本市青年劳动力;初中、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并准备向非农产业就业转移或进城务工的本市农村青年劳动力。上述人员统称为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组织起来,要求他们在就业前,参加1至3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上岗作好准备,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社会帮助下实现就业。

三、实施步骤。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涉及培训和就业管理、服务的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1998年试点的基础上,本市拟分两个阶段施行。

第一阶段,从1999年开始,本市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在技术工种中就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阶段,从2000年开始,全市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培训,不论是技术工种,还是非技术工种,都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

四、组织实施。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和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劳动预备制度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参加的方法,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支持,特别要动员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

(二)做好调查摸底和预测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本市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的情况,重点是本市城镇应届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人员情况。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建立用工预测工作,在对职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培训单位开设适当的专业工种培训班。

(三)培训期限。初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者为1至2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3年,参加非技术工种培训者为1年左右;高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者为半年至1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1至2年,参加非技术工种培训者为半年左右。特殊工种(专业)的培训期限,由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后另行规定。

(四)培训资质。凡有条件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均可向市劳动行政部门申报,发给劳动预备制度职业培训办学许可资格。培训单位要做好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特别要结合学员特点,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培训保障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五)培训内容和形式。主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创业能力培训,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公民意识、国情意识、职业意识,增强劳动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培训可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以及学分制与学时制相结合等形式。

(六)考核鉴定与就业。参加培训人员培训期满后,由培训机构组织对其思想品德、劳动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同时由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有关职业考核机构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考核鉴定,合格者由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由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统一登记,纳入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并根据国家就业方针和市场需求,组织双向选择,优先推荐就业,或指导其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劳动预备制度的顺利实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领导,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日程。劳动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教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劳动预备制度工作的开展。

(二)多渠道筹措劳动预备制度业务经费。一是按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视其经费预算情况和财力可能作适当补助。二是从市再就业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用于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三是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人员,按标准缴纳学费。学费标准,由劳动部门提出,报物价部门审批。四是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向用人单位收取一定的用人培训费。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凡事业性质培训机构的培训费收入,按照《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规定,纳入同级财政管理,接受财政监督。职业培训机构要合理使用资金,严禁乱支滥用。

(三)政策扶持。

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的人员,原则上免试入学,实行推介和本人自愿选择培训单位相结合的办法到培训单位报名入学。确属生活困难者以及残疾人士参加培训,可申报缓交或减免学费。获得优异成绩者,培训单位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取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者,经过相应的资格考试,可取得技工学校学历,并可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必须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择优录用;经过职业培训,被用人单位录用的人员,应按其达到的技术等级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

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各职业介绍机构应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优先推荐就业,为他们办理就业有关手续。并为他们办理档案存放、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帮助。

六、监督检查。

(一)对适合参加劳动预备制度,但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要求其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待其取得相应证书后,方能办理就业或开业手续。

(二)市劳动行政部门应经常性地对参与劳动预备制度的培训单位的教学、管理进行全面督导,凡未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办学的培训单位,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培训资格。

第4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功能性排斥;结构性排斥;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一个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心理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各方面的社会排斥使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多重边缘化”的境地,成为他们融入城市不可逾越的藩篱。在社会排斥理论中,对社会排斥的划分类型有多种方法,根据社会排斥成因的构成,可以将其分为功能性排斥和结构性排斥。本文依照这种划分方法,从功能性排斥与结构性排斥两个视角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障碍的形成原因。

一、功能性的社会排斥

功能性社会排斥不是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客观的、固有的、不易改变的结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被排斥群体(组织)或个体自身的原因所形成的社会排斥。对农民工而言,功能性的社会排斥主要可分为人力资本缺乏造成的社会排斥和社会资本缺乏造成的社会排斥两种。

1、人力资本素质不足:功能性排斥的内生根本性约束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人力资本具有比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更高的投资回报价值。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高中及以上农民工占2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的占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高中及以上的占21.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我国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也就是说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来看,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总体程度偏低。

从外出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4.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接受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9.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也就是说,在我国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年龄结构较轻、健康状况良好、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等人力资本特质,但不能否认的是,相对于城市里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同龄人来说,这一群体仍存在人力资本不足的普遍特征。

2、文化与社会认同感的缺失:功能性排斥的隐性意识形态约束

由人力资本素质不足所间接引致的社会认同感的普遍缺失以及消极的自我认同也成为阻碍其融入城市生活的隐性意识形态约束。如同其他流动人群一样,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生活过程中几乎没有主动选择自我身份的途径,只能被动地接受并认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强加给他们的制度性身份。这种“城里人”对待“外来者”的特有的排斥方式,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着强烈融入城市的意愿,但也只能以“过客”身份自居,找不到属于“自我”的归属感。非“城市人”的先赋身份,自我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的缺失,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不自觉地回避与城市市民交往的机会,偏向于内群体交往,更进一步阻碍了其融入城市生活。

二、结构性的社会排斥

除了禀赋条件约束下的内生因素外,政策、来自制度的外生性约束也是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社会排斥的重要成因。

1、户籍制度:结构性排斥的元制度

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各种带有城乡“二元分割”色彩的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社会福利是造成农民工遭遇结构性社会排斥的元制度。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的身份定义一直是模糊的。拥有农村户籍,但在城市务工、生活的非农非工的特殊身份,使得人们无法将其纳入惯常社会场域中的任何一类群体,只能将其定位于特殊的“边缘群体”。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之外,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2、就业制度:结构性排斥的衍生制度

以僵硬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城市劳动力市场人为地分割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户籍身份的限制使得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只能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上寻求就业机会,这类市场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最低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保护和劳动监察、工会和基本福利等城市制度化管理体系相脱离,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被个体、私营企业等非正规用人单位吸纳,在那里,绝大多数都未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正规的劳动关系。非正规就业将农村流动人口锁定在单纯的劳动力上,没有给予同等的其他权益和发展机会,比如教育和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机会的欠缺和不公正,显然不利于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

3、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性排斥的强化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所以社会保障制度更多得偏向于城市居民,这就造成了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现状。对于农民工而言,边缘人身份使他们既无法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社会保障,又往往因为频繁的流动无法顺利实现作为农村居民应有的社会保障权益,陷入了社会保障制度极度缺失的“真空地带”。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从事着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疾病、工伤、失业等多种生活风险发生的几率高于城市工人,更需要城市社会保障的援助和保护,但是农民工由于户籍身份的限制,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资源,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

第5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农民人力资本是伴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人力资本理论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农民问题中的具体实践。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农民通过集中一段时间,参加一定组织形式的学习活动进行农民个体知识的补充完善和技能的创新拓展,从而形成的为个体自我提高、促进家庭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本,主要有技能培训、知识培训、健康培训等形式。并且通过和其它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升农民个体和农民家庭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更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农业人口的素质和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融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能力,最终促进农村健康有序发展。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或市民化,最重要的是农民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破除,而这就离不开对农村社会在教育、培训、法制、社保、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方面的投入,离不开国家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同时,中国新型城镇化在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培育农业接班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时是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基础。因此,中国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农村中的集中体现即是加大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同时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人力资本提升存在的问题

中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或就地市民化,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数量上转移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转移人口质的提高,使农民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城镇化要求,并能走上健康持久的城镇化轨道上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当前我国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人力资本投资量的不足以及结构的不合理。我国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总体还是处于较低水平。结构上,由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投入仍然薄弱,以至于大批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二是在职培训力度和规模小。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政府虽然也提出政策给予农民相关培训,但培训由于资金短缺和受训者考虑到参加培训时的成本高和收益低,导致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都不是太明显;三是农民的健康投资水平低。基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农民的社保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但仍然还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农民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动力机制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必须重视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才能稳步推进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提高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由于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主要可以通过制度、政策、教育等方面展开。

(一)制度创新

国家要从制度层面给予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做好顶层设计,主要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不断深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完善的人口迁移政策,推动城镇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从制度上遏制因户籍本身造成的诸如教育、培训、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要经过实地调研论证总结的基础上,以试点的方式分阶段有序推进各地区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安排,让农民、政府在可行性的系统框架内最优化自己的选择。农民的生育和子女教育问题也属于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城镇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而要出台和完善从农村到城镇有关农民工生育和子女教育方面政策倾斜与制度保障。

(二)健全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政策补贴和激励机制

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引导,特别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源主动参与,逐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方成本分摊和利益获取机制,形成多元有序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从政府层面来看,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灵活地选择专业范围和培训项目。从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来看,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展望,集中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有效的就业指导咨询和在职培训。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选择提高生产技术和专业水平的职业培训以及各类社会综合知识和法律法规政策。

(三)开展农民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

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提示农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城镇化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农民在市民化的同时,也应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重新定位自己,为自己提出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要根据自身特点、所处当地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进行职业规划和创业谋划,当前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客观想想,政府要引导广大农业转移人口正视这一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不断提高自我的城镇化适应能力。城镇就业不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唯一就业渠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通过创业教育,发现自身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制定可行性的创业计划,实地调研考察,政府和企业要在其中做好桥梁作用,特别是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和拓宽融资渠道,以及要进行农民创业管理培训,做好业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基本风险规避措施。

(四)鼓励专业人才深入农村,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第6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推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部门监管、齐抓共管、学校主办、注重实效”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输出与县内就业并重,加大为县内主导产业培养技术人才的力度,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度目标任务为8000人,其中农业部门“阳光工程”完成3300人,扶贫部门“雨露计划”完成1100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技能就业计划”完成3600人。

三、保障措施

1、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培训质量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要把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五有”、“二坚持”:“五有”即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教材,有备课、授课、实习记录,有技能考核标准,有结业证或技能证书;“二坚持”即坚持培训时间不变,坚持培训重心下沉,把培训班办到乡村。

2、打造劳务品牌。近年来,我县能开展培训的专业逐渐增多,基本具备了培养电子操作工、家电维修工、缝纫工、宾馆服务员、建筑工、家政服务员、农产品加工员、旅游服务员、保安员、美容美发师等岗位的能力。尤其是县农广校打造的“*电子工”已成全省十大劳务品牌,“*电子工”在长三角、珠三角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后我县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个品牌。同时各基地要有品牌意识,通过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支持和建设一所有品牌、有影响、有规模的品牌学校。

3、做好转移就业。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稳固率。从今年起,我县劳动力转移要坚持县外转移和县内就近转移相结合,特别要逐渐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各培训基地要深入到村组农户,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情况、职业技能、就业意愿,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深入分析,努力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提供依据。大力发展定单培训、委托培训,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要加大就业跟踪和劳动维权服务。

4、强化项目监管。20*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监管年。各部门、各培训学校必须严格执行项目监管的有关制度,必须上好“第一节课”。县劳务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财政相关领导必须讲第一节课。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特别是资金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资金专款专用。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利用虚假名单和用工信息套取国家补助资金和坑蒙拐骗的违纪违法行为。对有违规行为的培训机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追缴项目资金、取消培训资格等处罚;情节严重的,两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招标,不得承担“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就业计划”、“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5、开展项目管理评价。从今年开始,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对“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就业计划”、“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等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县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底要组织专班对培训基地进行量化评估,将评估结果在网上公布,对于评估低于60分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单位要取消其项目培训资格。各项目主管部门、培训单位都要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所有培训就业信息都要上网公示,实现互联互通,杜绝“多头”补助。

6、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广“垫资培训、就业还贷”、“贷款培训、就业还贷”、“以工养学、工读结合”、“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办法,切实解决农民交不起学费,不能学以致用等问题。大力推广县农广校培训、实习、就业跟踪“一条龙”服务的经验,实现能就业到能稳定就业的跨越。县劳务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班对培训单位进行能力评估,对没有条件进行培训的单位要取消资格,要根据培训能力下达培训计划,各项目主管部门年初将培训计划上报县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经领导小组审核后统一公布培训计划。

7、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从今年起,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发展劳务经济纳入乡镇及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范围,争取相关配套措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要建立完善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品牌培训学校基础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民间组织参与培训,逐步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第7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珍视生命 食品安全 规章制度 管理 培训

人以“食”为天,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党计民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全校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是各级领导最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还是广大教师、学生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向“制度”要安全

要建立学校食堂各种管理制度,首先要深入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它是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是制定食品安全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级各类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同时,要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学校食堂,就要对加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教师和学生的饮食安全负责,就要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食堂组织管理机构制度,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培训制度,食品原料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饮用具洗涤、消毒制度,操作间冷热、生熟食品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档案建设及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急演练制度等等。学校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日常管理,向“管理”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依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外,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校法人、家长代表、社会公众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一名懂得法律法规、受过专业培训、会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次要配置适量从业人员,即从事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保管、加工、清洗消毒、记录建档等的工作人员。再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便于操作、坚固、易清洗、通风利水的基础设施。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链条,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才能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零发生。要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就要从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着手。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手段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1、及时清理整顿。对操作间或库房要及时清理,有用的或无用的,耐久的或易变质的,过期的或有效的,该上架的上架,该归位的归位,该处理的处理。做到定位、定量、明确标志、摆放整齐、一目了然。解决一个“乱”字。

2、每餐清洁、消毒。包括对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实施的清洁消毒,还包括用餐器具的清洁消毒。做到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个人卫生和设施器具的干净卫生。解决一个“脏”字。

3、坚持事不过夜。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成,绝不推后。包括出入库记录,消毒、留样记录,废品剩渣处理、票据归档等。解决一个“拖”字。

4、加强督导检查。在要求工作人员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规范操作变成自觉行为,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迫使每个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约束,克服不良习惯,摒弃工作随意性,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杜绝操作事故发生,保障食品安全。解决一个“差”字。

5、发扬团队精神。学校食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每个工作人员在按照日常分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只有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行为规范,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我,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一个“散”字。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向“人”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无外乎是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场所和设施、加工过程的管理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身体健康、有安全管理工作经历、合格的培训证必须明等。因为他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如采购进货、卫生、设施设备及餐具的清洗消毒、留样、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等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他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8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一、我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根据党和政府的精神、政策进行办学。本校的宗旨就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不断增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挑战的可用之材。

二、年度办学情况:学校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探索培训的模式和方法,拓宽培训的路子,为社会培养多种合格人才。学校充分利用了举办单位(甬江职高)现有的场地、设施、师资及管理力量。由于服务热诚、教学认真,技术等级考试合格率不断提高,赢得了学员的好评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作为培训机构,学校热情接待每一位来培训的学员。平时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学员认真培训,学好实用的职业技术和文化知识。年度开设了暑假英语村、中式烹调师、计算机、成人高复、高职复习、学科辅导、中小学信息技术、美术等培训班55个班级,共计学员1983人。

三、财务管理:我校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和收费许可制度,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依法缴纳各项应缴税费,本校经费均用于本校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9篇:社会培训制度范文

莱芜市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679095人。其中文盲44664人,占6.58%;小学文化程度186493人,占27.46%;初中文化程度360646人,占53.11%;高中文化程度80078人,占11.7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214人,占1.06%。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402296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11 %,小学占36.78 %,初中占47.85%,高中占5.05%,大专及以上占0.21%。

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585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4人、340人和869人。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65281人。其中,文盲占0.78%;小学文化程度占10.50%;初中文化程度占73.88%;高中文化程度占13.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6%。

以上情况表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工商、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知识,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外出务工往往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合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所以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培训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莱芜市积极开展了全民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组织城乡劳动者免费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及其他劳动年龄内的农民作为重要群体,纳入了培训范围,取得了“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的就业创业培训新路子。

1、健全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为了全面做好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工作,2009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莱芜市全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内的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免费培训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财政、监察、农业、教育等部门相继联合制定了“培训券发放、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培训补贴标准、培训资金审核拨付”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从发放培训券、报名、开班批复、实施培训、监督检查、鉴定考核、培训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全过程的培训体系。

2、建立凭券免费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市实行了面向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及其他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发放培训券,凭培训券免费参加培训的制度。培训券实行实名制发放,一人一券,不能转让,当年有效。农村劳动力凭培训券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券由定点培训机构收存,连同鉴定考核证书等资料一起作为申请培训资金的重要资料。

3、建立社会化培训体系。按照培训机构自愿申报、集中审核审查、实地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评估、向社会公示、公布的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监察、财政、教育、审计六部门对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院、市高级技工学校、市就业训练中心等22所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市内定点培训机构,同时,在市外认定了3家高校、职业院校作为市外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社会化的培训体系。同时,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定点培训机构区域布局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建立了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开班申请批复制度。定点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学员花名册,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开班培训。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集中抽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开班申请学员信息随时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培训单位纠正。三是建立“考培分离”的考核制度。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准确,规定考核工作由市职业能力鉴定中心负责,本人凭身份证入场考试,经与开班申请学员信息核对无误后,入场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四是健全培训实名制管理制度。在培训报名、发放培训券时,详细记录培训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在开班申请、培训、考核、培训资金申请等各个环节均附有培训学员详细信息,并依托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实现培训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五是健全培训资金审核、拨付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结业考核结束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审计等部门报送培训资金申请审批表、学员培训券、考核合格学员花名册、考核合格学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勤表等资料,作为审核的主要依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审核审计组,采取审核培训鉴定资料、核实培训对象等方式,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申报资金的各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印证核实,按照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数拨付培训资金,确保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5、灵活开展培训提高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除要求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培训计划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一是开展创业模拟实训。改革传统的创业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引进全球模拟公司的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了山东(莱芜)赢在起点创业实训基地,采取创业知识培训与创业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开展创业实训,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并在基地设立了创业孵化室,免费提供电脑、互联网、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条件,面向、经销、广告、信息技术、创意产品等楼宇型项目,2年内免费使用,进行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项目开发推介、小额贷款担保、开业手续代办、员工招聘代办、劳动保障事务、优惠政策协调落实、创业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初步建立了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服务模式。二是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为有效解决培训机构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不方便这一矛盾,指导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村设立流动培训点,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共开办电气焊、缝纫、烹饪、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等专业流动培训班270余个,培训学员11915人。三是开展定向培训。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就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莱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羊里培训基地,根据九羊公司的用工需求,开设电工、电气焊、冶炼、计算机等专业,先后培训劳动力620人,全部被九羊公司招用;钢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开设的行车工专业,先后培训行车操作工126人,较好地满足了当地钢铁生产加工和钢铁物流企业的用工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资源较少。各类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已通过打工、灵活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发方式实现了就业,真正处于无业状态的失业人员较少,加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执行上刚性不够,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强。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难度较大。劳动者只要具备了初级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终止工作再去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或者因为人数较少,难以开展。使得培训深度、质量等都不能很好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对策建议

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按照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要求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需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农村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发放培训券,组织他们免费参加就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规范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继续开展初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层次,更好地发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对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在此基础上,健全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适时补充符合条件、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有计划地淘汰培训数量少、培训质量差、社会反映差的培训机构,优化培训机构数量和专业结构。认定一批能够具备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具有初级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参加中高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